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墓志铭文体特点及阅读题解题指导
高考墓志铭文体特点及阅读题解题指导
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选文体裁改沿用多年的人物传记为墓志铭(欧阳修的《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但绝大多数江苏考生对这种文体并不感到陌生,因为他们在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已学过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对墓志铭这种文体有所了解。
墓志铭是古代一种专用文体,一般分为“志”和“铭”两部分。“志”用散文形式写,叙述死者生平事迹,类似于传记;“铭”用韵文形式写,多为赞颂、悼念死者之词,一般是对前面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如下文将提及的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一文的铭文部分就是如此。起先,一般将墓志铭刻石,埋入墓圹中,其用意是防年久地形变迁,不易寻识死者墓穴,埋此作为标志。后来往往立石于墓前,成为墓碑。
墓志铭最早甚为简略,唐宋以后发展为精心撰作的文章,成为我国传记文学的重要一支。这类文字往往由死者的家人或门生故吏请当时的文章名家撰写,唐宋八大家生前多受人之请写作此类文字。韩愈的代表作除了上文提及的《柳子厚墓志铭》外,还有《贞曜先生墓志铭》《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等作品;欧阳修的代表作有《张子野墓志铭》《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尹师鲁墓志铭》《黄梦升墓志铭》等;王安石的代表作有《户部郎中赠议大夫曾公墓志铭》《亡兄王常甫墓志铭》《兵部员外郎马君墓志铭》、《王逢原墓志铭》《给事中赠尚书工部侍郎孔公墓志铭》《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王深父墓志铭》《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尚书屯田郎中刘君墓志铭》《临川吴子善墓志铭》等。
当然,古人也有为自己写墓志铭的,其心态自然非同一般。这种“自我鉴定”式的文字,多半是抒发愤世嫉俗之情,有的则是为了剖白心迹以免后人歪曲与误解。如明代的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中以剖析自我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自嘲与反讽为抒写胸中块垒的主要手段。抚卷凝思,令人唏嘘。徐渭在《自为墓志铭》中以平静的客观态度,从容地整理着自己的一生,超然地将自身作为审视的对象,为生存与死亡寻找精神依据。
从章法上看,墓志铭的志文部分首先叙述死者的世系、爵里,接着叙述死者的一生经历,最后扼要交代死者的后人。但也有不套用这一模式写作的,如2010年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选文《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就是一篇不落窠臼之作。此文是为好友梅圣俞之妻而作。文中着重刻画一位贤妻形象:谢氏不但善持家务,安贫乐道,以解丈夫后顾之忧;同时还能以交友之道规劝丈夫,品评人物,谈论时事。因为墓主是朋友之妻,作者一般无缘深交,行文难以直抒情怀,所以此文开头即交代朋友“丐我以铭”的情况,接着借梅圣俞口吻来写谢氏的德行与节操,感情真挚自然,文致婉转,别具一格。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墓志铭这种特定文体的特点,科学应对这类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现结合王安石的《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一文,谈一谈解题思路。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王安石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辨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宝元时,朝廷开方略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君亦常慨然自许,欲有所为。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也已。
士固有离世异俗,独行其意,骂讥、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无众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龃龉固宜。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时俯仰,以赴势物之会,而辄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辩足以移万物,而穷于用说之时;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此又何说哉?嗟乎!彼有所待而不悔者,其知之矣。
君年五十九,以嘉祐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扬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夫人李氏。子男瓌,不仕;璋,真州司户参军;琦,太庙斋郎;琳,进士。女子五人,已嫁者二人,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县令陶舜元。
铭曰: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呜呼许君,而已于斯。谁或使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尝谱其世家 谱:家谱
B.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爱称:为„„所称道
C.而穷于用说之时穷:困窘
D.而辱于右武之国右:崇尚
答案:A。
解析:文言文的语法结构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又与现代文语法结构有着传承关系。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语法结构规律来求得词语的正确解释。现代汉语中,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根据A项中“谱”字所处的语法位置,可推知它的词性应为动词,解释为“为„„编写家谱”最为合适。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许平才智不凡的一组是()
①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
②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
③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
④辩足以移万物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句和②③句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许平才智不凡;④句写的是“一般士人”,不是专指许平。因此,含④句的A、B、D三项都是错项。解这类题,关键在理清与墓主有关的事情的来龙去脉,避免无中生有、张冠李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平曾受到名人显宦的器重和推荐,被征召到京城应试,任太庙斋郎,不久又被选任为泰州海陵县主簿。
B.铭文中的“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与首段中的贵人之荐举相照应,而对许平“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的原因则始终不加点破,留下疑问让读者去思考。
C.那些“离世异俗,独行其意”之士,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汲汲追求功名,而是对后世有所期待。作者认为这种人不合时宜,不能为当世所用是必然的。
D.在第二段中,作者将两种士人对举,意在说明既然趋时者未必得遇,那么倒不如“离世异俗,独行其意”了。
答案:C。
解析:C项中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有错,错在未能正确理解“众人”一词,这里的“众人”应解释为“一般人”、“普通人”。答这类题关键在对照分析,即让选项“回归”语段,把选项内容与原文对照,找出符合原文信息的选项,排除干扰项。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辨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
②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
③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
答案:①从小才能出众,无拘无束,善于辩论,与他的哥哥都凭着智谋才略,被当世的大人物器重。
②智谋足以使三军降服,却在崇尚武力的国家遭受屈辱。
③有人提拔他起用他,没有谁排挤他阻止他。
解析:要准确翻译画线的句子,首先,切忌一见画线语句就急着动笔,一定要弄清画线句子在文段中的语境。其次,将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逐一解释,同时务必要译准“译点”,即关键词含义。如①句中的“卓荦不羁”是一个成语,意为“才能出众,无束”;“辨”同“辩”。②句中的“夺”可解释为“折服”、“使„„降服”,“右”为“崇尚”义。③句中的“莫”可解释为“没有谁”,等等。最后,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要特别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如①句中的“为„„所„„”表被动,②句中的“而辱于右武之国”是状语后置句,③句中的“拔”和“挤”后分别省略了“之”字,是省略句。
第二篇:高考经典名著题解题指导及热身练习探究
高考“经典名著”题解题指导及热身练习探究
摘要:经典名著是人类宝贵的文化和思想的精华,它不仅能使人们在艺术中受到熏陶,也能激发阅读者的人文情怀,还能拓展我们的视野。根据中学生新教材的要求,学生应多阅读一些名著,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近年来,经典名著的阅读已经列为高考考点,这对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及学生学习语文这门课程都有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经典名著;解题指导;阅读
一、近年来经典名著考试的趋势:
1.经典名著的特点:
名著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它是经过历史的洗礼而保留下来,具有典型性、权威性,而且在书中能够寻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它是成千上万的人们通过历史的长河检验出来,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并能够经久不衰。它可以给阅读者深刻的思想启示,启迪人生。
2.经典名著的设题及题型:
基于经典名著的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其主要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读书”。设题角度和范围主要包括名著故事、经典情节和场景、人物性格、作品主题、结局等方面,侧重于对经典名著内容的分析与鉴赏,如对人物形象、思想主旨、表现手法等进行简要鉴赏。它要求学生在识记作品人物、情节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和概括。题型上采用主、客观题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单一的识记。在高考试卷中可能是阅读题,其中阅读题包括的题型有识记辨别类、理解概括类、赏析评点类等;也有可能是写作题,要求引用经典名著中的名言名句,或者从某句名句中延伸开来,但是即便是没有要求,在写作中引用经典名著的名言名句,尤其是开头和结尾中出现,可以为文章添彩不少。
二、教师和学生应该注重名著的导读:
1.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首先,教师应倡导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学生对名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其次,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变教为导,多给学生时间,与他们成为学习伙伴,共同阅读并学习。再次,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己深入探究,到图书馆借阅相关的经典作品。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后,可以和他们一起分享学习心得,让学生们写读书笔记或随笔。
2.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教程的改革,使得对教师和学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阅读经典名著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应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外,还应该培养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他们加以科学的管理,丰富学生对经典名著的涉猎和积淀,提升他们的鉴赏水平。和平时课本的教学相结合
在给学生教授经典名著中章节的时候,要更多的将章节内容和名著结合起来。
比如,《红楼梦》与《林黛玉进贾府》的结合,《官渡之战》与《三国演义》的结合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演短剧、写点评、读课文)将课本上的内容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名著上的知识。
4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尤其是经典名著的阅读指导中,若能渗透文学欣赏的知识,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从而提升他们鉴赏的能力。主要包括增加基础知识、明确目标、总体认知、增加学生的体验、教会学生品评等五个方面的技巧,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1.经典名著的备考技巧: 在复习备考中,主要注意两点:
4.1熟悉考纲中所限定必读的名著,了解全书的情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全书的中心思想、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精读代表性章节,做到点面结合。
4.2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组织答案,答案应简明、通顺、连贯,字迹应工整,答题要规范。
三、解题指导和练习探究:
1.解题指导:
根据不同的题,一定要符合答题规范。
1.1 识记辨别类题,该类题型主要有填写名著名称、人物或故事。例如:请根据“怒鞭督邮、割须断袍、单骑救主、辕门射戟、白衣渡江”五个情节写出《三国演义》里对应的五个人物,他们分别是张飞、曹操、赵云、吕布、吕蒙。这就要求学生熟悉名著的人物及故事情节,并加以辨别。
1.2 理解概括类题,该题型主要要求概述故事情节或场面,交代清楚主要人物及事件过程,并分析人物性格。例如:人们讲办事不成功成为“走麦城”,请简述这个故事。答题时,首先要知道该典故出自《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关羽、吕蒙,再围绕关羽被困麦田介绍“走麦田”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突出重要情节。
1.3 赏析点评类题,该题型主要要求用简要文字对名著的意义作鉴赏,题型包括名著人物、内容及人物思想等的评析。例如:请赏析雨果的名言“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讲述出这句话的含义。首先要知道这句话出自《巴黎圣母院》,卡西莫多丑陋却善良勇敢地救了漂亮的爱斯梅拉达,体现了丑就在没身边,畸形靠近优美。而弗罗洛道貌岸然,内心毒辣,指使卡西莫多并嫁祸爱斯梅拉达,这正体现了粗俗藏在崇高背后。
2.文题举例: 2.1 客观题
关于下列名著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 不止一次出现在大观园中的平凡农家老妇,常被取笑戏弄的是刘姥姥。(《红楼梦》)
B. 阿纳斯塔齐用撒娇哄骗的方法向父亲要钱,而菲纳则用勒索的方法。(《高老头》)
C. 哈姆莱特用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旧势力的胜利,使人们透
过悲剧看到了黑暗之中的希望和光明。(《哈姆莱特》)
D. 官渡战役时,袁绍自恃兵多粮足,率大军南下,曹操兵少缺粮,以劣势迎击袁绍。袁绍不听许攸建议,许攸弃袁投曹。曹操采取许攸计谋,领兵抢走袁绍积屯在乌巢的粮草,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三国演义》)
参考答案:B、D。(阿纳斯塔齐用勒索的方法而菲纳用撒娇哄骗的方法;曹操领兵烧了粮草而不是抢走。)
2.2 主观题
《家》中告老太爷的形象是什么? 参考答案: ①高老太爷是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专制。但他也有慈祥、温和、富有人情味的一面。②高老太爷这性格矛盾的两面,统一于他的维持、发展“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人生理想。③高老太爷是封建制度行将崩溃时期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参考文献:
【1】 郭凤荣.充分利用经典名著,让学生自由写作.中学教学参考.2011(9)
【2】 钟焱.谈高中生名著阅读缺失的危害.文学教育.2011(19)
第三篇:语文 2013年高考文言文 实词题 解题指导
语文 2013年高考文言文 实词题 解题指导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对文言实词的考查覆盖面广,赋分值大,但失误率也较其它知识点要高。究其错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错误类型一】不辨古今
具体表现: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
【典题引路】2010年高考湖北卷第10题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卑鄙
“鄙”在现代汉语中,有“卑鄙”之意,但“鄙”在古代汉语中,绝没有“卑鄙”之意,而只有“浅陋”之意,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所以,A项就犯了以今义解释古义的错误,正确的解释应为“浅陋”。
【错误类型二】弄错通假
具体表现:对古代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所通之字去解释,或按原字去解释,或将它作另外的字解释,都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
【典题引路】2011年高考重庆卷第8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
该句中的“趣”是“促”的通假字,意思是催促、督促的意思,如“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等。B项就是因为不懂得它是“促”的通假字,而仍按“趋”去解释,因而造成了理解的错误。
【错误类型三】不明活用
具体表现: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常见的语法现象。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仍按字面意思直接解释,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
【典题引路】2012年高考福建卷第2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履苍莽中 履:鞋子
该句中的“履”是词类活用,属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解释为“行走”,成语中“如履薄冰”的“履”字就是这种意思。而D项在解释“履”时,不明白这一词类活用现象,仍按“履”的字面意思直接解释,导致了解释的错误。
【错误类型四】不分单双
具体表现: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如果把它们误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词,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
【典题引路】2012年高考浙江卷第16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或过称其文字 过称:过分称赞。
该句中的“过称”是两个单音词“过”和“称”的连用,应该分别解释为“过分”和“称赞”,如果考生把它们误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过称”,从而觉得这个解释是错误的而误选该选项,就掉进命题者设置的陷阱里了。
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解答高考文言实词题,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结合2012年各地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重点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供借鉴:
【解题方法一】课本迁移法
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多是选用名篇名章,多背文章有利于发现陌生文段与课本的内在联系。在高考中,其实有很多实词是课本里学过的,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语言环境罢了,只要能及时联系,很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
【典题引路】2012年高考安徽卷第4题,A选项“值母病笃”中的“笃”字,它解释为“严重”,我们就可以联想到《陈情表》中的“刘母日笃”,李密正是说他的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可见将“笃”解释成“严重”是正确的;B选项“向者,通判监修”中的“向”,我们又可以联想到《桃花源记》中的“寻向所至”,所以它将“向”解释成“先前”也是正确的。排除这两个选项后,我们做对题的机率会大增。又如2012高考湖北卷第9题,C选项“唯当就蚁封耳”中的“就”,我们可以联想到《劝学》中的“金就砺则利”,应该是“靠近”的意思,而它却解释成“留下”,很显然解释不通,我们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一题的正确答案。
【解题方法二】成语对照法
现在运用的成语,还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使解题“柳暗花明又一春”。
【典题引路】2012年高考重庆卷第8题,B选项“与王素党结避祸”中的“党”字,就可对照成语“结党营私”中的“党”字,二者的意思完全一样,都是“勾结”的意思;再如2012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A选项将“闻君义甚高,愿假榻”中的“假”解释为“借用”,可以对照成语“久假不归”;2012年高考湖北卷第9题,A选项将“不觉懔然,心神俱肃”中的“肃”解释为“恭敬”,可以对照成语“肃然起敬”;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4题,C选项将“就院易一员往漕闱”中的“易”解释为“更换”,可以对照成语“改弦易张”等,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2012年高考全国辽宁卷第4题,D选项将“何乃横得重名”中的“横”字解释成“强行”,却是错误的,这里的“横”字,其实和成语“飞来横祸”中的“横”字意思一样,都是“意外”的意思,据此我们便可轻松选出正确答案。
【解题方法三】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会意字占12%以上,其形旁表义为我们破解文言实词的词义提供了帮助。
【典题引路】2012年高考浙江卷第16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门而贽 贽:拿着礼物求见。
文中的“贽”并不常见,但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字形做一些推断。“贽”由“执”和“贝”两部分组成,那它是形声字还是会意字呢?如果是形声字,他就是“贝”形“执”声,和钱财、礼物等有关,而该选项将其解释成“拿着礼物求见”,又似乎和“执”也有关,那它有可能便是会意字。结合语境,我们发现这种推断还是很有道理的。由此便可初步判断这个解释是正确的。
【解题方法四】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互文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简易推出繁难。
【典题引路1】2012年高考山东卷第9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 分:本分
B.谲佞残妒,塞于胸间 谲:诡诈
A选项的“越理”和“犯分”就是并列结构,“越”和“犯”都是“越过”、“超出”的意思,那么“分”和“理”的意思也会相近,解释成“本分”是合适的。B选项“谲佞残妒”四个字都是并列结构,都是人性中恶的部分,“谲”现在可以组词“诡谲”,将它解释成“诡诈”也是正确的。
【典题引路2】2012年高考天津卷第9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貌袭之,道艺两失 袭:承袭
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两个分句的结构相似,而两句的谓语意思却是相反的。“貌”是“表面上”,而实际上“道”和“艺”两者都丢失了,那“袭”解释成“承袭”也就顺理成章了。
【解题方法五】语法推断法
对实词所在的短语作结构分析,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很快推断出文言实词释义的正误。
【典题引路1】2012年高考山东卷第9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
这个句子是省略了主语“阴兴”的,“履”作动词,行走的意思,是谓语,“涂泥”是名词,是宾语,而“躬”应该是修饰“履”的,是状语,它应该是副词,联系到“躬”作副词的义项,即“亲自”,代进去正好解释得通。它解释成“弯腰”,是把它当成了动词,这在语法上是说不通的,所以可判断这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典题引路2】2012年高考福建卷第2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履苍莽中 履:鞋子
这个句子也省略了主语“予与三二友”,谓语是“履”,宾语是“苍莽”,可见这个“履”字和上面“躬履涂泥”中的“履”都是动词行走的意思,将它解释成“鞋子”是错误的。
【解题方法六】语境推断法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要想推断实词的正确意思,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
【典题引路】2012年高考天津卷第9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 意:猜测
从语境“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可以看出:作者想收集记述一瓢先生作为名医的事迹,但后人寄来的墓志却只字不提“医”,反而提到“和陈文恭公讲学”,这让作者很是意外,根据语境,“意”的意思绝不是“猜测”,而是“料想”,这是作者没有意料到的事。因而可以判断这题的正确答案就是A选项。
解答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掌握的“武器”越多,你答题的准确率就越高。而且,要学会将各种“武器”综合运用,这样才会取得最佳的效果。
第四篇:广告标语题解题指导
广告标语题解题指导
广告,已经像潮水般涌入人们的生活,时时处处都在吸引着、追逐着人们的眼球。街头、报尾、马路旁、信箱里、荧屏上„„广告无孔不入,可以说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广告。生活中有了广告,大家就可以很快得到各种信息,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所谓广告,是指向公众介绍商品、服务项目或文娱、体育节目等的一种宣传方式,一般通过电视、报刊、广播、招贴等形式进行。公益广告,则是指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做的广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跨世纪的中学生是在广告中长大的一代,优美而富有哲理的广告词,对中学生语言积累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特别是一些公益广告,如说普通话、公民义务献血、戒烟、环保、扶贫济困、交通安全、社会公德等等,题材广泛,贴近生活,命题人没有理由不引导学生加以关注。
广告语是语言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它一般要求语言精练,生动形象,还要有文采,富有人情味。好的广告语耐人寻味,给人以美感,使人难忘。比如: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产品广告)这个经典的广告语一语双关,将人类的思维现象与联想集团的产品名称融为一体,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联想‟对世界很重要”这一宣传主旨。其他的还有:
一毛不拔。(牙刷广告)
心服,口服。(矿泉水广告)
不打不相识。(打字机广告)
我们的名声是吹出来的。(电扇广告)
好的公益广告词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标准:
1.内容具体,指向明确。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人家做什么,不希望人家做什么,必须具体明确的表达出来,让人一看就明了,不能含混模糊,让人看了一头雾水。“珍惜我,就是造福全社会”,是要“爱护花木”,还是“珍惜土地”,不知所云;而“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节约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意思具体明了,要人们干什么一看就明白。
2.语言简洁精练,朴素平易。
广告词太长了一般不容易记住,因此要尽可能做到语言高度浓缩,篇幅短小精练;广告是说给大众百姓的,因此,用词又要平白简易通俗,大众化,而且朗朗上口,有时越是市井语言越是容易被老百姓接受记牢,故作高雅反而不利传播。“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尽管俗,但一下子就被人记住并且迅速传播开来。
3.构思新颖,富有创意。
广告是用创意说话,它拒绝平庸,没有创意的广告就象没有幽默感的人。富有创意的广告,是在用艺术的语言传播一种思想,一种理念,是文化的浓缩和升华,因此,要从思维的最佳切入角度,用富有艺术的手法,寻找心灵振奋的激发点,把话说到人的心坎上,引起共鸣,从而实现“一语惊醒梦中人”的目的。“因为你的一滴血,我的笑容不再苍白”就赋予了献血行为一种全新的境界。
4.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
现代文明应该告别粗鲁野蛮,即使是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和限制,也应对个体生命给予高度尊重和敬意,体现一种人文精神。因此,好的广告词都尽可能用“美”和“善”的人格目标进行诱导,唤起人的潜在欲望,或激起人的崇高感,从而使外在的行为要求变成一种内在的自觉意识,“安全才能回家”远比“严禁超速行驶”来的有力量。
做到以上要求,才能使人初见心为之动,再见情为之夺,三见志为之移,四见,产生购
买欲望。
那么如何拟写广告语呢?有没有好的方法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如下方法: 编拟公益广告词时可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质朴。就是用日常通俗朴实的口语拟制公益广告词。如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推广普通话,靠你、靠我、靠大家”、“说好普通话,走遍神州都不怕”;再看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点点滴滴热血浓,人道博爱处处情”、“一份血,万份情,无偿献血最光荣”、“无偿献血,用爱心为生命加油”、“一滴血,一片心,一份爱”等。语言质朴无华,给人随和亲切之感,看似没有修饰,实则独具匠心,体现了“平平淡谈才是真”的创作意境。
2.多用修辞。运用修辞,是为了把词句修饰得优美些、生动些,感人些。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准确表达意图,力求简洁鲜明,言有尽而意无穷。比如:
运用对偶修辞,让广告词拟制成短小精悍的“对子”,请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送出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关爱他人)、“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环保)、“消费促进生产,维权促进消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
运用双关修辞。请看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会说普通话,‘知音’遍华夏”、“‘知音’才更知心——请讲普通话”。这里的“知音”谐音双关,用得非常恰切。口子酒:生活中离不开这口子。太平洋保险公司:平时一滴水,难时太平洋。(双关,将广告语和产品名称巧妙结合)
词语诗句化用。美加净生发灵:聪明不必绝顶。丰田汽车: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谐音法。自行车:骑乐无穷。(骑-----其)蚊香:默默无蚊。(蚊——闻)
矛盾法。新飞电冰箱: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脑白金: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
还有效果法、感受法。农夫山泉:农夫山泉有点甜。蓝天六必治: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麦氏咖啡: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3.注意押韵。如果在拟制上注意到押韵,可便于读者(观众或听众)记忆。请看以“‘生态苏州’建设”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生态苏州大家创,持续发展奔小康”、“打造生态苏州,建设小康社会”、“山川秀美,生态苏州;美好家园,小康社会”等。还有上文举到的“会说普通话,‘知音’遍华夏”、“说好普通话,走遍神州都不怕”都朗朗上口,一看(听)就能记住。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消化不良,请吗叮啉帮忙。中国电视报,生活真需要。
4、抓住消费者心理。中国电视报,生活真需要。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广州好迪化装品)海尔,真诚到永远。(海尔电器)
5、指出产品的功效和作用。消化不良,请吗叮啉帮忙。洗啊洗啊洗澡澡,宝宝金水少不了。滴一滴啊泡一泡,没有蚊子没虫咬。(宝宝金水 利用儿童歌谣,孩子喜欢。)泻痢停,泻痢停,痢疾拉肚,一吃就停。
第五篇:政治高考复习研讨会内部资料-高考政治客观题解题指导
高考政治客观题解题指导
选择题(又称客观性试题)选择题因为它的答案的确定性,和评卷较少人为因素干预,又称为客观性试题。选择题是高考的主要题型之一,目的是检验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辨别分析能力。题干在情境设计和设问上多种多样,题肢往往似是而非,迷惑性强,稍一疏忽,就会选错。
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 , 高考政治尤其是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选择题 , 从类型上看“一材多用型”、“事例材料型”、“引文材料型”、“图表材料型”、“漫画寓意型”;从形式上看有两部分构成:题干、题肢;
题干的作用是指出问题和规定所答问题的范围、层次、角度等。题干一般由问句或陈述句构成。如“下列各项是规律的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这主要是因为”。这种形式的题干,一般说来较为简单。
近年来,题干出现了“引文式”、“材料式”题干,即引用重要文件或革命导师、政治家著名论断,以及俗话、谚语,或者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大量材料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情况、统计数据等题干。这种形式的题干,在试卷中所占比重已达90%。此外还有根据漫画出题的。
无论是引文、材料题还是漫画题,都出题更加灵活,难度更加增大,要求考生不仅要读懂题干(含漫画)的含义,而且要熟悉相应的知识并善于分析运用。题肢也称选项,是指题干后面供选择的答案。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单项选择题分三种情况:一种是在每题的四个选肢中只有惟一一项符合题意;第二种情况是在几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所以,通常又把这种题型称为最佳选择题。第三种情况是组合性选择题。
高考政治的客观性试题即选择题,具体形式却多种多样,具体要求也各有所异。
选择题解答的基本要领和方法可概括为:两个原则、四个审查、六个排除。两个原则:
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题干和题肢相符合,这既是做选择题最重要的原则也是制定答案的基本原则。
另一个原则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具体分析题目的题干、题肢,尤其是题干的指向性和题干题肢中的关键词,根据各题的具体要求 ,从各题的客观实际出发 ,才能达到应有的解题效果。
四个审查:
一审题型
首先 ,要确定题型 ,是最佳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还是组合式选择题 ,近年来出现的组合性选择题,比原来的不定项选择题难度明显降低。选择题的题型要求不同,取舍就各异。
其次,要确定好思维方向。明确哪些是正向选择题,哪些是逆向选择题。
二审题干
着重弄清题干在时空、内容、逻辑三方面的规定性 ,以便确定题干规定性的知识范围。如时空范围的规定性是“现阶段” ,还是“历史上”;是“社会主义
民主” ,还是“资本主义民主”。又如内容范围的规定性是“经济常识” ,还是
“政治常识”或“哲学常识”。再如逻辑方面的规定性是以果寻因 ,还是以因
求果;是找区别点 ,还是要找共同点等。
审清题干,确定题目的规定性,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这是正确作答的关键。
①审明题干本身的表达属于哪种类型。一般有以下四种:完全正确型(这种
最常见);完全错误型〔这种很少〕;正误混杂型;表述中性型。只有确定了题干的类型,才能与题肢联系起来比较。
②审清题干考查的范围,是经济常识、政治常识还是哲学常识,或者是哲学
常识的唯物论、辩证法还是认识论、人生观的内容,以避免出现与下列类似的张
冠李戴的现象:题目列举经济方面的材料,要求选材料所体现的相关哲学道理,但有的同学将所给的具有迷惑性的经济学道理的选项也一同选了;题目要求选唯
物论方面的选项,就不能选表述辩证法内容的选项。
③审清题干材料或引文的主旨和层次。主旨,即中心意思。考生只有准确理
解题干的主旨,才能进一步找到题干与题肢的真实联系,正确作答。审题干的层
次。在材料式组合性选择题中,有的题干材料内涵丰富,层次较多,如果对题意
把握不全面,就可能出现多选或漏选。因此,要把比较复杂的题干内容分解为若
干层次进而全面准确地题干的内涵。
尤其要抓住题干设问中的引导词。
所谓“引导词”就是题中决定和影响对题意理解和决定着答题方向的词语。主
要存在于题干的设问中:如“这说明”、“由此可见”、“根本原因是”、“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这些
词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决定了我们在答题时,如何判断题干和题肢的关系;决
定了题肢对题干的依存度。
三审题肢
遵循以干求肢的原则。大家在审题肢时要注意确定四种不同的题肢 :第一、确定
哪些是正确的题肢 ,即符合题干规定性要求的题肢。第二、确定哪些是错误题肢 ,即存在明显知识性错误的题肢。第三、确定哪些是干扰性题肢 ,即题肢本身的知
识内容正确 ,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符。第四、确定哪些是一级引申题肢 ,哪些是二级引申或多级引申题肢。
四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
从语文基础知识的角度来看 ,题干与题肢之间的知识结构是陈述句结构 ,题干
是主谓结构 ,题肢则是宾语。这一结构形式就决定了在解选择题时 ,只能做到以
干求肢。通过分析寻找题干与题肢之间的最佳联系 ,即题肢与题干规定性的一致
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肢干相连 ,上下结构相通。
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经常使用的好方法,其中有很多技巧,现归纳总结出六
种即“六排”即排谬法 排异法 排重法 排倒法 排乱法 排外法
(具体可以细化为十三个不选):
第一,题干规定性是反向(如不正确、违背、错误、不符合、不利于等),题肢正
确者不选。
第二,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反向选择题例外)。
第三,因果相悖者不选。
第四,一项题肢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错误的部分不选。即题肢内容正误相混者不选。
第五,题肢与题意要求不相符者不选
第六,题肢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
第七,题干要求单一者(如题干的关键词是“最主要、中心、关键等)。题肢不符合题干单一性要求者不选。
第八,题肢与题意重复者不选,选重复者毫无意义。
第九,题肢与题干相矛盾者不选。
第十,题肢条件不能满足题干要求的充分条件者不选。即题肢的观点绝对化了。第十一,题肢观点不能全面、完整表达题干多层的中心的含义者不选。
第十二,题肢与题干是间接联系者不选。即通常所说的属二级延伸、间接联系的不选。这类型题迷惑性强、难度大。
第十三,组合选择题。先排除选项中明显错误,再对照A、B、C、D选项,排除错误选项,筛选出正确选项。
选择题是考察我们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我们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想答好选择题,首先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准确把握概念和原理,以扎实充足的知识为基础,否则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二,养成好的做题习惯,有必要建立错题集,对反复出错的题进行重点分析,不断总结选择题的干扰方法。第三、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的习惯,凡事多思考谨动脑,好的思维是锻练出来的。选择题的具体形式还很多,高考试卷中的能力要求也较高,命题者常在一道试题中同时采用几种迷惑方式,同学们除了遵循上述方法外,在平时的练习中还要细心观察,反复体会,熟练掌握各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努力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总之,选择题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出题的形式灵活多样,分值比重也相当的高,做好它有相当的难度。但只要我们能夯实基础,注重培养能力,加强训练,善于总结和灵活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高考中是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