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绍兴检验检疫局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文件绍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绍检卫食[2009]15号
关于印发绍兴检验检疫局
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办事处、本局各处室,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王勇局长在“质检系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精神和《浙江检验检疫局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切实做好绍兴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现印发《绍兴检验检疫局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请遵照执行。
二OO九年三月三十日
— 1 — 绍兴检验检疫局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省局和绍兴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检查与整改相结合、惩治与扶优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方针,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健全长效机制,提高进出口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服务我市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组织机构及责任分工
成立绍兴检验检疫局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织领导绍兴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构成及职责如下:
组 长:蔡渭明 副组长:徐旭鸣、俞仁贤
成 员:李雪岷、潘子牛、王坚、戴华、于旭坤、杨宝根 领导小组职责:组织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研究部署绍兴地区进出口食品安全集中整顿,领导推进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重大问题,组织应对整顿期间辖区内有一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对外、对内协调,为整顿工作提供思想、组织、经费、人力保障。领导小组成员所在部门根据职能分别牵头负责整顿期间相关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卫食处。主要职责:根据上级精神和领导小组要求,提出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建议,拟定相关方案、计 — 2 — 划,跟踪指导有关措施落实,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具体工作。
三、整治工作重点与目标、任务
(一)工作重点
7类重点企业及食品:出口茶叶企业、出口黄酒企业、出口腐乳企业、出口蔬菜企业、供港猪养殖企业、水产品企业及相关产品;进口食品经营单位及进口食品。
4个重点区域:绍兴县、嵊州市出口茶叶产区、绍兴县及绍兴市区的出口黄酒、腐乳产区、诸暨市的供港猪产区、上虞市的出口蔬菜产区。
3个重点部门及人员:卫食处、动植检处、法综处及相关食品、农产品检验监管及注册登记管理人员。
(二)总体目标
不断理清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主管部门监管责任,探索建立基于科学风险评估的分类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以准入、追溯、召回、退出制度为核心的进出口食品监管长效机制,提升检验监管效能,严防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三)工作任务
1.查企业,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⑴对出口食品企业进行全面检查。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食品安全质量保障体系和追溯体系,是否按照《关于印发出口食品注册登记企业生产质量管理建档要求的通知》(浙检食函„2008‟213号)
— 3 — 建立了完整的质量档案;二查企业是否按要求对出口食品使用添加剂进行备案,有无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及滥用添加剂;三查企业和基地能否持续符合准入要求。凡检查不符合要求的,要督促和帮助企业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暂停报检或取消出口资格。全面检查采取企业自查、所辖产品检验监管部门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局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⑵对进口食品收货人实施备案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的要求,建立和落实进口食品收货人备案管理制度,督促和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进口食品流向信息档案和追溯及召回体系,规范进口食品经营行为。
⑶完善出口企业质量安全承诺制。一是积极推进《信用体系管理系统》应用,探索建立诚信级别管理机制,为检验检疫分类管理模式提供依据。二是规范出口企业质量安全承诺制,督促企业严守承诺,保证出口的食品符合进口国(地区)的标准要求,不违规使用添加剂,不收购和使用不合格原料。三是督促每个企业要配备1名掌握境外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安全员,负责工厂和原料基地的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督促指导安全员落实责任。动植检处和卫食处要分别建立《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安全员名册》和《企业食品、农产品安全员职责》。四是强化企业失信惩戒机制。继续推进和完善“通关单联网核查”和进一步完善进出口食品企业“黑名单”和“良好企业”制度,加强对企业失信行为的惩戒,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案件,提高企业违法违规成本。
— 4 — ⑷开展“为出口食品企业排忧解难”活动。强化“急企业所急,为企业服务”思想,寓把关于服务之中,对内组织动员,对外扩大宣传,树立检验检疫良好形象。坚决落实为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减免检验费用的规定和服务企业的“十个一”措施,扶优扶强,提升企业应对经济危机能力。加大对传统出口食品的帮扶力度,提高传统出口食品卫生质量管理水平。继续推动出口绍兴酒、茶叶的软硬件提升改造工作。帮助出口黄酒企业建立并完善追溯体系建设,帮助出口茶叶企业实施原料收购登记及库存定期上报制度。加大对出口食品企业的培训,组织举办出口茶叶、黄酒蔬菜、供港猪养殖行业工作会议暨食品安全员培训班,帮助企业解决“不知标准、不懂标准、不用标准”的问题。
2.查产品,建立分类管理制度,落实风险防范措施。⑴对进出口食品进行摸底排查。结合食品添加物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内所有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排查,了解、掌握各地进出口食品的贸易和质量底数;结合进出口食品特点开展风险分析,确定大宗、敏感进出口食品风险防范措施,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发现问题慎重研究,果断处置,及时上报、向地方政府通报。
⑵加强进出口食品质量监控与把关。严格落实“浙江局2009年进出口动植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计划”和本局有关产品残留监控计划,并根据监控检测的情况,及时调整检验检疫把关重点。从严从细落实添加剂备案制度,适时组织针对性调查和符合性检测。根
— 5 — 据上级规定及时上报有关情况,密切关注质检总局主要贸易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数据库变化,并指导企业作好应对。
⑶探索建立进出口食品分类管理模式。根据产品的基本属性,积极探索基于风险分析、风险评估的科学管理方法。根据省局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分类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研究制订绍兴进出口食品分类管理实施细则,建立辖区大宗产品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分类管理模式,根据辖区企业情况和产品质量安全情况分别实施动态监管检验,科学设定检测项目和抽检频率,简化程序,降低企业成本。制定的各类细则应及时向省局主管部门报备。
⑷完善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卫食处、动植检处要分别指定1名食品、农产品安全信息管理员,与所辖企业食品、农产品安全员组成区域信息管理队伍网络,开展信息收集、风险预警、通报处置工作。发挥各业务骨干作用,建立风险研判机制、定期风险分析、交流制度。进一步完善进出口食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及时妥善处理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做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建立进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对举报人员实施奖励。
3.查区域,建立协商机制,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
⑴推进检政企责任体系建设。通过签订“检政企”三方协议、责任书或依托“质量安全示范区”机制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努力形成长效监管合力。特别是要借《食品安全法》的宣贯之机,大力宣传企业的责任与义务,使 — 6 — 社会民众切实了解“责任主体”的法理内涵,了解“三方责任”的本质区别,了解出口食品原料生产、流通等环节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地方政府的领导责任,促进进出口食品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积极协调区域内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重点整顿,努力提高区域整体质量安全水平。
⑵深化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一是继续推进落实绍兴县、嵊州市出口茶叶原料安全示范区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的落实,进一步研究优化区域化管理运行模式,发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行业自律作用,密切与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协作,确保示范区良性发展,提升示范区的质量。二是借鉴已有经验,鼓励企业推进原料基地建设,督促企业严把源头管理、溯源管理和原辅料验收关,实现“公司+基地+标准化”一体化管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⑶健全进出口食品安全问题定期通报会商机制。依托绍兴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等渠道,建立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定期通报和会商机制,主动向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通报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建立共同应对机制,协调一致采取措施,妥善处理食品、农产品安全问题。
⑷帮促行业协会加强功能。积极支持行业协会建设,继续加强与茶叶、黄酒、蜂产品等行业协会的交流与协作,主动听取协会意见建议,发挥行业作用,提高整体质量安全意识。深入研究并促进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消除行业潜在问题等方面发挥实质性作用。
— 7 — 4.查自身,建立监督检查制度,落实层级监管责任。⑴加强业务工作基础建设。结合《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和上级对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对本局食品、农产品的检验监管文件、作业指导书进行一次清理、修改和补充,卫食处和动植检处要组织一次对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规章制度和检验标准执行情况检查,严肃纠正存在的问题。积极派员参加上级组织的进出口食品、化妆品培训,提高检企一线人员在日常检验检疫和监管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事后处置为事先预防,变被动为主动,尽量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⑵强化岗位责任监督管理。健全本局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责任明确、权责一致的进出口食品安全责任制;按照机构职能、岗位职责,理顺领导与协作关系,落实职责层级管理;加强职能履行情况督查,严格依法施检,坚决杜绝不作为、乱作为行为,防止责任事故发生;建立表彰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积极主动协调地方政府和企业,逐级做好本辖区内进出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干预和处置工作,将突发事件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避免问题扩大和蔓延。
⑶加强总结研究与经验交流。结合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现行监管模式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论研究,提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检验检疫监管新观点、新思路。针对企业反映强烈、影响工作效率的制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改革,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检验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农产品检验监管工作 — 8 — 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开展进出口食品整顿工作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充分认清经济形势恶化背景下进出口食品安全质量问题的危害性、敏感性、复杂性,牢固树立确保质量安全就是促进地方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的意识,时刻关注各方因素对这次整顿工作的影响,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按照上级和本局的统一部署以及职责分工,加强领导,扎扎实实抓好有关整顿工作。
(二)严密组织,有序推进,标本兼治。
一是筹划部署阶段。时间为2月20日-3月31日,主要任务是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并上报整顿方案,安排部署整顿任务,提出整顿要求。二是调研自查阶段。时间为4月1日-4月30日,主要任务是:对当前食品农产品检验监管工作进行一次深入调研,重点调查了解进出口食品存在的重大隐患、行业突出问题、检验检疫监管工作存在的缺陷、整顿工作部署展开情况,对整顿工作进行调整校正;召开出口食品企业动员大会等形式,动员督导企业自查整改;上报“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三是清查治理阶段。时间为5月1日―9月30日,主要任务是:按照“面上过一遍,重点方面深入查”的原则,全面实施“四查”行动,解决发现问题;组织开展“出口茶叶掺杂使假集中整顿行动”、“重点出口企业稽查突击行动”、“进口食品化妆品经营
— 9 — 单位大检查”;召开出口珠茶生产企业现场会;实施出口食品分类管理模式;集中帮扶、推荐一批良好企业。四是巩固总结阶段。时间为10月1日-12月31日,集中研究解决重难点问题,完善规章制度,组织自查自纠,迎接上级检查验收。本次整顿工作总结要于10月20日前报省局整顿工作办公室。
(三)突出重点,力求实效。
切实围绕“消除进出口食品安全隐患,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和“建立健全进出口食品检验监管长效机制”这两个重点目标,抓住本次整顿的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部门和人员,切实开展好整顿活动,要做到责任落实、措施有力、工作到位,使各项工作有据可查。对外稽查要有理有据,扶优治劣,达到“惩一戒十”的效果。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媒体发布工作统一由局办公室领导审查批准),大力正面宣传我市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和整顿要求、成果,营造氛围,扩大效益。
抄送:浙江检验检疫局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绍兴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本局:局领导,存档。
绍兴检验检疫局办公室 2009年3月30日印发 录入:孙国新 校对:李雪岷
第二篇:诸暨办事处联系电话 - 绍兴检验检疫局
诸暨办事处联系电话
各出口报检企业:
我办各科室电话号码已作调整,现将电话号码公布如下,自5月1日起正式运行。
绍兴局诸暨办事处
2011年5月3日
第三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单位】沈阳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沈政办发[2009]42号 【发布日期】2009-06-15 【生效日期】2009-06-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沈阳市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
(沈政办发[2009]42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沈阳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六月十五日
沈阳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
为全面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切实解决我市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8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辽政办发〔2009〕26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健全统一领导、条块结合、责任明确、协调联动的监管机制,坚持日常监管与集中整顿相结合、执法监督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巩固成果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整顿和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促进我市食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两年左右时间的集中整顿,建立健全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食品流通到餐饮服务环节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追溯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探索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确保我市农产品种植养殖源头监控得到加强,食品生产加工行为得到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得到好转,餐饮服务环境得到净化,食品安全重大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基本消除。
三、整顿任务
(一)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强制性标准,严厉查处研制、生产和销售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行为,打击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整治超范围、超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着力加强对米、面粉、食用油、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饮料和儿童食品生产、流通企业的监管。
(二)农产品种植养殖和流通环节。一是严查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志的行为,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甲胺磷等5种禁用高毒农药和在普通农药中非法添加高毒农药的行为,查处在饲料、蛋白原料和饲料添加剂中添加药物及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取缔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准文号、无产品标签的“三无”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二是建立健全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测网络体系,加强对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畜肉产品中磺胺类和“瘦肉精”等药物残留,禽肉产品中硝基呋喃类、喹诺酮、磺胺类药物残留,以及水产品和蜂产品中抗生素药物残留的监督抽查,打击禽畜养殖、水产养殖(特别是苗种生产阶段)使用违禁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三是深入开展奶站清理整顿工作,严格生鲜乳收购许可制度,加强抽检,打击在生鲜乳中非法添加违禁物质的行为,对达不到要求的奶站一律责令停业整顿或取缔。
(三)食品生产和进出口环节。监督食品企业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组织生产,对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进行跟踪抽查。加强高风险食品和重点食品企业的监管,特别是加强对小企业、小作坊的清理整顿,对达不到承诺保证或加工标准的企业,及时责令整改或依法予以取缔。打击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全面清查出口食品原料基地和获得卫生注册登记资格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打击食品非法进出口和逃避检验检疫行为。
(四)食品流通环节。开展食品经营者主体资格清理整顿,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制度,强化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责任。严厉打击无证照、超范围经营食品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食品市场的专项检查,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经营秩序。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实施全面监控,加大抽检力度,确保食品质量可追溯,不合格食品全部及时退市。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和扰乱食品市场秩序的行为。整顿酒类市场秩序,加大对分散于城乡结合部、村镇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酒类经营业户的监管力度。
(五)餐饮服务环节。以学校食堂、学校周边饭店、建筑工地食堂、集中聚餐场所、集体供餐配送单位、农家乐旅游点、旅游景点和繁华地段饭店为整顿重点,进一步加强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严格从业人员健康资格、卫生消毒设施、卫生管理制度等审查,依法查处餐饮企业无证经营行为。全面落实集体食堂和重点餐饮单位原料进货索证索票制度,规范采购渠道,严厉查处采购不合格食品及原辅料的违法行为。加大对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
(六)畜禽屠宰环节。加强对定点屠宰厂(场)的清理整顿,建立健全定点屠宰企业的检验检疫等各项规章制度,坚决取缔不具备定点屠宰条件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屠宰场点,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严厉查处生产加工、销售病死、病害猪、牛、羊和注水、注胶肉等非法行为,规范活禽屠宰,严防未经检疫(验)或检疫(验)不合格畜禽产品流入市场。
(七)保健食品。查处违规生产经营保健品和伪造、冒用保健品标签标识的行为,打击在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的行为。对宣传普通食品功能疗效和夸大宣传保健食品功能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严查以公益讲座、免费体检、学术交流、会展销售等形式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行为。
四、整顿措施
(一)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严格食品生产经营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和违法行为查处情况,对存在严重不良诚信记录的食品企业实行通报制度和责令退出行业制度。通过明察暗访、突击检查、追踪溯源、核查举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大对重点食品、重点环节、重点地区和重点时段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不合格食品责令有关企业和单位下架、退市、召回。
(二)落实食品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严格执行原料查验、索证索票和全程追溯制度,提高自我检验检测能力,落实食品出厂检验和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鼓励和引导食品企业积极采用良好生产规范(GMP)、良好卫生规范(GHP)、良好农业规范(GAP)和危害分析控制点技术(HACCP)等先进食品安全制度,从根本上提高我市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三)提高食品安全检测频次。建立覆盖各区、县(市)并逐步延伸到农村地区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开展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鉴定排查、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工作,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的收集、报送和管理。合理配置检验检测资源,推进资源和信息共享,实现检验检测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验检测。进一步提高对食品特别是高风险食品的检验检测频次,定期公布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结果。
(四)强化食品安全行政执法。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着力纠正执法监管中的不作为、不到位和乱作为问题。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查处食品安全重大案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依法追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和刑事责任。推行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联合执法制度,实行资源、信息共享,提高监管效率。
(五)规范食品行业自律行为。及时公布食品企业守法信息,建立网上公示问题企业和问题产品“黑名单”制度。加快推进以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食品企业诚信体系。食品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按照国家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和诚信体系评价标准,开展诚信体系建设试点。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领导,按照“全市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订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整顿目标和工作任务,抓好落实,确保整顿工作取得实效。要加大经费投入,设立食品安全专项资金,确保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等各项工作的有效运转。
(二)明确分工,密切协调配合。整顿工作中,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既要各负其责、狠抓落实,又要主动协调、互相配合,建立上下互通、横向联动、信息共享、步调一致的工作机制,必要时采取联合执法、形成合力,确保整顿工作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取得实效。
(三)大力宣传,加强社会监督。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有组织、有步骤、大规模地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和培训工作,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及时报道学习贯彻情况、整顿措施和成效,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消费者信心。要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充分发挥知情举报等社会监督效能。
(四)加强督查,做好绩效评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开展检查和评估。对整顿工作扎实、效果明显的地区,要给予鼓励;对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且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地区,要通报批评、督促整改;对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导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地区、部门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部门将适时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行督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川办发[2009]28号 【发布日期】2009-04-15 【生效日期】2009-04-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四川省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
(川办发[2009]28号)
为切实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全省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8号文)要求,结合四川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来川视察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委提出的“两个加快”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全局,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当前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扎实开展全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突出重点、带动全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把食品安全整治与振兴产业结合起来、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维护食品生产经营正常秩序,促进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总体目标。通过两年时间的集中整顿,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明显提高;食品安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生产经营秩序明显改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食品安全事故不断减少,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二、整顿任务
围绕食品安全的重点环节、专项行动、重点区域和场所进行集中整顿。
(一)加强重点环节的整顿。
1.农产品生产环节。深入开展奶站清理整顿,严格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制度。严格按照国务院《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重点加强农药、兽药、渔药、抗生素、激素、化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许可和登记制度。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在普通农药中非法添加高毒农药和违法违规使用禁用限用农药的行为。取缔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准文号、无产品标签的“三无”饲料生产企业。查处非法生产经营假劣过期兽药产品行为。打击非法经销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行为。打击禽畜养殖、水产养殖(特别是苗种生产阶段)使用违禁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查处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志的行为。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牵头单位:省农业厅。
参与单位:省经委、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畜牧食品局、省粮食局、省乡镇企业局、省水产局。
2.食品生产环节。严把发证审查关,健全食品企业档案。严厉打击无生产许可证违法生产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查处企业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重点整顿小企业、小作坊,解决行业内影响食品安全的普遍问题,加大整治力度,全面提升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产品质量控制能力。
牵头单位:省质监局。
参与单位:省经委、省卫生厅、省工商局、省乡镇企业局、省食品工业协会。
3.食品进出口环节。对出口食品企业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质量保障体系和追溯体系,完整的质量档案,并对原料基地、使用添加剂进行备案,坚持卫生注册登记制度。全面运用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系统对企业进行诚信评价,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黑名单制度。对进口食品收货人实施备案管理,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进口食品追溯和召回体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风险分析制度,实行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
牵头单位: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参与单位:省经委、省农业厅、省卫生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畜牧食品局、省水产局、省乡镇企业局。
4.食品流通环节。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食品的行为。监督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落实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等方面的审查、管理、检查、报告的法定义务,发现不合格的产品要予以公告,清除出市场,并查清其生产源头、进货渠道和销售去向。督促食品经营者实施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协议准入、不合格食品退市和质量承诺制度,完善食品流通环节可溯源制度,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和扰乱食品市场秩序的行为。要加大对食品运输、仓储、销售、进出口等环节的监管工作力度,特别是要重点整顿农村市场和售假问题突出的经营者。
牵头单位:省工商局。
参与单位:省公安厅、省商务厅、省卫生厅、省质监局、省粮食局、省乡镇企业局、省畜牧食品局、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5.餐饮消费环节。查处餐饮单位无证经营行为。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加大对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整顿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小型餐饮单位,强化索证索票、进货验收,积极推行原料进货溯源制度。继续开展餐饮业、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继续推行餐饮单位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制度,严格餐饮业和学校食堂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的审查发证工作,切实加强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加强旅游景区餐饮单位卫生监督,规范全省旅游景区餐饮企业的经营行为。
牵头单位:省卫生厅。
参与单位:省教育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二)开展重点专项整顿工作。
1.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打击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行为,查处研制、生产、销售、使用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行为。进一步推进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加大对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力度,依法取缔非法食品添加剂加工销售的黑窝点,严格食品添加剂运输、仓储的管理措施,切断其供应渠道。整治超过标准规定的范围、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加强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和控制。严肃查处在火锅、泡菜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
牵头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参与单位:省经委、省公安厅、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卫生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粮食局、省畜牧食品局、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水产局。
2.打击私屠滥宰和白酒制假售假。加大对定点屠宰厂(场)的监督力度,重点对城乡结合部的私屠滥宰窝点以及其他屡禁不止的区域进行重点整治。查处生产加工、销售病死病害猪(牛、羊)肉和注水肉等的行为,规范活禽屠宰,禁止未经检疫、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畜禽产品上市交易。严格酒类市场准入制度,强化酒类流通随付单查验力度,完善酒类商品溯源制度,加强名优白酒和散装酒经营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不符合标识规定、以假充真、仿冒知名商品商标和名称等行为,严厉打击用甲醇、工业酒精和工业合成乙醇勾兑、冒充白酒的违法行为。
牵头单位:省商务厅。
参与单位: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畜牧食品局、省乡镇企业局。
3.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治理。规范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严格审查保健食品的注册和广告审批。严厉打击在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行为,查处伪造、冒用保健品标签标识的行为,整治宣传普通食品功能疗效、夸大宣传保健食品功能的行为,加大对报刊、电视、广播虚假违法宣传广告整治力度。严查以公益讲座、免费体检、学术交流、会展销售等形式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行为。
牵头单位:省卫生厅。
参与单位: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4.开展边销茶氟中毒专项治理。要全面执行联合监管机制,严格实行边销茶生产许可制度,完善边销茶标准体系,推行边销茶生产经营索证、索票、检测、认证等制度,严厉查处销售伪劣边销茶的行为。在已有科技攻关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研究,实现低氟优质边销茶的产业化生产。强化藏区安全饮茶宣传,倡导科学的饮茶方法,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牵头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参与单位:省农业厅、省卫生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
(三)整顿的重点区域和场所。
1.抓好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食品安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是食品安全事故的高发区域,是食品原料的种植养殖源头,也是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重点地区。在近两年来创建国家级、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基础上,落实乡(镇)政府牵头抓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紧密结合“12315维权网络体系”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等工作,积极建设“农资放心店”、“食品安
全示范店”,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水平。
2.抓好重点场所整顿。抓好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作坊、小食店、小餐馆、农家乐、学校食堂和生猪屠宰厂(场)等重点场所的整顿工作,严厉打击无证照非法生产、加工、销售食品的行为,制造、使用虚假食品产品标识的行为,私屠滥宰、制售病害肉的行为,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黑窝点和违法犯罪团伙。
3.抓好地震灾区食品安全整治。针对地震灾区食品生产、流通、贮存和餐饮等环节的基本卫生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尚未完全恢复的现状,继续抓好灾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加强对农产品销售企业、经销户的监管,监督生产企业严把原料关和加工关,加强灾区生猪等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加强灾后恢复和临时性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消费单位的监督管理,确保灾区食品安全。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对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加强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领导,要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列入当前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府综合目标管理和“为民办实事”工程。要围绕全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总体目标,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工作方案,设定工作时限和考核指标,逐级分解任务和落实责任。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努力保障基层执法单位执法装备、检测设备和工作经费,加强行政执法效能建设,切实提高执法能力。
各级监管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强化指导、监督和执法检查。要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健全和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监察机关、纠风机构要督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责任,认真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各项工作,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要加大对各级、各相关职能部门和执法人员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监督、监察力度,坚决纠正和查处失职渎职、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等违纪违法行为。
调动企业主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促进行业自律。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采取行政、认证等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食品企业积极采用先进食品安全制度,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推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逐步向食品行业全面推行。建立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
积极发挥各类商会、协会的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二)加强协调合作,形成监管合力。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自觉把整顿工作作为共同的责任和任务,加强协同合作,整合监管资源,完善协调机制,努力解决分段监管中的空隙和漏洞,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综合整顿局面。各项整顿工作的牵头单位要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报送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集中执法力量,整合执法资源,加大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重点查处一批食品违法典型案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及时向公安、检察部门移送涉嫌犯罪的食品安全案件,依法严惩危害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犯罪分子。加强执法队伍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严格办案程序和办案纪律,健全食品违法案件受理、查办、督办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坚决纠正以罚代法等不良做法。
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完善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快速通报制度。健全重大食品违法案件逐级报告制度和案件协查与协作机制,对各环节食品违法案件涉及其他环节的食品质量问题,既要依法查处,又要将有关情况通报相关部门。
(三)加强监测预警,提高监管主动性。各相关监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重点品种特别是高风险食品的抽验力度,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可预见性和主动性,使整顿工作目标清楚,方向明确,效果明显。规范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结果发布,完善检验检测手段,重点提高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鉴定排查、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和技术仲裁的能力。整合和合理配置检验检测资源,推进检验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逐步实现检验检测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验检测。
开展食品行业不安全因素排查摸底工作,重视群众投诉举报的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整治。改进监督抽检手段,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追踪溯源、排查举报线索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建立覆盖省、市(州)、县(区、市)三级并逐步延伸到农村地区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对可能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进行准确的风险识别和评估。
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重点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检测工作,了解食品安全状况,检测评价结果作为评估各地整顿效果的参考依据。
(四)加大宣贯力度,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法。各地、各部门要把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把实施食品安全法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级政府要对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宗旨和主要内容,做到家喻户晓,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为法律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各级部门要开展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培训,特别要加强执法队伍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确保执法人员准确理解、全面掌握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水平。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加强食品安全法学习,熟练掌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自觉守法经营;食品行业组织要加强行业自律,指导、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强诚信建设;食品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行业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的指导。
要围绕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把新闻报道和知识传播相结合,把曝光违法行为与宣传先进典型相结合,客观、公正报道。广泛宣传优质产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提高我省食品信誉,增强群众消费信心和鉴别能力。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推进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社会化,结合平安、和谐创建,拓展宣传范围,丰富宣传内容。引导食品相关行业中介组织发挥优势和特长,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咨询和专业讲座,传授科普知识。
(五)加强督查总结,确保整顿实效。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本辖区、本系统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情况的经常性督促检查,经常对照整顿工作所确定的目标,及时检查进展情况。对以往媒体曝光率较高、群众反映集中的地区和问题要重点督查督办,通过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及时主动发现问题,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举一反三,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我省食品安全。要把整顿规范与促进发展、专项检查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积极探索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及时收集整理汇总相关工作信息,及时报送查处的重大违法案件情况。省政府将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行督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
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
近日,昌吉州人民政府制定下发了《自治州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
《方案》指出,将通过连续两年时间,集中在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流通环节、食品餐饮消费环节、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保健食品等八个方面进行整顿,并对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
《方案》强调,各县市人民政府、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坚持治理整顿与振兴产业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依法整顿,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规划方案《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
《方案》要求,各县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州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结合本县市本部门实际,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有序有力地扎实推进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各县市人民政府要把整顿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提出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明确完成工作时限和考核指标,落实各项责任和监督措施;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评议考核,落实食品安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督促和指导各县市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