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领域腐败问题及其原因和治理对策 (发)
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原因和治理对策
通常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在政治经济领域中腐败现象是最为严重而对于教育领域这片的神圣的净土人们很少关注其腐败的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的各种腐败、违法问题日益显现,近几年来媒体对教育领域的乱收费、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的频频报道,让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向教育领域出现的腐败现象。
一、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主要表现
教师这个职业被认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圣神的职业,教育领域也被人们认为是一块净土。对于腐败问题,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聚集在政治经济领域,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的各种腐败、违法问题日益显现,近几年来媒体对教育领域的乱收费、贪污、受贿、师德腐败等问题的频频报道,让人们开始转向了教育领域,教育领域里的腐败现象也日益显现。市民反映最强烈的是教育乱收费,认为教育部门把九年义务教育变成充满铜臭的商业活动。教育领域腐败是指掌握教育行政权力和教育资源管理与使用的人,进行营私舞弊、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贿赂等败坏教育声誉、影响教育效果的行为。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利用职权维护和谋取私利。
教育领域腐败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权力腐败、管理腐 败、教学腐败和学术腐败这四个方面:
(一)权力腐败。腐败是权力的附庸,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腐败的,腐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必须掌握一定的公共管理权力。二是公共权力非公共使用,而是变为谋取私立的工具。三是权力的使用违背基本的社会主义政治、道德原则。四是侵占、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教育腐败实质上就是一种权力腐败。如:网友曝光一农村中学校长受贿账单 一位校长在短短的2年时间内,共31次,共计收受贿赂186825元。中国央视教育频道也发过专版,谈及“贪污受贿包情妇,中小学校长趋利致教育腐败”的话题,详述了中小学校长腐败六大案例,其敛财手段和贪腐程度发人深思。2010 年 5 月 10 日广东省检察院公布了 2009 年十大“典型案件”,其中一例便是英德市教育局原局长赖来新受贿案。2001 年至 2008 年,赖来新先后共计受贿 66.5 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 4 年。当然,与那些贪污受贿金额动辄上亿的贪官相比,赖来新受贿金额不大,相对还算“清廉”。然而此案的看点不在这里,而是赖案一发,竟然牵扯出英德市涉嫌收受“劳务费”的 98 名中小学校长,他们闻风而动,纷纷自首,成了这十大“典型案件”中位列第二的案例,因而轰动一时。这一系列的案例都是利用这里涉及许多方面,一方面反映了教育领域里的领导人跟行政机关的政府官员一样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贪赃枉法,违法乱纪,尽可能的捞取钱财;另一方面也反映了 一些教师在任人唯亲的官僚体制下,为了自己得到职务晋升、职称晋升、调动、分配工作、评奖金、评先进等等方面得到校领导的特别“照顾”,主动向领导行贿。在这种领导面前,办事暗藏着潜规则。提拔、晋升、调动、分配、评价不再按照能力、知识、文凭、成绩、贡献,而是由领导一人或几人说了算,都任由领导摆布。这一系列的权力腐败使我们的教育领域产生很多不公平,教师的工作热情也受到很大打击,它将给我们教育领域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
(二)管理腐败。管理上腐败其中主要表现在各种巧立名目的乱收费上。每年的新生入学,更是其学校大肆敛财的绝好机会。教育管理部门存在有弄虚作假的现象严重。比如说,学校为了提高考试的“优秀率”“升学率”,而安排学生集体作弊或“借”其他学校的优秀学生来冒名考试,还美其名曰是为了本单位的名誉和利益。还有的学校在上级例行的工作检查、验收、评估之前,严厉地警告本校的教师和学生不准他们向上级的检查、验收人员说真话,并声称“谁砸学校的牌子,学校就砸谁的‘饭碗’”。以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和教职工的工作权利相威胁,另外被评者事先与评审人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沟通,增进感情,谋求评审人加以照顾;还有的教师在考试监考时(特别是自学考试、成人高考)明目张胆的包庇作弊和冒名顶替的考生,一次收受贿赂达上千元,有些地方的考场贿赂甚至形成一次一人 100 元的行情。
(三)教学腐败。教学上 的腐败主要表现在学生为了能够在教学上或考试中得到老师特别关照,还有学生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老师的特别的关照往往会向教师行贿,这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作为教师在教学上应当一视同仁,然而有些教师却没有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而是对有背景好的学生和有钱的学生格外关照,这多发生在中小学校。教学上的腐败还表现在有些教师为了赚钱四处讲学,或开各种辅导班,当然并不是所有到处讲学的教师都是腐败,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很多资源需要共享,掌握了某种先进理论或技术的教师或教授四处讲学是为了更多的资源共享,是为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这种情况不属于腐败,但是以追求金钱为目的,本身又没有真才实学只是凭借其头衔,不务正业四处讲学就是腐败行为。这种腐败现象就像寄生虫附在我们当今所最求的知识经济上,腐蚀着我们的社会。
(四)学术腐败。教育领域里的学术腐败近年来频频被媒体揭露出来,为了评上职称,教师中不择手段地托人情、拉关系甚至请客送礼、暗送红包的大有人在。评优获奖的课题论文是职称评审中的重要筹码,于是评审工作中出现了严重的关系评审、近亲评审。学术腐败现象,无不表现出当前人情学术活动中的畸形影响。个别的主管领导或评委老师自甘堕落,他们中有的认为吃回扣、拿好处很普遍;有的感到升迁无望,不如趁有权时“捞一把”;有的看到一些不如自己的人都发了财,自己从事了几十年的 教育工作还是一贫如洗,巨大的反差导致产生失落感;有的堕落初期处于被动状态,可当陷入犯罪歧途后,又错误地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补偿。很多教育领域的管理者大多是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优秀教师中选拔出来的,但随着权力的不断增大,渐渐淡忘了教书育人的宗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捞取钱财的资本、牟取私利的工具;有的当权者观念淡薄,甚至认为收钱收礼是人之常情,拿点回扣也不同于受贿犯罪,顶多是违纪。
二、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产生根源
(一)思想认识模糊,党纪意识淡薄。教育领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业务学习、轻政策法规学习的现象,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由于缺乏必要的学习,党性观念和法纪意识淡薄:在私分钱物上,认为一个人贪污是贪污,几个人共同分取利益就不算贪污;在收受贿赂上,认为替别人费心费力办了事,收点礼品、礼金天经地义;在公务消费上,认为只要不拿公家和别人的钱财,只是吃点喝点谈不上腐败;在重大事项决策上,认为“我”是一校之长,学校的大事小情“我”说了就算。更有甚者认为,自己拿的蝇头小利,和有的大人物差之千里,自己为单位、为国家出了力,理应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部分干部丢掉了党性,由违规违纪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二)权力过度集中,监督管理不到位,监督机制失 效。由于我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校党委的领导职责主要是把握学校办学的政治方向,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但在学校的具体行政和学术事务上,很少干预。校长是学校最高行政权力代表,代表教育主管部门行使学校行政管理权,同时是学校学术权力的核心。在这种结构中,行政权往往发挥着强有力的主导作用,实际上是行政权力主导模式。近年来,在强调抓“一把手”、“一把手”亲自抓,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的情况下,权力更是过分集中于学校的主要领导,既强化了领导责任,也放大了权力的裁量权。党政一把手和部门负责人拥有决定性的权力,即便是集体讨论的决策,他们往往也可以顺利地将个人意志强加在集体决策上。正是由于党政主要负责人在现有权力结构中所拥有的全方位的主导性地位,单位、部门的实际决策与运作方式主要取决于“一把手”的工作方式和作风。如果“一把手”的民主意识和作风差,就很容易出现“一言堂”、“家长式”的权力专断和滥用现象。由于权力的逐级下放,“一元化领导” 的现象不但没有根本扭转,还在一些学校发展得更为严重。检察机关分析:“有些学校中,个人言论代替了国家政策和学校制度,这正是学校经济犯罪案开始上升、学校违纪违法主体主要是领导干部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存在监督制约机制乏力的现象:党风廉政建设常常是下 发了文件、禁令等,却缺乏应有的督查落实,“三重一大”制度还没有推行到位,一些学校公务职权缺乏公开透明,部分学校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形同虚设,致使少数“一把手”的权力观出现偏差,发生腐败现象。
(三)财经纪律执行不严,财务管理不规范。近年来,一些学校财务人员大多由非财会专业的教师兼任,他们只凭经验来操作学校账目,缺乏规范性和专业性,使得诸如房租费、择校费、社会赞助费等一些本应上缴非税管理局的资金没有及时入账,自然而然成为了“小金库”、“账外账”,还出现了“坐收坐支”等现象。这些资金往往涉及金额大,持续时间长,因此“小金库”也曾成为教育系统频发腐败案件的一个“毒瘤”,从而出现了诸如私分钱物、乱发津补贴等乱象。还有一些学校一味追求超常规发展,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办学,这种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方式使学校的经费猛增,学校的资金支出数额比从前也有了很大增幅。但是,由于新的管理机制没有形成,学校物品采购种类繁多,如科研设备、教学用品、学生用品、图书、医疗器械和药品等多种多样,对此,许多学校尚缺乏分类的有针对性的制度规范。在物品采购中,一些部门和人员权力过于集中,缺乏货比三家以及财务、监察、审计部门的共同参与,一个人洽谈现象还比较普遍,对使用单位自行采购的也缺乏相应的操作规范与监督制约的措施,使问题多发常发。加上在购买学生保险、财务 资金管理、基建工程等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环节上的漏洞较多,导致腐败行为时有发生。
(四)干部轮岗交流不够。教育系统由于其专业性特点,对干部轮岗交流不够,出现了主要领导长期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任职时间过长的情况,部分领导干部产生了惰性,工作上缺乏了激情和锐意进取的精神,腐败的种子也随之落地生根。如我市某中学校长连续12年在同一所学校任校长,从他身上不同程度反映出思想僵化、标杆不高、一人说了算的家长式作风等问题,最后因违纪违法移送司法机关,造成无法弥补的终生遗憾。
(五)重学校发展,轻腐败防范。近年来,中央、省、地方财政逐年加大了对义务教育改薄资金的投入,各中小学都承担了一至数个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从几十万元到近千万元。教育主管部门把工作重心投向了重要项目的安排和推进上,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办学条件的改善上,对可能引发的腐败隐患预判不够,在项目监管上思考少、举措少,被动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多,主动出击寻找问题、从源头上治理少,致使一些腐败问题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才被发现,个别干部 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六)执纪力度偏软,压力传导递减。作风建设虽一直在抓,但腐败问题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究其原因,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在追责问责上不够强硬,对存在腐败风险苗头的 干部批评教育的多,问责惩处的少;强调要求的多,督检落实的少;讲人情、留情面多,出真招、下狠力少,对违纪违规现象的处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致使主体责任压力层层递减,顶风违纪、腐败现象时有发生。近两年,陆丰市教育系统先后有
名干部因私设“小金库”,收受贿赂、回扣,贪污公款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甚至法律的严惩。
三、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预防对策
(一)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党纪法规教育。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用十八大精神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夯实思想根基,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守纪律、讲规矩”的观念和思想道德水平;二是要加强党纪党规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要使每个党员牢记《党章》,主动遵守党的纪律,使每个干部严格遵守廉政准则,自觉执行“八项规定”等,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守纪律讲规矩,精干、高效、清廉的中小学校领导干部队伍;三是要注重警示教育和犯罪成本教育,通过召开典型案例剖析会、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反腐教育影片、警示图片展览等形式,使干部教师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明白。
(二)狠抓制度的落实执行。一是要坚持和强化《“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使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情况公开化、阳光化;二是深入推行《“两会票决”制度》,切实发挥学校校委会和 教代会(或全体会)的监督与管理作用,防止公权私用和权力滥用现象发生;三是有效落实“校务三公开”,通过多种形式公开本单位每月的财务收支、重要专项经费的分配和使用以及其他需要公开的事项,保障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预防和杜绝制度虚设现象;四是全面清理“小金库”、“账外账”,围绕发票审核、审批、大额资金使用等重要环节,不断完善财务审批、财务公开等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得当,资金管理安全。
(三)强化对权力的监督管理。一是要加强对校务、财务公开程序的监管。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向教师了解学校校务、财务公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处理,倒逼学校建立起学校账面公开常态化。二是要定期对学校财务进行审计。对单位内存在的会计核算不规范,账务处理不当,管理工作不到位,“四个不直接分管”执行不力等问题,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整改建议。三是将乡镇街办小学的财务账目收归中心学校管理,既可以避免因会计不专业而出现的违规操作,又可实现层层监管。四是定期监督与突击检查相结合,从而保证监督的频率和覆盖范围,增强监督实效。五是强化关键环节监督。设置内部监督小组,由教职工推选人员进入小组,凡涉及到项目建设、物资采购、人事调配等易发、高发腐败问题的重大事项,均由监督小组人员全程参与并及时提出意见,实行有效管理和监控。六是 探索“校财局管”的模式,规范对各校经费支出的监督审批手续。通过健全内部和外部监管,有效落实权力制衡,使腐败失去滋生的“温床”。
(四)完善对干部的选拔、任用、交流机制。一是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校领导人员聘任管理办法,严格实行任期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教育目标考核制等,使每个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能扎实履职、务实尽责,在难题面前敢负责、担责。二是尝试中小学领导人员竞争聘任或选举聘任,探索选人用人的方式与范围。通过在教育系统或学校内采用公开竞争或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学校领导人员。把那些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公认度高的教师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三是认真落实中组部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对不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理想信念动摇,组织观念淡薄,不敢担当、不负责任、家长制作风等不适宜担任学校领导干部的教师及时予以调整或解除聘任。四是拓宽干部交流渠道。把工作实绩一般、群众基础较差、不思进取、责任心不强的干部,从重要岗位安排到一般岗位,从实职改任非领导职务,使其在自我完善中提高工作水平;把综合素质较好,工作扎实,积极进取的干部交流到重要岗位加以历练。
(五)建立项目建设、大宗采购工作小组。组建专门负责项目建设和大宗采购的工作小组,凡涉及有关项目建设和 大宗物资采购方面的工作,如招投标、手续办理、采购运输、协调监督等工作均由该小组统一“一条龙”处理。学校只需在有建设需求和大宗物资采购需求时,书面向主管部门报批,之后的手续均由工作小组负责办理。这样,既能减轻学校工作负担,使领导干部能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又能有效避免学校在易发高发领域滋生腐败现象,同时还能减少监督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六)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大惩戒力度。一是要将领导干部纳入到年终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接受组织考核和教职员工测评,对不达标的领导干部,给予诫勉谈话、调离岗位甚至免职处理;二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各学校进行常态化的检查、暗访,发现问题,责令立即整改;三是要加大对主要领导的问责力度,使其充分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不力的危害性和重要性;四是对于群众举报涉及党员干部违纪违规的问题一查到底。“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执纪惩处力度,严打腐败现象,坚持发现问题及时揭露、及时查处,绝不姑息纵容。如此,惩处才能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才能达到让领导干部不敢腐的目的。
第二篇:2016道德领域教育和治理方案
2016道德领域教育和治理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市文明委《关于印发的通知》和省工商局的文件要求,现结合工商系统实际,就全系统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充分发挥工商职能,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与开展“提升精气神、激发新活力”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日常的工商市场监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文明城市创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努力调动和聚合各方面积极因素,解决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长效机制,营造公平有序、诚实守信、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目标任务
结合工商职能解决消费领域、市场经济领域和工商队伍内部诚信缺失和道德失范问题,重点在与人民群众生活关联度高、社会关心关注的食品流通、商品交易、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通过开展“道德讲堂建设”、“服务品牌创建”和“廉政文化建设”等活动,使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诚信建设进一步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公信力进一步提升,使全市消费环境安全度、经营者诚信度和窗口部门服务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积极开展各项创建活动。
一是大力推进讲文明、学先进、树新风活动。切实加强学习型单位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办“道德讲堂”、“工商讲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不断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力加强诚信建设,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引导广大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修身立德、勤政廉政,为全社会作出表率。积极推荐身边好人,树立正面典型,组织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广泛交流和学习宣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传递道德建设正能量,引导大家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在全系统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责任部门:人教处。)
二是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加强志愿者组织建设,动员广大干部职工成为注册志愿者,力争使单位员工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到单位员工总数的30%以上。积极参与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学习雷锋好榜样志愿服务周周行”活动。主动与社会志愿服务组织联系,提高本单位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水平。(责任部门:人教处。)
三是深化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在全系统窗口开展“礼貌待人、诚信服务”活动,健全完善“三当三亮三比三评”机制,推行窗口AB岗制和首问负责制,努力提升系统文化软实力。通过放大“郑美琴维权工作室”的品牌效应,教育广大窗口部门干部职工修身律己、遵纪守法、遵德守礼;通过在窗口实现“三优五有”,擦亮“红盾第一岗”服务品牌、接受群众评议、提升服务效能。(责任部门:人教处、注册处、外资处、消保处。)四是推动经营者诚信道德建设。继续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评定工作,深化各类“示范街”、“示范店”、“文明市场”、“诚信单位”等的创建、评比、表彰活动,注重发挥行政指导和标杆引领的作用,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科学的诚信管理制度,提升道德领域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民营经济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社团组织要依据各自职能积极引导会员遵守道德准则,诚信自律,履行好市场主体的社会责任。(责任部门:信用办、个企处、市场处、消保处、食品处、消协、民营协会、放心办。)
五是深化政风、行风建设。深入开展防腐倡廉宣传教育,把开展廉政宣传教育作为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充分履行工商职能的重要抓手,纳入干部队伍学习教育计划,把反腐倡廉渗透到干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将争创“基层廉政建设示范点”作为今年基层工商分局(所)廉政建设的主要工作,实现廉政建设一所一品,把基层真正打造成工商廉政建设精品工程、示范工程。认真做好行风评议、行风热线工作,积极受理群众咨询、诉求,及时反馈办理结果,切实提高群众反映问题的办理时效和质量。改进“述职述廉”形式,将以往向社会和服务对象“述职述廉”由“自拉自唱”转变为纪委受委托组织、我方参与的新型“双述”模式,在纪委的监督下,展现工商部门正视现实的勇气、听取意见的诚意和解决问题的决心。(责任部门:监察室。)
(二)以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为抓手,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一是加强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结合《十二五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纲要》的相关规定,以强化道德教育为基础,努力通过“维护食品安全、创建文明城市”倡议、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等多项活动,提升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的自律管理意识,积极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继续按照省、市两级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培训方案的要求,强化道德培训的主线,分阶段、分层次继续开展食品经营者教育培训工作,组织流通领域食品从业人员进入“道德讲堂”。以暗访督查为重要驱动手段,配合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强化食品案件的查处,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滥用食品添加剂和违规添加的行为。(责任部门:食品处。)
二是营造和谐放心的消费环境。以农贸市场、商品交易市场、商场超市、景区景点等为重点,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强化行政指导,督促经营者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优良经营环境。积极指导经营者发挥各类志愿者、公共文明引导员作用,开展公共文明引导和文明劝导,引导人们爱护公共环境、维护公共秩序、遵守规章制度。(责任部门:市场处、消保处、消协、放心办。)
三是促进广告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对辖区内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门户类网站发布的医疗、药品等广告进行专项治理,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充分发挥广告行业协会作用,以贯彻落实《大众传播媒介广告发布审查规定》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广告监管行政指导制度,引导、指导、倡导广告经营者诚信经营、守法经营,让广告经营者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进一步提升公信力。(责任部门:广告处。)
四是加强合同诚信管理。加强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使用合同示范文本,增强企业合同的法律意识。加强对格式合同的监管,对利用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责任、加大消费者责任、免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及时予以查处。(责任部门:信用办。)
五是打击商标侵权违法行为。以开展“护航品牌”专项活动和“4.26”世界知识产权宣传活动为契机,加强商标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和日常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商标管理规范化水平。建立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完善基层品牌培育“四员”工作网络,加强与公安、法院等部门沟通、协作,构建商标保护长效机制。(责任部门:商标处。)
六是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打击虚假标识进口洋品牌行为、打击“傍名牌”行为、打击传销活动。积极参与“扫黄打非”、扫黑除恶、禁毒防艾等专项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平安创建活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活动,坚决查处取缔黑网吧、整治低俗玩具。(责任部门:公平交易处、个企处。)
(三)以信用分类监管为载体,大力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提升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效能,进一步扩大信息归集范围和信息应用领域,深化内联应用、外联应用和信用信息服务工作。大力强化信用约束,深入推进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进一步调整完善信用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优化市场信用监管信息化系统。规范市场主体信用分类巡查工作。以流通领域食品经营者和市场开办者为重点,完善信用分类巡查模式,充分运用市场信用分类结果,实施不同频次的巡查监管,对于巡查监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予以行政提示,不断提高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依据市场主体守法诚信情况,建立健全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法定代表人列入“黑名单”进行锁定,努力营造“时时守信、处处受益”、“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良好信用环境。加强市场主体登记的出资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出资的违法行为。加强对企业名称核准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清理企业名称中有悖公序良俗和不良文化色彩的现象。(责任部门:个企处、市场处、信用办、注册处、外资处。)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5月)。各直属局、分局参照市局模式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宣传动员,营造浓厚氛围,使全系统干部职工能够统一思想,认识教育治理活动的重大意义,把握目标任务,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6-9月)。通过宣传教育、自查自纠、道德评议、选树典型等方式,着力解决系统内与主管行业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问题。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10月)。对教育治理活动全面总结,根据市文明委和省工商局的要求,部署下阶段教育治理活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公民思想建设的重大举措,各直属局、分局要充分认识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要与履行职能和行风政风评议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工作。
(二)明确分工,协同推进。市局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个企处总牵头,相关处室分工负责。市场处、食品处、消保处分别负责商品交易市场、食品流通行业、消费领域的教育治理工作;商标处、广告处、信用办、公平交易处、经检支队分别负责相关领域的整治与执法工作;注册处、外资处、消保处分别负责本部门窗口的服务质量管理工作;办公室负责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人教处负责工商队伍教育治理工作;消协、民营协会等社会团体负责督促其成员单位开展教育治理工作;其他处室依据职能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形成工作合力。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工商机关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网络、简报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发动,宣传活动重要意义,推介先进做法、经验和成效,播发一批有深度、有份量、有影响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努力在文明诚信市场、平安市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放心消费诚信品牌企业创建,以及放心消费示范市、县和示范街(区)创建等活动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四)贴近实际,务求实效。各级工商机关和各有关业务条线要针对本单位、本条线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找准开展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各级领导小组要对本单位教育治理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跟踪和督促检查,同时还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活动并进行监督,加强监督力量,确保取得实效。各单位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活动资料、执法文书、宣传报道的收集保存,要用档案化、痕迹化管理的要求,形成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详实的档案资料。
第三篇:县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县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按照9月14日全省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会议精神、《永州市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QQ县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把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摆在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的突出位置,紧紧结合实际,围绕重点环节,制定工作措施,认真开展自查,切实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贯彻落实到位,深入排查到位。现将自查自纠情报告如下:
一、精心组织部署,制定工作措施
1、进行宣传发动。9月14日全省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县于10月27日召开由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县纪委、检察院相关领导参加的动员会。在动员会议上,我县以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为重要对象,深入进行思想发动,通过组织学xxx省、市、县专项治理工作文件精神,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为扎实有效开展治理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成立治理机构。为确保治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我局成立了QQ县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纪检组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局党组成员任副局长,相关股室队所中心负责人及乡镇国土资源所所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治理的日常工作。
3、落实工作举措。及时研究制定了《QQ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深入开展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局机关大院和本局门户网站上公开了举报电话,设立了举报信箱,明确了由县纪委信访室和县国土资源局监察室对群众的来信来访进行受理和处置。同时,制定下发了《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开展廉政风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按照要求,我局股室队所中心、各乡镇国土资源所及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就本岗位的业务流程、管理环节、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或潜在的岗位廉政风险点进行了全面、深入、准确的查找,制定了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写出了自查自纠报告。
二、围绕重点环节,深入细致排查
(一)土地审批出让方面。
1、土地审批依法依规。近几年,我县每年的用地指标为30公顷左右。为保证经济建设用地,我县把争指标、保用地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具体工作上,我局积极想方设法,通过采取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和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盘活存量土地、以农民入股形式使用集体土地等方法措施,全力保证了我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2008年以来,我县共上报审批用地227.23公顷。在审批过程中,我们坚决遵守全县土地利用总结规划,严格执行用地规划计划,审批始终做到了依法依规依程序。对于在城镇规划范围内用地,首先审查用地是否符合城镇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对于不符合规划的申请坚决给予驳回处理;农村用地方面,严格以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村镇规划及相关的法规政策要求来进行用地预审、审批工作。
2、土地出让依法依规。认真执行《湖南省土地市场管理办法》和《湖南省土地市场交易规则》,严格遵守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以及土地交易工作流程,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均实行招拍挂出让。首先是公开出让信息。根据出让供地方案,及时将土地位置、面积、用途、土地使用条件、价款等信息在中国土地市场网、永州日报、永州电视台、QQ电视台及公共场合进行公示,公告期限不少于20个工作日。其次是规范操作过程。公告期内,业务部门热情为有意者提供相关资料、答疑等服务,审查竞买者资格、发送参与竞买通知,并收取竞买保证金。每次土地招拍挂,我局始终做到了让监察、公证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出价高者与出让人当场签订成交确认书,10日内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2008年以来,我县地产交易所共出让土地44宗,面积共998.05亩,成交价款共23231.18万元。在出让过程中,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
3、土地储备及征地拆迁依法依规。严格落实《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加大了土地征收、收购和储备力度,进一步发挥了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作用,针对目前房地产用地需求放缓,市场竞争力不足的情况,我局认真分析研究、审慎选择地块进行储备,目前,共储备土地1308亩,储备土地主要分布在白牙市、芦洪市、石期市等3个工业园区内。近五年以来,我县共征用土地918公顷,其中耕地数413.1公顷,非耕地数504.9公顷;拆迁房屋面积10.1万平方米,涉及住房户504户;安置被拆迁户482户,安置总面积为5.8万平方米,安置人口12.5万人。涉及的主要项目有:县城新城区建设、洛湛铁路QQ段、S217、永东公路、邵永高速QQ段、芦洪市新城区建设、湘桂铁路扩改工程QQ段等。在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中,我局以“规范、高效、有序、务实”为宗旨,全面实施“两公告一登记”制度,始终依法征用土地,规范拆迁行为,基本保证了征地、拆迁补偿费按时足额到位,失地农民和被拆迁户得到了妥善安置。近年来,虽然有部分群众上访,但总体上我县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平稳、健康,工作措施积极、稳妥。对于中介评估管理,我局坚持按有关法律法规操作,中介评估机构依法依规办事,目前未出现任何问题。
(二)矿业权审批出让方面。
1、关于矿业权的审批出让。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法》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把矿业权审批、出让、转让关。2008年以来,我县共设采矿权51个,其中省级发证8个,县级发证43个,主要开采矿种为锑、铅锌、锰、石灰石等资源。设探矿权5个,分别是:老龙江多金属勘查Ⅰ区、老龙江多金属勘查Ⅱ区、云头山探矿权、牛头寨探矿权、地村级锰矿探矿权。对于省、市级发证矿山,我县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严把资料审查关,首先由县人民政府出具设立采矿权或延续登记及同意转让意见后,再由安监、环保部门出具相关证明,最后再签署县级审查意见上报审批。对于县级发证矿山,我县要求采矿权人按规定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采矿权申请相关资料,全县建筑石料用灰岩的采矿权全部实行有偿出让。对县级发证矿山需延续登记的,由矿山企业委托中介机构编制采矿权延续登记资料,并由安监部门出具相关证明,按规定足额缴纳采矿权价款等相关费用后,再按规定给予办理采矿延续申请登记。2008年以来,我县在矿业权审批、出让、转让、延续中无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2、关于矿业秩序的治理整顿。通过采取集中整治与分散整治有效结合的形式,由我局牵头开展经常性的治理整顿,近几年来先后对大庙口马头桥锑矿区、紫溪市镇塘复、荷叶塘、杨柳、龙口锰矿区,大江口锰矿区,原湘器院内等重点矿区的非法矿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打击。同时,将紫溪市荷叶塘、原湘器矿区、大江口荞麦冲矿区和大庙口紫云矿区等作为日常监管的重点区域,一经发现非法开采现象,坚决予以制止取缔。目前,全县非法采矿点已基本关闭,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另外,我局还加大了矿山尾砂库治理力度。组织专业人员对存在隐患的59座尾砂库进行跟踪监控,并建立了治理档案;对紫溪八都、胡竹无证非法开采矿山企业尾砂库,责令非法矿主进行了有效整改。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上,我局提请县政府先后出台了《QQ县矿业权审批规定》、《QQ县矿山联合执法工作制度》、《QQ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违法案件举报制度》、《QQ县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管理办法》、《QQ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联络员工作制度》和《QQ县矿山动态巡查工作制度》等制度,有效防范了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三)国土资源资产处置管理方面。
1、改制企业土地的处置。在我县2008年以来出让的44宗土地中,属改制企业的就有14宗。在改制企业土地资产的处置上,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原国家土地管理局令第8号《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处置审批意见(试行)》等规章制度,全力支持企业改制。在改制企业土地资产的处置上,我局严格按许可条件对有关资料进行初审,并派员到现场进行实地踏勘。符合许可条件的,我局再联合规划、财政、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进行集体会审。企业土地资产以出让方式处置的,我局主动牵头组织,严格按照招拍挂有关程序,依法依规进行处置。
2、基建管理及物资采购。我局基建主要是一些乡镇国土所建设。根据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下发乡镇国土资源所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湘财建[2007]47号)精神,我县于2007年启动了乡镇国土所建设,几年来,我局按照乡镇国土所建设“五个一”标准,精心组织,明确任务,扎实推进,国土所规范化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截止目前,全县16个乡镇国土所已有办公楼的14个所。2007年至今,我局共向上级国土资源部门争取基层国土所建设资金51.7万元,其中,2007年、2008年用于新建紫溪、石期市两个国土所花费40余万元;维修南桥、大江口、大庙口、横塘镇等国土所花费近10万元。另外,我局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安排数万元为部分国土所配置了电脑、电话和办公桌椅等必备物品。在物资采购上,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凡空调、办公用品等大额物资的购买,全部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在具体操作上,我依法依规依程序,首先根据本局实际需要提出采购申请,再报县财政审核,最后再交县采购中心依法按程序进行采购。2008年以来,我局基建及物资采购全部按规定操作,未发生违法违规现象。
(四)重大项目安排与实施的监管规范方面。
1、农村土地综合整治。2008年以来,我县争取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共15个(其中市级项目12个,县级项目3个),总建设规模501.28公顷,总新增耕地280.04公顷,总投资2028万元。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了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领导小组,由主管国土资源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组长,县财政局、县监察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环境保护局、项目所在乡镇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同时,每个项目相应成立了项目工程指挥部,工程指挥部下设工程技术部、财务计划部和协调综合部,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各种日常工作。另外,按照有关要求,我县制订并实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公告制、合同管理制、财务管理及资金管理制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县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到目前为止,未发现违纪违规问题。
2、地质灾害防治及矿山环境治理。近几年来,我县实施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为2个(QQ县城苍子岭滑坡治理工程和湘钢QQ石矿老鸦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两个项目共投入资金540万元,治理总面积8.5公顷,共挖运土方8.5万m3,夯填土方9.8万m3。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局严格按程序进行招投标,聘请的施工和监理单位都具备相应的资质,整个项目设计科学严谨,治理后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很好凸显。目前,这两个项目均已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的验收。在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治理中,我局严格按程序操作,不存在领导违规干预等问题。
3、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2008年以来,按照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要求,我县加快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投入了30多万元用于信息中心机房建设,到目前为止,我局有服务器2台,隔离网闸一台,路由器一台,租用光纤一根,机房及机房防雷、防静电系统、USP不间断电源系统,内、外网布线及交换系统,电脑51台、打印机等办公用设备20余台、杀毒等各类软件十余套,信息中心机房已达到了三级防雷的标准。同时,认真抓好了网络平台建设,建立了QQ县国土资源局网站,现挂靠在电信服务器上运行。目前,县国土资源部门已实现了省、市、县三级网上收文、网上报批、网上办公。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县不存在招标投标违法行为。
四、把握突出问题,谋划下步打算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工业用地需求量大,向上级争取指标困难;另外,用地报批周期过长,影响了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我县也存在少量的未批先占等违规行为。二是个别宗地的土地出让金未能得到足额收取。这主要是一些招商引资项目和改制企业项目,因种种原因未能足额缴纳土地出让金。三是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困难较大。虽然我县对矿山整治的力度逐年加大,但是由于利益驱动,非法采矿现象时有反弹。另外,新设的采矿权与矿山企业用地之间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新设采矿权在矿山投入生产阶段建设用地与当地村组难以协调。新设采矿权人与当地村组利益冲突较大,部分村组无视国家法律,擅自将有开采价值的矿山以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名义非法转让。四是在征地拆迁安置过程中,部分征地拆迁对象抵触情绪大,要价高,水、电、通信管线搬迁成本居高不下,失地无业农民安置难度增大。五是个别人员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受到了纪检、检察部门的查处,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把土地审批出让、土地综合整治、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土地登记发证、征地拆迁补偿、国土资源执法等环节作为重点进行监督。加大与纪检、监察部门的沟通力度,配合其拓展国土资源领域案件线索来源,严肃查办国土资源领域发生的案件。二是进一步推进矿业权有形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市场,逐步建立健全矿业权二级市场,积极推进矿业权出让网上交易。三是深入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和自查自纠。针对国土资源系统现行的管理制度、关键岗位、核心业务、重点部位和环节,进一步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排查和自查自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整改到位。四是探索建立健全国土资源领域防治腐败的长效机制。以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权力制约为重点,建立健全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土地与矿业权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建设。着力解决“重审批、轻监管”等问题,真正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监管上形成防治腐败的长效机制。
**县国土资源局 2010年12月
第四篇:对基层国税征管部门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的思考
对基层国税征管部门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基层国税部门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按照中央和税务总局的部署,积极开展了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采取了很多廉政措施,对于反腐倡廉大业来说,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起到遏制作用,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面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结合基层国税征管部门的现状,谈一点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肤浅认识和建议。
一、基层征管部门易产生腐败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对于我们直接负责税收征管工作的部门来说,在税收征管过程中易产生腐败行为,发生不廉洁现象的往往发生在“权”与“利”的结合部位,也就是权力相对集中或与纳税人关系较为密切的税收征管工作中。总的来说,在税收征管的整个过程中,如不能正确处理权力与义务、执法与服务的关系,不能做到严守纪律、廉洁自律,不能做到“慎独、慎微、慎权、慎欲”,任何一项征管事项都可能导致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其主要具体表现事项有:
一是在纳税人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事项,减、免、缓、欠税款事项、涉税行政处罚事项等工作过程中,如果缺乏科学严密的运行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就容易导致把关不严,该作为的不作为,不该作为的乱作为,特别是一些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纳税人为了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达到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准予抵
扣进项税额的前提条件,往往千方百计采取拉拢腐蚀税务人员的手段,以达到其目的。
二是在个体税务分局的税款核定事项工作中,如果定额核定工作程序不严密,监督制约措施跟不上,很可能导致不廉洁行为的发生,使定税行为失去公平、公正性。因为税额的高低,关系着纳税人的直接利益,一些纳税人为了少纳税,总是想方设法腐蚀税收一线管理人员。
三是在纳税评估工作事项中,如果评估工作程序不严密,监督制约措施跟不上,很可能导致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因为纳税评估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一道关口,处于征纳双方矛盾的焦点,权力相对集中,评估结果往往都与纳税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一些纳税人为了减轻、逃避法律的义务和责任,达到偷、漏税的目的,往往采取请客送礼、行贿等手段寻找突破口和保护伞。纳税评估仅次于税务稽查,其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始终是激烈的。
四是在纳税人办理发票相关事项中,如果缺乏监督制约的机制,防控措施和制度不到位,很容易导致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因为发票不仅是收、付款凭证,还具有特殊的功能,特别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本身所具备的这些重要功能,决定了发票发售、使用、管理等过程很容易产生纳税人请客送礼、行贿等行为,滋生腐败现象。
以上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受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没有足够的思想认识。从近年
来开展的警示教育案例中可以清楚看出,腐败分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都是从思想上的蜕变开始的。目前有些从事基层征管工作的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问题思想认识不够,甚至从心里产生厌烦和消极抵触情绪,自我放松要求,自我降低标准,给各种不廉洁行为的滋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二是征管制度执行及监督机制不到位。从现实情况看,人为的因素在税收管理中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如税额核定,发票管理、纳税评估等,都赋予工作人员一定的权利,而仅仅依靠税收征管软件的“机械”和“刻板”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虽说税收征管软件在促进税收征管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为党风廉政建设筑起了一道新的防线,但在这些方面监督制约的机制不够健全,约束相对无力。
三是党风廉政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监督管理不到位。一是党风廉政制度写在纸上的较多,说在嘴上的较多,但认真落实较少。有些征管一线的干部对制度规定熟视无睹、漠然处之,使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二是对征管一线干部的监督管理,还存在着失之以宽,失之以软的问题。没有特别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方法,给个别私欲膨胀的干部留下了空档和可乘之机,导致了“吃、拿、卡、要、报”等为税不廉行为和收“人情税”、罚“人情款”等现象,对失去监督的权利必然将导致腐败。
四是对腐败问题普遍存在一种不正常心理,导致惩处力度不到位。目前在很大一部分人中都认为一些小节问题算不上腐败,一餐饭、一个小红包,见怪不惊,不值一提;甚至发现问题想方设法遮掩,“家丑不可外扬”,内部做无关痛痒的消化处理等决定了查处力度不够,毫无震慑之力。
二、对基层征管部门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几点建议
一是选准着眼点,深化廉政教育,筑牢防腐思想根基。防治腐败,教育是基础。首先要明确教育重点。必须要始终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核心内容,以从业道德为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廉政教育等,引导征管一线的干部职工充分认识腐败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素质和免疫力,真正做到依法治税,依法治队,从思想源头上筑起防腐败、反腐败的牢固防线。其次要多渠道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可以通过建立征管一线干部“廉政档案、廉政账户”,能够让国税干部将不该拿的,又拒收不了的贿款及时交公;通过“廉政台历”的形式将廉政格言、警句印在台历上,达到廉政教育“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之功效;或通过“廉政明信片”,让人在和风细雨之中感受到谆谆告诫,警钟长呜。至于“廉政笔记本”、“廉政短信息”之类,更是“润物细无声”,起到异曲同工之效,最终达到治理腐败取得新成效的目的。
二是选准着力点,规范权力行使,在强化监督上下工夫。不受监督的权力,往往容易导致滥用,甚至滋生腐败。首先要突出监督工作重点。在税收执法监督中,要重点关注与企业打交道的基层税务分局局长、征管业务部门科长,抓住容易滋生职务违法
犯罪的重点环节,主要包括税额核定、资格认定、违章处罚、减免退税核查审批、清理漏征漏管户、纳税评估和检查、税款征收、发票发售、票证开具等事项;抓住容易发生不廉洁行为的重点时机,包括春节、中秋节等重大节假日以及职位升迁、工作调动、子女上学、生病住院、父母祝寿、婚丧嫁娶等关键时期和环节,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招呼早提醒,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其次要严格落实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围绕监督工作重点,组织精干力量,加大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力度,对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落实责任追究;最后要建立纪检监察联络点。在纳税人自愿的前提下,选择纳税信誉比较好、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较大、具有一定社会威望的纳税人,按照纳税人自荐与国税部门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区按税收管辖区域确定纪检监察联络点,监察室每季度收集一次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归纳梳理后向各单位进行反馈并要求整改,有效避免执法不严、随意执法现象滋生的腐败。
三是选准关键点,加强对权力的规范和制约,实现制度管人。治理和预防腐败,制度是保证。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岗责体系。要按照征管部门设臵,进一步细化岗位,明确各岗位及人员职责、权限,梳理税收执法权项目,明确相关的程序、时限及相应的责任部门,实行定岗定责。其次要建立完善内控监督机制体系。通过岗位自查、不同岗位互查、领导帮助查找和集体排查等方式,进一步查找廉政风险点;同时充分利用税收分析预警和纳税评估
系统、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和执法监察子系统等信息化手段,采集系统自动生成的风险信息,并通过行风评议、网上评廉、内外审计、信访案件查办等途径有针对性地人工收集外部风险信息,加强风险防控。在此基础上,积极围绕加强对自由裁量权、行政审批权、税收管理权等的规范和制约,进一步完善岗位管理的基本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的廉政制度、督导纠错机制、廉政风 险处理分析制度、违规处罚制度、考核问责制度等,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权力失范和失控现象。最后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制度的制定要立足征管业务的实际,做到既合情合理,又易于操作。制度实施以后,要严格贯彻执行,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坚决查处,以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四是选准落脚点,纠正和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寻求监督手段的突破。纠风工作事关反腐败工作全局,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首先要拓展办税公开内容。在全面公开税收法规、工作纪律、办税程序、岗位职责、服务承诺等法规、政策和流程的基础上,主动将定额核定、收费标准、涉税处罚等税收行政结果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其次要加强专项治理整顿。要严肃查处在税收管理关键环节损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治理和纠正税务人员利用职权向纳税人借钱借物、“吃拿卡要 占报”等行为,以及强行指定税务代理、参与税务代理中介业务,强行推广纳税申报方式、指定税控器具品牌产品,乱摊派、乱收费、推销商品、压价购买商品等行为,进一步规范执行和服务行
为,有效避免违法违纪现象发生。最后要依托现代化科技手段。对CTAIS、金税工程、发票认证、出口退税认证和内部管理等计算机应用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有机的整合,结合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实现相互间的数据共享和系统关联,通过信息化征管业务监控,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权的运作。
第五篇:街道办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
街道办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 工作总结 按照
《XX 区食安委办公室关于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的活动方案》(西食安办〔20××〕21 号)要求,××街道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工作部署,对街道办事处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经营、餐饮服务企业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进行了部署。同时,以《全国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宣讲提纲》为指引,召开宣讲会议、座谈会,集中开展道德宣讲教育活动,大力在食品行业宣传普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我办事处积极与区职能部门对接,依托社区,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各项宣传活动。积极组织辖区内 15 个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利用社区内的橱窗、黑板报、发放资料、营造全民参与食品安全的气氛,并在金马碧鸡坊设置宣传点发放宣传资料 5900 多份。通过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共同宣传,辖区居民群众参与热情及食品安全的意识得到提高,人数明显增
加,有力的推进了××街道办事处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
二、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在部署开展道德讲堂建设的基础上,依托社区各单位建立的道德讲堂资源,开展活动。目前,辖区内各单位、社区共举办各类道德讲堂 25 次。创新活动形式,开展多种培训。20××年 5 月我处邀请了 XX 区食安委、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等单位领导、专家,对辖区居民进行
食品安全综合培训。培训针对性强,涉及食品安全形势、食品安全工作现状分析、20××年工作要点解析等相关知识。通过培训,提高了居民和企业的的知识,提升企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配合职能部门开展镇内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按照职能部门部署,在食品行业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对公共环境、市场环境、创建宣传等进行打分。通过对窗口行业、餐饮服务、农贸市场、食品生产、经营等进行测评的反馈结果,我处的窗口行业的服务意识正在不断增
强,公共场合文明程度日益提高。
四、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组织开展政风行风评议自查自纠正工作,办事处分管领导高度重视,与四群工作相结合,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将日常监督检查与行业作风评议相结合,督导开展行风评议自查自纠工作。通过自查自纠,及时发现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将完善各项制度,建立评议工作的长效机制。
五、结合打四黑、除四害行动加强管理。与我街道办事处打四黑、除四害工作相结合,对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自开展打四黑、除四害行动以来,我处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多举并措,以全面整治出租屋为重要突破口,按照边排边打的原则,整体推进工作。各专项检查出动人员 165 人次,检查食品行业、餐饮服务单位 600 多家次。接到 2 起市长热线举报件,发现并配合职能部门取缔黑作坊 2 个。向区
级职能部门举报食品安全案件线索 6 起。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广大居民和社会的好评 今后,××街道办事处将进一步加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工作,针对食品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整顿行风,解决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问题,为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