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考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章节同步练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练习题 A、以实践为基础的性与革命性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绪
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
一、单项选择题
1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12、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成的科学体系 时俱进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
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与时俱进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对自由 D、实现人权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 成的科学体系 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是指()
二、多项选择题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要组成部分是()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系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治经济学 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
3、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文
D、牛顿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观
D、剩余价值学说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观和方法论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政治立场 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
7、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
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值论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民性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核心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
9、“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代表”重要思想 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单项选择题答案:()1-5 C A A A C 6-10B C A B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A 11-15C A D A C 方式是物质 多项选择题答案: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
1、BCD
2、ABC
3、CD
4、ABCD
5、AB
6、BCD
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0、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一、单项选择题
1Page 1 of 10 1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3.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的哲学理论依据主要是()
A 联系的层次性原理 B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观点 C 世界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的观点 D 物无孤立之理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里讲的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A 社会基本矛盾 B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C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D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矛盾
1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胆地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对其腐朽的东西给予坚决的批判。这种做法的哲学理论依据主要是()A 内外因辩证关系 B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C 辩证的否定观 D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画饼不能充饥
2、“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4、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1Page 2 of 10
5、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6、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7、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8、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9、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A、“抓典型”
B、“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C、“一切经过实验”
D、“欲擒故纵”
10、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1、辩证的否定是()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事物发展的环节
c、事物联系的环节
D、扬弃
12、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A、激变论
B、直线论
c、庸俗进化论 D、循环论
13.关于事物的发展及其实质,下述正确的观点有()A.事物的发展是永恒和普遍的 B.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发展是前进性的运动或变化 D.事物的质变和否定就是发展
14.意识的本质在于它是()A.人脑的机能; B.人脑的生理活动;
C.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D.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C
3、A
4、C
5、D
6、B
7、B
8、C
9、A
10、D
11、D
12、D 13.B
14、A 15.C 16.C 17.C [多项选择题答案]
1、BC
2、AB
3、BC
4、CD
5、ABC
6、ABCD
7、BCD
8、ABD
9、ABC
10、AD
11、ABCD
12、BD 13.ABC 14.AC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6、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7、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8、“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9、“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10、“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Page 3 of 10 3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11、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12、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A、具体性
B、客观性
C、终极性
D、全面性
13、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14、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15、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A、经验主义
B、先验论 C、绝对主义
D、教条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C、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
2、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6、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7、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
A、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8、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B、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C、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0、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认识是一个过程
11、价值的特性是()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1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
2、D
3、C
4、C
5、C
6、C
7、C
8、A
9、A
10、B
11、A
12、B
13、A
14、C
15、D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
2、ABC
3、BD
4、ABCD
5、CD
6、ABC
7、ACD
8、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BCD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1Page 4 of 10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5、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6、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7、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8、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9、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
10、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1、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12、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3、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A、阶级斗争史
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
D、文化发展史
14、阶级实质上是一个()A、思想范畴 B、经济范畴
C、政治范畴
D、文化范畴
15、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6、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经济条件 B、法律制度 C、传统观念 D、文化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包括()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经济关系
D、全部社会关系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3、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4、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
A_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B、它属于上层建筑
C、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5、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
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6、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
展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
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8、科学技术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一观点表明()
A、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的 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
9、“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10、“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11、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A、古为今用方针
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
D、阶级分析的方法
1Page 5 of 10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
2、C
3、A
4、C
5、D
6、D
7、B
8、B
9、C
10、D
11、C
12、C
13、C
14、B
15、C
16、A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
2、ABCD
3、ABCD
4、ACD
5、AD
6、AB
7、ABC
8、BC
9、ACD
10、ACD 11.BD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问,它是以()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7、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8、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的
9、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0、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1、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1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14、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社会职能
D、对外交往职能
15、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A、民法
B、宪法 C、刑法
D、行政法
16、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 D、人民当家作主
17、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18、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文学、艺术和宗教 B、道德、伦理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哲学、历史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 B、所有权是所有制的基础
C、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是反映着经济关
系的意志关系 D、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所有权
2、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
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个别劳动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4、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5、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表明()
A、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1Page 6 of 10
C、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D、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7、价格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作用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
A、商品交换都是按照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的原则进行的
B、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C、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D、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
8、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
A、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C、农业劳动已成为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
D、在总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的比重相对减少了
9、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
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10、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B、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
C、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D、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11、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A、剩余价值/可变资本B、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D、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
1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
A、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B、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1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A、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 B、政治组织形式C、选举制度
D、政党制度
14、资本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有()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主权在民C、人们当家作主
D、分权制衡
15、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
A、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B、集中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精华
C、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D、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16、我们可以借鉴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有()A、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B、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
C、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D、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
[单项选择题答案]
1、B
2、D
3、B
4、A
5、B
6、A
7、C
8、D
9、A
10、D
11、C
12、C
13、B
14、A
15、B
16、C
17、D
18、C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CD
2、ABCD
3、CD
4、AB
5、ABCD
6、ABC
7、BCD
8、ABD
9、BC
10、ACD
11、AC
12、ABC
13、ABCD
14、ABD
15、CD
16、ABCD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2、金融资本是由()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3、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
A、国有垄断资本
B、资产阶级国家C、私人垄断资本
D、资本输出
5、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1Page 7 of 10 7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A、“代理制”
B、“个人联合”C、“企业联合”
D、“参与制”
8、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D、殖民地和宗主国
9、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A、有利于所有国家 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10、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1、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A、全面的社会化B、全面的商品化C、全面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
二、多项选择题
1、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A、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B、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
C、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
2、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B、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
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
3、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
B、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C、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
D、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
4、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重大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包括()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实行部分国有化C、实行职工持D、推行业民主实现劳资合作
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之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C、七十七国集团
D、世界贸易组织
6、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
A、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 B、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7、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A、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B、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8、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
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C
3、A
4、C
5、C
6、C
7、D
8、B
9、B
10、D
11、D
12、A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D
6、BCD
7、ABCD
8、ABCD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阶级斗争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3、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民主集中制
4、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5、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6、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1Page 8 of 10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国家政权问题
7、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
B、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国家政权问题
8、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9、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0、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11、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
12、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13、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唯物史观 C、无产阶级专政
D、国家政权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A、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B、坚持按劳分配的标准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有()A、剥削制度的消灭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B、按劳分配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3、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两次飞跃()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B、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发展
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D、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4、之所以说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A、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B、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D、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5、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形式的基本观点()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C、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D、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和和平两种形式
6、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有()A、剥削制度的消灭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B、按劳分配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共产党的领导
7、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所具有的特征有()
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B、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C、国家开始消亡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A
3、D
4、C
5、B
6、A
7、D
8、B
9、C
10、A
11、C
12、A
13、A [多项选择题答案]
1、CD
2、ABCD
3、AD
4、ABD
5、BCD
6、ABCD
7、ABC
第八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4、“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5、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6、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1Page 9 of 10 9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7、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 每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8、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A、现阶段我党的低级纲领B、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D、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
9、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A、共产主义渺茫论B、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
C、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B
3、A
4、C
5、D
6、D
7、D
8、A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
2、ABC
3、ACD
4、BCD5、ABC
6、BCD
7、BCD
8、ABCD
9、BD 想
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3、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B、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C、城市与乡村的差别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5、人的全面发展是指()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B、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C、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D、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6、下列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A、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远大理想B、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
C、实现远大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D、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的
7、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A、实现了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B、默认劳动者不同的个人天赋
C、体现着等价交换原则D、有其历史局限性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1Page 10 of 10 10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同步练习第二章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认识主体所具有的突出特点
A.能动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客观性
2.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强调的是
A.认识过程中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B.认识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C.认识过程中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D.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一切从主观的愿望出发
C.一切从理论出发
D.一切从臆造的规律出发
4.下列各项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追求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为了
A.把握事物现象
B.揭示事物本质
C.追求自我实现
D.改造客观世界
6.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是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可以自动上升到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可以自动回归到感性认识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与追求,其中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厚德、包容、求是、创新
8.下列选项中,反映实践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那种主张“天赋的才能”“天生的心灵禀赋”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先验论
B.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
C.唯物主义反映论
D.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
10.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任何真理都是
A.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B.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客观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1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创新、包容、开放、进取
12.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一种
A.辩证法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3.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
A.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
B.实现对自身能力的改造
C.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
D.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14.“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这句话强调的是
A.仅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不一定是真相
B.只要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就是真理
C.只要观察事物的外部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D.只要观察事物的偶然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15.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B.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
C.人的认识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D.思维能够能动地认识现实世界
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的是
A.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B.书本知识是根本不可靠的C.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D.真理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1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D.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18.能动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反映论的根本标志是
A.肯定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存在B.认为认识过程是纯粹的观念创造
C.肯定思维对存在的决定作用
D.认为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19.“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说明
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D.理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感性认识
20.“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A.黑格尔
B.费尔巴哈
C.马克思
D.恩格斯
2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摹写
2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A.前者源于书本,后者源于实践
B.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C.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
D.前者来源于直接经验,后者来源于间接经验
23.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说明任何真理都具有
A.全面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客观性
24.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5.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A.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B.前者是能动反映论,后者是机械反映论
C.前者是反映论,后者是先验论
D.前者是唯理论,后者是经验论
26.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兴趣爱好
B.社会实践
C.求知欲望
D.好奇心理
27.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抽象、具体、再抽象
D.分析、归纳、综合28.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29.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D.识记、联想、假说
30.“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表明
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D.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3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策略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3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真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
C.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
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33.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
A.激发求知欲望
B.指导社会实践
C.满足好奇心理
D.发展个人兴趣
34.“圣人不行而知”,这种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反映论
B.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C.唯心主义先验论
D.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
3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唯物论的观点
36.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比较,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缺陷,一个是缺乏辩证法的观点,另一个是
A.缺乏实践的观点
B.缺乏反映论的观点
C.缺乏一元论的观点
D.缺乏可知论的观点
37.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
A.客观性
B.能动性
C.抽象性
D.形象性
38.真理具有客观性,被称为客观真理,是因为
A.真理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B.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C.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D.真理是大多数人承认的客观事实
39.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
A.普遍性
B.特殊性
C.不确定性
D.绝对性
40.在认识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属于
A.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B.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实践的成功能够证明认识正确
D.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
41.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指出
A.外部世界是可以被人感知的B.人们能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C.实践的成功能够证明认识正确
D.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
42.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是
A.实践-认识-实践
B.认识-实践-认识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4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之所以具有相对性、不确定性,主要因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都具有
A.自觉能动性
B.客观物质性
C.直接现实性
D.历史局限性
4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
4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认识-实践-认识
D.实践-认识-实践
46.作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A.相对性
B.能动性
C.绝对性
D.普遍性
47.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
A.与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相符合B.与已被实践证明的理论相符合C.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D.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48.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错误
C.经验论的错误
D.唯理论的错误
49.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中包含着错误
D.真理来源于主观创造
二、简答题
1.简述真理与价值对立统一关系?
2.简要说明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
3.简述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含义及二者间的关系。
4.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5.简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及实现的条件。
6.简述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7.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三、论述题
1.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DADD
6-10
ACDAD
11-15
BBDAB
16-20
DCDBC
21-25
CCBCC
26-30
BAABD
31-35
DDBCA
36-40
ADCCA
41-45
CDDAD
46-49
ACDB
二、简答题
1.简述真理与价值对立统一关系?
(1)真理与价值相互对立、相互区別: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对象的相符合;价值体现的是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者使人愉快的属性。
(2)真理与价值又是不可分的,又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成功改造世界,以实践的成果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2.简要说明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
(1)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逻辑证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认识,通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去证实或证伪另一种认识。一种认识、一种科学假说,一个重大的理论不能贸然直接付诸实践。在付诸实践之前,先要经过逻辑证明对之进行筛选,对被证伪的认识、假设、理论就不必付诸实践,这样可以减少损失。
(2)承认逻辑证明的作用,并不是说逻辑证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用逻辑证明代替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首先,逻辑证明所依赖的前提是否正常,它自身不能保证,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其次,被逻辑证明证实或证伪了的东西,最终还要靠实践检验,实践才具有最后的权威。
3.简述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含义及二者间的关系。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4.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首要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5.简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及实现的条件。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需要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必须具备正确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二是感性材料应该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6.简述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个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1)在实践中,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然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又产生新的认识。
(2)人的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7.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认识发展;
(2)实践不断为认识提供经验材料和认识工具,使认识不断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三、论述题
1.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面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第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其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由此可见,在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或唯理论的错误。由于实践的继续,感性认识积累的多了,就会由量变发生质变,出现认识的飞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这次飞跃非常重要,它是认识任务的真正完成。从实践中,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人们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过程。
第三篇: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⑶、是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⑷、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
1、(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选)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即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4、(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5、(单选)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6、(选)哲学基本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含内容:(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7、(选)哲学的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8、(选)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9、(1)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辨证法、诡辩法的重要区别所在。
(2)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
10、(选)发展: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1、(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2、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涵义:(1)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矛盾的斗争形势: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斗争性)、统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两者关系:
(1)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2)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3)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矛盾运动推动事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章重点:划清两个界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定义:
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⑵、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观、方法论的定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3、哲学与其他科学(非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4、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即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也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⑵、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
6、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⑴、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
⑵、现实社会的表象和概念中能不能正确的反应现实。
7、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
8、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⑴、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思、思维是第二性的;
⑵、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⑶、物质决定意识。
9、唯物主义的主要三种形态:
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始的自发,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始物质。
古代唯物朴素论和朴素辩证法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万物皆流”、“万物皆变”体现了它们的统一。
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
⑶、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10、唯心主义的根源:
⑴、社会根源;
⑵、阶级根源;
⑶、认识论根源。
11、唯心主义的主要二种形态:
⑴、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
⑵、客观唯心主义: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⑴、在对象上:是普遍规律的科学,正确的指出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⑵、在内容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
⑶、在作用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三个特点。
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种对立思潮:科学主义、人本主义。
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1 践经验。
1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
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
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的定义:
物质的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是:
⑴、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
⑵、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
⑶、而且是客观实在的。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重要意义:⑴、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 ⑵、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⑶、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运动的定义: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⑴、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⑵、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
⑶、精神的运动是人脑这种高度发展的物质的运动的表现;
⑷、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脱离了物质谈运动;
⑸、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设想成没有运动的物质。
5、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静止的定义: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
⑴、指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
⑵、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⑴、对立统一关系;
⑵、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⑶、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⑷、相互渗透的关系。
7、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时空的定义:
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8、时空与物资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9、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10、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
揭示了自然界在微观领域、宏观领域、宇观领域的物资结构层次的多样性、无限性,证明自然界是一个具有无限层次结构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有机整体。
11、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的哲学意义:
证实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将进一步深化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的定义:
⑴、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⑵、是人的存在方式。
13、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实践不同理解:
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
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定义的两层意思:
⑴、是自主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活动;
⑵、是物质的、客观的、有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1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6、实践的基本特征:
⑴、客观现实性;
⑵、自觉能动性;
⑶、社会历史性。
17、实践的基本形式:
⑴、生产实践: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
⑶、科学实践。
18、实践的主体:
⑴、指于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⑵、作为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的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因素,是物质的和精神的统一体、自然的和社会的统一体;
⑶、主体按社会构成可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社会主体。
19、实践的客体:
⑴、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⑵、具有客观性的特征,但客体和客观事物又有区别;
⑶、客体和主体一样也是历史的范畴;
⑷、有三种基本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20、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是第一性、第二性关系。
21、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⑴、主体客体化:
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
⑵、客体主体化:
⒈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为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⒉人通过实践活动,产生新的意识,也是客体主体化的一种表现。
2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意义:
⑴、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客体成为“为我之物”;
⑵、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容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打破限定,超越现实客体。这种限定和超越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⑶、实践使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使世界二重化(一分为二)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构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观意义。
23、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⑴、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包括人的意识的一切活动过程及其产物;
⑵、客观世界:指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存在。
24、自在世界的定义:(超纲)
指天然世界,是人尚未认识和改造过的世界。
25、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⑴、一元论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
⑵、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
1、(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选)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即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4、(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5、(单选)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6、(选)哲学基本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内容:(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7、(选)哲学的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8、(选)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9、(1)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辨证法、诡辩法的重要区别所在。
(2)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
10、(选)发展: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1、(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2、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涵义:(1)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矛盾的斗争形势: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斗争性)、统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两者关系:
(1)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2)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3)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矛盾运动推动事物。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13、(选)矛盾群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向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方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办法去解决矛盾。
14、(选)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15、(简)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16、(选)事物的辨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7、(多选/简)辨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其主要表现在: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8、(多选/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9、(论)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特点:
1)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2)反映具有创造性,如果把人的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做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3)因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人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4)总之,反映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创造性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20、(选)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
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1、(选)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最根本特征: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最基本哲学前提。
22、(选)真理的绝对性: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23、(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4、(选)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25、(选)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2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低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4)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
27、(选)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28、(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表现:
(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9、(选)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的实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3)经济建筑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30、(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间落后于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31、(选)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32、(选)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多样性,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历史的五种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决定意义,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
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3、(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4、(选)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实践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实践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35、(选)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36、(论)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积极性):(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的后果(消极性):(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37、(选)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
38、(选)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多选)常见的垄断组织: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39、(选)经济全球化: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进程。
(多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40、(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
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加速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强经济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发展中国家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3)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4)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筆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利益。
消极后果: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2)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抖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
(4)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4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论或多选):(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⑸政治制度的变化。
4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43、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表现在:(1)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2)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3)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44、(选)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度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它的实施扭转了国家的严重危机,活跃苏维埃城乡经济,发展了生产,大大加强苏维埃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45、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理论思考,提出许多论述:
(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46、(多选)苏联模式基本特征:(1)经济方面: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2)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3)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4)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47、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体系,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把握;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具有阶级性。
2、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界、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唯心主义则相反。唯物主义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在其发展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第二,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人们能不能认识、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其中,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第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达到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自觉投身伟大的社会实践。
第二,它能使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自觉地将自己培养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列宁)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存在于人的感觉之外,但能能为人的感觉所反映和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在哲学上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它坚持了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主义立场,批判了唯心主义。第二,强调物质的可认识性,批评了不可知论。第三,把客观实在性作为物质的共性或唯一特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结构从而对物质概念的机械片面理解。第四,把实践纳入物质观,实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无物质的运动。唯心主义主张无物质的运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主张无运动的物质,它们的共同错误是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运动是绝对的,所有的事物在所有的时刻都在运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二者是不同的。二者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求人们在观察事物时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静止,在静止中把握运动,把变与不变辩证地统一起来。形而上学、绝对主义者夸大事物静止的一面,否认运动,结果导致僵化、不变、不动的观点。相对主义者则夸大事物运动的-面,否认静止,抹煞事物之间的界限和质的区别,结果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如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静止的存在。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情形,是指如下两种状态:一是说相对特定参考系而言,事物未发生位置的移动;二是说事物处于细微的量变阶段。
认识静止具有重要的意义。静止是物质分化的前提,也是区分和认识事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实践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它的基本特征是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其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第一,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和中介,实现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体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性。
第二,实践创造了人类世界并构成了自然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6、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意识决定于物质。从起源上,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从本质上,它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从作用上,意识作用的发挥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即意识具有能动性。其能动性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对人体生理与心理的影响而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作用。
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意识决定于物质,它要求我们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意识的能动性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坚持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同时,要有高度的革命和工作热情。
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学习这一观点就要懂得世界上的事物不能孤立存在,每一事物都同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学会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处理好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一种上升、前进的运动。这一观点要求人们要解放思想,用发展着的眼光对待一切,不断地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保持统一,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可能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可能是包含于事物之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将会变为现实的趋势;现实是指已经成为现在存在的客观实在。可能不等于现实,现实也不等于可能。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可能与现实相互依存,可能是未展开的现实,现实是已展开的可能;可能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掌握可能与现实关系的意义在于,一是要严格区分可能和现实的界限,把工作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二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把现实的可能变为现实;三是在实践中要有两种准备,争取好的可能,对坏的可能加以防范。
3、事物存在的质、量、度及其意义
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统一的,凡物必有质,凡质必有物。
量表示事物存在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要素在空间中的排列组合等的数量规定性。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统一的,量变不一定事物的质变。
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
把握质、量、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区别事物的根据,只有把握质,才能正确认识和改变事物。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胸中有数”。度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把握分寸,掌握火候,防止过与不及。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规律)及其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对立表现在,量变是事物数量和场所上的变化,是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不显著、微小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其特点是显著性和突发性。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体现巩固着量变的成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有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进事物变化发展。这也是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要求人们,要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结合起来。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点一滴地进行积累,要防微杜渐,避免坏事情的发生。另外,对事物的发展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只要方向正确,任何努力都不会白费。质量互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5、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事物的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的否定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一,它使我们懂得否定就包含在事物自身,要全面地看待事物,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其二,否定意味着联系和发展,不是简单地宣布为无或绝对地坏。其三,要科学地看待历史文化遗产和国外的文化,对他们要既批判又继承,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6、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周期性包括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起伏性和曲折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它要求我们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运动。在实践中不要贪图走直路,要有经受曲折、挫折的准备。要反对否认事物发展的循环论和否认事物发展道路曲折性的直线论两种错误。
7、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新生事物是指新产生的且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新生事物之所以是不可战胜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一是事物自身内在的否定性为新生事物的出现和产生提供了根据和动力源泉,宇宙间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二是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即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腐朽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三是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其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和内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其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的中心线索,是把握和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其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其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9、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依存与相互渗透、相互贯通。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者是有区别的。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矛盾双方的同一不是完全的等同,而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的矛盾双方的差别、对立与排斥,缺乏联系的两个方面构不成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要懂得斗争性贯穿矛盾始终,是绝对的。同一性是指事物的静止和稳定,是相对的。二是要看到二者的联系和不可分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把保持稳定和寻求发展结合起来。
10、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要分别理解矛盾的两种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在量变过程中它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作准备;在质变过程中它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使旧的统一体分解,新的统一体产生。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必须结合到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矛盾及矛盾的每一方面、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或过程的不同方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同一的。
它们之间的对立表现在: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首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不能脱离特殊性而存在,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又同普遍性联系着,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与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其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再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这个道理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是它提供了正确认识事物矛盾的根本方法,即特殊(个别)——普遍(一般)——特殊(个别)…。二是由于矛盾有其特殊性,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三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这一产物的具体表现。
12、“两点论”和“重点论”及其意义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方法论要求。“两点论”要求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略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否则只看到主要的就是“一点论”。“重点论”是在坚持“两点论”的基础上,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的意义,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看到主流,又不能忽略支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充满信心,及时消除负面或不安的因素,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结合起来。
1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具体表现在:
第一,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上的变更。
第三,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形而上学则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犯了片面性的毛病。
第四,唯物辩证法承认事物的矛盾,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矛盾。这是二者的根本对立。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
认识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一是实践关系,指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二是认识关系,指主体通过实践认识客体。三是价值关系,指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功能和属性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四是审美关系,指主体在改造客体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理想的世界。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及其意义
首先,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其次,实践不断给人们提供大量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不断解决认识课题。
再次,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不断推动认识发展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要求人们的认识必须跟上实践变化发展的要求,实践变了认识也要变。人们的思想、人们的文化知识、人们的各方面能力要不断地与时俱进,适合实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这样才能永远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人脑中产生的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的对立表现在,两者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其对事物的反映程度、特点、形式是不同的,二者有着质的区别。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只有对感性认识进行概括、抽象才能形成理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只有发展、深化到理性认识,才能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经验论忽视理性认识,唯理论则轻视感性认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分别犯了类似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4、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是客观的,没有阶级性。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真理的两重属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第一,真理所包含的内容是客观的,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每一个真理都使人的认识向物质世界接近一
步。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部分和侧面的反映,真理性的认识有待于扩展。第二,从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某一具体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真理性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表现在,首先,二者相互联结、相互渗透。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其次,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每一个真理都是相对真理,都是对事物及其规律近似正确的反映。而每一个相对真理又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真理的发展过程是不断接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过程。另外,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统一问题上,要反对片面夸大真理绝对性的绝对主义和否认真理绝对性的相对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坚持是因为它有绝对性的一面,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发展是因为它有相对性的一面,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客观条件不断发生转换,已取得的真理性认识也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真理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一种主观认识是不是真理,就要看它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相一致。而这是主观认识本身和和客观事物都无法解决的。只要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
其次,实践的特点也决定了它能够充当检验认识是不是真理的标准。实践的特点在于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唯一能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7、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这是确定的、绝对的。第二,实践最终能检验出认识是否是真理,这也是绝对的、不变的。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第一,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它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作出确定的检验。第二,实践检验不是一次完成的,它要经过多次反复。即使已经过实践证实的真理也只是相对的近似的正确,还需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检验。
8、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所以,在追求真理的问题上又提出了价值问题。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在于,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性。价值是指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功能和属性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二者的一致表现在,凡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
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
解放思想,是使思想从以往的陈腐的过时的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思想与现实的实际相结合、相一致。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人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关系。首先,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事物在变,人的思想不能拘守于原有的框框或从书本出发,必须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变化,敢于冲破精神枷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其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据和评判的标准。解放思想不是主观的胡思乱想,必须沿着实事求是的路线进行。再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也就是与时俱进的过程。
10、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是人们的思维规则、工具和手段。辩证思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是从一般走向个别。
第二,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单独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思维方法。
第三,抽象与具体。抽象是思维对客观事物某种属性或本质的反映。具体是理性的具体,是思维对事物多种属性、本质的综合。
第四,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对这一过程的认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从哪里开始。不过,逻辑与历史并非机械的一致。逻辑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这种“修正”表现为逻辑按历史的规律性来“修正”历史,撇开偶然抓住必然,抓住历史的内在规律,深刻反映历史的本质。
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一,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二,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三,实践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2、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月匙
第一,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和人类社会并非从来就有的。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改造自然的物质活动,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没有劳动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更谈不上发展。第三,劳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第四,生产劳动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正由于生产劳动及其发展,才能揭开人类社会及其发展之谜,才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根源及其客观规律性。
3、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必要条件,它们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起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不断提高人口质量,保持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人口条件。要有利于和坚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物质生产实践,是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和统一,是社会物质生活最基本、最主要的条件,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生产方式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其一,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承担者。
其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其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4、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有客观规律的,社会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与此同时,也承认人的自觉活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人的自觉活动包括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人的自觉活动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是统一的。首先,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可以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把人的自觉活动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其次,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认识必然规律并能在实践中运用它改造世界,人的思想和行动才有自由。对社会规律认识越深刻,自由就越大。另外,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必须批判“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两种错误的观点。“唯意志论”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认为个人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发展。“宿命论”则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纯粹的必然性决定的,人们在社会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从而把社会规律神秘化。
5、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同时,自然界是可以认识的,那么人类社会也是可以认识的,不是神秘的。
6、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三个方面。
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构方式,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国家机关、政党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设施。国家政权在政治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支柱。
社会的观念结构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从社会意识的主体来看,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从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深浅程度来看,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从社会意识同经济基础的关系看,可分为属于上层建筑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两种类型。前者也称之为意识形态,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具有阶级性。后者不带阶级性,但也有个为谁掌握和为谁服务的问题。
6、社会意识的特点
首先,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社会意识的突出和本质特点,正是这一特点,表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它决定于社会存在。就是说,它根源于社会存在,当社会存在发展变化了,社会意识或快或慢地也将发生变化。
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有以下表现:
一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它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而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预见性。
二是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即经济发展程度高,社会意识不一定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意识某些领域可能发展得很快。
三是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时期的社会意识总是继承了以前社会意识的成果。
四是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五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7、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具有维护和巩固这种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文化具有传承知识的功能;文化对人具有教化功能。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建设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努力创建先进文化,引导社会全面发展。
8、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在重视抓紧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重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为它们是不可分的。
第一,物质文明建设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基础和物质条件。
第二,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则可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方向的指导及智力的支持。
第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一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清醒地看到剥削阶级的腐朽落后的思想对我国公务员队伍和青少年腐蚀侵害的严重性,要不断地与之做坚决的斗争;另一方面,在政治文明建设中,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造出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思想正确的精神产品,以满足广大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这两个规律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内容和意义。规律内容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状况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的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如此反复循环。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只要适应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反之,生产力的发展就受阻,社会就停滞。
这一规律的意义:一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二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内容和意义。规律内容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状况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的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如此反复循环。其中,问题的根本是,只要上层建筑能够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时,就会促进、推动经济基础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束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规律的实践意义是:它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为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2、社会发展的动力
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第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四,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五,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六,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与“全球问题”、可持续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正在以巨大的推动力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可以说现代社会的发展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总体上看,科技革命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的改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科技革命使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使得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推动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全方位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
科技革命把人们带进了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改变了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使人的认识能力产生新的飞跃。
“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突出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等。这些问题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们,“全球问题”反映了人类和自然的矛盾。这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针对这种情况,世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出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今天的人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其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地进行下去。
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意义。主要表现在:可持续发展思想表明并进一步证实,社会的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二者是相互制约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可打破。
可持续发展思想还表明,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要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把人们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意义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社会人口中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对历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贯彻执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指: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和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首先是通过“合力”的形式表现出来。“合力”不是单个的力量,它是个人意志力量的汇合。通过个人力量的汇合,对社会历史产生作用。其次,个人中的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它对历史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但不能决定历史进程和改变历史发展方向。
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社会形态理论
社会形态是指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形态的具体性表现在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构成的。其历史性表现为,任何社会形态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不是绝对的“纯”。
每一社会形态复杂的社会关系,可分为物质经济关系和思想关系。思想关系由社会物质关系所决定,它也反作用于社会的物质关系。
2、人的属性和人的本质
人具有两方面的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作为一个
生命有机体的存在,具有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人的社会属性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本质是指人区别于动物、人之为人的根本特点。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3、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人对社会、他人的需要的满足。
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具体表现为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一个人对社会所作贡献越多、越大,他的社会价值也就越高,他的人生也就越有意义。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的根本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4、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它是相对于在旧式分工下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的、单方面的发展而言的。
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脱离社会。首先人的全面发展不能离开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实践。劳动规模越大、越复杂、越多样化,就越能造就出全面、自由而充分发展的个人。其次,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发展。在日益丰富、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人会获得多方面的规定性,成为越来越具有全面性的人。
第四篇: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资料[定稿]
1、(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
诠释和回答: 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⑵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⑶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4)总之,反映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创造性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20、(选)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二)2008年04月07日 19:4021、(选)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表现: ⑴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⑶价值规律自转速度。(3分)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45.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制的特点。的浪费。
37、(选)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答:⑴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动创造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2分)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⑵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资料变盾。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为公共财产,全部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全体社会成员成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者,真正体现出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完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全平等关系,从而彻底铲除以往私有制为和高涨,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基础的社会中阶级不平等的经济根源,同无产阶级革命必然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
利益的最广泛的革命。(1 分)
⑷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并不是目的,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经过一段过渡时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再经过社会主义建设,使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得到全面发展,进而迈向共产主义,这才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远景和方向。(1分)
四、论述题 4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⑷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选)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即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4、(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 ⑴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⑵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⑶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5、(单选)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6、(选)哲学基本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含内容:⑴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⑵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7、(选)哲学的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8、(选)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9、⑴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辨证法、诡辩法的重要区别所在。⑵ 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
10、(选)发展: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1、(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⑵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⑶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12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涵义:⑴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⑵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矛盾的斗争形势:对抗性和非对抗性(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斗争性)、统一(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两者关系: ⑴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⑵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⑶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⑴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⑵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⑶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⑴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⑵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13、(选)矛盾群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向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方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办法去解决矛盾。
14、(选)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15、(简)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⑵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⑶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⑷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16三个阶段,、(选)事物的辨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7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多选/简)辨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其主要表现在:⑴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⑵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⑶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⑷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8、(多选/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⑴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⑵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⑶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⑷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9、(论)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⑴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⑵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特点:1)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2)反映具有创造性,如果把人的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做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3)因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人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
⑵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真理最根本特征: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最基本哲学前提。22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选)真理的绝对性:具有绝对性的真理,真理的相对性: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⑴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⑵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23、(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⑴从真理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⑵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4、(选)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25、(选)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26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⑴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⑵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低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⑷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⑴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⑵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27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选)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力量,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28、(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表现:⑴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⑵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9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选)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的实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⑵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⑶经济建筑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30、(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间落后于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31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选)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的更替实现的。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是通过社会形态
32、(选)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多样性,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社会历史的五种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决定意义,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3力:⑴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⑵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⑶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4、(选)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实践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⑴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⑵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实践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35、(选)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36、(论)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积极性):⑴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⑵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⑶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规律的后果(消极性):⑴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⑵可能
38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选)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多选)常见的垄断组织: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论)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1、2、3(见书P159)新特点(见书P160)
39、(选)经济全球化: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进程。(多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40、(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 积极影响:⑴ 经济全球化加速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强经济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⑵ 发展中国家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⑶ 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⑷ 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筆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利益。消极后果: ⑴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⑵ 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⑶ 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抖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⑷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4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⑵劳资关系和分配、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论或多选):⑴关系的变化。⑶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⑷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⑸政治制度的变化。
4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⑴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⑵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⑶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⑷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43、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表现在:⑴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⑵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⑶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44、(选)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17空想平均共产主义、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18世纪的社会主义。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度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它的实施扭转了国家的严重危机,活跃苏维埃城乡经济,发展了生产,大大加强苏维埃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45、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理论思考,提出许多论述: ⑴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⑵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⑶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⑷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46、(多选)苏联模式基本特征:⑴经济方面: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⑵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⑶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⑷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47、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⑴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⑵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⑶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飞跃。王国向自由王国的一、简答题
41及它们的基本形态。.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质,答:⑴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坚持意3分)
程中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⑵唯物主义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物主义,古代的朴素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⑶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2分)
42(1分)论的对立。.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和思想的认识路线,答:⑴唯物论的反映论是从物到感觉
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唯心论的认识论是从本对立的认识路线。这是两条根性的基本原则出发,⑵唯物主义从存在第一性、(2分)
思维第二体的反映,部世界得来的。认为人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外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原则出发,⑶唯心主义从侮一性、(2分)
存在第二性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主张人的与外部世界没有联系。认为人的认识43(2分)关系。.简述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的之间既相互区别,答:
⑴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又相互依赖、(2分)相互渗透、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的指⑵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导下建立起来的,动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的有意识行化。(它随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⑶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2分)
又会成为层建筑。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建立起来以后,就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例如,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义,头脑。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人们的44.如何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2分)
位)答:
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围速度,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⑴计算一定时期(一般以年为单就是计算生也就是要把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转化为同质的货币形式,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额合计将固定资本和流起来,出预付总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除以预付资本总额,这样就能计算(3分)资本的周围额加上流动资本的周转额除⑵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年中固定
以预付资本额,即可得出预付资本的总周时也不再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多种公有制形式,利益差别也随之消除。公有制经济单位之间的社会中由全体社会成员组成的联合体,(2分)共产主义同占有并共同使用生产资料,共也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生产的成果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全面发展服务。为满足他们
二、论述题46(2分)现实意义。.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 一,为前提和基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答:⑴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质变以量变第发生质变。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2分)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方面,2分)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一新质基础上的量变开拓道路;另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为在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2分)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⑵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 和目标同有步骤、把远大的理想步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裹足不前。只有这样,的发展。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47.试述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4分)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答: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 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制度、政党制度、它主要包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选举其(3分)资料的资产阶级衽阶级统治的工具。⑵资本主义的国家是掌握基本生产 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资本资本主义制度下,在产阶级占据统治地位,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处于受剥削和被统治的地位,而广大和劳动人民阶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这种基本的资产阶级专政,劳动人民的专政。即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凭借其所掌握的国家机器,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政府、军人、警察、法庭、监狱等,对无包括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衽强力统治。资本主义国家,无论哪个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其国体都是相同的,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都是式。务,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它为国体服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状况、体现资产阶级专政的要求。但是,各量对比、历史文化传统、国家制度沿革、阶级力民族地区特色等许多因素的差异,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不尽相同,因而其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主要有君地位的资产阶级,⑶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经济上占统治(4分)益,为其服务的政治制度,必然要建立与其经济制度相适应、为了维护其根本经济利个社会的阶级统治和治理。实现资产阶级对整并治制度是为其经济基础服务,资本主义的政的统治服务的。(3分)为资产阶级
三、简答题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学和答:⑴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 学说,19分)是马克思主义诉直接理论来源。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⑵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革命变革。(1分)在哲学领域实现了创立了辩证唯物和大卫·⑶马克思、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创立了剩余价值学(1分)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⑷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空想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创立了科学社革。42(1分)学基本问题的意义。.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答: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
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4分)
论意义。⑵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一方面,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43.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分)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答: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实践是认识(2分)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⑵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
第二,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4(4分)基本经济规律?.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答:⑴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不断提高对雇就是通值的目的。(3分)
生产目的。⑵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生产、支配着个环节。产方式产生、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分)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345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
制、答:⑴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可比拟的。是以一种私有制取代另一种私有制,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变迁一直中也会发生革命,这之与社会主义革命比较起来,例如资产阶级革命。但并不要求消除私有制,资产阶级革命义私有制。(2分)
而是代之以资本主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⑵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革命是以一个阶级的剥削与统治代替另以往的一个阶级的剥削与统治,是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并最终消灭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则阶级统治。(2分)
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私利,⑶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它们的存在与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没有矛盾和冲突。全人类,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各类要素之中。把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答:⑴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以及劳提高,素中去时,即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劳动保险要管理者管理水平的力。(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超前作用。⑵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4分)
和技术的结果,其表现是:科学不仅作为生产的后面总结、跟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术和生产的前面,概括实践经验,而且走在技辟新的途径,术和生产的发展。准备各种前提条件,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3分)
引导技大杠杆。⑶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重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首先,由科学技术造成的劳动生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其次,自然期日益缩短;广泛应用,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加速度的趋势。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47(3分)展。.试述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
资本的统治在其国内不断发展,答:⑴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级,垄断外扩张势力,济乃至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侵略和扩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行经并各级向张,人民,剥削、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实现垄断资本在国外的统治。奴役和掠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围的扩展规模更大,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政形式更加多样,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国建立治体系。(2分)
手是资本输出,⑵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一的大量资本输往国外,即把他们手中掌握和控制器,控制资本输入国的经济命脉,剥削、利用这些资本作武压迫这些的国家劳动人民,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财富,掠夺这些国家控制这些国家、服务。形成金融资本的国际统治最终为金融资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而大规模地发展垄断资本主义阶级,资本输出在各了起来,经济关系、成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重要特征。特别是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必要性出有可能性。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有种,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式,即借贷资本输出有必要性也有可能从资本形态上来看大体有两种基本形性。上来看大体有两种基本形式,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即借贷资本对外资本输出,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是国际垄断的基础。本主义阶段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和特征,资本输出成为垄断资对资本输出国与输入国用到整个世界经济格局,世界大战后,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第二次些新的特点,主要有:资本流向的变化,资本输出量剧增并出现了一从原来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是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大幅度增加。发展到当代的多方向输出,特别私人资本输出增长的同时,出也在增长,国家资本的输在本输出形式。并日益成为占重要地位的资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多采取所谓与过去时代不同,发达国家“援助”的方式进行。界上扩展其势力范围时,⑶当资本主义的发展越出国界,(3分)的国际垄断组织,需要建立起相应在世断利益。来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际卡特尔,早期的国际垄断组织,主要是国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则以断同盟为主。世界,织在世界市场上和国际经济关系中划分也即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组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势力范围,形成国际垄断局面。(3分)
治,瓜分势力范围之外,获取高额海外利益,⑷为了维持资本主义在世界上的统政治、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手段从领土上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还采取除了在经济领域把经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附属国。战后以来,老殖民主义体系已经瓦解,过去的殖民地、对世界的统治也由旧殖民主义转为新殖附属国纷纷独立,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民主义。(2分)
第五篇:最新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重点
最新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 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 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 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 《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 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多选)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 《哲学的贫困》 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车的 《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多选)列宁的(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单选)马克思主义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多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单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简答)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单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单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单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单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单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简答)与时俱进的含义及意义?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
(1)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
(3)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多选)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单选)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
(单选)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单选)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单选)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简答)为什么科学的人生理想对于人的现实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首先,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
其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
再次,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单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简答)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多选)(单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取向,以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价值评价标准。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单选)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单选)我国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选)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单选)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单选)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多选)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是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单选)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单选)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单选)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
(单选)笛卡尔是二元论的著名代表。他认为,物质实体是有广延性的、被动的、不能思想的。心灵是没有广延性的、能动的、能思想的。物质和心灵是各自独立的。
(单选)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之处在于二者分别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单选)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我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多选)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单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多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
(单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
(多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二是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三是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四是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单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
(多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多选)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构成了整个世界。
(多选)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首先,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其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单选)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简答)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单选)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单选)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单选)(2)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单选)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即不是循环,更不是倒退,也就是具有不可逆性。
(单选)通常说的“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谚语,都说的是时间的一维性特点。
(多选)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观点: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
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单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单选)
(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单选)毛泽东把实践规定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多选)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
(多选)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
(多选)实践具有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多选)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
(多选)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生化,即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单选)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单选)第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简答)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单选)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单选)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单选)第二,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第三,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单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单选)如果只见事物之间的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孤立起来,孤立地把世界,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煞事物之间质的界限,把世界看成是不分彼此的混沌状态,这是相对主义的观眯。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单选)联系具有多样性。
(多选)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
(二)世界的运动发展
(单选)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单选)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多选)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第二,新事物优起于旧事物。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
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简答)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限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需要经历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曲折发展过程;旧事物在一定时期内不有相当大的力量,总是对新事物加以压制和扼杀;社会历史领域内的新事物,被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理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需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但是,不管经历怎样的限难和曲折,新事物必然会战胜并取代旧事物。
(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论述)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它们
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单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单选)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单选)质量互变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单选)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则提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简答)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论述)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1)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单选)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这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这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单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其一是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其二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年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例如,福与祸、安与危、先进与落后、胜利与失败等等,无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多选)敌对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固然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面,生物体内的同化和异化的区别,社会生活当中人民内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同意见的争论和商讨等等,也都属于矛盾的斗争性的表现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无条件性。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单选)事物发展的动物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多选)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2)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用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论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1)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