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渝财农(2011) 255号)关于印发《重庆市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发展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电子版
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渝财农(2011)255号
文件
-----------------------关于印发《重庆市现代农业蔬菜产业 发展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财政局、农委、扶贫办: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市政府关于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方针政策,加快我市蔬菜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保障城乡居民蔬菜供给,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根据《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1] 68号)和财政农业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并结合蔬菜基地建设规范要求,我们研究制定了《重庆市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发展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的问题,请及时反馈市财政局、市农委和市扶贫办。附件:重庆市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发展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章)
主题词:现代农业 项目资金 办法 通知
抄送:财政部。〃
重庆市财政局办公室 2011年7月14日印发
重庆市现代农业蔬菜产业 发展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市政府关于蔬菜产业发展的有关精神,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根据《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1] 68号)和财政农业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并结合蔬菜基地建设规范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蔬菜产业发展资金,是指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和市级安排的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两翼”农户万元增收专项资金和扶贫资金等专项中用于支持蔬菜产业 发展的补助资金。蔬菜产业发展资金分为蔬菜基地建设补助资金和蔬菜产业链建设补助资金两部分(以下分别简称“基地补助资金”和“产业链补助资金”)。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蔬菜基地,是指经过市、区县(自治县)政府规划,新建和改建的、常年集中连片种植蔬菜的耕地。
蔬菜基地按地区和主要供应对象分为三类:供应主城区的核心蔬菜基地、供应区域中心城市的重点蔬菜基地、供应区县(自治县)城乡的自平衡蔬菜基地,其中核心蔬菜基地要求相对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重点蔬菜基地要求相对集中连片500亩以上、区县(自治县)自平衡蔬菜基地要求相对集中连片200亩以上。
经过规划建设的基地,应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保持生产基地的相对稳定。
第四条 基地补助资金分配。根据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和蔬菜产业发展目标,按照蔬菜种植面积、蔬菜产量、蔬菜基地建设任务和绩效考评结果等,将补助资金切块分配到区县(自治县)。
第五条 基地补助资金使用范围:
(一)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简易育苗场、田间便道、板车道、机耕道、排灌沟渠、发酵池、上车台、菜地整治培肥、蔬菜产地简易交易场所等。
(二)基地生产设施及资料购置:温室大棚、新型覆盖材 料、节水灌溉设备、优良蔬菜新品种、杀虫灯、粘虫板、无公害农药、肥料等。
(三)科技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蔬菜新技术示范推广,蔬菜技术培训,蔬菜产销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产地农业投入品监管、质量检测等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等。每个区县(自治县)该类资金不超过市级切块补助资金的10%且最高不超过100万。
第六条 基地补助项目和资金实行备案制。
区县(自治县)行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市级下达的资金和项目管理要求,下发项目申报通知,由申报对象编制实施方案申报。实施方案的内容应包括实施地点、具体建设内容、建设期限、资金投入概算及来源情况、财政资金支持环节、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等内容。申报通知须公开、透明,在规划的基地乡镇、村公示7天以上,并在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上公告。
区县(自治县)行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业务和财务论证、评审。论证和评审的专家中,外聘专家须超过60%。
区县(自治县)根据论证和评审的结果编制本区县(自治县)基地补助项目和资金汇总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内容应包括实施区域、具体建设内容、建设期限、资金投入概算及来源情况、财政资金整合情况、财政资金补助比例(标准)和环 节、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区县(自治县)行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涉及扶贫资金的县还须会同扶贫主管部门)以正式公文形式报市农委和市财政局(涉及扶贫资金的县须上报扶贫主管部门)备案。各区县(自治县)对上报方案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第七条 基地补助资金和项目的申报对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户(含大户),一般农户可由村社汇总申报。补助对象和项目的产生须通过自愿申报、竞争择优的方式产生。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补助标准由各区县(自治县)根据建设成本、新建与改建、建设规模等因素自行确定,但单个项目的补助额度一般农户不超过总投资的80%,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超过总投资的70%,农业企业不超过总投资的50%。
第八条 基地补助资金根据所在区县(自治县)财政资金管理规定,可采取直接补助、贷款贴息等形式通过财政集中报账、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兑现。
第九条 市农委会同市财政局(涉及扶贫资金的还须会同市扶贫办)对区县(自治县)上报的汇总实施方案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备案审核,对不符合本办法有关规定的,责成调整完善。仍不符合要求的,由市财政追减相应资金。区县(自治县)在15个工作日内未收到修改完善通知的,视同备案审核通过。区县(自治县)应在7个工作日内下达项目批复,包括建设内容、建设期限、资金投入概算、财政补助额度、财政资金支持环节等内容。
经市级审核备案的实施方案不得擅自调整变更,确需调整的,应按原程序审批。已通过市级备案的实施方案作为市级监督检查和验收的依据。
第十条 产业链补助项目和资金由市级审批。
产业链补助资金的使用范围:育苗中心建设、品种选育及技术集成研究、冷贮藏、初精加工、物流配送、品牌创建、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蔬菜产后商品化处理、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农超对接补助、直销、展示展销、其他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项目等。
市农委会同市财政局下发年度申报指南,区县(自治县)根据自身蔬菜产业发展实际,由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申报。市级部门按照“公开申报、专家评审、部门筛选、批复实施”的程序进行审批,并下达项目建设任务和资金。
第十一条 区县(自治县)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检查指导工作,组织技术推广机构提供技术服务;财政部门应根据资金管理的要求和实施进度,及时分期拨付项目资金,不得以任何理由滞留、挪用、截留资金等。
第十二条 项目完成后,实施单位(个人)应及时向区县(自治县)行业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提供相关验收书面材 料。区 县(自治县)行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及时组织验收,并对项目实施不完善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验收合格的,由区县(自治县)书面向市级报告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并附项目总结报告。
第十三条 市农委、市扶贫办会同市财政局采用直接或委托中介机构对区县(自治县)已验收的项目进行抽查复核。不合格的,及时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市财政追回相关项目资金,造成损失由区县(自治县)承担。
第十四条 市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另文制定资金绩效考评办法,绩效考评结果纳入下一年度资金分配和项目管理。
第十五条 区县(自治县)财政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对违反规定截留、滞留、挪用专项资金等的单位或个人,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六条 区县(自治县)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明确资金的补助范围、环节、标准、兑现方式,明确项目管理的工作流程、时限、验收等内容。未制定相关办法前,不得安排使用该专项资金。区县(自治县)实施办法须报市财政局、市农委和市扶贫办备案。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农委、市扶贫办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原《重庆市蔬菜基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渝财农[2008]156号)废止。
第二篇:关于印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6]196号
【发布单位】财政部 国家林业局 【发布文号】财农[2016]196号 【发布日期】2016-12-06 【生效日期】2016-12-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财政部
关于印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农[2016]1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林业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林业局,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
为加强和规范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推进资金统筹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林业改革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5号)等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国家林业局 2016年12月6日
附件:
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推进资金统筹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林业改革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5号)、《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5〕230号)等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森林资源管护、森林资源培育、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国有林场改革、林业产业发展等支出方向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由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同管理。财政部负责专项资金中期财政规划和预算编制,会同国家林业局分配及下达资金,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绩效管理;国家林业局负责相关规划编制,会同财政部下达计划任务,指导、推动和监督开展林业改革发展工作,会同财政部做好资金使用情况监督和绩效管理。第四条 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按照“政策目标明确、分配办法统一、支出方向协调、绩效结果导向”的原则分配、使用和管理。
第二章 森林资源管护支出
第五条 森林资源管护支出包括天然林保护管理补助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
第六条 天然林保护管理补助包括天保工程区管护补助和天然林停伐管护补助。天保工程区管护补助是指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确定的国有林管护、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地方公益林管护所发生的支出。国有林管护重点保障森林管护人员的工资性支出。天然林停伐管护补助是指全面停止天然商品林采伐后安排的管护支出。
第七条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是指用于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界定的国家级公益林保护和管理的支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包括管护补助支出和公共管护支出。国有的国家级公益林管护补助支出,用于国有林场、国有苗圃、自然保护区、森工企业等国有单位管护国家级公益林的劳务补助等支出。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管护补助支出,用于集体和个人的经济补偿和管护国家级公益林的劳务补助等支出。公共管护支出用于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开展国家级公益林监督检查和评价等方面的支出。
第八条 森林资源管护支出中央财政补助标准根据财力和管护成本确定,具体标准另行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下简称省)森林资源管护支出执行标准不得低于中央财政补助标准。
第九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林业主管部门测算审核管理成本,合理确定国有单位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人员数量和具体管护劳务补助标准。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与承担管护任务的国有单位、集体和个人签订管护合同。国有单位、集体和个人应当按照管护合同规定履行管护义务,承担管护责任,根据管护合同履行情况领取管护补助。
第三章 森林资源培育支出
第十条 森林资源培育支出包括林木良种培育补助、造林补助和森林抚育补助。
第十一条 林木良种培育补助包括良种繁育补助和良种苗木培育补助。良种繁育补助是指用于对良种生产、采集、处理、检验、储藏等方面的补助,补助对象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和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良种苗木培育补助是指用于对因使用良种,采用组织培养、轻型基质、无纺布和穴盘容器育苗、幼化处理等先进技术培育的良种苗木所增加成本的补助,补助对象为国有育苗单位。
第十二条 造林补助是指对国有林场、林业职工(含林区人员,下同)、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等造林主体在宜林荒山荒地、沙荒地、迹地、低产低效林地进行人工造林、更新和改造、营造混交林,面积不小于1亩的给予适当的补助。
第十三条 森林抚育补助是指对承担森林抚育任务的国有森工企业、国有林场、林业职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开展间伐、补植、退化林修复、割灌除草、清理运输采伐剩余物、修建简易作业道路等生产作业的所需劳务用工和机械燃油等给予适当的补助,抚育对象为国有林中,或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公益林中的幼龄林和中龄林。一级国家级公益林不纳入森林抚育补助范围。
第十四条 县级及以下可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在造林补助和森林抚育补助中,以不超过5%的比例,列支方案编制、作业设计等费用,不得用于财政补助单位人员经费和运转经费。省、市两级不得提取上述费用。
第四章 生态保护体系建设支出
第十五条 生态保护体系建设支出包括湿地补助、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助、林业防灾减灾补助、森林公安补助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补助。第十六条 湿地补助包括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退耕还湿补助、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是指用于林业系统管理的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以及生态区位重要的国家湿地公园、省级以上(含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相关支出,包括监测监控设施维护和设备购置支出、退化湿地恢复支出和湿地所在保护管理机构聘用临时管护人员所需的劳务补助等支出。退耕还湿补助是指用于林业系统管理的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重要湿地范围内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实施退耕还湿的相关支出。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是指用于对候鸟迁飞路线上的林业系统管理的重要湿地因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造成损失给予的补偿支出。
第十七条 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助是指用于林业系统管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修复与治理,特种救护、保护设施设备购置和维护,专项调查和监测,宣传教育,以及保护管理机构聘用临时管护人员所需的劳务补助等支出。
第十八条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助是指用于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和因保护生态需要不宜开发利用的连片沙化土地实施封禁保护的补助支出,包括:固沙压沙等生态修复与治理,管护站点和必要的配套设施修建和维护,必要的巡护和小型监测监控设施设备购置,巡护道路维护、围栏、界碑界桩和警示标牌修建,保护管理机构聘用临时管护人员所需的劳务补助等支出。
第十九条 林业防灾减灾补助包括森林防火补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和林业生产救灾补助,补助对象为承担林业防灾减灾任务的基层林业单位。森林防火补助是指用于预防和对突发性的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等相关支出的补助,包括开设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购置扑救工具和器械、物资设备等支出,租用防火所需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支出,森林航空消防所需租用飞机、航站地面保障等支出以及重点国有林区防火道路建设与维护支出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是指用于对危害森林、林木、种苗正常生长的病、虫、鼠(兔)等重大灾害和有害植物的预防和治理等相关支出的补助。林业生产救灾补助是指用于支持林业系统遭受洪涝、干旱、雪灾、冻害、冰雹、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之后开展林业生产恢复等相关支出的补助。
第二十条 森林公安补助包括森林公安办案(业务)补助和业务装备补助。森林公安办案(业务)补助是指用于森林公安机关开展案件侦办查处、森林资源保护、林区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处置突发事件、禁种铲毒、民警教育培训等支出。业务装备补助是指用于森林公安机关购置指挥通信、刑侦技术、执法勤务(含警用交通工具)、信息化建设、处置突发事件、派出所和监管场所所需的各类警用业务装备的支出。
森林公安补助由中央、省级和省以下同级财政分区域按保障责任负担,中央财政安排的支出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的县级森林公安机关和省级直属的重点国有林区森林公安机关,以及工作任务重、财力困难地区的地(市)森林公安机关,对东部地区县级森林公安机关予以奖励性补助。省级财政部门应当在做好本级森林公安经费保障的同时,依照不低于本省公安机关的标准安排省级森林公安转移支付资金。中央财政安排的对省级森林公安机关补助的支出规模不得超过中央和省级森林公安转移支付资金总额的5%,且专项用于省级森林公安机关承办公安部、国家林业局部署的重大任务,直接侦办和督办重特大案件、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处置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装备共建或其他特殊原因所需补助经费等。
第二十一条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补助是指用于大熊猫、朱鹮、虎、豹、亚洲象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补助支出。
第五章 国有林场改革支出 第二十二条 国有林场改革支出是指用于补缴国有林场拖欠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国有林场分离场办学校和医院等社会职能费用、对先行自主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省份奖励补助等。中央财政安排的补助资金补缴国有林场拖欠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有结余的,可用于林场缴纳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以及其他与改革相关的支出。
第二十三条 国有林场改革补助为一次性补助支出,中央财政按照每名职工(包括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2万元、每亩林地1.15元的标准测算补助,各省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补助标准。
第六章 林业产业发展支出
第二十四条 林业产业发展支出包括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补助、林业贷款贴息补助、林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补助。
第二十五条 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补助是指用于承担林业科技成果推广与示范任务的林业技术推广站(中心)、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国有林场和国有苗圃等单位,开展林木优良品种繁育、先进实用技术与标准的应用示范、与科技推广和示范项目相关的简易基础设施建设、必需的专用材料及小型仪器设备购置、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支出。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实行先进技术成果库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家林业局另行制定。
第二十六条 林业贷款贴息补助是指对各类银行(含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公司)发放的符合贴息条件的贷款安排的利息补助。
贴息条件为:各类经济实体营造的生态林(含储备林)、木本油料经济林、工业原料林贷款;国有林场、重点国有林区为保护森林资源、缓解经济压力开展的多种经营贷款,以及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沙漠)公园开展的生态旅游贷款;林业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等以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林业职工)的经营形式,立足于当地林业资源开发、带动林区和沙区经济发展的种植业以及林果等林产品加工业贷款;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从事的营造林、林业资源开发贷款。
林业贷款贴息采取一年一贴、据实贴息的方式,年贴息率为3%。对贴息(上一1月1日至12月31日)之内存续并正常付息的林业贷款,按实际贷款期限计算贴息。中央财政安排一定的补助资金,省级财政部门会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省林业贷款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的贴息规模、贴息计算和拨付方式。
各省安排的林业贷款贴息补助,须将银行征信查询纳入审核环节,落实林业贷款贴息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对骗取林业贷款贴息补助的单位和个人,将其不良信息推送到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取消其申请林业贷款贴息补助资格。
第二十七条 林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补助是指用于支持油茶、核桃、油用牡丹、文冠果等木本油料及其他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补助支出。
第七章 资金分配下达
第二十八条 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采取因素法分配。森林资源管护和国有林场改革两个支出方向按照各省工作任务、中央补助标准等因素确定补助规模,其余支出方向统一按照以下因素及权重分配:
(一)工作任务(权重50%),以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林业发展规划等确定的任务计划为依据。
(二)资源状况(权重25%),以国家林业局清查、调查公布的资源数量为依据。
(三)绩效因素(权重15%),以财政部下达的区域绩效目标审核结果以及会同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的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
(四)政策因素(权重5%),以中央重大林业生态建设政策为依据。
(五)财力状况(权重5%),以不同地区财力状况为依据,适当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
第二十九条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于每年7月15日前,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报送本省下一任务计划,抄送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任务计划应当与本省林业发展规划、中期财政规划等相衔接,根据本办法规定的支出方向和具体补助内容进行细化并排序。
第三十条 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于每年10月31日前,下达下一任务计划,抄送各地专员办。任务计划包括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具体指标内容和属性由国家林业局商财政部另行确定。
第三十一条 财政部于每年10月31日前,按当年预计执行数的一定比例,将下一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预计数提前下达省级财政部门,抄送国家林业局和各地专员办。
第三十二条 国家林业局于每年4月15日前,提出当年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各省分配建议,函报财政部。
第三十三条 财政部于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后90日内,根据中期财政规划、预算安排、国家林业局资金分配建议函等,审核下达当年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抄送国家林业局和各地专员办。
第三十四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林业主管部门于每年8月31日前,编制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当年使用情况报告,以正式文件报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备案,抄送当地专员办,作为预算监管、绩效目标监控、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各省在确保完成中央下达的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可根据本省工作实际,结合本级资金安排情况,在资金使用范围内统筹使用资金。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编制内容附后。
第八章 资金管理监督
第三十五条 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绩效管理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家林业局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中用于生态保护体系建设、林业产业发展两个支出方向中有关补助内容实行省级或市县项目库管理。项目库管理有关规定由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另行制定。
第三十七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快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转结余的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按照财政部关于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八条 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的支付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各地应当积极创新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国有林场公益林日常管护要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面向社会购买服务。国有林区造林、管护、抚育等任务,凡能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实现的要面向社会购买。各地政府购买服务的推行情况将作为中央对省级开展绩效评价的考核内容。
第四十条 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应当全面落实预算信息公开有关要求。
第四十一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的申请、分配、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各地专员办根据工作需要和财政部要求对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管,定期或不定期形成监管报告报送财政部,根据财政部计划安排开展监督检查。第四十二条 各级财政、林业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等相关工作中,存在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以及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预算法》、《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资金使用单位和个人在使用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中存在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按照《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中用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部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中央单位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相关支出列入中央部门预算。
第四十五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报送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并抄送当地专员办。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4〕9号)同时废止。《财政部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防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07〕70号)中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执行本办法。
省(区、市)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支出方向和具体补助内容
计划完成任务目标
资金安排情况(单位:万元)
资金拨付情况(单位:万元)
统筹安排后补助标准
管理方式
备注
合计
中央财政
省级财政
合计
中央财政
省级财政
金额
其中用于贫困县
合计
一、森林资源管护支出
(一)天然林保护管理补助 1.天保工程区管护补助(1)国有林
(2)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地方公益林 2.天然林停伐管护补助
(1)国有林
(2)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天然林
(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 1.国有国家级公益林
2.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
二、森林资源培育支出
(一)林木良种培育补助 1.良种繁育补助 2.良种苗木培育补助
(二)造林补助
(三)森林抚育补助 1.天保工程区内森林抚育 2.非天保工程森林抚育
三、生态保护体系建设支出
(一)湿地补助
省级或市县按项目管理 1.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
省级或市县按项目管理 2.退耕还湿补助
省级或市县按项目管理 3.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补助
省级或市县按项目管理
(二)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助
省级或市县按项目管理
(三)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助
省级或市县按项目管理
(四)林业防灾减灾补助 1.森林防火补助
省级或市县按项目管理 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
省级或市县按项目管理 3.林业生产救灾补助
省级或市县按项目管理
(五)森林公安补助
(六)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补助
省级或市县按项目管理
四、国有林场改革支出
五、林业产业发展支出
(一)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补助
省级或市县按项目管理
(二)林业贷款贴息补助
省级或市县按项目管理
(三)林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补助
省级或市县按项目管理
说明:本表“其中用于贫困县”是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用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资金。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财教〔2015〕463 号关于印发《特殊教育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www.xiexiebang.com 关于印发《特殊教育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教〔2015〕463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教育局:
为加强和规范特殊教育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特殊教育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财政部、教育部制定了《特殊教育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特殊教育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教育部 2015年11月14日
附件
特殊教育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特殊教育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特殊教育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补助资金是由中央财政设立、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用于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资金。
第三条补助资金由财政部和教育部共同管理。财政部负责组织补助资金中期财政规划和预算编制,会同教育部分配下达资金,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绩效管理;教育部负责指导地方编制项目规划,审核地方申报材料,提出资金需求测算方案,推动组织实施工作,会同财政部做好资金使用情况监督和绩效管
www.xiexiebang.com 理工作。
第四条补助资金使用管理遵循“中央引导、突出重点、省级统筹、规范透明”的原则。
第五条补助资金支持范围为全国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和招收较多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重点支持中西部省份和东部部分困难地区。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支持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特殊教育教学专用设备设施和仪器等。
(二)支持特教资源中心(教室)建设,为资源中心和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的资源教室配备必要的特殊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
(三)支持向重度残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提供送教上门服务,为送教上门的教师提供必要的交通补助;支持探索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医教结合实验,配备相关仪器设备,为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交通补助。
第六条补助资金按因素法分配到相关省份,由省级财政和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合理使用。主要分配因素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生数等事业发展情况、人均可用财力、工作努力程度等。各因素数据通过相关统计资料和省级申报材料获得。
第七条省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应当在每年3 月15日前,向财政部和教育部提出当年补助资金申报材料,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申报材料主要包括:
www.xiexiebang.com
(一)上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主要包括上全省资金安排与分配情况、工作进展情况、资金效益和有关建议意见等。上省本级财政安排支持特殊教育发展方面的专项资金统计表及相应预算文件。
(二)本工作方案。主要包括当年工作目标和绩效目标、重点任务和资金预算安排、执行计划及时间表,绩效目标要明确、具体、可考核。
补助资金申报材料作为开展绩效评价和资金分配的依据之一。逾期不提交申报材料的,在分配当年资金时,相关因素作零分处理。
第八条财政部和教育部每年9 月30日前提前下达下一部分补助资金预算指标;当年预算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中央预算后90日内正式下达。预算发文同时抄送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省级财政和教育部门接到中央补助资金预算(含提前下达预算指标)后,应当在30日内按照预算级次合理分配、及时下达预算,并将预算发文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县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应当在收到上级补助资金预算文件后的30日内,将资金下达到具体项目单位。严禁用于偿还债务、弥补其他项目资金缺口,严禁套取、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九条补助资金支付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财政部和教育部对补助资金实施目标管理。省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应当统筹组织、指导协调相关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督促县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将补助资金落实到项目。
www.xiexiebang.com 支持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应当优先支持未达到《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三类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与医疗康复仪器设备配备标准》的学校;资源中心应当设立在30万人口以下且未建立特殊教育学校的县,资源教室应当优先设立在招收较多残疾学生随班就读且在当地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中长期保留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医教结合”实验项目应当优先选择具备整合教育、卫生、康复等资源的能力,能够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等相应支持保障条件的地区和学校。
第十一条县级教育和财政部门应当督促项目单位严格执行项目预算,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如期完成。
项目实施中涉及政府采购的,应当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项目实施完成后,应当及时办理验收和结算手续,同时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设施设备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二条项目预算下达后,因不可抗力等客观原因导致项目无法实施时,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履行项目和预算变更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项目实施完成后,若有结余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按有关规定使用。
第十四条财政部和教育部对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适时开展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应按规定和财政部要求,对补助资金实施全面预算监管。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和预算监管结果作为分配补助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
地方各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建立健全补助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制度。项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确保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安全、规范。
www.xiexiebang.com 第十五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预决算公开的要求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各省级财政、教育部门应当通过网站等方式及时公开本省份项目遴选办法和结果、资金安排情况及工作进展等情况。县级教育部门应当将项目名称、立项时间、实施进展、经费使用和验收结果等信息予以全程公开。
第十六条补助资金应当专款专用,对于滞留、截留、挤占、挪用、虚列、套取补助资金以及疏于管理影响目标实现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给予严肃处理。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财政部、教育部负责解释和修订。地方财政和教育部门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地方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的具体办法或者实施细则,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30天后施行。原《少数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中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06〕243 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关于印发《江苏省高效农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江苏省高效农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苏财农[2008]26号 苏农计[2008]18号 苏海计[2008]13号
各市、县(市)财政局、农林(农业、林牧渔业、畜牧水产、畜牧兽医)局、海洋与渔业(水产)局:
为加强省级高效农业项目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大力度地推进我省高效农业规模化工作,现将《江苏省高效农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江苏省高效农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二○○八年三月六日
附件:
江苏省高效农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省级高效农业项目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效外向农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42号)和相关财政资金管理规章制度,结合我省推进高效农业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高效农业项目资金使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市场主体发展高效农业的生产设施进行补助,扩大高效农业基地规模,提高农业设施生产水平,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带动农民增收。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范围内,使用省财政高效农业专项资金实施的高效农业建设项目。
第四条 省级财政支持的高效农业项目,由省农林厅、省海洋与渔业局和省财政厅共同组织实施。各级农林(农业、林牧渔业、畜牧水产、畜牧兽医)和渔业等农口部门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 立项原则
第五条 高效农业项目资金扶持原则是:特色规模,集中扶持当地优势特色产业,扩大连片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扶持增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新建、扩建农产品生产、经营基地;直接补贴,对基地生产者建设高效农业给予直接补贴,减少中间环节,促进增收,通过建立市场主体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第六条 省级高效农业项目资金扶持重点:发展设施蔬菜园艺和特色园艺,新建集中连片的组装式标准钢架大棚(曰光温室、连栋大棚等)、食用菌棚、茶桑果园、花卉苗木等;新建、扩建的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包括畜禽圈舍建设、饲养设施设备添置及畜禽良种引扩繁等;新建及改造的高效渔业基础设施,健康养殖小区建设等。
第七条 省级高效农业项目资金支持对象:对农户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成长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农户。
第八条 省级财政资金的补贴标准
l、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牵头带动或由地方政府组织推动,以农户为主体新建、扩建高效设施农业项目,采取对农户直接补贴的形式。省补资金按不超过项目新增投入的三分之一给予补助,补助资金的70%以上主要用于对农户新建、扩建高效农业项目生产设施补助。其余部分,一是可以用于农户生产基地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二是可以用于与该项目相关的种子(种苗)、肥料、农药等主要生产资料补贴;三是可以用于由当地政府对农户开展与高效农业项目相关的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及其它相关配套服务等费用开支,该项补贴不得超过省补贴总额的10%。
2、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自已新建、扩建并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效设施农业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省财政给予不超过新增投入10%的资金补助。
第三章 项目立项
第九条 每年年初,省财政厅会同省农林厅、省海洋与渔业局根据各市、县(市)耕地面积、农业人口、高效农业规模化考核任务等因素,并结合省财政对苏北、苏中、苏南地区财力测算分级,和相关区域扶持政策的要求,下达各市、县(市)当年申报项目金额控制指标。
第十条 各市、县(市)农林、渔业等农口部门会同同级财
政部门,根据省下达的控制指标,按照当年项目申报掼的要求,共同组织项目申报材料,区分项目所属行业分别报省农林厅、省海洋与渔业局,并报省财政厅;省农垦公司等省属农口单位申报的项目,由项目申报单位直接报项目归口的省级农口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财政厅。
第十一条 项目申报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所申报的项目符合省和地方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属于县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二是项目要集中连片.形成规模,并达到项目指南规定的起点规模要求;三是要求建立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定单收购等方式带动一定数量的农户,对基地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等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建设生产基地补贴。
第十二条 对以下项目将给予优先支持:申报单位农产品已获无公害(或无公害以上)等级产品认证的,生产基地通过检测获得无公害(或无公害以上)等级产地认证的;使用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等实用技术;建设节地、节水、节电、节肥的集约型农业设施;农户通过组建合作组织等方式组织起来,开展高效设施农业生产的项目。
第十三条 项目申报需提交的材料
1、各市、县(市)农口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联合行文的正式申报文件。
2、《省级财政支持高效农业建设项目汇总申报表》(统一用Excel格式编制)、《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
3、申报项目涉及以下资料的也请一并提供复印件:企业、合作组织营业执照,与基地农户的定单、收购合同、合作协议、参股证明、供种合同、技术服务协议、产品或产地认证书等;征用农民土地进行规模化种养殖或工厂化生产的项目,需提供有关土地流转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第十四条 对各市、县(市)及省级单位申报的项目,省农林厅、省海洋与渔业局按职能分工分别会同省财政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在各市、县(市)控制指标范围内,确定当年省级扶持的重点项目。如果个别市、县(市)项目申报质量不高,指标有结余的,由省调剂安排到其它市、县(市)。
第四章 项目管理
第十五条 项目实行合同化管理。项目计划下达后,项目承担单位要根据省下达的项目建设任务和要求,认真编制项目合同(省定统一格式),项目合同作为项目报账、检查和验收的主要依据。
第十六条 市、县(市)项目归口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核项目合同,会同本级财政部门与项目单位签订项目合同并报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在项目实施区域的明显位置设置项目标识牌。标识牌应注明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建设时间、项目负责人等。
第十八条 各级农林、渔业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加强对省级财政支持高效农业项目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省农林厅、省海洋与渔业局会同省财政厅不定期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重点项目将视工作需要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
计。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十九条 根据《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的通知》(苏财农[2002]14号),财政支持高效农业项目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苏南地区有条件的也可以实行乡镇财政报账制管理。第二十条 高效农业项目资金由省财政厅将项目资金指标下达到项目所在地市、县(市)财政局。当地根据项目实施进度进行报帐,项目验收前,地方同级财政部门按项目资金90%实施报帐,余下的10%待项目验收合格后拨付。
第二十一条 在财政补助资金使用上,主要采取对生产者给予直接补贴的形式,由地方财政直接补助给生产者。补助以货币补贴为主,也可以采用实物补贴。对采取货币补贴的,鼓励通过“一折通”发放;对采用实物补贴的,应由市、县(市)统一组织政府采购或招投标。
第六章 项目验收
第二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按合同要求在规定的建设期内及时完成项目任务,在项目完成前一个月向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收到项目验收申请书后,应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及时组织相关专家组成项目验收组对项目讲行验收。
第二十三条 项目验收小组由2?3名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相关专业技术和管理专家组成,验收小组根据项目合同书内容,听取项目执行情况汇报,审查提交的技术文件,对现场或实物进行抽查核实,写出验收报告和评价意见,并报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必要时,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省财政厅共同委托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市级财政部门进行检查验收或由省级有关部门组织抽查验收。
第二十四条 验收内容包括项目执行、基地建设、效益分析、资金管理等方面。验收以项目合同书规定的各项目建设指标为依据,项目资金使用必须与合同中规定的用途吻合,并符合报帐制管理的要求。验收时进行量化指标考核。
第二十五条 申请验收必须提交验收申请报告、项目工作总结、项目合同书与实施方案、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记载以及项目实施效益分析。对于重点项目,省级有关部门视情况委托审计中介对项目建设内容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提供项目资金审计报告。
第七章 考核
第二十六条 对项目执行成绩突出、效果显著的单位,年底省里将给予通报表彰,并给予奖励。
第二十七条 对没有完成项目实施任务,或滞留、截留、挪用或者不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的项目承担单位或相关责任部门,省财政将责令整改,并取消其下年省级项目资金申请资格,对有关市、县(市)将扣减下省级补助资金指标,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江苏省财政监督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农林厅、省海洋与渔业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省级财政支持设施农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由各级财政部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本文档系网络所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本人定尽快处理!
第五篇:关于印发《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甘 肃 省 农 牧 厅 甘 肃 省 财 政 厅
甘 肃 省 扶 贫 开 发 办 公 室 文件
甘肃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兰 州 中 心 支 行 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甘肃监管局
甘农牧发〔2013〕176号
------------------
各市(州)、县(市、区)农牧(农业、畜牧)局、财政局、扶贫开发办、政府金融办,人行各市(州)中心支行,各市(州)银监分局,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
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户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逐步形成财政分级与农户共担利息的机制,规范贷款贴息管理,促进我省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省农牧厅、省财政局、省扶贫开发办、省政府金融办、人行兰州中心支行、甘肃银监局联合制定了《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贴息管理
省农牧厅
省财政厅
省扶贫开发办
省政府金融办 人行兰州中心支行
甘肃银监局
2013年5月29日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
甘肃省农牧厅 2013年5月249日印发
------------------
共印750份
关于印发《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附件1 附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