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危机管理概论期末复习
第一次作业(导论—第2章)一.名词解释 1.授益性应急措施
是行政机关为遭受突发公共事件损害的公民和组织,提供救助和保护的应急措施。2.一致性危机p13 一致性危机是可以使整个社会在外部压力之下,更加团结的社会扰动性事件。3.应急行政权p30 应急行政权是指在应对各类公共危机的过程中,依法享有、行使的各类职权和职责。二.简析突发事件管理的比例原则及其具体要求。
公共应急管理中的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紧急权力时,应当全面权衡有关的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采取对公民权益造成限制或者损害最小的行政行为,并且使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付出的成本与所追求的行政目的相适应。
比例原则包括:适合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相称性原则
具体要求:
(1)应急管理措施的方式、强度和持续时间,应当与突发事件的类型、级别、发展阶段相适应,以有效控制危机为必要;
(2)如果有多种手段可以同等地实现某一应急管理目的,应当选择其中对公民权益影响最小的一种;
(3)采取应急管理措施所付出的代价不得与突发事件本身所可能造成的损害丧失均衡。
三.如何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综合性特征?p22 1.全社会共同参与,成功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够调动,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构成一个公共危机管理的网络,实现全民共同参与,形成自救互救与公就并存的局面。
2.全风险,公共危机管理的对象不是单一风险,而是多种风险,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种类型。公务机关要建立以政府为核心和主导的公共危机管理网络,将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的力量协调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应对不同类型的风险。
3.全阶段,无论应对哪种风险,政府都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减缓、准备、响应与恢复重建等阶段,完成公共危机的应对与管理。
第二次作业(第3章—第5章)一.名词解释
1.“应急社会动员”p55 应急社会动员是指为了有效预防和成功应对危机,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宣传教育、组织协调等方式,调动企业、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整合全社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等资源,形成预防与应对危机的合力。2.应急规划p97 应急规划是一个持续性的动态过程,主要指对应急预案的制订、演练、修改活动。二.如何增强灾区对未来灾害的控制力和承受力,降低灾区的脆弱性。p93 1.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减少引发危机的致灾因子。2.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推行与自然合作、而非征服自然的理念。在灾害易发区,避免开展重建工程,从源头上杜绝危机的发生。
3.对于不能规避、不得不建在灾害易发区的建筑或基础设施,要实行更加严格的设计与建筑安全标准,严把建筑施工的质量关,增强其抗毁损的能力,并采取严密的防护性措施。4.增强应急响应能力,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在危机发生后有效应对,尽可能减轻灾害的影响。5.建立良好的应急保障体系,确保灾后重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充裕。三.企业、非政府组织与志愿者、社区与公民个人应对危机各有什么优势?p60-企业:企业有经济实力,拥有自己的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装备。企业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企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可以使公共危机管理更加灵活。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
(1)贴近社会公众,可以反映社会公众在紧急状态下的利益诉求,防止次生、衍生灾害的发生。
(2)汇集着大量掌握应急救援相关技术的人才。非政府组织组成的基础是成员,具有某一方面的思想共识,志趣偏好或专业技能,这些技能往往可以在危机处置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3)反应灵活而迅速。非政府组织具有分散独立决策,且可灵活调动组合各种力量的优势,组织成员来自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可对危机进行有效全面的监控,可及时发现问题的征兆并加以解决 社区与公民个人:
(1)社区是因地缘关系而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当危机来临时,社区中的公众是最直接的承灾主体。由于危机与公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社区公众一旦被动员起来,便具有很高的防灾抗灾意识与热情。
(2)社区中蕴藏着大量可调配的的人力、物力、财力。
(3)社区是公共安全教育的“前沿阵地”。社区为我们进行公共安全教育,普及公共危机管理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4)“熟人社区”的基础土崩瓦解。因此我们需要推动社区参与公共危机管理,以此来增强社区责任意识,培育自主的公民精神,塑造现代意义上的新型,相互守望制度,预防和控制公共危机的滋生
(5)社区参与可以帮助我们从源头上防止危机,比如社区承担起一定的社会化功能,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们习得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四.“预案综合症”有什么表现?如何解决?p105-107 表现:一方面,应急响应需要精明的组织和计划;另一方面,应急响应又是自发的,公共危机管理者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临机决断能力。解决:建立高可靠性组织
1.关注故障。认为每一次微小的差错都是系统问题的征兆,鼓励人们呢报告失误,从最近的危机中学习永不自满。
2.拒绝解释的简单化。鼓励个人看得更远,对人们所公认的智慧提出质疑。
3.运行的敏感性。鼓励持续性的调整以防止错误的累计扩大,鼓励人们说出自己的隐忧。4.重视弹性。不仅形成检测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在故障发生的时候继续工作。
5.尊重专家。决策权授予处于一线并且在相关领域具备最权威专业的知识者。
第三次作业(第6章—第7章)一.名词解释 预测预警系统p116 预测预警的是在危机发生前对致灾因子进行持续、动态的监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风险评估的系统。
二.如何理解预测预警的人本理念?p129-131 1.以人为核心的预警系统必须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横跨全过程、整合式的预警系统。2.以人为核心的预警系统还要体现受众导向的特点,需要开展对预警技术的绩效评估,并对公众安全意识和预警服务满意度实施测评。
3.以人为核心的预警系统需要有相应的预警制度保证其正常运作。三.如何理解危机响应的目标?p134 1.应急响应者的保护。公共危机管理者必须注意保护应急救援队员的安全,还包括对应急救援队员及时地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公共危机管理者应注意救援队员的轮换和劳逸结合,尽快建立应急救援队员的资格考评与分类体系。
2.次生灾害的防范。危机的危害具有很强的连带性和扩散性,在处置过程中,必须以动态发展和普遍联系的眼光来观察危机。我们不仅要具备系统性前瞻性的思维,也必须注重在寻求安全过程中的风险。3.减轻原生灾害的损失。
四.危机发生后救人响应活动包括哪些内容?p137 1.搜索与救援。寻找被困者,将其转移到远离危险的地带。2.医疗急救。对伤者进行检伤分类,分轻重缓急予以救治。
3.进行疏散。要求人们预先指定集合地点,沿着安全的疏散路线进行,到达安全的避难场所。4.开展灾害评估。包括灾情评估和需求评估。公共危机管理者要进行损失评估,以便协调装备和物资,还需要对恢复阶段进行前瞻,根据损失评估确定恢复阶段的资金、政策需求。5.处置危险源影响。6.提供水、食品及避难场所。
7.进行卫生管理。对人与动物尸体进行妥善处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8.维持治安。维持社会秩序,避免趁火打劫等刑事犯罪的发生。9.提供社会心理咨询服务。10.恢复关键性基础设施。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服务应尽快恢复。11.对捐赠进行管理。
12.协调。公共危机管理者需要与专业人员、志愿者进行良好的合作,形成应急响应的合力。第四次作业(第8章—第9章)一.名词解释 1.总体灾害恢复p163 总体灾害恢复是指人们在灾害恢复与重建活动中,要改善生活质量,维护公共安全,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的风险。2.应急沟通p190 应急沟通,就是指应急管理者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关系以交流信息、互动反馈的双向过程。二.结合我国的国情,恢复重建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方面?p171-172 1.做好灾民的安置。灾区恢复重建已原地安置为主,异地安置为辅,还必须对由此可能引发的群体认同性冲突系米高度的重视,做好协调工作,灾区政府应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动员广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应鼓励灾区人民不等,不靠开展生产自救,鼓励合作自救,启动和完善社会化的补偿机制,分散和转移未来可能发生的巨灾风险,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补偿与安置的公开化与透明化。
2.实现心理干预的长效化。不仅要防止社会公众因灾致病因灾致贫,还要防范心理问题带来的公众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是因此而引发的反社会行为。
3.加强未来的风险防范灾区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建筑质量和抗风险能力。
4.以恢复重建促进区域的发展。灾区要因势利导,不仅要努力消除灾区的负面影响,更要除旧布新吐故纳新,在新起点上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发展。三.如何实现危机合作与协调?p207-209 1.在应急合作与协调中沟通占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沟通是合作与协调基础,为了增进应急沟通,应建立一个应急管理的网络体系,建立全社会动员机制,将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以应对突发事件为目的的合力。
2.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部门分割,各自为战是大忌,它不利于我们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的处置。
3.条块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属地政府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主动联系属地内的中央直属部门,密切双方的合作关系。
4.地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相邻省市应建立地域联动机制,在处置突发事件方面相互支持。5.军民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武装力量与人民之间要相互配合合作。
第五次作业(第10章—第11章)一.名词解释 1.舆情监控p222 舆情监控就是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对舆情信息主动地进行监测、汇集、分析、控制与引导,反映社情民意,调动民智和民力,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2.宗教恐怖主义p247 以宗教为驱动力的恐怖主义 3.双应一体化p248 双应一体化,从本质上看是指一国政府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既考虑战时紧急状态的需求,也考虑非战时紧急状态的需求,实现应急与应战的一体化。4.国防动员 p257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在由平时进入战争状态的过程中,调动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确保国家赢得战争的一系列行动。二.媒体与政府、公众三者之间是何种关系?p215 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形成了两组重要的互动关系。
1.媒体受政府制约,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从事媒体具有一定的议程设置功能,可能对政府决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媒体既满足公众需求要引导公众,但是媒体不是一般的商业实体,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追求社会效益,就要满足公众的需求,要引导公众。
第六次作业(第12章)一.名词解释 1.灾害外交 p272 灾害外交指国家行为体或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对其他国家提供灾害援助而增进国家间的关系,是外交行为在危机应对里的一种特殊延伸。2.海外承包工程危机p280 指我国企业在海外工程承包业务的运作过程中由于未能有效识别并化解各种风险因素而造成的企业人员伤亡、工程无法完工、发包方以各种理由拒付、延付工程款、企业效益亏损等不利局面。
二.危机管理国际合作可以采取哪些形式?p271-272 1.从层次和范围上看,危机应对的国际合作可分为三种形式,全球合作、区域合作、双边合作。
2.从合作伙伴的性质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非政府组织合作、救援企业合作、政府间合作。
(1)非政府组织合作。非政府组织可以提供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财政资源;一方面它具有国际组织的特征,可以与地方政府结成危机管理伙伴,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草根组织的特点,组织结构分散化反应灵活,处置效率高。
(2)救援企业合作。它是政府救援的有益与必要补充。
(3)政府间合作,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危机应对的国际合作离不开民族国家,其形式可以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双边合作、国家参与地区或国际合作等。军事合作是政府合作的特殊表现形式。三.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业务危机存在哪些风险以及如何应对。p280-281 风险:
1.政治风险,海外工程承包业务的开展,首先需要一个基本稳定的政治和政策环境,即所在国政治稳定,政策具有连续性。
2.社会风险。工程所在地的社会安全形势,对业务开展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也会导致企业组织管理不能顺利进行。
3.自然风险。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加大。极端气候事件一旦发生,必然导致工期延误,其它自然灾害也可能导致海外承包工程工期延误。
4.合同风险。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必须在所在国经济社会环境中经营。所在国的经济、社会环境稳定与否,直接对企业运营收益产生影响。
5.组织管理风险。海外工程承包企业自身的组织管理工作,较国内企业可能更为复杂。不仅要遵守我国法律,还要严格遵守当地法律,组织管理工作也要考虑到当地的文化、习俗等。6.恐怖主义。在海外,恐怖主义更加猖獗,这也影响了海外承包工程的组织管理工作。应对:
1.我国在海外的公民企业应积极寻求我国驻外使领馆的援助。
2.在发生可能危及企业人员安全的危机事件时,应首先保障企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必要时可撤回部分甚至全部工作人员。
3.除积极主动寻求援助外,还应积极主动向相关国际机构寻求帮助。4.与总部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报告事态发展情况。5.不参与和本企业无关的纷争。6.积极与客观公正的新闻媒体进行沟通。7.依据我国和所在国法律维护权益。
第二篇:公共管理概论重点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10×1分=10分)
二、多项选择题(8×2分=16分)
三、填空题(10×1分=10分)
四、名词解释(5×3分=15分)
非盈利组织:定义:具有法人资格、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享有免税优待、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成员,并具有民间独立性质的组织。
基金会:定义:是一种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有其自己的基金,由其受托人或董事管理,以维持或协助教育、社会、慈善、宗教等公共服务目的,而且提供补助金的公益性组织。
公共事业: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组织。
公共事业组织:定义: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组织。
公共事业决策:决策定义:决策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行动方案,并准备实施的活动,也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公共事业激励:含义:公共事业管理者针对成员的需要,采取某些手段,激发人们为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积极自觉地行动的过程。
公共事业协调: 定义:公共事业协调是指公共事业组织机关及工作人员运用各种方法,调整系统内部个组织之间、人员之间、管理活动个阶段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以便和谐合作的达成管理目标。
公共事业战略决策:是指公共事业组织为了能在社会中获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针对动态变化的社会环境所制定的长远发展规划。它是公共事业组织的最高层根据公共事业的发展目标、资源状况和外部环境而制定的,指明了整个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方向。
公共事业监督 :公共事业监督是指管理系统内外监督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运用适当的监督手段对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保证组织作业程序和工作制度全面、准确、有效地执行,以使系统各环节的管理活动更加规范合理,从而推进组织目标的达成。
五、简答题(4×4分=16分)
1、根据公共价值与私人价值的不同取向,可以把人分为哪几种
①为公共利益而调节私人利益的公共价值的追求者;
②享受公共利益而不愿“让渡”部分私人利益的公共价值的搭便车者;举例:逃票攻略
③以损害公共利益为代价而使私人利益无限膨胀的公共利益的破坏者。
2、政府将一部分公共物品供给交给公共组织的原因
3、公共事业领导应具备的能力:
形成组织远景的能力
定义组织使命和宗旨的能力
制定战略和目标的能
建立组织文化的能力
建立制度和系统的能力
.执行任务的能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建立交流和联系的能力
4、公共事业决策的程序:识别问题,诊断原因。确定目标,制定标准。制定可供选择方案。评估比较选择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效果。反馈偏差。
5、公共事业激励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认同原则
2、公平公正原则
3、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原则
4、随机制宜原则
使公共事业组织中的人们认清形势。
使决策更加合理。
6、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的作用:
促进公共事业组织各部门协调发展。
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统一公共事业组织成员的行为。
促使公共事业组织成员更加自觉地遵守各种社会规范。
7、公共责任在工事业组织中被重视的原因
公共事业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
公共事业的产生途径要求公共事业组织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
公共事业的运作机制要求公共事业组织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
公共事业环境压力也使公共事业组织必须强化其公共责任
8、事业管理的监督方式:
第一道防线:来自政府的监督。
政府采取认证制度来监督。
第二道防线:来自独立第三方的评估。
第三道防线:非营利组织的同行互律
第四道防线:媒体与公众的监督
第五道防线:非营利组织的自律
六、比较题(1×8分=8分)
1、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政府管理、公共管理的区别(3题)
2、①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
3、②公共事业管理客体是公共事业,收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4、③公共事业管理内容集中概括为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
5、④公共事业管理职能是对公共事业调节控制,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
6、⑤公共事业组织的工作绩效,要以社会效益作为标准尺度。
与企业管理:①管理目的不同:公益性/营利性
②管理的运行轨迹不同:法律轨道/利益轨道
③物质资源来源不同:
收入、政府补助、捐赠/投资的回报
④绩效评估不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与行政管理:①管理主体不同:公共事业组织/政府机关
②管理方式不同:
协调讨论的方式/命令与服从的方式
③管理的直接性和间接性不同:
直接性管理/间接性管理
④管理的独立性不同:独立性/非独立性
⑤阶级性与社会性不同:社会性/阶级性
二.公共事业组织领导者与工商企业领导者的区别
同:都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任期:有任期/无任期。
2、工资:来源国家财政/来源企业利润。
3、自身素质:讲究政治素质/讲究经营管理素质。
4、工作方式:公开/隐蔽。
5、人事权限:权限受到限制/相当大的人事自主权。
6、大众传媒:接触多/接触不多。
7、绩效评估:社会效益/利润。
8、公共监督:受到各方面监督/个人行动自由
七、论述题(2题,共25分)
一.事业组织存在的意义
1.推动社会创新与思想创新。
2.提供社会福利。
3.丰富文化生活。
4调适社会生活。
5.传承社会文明。
6.促进自我实现。
1、在公共事业管理中会遇到那些障碍,如何提高沟通的效果
2、面对公共事业组织中的腐败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3、公共事业组织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第三篇:公共危机管理复习
1、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是什么 ?
基本内涵:公共危机管理应是:政府或其他社会公共组织通过监测、预警、预防、预控、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以减少损失,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保护公民的人生安全和财产,维护社会和国家安全。
特征:①公共危机管理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②公共危机的可预防性——通过监测危机管理对象,采取预防措施,可防止危机爆发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
③公共危机管理的外部环境是开放的、非竞争的;
④公共危机管理的处置具有应急性;
⑤公共危机管理依法行政,以强制力作为管理的基础;
⑥公共危机管理的对象和预测具有不确定性;
⑦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和预案具有不确定性;
⑧公共危机管理要受公众的监督和约束;
⑨公共危机管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⑩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国际性。
2、公共危机预警系统的构成内容是什么?
答:①信息收集子系统;②信息加工子系统;③决策子系统;④警报子系统;⑤咨询子系统。
3、公共危机控制处理的难点是什么?
答:①决策;②人员配置;③物资调配;④协调沟通。
4、公共危机的善后处理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恢复机构的正常运作;②资料记录与保存;③事故调查;④清算损失;⑤补偿损失;⑥稳定人心。
5、简述公共危机管理评价的目的。
答:①确认危机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如何,以确认危机的实际损失程度;②基于已经取得的危机信息,判断危机进一步恶化或扩散的概率有多大;③确认危机可能带来的后遗症,其影响程度如何;④确定利益相关者未来可能对企业做出何种反应,其变数如何。
6、公共危机管理者应树立哪些正确的危机管理理念?
答:①全局性的宏观决策理念;②科学决策理念;③公开透明的决策理念;④事前决策的理念;⑤效率至上的决策理念;⑥沟通交流的决策理念;⑦技术创新的决策理念。
答:①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②树立“效率优先”的理念;③树立“平战结合”的理念; ④树立“协调一致”的理念;⑤树立“科学有序”的理念。
7、简述公共危机管理预案的作用。
答:①能够增强危机决策的科学性;②能够增强应对危机决策的时效性;③能够增强危机指挥的规范性;④能够增强危机指挥的权威性。
8、公共危机控制处理的策略有哪些?
答:①危机中止策略;②危机隔离策略(1危害隔离2人员隔离);③危机消除策略;④危机利用策略。
9、公共危机管理善后处理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①公共危机后的安抚机制;②公共危机后的转变机制;③公共危机后的重建机制;④公共危机后的社会心态恢复机制;⑤公共危机后的社会调整机制。
10、公共危机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答:①危机的经过调查;②危机的危害调查;③危机的原因调查。
第四篇: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
考核归档材料
学 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行政管理 班 级:行管131 学 号:1302010245 学生姓名:陈兴宝
任课教师: 安志放 期末成绩:
2016年6月10日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学习体会
通过这一学期对《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学习,收获颇多,弥补了许多我知识上的不足。但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以及老师所讲的众多案例,也引发了我个人的一些感想。下面就简单谈一下我学习此书之后的一些感想和简单的看法。
目前,我国正处在公共危机事件的多发时期,国家是否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危机管理能力,能否应对危机,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曾说:“今后的战争可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公共危机管理”。那么究竟什么是公共危机管理呢? 公共危机管理,也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
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为有效应对这些危机事件,我国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不断延伸到各个领域,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危机管理机构不断增加
我国近几年加大了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各级政府、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建立众多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在各自的领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
(二)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增强
经过期作废2010年西南旱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2011年日本核泄露、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等各类公共危机事故的发生,我国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队伍不断壮大,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三)媒体公开事实信息,走向成熟
危机发生的同时媒介要起到正确的作用,起初发生的一些公共危机事件媒体没有准确的报道相关信息,导致民众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手机、互联网等夸大其辞传播谣言,造成社会恐慌。如今媒体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准确报道,在公开性与准确性方面有显著提高,维护了公民的知情权,在危机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公共危机教育体系极不健全
现如今公共危机事件每天都在发生,然而从小学到大学教育中极少涉及危机教育的内容,我国的危机教育体系极不健全,缺少危机教育,就会缺少危机的意识,进而在面对危机时缺乏“危机应对能力”,手足无措,一切日常积累的知晓与不知晓的防范知识瞬间空白,当前我国公共危机事件密集爆发,政府没有一项决策要建立危机教育机构。企业的危机教育基本上是经营环境和市场竞争,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子女的危机教育也基本上是个人安全教育,缺乏公共危机教育。政府的公共危机教育也基本上是一些危机管理相关部门和人员,告诉他们如何管理和应对危机,根本没有普及到全体公务员和公众,所见所闻最多的也不过是森林防火的宣传,除此之外,危机管理部门的人员没有任何大的作为,只等危机发生了,作补救处理。社会舆论宣传倾向于“好事传千里,坏事不出门”,甚至有意识地掩盖已经发生的或者可能出现的危机„„这些与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抗风险”需要是不相适应的。
(二)公共媒体缺乏正确向导力度
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其各种负面效果也显现出来,媒体会选择一些能够提高收视率的信息,例如血腥,死亡,灾难,暴力等一系列的词语作为热点新闻的主要标准,各媒体在处理信息的同时,通常会把这些词语所关联的事情进行报道,这种不正常的信息取向很容易给公众造成一种夸大性的信息误导,从侧面加大公众对自身所处环境不安定因素的担忧,引发了很多负面效应。
(三)前瞻性传播不受重视
这里引发了一个概念,什么是前瞻性传播?所谓前瞻性传播:是指在公共危机发生之后,真实并及时的发布危机相关的事态信息,全面分析对事态的发展以及所造成的影响,对于危机有可能造成的民众的心理问题进行合理的并且有前瞻性的引导,以尽最大努力完全避免公共危机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新生的危机。2011年典型事例“抢盐**”正体现了我国忽视前瞻性传播,同时也体现了其重要性。
(四)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受制约
非政府组织是由社会公众组成,是政府组织的延伸,在政府管理范围内,而“草根”组织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这种组织服务于公众,秉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全心全意解决公众难题,在民众的心目中是大受好评的,但有一点,这种 “草根”非政府组织并未受到法律认可,因此至今为止它仍然处于“非法”状态。
三、完善政府危机管理职能的建议和措施
(一)加强危机管理教育与训练
建立公共危机教育实训基地让民从更直接的掌握应对各种危机的本领,培养应对危机的心态,从而减少多数民众在面对危机时出现的茫然无措的现象,提高自身的自救能力;陪养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危机管理培训,当紧急时刻到来的时候,他们能够发挥自救与互救的作用,在专业救援队到来之前,降低损失;加强对公务员的危机管理实训,不断增强对危机的意识,从而提高警惕性,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二)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
非政府组织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管理能力。非政府组织具备很多优势,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因为它是非营利性组织,无偿的为受灾民众付出。我们活在危机不断的年代,政府已无法独自应对种种危机,非政府组织逐渐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之一成为必然,因此非政府组织应当更加正规化和专业化,在未来治理公共危机过程中更得心应手,作为政府也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在重建受灾民众家园的时候充分发挥作用。
(三)提高我国公共危机预警能力
全面策划应对危机的计划,和在危机来临时从容应对的管理措施。换句话说就是未雨绸缪,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完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提高公共危机预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政府应当主动关注公共性事件,深刻总结公共危机的起因。
以上内容是我根据《公共危机管理》教材内容以及在网上查找的一些资料而对学习这门课程之后的知识收获以及对某些知识视角的简单的看法。或许有些东西看上去不太实际或者有些草率,不过这些都是知识水平的原因吧,老师有不满意的地方请多包涵。
【参考文献】:
【1】张勇理:《公共危机管理》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5年2月第二版 【2】马建珍:《浅析政府的危机管理》[J],《长江论坛》2003年第5期。【3】胡灿东 几种危机管理理论之比较及其借鉴意义 东岳论丛 2015年12月(第36卷/第12期)
第五篇: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公共危机(public crisis)p8:是指对整个社会政策秩序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威胁或危害,需要做出关键决策进行处置应对的各类突发事件。
2、恢复与重建(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p175:公共危机的恢复与重建可以广泛地界定为在应急处置结束后,管理主体为恢复政策的社会秩序和运行状态所采取的一切措施的总和,这一阶段的危机管理由非常态转向常态的关键环节,其基本要求是实现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的有机结合与顺利转换。
3、公共危机预测(public crisis forecast):是指准确把握公共危机事件的脉络,为防范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
4、公共危机管理保障(protection of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p237:是指组织运用后勤力量,在对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处理中,对特定对象所进行的保障,包括资金支持和物质支持两个方面。
5、公共危机决策(public crisis decision)p50:就是在公共危机状态下,要求组织在极为有限的时间、信息、资源、人力等严格约束条件下快速采取非常规的危机应对具体措施来控制、降低和消除公共危机。
6、公共危机管理体制(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p29:广义:是指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企业甚至公民个人在内的各类主体在公共危机应对和处理中所形成的关系模式。其中,政府部门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狭义:是指国家和政府机关在进行公共危机管理中所采用或形成的关于机构设置、权责划分及运行机制等各种制度的总和。
7、公共危机沟通(public crisis communication)p208:是指公共部门以沟通为手段、以解决危机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化解危机和规避危机的活动过程。
8、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p10: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为。
9、应急处置(emergency handling)p140:是一种事后阶段的反应,是危机管理极为重要的阶段,它直接决定着公共危机管理效果的好坏。
10、公共风险评估(public risk assessment)p81:是指在公共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应用一定的方法对所收集的大量的信息加以分析,估计和测定公共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确定其风险级别和管理优先级的过程。
11、危机预警(crisis warning)p132:指的是国家通过各种公共危机信息系统的监测,在发展公共危机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或已经发生但可能升级扩大时,向社会发布警报信息的行为。
12、公共危机管理(public crisis management)p10:是指政府和其他社会公共组织等危机管理主体,以公共危机为目标,通过监测、预警、防控来防止公共危机发生,或者通过控制、应急处置、评估、恢复补偿等措施减少危机损失,避免危机扩大和升级,使社会恢复政策秩序的一整套管理体系与运作过程。
13、新闻发言人制度(spokesperson system)p222:就是由专门的官员和机构,代表各级党组织、政府或重要部门、机构、团体就有关事宜通过媒体公开发布信息,并就新闻记者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解答、诠释、说明。
14、危机损失评估(crisis damage assessment)p184:指的是查清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对灾害强度、损失的量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简答题
1、危机管理法制内涵是什么?P263(what is the connotation of crisis management legal):在公共危机状态下,整个国家生活与社会秩序受到巨大冲击,需要运用国家紧急权利来控制和消除危机时没调整非常状态下国家权利之间,货架权利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保障全社会能够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和法律秩序,维护和平衡社会公共利益与公民合法权益。
2、简述应急预案有那些特点?P89(outl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ergency plans):(1)科学性(2)全面性(3)简洁性(4)详尽性(5)权威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6)预案与其他计划类文种不同的特点
3、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有哪些功能?P30(what are the functions of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
1、是公共危机管理活动的组织保证;合理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能够使各级各类机构明确分工,相互协调,有序运作,确保公共危机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还可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效率。
2、有助于整合社会资源,可以积极发动民间社会资源的作用,使各方在互信的基础上,相互沟通合作,共同预防和应对危机。
4、应急处置的基本步骤是什么?P149(what are the basic steps to deal with emergencies):(1)启动预案(2)制定处置与救援方案(3)实施处置与救援方案(4)调整处置与救援方案(5)应急处置与救援结束
5、简述公共风险评估的原则?P81(brief the principles of public risk assessment):(1)整体性或系统性原则(2)统一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
6、公共危机损失评估包括哪些内容?P184(what are the included contents of public crisis damage assessment):
1、物质损失:主要包括主要基础设施和相关基础设施两类。
2、经济损失:包括工业损失,以及突发事件对工业和农业,林业,畜牧业造成的损失
3、心里创伤:
4、其他损失:包括人员和环境损失。
7、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的新特点是什么?P287(what is the new feature of chinese public crisis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1)危机事件领域呈现多层次性(2)危机事件规模扩大,影响范围扩展(3)危机事件的组织性、暴力性(4)危机影响方式多元(5)危机事件趋于国际化
8、简述公共危机决策的特征?P52(brie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crisis decision-making):(1)快速果断
(2)决策环境条件的严酷性与决策的高风险性(3)决策程序的非常规性与效果的非预期性(4)决策者个人的人格化与创新性
9、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内涵是什么?P237(what are guarantees of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包括:人力资源,财力保障,物资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维护,人员防护,通信保障,公共设施、科技支撑等方面的内容。
是指组织运用后勤力量,在对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处理中,对特定对象所进行的保障,包括资金支持和物质支持两个方面。
10、简述公共危机决策的流程?P60(brief the process of public crisis decision-making):(1)公共危机决策的问题界定(2)公共危机决策的目标设定(3)公共危机决策的规划方案(4)公共危机决策的方案选择(5)公共危机决策的绩效评估
11、简述公共危机沟通的方式有哪些?P214(brief the ways of public crisis communication):(1)现场沟通(2)新闻公告(3)个别会谈(4)电话和信件(5)接待中心(6)网络平台
12、简述公共危机的预警过程?P125(Brief the warning process of public crisis):
一、信息监测;加强监测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和体系,是提高政府信息收集能力,及时做好预警工作,有效预防,减少公共危机预警的发生,控制,减轻,消除公共危机引发的危害。
二、信息发布;一方面有利于应急处置机构对时态发展进行科学分析和最终 做出准确判断;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知晓公共危机的发展态势,并做好有关自救,他救准备。
三、预警措施。将发生危机时,有关政府应当根据公共危机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布相应的预警级别。
13、简述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含义?P8-10(brief the meaning of public crisis and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公共危机是指对整个社会政策秩序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威胁或危害,需要做出关键决策进行处置应对的各类突发事件。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和其他社会公共组织等危机管理主体,以公共危机为目标,通过监测、预警、防控来防止公共危机发生,或者通过控制、应急处置、评估、恢复补偿等措施减少危机损失,避免危机扩大和升级,使社会恢复政策秩序的一整套管理体系与运作过程。
14、简述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P17(brie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1)效率性原则协(2)同性原则(3)安全性原则(4)依法应对原则(5)科学性原则(6)适度性原则
15、简述应急预案制定的基本原则?P91(brie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king emergency plans):(1)法制性原则(2)统一性原则
(3)成本控制性原则(4)简洁性原则(5)可操作性原则
三、论述题:
1、试述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责任?P143(1)政治责任(2)法律责任(3)经济责任
2、如何控制和处理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贫富严重分化等社会危机现象?
答:
1、完善税收政策,调整分配机制;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3、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向西部倾斜
4、大力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3、试述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的区别?P21(社会风险强调风险,风险社会强调社会)
(1)时间维度上的区别(2)社会内涵上的区别(3)风险内涵上的区别(4)风险范围的区别(5)风险来源上的区别
(6)在风险预警方面的区别(7)在风险后果方面的区别
4、请对当前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各类重大公共危机进行分析?
答:主要面临的危机有:
(一)经济危机。
中国经济目前正在以较高速度发展,特别是房地产经济成倍的增长,极有可能引发泡沫。另外,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城乡差距、社会贫富不均等危机,极易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
(二)环境危机。
近年来,我国水灾旱灾不断、2008年-2011年不断发生的各种大地震、还有青岛水污染事件、台湾遭遇特大台风事件等等,无不反映了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影响程度也越来越深。一方面暗示着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敲响了树立危机意识的警钟。
(三)民族危机。
全球化到来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上中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人员构成复杂以及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最主要的危机还是民族危机。近段时间来新疆暴力份子恐怖袭击事件的频发,揭示了民族危机的高度危害性。
(四)公共卫生危机。
(五)人口危机。开放二孩政策以及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冲突。人口高度集中、搞流动性、复杂性
5、转型期间中国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新问题是什么?P289(1)现代社会系统的脆弱性日趋加深(2)自然灾害日趋频繁和严重
(3)转型期社会不稳定因素日趋增加
6、试述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的联系?(1)都涉及社会与风险两个范畴
(2)都指向损失的可能性
(3)社会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风险社会
7、试从美国“9.11”时间,中国的“非典危机”,印度洋大海啸,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2014年西非国家爆发的埃博拉病毒等公共危机事件来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公共危机频发的原因、特点及发展趋势? 答:公共危机频发的因素:
1.气候地质因素。如洪水旱灾、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2.环境因素。如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害虫灾害等;3.传染病因素。如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等;4.战争和冲突因素。如世界战争、军事入侵、种族冲突、恐怖活动等;5.经济因素。如经济衰退、金融风险等。经济全球化下,日益联系的今天,只要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或政治出了问题,就会迅速传导到其它国家或地区,甚至引发全球性危机。
6.人的因素。发展中国家出于对经济贫困的恐惧和不能加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忧虑,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沿袭发达国家早期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来求得经济发展的战略,盲目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和工业建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消耗与破坏了大量自然资源。由于片面追求经济“腾飞”,接受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和文化观念,使非理性的欲望恶性膨胀,出现挥霍无度、享乐纵欲和不择手段地追求自身利益等腐败现象,将引起更大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根本原因:人类社会发展中内在矛盾的加剧与激化。特点:一是全方位、多层次, 多重危机并发;二是破坏力大, 持续时间长;三是不分国界、扩散范围广和难以控制。
公共危机的发展趋势 :
1、诱发公共危机的因素不断增多,公共危机发生更加频繁;
2、地区性危机事件减少,跨国性的危机事件增多;
3、公共危机信息扩散的速度加快;
4、公共危机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5、公共危机的危害性呈增长趋势;
6、公共危机的种类增多;
7、单一型危机事件减少,复合型社会
8、试述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哪些问题?P229(1)新闻发言人制度缺乏法律上的支持与保障(2)新闻发言人专业化和职业化不够(3)缺乏对新闻发言人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9、结合实际,谈谈当前中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P42(1)部门化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体制,对于新的突发事件引起的公共危机缺少相应的管理机构,不同的管理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交叉和相互扯皮推诿现象,中央和地方的管理职能没有完全理顺,责任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到位。(2)民间组织体制不健全,社会力量发挥不够(3)专家咨询作用发挥不够喝咨询组织不健全
(4)其他还有:法律法规方面不够完善;各方面通力合作应对公共危机方面,各个方面的联动机制不顺畅;综合协调能力方面,各级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的
综合协调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在社会公众参与方面,公共危机管理利害相关参与存在不足与低效并存的情况。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的国际合作体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10、试述公共危机事后总结的步骤?P200
1、对危机管理进行全方位调查。包括对危机发生的原因、危机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及危机管理的成效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力求全面掌握真实可靠信息。
2、总结和评估。也是对危机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反思。
3、根据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对危机管理进行改进。也就是对危机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综合归类,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和措施,并责成有关部门逐项落实。
11、结合实际案例,谈谈我国目前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P100(1)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对应急预案的认同程度较低
(2)应急预案陈旧、不科学和缺乏联合应急预案
(3)就领导干部而言,缺少具备启动应急预案的科学决策能力
12、试述我国公共危机监测与预警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P134 在监测方面:信息监测体系不健全,缺乏统一协调指挥;危机监测系统高度分散,造成网点重复建设、设备重复购买、浪费惊人的现象;由于综合信息系统的缺失,没有与民众直接联动的信息交流平台,公民没法参与进来,使得各系统的灵敏度和有效性降低。
在预警方面:
1、危机预警系统设计有缺陷。
2、对危机预警的激励不足。
3、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障碍。
4、危机评估准确性不高。
5、危机预报不及时
6、对危机信息不予重视,对危机预报反应 迟钝等。
13、结合实际,试述我国公共危机决策中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P66 问题:(1)公共危机决策意识不强(2)公共危机决策机构存在缺陷
(3)公共危机决策的公开性和可预测性较差(4)公共危机决策人员素质普遍较低(5)公共危机决策工具缺乏创新 改进:(1)转变公共危机决策观念(2)优化公共危机决策组织机构(3)提高决策系统的创新能力(4)优化决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