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教案

时间:2019-05-15 10:38: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框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框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教案》。

第一篇:第二框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教案

●从容说课

本框题的根本内容是论述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在上一框题意识有正误之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说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为什么可以是正确的。可见,本框内容是前一框题内容的深化。而对学习者而言,仅仅了解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也是不够的,还应了解这种反映可以是正确的。“意识能够正确的地反映客观事物”,这也是意识能动作用的一个体现,即事物虽然是客观的,但是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可知论”,与它相反的则是“不可知论”,世界可知不可知,这是早已被实践所证明了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助于他们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热情满腔、主动积极,同时教育学生相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另外,“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这是本框的重点,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意义。总的来说采取“对比分析、讲清道理”的方法,在对比中恰当地选用事例,结合事例进行对比分析、进述道理,要始终强化一个观点:主观因素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原因”了解“不可知论”的危害性。能力方面

使学生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掌握对比分析的思维方法。觉悟方面

引导学生提高觉悟,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正确对待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学重点

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理解这一问题有助于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观点,且对学生的认识活动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教学难点

“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难点。因为教材未做多少理论分析,只是说这是实践证明了的。这样理解起来有难度。●教学方法

运用谈话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重点,疑点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录像导入:

(多媒体播放: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录像片断)

解说词: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这是一个举国欢腾、群心振奋的日子,也是一个永远载入历史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9时9分50秒,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按照预定计划,飞船在太空遨游了21小时,绕地球飞行了14圈,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从古代“嫦娥奔月”的动人传说,到敦煌飞天的美丽壁画,对神秘宇宙的探索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梦想,这个跨越千年的美梦在今朝终于成真。[师]“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与成功返回再次证明,即使对于这样极其复杂的客观事物,人们也是能够作出正确反映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讲授新课]

二、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板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本框题的第1自然段,从知识体系中把握本框内容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回答,多媒体显示下表)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就是说人能够正确认识事物,而且,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也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早已被实践一次次地证实。从理论上讲,人能认识客观事物是因为:①客观事物本身有其相对稳定的状态、固有的属性和规律,不是捉摸不定的;②从人的认识能力看,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主要是抽象思维能力。而且,人的认识能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所以,人们过去难以认识的,现在可能已经认识;现在认识不了,将来总会被认识。这也早已被实践所证实。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生甲]2003年春天,那场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搞得人心惶惶,不知其为何物。至于怎么传播的、该怎么有效地治疗,人们一进也慌乱了手脚。到今天,在很短的时间内sars疫苗已研究出来,这说明人能认识客观事物。

[生乙]古时候人们对打雷、闪电的自然现象也认识不了,于是把它们神话为“雷公、电母发怒”。直到近代,经过长期研究,科学家们终于揭示了雷电的本质。„„

[师]可见,世界可知,但不是唾手可得。探求未知,也是一个艰巨漫长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多媒体显示)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沿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与“可知论”相反,还有一种典型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可能被人所认识,如李洪志的“法轮功”就宣扬“人类永远也探测不到宇宙的奥秘”等论调。这显然是在蔑视人类不断提高的认识能力,在实践中其危害也是很大的。请同学们议一议,谈一谈。[生丙]“不可知论”否认人的认识能力,这会麻痹人的思想,摧毁人类的自信,人也只有听凭命运和自然的摆布。

[生丁]既然人能认识,为什么有些现象、事物至今还不能被认识?比如一些疾病、奇特现象等。

[生甲]那是因为认识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有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又总是在扩展、加深,客观世界是无限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永远不会终结。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许多过去的“不解”之迷,不都已经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了吗?

[师]是的,现在未被认识,不等于永远认识不了。就人类认识的会过程看,人的认识能力无限;就人类认识的某个阶段、某个时期来看,人的认识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科学每前进一步,都是对不可知论的驳斥。综上所述——(随即板书如下内容)

1.实践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板书)

[师]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不是说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都是一样的?如果不是,又是为什么? [生](浏览课文):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往往不同:有的正确,有的错误;即使都正确,也不一定相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呗。[师]为什么不一样呢? [生]这主要是受客观、主观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师:具体说呢?)客观因素最根本的是指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制约,主观因素有三个方面。[师]请同学们看一段材料。(多媒体显示)

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十六世纪前的“地心说”到十六世纪的“日心说”,以及后来对宇宙认识的发展,根本上是受什么因素制约? [生]客观历史条件。

[师]是的,客观条件制约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具备到什么程度直接关系到人类认识的正确与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当人们还不能借助先进工具证明“日心说”是正确的时候,就只能听凭荒谬的“地心说”的摆布。(多媒体显示)

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一一恩格斯 然而,在相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同样的物质条件,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是不同的,这就要从主观上去找原因。

2.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原因(板书)首先看一幅漫画。(多媒体显示)

面对同一场春雨,男孩和女孩的反映竟如此不同,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他们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角度去看问题,当然结论不同。[师]看来立场不同是影响意识正确与否的一个主观原因。(1)立场不同(板书)

[师]在阶级社会里,主要是阶级立场不同,阶级立场为何不同,主要还是利益不同,立场是指利益立足点。再请同学们看屏幕。(演示动画:下雪的场景)秀才:大雪纷纷落地 官员:这是皇家瑞气 财主:下它三年何妨 穷人:放屁

[师]谁来解释一下?

[生]对“下雪”这种自然现象,官员、财主、穷人的反映不一样,官员沐浴皇恩,靠的是“皇粮”;财主条件好,穿皮衣,戴皮帽,下三年也冻不着;这可苦了穷人,一听财主这样说,自然气不打一处来。说到底,是因为他们的利益、立场不同。

[师]再进一步看,下雨、下雪到底好不好呢?如果都站在各自利益的立场上,恐怕连这么简单的问题也难以有个结论了。在我们国家,人民根本利益一致,但人们的具体利益是有差别的。如果人们离开了根本利益,只是把各自的具体利益作为立足点,那么在观察问题时就会对同一事物形成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看法。那么,我们要获得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党史和政府的工作、政策作出一个科学的评价的话,我们该站在何种立场上呢?

[生]站在人们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这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前提,是我们应当永远坚持的立足点。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特别是重大问题的看法,无不受到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大家知道,诗言志,志是人生观的一个具体表现。请看下列两组诗句:(多媒体显示)

夕阳无限好,老夫喜作黄昏颂,只是近黄昏。

满目青山夕照明。——唐•李商隐

——叶剑英

唐朝李商隐的诗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迟暮之感,沉沦之痛,触绪纷来,悲凉无限。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元帅在八十岁生日时写下这两句诗,一反老调,热情地为黄昏唱出美好的颂歌,显示出老当益壮的革命豪情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他们为什么同时写黄昏,反映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就是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不同。出示邓小平去世后,邓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暨子女写给中共中央及江泽民的信。(报纸、登摘)放映封建帝王的陵暮图片或放映《东陵大盗》电影片断,从盗暮侧面反映出慈禧太后殉葬品的奢华。

[师]是什么造成邓小平同志对身后事的安排与封建帝王贵族对身后事的安排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生]世界观不同。

[师]这是影响意识正确与否的第二个重要因素——(2)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板书)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生活复杂化,价值多元化,诱惑越来越多,如果放松世界观、人生观的学习,就容易受腐朽人生观(享乐主义等)的影响,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样的事例太多了,在许多腐败分子的自白中都谈到了这个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因素能影响人们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呢?请看下面一个故事: 一学生提出:“打人和被打有何不同?”请教老师。历史老师:打人是侵略,被打是受害。英语老师:打人是主动式,被打是被动式。物理老师:打人是施力,被打是受力。教导主任:各记大过一次。[师]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知识构成不同。

(3)知识构成不同(板书)

[师]知识构成不同也是一个影响意识正确与否的重要因素,而且,人们所拥有的知识在广度和浓度上的不同,也使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状况出现差异。那么,人要努力获得正确的意识,从这个因素角度讲,该怎么做呢? [生]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练习)看漫画“对《思想者》的思想”,思考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对《思想者》的思想? [生]知识水平和观念。[师](总结过渡)以上就是影响认识正确与否的主客观因素。从对它们的分析来看,人们要想获得一个正确的认识,主要应该从主观上努力。有谁能来总结一下呢?(课堂总结)

本课时,我们主要讲了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原因,因此,人们要获得正确的意识,主要应从主观上努力。首先,我们要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其次,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第三,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唐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d.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位制鞋商先后到同一个地方去搞“市场调研”,先去的那位发现这里的人一律不穿鞋,于是作出判断:“这里的人不穿鞋。”悻悻而去。第二位随后也来了,他见到人们不穿鞋,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得出了与前者迥然不同的结论:“这里的人不穿鞋,是因为没有鞋。”他立即投资办厂,结果大发“鞋”财。据此回答2~3题。

2.故事中的两位商人面对同一情况,得出了不同的认识,采取了不同的行动,原因在于 a.二者的利益立足点不同

b.二者见到的事实不同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①客观实际是千变万化的,必须我们的思想跟上时代的发展

②客观实际是复杂的,要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是不容易的③意识依赖于物质

④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解决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4.对同一事物,有的人只看到现象,形成一种静止的反映,有的人善于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形成动态反映,认识也就比较明确。这是因为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有着完全不同的 a.阶级立场

b.世界观

2003年9月19日,58届联大召开紧急特别会议,133个国家支持不要驱逐阿拉法特的决议案,但美、以、马绍尔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投了反对票。据此回答5~6题。5.在对待阿拉法特问题上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其原因在于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立场不同 6.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端正立场.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

b.必须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 d.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7.读漫画《弯与直》。青蛙与飞鸟的判断启示我们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d.认识受主体价值取向的制约 8.漫画《对“9”的看法》说明了

①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考察,既可能作出歪曲的反映。也可能如实反映 ②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会不同 ③要使我们的认识符合客观事物,就必须端正立场 ④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的区别不在于对客观事物是否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什么性质的反映 a.①②③ b.①②④ d.②④ 9.在日本“二战”遗弃化学武器伤人索赔的众多案件中,日本政府多次无视事实。拒绝赔偿,而中国受害者一再起诉.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双方 a.立场不同 b.知识构成不同 d.思维方法不同

二、非选择题

你对材料中的现象是怎么认识的? 答案:(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也不等于人们随时随地获得的意识都是一样的。人们面对同一事物进行思考,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就客观方面而言,最根本的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制约。就主观方面来讲,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都会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二篇:意识是客观事物存在人脑中的反映教案

意识是客观事物存在人脑中的反映教案

第二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第一框

意识是客观事物存在人脑中的反映

一、新导航学习重点:意识的含义;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学习难点: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前自学序号内容了解理解运用1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ü

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ü

3意识的概念,意识根源于物质 ü

4宗教的本质 ü

1意识的含义(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 的直接产物。(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

在人脑中的反映。2所有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1)从意识的性质来看,的意识与 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2)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程度来看,无论是人的 还是人的,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3)从意识的表现形式来看,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

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

的预测,都是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堂互动1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想一想】如何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①

。但有了人脑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识,因为意识的内容不是与人脑,而是与客观存在。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时间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产生了意识。②

。错误思想意识与正确的思想意识的区别在于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具体感觉与抽象思维的区别知识反映了形式和内容不同;人们对未来的预测是根据客观事物而作出的一种超迁反映,根源与过去与现实的客观存在。③这种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与客观存在,表现形式也是

。人脑能对感受到的信息进行选者、加工,因此这种反映是能动反映,而不是原封不动的机械反映。【点拨】宗教的本质

宗教的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从本质上看,它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宗教观念中的鬼神不是对客观存在的“鬼神”反映,但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现实世界中鬼神是不存在的,但鬼神观念在人间却有它的原型机客观事物,它是客观事物的“幻想的反映”。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能动反映,绝不是“直观的等同”。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思考】(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

区别:第一,概念不同。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第二,物质是客观的、第一性的,不依赖与人的意识独立存在;意识是

的、第二性的,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2)

联系:第一,物质决定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第二,意识具有

作用。(2)意识和错误的关系如何?(1)

区别:正确的思想意识是

本来面目的意识;错误的思想意识是指

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2)联系:无论正确的思想意识还是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

四、堂小结(学生小结)

五、智能提升

一、单项选择1

据《人民日报》载问指出,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人的思维活动,人的大脑以语言、文字、图形以及它们的载体为基本工具,吧接触到的各式各样的表象,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推理,最后作出理性的判断,作为总结的行动指南。这段材料反映的哲理是()①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②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带一定阶段的产物

③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④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A①②

B①③

①②③

D①②④2在客观世界中,本来没有上帝神鬼,但在中交中却有上帝神鬼之类的观念。道教的玉皇大帝,佛教的菩萨、佛,基督教上得得上帝、耶稣,它们既有人的外貌又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并且按照人的行为方式和活动。从本质上看,宗教就是()A人脑对客观事物作出的超前反映B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D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总结3为了节约资源,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一些地区试行教科书免费循环使用方法。学期结束后,教科书由学校收回,供下一个年级使用,几年更新一次。教科书之所以可以循环使用,从哲学上看是因为()A.思想内容的存在同物质载体无关B.思想内容的稳定要求物质载体的稳定.物质载体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影响思想内容D.物质载体的稳定有利于思想内容的稳定4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知道有30多个婴儿是由各类哺育成长的,其中狼孩最多。他们虽然为人所生,但是由于他们生活在动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可能参加任何社会实践,虽然客观存在作用于他们的头脑,但是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表明()A人脑并非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B意识并非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D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二、非选择题历史遗迹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同时又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前苏联美学家鲍列夫所说:“人们惯于把建筑称作世界的编年史,当歌曲和传说都已经沉寂,已无任何东西能使我们回想一下一去不复返的古代民族时还有建筑还在说话,在‘石头’的篇页上记载着人类的历史时代。”是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第三篇: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教学设计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识记:宗教观念的本质。

(2)理解:①意识的概念。②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能力方面:

通过对意识的三种类型的分析及对其进行的概括,让学生体会哲学的思维要求,重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关于宗教本质的教学,进一步进行无神论的教育。

(2)通过对“人们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的分析,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

教学重点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教学难点

(1)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2)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3)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教学方法

(1)主要采用归纳法进行叙述。

(2)运用启发式教学,设疑造成悬念,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猜猜他是谁”

你们可以判断出是我,为什么能得出这样的判断呀? 小实验: “我的手怎么啦?”

有的人观察到手的变化,有的人却观察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新课教学]

第二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板书)

一、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板书)1.什么是意识?(板书)故事:老马识途、丢不掉的狗等。

马和狗是不是有意识?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学生发言,提出各种判断依据。

教师归纳:判断这些现象是不是意识,首先要弄明白到底什么是意识。

动物也有大脑,受具体事物的刺激会产生条件反射,但这种反射是本能的适应自然,没有思想,不能能动地去改造自然,不是意识。

(设问:你喜欢排骨怎么烹饪呢?狗会去生产排骨吗?)

而人脑不同于动物大脑,二者具有区别。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载体,这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离开了高度发达的人脑这一物质,就不会产生意识。

分析:“心之官则思”、“狼心狗肺、胃口不小、脾气暴躁、肝火旺盛、胆小如鼠、黑心肠”等错误之处,就在于把人的其他器官当作思维的器官。

根据所学的知识,说说人是怎么产生的?

有了人才有了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人的产生,劳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没有社会性的劳动,古猿就进化不成人,也就不会有人的意识。因此,意识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板书)有了人脑,是否就有了意识?

观察苹果

有了人脑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识。因为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自身,而是来源于人脑反映的客观实在。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时,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所以,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

离开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客观存在就不能通过社会实践作用于人脑,就不会产生意识,(举例:如狼孩)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所以说: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归纳以上所说,意识的概念是: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图示: “原材料-加工厂-产品”

“客观事物-人的实践-人的感官-信号传输-人脑-意识”(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板书)

客观事物在人的实践中作用于人脑,而人脑又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它们,成为不同的意识现象。

那么如何理解各种意识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呢? 2.理解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板书)情景展示:筷子是直还是弯的呢?

提问:如何区分正确思想意识和错误思想意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面对同一客观事物,人们在头脑中的反映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差别。其中最重要的差别就是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的差别。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包括状态、性质、变化规律等)的意识,我们称之为正确的思想意识。反之,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就是错误的思想意识。这二者的区别不在于对客观事物是否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1)正确与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板书)

科学的概念和原理,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同实际相一致的计划和方案,都是正确的思想意识;例如: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但是以主观想象作出判断,作出脱离实际的决策,以及宗教中的鬼神观念等,都是错误的思想意识。

图片:孙悟空

设问:孙悟空的形象来自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某种原型,因为宗教观念也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但宗教观念对“某种原型”的反映是不真实的。从本质上看,宗教观念仍然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但它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决不能认为宗教观念中有什么就意味着客观世界中也有什么。

多媒体显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恩格斯

图片:“哈雷慧星”

学生思考:我国春秋时期就发现了这一颗慧星,为什么却以“哈雷”来命名? 教师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既有具体感觉,又有抽象思维。所以要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如何才能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要参加实践,接触客观事物。中学生要经常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设问:你们到过农村吗?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图片展示:“贫困农村”、“华西村的成就”

学生活动:比较分析农村发展不同状态的原因和解决的措施。

教师概括:贫困的乡村现象和富裕的华西村景象是一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同学们分析的原因与措施是一种抽象的思维,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针对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更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板书)

上面说到的正确意识与错误意识、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它们都是现在时,那么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和未来的预测,是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呢?

设问: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1O月8日至9日访华,作为南京市民的一员,你对中日关系的过去和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多媒体展示:“南京大屠杀”系列图片、“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历史教科书修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1O月8日至9日访华(教师边播放边解释)

过去:历史不是空白,自然史遗留下许多痕迹,社会历史则保存下许多历史资料,如实物器件、文字记载、口头传说、图画作品、近现代科技兴起后遗留下声像记录等。这些历史资料作用于人脑,经过加工分析形成了人们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发展规律的反映。所以,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总结,其内容归根到底还是来自当时的客观事物。

未来:人们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都是根据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作出的一种超前反映。不管是对自然现象还是对社会现象的认识都是如此。

(3)对现状、过去和未来认识,还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板书)[课堂小结] 人的意识活动是一种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它不是象平面镜子一样简单,刻板,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而是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它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还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直接反映客观事物,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浮想联翩,因此,恩格斯把人类的意识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但是意识这朵花不管怎么美丽,都是扎根与物质世界的土壤之中。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些观点不仅直接表明了意识的起源与本质,而且还深刻地说明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进一步证明世界的本原不是意识而是物质。

设问: [问题探究] 人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我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如实地反映事物,更要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南京是一个美丽的城市,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你能否根据你对家乡的历史与现状的了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对南京的发展和建设提几条建议呢?(将建议发到南京市长信箱)

第四篇:第五课第二框教案范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若干陋习;懂得尊重隐私的道德期盼;知道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明确保护。能判别侵害隐私权的主要表现;掌握简单的维护隐私权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过程体验: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应用自己所学习的相关法律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维权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感受和谐人际关系。[教学重点]

依法维护隐私权既是本框的重点,也是本框的难点。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从道德上去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道德习惯很难,在生活中尊重他人隐私的道德行为比维护自己的隐私法律行为更难做到。[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出示案例,引出议题

小花成绩一直很好,读六年级时,妈妈无意间看了小花的日记。后来妈妈就经常翻看小花的日记和通信往来,有时她的同学来家里玩,妈妈常常站在门外偷听她们的谈话,甚至向别人打听了解小花的情况。在一次家长会上,同桌的家长谈起孩子日记的事,小花的妈妈就将小花的日记内容讲给了同桌家长,后来小花知道了,去问妈妈为什么要看自己的日记?为什么将日记的内容讲出来?妈妈说:“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了你好,再说,我是你妈妈,难道看你的日记还要你同意?”小花不知道怎样回答。

上初中后,小花的秘密更多了,也注意了保护,妈妈十分的担心。查不到日记,妈妈就追查她的电话、短信、聊天记录,有时还对小花外出进行盯梢、跟踪。可小花只把自己的许多秘密讲给她最好的朋友小利,她们无话不说,就是自己的秘密日记也给小利看,后来她俩发生了矛盾,小利就将小花日记中的内容告诉了班上的同学,小花感到十分难堪和气愤。妈妈和班主任老师后来都知道了。妈妈在小花上学后,对小花的寝室进行了搜查,班主任老师在同学们做课间操时,对小花的书包、课桌也进行了仔细的搜查。小花知道后,将这件事告诉了校长。校长指出了妈妈和班主任老师的不对的地方,对小利也进行了教育。

进入高中后,小花的成绩仍然名列前茅。由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小花对同班一名同样优秀的男同学小刚有了好感。可是,读高三时,学校在午间播放了一盘录象带,内容都是在校学生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其中小花和小刚牵手、搂抱的画面也被公之于学校所有同学面前。虽然画面作了处理,但同学们还是认出了她们。这事对她们的打击和伤害很大,差点引起跳楼自杀事件。后来,小花在律师的帮助下,以侵犯个人隐私权向法院递交了起诉书状告母校。

小花的事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多方关注,也给我们带来了关于隐私的一些讨论话题。阅读教材,讨论案例,交流答案

(1)妈妈有权擅自翻阅小花的日记吗?请你为小花说服妈妈献计献策。(2)你认为校长是怎样指出班主任和小花妈妈的错误的?(3)在尊重他人隐私方面,我们还存在着哪些陋习?(4)教材上52页上讲:“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道德的呼唤,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请问它呼唤的道德包括哪些内容?

(5)小花学校出于管理目的用摄像头监视学生的行为是合法的吗?(6)小花学校暴光小花和小刚拥抱等镜头是否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7)上述三则材料中侵犯小花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当隐私权被侵害时她是怎么做的?

(8)通过小花事件,你认为应该如何做好对隐私的自我保护? 对问题进行启发、引导、互动、帮助、点评 课堂作业:

一、请你对下列几种行为是否属于尊重他人隐私加以判断,选择三个问题简要说出你的看法。

1、在银行柜前设置一米黄线。

2、我们的习惯用语:你多大了?你多重?谈恋爱了吗?每月收入是多少?

3、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

4、因为有人曾将厂里的产品藏在厕所里,所以工厂在厕所安装监视器。

5、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监视监听。

6、银行和超市安装监视器对银行和超市进行监视。

7、期中考试结束后,小明成绩列班级倒数第5名,年级倒数第33名,班主任把这一成绩排名进行了班级公布。希望他以后努力学习。

8、某学生在外行窃,被学校知道后,在大会上校长对他进行了公开批评。

二、做尊重他人隐私的文明中学生宣言:(看谁或小组写的多)组织、引导学生对课堂作业的讨论,对学生作业答案进行相互评论 作业:

隐私权的疑惑

一对恋人到妇幼保健站做婚前检查。结果查出男方有暂时不能结婚的病症。医生建议其先治疗后再结婚,男方担心女友知道这一情况后会离开自己,认为这是个隐私,要求医生为其保密。但女方坚持要求医生告知她男方婚检的真实情况。究竟男方的隐私权重要还是女方的知情权重要?医院左右为难。最后在女方的坚持下,院方告知其事实真相,随后女方与男方分手,男方为此找到医院要求赔偿,院方大呼冤枉。如果你是本案主审法官,你怎样来审理此案?为什么?

[板书设计]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一)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望

1、要树立隐私意识

2、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二)依法维护隐私权

1、侵害隐私的表现

2、法律保护的方式

第五篇:必第二框《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

必修4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力求让哲学理论学习水到渠成,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自主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

3.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履行课程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教学背景分析

1.课标要求

内容目标:阐释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学习要求:理解意识的作用;阐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相结合的方法。

2.教学内容

本框内容从人能够认识世界到人能够改造世界,从而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这是第五课的核心问题。

3.学生情况

学生的思维主要还在感性认识的层面,对哲学理论的认识相对有难度,他们的生活经验比较简单,仅限于学校和家庭,认识哲学理论需要教师铺设大量的情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意识的作用。

理解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认识世界的条件。

懂得如何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蜜蜂筑巢和建筑师设计的不同,培养学生学会比较的能力。

通过分析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通过学生探究活动-设计低碳生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明确意识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当前人类关注的热点,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科学发展观战略,增强主人翁意识。

通过探究,讨论,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教学难点

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五、教学方式与手段

情境分析法、综合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学生可能的回答:了解,是经济、科技、文化综合展出。

【归纳】好,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世博会,感受新理念。

幻灯片1:出示“世博会场馆欣赏”。

出示两张图片:中国馆建筑和蜜蜂筑巢。

【设问】这两种建筑活动有什么区别?

学生可能的回答:活动的主体不同、活动的目的不同、建筑的数量不同。【设问】中国馆设计表达了什么理念?

【回答】表达了既要有中国特色,又要有时代精神,坚持环保的理念。

【引导】中国馆从设计-蓝图-建成体现了什么?

【板书】意识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幻灯片2:马克思说过: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讨论】问题1:感到惭愧指的是什么? 问题2: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在那儿? 【归纳】感到惭愧是指自然条件中,动物有许多优势,人无法与之相比,比如鸟儿会飞等。比蜜蜂高明是指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做出计划,创造条件,解决自身自然条件无法克服的问题

【导入】下面我们翻开世博会的历史,感受人类的智慧。

幻灯片3:19世纪的早期世博会展现了一个非凡的“发明时代” ──人类的智慧。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的630吨大功率蒸汽机、高速汽轮船。

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上的电动马达。

1878年巴黎世博会上的电话、留声机。

【思考】这时的展出有哪些特点?当时都出现了那些伟大的发明家?为什么有这样的发明追求?

【总结】人类开始大规模进入工业时代,急需科学技术进步的支持,推动人们对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努力追求,这是一个追求发明的时代,人类不断探索自然规律,创造新事物。以汽车为例

幻灯片4:1889年展出的戴姆勒和本茨的发明──汽车。

幻灯片5:1939年纽约世博会通用馆“未来世界”的高速公路。

【讨论】人们100年前的梦想已经变成现实,而蜜蜂100年后依然生活在它的几乎没变的旧巢中,是什么原因呢?

【回答】动物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无意识、被动的,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意识不仅能反映现象,而且能反映事务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追溯过去,而且能推测未来。这就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我们可以主动创造出一个理想的世界。在座的同学都很好的创造力,希望大家不断学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现实体验】去年上映的大片中有两部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一部是毁灭,一部是开创新世界。

幻灯片6:1958年各国在布鲁塞尔举办了二战后的第一届世博会,展区中央一个巨大的原子塔。

【探究】这是时隔18年后的一次世博会,这次展出项目为什么以原子塔为中心?这时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讨论】学生发言,教师总结。二战的炮火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原子弹的威力让人们看到滥用核能将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国际社会开始有了《核不扩散条约》,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中选择了发展,人类不断在选择,纠正错误,树立正确理念。

【板书】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思考】这种不断创造和不断选择,会给认识带来什么变化?

【回答】眼睛可以感受纷繁复杂的世界,通过思维的眼睛,不断认识本质和规律,认识未知的事物。

【归纳】这正人在认识世界的能力。

幻灯片7: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幻灯片8:20世纪下半叶,人类从科学崇拜转向科学反思。1974年,斯波坎举办了一次世博会,它以“无污染的进步”为主题

幻灯片9: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涉及“人类-自然-科技”的讨论。

2010年,“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第一次提出“低碳世博”理念。

【探究】上面的材料提出了什么理念?

【回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思考】反映人类的哪方面担忧?

幻灯片10:北极熊的家园

【回答】对目前环境污染现状的反思。

幻灯片11:本届世博会的低碳表现:零碳馆。

【设问】什么是零碳?你觉得怎样才能实现?

幻灯片12:电能和热能,可以通过“生物能热电联产系统”对餐厅内各种有机废弃物、一次性餐具等降解而获得,墙体表面附着的特殊荧光涂料,建筑白天储存的太阳能量将在夜间释放荧光,减少照明能耗。

【思考】这个低碳理念在世博会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回答】起到指导的作用,意识可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

【扩展】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发明创造?举例:互联网。

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自然界打下了人的烙印,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人的足迹。可以称为人化的自然。

幻灯片13:《世界史纲》的作者韦尔斯曾经说:“整个人类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思想(思维)的历史。”

【板书】意识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过渡】意识同时对人的主观世界也有重要作用。灯片14:志愿者侯庆山老人的故事

【思考】是什么支持他一定要努力成为志愿者?──是信念。

幻灯片15:温总理说:“你们要积极依靠各种器材,尽一切能力开展救援,有一分的,就要必须付出百分的努力”。

在玉树州孤儿学校的板房教室里,胡主席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

【归纳】国家领导人给灾区人民以精神支持。

【讨论】信念对人体生理活动有怎样的作用?──坚定的信念有利于战胜困难,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委靡的精神,使人悲观。同学们也都意识到了这点,所以要学会调节自己,用高昂的精神应对学习生活中的挑战。

【板书】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生活也有很多事与愿违的事情。

【探究活动】背景材料 幻灯片16:鄱阳湖的变迁

历史上江西省由于山区毁林种粮,导致河道淤积,鄱阳湖水面急剧萎缩,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讨论】当时为什么毁林种粮?出现了什么结果?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

【回答】违背了自然规律。

【扩展】历史上还有哪些拔苗助长的事件?大跃进等。幻灯片17:大跃进时的漫画

【思考】空有革命热情,没有认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过渡】我们认识到这些错误后,进行了反思。

幻灯片18:20世纪80年代。江西省开始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鄱阳湖湖体面积恢复到5 100平方千米。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思考】江西省为什么开始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取得了哪些好的效果? 【回答】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过渡】那么改革开放30年取得成功,秘诀是什么?

【扩展】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就在于认清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思考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同学讨论,回答。

首先人要敬畏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是我们行动的依据。其次,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所以要把二者统一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板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归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意识的作用,知道了人类认识是不断上升的过程,懂得了做事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希望大家树立正确的认识,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水平

【实践平台】

幻灯片19: 关注一:世博会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力有多大?

关注二:世博会所带来的科技效应,未来实现的可能性? 【结束】幻灯片20:谢谢各位,再见!

【板书】

【教学反思】

收获:本节课设计,以学生关注的“世博会”为背景切入,力求体现从生活到哲学的思维方式。课堂力求体现哲学学科的特色,不断反思,不断思考。

反思:本框内容是教学中的难点,背景材料设计范围过小,容易局限学生思维,过大又恐怕学生知识上没有准备。本节课从世博会入手,力求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去理解哲学理论,在最后探究活动设计中,从个人上升到社会,衔接比较生涩,处理不太顺利。

下载第二框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框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用实例表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或联系个人经历,比较不同性质的......

    全国第四届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教学设计及点评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教学设计 福建省南安市国光中学 郑晓东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⑴ 识记:宗教观念的本质。⑵ 理解:①意识的概念。 ②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

    第四课第二框交往讲艺术教案

    《掌握交往艺术 提高交往能力》教案 教学目标 1.善于与人交往,交往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努力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2.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和技能,提高......

    第八课第二框题 征税和纳税(教案)

    第八课第二框题 征税和纳税 教学目标 (1)理解:税收的本质、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了解:税种的基本构成要素、增值税的内容及其作用、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及其作用、社会主......

    第五课第二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教案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教学目标:知道我国法律对公民的隐私权给与保护,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明白侵害者应承担的责任: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保护个人隐私......

    教案六:第二课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

    第二课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知识目标: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与父母沟通的程序及基本要领;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以宽大胸怀和积极的态度......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第二框教案

    1.2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

    第十课第二框_善同犯罪斗争_教案

    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第二课时善同犯罪斗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和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