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土情怀荐爱社
乡土情怀荐爱社
文/陈晓峰
家门爱社年长于我,精神矍铄,气宇轩昂,是个性情中人。他先后从事教师、公务员、新闻记者等职业,生活阅历丰富,颇具“达人”风范。
作为远近驰名的新闻写作“快枪手”,爱社先后有100多万字见诸于中央、省、市级报台,并屡获殊荣,在兴山新闻宣传界属于“多年的师傅--老把式”。2011年,他的处女作散文集《等待你的归期》付梓成书,那是他历经大病磨难后对人生的感悟心语。逾时,出于相似经历的共鸣,本人遂草就了一篇《致同命人》的读后感小文。
就在我还抱残守缺于“一本书主义”的时候,他的新集《乡村板话》又悄然面世了。
“70后”的我,成长于乡野。对农村生活的认知与身为“60后”的爱社,实在有颇多重合印证之处。我的整个外出求学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期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呼唤着包括短篇小说在内的整个文学,重回现实、重回民间,涌现了一批表现社会人生的“原汁原味”的短篇小说力作,其通俗化、原生态的特色,比新时期文学初期更为鲜明。课余,我如饥似渴地阅览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囊括了诸如沈从文的《边城》、汪曾祺的《受戒》、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张贤亮的《绿化树》、莫言的《红高粱》、梁晓声的《年轮》、陈忠实的《白鹿原》等等一系列中长篇乡村题材小说。而我参加工作后读到的乡村题材文学作品,譬如有兴山县本土作家万昌言的《紫血褐土》、蔡长明的《苦年》《乱年》、简冰的《水月》、陈孝国的《月祭》、王祖君的《野人谷》„„文中汇织就的一个个鲜活人物群像,折射出一幕幕光怪陆离的宏大时代图景。
“板话”是指一种曲艺节目,即“快板书”——一边击打着竹板,一边演讲着合辙押韵、有故事情节的说词。广为人知的《李有才板话》是现代作家赵树理1943年发表的一部中篇小说代表作。讲述了抗战时期,李有才带领小字辈,以“快板诗”为武器,同村霸恶势力进行智斗,并取得胜利的故事。作品采用有说有唱、夹叙夹议的板话形式,生动活泼。
而物质极度匮乏,政治极度“左倾”的上世纪70年代,“出工一窝蜂,干活磨洋工,收工打冲锋。”“村边等,地头看,男带扑克女带线;有人嚷‘歇着!’,没人喊‘再干!’”“干部见干部,都穿尼龙裤,前面印有日本产,后面印的是尿素,左边看见含氮量,右边写着75%。”等等深具“伤痕文学”雏形的顺口溜则是属于共和国一代人集体的酸涩记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爱社之于兴山,他生于斯长于斯,是部见证当地时代变迁的“活辞典”。他当乡村教师、乡镇公务员时自不待言,干新闻记者时也始终坚持把笔端对准“三农”,把镜头聚焦“三农”,把感情倾注“三农”,乡音未改,乡土情深,始终与时代脉博和谐跳动。
这正是:
有板有眼抒乡情,且行且吟话农村。
《诗经•魏风•伐檀》有云: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虽然社会分工不同,不可能每个人都从事农业劳动,但不事农桑的我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更何况国人“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村人”。伟人毛泽东曾把迷信、不识字、不讲卫生列为陕甘宁边区的“三大害”,在中国近现代农村具有普遍意义,但这也成为兴山当地本身1 素质不见得高的“半吊子”诟病鄙夷“农哥子”的诱因。巴金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拿诗人艾青被反复引用,以至滥觞的名句来加以概括,就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农民”说到底只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厚厚的书,只不过许多人基于种种原因不愿写、不想写、不敢写罢了。但一位没有任何文艺爱好和天赋的纯粹农民是决计写不出,更写不好文学作品的。把劳动人民当作讴歌的主体,是时代赋予作家的重任,在爱社的《我为什么要写作》一文中早有充分交待。对农民、农民工的尊重,体现了民族的良心;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
近年来,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纷纷取消农业户口,不再登记户口性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制度性嬗变。贾平凹说,很可能多年后,农村题材会越来越少。现在的农村题材作品,80后、70后跟我们50后写的就不一样了,农村已经在发生变化了。欧洲如今的乡土文学就是田园文学,或许多年后我们现在的农村题材作品也会慢慢消退消失了。用文学作品写现实,需要一种责任和担当。作为作家,要关心这个时代、社会,起码要了解这个社会是什么形态,人们是怎么个生存法,大家都在关注什么东西。在表现的时候,一定要真实,写的时候也要投入巨大的感情。如果对这个社会的最基层没有真知,看到好的不高兴,看到坏的不生气、不悲哀、不悲伤、不忧患,都不能把感情写到位。真实的东西本身就是生命。没有真实就没有生命力。现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有很多振奋人的东西,同时也有很多令人焦虑的东西,各种矛盾都在这个时期激化。面对这种现象,每个作家就应该有自己的思索。既不能不停地歌颂和表扬,也不能一味地否定、批判。你怎么观察、把握这个社会,是一个作家很重要的素质。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老主持公道,就有德、有望,公道主持得好,人们就说这个人“德高望重”。作家在面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时,也是在说出公道话。这个公道话建立在国情、民情、实情的基础上,作家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一定要面对真实的社会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不光要真实,还要有真知。——欣喜的是,爱社已经成功的做到了。
莫言则谈到,现如今农村的物质生活大大改善,但是人们所恪守的道德和观念依然是鲁迅那个时代所具有的。他说,人生都会面临多种多样的问题,会面临两难甚至多难的选择,而这正是生活的意义。他强调,鲁迅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鲁迅作为一个话题,是永远绕不过去的。”当谈及“乡土文学”的前景时,莫言表示,中国的乡土文学会一直发展下去,但是这一代的乡土文学已成为过去时,新一代的乡土文学依赖在新农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作家。——看到这句话,再联系身边的现实,禁不住让人陡然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莫言说,一方面城里的人在“怀念”,一方面农村的人在“逃离”。这反映了人们对“乡土情怀”矛盾的一面。莫言表示,文学问题最终归结在人的问题,小说的结构和写作方式无论如何变化,最终都要落脚在人的情感变化方面,文学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在作品里用独特的优美语言塑造了令人难以忘却的人物形象。——对于此,我们一直在努力。
总之,众说纷纭,时代变迁;尊重多元,包容多元。
尽管爱社在《后记》中宣称“今生再也不出个人散文类著作了”,不免令人感到讶异和惋惜,但随后的一句“下次一定尝试另一种文学样式与读者见面”,又立刻让我们满怀祈盼与期冀。——于2017年3月18日
第二篇:乡土之思的情怀探析
中国人乡土情怀的成因及探析
乡土之思,乡土之情怀:这个古老而沉重的话题,总是萦绕在每个人的心怀,正所谓人有心,花有心,总是离不开乡土的这片怀念之情,人心是生命的家园,花心是芬芳的寄托,乡土的情怀则是灵魂的折光。每个人“哇哇”落地,来到人世间的那一刻起,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从此也便对这养育我的故乡结下了不懈的情缘。追溯到多少个世纪前,我们炎黄子孙们的故园情结、乡土情结和民族情结给了我们每个子孙后代一个很好的诠释与榜样。在这片华夏的土地上上,总是有着我们恋恋不舍的情结——我们的故乡,那片留在心间淳朴的乡土情怀。
也许拥有好奇心的你不禁会问:“我们中国人的乡土情怀是不是与生俱来的?或是当我们懂事起,它就注入了我们的脑海里从而形成了坚不可摧稳固的的意识形态?。。。”曾经看到一段有关“鱼和水的”小故事,其中有几句还记忆犹新: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
“鱼对水说:我永远不会离开你,因为离开你,我无法生存。”
“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
而我们中国人与乡土就好比鱼与水一样,彼此相依,离开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失去在存在的价值,失去了精神唯一可以的寄托。而这种对乡土的依恋之情在无形中已深根蒂固。
谈古论今,我们把这种深深地情怀总是寄托在文字中,古人将这种情怀在吟诗作赋与词话中,望月思乡,寄情于物。。而且“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⑤,更何况是感情充沛的人呢?
也许每一代的华夏子孙都钟情于将一汪炽热的乡土之情埋在笔尖端。记得作家柯灵在《乡土情结》中这样说到‘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几乎是世界的全部,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开始感觉饥饱寒暖,发为悲啼笑乐。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但懂得爱的另一面——憎和恨,却须在稍稍接触人事以后。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忘不了他对乡土之情如此淋漓至今的剖析,将每个人内心中隐埋的情感赤裸裸撕开,从心灵上得到快感,而又终身难以忘怀这种渗透心怀的乡土纯。这种乡土情结,即使是辽阔的空间,亦或是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
故乡的那方土地总是让人那样地“魂牵梦萦”,那样地依赖和守望。①春风得意时乡土在心里,侘傺失意时乡土亦在心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就像照相机的广角镜头,一下子摄入了编织乡土情结的丝丝缕缕。置身良辰美景,身心融化在大自然的恩赐中,因了陶醉自然生出“根”的遐思,乡土的温馨与芳香仿佛一下子可以触摸到,再好的景致也无法隔阻故乡的眷恋。正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故乡的乡土之情诠释的正是这种对乡土的固然存生的“根”。而那些在外飘泊的游子们,总是用落叶归根来告诉自己真的情怀所属,那就是——故乡。
记得美籍华人作家谭美恩的《喜福会》中描述了移居在外的华人,虽然新一代的成长在美国,但是骨头里面却仍旧拥有者中国的所拥有特质②。这样让我不由地联想到我们中国人,那种与生俱来的乡土情怀。即使从小接受着完全不同的文化,但依旧保持那种对自己祖国深深地爱。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乡土他不仅仅是我们对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对于这些飘泊在外华籍的人来说,中国就是他们内心也依恋的乡土,带给他们难以忘怀的情怀。
但对于中国人的乡土情怀最本质的来源,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他的《乡土中国》中给了我们最好的一个答案。“土”孕育根,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③。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象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象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乡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淳朴的根,是我们不得不具有这种“情”。乡土与现代的城市是无法比拟的,城市中我们生活在无形的“笼子中”。而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的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这种天性使乡土人总是会给人带来一种心灵上的平静,这也是我们累了或是倦了的时候总会思乡,总会想找一个宁静的地方,而乡土恰恰给了我们所需要的,赋予了我们这种情怀。只是因为中国乡村文化的本质是以村内和家庭生活为主。那种融洽与和谐正是我们心灵渴望寻找的归宿。④
时代在变迁,在拥有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对乡土情会的寄托思念的表现也越来越多,艺术的展示成了最好的形式。我们用音乐抒情,用画画寄思、或是用视频记录了点点滴滴。。。
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我在祈祷着我们这种对乡土的情怀永远延续,永存于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意识里。不论时代怎样变迁,始终守住这份乡土之情,这份固有的深情。。对乡土的情。
参考文献:
① 柯灵:《乡土情结》
②(美)谭美恩:《喜福会》:(美)谭恩美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5-1 ③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④ 潘永守:《“一个中国的村庄”的跨时空对话—“抬头”重访》
⑤ 陶渊明《归园田居》
第三篇:拥有爱的情怀
拥有爱的情怀,享受幸福教育|
——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细节管理
众所周知,在学校内,班主任是最辛苦的,正所谓“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学校的各项工作几乎都要通过我们班主任去落实;班级里几十名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安全都让我们班主任时刻牵挂、劳心。为了学生为了班级工作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班主任也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岗位,可以说学校多日没有校长可以,但千万不能没有班主任,你们是学校的根,是学生的魂,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班主任的敬业与努力。作为有着近三十年从事德育管理工作的我,一路目睹着我们班主任的工作艰辛,一路伴随着我们班主任的幸福成长,此时也想和大家共同来分享我对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细节管理的一些建议。
一、爱心至上,感受班主任教育情怀
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通过老师们的交流,字里行间也能深深地体会到这一千古不变的教育理念。谈及教育谈及班级细节管理没有爱是无从谈起的。在我看来爱教育爱学生必须先爱自己,爱自己的岗位,有了爱的情怀有了阳光的心态才能有润物的积极行为。有人会想爱自己是本能的是狭隘自私的,在我看来爱自己是一种能力是高尚无私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懂得爱自己何以去爱别人?!如果教师自己都不学会爱自己又何谈把爱的雨露滋润给学生?!所以尤其是我们当班主任老师的学会爱自己是必须的。爱了自己又如何来爱自己一站就是几十年的岗位呢?我想问一下各位,有哪些老师不愿当班主任?(发自内心,比较多)有哪些老师不愿当班主任,后面能想办法离开教师或班主任这个岗位?(人不会多)离开这个岗位觉得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或者说喜欢的岗位?(人不会多)
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与感悟,老师们,我们还用埋怨自责吗?我们还有必要整天带着情绪去工作,走进教室就愁眉苦脸,看到学生就心烦来气吗?那不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吗?伤了自己伤了学生伤了身体伤了和气,大可不必
吧!其实当好班主任还是有无限乐趣和收获的。通过那几位交流的老师的语句神态不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吗?你看他们讲起班级讲起自己的学生是多么自信,多么津津乐道,他们是那么美那么帅!让我无处不都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幸福与人生的美丽。
近期读到这样一段话和大家共分享:“教育是一门温暖的课。温暖自己,温暖学生。它就像小火煨汤:精心熬制,慢慢炖煮,最后,那种特有的香气就会弥漫在你的生命周遭、贯穿你的生命全程,给你带来美丽和福。”
看了这段话我静静地回味在我们的校园里包括今天的会场最有精神最爱笑最美最帅最吸我眼球的还是我们班主任老师(无论男女老少),尽管你们是学校最累最辛苦的人,但在校园里无论是说话、走路、做事、课堂、各项活动的身影里你们都是最有气场最有活力的!为什么?那是因为你们的心中始终牵挂着那帮孩子,有人气,那是因为你们每天在自己学生身上都能寻到孩子们的闪光点,有喜气。王明今天没迟到了,李伟做操认真了,刘涛作业按时交了,早读你在后面窥看,学生已朗朗在读了,卫生保洁比昨天做得更好了等等,学生星星点点的进步在你的心里都会大大窃喜,班级每一个细节成长都可化为甘露滋润着你这个孩子王的心田,你就会开心你就会微笑,你就会年轻豪迈,你就会容光焕发,这就是您的收获!这就是我们做班主任最幸福的收获!这就是我们当班主任最无私的回报!师爱无边!这份幸福其中也深情饱含着你们是学生最亲最爱的人!
中国有句古话叫相由心生!在我看来就是老师心中有学生,你就自然会变得美!心中有爱你就自然会变得帅!何况每天有班上那么多学生爱着,粘着护着你!你爱他们,他们自然也爱你。别看校长手下有千百学生号召力远远敌不过你所带的那几十个学生。你是孩子们的领头雁,孩子们童年时光那么多日子整天围着你转,你可想过孩子们也是你美你幸福的翅膀啊!那种情那种爱那种凝聚力不可抗拒!平时常常这样想你这个班主任就会充满爱心和豪情,就会带劲,就会时刻感受到幸福快乐的!当代教育家叶澜老师说的话:“教师是以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教师以其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生命
价值,并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享受因过程本生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快乐”。
二、细节入手,享受班主任教育幸福
有句话:态度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命运!可见,细节教育将对班级管理和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影响是多么地深远!师生之间的情感是否融洽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是否真情关爱,爱在师生间架起了一座信任的桥梁,它沟通了师生间的思想,协调了师生间的关系,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也会从教师的关爱中感到温暖,收到尊重,因而敬爱、支持自己的老师,热爱自己的同学,关心自己的班集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班级的各项工作就很容易开展,让你的班级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从哪些细节入手老师们只要有了爱心和责任心我们班主任各自都有招,就看你愿不愿去做了,愿不愿反思总结了,我今天想谈的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做班主任的应如何以自己的那份做教师的高度责任心重视细节教育,重视品行教育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在诺贝尔奖晚宴致辞中,莫言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是如此。
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来的才是教育。学校教给你的东西,很多都是很有用的。但唯有剔除这些很有用的东西之后,在我们求索“有用”东西的过程中,我们的坚持、执着、勇敢和爱,这些貌似无用的品质,乃是我们走向未来的核心品格和关键能力!那就是细节中的德育教育。当下教育最大的危害,就是不在乎那些无用的东西,智育比德育重要,分数比能力重要。以为给孩子无用之物是浪费孩子时间和生命。殊不知恰恰是这些无用之物,滋养了孩子的心灵,丰富了孩子的生命,能够给孩子、家庭乃至国家命运的奠基。这段话难道不发人深省吗?文化是凝聚力,品格是发展力!
一个国家的繁荣,若国民素质跟不上岂能走远?一个人若没有人品何谈前途发展和命运幸福?
《圣经》云:“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小事是构成大事的材料,大事是小事集合而成的。一个人,如果言必曰大事,只抓大事不抓小事,其结果必然是空对空,小事没抓住,大事也难抓好。以小见大,以小带大,任何小事都不是孤立的,都和大事联系在一起。很多时候,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个毫不起眼的变化,却能实现人生中的一个突破,甚至扭转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见,我们班主任工作对于细节管理和学生的品行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啊!
对于细节管理我们老师其实在平时已做了大量工作,但往往因收效不是很明显而烦躁苦恼。我建议对于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要在一定时期面面俱到,通过主题队会课找出问题晒问题,要有阶段性的重点然后半个月内盯住不放,坚持每天强化,持之以恒。比如我们发现升旗仪式学生国歌唱的不洪亮;比如红领巾、标志佩带不整齐;比如上课迟到现象多,比如随手扔垃圾;比如不懂礼貌;比如课间奔跑打闹、比如下楼不靠右行等等细节问题集训半个月强化,一旦养成习惯,你叫他不认真都不行!持之以恒这么做对班级管理对学生好习惯养成一定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另外,要和学生一道建立班级公约,人人遵守,学生要有角色分工,给他事做,要有意识让学生把班级当家,让孩子来当主人,严格要求班干部,调动起班干部为班级服务的热情与责任心,当好你的得力助手。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做好中队小家务建设的积极性,这样自然从细节中营造出良好的班级育人环境。还要做好有“笑”的家访工作,会使你的教育管理工作事半功倍。真是教育不在高处,在低处;不在远处,在近处;不在大处,在细微之处啊!老师们,以真诚的爱心来对待学生,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善待每位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细节起,从现在做起,让孩子的品德修养,各种好习惯在实践中体验、习得、内化、提升。相信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形成在即,相信一个个有良好品格的学生会在您的细微教育下幸福成长。朱永新
先生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其核心理念就是: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的目的不是成功,而是师生共幸福;教育的质量不是分数,而是师生共成长。
三、榜样引领,提升班主任教育境界
家长满怀希望地把孩子送到了学校,交到了你我的手中,那是人生的缘分,这种师生缘理当珍惜!也许我们给不了家长太多的满足,给不了孩子太多的关爱,但我们会凭着良心做事,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话对我们平凡的教师而言压力太大,我们似乎更认可教师是一份良心职业。“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我国数学家姜伯驹在选择北大数学系时,其父亲说“不管你念什么,要找有最好老师的地方”。这都说明一个问题,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很大的。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打铁先得自身硬,作为班主任,要时时、事事、处处给学生树立榜样。其次要给学生定下许多的规则,也就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一些好的习惯,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要讲究方法决不是唠叨)。在班内,规则即班规,可以由大家来定,由大家共同来遵守。要建立一系列考核和奖惩机制,激励表现好的同学继续发扬,督促表现差的同学继续努力,长此下去,良好的班风就会逐渐形成。
中国教育报刊登: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我们经常说:老师影响学生的一生,这种影响力会恒久存在,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这影响力会止步何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未必是无用之事,在某种层面上都具有教育的意义。在不经意间,或许你已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了一颗种子,只待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你所收获的或是一颗参天大树。德育就是做人教育!就是细节中的榜样教育!就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榜样作用引领学生怎样做人!有句话: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带出什么样的学生!这话几乎无人争议!班主任有爱心,责任心强,班集体凝聚力就强!班风就好!没有凝聚力的集体是很难兴旺发展的!家庭是这样,单位是这样,国家更是这样!在关爱的环境中,孩子学会了
关爱,在尊重的环境中,孩子学会了尊重,在宽容的环境中,学生懂得了宽容。这个流传已久的教育方法是不会倒退的。
“为人师表、树好榜样”。那么,我们班主任老师特别要注意那些问题呢? ①仪表形象。班主任的穿着打扮是其内在美的外在表现,无声地传播着文明与美,向学生暗示着对人生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认识、对生活的热爱。
②语言形象。作为交流工具,班主任的语言应该达到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境界,特别是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批评用语(把“坏”改成“不好”,把“错误”改成“不正确”……)适时,适当使用,会让学生感觉到你善解人意,亲切友好,职业修养和平易近人,特别是把你当成知心朋友,现在的学生正处在一种“热衷效仿”的年龄,班主任的语言和仪表效应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③行为示范。教师的行动对学生是无声的命令,比如升旗仪式要和学生一起高唱国歌,大课间和孩子们一起动起来。扶着孩子做人,生活中、劳动中、教室里,我们都要身体力行:扫帚歪了我来扶,窗台脏了我来擦,地上纸屑我来捡……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疲惫的母亲回家第一件事是给自己的老母亲洗脚,给儿子的教育效果是:小儿子摇摇晃晃的端来一盆水给她,说:“妈妈洗脚”。足见细节的影响和榜样的力量。
为了班级为了孩子们的幸福成长,其实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每天都在辛勤付出着,在每一个教育的细节中榜样引领启发着孩子们,提升着以人为本的教育境界。德国著名文学家赫尔曼.黑塞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人生的义务,并无其他。仅有的义务就是幸福,我们都是为幸福而来”。仔细悟一悟,这段话写的是多么经典透彻啊!人的一生,无论是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其实都因幸福而为。尤其教育要为幸福而为。
幸福很简单,它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态,是一种体验,当我们觉得幸福的时候,幸福就来了。因为单纯,教育是真诚的;因为享受,教育是幸福的;因为用心,教育是智慧的;因为大爱在心,教育是温暖的。养鱼贵在养水,养
花贵在养土,而教育则贵在温暖人心,让我们怀揣着对教育的崇敬和真情,做一个内心温暖的人吧,带着阳光行走,温暖学生,快乐自己。
第四篇:中国人乡土情怀的表现及成因探析
中国人乡土情怀的表现及成因探析
中国人可以不信神佛,不惧鬼怪,但有一种亘古不变的情怀却始终萦绕在他们的心间,这就是----乡土情怀。安土重迁的思想从一开始就深植于百姓的心中,无论你身在何方,经历着何种人生,对故乡的思念和依恋总是牵引着你,成为你内心深处恒久不变的向往。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体现于文人骚客的的诗词歌赋中,那反复咏叹的对家乡的眷恋和思乡的痛苦被逐代沿袭和加深,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就提出了“小国寡民”的思想。“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种近乎扭曲的对乡土的依赖感虽然消极,但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乡土的看重。而这其中包含的浓浓的乡土情结在庄子那得到了传承。庄子曾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 久旅而归,见到旧国旧都,纵然旧国之中,人物已变;丘陵之上,草木荒芜;比之昔日,十失其九,只有一分相似处,还是畅然有感。将旅者与十失其九的旧国旧都联系起来的正是对乡土的依赖和眷恋,尽管世事变迁,这样一种归属感依然像亲情的纽带一样联系着人与土地。屈原曾在 “九章·涉江”中 写到“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而陶渊明更是在“旧园田居”中感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多情的诗人已经开始通过动物们的行为来象征人们对乡土的那近乎本能的依赖和思念。动物们尚且怀念家乡,连死都要向着家乡的方向,更何况感情丰富的人们呢? 到了汉朝,由于国家的需要,很多女子因为和亲远离故乡,最著名的当属王昭君。历史上的王昭君未留下只言片语,她的心情我们不得而知,但无数的诗人从自己的情感出发,叙写了她离家的孤寂和思想之情。从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王安石的“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到姜夔的“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再到欧阳修的“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诗人们感叹的不仅是那个娇弱宫女的遭遇,更是在咏叹深植于整个中华民族根基的乡土情结,那种思乡的苦痛成为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基调。唐代的文人们也反复咀嚼着对家乡的思念,吟出一首首广为流传的诗歌,比如王维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以及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梅花,夜雨,月光这些明明很普通的事物,却因为与故乡的联系而引发了观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触景生情,熟悉的事物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这是一种剔除不去的感情,无论身在何方,人们的血液中总流淌着乡土情怀。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表达思乡之情的方式也更加直白。文天祥那发自肺腑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这一片忠心不仅是对国家的热爱,更是对生他养他的土地的誓言。
纵观中华历史,任时代变迁,人们不约而同表现出了对土地的眷恋和依赖。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民族如此依赖足下的土地?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我们可以一窥究竟。“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的。”而中国社会恰恰是乡土性的,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都与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陈序经在“东西文化观”中所说,中国文化是“植根于土壤”的“植物文化”。早在5000多年前,西方文明还处于荒芜的时候,中国文明就发轫了。在黄河和长江的哺育下,中华文化开始兴起,成为世界最为古老的文化之一。依仗着肥沃的平原和水源丰沛的河流的供养,农耕文明迅速发展壮大。然而古时,人们的力量微薄,对于很多事情都没有掌控力,变幻莫测的天气雨水和不定的收成更加深了人们的无力感。而土地代表着产量,影响着生计,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土地就在他们的脚下,是他们触手就可及的,就像斯嘉丽的父亲对她说的,土地是这世界上唯一不会变的东西,只有土地是最可靠的。这样一种建立在农耕基础上的文明必然使得人们对土地产生一种依赖感和归属感,因此人们幻想出了土地神,为表尊敬还为他建了土地庙。祭祀土地神就是祭祀大地,人们把收获的谷物和水果贡献给土地神,感谢他所带来的丰饶的生活并祈祷平安以及好的收成。直到现在,许多地方尤其是乡村仍然存在土地庙。而且,在农耕文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乡土性。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让人们对家庭的依赖深入骨髓,即使在今天,“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依然深入人心。一开始,家庭是生活劳作的基本单位,人们的生活需要和情感诉求都能在家庭中得到很好的满足,因此家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因而像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一大批注重合家团聚的传统节日被延续并流传下来,成为了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需求,因此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去更广阔的世界闯荡。身处异地,人们变得更加脆弱敏感,更多的思绪在脑海中激荡,回忆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以往,于是乡土情怀的内涵也变得更加广阔。人们怀念的不只是故乡的那片土地,更是融入了自己美好回忆的一整块记忆,是不可剥离的一部分生命。正如柯灵所说,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归根结底,中国乡土观的背后是强烈的历史意识和深沉持久的文化,而对故乡的怀恋就是对广义中国文化的怀恋。虽未亲身经历,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的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安土重迁的传统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和判断。
每次读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都有强烈的共鸣,诗中描写的母亲那殷殷的期盼令人动容。高中第一次离家,躺在坚硬的木板床上,月光辗转照在窗台,也照进了我深藏的心。那时候,我第一次想象在母亲密密缝的时候游子的内心。母亲送走的是心头肉,而游子离开的是记载了曾经一切的故乡。我迎着那月光,回想我曾经拥有的一切。我的骄傲我的坚强我的辉煌,都遗留在我已离开的故乡。离开了故乡,我什么都不是,我要在没有回忆的地方开始打拼,一切都是未知的。就像离开了母亲怀抱的孩提,我感到深深的恐惧。到了大一开学,送走父母,又一次从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还是躺在硬硬的木板床上,月光如练,一如三年前的那个夜晚。有一丝夏日的风穿过,我闭上眼睛,脑子却异常清醒。我终于后知后觉的感到,心的某一块早已留在了故乡,从三年前的晚上开始,那一块就空了。这三年我战胜了对未知的恐惧,我打拼出自己的荣耀,可是我的心没有一刻是完满的。从我离开故乡的那一刻起,故乡就成了我内心深处的渴望。我怀念故乡,怀念的只是它,无关其他。从那时起,我开始理解诗人们化不开的忧愁。也开始明白,这是深植于我们身体里的乡土情结,无药可解。
第五篇:白衣情怀 大爱无疆
白衣情怀 大爱无疆
会心的微笑、亲切的问候、精湛的技术、细心的治疗、耐心的解答、温情的絮叨、贴心的服务、郑重的叮嘱„„我想用这八句话来形容我身边的一位“叔叔”。他今年55岁,但他依然奋战在医疗临床最前沿,他每天依旧查房、值班、手术、为病人换药„做着跟年轻大夫一样的工作。他就是吴忠市人民医院骨Ⅰ科的副主任医师张振强大夫。而我们这些科室里的护士和同学们都更愿意称呼他为“张叔”。
他不管对待同事还是对待病人都亲切的像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他在科室不管他在做什么,只要有患者来看病或者是咨询,他都会耐心的询问、解答。而在病房他所治疗的病人中,哪怕是开出一片药,或者是根据病人病情为病人加减的液体或各种治疗,他都会一遍一遍的来询问护士“药给病人发到手了吗?拍片单送到床头了吗?液体输上了没有?理疗给病人做了吗?直到看到病人解除了痛苦,他才放心的一笑。他总是这样不管大事小情都要一一过问、落实。起初我们不明白,感觉这个大夫好唠叨,有时也会不耐烦。而现在我们完全能够理解,换位思考如果我们自己的亲人在住院接受治疗,也多么希望能遇到这样的医生。这并不是对我们护理工作的不放心,而是他再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行动、认真的态度、实践着以“以患者为中心、把患者当亲人”的服务理念。用一言一行谱写着高尚的白衣天使新的形象。凡是接受过他治疗的患者没有一个不为他耐心细致的为病人着想所折服,没有一个不为他高尚的人品所感动。他正是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去承载救死扶伤的生命重托。
骨Ⅰ科护士:梁静2012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