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南大学最新科技成果目录及联系方式(xiexiebang推荐)
江南大学科学研究院科技服务处
二○一一年二月
最新科技成果目录
学 校 概 况
江南大学坐落于太湖之滨的江南名城——江苏省无锡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目前,在教育部和省市政府的支持下,已基本建成占地3165亩、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以“生态校园,曲水流觞”为设计理念、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蠡湖新校区。
江南大学享有“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的美誉,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和半个世纪的独立办学,江南大学已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较为合理,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科研、教学、服务均得到社会公认,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学科涉及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9大门类,设有 19个学院,共有63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2万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9000余人。2000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之一,网络教育学院学生近16000人。学校还设有国际教育学院、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的莱姆顿学院。
学校设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纺织工程等4个博士后流动站、2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 博士、硕士研究生5500余人,学校拥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和1个省一级重点学科、4个省二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09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排名第一,纺织科学与工程排名第二。
近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5项;江苏省教学名师4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获得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建成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5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江苏省精品课程2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5部,省级精品教材9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获得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另外,还建有国家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8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
现有专任教师158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6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3人,高级职称教师853名。建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创新团队4个。由553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组成的学术带头群体,为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学校是我国轻工、食品、生物技术高科技的摇篮与依托单位之一。建有国内唯一的“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建有6个国家、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7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工业微生物资源数据库整合及共享信息平台,拥有图书218.66万册,电子图书11264 GB。“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并完成了包括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国家“十五”“十一五”攻关项目等在内的国家、部省市科研项目1000余项。共获国家、省部 2 级以上科技奖励2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出版学术专著1000余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7000余篇。2009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达到2.229亿元;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923篇,其中SCIE 387篇,EI403篇,ISTP 206篇。2009年,申请专利 1413项,其中发明专利370 项;授权专利365项,其中发明专利114项,申请和授权专利数在全国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
学校重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参与国家、地区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参与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江苏省沿江经济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在轻工、食品、纺织、环境、化工、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优势,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在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全面合作,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学校与江苏、浙江、广东、安徽、湖北、贵州、甘肃、河南等省的20多个地市开展全面合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与地方政府合资建立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已成为高科技研究项目的重要孵化基地。通过资源整合、学科交叉,在全国高校中建立了首个农产品加工研究院。
学校注重与企业、社会之间的联系,成立了由海尔集团、茅台酒集团、青岛啤酒集团、无锡国联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加盟的董事会,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各学院也建有4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的二级董事会。宝洁公司、东海粮油、希捷公司、中国电信等一批著名企业和荣智权等一批社会名流都在学校设立奖学、奖教金。
学校与国内外的教学科研交流合作频繁,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高校。自60年代开始,就接受和培养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现有各类留学生553人。学校还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政府、机构开展教学科研合作,100余名国外著名的学者和教授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学校每年举办多场国际及双边学术交流会,已逐步 3 成为食品、生物技术、艺术设计、轻纺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中心。
学校秉承“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始终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的办学特色。独立办学以来,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10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各行各业的科技精英和领导骨干。学校办学的执着探索和成果积淀,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江泽民同志在办学百年庆典的贺信中勉励学校:要“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传播先进文化,增强创新能力,攀登科学高峰,在回答和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上有更大的作为。”李岚清副总理多次来校视察并题词:“造就优秀人才,促进轻工业进一步发展”。荣毅仁副主席生前长期担任学校董事会名誉董事长,他曾为江大题词:“培育人才,为国为民”。
“十二五”期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学校将通过全面实施“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机制活校、服务名校”的发展方略,为把江南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联系方式:
江南大学科学研究院科技开发服务处 联系人:陆健、荆政、郑萍、薛华茂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电子信箱(E-mail):kfzx@jiangnan.edu.cn 网址:www.xiexiebang.com 电话:0510-85887668(传真)、85329266
最新科技成果目录
生物工程学院科技成果
1.ALAO系统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2.好氧颗粒污泥SBR工艺废水处理新工艺 3.棉织物前处理关键酶制剂的发酵生产和应用技术 4.印染废水一级达标回用技术及装备
5.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香料—短链香酯技术转让 6.焙烤专用高效脂肪酶技术转让
7.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制备手性醇类化合物技术 8.高效枯草杆菌发酵生产双乙酰技术 9.枯草杆菌高效生产四甲基吡嗪技术 10.枯草杆菌高效生产乙偶姻技术
11.微生物发酵法高效生产丁二酸技术转让 12.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丙酮酸技术转让
13.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甘油及其转化为1,3丙二醇的技术转让 14.利用淀粉质原料好氧发酵法工业化生产优级品(医药级)甘油技术 15.表皮生长因子技术转让
16.无醇啤酒生产技术及成套设备技术转让 17.膳食纤维啤酒的研制技术转让 18.高档低度黄酒的生产技术转让
19.微生物转化法高效制备γ-氨基丁酸技术 20.L-赖氨酸发酵新技术
21.发酵法生产L-缬氨酸技术转让 22.发酵法生产L-异亮氨酸技术转让 23.前体发酵法生产L-丝氨酸技术转让 24.冰啤生产成套设备技术转让
25.系列酿造型国酒、水果酒系列技术转让 26.干法脱胚玉米粉生产啤酒专用糖浆技术转让 27.高转化率谷氨酸发酵新技术 28.黄原胶发酵生产技术 29.结冷胶发酵生产技术 30.唾液酸发酵生产技术 31.降血脂他汀类药物技术转让
32.现代生物技术生产云芝多糖及虫草菌干粉技术转让 33.预防酒精性脂肪肝樟芝菌粉技术转让 34.液体发酵法生产高活力纤维素酶技术 35.液体发酵法生产β-胡萝卜素技术转让 36.药用桑黄菌液体发酵生产抗癌食品技术转让 37.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技术转让 38.微生物纤维素(高纤椰果)的生产技术转让 39.发酵法生产植酸酶技术转让
40.发酵法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技术转让 41.系列微生物多糖生产技术和产业化
42.中性纤维素酶高产菌株选育及高效后提取技术 43.微生物发酵豆粕技术
44.棉粕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技术转让
45.食品、发酵工厂废水生产饲料酵母技术转让 46.丙酮丁醇发酵生产技术 47.功能性保健酒生产技术
食品学院科技成果
1.应用微胶囊技术系列产品 2.益生制剂及其增效应用技术转让 3.胶囊化柠檬酸
4.易腐烂果蔬和河蟹的冰温高湿保鲜技术 5.生理功能性青绿色蔬菜饮料生产技术 6.园艺农产品的富硒及其加工技术 7.生物工程技术生产新型乳制品技术
8.利用菊芋工业化生产菊粉及其它深加工产品
9.兽药残留量快速酶联免疫(ELISA)检测试剂盒 10.活性因子-氨基丁酸的生物合成技术及制品 11.丁酸梭状芽孢杆菌生产技术转让 12.挤压法生产焦糖色素技术转让 13.变性淀粉生产技术
14.几丁质酶与几丁质寡糖生产技术转让 15.农作物秸秆制备纤维素多糖类高吸水剂 16.超市易腐烂果蔬常温气调保鲜技术 17.无公害高效水产饲料制造技术 18.水产专用全脂大豆制造技术
19.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生产工艺和技术 20.稻米及其副产品高效增值深加工技术 21.高纯度低聚木糖生产技术转让
22.新型无污染淀粉基木材用胶粘剂生产技术 23.凹凸棒土高效增值深加工技术 24.挤压法生产配合营养方便米技术 25.生物转化法生产香草醛技术转让
26.高品质大豆浓缩磷脂和酶法改性磷脂生产技术 27.D-塔格糖生产技术
28.茶叶综合深度加工关键技术、装备及产业化实施 29.冷冻面团发酵过程优化及抗冻配料应用关键技术 30.纳米化食用防腐剂制备技术 31.食品保鲜吸水垫
纺织服装学院科技成果
1.数字喷墨印花用超细颜料墨水的技术转让 2.功能化非织造布可充电式电池隔膜材料技术转让 3.纳米结构功能纺织材料加工技术转让 4.涤棉阻燃多功能防护服装面料技术转让 5.回归反光丝及织品技术
6.一种新型的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 7.蓄光型多色夜光纤维产业化
8.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纤维(阻燃纤维腈氯纶)技术 9.玉米聚乳酸(PLA)短纤维系列产品技术转让 10.酒精擦拭显色防伪纸 11.可逆温致变色防伪纸 12.耐高温离型纸
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科技成果
1.镀镍漂洗废水槽边回收处理技术 2.非弹性体增韧PP复合材料技术
3.含油溶剂废水处理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多功能油水分离器 4.三次采油用工业表面活性剂的技术转让
5.以皂脚(或酸化油)为原料生产脂肪酸甲酯技术转让 6.皂脚脂肪酸生产二聚酸及聚酰胺树脂技术转让 7.新型织物柔软剂——双长链酯基季铵盐技术转让 8.新型增塑剂偏苯三酸三辛酯生产技术 9.高质量N-酰基肌氨酸盐表面活性剂 10.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产品技术转让 11.二甲苯磺酸盐生产技术转让
12.N-烷基—丙氨酸盐及N-烷基醋酸盐技术转让 13.防腐抗菌剂系列产品技术转让
14.太阳能硅片切割加工副产物碳化硅与切割液资源回收利用 15.新型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生产技术 16.新型无机填料改性剂(ADDP)技术转让
17.麦芽糖醇液的色谱分离纯化技术及工程化技术转让 18.葡萄糖母液的色谱分离纯化技术及工程化技术转让 19.木糖浓缩液/母液的色谱分离纯化技术及工程化技术转让 20.间歇法或连续法合成二元醇醚技术转让
21.脂肪醇聚氧乙(丙)烯醚磷酸酯(可做成杂嵌或整嵌结构)技术转让 22.柠檬酸三丁酯(TBC),Tributyl citrate生产技术
23.高效经济的高浓度甲醛废水处理技术 24.乙、丙氧基化脂肪酸甲酯的合成新技术 25.纳米碳酸钙的制备(超细轻质碳酸钙的制备)26.无碱驱油剂生产技术 27.医药中间体技术转让
物联网学院科技成果
1.矿用开关设备——电机车馈电接触接触线自动停送电装臵和自动分区开关 2.混凝土搅拌站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转让 3.耐火材料全自动配料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转让 4.耐火材料移动配料称量车技术转让 5.散料秤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转让
6.蒸汽养护窑温度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转让 7.计算机控制材料特性测试系统技术转让 8.通用型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控制器技术转让 9.可控硅单、三相半控移相触发控制器技术转让 10.染整联合机多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技术转让 11.双闭环三相全控移相触发控制器技术转让 12.可吹吸尘器 13.自动转角天窗 14.自动移拉天窗
15.多单元变频调速同步控制器 16.基于DSP的网络型频谱分析仪
17.全自动纺织器材(梳理齿条)多功能生产线技术转让 18.感应加热电源技术转让
19.LZ-600-8型直线拉丝机全自动控制系统技术转让 20.数字化玻璃试管自动定量打标仪技术转让 21.全自动数控玻璃切割系统 22.实时分段电力负荷计量方法
23.组合式电力负荷精确计量装臵电路结构
机械工程学院科技成果 1.DKH-25屋顶型纸盒成型/充填/封口机 2.DGF10型 工业炸药中包包装机 3.盒式气调保鲜包装机
4.强力高效多功能超精密抛光技术 5.一种容积可变的包装容器
6.用于大重型电子产品包装的全瓦楞纸板衬垫
医药学院科技成果
1.木聚糖酶工业化生产技术 2.发酵法生产氨基酸技术的研究 3.酸性蛋白酶工业化生产技术
4.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寡糖的生产与应用技术 5.以八角为原料同时提取八角精油和莽草酸生产技术 6.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天然药物的研发 7.食药用真菌大规模发酵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发
8.脂肪生物转化法生产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联产单甘酯生产技术 9.长效基因工程药物研究
10.3-脂肪酰莽草酸及其酶法生产技术
11.赭曲霉毒素A、氯霉素、盐酸克伦特罗高灵敏检测试剂盒 12.虾蟹类食物过敏症的ELISA诊断试剂技术转让及销售 13.高活性低分子量肝素制备技术 14.光交联壳聚糖水凝胶膜的制备技术 15.酯类酶法生产零排放技术 16.国家一类化学创新药物 – 芬维C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科技成果
1.啤酒废水超低排放技术
2.Fenton氧化-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膜生物反应器组合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 3.城市生态水系构建与水质保持
数字媒体学院科技成果
1.三维交互展示系统
2.基于智能计算与交互的节奏可视系统
第二篇:江南大学
自 荐 信
尊敬的江南大学自主招生领导:
您好!
学生李昌民,今年17岁,是山东省莱芜市第一中学(省级示范性高中)的高三学生,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申请材料,我感到荣幸万分,深表谢意!
江南大学,是我心中的梦想,基于对江南大学的敬仰,对中国名校的渴望,我将为走进江南大学,努力!
出生于齐鲁长城脚下,生长在长勺之战的历史故事里,养成了我干脆利落、一鼓作气的做事风格和善于观察分析的学习生活习惯。热爱物理、化学,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爱动手、喜欢小发明、小制作。
一次,家里来了客人,我看到大人们吸烟后,放到烟灰缸里的烟头没有掐灭,烟雾还在飘出,有时候烟灰缸内的烟灰随风飞出,造成室内环境的污染。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曾经设想了好久,能不能给烟灰缸增加一个活动的盖子,以防止烟灰的随风散落呢?经过多次的设计、试验、失败、改进,一次次的重复实验,最终成型,设计成功了一种环保烟灰缸,并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虽然该小制作要达到实用还需要继续改进,但是这却锻炼了我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提高了自我的认知能力,坚定了勇于创新的自信心,更是切身体会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正含义。
在这个小发明的制作过程中,总结出一个道理,即“确定目标、研究方法、坚持努力,才能走向成功”。我相信,这个小发明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凭借着高中三年如一日的努力,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考试成绩只能证明过去,我必须坚持努力,勤奋钻研,我相信,江南大学的大门将为我敞开着。
无锡,历史文化名城,汇集八方贤才,经济实力雄厚,社会治安稳定,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我向往这座美丽的城市,我向往江南大学的大讲堂。
江南大学,我会努力来的!
自荐学生
第三篇:武汉理工大学科技成果目录选编
附件5:
武汉理工大学科技成果目录选编
获国家级奖励的科技成果(2011-2015)......................................1 新能源与新材料技术.......................................................................1 建筑材料生产技术与建筑工程技术...............................................2 路桥工程技术与道路材料...............................................................4 船舶、物流与水路交通技术...........................................................5 新型车辆工程与机械制造新技术...................................................9 节能减排、工业废渣利用与污水处理技术.................................12 信息与计算机技术.........................................................................13 传感检测与自动化技术.................................................................14 采选矿与矿物深加工技术.............................................................17 化工技术和生物医用材料与制药.................................................18 部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18 1 获国家级奖励的科技成果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高性能热电材料快速制备与高效器件集成制造新技术及应用 超大跨度漂浮型铁路斜拉桥列车制动响应智能控制新技术 高性能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制备与微结构调控技术 热电材料的多尺度微观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技术
宽温、宽频高模量压电阻尼复合材料成套制备技术及其典型工程应用
沥青路面状态设计法与结构性能提升技术及工程应用
船舶动力装置磨损状态在线监测与远程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 结构/功能复合化新型导电陶瓷的设计、成套制备技术与应用 管磨开流选粉节能技术及其水泥绿色制成应用 环类零件精密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
连续梯度材料共沉降可控制备新技术及其在动高压领域的应用 五类光纤传感敏感材料制备与加工规模化生产技术 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技术 水泥回转窑动态检测和调整技术
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 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关键技术
贫赤(磁)铁矿选矿新研究工艺、新药剂、新设备研究及工艺应用
汽车摩托车齿轮类零件冷摆辗精密成形关键技术 含铁渣尘高效利用关键技术 水泥低环境负荷化关键技术 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造船重大装备机械手肋骨冷弯机
骨外科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钢管高强混凝土膨胀控制与制备技术
新能源与新材料技术
25.新型可印刷太阳能电池的印刷制备技术 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二氧化钒纳米线、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
一维纳米电化学储能材料的结构性能调控与储能机制 车用高效热电薄膜制冷系统 相变储能材料及系统关键技术
高储热、快转换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系统 太阳能热利用储热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 无机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合成技术
环境友好型防生物污损有机无机新材料合成技术 绿色无溶剂自清洁防紫外玻璃涂层制备工艺 微纳分级结构医药双重释放材料工艺合成技术 结构功能一体化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研制技术 透波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制技术
诱导损伤神经再生的可降解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及临床应用 SiC陶瓷3D打印技术
先进溅射靶材料的制造技术
新型电极材料设计构筑与关键技术 光催化磁性漂浮微珠及其制备研究 仿生功能生物界面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太阳能光伏聚合物秸秆瓦的研究
分级多孔光催化材料的仿生制备及应用 高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科学
循环流态化还原磁化焙烧反应系统研究及应用 LED陶瓷基板关键装备技术
压电陶瓷-聚合物结构阻尼材料的研制及其工程应用 多相颗粒可控共沉降成型与精细分级装置研制
压电阻尼结构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技术及其典型工程应用 宽组分、多物系梯度材料的薄带流延集成制备技术
高性能热电材料快速非平衡制备与高效热电器件及系统应用 囟化物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复合材料厚膜成型技术 56.新型混凝土蓄热材料研究和开发
建筑材料生产技术与建筑工程技术
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新体系透明微晶玻璃生产技术 高硬度透明微晶玻璃研发技术
水钻玻璃生产工艺优化和新产品研发技术
多基复合管与玻璃钢夹砂管研究、设计与技术开发 超薄玻璃化学法钢化工艺技术研究 排烟冷却塔玻璃钢烟道监造监测
薄玻璃浮法成形关键工艺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高性能AZO溅射靶材及其连接关键技术在新型TCO玻璃生产开发应用
减反射光伏封装镀膜玻璃
玻璃表面减反射膜制备成套技术及在晶硅光伏电池产业化中的应用
镀膜玻璃的研制与技术
高性能陶瓷窑炉成套技术与产业化 精细化陶瓷研发技术
环保型保温陶瓷砖的研究开发
新型陶瓷过滤材料及其高效除尘装备的研究和产业化 水泥绿色制成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应用
高流态超早强高耐久水泥基材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高流态超早强水泥基固化材料的技术与应用 水泥基复合材料多尺度理论及应用技术
跨海铁路桥机制砂海工混凝土的配制与耐久性研究 全粒度钢渣沥青混凝土制备集成技术及产业化 生态自密实混凝土材料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 人工砂混凝土材料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 高性能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研究
桥梁混凝土性能长期演变规律与跟踪观测技术 82.淤泥陶粒、陶粒混凝土及自保温砌块 83.轻质功能性脱硫石膏基抹灰材料制备技术 84.磷石膏基胶凝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85.尾矿磁化焙烧回转窑生产线建设工程 86.村镇用节能烧结砌块绿色制备技术
87.自保温砌块配套功能砂浆关键制备与应用
88.不同工业废弃物制备高性能蒸压墙体材料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89.功能化高效建筑节能板材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
90.基于清洁高效节能设计的聚羧酸减水剂制备技术及应用 91.无机抗剥落剂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92.煤层气钻井液性能测试研究 93.耐紫外光老化沥青路面应用技术
94.片麻岩沥青路面结构组合、材料组成设计与性能研究 95.阻燃沥青基材料的制备技术与应用研究
96.固体废弃物制备高性能道路建筑材料关键技术
97.基于生态设计的高性能道路建筑材料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 98.层状硅酸盐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及应用 99.水泥绿色制成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及产业化应用 100.CFB耐磨修补涂料结合强度耐磨性提高的研究 101.一种微气候和热环境数据信息图及显示方法 102.用于高标号水泥的新一代液体水泥助磨剂
路桥工程技术与道路材料
103.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
104.抗滑、阻燃、降噪多功能隧道路面结构设计与铺装技术 105.自融雪、抗滑、排水、降噪多功能沥青路面技术 106.半柔性水泥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及应用 107.低品质掺合料优化技术及其在混凝土中的高效利用 108.基于强劲骨架的特大跨钢筋混凝土拱桥关键技术 109.超高桥塔高性能混凝土试验及工程应用技术 110.脱空钢管混凝土计算理论与质量控制成套技术
111.强震区桥隧混凝土抗渗裂增韧协同设计方法与工程应用 112.大型地下水封石洞油库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及其应用 113.基于水泥组分分析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114.基于图像处理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检测装置构建研究 115.环保型功能集料设计与制备及其混凝土应用技术 116.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房屋结构设计技术 117.超强涌潮水域桥梁基础施工关键技术
118.既有桥梁体系性能评估与全寿命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119.大跨径钢-混组合桥梁结构抗裂与稳定性分析新技术及应用 120.大桥刚性悬索加劲钢桁梁结构关键力学特性
121.基于实时地理信息的降雨诱发塔基地灾害预警系统 122.隧道盾构高性能注浆材料及其施工技术
123.城市生态与景观敏感区湖底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124.橡胶高粘高弹沥青开发与应用技术
125.钢桥面新型耐久性组合铺装结构与材料及其工程应用 126.长江大桥项目智能管理系统
127.新型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 128.长江隧道工程建设成套技术
129.大跨径公铁两用桥结构安全监测关键技术与方法 130.土木工程智能防灾-结构振动智能控制技术 131.结构恢复力特性识别方法
132.深基坑支护优化设计及监测关键技术
133.基坑工程中注浆钢花管工法与受力特性研究 134.机场临空区及快速路沿线户外广告设置规划 135.高地震烈度区输电杆塔抗震设计方法
136.水泥-沥青材料复合与性能调控制备成套技术
137.高性能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研究及其在版式无碴轨道铁路工程中应用
138.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监控系统 139.边坡(滑坡)灾害评价与治理优化新方法及工程应用 140.“桥建合一”高铁车站振动舒适度关键技术与应用 141.轨道交通信息模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及应用 142.软基路段路堤新型轻质土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143.道路中央自动分离式隔离护栏
144.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特大公路桥梁标线铺设方法
船舶、物流与水路交通技术
145.内河船舶污染综合防治技术
146.大型无动力船舶码头系泊防台关键技术 147.内河水上溢油应急反应关键技术 148.内河水域船舶溢油应急体系
149.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船舶驾驶数字化仿真关键技术与应用 150.超大型船舶受限水域通航安全保障成套技术及应用 151.高栏港至西江干线主通道适用船型研究 152.南海LNG燃料动力拖网渔船模型试验 153.1000吨级多用途船舶设计技术
154.太阳能与风能在复合材料船舶上的应用 155.乌江500吨级多用途集装箱船项目 156.船舶喷水推进装置矢量控制系统 157.船舶三维数控弯板关键技术与装备 158.基于船联网的集装箱内支线信息系统 159.一种船舶及水下航行体的减阻节能装置 160.甲板运输船送审设计
161.海洋平台工作船减摇水舱技术
162.大型远洋拖网加工渔船图纸设计技术服务 163.LNG燃料动力船舶试点工程系统
164.内河LN燃料动力船舶安全操作和监督管理体系 165.试航船实船测试分析技术 166.船舶智能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 167.长江船舶航行动态感知与实时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168.海上溢油预测预警关键技术
169.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170.电力系统阴极保护的环境评价 171.高墩大跨桥梁美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172.集成电机推进器水动力特性设计
173.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视频交通流量监测技术 174.潜优势项目专项训练器材应用
175.国网一体化统一通信平台功能中间件开发技术 176.桥梁施工关键技术控制及长期健康监测 177.复杂形状结构的波浪机理和分析方法 178.粮库信息化监控管理系统 179.66M高空作业平台开发设计
180.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的沥青路面材料高效利用研究技术 181.数控肋骨冷弯机相关技术及控制软件
182.强通风快喷式复合肥造粒高塔关键技术及应用
183.航道整治工程水下沉排施工质量检测声学识别条研发 184.轻型减小舱内液货晃荡的柔性盖 185.液氧汽化潜热制冷仿真平台 186.接触网专用结构设计软件
187.江汉运河辐射区域运量需求及效益研究 188.长江散货运输组织方式及应用
189.工程设计软件建模平台功能需求设计
190.强柔性沥青碎石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和方法 191.长江水下沉排施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192.内河航道助航系统成套技术研发与应用
193.长江航道整治软体排设计与施工成套技术研发及应用 194.长江干线航道水位感知与预报技术及应用 195.营运车辆安全保障技术及大范围集成应用 196.城区智能停车诱导系统 197.长江危化品污染应急技术
198.内河交通运行状态监控与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 199.道路交通状态自动判别及行程时间预测系统 200.长江海事电子巡航系统
201.基于网络的危险品船舶作业建模与仿真系统 202.疏浚船舶吸扬系统的匹配
203.轮机综合实训室监控软件设计及 实践教学管理系统 204.scr控制器调试与刷写适配器研制技术 205.SCR喷射系统一体化 206.船用柴油机配套工程规范
207.车用柴油机SCR系统控制技术
208.船用柴油-LNG混合燃料发动机控制系统 209.航道维护船舶虚拟机舱漫游系统
210.2000方|时吸盘挖泥船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211.JD800PCC-4内河商品汽车滚装船离网型太阳能光伏系统 212.CAT型船用柴油机排放研究
213.2000/时自航绞吸挖泥船支持系统
214.内河自航钢耙抓斗挖泥船的研制与应用 215.自平衡式新型航标船的研制与应用
216.油船、化学品船及液化气船模拟实操系统
217.船舶轴系性能和结构优化理论研究、试验装置研制与工程应用 218.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 219.添蓝DCU控制程序设计
220.(采用蓄电池储能技术)太阳能在大型滚装船上的应用技术 221.4000KW船用大功率调距桨及关键技术 222.西江干线货运船舶动力节能技术
223.长江中游航道维护2000立方米每时自航吸盘挖泥船建造技术 224.斗轮堆取料机接地应力在线监测与安全保护技术
225.基于单机智能化的散货码头物流装备群协同控制系统 226.斗轮堆取料机悬臂架接地力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227.风电设备安装船主要系统设计研究
228.桥(门)式起重机作业人员仿真操作培训考核专家系统 229.港口门座式起重机技术
230.超大型斗轮堆取料机关键技术及应用 231.连杆起重机设计技术
232.基于SaaS模式的物流软件服务平台 233.面向供应链服务的物流中心关键技术
234.基于WEB的大型起重机械结构无线智能监测系统 235.YLPJ30移动式智能火车卡散料螺旋平料机 236.快速节能梭式窑触摸屏式全自动控制系统 237.港口生产效能评估与智能优化平台
238.暴风作用下大型港口机械安全性能分析与试验 239.三峡库区港口群物流联动运营系统
240.港口大型设备结构安全性能检测技术与事故概率评估方法 241.港口煤炭装卸系统能源测算方法与节能对策 242.大宗散货码头系列化智能螺旋平料机
243.起重机低速重载回转机构状态监测关键技术 244.拖轮作业移动信息管理系统
245.集装箱感知系统关键技术及相关标准
246.港口门座起重机金属结构技术状况分析研究 247.豪华游船舱室设计与内装技术研究 248.无人艇自扶正装置
249.一种基于MEMS微镜的激光雷达 250.现代物流中心综合管理与规划
251.基于物联网的制造过程可视化监控技术及系统 252.钢铁物流中物联网技术
新型车辆工程与机械制造技术
253.水冷式自励式电涡流缓速器研究与开发 254.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255.高品质低成本后行-驻车盘式制动器的开发与应用 256.客车车身骨架CAE分析研究技术
257.12米系列清洁能源城市客车优化设计方案
258.汽车用改性PP工程塑料注射成型模流分析研究技术 259.长沙磁悬浮靴轨侧向受流动态特性仿真研究技术 260.汽车座椅轻量化技术
261.DSW500发动机及整车改进优化技术 262.汽车随动转向大灯研发技术
263.宽体矿用车辆悬架技术与结构分析技术 264.弓网动力学三维动态仿真技术及系统研究
265.满足欧Ⅱ排放标准的43CC小型汽油机的研发技术 266.基于馈能式减振器的悬架匹配与控制 267.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
268.电动汽车开发流程和设计规范开发技术 269.污水循环联合疏通车技术
270.105混合动力样车轮毂电机总成台架实验 271.排气系统声学联合开发技术
272.大型球阀零件复合轧制工艺与装备开发技术 273.CN113车型动力总成悬置优化技术 274.汽车防盗匹配系统
275.摩擦片自动化生产装备的研发技术 276.70吨级矿用车辆技术
277.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278.永磁电机驱动系统控制技术 279.罐式道路洗扫车技术 280.汽车车门系统
281.汽车变速器换挡性能提升技术 282.耐超高温防腐烛管道连接设备 283.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控制系统 284.国IV双层排气岐管催化器总成 285.越野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
286.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287.新型复杂武器系统高机动轮式车辆开发技术 288.多功能综合型汽车故障诊断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289.复合精冲成形技术与装备
290.四轮毂电机驱动混合动力越野汽车关键技术
291.高速铁路500m长钢轨焊接系统集成化创新与应用 292.基于颗粒物分类管理的自除尘式吸尘车研制及产业化 293.汽车行驶跑偏在线自动测试系统 294.轮对压装退卸机控制系统 295.凹陷应变评价算法研究及软件 296.HX机车轮对压装机控制系统
297.活塞往复式压缩机余隙无级调节装置 298.复合肥覆膜喷涂设备
299.高性能高转速碳纤维复合材料船用螺旋桨 300.排气消声系统开发技术 301.视频图像模块项目
302.电力机车轮对压装机控制系统 303.高速磁悬浮轴承设计方案
304.汽油循环氢压缩机气量自动调节节能装置 305.多功能轮轴拆装机控制系统 306.智能家居软件平台及控制系统 307.前置前驱车型传动效率提升技术 308.固定节流孔音速流导技术
309.多功能轮对分解压装机控制系统
310.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簧缠绕机研发技术 311.产品结构设计、热力学仿真及制造工艺
312.CN100后桥总成减振(降噪)的机理分析及改进措施技术 313.新氢循环氢压缩机气量自动调节节能装置 314.CN100微型车后桥噪音性能综合测试系统 315.绝缘管生产线ZD4W纤维缠绕机数控系统 316.车桥厂主减速器精确追溯技术 317.高桥石化柴油加氢气量调节装置 318.五轴联动数控碳纤维缠绕成套设备
319.基于物联网的微车后桥数字化制造关键技术 320.成型砂轮的参数化重构及数控修形技术 321.全自动数控轮对压装机
322.铁矿石井下实时计量与品位评价数字化技术及工程应用 323.地理升降式压缩垃圾站
324.高温发汗自润滑轴承技术及其应用 325.地埋升降式压缩垃圾站
326.高温发汗润滑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327.CHC齿轮连环少齿差减速器
328.水平预压式生活垃圾中转站关键技术及应用 329.饮用水应急取制车
330.商用车车载网络与信息集成系统
331.《齿轮连环少齿差减速器》机械行业标准(JB/T 11618-2013)332.汽车复杂可变轴向传动系统减振降噪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333.高温发汗自润滑轴承技术及其应用
334.铁矿石井下实时计量与品位评价数字化技术及工程应用 335.GJX4光纤甲烷传感器研发技术与应用
336.复杂关联约束驱动的作业车间调度优化理论及应用 337.耐磨泥泵泵壳的研究技术
338.轿车轮彀轴承复杂截面套圈精密冷轧工艺 339.球墨铸铁汽车零部件轻量化制造技术 340.燃料电池膜电极炭纸自动化疏水装备
341.面向驾驶行为预警及导航的多功能车载系统及应用 342.驾驶行为监控预警技术与装备研发技术及应用 343.汽车驾驶人行为识别与监控技术及应用
344.基于整车网络的安全感知增强及危险预警系统 345.车辆驾驶行为监控预警技术与装备 346.路拱发电装置
节能减排、工业废渣利用与污水处理技术
347.新型捕收剂烷基多胺醚GE-609的合成及应用 348.乙基氯化物清洁高效工业化生产新工艺
349.垃圾废弃物生态化处理及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置技术与应用 350.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垃圾综合利用技术 351.废水处理工程技术
352.三维粒子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处理高盐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技术 353.高氨氮复杂成分合成氨工业废水处理的关键技术 354.纳米海绵新型净水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355.GIS支持下的污染源普查信息应用系统
356.水污染治理与水体修复生态工程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 357.基于不同水质目标的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 358.旋转膜低温蒸馏提取成套装备技术联合开发 359.环保型水质稳定剂的研究与开发 360.高效环保型几丁聚糖农业种衣剂 361.烟气脱硫灰综合利用系统集成技术 362.选冶废渣综合处理技术
363.采卤盐腔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 364.钢铁渣微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365.尾矿和废石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
366.冶金废渣用于熟料烧成晶相调节材料应用研究 367.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绿色墙体材料的工艺和技术 368.深水沉排施工过程水下监测综合信息系统 369.废弃荧光粉氧化钇铕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 370.新型高效水处理絮凝剂
371.环保型无磷缓蚀阻垢剂的制备技术及应用 372.钢铁表面除油除锈磷化钝化一次性处理液 信息与计算机技术
373.高速铁路钢轨精确打磨方法及智能打磨测量装置 374.核磁共振波谱仪中嵌入式控制系统的研制与测试 375.高压大容量电动机节能调速系统 376.抗干扰超短波接收机系统 377.胶囊片剂缺陷检测系统 378.DMS房屋缺陷管理系统
379.高速铁路钢轨磨损检测及钢轨打磨智能专家策略系统 380.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对地震台站电磁影响及防护技术 381.白血病慢病管理助手的软件系统 382.二维码在海事监管中的示范系统
383.便携式汽车后桥噪音性能测试分析系统 384.自适应异构通信网络管理软件
385.基于物联网的起重机械风险管理平台 386.片烟物流跟踪系统行业应用平台
387.烟草行业大数据分析平台若干关键技术 388.国兰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分析及新品培育技术 389.西藏传统民族舞蹈数字化3D虚拟技术 390.Web信息检索方法及优化技术
391.构建机制的制度工程化设计及在大型设备及网络资源等共享机制中的应用
392.织造设备监管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393.电器安全多功能智能化测试系统 394.织造设备监管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395.自适应异构通信网络管理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396.普适化智能通信管理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397.自适应异构通信网络管理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398.面向企业信息化软件的GIS与Ziggbee技术应用 399.交流电力推进系统分布式仿真研究技术 400.泊车辅助系统 401.消防智能救援终端
传感检测与自动化技术
402.微电网光伏并网变换器研制技术 403.无线变频试验检测技术
404.消防控制盘与辐射检测仪培训装置
405.景观给排水智能供配电及控制系统研发技术
406.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多传感器的选择与环境距离感知方法 407.动态无功功率快速补偿技术
408.带滤波功能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的开发技术 409.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思路与方案 410.虚拟控制器工程化应用软件 411.DCS一层虚拟化定制软件 412.阴极保护防腐装置与系统 413.数据挖掘分析及辅助决策软件 414.湛江港生产环境监控系统
415.分布式实时数据中间件开发技术
416.250T/d超白玻璃生产线原料配料控制系统 417.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技术
418.全国重点营运车辆动态信息公共交换平台工程关键技术 419.基于船载移动基站的海上定位技术与海上搜救应用示范技术 420.轮胎胎面复合挤出生产过程智能控制模式技术 421.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
422.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综合监管体系研究与应用 423.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心脏危险征兆检测及监护系统研究 424.物联网技术在整车物流信息平台的集成应用 425.机电系统设计自动化系列研究
426.面向多应用领域的绩效评价理论与决策支持系统 427.车联网实时交互智能终端与信息协同系统
428.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系统在线检测及远程监控方法 429.无源动态谐波滤波器研发技术
430.密闭系统内氢、湿度测试装置研究技术 431.光时域反射微弱信号处理技术 432.大型网架结构安全监测系统 433.光纤直连保护通道自动切换设备
434.基于弱反射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光纤的油井温度分布式检测技术 435.光纤光栅纤维增强智能复合材料测试系统 436.煤矿管道用瓦斯气体光纤检测系统研发技术 437.满量程光纤甲烷传感器 438.特种光纤拉丝工艺
439.弱光栅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440.具有自诊断功能复合材料高压管道研究 441.光纤光栅智能定址周界入侵自适应报警系统 442.高速铁路综合维修体系与关键技术 443.高速公路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关键技术 444.桥梁结构长期健康与安全监测系统 445.光纤光栅周界入侵报警系统产品化应用 446.高强智能集成化纤维复合土工材料 447.桥梁结构长期健康与安全监测系统 448.轨道交通轨旁设备无线检测系统
449.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网络的变形测量系统 450.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产品运行状态监控系统 451.无线消防探测器 452.消防智能头盔 453.消防智能网关 454.移动健康关爱系统 455.通用电信号转换器 456.智能控制开关
457.高压大功率电机软起动装置(EK060485)458.小型搜救机器人的设计及开发 459.履带式机器人双击协调行驶性能仿真分析研究技术 460.风电叶片机器人打磨工艺技术 461.物联网教育机器人及实验箱 462.完井机器人通讯与控制系统 463.机器人系统的智能设计及其应用 464.全自动码垛机器人系统
采选矿与矿物深加工技术和爆破技术
465.岔路口钼铅锌多金属矿尾矿综合利用研究 466.铜铁矿深部矿体开采技术
467.低品位煤系高岭土提纯及超微粉体深加工技术 468.浮选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新技术及应用
469.浮选中矿选择性脱水、脱药调控关键技术与装备 470.高磷铁矿年处理20万吨原矿选矿厂初步设计方案
471.含重金属多组份渣泥能质耦合全周期低碳资源化利用技术 472.基于GNSS/INS集成的大型缆机智能诱导与防撞预警关键技术 473.基于GNSS的矿区边坡变形监测预警成套技术与应用 474.基于多模卫星导航定位的矿区边坡变形在线监测关键技术 475.既有线近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智能监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476.雷达遥感数据处理与成矿信息识别新技术
477.类钙钛矿有色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合成、结构与介电性能 478.隆尧双碑巨厚石膏矿床提高矿石回采率研究技术 479.煤矿智能视频分析关键技术
480.湿法炼锌-高酸浸出工艺综合回收银金锌绿色冶金技术 481.石门重晶石及伴生矿萤石选矿研究技术 482.石墨矿选矿工艺
483.数字环境下地图制图关键技术
484.特殊页岩钒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化 485.提高老虎口矿体含铜黄铁矿银回收率选矿试验
486.铁路既有线施工安全控制与工程地质预报关键技术及应用 487.铁尾矿制备水泥试验
488.铜矿开采参数优化及围岩稳定性研究技术 489.铜矿尾矿库酸性废水治理新技术
490.微细粒复杂难选红磁混合铁矿选矿技术开发 491.微细粒铁矿石选矿技术开发及工业实践 492.钨铜钼锡银新工艺技术试验研究
493.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改造方案在石膏厚矿床高效开采中的应用 494.新型脱硅阳离子捕收剂工业应用新领域 495.新一代黑白矿机破碎效能综合对比技术
496.窑炉烟气脱硫脱氮及氧化铒替代元素配方新技术 497.紫袍玉带石矿安全无损开采关键技术
498.山区浅变质岩系风化层边坡稳定性研究技术 499.小净距隧道爆破震动控制技术 500.原建筑物爆破拆破技术 501.水下爆破关键技术
502.台阶爆破精确毫秒延时节能降振技术 503.山体隧道近接水库爆破振动监测技术
504.城市高架桥精细爆破拆除的设计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 505.复杂环境下城市超长高架桥精细爆破拆除关键技术与应用 506.基坑开挖爆破技术
507.裂隙岩体混装炸药爆破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化工技术和生物医用材料与制药
508.氟铝酸钾工业化
509.年产500吨氨基甲酸甲酯(MC)510.2000吨ε-己内酯的合成工艺设计及其下游产品的开发 511.年产10000吨99.9%石墨和5000吨99.99%石墨项目 512.利用涤纶制取增塑剂DOTP项目 513.新型高效无磷缓蚀剂
514.新型无溶剂自分层聚氨酯胶黏剂 515.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界面相互作用研究 516.超低温硫磺回收尾气加氢催化剂 517.新排放标准下催化裂化原料优化技术 518.生物活性纤维及其制品规模化生产技术 519.蜡油加氢装置管道完整性数据管理系统 520.特种硅溶胶系列产品技术
521.船舶柴油机尾气脱硫脱硝技术可行性研究 522.炼厂胺液脱硫系统集成优化 523.羧化壳聚糖生物医用创面修复膜 524.羧化壳聚糖高分子修复凝胶 525.低品位铝土矿综合利用技术
526.功能型聚羧酸减水剂的研制与生产工艺开发技术
527.基于表面修饰与改性Si3N4纳米粉体的功能涂料构建 528.α-甲基苯乙烯二聚体的合成
529.乳酸、聚乳酸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新工艺与技术 530.新型负压封闭引流生物海绵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
531.多种重要农林外来有害生物的疫情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 532.(S)-3-氨基奎宁二盐酸盐的制备工艺及中试研究技术 533.新型负压封闭引流生物海绵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技术 534.甲壳生物废弃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技术 535.管道修复用紫外光固化树脂体系配方设计与研制技术 536.秸秆及生物酯衍生产品的结构设计、性能测试及产品标准 537.聚氨酯改性树脂体系配方设计与研制技术 538.预浸料用高性能环氧树脂体系 539.多孔有机聚合物过滤膜元件
540.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工艺优化技术 541.健脾生血颗粒(片)药效学及效应物质
542.基于分散片剂型两种中药新药的创制与产业化
部分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1.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3.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4.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6.光纤传感技术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港口装卸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8.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9.数字制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0.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1.燃料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2.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3.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器网络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4.内河航运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学校科技成果详细内容及授权专利请查询武汉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网站:http://kfy.whut.edu.cn/ 联系电话:027-87651485
第四篇:锦绣江南策划案目录
锦
绣
江
南
策
划
案………………………………………………………………………………………1
第一局部:市场分析…………………………………………………………………………………2
一、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显著,5
月全国土地开发面积增幅剧降……………………2
二、2004年上半年福州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5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速过猛势头得到遏制……………………………5
〔二〕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供给量与需求量根本平衡……………………………………………7
〔三〕、存在问题………………………………………………………………………………………12
〔四〕、下半年将呈现五大趋势………………………………………………………………………13
三、区域市场分析………………………………………………………………………………………15
第二局部
工程市场定位与建筑设计谋略分析决策……………………………………………………21
一、工程市场定位分析决策………………………………………………………………………………21
(一)、工程总体定位分析决策………………………………………………………………………………22
〔二〕、工程档次定位分析决策………………………………………………………………………………24
〔三〕、目标客户定位分析决策………………………………………………………………………………………25
〔四〕、园林与景观的设置建议…………………………………………………………………………………32
〔五〕、工程会所及配套设施的建议…………………………………………………………………………33
〔六〕、工程形象定位分析决策………………………………………………………………………………34
〔七〕、工程户型面积定位分析决策……………………………………………………………………………34
〔八〕、工程物业管理模式分析决策……………………………………………………………………………39
二、工程建筑设计谋略分析决策……………………………………………………………………………41
第三局部:营销策略……………………………………………………………………………………43
一、工程分析…………………………………………………………………………………………44
二、核心竞争力传播构思…………………………………………………………………………46
三、目标客户群定位………………………………………………………………………………54
四、价格策略…………………………………………………………………………………………56
五、推盘策略…………………………………………………………………………………………58
六、导入〔认筹〕期营销策略…………………………………………………………………64
七、开盘期策略………………………………………………………………………………………64
八、活动策略…………………………………………………………………………………………………65
九、开发商形象与实力分析…………………………………………………………………………66
第四局部
广告筹划及推广…………………………………………………………………………………68
一、广告目标
………………………………………………………………………………………………68
二、广告推广的总体思路
…………………………………………………………………………………
三、本案广告定位……………………………………………………………………………………
四、立体化市场推广策略
………………………………………………………………………………
五、广告执行策略…………………………………………………………………………………………………74
〔一〕、福州市房地产宣传媒体分析
……………………………………………………………………
〔二〕工程媒体组合…………………………………………………………………………………………
六、广告预算
………………………………………………………………………………………………81
七,广告表现手法列举
…………………………………………………………………………………………84
第五局部
工程LOGO及工程VI
应用……………………………………………………………86
一、工程标志………………………………………………………………………………………………86
二.工程标志的诠释
……………………………………………………………………………………87
三.VI延展说明…………………………………………………………………………………………87
第六局部
本案商业局部推广筹划………………………………………………………………91
一、网点规划建议………………………………………………………………………………………
二、商业网点的筹划建议………………………………………………………………………………92
三、网点的价格策略建议…………………………………………………………………………………94
四、网点营销手段建议………………………………………………………………………………………95
五,广告表现手法列举………………………………………………………………………………………97
后记
………………………………………………………………………………………………………………
第五篇:江南大学化工学院
江南大学化工学院
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
研究生复试办法
为了保证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招生复试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08]17号),《关于印发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和招生简章的通知》(教学司[2008]17号),《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关于做好2009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08]17号)和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复试录取工作实行学校、学院二级管理负责制。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管理,制订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法,组织开展本单位复试各项工作,协调落实复试工作;学院成立由院长为组长的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复试工作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复试小组工作。
一、复试工作原则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招生工作重心转移到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上来,切实将保证质量放在首位,不拘一格选拔优秀拔尖人才。
2、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保证质量、科学选拔、统筹兼顾、择优录取的原则;
3、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和规定,严肃招生纪律,加强自律,坚持公平、公正,各工作环节有章可循,维护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良好信誉和国家研究生学历教育招生制度的公信力;
4、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二、硕士研究生考生的复试
1、各专业的复试分数线见江南大学研究生部招生主页及化工学院网页。
2、对于同等学力的考生需加试初试以外的本科阶段主干课程2门,科目详见招生简章。
3、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包括经教育部批准备案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完成服务期并考核合格的考生(名单已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以下简称“研招网”),三年内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考生在复试时须提供参加相关项目的证明。未在研招网上公布的人员不享受该政策。
三、复试工作要求
1、所有拟录取的考生均需进行复试(包括:一志愿统考生、调剂生),复试合格方可拟录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参加本次复试的面试部分。
2、实行差额复试,复试人数为拟录取人数的100~120%。
3、认真核查考生的报考信息、准考证、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及复印件,毕业证书入学时再交验)、身份证、单位政审意见等相关材料。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
4、按复试学科、专业成立复试小组,每个复试小组由不少于5名本专业的硕士生导师或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无规避关系亲属报考的教师组成(规避关系亲属:夫妻、直系亲属、三代内旁系血亲和姻亲)。
5、学院负责对复试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明确工作纪律、工作程序和评判标准,明确在复试工作中的权利、责任和纪律,明确工作行为规范。
6、复试过程中要规范操作,做好试题保密(包括命题、阅卷、核分、登分等)、随机抽题、随机分组、复试记录等工作,保证复试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
四、复试主要内容和方式、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能力、外语听说以及思想政治品德等考核内容。
(1)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① 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② 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知识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情况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③ 外语听说能力;
④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考核
① 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全面考核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等。着重了解考生对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的看法和认识,并对考生的专业思想和治学态度进行必要的考察;
② 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和社会实践(包括社团活动)或实际工作等方面的经历;
③ 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心理健康情况等;
④ 人文素养;
⑤ 举止、礼仪和表达能力等。
(3)体检
2、复试方式:
(1)笔试:专业课考试采用笔试形式。测试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考试时间3小时,试卷满分为150分。
对同等学力考生(以报名信息确认时资格为准)须严格复试,应加强对本科主干课程和实践技能的考查,其中笔试科目2门,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难易程度应严格按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考试时间每门为3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
(2)外语听力测试:考试时间25分钟(报考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外语听力安排在面试中)。
(3)综合面试:面试主要对考生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和外语听说能力进行测试。每个考生的面试时间约15分钟。
(4)复试阶段必须体检,体检安排在校医院,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不参加体检、体检不合格及弄虚作假者,不得录取。
(5)复试的具体内容、笔试科目及要求参见《江南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3、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复试应更加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查,加强对考生实践经验和科研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同时还应注重对考生兴趣、爱好、特长及就业意向等方面的考查。
五、调剂办法
需调剂转入我校的考生,其专业必须是我校线上生源不足的专业,调剂转出的考生必须是我校线上生源充足的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考生均需要从报考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考生中调剂。
1、调剂考生的基本条件:(1)调入仅限本科生。
(2)原则上不得跨学科门类调剂。
2、调剂程序:
(1)考生自行登陆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
(2)接受调剂的招生学院审核考生材料后,决定是否通知其参加复试;
(3)复试合格后,对拟录取的调剂考生,在网上发出拟录取通知,并通知考生网上确认,一经双方确认,单方不得取消;被拟录取的调剂考生向
(二)公费界定
公费生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