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名词解释总结
名词解释部分 第一二章
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油气藏及其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的地质科学。
2.石油:是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以液态烃为主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又称原油,在成分上以烃类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在相态上以液态为主,溶有大量烃气及少量非烃气和数量不等的固态烃类和非烃类物质。
3.石油的组分组成:利用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对组成石油的化合物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的性能,选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原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
4.石油的馏分:是利用组成石油的化合物各自具有不同沸点的特性,通过对原油加热蒸馏,将原油分割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馏分。
5.:石油能使偏振光的振动面旋转一定角度的性能。
6.临界温度:气相纯物质能维持液相的最高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 无论压力有多大, 都不能使气态物质凝为液态。7.临界压力:在临界温度时, 气态物质液化所需的最低压力。
8.逆蒸发:在地下较高温度(即物系的临界温度和最高凝结温度之间)的特定条件下, 随压力增加液态烃可以转变为气态,是凝析气藏形成的基本原因。
9.天然气(广义):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气体。(狭义):岩石圈中以烃类为主的天然气。10.气藏气:圈闭中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单独的天然气聚集。11.气顶气:与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态位居油气藏顶部的天然气。
12.凝析气:是一种含有一定量凝析油的特殊的气藏气,在地下较高的温压条件下,凝析油因逆蒸发作用而气化或以液态分散于气中,呈单一的气相存在,称之为凝析气。
13.凝析油气藏:凝析气被采出后因地表的温度压力降低,其中凝析油呈液态析出与天然气分离,这种含有一定量凝析油的气藏,称之为凝析油气藏,简称为凝析气藏或凝析油藏。
14.煤层气:是腐殖煤在热演化变质过程中的产物,以甲烷为主,又称煤层甲烷或煤层瓦斯,主要以吸附态赋存于煤的基质表面,在煤层割理和裂隙及煤层水中还存在有少量的游离气或溶解气。
15.致密地层气:主要指致密砂岩和裂缝性含气页岩中的天然气,广义的致密地层气还包括煤层气,统称为非常规天然气。
16.伴生气(狭义):仅指油气藏中的气顶气和油溶气,广义上还包括油气田范围内分布于油藏及油气藏之间或其上方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气藏气。
17.非伴生气:指那些与油气藏分布没有明显联系或仅有少量石油存在但没有重要工业价值,以天然气占绝对优势的气藏气。18.天然气的相对密度:是指在相同的温压条件下天然气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或者说在相同的温压条件下同体积的天然气与空气质量之比。
19.油田水:广义上是指油气田区域内的地下水,包括油气层水和非油气层水。狭义上是指油气田范围内直接与油气层相互联通的地下水,即油气层水。
20.沉积水是沉积物堆积过程中充填于沉积物颗粒间隙并保存在其中的水。21.渗入水是指来源于大气降雨时渗入到浅处孔隙、渗透性岩层中的水。
22.深成水:特指来源于地幔及地壳深部的高温、高矿化度、饱和气体的地下水, 包括初生水、岩浆水和变质水。23.成岩水:来源于矿物成岩转化脱出的结晶水(结构水)和有机质演化伴生的水。
24.吸附水:成薄膜状被岩石颗粒表面所吸附,在一般的温压条件下不能自由运动的油田水。25.毛细管水:存在于毛细管孔隙—裂缝中,只有当作用于水的力超过毛细管力时才能运动的油田水。26.自由水:存在于超毛细管孔隙—裂缝中,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运动的油田水,也称重力水。27.底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范围以内与油气层相接触,且位于油气之下承托着油气的油气层水。28.边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以外的油气层水,实际上是底水的自然外延。
29.同位素分馏作用:物质在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下其组成元素的同位素发生变化、转移或分离,或者说是在同位素比值不同的两种物质间进行的同位素分配作用。
30.同位素效应:物质在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过程中,由于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被另外一种同位素所取代,从而导致其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叫同位素效应。31.同位素类型曲线:把原油不同组分的δ第三章
32.储集层: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在其中储存并渗滤的岩层,称为储集层。是地下石油和天然气储存的场所,是构成油气藏的基本要素之一。
33.储集层的孔隙性:指储集层孔隙空间的形状、大小、连通性与发育程度。34.孔隙度:岩石的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的比值。
3C值变化连成曲线,称为碳同位素类型曲线。35.绝对孔隙度:岩石中全部孔隙体积(称为总孔隙或绝对空隙)和岩石体积之比。36.有效孔隙度:是指岩石中参与渗流的连通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的比值。37.流动孔隙度:流体可以在其中流动的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的比值。38.储集层的渗透性:在一定的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其连通孔隙的性质。39.渗透性岩石:在地层压力条件下,流体能较快的通过其连通孔隙的岩石。
40.非渗透性岩石:在地层压力条件下,流体通过其连通孔隙的速度很慢,通过的数量有限,称之为非渗透性岩石。
41.绝对渗透率:当岩石为某一单相流体饱和时,岩石与流体之间不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流体呈水平线性稳定流动状态时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透率。
42.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是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
43.相对渗透率:是指岩石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44.储集层的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相互连通关系。
45.毛细管压力曲线(压汞曲线):在不同的压力下,把非润湿相的汞压入岩石的孔隙系统中,根据所加压力与注入岩石的汞量,绘出压力与汞饱和度的压力曲线。
46.排驱压力:是指压汞试验中汞开始大量注入岩样的压力。换言之, 是非润湿相开始注入岩样中最大的连通喉道的毛细管压力。47.饱和中值压力:是指非润湿相的饱和度为50%时对应的毛细管压力。与饱和中值压力相对应的喉道半径,称为饱和度中值喉道半径,称为中值半径。
48.最小非饱和孔隙体积百分数::当注入汞的压力达到仪器的最高压力时,仍没有被汞侵入的孔隙体积的百分数。
49.油、气、水的饱和度:储集层的孔隙油、气、水充填,油、气、水的含量分别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油、气、水饱和度。50.原生孔隙:是指在沉积时期或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孔隙,主要是粒间孔隙。
51.次生孔隙:在岩石形成以后,由溶解、交代、重结晶、白云石化以及构造运动等作用下形成的孔、洞、缝。52.粒间空隙:碎屑颗粒支撑的碎屑岩,在颗粒之间未被基质充填,胶结物含量少而留下的原始孔隙。53.机械压实作用:是指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岩石逐步致密化的过程。
54.压溶作用:是指发生在颗粒接触点上,即压力传递点上有明显的溶解作用,造成颗粒间相互嵌入的凹凸接触和缝合线接触。55.胶结作用:是碎屑颗粒相互连接的过程。松散的碎屑沉积物通过胶结作用变成固结的岩石。
56.砂岩体:是指在某一沉积环境下形成, 具有一定形态、岩性和分布特征, 并以砂质岩为主的沉积岩体。砂岩体的分布及特征受沉积环境的控制。
57.沉积环境,:即介质的水动力条件, 是影响碳酸盐岩原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
58.重结晶作用:指碳酸盐岩被埋藏之后, 随着温度、压力的升高, 岩石矿物成分不变, 而矿物晶体大小、形状和方位发生了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使致密、细粒结构的岩石变为粗粒结构、疏松、多晶间孔隙的岩石。59.白云石化作用:指白云石取代方解石、硬石膏和其他矿物的作用。
60.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上方,能够阻止储集层中的烃类流体向上逸散的岩层。
61.盖层的物性封闭:也叫毛细管封闭。从微观上讲, 盖层的物性封闭实际上是通过盖层的最大喉道和储集层的最小孔隙之间的毛细管压差来封盖圈闭中的油气。
62.盖层的压力封闭:与物性封闭相比, 压力封闭的特点是具有能封闭异常压力的压力封闭层;压力封闭层不仅封闭地层中的油气, 而且还能封闭作为地层压力载体的水;能对烃类和水实现全封闭。
63.盖层的烃浓度封闭:在物性封闭的基础上, 主要依靠盖层中所具有的烃浓度来抑制或减缓由于烃浓度差而产生的分子扩散。64.区域盖层:稳定覆盖在油气田上方的区域性非渗透性岩层。
65.圈闭盖层:直接位于圈闭储集层上面的非渗透性岩层,又成为局部盖层。66.隔层:存在于圈闭内,对油气有封隔作用的非渗透性岩层。第四章
67.油气圈闭:储集层中被油气高势区或与非渗透性遮挡联合封闭的油气低势区。
68.油气藏:是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在一个油气藏中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气界面,也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69.工业性油气藏:如果圈闭中油气聚集的数量足够大,具有开采价值,即有工业规模,则称为工业性油气藏。(非工业性油气藏)70.产层:业已开采的含油气层。
71.闭合的油气低势区:储集层顶面背斜高部位闭合区, 或储集层顶面构造等高线与储集层上倾方向非渗透性遮挡(断层面、不整合面、非渗透性岩层或岩体)联合封闭的高部位闭合区。72.圈闭的有效容积:圈闭能够容纳油气的最大体积。
73.闭合度:圈闭的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垂直距离,是圈闭可能容纳油气的最大高度。
74.溢出点:圈闭能够容纳油气最大限度的位置,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要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溢出,是圈闭内有其溢出的起始点,又叫最高溢出点。75.闭合面积:是指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闭的封闭区的面积,或者更确切地说,就是通过溢出点的水平面与储集层顶面所交切构成的闭合区的面积。
76.储集层的有效厚度:是指在一定的压差下,具有工业性产油气能力的那一部分储集层的厚度。77.储集层的有效孔隙度:储集层中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的百分数。
78.油气藏高度:指油气藏顶点到油气水界面的正交距离。油藏高度:若有气顶时,油水界面和油气界面之间的正交距离。
气顶高度:油气藏顶点到油气界面的正交距离。
79.含油(气)边界:通常把油(气)水界面与油(气)层顶、底面的交线称作含油(气)边界,。
与油(气)层顶面的交线称为外含油(气)边界;与油(气)层底面的交线称为内含油(气)边界。
若油(气)藏的高度小于油(气)层的厚度时, 则油(气)水界面与油(气)层底面不相交, 这时油(气)藏的内边界就不存在。
80.含油(气)面积:由相应的含油(气)边界所圈闭的面积分别称作内含油(气)面积和外含油(气)面积。通常含油(气)面积是指外含油(气)面积。
81.气顶:在油气藏中存在游离气时,油、气、水按密度分异,气总是占据圈闭的顶部,称为气顶,油居中间,水在最下面,在这种情况下,油在平面上呈环带状分布,称为油环。
82.油气藏的驱动力:油气藏中的油气流到井口必须有一定的压力,这种驱动油气流出油层并经井筒达到井口的动力称之为油气藏的驱动力。
83.构造圈闭:储集层的顶面发生局部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
84.***油气藏:在***圈闭中聚集了工业规模的烃类流体后,称为***油气藏。
85.背斜圈闭:储集层顶面发生弯曲变形,形成向四周倾伏的背斜,其上方被非渗透性盖层所封闭,而底面和下倾方向被具有高油气势面的水体或其与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的闭合低势区。
86.断层圈闭:储集层的上倾方向或各个方向由断层封闭而形成的圈闭。
87.裂缝性背斜圈闭:在背斜构造的控制下,裂缝性储集层被非渗透性岩层和高油气势面联合封闭而形成的闭合低油气势区。88.刺穿圈闭:地下岩体刺穿沉积岩层时,使储集层发生变形,并直接以刺穿岩体遮挡而形成的闭合低势区。89.地层圈闭:储集层四周或上倾方向因岩性变化或地层变化,被非渗透性岩层所封闭而形成的闭合低势区。
90.盐体(岩浆)刺穿油气藏:地下深处的盐体(岩浆), 侵入并刺穿上覆的沉积岩层, 形成刺穿圈闭, 其中聚集了油气则称为盐体(岩浆)刺穿油气藏。
91.岩性圈闭:储集层因岩性或物性发生变化,其四周或上倾方向和顶、底被非渗透性岩层所封闭而形成的闭合低势区。92.沉积圈闭:在沉积作用过程中因岩性变化所造成的岩性圈闭。
93.透镜型岩性圈闭:储集层四周均被非渗透性岩层封闭而形成的岩性圈闭。
94.上倾尖灭性岩型圈闭:储集层上倾方向和顶、底被非渗透性岩层封闭而形成的岩性圈闭。95.成岩圈闭:在成岩、后生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岩性圈闭。
96.不整合圈闭:是指储集层上倾方向直接与不整合面相切并被封闭形成的闭合低势区。97.潜山油气藏:是指位于区域不整合面之下较老地层的凸起含油气体。98.基岩油气藏:是指油气储集于沉积岩基底结晶岩系中的油气藏。
99.礁型圈闭:是指具有良好孔渗性的储集岩体—礁体,上方和四周被非渗透性岩层封闭而形成的闭合低势区。100.沥青封闭圈闭:储集层上倾方向的非渗透性岩层是由沥青组成的。
101.水动力圈闭:凡是因水动力形成倾斜或弯曲的等油气势面,或与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形成的闭合低势区,使静水条件下不存在圈闭的地方形成新的油气圈闭。
102.复合圈闭:储集层上方和上倾方向是由构造、地层和水动力三因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共同封闭而形成的闭合低势区。103.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凡是储集层四周或上倾方向由任一种构造和地层因素联合封闭所形成的闭合低油气势区。
第五章
104.沉积有机质:通过沉积作用进入沉积物中并被埋藏下来的那部分有机质。
105.原始有机质的保存条件:指生物死亡后的沉降、沉积和埋藏过程中的氧化还原条件。106.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107.地温梯度:地壳深度每增加100米时温度的增加值。
108.门限温度(深度):干酪根开始大量生烃时所对应的温度(深度)值。
109.未熟—低熟油: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种低温早熟的非常规油气,包括生物甲烷气生烃高峰之后,达到干酪根晚期热降解大量生成石油之前,经由不同的生烃机制生成并释放出来的液态烃和气态烃。
110.煤成油:由煤和煤系地层中集中和分散的陆源有机质,在煤化作用的同时生成的液态烃类。
111.有机成因气:分散的沉积有机质或可燃有机矿产,在其成岩成熟过程中,由微生物降解和热解作用形成的以烃气为主的天然气。112.生物成因气:有机质在还原环境下,主要由微生物降解、发酵和合成作用形成的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有时也包括部分早期低温降解作用形成的甲烷气和数量不等重烃气。
113.油型气:指成油有机质在热力作用下及石油热裂解形成的各种天然气,主要包括石油伴生气,凝析油伴生气和热裂解干气。114.煤型气:指腐殖煤及腐殖型煤系有机质在变质作用阶段形成的天然气,又称煤系气,煤成气。
115.无机成因气:是指与地球深部岩石圈和地幔及岩浆热液活动有关,沿深大断裂上升至沉积圈中的天然气,其中占绝对优势的组分或各组分均是无机成因的。
116.煤系:又称含煤岩系,是指以含有煤层和煤线为特征的沉积岩系。当腐殖有机质高度聚集时便形成腐殖煤, 而当其分散存在时便形成暗色泥岩和炭质泥岩, 一般把有机碳含量≤15%的称暗色泥岩, 在15%~30%之间称炭质泥岩, > 30% 时叫煤。117.烃源岩:在天然条件下曾经产生并排出了足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聚集的烃类的细粒沉积。118.烃源岩系:在一定的地史阶段、相同的地质背景下,形成的一套烃源岩与非烃源岩的岩性组合。
119.有机质的成熟度:是表征其成烃有效性和产物性质的重要参数,指在有机质所经历的埋藏时间内,由于增温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变化,是地温和有效加热时间相互补偿作用的结果。
120.镜质体反射率:也成镜煤体反射率,是温度和有效加热时间的函数,且具有不可逆性,也是确定煤化作用阶段的最佳参数之一。121.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沉积物和石油中来自生物体的原始生化组成,其碳骨架在经历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被保存下来的有机化合物。122.油气地球化学对比:从广义上说应包括油油对比,油岩对比,气气对比,气岩对比,油气岩对比和天然气的成因分类,其中油岩对比和气岩对比是核心问题。第六章
123.油气运移:是指地壳内的石油和天然气在自然因素所引起的某些动力作用下发生的位置迁移。
124.油气初次运移:指油气在烃源岩中的运移及向运载层或储集层中的运移——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是烃源岩内的运移,又称排烃。125.比表面: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内表面的总和。
126.润湿性:是吸附能的一种作用,指液体在表面分子力的作用下在固体表面流散的现象,一般用在固体表面分散流体所需的功来度量。127.毛细管压力:在两种互不混溶的流体的弯曲界面上,由由于两边流体所承受的压力不同,在凹面承受较大的流体压力,毛细管中的这种压力差称为毛细管压力。
128.孔隙流体压力(地层压力):是指作用在岩石或地层孔隙中流体上的压力。129.异常地层压力:是指高于或低于静水压力值的地层压力。
130.异常高压:烃源岩由于其岩性致密,成岩压实过程中由于排液不畅普遍造成异常地层压力的现象。
131.剩余压力:指发生在正常压实过程中的异常高压力。由于其随着孔隙流体的排出仍保持正常压实状态, 故又称瞬时剩余压力。132.构造应力:指导致地壳发生构造运动的地应力,或者是由于构造运动而产生的地应力。133.连续烃相:是指油气呈游离的连续油气相从烃源岩渗流排出。
134.渗透作用:是指水由盐度低的一侧通过半渗透膜向盐度高的一侧运移的作用。
135.地震泵效应:即在断层张开和闭合的过程中, 由于体积的扩张和压缩, 流体压力的降低和升高, 致使断层两盘的流体流入和排出。这样, 断层的活动就像是插入烃源岩中的吸管, 将烃类和流体吸入和排出。
136.溶解气效应:烃类物质从烃源岩进入储集层时压力降低, 溶有气体的石油体积增大, 密度降低, 使驱动力增加。137.裂隙(缝):是指在岩层中没有造成位移的各种缝隙。138.有效通道空间:运载层中真正发生了运移作用的通道。
139.烃源岩的排烃量:二次运移开始时的数量。如果运移途中有圈闭存在则终止时的数量就是圈闭中的聚集量。140.排聚率:(聚集量/ 排烃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也可用生聚率(聚集量/生烃量的百分数)来表示。141.排烃效率:是指烃源岩排出烃的质量与生成烃的质量的百分比。
142.油气二次运移:指油气在原岩中排出并进入邻近的运载层以后沿储集层、断层、裂隙、不整合面等通道的运移。
广义的二次运移泛指油气脱离母岩后所发生的一切运移,包括已经聚集起来的油气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所引起再运移。第七章
143.油气聚集:是指油气在圈闭中聚集并形成油气藏的过程。包括单一圈闭和系列圈闭的油气聚集。144.充注:油气不断进入圈闭有效空间的过程。
145.生储盖组合:指烃源岩、储集层、盖层三者的组合型式。
146.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指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三者本身具有良好的性能,同时它们在时空上具有良好的匹配,有利于油气的高效输导,富集和保存,形成大油气藏,有利于勘探和开发。
147.最佳组合型式:输导能力和效率最高的组合型式,表现为生储盖的时空跨距和生运聚作用的连续性。148.时空跨距:是指在一个生储盖组合中,烃源岩层、储集层和盖层彼此在地质时代和空间剖面上的间隔距离。149.流体包裹体:是矿物结晶过程中捕获的成岩成矿流体。
150.成烃坳陷(凹陷、洼陷):是指盆地中分布有成熟烃源岩的深坳陷区,应具有广阔的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沉积环境,较高的沉积速率和较长的沉积时间,有利于有机质在较短时间内成熟并排出油气。151.原生油气藏:是指烃源岩及相邻近或一定距离内储集层中, 油气第一次聚集形成的油气藏。
152.次生油气藏:油气藏遭到破坏后,未消亡的油气在再运移过程中遇到新的圈闭而聚集形成的油气藏。153.非常规油气藏:成藏机理不同于一般常规的油气藏,包括深盆气藏、煤层气藏、甲烷水合物。
154.甲烷水合物:特定的低温高压条件下,甲烷气体可容纳水分子形成一种具笼形结构、似冰状的固体水合物,又称固态气体水合物,多呈白色、浅灰色,通常以分散状的颗粒或薄层状的集合体赋于沉积物之中。
155.深盆气藏:是指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的圈闭机理和分布规律的非常规天然气藏,因分布于盆地深部或构造底部,故称为深盆气藏。
156.煤层气藏:主要指煤层中甲烷相对富集具有工业价值的层段或部位。
157.煤层气:是腐殖煤在热演化变质过程中的产物, 以甲烷为主, 又称煤层甲烷或煤层瓦斯。它主要以吸附状态赋存于煤的基质表面, 在煤层割理和裂隙及煤层水中还存在有少量的游离气和溶解气。
158.油气藏的破坏:是指由于外界地质条件的变化,原来形成的油气藏逐渐消亡的地质过程。其最终结果是油气藏在三维空间上不复存在或部分残存,油气藏中的油气完全逸散或部分残留变质。
159.生物降解作用:微生物有选择地消耗某些烃类成分。该过程大体上按正构烷烃、异戊间二烯烷烃、低环的环烷烃和芳香烃的顺序先后发生。在有氧条件下,这种作用更加明显和强烈,结果造成原油在降解前后成分有很大变化。
160.水洗作用:是在地下水沿油水界面运移的过程中,溶解原油中某些易溶的成分,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总体上轻烃比重烃更易溶解,由此使原油的成分发生改变的过程。
161.油气藏的再分布:若油气藏中的烃类流体在新的环境下分布发生某种改变,建立新的平衡,形成新的油气藏,称为油气藏的再分布。162.油气地表显示:是油气藏遭破坏后的油气再运移,或未经成藏的油气直接从烃源岩沿通道运移至地表的产物,可以有气态烃、液态烃、和固体沥青三种相态和产出。
163.宏观油气显示: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到的地表油气显示,通常是油气沿断层或储集层直接运移到地表或是含油气层被剥蚀出露地表的产物,有油苗、气苗、含沥青岩石。
164.微观油气显示:只能用仪器检测的油气地表显示,通常是由天然气扩散或油气的微渗漏所形成的。
165.油气的微渗漏:主要是轻烃以胶粒大小的“微气泡”在浮力作用下通过油藏上方地层的节理裂缝网络运移到地表的现象。第八章
166.地貌盆地:指被天然高地所围绕的陆地表面或洋底的地形凹地。167.沉积盆地:指在地球表面具有相当厚沉积物的一个构造单元。168.构造盆地:是受到后期构造改造作用而形成的盆地。
169.含油气盆地:是具备成烃要素、成烃过程,并已经发生具有工业价值油气聚集的沉积盆地。
170.裂谷:是指由于整个岩石圈减薄和遭受伸展破裂而引起的, 并且常常是一侧为正断层限制的断陷盆地。
171.陆内坳陷盆地:位于克拉通内部,平面上呈近圆形, 剖面上为碟状。构造一般比较简单, 主要为长垣隆起和弯窿。
172.大陆边缘盆地:位于离散型板块边缘, 也称被动大陆边缘或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在被动大陆边缘的滨岸区、陆架区和陆坡区, 常发育良好的含油气盆地。其下部常为裂谷期陆相沉积, 上部为向海推进的陆相或浅海相陆源碎屑、碳酸盐岩、三角洲和水下扇,也称为冒地斜棱柱体。
173.陆间裂谷盆地:当内陆裂谷进一步拉开、地壳强烈减薄、形成过渡壳时, 内陆裂谷就演变成陆间裂谷。174.新生洋盆:当大陆完全被拉开, 形成以洋壳为基底的新生盆地时称为新生洋盆。
175.前陆盆地:是指位于线性收缩造山带前缘和相邻稳定克拉通之间的狭长盆地。根据前陆盆地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可分为周缘前陆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
176.残留洋盆:洋壳板块消减末期, 陆壳板块发生碰撞, 碰撞缝合线走向上结合的时间不一致, 使部分地带残存老洋盆,这种收缩大洋盆地叫残留洋盆。
177.拉分盆地:发育于区域性走滑断裂带附近, 由于两侧断块的相向运动而形成。这种盆地平面上常呈菱形, 走滑断层为两个长边边界, 正断层为短边边界。由于强烈走滑运动使地壳下弯, 因此在走滑断层一侧往往为沉降中心。
178.关键时刻:在连续沉积的含油气盆地中, 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的过程是个相对短暂的地质时期, 而油气生成的时间往往覆盖了油气运聚的时间。因此, 该时期是研究含油气系统内油气运聚成藏最重要的时间,即称关键时刻。179.山间盆地:是指以逆断层为盆地边界的断陷盆地。180.长垣:系指巨大而狭长的不对称背斜构造带。
181.滚动背斜:在同沉积正断层控制下, 沿断裂走向上在其下降盘常发育一系列逆牵引背斜(又叫滚动背斜), 逆牵引背斜的成因主要与尚未完全固结的下降盘地层在断裂发育过程中在自重作用下的“ 回顾” 或和铲形断层在深部顺层滑动有关。182.含油气系统:一个包含有效烃源岩及其相关的油气,以及形成油气聚集所必需的地质要素和作用的天然系统。183.有效烃源岩:是指正在大量生排烃或在过去某一地质时期曾经大量生排过烃的原岩。184.油气聚集带:是指受一定区域地质条件控制的油气田带,其中各油气田具有相似的地质构造特征或相似的沉积条件和油气藏形成条件。油气聚集带的范围相当于盆地内的三级构造单元,但不是盆地内所有的三级构造单元均能形成油气聚集带。
185.油气田:是指一定的产油气面积上油气藏的综合,该产油气面积可以是受单一的构造或地层因素所控制的地质单位,也可以是受多种因素所控制的复合的地质单位。
186.背斜型油气聚集带:指油气田带在构造上为一背斜带,其中油气藏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背斜构造控制。187.一定的产油气面积:是指不同层位的产油气层叠合连片的产油气面积。188.构造型油气田:系指产油气面积上受单一的构造因素所控制, 如褶皱和断层。
189.背斜油气田:背斜油气田中控制产油气面积的地质单位, 是褶皱变形所形成的背斜构造。
190.断层(断块)油气田:系指在区域均斜背景上, 其上倾或各个方向都由断层所控制所形成的油气田。191.地层型油气田:指在区域均斜或单斜构造背景上,由地层因素(不整合和岩性)所控制的含油气面积。
192.盐(泥)丘型复合油气田:不论是刺穿还是隐刺穿盐(泥)丘构造,只要存在构造和地层两大类油气藏复合而形成的油气田,则为盐(泥)丘型复合油气田。
193.潜山型复合油气田:其深部为潜山油气藏, 而其上覆岩层则可能由于披覆、压实形成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 在不整合面上还可能伴有向潜山尖灭或超覆的地层型油气藏。如果仅有叠合的地质体, 而没有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叠合, 则不能称之为潜山型复合油气田。194.复合型油气田:指在油气田范围内不同层位和深度的油气藏受构造.地层.水动力诸因素中的≧2种因素控制的油气田。
195.侧向叠合型复合油气田:系指在油田不同层位中以构造型为主的油气藏和以地层型为主的油气藏之间不是垂向叠合, 而是侧向毗连, 或含油气面积有一定的叠合, 而构成统一的油气田。196.油气资源:指蕴藏在地壳中的石油和天然气。
197.油气储量:指已经探明或基本为人们所了解控制的,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进行开采的那部分油气数量。198.油气资源量:指根据现有的地质资料和石油地质理论,推测地下可能存在的,总的油气数量。
199.探明地质储量:是指在油气藏评价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其相对误差不超过±20% 200.控制地质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提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地质储量,其相对误差不超过±50% 201.预测地质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了工业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可能存在的油气藏,估算求得、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
202.潜在原地资源量:在圈闭预探阶段前期,对已发现的、有利含油气的圈闭或油气田的邻近区块,根据石油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采用圈闭法估算的原地油气总量。
203.推测原地资源量:主要在区域普查阶段或其他勘探阶段,对有含油气远景的盆地、坳陷、凹陷或区带等推测的油气聚集体,根据地质、物化探及区域探井等资料所估算的原地油气总量。第九章
204.克拉通盆地:位于克拉通内部,常呈碟状大面积稳定下沉,体面比(沉积物体积与沉积物分布面积之比)低、地温梯度低、构造形变小、断裂活动少的盆地。
205.油气资源评价:指计算或分析某一特定区域地下油气富集量的过程,主要回答该特定区域内有无油气?有多少?分布状况如何?能否勘探开发?是否值得勘探开发?如何进行勘探开发等一系列问题。
206.含油气大区评价:是一个石油大国或大的跨国公司为制定远期勘探规划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分析含油气大区的含油气特征与对比选择,包括石油地质综合研究,资源量预测和经济决策分析三部分。
207.盆地评价:是区域性评价的基本单元,是是国家或石油公司为制定中期战略规划而进行的评价工作。208.区带评价:是盆地勘探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产生的,适宜局部评价和预测的分析方法。
209.区带:是盆地的同一区域内有相同成因联系的所有圈闭或潜在勘探目标的总和,是盆地内油气聚集的基本场所,是为了适应局部油气勘探和评价而产生的过渡性地质单元。
210.圈闭评价:是各级油气资源评价中最具体、最实际的工作,也是勘探阶段的最终目标,其目的在于拟定勘探井位,直接发现油气田。211.油气资源评价系统:以地质概念模型为基础,通过各种定量参数的分析研究,用数学模型或者用推理求解的办法,针对各种勘探目标进行评价,使其逼近客观实际,以求得评价的系统性结果。增补:
212.系列圈闭:沿一定路线上溢出点依次升高的多个圈闭。
213.TTI:即时间—温度指数,根据促使有机质成烃热演化温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的一种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214.CPI:碳优势指数,反应有机质或原油的成熟度。215.流体势: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总和。216.力场强度:单位质量的流体在力场中所受到的力。217.生油窗:指在热催化作用下。有机质能够大量转化为石油和湿气的生油时期,即有机质大量生成液态石油的温度或深度区间。218.氯仿沥青“A”:用氯仿从岩石中抽提出来的有机质,也就是能够溶于氯仿的可溶有机质。219.有效圈闭:曾经聚集并保存了具有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圈闭。
220.自生伊利石:是高岭石和钾长石在储集层酸性水介质中溶解沉淀出的一种成岩矿物。221.重质原油:通常把相对密度大于0.9的石油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222.二次成烃:是指烃源岩在二次沉降过程中, 时、温效应达到的成熟度超过一次沉降最大埋深时曾达到的成熟度, 由递增成熟度所生成的烃类(可以是油或气)。
第二篇: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油藏地质学)考点总结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油藏地质学)考点总结
第一部分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概论
一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油气藏及其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的地质科学。属于矿产地质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相关专业的专业理论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油气藏。油气藏不仅是油气地质勘探人员从事油气助探的直接对象,而且也是油气地质研究人员进行油气成因、运移、聚集和分布规律等油气地质理论研究的基础。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理沦和假说,均来源于实跋并直接指导实践;是根据对已知的油气藏的研究、总结出来的实践成果,并又在油气藏的勘探实践中得到检验。油气藏的研究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核心内容。石油地质学的内容
1.本学科研究的物质主体:石油、天然气及其伴生的油田水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油气形成的地质学原理:油气成因。
3.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生油岩,储集岩,盖岩,油气运移、聚集与保存条件。4.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及各地质条件间的相互联系:含油气盆地和含油气系统。5.对油气藏特征和规律的人工再现:油气藏建模。
二
天然气:
按相态可以分为游离气、溶解气(溶于油和水中)、吸附气和固体水溶气;按分布特点分为聚集型和分散型;按与石油产出的关系分为伴生气和非伴生气。(1)聚集型天然气 游离气
是常规气藏中天然气存在的基本型式。游离天然气可以是气藏气、气顶气和凝析气。气藏气
是指在圈闭中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单独天然气聚集。巨大的非伴生气藏(田),是气藏气的主体。气顶气
是指与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态位居油气藏顶部的天然气。凝析气
是一种含有一定量凝析油的特殊的气藏气。在地下较高温度、压力下,凝析油因逆蒸发作用而气化或以液态分散(溶解)于气中,呈单一气相存在,称之为凝析气。采出后因地表温度、压力较低,其中凝析油呈液态析出,与天然气分离。这种含有一定量凝析油的气藏,称为凝析油气藏,常简称为凝析气藏,或凝析油藏。
(2)分散型天然气
分散型天然气主要以油溶气、水溶气、煤层气、致密地层气和固态气水合物赋存。油溶气
任一油藏内总是溶有数量不等的天然气,含气量低时,分离出的天然气利用价值较小;含气量高时,收集起来可作动力燃料及化工原料.水溶气
包括低压水溶气和高压地热型水溶气.煤层气
煤层气指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致密地层气
主指致密砂岩和裂缝性含气页岩中的天然气。气水合物
气水合物是一种白色的固态似冰气体混合物,又称气水化物或叫固体气.(3)伴生气与非伴生气 所谓伴生气与非伴生气,主要是指天然气的产出与液态石油或油藏的分布关系。狭义的伴生气仅指油气藏中的气顶气和油藏及油气藏中的油溶气;广义的伴生气还包括油田范围内分布于油藏及油气藏之间或其上方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气藏气。
非伴生气指与油藏及油气藏分布没有明显联系,或仅有少量石油存在但没有重要工业价值、以天然气占绝对优势的气藏气。
第二部分
油气生成理论与烃源岩
油气的成因是一个长相争论的基本理论问题。
由于:(1).石油、天然气是流体,其产出地与生成地往往不一致,受多种因素控制。(2).化学成分均很复杂(3).油气水常常伴生。
无机成因论
碳化物说(门捷列夫):认为在地球内部水与重金属碳化物作用,可以产生碳氢化合物,如果碳氢化合物上升到地壳比较冷却的部分,冷凝下来形成石油。
宇宙说(索可洛夫):同其他天体一样,地球上形成的碳氢化合物后来为岩浆所吸收,最后,凝结于地壳中而成石油。
岩浆说(库得梁采夫):认为石油的生成同基性岩浆冷却时碳氢化合物的合成有关。高温生成说(切卡留克):油气是上地幔中的氧化铁和水反应所得.无机成因论者的致命点:(1)是脱离了地质条件来讨论油气的成因,而且将宇宙中发现的简单烃与地球上组成复杂的石油等同起来。(2)无法解释世界上已发现的油气田99%都分布在沉积岩中。(3)无法解释为什么石油具有只有生物有机质才有的旋光性,生标物等问题.有机成因论的主要论据:
①世界上99%以上的石油产于沉积岩区;
②油气中先后鉴定出很多与活生物体有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③油气中烃类与生物体中类脂物、沉积有机质在元素组成、化学成分及结构上都存在着相似性和连续性; ④实验室中模拟地下条件,从多种有机质中获得了烃类。
早期生成论和晚期生成论之争
早期成油论主张:油气是地质历史时期中生物有机质在还原环境中转化而来。依据:
(1)脂类、蛋白质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烃类;
(2)用放射性碳同位素C14测定了烃的年龄,证明它们是现代生成的;
(3)某些细菌是有机质加氢、去羧基转化为烃类的媒介,这一过程完成于沉积物埋藏不深的阶段,说明烃类能在早期生成.早期生油论存在的问题:1)世界上发现的原生油气藏几乎都在上新世以前;2)现代沉积物中烃类的性质与石油不同。
晚期成油论:生油层埋深>1200~1500米、地温超过50~60℃时,烃类才会大量生成。晚期成油论的主要依据:
(1)世界油气的分布有一定的深度范围,太浅、太深都很少;
(2)世界油气分布与地温的关系更加密切。据统计,世界上99%的油田,油藏温度<148.9℃;(3)世界油气分布的温度,又随生油层的年代而变化。
干酪根热降解成油理论:
①成岩作用阶段早期(生物化学作用阶段):各种生物有机质经过缩聚作用和非溶解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的“干酪根”;
②在成岩作用阶段晚期和深成作用阶段早期:随着温度升高,沥青和烃类脱离干酪根核的束缚,从“不溶”转入“可溶”状态,“游离”在生油岩中成为“原始”的石油烃和“游离”沥青组份;
③深成作用阶段后期和变质阶段:在更高温度下,烃类则从长链断裂成短键,最终变成CH4气体;与此同时,干酪根的核则不断缩合,最后只剩下碳原子,变成石墨。干酪根热降解成油论的依据:
①现代沉积物中干酪根多;古代岩石中干酪根少,因为消耗于生成石油;
②从干酪根到可溶沥青到原油,元素组成有规律地递变,说明它们之间有成因联系;
③观测发现:随埋深增大、温度压力增高,干酪根逐渐因消耗于生油而减少,含O、N、S化合物略有增多; ④实验室同样模拟出干酪根生成石油的过程。干酪根在人工加温热降解过程中,先是生成液态烃,然后液态烃裂解,生成气态烃。
储气机理——页岩气:
(1)页岩气以吸附气和游离气两种形式存在,高演化程度页岩含水饱和度较低,孔隙主体被游离气占居,其聚集量与孔隙空间的大小有关;
(2)大部分游离气储存在岩石骨架中。但在高演化页岩储层中,由于岩石骨架孔隙极其微小,游离气储存在有机质孔隙中;
(3)不同成熟度页岩含水饱和度对甲烷吸附量影响不同,低演化程度含水饱和度对对甲烷吸附量影响较大,高演化程度关系不明显;
(4)在气源充足的情况下,吸附气、游离气及总储集气量随压力增加而增加。
气藏特征-常规天然气(1)具有明显的含气边界;(2)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3)具有统一的气水界面;(4)气藏的形成主要靠封盖气柱。气藏特征-煤层气
(1)煤层中含气性是多与少的关系;(2)无统一的压力系统;
(3)无气水界面,水遍布在整个煤层;(4)气藏的形成主要是靠保压。
常规天然气:
动态平衡控制气藏聚集量; 成藏关键时刻决定成藏期; 气势控制天然气高部位聚集。煤层气:
温压场控制含气量; 后期保存是成藏的关键时期;
水势和压力场控制着煤层气向斜聚集。
第三部分
输导层与油气运移
油初次运移 运移方式大致可归为水溶运移说、连续油相运移说、气相运移说 1水溶运移说:
(1)分子溶液或真溶液:分子溶解中,随烃类的分子量的增大溶解度显著减小,石油以真溶液运移不失为一种可以肯定的方式,但不是主要方式。
(2)胶体溶液:呈胶体溶液运移即使有也只是在很局限的范围。(3)乳浊液:该运移方式很难实现。
以水为媒介的运移,要有使运移发生和所需运移量得以满足之水量的存在。以水为载体的运移是困难重重。2油相运移说:
压实作用、油气生成作用以及流体热膨胀作用克服毛细管压力作用和储层吸附作用发生运移。3气相运移说:
毛细管压力的阻碍;气体溶液所能运移的石油组分是很有限的;再说油藏中并非总有巨量的气体,所以气相运移很难实现。
综观上述石油初次运移的各种相态,以连续油相运移为主要运移相态,石油初次运移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不同机制将有机而谐调地发挥其作用。气初次运移:
1水溶气-很常见的方式,气态烃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2、油溶气-很常见的方式,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极大
3、独立气(气泡、分子扩散、连续气相)气泡-气泡运移主要是早期生物成因气 分子扩散-浓度差引起扩散
连续气相-气体生成量大,加上天然气运移可利用的载体减少,促成连续气相运移成为天然气运移的主要相态。
综观前述,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必须结合成烃演化阶段、相应的压实程度、水的丰度、增溶因素,以及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通盘考虑。
油气初次运移通道-异常高压导致生油岩产生微裂缝
引起油气初次运移的因素: 以压实作用初次运移的主要因素;当生油岩埋藏到较大的深度时,温度可能成为另重要因素。其它因素都可能只有局限或局部的意义。
如油气生成、粘土脱水、水热膨胀,其共同点是:都有增加孔隙流体体积和压力的潜势。除上所述之外,温度还有助于解脱被吸附的烃类;有助于降低流体粘度,降低油水间界面张力;在主要深度范围内还有助于气烃的溶解;以及有助于烃在水中的溶解等。
初次运移发生在晚期压实阶段。
初次运移的距离:垂向运移,初次运移的距离最大极限就是生油层厚度;油气侧向初次运移阻力应该小些,运移距离也理应长些,生油岩渗透性所限,估计油气侧向初次运移距离也不会很远。
油气初次运移的方向是指向储集岩的
碳酸盐岩油气初次运移机理:
压实作用、热增压(干酪根热增压、烃热增压、水热增压)、初移的通道─裂缝 其中热增压作用是碳酸盐生油岩的主要初次运移机理。二次运移的阻力:油气二次运移中最主要和最普遍的阻力就是毛细管压力。
二次运移的主要驱动力-浮力,水动力方向与浮力F1方向一致,促使石油运移的动力为浮力+水动力,反之,水动力方向与浮力F1的方向相反,水动力反成为油气运移的阻力,阻力变为毛细管压力+水动力。
油气二次运移普遍认为是以连续烃相运移为主要相态。
二次运移的通道主要是渗透性储层、断层和不整合面。
二次运移的距离取决于运移通道的通畅程度、母岩油气供给的富足程度、沉积盆地的岩性岩相变化、盆地的大小以及盆地构造格局的展布等因素。
二次运移方向:在以浮力和水动力为主要动力的驱动下,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总是循着阻力最小的路径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石油在二次运移中的变化:二次运移过程中吸附作用显著时,石油成分变化的总趋势是:胶质、沥青烯、卟啉及钒镍等重金属减少,轻组分增多;而烃类呈现烷烃增多,芳烃相对减少;烷烃中低分子烃相对增多,高分子烃相对减少。反映在物理性质上,表征为比重变轻,颜色变淡,粘度变低。氧化作用可使石油的胶状物质增加,轻组分相对减少;环烷烃增加,烷烃和芳香烃减少;比重和粘度也随之增大。其效果大多与吸附作用相反。因此二次运移中氧化作用通常会被吸附作用所抵消。如果石油经二次运移到达地表附近,氧化作用更为显著,石油将全部变为沥青。
第四部分油气储集层与盖层
一 储层非均质性
(一)层内非均质性 层内垂向上粒度韵律; 层内垂向上渗透率差异程度; 层内垂向上最高渗透段位置; 渗透率韵律及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 层内不连续泥质薄夹层的分布; 层理构造序列(二)平面非均质性
1、砂体几何形态
2、砂体规模及各向连续性
3、砂体的连通性
4、砂体内孔隙度、渗透率的平面变化及方向性(三)层间非均质性
1、分层系数(An)
2、垂向砂岩密度(Kn)
3、各砂层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四)微观非均质性
孔隙、喉道的大小与分布,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特征、微裂缝,岩石组分、颗粒排列方式、基质含量及胶结物类型等
二
盖层封闭烃机理:
机理:⑴毛细管力封闭─具有较高的排替压力而阻止烃类逸散 ⑵超压封闭─异常高的孔隙压力而阻止烃类逸散
⑶烃浓度封闭-生烃地层以高浓度阻止下伏油气向上扩散
特点: 毛细管力封闭:
(1)一般只能遮挡游离相的烃,难以封堵水溶相及扩散相烃;(2)对于石油比天然气更重要,气易溶于水;(3)在泥岩压实阶段的晚期更为重要。异常高压
(1)可以封闭任何相态的烃类;
(2)对天然气的封闭作用比对石油更重要;(3)在泥岩压实阶段的中期更重要; 烃浓度封闭
(1)主要封闭以扩散方式向上运移的烃类;(2)盖层的烃浓度越高,封闭扩散的能力越强;(3)本身是烃源岩,同样具有毛管压力封闭;
泥质(页)岩类盖层
特点:分布广、数量多、最常见,几乎产于各种沉积环境中。影响该类盖层的因素:
(1)膨胀性矿物(尤其是蒙脱石)越多,盖层质量就越好;(2)粒度组分:分散性(粉碎程度)越高,遮挡能力就越强;(3)含砂质、粉砂质等杂质会大大降低泥质盖层的遮挡能力;(4)矿物成份:蒙脱石吸收容量大,因此遮挡力强; 岩盐、石膏(硬石膏)类盖层
该类盖层是高质量的盖层,可遮挡高压气藏。只有石膏与岩盐结合或成互层,才能大幅度提高遮挡能力。碳酸盐类盖层
碳酸盐岩占半数至纯由碳酸盐岩组成的一些非渗透性岩石,如泥质石灰岩、石灰岩等。砂岩盖层:致密砂岩或饱含水砂岩。冰冻成因盖层:见于永久冻土带。
评价盖层遮挡能力的一些常用参数指标:
1.厚度:泥岩厚25m为理想厚度
2贯穿压力(P贯)与贯穿压差(ΔP贯)这两个数值越大,盖层遮挡能力越强。3渗透率数值越小,说明遮挡能力越强; 4遮挡系数,数值越大,遮挡越强;
5孔隙管道的直径,d越小,盖层遮挡能力就越强; 6泥岩中膨胀性矿物的含量,蒙脱石含量越高,遮挡能力越强;
7泥质盖层的砂质、粉砂质百分含量,盖层中的砂、粉砂含量越高,遮挡力越差; 8盖层中交换Na+含量,Na+含量高,则膨胀性、吸水性、塑性都好,遮挡能力强; 9盖层的分散度,分散度(粉碎程度)越高,其渗透率就越小; 10盖层岩石塑性,塑性大,盖层好——不易产生裂缝 11孔隙毛细压力(PK),PK越大,遮挡越强。
第五章
1、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条件油气在由分散到集中形成油气藏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要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 藏,而且保存下来,主要取决于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 和保存六个要素。归纳起来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充足的油气来源
2、有利的生储盖组合3、大容积的有效圈闭
4、良好的保存条件(一)充足的烃源条件(1)烃源岩的体积:面积大、层数多、厚度大(2)烃源岩的质量: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适中(3)烃源岩的排烃条件好①有效排烃厚度大②良好的烃源岩层系岩性组合Ps.只有与储集层相接触的一定距离内生油层中的烃类才能排出来,这段厚度即生油层排烃的有效厚度(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配置关系。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指三者在时、空上配置恰当,有良好的输导层,使烃源层生成的油气能及 时地运移到储集层聚集;盖层的质量和厚度能确保油气不致于散失
(三)有效的圈闭。有效圈闭是指在具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圈闭。其影响因素有三个方面: 1)圈闭形成时间与油气区域性运移时间的关系(时间上的有效性)2).圈闭位置与油气源区的关系(位置上的有效性)3)水压梯度对圈闭有效性的影响(四)必要的保存条件(1)良好的区域性盖层(2)稳定的构造环境(3)相对稳定的水动力环境(4)岩浆活动不强烈
2、生储盖组合的类型及形成大型油气藏必须具备的生储盖组合条件。生储盖组合类型 :(1)根据三者之间的时空配置关系,可划分为四种类型: 正常式组合:生下、储中、盖上 侧变式组合:指由于岩性、岩相在空间上的变化而导致的生、储、盖在横向上渐变而构成。顶生顶盖式(顶生式):生油层与盖层同属一层,储层位于下方。自生、自储、自盖式:本身具生、储、盖三种功能于一身。(2)根据生油层与储集层的时代关系划分为新生古储式、古生新储式和自生自储式三种型式。(3)根据生、储、盖组合之间的连续性可将其分为连续性沉积的生、储、盖组合和不连续的生、储、盖组合。不同的生、储、盖组合,具有不同的输送油气的通道和不同的输导能力,油气的富集条件就不 同。生、储互层式组合,生与储接触面积大最为有利。生、储指状交叉的组合,生油层与储层的接 触局限于指状交叉地带,在这一带最有利;向盆一侧远离此带,因缺乏储集层,输导能力受限;而 另一侧则缺乏生油层,油气来源又受限制。砂岩透镜体从接触关系上来说,应该是油气的输导条件 最为有利,但油气的输导机理,至今还没有人能解释清楚。这三种组合关系是最有利的或较为有利 的。生储盖组合是否有利主要是看是否具有最佳的排烃效率,它与组合型式、烃源层的单层厚度和 砂岩百分率有关。单层厚度在 30~50m 的烃源层排烃效率较高,而砂岩百分率适当的区带则有利于 油气由烃源层排入储集层进入二次运移。
3、单一圈闭油气聚集的机理1)渗滤作用盖层封闭能力差的圈闭,毛细管封闭的盖层对水不起封闭作用,而对烃类则产生毛细管封闭,结果把油气过滤下来在圈闭中聚集2)排替作用Chapman认为盖层中的流体压力一般比相邻砂岩层中的大,油气进入圈闭后首先在底部聚集,随着烃类的增多逐渐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连续烃相,由于密度差油的压力都比水的压力高,因此产生一个向下的流体势梯度,使油在圈闭中向上运移同时把水向下排替直到束缚水饱和度为止。
4、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条件、过程、结果 原理:静水条件下,在油气运移的主方向上存在一系列溢出点自下倾方向向上倾方向递升的圈闭,油气源充足,盖层封闭能力足够大。油气在圈闭中依次排替作用的结果,出现自上倾方向的空圈闭向下倾方向变为水→纯油藏→油气藏→纯气藏的油气分布特征。条件(1)具有区域性长距离运移的条件:区域性的倾斜;岩性岩相稳定,渗透性好,连通性好;(2)连通的圈闭的溢出点依次抬高;(3)油气源的供应区位于盆地中心,油气源充足;(4)储集层中充满水并处于静水压力条件,石油和游离气一起运移。过程第I阶段:油气进入圈闭,油气水按重力分异,气在上油在中水在下;第II阶段:随着油气的不断进入,依次由较高部位向较低部位聚集,同时油水界面不断下降,当油水界面下降到溢出点时,部分油从圈闭中流出,圈闭中只含油和气;第III阶段:若仍有油气供给,油无法再进入圈闭,只能通过溢出点向上倾方向溢出,气则可继续进入,并将聚集的油排出,直至气、水在溢出点直接接触为止,该圈闭的油气聚集已最后完成,圈闭只含气。结果(1)离供油区最近、溢出点最低的圈闭中,在气源充足的前提下,形成纯气藏;距离较远、溢出点较高的圈闭,可能形成纯油藏或者油气藏;溢出点更高、距油源更远的圈闭中可能只含有水(2)充满石油的圈闭,仍可以作为有效聚集天然气的圈闭;但是充满天然气的圈闭,不再是聚集石油的有效圈闭(3)若油气按重力分异比较完善,则离供油区较近、溢出点较低的圈闭中的油气密度小于离供油区较远、溢出点较高圈闭中的油气密度(4)形成纯气藏、油气藏、纯油藏的数目,取决于油气供应充分程度及圈闭的大小和数目影响因素:(1)支流油气源的存在(2)天然气的溶解和析出(3)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4)区域水动力条件、水压梯度的大小及水动力的方向,直接影响油气的分布规律
5、油气差异渗漏原理如果在运移的主方向上,存在一系列盖层封闭能力差的岩性圈闭,油气在圈闭中依次渗滤作用的结果,出现自上倾方向的空圈闭向下倾方向变为纯气藏→油气藏→纯油藏的油气分布特征。
6、天然气成藏方式(1)天然气脱溶成藏(2)水溶对流运移成藏(3)多源复合成藏(4)聚散动平衡成藏
7、油气藏的破坏和油气再分布油气藏的破坏和油气再分布:是指已经处在物理、化学上的稳定性和平衡状态的油气藏在各种地质、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油气圈闭或油气本身的物理化学稳定性遭到部分或全部破坏,致使油气在新的条件下发生再运移和再聚集的过程。油气藏破坏的结果使油气部分或全部散失,或因各种微生物降解或氧化作用产生变质,失去工业价值。油气再分布的结果使原来较大的油气藏分散成若干小油气藏,或者若干小油气藏富集成一个较大的油气藏。
一、引起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地质作用1.地壳运动引起破坏(1)地壳运动使油气藏整体抬升:一方面使盖层遭受侵蚀,残留厚度减小,封闭性变差,另一方面由于油层抬升,油气藏压力下降,溶解气溢出,将石油排剂出圈闭,原来的油气藏变成气藏(2)地壳运动可使储集层不均匀抬升:致使原来的圈闭溢出点升高,容积变小,使油气藏中的油气溢出向上倾方向运移,散失或再聚集形成新的油气藏(3)地壳运动使盖层遭受断裂:断裂是油气藏破坏和再分布的主要因素。断裂会使油气沿着开启的断裂系统大量流失,使油气藏遭受破坏;或使油气在不同储层间进行再分布。破坏的结果使单一富集的油层,分解成若干个油气藏,也有可能使多油层的油气向主力油层富集。2.热蚀变作用引起的破坏(1)热事件:岩浆侵入、埋深增加(2)高温岩浆侵入油气藏能使油气裂解、变质,形成沥青,常使油气藏遭受破坏(3)地层温度增加也会使油气发生热变质作用或裂解,变成气藏 3.生物降解作用引起的破坏:在油气藏埋藏较浅的地区,地下水中的氧和微生物相对较多,微生物会有选择的消耗某些烃类组分而使石油的成分发生改变,这就是生物降解作用。随着降解作用的增强,原油的烷烃,特别是正构烷烃含量变低,而多环和复合环烷烃、芳烃、N、S、O的重杂原子化合物变多,旋光性增强。因此,微生物降解作用会使油藏内原油轻组分逐渐减少,重组分相对增加,最后形成重质油4.氧化作用引起的破坏:近地表环境(运移过程中和成藏以后)中,由于与大气的连通,使原油中的烃类组分遭受氧化5.水动力作用和水洗作用(1)水动力的冲刷作用:强烈的水动力使油水界面变倾斜,甚至将油气冲出圈闭(2)有选择性地溶解可溶烃:溶解度高的组分如苯、甲苯等会被水溶解,被水带走(3)形成沥青垫:有选择性地溶解可溶烃后,可能导致在与水接触的地方形成沥青垫,从而使油藏变小,但也可使沥青垫以上的油藏免遭破坏
二、油气藏的再分布1).次生油气藏:先期存在的油气藏由于各种地质作用遭到破坏,其中的油气发生再运移,在新的圈闭聚集形成油气藏,这样形成的油气藏称为次生油气藏2).次生油气藏形成方式①断层破坏了原生油气藏,油气发生垂向再运移,在浅层形成次生油气藏②构造运动造成圈闭溢出点的抬高,原生油气藏中的油气发生再运移,形成次生油气藏③地层倾斜方向发生变化,油气发生再运移,形成次生油气藏3).形成油气地表显示:油气藏被破坏以后,会以各种方式运移到地表,在地表形成各种各样的显示,常称为油气苗。常见的油气显示:油苗、气苗、石油沥青。
8、油气藏的形成时间的确定①根据圈闭形成的时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油气藏的形成是油气在圈闭中聚集的结果,只有形成了圈闭,油气才能在圈闭中聚集。因此,油气藏形成时间不会早于圈闭的形成时间,即圈闭形成的时间限定了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通过地层层序关系、古构造演化等方面,做出圈闭形成和演化的平面和剖面分析图,可有效地分析圈闭的形成史②根据烃源岩的主生烃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由于生油层达到主生油期时才能大量生成石油,进而排出。显然,油气藏形成的时间只能晚于主成油期,而不可能更早。因此,生油岩中油气生成并排出的主要时期,就是油气藏形成时间的下限(最早时间)③根据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期次和均一温度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间④储层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代学分析。
第六章
1、含油气系统:
一、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含油气系统:被定义为是一个自然的系统,包含活跃的烃源岩及所有已形成的油、气藏,并包含油、气藏形成时所必不可少的一切地质要素及作用。
二、含油气系统的研究内容1.关键时刻是指含油气系统中大部分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时间。2.含油气系统展布范围3.基本要素4.持续时间:是指形成一个含油气系统所需的时间5.保存时间:是指烃类在该系统内被保存、改造或被破坏的时间段,它在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作用完成之后开始6.可靠性等级及命名
2、油气藏分类(1)构造油气藏:凡是因地壳运动使储集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构造圈闭。在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构造油气藏。①背斜油气藏:挤压背斜油气藏、基底隆升背斜油气藏、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披覆背斜油气藏、滚动背斜油气藏②断层油气藏:断块油气藏、断鼻油气藏③裂缝性油气藏:碳酸盐岩裂缝性油气藏、泥岩裂缝性油气藏、砂岩裂缝性油气藏④刺穿接触油气藏(2)地层油气藏:储集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称地层圈闭;油气在地层圈闭中的聚集称为地层油气藏。不包括由于沉积条件的改变或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性圈闭。①地层不整合油气藏A.潜伏剥蚀突起油气藏(古潜山)B.潜伏剥蚀构造②地层超覆油气藏(3)岩性油气藏:由于沉积作用或成岩—后生作用,使储集层岩性或物性发生横向变化而形成的圈闭。在岩性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岩性油气藏。①上倾尖灭型②透镜型③生物礁(4)水动力油气藏:由水动力,或和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条件下不存在圈闭的地方形成聚油气圈闭,称为水动力圈闭,其中聚集了商业规模的油气,称为水动力油气藏。(“悬挂式”油气藏)①背斜型②构造阶地/构造鼻型③单斜型(5)成岩圈闭油气藏:成岩圈闭是在构造圈闭或地层圈闭的基础上,由于成岩作用(主要是胶结作用)及其后的构造运动使油气“冻结”在储集层中而形成的一类特殊圈闭。(6)复合油气藏:储集层上倾方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联合封闭而形成的圈闭,称为复合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称为复合油气藏。
3、地层不整合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1)有利方面①不整合有利于储集层的形成;—大规模裂缝溶洞、孔隙带(风化剥蚀、淋滤、溶解)②不整合面附近有利于形成一系列圈闭;(遮挡)③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破碎面)(2)不利方面:使已经形成的油气藏的盖层甚至储层遭受剥蚀,起破坏作用。
第三篇: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研总结(武汉地大)
名词解释部分(共211个)
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油气藏及其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的地质科学。
2.石油:是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以液态烃为主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又称原油,在成分上以烃类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在相态上以液态为主,溶有大量烃气及少量非烃气和数量不等的固态烃类和非烃类物质。
3.高硫原油:含硫量大于1%的原油。(关于高硫原油和低硫原油,《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陈昭年2005版本身有两种百分比分类)4.低硫原油:含硫量小于1%的原油。
5.石油的馏分:是利用组成石油的化合物各自具有不同沸点的特性,通过对原油加热蒸馏,将原油分割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馏分。
6.石油的粘度:是反映石油流动难易程度的物理参数,实质上是反映石油流动时分子之间相对运动所引起的内摩擦力的大小。
7.石油的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产生荧光的特性。石油中只有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具有荧光性。
8.石油的旋光性:石油能使偏振光的振动面旋转一定角度的性能。9.天然气(广义):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气体。(狭义):岩石圈中以烃类为主的天然气。
10.气藏气:圈闭中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单独的天然气聚集。11.气顶气:与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态位居油气藏顶部的天然气。12.凝析气:是一种含有一定量凝析油的特殊的气藏气,在地下较高的温压条件下,凝析油因逆蒸发作用而气化或以液态分散于气中,呈单一的气相存在,称之为凝析气。
13.凝析油气藏:凝析气被采出后因地表的温度压力降低,其中凝析油呈液态析出与天然气分离,这种含有一定量凝析油的气藏,称之为凝析油气藏,简称为凝析气藏或凝析油藏。
14.油溶气:任意油藏内总是溶有数量不等的天然气,称之为油溶气。15.煤层气:是腐殖煤在热演化变质过程中的产物,以甲烷为主,又称煤层甲烷或煤层瓦斯,主要以吸附态赋存于煤的基质表面,在煤层割理和裂隙及煤层水中还存在有少量的游离气或溶解气。
16.致密地层气:主要指致密砂岩和裂缝性含气页岩中的天然气,广义的致密地层气还包括煤层气,统称为非常规天然气。
17.伴生气(狭义):仅指油气藏中的气顶气和油溶气,广义上还包括油气田范围内分布于油藏及油气藏之间或其上方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气藏气。
18.非伴生气:指那些与油气藏分布没有明显联系或仅有少量石油存在但没有重要工业价值,以天然气占绝对优势的气藏气。19.湿气:C+2>5%的天然气。
干气:C+2<5%的天然气。
20.天然气的相对密度:是指在相同的温压条件下天然气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或者说在相同的温压条件下同体积的天然气与空气质量之比。21.油田水:广义上是指油气田区域内的地下水,包括油气层水和非油气层水。狭义上是指油气田范围内直接与油气层相互联通的地下水,即油气层水。
22.吸附水:成薄膜状被岩石颗粒表面所吸附,在一般的温压条件下不能自由运动的油田水。
23.毛细管水:存在于毛细管孔隙—裂缝中,只有当作用于水的力超过毛细管力时才能运动的油田水。
24.自由水:存在于超毛细管孔隙—裂缝中,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运动的油田水,也称重力水。
25.底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范围以内与油气层相接触,且位于油气之下承托着油气的油气层水。
26.边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以外的油气层水,实际上是底水的自然外延。
27.同位素分馏作用:物质在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下其组成元素的同位素发生变化、转移或分离,或者说是在同位素比值不同的两种物质间进行的同位素分配作用。
28.同位素效应:物质在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过程中,由于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被另外一种同位素所取代,从而导致其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叫同位素效应。29.同位素类型曲线:把原有不同组分的δ碳同位素类型曲线。第三章
3C值变化连成曲线,称为30.储集层: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在其中储存并渗滤的岩层,称为储集层。是地下石油和天然气储存的场所,是构成油气藏的基本要素之一。
31.储集层的孔隙性:指储集层孔隙空间的形状、大小、连通性与发育程度。
32.孔隙度:岩石的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的比值。
33.绝对孔隙度:岩石中全部孔隙体积(称为总孔隙或绝对空隙)和岩石体积之比。
34.有效孔隙度:是指岩石中参与渗流的连通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的比值。
35.流动孔隙度:流体可以在其中流动的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的比值。
36.储集层的渗透性:在一定的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其连通孔隙的性质。
37.渗透性岩石:在地层压力条件下,流体能较快的通过其连通孔隙的岩石。
38.非渗透性岩石:在地层压力条件下,流体通过其连通孔隙的速度很慢,通过的数量有限,称之为非渗透性岩石。
39.绝对渗透率:当岩石为某一单相流体饱和时,岩石与流体之间不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流体呈水平线性稳定流动状态时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透率。
40.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是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
41.相对渗透率:是指岩石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42.储集层的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相互连通关系。
43.毛细管压力曲线(压汞曲线):在不同的压力下,把非润湿相的汞压入岩石的孔隙系统中,根据锁加压力与注入岩石的汞量,绘出压力与汞饱和度的压力曲线。
44.排驱压力:是指压汞试验中共开始大量注入岩样的压力。45.饱和中值压力:是指非润湿相的饱和度为50%时对应的毛细管压力。与饱和中值压力相对应的喉道半径,称为饱和度中值喉道半径,称为中值半径。
46.最小非饱和孔隙体积百分数::当注入汞的压力达到仪器的最高压力时,仍没有被汞侵入的孔隙体积的百分数。
47.油、气、水的饱和度:储集层的孔隙油、气、水充填,油、气、水的含量分别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油、气、水饱和度。48.原生孔隙:是指在沉积时期或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空隙,主要是粒间空隙。
49.粒间空隙:碎屑颗粒支撑的碎屑岩,在颗粒之间未被基质充填,胶结物含量少而留下的原始孔隙。
50.机械压实作用:是指在上覆沉积附和作用下岩石逐步致密化的过程。51.压溶作用:是指发生在颗粒接触点上,即压力传递点上有明显的溶解作用,造成颗粒间相互嵌入的凹凸接触和缝合线接触。52.胶结作用:是碎屑颗粒相互连接的过程。
53.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上方,能够阻止储集层中的烃类流体向上逸散的岩层。
54.区域盖层:稳定覆盖在油气田上方的区域性非渗透性岩层。55.圈闭盖层:直接位于圈闭储集层上面的非渗透性岩层,又成为局部盖层。
56.隔层:存在于圈闭内,对油气有封隔作用的非渗透性岩层。第四章
57.油气圈闭:储集层中被油气高势区或与非渗透性遮挡联合封闭的油气低势区。
58.油气藏:是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在一个油气藏中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气界面,也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
59.工业性油气藏:如果圈闭中油气聚集的数量足够大,具有开采价值,即有工业规模,则称为工业性油气藏。
60.非工业性油气藏:如果圈闭中油气聚集的数量不够大,没有开采价值,即没有工业规模,就成为非工业性油气藏。61.圈闭的有效容积:圈闭能够容纳油气的最大体积。
62.闭合度:圈闭的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垂直距离,是圈闭可能容纳油气的最大高度。
63.溢出点:圈闭能够容纳油气最大限度的位置,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要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溢出,是圈闭内有其溢出的起始点,又叫最高溢出点。
64.闭合面积:是指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闭的封闭区的面积,或者更确切地说,就是通过溢出点的水平面与储集层顶面所交切构成的闭合区的面积。
65.储集层的有效厚度:是指在一定的压差下,具有工业性产油气能力的那一部分储集层的厚度。
66.储集层的有效孔隙度:储集层中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的百分数。
67.油气藏高度:指油气藏顶点到油气水界面的正交距离。
油藏高度:若有气顶时,油水界面和油气界面之间的正交距离。
气顶高度:油气藏顶点到油气界面的正交距离。
68.含油气边界:通常把油气水界面与油气层顶底界面的交线称作含油气边界。其中与含油气顶面的交线称为外含油气边界,与油气层底面的交线称为内含油气边界。
69.含油气面积:有相应的含油气边界所圈闭的面积,通常之外含油气面积。
70.气顶:在油气藏中存在游离气时,油、气、水按密度分异,气总是占据圈闭的顶部,称为气顶,油居中间,水在最下面,在这种情况下,油在平面上呈环带状分布,称为油环。
71.油气藏的驱动力:油气藏中的油气流到井口必须有一定的压力,这种驱动油气流出油层并经井筒达到井口的动力称之为油气藏的驱动力。
72.构造圈闭:凡是储集层的顶面发生局部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73.构造油气藏:在构造圈闭中聚集了工业规模的烃类流体后,称为构造油气藏。
74.背斜圈闭:储集层顶面发生弯曲变形,形成向四周倾伏的背斜,其上方被非渗透性盖层所封闭,而底面和下倾方向被具有高油气势面的水体或其与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的闭合低势区。
75.背斜油气藏:单一背斜圈闭内聚集了工业规模的石油和天然气后,就成为背斜油气藏。
76.断层圈闭:凡是储集层的上倾方向或各个方向由断层封闭而形成的圈闭。
77.断层油气藏:单一断层圈闭中聚集了工业规模的石油和天然气后,即成为断层油气藏。
78.裂缝性背斜圈闭:在背斜构造的控制下,裂缝性储集层被非渗透性岩层和高油气势面联合封闭而形成的闭合低油气势区。
79.裂缝性背斜油气藏:在裂缝性背斜圈闭中聚集了工业规模的石油和天然气后,成为裂缝形背斜油气藏。
80.刺穿圈闭:地下岩体刺穿沉积岩层时,使储集层发生变形,并直接以刺穿岩体遮挡而形成的闭合低势区。
81.刺穿构造:是指地下深处的岩体侵入到上覆沉积岩中而形成的构造。
82.刺穿油气藏:在刺穿圈闭中聚集了工业规模的石油和天然气,即成为刺穿油气藏。
83.地层圈闭:凡是储集层四周或上倾方向因岩性变化或地层变化,被渗透性岩层所封闭而形成的闭合低势区。
84.地层油气藏:在地层圈闭中聚集了工业性的石油和天然气后,即成为地层油气藏。
85.岩性圈闭:凡是储集层因岩性或物性发生变化,其四周或上倾方向和顶、底被非渗透性岩层所封闭而形成的闭合低势区。86.沉积圈闭:在沉积作用过程中因岩性变化所造成的岩性圈闭。87.透镜型岩性圈闭:储集层四周均被非渗透性岩层封闭而形成的岩性圈闭。
88.上倾尖灭性岩性圈闭:储集层上倾方向和顶、底被非渗透性岩层封闭而形成的岩性圈闭。
89.成岩圈闭:在成岩、后生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岩性圈闭。90.岩性油气藏:岩性圈闭中的工业性油气聚集。
91.不整合圈闭:是指储集层上倾方向直接与不整合面相切并被封闭形成的闭合低势区。
92.不整合油气藏:不整合圈闭中聚集的工业性油气。
93.潜山油气藏:是指位于区域不整合面之下较老地层的凸起含油气体。
94.基岩油气藏:是指油气储集于沉积岩基底结晶岩系中的油气藏。95.礁型圈闭:是指具有良好孔渗性的储集岩体—礁体,上方和四周被非渗透性岩层封闭而形成的闭合低势区。96.礁型油气藏:礁型圈闭中聚集了工业性的油气后就成为礁型油气藏。
97.沥青封闭圈闭:储集层上倾方向的非渗透性岩层是由沥青组成的。98.沥青封闭油气藏:沥青封闭圈闭中聚集了工业规模的石油和天然气后就成为沥青封闭油气藏。
99.水动力圈闭:凡是因水动力形成倾斜或弯曲的等油气势面,或与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形成的闭合低势区,使静水条件下不存在圈闭的地方形成新的油气圈闭。
100.水动力油气藏:水动力圈闭中聚集了工业性的油气后成为水动力油气藏。
101.复合圈闭:储集层上方和上倾方向是由构造、地层和水动力三因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共同封闭而形成的闭合低势区。102.复合油气藏:复合圈闭中聚集形成工业规模的石油和天然气后,形成复合油气藏。
103.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凡是储集层四周或上倾方向由任一种构造和地层因素联合封闭所形成的闭合低油气势区。
104.构造—地层复合油气藏:在构造—地层复合圈闭中聚集了工业规模的石油和天然气后,就形成构造—地层复合油气藏。105.构造—水动力复合圈闭:同103。106.构造—水动力复合油气藏:同104。107.地层—水动力复合圈闭:同103。108.地层—水动力复合油气藏:同104。109.水动力—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同103。110.水动力—构造—地层复合油气藏:同104。第五章
111.沉积有机质:通过沉积作用进入沉积物中并被埋藏下来的那部分有机质。
112.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13.Ⅰ型干酪根:是分散有机质干酪根中经细菌改造的极端类型,或藻质型,富含脂肪族结构,富氢贫氧,原始H∕C原子比高,一般为1.5—1.7,而O∕C原子比低,一般小于0.1,是高产石油的干酪根,其热失重为65%,生烃潜力为0.4—0.7。
114.Ⅱ型干酪根:是烃源岩中常见的干酪根,又称腐泥型,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盆地中的浮游生物和细菌,有较高的H∕C原子比,约为1.3—1.5,较低的O∕C原子比,约为0.1—0.2,其生烃潜力较高,热失重为50%—80%,生烃潜力为0.3—0.5。
115.Ⅲ型干酪根:由陆生植物组成的干酪根,又称腐殖型,富含多芳香核和含氧基团,原始H∕C原子比低,通常小于0.1,而O∕C原子比高,可达0.2—0.3,这类干酪根以成气为主,其热失重为30%—50%,生烃潜力0.1—0.2。
116.残余型(Ⅳ型)干酪根:具有异常低的原始H∕C原子比,比值低至0.5—0.6,而O∕C原子比却高达0.25—0.3,含有大量的芳香核和含氧基团,有机质主要为惰性组的氧化有机质和丝质碎片,能生成少量的气,热失重小于30%,生烃潜力小于0.2。117.地温梯度:地壳深度每增加100米时温度的增加值。118.门限温度:干酪根开始大量生烃时所对应的温度值。119.门限深度:干酪根开始大量生烃时对对应的深度值。
120.未熟—低熟油: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种低温早熟的非常规油气,包括生物甲烷气生烃高峰之后,达到干酪根晚期热降解大量生成石油之前,经由不同的生烃机制生成并释放出来的液态烃和气态烃。
121.煤成油:由煤和煤系地层中集中和分散的陆源有机质,在煤化作用的同时生成的液态烃类。
122.有机成因气:指分散的沉积有机质或可燃有机矿产,在其成岩成熟过程中,由微生物降解和热解作用形成的以烃气为主的天然气。123.生物成因气:有机质在还原环境下,主要由微生物降解、发酵和合成作用形成的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有时也包括部分早期低温降解作用形成的甲烷气和数量不等重烃气。
124.油型气:指成油有机质在热力作用下及石油热裂解形成的各种天然气,主要包括石油伴生气,凝析油伴生气和热裂解干气。125.煤型气:指腐殖煤及腐殖型煤系有机质在变质作用阶段形成的天然气,又称煤系气,煤成气。
126.煤系:又称含煤岩系,是指以含有煤层和煤线为特征的沉积岩系。127.无机成因气:是指与地球深部岩石圈和地幔及岩浆热液活动有关,沿深大断裂上升至沉积圈中的天然气,其中占绝对优势的组分或各组分均是无机成因的。
128.烃源岩:在天然条件下曾经产生并排出了足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聚集的烃类的细粒沉积。
129.烃源岩系:在一定的地史阶段、相同的地质背景下,形成的一套烃源岩与非烃源岩的岩性组合。
130.有机质的成熟度:是表征其成烃有效性和产物性质的重要参数,指在有机质所经历的埋藏时间内,由于增温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变化,是地温和有效加热时间相互补偿作用的结果。
131.镜质体反射率:也成镜煤体反射率,是温度和有效加热时间的函数,且具有不可逆性,也是确定煤化作用阶段的最佳参数之一。132.生物标志化合物:是指沉积物和石油中来自生物体的原始生化组成,其碳骨架在经历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被保存下来的有机化合物。133.油气地球化学对比:从广义上说应包括油油对比,油岩对比,气气对比,气岩对比,油气岩对比和天然气的成因分类,其中油岩对比和气岩对比是核心问题。第六章
134.油气运移:是指地壳内的石油和天然气在自然因素所引起的某些动力作用下发生的位置迁移。
135.油气初次运移:指油气在烃源岩中的运移及向运载层或储集层中的运移,其为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是烃源岩内的运移,又称排烃。136.比表面: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内表面的总和。
137.润湿性:是吸附能的一种作用,指液体在表面分子力的作用下在固体表面流散的现象,一般用在固体表面分散流体所需要的功来度量。
138.毛细管压力:在两种互不混溶的流体的弯曲界面上,由由于两边流体所承受的压力不同,在凹面承受较大的流体压力,毛细管中的这种压力差称为毛细管压力。
139.孔隙流体压力(地层压力):是指作用在岩石或地层孔隙中流体上的压力。
140.异常地层压力:是指高于或低于静水压力值的地层压力。141.异常高压:烃源岩由于其岩性致密,成岩压实过程中由于排液不畅普遍造成异常地层压力的现象。
142.剩余压力:指发生在正常压实过程中的异常高压力。
143.构造应力:指导致地壳发生构造运动的地应力,或者是由于构造运动而产生的地应力。
144.连续烃相:是指油气呈游离的连续油气相从烃源岩渗流排出。145.排烃效率:是指烃源岩排出烃的质量与生成烃的质量的百分比。146.油气二次运移:指油气在原岩中排出并进入邻近的运载层以后沿储集层、断层、裂隙、不整合面等通道的运移。广义的二次运移泛指油气脱离母岩后所发生的一切运移,包括已经聚集起来的油气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所引起再运移。第七章
147.油气聚集:是指油气在圈闭中聚集并形成油气藏的过程。包括单一圈闭和系列圈闭的油气聚集。148.充注:油气不断进入圈闭有效空间的过程。
149.生储盖组合:指烃源岩、储集层、盖层三者的组合型式。150.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指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三者本身具有良好的性能,同时它们在时空上具有良好的匹配,有利于油气的高效输导,富集和保存,形成大油气藏,有利于勘探和开发。
151.(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最佳组合型式:输导能力和效率最高的组合型式,表现为生储盖的时空跨距和生运聚作用的连续性。152.时空跨距:是指在一个生储盖组合中,烃源岩层、储集层和盖层彼此在地质时代和空间剖面上的距离间隔距离。
153.烃源岩的最佳厚度:是从生储盖组合这一角度,考虑单层连续沉积的烃源岩在多大的厚度范围内具有最高的排烃效率。
154.最佳生储比率:是指烃源岩与储集层在地层单元中厚度的最佳比率。
155.流体包裹体:是矿物结晶过程中捕获的成岩成矿流体。156.煤层气藏:主要指煤层中甲烷相对富集具有工业价值的层段或部位。
157.油气藏的破坏:是指由于外界地质条件的变化,原来形成的油气藏逐渐消亡的地质过程。其最终结果是油气藏在三维空间上不复存在或部分残存,油气藏中的油气完全逸散或部分残留变质。
158.生物降解作用:微生物有选择地消耗某些烃类成分。该过程大体上按正构烷烃、异戊间二烯烷烃、低环的环烷烃和芳香烃的顺序先后发生。在有氧条件下,这种作用更加明显和强烈,结果造成原油在降解前后成分有很大变化。
159.水洗作用:是在地下水沿油水界面运移的过程中,溶解原油中某些易溶的成分,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总体上轻烃比重烃更易溶解,由此使原油的成分发生改变的过程。
160.油气藏的再分布:若油气藏中的烃类流体在新的环境下分布发生某种改变,建立新的平衡,形成新的油气藏,称为油气藏的再分布。161.油气地表显示:是油气藏遭破坏后的油气再运移,或未经成藏的油气直接从烃源岩沿通道运移至地表的产物,可以有气态烃、液态烃、和固体沥青三种相态和产出。
162.宏观油气显示: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到的地表油气显示,通常是油气沿断层或储集层直接运移到地表或是含油气层被剥蚀出露地表的产物,有油苗、气苗、含沥青岩石。
163.微观油气显示:只能用仪器检测的油气地表显示,通常是由天然气扩散或油气的微渗漏所形成的。第八章
164.地貌盆地:指被天然高地所围绕的陆地表面或洋底的地形凹地。165.沉积盆地:指在地球表面具有相当厚沉积物的一个构造单元。166.构造盆地:是受到后期构造改造作用而形成的盆地。
167.含油气盆地:是具备成烃要素、成烃过程,并已经发生具有工业价值油气聚集的沉积盆地。
168.前陆盆地:是指位于线性收缩造山带前缘和相邻稳定克拉通之间的狭长盆地。169.山间盆地:是指以逆断层为盆地边界的断陷盆地。
170.含油气系统:一个包含有效烃源岩及其相关的油气,以及形成油气聚集所必需的地质要素和作用的天然系统。
171.有效烃源岩:是指正在大量生排烃或在过去某一地质时期曾经大量生排过烃的原岩。
172.裂谷:是指由于整个岩石圈减薄和遭受伸展破裂而引起的,并且常常是一侧为正断层限制的断陷盆地。
173.油气聚集带:是指受一定区域地质条件控制的油气田带,其中各油气田具有相似的地质构造特征或相似的沉积条件和油气藏形成条件。油气聚集带的范围相当于盆地内的三级构造单元,但不是盆地内所有的三级构造单元均能形成油气聚集带。
174.油气田:是指一定的产油气面积上油气藏的综合,该产油气面积可以是受单一的构造或地层因素所控制的地质单位,也可以是受多种因素所控制的复合的地质单位。
175背斜型油气聚集带:指油气田带在构造上为一背斜带,其中油气藏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背斜构造控制。
176.一定的产油气面积:是指不同层位的产油气层叠合连片的产油气面积。
177.构造型油气田:指产油气面积上受单一的构造因素所控制的含油气面积。
178.地层型油气田:指在区域均斜或单斜构造背景上,由地层因素所控制的含油气面积。179.复合型油气田:指在油气田范围内不同层位和深度的油气藏受构造、地层、水动力诸因素中的两种或多种因素控制的油气田。180.油气资源:指蕴藏在地壳中的石油和天然气。
181.油气储量:指已经探明或基本为人们所了解控制的,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进行开采的那部分油气数量。
182.油气资源量:指根据现有的地质资料和石油地质理论,推测地下可能存在的,总的油气数量。
183.探明地质储量:是指在油气藏评价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很大地质储量,其相对误差不超过±20% 184.控制地质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提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地质储量,其相对误差不超过±50% 185.预测地质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了工业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可能存在的油气藏,估算求得、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
186.潜在原地资源量:在圈闭预探阶段前期,对已发现的、有利含油气的圈闭或油气田的邻近区块,根据石油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采用圈闭法估算的原地油气总量。
187.推测原地资源量:主要在区域普查阶段或其他勘探阶段,对有含油气远景的盆地、坳陷、凹陷或区带等推测的油气聚集体,根据地质、物化探及区域探井等资料所估算的原地油气总量。188.原生油气藏:指烃源岩及相邻近或一定距离内的储集层中,油气第一次聚集形成的油气藏。第九章
189.油气资源评价:指计算或分析某一特定区域地下油气富集量的过程,主要回答该特定区域内有无油气?有多少?分布状况如何?能否勘探开发?是否值得勘探开发?如何进行勘探开发等一系列问题。190.含油气大区评价:是一个石油大国或大的跨国公司为制定远期勘探规划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分析含油气大区的含油气特征与对比选择,包括石油地质综合研究,资源量预测和经济决策分析三部分。191.盆地评价:是区域性评价的基本单元,是是国家或石油公司为制定中期战略规划而进行的评价工作。
192.区带评价:是盆地勘探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产生的,适宜局部评价和预测的分析方法。
193.区带:是盆地的同一区域内有相同成因联系的所有圈闭或潜在勘探目标的总和,是盆地内油气聚集的基本场所,是为了适应局部油气勘探和评价而产生的过渡性地质单元。
194.圈闭评价:是各级油气资源评价中最具体、最实际的工作,也是勘探阶段的最终目标,其目的在于拟定勘探井位,直接发现油气田。195.油气资源评价系统:以地质概念模型为基础,通过各种定量参数的分析研究,用数学模型或者用推理求解的办法,针对各种勘探目标进行评价,使其逼近客观实际,以求得评价的系统性结果。增补: 196.甲烷水合物:在特定的低温高压条件下,甲烷气体可容纳水分子形成一种具笼形结构、似冰状的固体水合物,又称固态气体水合物,多呈白色、浅灰色,通常以分散状的颗粒或薄层状的集合体赋于沉积物之中。
197.石油的组分组成:利用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对组成石油的化合物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的性能,选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原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
198.系列圈闭:沿一定路线上溢出点依次升高的多个圈闭。199.TTI:即时间—温度指数,根据促使有机质成烃热演化温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的一种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200.CPI:碳优势指数,反应有机质或原油的成熟度。201.流体势: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总和。202.力场强度:单位质量的流体在力场中所受到的力。
203.生油窗:指在热催化作用下。有机质能够大量转化为石油和湿气的生油时期,即有机质大量生成液态石油的温度或深度区间。204.氯仿沥青“A”:用氯仿从岩石中抽提出来的有机质,也就是能够溶于氯仿的可溶有机质。
205.成烃坳陷:是指盆地中分布有成熟烃源岩的深坳陷区,应具有广阔的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沉积环境,较高的沉积速率和较长的沉积时间,有利于有机质在较短时间内成熟并排出油气。
206.有效圈闭:曾经聚集并保存了具有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圈闭。207.非常规油气藏:成藏机理不同于一般常规的油气藏,包括深盆气藏、煤层气藏、甲烷水合物。
208.自生伊利石:是高岭石和钾长石在储集层酸性水介质中溶解沉淀出的一种成岩矿物。
209.重质原油:通常把相对密度大于0.9的石油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210.深盆气藏:是指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的圈闭机理和分布规律的非常规天然气藏,因分布于盆地深部或构造底部,故称为深盆气藏。
211.次生油气藏:油气藏遭到破坏后,未消亡的油气在再运移过程中遇到新的圈闭而聚集形成的油气藏。
大题部分(共38个)
1.石油的化学组成
2.碎屑岩储集层物性影响因素 3.碳酸盐岩储集层物性影响因素 4.盖层的封闭机理(盖层的评价)5.背斜油气藏 6.断层油气藏 7.裂缝性背斜油气藏 8.刺穿油气藏 9.岩性油气藏 10.不整合油气藏 11.礁型油气藏 12.沥青封闭油气藏 13.水动力油气藏
14.成烃演化与模式+干酪根的变化+干酪根的类型 15.天然气成因类型的判别+煤成烃理论 16.烃源岩的评价 17.油气初次运移 18.油气二次运移
19.断层在油气运移,聚集成藏及油气藏破坏中的作用 20.油气聚集(如差异聚集,就那几个过程)21.油气藏形成条件 22.油气藏形成时间与期次 23.煤层气藏+煤型气 24.深盆气藏 25.油气藏的破坏 26.油气聚集带+油气田 27.油气资源评价及其方法 28.含油气盆地的类型与特点 29.油气地球化学对比 30.海陆相石油的区别 31.圈闭的度量 32.油气藏的度量 33.圈闭的分类 34.油气藏烃类相态分类 35.油气藏驱动类型分类 36.石油有机成因的证据 37.沉积有机质分布的影响因素 38.影响石油生成的理化条件
第四篇:《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矿物:
7.向斜:
8.转换断层:
9角度不整合:
10断层:
11磨拉石建造:
12背斜:
13沉积相:
14矿物:
15倒转褶皱:
第 1 页
共 3 页 16地层倾向:
17指相化石:
18整合接触:
19岩层走向:
20岩石:
21晶质体:
22古登堡面:
23类质同像:
24地层层序律:
25气孔构造:
26克拉克值:
27片麻构造:
——整合八套试卷中的名词解释题而得第 2 页
共 3 页
1新构造运动:一般是指晚第三纪及其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变动(2分),表现为垂直升降运动(1分)和水平运动两种表现形式(1分)。
2风化壳:不整合的标志(2分),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蚀,残留难分解的物质,一般是铁和硅质物(2分)。3莫霍面:是一级的不连续的界面,在地下33公里处(1分),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3分)。4标准化石:演化速度最快,分布最广的化石(1分),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3分)的化石。5岩石圈: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圈以上部分),都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统称为岩 石圈。
6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1分)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1分),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2分)。
7向斜:两翼基本对称,核部地层较年轻(2分),两翼地层较老(2分)的褶皱。8转换断层:是指发生在大洋中脊处(2分)的一种特殊的平移断层(2分)。
9角度不整合:不整合的一种类型,(1分)由于构造运动使不整合面的上、下两部分地层的地层产状不平行(1分),二者之间有一个交角的地层接触关系(2分)。10断层:沿着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错动(3分)的断裂(1分)。
11磨拉石建造:是地层由海相转化为陆相后(2分),在山间盆地、山前盆地等地形成的一套陆相的砾岩、砂岩沉积(2分)。
12背斜:是一种褶皱构造,岩层向上突出的弯曲,核部地层较老(2分),两翼地层较年轻(2分)的褶皱。13沉积相:根据沉积地层的颜色、沉积物的矿物成分、颗粒粗细、结构构造、生物化石种类等进行岩相分析,从而恢复古环境(2分),根据沉积环境可以把地层分为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三大类(2分)。14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1分)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1分),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2分)。
15倒转褶皱:是指褶皱的一翼地层倒转(2分),而另外一翼地层正常的褶皱(2分)。
16地层倾向:沿着地层斜面与地层走向垂直(2分)所引的线叫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就是岩层的倾向(2分)。
17指相化石:凡是代表特殊的地理环境(2分),而且指示特殊岩相的化石或化石群,称指相化石或指相化石群(2分)。
18整和接触:新老地层产状一致,岩性变化及古生物演化渐变而连续,新老地层时代连续,其间没有地层缺失。地层形成的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的沉积环境,构造运动主要是地壳缓缓下降,即使有上升,也未使沉积表面上升到水面之上遭受到剥蚀。
19岩层走向:走向线指岩层面同任意水平面的交线(岩层层面上的任意一条水平线)。走向指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以方位角来表示。表明岩层的水平延伸方向。20岩石:矿物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起来形成各种岩石。
21晶质体:由于质点规则排列的结果,就使晶体内部具有一定的晶体构造,称为晶体格架。具有良好几何外形的晶质体,通称为晶体。
22古登堡面:在2900km 深处。在这里纵波速度由13.32km/s 突然降为8.1km/s,而横波至此则完全消失。这个面称古登堡不连续面。
23类质同像:所谓类质同像是指在结晶格架中,性质相近的离子可以互相顶替的现象。
24地层层序律:地层的上下或新老关系,这叫做地层层序。如果地层没有受过扰动,下部的地层时代老,上部的地层时代新,叫做正常层位。地层层序律。
25气孔构造:熔浆喷出地表,压力骤减,大量气体从中迅速逸出而形成的圆形、椭圆形或管状孔洞,称气孔构造。这种构造往往为喷出岩所具有。
26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
27片麻构造:岩石主要由较粗的粒状矿物(如长石、石英)组成,但又有一定数量的柱状、片状矿物(如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在粒状矿物中定向排列和不均匀分布,形成断续条带状构造。
共 3 页 第 3 页
第五篇: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30个)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4、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5、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6、双变质带:大洋板块沿贝尼奥夫带在岛弧与大陆边缘下插引起的成双变质带,一个是分布于靠大洋一侧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另一个是与之平行的高温低压变质带。
7、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8、岩石孔隙度:指岩石内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9、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下地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10、冰川:大陆上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
11、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12、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13、类质同象:指在矿物晶体结构中,由性质相似的其它离子或原子占据了原来离子或原子的位置,而不引起化学键性和晶体结构类型发生质变的现象。但可引起化学成分及其它有关性质的改变。
14、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5、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环境等。
16、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7、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18、波痕:波痕是在流水(或风)作用下,砂质沉积物移动时所形成的沙纹或沙波。
19、火山碎屑岩:指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岩石。
20、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包括岩石的、生物的、地化的特征)。
21、三角洲:带有泥砂的河流进入蓄水盆地,因流速减小,沉积物在河口地区大量堆积,并导致岸线向盆地方向不规则进积而进行的沉积体。
22、浊流:指沉积物颗粒靠涡流(湍流)支撑,呈悬浮状态在流体中搬运的重力流。
23、碳酸盐岩的清水沉积作用:就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24、地层层序律:对于层状岩层而言,老地层先形成、在下面,新地层依次层层叠覆,越往上,地层越新。
25、标准化石: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具有生存时间短、地理分布广、数量很多、保存完好河容易鉴定的特点,称为标准化石。
26、地质构造:指由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的变形产物,具体表现为岩石的弯曲变形(塑性变形产物)和断裂变形(脆性变形产物)等。
27、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呈角度相交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28、同沉积褶皱:指在岩层形成过程中即产生沉积的同时逐渐变形而形成的褶皱。
29、断裂构造:指岩石所承受的应力达到或超过其破裂强度时发生破裂变形而形成的构造。30、含油气盆地:指已经发现工业性油气流的沉积盆地。
二、选择题(30个)
1、地球的形状为()
A、球形;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C、苹果形;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下列单元不属于大陆地表形态的是()A、岛弧;B、丘陵;C、裂谷;D、盆地。
3、下列地点,地球的重力最大的是()A、赤道;B、南极;C、北回归线;D、北京。
4、下列地区中热流值最高的地区是()
A、大陆区;B、太平洋;C、大西洋;D、印度洋。
5、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
6、下列地区中,发生地震机率最小的地区是()A、日本;B、台湾;C、阿拉斯加;D、广州。
7、下列硅酸盐矿物中最易风化的是()A、石英;B、黑云母;C、橄榄石;D、角闪石。
8、分布于洋中脊的地震特点是()
A、震源浅而震级大;B、震源深而震级大;C、震源浅而震级小;D、震源深而震级小。
9、下列不属于地下水沉积作用的现象是()A、溶洞滴石;B、石化木;C、泉华;D、示底构造。
10、下列不是矿物的是()
A、冰;B、石英;C、煤;D、自然金。
11、下列矿物中,硬度比石英大的是()A、黄玉;B、萤石;C、正长石;D、方解石。
12、花岗岩属于()
A、酸性深成侵入岩;B、中性浅成侵入岩;C、基性深成侵入岩;D、基性浅成侵入岩。
13、某碎屑岩含中砾石8%,细砾石10%,粗砂17%,中砂16%,细砂18%,粗粉砂14%,细粉砂17%,则应命名为()
A、含砾的粉砂质砂岩;B、含粉砂的砾质砂岩;C、砾质粉砂岩;D、粉砂质砾岩。
14、无障壁海岸带的波浪带中能量最高的是()A、升浪带;B、破浪带;C、碎浪带;D、冲浪带。
15、障壁海岸潮坪亚相中砂坪属于()
A、高潮坪;B、中潮坪;C、低潮坪;D、潮上坪。
16、燕山构造阶段属于()
A、新生代;B、中生代;C、古生代;D、元古代。
17、寒武纪最重要的标准化石是()
A、笔石;B、珊瑚;C、半淡水鱼;D、三叶虫。
18、根据大陆地表以下温度的分布状况和地热来源,可将地球内部分为以下几个温度层()A、高热层;B、外热层;C、常温层;D、内热层。
19、大陆地壳由()组成
A、硅铝层;B硅镁层;C、镁铁层;D、硅铁层。20、下列作用中属于岩石机械风化作用的有()
A、温度变化;B、冰劈;C、岩石的释重;D、根劈;E、构造运动。
21、河水流动时能量的大小与()有关
A、河床宽窄;B、河水流量;C、河水流速;D、河床地形高差。
22、海水的运动方式主要表现为()A、海浪;B、潮汐;C、洋流;D、浊流。
23、碳酸盐岩结构中常见的粒屑有()A、内碎屑;B、生物碎屑;C、鲕粒;D、团粒。
24、一个典型的现代无障壁海岸沉积环境可分为()A、泻湖;B、海岸沙丘;C、后滨;D、前滨;E、近滨。
25、中生代包括()
A、二叠纪;B、三叠纪;C、侏罗纪;D、白垩纪。
26、在下列地层中发现煤最多()
26、在下列地层中发现煤最多()
A、石炭纪;B、侏罗纪;C、二叠纪;D、三叠纪。
27、岩层产状要素包括()
A、走向;B、厚度;C、倾向;D、倾角。
28、断层的几何要素包括()
A、断层面;B、断盘;C、位移;D、倾角。
29、含油气盆地内的一级构造单元有()A、背斜带;B、隆起;C、坳陷;D、斜坡。30、重力流的形成条件包括()
A、一定的深度;B、物源条件;C、触发机制;D、滞水环境。
1、D;
2、A;
3、B;
4、B;
5、A;
6、D;
7、C;
8、C;
9、D;
10、C;
11、A;
12、A;
13、A;
14、B;
15、C;
16、B;
17、D;
18、BCD;
19、AB;20、ABCD;
21、BC;
22、ABCD;
23、ABCD;
24、BCDE;
25、BCD;
26、ABC;
27、ACD;
28、ABC;
29、BCD;30、BCD;
三、判断题(30个)
1、野外调查是地球科学工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它能获取所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就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态和大小。
3、每个大洋底都有一个洋脊或者洋隆,其中,太平洋底为洋隆,其余三大洋底都为洋脊。
4、平顶海山是高度在海平面附近的海山,其顶部被风化剥蚀和海水冲蚀夷平后,由于区域性下沉淹没于水中而形成的。
5、地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两层组成。
6、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分界线在海岸线处。
7、地表的重力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减小。
8、地球内部的电性主要与地内物质地磁导率和电导率有关。
9、放射性元素一般都集中在固体地球表层,而且主要集中在变质岩中。
10、地壳运动按运动的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11、第四纪以后发生的地壳运动一般被称为新构造运动。
12、引起地震的根本原因在于板块运动。
13、活火山只能分布在板块边缘。
14、整个地球内部都是熔融的,到处都存在岩浆。
15、变质作用中,静压力的主要作用是使变质反应的温度升高。
16、碎屑物质在流水中搬运时,粘土级颗粒一旦沉积后被再一次侵蚀需要更大的流水速度。
17、瀑布的后退是河流的下蚀作用造成的。
18、云南路南石林是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19、千湖之国芬兰,其众多的湖泊是河流成因。20、火山岩中的杏仁体属于显晶集合体形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0、×;
四、填空题(90个空)
1、地磁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密度状况,可将大气圈进一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地球的内部有两个最重要的地震波速度变化界面,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据此可将地球内部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根据变质作用的地质环境、物理化学因素,可将变质作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双变质带分别是靠大洋一侧的___________和与之平行的___________。
6、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几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海水的运动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按冰川在大陆上的分布及其本身的特点将冰川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根据二氧化硅的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标明其二氧化硅含量,否则判错)
10、沉积物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沉积岩的颜色按照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2、碳酸盐岩的结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3、碳酸盐岩中常见的粒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14、冲积扇的沉积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5、按照河道的平面几何形态,可将河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种类型。
16、河流相根据环境河沉积物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__________四个亚相。
17、按湖水深度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可将碎屑型湖泊相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几个亚相。
18、盖洛韦关于三角洲的成因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9、一个典型的现代无障壁海岸沉积环境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几个次级环境。
20、障壁海岸相的亚相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
2、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3、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
4、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5、高压低温变质带,高温低压变质带;
6、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7、海浪,潮汐,洋流,浊流;
8、大陆冰川,山岳冰川;
9、超基性岩SiO2 <45%,基性岩SiO2 45-52%,中性岩SiO2 52-65%,酸性岩SiO2>65%;
10、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
11、继承色,原生色,次生色;
12、粒屑结构,生物骨架结构,晶粒结构;
13、内碎屑,生物碎屑,鲕粒,团粒;
14、泥石流沉积,辫状河道沉积,漫流沉积,筛余沉积;
15、平直河,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
16、河床,堤岸,河漫,牛轭湖;
17、湖泊三角洲,滨湖,浅湖,半深湖,深湖;
18、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
19、海岸沙丘,后滨,前滨,近滨;20、泻湖亚相,潮坪亚相,障壁岛亚相
五、简答题(9个)
1、简述世界地震地分布。
答:引起地震的根本原因在于板块运动。由于板块的相对运动,在板块的边缘造成地应力的积累和应变能的突然释放,从而形成地震。所以地震的分布受板块边界的控制,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以下四个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洋脊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
2、简述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
答: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遭受破坏的作用。风化作用包括三种类型:物理(机械)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机械风化作用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化、水的物态变化(水的冻结与融化以及盐晶体的生长)、岩石的释重以及正在生长的植物根的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是岩石的化学分解,主要包括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等重要的化学反应。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生物在其生命活动中,新陈代谢产物及尸体腐烂分解产物与岩石中矿物的化学元素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使原矿物或岩石破坏的过程。
3、简述母岩风化产物的类型 答:母岩的风化产物有三类:
其一,陆源碎屑物质:它是母岩遭受机械风化后破碎而成的碎屑物质再经机械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所形成的碎屑物质,如石英、长石等。
其二,粘土物质:粘土矿物主要是由母岩化学风化中长石分解而成。
其三,化学及生物化学物质:这类沉积物来源于母岩化学分解。主要是:Al2O3、Fe2O3、FeO、SiO2、CaO、Na2O、K2O、MgO等。它们以胶体真溶液的形式在水中搬运至适当的环境中沉淀下来。
4、解释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答:机械沉积是在碎屑的重力大于水流的搬运力时发生的。由于流水的流速、流量不定,碎屑本身的大小、形状、比重不同,故沉积顺序有先后之分。从碎屑大小上看,最先沉积的是颗粒粗大的碎屑,依次过渡到最小的碎屑;从碎屑比重上看,比重大的颗粒沉积先于比重小的颗粒。这样,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使沉积物按照砾石--砂--粉砂--粘土的顺序,沿搬运的方向,形成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因此,沉积物固结后分别形成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
5、简述成岩作用的主要类型
答: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沉积以后,由疏松的沉积物变成固结岩石的作用。成岩作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压实作用
由于上覆沉积物逐渐增厚,压力也不断增大,因此,沉积物中的附着水分逐渐排出,颗粒间的孔隙减少,体积缩小,颗粒之间的联系力增强,进而使沉积物固结变硬。
2、胶结作用
填充在沉积物孔隙中的矿物质将分散的颗粒粘结在一起,称为胶结作用。
3、重结晶作用
沉积物受温度和压力影响,使非结晶物质变成结晶物质,使细粒结晶物质变成粗粒结晶物质,这种作用称重结晶作用。
6、解释喀斯特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
答: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的CO2和有机酸,在可溶性碳酸盐岩广泛分布的地区,地下水沿层面及孔隙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不断溶蚀沿途岩石。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为主,再加上地表水的共同作用,使地表和地下形成一些特殊地形,这些地形以及作用过程称喀斯特。喀斯特形成的基本条件为:节理等裂隙发育的、产状平缓的厚层可溶性岩石及丰富的可流动的地下水。
7、列举陆源碎屑岩的类型并说明其粒度含量标准。
答:碎屑岩中砾石(粒度>2mm)的含量大于50%者叫砾岩。碎屑岩中粒度为2~0.lmm的陆源碎屑含量大于50%者称为砂岩。碎屑岩中粉砂级碎屑(粒度0.05~0.005mm)占50%以上者叫粉砂岩。粘土岩主要是指粒度<0.005mm的细颗粒组成,并含大量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等)的疏松或固结的岩石。
8、简述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答:在河流相的垂向剖面中,下部为河床亚相,常为河流相沉积的主体,一般厚度较大,主要由河床滞留砾岩、砂岩(边滩或心滩)组成,因位于河流相剖面的下部,又称为底层沉积;剖面上部为堤岸亚相与河漫亚相,称为河流相的顶层沉积,主要由粉砂岩、粘土岩等细粒沉积组成。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组合所组成的垂向剖面下粗上细的正旋回称之为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9、简述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 答:连续沉积的一套不同时代地层的接触关系,叫整合接触。上下地层连续,无间断,岩性和所含化石一致或渐变,产状基本一致。
上下地层间有沉积间断,即两套地层间缺少了一部分地层,这种地层接触关系叫不整合接触。它反映了一个地区长期暴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两套地层间的沉积间断面叫不整合面。根据不整合上下地层的产状关系及其反映的构造运动特征,不整合分为: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反映整体上升。
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产状不同,呈角度相交,反映不均匀升降运动或水平运动,使地层褶皱或倾斜,新地层与不整合面平行,而老地层却与之斜交。
六、问答题(6个)
1、论述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结果。
答:影响和控制变质作用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在变质过程这些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常常是同时存在,相互配合而又相互制约,在不同情况下起不同作用,从而形成不同的变质作用特征。一般说来,温度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温度升高,岩石内部分子或原子活动性加大,为变质创造前提条件,主要引起重结晶和新生矿物形成。压力的作用分两种。静压力是上覆物质重量造成的,随深度增加。其作用使变质反应的温度升高以及形成分子体积较小和比重较大的矿物。而应力是一种定向压力,与构造运动有关,在地壳浅部较强,深部则减弱。地壳浅部,地壳运动应力最集中,以形成岩石构造上的变化为主(机械改造)。在地壳深处,由于温度较高,矿物之间易发生化学反应。最大应力方向溶解(压溶),最小应力方向沉淀,在定向压力作用下形成柱状,片状矿物。在地下流体中,主要是H2O、CO2还有F、Cl、B等挥发分。一般存在于矿物粒间孔隙,裂隙中。可能来自于原岩粒间孔隙,原岩矿物脱水,或岩浆及地壳深处。流体的作用是起溶剂作用,促进组分的溶解,加大扩散速度,从而促进重结晶和变质反应的进行,也可以作为一种组分参加变质反应,形成不含水或含水的矿物,水溶液又是交代作用中物质带入或带出不可缺少的介质。上述各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并存的、相互配合和制约的,在不同情况下,以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因而表现出不同的变质作用特征。
2、论述海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答:海水运动的动能、海水的溶解作用及海洋生物活动等因素引起海岸及海底岩石的破坏作用称海蚀作用。海蚀作用方式有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溶蚀作用,但以机械剥蚀作用为主。机械剥蚀作用有两种:一种是海水在运动过程中对岩石进行冲积导致岩石破坏,称为冲蚀;一种是运动着的海水所挟带的砾砂摩擦、碰撞海岸或海底使其遭受破坏,称为磨蚀作用。海蚀作用的主要营力是海浪。海浪在基岩组成的海岸带以拍岸浪猛烈冲积海岸以及以其挟带的砾砂磨蚀海岸带海底和海岸岩石。潮汐在开阔的海岸带可助长海浪的破坏作用。
在海浪和潮汐的不断破坏下,首先在岸壁基部海浪达到的高度附近,形成沿海岸延伸的凹槽,称为海蚀凹槽。海蚀凹槽继续扩大、加深,海蚀凹槽上部岩石失去支撑而垮塌,形成直的陡峭岩壁,称为海蚀崖。海蚀崖在海浪作用下不断后退,则在海蚀崖前形成由基岩组成的微向海倾斜的平台,称为海蚀平台(或波切台)。底流把剥蚀海岸的物 质带到波切台外靠海水一侧沉积下来形成波筑台。残留于波切台上未被剥蚀掉的基岩岩柱称海蚀柱。海蚀平台因海蚀作用而不断加宽,使波浪冲击崖基时要经过越来越长的距离,波浪的能量消耗越来越大。最终,海浪的能量全部消耗在海蚀平台上。海蚀作用趋于停止。此后,如果地壳上升使波切台上升到海水不能淹没的高度时,形成海蚀阶地。
3、论述矿物中水的存在类型
答:水是很多矿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水在矿物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在矿物晶体结构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分为: 吸附水:中性水分子被机械吸附于矿物颗粒表面或孔隙中,如粘土矿物表面的薄膜水,T≈110℃全部脱失,水的数量也不固定。水不参加晶体构成,与矿物晶体结构无关。
结晶水:以中性水分子形式参与构成矿物晶体结构,水的数量固定,并遵守定比定律,因受晶格束缚,脱失温度较高,约200~500℃,甚至更高,脱失后,结构被破坏。
结构水(或化合水):以OH-或H+、H3O+离子形式参与构成矿物晶体结构,因而也有确定的含量比。结合强度更高,脱失温度500~900℃, 以H2O放出。
沸石水:沸石矿物的晶体结构中存在大的空腔和通道,以H2O存在其中,占有确定位置,含量有一定上限,随温度变化逸失后不破坏结构。
层间水:存在于层状结构硅酸硅矿物结构单元之间的中性水分子,如蒙脱石的层间水,含量不定,水逸失,结构不破坏,只是相邻结构单元层间距缩小,有水时,再吸收,膨胀。
4、论述鲍文反应序列及其用途
答:美国学者N.L.鲍文(1922年)根据人工硅酸盐熔浆的实验发现:岩浆在冷却时,主要造岩矿物的结晶析出遵循一定的顺序,可划分为两个系列,即斜长石的连续反应系列和暗色矿物的不连续反应系列,被称为鲍文反应系列。
根据反应的性质不同,鲍温把岩浆岩中主要造岩矿物分为两个反应系列。连续反应系列为架状的硅铝矿物,矿物成分上有连续渐变关系,内部的结晶格架无质的变化。不连续反应系列为铁镁矿物,矿物成分的变化是不连续的,内部结晶格架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橄榄石变为黑云母,其结晶格架由岛状变为层状。
上述两个系列在岩浆结晶过程中,硅铝矿物与铁镁矿物依次对应出现共结关系,最后两个系列演化成一个系列,即钾长石、白云母和石英,它们是岩浆结晶的最终产物。根据上述反应系列可以解决下列实际问题:
(1)确定矿物的结晶顺序。反应系列上部的矿物比下部的矿物早结晶。显然橄榄石、基性斜长石是最早结晶的矿物,石英则是岩浆结晶的最后产物。
(2)解释了岩浆岩中矿物共生组合的一般规律。由于两种反应系列存在着共结关系,当岩浆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必定同时结晶出一种浅色矿物和一种暗色矿物。例如当岩浆降至1550℃时,析出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基性(钙、培)长石而组成超基性岩。岩浆温度降至1270℃时,单斜辉石和拉长石同时析出组成基性岩。(3)解释了岩浆岩多样性的原因。同一种岩浆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岩浆岩。
(4)解释了岩浆岩中某些结构上的特征。如斜长石的正常环带结构和暗色矿物的反应边结构。
5、列举沉积岩层理构造的主要类型,并加以说明。
答:层理是沿原始沉积平面的垂直方向上矿物成分、颜色、结构等特征发生变化所构成的一种层状构造。层理不仅是沉积岩的基本构造特征,而且也是研究沉积环境或沉积相的良好标志。一般按形态特点把层理分为下列类型:
1、水平层理:细层之间以及细层与层系界面之间互相平行,主要形成于细粉砂和泥质岩石中,多见于水流缓慢或平流的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内,如河漫滩、牛轭湖、泻湖、沼泽、闭塞的海湾沉积物中。
2、平行层理:类似水平层理,细层之间以及细层与层系界面之间也互相平行,但出现在粒度较粗的砂岩中,常伴有冲刷现象,它形成于急流、水浅的水流条件下。
3、波状层理:细层呈波状起伏,但其总方向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层系面。其成因有两种,一种是往复振荡的波浪造成的,波层对称,多见于湖泊浅水带、海湾、泻湖环境的沉积物中;另一种是微弱的单向水流造成的,波层不对称,多见于河漫滩沉积物中。
4、斜层理:细层与层系界面斜交,且层系之间可以重叠、交错。它是水流(或风)中形成的沙纹或沙波被埋藏以后在岩层剖面上所呈现出的构造特征。细层的倾向反映了介质的流向(风向),细层的厚度(相当于沙纹或沙波的高度)反映介质的流速。因此,斜层理常用来作为水流动态(流速、方向、水深等)和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常见者如下:
a、板状斜层理:细层单向倾斜,单向水流所造成,见于河床沉积中。
b、槽状交错层理:在层理的横切面上,层系界面呈凹槽状,细层的弯度与凹槽一致或以很小的角度与之相交;在纵剖面上,层系界面呈缓弧状彼此切割,细层与之斜交。河流沉积物中常见之。c、楔形层理:层系呈楔形,多出现于三角洲及湖、海的浅水地带。
5、透镜状层理:砂质小透镜体连续地且较有规律地包裹于泥质层中,砂岩透镜体内部又具有斜层理。它在潮汐沉积物中最常见。
6、粒序层理:又叫递变层理,是无明显的细层界线,整个层理主要表现为粒度的变化,即由下至上粒度由粗到细逐渐递变。它是浊流的沉积特征,并且比较常见。
7、块状层理:岩层自下至上岩性均一,肉眼看不出其它内部层理构造,一般厚度大于lm,是沉积物快速堆积的产物。也可为生物扰动所致。
6、论述砂岩成分分类的依据并解释为什么以此为分类依据。
答:在岩石分类时,首先必须选择在客观上能够鉴定而又最能联系岩石成因的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其次应当考虑分类方案既适用于野外工作,又适用于室内研究。根据上述原则,目前一致认为砂岩分类应当反映这样三个问题:
1、来源区的母岩性质;
2、搬运和磨蚀历史,即岩石成熟度;
3、沉积时的介质物理条件,即流动因素。
因此,从具体标志来说,应当选择砂岩中的石英、长石、岩屑和粘土基质四种组分作为分类依据。因为这些变量容易鉴别,又有成因意义,它们彼此间的数量关系可以反映砂岩的成因特征。
不稳定碎屑组分可以反映物质来源。长石是花岗质母岩的标志,岩屑则是火山岩、沉积岩和浅变质岩母岩的标志。长石和岩屑的比值(即F/R,称来源指数)可以反映出来源区母岩组合的基本特征。
搬运和磨蚀的历史可以通过稳定组分和不稳定组分的相对量比来表示(即Q/F+R,称矿物成熟度)。在一般情况下,矿物成熟度越高,磨蚀条件越好、搬运历史也越长。砂岩中分布最普遍的稳定组分是石英。
介质的物理条件(密度和粘度)是影响碎屑物机械沉积的重要因素,砂岩中粘土基质的有无和数量多少,是机械分异作用好坏的具体指标,介质的这种性态可以用碎屑与基质比值(即C/M,称流动指数)来表示。C/M比值可以直接反映砂泥混杂的程度,即岩石分选性的好坏。如果C/M比值很小,则砂泥混杂、分选性很差,说明簸选不彻底,沉积物堆积速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