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凸轮机构习题与答案(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10:4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机械原理凸轮机构习题与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机械原理凸轮机构习题与答案》。

第一篇:机械原理凸轮机构习题与答案

解:曲柄的存在的必要条件是 1)最短杆与追长杆的杆长之和应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2)连架杆与机架必有最短杆 1).杆件1为曲柄

2).在各杆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选取c杆做为机架就可以实现双摇杆机构 试以作图法设计一偏置尖底推杆盘形凸轮的轮廓曲线。已知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回转,正偏距e10,基园半径r030mm.推杆运动规律为:凸轮转角=0~150时,推杆

00.凸轮转角=180~300时推杆等速上升16mm;.凸轮转角=150~180时推杆远休;等加速回程16mm;.凸轮转角=300~360时推杆近休。

解:解题步骤1)首先绘制位移S与转角的关系曲线S曲线。

2)根据S曲线、凸轮基园半径和正偏距,绘制凸轮的轮廓曲线。

000000

凸轮仅用了0度,90度,150度,180度,300度几个点绘制轮廓曲线,同学们绘制时英多用些点(一般取12个点,再勾画轮廓曲线)

第二篇:机械原理总结报告-偏心圆盘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讨论课总结报告

一、目的: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掌握和扩展课堂所学知识,学会概念、方法的灵活运用,深刻理解各种题目中蕴含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方法:1教师提前将讨论题目公布,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做准备,每组在上讨论课前将各题目的求解过程准备充分。在讨论课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就自己的阅读和思考各抒己见,让他们的创造力和智慧相互激励。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作用是双重的,既学习新知识,又传授新知识,每位学生都有对讨论课做贡献的责任,增加了与教师深入讨论的机会。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研讨习惯,学会了如何讨论一些科学问题。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和争论。

三、题目:图示偏心圆盘凸轮机构运动简图,要求在图上画出:

1)凸轮的理论廓线β;

2)凸轮基圆并标出半径r0; 3)图示位置压力角α;

4)从动件AB从最低位置到图示位置所摆过的角度ψ.四、过程:上图所示偏心圆盘凸轮机构运动简图:

1)凸轮的理论廓线β 2)凸轮基圆并标出半径r0:以OB为半径O为圆心作圆是理论轮廓线(将滚子中心B假想为尖端摆动从动件的尖端,按照尖端摆动从动件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做出曲线,这条曲线是反转过程中滚子中心的运动轨迹,我们称之为凸轮的理论轮廓线),以C为圆心作圆切于理论轮廓线O为基圆(凸轮理论轮廓线的最小向径rb为半径所作的圆称为基圆,rb称为基圆半径)。

3)图示位置压力角α(凸轮对从动件作用力的方向线与从动件上力作用点的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作圆B与圆O的切法线,再作AB的垂线,两线的锐夹角为压力角a

4)从动件AB从最低位置到图示位置所摆过的角度ψ:做出最低位置图与图示位置图,最低点的位置即B点到C点的最近点,又因为r0+AB>CB所以以A为圆心,AB为半径做圆与基圆C的交点,则图示为摆过的角度

五、总结:在解决此类问题是我们要弄清楚凸轮的各种定义,避免由于混淆定义而做错题目。另外作图时候严格按照尺规作图,规范作图,减少误差。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之中端正学习态度,从基础学起,重视每一个知识点,常动手操作,避免纸上谈兵。不要由于应试的原因而眼高手低,不注重细节知识与实际能力,要学会自我总结,将知识条理化与系统化。在这个题目中我们就很可能由于对凸轮基圆的认识错误而导致基圆画错,直接影响到最后算摆角。另外对于反转法在不同从动中的运用与反运用,如在尖端从动件凸轮,滚动从动件凸轮,尖端摆动从动件凸轮,滚动摆动从动件凸轮的运用更是要灵活。

六、笔记:

1、基圆:以半径凸轮理论轮廓线的最小向径

rb为半径作得圆切于理论轮廓线。

2、基圆的半径:凸轮理论轮廓线的最小向径。

3、理论轮廓线: 将滚子中心B假想为尖端摆动从动件的尖端,按照尖端摆动从动件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做出曲线,这条曲线是反转过程中滚子中心的运动轨迹,我们称之为凸轮的理论轮廓线。

4、压力角:凸轮对从动件作用力的方向线与从动件上力作用点的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5、最低位置:当滚子尖端垂直于基圆最小向径的位置即与基圆圆心最近距离的位置。

6、最高位置:当滚子尖端垂直于基圆最大向径的位置即与基圆圆心最远距离的位置。

第三篇:机械原理大作业 凸轮机构设计

凸轮机构设计

1.设计题目

如图2-1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原始参数见表2-1。从表2-1中选择一组凸轮机构的原始参数,据此设计该凸轮机构。

图2-1

表2-1 凸轮机构原始参数

升程升程 运(mm)动角()140 90 升程运 动规律 等加速等减速 升程 回程许用 运 压力动角 角()()40 80 回程运 动规律 回程 许用 远休近休 压力止角 止角 角()()()70 50 140 正弦

2.凸轮机构的设计要求

(1)确定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并绘制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1】确定推杆的升程回程运动方程

对于不同运动规律的凸轮结构,其上升与下降的方式不一,但遵循同样的运动顺序:上升、远休止点恒定、下降、近休止点恒定。因此设计它仅需确定这四个阶段的角度与位置即可。

推程阶段 : s112022222401

v224012

a2 ……………………………(04)

1120()22 s140 222401()2 v 2 a2240122 ……………………………(42)

回程阶段: s140[1

(97)4sin(97)22] 2973151[1cos()]22 v

2 a283512sin(97)22……………(711)

992

【2】绘制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① 位移图像程序:

i1=(0:0.01:(1/4)*pi);s1=280.*(((2/pi).*i1).^2);i2=((1/4)*pi:0.01:(1/2)*pi);s2=140-1120.*(((pi/2)-i2).^2)/((pi).^2);i3=((1/2)*pi:0.01:(7/9)*pi);s3=140;i4=((7/9)*pi:0.01:(11/9)*pi);s4=140.*(1-((9.*i4-7*pi)/(4*pi))+sin(((9.*i4)-(7*pi))./2)/(2*pi));i5=((11/9)*pi:0.01:2*pi);s5=0;plot(i1,s1,'b',i2,s2,'b',i3,s3,'b',i4,s4,'b',i5,s5,'b')

位移图像

② 速度图像程序

3 令11则可以得到速度图像的程序 i1=(0:0.01:(1/4)*pi);v1=(2240.*i1)/((pi).^2);i2=((1/4)*pi:0.01:(1/2)*pi);v2=(2240.*((pi/2)-i2))/((pi).^2);i3=((1/2)*pi:0.01:(7/9)*pi);v3=0;i4=((7/9)*pi:0.01:(11/9)*pi);v4=-315.*(1-cos(((9.*i4)-(7*pi))./2))/(pi);i5=((11/9)*pi:0.01:2*pi);v5=0;plot(i1,v1,'b',i2,v2,'b',i3,v3,'b',i4,v4,'b',i5,v5,'b')

速度图像

③ 加速度程序及其图像

4 i1=(0:0.01:(1/4)*pi);a1=2240/((pi).^2);i2=((1/4)*pi:0.01:(1/2)*pi);a2=-2240/((pi).^2);i3=((1/2)*pi:0.01:(7/9)*pi);a3=0;i4=((7/9)*pi:0.01:(11/9)*pi);a4=-2835.*sin(((9*i4)-(7*pi))/2)/(2*pi);i5=((11/9)*pi:0.01:2*pi);a5=0;plot(i1,a1,'b',i2,a2,'b',i3,a3,'b',i4,a4,'b',i5,a5,'b')

加速度图像

【3】绘制凸轮机构的i1=(0:0.01:(1/4)*pi);dss线图 d5 ds1=(2240.*i1)/(pi.^2);s1=(1120.*(i1.^2))/(pi.^2);i2=((1/4)*pi:0.01:(1/2)*pi);ds2=1120/pi-(2240.*i2)/(pi.^2);s2=140-1120.*(((pi/2)-i2).^2)/((pi).^2);i3=((1/2)*pi:0.01:(7/9)*pi);ds3=i3-i3;s3=140+i3-i3;i4=((7/9)*pi:0.01:(11/9)*pi);ds4=(315/pi).*(-1+cos(((9.*i4)-(7.*pi))/2));s4=140.*(1-((9.*i4-7*pi)/(4*pi))+sin(((9.*i4)-(7*pi))./2)/(2*pi));i5=((11/9)*pi:0.01:2*pi);s5=i5-i5;ds5=i5-i5;plot(ds1,s1,ds2,s2,ds3,s3,ds4,s4,ds5,s5,)

凸轮机构的dssd线图

【4】确定凸轮基圆半径和偏距

由图像可知道凸轮的轴心应该在公共区以下 凸轮偏心距取e3mm,s0200mm

【5】凸轮的理论轮廓

i1=(0:0.01:(1/4)*pi);x1=(200+280.*(((2/pi).*i1).^2)).*cos(i1)-3.*sin(i1);y1=(200+280.*(((2/pi).*i1).^2)).*sin(i1)+3.*cos(i1);i2=((1/4)*pi:0.01:(1/2)*pi);x2=(200+140-1120.*(((pi/2)-i2).^2)/((pi).^2)).*cos(i2)-3.*sin(i2);y2=(200+140-1120.*(((pi/2)-i2).^2)/((pi).^2)).*sin(i2)+3.*cos(i2);i3=((1/2)*pi:0.01:(7/9)*pi);x3=340.*cos(i3)-3.*sin(i3);y3=340.*sin(i3)+3.*cos(i3);i4=((7/9)*pi:0.01:(11/9)*pi);x4=(200+140.*(1-((9.*i4-7*pi)/(4*pi))+sin(((9.*i4)-(7*pi))./2)/(2*pi))).*cos(i4)-3.*sin(i4);y4=(200+140.*(1-((9.*i4-7*pi)/(4*pi))+sin(((9.*i4)-(7*pi))./2)/(2*pi))).*sin(i4)+3.*cos(i4);i5=((11/9)*pi:0.01:2*pi);

7 x5=200.*cos(i5)-3.*sin(i5);y5=200.*sin(i5)+3.*cos(i5);plot(x1,y1,x2,y2,x3,y3,x4,y4,x5,y5)

凸轮的理论轮廓

【6】确定滚子半径的程序

v=[];syms i1 i2 i3 i4 i5 s0 = 200;e = 20;s1=280*(((2/pi)*i1).^2);t1 =(s1 + s0)*cos(i1)-e*sin(i1);y1 =(s0 + s1)*sin(i1)e*cos(i2);ti2=diff(t2,i2);tii2=diff(t2,i2,2);yi2=diff(y2,i2);yii2=diff(y2,i2,2);for ii2=((1/4)*pi:0.01:(1/2)*pi);k2=subs(abs((ti2*yii2-tii2*yi2)/(ti2^2+yi2^2)^1.5),{i2},{ii2});v=[v,1/k2];end s3=140;t3 =(s3 + s0)*cos(i3)-e*sin(i3);y3 =(s0 + s3)*sin(i3)e*cos(i4);ti4=diff(t4,i4);tii4=diff(t4,i4,2);yi4=diff(y4,i4);yii4=diff(y4,i4,2);for ii4=((7/9)*pi:0.01:(11/9)*pi);k4=subs(abs((ti4*yii4-tii4*yi4)/(ti4^2+yi4^2)^1.5),{i4},{ii4});v=[v,1/k4];End s5=0;t5 =(s5 + s0)*cos(i5)-e*sin(i5);y4 =(s0 + s5)*sin(i5)-e*cos(i5);ti5=diff(t5,i5);tii5=diff(t5,i5,2);yi5=diff(y5,i5);yii5=diff(y5,i5,2);for ii5=((11/9)*pi:0.01:2*pi);k5=subs(abs((ti5*yii5-tii5*yi5)/(ti5^2+yi5^2)^1.5),{i5},{ii5});

10 v=[v,1/k5];end min(v)

确定之后发现滚子半径是r2mm

【7】确定凸轮的实际轮廓

凸轮的实际轮廓

x1=(200+280.*(((2/pi).*i1).^2)).*cos(i1)-3.*sin(i1);y1=(200+280.*(((2/pi).*i1).^2)).*sin(i1)+3.*cos(i1);i2=((1/4)*pi:0.01:(1/2)*pi);x2=(200+140-1120.*(((pi/2)-i2).^2)/((pi).^2)).*cos(i2)-3.*sin(i2);y2=(200+140-1120.*(((pi/2)-i2).^2)/((pi).^2)).*sin(i2)+3.*cos(i2);

11 i3=((1/2)*pi:0.01:(7/9)*pi);x3=340.*cos(i3)-3.*sin(i3);y3=340.*sin(i3)+3.*cos(i3);i4=((7/9)*pi:0.01:(11/9)*pi);x4=(200+140.*(1-((9.*i4-7*pi)/(4*pi))+sin(((9.*i4)-(7*pi))./2)/(2*pi))).*cos(i4)-3.*sin(i4);y4=(200+140.*(1-((9.*i4-7*pi)/(4*pi))+sin(((9.*i4)-(7*pi))./2)/(2*pi))).*sin(i4)+3.*cos(i4);i5=((11/9)*pi:0.01:2*pi);x5=200.*cos(i5)-3.*sin(i5);y5=200.*sin(i5)+3.*cos(i5);dx1=(2240.*i1.*cos(i1))/((pi).^2)+(200+1120.*((i1).^2)/((pi).^2)).*sin(i1)-3.*cos(i1);dy1=(2240.*i1.*sin(i1))-(200+1120.*((i1).^2)/((pi).^2)).*cos(i1)-3.*sin(i1);dx2=(-(1120.*(2.*i2-pi).*cos(i2)/((pi).^2)))-(340-1120.*((2.*i2-pi).^2)).*sin(i2)-3.*cos(i2);dy2=-(1120.*(2.*i2-pi).*sin(i2)/((pi).^2))+(340-1120.*((2.*i2-pi).^2)).*cos(i2)-3.*sin(i2);dx3=-340.*sin(i3)-3.*cos(i3);dy3=340.*cos(i3)-3.*sin(i3);dx4=((-315/pi)+630.*cos((9.*i4-7.*pi)/2)).*cos(i4)-(200+140.*(1-((9.*i4-7*pi)/(4*pi))+sin(((9.*i4)-(7*pi))./2)/(2*pi))).*sin(i4)-3.*cos(i4);dy4=((-315/pi)+630.*cos((9.*i4-7.*pi)/2)).*sin(i4)+(200+140.*(1-((9.*i4-7*pi)/(4*pi))+sin(((9.*i4)-(7*pi))./2)/(2*pi))).*cos(i4)-3.*sin(i4);dx5=-200.*sin(i5)-3.*cos(i5);dy5=200.*cos(i5)-3.*sin(i5);X1=x1+3.*dy1/sqrt(dy1.^2+dx1.^2);Y1=y1-3.*dx1/sqrt(dy1.^2+dx1.^2);X2=x2+3.*dy2/sqrt(dy2.^2+dx2.^2);Y2=y2-3.*dx2/sqrt(dy2.^2+dx2.^2);X3=x3+3.*dy3/sqrt(dy3.^2+dx3.^2);Y3=y3-3.*dx3/sqrt(dy3.^2+dx3.^2);X4=x4+3.*dy4/sqrt(dy4.^2+dx4.^2);Y4=y4-3.*dx4/sqrt(dy4.^2+dx4.^2);X5=x5+3.*dy5/sqrt(dy5.^2+dx5.^2);Y5=y5-3.*dx5/sqrt(dy5.^2+dx5.^2);plot(X1,Y1,X2,Y2,X3,Y3,X4,Y4,X5,Y5)

12

第四篇:机械原理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习题答案

篇一:机械原理_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版

《机械原理》作业题解

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F=3n-2pl-ph =3× -2× -1= 0 34 F = 3n ?(2pl + ph)= 3 × 4 ?(2 × 5 + 1)= 1 7 4 3 8 5 2 9 1-1' F = 3n ?(2pl + ph ? p')? F'= 3 × 8 ?(2 × 10 + 2 ? 0)?1 = 1 篇二:机械原理第七版西北工业大学习题答案(特别全答案详解).doc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题2-1 图a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出其机构

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图2-1a)2)要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首先要计算机构管此机构有4个活动件,但齿轮1和凸轮2是固装能作为一个活动件,故 n?3 pl?3 ph?1 F?3n?2pl?ph?3?3?2?4?1?0 的自由度。尽在轴A上,只

原动件数不等于自由度数,此简易冲床不能运动,即不能实现设计意图。

分析:因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C、D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故需增加构件的自由度。3)提出修改方案: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用一个高副来代替一个低

副。

(1)在构件3、4之间加一连杆及一个转动副(图2-1b)。(2)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滑块及一个移动副(图2-1c)。

(3)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滚子(局部自由度)及一个平面高副(图2-1d)。

置上添加一个构件(相当于增加3个自由度)和1个低副(相当于引入2个约束),如图2-1(b)(c)所示,这样就相当于给机构增加了一个自由度。用一个高副代替一个低副也可以增加机构自由度,如图2-1(d)所示。

题2-2 图a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图上,齿轮1与偏心轮1’为同一构件,绕固定轴心O连续转动。在齿轮5上开有凸轮轮凹槽,摆杆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中,从而使摆杆4绕C轴上下摆动。同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

2、滑杆3使C轴上下移动。最后通过在摆杆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使冲头8实现冲

压运动。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解:分析机构的组成:

此机构由偏心轮1’(与齿轮1固结)、连杆

2、滑杆

3、摆杆

4、齿轮

5、滚子

6、滑块

7、冲头8和机架9组成。偏心轮1’与机架

9、连杆2与滑杆

3、滑杆3与摆杆

4、摆杆4与滚子

6、齿轮5与机架

9、滑块7与冲头8均组成转动副,滑杆3与机架

9、摆杆4与滑块

7、冲头8与机架9均组成移动副,齿轮1 与齿轮

5、凸轮(槽)5与滚子6组成高副。故

解法一:n?7 pl?9ph?2 F?3n?2pl?ph?3?7?2?9?2?1 解法二:n?8 pl?10 ph?2 局部自由度 F??1

F?3n?(2pl?ph?p?)?F??3?8?2?10?2?1?1

题2-3如图a所示为一新型偏心轮滑阀式真空泵。其偏心轮1绕固定轴A转动,与外环2固连在一起的滑阀3在可绕固定轴心C转动的圆柱4中滑动。当偏心轮1 按图示方向连续转动空气按图示空气流动方向从阀5中排出,从而形成真空。由于外环2与泵腔6有一小间隙,故可抽含有微小尘埃的气体。试绘制其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题2-4 时,可将设备中的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如图题2-3所示)

题2-3 2)n?3 pl?4 ph?0 F?3n?2pl?ph?3?3?2?4?0?1 题2-4 使绘制图a所示仿人手型机械手的食指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以手指8作为相对固定的机架),并计算其自由度。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如图2-4所示)2)n?7 pl?10 ph?0 F?3n?2pl?ph?3?7?2?10?0?1

题2-5 图a所示是为高位截肢的人保持人行走的稳定性。若以颈骨1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和计算其

运动简图。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如虚线所示。(如图2-5所示)2)n?5 pl?7 ph?0 F ?3n?2pl?ph?3?5?2?7?0?1 所设计的一种假肢膝关节机构,该机构能

为机架,自由度,并作出大腿弯曲90度时的机构

简图。大腿弯曲90度时的机构运动简图

题2-6 杆组合机构(图中在D处为铰接在

题2a、d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图b为凸轮-连;图c为一精压机机构。并

问在图d所示机构中,齿轮3与5和齿条7与齿轮5的啮合高副所提供的约

数目是否相同?为什么? 解: a)n?4 pl?5ph?1 F?3n?2pl?ph?3?4?2?5?1?1 b)解法一:n?5 pl?6ph?2 F?3n?2pl?ph?3?5?2?6?2?1 解法二:n?7 pl?8ph?2 虚约束p??0 局部自由度 F??2 F?3n?(2pl?ph?p?)?F??3?7?(2?8?2?0)?2?1 c)解法一:n?5 pl?7ph?0 F?3n?2pl?ph?3?5?2?7?0?1 O A3E(b)解法二:n?11 pl?17ph?0

??3n??2?10?0?3?6?2 局部自由度 F??0 虚约束p??2pl??ph F?3n?(2pl?ph?p?)?F??3?11?(2?17?0?2)?0?1 d)n?6 pl?7ph?3 F?3n?2pl?ph?3?6?2?7?3?1 齿轮3与齿轮5的啮合为高副(因两齿轮中心距己被约

单侧接触)将提供1个约束。

束,故应为

齿条7与齿轮5的啮合为高副(因中心距未被约束,故应为双侧接触)将提供2个约束。

题2-7试绘制图a所示凸轮驱动式四缸活塞空气压缩机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机构的自由度(图中凸轮1原动件,当其转动时,分别推动装于四个活塞上A、B、C、D处的滚子,使活塞在相应得气缸内往

复运动。图上AB=BC=CD=AD)。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如图2-7(b)所示)2)此机构由1个凸轮、4个滚子、4个连杆、4个活塞和机架组成。凸轮与4个滚子组成高副,4个连杆、4个滚子和4个活塞分别在A、B、C、D处组成三副复合铰链。4个活塞与4个缸(机架)均组成移动副。解法一:

n?13 pl?17ph?4 虚约束:

因为AB?BC?CD?AD,4和5,6和7、8和9为不影响机构传递运动的重复部分,与连杆10、11、12、13所带入的约束为虚约束。机构可简化为图2-7(b)

??3 局部自由度F???3 重复部分中的构件数n??10 低副数pl??17 高副数ph ??3n??2?17?3?3?10?3?4 p??2pl??ph 局部自由度 F??4 F?3n?(2pl?ph?p?)?F??3?13?(2?17?4?4)?4?1 解法二:如图2-7(b)

局部自由度

F??1 F?3n?(2pl?ph?p?)?F??3?3?(2?3?1?0)?1?1

题2-8 图示为一刹车机构。刹车时,操作杆1向右拉,通过构件2、3、4、5、6使两闸瓦刹住车轮。试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就刹车过程说明此机构自由度的变化情况。(注:车轮不属于刹车机构中的构件。)

解:1)未刹车时,刹车机构的自由度

n?6 pl?8ph?0 F?3n?2pl?ph?3?6?2?8?0?2 2)闸瓦G、J之一刹紧车轮时,刹车机构的自由度 n?5 pl?7ph?0 F?3n?2pl?ph?3?5?2?7?0?1 3)闸瓦G、J同时刹紧车轮时,刹车机构的自由度

n?4 pl?6ph?0 F?3n?2pl?ph?3?4?2?6?0?0

题2-9 试确定图示各机构的公共约束m和族别虚约束p″,并人说明如何来消除或减少共族别虚约

束。解:(a)楔形1、2相对机架只能

x、y方向移动,而其余方向的相对

独立运动都被约束,故公共约束数m?4,为4族平面机构。pi?p5?3 5 F??6?m?n? ??i?m?p i?m?1

i ??6?4??2??5?4??3?1 F0?6n?ipi?6?2?5?3??3 将移动副改为圆柱下刨,可减少虚约束。

篇三:机械原理第八版课后练习答案(西工大版)<机械原理>第八版西工大教研室编

第2章

2-1 何谓构件?何谓运动副及运动副元素?运动副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答:参考教材5~7页。

2-2 机构运动简图有何用处?它能表示出原机构哪些方面的特征? 答:机构运动简图可以表示机构的组成和运动传递情况,可进行运动分析,而且也可用来进行动力分析。

2-3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当机构的原动件数少于或多于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的运动将发生什么情况? 答:参考教材12~13页。

2-4 何谓最小阻力定律?试举出在机械工程中应用最小阻力定律的1、2个实例。

2-5 在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参考教材15~17页。

2-6 在图2-20所示的机构中,在铰链C、B、D处,被连接的两构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都是重合的,那么能说该机构有三个虚约束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在铰链C、B、D中任何一处,被连接的两构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重合是由于其他两处的作用,所以只能算一处。

2-7 何谓机构的组成原理?何谓基本杆组?它具有什么特性?如何确定基本杆组的级别及机构的级别? 答:参考教材18~19页。

2-8 为何要对平面高副机构进行“高副低代"?“高副低代”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答:参考教材20~21页。

2-9 任选三个你身边已有的或能观察到的下列常用装置(或其他装置),试画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

解:

f?3?3?2?4?1?0不合理∵f?0,可改为

2-12图示机构为一凸轮齿轮连杆组合机构,试绘制其机构示意简图并计算自由度。

解:

2-16试计算图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a)

f?3?8?2?10?2?1?1 解:

f?3?4?2?5?1?1 A为复合铰链

(b)解:(1)图示机构在D处的结构与图2-1所示者一致,经分析知该机构共有7个活动构件,8个低副(注意移动副F与F’,E与E’均只算作一个移动副),2个高副;因有两个滚子2、4,所以有两个局部自由度,没有虚约束,故机构的自由度为

F=3n-(2pl+ph-p’)-F’=3ⅹ7-(2ⅹ8+2-0)-2=1(2)如将D处结构改为如图b所示形式,即仅由两个移动副组成。注意,此时在该处将带来一个虚约束。因为构件3、6和构件5、6均组成移动副,均要限制构件6在图纸平面内转动,这两者是重复的,故其中有一个为虚约束。经分析知这时机构的活动构件数为6,低副数为7,高副数和局部自由度数均为2,虚约束数为1,故机构的自由度为

F=3n-(2pl+ph-p’)-F’ =3×6-(2ⅹ7+2-1)-2=1 上述两种结构的机构虽然自由度均为一,但在性能上却各有千秋:前者的结构较复杂,但没有虚约束,在运动中不易产生卡涩现象;后者则相反,由于有一个虚约束,假如不能保证在运动过程中构件3、5始终垂直,在运动中就会出现卡涩甚至卡死现象,故其对制造精度要求较高。

(c)

解:(1)n=11, p1=17, ph=0, p`=2p1`+ph-3n`=2, F`=0 F=3n-(2p1+ph-p`)-F`=3×11-(2×17+0-2)-0=1(2)去掉虚约束后 F=3n-(2pl+ph)=3×5-(2×7+0)=1

(d)A、B、C处为复合铰链。自由度为:F=3n-(2p1+ph-p`)-F`=3×6-(2×7+3)-0=1 齿轮3、5和齿条7与齿轮5的啮合高副所提供的约束数目不同,因为齿轮3、5处只有一个

高副,而齿条7与齿轮5在齿的两侧面均保持接触,故为两个高副。

2-13图示为一新型偏心轮滑阎式真空泵。其偏心轮1绕固定轴心A转动,与外环2固连在一起的滑阀3在可绕固定轴心C转动的圆柱4中滑动。当偏心轮按图示方向连续回转时可将设备中的空气吸入,并将空气从阀5中排出,从而形成真空。(1)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2)计算其自由度。

(1)取比例尺作机构运动简图如图所示。

(2)F=3n-(2p1+ph-p’)-F’=3×4-(2×4+0-0)-1=1 2-14 图示是为高位截肢的人所设汁的一种假肢膝关节机构。该机构能保持人行走的稳定性。

若以胫骨1为机架,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和计一算其自由度,并作出大腿弯曲时的机构运动简图。

把胫骨l相对固定作为机架.假肢膝关节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如图

所示, 大腿弯曲90。时的机构运动简图,如图中虚线所示。其自由度为:

F=3n-(2pl+ph-p’)-F’=3×5-(2×7+0-0)-0=1

2-15试绘制图n所示仿人手型机械手的食指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以手掌8作为相对

固定的机架),井计算自由度。

(1)取比倒尺肌作机构运动简图

(2)计算自由度

解:

f?3?7?2?10?12-18图示为一刹车机构。刹车时,操作杆j向右拉,通过构件2、3、4、5、6使两闸瓦刹住

车轮。试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就刹车过程说明此机构自由度的变化情况。(注;车轮不属于刹车机构中的构件。

(1)未刹车时,刹车机构的自由度

2)闸瓦G、J之一剃紧车轮时.刹车机构的自由度

3)闸瓦G、J同时刹紧车轮时,刹车机构的自由度

第五篇: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

第1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1解释下列概念

1.运动副;2.机构自由度;3.机构运动简图;4.机构结构分析;5.高副低代。

1.2验算下列机构能否运动,如果能运动,看运动是否具有确定性,并给出具有确定运动的修改办法。

题1.2图

题1.3图

1.3 绘出下列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其中构件9为机架)。

1.4 计算下列机构自由度,并说明注意事项。

1.5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确定杆组及机构的级别(图a所示机构分别以构件2、4、8为原动件)。

题1.4图

题1.5图

第2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2.1 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

题2.1图

2.2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各构件尺寸为lAB =180mm , lBC =280mm , lBD =450mm , lCD =250mm , lAE =120mm , φ=30º, 构件AB上点E的速度为 vE =150 mm /s ,试求该位置时C、D两点的速度及连杆2的角速度ω2。

2.3 在图示的摆动导杆机构中,已知lAB =30mm , lAC =100mm , lBD =50mm , lDE =40mm ,φ1=45º,曲柄1以等角速度ω1=10 rad/s沿逆时针方向回转。求D点和E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及构件3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用相对运动图解法)。

题2.2图

题2.3图

2.4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lAB =50mm , lBC =200mm , xD =120mm , 原动件的位置φ1=30º, 角速度ω1=10 rad/s,角加速度α1=0,试求机构在该位置时构件5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构件2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题2.4图

2.5 图示为机构的运动简图及相应的速度图和加速度图。

(1)在图示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中注明各矢量所表示的相应的速度、加速度矢量。

(2)以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为已知条件,用相对运动矢量法写出求构件上D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方程。

(3)在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图中,给出构件2上D点的速度矢量pd2和加速度矢量p'd'2。

题2.5图

2.6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机构尺寸lAB =50mm, lBC =100mm, lCD =20mm , 原动件的位置φ1=30º, 角速度ω1=ω4=20 rad/s,试用相对运动矢量方程图解法求图示位置时构件2的角速度ω2和角加速度α2的大小和方向。

题2.6图

2.7 在图示机构构件1等速转动,已知机构尺寸lAB =100mm ,角速度为ω1= 20 rad/s,原动件的位置φ1= 30º,分别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和解析法求构件3上D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题2.7图 题2.8图

2.8 在图示导杆机构中,已知原动件1的长度为l1、位置角为φ和在x、y轴上的投影方程(机构的矢量三角形及坐标系见图)。,中心距为l4,试写出机构的矢量方程2.9 在图示正弦机构中,已知原动件1的长度为l1=100mm、位置角为φ1= 45º、角速度ω1= 20 rad/s,试用解析法求出机构在该位置时构件3的速度和加速度。

2.10 在图示牛头刨床机构中,已知机构尺寸及原动件曲柄1的等角速度ω1,试求图示位置滑枕的速度vC。

题2.9图 题2.10图

2.11 在图示平锻机中的六杆机构中,已知各构件的尺寸为:lAB =120 mm,l BC=460 mm,lBD =240 mm,lDE =200 mm,l EF =260 mm , β=30°,ω1 = l0 rad/s , x F=500 mm,yF =180mm。欲求在一个运动循环中滑块3的位移S C、速度vC和加速度a C 及构件4、5的角速度ω

4、ω5和角加速度α

4、α步骤并画出计算流程图。,试写出求解

题2.11图

第3章平面机构的动力分析

3.图示楔形机构中,已知γ=β=60°,有效阻力Fr=1000N,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f =0.15。试求所需的驱动力Fd。

题3.1图

题3.2图

3.在图示机构中,已知F5 =1000N,lAB=100 mm,lBC = lCD =2 lAB,lCE = lED= lDF,试求各运动副反力和平衡力矩Mb。

3.3在图示曲柄滑块机构中,已知各构件的尺寸、转动副轴颈半径r及当量摩擦系数fv,滑块与导路的摩擦系数f。而作用在滑块3上的驱动力为Fd。试求在图示位置时,需要作用在曲柄上沿x—x方向的平衡力Fb(不计重力和惯性力)。

题3.3图

3.4在图示机构中,已知:x=250mm,y=200mm,lAS2=128mm,Fd为驱动力,Fr为有效阻力,m1= m3=2.75kg,m2=4.59kg,Is2=0.012kg·mm2,滑块3以等速v=5m/s向上移动,试确定作用在各构件上的惯性力。

题3.4图

题3.5图

3.在图示的悬臂起重机中,已知载荷G=5000N,h= 4 m,l=5 m,轴颈直径d=80 mm,径向轴颈和止推轴颈的摩擦系数均为f =0.1。设它们都是非跑合的,求使力臂转动的力矩Md。

3.6

图示机构中,已知x=110mm,y=40mm,φ 1=45°,lAB=30 mm,lBC=71 mm,lCD=35.5mm,lDE=28 mm,lES2=35.5 mm;ω1=10 rad/s;m2=2 kg,IS2=0.008 kg·mm2。设构件5上作用的有效阻力Fr=500 N,lEF=20 mm,试求各运动副中的反力及需要加于构件1上的平衡力矩Mb。

题3.6图

3.7

图示为一楔块夹紧机构,其作用是在驱动力Fd的作用下,使楔块1夹紧工件2。各摩擦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f。试求:1)设Fd已知,求夹紧力Fr;2)夹紧后撤掉Fd,求滑块不会自行退出的几何条件。

3.8

如图所示的缓冲器中,若已知各滑块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f和弹簧的压力Q,试求:1)当楔块2、3被等速推开及等速恢复原位时力P的大小;2)该机构的效率以及此缓冲器不发生自锁的条件。

题3.7图

题3.8图

3.9

如图所示,在手轮上加力矩M均匀转动螺杆时,使楔块A向右移动并举起滑块B,设楔角α=15°,滑块上B的载荷Fv=20kN。螺杆为双头矩形螺纹,平均直径d2=30mm,螺距p=8mm。已知所有接触面的摩擦系数f =0.15。若楔块A两端轴环的摩擦力矩忽略不计,试求所需的力矩M。

题3.9图

题3.10图

3.10

图示机组是由一个电动机经带传动和减速器,带动两个工作机A和B。已知两工作机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分别为:PA=2kW、ηA=0.8,PB=3Kw,ηB =0.7;每对齿轮传动的效率η1=0.95,每个支承的效率η2=0.98,带传动的效率η3=0.9。求电动机的功率和机组的效率。

第4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4.1在铰链四杆机构ABCD中,若AB、BC、CD三杆的长度分别为:a=120mm,b=280mm , c=360mm,机架AD的长度d为变量。试求;

(1)当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时,d的取值范围;

(2)当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时 , d的取值范围;

(3)当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时 , d的取值范围。

4.2 如图所示为转动翼板式油泵,由四个四杆机构组成,主动盘绕固定轴A转动,试画出其中一个四杆机构的运动简图(画图时按图上尺寸,并选取比例尺μl = 0.0005 m / mm,即按图上尺寸放大一倍),并说明它们是哪一种四杆机构。

题4.2图

题4.3图

4.3试画出图示两个机构的运动简图(画图要求与题4.2相同),并说明它们是哪—种机构。

4.4图示为一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试求杆AB为曲柄的条件。若偏距e = 0,则杆AB为曲柄的条件又如何?

题4.4图

题4.5图

4.5在图所示的铰链四杆机构中,各杆的长度为l1=28 mm,l2=52mm,l3=50mm,l4=72 mm,试求:

1)当取杆4为机架时,该机构的极位夹角θ、杆3的最大摆角Ψ、最小传动角γ

min和行程速比系数

K;

2)当取杆1为机架时,将演化成何种类型的机构?为什么?并说明这时C、D两个转动副是周转副还是摆转副;

3)当取杆3为机架时,又将演化成何种机构?这时A、B两个转动副是否仍为周转副?

4.6

设曲柄摇杆机构ABCD中,杆AB、BC、CD、AD的长度分别为:a=80mm,b=160mm,c=280mm,d=250mm,AD为机架。试求:

1)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2)检验最小传动角γ

min,许用传动角[γ

]=40º。

4.7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中,设曲柄长度a=120mm,连杆长度b=600mm,偏距e=120mm,曲柄为原动件,试求:

1)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和滑块的行程h;

2)检验最小传动角γ

3)若a与b不变,e = 0时,求此机构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4.8

插床中的主机构,如图所示,它是由转动导杆机构ACB和曲柄滑块机构ADP组合而成。已知LAB=100mm,LAD=80mm,试求:

1)当插刀P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4时,曲柄BC的长度LBC及插刀的行程h ;

2)若K=2时,则曲柄BC的长度应调整为多少? 此时插刀P的行程h是否变化?

min,[γ

]=40º;

题4.8图

题4.9图

4.9

图示两种形式的抽水唧筒机构,图a以构件1为主动手柄,图b以构件2为主动手柄。设两机构尺寸相同,力F垂直于主动手柄,且力F的作用线距点B的距离相等,试从传力条件来比较这两种机构哪一种合理。

4.10

图示为脚踏轧棉机的曲柄摇杆机构。铰链中心A、B在铅垂线上,要求踏板DC在水平位置上下各摆动10º,且l DC=500mm,l AD=1000mm。试求曲柄AB和连杆BC的长度l AB和l BC,并画出机构的死点位置。

题4.10图

题4.11图

4.1

1图示为一实验用小电炉的炉门装置,在关闭时为位置El,开启时为位置E2,试设计一四杆机构来操作炉门的启闭(各有关尺寸见图)。在开启时炉门应向外开启,炉门与炉体不得发生干涉。而在关闭时,炉门应有一个自动压向炉体的趋势(图中S为炉门质心位置)。B、C为两活动铰链所在位置。

4.12 图示为一双联齿轮变速装置,用拨叉DE操纵双联齿轮移动,现拟设计一个铰链四杆机构ABCD;操纵拨叉DE摆动。已知:l AD=100mm,铰链中心A、D的位置如图所示,拨叉行程为30mm,拨叉尺寸l ED = l DC =40mm,固定轴心D在拨叉滑块行程的垂直平分线上。又在此四杆机构ABCD中,构件AB为手柄,当它在垂直向上位置AB1时,拨叉处于位置E1,当手柄AB逆时针方向转过θ=90º而处于水平位置AB2时,拨叉处于位置E2。试设计此四杆机构。

题4.12图

题4.13图

4.1

3已知某操纵装置采用一铰链四杆机构,其中l AB=50mm , l AD =72mm,原动件AB与从动件CD上的一标线DE之间的对应角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试用图解法设计此四杆机构。

4.1

4图示为一用于控制装置的摇杆滑块机构,若已知摇杆与滑块的对应位置为:φ1=60º、s1=80 mm, φ2 = 90º、s2 = 60mm,φ3=120º、s3 = 40mm。偏距e =20mm。试设计该机构。

题4.14图

4.1

5如图所示的颚式碎矿机,设已知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25,颚板CD(摇杆)的长度l CD=300mm,颚板摆角ψ=30º,试确定:(1)当机架AD的长度l AD=280mm时,曲柄AB和连杆BC的长度l AB和l BC;(2)当曲柄AB的长度l AB=50mm时,机架AD和连杆BC的长度l AD和l BC。并对此两种设计结果,分别检验它们的最小传动角γmin,[γ]=40º。

题4.15图

题4.16图

4.16

设计一曲柄滑块机构,已知滑块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5,滑块行程h=50mm,偏距e=20mm,如图所示。试求曲柄长度l AB和连杆长度l BC。

4.17

在图示牛头刨床的主运动机构中,已知中心距lAC =300mm,刨头的冲程H=450mm,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2,试求曲柄AB和导杆CD的长度lAB和lCD。

4.18

试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已知摇杆CD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5,其长度lCD=75mm,摇杆右边的一个极限位置与机架之间的夹角ψ=ψ1=45º,如图所示。机架的长度lAD=100mm。试求曲柄AB和连杆BC的长度lAB 和lBC。

题4.17图

题4.18图

4.19

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机架AD的长度lAD =100mm,两连架杆三组对应角为:φ1=60º,ψ1=60º:φ2=105º,ψ2=90º;φ3=150º,ψ3=120º。试用解析法设计此四杆机构。

题4.19图

第5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5.1 如图所示,B0点为从动件尖顶离凸轮轴心O最近的位置,B′点为凸轮从该位置逆时针方向转过90º后,从动件尖顶上升s时的位置。用图解法求凸轮轮廓上与B′点对应的B点时,应采用图示中的哪一种作法? 并指出其它各作法的错误所在。

题5.1图

5.2 在图中所示的三个凸轮机构中,已知R=40 mm,a=20 mm,e=15 mm,r r=20mm。试用反转法求从动件的位移曲线s—s(δ),并比较之。(要求选用同一比例尺,画在同一坐标系中,均以从动件最低位置为起始点)。

5.3 如图所示的两种凸轮机构均为偏心圆盘。圆心为O,半径为R=30mm,偏心距lOA=10mm,偏距e=10mm。试求:

(1)这两种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行程h和凸轮的基圆半径r 0 ;

(2)这两种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α

max的数值及发生的位置(均在图上标出)。

题5.2图

题5.3图

5.4 在如图所示上标出下列凸轮机构各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45º 后从动件的位移s及轮廓上相应接触点的压力角α。

题5.4图 题5.5图

5.5 如图所示为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为一偏心圆,其直径D=32 mm,滚子半径r r = 5 mm,偏距e = 6 mm。根据图示位置画出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偏距圆、基圆,求出最大行程h、推程角及回程角,并回答是否存在运动失真。

5.6 在图所示的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的部分轮廓曲线,试求:

1.在图上标出滚子与凸轮由接触点D1到接触点D2的运动过程中,对应凸轮转过的角度。2.在图上标出滚子与凸轮在D2点接触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α。

题5.6图

5.7 试以作图法设计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的轮廓曲线。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回转,从动件初始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偏距e = l0 mm , 基圆半径r 0=40mm , 滚子半径r r=10mm。从动件运动规律为:凸轮转角δ= 0º~150º时,从动件等速上升h = 30 mm;δ=150º~180º时,从动件远休止;δ= 180º~300º时从动件等加速等减速回程30 mm ;δ=300º~360º时从动件近休止。

题5.7图 题5.8图

5.8 试以作图法设计一个对心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的轮廓曲线。设已知凸轮基圆半径r 0=30mm,从动件平底与导轨的中心线垂直,凸轮顺时针方向等速转动。当凸轮转过120º 时从动件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上升20mm,再转过150º时,从动件又以余弦加速度运动回到原位,凸轮转过其余90º时,推杆静止不动。这种凸轮机构压力角的变化规律如何? 是否也存在自锁问题? 若有应如何避免?

5.9 在如图所示的凸轮机构中,已知摆杆AB在起始位置时垂直于OB,lOB=40mm,lAB=80mm,滚子半径r r=10mm,凸轮以等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从动件运动规律如下:当凸轮转过180º 时,从动件以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向上摆动30º;当凸轮再转过150º时,从动件又以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返回原来位置,当凸轮转过其余30º时,从动件停歇不动。

题5.9图 题5.10图

5.10 设计一移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凸轮的回转方向和从动件的起始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凸轮的平均半径Rm=40mm,滚于半径r r=10mm。从动件运动规律如下:当凸轮转过180º时,从动件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上升60 mm;当凸轮转过其余180º 时,从动件以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返回原处。

5.11 如图所示为书本打包机的推书机构简图。凸轮逆时针转动,通过摆杆滑块机构带动滑块D左右移动,完成推书工作。已知滑块行程H= 80mm,凸轮理论廓线的基圆半径r 0=50mm,lAC=160 mm,lOD=120 mm,其它尺寸如图所示。当滑块处于左极限位置时,AC与基圆切于B点;当凸轮转过120º时,滑块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向右移动80mm ;当凸轮接着转过30º时,滑块在右极限位置静止不动;当凸轮再转过60º时,滑块又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向左移动至原处;当凸轮转过一周中最后150º时,滑块在左极限位置静止不动。试设计该凸轮机构。

5.12 图示为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已知R=30mm , lOA=15 mm , lCB=145 mm , lCA=45 mm , 试根据反转法原理图解求出:凸轮的基圆半径r 0,从动件的最大摆角ψ和δ0请标注在图上,并从图上量出它们的数值)。

max和凸轮的推程运动角δ0

。(r 0、ψ

max5.13 在图示的对心直动滚子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的实际轮廓线为一圆,圆心在A点,半径R= 40mm,凸轮绕轴心逆时针方向转动。lOA=25 mm,滚子半径r r=10mm。试问:

(1)理论轮廓为何种曲线?

(2)凸轮基圆半径r 0 = ?

(3)从动杆升程h = ?

(4)推程中最大压力角α

max = ?

(5)若把滚子半径改为15 mm,从动杆的运动有无变化? 为什么?

题5.11图 题5.12图

题5.13图 题5.15图

5.14 试用解析法设计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和工作廓线。已知凸轮轴置于从动件轴线右侧,偏距e = 20mm,基圆半径r 0 = 50mm,滚子半径r r =10 mm。凸轮以等角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回转,在凸轮转过角δ1 =120º的过程中,从动件按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上升

h = 50mm;凸轮继续转过δ= 30º时,从动件保持不动;其后,凸轮再回转角度δ= 60º期间,从动件又按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下降至起始位置;凸轮转过一周的其余角度时,从动件又静止不动。

5.15 如图所示设计一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已知凸轮以等角速度ω顺时针方向转动,基圆半径r 0 =30mm,平底与导路方向垂直。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为:凸轮转过180º,从动件按简谐运动规律上升25mm;凸轮继续转过180º,从动件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回到最低位。(用计算机编程计算时,凸轮转角可隔10º计算。用计算器计算时,可求出凸轮转过60º、240º 的凸轮实际廓线的坐标值。)5.16 设计一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已知凸轮以等角速度ω逆时针方向转动,基圆半径r 0 =30mm,滚子半径r r =6 mm,摆杆长l=50mm,凸轮转动中心O与摆杆的摆动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AB=60 mm。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为:凸轮转过180º,从动件按摆线运动规律向远离凸轮中心方向摆动30º ;凸轮再转过180º,从动件以简谐运动规律回到最低位。(用计算机编程计算时,凸轮转角可隔10º 计算,用计算器计算时,可求出凸轮转过60º、270º 的凸轮理论廓线和实际廓线的坐标值。)

题5.16图

第六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6.1 在图中,已知基圆半径r b = 50 mm,现需求:

1)当r k = 65 mm时,渐开线的展角θk、渐开线的压力角α2)当θk =20°时,渐开线的压力角α

k及向径r k的值。

k和曲率半径ρk。

题6.1图

6.2 当压力角α= 20°的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外直齿轮,当渐开线标准齿轮的齿根圆与基圆重合时,其齿数z应为多少 ? 又当齿数大于以上求得的齿数时,试问基圆与齿根圆哪个大 ? 6.3 已知一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α= 20°、m =5 mm、z = 40,试分别求出分度圆、基圆、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和压力角。

6.4 在一机床的主轴箱中有一直齿圆柱渐开线标准齿轮,经测量其压力角α= 20°,齿数z = 40,齿顶圆直径d a = 84 mm。现发现该齿轮已经损,需重做一个齿轮代换,试确定这个齿轮的模数。

6.5 已知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轮传动,其齿数z 1 =

24、z 2 = 110,模数m =3 mm,压力角α= 20°,正常齿制。试求:1)两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

1、d 2 ;2)两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 a1、d a2 ;3)齿高h ;4)标准中心距a;5)若实际中心距a′= 204 mm,试求两轮的节圆直径d 1′、d 2′。

6.6 用卡尺测量一齿数z 1 = 24的渐开线直齿轮。现测得其齿顶圆直径d a1 = 208 mm,齿根圆直径d f = 172 mm。测量公法线长度Wk 时,当跨齿数k = 2时,Wk = 37.55mm ; k = 3时,Wk = 61.83 mm。试确定该齿轮的模数m、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 a* ;和顶隙系数c*。

6.7 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轮,已知两齿轮的齿数z 1 =

23、z 2 = 67,模数m =3 mm,压力角α= 20°,正

常齿制。试求:1)正确安装时的中心距a、啮合角α′及重合度,并绘出单齿及双齿啮合区;2)实际中心距a′=136 mm时的啮合角α′和重合度。6.8 设有一对外啮合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两轮齿数分别为z 1 =30、z 2 = 40,模数m = 20 mm,压力角α= 20°,齿顶高系数h a* = 1。试求当实际中心距a′=702.5 mm时两轮的啮合角α′和顶隙c。(实际顶隙就等于标准顶隙加上中心距的变动量)

6.9 某对平行轴斜齿轮传动的齿数z 1 =20、z 2 =37,模数m n =3 mm,压力角α= 20°,齿宽B1 = 50 mm、B2 = 45 mm , 螺旋角β=15°,正常齿制。试求:1)两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 a1、d a2 ;2)标准中心距a ;3)总重合度εγ ;4)当量齿数z v 1、z v 2。

6.10 设有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分别为z 1 =20、z 2 =80,模数m = 4 mm,压力角α= 20°,齿顶高系数h a* = 1,要求刚好保持连续传动,求允许的最大中心距误差△a。

6.11 有一齿条刀具,m =2mm、α= 20°、h a*= 1。刀具在切制齿轮时的移动速度v刀=1mm/s。试求:1)用这把刀具切制z =14的标准齿轮时,刀具中线离轮坯中心的距离L为多少? 轮坯每分钟的转数应为多少 ? 2)若用这把刀具切制z=14的变位齿轮,其变位系数x =0.5,则刀具中线离轮坯中心的距离L应为多少 ? 轮坯每分钟的转数应为多少 ? 6.12 在图中所示机构中,所有齿轮均为直齿圆柱齿轮,模数均为2 mm,z 1 =15、z 2 =

32、z 3 =20、z 4 =30,要求轮1与轮4同轴线。试问:

1)齿轮1、2与齿轮3、4应选什么传动类型最好 ? 为什么 ? 2)若齿轮1、2改为斜齿轮传动来凑中心距,当齿数不变,模数不变时,斜齿轮的螺旋角应为多少 ? 3)斜齿轮1、2的当量齿数是多少 ? 4)当用范成法(如用滚刀)来加工齿数z 1 =15的斜齿轮1时,是否会产身产生根切?

题6.12图 题6.13图

6.13 图中所示为一对螺旋齿轮机构,其中交错角为45°,小齿轮齿数为36,螺旋角为20°(右旋),大齿轮齿数为48,为右旋螺旋齿轮,法向模数均为2.5mm。试求:1)大齿轮的螺旋角; 2)法面齿距;3)小齿轮端面模数;4)大齿轮端面模数;5)中心距;6)当n 2 =400 r / min时,齿轮2的圆周速度v p2和滑动速度的大小。

6.14 一对阿基米德标准蜗杆蜗轮机构,z 1 =

2、z 2 =50,m = 8 mm , q=10,试求:1)传动比i 12 和中心距a ;2)蜗杆蜗轮的几何尺寸。

6.15 如图所示在蜗杆蜗轮传动中,蜗杆的螺旋线方向与转动方向如图所示,试画出各个蜗轮的转动方向。

题6.15图

6.16 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锥齿轮机构,z 1=

16、z 2=

32、m =6mm、α= 20°、h a*=

1、Σ=90°,试设计这对直齿圆锥齿轮机构。

6.17 一对标准直齿圆锥齿轮传动,试问:1)当z 1 =

14、z 2 =30、Σ=90°时,小齿轮是否会产生根切?2)当z 1 =

14、z 2 =20、Σ=90°时,小齿轮是否会产生根切?

第7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7.在图示的车床变速箱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42,Z2=58,Z3’=38,Z4’=42,Z5’=50,Z6’=48,电动机转速为1450r/min, 若移动三联滑移齿轮a使树轮3′和4′啮合,又移动双联滑移齿轮b使齿轮5′和6′啮合,试求此时带轮转速的大小和方向。

题7.1图

题7.2图 7.2在图示某传动装置中,已知:Z1=60,Z2=48,Z2’=80,Z3=120,Z3’=60,Z4=40,蜗杆Z4’=2(右旋),蜗轮Z5=80,齿轮Z5’=65,模数m=5mm, 主动轮1的转速为n1=240r/min,转向如图所示。试求齿条6的移动速度v6的大小和方向。

7.3图示为一电动卷扬机的传动简图。已知蜗杆1为单头右旋蜗杆,蜗轮2的齿数Z2=42,其余各轮齿数为:Z2’=18,Z3=78,Z3’=18,Z4=55;卷简5与齿轮4固联,其直径D5=400mm,电动机转速n1=1500r/min,试求:

(1)转筒5的转速n5的大小和重物的移动速度v。(2)提升重物时,电动机应该以什么方向旋转?

题7.3图

题7.5图

7.4在图7.13所示的滚齿机工作台的传动系统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15 , z2 =28 , z3 =15, z 4=55 , z9 = 40, 被加工齿轮B的齿数为64,试求传动比i75。

7.5在图示周转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 60,z2 =20,z2' =20,z3 =20,z4=20,z5 =100,试求传动比i41。

7.6 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26,z2=32,z2'=22,z3=80,z4=36,又n1=300r/min,n3=50r/min,两者转向相反,试求齿轮4的转速n4的大小和方向。

题7.6图

题7.7图

7.7

在图示为双螺旋桨飞机的减速器.已知z1=26,z2=20,z4=30,z5=18及n1=15000r/min,试求nP和nQ的大小和方向。

7.8

在图示复合轮系中, 已知:z1=22,z3=88,z3'=z5,试求传动比i15。

7.9

在图示的自行车里程表机构中,c为车轮轴,P为里程表指针,已知各轮齿数为z1=17,z3=23,z4=19,z4'=20,z5=24,设轮胎受压变形后使28英寸车轮的有效直径为0.7m,当车行1km时,表上的指针刚好回转一周,试求齿轮2的齿数。

题7.8图

题7.9图

7.10

汽车自动变速器中的预选式行星变速器如图所示。I轴为主动轴,II轴为从动轴,S、P为制动带, 其传动有两种情况:(1)S压紧齿轮

3、P处于松开状态;(2)P压紧齿轮

6、S处于松开状态。已知各轮齿数z1=30,z2=30,z3=z6=90,z4=40,z5=25,试求两种情况下的传动比iⅠⅡ。

题7.10图

题7.11图

7.1

1图示为一龙门刨床工作台的变速换向机构,J、K为电磁制动器,它们可分别刹住构件A和3,设已知各轮的齿数,求分别刹住A和3时的传动比i1B。

7.1

2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齿轮的齿数为:z1=34,z5=50,z6=18,z7=36,z3=z4,齿轮1的转速为n1=1500r/min,试求齿轮7的转速n7。

题7.12图

题7.13图

7.1

3在图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90,z2=60,z2'=30,z3=30,z3'=24,z4=18,z5=60,z5'=36,z6=32,运动从A,B两轴输入,由构件H输出。已知nA=100r/min,nB=900r/min,转向如图所示,试求输出轴H的转数nH的大小和方向。

7.1

4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24,z1'=30,z2=95,z3=89,z3'=102,z4=80,z4'=40,z5=17,试求传动比i15。

7.1

5在图示的行星轮系中.已知z1=20,z2=32,模数m = 6mm,试求齿轮3的齿数z3和系杆H的长度lH。

题7.14图

题7.15图

第8章

其它常用机构和组合机构

8.1 棘轮机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棘爪与棘轮轮齿接触处的公法线要位于棘轮与棘爪的转动中心之间? 8.2 某牛头刨床的进给机构中,设进给螺旋的导程为5mm,而与螺旋固接的棘轮有40个齿,问该牛头刨床的最小进给量是多少?若要求牛头刨床的进给量为0.5mm,则棘轮每次转过的角度应为多大?

8.3 槽轮机构有什么特点?何谓运动系数k,为什么k不能大于1 ?

8.4 某自动车床上装有一单销六槽式外接槽轮机构,已知槽轮停歇时间进行工艺动作,所需工艺时间为30s,试确定槽轮的转速。

s/rs/r8.5 某外槽轮机构中,若已知槽轮的槽数为6,槽轮的运动时间为3,停歇时间为6,求槽轮的运动系数及所需的圆销数目。8.6 为什么不完全齿轮机构主动轮首、末两轮齿的齿高一般需要削减?加在瞬心附加杆后,是否仍需削减,为什么?

8.7 图8.18b所示的螺旋机构中,若螺杆1上的两段螺纹均为右旋螺纹,A段的导程为pA=1mm,B段的导程为pB=0.75mm,试求当手轮按图示方向转动一周时,螺母2相对于导轨3移动的方向入距离大小。又若将A段螺纹旋向改为左旋,而B段的旋向及其它参数不变,则结果又如何?

8.8 双万向联轴节为保证其主、从动轴间的传动比为常数,应满足哪些条件?满足这些条件后,当主动轴作匀速转动时,中间轴和从动轴均作匀速运动吗?

8.9

机械有哪几种组合方法?试分析图8.29b、8.34b、8.35b所示机构是什么形式的组合系统,并画出其运动传递框图。

8.10

图8.29a所示的刻字机构组合系统中,可通过设计相应的凸轮轮廓,全移动副十字滑块上的M点就可以刻出任一数字或字母。现需刻写字母“B”,其尺寸如题8.10图所示,试将滑块“B”字轨迹分解成分别控制水平和垂直运动的两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sx~题8.10图 和

sy~,并简述凸轮廓线的设计要点。

第九章

机械的平衡

9.1解释以下基本概念:静平衡、动平衡、平衡基面、质径积、平衡精度、平面机构平衡。

9.2 经过动平衡的构件是否一定是静平衡的? 经过静平衡的构件是否一定要再进行动平衡? 为什么? 讲清具体条件。

9.3在图示的盘形转子中,有四个偏心质量位于同一回转平面内,其大小及回转半径分别为m1=5kg,m2=7kg,m3=8kg,m4=6kg,r1=r4=100mm,r2=200mm,r3=150mm,方位如图所示。又设平衡质量m的回转半径r=250mm,试求平衡质量m的大小及方位。

题9.3图

题9.4图

9.4在图示的转子中,已知各偏心质量m1=10kg,m2=15kg,m3=20kg,m4=10kg,它们的回转半径分别为r1=300mm,r2=r4=150mm,r3=100mm,又知各偏心质量所在的回转平面间的距离为l1=l2=l3=200mm,各偏心质量问的方位角为α1=1200,α2=600,α3=900,α4=300。若置于平衡基面Ⅰ及Ⅱ中的平衡质量mⅠ和mⅡ的回转半径均为400mm,试求mⅠ和mⅡ的大小和方位。

9.5如图示用去重法平衡同轴转子1及带轮2,已知其上三个偏心质量和所在半径分别为:m1=0.3kg,m2=0.1kg,m3=0.2kg,r1=90mm,r2=200mm,r3=150mm,l1=20mm, l2=80mm, l3=100mm, l=300mm, α2=450,α3=300。取转子两端面Ⅰ和Ⅱ为平衡基面,去重半径为230mm。求应去除的不平衡质量的大小和方位。

题9.5图

9.6

图示大型转子沿轴向有三个偏心质量,其质量和所在半径分别为m1=4kg,m2=2kg,m3=3kg,r1=160mm,r2=200mm,r3=150mm。各偏心质量的相位和轴向位置如图示:α2=150,α3=300。l1=200mm,l2=400mm,l3=200mm,l4=150mm.,如选择转子两个端面Ⅰ和Ⅱ做为平衡基面,求所需加的平衡质径积的大小和方位。如选端面Ⅱ及转子中截面Ⅲ作为平衡基面,质径积的大小有何改变?

题9.6图

9.7

图示四杆机构中AB=50mm,BC=200mm,CD=150mm,AD=250mm,AS1=20mm,BE=100mm,ES2=40mm,CF=50mm,FS3=30mm,m1=1kg,,m2=2kg,m3=30kg,试在AB、CD杆上加平衡质量实现机构惯性力的完全平衡。

9.8

图示曲柄滑块机构中各构件尺寸为:l AB=50mm,lBC=200mm,滑块C的质量为20kg ~1000kg,且忽略曲柄AB及连杆BC的质量。试问:

(1)如曲柄AB处于低转速状态下工作,且C处质量较小时应如何考虑平衡措施?(2)如曲柄AB处于较高转速状态下工作,且C处质量较大时,又应如何考虑平衡措施?(3)质量与速度两者之间何者对惯性力的产生起主要作用?为什么?(4)有没有办法使此机构达到完全平衡?

题9.7图

题9.8图

9.9

在图示的曲柄滑块机构中,S1、S2和S3为曲柄、连杆和滑块的质心。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和质量如下:lAB=100mm,lBC=500mm,lAS1=70mm , lBS2=200mm,m1=10kg,m2=50kg,m3=120kg,欲在曲柄AB上加一平衡质量m来平衡该机构的惯性力,问:

(1)m应加于曲柄AB的什么方向上?(2)将m加于C′处,且lAC’=100mm,m=?(3)此时可否全部平衡掉机构的惯性力?

题9.9图

机械原理作业

第一章 结构分析作业

1.2 解:

F = 3n-2PL-PH = 3×3-2×4-1= 0

该机构不能运动,修改方案如下图:

1.2 解:

(a)F = 3n-2PL-PH = 3×4-2×5-1= 1 A点为复合铰链。(b)F = 3n-2PL-PH = 3×5-2×6-2= 1

B、E两点为局部自由度, F、C两点各有一处为虚约束。

(c)F = 3n-2PL-PH = 3×5-2×7-0= 1

FIJKLM为虚约束。

1.3 解:

F = 3n-2PL-PH = 3×7-2×10-0= 1

1)以构件2为原动件,则结构由8-

7、6-

5、4-3三个Ⅱ级杆组组成,故机构为Ⅱ级机构(图a)。

2)以构件4为原动件,则结构由8-

7、6-

5、2-3三个Ⅱ级杆组组成,故机构为Ⅱ级机构(图b)。

3)以构件8为原动件,则结构由2-3-4-5一个Ⅲ级杆组和6-7一个Ⅱ级杆组组成,故机构为Ⅲ级机构(图c)。

(a)

(b)

(c)

第二章

运动分析作业

2.1 解:机构的瞬心如图所示。

2.2 解:取l5mm/mm

作机构位置图如下图所示。

1.求D点的速度VD VDVP13

VDAE242424VV150144mm/sDEV25PPE14132525而,所以

2.求ω1

3.求ω2

2PP38383812141.250.46rad/s2198PP12249898 因 1,所以 4.求C点的速度VC

VC2P24Cl0.46445101.2mm/s1VE1501.25rad/slAE120

1mm/mm2.3 解:取l作机构位置图如下图a所示。1.求B2点的速度VB2

VB2 =ω1×LAB =10×30= 300 mm/s 2.求B3点的速度VB3

VB3 = VB2 +

VB3B2

大小?

ω1×LAB

? 方向 ⊥BC

⊥AB

∥BC v10mm/smm取作速度多边形如下图b所示,由图量得:

pb322mm,所以

VB3pb3v2710270mm/s

由图a量得:BC=123 mm , 则

lBCBCl1231123mm3.求D点和E点的速度VD、VE

利用速度影像在速度多边形,过p点作⊥CE,过b3点作⊥BE,得到e点;过e点作⊥pb3,得到d点 , 由图量得:所以

pd15mm,pe17mm,VDpdv1510150mm/s,;

VEpev1710170mm/sVB3B2b2b3v1710170mm/s 4.求ω3

3naB5.求2

VB32702.2rad/slBC123

n222aB21lAB10303000mm/s 6.求aB3

aB3 = aB3n + aB3t = aB2 +

aB3B2k +

aB3B2τ

大小 ω32LBC ?

ω12LAB

2ω3VB3B

2?

方向

B→C ⊥BC

B→A

⊥BC

∥BC

k2aB2V22.22701188mm/s3B2B3B232mm/sa50n222aBl2.2123595mm/s33BC

mm作速度多边形如上图c所示,由图量得:

b'323mm,n3b'320mm,所以

aB3b'3a23501150mm/s2

7.求3 t2aBnb'20501000mm/s333ataB3100038.13rad/s2lBC123

8.求D点和E点的加速度aD、aE

利用加速度影像在加速度多边形,作b'3e∽CBE, 即 b'3eb'3eCBCEBE,得到e点;过e点作⊥b'3,得到d点 , 由图量得:e16mm所以,d13mm,aDda1350650mm/s2aEea1650800mm/s2。

2mm/mm2.7 解:取l作机构位置图如下图a所示。

一、用相对运动图解法进行分析 1.求B2点的速度VB2

VB2 =ω1×LAB =20×0.1 = 2 m/s 2.求B3点的速度VB3

VB3 = VB2 +

VB3B2

大小?

ω1×LAB

方向 水平

⊥AB

∥BD 取v0.05m/smmpb320mmnaB3.求2

作速度多边形如下图b所示,由图量得:

VB3pb3v200.051m/s,所以 而VD= VB3= 1 m/s

n222aBl200.140m/s21AB 4.求aB3

τ

a B3 = aB2n

a B3B

2大小

ω12LAB

方向

水平

B→A

∥BD 取 2a1m/smm

作速度多边形如上图c所示,由图量得:

aB3b'3a35135m/s2b'335mm,所以。

二、用解析法进行分析

VD3VB2sin11lABsin1200.1sin301m/s1

aD3aB2cos12lABcos12020.1cos3034.6m/s2

第三章 动力分析作业

3.1 解:

根据相对运动方向分别画出滑块1、2所受全反力的方向如图a所示,图b中三角形①、②分别为滑块2、1的力多边形,根据滑块2的力多边形①得:

FR12FR12Frcos,FRFr

12sin(602)sin(90)cossin(602)FR21FR21Fd由滑块1的力多边形②得:,sin(602)sin(90)coscossin(602)sin(602)sin(602)FdFR21FrFr

cossin(602)cossin(602)

而 tg1ftg1(0.15)8.53 sin(602)sin(6028.53)所以 FdFr10001430.7N

sin(602)sin(6028.53)3.2 解:取l5mm/mm作机构运动简图,机构受力如图a)所示;

取F50N/mm作机构力多边形,得:

FR6560503000N,FR4567503350N,FR45FR54FR34FR433350N,FR2335501750NFR6350502500N,FR23FR32FR12FR211750N MbFR21lAB1750100175000Nmm175Nm,3.2 解:机构受力如图a)所示

由图b)中力多边形可得:FR65tg4F5tg4510001000N

F510001414.2N sin4sin45FR43FR63FR23

sin116.6sin45sin18.4sin45sin45FR63FR431414.21118.4N

sin116.6sin116.6sin18.4sin18.4FR23FR431414.2500N

sin116.6sin116.6所以 FR21FR23FR61500N FR45FR43 MbFR21lAB50010050000Nmm50Nm

3.3 解:机构受力如图所示

由图可得:

对于构件3而言则:FdFR43FR230,故可求得 FR23 对于构件2而言则:FR32FR12

对于构件1而言则:FbFR41FR210,故可求得 Fb

3.7 解:

1.根据相对运动方向分别画出滑块1所受全反力的方向如图a所示,图b为滑块1的力多边形,正行程时Fd为驱动力,则根据滑块1的力多边形得:

FR21FR21Fdcos(),FR21Fd

sin(2)sin90()cos()sin(2)cos()cos则夹紧力为:FrFR21cosFd

sin(2)2.反行程时取负值,F'R21为驱动力,而F'd为阻力,故

F'R21F'dcos(),sin(2)cosF'd而理想驱动力为:F'R210F'd sintg所以其反行程效率为:

F'dF'R210sin(2)tg 'cos()F'R21F'tgcos()dsin(2)sin(2)当要求其自锁时则,'0,tgcos()故 sin(2)0,所以自锁条件为:2

3.10 解:

1.机组串联部分效率为:

210.90.9820.950.821 '32 2.机组并联部分效率为:

PPBB20.830.7230.980.950.688

''AAPAPB23 3.机组总效率为:

'''0.8210.6880.56556.5%

4.电动机的功率

输出功率:NrPAPB235kw

N5电动机的功率:Ndr8.85kw

0.565

第四章平面连杆机构作业

4.1 解:

1.① d为最大,则

adbc 故

② d为中间,则

acbd

故 dbca280360120520mm

dacb120360280200mm

200mmd520mm所以d的取值范围为: 2.① d为最大,则

adbc 故

② d为中间,则

acbd dbca280360120520mm

dacb120360280200mm故

③ d为最小,则

cdba 故 dbac28012036040mm ④ d为三杆之和,则

所以d的取值范围为:

dbac280120360760mm

40mmd200mm和520mmd760mm 3.① d为最小,则

cdba 故 dbac28012036040mm

4.3 解:机构运动简图如图所示,其为曲柄滑块机构。

4.5 解:

1.作机构运动简图如图所示;由图量得:16,68,max155,min52,所以

min180max18015525,18018016K1.2018018016 行程速比系数为:

2.因为 l1l32872100l2l45250102

所以当取杆1为机架时,机构演化为双曲柄机构,C、D两个转动副是摆转副。

3.当取杆3为机架时,机构演化为双摇杆机构,A、B两个转动副是周转副。4.7 解:1.取

作机构运动简图如图所示;由图量得: 1801805K1.055,故行程速比系数为:1801805

由图量得:行程:h40l406240mml6mm/mm

2.由图量得:min68,故min6840 3.若当e0,则K= 1,无急回特性。4.11 解: 1.取2.由图中量得:

l4mm/mm,设计四杆机构如图所示。

lABABl704280mm。lCDC1Dl254100mmlADADl78.54314mm

4.16 解:

1mm/mm1.取l,设计四杆机构如图所示。

2.由图中量得:

lABAB1l21.5121.5mmlBCB1C1l45145mm。

3.图中AB’C’为max的位置,由图中量得max63,图中AB”C” 为 max的位置,由图中量得max90。

4.滑块为原动件时机构的死点位置为AB1C1和AB2C2两个。

4.18 解: 1.计算极位夹角:K11.5118018036K11.51

2.取,设计四杆机构如图所示。

3.该题有两组解,分别为AB1C1D和AB2C2D由图中量得: l2mm/mmlAB1AB1l24248mm,; lB1C1B1C1l602120mmlAB2AB2l11222mm。lB2C2B2C2l25250mm

第五章 凸轮机构作业

5.1 解:

图中(c)图的作法是正确的,(a)的作法其错误在于从动件在反转过程的位置应该与凸轮的转向相反,图中C’B’为正确位置;(b)的作法其错误在于从动件在反转过程的位置应该与起始从动件的位置方位一致,图中C’B’为正确位置;(d)的作法其错误在于从动件的位移不应该在凸轮的径向线上量取,图中CB’为正确位置。

解:如图所示。

5.5 解: 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偏距圆、基圆如图所示;

最大行程h =bc=20mm、推程角0188、回程角'0172; 凸轮机构不会发生运动失真,因为凸轮理论轮廓曲线为一圆。5.7 解:所设计的凸轮机构如图所示。

5.13 解:

1)理论轮廓为一圆,其半径R’=50mm;

rR'lOA502525mm

2)凸轮基圆半径0;

3)从动件升程h = 50mm;

lOA25maxarcsin()arcsin()30R'50

4)推程中最大压力角

5)若把滚子半径改为15 mm,从动件的运动没有变化,因为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与滚子半径无关。

第六章 齿轮机构作业

6.1 解:

1)karccosrb50arccos39.739423'0.6929弧度rk65

rsink65sin39.741.52mm

kk

2)k200.34907弧度,查表得k518'51.13

r50rkb79.67mmcoskcos51.13

6.2 解:

1.dfd2hfmz2(10.25)m(z2.5)

dbdcosmzcos200.9397mz

m(z2.5)0.9397mz,z0.9397z2.5

2.5z41.4510.9397

2.取z42则,dfm(422.5)39.5mdb0.939742m39.46m

dfdb6.4 解:

*dd2hm(z2haa)m(402)42m84

a84m2mm42 6.5 解:

dmz132472mmd2mz23110330mm

1)1,;

*da1d12ham(z12ha)3(242)78mm

2)

*da2d22ham(z22ha)3(1102)336mm

3)*hhahfm(2hac*)3(20.25)6.75mm

m3a(z1z2)(24110)201mm

4)22cosa'2041.015

5)acosa'cos' , cos'a201

'd1

db1dcos1721.01573.08mmcos'cos' db2dcos21101.015111.65mmcos'cos' 'd26.9 解:

1.d1mnz132062.12mmcoscos15 mnz2337114.92mmcoscos15

d2da1d12ha62.1223168.12mm

下载机械原理凸轮机构习题与答案(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机械原理凸轮机构习题与答案(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机械原理习题

    1、用平面低副联接的二构件间,具有相对运动数为(b ) A. 1 B. 2 C. 3 D. ≥22、某平面机构共有5个低副,1个高副,机构的自由度为1,则该机构具有几个活动构件?(b ) A. 3 B. 4 C.......

    机械原理第五章习题答案(推荐阅读)

    第五章 机械的效率与自锁习题5-6 取长度比例尺l0.005m20N,力比例尺F。由题可知: mmmm摩擦圆半径fvr0.1101mm,移动副的摩擦角arctanfarctan0.158.530 作有摩擦时的力矢量图可得......

    机械原理第八章习题答案(共5篇)

    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习题8-5 解: (a)摆动导村机构 (b)曲柄滑块机构习题8-6 解:1)因为ab240600800mmcd400500900mm 若以构件4为机架,则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其中1构件......

    微机原理考试习题与答案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习题及练习册 微机原理课程组 2009年12月 中北大学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习题及练习册---目录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

    机械原理答案2

    第一章 结构分析作业 1.2 解:F = 3n-2PL-PH = 3×3-2×4-1= 0 该机构不能运动,修改方案如下图: 1.2 解: (a)F = 3n-2PL-PH = 3×4-2×5-1= 1 A点为复合铰链。 (b)F = 3n-2PL-PH = 3×5-2×6-2......

    机械原理机构创新设计图例

    图1 曲柄滑块机构示意图 图4-2 曲柄摇杆机构示意图 图4-3 内燃机机构示意图 图4-4 精压机机构示意图 图4-5 牛头刨床机构示意图 图6 两齿轮—曲柄摇杆机构示意图 图7 喷气织......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答:三个基本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这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所以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

    机械原理第八版课后练习答案

    第八版第2章2-1何谓构件?何谓运动副及运动副元素?运动副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参考教材5~7页。2-2机构运动简图有何用处?它能表示出原机构哪些方面的特征?答:机构运动简图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