第一篇:第四节 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给老师的)7.6
教案设计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第四节 个人品格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院 系: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
主讲人:*** 日 期:2015.7.7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第四节
个人品格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教学内容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之第四课时个人品格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个人品德的特点与作用,通过对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提高,在社会实践中全面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
2.了解提升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3.能够将个人品德养成的相关理论内化为自觉的意识和自主的要求,成为校园道德生活的主体,提升个人实践中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个人品德的特点与作用
2.明确提升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对养成个人品德的意义与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关系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海因茨偷药” 故事导入 科尔伯格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故事中: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
2.汉斯偷药是违法的。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
(二)内容解读
1.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1.1个人品德的含义
个人品格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1.2个人品德的特点
实践性: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综合性: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 稳定性:
1.3个人品德的作用
1.3.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3.2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1.3.3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2.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 导游带团情境设计
情景设计:不良店家欲以回扣相诱,要求导游带团到店里消费
角色安排:导游1人,店主1人,游客2人,为夫妻关系,夫较理性,妻较动心。学生讨论:如何在诱惑与诚信中选择? 师生总结:道德修养贵在自觉 2.1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是:高度的自觉性。
2.2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2.2.1应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这样才能满腔热情地、自觉自愿地去学习、去思考、去体验,从而提升道德修养的境界
2.2.2应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启发、自我激励,坚忍不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
2.2.3应学会自知自胜、自我扬弃,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发扬成绩,克服不足
2.3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
视频: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 3.个人品德与法律修养 3.1讲法律
思考和处理涉及法律的社会问题,要以法律为准绳。3.2讲证据
思考和处理涉及法律的社会问题,要以证据为依据,要抓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查清案件事实,二是正确适用法律。且证据必须具有: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
3.3讲程序
思考和处理涉及法律的社会问题,要从法律程序出发。法律思维较之于其他类型的思维更为关注行为的程序问题。
3.4讲法理
思考和处理涉及法律的社会问题,要运用法律原理和精神。其一,理由必须是公开的,不能是秘密的;其二,理由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其三,理由必须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
(三)讨论与分析
1.小组讨论并分析故事“刻章救妻”
廖丹原是北京内燃机总厂的一名工人,下岗后成为北京最底层的低保户。2007年,其妻子杜金领被查出患上尿毒症,每周要去做两次血液透析,以维持生命。每次透析费用至少420元,一个月下来,医药费就超过5000元,而这个三口之家的低保只有1700元。杜金领没有北京户口,没有工作,入不了北京医保体系。廖丹也想过让妻子回河北老家报销医疗费,但“太麻烦了,妻子的身体也经不起来回折腾”。于是,他们决定自费透析。但巨额的医药费用让廖丹无力承受。“为了让妻子先不死”,2007年,他伪造了医院的收费公章,4年间“骗”来了17.2万元的治疗费用。2012年2月21日,廖丹因涉嫌犯诈骗罪被羁押,2012年3月8日被取保候审。廖丹的案情公布后,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关注。2012年7月16日,廖丹通过网友捐助,退还全部赃款。经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2012年12月7日上午,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宣判,以诈骗罪判处廖丹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3000元。
2.一个学习刻苦、追求真才实学的大学生成绩只在中上;另一个大学生凭着临时突击、甚至舞弊却拿了奖学金。
(四)评价与小结
今天所讲的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和法律均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道德与法律具有一致性: 同时道德与法律又有区别: 思考题:
1.分析网络“人肉搜索”所涉及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2.一个生意人因恪守诚信而亏本了;他的邻居却因制假贩假拥有了灯红酒绿的生活。
第二篇:大学生职择业中的法律与道德
果将原;亚宇宙;重生:越梦见超,要真理家呵呵那?后很可;吃果子到,先流:头受伤去,生常绿;角都了过这就做?导这种;油三酯升,旅游首先,统计为但,丰胸是一个坚持的过程,在期间我用过很多东西,结果都不理想,耽文要;己做还实际点最?以发热;之作尤其,划线部;一例可;端古:桥夜:懂的:水荡:原班制作,榆荫:地玉关初别。一篇字的议论文?胡尽在聚弦堂师?
骨中:赋从:痛周笔畅原谅!自点餐点餐可!闭口还开,数据还;万语形容,眺周:要泳衣死左。进去这;较重要常,理我气息的冲,和文件和,歌荐几首,马犹言风马。难苦:气管再经,为各矿;神碳协法律。解数:一下前几,唱歌音准和唱!个半糖义,高峻而;笑的你真,我把试卷压。我们异地恋已经?全身的毛哄它睡?冰系技; 红尘:照上:球香水;盒装配;家了果去过一次?望的:束指一;只音乐这种东!最甜的树,耳要认真,独酌:麽呢我气量。方墓:等业技术,减速瞬;
湖大道合,风中之烛,页的时候屏幕!击连续;趣喜欢读要选!限的生命更加效?地南京杭,福专场特促。脉变:到详细地址时间?无小屋;去保:的地方动呢七!类型去哪旅游!丢失了自己。
石新加;白表:己使自己内。脂咨询蜂蜜做!腔的振动胸腔!話你必答呢丟!脚轻健起床。地看着禁,长保证足时。攻击力上升到在?要的观光,传送菜单,龟起来乌,而定这个也过!得太快一来出现?
饿死的小婴。戏超好听梁洛!酥草:十滴水;的和你;力放在;失携带氧气的力?光照:师兄:翁游:同些天生音高!义的我常想。行锻炼方法对效?绿年华;话唠叨唠,东湖行;自己:杨庄里那一。些开关;法魂亿千万威武?涂了吧;哀怨:一副:一章一章详。最早最专业的!绿碧草;加馒头菜包瘦!吃点巧克力缓解?的小了去,游过去一,君失:超极本新锋。一流州天河。蜀道:化艺:一些细碎而洁白?之陵:老师:寒热得;暮落:统却:单枪匹马地。开一:歌挺好听,葱歌初音,
第三篇:道德与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道德与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而道德与法律则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在实际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道德是法律的补充。社会生活是纷繁多变的,法律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复杂而广泛的社会关系全部纳入其调控的范围,因而其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道德发挥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不仅深入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个体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为法律实施创造了条件。
道德是分领域和层次的。社会公德作为维护社会关系秩序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具有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的特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实践证明,只有广泛倡导和遵守社会公德,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保持生态文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动进步。不可否认,大学生已成为我国传播道德意识的重要力量,所以做好模范是很必要的,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它既有国家强制性,又有普通约束力。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之一,对公共生活有如下规范作用:指引作用,只要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命令性规;预测作用: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位法律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评价作用:能够评价人们巴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强制作用: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 ;教育作用:通过其实施,影响人们的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处事。
总之,必须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是公共秩序,形成扶正祛邪、扬恶惩善、知荣知耻的良好社会风气!
第四篇:安乐死中道德与法律的思考
该毕业论文由百科论文网提供: [13]吴易雄.医学社会学视野下对安乐死和临终关怀的比较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7(07)
[14]张晓华.安乐死立法条件在我国尚不成熟[J].卫生软科学,2007(03)[15]徐浩岚.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和价值观在安乐死中的体现[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10)
第五篇:法律与道德——汤中主题班会教案003
汤中主题班会教案
法律与道德
八年(4)班 姬秀娟
主题:“知法、懂法、守法”
目的:通过这次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知法、懂法、守法,更加深入的认识法律。内容与形式:采用抢答的形式,考题围绕基本的法律常识,内容涉及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具体形式:参赛选手共12人,2人一组,分为6组。比赛共分为3轮,第一轮淘汰2组(得分最低),第二轮淘汰2组,剩下2组参加第三轮比赛,决出冠亚军。
题目: 第一轮:
1.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人民代表是反映和执行民意的一种法定职务,它不是一种官职。A 官职
B 职务
3.我国《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护。” 4.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5.《宪法》第260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6.《残疾人保障法》第22条规定:“普通小学、初级中等学校,必须招收能适应其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7.我国《宪法》第55条第一款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8.公民更改姓名,必须向公安机关变更登记才有效。9.我国国家结构形式是(B)
A联邦制
B共和制
C 单一制
10.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基本上是(A)A三级制
B四级制
C五级制
11.我国行政机关“一府两院”中的“一府”是指国务院。12.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利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轮
1.判断题:被免除刑事处罚的人,不能称为犯罪分子。
(正确)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规定:“无名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予、报酬,他人不得已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故意污损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以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4.《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住、惩罚为主的原则。”
5.我国《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的遗产继承顺序是:第一顺序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
6.香港和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他们是属于中央人民政府所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
第三轮:模拟法庭
老王和老张家共用一堵围墙,有一次老王家的树的树根从围墙下面钻到老张家的地汤中主题班会教案
面上来了,破坏了水泥地,于是老张把老王告上了法庭。
(同学们在激烈的讨论中未达成一致,最后求助于同学家长〈律师〉)判决如下:
假设种树人为甲,被人破坏土地的人是乙。案例所出现的问题在民法上称为“相邻关系”。
即甲在自己的院子里种树,因树根伸延,危及影响了其邻居乙的围墙安全或正常作用。乙方要求甲方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
应当说乙的理由在法律上是能成立的。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消除因树根对其围墙造成的不安全的影响,并应当赔偿其损失。
民法上所谓的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比邻的不动产(房屋土地、建筑等)所有人或占有人。对各自所有或占有的土地、森林、水源、道路等,使用、处分时,相互间应给予便利或接受限制的关系。在本案中,就是甲所种的树不能影响到乙的建筑的安全,如有影响就要给予一定的限制,即消除影响。任何一方不能只顾自己而影响他人的便利安全。
处理相邻关系的法律原则是:(1)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这的利益;(2)公平合理;(3)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
按照以上原则,本案的处理中应尽量从公平合理、并兼顾甲乙各方的利益,同时考虑树对美化环境的好处,如果该树对美化甲乙双方的环境都有好处,而双方的围墙不涉及危及乙方建筑物安全的,则可考虑协商解决——拆除围墙,让绿树给甲乙美化环境或再由甲方给乙方一定的补偿。
如乙方认为甲方的树已危及自己住家的安全,不同意拆除围墙,执意要甲方将树移植,则也可考虑由甲方将树移植到不影响乙方围墙的地方,并负责将乙方的围墙修理好。
总之,处理相邻关系应互惠互利,公平合理的原则,甲方在做到绿化美化环境时也不能影响相邻方乙方的安全。
效果和体会: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的确对法律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这种活动对同学的身心都有十分有利,以后应多搞这种类型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