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科学探究活动中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
提高科学探究活动中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
海南华侨中学数学组:韩定霞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学的核心理念。科学探究是培养儿童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又是探究活动的主要形式,合作学习的成败直接影响探究活动的效果。经过四年多的教学实践,我在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组织策略。
小组合作探究是科学教学中最常用的学习方式。二00二年秋季,当我们满怀热情地将这种理念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时候,我们感到无所适从。教室里虽然热闹非凡,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很差。我们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合作学习围坐在一起,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或者教师考虑到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合作学习就匆匆收场等等。这样的合作学习名存实亡。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形式化的合作,使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提高呢?我们总的策略是:合理搭配,明确分工,加强训练。(1)合理搭配:就是让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组建结构得当的合作小组。遵循的原则是:“优势互补。”(2)明确分工:就是指在搭配之后,对组内成员分工。只有分工明确,合作学习才能“活而有序”。具体的做法是“让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当组长,然后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分
第 1 页 工,但各个角色要经常互换。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如果角色不互换,听众永远是听众,没有发言权,他们会失去兴趣,体会不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因而合作学习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3)扎实训练:就是在搭配、分工之后,训练学生,让每个学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合作小组才有凝聚力。我们的做法是:经常教育学生,让他们明白:1不仅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其他人共同完成任务。2各成员之间要学会互相尊重、互相接纳,去认真倾听。另外对优生独霸现象,教师要加以引导,不能滋长这种不良行为;对部分不爱发言的学生,不能让他产生依赖心理,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去帮助,给他留发言机会。如:大家可以先不发表意见,让他说,最后大家再说。
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指导策略。
(1)教师要充分地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布置了合作学习的任务后,自己袖手旁观,或看看转转,或准备下一个教学环节,没有走进学生当中,学生或学或玩,放任自流。殊不知,新课程要求我们应以一个平等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当小组任务不清楚时,教师要去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或操作顺序;当小组学习有意外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去解决;当小组意见有争议时,教师就要参加到学生中加以指导等等。总之,及时
第 2 页 点拨、帮助、指导,提高学生合作技能,合作学习实效性才能提高。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去合作,教师充分地去指导,不能匆匆收场。比如《小车的运动》当学生提出:“小车的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的假设后,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教师就要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给合作的小组提供充足的时间,教师去指导,让他们制定实验计划:包括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材料?这个对比实验中保持不变的量是什么?需要改变的量又是什么?这个实验应如何做?
2、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做实验,教师去充分地指导。总之,整个活动,大约需要二十分钟时间,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再加上教师去充分地指导,才能保证合作学习是有效的。
三、合作学习内容选择的策略。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合作;什么情况下合作,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对于那些有开放性、有探索性的内容,可创设时机进行合作。如学习《磁铁性质》,要验证磁铁各部分磁性不一样的规律,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因为验证的方法是多样的,且探索性强。方法一:可以用磁铁不同位置吸回形针,数磁铁各部分吸回形针的个数来验证。方法二:可以把一堆回形针铺平,将磁铁放在上面,观察磁铁各部分回形针分布情况
第 3 页 来验证等等。所以,在学生猜测了各部分磁性强弱后,可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来设计实验方案。
2、对于学生有争议、疑惑不解的问题,教师可创设时机进行合作学习。如《摩擦力秘密》,当教师用力推黑板擦,板擦向前挪动一段距离。教师问:你认为摩擦力的方向如何?是向前还是向后?学生一下子争论不休,一部分学生认为向前,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向后。这时,教师先不要给学生答案。应让小组合作去解决。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滑滑梯的经验,使学生明白: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摩擦力的方向正好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四、评价对促进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1、评价形式。(1)师评:当学生有闪光点时,教师及时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馨的赞语,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语言一定要自然真实。切忌矫揉造作。(2)小组内互评:主要评价遵守纪律、认真倾听、团结协作、发言等情况。总之,通过各种方式,使小组内部合作学习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
2、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如:对学生认真观察、大胆猜想、富于创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进行评价。
第 4 页 《数学课题小结:谈一谈中学生的有效数学学习方法》出自:本网网
第 5 页
第二篇: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小班化教学模式中实效性的探究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小班化教学模式中实效性的探究
城东小学 谭杭飞 ***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对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论证了在小班化背景下体育教学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模式 体育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前言:小班化教学模式由于时空因素的重组,教育资源的优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的频度大大加强,练习器械可以充分的提供,这些为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是在实际体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也有一系列问题,如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没有很好地完成学习目标。1.当前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新一轮课改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合作这一教学策略。但是,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合作学习方式的逐渐推广,新的问题有浮出水面,是不是所有体育课堂中的合作学习都是有效合作呢?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师引导不力,没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初衷是想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上,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初衷虽好,但日常教学中往往只是简单的分组学习,而这会使大部分学生面对合作时无所适从,一团混乱,使课堂出现了另类的“放羊课”。例如:在篮球行进间快速运球教学课堂,教师:“同学们,接下去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去感受行进间运球时球击地点在哪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速运球,大家按小组展开讨论并练习。”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练习,结果“哗”的一下整个球场都是学生,有运球的,又投篮的,有自顾玩耍的。没有规则的小组合作学习有点像“自由市场”了。教师没有给以任何有效的指导和监控,学生根本而没有互帮互学、共同解决问题。1.2、生生关系难以调和。
1.2.1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交流合作的时间不多或者没有。
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大多数的教师往往会指定组长,而且长期不变。这样的安排,势必造成组长的“独断专行”,而其他学生的学习活动由组长“控制”,成为“多余人”,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久而久之,小组活动就成了这几个人的学习活动。例如:在在过障碍跑的教学中要求各小组运用小垫子、呼啦圈的器材,通过小组讨论来设置障碍,看哪一组设置的巧妙,具有创造性。说完后,各组成绩好、性格外向、表现欲强的个别扮演小组的主角,他设置的障碍难度很高,而另一些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学生过障碍的难度很高。这样,从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却总是那几个少数的学生在学练。长此以往,合作学习就成了个别学生表演的舞台了。学生没有掌握合作的技巧。1.2.2学生缺少合作与交流的技能与体验。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有一位教师在体育课上让学生利用呼啦圈进行合作创编游戏,教师把各种颜色的呼啦圈分给学生,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创编游戏,比一比哪一组创编游戏比较新颖;个别学生把所有呼啦圈放在自己身边,不让另外一个同学摆,另外一个同学争辩道:“老师让我们俩一起摆。”然后两个人才一起创编。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1.3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深浅不宜,没有太大的探讨价值。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体育课堂气氛的热烈,或为公开课装饰门面,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大小、动作难易,盲目地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把一些没有一定的探讨价值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由于没有思维含量和常用这种单一的方式,学生会逐渐感到厌倦,失去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效率低下。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在立定跳远中起跳时手臂的摆动方向怎么样的?”此类学问题过于简单,没有讨论价值,属于无价值练习任务,根本无须通过合作方式教学。无效问题所进行的小组讨论学习只会拖延课堂进度,减少练习时间。
1.4合作的时空安排不当。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合作学习环节,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便草草地收兵。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结果是讨论如蜻蜓点水似的走过场而已,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1.5合作学习缺乏科学的评价。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师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学习结果、“领导者”上,例如:在安排学生“通过障碍”接力跑教学中,先让小组进行讨论,并用规定的器材布置障碍,然后教师发令小组进行比赛。同学们奋力拼搏,不怕困难,最先通过终点的小组欢呼雀跃,兴高采烈,得第一名的小组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在比赛中我们发现,有几个同学在碰倒了障碍后又返回摆好障碍,结果落在后面,还有的同学主动跑过去帮忙放置障碍„„ 对这一幕幕情景老师似乎没看见。另外,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仅仅还停留在 “你说得真好!”、“你真棒”等简单的鼓励语言上。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全面的评价体系。2.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2.1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及时指导。
教师是小组合作探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同时又是合作者、参与者和亲密伙伴。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当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们就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充分调动在课堂中表现优秀的小组力量,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做的,从小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当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及时给予表扬。在合作学习小组练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教授完成练习的技巧,而不是提供一个标准答案。2.2优选内容------给学生合作的时机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们认为合作学习内容的选取是最关键的一步。有些教师为了合作而合作,对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加慎重考虑,这是不足取的。教师必须科学设计适宜合作学习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所选的内容不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多数成员个体就可以完成的话,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例如:在小学跳绳教学中,准备单跳技术的教学内容过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尝试练习就可以了,不值得合作讨论。而多人合作跳绳的内容适合运用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价值的、个体难以完成的内容,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为学生提供“合作”的契机。2.3留有充分的小组合作的时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时间至关重要,教师要保证学生合作的时间。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不要受我们自己预设的时间影响,以教师为中心,有的小组合作学习三五分钟还没有成功就草草收场。我们教师应该在合作交流一开始,就要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当中去,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根据实际需要,时间不够的要敢于再放,多余的要及时调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机智,相时而动。
2.4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责任明确化。
在合作的过程中,组员之间既是竞争对手,更是合作伙伴。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他们共同学习,一起发现问题、讨论问题,一起寻求方法解决疑点,从而达到共同进步。首先,配置合理化。合作学习小组以每组以4—6人为宜,男女生人数搭配均衡,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其次,能力全面化。即一个小组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比较全面,低、中、高都有,这样有利于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再次,职责明确化。在一个合作阶段里每人都应有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合作的组织人(小组长)、发言人、展示员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2.5善于激励------给学生合作的动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我们的评价对象评不是某一同学,而是某一组同学。所以必须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当然,一些在合作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也应受到适当的表扬。这样,不管是能力较强的学生还是能力较弱的学生,都能从教师评价中受到鼓励,使他们更加满意,也更加喜欢参与到今后的合作学习中去。2.5.1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首先:评价应重过程、重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即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参与交流、对话的程度,看学生是否发挥了主体作用。评价中不完全以活动成果为重点,应挖掘活动环节中内含的因素作为个性教育素材去启发和引导学生。其次:注意个体与整体兼融。为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重对小组群体的评价,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在注重对小组群体评价的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可根据学生在小组里的表现评出“最佳表现奖”、“合作标兵奖”„„,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为“合作学习”步入成功注入了新的催化剂。2.5.2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指对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情感、态度、价值判断的行为。(1)妙用语言,巧激励。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尽量用科学、规范、赏识、激励性的语言做出评价。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2)巧用小组成长记录,倡合作。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时,可以采取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反映小组成员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历程,帮助他们总结合作学习的方法,体验合作的快乐,激发与他人合作的兴趣。同时也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依据。3.结语:
合作学习作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形式之一,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尝试成功的喜悦,能培养团体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参考文献:
1.奚梅萍.这样的“合作学习”,不要也罢.江苏教育研究.2003.3。2.李京诚、孙伟.合作学习理论与体育合作学习实践.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余洁.透视美国小班化教育改革浪潮[ J〗.外国教育研究.2002,(4).4.陈月茹.小班化教学研究述论[ 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2,(1)5.郑立达.试论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评价方法[ J〗.上海教育科研,2002,(8).
第三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方法探究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方法探究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是课改的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重新成了一个新的课题。
我们探究一下影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原因
1、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各环节的处理目的性不强。
2、重视结果忽视教学的过程。
3、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效活动占据了课堂太多的时间。
4、教学中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了解不够,过多的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上不厌其烦,造成了教师辛苦而无效。
5、对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差异,缺乏研究,缺少有效的方法。
提高课堂实效性采取的措施:
首先,每课时、每单元都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好比野外锻炼,老师只带着学生走,还要他们走快点,加油走,学生还是走不快的。其次,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的,因此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于渔”,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再次,课堂教学要结构严谨,布局合理。一篇好的文章,因此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既要绵绵有序,又起伏有致,这样才能紧扣学生心弦,拨动学生思维。
“虎头”——导入设计,讲究先声夺人,要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妙,在学生心中荡起层层涟旖,像磁铁把学生吸引住,学生才能自然而然进入了学习状态。
驼峰——教学高潮设计。教师应精心设计突破重点和难点的策略,使师生的双边活动达到最佳状态,更要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创造激情和旺盛的求知欲望。
凤尾——教学结课的设计。好的结尾如品香茗,令人回味再三教学结课应力求首尾呼应,我们的教学才能起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使导入、高潮、结课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为了实现目标,教师设计一定的教学策略,就是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使学生能够接受并配合起来,顺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生的活动表现,保证他们参与的实效性,否则,教师孤掌难鸣。
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客观的、真诚的、又是发展性的评价,始终注意学生对于评价的积极感受。教师评价要及时、恰当、适度。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一是靠老师的教学经验与智慧,二是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坚持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法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第四篇: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合作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某一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协调的活动,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作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育方法,我认为非常的适时和必要。反思当前的体育教学状况,就不难发现,课堂中学生就是缺少合作学习的意识与必要的能力,这跟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点拨缺乏有关。目前大多数合作学习往往是流于形式,生生、师生之间虽有合作学习之机会,但其实效并不理想。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成为全体体育教师急需探究和解决的课题。下面我就体育教学中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就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提供平台,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
要使学生有合作学习的机会,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平台,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让他们在这平台上展示自我,显示风采。合作学习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各小组伙伴之间通过相互交往、交流,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推动学习,以小组成绩来衡量评判,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集体活动。而教师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情景,最关键的是教师把自己融入到课堂氛围之中,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展现在学生面前。想方设法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活跃、欢乐的课堂氛围,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勇气,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品尝自主参与体育学习的乐趣,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抓住特征,选择合作学习的方法
中学生的基本特征是:敢想、敢说、敢做,思想顾虑少,同时容易表示自己,展示自我。问题的关键是在于教师如何去选择最佳的合作学习方法和时机。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各年级的体育基础,选择运用方法时,要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技术技能的水平,有针对性的安排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方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一般来说,只要课中教师安排适当,学生就容易产生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建立常规,构建合作学习的机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把这些规章制度深入到人心,这一点对合作学习的起始阶段尤为重要。合作学习中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这会带来诸多不和谐的因素。譬如,优秀学生的主角地位,差生的配角和依懒性等。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自主、自信地参与合作学习活动,保证参与的机会和时间,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建立合作学习的常规。应根据学生各自的特长,进行各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各小组产生组长,同时,应让学生明白:一个组是一个单位,也是一个核心,各组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取长补短。通过建立常规,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为日后的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合理安排,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各组之间要进行共同探讨,互相交流,互帮互学,促进提高。既充满温情与友爱,又充满激烈的竞争。学生之间一旦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那么适应社会能力目标得以逐一实现。但目前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各种能力欠佳,为此,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辅导和培养。
1、培养学生学会听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是: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吸取他人精华,从而修正自己的想法,更正自己的行为。不过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往往学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在中途打断他人的话题,这一点教师在课上要加以调控。教师向学生讲清楚,当别人发言时,一是要学会认真地听,二是要学会尊重别人,不要插嘴。倾听同学表述后你如有什么不同意见想表达时,应等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认为理想的教学方法是,首先让学生进行讲评,然后教师加以归纳,作些总结性点评。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逐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意识到倾听的益处。2、培养学生学会说
培养学生学会说,是合作学习有效的必要途径。有的学生思维敏捷,声音宏亮,口齿清楚,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合作起来容易与他人沟通,通常表达起来头头是道,把问题说得一清二楚;有的学生则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且不敢说,长此下去,优生与差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针对这一状况,我采取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首先,鼓励学生敢说。合作前,教师运用提示和预约的方法,鼓励部分学生大胆地积极地发言。譬如:“今天我们做一个‘赛龙船’的游戏,老师希望***,**等同学能先来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同学们说好不好?”接着,用掌声欢迎***等同学发言,等他们讲完后,老师又用激励的语言加以表扬,再一次把掌声送给他(们)。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学生明白合作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增强自己要说的信心。
其次培养学生能说。当学生都敢于说话后,教师应抓住时机,激发那些思维敏捷,表达效果清楚的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老师与同学表达学习与锻炼的心得体会,或者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练习形式及疑难问题提出看法,在反馈时让他们带头先说,再引导大家积极参与评价和学着说。让大家知道,讲话时应声音宏亮,讲解清晰,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让自己的说话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3、让学时学会争辩。其实它是一种讨论的据理之争。合作学习时,常常会出现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学生在必须认真倾听同伴发言的基础上,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如做前滚翻动作时的“团身”练习,要求团身紧是为了便于滚动与滚翻,要求学生用自己正确的示范和说理的方法在争辩中明理。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合作学习真正能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实效。从中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交流、协作的能力。
五、把握时机,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正确把握好时机,是学生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怎样去组织好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1、当活动中有诸多方法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例如:在民间体育跳短绳中,其花样较多。这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充分动一番脑筋。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各小组的花样跳绳比赛。看一看,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跳得花样最多!”这时,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我先让大家商量讨论跳绳的方法和花样,并在各小组之间加以巡回辅导,然后,利用规定的时间,各组展示花样跳绳比赛。最后在老师的参与下临时请几位学生加以分析评判。这种以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更能有效地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
2、当学生独立思考不能完成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在体育日常课中,往往碰到学生对老师安排的课题因技术、技能要求较高的问题而不能完成。即学生在独立探究中会出现一些困难。这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同学之间展开讨论。在教师的正确示范下,通过仔细观察动作全过程,能相互启发,掌握方法要领,提高运动技能。譬如:一脚踏在30CM宽的起跳区起跳。学生常犯的错误有三种:一是离起跳去较远,而是超越起跳区,三是踩线。在分组练习时,一部分学生做练习,另一部分学生在仔细观察同伴的起跳动作,及时提示练习者调整起跳距离,通过几堂课的练习,学生基本上在规定的起跳区域内完成起跳动作。这样就达到了预期的合作学习效果。
3、当全班学生完成动作困难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是常规教材。但是,“齐步——走!”,“跑步——走!”的动作往往不整齐。于是,可以借鉴合作学习的方法,先全班学生集体练习呼合,接着了解动作要领,然后采用分组练习的方法。同时要求每位学生既当动作的指挥者,又当动作的执行者。即轮流当小老师,经过多次练习后,再进行全班操练,其效果相当好。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动作整齐划一。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得到培养和发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机会,增强学习兴趣,增进学生间的人际互动,有效地改善教学环境与课堂氛围,使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发挥了实效。
第五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德育线整改报告
根据市教育局党委关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通知精神和《笔架山中心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学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的进度安排,从如何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这一课题出发,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德育线和有关教师、班主任、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就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管理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德育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及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1、理论和实际相脱节,说和做达不到统一。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缺乏主动性。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导致老师告诉学生多少,口头接受的东西,行动上还是做不到,一旦离开老师,学生就丧失自律能力、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是“左耳进右耳出”、今天说了明天又忘了。
2、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虽然形成,但实际效果不大。家庭、社会的消极环境影响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散热器”。
3、德育课程资源相对贫乏,德育教育手段单一,系列化德育体系还需加强。
4、德育评价方式简单,缺乏科学系、系统性、完整性。
5、部分学生因父母外出打工成为留守儿童,造成的亲情缺失和心理缺陷,学校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无法全部弥补和填充。导致学生的感恩意识比较淡薄,极个别学生出现道德认识模糊,道德判断错位的现象。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德育线领导自身学习不够,政治素养、理论素养、认识水平、工作能力还需不断提高。
2、理论与实际脱节,有时说到了没有做到,做到了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3、德育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制度不到位。
4、经费投入相对有限0,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三、整改措施
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进一步认识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确立了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观念,要下大气力进一步抓好德育工作,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再上新水平。
1、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学校德育工作,通过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的各项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制度,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
3、进一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减少家庭、社会消极环境对学校德育的负面冲击性。
4、进一步建立健全德育评价体系,提高评价方式的合理性、科学性。
5、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提高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6、进一步加强了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学习生活关爱,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淡薄性,杜绝个别学生的道德认识模糊性。
总之,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开展,我们将不断总结和反思德育工作方式、方法采取有效措施,使我校德育工作面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