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超市分析报告

时间:2019-05-15 10:5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精品超市分析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品超市分析报告》。

第一篇:精品超市分析报告

精品超市新战场:如何探险经营模式的下一个路口

精品超市新战场:如何探险经营模式的下一个路口

2010年7月30日,向来低调的华润万家一反常态,高调宣布入驻其觊觎已久的上海。这天,旗下高端精品超市Ole'在上海港汇广场开业。

精品超市之争标志着大型零售商圈地运动进入了细分期,走进各大一线城市,我们看到华联的BHG Market Place、华润的Ole、百佳的International 和TASTE等纷至沓来,就连香港的City Super、韩国的C-mart等也加入战局。如此急迫,精品超市真的是经营模式的下一个路口吗?

精品超市的契机

参照日本和台湾的零售业发展规律:一旦人均年收入到达7000美金,就会出现消费需求的转折点: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会降低—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为便宜一块钱而浪费一小时,而是更为认同时间价值。依此计算,中国许多一线城市的零售市场正处于这个临界点上。这个国家的高档车越来越多,高档小区也越来越多,同时家庭结构改变导致单户人口数降低,消费习惯会随之更改,比如对大包装产品的需求可能会降低。这意味着,顾客将变得更挑剔。

而精品超市的目标群体就是高端消费者,为高收入阶层,且钟情于购买高端日用消费品,其中包括高档的包装食品、生鲜食品、护肤化妆品及进口产品等。虽然零售大卖场、百货商城、护肤化妆品专卖店及特色产品店等并不缺少这类产品,然而,高端消费者对购买高档产品这一购买行为的要求不断提高(如高档产品种类多、产品质量保障性高、挑选方便、结账等待时间短等),加之现有零售业态的局限性,精品超市的市场需求在逐渐增长。

以下从高端消费者和零售商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1 大卖场-高端消费者的流失

高端消费者在零售大卖场购买高档产品则容易产生以下抱怨:高档产品的种类少、产品质量不高、卖场太大、产品不好找、人太多和结账等待时间过长等。

表面上,这种现象是由于大卖场的市场定位不同造成的,实际上它与零售商引入品类管理的副作用是分不开的。十年前国内零售行业开始引入品类管理模式,这10年来品类管理令零售商规模加速扩大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品类管理是由供应商驱动的零供协作管理模式,最大的受益者是供应商和制造商,而零售行业却逐渐出现恶性竞争、产品多样性差、高端产品受挤压、受制造商牵制等不利趋势。

优惠多研究发现,大卖场的高端产品逐渐受到挤压,产品种数在不断递减,高端产品的多样性越来越差。

自10年前国内零售商引进品类管理模式以来,产品的销量成为其最主要的衡量指标。零售商在缩减产品品类提升销量的同时,其产品的多样性也逐渐变差;零售商在收取堆头费或增加高销产品的同时,一些销量不高的高档产品被严重挤压;零售商在依靠“二八原则”进行品类管理的同时,其卖场的销量逐渐受到大品牌的牵制。而且,这场由供应商驱动的零供协作管理模式,使得各大卖场产品的品类构成、品牌分布等越趋同一化,零售商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日益严峻。

品类管理基于一基本假设:消费者无差异,其需求量主要与价格有关。因此,大卖场的促销方式主要以降价打折为主。降价促销不仅对高端消费者不具吸引力,而且是一种损害。降价使高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产生怀疑,促销在提高卖场销量增加客流量的同时使高端消费者埋怨结账的等待时间过长。

优惠多研究表明,节假日期间及前后一周内,客流量的增加主要来缘于中端消费者,而高端消费者的比例反而比平时下降了。由此可见,节假日的促销活动也是导致高端消费者流失的原因.国内大型零售企业,以大卖场为其主要的零售业态,在这10年里,前5年为高速发展期,后5年为战略调整期。由于零售市场竞争日益严峻,市场扩张成本增加,区域垄断严重,加上租金等成本上升、利润下滑,国内大型零售商不得不做出调整,从全国战略收缩到重点区域扩张战略。与此同时,沃尔玛、家乐福、易初莲花等国际品牌零售商却在全国加速扩张。

在大卖场扩张受限、重点区域市场饱和、同质化竞争激烈和利润下滑的不利环境下,零售商亟需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地位,增加利润,从而提升整体实力。

大卖场覆盖面受限,高端消费者流失,意味着零售市场上大量的高端消费者,未被大卖场所绑定。对于零售商而言,要对大卖场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甚至由品类管理向客类管理转变,都是一项大工程。加之受供应商牵制,且规模较大以致尾大不掉,零售商想通过改革大卖场的管理模式来摆脱目前的窘境,在许多方面都受到较大限制。

由于以高端消费者为目标客户的零售市场的空缺,加之百货商场在品牌联营模式下其产品多样性受很大限制,而专卖店及特色产品店等还不足以满足高端消费者,因此精品超市的市场需求在逐渐增长。

进军精品超市,对零售商而言具有以下重要战略意义:

■ 占领高端消费者的零售市场空缺,先入为主占据竞争优势;■ 摆脱同质化竞争的局面,丰富零售业态,形成差异化竞争;■ 开发新市场,增强盈利能力,降低零售商在整体市场的竞争风险;■ 利用新市场的开发,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地位和整体实力。

1.2 精品超市的优劣趋势

精品超市的优势在于:

产品很有特色,对高端消费者吸引力较大;精品超市内环境优雅,采购方便,结账不需要排长队,满足高端消费者独享优质服务的心理;消费市场上频频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使高端消费者对购买绿色产品、优质高保障产品的欲望加速提升;无须入场费,对供应商有吸引力,在产品选购上零售商的谈判地位较高;以代理商为主要进货渠道,多数商品自己采购,管理灵活;产品的毛利率较高。

精品超市的劣势在于:

○ 对消费者有一定门槛,客流量难以保障;○ 产品价格非常高,销量和客单价难以保障;○ 租金、装修和维护等固定成本较高;○ 不收取入场费、新品费、零头费和节庆费等,收入方式单一,风险较大;○ 超市选址要求较高;○ 产品的选取非常关键,不易满足高端消费者的需求;在现今零售行业的竞争格局下,精品超市的扩张已经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

在国内大型零售商扩张精品超市的同时,国际品牌零售商也会进军精品超市这一市场。在未来3-5年的市场培育期间,精品超市的市场竞争很可能出现这样的局面:

基于精品超市的经营特点,零售商规模大小决定了精品超市扩张速度,不决定其经营成败;由于精品超市市场培育期较长,零售商大卖场的经营状况及战略调整,直接影响其在精品超 市的扩张和市场竞争力;

基于零售商目前面临的困境及精品超市的战略意义,精品超市扩张的速度加快,未来3-5年为高速发展期,竞争趋势明显;

基于大卖场的战略启示和精品超市的定位,精品超市市场差异化竞争明显,各种特色超市逐渐出现;

几家欢喜几家愁,不同零售商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加之国际品牌零售商在精品超市的经验更加丰富,精品超市不会成为百家齐鸣的市场;

由于精品超市不像零售大卖场那样受当地供应商牵制,且各零售商在新兴市场均未形成有利竞争地位,及国际品牌零售商的扩张,区域垄断的趋势将被弱化。

精品超市的制胜策略

为保证在未来几年稳定的占据竞争优势,须基于现今零售行业的竞争格局,根据精品超市市场竞争的优劣趋势,有针对性的制定策略。零售商在精品超市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是形成差异化竞争,保持客流的质和量。

2.1 差异化竞争

精品超市的经营模式为自购自营,在产品选购和分配上比较灵活,容易形成差异化竞争,其关键在于产品特色和产品结构的合理分布。产品须有以下特征:

具有外国气息风味(如红酒、巧克力等);

健康产品(如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优质食品等);

异域特产(进口产品、特色产品等);

季节性产品、传统节日产品。

在零售大卖场中,高端消费者有强烈购买欲望但总难以满意的高端产品,可作为精品超市吸引高端消费者、形成差异化竞争的特色产品。其中洋酒、葡萄酒和咖啡类产品,可作为重点参考对象。2.2 保持客流的质和量

由于精品超市的产品价格较高,产品的选取非常重要,收入方式单一,固定成本较高,因此保持客流的质和量非常重要。量,是确保在产品毛利率较高的情况下保持高客流量;质,是确保进入精品超市的消费者能带来较高的客单价。

想要精品超市扩张中制胜,制定策略则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选址: 选址直接影响客流的质和量,根据其产品特色和目标人群,可选择在高档住宅区、高级CBD、高级娱乐场所等方便目标人群的购买,同时交通便利也是一重要因素,是后续赢利的关键。

产品定价和促销方式: 高档、物有所值,是精品超市的品牌形象,产品定价和促销方式须保证不会影响精品超市在高端消费者心中的价值。促销方式可以展览会、品鉴会、节日Party和陈列独特产品的方式,慎用打折降价等可能损害品牌形象的活动。

绑定优质客户: 客流量、客单价难以保障,直接关系精品超市的生死存亡,对于高客单价或高购买量的优质客户,须想方设法使其成为精品超市的常客,而会员制和会员等级服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个性化服务: 产品的选购非常关键,个性化是精品超市制胜的关键,因地制宜、结合本土文化、打造个性服务,是形成差异化竞争的要求。而打造自有品牌,制定特色服务,可作为重点参考的策略。

2.3 探险之路的制胜点

要保证形成差异化竞争,保持客流的质和量,则须不断跟踪和满足高端消费者的需求,这也是在市场培育期间制胜的关键。谁能更精准的了解高端消费者,谁就能在精品超市竞争中出奇制胜。

而消费者需求的信息,则离不开数据的搜集,单是POS销售数据是远远不够的。为绑定优质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实行会员制,将会员信息及其购物记录相结合,是获取消费者需求的关键。另外,对市场的调研,与客户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在市场培育期间,须不断扩大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力。而且,精品超市是高端超市或特色超市,其产品非消费者必需品,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多,口碑是影响高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

因此,市场培育须与建立信息系统同时展开。

对所在商圈的高端消费者进行调研,了解其消费需求,降低开店风险;

建立会员信息系统,基于会员POS数据,跟踪消费者需求;

制定会员消费反馈机制,与消费者形成互动;基于消费者的消费数据,为优质客户制定个性化服务,绑定高质的消费群;采取盘中盘营销模式,有意识的制造口碑,通过核心的优质客户或商圈,带动周边的中盘,从而带动整个市场。

精品超市的市场培育期较长,这对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实现精准个性化服务是个有利因素。而且,采取盘中盘模式进行口碑推广,这种秩序渐进、稳步渗透的方式也非常适合于培育期较长的高端服务市场。

精品超市是零售业态发展细分和消费层次丰富化的必然产物,也是零售市场竞争的下一个重要战地。而谁想在精品超市的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谁就得更了解高端消费者的需求。而制胜的关键是:在市场培育期间,谁能先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谁能更快更准的基于高端消费者的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谁就能先入为主,在精品超市的竞争中领先一步!

第二篇:超市分析报告

超市销售数据分析

超市销售数据分析是超市管理销售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注重超市销售数据分析。其中超市销售数据分析包括销售额、毛利等各种内容,因而掌握超市销售数据分析至关重要。

超市销售数据分析一:销售额分析

首先可以从每日的销售额在本周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率,看出一周中销售是好的时间段在哪几天,同时也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日子。大部分在周五、六、日三天的销售要高于其他时段,故应该在繁忙时段到来前,备足商品,并减少员工休假,以增加服务人员等举措。

超市销售数据分析二:毛利率分析

从毛利率可以看出超市每日的毛利率和各部门毛利率的高低。现在大型卖场的综合毛利率在13~18%,标准超市的毛利率在16~20%,便利店的毛利率可能会在22%左右。一般来说,节假日时,高毛利的商品会有较大提高。

超市销售数据分析三:贡献毛利率分析

部门的贡献毛利率由高到低的排列可以看出,一般的排列为:文具、塑料五金、针织品、休闲食品、曰化、烟酒、肉食、副食品、粮油。管理者由此可以逐步调整单品价位和普通商品与利润商品的结构,促使其在综合毛利贡献率上减少差距。对于贡献毛利率较高的部门应加大要货的力度,对于贡献毛利率较低的商品部门应加大调整力度,了解目标顾客群的消费需求。

超市销售数据分析四:提高毛利率

报表可以有效地提高毛利率。如果一周的毛利率低于预计指标,就可以对各部门的毛利率和销售构成比进行人为调整。有效提高毛利率的方法为:(1)提高高毛利率商品部门的构成比;(2)降低低毛利率部门的构成比;(3)提升高销售构成比部门的毛利率;(4)若有构成比相同的部门,应发展高毛利率的商品。

超市销售数据分析五:经营指标

超市情况设定经营指标及达成率,以决定商品的库存。各部门商品的库存是否适当,库存是否能有效发挥效率等,这种商品成绩判定的指标我们谓之交叉比率。商品的交叉比率越高,就表示越有效率;交叉比率最少也要确保在200

第三篇:超市盘点分析报告

超市盘点分析报告

盘点是衡量门店营运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对我们一定时期的营运管理的综合考核和回顾。因为盘点的数据直接反映的是损耗,所以门店一定时期的盈利与否只有在盘点结束后才可以确定。超市在营运过程中存在各种损耗,有的损耗是可以看见和控制的,但有的损耗是难以统计和计算的,如偷盗、账面错误等。因此需要通过盘点来得知超市的盈亏状况。通过盘点,可以达到如下目标:

1. 超市在本盘点周期内的亏盈状况。

2. 超市最准确的目前的库存数量,库存金额等相关的指标,将所有商品的电脑库存数据恢复正确。

3. 得知损耗较大的营运部门、商品大组以及个别单品,以便在下一个营运加强管理,控制损耗。

4. 发掘并清除滞销品、临近过期商品,整理环境,清除死角。

5. 反映门店营运上的失误和管理上的漏洞,发现问题,改善管理,降低损耗。下面以盘点流程为序分析盘点中发现的问题:

(一)盘点准备不足。盘点用表数量预估不准确,盘点表不够用,说明对商店货架数据掌握不准确;漏盘、漏预列情况较多,盘点工作计划不充分。

建议用倒计时的方式将盘点所需要进行的工作以清单的形式列印出来,安排所有参加库存区盘点、陈列区盘点的人员,以及盘点指挥中心和盘点资料处理中心的人员。详细到如工作时间、就餐时间、报道地点等,并告知所有相关人员。

(二)非销售区盘点工作完成情况不佳,仓库商品盘点单据分箱工作在盘点当天下午才完成,盘点前期对于仓库里的商品及进出货物的控制不严禁,可能造成员工补货与退货的现象。

对库区检查了的100种商品,有5种商品盘点错误,占总抽查商品种类的5%,这个比例是比较大的。错误主要集中在食品部门,这些部门的商品复杂,体积较小,单位换算较烦锁,容易出错,要求员工非常细心并且要有很强的责任心。

(三)盘点现场稍显混乱,有挪用盘点商品(如梯子,凳子)的现象,还有使用堆放疑问商品的购物车用来登高,都有可能影响盘点结果,这些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和现场管理来改进。盘点负责人应掌握盘点进度,机动调动人员支援并巡视各部门盘点区域,发现死角以及遗漏区域。

(四)数据录入效率不高,各部门配合协调情况不佳。录入当天计划晚7:30开始,实际上由于为了不影响人本店的正常销售而将时间延迟到了9:00,才开始录入。盘点是全店人员都参加的营运过程,为减少对营运的影响,提高盘点工作的效率,各个部门必须有良好的配合协调意识,以大局为重,使整个盘点按计划进行。

(五)盘点差异查找时不够主动,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相关证据。门店盘点要明确目的,要通过盘点反映门店营运上的失误和管理上的漏洞,发现问题,改善管理,降低损耗,不是例行公事。

(六)差异原因有较多是盘点错误、漏盘。说明部门经理对盘点工作不重视,协调、管理、跟踪不到位,责任心不强。

(七)由于门店没有制定库存管理计划,部门没有制定商品的循环盘点计划,致使差异均反映在本次盘点上,不利于库存的管理。

(八)门店的部门经理、员工对流程、商品的移动原因代码部了解,商品的流动走向不清

楚。对数据业务系统的操作不熟悉。

(九)还有较多的是部门在操作流程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部门间交接不是非常顺畅。(十)没有严格掌握商品进出原则,即“商品如何进,就任何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全员培训、了解、掌握,确保店内商品的准确性。

以下是对盘点工作提高效率的建议:

(一)技术面

1、盘点事前做好培训,确保效果。弄清盘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注意。

2、做好计划,将盘点所需要进行的工作以清单的形式列印出来。安排所有参加库存区盘点、陈列区盘点的人员,以及盘点指挥中心和盘点资料处理中心的人员。详细到如工作时间、就餐时间、报道地点等。

3、完整:所有盘点过程的流程,包括区域的规划、盘点的原始资料等,都必须完整,不要遗漏区域、遗漏商品。

4、清楚:盘点过程属于流水作业,不同的人员负责不同的工作,所以所有资料必须清楚,人员的书写必须清楚,货物的整理必须清楚,才能使盘点顺利进行。

(二)管理面

1、现场管理:现场应有秩序,包括控单发放、回收,盘点进行都应有效率。盘点负责人应掌握盘点进度,机动调动人员支援并巡视各部门盘点区域,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保证盘点工作顺利进行。

2、执行力:保证相关人员明确工作计划及目标,不私自在操作中变通更改,注意各时间节点,保证各环节顺利进行。工作进行中应有监督(如仓库管理,登高梯使用等),以便及时调整,避免差异增大。

3、团队精神:盘点是全店人员都参加的营运过程。为减少停业的损失,加快盘点的时间,超市各个部门必须有良好的配合协调意识,以大局为重,使整个盘点按计划进行。

(三)营运面

加强库存管理,商品信息部最好建立循环盘点计划,以便掌握库存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可能由于商店近期事情繁多,分散了对盘点工作的注意,没有引起管理层对这项工作足够的重视,希望各部门能从盘点结果中发现问题,以求改进。

第四篇:超市盘点分析报告

超市盘点分析报告

盘点是衡量门店营运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对一年的营运管理的综合考核和回顾。因为盘点的数据直接反映的是损耗,所以门店盈利在盘点结束后才可以确定。超市在营运过程中存在各种损耗,有的损耗是可以看见和控制的,但有的损耗是难以统计和计算的,如偷盗、账面错误等。因此需要通过盘点来得知超市的盈亏状况。通过盘点,可以达到如下目标:

1. 超市在本盘点周期内的亏盈状况。

2. 超市最准确的目前的库存金额,将所有商品的电脑库存数据恢复正确。

3. 得知损耗较大的营运部门、商品大组以及个别单品,以便在下一个营运加强管理,控制损耗。

4. 发掘并清除滞销品、临近过期商品,整理环境,清除死角。

5. 反映门店营运上的失误和管理上的漏洞,发现问题,改善管理,降低损耗。

下面以盘点流程为序分析盘点中发现的问题:

(一)盘点准备不足。盘点用表数量预估不准确,盘点表不够用,说明对商店货架数据掌握不准确;漏盘、漏预列情况较多,盘点工作计划不充分。

建议用倒计时的方式将盘点所需要进行的工作以清单的形式列印出来,安排所有参加库存区盘点、陈列区盘点的人员,以及盘点指挥中心和盘点资料处理中心的人员。详细到如工作时间、就餐时间、报道地点等,并告知所有相关人员。

(二)非销售区盘点工作完成情况不佳,顶仓商品盘点单据分箱工作在盘点当天下午才完成,盘点当天仓库和登高梯管理不严格,可能造成员工补货。

非销售区共抽查了35个货架的353种商品,有13种商品盘点错误,占总抽查商品种类的3.68%,这个比例是比较大的。错误主要集中在卫浴、五金部门,这些部门的商品型号复杂,体积较小,容易出错,要求员工非常细心并且要有很强的责任心。

(三)盘点现场稍显混乱,有挪用盘点商品(如梯子)的现象,还有使用堆放疑问商品的购物车用来登高,都有可能影响盘点结果,这些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和现场管理来改进。盘点负责人应掌握盘点进度,机动调动人员支援并巡视各部门盘点区域,发现死角以及遗漏区域。

(四)数据录入效率不高,各部门配合协调情况不佳。录入当天计划8:00开始,实际9:30人员到齐,开始录入。盘点是全店人员都参加的营运过程,为减少对营运的影响,提高盘点工作的效率,各个部门必须有良好的配合协调意识,以大局为重,使整个盘点按计划进行。

(五)盘点差异查找时不够主动,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相关证据。商店盘点要明确目的,要通过盘点反映门店营运上的失误和管理上的漏洞,发现问题,改善管理,降低损耗,不是例行公事。

(六)差异原因有较多是盘点错误、漏盘。说明商店部门经理对盘点工作不重视,协调、管理、跟踪不到位,责任心不强。包括建材的140万就是这样造成的。

(七)商店没有全年的库存管理计划,部门没有制定商品的循环盘点计划,使所有差异均反映在年终盘点上,不利于库存的管理。

(八)商店的部门经理、员工对流程、商品的移动原因代码部了解,商品的流动走向不清楚。对SAP的操作不熟悉。

(九)特单较多的部门在操作流程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部门间交接不是非常顺畅。

(十)没有严格掌握商品进出原则,即“商品如何进,就任何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全员培训、了解、掌握,确保店内商品的准确性。

以下是对盘点工作提高效率的建议:

(一)技术面

1、盘点事前做好培训,确保效果。弄清盘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注意。

2、做好计划,将盘点所需要进行的工作以清单的形式列印出来。安排所有参加库存区盘点、陈列区盘点的人员,以及盘点指挥中心和盘点资料处理中心的人员。详细到如工作时间、就餐时间、报道地点等。

3、完整:所有盘点过程的流程,包括区域的规划、盘点的原始资料等,都必须完整,不要遗漏区域、遗漏商品。

4、清楚:盘点过程属于流水作业,不同的人员负责不同的工作,所以所有资料必须清楚,人员的书写必须清楚,货物的整理必须清楚,才能使盘点顺利进行。

(二)管理面

1、现场管理:现场应有秩序,包括控单发放、回收,盘点进行都应有效率。盘点负责人应掌握盘点进度,机动调动人员支援并巡视各部门盘点区域,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保证盘点工作顺利进行。

2、执行力:保证相关人员明确工作计划及目标,不私自在操作中变通更改,注意各时间节点,保证各环节顺利进行。工作进行中应有监督(如仓库管理,登高梯使用等),以便及时调整,避免差异增大。

3、团队精神:盘点是全店人员都参加的营运过程。为减少停业的损失,加快盘点的时间,超市各个部门必须有良好的配合协调意识,以大局为重,使整个盘点按计划进行。

(三)营运面

加强库存管理,商品部最好建立循环盘点计划,以便掌握库存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可能由于商店近期事情繁多,分散了对盘点工作的注意,没有引起管理层对这项工作足够的重视,希望各部门能从盘点结果中发现问题,以求改进。

第五篇:超市可行性分析报告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可行行分析

一、引言

1、概述

用户:佳家福超市

拟建系统名称:佳家福超市管理信息系统

开发单位:10级信管班郭娟

系统服务对象:超市收银员顾客超市导购员

2、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长期以来,佳家福超市一直采用人工管理模式。商品的采购,库存,销售和核算等信息存在工作量大服务紊乱·工作效率低下·信息不能及时反馈·成本高等问题,为了彻底改善超市信息管理的落后局面,特提出开发本系统。”佳家福超市信息系统“的建设,必将为超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更有效的控制企业的购·运·小·存,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系统设计目标

1组合字目标和战略

佳家福超市的目标是一优质的服务·低廉的价格·丰富的货物向广大市民提供畅快的购物体验。具体分解为:

① 合理的货物布局·舒适的购物环境,减少消费者20%寻找商品的时间。

② 在一年内每个月增加20%各类货物

③ 经理能够及时获得畅销货物的相关信息

④ 可以及时快捷的获得附近居民的购物需求,及时获得畅销货物·滞销(过期)货物的信息

⑤ 上架,下架,清点的效率提高30%

⑥每年在本市建立一个分店,在三年内实现货物的连锁销售。

为了实现超市的目标,超市计划采取的重大战略有:

① 采用一定的导购措施,方便消费者对超市库存货物的了解。

② 更改销结算模式,减少结账等待时间,③ 建立供货商,物流数据库,掌握最新的货物生产,运输动态

④ 修改采购计划,每年增加20%的采购基金,增加货物种类·质量

⑤ 对销售货物进行动态统计,及时掌握畅销货物,滞销货物信息

⑥ 修改库存管理方法,提高效率,方便管理

⑦ 更新结账系统

⑧ 建立超市销售管理系统,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业务概况

佳家福超市为一般规模的超市,消费者约占本市的15%左右,超市设有计划计划市场

部·库存·销售部·办公室四个部门。计划市场部负责货物的订购计划·货物订购·等业务,库存负责货物的入库,上架,盘库,保管和过期货物的处理等工作,货物销售部负责货物的销售工作,具体包括从库房中领取货物·销售·结算等,办公室负责超市的事物管理工作。3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该超市一直采用人工管理,货物的采购·库存·销售和核算的人工信息管理存在工作量大,服务质量差,工作效率低,耗费人员多,货物的市场·库存·销售·消费者对超市所供货物意见不能及时反馈。

三、经济可行性分析

1支出

㈠系统开发费用

⑴人员费用。本系统开发期为20周,调试期为12周。开发期需要开发人员5人,调试期需要开发人员2人。共计需要124周,折合4人年(每年有效工作日按照30周计算),每人每年按照8万人民币计算,人员费用32万

⑵硬件设备费用。本系统所需要的硬件设备费用为14.76万,其中:

服务器一台32000 元

微机10台7000元

打印机10台12000 元

条形码扫描仪10台18000 元

网络设备和布线10000 元

不间断电源1台3000元

工作台11台2600元

⑶软件费用·系统所需购买软件的费用为2-1万人民币,其中:

WindowsNT50000元

SQL Sever6000 元

Java环境5000 元

Rose建模工具50000元

⑷耗材费。所需费用估计8000元人民币。

⑸咨询和评估费用。本系统所需咨询评估费用约为12000元人民币。

⑹调研和差旅费。本系统所需的费用约10000人民币。

⑺不可预见费用:按开发费用的15%计。

系统中的开发费用:59.64万

㈡系统运行费用

假定本系统的运行期为10年,每年的运行费用计算如下。

⑴系统维护费。一年需要0.5人|年进行维护,维护费用为0.5*8=4.0万。

⑵设备维护费用。假设设备的运行更新期为5年,并且5年以后的设备价格以现价计算,则设备更新费用14.76万。假设设备日常故障维护为每年0.6万元,则平均每年的设备为护费用为:

14.76/10+0.62=2.076万元

⑶消耗材料费用。每年消耗的材料费用按每年0.8万计算。

系统每年运行费用6.876万。10年累计为68.76万。

系统开发和运行费用总计为128.4万,折合12.84/万。

2收益

超市信息系统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和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计算。

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

本系统投入运行可以提高计划采购管理·入库管理·销售管理和核算信息管理的效率,累计可以综合提高工作效率大20%,可以减少15%的工作人员。超市现有人员按30人计算,可以减少4.5人。每人每月工资按照1500计算,节约工资0.15*12*4.5=8.1万/年。

⑵扩大服务范围,增减超市收入。

由于提高了工作效率,超市可以增加货物的品种和销售规模。假定在原有基础上可以增加20%的销售量,超市每年的总利润按300万计算,则可以增加收入60万。

⑶及时获取信息,减少决策失误。

本系统的建设可以及时获取货物市场的信息,消费者反馈信息以及 畅销滞销货物的信息,消费者的反馈信息,提高决策正确率。因此,每年可以增加收入12万以上。

⑷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资金周转。

通过对书库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及时获取库存信息,争取最优库存,提高资金的周转率。预计每年可以减少积压库存18万以上。

建设该系统 除了可以获得直接经济效益外,还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社会效益,主要有: 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消费者的购物时间。

⑵改善工作方式,减轻工作者的劳动。

⑶提高工作质量,改善超市形象

⑷提高管理水平。系统可以及时提供货物的供求信息,库存信息,销售信息,消费者反馈信息,提高决策正确率。同时,在对各种信息的综合分析基础上,该井货物种类,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使 超市管理向着高质量,科学化,信息化发展。

3支出/收益分析

系统总投入128.4万,系统总收入981万,1.5年可以回收成本,从经济上考虑本系统完全有开发必要。

四、技术可行行分析

⑴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在开发小组中有熟练掌握面向对象开发软件系统的资深系统分析员和程序员。

在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上不存在任何问题。

⑵网络和通讯技术

本开发小组有专门的网络技术人员,有N年的大型网络组网经验。

⑶C/S结构规划和设计技术

开发小组由丰富的C/S开发经验。

⑷数据库技术

有专业开发数据库的团队

⑸Java开发技术

开发小组的所有成员均可熟练使用Java编出。

综上,本系统开发完全可行。

五、社会可行性分析

本团队以成功开发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先例,社会的发展也需要超市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且本团队开发的系统与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存在任何的抵触之处。且符合工作

人员的操作习惯。

六、可行性分析结论

通过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可行性分析,可以确定本系统是完全有必要的,且是可行的,应当立项开发。

下载精品超市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精品超市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超市选址分析报告

    聚贤超市北津学院店 ................................... 1 选址分析报告 ....................................... 1 新店的地理优势 ......................................

    超市选址分析报告

    超市选址分析报告 零售商店位置的选择是一项重要的长期投资,因为这不仅影响商店的发展和盈利,同时,也关系到为顾客的购物提供便利。按照地区、商圈、具体位置的顺序,提出零售商......

    超市盘点盈亏分析报告

    超市盘点盈亏分析报告 超市于2011年10月13日进行了盘点,通过整理完盘点数据后,发现此次盘点结果不尽人意。目前总的盈亏成本金额是XXXXX元。损耗主要集中在食品XXX类XXX元,非食......

    超市渠道策略分析报告

    生情超市渠道策略分析报告 一、生情超市目前状况 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找到了很多产品的渠道策略的现有状况,如:1、冷冻产品走过了多家分销商、总经销制,目前向助销机制、直营......

    生鲜超市经营方式分析报告

    生鲜食品因为其产品的特殊性,经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大型商超的生鲜经营工作也是陈本高昂。这些生鲜经营环境同时也推动了整个经营环境的发展,同时生鲜经营的优劣也决定了超商......

    超市八月份顾客调查分析报告

    8月借庆贺**撤县设市十周年之际我超市以《寿光日报》有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消费结构、消费层次、消费需求等情况,依据消费者的客观需求进一步健全、优化商品类别,提高、完......

    超市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报告

    所属专业: 市场营销 082111-2 论文名称: 超市库存管理信息系统 知道老师: 薛武强 论文撰写人: 叶美佳 赵楠楠 左厚全 联系方式: *** 组员分工 组长:叶美佳——任务安排......

    超市盘点分析报告(模版)(5篇)

    超市盘点分析报告 (模版)一、盘点流程为序分析盘点中发现的问题: (一)盘点准备不足。 举例:(二)非销售区盘点工作完成情况不佳,顶仓商品盘点单据分箱工作在盘点当天下午才完成,盘点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