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二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政策解读
“十二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政策解读
贵州省林业厅(2011年8月)
一、什么是森林采伐限额?它是怎样制定的?
答:森林采伐限额是《森林法》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是对森林资源采伐利用采取的一项保护性措施。森林采伐限额是指各市、县和有关限额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每年采伐消耗林地上胸径5厘米以上(含5厘米)林木蓄积的最大限量。
森林采伐限额编制的法定程序:根据森林资源现状,测算其可承受采伐消耗的最大承载能力,并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客观需要,经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测算,报同级人民政府平衡、汇总后,逐级上报国务院审批。经国务院批准后,再由省人民政府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
森林采伐限额的执行期为5年。当前,我省正在执行“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全省每年年林木采伐限额是842.3万立方米。
二、“十二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政策比“十一五”作了哪些较大的调整?
答:为深入推进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森林采伐管理配套政策 改革,充分落实广大林木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处臵权、保障收益权,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林业厅关于分解下达全省“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意见的通知》(黔府发[2011]13号),在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政策上较“十一五”期间作了以下12个方面的较大调整:
1、每个县(市、区)可以预留不超过10%的限额指标,以解决因自然灾害、工程建设征占用林地、森林经营保护等特殊情况的采伐指标,便于基层林业主管部门统筹管理,满足抗灾抗灾抢险、保障民生等重点工作的需要;
2、短轮伐期用材林采伐具有优先采伐权,采伐指标不足可以占用其他人工林限额进行采伐。有利于经营者加快森林培育,缩短经营周期,提高林地产出,促进群众增收;
3、公益林抚育和其他采伐指标不足可以占用更新采伐限额指标,商品林抚育和其他采伐指标不足可以占用主伐指标。这是因为:一是我省中幼林面积、蓄积占全省森林总面积、总蓄积的70~80%,比重非常大,大量中幼林需要抚育,以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提高森林质量。二是因为我省属自然灾害较多的省份,森林火灾、风灾、雪灾等自然灾害较多,林木受灾严重,每年损失森林蓄积基本都在20~30万立方米以上,受灾林木急需及时清理。三是“十二五”期间,我省有一大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陆续上马,这些工程征占用林地后采伐林木需求量大。为保障这些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工建设,将采伐指标优先安排工程建设是必要 的;
4、年度间的木材生产计划可以依据森林经营方案作调整,实现指标管理与早期规划相衔接,有利于促进自主经营。对已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并审批备案的,可以依据森林经营方案确定的合理年伐量调整年度间木材生产计划,提高了森林经营者的采伐自主权,也增加了指标管理的灵活性;
5、对因自然灾害、工程建设征占用林地等特殊情况下,经批准且办理林木采伐手续后的林木采伐期限及计划指标执行期限到期后,可以在办理延期手续后,顺延至下一年度,以方便清理受灾林木和保障工程建设。
6、森林采伐限额按蓄积量单项控制管理,不再实行蓄积量、出材量双向控制。避免因树种、材种差异以及造材水平与利用水平等影响,导致蓄积量、出材量难以同步,常常出现出材量不足而蓄积量尚有节余的问题。
7、天然林保护工程县(市、区)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因自然灾害、工程建设征占用林地、森林经营保护等特殊情况确需采伐天然林的,按程序上报省林业厅批准后,可占用自有天然林采伐限额,天然林采伐限额不足的,可以占用人工林采伐限额。经封山育林、补植补造等人工措施培育的乔木林、灌木林,以及人工造林地上天然更新的林木可以作为人工林进行管理。
8、竹林,以及非林地上林木的采伐,不纳入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由经营者自主经营,自主采伐,不需办理林木 采伐许可证。所采伐木材需运输销售的,凭当地村委会或乡镇林业工作站证明作为木(竹)材合法来源的依据,到林业部门办理木材运输手续,凭证运输。
9、推行集体林简易伐区设计,简化林木采伐申报手续,减少采伐审批环节,提高森林采伐审批和办证效率。
10、改革管理方式,森林采伐由森林经营者对伐前、伐中、伐后自主管理,林业主管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督促森林经营者认真履行凭证采伐的法定义务。
11、皆伐作业按照面积控制采伐,核定采伐量。减少技术标准、系统误差等因素造成蓄积、出材量不同步,影响测算准确性的问题。
12、改进木材运输和经营加工管理制度。对农村居民采伐自有的木材出售,办理木材运输证时不需提交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即可办理木材运输手续,方便群众。
三、“十二五”期间,哪一类公益林不能采伐? 答: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有关要求,国家级公益林中的一级公益林禁止采伐,但因工程建设征占林地,改变林地用途确需采伐一级公益林的除外。
国家级公益林的一级公益林范围主要有:
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江河源头的林地。2)山体坡度46度以上江河两岸的有林地、灌木林地。3)重要水库周边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4)山体坡度46度以上地区的有林地、灌木林地。其它国家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在按程序上报市(州、地)或省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开展更新采伐、抚育采伐和其他类型的采伐。
四、目前申办林木采伐许可证需要哪些手续? 答:一般情况下,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申办林木采伐许可证应当提交林木的所有权证书或者使用权证书、采伐区调查设计文件和上年度采伐更新验收证明;其它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交林木的所有权证书或者使用权证书、伐区调查设计表及附图,上年度有采伐任务的要提交采伐更新验收证明。
除此之外,因采伐被占用征用林地上的林木,还应提交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采伐自然保护区以外的珍贵树木的,还应提交省林业厅的专项批文。因科学研究、人工培育、文化交流等特殊需要,以及因自然灾害死亡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需采伐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树木的,还应提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因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修建防火通道、防火隔离带等需要清理或采伐林木的,还应提交相关部门的审批文件或书面意见。
五、如何理解皆伐作业按照面积控制采伐,核定采伐量? 答:由于伐区调查使用的数表只能反映一定区域的平均水平,而不同伐区存在地理位臵差异、林木生长差异及林相状况差异,即使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设计,一些伐区设计的出材量与实际出材量之间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对于皆伐伐区,由于非主观因素,伐区实际出材与调查设计出现超出精度误差的,只要皆伐的地点、面积、边界与调查设计相符即可视为按面积控制采伐,允许按照实际出材核定采伐量。若伐区采伐量超过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数量的,超过部分不视为滥伐,允许在采伐期限内补办超出部分的林木采伐手续。
六、如何简化采伐管理环节,实行“一站式”服务? 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由于产权明晰到千家万户,简化采伐审批程序为众望所归。“十二五”期间,各级基层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乡镇林业工作站要积极协助经营者办理林木采伐手续,实行首问负责制,对伐区设计、林权审核、采伐申请、审核发证等环节进行统一受理、内部协调,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便捷高效的审批机制,彻底改变“申请指标难、采伐批准难”的状况,方便群众。
第二篇:定安县“十二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说明书
定安县“十二五”期间 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说明书
森林采伐是调整森林结构,改善森林质量,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整体功能的关键措施。实行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是《森林法》确立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多年实践证明,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制度为保障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增长、质量提高以及合理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对依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保障林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编制,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森林资源合理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调整森林结构为主线,以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为目标,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实施分区施策、分类指导,协调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利益,逐步建立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定安县“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
林合理年采伐量测算系统”软件,输入数据资源数据,测算出森林合理年采伐量,并汇总上报。
四、编制的技术标准
(一)编制的原则
1、分类经营管理原则。按照不同森林采伐管理类型分别确定采伐管理策略,合理测算年采伐量。
商品林中的用材林采伐量不超过用材林生长量,生态公益林不编制主伐限额。天然林保护工程区中的天然林不编制商品林限额。法律、法规明令禁止采伐的林木不编制年森林采伐限额。
2、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原则。根据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在保障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同时也要积极经营森林资源,确保中、幼龄林抚育所需的采伐限额指标。
3、总量控制和分项管理的原则。在设置总量限额的同时,设置采伐类型和消耗结构分项限额。采伐类型分项限额分为:主伐限额、抚育采伐限额、更新采伐限额、低产(效)林改造限额和其他采伐限额,消耗后结构分项限额为:商品林采伐限额和非商品林采伐限额。
4、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与一般用材林分开测算的原则。即桉树、木麻黄、相思类,松树等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应与相同树种的一般用材林分开测算和统计。的林分,采用“角规”测树方法进行调查,并分树种、龄组取平均值推算,确定了我县的森林资源蓄积量。
3、确定相关参数。我县使用的测算参数,严格按照省林业局确定的参数表执行。
五、合理年采伐量和年森林采伐限额建议指标
定安县现有土地面积1767260亩,其中林地面积742950亩,森林覆盖率为48.26%。
林业分类经营划定,我县商品林面积171225亩,总蓄积量为442116立方米,生态公益林面积24225亩,总蓄积量为81600立方米。
严格按照“森林合理年采伐量测算系统”软件,输入资源数据,测算出森林合理年采伐量,确定我县“十二五”期间年森林合理年采伐量为93252立方米,其中商品林91247立方米,生态公益林为2005立方米,分项合理年采伐量为主伐86830立方米,抚育采伐561立方米,更新采伐为1641立方米,其他采伐为4220立方米。
结合定安县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我县“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总量限额建议为:68000立方米,其中商品林66000立方米,生态公益林2000立方米;分项合理年采伐量为主伐61000立方米,抚育采伐1000立方米,更新采伐2000立方米,其他采伐为4000立方米。
六、加强“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措施和建议
另附:森林合理年采伐量汇总表
“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表 商品林面积蓄积统计表 公益林面积蓄积统计表
第三篇:“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方案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
《“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林资发[2009]16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中国林科院,中国国有林场开发公司:
“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将于2010年执行期满,2011-2015年将开始执行“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为做好“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以下简称“十二五”编限)工作,现随文印发《“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见附件),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十二五”编限工作既关系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巩固和进一步深化,也关系到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的建立和现代林业建设目标的实现,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主动向本级人民政府汇报,在省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做好组织、指导、协调和审核工作。要成立以厅(局)领导为组长的编限领导小组,充分保障“十二五”编限工作条件和所需经费。对非林业系统的“十二五”编限工作,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督促、主动指导,确保编限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二、要结合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科学合理确定编限单位。对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广大林农和非林业系统编制单位,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主动提供技术服务,做好指导、沟通、协调工作。
三、认真执行《方案》。各地可结合实际,细化《方案》,严格审查森林资源基础数据、测算参数、测算方法,确保“十二五”编限工作规范、合理、科学。
附件:“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方案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九日
附件
“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方案
森林采伐是调整森林结构,改善森林质量,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整体功能的关键措施。实行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是《森林法》确立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多年实践证明,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制度为保障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增长、质量提高以及合理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对依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保障林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认真做好“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编制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编制,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森林资源合理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调整森林结构为主线,以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为目标,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实施分区施策、分类指导,协调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逐步建立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持续经营、采育结合的原则。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积极开展森林资源经营,根据森林资源的数量、结构、质量和生态
区位,科学确定年采伐限额总量和分项限额。
(二)坚持分区施策、分类管理的原则。对不同森林类型、不同森林经营主体,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不同区域分别确定采伐方式、年龄和强度,合理测算年采伐量。
(三)坚持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原则。对依照有关规定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原则上按照森林经营方案核定森林采伐限额。
(四)坚持总量控制,分项管理的原则。在设置总量限额的同时,设置森林类别和采伐类型分项限额。不按消耗结构设置分项限额。
森林类别分项限额分为商品林限额和公益林限额。
商品林采伐类型分为主伐、抚育采伐和其他采伐限额;公益林采伐类型分为抚育采伐、更新采伐和其他采伐限额。其他采伐限额包括低产(效)林改造,以及因特殊原因进行的采伐。
三、编制范围
凡采伐胸径5厘米(含5厘米)以上的林木,必须编制年森林采伐限额。
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禁止采伐的森林和林木,农村居民自留地、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农民因种植结构调整在耕地上种植的林木不编制采伐限额。
四、编制单位
(一)国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有林业局、国有林场(采育场)为单位编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团为单位编制;集体、个人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县(含区、市、旗,下同)为单位编制,达到一定规模的森林经营主体,可以单独编制采伐限额。“一定规模”的标准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确定。
(二)铁路、公路、城建、水利、部队、农场、厂矿、股份公司等编限单位的确定,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商有关省级主管部门共
同确定。
(三)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要分别编限单位单列。
五、测算数据要求
(一)2006年(含2006年,下同)以后完成“二类调查”的,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定,其数据可直接用于“十二五”期间合理年采伐量测算。
(二)2001-2005年期间进行“二类调查”的经营单位,必须做补充调查,根据历年森林资源消长情况将资源数据更新到2008年底。
(三)2001年以后未进行过“二类调查”的重点林业县、国有林业局、国有林场等,必须及时组织技术力量开展森林资源调查,使用最新的森林资源数据测算合理年采伐量。
(四)其他少林单位,要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国家林业局备案后,可采用数据更新的办法将资源数据更新到2008年底。
(五)经营单位“二类调查”、补充资源调查及更新资源数据等,必须执行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并经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定。
六、有关技术参数
(一)采伐年龄
1、公益林更新采伐年龄,按照大于《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规定的用材林主伐年龄1-2个龄级执行。其中,农田防护林的更新采伐年龄,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确定。
2、用材林主伐年龄,国有林严格按照《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规定的各树种主伐年龄执行,非国有林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实际具体规定。
(二)出材率
国有林必须依据近五年的实际出材水平测算,非国有林由编限单位自主测算。
(三)其他参数的确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七、合理年采伐量测算
(一)测算方法
使用森林经营方案确定合理年采伐量。经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且经理期包含“十二五”的编限单位,可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确定。
使用模拟测算法确定合理年采伐量。其他编限单位,应使用“二类调查”资源数据或更新后的资源数据,统一采用模拟测算法测算。
(二)测算要求
伐区准备作业用材,根据“十一五”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测算,纳入采伐限额。
长江、黄河中上游以及东北、内蒙古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分起源测算采伐限额。
测算合理年采伐量的有关技术参数确定必须科学合理,必要时要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论证后方可使用;所测算的合理年采伐量必须经编限单位同意,自下而上汇总平衡后上报。
八、建议指标
依据森林资源现状和森林经营方案测算,确定编限单位年森林采伐限额建议指标。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在分析本区域森林资源状况基础上,对编限单位测算年合理采伐量进行宏观指导,测算数据汇总后,必须组织论证。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测算本省合理年采伐量控制数,对于编限单位采伐量汇总数超过控制数的,要向国家林业局说明理由。
九、编报程序
编限单位的年森林采伐限额建议指标,须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初审并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逐级上报,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汇总、平衡,经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国务院审核批准,并抄送国家林业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编限单位年森林采伐限额建议指标,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负责汇总、平衡,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核后上报国务院审核批准,并抄送国家林业局。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编限单位年森林采伐限额建议指标,由其省级森工(林业)主管部门汇总、平衡,国家林业局驻在的森林资源监督机构提出初审意见,报经国家林业局审核后,上报国务院审核批准。
十、编制成果
(一)“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建议指标和资源统计表,一式5份和电子数据磁盘。
(二)“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报告,包括根据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测算的合理年采伐量、年森林采伐限额建议指标、“十二五”期间加强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措施和意见。
以上成果务必于2010年3月31日前,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报送国家林业局初审,2010年6月30日前,由省级人民政府正式上报国务院。
第四篇:1实施森林限额采伐制度
1、森林法对依法治林的重要意义:
(1)依法治林,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实施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对贯彻《森林法》,实行依法治林,逐步扭转森林过量采伐和控
制森林资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实施采伐限额制度就是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不断扩大森林资源面
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三大效益,不断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2)坚持依法治林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系到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和巩固林业建设成果。
(3)坚持依法治林对保护森林资源和人类生存有重要意义。提高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为林业发展增添了活力。促
进了森林资源的恢复和发展,森林覆盖率开始回升,林业发展势头好
(4)依法治林可以保护经营者合法权益,对森林、林木和林地进行确权发证,明晰产权关系,有利于
稳定林地面积,防止林地逆转、增加林木资源的总量和质量;有利于确立林木所有者或林地经营
者的经营主体地位,充分调动经营者造林、营林的积极性,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和发展;有利于
解决林权纠纷,稳定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有利于森林资源资产进入市场,建立稳定有序的林权
流转机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2、他感作用:他认为植物的他感作用就是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
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个概念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赞成。这种作用是种间关系的一部分,是生存竞争的一种特殊形式,种内关系也有此现象。
一、他感作用生态意义:
在自然界,植物一般均以群落的形式存在,从植物他感作用的角度来看其种间结合的关系是形成群落的原因之一。
(1)他感作用的歇地现象
植物他感作用的研究在农林业生产和管理上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在农业上,有些农作物必须与其他作物轮作,不宜连作,连作则影响作物长势,降低产量。这种现象被称为歇地现象。
(2)他感作用和植物群落中的种类组成植物群落都由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他感作用是造成种类成分对群落的选择性以及某种植物的出现引起另一类消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3)他感作用与植物群落的演替
引起植物群落演替的原因很多,但大体上又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类,关于植物群落演替的内在因素,至今报道不多,目前认为他感作用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植被演替划分为4个阶段:①有野向日葵和蒿类构成的杂草阶段,持续2~3a;②三芒草占优势的一年生禾草阶段,持续9~13a;③须芒草占优势的多年生丛生禾草阶段,持续很长时间;④恢复到顶级群落——普列列草原。他推测第一阶段的杂草产生了抑制物质,抑制其他植物及其自身的生长,从而被第二阶段的一年生禾草所替代。对这些植物分泌物的研究结果表明,野向日葵的根分泌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而叶子则分泌出莨菪葶和a-萘酸,抑制了其他植物和自身的生长。因此杂草阶段持续时间不长,很快为那些不受野向日葵分泌物质影响的一年生禾草所代替,形成一年生禾草阶段。
另外还发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某些植物分泌出的酚类物质,抑制了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和固氮菌的发育,使土壤中氮素的积累非常缓慢。因此,对土壤中氮素要求高的第三阶段丛生禾草须芒草不易侵入,结果一年生禾草阶段持续很长时间之后,才进入第三阶段。
他感作用在植被组成和种群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他感作用往往和别的因子一起发挥作用,起到增加效应,这在草地与森林植被之间平衡的改变上极为明显。
近年来,植物他感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方法更加先进,工作也更加深入,并倾向于研究他感作用的机理及在植物区系中的作用等方面。但相对而言,在苔藓、蕨类植物他感作用方面的研究较少。
3、岛屿生态理论在自然保护中的意义: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景观的片段化(Fragmentation),也是产生生境岛屿的重要原因。由于物种在岛屿之间的迁移扩散很少,对生物来讲岛屿就意味着栖息地的片段化和隔离。(1)保护区地点的选择
(2)保护区的面积:按平衡假说,保护区面积越大,对生物多样性保育越有利。此外,保护区周围的生态系统与保护区的相似也是保护区确定面积时要考虑的。如果保护区被周围相似的生态系统所包围,其面积可小一些,反之,则适当增加保护区面积。
(3)保护区的形状: Wilson(1975)认为,保护区的最佳形状是圆形,应避免狭长形的保护区。主要是因为考虑到边缘效应,狭长保护区不如圆形的好。另外,狭长形的保护区造价高(如图样),保护区也易于受人为的影响。但Blouin和Connor(1985)认为,如果狭长形的保护区包含较复杂的生境和植被类型,狭长形保护区反而更好。
(4)一个大保护区还是几个小保护区好?
许多研究认为,一个大的保护区比几个小保护区好。这是因为大的岛屿含有更多的物种。由于保护区的隔离作用,保护区的物种数可能超出保护区的承载力,从而使有些物种灭绝。
栖息地异质性假说认为,物种数随面积的增加主要由于栖息地异质性增加。它不赞同在同一地区设置太大的保护区,因为其异质性是有限的。故建议从较大地理尺度上选择多个小型保护区。
(5)保护区之间的连接和廊道:一般认为,几个保护区通过廊道连接起来,要比几个相互隔离的保护区好。这是因为,物种可以廊道为踏脚石岛(Stepping Stone Islands),不断地进入保护区内,从而补充局部的物种灭绝。
(6)景观的保护: 对于保护区的建立,大多数的研究主要考虑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而忽视了更高水平的保护。许多学者现在倾向对整个群落的保护,而景观水平的探索和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4、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力流动的特点:
(一)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这些基本元素首先被植物从空气、水、土壤中吸收利用,然后以有机物的形式从一个营养级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当动植物有机体死亡后被分解者生物分解时,它们又以无机形式的矿质元素归还到环境中,再次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这样,矿质养分不同于能量的单向流动,而是在生态系统内一次又一次地利用、再利用,即发生循环,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循环式,具有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流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借助于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进行的,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的,它们把各个组分有机地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从而维持了生态系统的持续存在。在整个地球上,极其复杂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网络系统把各种自然成分和自然地理单元联系起来,形成更大更复杂的整体——地理壳或生物圈。
(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流动不是循环的而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的,而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是以呼吸散失热能。必须源源不断的输入,又不断的散失。
第二,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传递率为10%-20%,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因营养级上升一级,可利用的能量相应要减少80%-90%,能量到了第五个营养级时,可利用的能量往往少到不能维持其生存的程度了。由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其传递率为10%-20%,即构成了能量金字塔。所以,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在流经生态系统过程中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最终在环境中消失。是往复循环、反复利用
5、举例说明食物网复杂性与生态稳定性的关系:
(1)生物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随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而提高;自70年代后期一些理论学家普遍向这一看法提出挑战以来,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了两大阵营;(2)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和食物网的关系:从食物网的角度综述了近半个世纪来生物多样性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的研究结果,随着两大阵营的出现,食物网理论也从当初的营养级越多系统越稳定的观点转变为食物网随着食物链复杂性的增加而降低,但仍有许多科学家坚持以往的观点;(3)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关系和物种作用强度的关系:把食物网量化后提出了物种阃的相互作用强度的概念,研究发现一个生态系统是由这些强相互作用决定的,而大部分的弱相互作用对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影响作用;弱相互作用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具有时空特异性。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原因是具有自我调节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热带雨林中,害虫很多,但是并没有造成灾害,在小河中倒入一盆污水,小河过一会就会恢复原状,这些例子其实都说明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是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草原上,牛、羊等食草动物过度放牧,直接导致草的数量减少。紧接着由于食物短缺,食草动物数量也会减少,从而使得食草动物的数量维持相对的稳定。调节的结果都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这种调节机制叫做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通过它的作用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稳定,因此我们说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5)在一个优美的山间小村,一条小河静静的穿过山村,村妇们在小河的上游淘米洗菜,下游
洗澡洗衣,可是即便如此,水仍然很清澈。可某年,忽然在河边开了一家造纸厂,从此小河
被流出的废水污染得肮脏不堪、臭气熏天,更甚河两旁的植被枯死,小河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一直到某一天,政府下令关闭造纸厂,从此此地重现往日的绿水青山。
A、村人在河流中淘米洗菜、洗澡洗衣,河水能保持清澈,因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这说明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轻度干扰时,具有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我们把生态系统的这种能力,称之为抵抗力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B、当被造纸厂污染后,这条小河还能维持稳定吗?原因是什么?
生:不能,这说明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
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就会遭到破坏。
C、当造纸厂被关闭后,小河及周围有何变化?为什么?
生:又恢复了原状。说明外界因素的干扰消除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稳态的能力。
我们把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
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不同的。北极苔原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其中生产者主要是地衣,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地衣来维持生活。假设地衣大面积死亡,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小,抵抗力稳定性低。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6)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大,抵抗力稳定性高。热
带雨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非常复杂,假如其中的某种植食性动物大量减少,它在食物网中的位置还可以由这个营养级的多种生物来代替,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仍然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显然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7)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高,热带雨林恢复力稳定性差,所以热带雨林一但被破坏,就很难恢复。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他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当外界的干扰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到了无法恢复的程度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①分类: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干扰,保持原状。恢复力稳定性:受到破坏,恢复原状。②二者关系: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组分越少--食物网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弱-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一方面我们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
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另一方面为我们提供很大帮助的生态系统。我们不能一味的索取,适当进行必要的物质和能量输入。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贵州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
贵州省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
(1994年1月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 1994年1月10日贵州省林业厅发布 根据1997年12月2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废止部分行政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04年7月1日《省人民政府修改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08年8月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修改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和林木的采伐利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森林采伐限额是指采伐胸高直径五厘米(含五厘米)以上活立木蓄积消耗的最大限量(含采伐毛竹所消耗的竹林资源),包括不同消耗类型(指商品材、非商品材)和不同采伐类型(指主伐、抚育采伐、更新采伐、低产低效林改造采伐和其它采伐)的森林资源消耗量。
第四条 森林总采伐量按森林采伐限额总量管理。森林总采伐量计划,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森林采伐限额编制下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超计划采伐,不得调剂和挤占分项采伐限额指标。
森林火灾、病虫害及盗伐、滥伐等造成的立木蓄积消耗,列抵当年森林总采伐量计划。
第五条 采伐林木凭《林木采伐许可证》,并按伐区设计文件施工。采伐迹地应在采伐的当年或次年完成更新造林。
第六条 县以上(含县级、下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工作:
(一)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及森林总采伐量计划;
(二)进行伐区和采伐迹地更新检查验收;
(三)监督和检查森林采伐限额和总采伐量计划的执行。
第二章 商品材采伐
第七条 商品材采伐计划及计划调整,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下达给市(州、地)、县(市、区)、省属国有林场和相关限额单位。县(市、区)根据当地可伐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分别下达给乡镇、村或村民组,不得平均分配,所下达的商品材采伐计划报市(州、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 商品材生产实行产销见面,竞价销售。严禁收购、加工、销售无采伐许可证的木材。
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上个人所有的薪炭林和自留地、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树木,不纳入商品材采伐计划。需要办理木材运输证的,凭乡镇林业站或村委会的证明办理。
采伐属于国家和地方保护的珍贵树木,须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后,凭采伐许可证采伐并列抵当年商品材采伐计划。
第九条 县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商品材的采伐、销售和运输,应分别建立台账,进行总量控制和管理。采伐商品材不得超过商品材采伐计划;销售商品材,不得超过扣除本地区用材后的商品材总产量。
第三章 非商品材采伐
第十条 非商品材采伐计划,由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实行总量控制。各级人民政府应大力发展薪炭林,坚持节能和科技相结合,作出改燃、改灶节材的具体规划,逐步减少生产、生活烧材。
第十一条 对以木材为燃料的工副业生产单位或个人应限期改燃代材;无条件改用的,必须采用节材措施,严格控制烧材量。在限期内不改的,予以关闭。
新建或新增以木材为燃料的工副业生产单位或项目,须向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说明用途、用材量、燃料来源等,经调查、核实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未经批准的,予以关闭。
第四章 检查与监督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建立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制度,对森林资源消耗实行全额统计和定期报告。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森林资源消耗进行管理和监督,对采伐限额和森林总采伐量计划的执行情况每年应组织检查。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及时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动态。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四条 遵守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表彰或奖励:
(一)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成绩显著的;
(二)改燃、改灶节材成绩显著,改造面达90%以上的;
(三)勇于同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作斗争的。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收购、加工、销售无采伐许可证的木材,或无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从事木材经营加工业务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六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罚款、处罚,应给被处罚者开具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罚没收据。罚款全部上缴同级财政。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商品材是指进入市场和地方自用的木、竹材;
(二)农民自用材是指农民采伐自用不进入市场的木材,包括农民修建房屋、添置家具及农具等生产生活用材;
(三)培殖业用材是指生产食用菌和药材等所消耗的木材;
(四)烧材是指作为燃料所消耗的木材,包括农村、城镇居民、饮食服务行业及工副业等烧材。
第十八条 培殖业用材、工副业烧材、商品薪炭材按商品材缴纳税费。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