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制造业信息化考试重点总结(完全版)
2010工业工程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CYH编辑
信息化重点问题
1.简述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
答:制造业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融为一体,并应用到企业产品生命周期(life-circle)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过程。换句话说,制造业信息化就是只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产品生产的决策、设计、制造、管理与控制、销售等环节集成和一体化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产品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2.简述我国目前制造业信息化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 答:特点:1)设计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制造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和企业数 字化;
面临的问题:1)劳动力生产率及工业增加率低,2)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3)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大部分技术及关键设备依赖进口,4)企业生产管理模式与体制改革还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5)装备制造业规模较小,产业缺乏活力; 3.名词解释。
DFX:design for X,是面向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的缩写,X可以代表产品生命周期的某个环节。CE:concurrent engineering,并行工程,是对产品设计集齐相关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是一种只打新产品开发的哲理。
AM:agile manufacturing,敏捷制造,通过将高素质的员工、动态灵活的组织机构、企业内及企业间的灵活管理以及先进的制造技术进行全面集成,是企业对持续变化、不可预测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从而获得长期、持续的经济效益。
VM:virtual manufacturing,虚拟制造,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建模与仿真环境,是的产品的规划、设计、制造、装配等均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且对设计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提供支持。GM:green manufacturing,绿色制造,就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高。4.ERP定义和特点。
答:定义:ERP的定义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和管理系统三个层面上来描述。1)ERP 是MRP和MRPⅡ软件的延伸,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向导,要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的,在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2)ERP是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以资源计划与控制为主线,以网络与信息技术为平台,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等信息产业成果,实现了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的有机集成,实现了客户,市场、小手、计划、采购、生产、外泄、成本、财务和服务的集成和支持业务流重组的软件产品。3)ERP是整合了企业管理概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为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特点:(1)ERP更加面向市场、面向经营、面向销售,能够对市场快速响应;它将供应 链管理功能包含了进来,强调了供应商、制造商与分销商间的新的伙伴关系;并且支持企业后勤管理。(2)ERP更强调企业流程与工作流,通过工作流实现企业的人员、财务、制造与分销间的集成,支持企业过程重组。(3)ERP纳入了产品数据管理PDM功能,增加了对设计数据与过程的管理,并进一步加强了生产管理系统与CAD、CAM系统的集成。(4)ERP更多地强调财务,具有较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这使价值管理概念得以实施,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更加有机地结合。(5)ERP较多地考虑人的因素作为资源在生产经营规划中的作用,也考虑了人的培训成本等。(6)在生产制造计划中,ERP支持MRP与JIT混合管理模式,也 2010工业工程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CYH编辑
支持多种生产方式(离散制造、连续流程制造等)的管理模式。(7)ERP采用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如客户/服务器分布式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基于WEB技术的电子数据交换EDI、多数据库集成、数据仓库、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及辅助工具等等。5.简述PDM系统特点和功能
答:特点:1)PDM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用整体优化的概念对场频设计数据和设 计过程进行描述,规范产品生命周期,保持产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跟踪性。
2)PDM采用面向对象的开放式体系结构,提供系统功能扩展和标准接口。3)采用客户/服务结构,为多用户协同工作提供了一个方便灵活的运行方式。4)支持多种数据存储,如分布式数据存储、元数据存储。5)而实现与CAD/CAM软件的无缝集成。6)支持多重硬件平台、多操作系统以及多种通信协议。
7)PDM已经逐渐成为支持业务过程重组、实施并行工程、CIMS工程和ISO质量认证系统工程的使能技术。
功能:1)数据与文档管理。2)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3)过程和工作流程管理。
4)设计检索与零部件分类库管理。5)项目管理
6.CIMS系统的概念、内涵和发展趋势
答:概念: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一种基于CIM这里构成的计算机化、信息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制造系统。该系统把工厂的全部生产活动所需的分散的自动化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是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和实现总体高效益的制造系统。内涵:CIMS由五大功能分系统构成的,即管理信息系统(MIS)、工程设计自动化分系统(EDS)、制造自动划分系统(MAS)、质量保证分系统(CAQ)一击网络/数据库分系统(NET/DB)。发展趋势:系统集成是CIMS的核心技术。系统集成整炒年糕信息集成向过程重构与优化(过程集成)和企业间集成的方向发展。
信息化基础重点问题提纲
1.信息技术成为当代社会最活跃的生产力,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2.世界范围的信息化热潮
3.当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主要问题是 4.制造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5.制造业信息化内涵与作用: 6.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五个主要发展方向: 7.指导思想:本重大项目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 8.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大项目战略目标: 9.信息:
10.信息的基本特征 11.信息的地位和作用 12.信息活动: 13.信息技术: 14.企业信息化的分类
15.企业信息化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16.21世纪制造业的主要特点 17.21世纪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18.CIM:
19.CIM 2个基本观点:
20现代集成制造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概念好处 21.CIMS的系统结构: 22.集成技术:(1)信息集成:(2)过程集成:(3)企业间的集成:(4)人的集成: 最关键 23.几种集成的相互关系: 2010工业工程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CYH编辑
24.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趋势: 25.DFX(design for X): 26.DFX分类取决于X的分类: 27.广义的DFM:(1)零件DFM(2)面向装配的设计(DFA)(3)成本早期预估 28.并行工程(CE): 29.狭义的并行设计是指针对设计与制造过程并行 30.敏捷制造的理念: 31.敏捷制造的主要特征: 关键技术包括: 32.产品驱动的企业动态联盟: 33.虚拟制造(Virtual manufacturing): 34.虚拟制造的特点: 35.虚拟制造分类: 36.绿色制造(Green manufacturing): 37.绿色设计: 38.绿色设计两种模式: 1)面向拆卸的设计(DFD)2)面向回收的设计(DFR)39.绿色材料: 40.绿色包装: 41.企业管理发展历史: 42.物料需求计划MRP: 43.MRP几个相关的概念:(1)物料与物料代码(2)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3)物料清单(BOM)(4)主生产计划(MPS)(5)提前期:(6)工作中心(WC)生产加工单元的统称。(7)计划周期:(9)毛需求:(10)净需求:(11)工艺路线:(12)粗能力计划(RCCP)(13)能力需求计划(CRP): 44.MRP的基本思想: 45.MRP系统基本结构:
46.MRP产生采购计划和制造计划。它主要回答: 47.MRP的输入信息包含以下 4 个方面: 48.MRP原理: 49.MRP特点: 50.MRP缺陷: 51.闭环MRP理论: 52.制造资源计划MRPII: 53.MRPII的内涵: 54.MRPII管理模式的特点: 55.ERP的定义: 56.MRP、MRPII、ERP主要内容比较: 57.(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2)功能可以分为四大类:(3)四次大飞跃:(4)发展趋势 58.CAPP概述:
59.从CAPP应用的角度,其发展经历了:
60.CAPP系统分为:交互式系统 派生式系统 创成式 系统 综合式系统
61.派生式CAPP系统:
该系统的优点: 该系统的缺点: 62.创成式CAPP系统: 该系统的优点: 该系统的缺点: 63.综合式CAPP系统: 64.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广义CAM 狭义CAM 65.技术集成的概念:
66.CAD/CAM系统信息的集成方式 67.PDM基本概念 国际咨询公司CIMdata: 68.PDM总结给出下列定义:
69.PDM核心,三大要素。两条主线.所有的信息组织和资源管理都是围绕产品设计展开的。核心思想 70.实施PDM的意义
71.PDM主要功能:电子仓库和文档管理 :
信息化重点详述(重点记忆)
1.信息技术成为当代社会最活跃的生产力,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2.世界范围的信息化热潮应该归因于1993年克林顿政府“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行动计划的提出。
3.当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主要问题是:(1)劳动生产率及工业增加值率低(2)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3)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4)军工制造业不适应现代化 2010工业工程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CYH编辑
战争的需要(5)产业结构不尽合理(6)体制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求(7)能耗高、污染大 4.制造业信息化的必要性:(1)制造业信息化是迎接经济全球化和WTO挑战的必要条件(2).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条件(3)是迈入知识经济的通行证(4)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5)是实现我国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6)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7)是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8)是实现企业体制创新的重要手段(9)是企业适应市场的客观需要
5.制造业信息化内涵与作用:制造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突破口。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字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并应用于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6.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五个主要发展方向:(1)设计数字化:通过实现产品设计手段与设计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2)制造装备数字化:通过实现制造装备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精密化,提高产品的精度和加工装配的效率.(3)生产过程数字化:通过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4)管理数字化:通过实现企业内外部管理的数字化和最优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5)企业数字化:通过实现全球化环境下企业内外部资源的集成和最佳利用,促进制造企业的业务过程、组织结构与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我国企业、区域和行业的竞争能力。
7.指导思想:本重大项目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重点、四个转移。一个中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两个重点:研究开发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与软硬件系统;用信息化改造、提升制造业,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四个转移:从以制造业自动化为重点向先进制造与制造业信息化转移;从以企业CIMS工程为重点向发展集成系统及其支撑软件转移;从以机器人技术为重点向基础装备和成套装备转移;从以跟踪仿制为重点向创新跨越转移。8.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大项目战略目标:(1)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产品;(2)实施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的示范企业、示范行业和示范区域,并通过辐射和扩散效应,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3)培育一批制造业信息化软硬件产业、中介及咨询服务业,形成制造业信息化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4)锻炼一批人才,形成一支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专业队伍。9.信息: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或认识后的再现。
10.信息的基本特征:(1)客观性:信息是反映客观事务的属性,信息必须真实、准确。(2)主观性:任何信息的处理都离不开人们的目的与需求。(3)抽象性:必须区分信息的载体与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在不同的载体之间的转化与传递。(4)系统性:信息必须作为表达客观事物(或系统)的完整描述中的一环,信息离开了载体,脱离了系统,就失去了意义。(5)时效性: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必须及时、准确。(6)层次性:信息及其处理与客观事物发展的过程、系统运行的层次是密切相关的。(7)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等
11.信息的地位和作用:(1)信息是联系客观事物(或系统)各部分的纽带(2)信息是客观事物(或系统)的表征(3)信息是客观事物(或系统)管理与控制的依据及实现手段(4)信息是信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与工具(5)信息是经济发展的保证
12.信息活动:任何信息的活动过程,都包括信息获取、信息的变换与传递、信息处理与再生和信息的使用等过程。
13.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人类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所有手段的总称。信息技术包括信息的产生、收集、表示、检测、处理和存储等方面的技术,也包括信息的传递、交换、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2010工业工程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CYH编辑
14.企业信息化的分类(1)按行业分类划分:农业信息化、采掘业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建筑业信息化、金融业信息化、商业信息化、交通运输业信息化、服务业信息化等。(2)按企业规模划分:大型企业信息化、中型企业信息化、小型企业信息化。(3)按企业的市场范围划分:外向型企业信息化、内向型企业信息化。(4)按企业的工艺过程特点划分:离散型企业信息化和流程型企业信息化。
15.从信息集成和信息资源利用的深度,企业信息化可以分为五个层次:①信息集成②过程集成③企业集成④知识集成⑤人的集成
16.21世纪制造业的主要特点(1)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品更新加快(2)具备提高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四种基本能力:时间竞争能力、质量竞争能力、价格竞争能力和创新竞争能力(3)制造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导致制造业格局在全球的重新分布与组合,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
17.21世纪制造业面临的挑战:(1)快速响应市场竞争的挑战(2)全球化竞争的挑战(3)信息时代的挑战(4)环境保护压力的挑战(5)制造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挑战(6)技术创新的挑战 18.CIM:计算机集成制造 现代集成制造 CIMS:CIM + S(System)CIM是组织、管理生产的一种哲理、思想与方法,而CIMS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实现。19.CIM 2个基本观点: 一是整体观点(系统观点):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即从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经营管理直到售后服务的全部生产活动,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彼此紧密连接;单一的生产活动都应在企业整个框架下作统一的考虑。
二是信息观点:整个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数据的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的过程。最终形成的产品可以看作是“数据”的物质表现。
20.现代集成制造和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新概念、好处:863/CIMS专家组于1998年提出了现代集成制造和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新概念,认为:它是一种组织、管理和运行企业的理念。它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管理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有机结合,借助计算机,使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市场需求分析、产品定义、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支持(包括质量、销售、采购、发送、服务)以及产品最后报废、环境处理等各阶段活动中有关的人/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三要素以及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有机集成并优化运行,实现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类活动的计算机化、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以达到产品上市快、高质、低耗、服务好、环境清洁的目标,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敏捷性,使企业赢得市场竞争。
21.CIMS的系统结构:(1)管理信息分系统(MIS)(2)工程设计自动化分系统(EDS)(3)制造自动化分系统(MAS)(4)质量保证分系统(QAS/CAQ)(5)计算机网络分系统(NES)(6)数据库分系统(DBS)
22.集成技术:(1)信息集成:指企业信息化不同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实现信息集成就是要实现数据的转换(不同数据格式和存储之间的转换)、数据源的统一(同一个数据仅有一个数据入口)、数据一致性的维护、异构环境下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送。信息集成的理想目标是五个“正确”的实现,即“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信息以正确的方式传送给正确的人(或机器)以做出正确的决策或操作。”在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早期阶段,应用系统的集成首先是信息集成。(2)过程集成:内涵是:以并行的思想综合考虑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活动,实现企业产品全周期中各业务过程的整体优化。(3)企业间的集成:内涵是:企业在综合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等的基础上,实现同其他优势企业的联合,形成以产品为中心的“虚拟企业”,以求最大优化企业内、外部资源。(4)人的集成: 最关键
23.几种集成的相互关系:(1)信息集成是过程集成的基础(2)信息集成和过程集成为更好地实现企业间集成创造了条件(3)企业集成的发展促进信息集成和过程集成向更高层次发展(4)人的集成是实现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企业集成的基本保障 四方面的集成技术都在 2010工业工程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CYH编辑
不断地向前发展着,发展的更高层次将是知识集成。
24.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趋势:(1)集成化(2)数字化/虚拟化(3)网络化(4)柔性化(5)智能化(6)绿色化 25.DFX(design for X):是面向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的缩写,X可以代表产品生命周期的某个环节,如加工、装配、维修等,也可以代表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因素,如质量、成本、研制周期等;design不仅仅是产品的设计,也指系统设计和产品开发过程设计。
26.DFX分类取决于X的分类:(1)X代表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因素,如质量、成本等,称之为面向竞争力的设计(design for competitiveness,DFC)。这种分类方法必须面向整个生命周期;(2)X代表产品生命周期的某个环节,如加工、装配等,称之为面向产品生命周期某环节的设计(design for lifecycle,DFL)27.广义的DFM:(1)零件DFM(2)面向装配的设计(DFA)(3)成本早期预估
28.并行工程(CE):是对产品设计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是一种指导新产品开发的哲理。29.狭义的并行设计是指针对设计与制造过程并行 30.敏捷制造的理念:通过对高素质的员工、动态灵活的组织机构、企业内及企业间的灵活管理以及先进的制造技术进行全面集成,使企业对持续变化、不可预测的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从而获得长期、持续的经济效益。敏捷制造强调人、组织、管理和技术的高度集成,强调企业面向市场的敏捷性。
31.敏捷制造的主要特征:1)是21世纪信息时代最有竞争力的生产模式。它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能以最短的交货期,最经济的方式,为用户生产出最满意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2)具有灵活的动态组织机构。以最快的速度,把企业内部和外部不同企业的优势资源集成在一起,形成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动态企业联盟。3)敏捷制造必须在其生产的各环节都采用先进的制造理论与技术。4)敏捷制造必须建立开放式的基础结构,以便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市场和合作伙伴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协作企业能在一体化的电子商业环境中生存。5)动态企业联盟是实现敏捷制造理念最常用的生产框架与模式。关键技术包括:敏捷虚拟企业的组织及管理技术、敏捷化产品设计和企业活动的并行运作、基于模型与仿真的拟实制造、可重构/可重用的制造技术、敏捷生产计划与控制、企业间的集成技术、全球化企业网、敏捷后勤与供应链等。
32.产品驱动的企业动态联盟:企业动态联盟亦成为虚拟企业,它是敏捷制造的一种主要实现模式,它以具有共同利益的产品开发与制造为凝聚核心,将不同企业中具有技术与经验优势和资源优势的相关部分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企业链形态。33.虚拟制造(Virtual manufacturing):实际制造在计算机上的本质实现,即采用计算机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性能计算机及高速网络的支持下,通过计算机上的群组协同工作,实现产品设计、工艺规划、加工制造、性能分析、质量检验以及企业各级过程的管理与控制等产品制造的本质过程,以增强制造过程各级的决策与控制能力,预测产品的性能、产品的制造成本、产品的可制造性等。
34.虚拟制造的特点: 1)虚拟制造是实际制造过程在计算机上的映射和本质表现。2)虚拟制造通过数字化产品模型来反应产品演变过程的全部信息,利用数字样机代替传统的物理样机。3)虚拟制造是基于模型的集成。4)虚拟制造具有分布式的协同工作环境。5)虚拟制造实现了人与虚拟制造环境交互的自然化。
35.分类: 1)以设计为中心的虚拟制造 2)以生产为中心的虚拟制造 3)以控制为中心的虚拟制造 36.绿色制造(Green manufacturing):又称为环境意识制造(environment conscious manufacturing,ECM)和面向环境的制造(manufacturing for environment,MFE)。就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2010工业工程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CYH编辑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高。
37.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在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各个环节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有关设计因素,使得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最小。38.绿色设计两种模式: 1)面向拆卸的设计(DFD)2)面向回收的设计(DFR)
39.绿色材料:又称环境协调材料,是指具有良好使用性能,并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生态与环境污染小,有利于人类健康,再生利用率高或可降解循环利用的材料。
40.绿色包装:是指采用对环境和人体无污染、可回收重用或可再生的包装材料及其制品进行包装。绿色包装必须符合“3R1D”原则,即减少包装材料消耗(reduce),包装容器的再填充使用(refill or reuse),包装材料的循环再利用(recycle),包装材料具有可降解性(degradable)。其技术研究内容主要有 包装材料、包装结构和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41.企业管理发展历史:IC(库存控制)→MRP(物料需求计划)→MRPII(制造资源计划)→ERP(企业资源计划)→E-ERP(基于电子商务的ERP)42.物料需求计划MRP:是制造资源计划(MRPII)或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基础和核心,它根据主生产计划需要生产的项目、库存状态和物料清单(BOM),模拟未来库存状况和预计未来缺件情况等,从而按零件的提前期和批量准则,编制所需零部件、原材料的生产和采购计划,保证主生产计划的实施。43.MRP几个相关的概念:(1)物料与物料代码 物料代码称为Item_Code,指为了产品出厂,需要列入计划的一切不可缺少的物的统称。(2)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 独立需求:一个物料的需求,与其它的物料的需求无关。相关需求:一个物料的需求,来源于其它物料的需求。(3)物料清单(BOM)(4)主生产计划(MPS)(5)提前期:完成某种活动,从开始(开工)到完成(完工)所消耗的时间。按照倒推原则,它等于完成该活动所需要的时间量(6)工作中心(WC)生产加工单元的统称。(7)计划周期:生产计划系统使用的时间单位,通常为一旬、一周或一天。(8)计划接收量:在任意给定的计划周期内,采购件与自制件预计完成的总数。(9)毛需求: 在任意给定的计划周期内,物料的总需求量(10)净需求:在任意给定的计划周期内,某物料必须订货的数量。(11)工艺路线:主要说明实际加工和装配的加工顺序,每道工序使用的工作中心,各项时间定额(如准备时间、加工时间和传送时间),外协工序的时间和费用。(12)粗能力计划(RCCP)是主生产计划层次对最终产品所需要的关键资源需求与能力进行平衡、调整。通常只考虑关键工作中心及相关工艺路线。(13)能力需求计划(CRP):能力是在一定条件下(如人力、设备、面积、资金等)单位时间内企业能持续保持的最大产出。44.MRP的基本思想:是准时生产,即“按产品所需的零部件,在需要的时候,生产需要的数量”,尽量减少生产中的在制品和库存量,缩短生产周期,保证按期交货。45.46.MRP利用输入信息,产生分时间段的采购计划(采购订单)和制造计划(生产订单)。它主要回答:采购或制造什么?采购或制造多少?何时采购或制造?何时完成采购或制造? 47.MRP的输入信息包含以下 4 个方面:主生产计划 独立需求 物料清单 库存信息
48.MRP原理:基于时间坐标产品结构(集成销产供模型)基于制造业通用公式的需求优先计划
49.特点:优先级计 划分时段计 划快速修订的计划 50.MRP缺陷:(1)MRP的前提条件是资源是无限的。MRP作出的物料需求计划不一定与企业的生产能力相匹配。(2)MRP的另一个前提条件是提前期已定。实际上提前期是很难准确确定的。物料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提前期的准确性。
51.闭环MRP理论:认为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MRP)应该是可行的,即考虑能力的约束,或者对能力提出需求计划,在满足能力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物料需求计划的执行和 2010工业工程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CYH编辑
实现。在这种思想要求下,企业必须对投入与产出进行控制,也就是对企业的能力进行校检、执行和控制。
52.制造资源计划MRPII:是对制造业企业全部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的一整套方法。它提供按数量的工作计划,按金额的财务计划,模拟各种资源能力。它由彼此集成的若干功能模块组成:经营计划、销售计划、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53.MRPII的内涵:(1)MRPII是指以MRP为核心的闭环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是在MR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MRP内涵的扩充。(2)它的实质是指制造业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系统。它向企业提供信息,以支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行和决策功能。(3)MRPII为制造业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处理逻辑。
54.MRPII管理模式的特点: 1.计划的一贯性与可行性2.管理系统性3.数据共享性4.动态应变性5.模拟预见性6.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
55.ERP的定义: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和管理系统三个层面上来描述。(1)ERP是MRPⅡ发展的高级阶段,是MRPⅡ的增强形式,以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2)ERP面向制造业,保留了MRPⅡ的基本构架和逻辑,以MRP为核心,因此,ERP不是对MRPⅡ的否定。(3)ERP在MRPⅡ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向内外两个方向进行伸延,向内以精益生产方式(JIT)改造生产管理系统;向外增加了供应链功能。56.MRP、MRPII、ERP主要内容比较:
MRP:主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任务管理,采购管理 MRPII: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销售管理,综合信息 ERP:分销管理,运输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JIT生产管理,电子贸易,综合信息
57.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指工程技术人员以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其系统软件为基础,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进行产品设计、建模、分析及编写技术文档等设计活动的总称。(2)功能可以分为四大类:数字建模、工程分析、动态模拟和自动绘图。(3)四次大飞跃:(1)第一次CAD技术革命:“贵族化”的曲面造型系统(2)第二次CAD技术革命:生不逢时的实体造型技术(3)第三次CAD技术革命:一鸣惊人的参数化技术(4)第四次CAD技术革命:更上一层楼的变量化技术(4)发展趋势:标准化、可视化(包括虚拟设计)、开放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 58.CAPP概述: CAD是根据设计方案规划和产品设计要求对产品进行整体概念设计和零部件的详细设计,生成可以供CAPP使用的产品或零部件的特征的描述。CAPP是对零件的特征描述进行分析、提取、选择或自动生成产品加工的工艺过程和工艺参数。CAPP是连接CAD和CAM的纽带。
59.从CAPP应用的角度,其发展经历了: 1)基于自动化思想的CAPP系统2)基于计算机辅助思想的实用化CAPP系统3)面向产品的CAPP应用与制造工艺信息系统4)基于知识的CAPP综合智能化
60.CAPP系统分为:交互式系统 派生式系统 创成式系统 综合式系统
61.派生式CAPP系统:是建立在成组技术的基础上,按照零件几何形状或工艺的相似性归类成族,建立该零件族零件的典型工艺规程
该系统的优点:(1).相似零件的工艺过程可达到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2).技术上较易实现(3).可减轻工艺文件编制工作 该系统的缺点:(1).操作人员仍需是有经验的工艺人员(2).标准工艺过程未考虑生产批量的因素(3).生产技术和手段发展后,系统不易修改
62.创成式CAPP系统:是一个能综合零件加工信息,自动地为一个新零件创造工艺规程的系统 该系统的优点: 2010工业工程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CYH编辑
1.能保证相似零件工艺过程的高度相似性和相同零件工艺过程的高度一致性2.能实现工艺过程的合理化和优化3.不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知识、经验,不需人的干预
该系统的缺点:
1.系统开发技术难度大2.系统规模庞大3.一切从“零”开始,对一些显而易见的工艺决策问题可能会浪费计算机的资源
63.综合式CAPP系统:综合式CAPP也称半创成式CAPP系统,它综合类派生式CAPP与创成式CAPP的方法和原理
64.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是指计算机在产品制造方面有关应用的总称。CAM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CAM一般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从毛坯到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直接和间接的活动,包括工艺准备(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装设计与制造、NC自动编程、工时定额和材料定额编制等)、生产作业计划、物料作业计划的运行控制、生产控制、质量控制等。狭义CAM通常仅指数控程序的编制,包括刀具路径的规划、刀位文件的生成、刀具轨迹仿真以及NC代码的生成等。
65.技术集成的概念:技术集成实际上是指设计与制造过程中CADCAPPCAECAM主要环节的软件集成。把各种功能不同的软件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统一的执行控制程序来组织各种信息的提取、交换、共享和处理,以保证系统内信息流的畅通,并协调各个系统的运行。66.CAD/CAM系统信息的集成方式(1)、通过专用格式数据文件的集成方式(2)通过标准格式数据文件的集成方式(3)、基于统一产品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的集成(4)、基于产品数据管理(PDM)的系统集成 67.PDM基本概念
国际咨询公司CIMdata:PDM是一门用来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过程的技术;与产品相关的所有信息,即描述产品的各种信息,包括零部件信息、结构配置、文档、CAD 文件、权限信息等;与产品相关的所有过程,即对这些过程的定义和管理,包括产品的发放、变更、审批过程和其它的工作流程。
68.PDM总结给出下列定义:产品数据管理(PDM)以软件为基础、是一门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包括电子文档、数字化文件、数据库记录等)和所有与产品相关的过程(包括工作流程和更改流程)的技术。它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并可在企业范围内为产品设计与制造建立一个并行化的协作环境。69.PDM以产品为管理的核心,以数据、过程和资源为管理信息的三大要素。
PDM进行信息管理的两条主线是静态的产品结构和动态的产品设计流程,所有的信息组织和资源管理都是围绕产品设计展开的。核心思想是设计数据的有序、设计过程的优化和资源的共享。
70.实施PDM的意义(1)提高设计与制造的准确性和一致性(2)提高设计效率,缩短上市时间(3)更好地管理工程变更(4)更好地控制项目(5)促进全面质量管理
71.PDM主要功能:电子仓库和文档管理 :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 项目管理 查看和圈阅功能 电子协作 系统集成工具 扫描和成像功能 设计检索与零件库 工作流和过程管理
第二篇:常州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规划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发展规划
(常州市)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常州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这一“十五”奋斗目标,牢牢把握我市成为全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这一难得机遇,结合常州工业经济产业优势和特色,在“四个力求”上下功夫,即:积极推进不同层次的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试点,以试点引路,力求全面提升全市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激发信息化咨询服务单位为常州地区服务的积极性和热情,力求使我市成为制造业信息化咨询服务单位和信息化技术的汇集地;加快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求创造促进信息化试点工作开展的良好环境;以扩大信息化技术应用需求,带动我市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产业的发展,力求信息化软件产值占全市软件产业产值的比重明显提高,推动全市信息化试点工作上水平。
二、主要目标
到“十五”期末,我市将逐步建立起具有常州特色的政府引导、咨询单位积极参与、机制创新、管理科学、技术成熟的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平台,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支撑、咨询服务、专家指导的服务体系,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版权软件的产品和企业,培养一批复合型的企业信息化人才,全市制造业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常州真正成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典范,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1、推广CAPP、PDM、CRM、EDI、MRPⅡ、ERP、CIMS 等7 项主题技术,实施信息化项目200-250项,试点企业应用两项主题技术的比率达到100%。
2、在2-3个优势产业的企业群探索实施信息技术网络化,提高优势产业企业群的整体竞争能力。
3、在1个辖市(区)和1个乡镇开展区域信息化试点,探索区域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4、强化信息化的资金投入。试点企业每年争取各类科技经费500-800万元,引导试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3000万元以上。
5、加快应用推广体系和和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我市制造业信息化进程,提升制造业和制造业信息化产业。
6、组织实施国家、省级示范企业10-15家,市级试点企业60-80家;形成5-8家一定规模、高成长性的软件企业,15-20个自主版权软件产品,建立1-2个制造业信息化软件研究开发工程技术中心,培育2-3家技术咨询、集成以及实施服务公司。
三、重点工作
(一)积极开展试点,为加快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服务。
1、以试点促进信息技术的集成化。
在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重点民营科技企业的60-80家试点企业中,按照“前期培训、制订方案、专家论证、项目招标、项目评标、项目实施、项目验收、跟踪服务”的工作步骤,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提高企业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能力。
(1)加快CAD向CAD/CAM/CAPP/CAE/PDM集成应用方向发展,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使这些企业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在产品的设计开发、工艺流程、订单供货、电子文档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探索建立技术管理的新模式,促进产品快速开发和业务流程快速运转。(2)推广应用CRM(客户关系管理)、EDI(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增强企业市场创新能力。使这些企业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和其供应链上各环节进行规划、统筹,以保证人、财、物、信息等各类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满足顾客需求、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3)稳步推进ERP(企业资源计划)、MRPⅡ(制造资源计划)、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技术,增强企业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试点,使试点企业应用两项主题技术的比率达100%,形成生产工艺和装备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企业8-10家,企业管理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企业8-10家,培育出3-5家经济效益好、管理水平高、示范作用强的优秀企业,使之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中新的核心企业、支柱企业、先导企业。
同时,在全市机电、纺织、服装、化轻等行业的150家企业中,加快以7项主题技术为主的普及推广,实施各类信息化项目150-200项。
2、以试点促进优势产业企业群信息技术的网络化。
现代制造业基地,迫切需要形成制造业产业的群体优势,拥有这种优势,才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发展格局下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信息化技术在优势产业企业群中的应用,无疑是保持和发挥优势的一项重要举措。
结合我市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将在“三药”科技、智能化城市交通车辆、动力机械和工程机械、输变电设备等目前具有一定优势和信息化基础的产业企业群中,进行信息技术网络化的积极探索,即:在“三药”科技产业,以省农用激素工程中心和生化手性工程中心、常隆化工、康美化工、药业股份、四药制药、动物药品厂为依托;在智能化城市交 通车辆产业,以戚机厂、戚研所、常客集团、武进剑湖车辆厂等企业为依托;在动力机械和工程机械产业方面,以常柴股份、常林股份、飞天集团、东风农机集团等企业为依托;在输变电设备产业,以常州输配电集团、华鹏变压器、森源开关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太平洋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一方面深化实施企业各自信息化技术,另一方面推进企业间的异地协同设计制造、供应链、动态联盟等新的管理技术,实现产业企业群内信息集成,促进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增强优势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加快形成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支撑主体,使信息技术应用在优势产业年增长份额中所占比例达3个百分点以上。
3、以试点促进区域信息技术的社会化。
选择一个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县(市)和乡镇进行试点,加大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力度。一是从县(市)、乡镇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地区行业特点和发展方向,制订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二是抓好一批不同层次、不同产业类型、各具特色的试点企业,增强示范性;三是分析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分步组织实施,坚持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推动辖市、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促进区域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加快实现区域信息技术的社会化。
(二)发挥咨询单位品牌软件优势和个性化服务特长,使常州成为咨询服务单位、信息化技术的汇集地。
1、加强舆论宣传服务。编制《常州市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工作简报》(电子版和印刷版),通过技术创新网站、“生产力视窗”以及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他们的软件优势、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提高他们在常州的知名度。
2、加强软件演示服务。结合咨询服务单位自身工作,举办一系列 产品技术演示、软件赠送、培训等活动,展示他们的良好技术基础、经济实力和服务保障,组织各类软件演示活动不少于80次。
3、加强技术和人才培训。采取企业培训、推广应用机构培训、咨询服务单位培训、政府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各类培训80-100次,培训人数6000-8000人。
4、加强项目实施策划服务。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个咨询服务单位的成功案例,向他们推荐相对符合并有信息化需求的企业,为他们在常州找到合适的应用企业。同时,通过常州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实施信息化项目的成功案例,向外地同行企业进行宣传推广。
5、加强项目中介服务。通过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中心等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机构,加强咨询服务单位信息化技术中介,实施中介项目50-80项。
6、加强项目监理服务。建立信息化项目实施监理机制,结合企业信息化标准试点工作的开展,切实保护咨询服务单位的合法权益。
力争吸引80-100家外地咨询服务公司到常州扩大业务,其中5-8家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在我市形成制造业信息化技术超市。
(三)加快形成我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公共服务平台。必须充分发挥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中心、监理中心和专家组的作用,强化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积极引导、组织协调作用,加快建立高起点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1、强化制造业信息化服务机构的作用。
信息化服务机构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服务规范,为试点工作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市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中心要积极筹建“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制造业信息化软硬件产品演示中心”,以培训、演示、项目中介等为主要服务内容,组织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
2、强化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的咨询和决策参考作用。
组建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集中信息化技术专家(包括咨询服务单位专家和高校教授)、企业管理专家(包括企业家和高校教授)等方面的人才,同时,制订相应的工作办法。专家组开展项目咨询、评价、验收的各类项目不少于100项;制订优势产业信息技术网络化实施方案;对试点地区可行性方案提出中肯的意见,为我市制造业信息化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3、强化制造业信息化项目实施监理作用。
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监理暂行单位必须根据自身职能,建立相应的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要参照即将出台的国家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着手开展企业信息化标准的试点工作;实施监理项目50-60项,为企业和咨询服务单位双方提供公正、客观的服务。
4、强化政府对制造业信息化的宏观引导作用。
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积极创造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良好环境。要及时以解试点企业、试点产业、试点区域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引导全社会加大对制造业信息化的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科技经费的支持。凡被列入上级科技计划的制造业信息化项目,各地都必须按要求匹配到位;要制订推广应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实施奖励办法;全面提高从事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政府管理人员和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知识水平。
第三篇:机械制造业信息化生态调查总结报告
2004机械制造业信息化生态调查总结报告
在制造业信息化投资大户的名单中,机械行业并不是引人注目的行业。相比较而言,似乎冶金、汽车、电子等行业在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上都要比机械行业要走得快一些。然而这只是宣传比重造成的印象而已,仔细研究机械行业以及机械行业信息化,我们会发现,这个行业恰恰是整个制造业中信息化投资总额最大、未来信息化发展潜力最大的行业。行业基本状况
我国机械工业包括六大行业,20个分行业,271个小行业,11万多家企业,百余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职工人数近2000万,固定资产原值5000多亿元,占全国工业比重的15%。2004年机械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还没有明确的统计数字出来,但是从2003年的数据,综合考虑2004年的发展态势,是可以大致估计2004年的行业状况的。2003年,机械工业全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6200.3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6.05%;机械工业全年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222.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31.78%,远高于2002年平均增速22%的水平;从各月完成产值绝对量看,2003年各月均在2000万元以上;而2002年各月均不足2000万元。由此可看出我国机械工业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新推出的《中国产业发展景气报告》所披露的数据,2004年机械工业增长景气指数在2003年的高位基础上将继续攀升,机械工业各子行业将呈现出全面增长的局面。机械工业联合会预计,2004年全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可望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再创历史新高。2004年机械工业的产销和出口创汇应在2003年基础上继续增长20%左右,工业增加值和效益也会增长15%左右,也就是说工业增加值可能超过7100亿元。
不过整个行业中的销售增加值会很不平均,从交通运输机械设备这一类看,汽车的销售量虽然依然在增长,汽车产量预计将达到500万辆以上,其中轿车产量将达到220万辆以上,但是由于第二季度开始愈演愈烈的整体市场的价格变动因素,加上银行利率调整等因素,汽车产业的销售业绩增长会明显放缓。
但是,随着煤炭、电力、建筑等行业在2004年的持续增长,相关的专用机械设备制造业,以及配套的机床产业、模具产业都会继续取得大的增长,销售增加值会是机械行业各子行业中较高的分支。其中,发电设备在国家重点工程需求强劲的大背景下,2004年的产量依然会保持乐观态势,不过2003年的产量增长率太高,在2002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增长了75.88%,达到3700.61万千瓦,这是2004年很难超过的指标,预计2004年的产量有可能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
机床方面,2003年最受市场欢迎的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数控机床和大型机床,在这个市场需求环境下,机床行业表现在产品产量上突出的特点是:一般机床需求稳定;高精度机床、数控机床及大型机床需求旺盛,其产量呈超常规增长的态势。2003年高精度机床产量同比增长42.51%;数控机床产量同比增长47.73%,大型机床增长幅度最高为87.13%,其增长动力来源于机床工具行业的用户如机械制造业、汽车、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形成对机床产品的需求剧增。预计2004年数控机床产量将达到4万台以上,各类主要机械产品都将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除以上行业外,重型机械、工程机械、内燃机、石化机械、仪表、基础件等行业也是2004年机械工业企业中增幅较高的企业,它们与机床、电工机械行业一样,增幅均有可能超过全国机械工业年平均增长水平,其利润在全部利润中的比重也会高于去年同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综合来看2004年的机械行业,会发现一些特点:农机产品销售依然健旺;工程机械行业仍然持续去年火爆局面;环保机械出现明显的快速增长势头,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同比增长39.46%;机床行业中高、精、尖产品继续保持增长,机床产品结构调整有一定的进展;为国家重点工程服务的机械产品继续快速增长;发电设备类产品整体保持大幅增长,发电设备2月生产同比增长148.22%,累计同比增长98.79%。由发电设备带动的交流电动机、变压器、高压开关等也都保持一定增长。年中对于2004年相关产品的增长预计大致是:农机预计增长约15%;工程机械行业重点企业装载机增长约25%,挖掘机增长约40%;仪器仪表预计增长15%;机床预计增长约20%;电工电器预计增长30%~40%;重型行业电梯增长约15%,起重设备增长25%~30%;通用机械预计增长约20%;基础件预计增长约20%;内燃机预计增长约30%;汽车预计增长约20%。目前看来,这些预测是可以实现的,并将保证全行业整体利润增长率达到或者超过15%。
但是要注意到以下问题依然存在:我国机械工业规模不小,但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不能充分满足国内建设需要;作为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主力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尚未摆脱困境;关键技术过分依赖国外,自主发展能力薄弱;高技能人才的比较优势有弱化的危险;在超高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大起大落的风险。信息化技术普及率尚可
机械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早在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就自主开发了我国第一个CAD系统——组合机床多轴箱CAD系统;八十年代初,开展了MRPII、CAD技术的应用。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部分机械企业已经实现了信息化,但数量只占机械制造业总量的很小比例。在1.5万家大中型企业中,仅有15%的企业基本实现了信息化,而中小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的不到5%,由此可以预见未来机械行业信息化的发展空间。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主要以CAD、CAM、CAE、CAPP、PDM、ERP等各种软件/系统的推广和普及应用为重中之重,相应地硬件系统也在机械行业中有了比较大的销售空间。由于CAD产品在机械行业非常早就开始了应用,而且在“八五”、“九五”期间连续受到了相关决策部门的大力推广,因此在日前科技部组织的行业信息化调查中,相关信息显示,机械行业的二维CAD普及率达到79.1%,在各行业中居首位;其次是三维CAD技术应用,其普及率接近半数,达到49.3%。
此外,机械行业信息技术系统应用结构趋于合理。综观企业信息技术应用链条上各单项信息技术的普及率,CAE、CAM、PDM、ERP、CAPP、三维CAD和二维CAD呈金字塔结构,普及率依次为9.0%、10.4%、14.9%、15.7%、28.4%、47.3%和79.1%,其基本结构趋于合理,与机械行业企业应用及需求状况基本吻合。值得注意的是,ERP普及率超过15%,这个数字高于全国制造业ERP普及率抽查数据(10.4%)5.3个百分点;同时,机械行业CAPP、CAM、CAE、PDM各项软件/系统的普及率均高于全国制造业抽查企业的各项技术普及率。不过要注意到,这个抽查数据将汽车行业的数据放在机械行业中来计算(这是传统机械装备行业的算法,没有错误),这对整个机械行业的信息化数据必然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
信息化技术应用率偏低
虽然软件产品的普及率看起来不低,尤其是二维CAD产品的普及率甚至接近80%,但是应用比率却让人遗憾。在制造业各行业企业CAD、CAM、CAE、CAPP、PDM、ERP信息系统应用中,通过调查数据统计深度分析后发现,各行业中各种软件/系统的应用比率不同,反映出不同行业对各种软件/系统的应用频度不同,需求差异性很大,应用结构不同,并且,各种软件/系统在不同行业中的作用也不同。机械行业企业二维CAD的应用比率最高,达到37.7%;其他依次为三维CAD 23.5%、CAPP 13.5%、ERP7.5%、PDM7.1%、CAM5.0%、CAE4.3%。上述统计数据深层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机械行业企业信息应用的技术含量偏低,并且应用不饱和。以二维CAD应用为例,其普及率高达79.1%,但是,其应用比率仅为37.7%,差距较大。
仅仅从CAD产品在机械行业的应用看,二维绘图依然是最常用的功能,而在更高端的一些应用功能上,机械企业的应用比率却偏小,类似于动态仿真、数据库等应用都没超过10个百分点(见图3)。联系到前面的软件系统购买率和应用率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明显的结论是,机械行业信息化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但是信息化应用水平依然不高,单机应用和小系统应用普遍存在,信息化和业务应用的整和程度相对松散,虽然少数大型机械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已经可以跟国际企业媲美,但是整体来看,机械行业缺少象金融、电信等行业的信息系统和业务紧密整和的现象。投资分布偏于硬件 因为整个制造业中单机应用和小系统应用普遍存在,所以,虽然这两年整个制造业中软件的宣传声音要比硬件大,但是硬件采购的投入却远远大于软件和服务的投入。2003年,制造业在硬件、软件、服务方面的投入分别是135.5亿元、51亿元和28.7亿元,这个排序在2004年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只可能是软件、服务投入的增长率高于硬件投入的增长率。
机械行业的投资分布跟制造业的非常一致,在本刊记者的采访中,机械行业虽然在逐步认识到管理软件、网络系统的重要性,但是普遍地看来,有能力购买并实施大型管理软件的企业终究还是少,一方面是资金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人才储备、管理体制的问题。而由于大量机械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停留在CAD设计阶段,所以虽然许多企业投资兴建了网络,但是网络的应用水平不高,大量的机械企业处于基础网络应用阶段,对信息化的价值诉求只是利用IT手段提高办公效率,用办公自动化替代手工作业,实现管理和工作方式的转型。应用特征是局部的信息共享和基本MIS、OA等应用,部分企业开始采用财务管理等系统和标准化应用软件。这个阶段的通信消费基本以话音为主,网络建设以局域网为主。目前整个制造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其实也集中在这一阶段。
较基础网络应用阶段稍微高水平一点的应用,是在网络环境基本具备的条件下,主要基于某些关键部门的业务需求所开展的信息化应用,这些业务需求主要是财务或者生产管理部门的需求,相应的信息化应用主要是内部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系统,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这些企业在机械行业中占有一定比例,这些企业加大了对网络的投入,对宽带接入、会议电话、新视通、呼叫中心、企业邮箱等通信方式有了需求,网络和系统维护的工作量加大。大、中型企业是信息化重点
大型企业依然是机械制造业信息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更加迫切、全面的应用需求所决定的,是大型企业面对的更广阔的市场所决定的,也是他们充裕的资金和人才实力所决定的。
前面已经提到,机械行业有大约1.5万家大型企业,其信息化比率为15%,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大型机械制造企业业务系统建设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有了相当程度的信息化项目的机械企业中,ERP项目是最主要的业务系统项目,记者走访的结果显示,大约50%的大型机械企业已经或者计划建设ERP系统,相比较而言,CRM、SCM、PLM/PDM系统的建设水平要低得多。目前建设ERP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ERP应用主要分布在财务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和分销管理等方面,从这个描述可以看出,利用ERP将整个业务体系系统地管理起来的企业不多,ERP实施后,应用水平提升最快的是财务管理,与物料有关的采购、库存管理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其他方面的应用水平发展还需要提高。
信息化认识水平及采购模式 信息化认识水平
整个机械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早,目前整个机械行业的信息化队伍、制度情况是这样的:部分企业设立了信息主管,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化领导管理机构,已经制定或正在制定信息化总体规划,建立了统一的信息管理制度;同时,企业已经意识到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性,把“人才培训”列为工作重点;企业内部机构、部门也在不断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而发生变化,一些与信息化相关的部门和主管人员有了明确的称谓和职责,计算机中心、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企业CIO等应运而生并各司其职。
在整个制造业中,信息化建设意识是高的,各个企业领导团队了解信息化,希望依靠信息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的热情很高。但是,制造业企业对于信息化的认识不足,是影响其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化投资决心的重要原因。
举例来说,能够使用Internet的制造业企业,对于Internet的功能开发也存在认识上的严重不足,基本上这些企业都在使用互联网的一些基本功能如电子邮件、信息搜集,部分企业在联通互联网的基础上建设了企业网站,但是很少有企业认识到Internet还能够帮助企业开发出电子商务、IP电话、远程培训或者呼叫中心这类功能,帮助企业省钱省力地推进业务发展。
再比如,建设门户网站的机械制造企业,对于网站本身的功能发挥存在非常大的认识缺陷,多数企业将网站作为单向信息发布的窗口,也就是说,企业对门户网的功能认识往往限制在信息发布、广告宣传这样的层面,而对于可以真正介入企业业务流程,并且对业务运行成本、业务运行效果产生良性影响的一些功能如客户网上互动、客户网上自助服务、网上办公、员工办公协同、电子商务等等应用则缺乏发展意向,甚至有些企业根本就不知道有可能实现以上功能。
实际上,对于新技术、新应用的认知程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水平上的发展。以协同设计制造技术为例,随着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中国制造业企业正在成为国际跨国公司的协同制造商,“协同制造技术”从技术层面迎合了这一发展需求。但是,机械行业对于这种技术的了解程度非常不够,这导致对这种技术的需求、应用程度低。在对信息化有一定建设投入的企业中,将近40%的企业认为自己不需要或者根本不知道协同制造技术,而其余的60%中,对于协同制造的应用水平也参差不齐。
所以说,机械行业在信息化认识方面的整体状况是一种初期状态。但是,不同规模的企业,认识水平存在很大的参差,已经完成或者部分完成信息化的企业,认识水平要比没有或者很少进行信息化投入的企业高很多,而正是这样的差异导致已经做出信息化投入的企业,依然是机械行业中信息化投入的主力军。
信息建设倚重外部力量
今天在机械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热门的词汇包括CAD集成、ERP、SCM、PLM等,这些信息化内容是目前机械行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时主要考虑的一些方面,也是与机械行业的业务推进关系最紧密的一些方面。
以上内容虽然是机械行业信息化的热门领域,但是实际上在全行业中实施CAD集成、ERP、SCM、PLM等建设的比率依然有限,以CAD集成为例,机械行业企业信息中心完成CAD软件/系统集成的比率在各行业中是最高的了,但依然仅为12.5%。
但是,在有限的已经上马或者实施管理软件项目的企业中,我们却可以看到多种外包实施模式。IT业务外包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专业化分工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由于我国企业的多元化特质,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企业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的不同阶段将采取不同的运作方式,且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依然以CAD集成为例,机械行业的信息集成工作主要由CAD软件供应商、ERP厂商和系统集成商完成,企业信息中心自己完成集成工作的情况也占少数比率。
由此可以看出,机械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多种建设模式都有所采用,并没有限制在一种建设思路之中。值得注意的是,ERP厂商帮助机械制造业完成了37.5%的CAD集成项目,这么高的比率实际上也证明ERP产品在机械行业中拥有非常广的市场认知,同时也说明ERP项目的建设促使许多机械制造企业从根本上完善了自身的信息化体系。这从一个侧面证明,ERP产品或者其他企业管理软件的实施,无论投资额在整个企业信息化投资中占了多少比率,管理软件开工建设这件事本身都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化指数,它意味着大量硬件、网络系统、安全系统、存储系统的同步投入,对于所有的IT企业来说,都是重要的机会。罗列一些问题
综合罗列一下机械行业在信息化方面的问题,我们会看到,许多企业除了存在着前面所说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以及技术认识、技术应用水平上的问题外,在系统建设意识中,“重硬件轻软件”和“重软件轻硬件”的观点同时存在,购买了成套系统软件后,却只能够使用其中很少的部分功能的现象依然普遍;盲目相信成套软件、盲目怀疑成套软件实施效果或者盲目相信只有自主开发才能适合企业应用的思想同时存在,在选型、实施阶段过分依赖IT产品、服务提供商的企业为数不少。
实际上,这些问题也是整个制造业信息化中的突出问题。采购模式分析
根据科技部2004年年中对机械行业所做的调查,机械行业企业信息系统购买的决策流程,从原始需求(业务部门,占72.3%)的提出、立项申请(IT部门,占50.8%)、选型推荐(IT部门,占41.5%)到执行采购(IT部门,占61.7%),主要发生在企业的业务部门和IT部门;而立项(60.7%)和选型(64.8%)的批准主要由主管部门领导负责。这个采购模式表说明了一些问题:
首先,原始需求的提出主要从单位业务部门产生是正常的,但是立项申请却有相当大的比率是从单位其他部门而不是IT部门提出,这个现象说明机械行业中IT部门对于信息化需求的掌控、综合能力依然有限,仅仅能够在一半程度上协调整个企业的信息化采购行为。而这个比率的出现,还有一个原因是,一些企业中并没有专门的信息部门,或者信息部门完全处于IT设备维护与支持的位置,而IT采购仅仅是由财务部门、生产部门或者设计部门提出需求,这种立项模式是比较初级的因为业务驱动而导致立项的模式,信息化的价值诉求只是利用IT手段提高办公效率,用办公自动化替代手工作业,实现管理和工作方式的转型。
其次,选型推荐的分配比例中,有13%是单位主管提出,30.9%从业务部门提出,11.4%的选型建议由外部合作伙伴提出,三项相加,超过了IT部门提出的选型比率。这种数据分布现象的产生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是应用软件采购在机械行业信息化采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而应用软件跟企业业务关系密切,所以选型建议往往由业务部门、业务领导或者有行业背景的合作伙伴提出,这种情况下IT部门则成为支持者和参与者;其二,机械行业信息化建设开展得早,但是早期的信息化投放主要在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那个时期还基本上没有专门的IT部门,所以选型推荐依照惯例是由以上两个业务部门提出,或者由主管业务部门的领导提出,这个惯例目前依然在很多企业中产生作用,这也是大量立项申请由业务部门提出的一个原因。
第三,从超过60%的选型批准由业务部门完成,我们可以发现机械行业信息化建设中,最终决策的产生过程中,业务部门拥有更大的决策比重。但是业务部门直接决定大量选型决策这个现象,说明机械企业信息化投资的归口管理并没有规范化,CIO体系没有产生足够作用。虽然决策驱动力量确实应该主要看业务部门,但是成熟的决策体系还是应该归口到CIO以及CIO领导的体系中间去,而CIO决策体系在许多制造业企业的缺失,容易造成信息建设规划不系统,信息化投入效果评价不全面,整体成本不易控制,易出现重复投资或不能保护既有投资等问题。第四,上级主管单位在信息化采购中产生的作用非常小,这是一个好现象。虽然有超过35%的立项需要上级主管单位批准,但是这与许多企业集团的财务政策有关系。这意味着机械行业已经屏弃了以往整个行业或者某个大企业群、企业集团进行信息产品采购时指令性一刀切的模式,更加尊重企业个体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实事求是地建设信息化。机械行业信息化发展展望 信息化投入预期
制造业在2003年的信息化投入大约为210亿元人民币,整个行业未来几年的信息化投入会呈现一个持续递增的态势,2003年的增长比率为13.7%,预计2004年不会低于这个比率。造成这个发展态势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长期蓄积的民间资本,配合国民收入水平的平稳增长,促使国内综合购买力持续增加,由此带来了房地产、汽车制造、旅游、娱乐、交通运输、家庭消费品、电子产品等等行业的迅速发展,这些都对制造业的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这些因素去分析,未来几年中,制造业信息化投入会以平均15%的年增长率递增,2008年制造业的信息化投入额可能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2003年,机械行业的信息化投入额在整个制造业中是最多的,210亿元的制造业总投入中,大约13%的投入发生在机械行业,总投入额在28亿元左右。而机械行业是制造业各个子行业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各个子行业的发展都会不同程度地带动机械行业的发展。在当前制造业全面发展的局势下,机械行业必然会以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速度发展,其信息化投入也将以不低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的速度加速增值。因此,预计2004年机械行业信息化投入可能超过32亿元,依然占据整个制造业第一的位置,未来几年中也将以至少15%的平均速率增长,而且15%这个增长比率应该是一个保守的估计。各类产品的市场预期
由于整个机械行业,尤其是大中企业的ERP建设潮流正在迅速发展,而2005年将是ERP在该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因此2005年ERP产品在机械行业可能会出现投资高峰,所以可以预计ERP在所有信息化产品中的投资增长最快。同时,SCM、PDM/PLM投资增长率在各种管理软件中将会仅次于ERP而排在2、3位,但是这两类产品的投资增长率会与ERP产品拉开比较大的差距,企业在这些产品上的投资额度与ERP也是两种量级。就目前IT企业针对机械行业开发的产品来看,机械企业在ERP方面的投资量级是百万级左右的,而在SCM、PLM/PDM方面则是十万量级的。
笔者对SCM增长率持乐观估计的理由是,机械行业越来越认识到今天的竞争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会逐步加大在SCM方面的投入;此外,随着ERP整合思路进一步发展,会有相当一部分IT厂商将SCM模块整合到ERP产品中。以上两个因素都将促使更多机械制造企业上马SCM项目。
至于PLM/PDM产品,原本在机械行业就有良好的普及基础,机械行业的PDM(14.9%)普及率虽然与ERP(15.7%)仅差0.8个百分点,但是PDM技术应用比例偏低,这个状态将直接影响企业ERP实施和成功率。制造业、特别是机械行业产品种类繁多,零部件结构复杂,产品设计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各部门之间设计无法信息共享,数据无法有效管理,而PDM技术是实现产品数据管理的有效工具;同时,PDM是CAD/CAM与ERP系统的桥梁,是ERP实施成功的技术保障。因此,相信机械行业也会在PLM/PDM产品上加大投入力度。
此外,2005年将是二维CAD向三维CAD转型的关键一年。有关CAD产品的转型问题,业界讨论已久,究竟将以什么规模、什么速度从三维向二维转,各方面人士由于所处利益阵营或者应用层面不同,各有说法,但是相信2005年的市场走向会描画一个更清晰的轮廓出来。
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笔者强调管理软件是机械行业投入发展最快的部分,但是ERP等管理软件的迅速发展,将促使整个行业的基础网络平台建设、基于业务需求的网络系统应用建设均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而带动硬件投入迅速增加。而且,无论哪种管理软件升级或者上马,都将对硬件平台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并因此带动硬件投入的跟进。所以,管理软件的发展是一个重要风向标,在管理软件发展迅速的领域,往往也是硬件销售最快增长的领域,意味着硬件厂商的机会。结束语 看过机械行业信息化状况后,如果对比一下制造业的整体状况,会发现机械行业几乎就是制造业的样本行业,制造业的主要信息化特点、产品需求热点、信息化建设难点以及认识水平特点都可以在机械行业看到完全一致的表现。因此,研究透彻机械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律,对于在整个制造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推广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机械行业,有一个令人遗憾的事情是,全行业建设信息化的局面远远没有形成,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依然是大型企业,广大的中、小企业无论在资金实力、人才储备还是认识水平上都存在非常大的缺口,而解决传统行业的信息化问题,必须先解决以上三个问题,否则会举步唯艰。
第四篇:钻井机械考试重点总结
1.石油钻机?主要包括哪些系统和主要设备?
答:是属于重型矿业机械,有多种机械设备组成、具有多种功能的联合工作机组。主要包括:旋转设备、循环系统设备、起升系统设备、动力驱动系统设备、传动系统设备、控制系统和监测显示仪表、钻机底座、辅助设备
2.钻机的三大工作机组?驱动机组的的组合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种驱动?
答:三大机组:旋转设备、循环系统设备、起升系统设备。柴油机直接驱动、机械传动;柴油机发电机组驱动、电气传动;;SCR、VFD;液压驱动、传动;复合驱动
3.钻机机械传动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齿轮钻机传动允许线速度高,体积小,结构紧凑;万向轴结构简单、紧凑、维护保养方便,互换性好。胶带钻机是传动柔和、并车容易、制造简单、维护保养方便。链条钻机结构紧凑、寿命长,适用于各级井深钻机,尤其是深井、超深井钻机。
4.钻机主要参数有哪些?
答:名义钻深范围、绞车额定功率、游动系统绳数、转盘开口直径、钻台高度最大钩载、单台钻井泵功率、钢丝绳直径、转盘功率、井架高度
5.最大钩载?主要用于哪些工况?
答:最大钩载:钻机在规定的最多绳数下起下套管、处理事故或进行其它特殊作业时,大钩不允许超过的载荷,是大钩允许的最大静载荷。发生工况:1.发生动载时,钩载为静动载之和;2.处理卡钻事故;3.下套管;4.下套管遇阻时,上提下放
6名义钻深范围指钻机在规定的钻井绳数下,使规定的钻柱时,能够达到的经济钻井深度。是我国钻机 主参数。依据4 1/2″、5 ″ 两种钻杆柱尺寸确定.7.钻机型号表示?
答:ZJ+钻机级别(100m)+钻机特点(链条并车L、三角胶带并车J、齿轮传动C、电驱动D、自行式车装Z、半拖挂车装T)+厂家代号及改进型号。
8.转盘主要功能?主要结构组成?主要参数?主轴承.辅助轴承分别承受什么载荷?
答:功能:1.旋转钻具,传递足够大的扭矩和必要的转速;2.下套管或起下钻时,承受全部套管或钻具重量;3.完成卸钻头、卸扣,处理事故时倒扣、等辅助工作;4.井下动力钻具钻井时,转盘制动承受反扭矩。转盘结构组成:转盘结构非常成熟,国内外结构型式基本一样,其变化和发展主要是转盘大小和能力的变化。其主要组成包括一下四部分。水平轴总成; 转台; 主、辅轴承; 壳体。参数: 通孔通径:转台通径=一开钻头最大直径+10mm;最大静负荷:匹配于钻机最大钩载;最大工作扭矩:最低工作转速时达到的最大工作扭 矩; 最高转速:轻载下的最高转速,一般为300r/min主轴承起承载和承转作用。辅助轴承起径向扶正和轴向防跳的作用。
9.水龙头的主要功能?结构组成?主要参数?冲管的作用和要求?主轴承.辅助轴承分别承受什么载荷?
答:功能:1.悬持钻杆柱,承受大部分或全部钻柱重量;2.为旋转的钻杆柱内输送高压钻井液;3.承受钻杆柱的旋转。结构组成:1.承载系统:包括中心管及其接头、壳体、耳轴、提环和主轴承(负荷轴承);
2.钻井液系统:鹅颈管、冲管总成;3.辅助系统:上下扶正轴承、防跳轴承、机油密封盒组件。主要参数:最大静负荷;中心管通径;最大工作压力。冲管要求:耐高压、磨损小、寿命长、拆装方便
10.刹车装置的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作用? 答:主刹车:带式、盘式。作用:下钻下套管时,刹慢或刹住滚筒,控制下放速度,悬持钻具;正常钻进时,控制滚筒转动,以调节钻压,送进钻具。辅助刹车:水刹车、电磁涡流刹车。作用:用于钻井绞车上作为减速机构刹车。
11.游动系统的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起升和下钻时的效率是否相等?
答:主要与天车、游车、大钩有关,不等
12.快绳的拉力计算?
13.起钻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简要叙述。
答:分为加速,匀速,减速。过程包括1.上提钻具全露方钻杆,应卡瓦将钻柱座在转盘上。2.旋下方钻杆,将方钻杆-水龙头置于大鼠洞中。3.用吊环扣住钻杆接头。4.挂合绞车滚筒,带动钻柱起升,提出卡瓦,将井中整个钻柱起升一个立根高度,然后摘开离合器,刹车。5.稍松刹车,下放钻柱,用卡瓦将钻柱卡在转盘上,或扣劳下卡瓦坐在转盘上。6.用大钳和猫头或上卸扣汽缸,拉大钳崩松顶部立根接头丝扣。7.用转盘带动钻柱正转或用旋绳器卸扣。8.移立根入钻杆盒并靠在二层台指梁中,摘开吊卡。9.下放孔吊卡至转盘上方刹住。
14.钻机设计时,绞车档数是否越多越好?试述绞车档数与绞车型式的关系?一般钻机绞车的档数考虑在多少比较合适?
答:对于有限档数的钻机,合理分配各档速度,可以达到的最大起升功率利用率: max=e/(e+1),e档数可见,档数愈多,对起升功率利用率的提高影响愈不显著,但使得变速机构复杂化,一般实用的档数少于6
15.起下钻的过程中,天车各滑轮的转速是否一样?实际使用中应该注意什么?
答:不同,快绳端的滑轮转速快,死绳端转速慢,快绳比丝绳磨损严重,为延长使用寿命,使用一段时间后应互换快绳与丝绳
16.为什么游动系统中快绳侧的钢丝绳会提前疲劳? 答:由于快绳侧的钢绳弯曲次数比丝绳侧多出数倍,所以..解决:放新取旧绳
18.起下钻运动学公式M1-M2=Jdw/dt,试解释各项含义。
答:1——主动力矩 M 2——负载产生的阻力矩 J——工作件折算的转动惯量 ——转轴角速度 J=m2 m——旋转部件的质量 —— 旋转半径(=后面是惯性力矩)
20.在选择柴油机功率时,绞车和钻井泵分别按什么工况标定功率?为什么?
答:绞车使用12h功率,因为没提升一根立根的受载时间不长,既是间歇受载。功率在0~100%内周期性变化,考虑其动力性经济性及使用寿命的平衡,故采用12H功率。柴油机使用持续功率,因为驱动泵和转盘作业时柴油机在接近或满负荷工况持续运行,功率可以定低些,取持续功率转速取该机的经济转速。
21.柴油机的12H功率>(大于)持续功率
22.柴油机的外特性主要表明什么特性?表明哪些参数与柴油机的转速有关?
答:主要表明随即变化特征(即时特征)Ne、Me、ge、Gr;均与转速有关。外特性:供油量最大时,性能参数Ne、Me、ge、Gr随n变化的规律性。
23.钻机常用的传动类型有哪些?
答:并车、倒车、减速与变速、转换方向、带辅助调速的传动方案
24.为什么用柴油机作为钻机动力比较合适?试简述。
答1.具有自持能力,不受地区限制;2.系列化,“积木式”组合,满足不同功率的需要;3.驱动平稳,有一定的过载性能;4.移运性好,适于野外流动作业。不足:K、R值小、噪音大。
25.电驱动钻机中,直流电动机的励磁方式有哪几种?
答:它励,并励,串励
26.电传动钻机中,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更希望采用并励还是串励,为什么?
答:更希望是并励钻机,串励载荷越小速度越高,不稳定,易飞车。并励具有硬性磁通基本不变,使调速范围宽,超载能力强,可提高钻井效率。27.直流电机人为特性是针对那种励磁方式的直流电机而言?钻机驱动的直流电机人为特性是通过调节哪些参数实现调速的? 答:是并励。1.降低电枢电压调速,理想空载转速随U下降而降低。2.电枢串电阻调速,保持电源电业不变,Ra增大转速n下降。3.减弱磁通调速,保持电枢电压恒定值,调节串入励磁电路中的可调电阻Rr,磁通减弱,机械特性曲线上移磁通减小。28.试列举三种以上井架类型?当前陆上钻机中使用最多的井架是哪种? 答:塔形井架、A形井架、前开口井架、伸缩井架、桅杆井架、直立套装井架;陆上常用前开口井架 29.井架的有效高度? 指钻台面(转盘上平面)至天车梁底面的垂直高度。井架高度:1)塔形井架:高度是指井架大腿底板到天车梁底面的垂直高度;2)前开口(包括A形井架、直立套装井架):高度是指井架下底角销孔中心到天车梁底面的垂直高度;3)桅形井架:是指橇座或车轮与底面接触点到天车梁底面的垂直高度。30.双升式底座与旋升式底座有哪些区别? 深井.超深井钻机更多应用哪一种底座?答:双升式底座的井架安装在平台上,随平台一起起升。悬升式底座的井架安装在底座上,只对绞车及其它装置进行升降,井架与绞车等分开。深井超深钻机要多应用于旋升式底座。31.底座的结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至少列举三种,分别叙述其优缺点。答:块装结构(底座结构复杂、内部空间狭小、拆装工作量大、不适合高钻台)、箱式结构(稳定性好、空间便于充分利用、拆装工作量大,使用于海上)、双升式结构(结构分块少、低位安装、整体起升、移运性好、底座空间大、通透、安全性好;但是底座起升负荷大、稳定性相对较差。适用于中深井、深井)、旋升式结构(低位安装、稳定性好、结构分块少、低位安装、整体起升、移运性好、底座空间大、通透、安全性好;但是需要两次起升到位,劳动强度大、结构较复杂、重量大;适用于深井、超深井)、直立起升式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32.除砂器的离心力场与离心机的离心力场有什么不同? 答:除砂是离心力场后是重力场 33.螺旋沉降式离心机的排杂原理? 答:加重泥浆通过空心轴中间的一根固定输入管、输送器上的进浆孔,进入由锥形滚筒和输送器形叶片所形成的分离室,并被加速到与输送器或滚筒大致相同的转速,在滚筒内形成一个液层。有离心力的作用,重石甩向内壁排出,液体有溢流孔排出。34.解释底座高度与底座净空高度,为什么要求底座净空高度? 答:是指钻井平台距底座底面的有效高度,因为在进口处要安装井口防喷器为了保证防喷器顺利方便安装,所以要求„ 35机械采油设备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分为有杆和无杆采油两种,有杆包括:游梁式抽油机、无游梁式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无杆:水力活塞泵、电动潜油离心泵、电动螺杆泵、其它无杆抽油设备 36.有杆采油与无杆才有的动力传动方式有什么不一样?有杆采油装置中通常说的“三抽”指的是什么? 答:有杆动力通过减速箱、曲柄连杆机构和游梁等将高速旋转运动变为抽油机驴头的低速上下往复运动。无杆大多采用液力和电力驱动。三抽是指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 38.游梁式抽油机通常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前置型游梁式抽油机,特点:1.平衡效果好。实际静扭矩始终为正值,减速齿轮无反向载荷;2.光杆最大载荷减小。曲柄上冲程转角大于下冲程转角(195°/165°),上冲程惯性载荷小3.节能效果好。异相型游梁式抽油机,特点:1.减速箱静扭矩减小(40%~60%),扭矩峰值变化幅度小。连杆与游梁间的夹角几乎始终垂直;2.光杆最大载荷减小。与前置式相似,由于存在曲柄偏移角,使得上冲程转角大于下冲程转角(192°/168°);3.井口操作范围大。曲柄远离井口;安全4.容易实现常规抽油机改造。异相曲柄抽油机在结构形式上与常规型抽油机相类似。缺点:1.底座长。由于减速箱后移;2.左右曲柄不能互换,制造工作量大;3.只能在规定的方向单向旋转;4.曲柄臂短,销孔间距不易保证。双驴头型游梁式抽油机。游梁缺点:重量大,振动载荷难以完全避免,长冲程条件下突出。39.额定悬点载荷? 答:悬绳器悬挂光杆处承受的光杆拉力额定值,KN 40.光杆最大冲程?光杆能获得的最大位移(m)41.减速器额定扭矩?减速器允许输出的最大扭矩(KN*m)钻头周期:指从钻台下井到钻头磨损被起出的一段时间。全井周期:指从开始钻井到完钻的全过程。转盘载荷:指钻井过程中转盘驱动钻具旋转时承受的扭转振动载荷。固井:在井眼内下入一层套管,并在套管与井壁的环形空间里灌注水泥浆进行封固。
第五篇: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所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所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学习计划表
一、第一专题学习(8月22日至8月28日)
1. 8月24日下午2:00-6:00参加学院动员大会并观看录像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录像报告);
2. 8月26日下午2:00-6:00支部动员会并观看录像学习:《如何认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录像报告);
3. 8月27日下午2:00-6:00支部讨论学习:讨论主题为“结合本职工作在创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党员如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业余时间自学:学习内容包括《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发[2004]20号)、《中国共产党章程》、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胡锦涛《在山东潍坊寿光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5. 思考题:如何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实践基础、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党员应当如何投入到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去?
二、第二专题学习(8月29日至9月4日)
1. 8月31日下午2:00-6:00支部组织观看录像学习:《当代高级知识分子的楷模马祖光》(电视专题片)。
2. 9月1日下午2:00-6:00参加全院组织的学习活动,观看录像学习:《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先进性的基本内涵》(录像报告);《张思德》(VCD教育影片)。
3. 9月2日下午2:00-6:00支部组织的学习并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张高丽《在中共山东省八届十次全委会议上的讲话》。
讨论内容:在本职岗位上共产党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其实践途径是什么?结合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根据调查研究制定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制定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和不合格党员的具体表现。
4. 业余时间自学: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节选)》;
5. 思考题:共产党员如何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共产党如何坚持“两个务必”?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在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进程中,如何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第三专题学习(9月5日至9月11日)
1. 9月6日下午2:00-6:00支部组织参观山东省党史博物馆加强对党的认识;
2. 9月8日下午2:00-6:00参加学院统一学习。
3. 9月9日下午2:00-6:00支部集中学习和讨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讨论内容:共产党员如何为国家及山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4. 业余时间自学:《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5. 思考题:怎样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怎样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第四专题学习(9月5日至9月11日)
1. 9月13日下午2:00-6:00支部组织观看录像学习:《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录像报告)。
2. 9月15日下午2:00-6:00参加学院统一学习。
3. 9月16日下午2:00-6:00支部集中学习讨论: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
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邓小平:《发扬五种革命精神》、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
讨论内容:如何理解和把握不同岗位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和实践途径?
4. 业余时间自学:江泽民:《“三讲”教育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新探索》。
5. 思考题:对照党章,自己在共产党员标准方面存在哪些差距?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
用?如何认识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五、考勤制度
1. 要求准时参加院分党委和支部组织的学习活动,会上认真学习,讨论是积极发言;不迟到、不早退。
2. 实行参加学习点名制。
3. 有事请假,要严格按照校党委、院分党委要求填写请假条。经审查批准后请假时间内方可不参加学习。
4. 严格请假补学制度,对请假耽误的学习,假后由准假人负责补学。
六、记笔记制度
1. 要求每次学习都有笔记记录;
2. 笔记要求字体工整,页面整洁;
3. 笔记中要有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七、学习检查制度
1. 定期检查学习笔记,计划每一个学习阶段结束时由支部成员检查学习笔记;
2. 对学习笔记未达到第六条要求的要整改;整改后要重新检查;
机械设计及理论党支部
2005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