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生儿病房分级定义
附件1 新生儿病房分级定义
Ⅰ级新生儿病房(新生儿基础护理病房)具备下列能力和条件:(1)新生儿复苏;(2)健康新生儿评估及出生后护理;(3)生命体征平稳的轻度外观畸形或有高危因素的足月新生儿*的护理和医学观察;(4)需要转运的病理新生儿离院前稳定病情。
Ⅱ级新生儿病房(新生儿特别护理病房)本级分为两等:
A等:具备Ⅰ级新生儿病房的能力和条件,以及下列能力和条件:(1)生命体征稳定的出生体重≥2000克的新生儿或胎龄≥35周的早产儿的医疗护理;(2)生命体征稳定的病理新生儿**的内科常规医疗护理;(3)上级新生儿病房治疗后恢复期婴儿的医疗护理。
B等:具备Ⅱ级A等新生儿病房的能力和条件,以及下列能力和条件:(1)生命体征稳定的出生体重≥1500克的低出生体重儿或胎龄≥32周的早产儿的医疗护理;(2)生命体征异常但预计不会发展到脏器功能衰竭的病理新生儿***的医疗护理;(3)不超过72小时的连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或不超过24小时的机械通气;(4)头颅B超床边检测;(5)实施脐静脉置管和血液置换术等特殊诊疗护理技术。
Ⅲ级新生儿病房(NICU)
基本要求:具备Ⅰ、Ⅱ级新生儿病房的能力和条件,以及下列特殊能力和条件:(1)呼吸、心率、血压、凝血、电解质、血气等重要生理功能持续监测;(2)长时间辅助通气;(3)主要病原学诊断;(4)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术(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心动图等高级影像学检查。本级分为三等:
等:具备下列特殊能力和条件:(1)出生体重≥1000克的低出生体重新生A儿或胎龄≥28周的早产儿的医疗护理;(2)严重脓毒症和各种脏器功能衰竭内科医疗护理;(3)持久提供常规机械通气;(4)体表轻度畸形矫治类小型手术。
B等:具备Ⅲ级A等新生儿病房的能力和条件,以及下列特殊能力和条件:(1)出生体重<1000克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或胎龄<28周的早产儿的全面医疗护理;(2)高频通气和NO吸入治疗;(3)儿科各亚专业的诊断治疗,包括:有创循环监护、脑功能监护、支气管镜、胃镜、连续血液净化、早产儿眼病治疗、亚低温治疗等;(4)实施中、大型外科手术****。
等:具备Ⅲ级A、B等新生儿病房的能力和条件,以及下列特殊能力和条件:C(1)实施体外循环支持的严重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2)实施体外膜氧合(ECMO)治疗。
注: *:生命体征平稳的轻度外观畸形的足月新生儿,如多指、耳前赘、睾丸鞘膜积液或疝气等。生命体征平稳的有高危因素的足月新生儿,如G-6-PD缺乏症患儿、乙型肝炎患儿或病毒携带者母亲新生儿、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发热母亲新生儿、胎膜早破新生儿、轻度胎粪污染新生儿等。
**:Ⅱ级A等新生儿病房收治的生命体征稳定的病理新生儿,如:(1)出生后5分钟Apgar评分4~6分和(或)需要任何形式复苏的新生儿;(2)需要静脉给予葡萄糖、电解质溶液以及抗生素的新生儿;(3)需要鼻饲喂养的新生儿;(4)需要隔离护理新生儿;(5)需要面罩或头罩给氧的新生儿;(6)需要特殊护理的患有先天畸形新生儿;(7)需要接受光疗的新生儿;(8)过期产儿;(9)足月小样儿或巨大儿;等。
***:生命体征异常但预计不可能发展到脏器功能衰竭的病理新生儿,如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或感染性疾病出现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异常,但预计不会发展到呼吸、心脏、微循环等脏器功能衰竭。这类患儿需要持续脏器功能监测,但预计不需要应用机械通气、连续血液净化、手术治疗等上级NICU所具备的能力和条件。
****:中、大型外科手术,如动脉导管未闭、腹壁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合并肠穿孔、气管食管瘘、食管闭锁、先天性胃肠道畸形、输尿管畸形、脊髓脊膜膨出等疾病的手术治疗。
第二篇: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病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二、新生儿病室应当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三、新生儿病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设备。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
四、新生儿病室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针对监测结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收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五、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用后一
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6、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六、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七、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八、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九、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当认真实施手卫生。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
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十、新生儿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
1.新生儿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室内每日常规紫外线空气消毒,并做空气培养。
2.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者,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者。新上岗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室工作。
3.新生儿病室谢绝参观,新生病儿家属应按规定入室探视,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戴好帽子、口罩,穿隔离衣,更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的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包布、尿布须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四小时一次连续三天),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它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
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以便识别。
7.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抢救。8.新生儿病室内的器械、物品均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抢救药品和器械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故障的一般处理。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要求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处理;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
由责任护师负责管理本组病人的日常护理、治疗及抢救工作。
一、按监护指征入室,各项生命征要求逐项测量并记录
二、入室后即刻建立静脉通路,提供生命脏器功能状态的监护数据。
三、对病人进行昼夜24小时床边监护,根据病情进行体温、心率、呼吸及血压监护。
四、每天晨间护理进行每位患儿的擦澡、更衣、换尿布及各种管道的护理,按时喂奶并记录情况。(每次喂奶结束后将奶瓶清洗干净并浸泡,以备消毒。)
五、按规定的时间及时,准确地记录病情变化及用药处理情况,突发情况随时记录,严格“三查”、“七对”,对手标上的床号、姓名、性别给药。
六、使用氧气者每天更换湿化水一次;使用暖箱者每天用1:250含氯溶液擦洗暖箱一次,随时保持清洁同时更换湿化水。
七、保持监护仪整齐、清洁、舒适、安静、保持适宜的温度,定时开窗通风,每天2次,每次20分钟(10am、4pm),使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八、监护室内的一切物品、仪器、药物均定位放置、专人保管、定时检查、消毒、维修、保养,各班要严格检查、清点、记录,保证紧急使用。吸痰管、吸痰杯随时更换送消毒备用。
九、书写本组病人的交班报告,准备与上夜班护士交班。
十、每班交、接班护士进行逐个患儿的床头交接,包括监护仪参数、输液速度、患儿的情况等。
十一、患儿离开监护室时,必须由当班护士陪送交班,查对手标后解去手标,并与有关责任护师交班;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本病室死亡的患儿由本病室的护士护理。
十二、做好下午探视家属的管理工作,热情接待,文明用语,耐心回答家属提出的问题,必要时请医生解答。
十三、无陪病房,安全第一,各班都有注意随手关门。严格探视制度,下午4点探视时由工人把NICU第一道门;责任护师或指定的责任护士接待探视的家属,其余时间进出室者随时关门。对出入室的患儿责任护师要把关,对进入NICU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加以询问。
手术室管理制度
1.凡在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进手术室时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隔离衣及口罩。
2.进手术室见习、参观,二人以内需经科室负责人和手术室护士张同意;三人以上的需报医教科经业务副院长批准。参观或见习手术者,应接受院方医护人员的指导,不得任意走动及出入。
3.手术室的药品、器械、敷料,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各项急症手术的全套器械、电器和蒸气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手术室器械一般不得外借,如外借时,须经手术室护士长同意。麻醉药与剧毒药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根据医嘱并经过仔细查对方可使用。4.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如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后作有菌手术。手术前后手术室护士应详细清点手
术器械、敷料等数目,并及时收拾干净被血液污染的器械和敷料。
5.手术室在夜间及节假日应设专人值班,以便随时进行各种紧急手术。
6.手术室对施行手术的病人应作详细登记,按月统计上报。7.手术室应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每月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洗过的手、消毒后的物品)。8.负责保存和送检手术采集的标本。
9.手术通知单须于术前一日交手术室以便准备手术前访视,急症手术通知须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签字。
10.接手术病人时,要带病历并核对病人姓名、年龄、床位、手术名称和部位,防止差错。病人要求穿消毒患服进入手术室。
产房管理制度
1.产房实行二十四小时三班轮换制,值班人员中途不得离开岗位。
2.产房应设有产程中所必需的物品、药品和急救设备,做到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
3.各种人员进入产房,必须穿戴分娩室专用的帽子、口罩、鞋和工作服。接产和手术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4.值班人员应热情接待产妇、严密观察产程。产妇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不能处理时,应及时报告上级
医师。
5.严格交接班制度,接班者要测血压、听胎心,并做好记录。
6.产房应保持清洁,定期做好卫生和消毒,定期做细菌培养。有传染病的产妇,分娩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分娩后及时消毒。
7.接产人员在接产新生儿处理完毕后,须将新生儿抱给产妇辨认性别,并做全身检查、测验脚印、手圈、点眼等,做好明显标记。及时、准确填写产程图、临产、新生儿等记录和出生证。
8.产妇在产后留产房观察二小时,无特殊情况由值班者送回病房,并向病房护士交班。9.分娩室主要工作质量标准:(1)产程图正确使用率≥98%;(2)产后出血率≤3%;(3)滞产率<1%;(4)会阴感染率<1%;(5)孕产妇死亡率0;(6)子宫破裂发生率0;(7)活产新生儿死亡率≤0.5%。
新生儿病室管理制度
1.新生儿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室内
每日常规紫外线空气消毒,并做空气培养。
2.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者,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者。新上岗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室工作。
3.新生儿病室谢绝参观,新生病儿家属应按规定入室探视,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戴好帽子、口罩,穿隔离衣,更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的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包布、尿布须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四小时一次连续三天),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它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以便识别。
7.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抢救。8.新生儿病室内的器械、物品均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抢救药品和器械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故障的一般处理。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要求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处理;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
第三篇: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和措施
1.新生儿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室内每日常规紫外线空气消毒,并做空气培养。
2.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者,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者。新上岗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室工作。
3.新生儿病室谢绝参观,新生病儿家属应按规定入室探视,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戴好帽子、口罩,穿隔离衣,更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的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包布、尿布须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四小时一次连续三天),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它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以便识别。
7.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抢救。
8.新生儿病室内的器械、物品均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抢救药品和器械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故障的一般处理。
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要求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处理;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
由责任护师负责管理本组病人的日常护理、治疗及抢救工作。
一、按监护指征入室,各项生命征要求逐项测量并记录
二、入室后即刻建立静脉通路,提供生命脏器功能状态的监护数据。
三、对病人进行昼夜24小时床边监护,根据病情进行体温、心率、呼吸及血压监护。
四、每天晨间护理进行每位患儿的擦澡、更衣、换尿布及各种管道的护理,按时喂奶并记录情况。(每次喂奶结束后将奶瓶清洗干净并浸泡,以备消毒。)
五、按规定的时间及时,准确地记录病情变化及用药处理情况,突发情况随时记录,严格“三查”、“七对”,对手标上的床号、姓名、性别给药。
六、使用氧气者每天更换湿化水一次;使用暖箱者每天用1:250含氯溶液擦洗暖箱一次,随时保持清洁同时更换湿化水。
七、保持监护仪整齐、清洁、舒适、安静、保持适宜的温度,定时开窗通风,每天2次,每次20分钟(10am、4pm),使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八、监护室内的一切物品、仪器、药物均定位放置、专人保管、定时检查、消毒、维修、保养,各班要严格检查、清点、记录,保证紧急使用。吸痰管、吸痰杯随时更换送消毒备用。
九、书写本组病人的交班报告,准备与上夜班护士交班。
十、每班交、接班护士进行逐个患儿的床头交接,包括监护仪参数、输液速度、患儿的情况等。
十一、患儿离开监护室时,必须由当班护士陪送交班,查对手标后解去手标,并与有关责任护师交班;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本病室死亡的患儿由本病室的护士护理。
十二、做好下午探视家属的管理工作,热情接待,文明用语,耐心回答家属提出的问题,必要时请医生解答。
十三、无陪病房,安全第一,各班都有注意随手关门。严格探视制度,下午
4点探视时由工人把NICU第一道门;责任护师或指定的责任护士接待探视的家属,其余时间进出室者随时关门。对出入室的患儿责任护师要把关,对进入NICU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加以询问。
第四篇:新生儿病房工作制度
一.新生儿病房工作制度
一、在院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完成院内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端正服务态度,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杜绝”红包”,不准向患儿家属索要礼品。
三、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上岗,衣着整洁,仪表端正,佩带工作人员胸牌。办公室、护士站保持整齐、洁净、卫生。不要高声喧哗、不准用电话吹牛聊天。
四、上班不准迟到、早退、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尽可能帮病人解决问题,不得推诿敷衍患儿家属,耐心解释病情,不得和患儿家属争执、吵架。
五、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接待患儿及家属要热情、礼貌,语言文明,解答耐心,让家属感受到将患儿交给我们诊治安心、放心。首诊护士向新入院患儿家属详细介绍病房探访制度、出入院制度,接诊医生要详细交代疾病的诊治措施、可能的并发症及预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六、严格遵守院内的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操作常规和工作流程。各类人员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工作任务,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七、坚持医疗原则,做到因病施治,合理、安全、科学的用药,按规范书写医疗文件,字迹清楚,各项内容完整,治疗过程中若病情有变化注意向家属交待病情和有关事项,必要时再次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资料妥善保存。
八、对危重病人处理要及时、敏捷,尽心竭力救治,必要时汇报领导,组织人员全力抢救。疑难病人或3次诊断不明者,应及时邀请会诊,以求尽早明确诊断,及时予以治疗。
九、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细致,严谨精心施行各项诊疗操作,特别是侵入性操作如新生儿换血、PICC置管术、脐静脉置管术。要保证质量,讲究实效,防止差错,杜绝事故,减少并发症。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和汇报。
十、每月组织科室人员政治学习一次,业务学习二次,科主任及护士长定期抽查医疗护理质量,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讲奉献、顾全大局;反对斤斤计较、比舒服、比金钱、比休息等不良作风。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中互相团结协作,不推诿,如遇危重病人同心协力配合抢救。
十一、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除书面报告外,对重点病人需逐一床旁口头交班。危重患者将其特殊病情记入交班本及护理记录单上。一切用品应整理齐备交给下一班。
十三、做好科内安全、防火、防盗工作。
二、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一、病房由科主任及护士长负责管理,各级医师及护士积极协助。
二、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三、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清洁大扫除一次。
四、病房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NICU内生命岛定点定位存放患儿所需各种医护用品,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五、医务人员入新生儿病房工作时必须换拖鞋和新生儿科工作服,戴一次性帽子,有呼吸道感染时要戴口罩。着装整洁,佩带胸卡。病房内不准吸烟。
六、对患儿要有爱心,态度热情,关心体贴,对哭闹的患儿要尽量安抚,使患儿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不得漠视患儿的存在。
七、护士长全面负责并指派专人保管病房财产、物资、设备,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损坏或遗失,应及时查明原因,按有关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库房应保持整洁,注意安全。
八、遵守探视制度,各级医师在探视时间内集中精力接待患儿家属,详细解答病情,不得以任何理由搪塞家属。九、一般病情家属及院外人员,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进入病房。特殊患儿家属,特别是危重抢救患儿家属在非探视时间,可以在医护人员的陪护下,进入病房探视。
十、对死亡患儿及时做好尸体料理,死亡患儿不得停放病房。
三、新生儿科医师岗位职责
一、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完成医院所交给的各项任务,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患儿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5、负责组织全科职工的再教育工作,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危重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7、确定医师轮转、值班和科内工作的安排,加强病房的管理工作,组织领导有关本科的技术指导工作。
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10、区长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科主任外出时为科室全面负责人。
二、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标准,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诊断、抢救和治疗。
3、定期参加门诊工作,根据科内安排,参加会议、出诊。
4、指导本科下级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5、掌握本科范围内的国内外学术动态,不断吸收、运用新技术指导临床实践。
6、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7、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参与二线值班,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担任主治医师职责。
三、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任、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进行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2、每日查房,带领并指导住院医师进行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3、掌握病情变化,对危重、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主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参加值班、门诊、疑难会诊及出诊等有关工作。
5、参加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意见及各项记录,决定病人出院、签署并检查出院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所管病房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7、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生及实习医师工作。
8、对新入院、危重、疑难病例及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应重点巡视、重点检查和讨论。设法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错误的记录,检查医嘱执行情况、治疗效果,必要时可请科主任检查指导。
9.在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担任主治医师职责。
四、总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领导下,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内各项业务和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
2、带头执行并检查督促各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和执行,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出现医疗差错事故或其它重要问题时,会同主治医师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负责组织科室内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院内会诊、抢救和治疗工作,带领下级医师进行晚间查房和巡视工作。
5、协助科主任和主治医师加强对住院、进修、实习医师的日常管理工作。
6、组织病房出院及死亡病例总结讨论并记录,做好病死率、治愈率、化脓率、病床周转率、病床利用率及医疗事故、差错登记、统计、报告工作。
7、负责排班及,负责上报医生考勤及周六、周日及节假日加班,安排业务学习。
8、执行24小时值班,并严格督促检查交接班工作。
9、总住院医师工作结束,做个人小结、业务上初步达到主治医师水平。
五、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一定数量的医疗工作,新毕业的医师(三年内)实行住院医师值班,担任住院、门急诊的值班工作。
2、带领实习医师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及治疗,书写医嘱,并检查医嘱执行情况,每日巡视病人至少2次,对危重症病人应多次巡视并做好记录。
3、书写病历(第一年写大病历,以后写入院录)应于病人入院24小时内完成。及时检查和修改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病程录及其他各项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案小结并将病案整理编号交上级医师审查。
4、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诊断及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情变化,撰写会诊、转科、出院等记录。
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全面负责,在下班前做好交接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症病人除书面交班外,用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
6、参加科内查房、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或巡视病人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的会诊情况,并记录巡诊后的意见,临床病例讨论会上要汇报病历。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指导或亲自操作各种重要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如发生差错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主动登记。
8、有危重病人时不论家住院内院外,必须等接班者到位后才能离去。如因交接班不严而发生差错事故,要追究责任。
9、住院医师期间(毕业后第二年)参加全院“住院医师继续教育”轮转。
10、住院医师期间参加本科、普通儿科病房、儿科门诊及辅助科室的轮转,每年轮转结束后须进行学习、工作小结,交本科上级医师签署意见后交科室保管,作为晋升时参考。
四、新生儿科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科主任、主任(副)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下级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科主任查房每周1—2次,主任(副)医师查房每周2—4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住院医师对所管病人每日至少查房两次。
二、对危重病人,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副)任医师、科主任临时检查处理。
三、查房前医护人员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所需用的检查器械等。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经治住院医师报告简要病历和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副)任医师或主治医师应根据情况做好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
四、查房内容:
1、科主任、主(副)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治;审查对新入院、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意见;进行必要的诊治分析和教学讲解。
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危重、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人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师和护士的反应;了解病人病情变化;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错误记录;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决定出院转院问题。
3、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重危、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病人,同时巡视一般病人;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意见,检查医嘱执行情况,修改、开出医嘱;检查病人饮食情况;主动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
五、按教学规定定时进行教学查房或黄昏巡视,由住院医师以上人员查房,实习同学参加,按教学实习要求进行。
六、上级医师查房意见应详细、准确记录于病历中,必要时上级医师应审查修改签字。上级医师查房批示应及时执行。
五、新生儿科疑难、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疑难、危重病例讨论
1、凡遇疑难、危重病例,由科主任或区长主持召开讨论会,有关人员参加,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2、讨论记录应全部或摘要记入《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中。
二、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死亡病历讨论制度是对死亡病例进行病情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的制度,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
1、参加人员
科主任或其指定人员主持,科室全体医师、护士长及相关护士、医务科、主管医疗的副院长及相关科室人员或相关专家参加,必要时邀请院外专家参加。
2、讨论程序
讨论前经治医护人员应做好准备工作,如完整的病历、影像资料,各有关检查报告等。经治医师报告病史及诊疗措施、抢救过程并提出自
己的分析意见,参加人对病情、治疗措施、死因、可能存在的问题等作出分析。死亡病例讨论录要求本科医师填写,记录者应将发言人的意见如实详细记录在《死亡讨论记录本》上及病历中,主持者应归纳总结并审签。
3、讨论要求
(1)、在本科死亡的病例由本科室进行死亡病例讨论。
(2)死亡病例讨论应在患者死亡一周内完成,特殊情况下及时讨论。进行尸检的病例可在接到尸检报告后进行。
(3)参加讨论人员应认真准备,从专业角度出发,实事求是。重点内容为诊断及死亡原因的分析以及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方面。(4)如存在较大医疗缺陷或医疗纠纷时,可请医务科派人员参加讨论,取得初步意见后交院学术委员会讨论。
六、新生儿科病房会诊制度
一、凡遇疑难复杂病例,或有合并症的病例,要及时报告主管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以及时组织科内的会诊讨论。
二、凡遇疑难复杂病例,怀疑病人病情与其它专科疾病有关,由经治医师按要求填写会诊单,内容包括患者病情及目前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等。由主管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同意、签字后送到相关科室。
三、本可病人会诊不得离开本科室,除非有特别的理由,须有科主任
同意后执行。
四、需急会诊的病人,会诊单上应注明“急”和申请会诊具体时间。紧急情况下,可口头或电话通知。
五、疑难病例或病情危重、复杂涉及多个学科,可申请全院大会诊。由主诊医师提出,经科主任同意后,报医务科批准并确定会诊时间、地点、人员等。一般由科主任或其指定的人员主持,医务科及相关专家参加。会诊内容应在病程录中记录。
六、本科一时难以诊治的疑难危重病例或家属要求外院会诊的病例,由经治医师填写会诊单,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审批登记加盖公章后由医务科或科室与有关专家取得联系。邀请会诊前,经治医师应向患方讲明会诊方式、人员、时间、费用等,并在医患沟通记录上专门记录、签字。科主任或其指定人员主持会诊。会诊后需进行手术或特殊治疗的,应按规定报医务科进行审批。严禁擅自邀请院外人员来科室会诊。
七、科室医师外出会诊:科室人员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遇外院病人需我科人员会诊者,由申请会诊的医院医务科提出书面申请经本院医务科同意并登记后外出会诊。外出会诊人员除对方指定外,应由科主任安排,原则上为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已发生医疗纠纷或有医疗纠纷苗头的病人须带回医院进一步诊治的,须提前向医务科报告。
八、科内、院内或院外的集体会诊,经治医师应做好会诊前准备工作,详细介绍病史和诊治经过。会诊中应认真听取意见,详细记录。会诊
主持人要认真总结会诊意见并组织实施。
七、新生儿科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一、本科患者处于生命体征不稳定的危急状态或病情危重,短期内有生命危险时,在场医务人员必须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
二、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特殊情况下由在场的本科最高职称医护人员组织协调,由具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生和护士参加抢救工作。对重大、成批抢救应立即报告医务科和院领导,并根据情况制定抢救方案。凡涉及法律事务、传染病防治及医疗纠纷的需报告相关职能科室。
三、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保证危重病人的规范诊治。接诊、收治危重病人后,首诊医师应注意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就地进行必要抢救措施,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严禁在病人生命体征未稳定前自行离去。在危重病人的诊治过程中,经治医师应在交班中及时报告,以便使科主任和有关医师及时了解基本病情,经治医师严密观察病情,随时巡视病人并将病情变化汇报上级医师,确保病人得到正确有效的处理.值班医师应注意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根据情况及时作出必要处理,必要时,向病人的主诊医师和科主任汇报,并做好记录,严禁以各种理由推委病人。
四、为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抢救器材及药品力求齐全、完备,要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定期检查,用后及时补充。值班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器械、仪器等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抢救室
物品一般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
五、所有参加抢救人员必须认真细致、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医生未到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员的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并及时提供有关的诊断依据。在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及时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
六、及时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对于病危患儿,即使签署病危通知单。通知单应认真填写,发放的同时应详细向病人家属通报病情、预后及抢救措施,做好沟通工作,争取患方的理解与合作。
七、做好各种文字记录工作。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危重病人的病程记录,其中应有病情变化和相应诊疗措施。抢救时,可按规定在6小时内补写记录,并做好各种总结工作。
八、新生儿科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制度
一、与外科协作制度
1、所有新生儿科病人,一旦收入院由新生儿科书写病历,确诊为外科疾病患儿,请外科医师协助制定诊治方案,不需要开会诊单,外科医生意见由外科医生记入病程记录。怀疑外科疾病患儿可开会诊单,请外科医生会诊,记录外科医生会诊意见。
2、新生儿科医生参与手术术前讨论,讨论记录由外科医生记录并存入病历。
3、外科患儿术后在新生儿病房由新生儿科医生和外科医生共同管理,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患儿的康复工作;外科医师每天至少一次巡视患儿,并书写病程记录。新生儿科医生护士随时观察病情,发现患儿异常情况及时与外科医生沟通,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责任,遇到问题不得互相指责。
4、两科共同管理的死亡病例,在死亡讨论时须两科医生一起参与,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分析讨论,寻找出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二、与B超室协作制度
1.新生儿危重患儿特别是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多,床边B超是新生儿科诊治患儿必要手段之一,与B超室有效的沟通协作很重要。2.新生儿科医生开具B超申请单,申请单必须规范,并尽可能详细提供病史及体格检查及参考诊断。
3.尽可能集中B超检查时间,医护人员在B超医生到达后尽量配合B超医生,以便B超医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仪器的损伤。4.危重患儿须紧急行床边B超时,电话通知B超室值班医生。5.稳定患儿需要短时间内出B超结果的尽量不做床边B超,由专人送到B超室检查。注意检查过程中的保暖工作及突发意外的发生。
二、与放射科协作制度
1.新生儿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多,放射线检查是新生儿科诊断疾病必要手段之一,与放射科有效的沟通协作很重要。
2.新生儿科医生开具X线申请单,申请单必须规范,并尽可能详细提供病史及体格检查及参考诊断。复查患儿须提供前次X线片号。3.对于病情危重患儿或需要住温箱保暖患儿,应行床边X线检查。由
于X线的辐射作用,可以脱氧的患儿尽量在新生儿科拍片室进行,氧疗患儿不得已在NICU行X线检查,应注意其他患儿及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
4.对放射科医生要有礼貌,尽量配合放射科医生工作。以便射科医生提高工作效率。
5.一般情况下床边X线检查应在上午11点之前,下午4点集中收集申请单通知放射科医生,危重患儿须紧急行床边X线检查时,随时电话通知放射科X线值班医生。
6.病情许可患儿尽量不做床边X线检查,由专人送到放射科检查。注意检查过程中的保暖工作及突发意外的发生。
7.需要做消化道造影患儿应通知2位家属协助检查,泛影葡胺造影者须做碘过敏试验。
九、新生儿转运制度
一、新生儿科二线值班医生、急诊科有经验的值班护士及值班司机组成本院新生儿转运小组,负责各下级医院新生儿转诊工作。
二、各级医护人员接到转诊要求时应做好相关记录:患儿一般情况,阳性体征和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和目前状况,前往转运医院路径。然后通知出诊医生和急诊科护士,由急诊科护士通知司机。不得以任何原因推诿转诊要求。
三、正常情况下接到转诊要求后5分钟内出诊。若遇转运小组外出转
运未回,通知备班转运小组。特殊情况下不能及时出诊,相关人员应及时与对方沟通,由对方决定是否坚持要求转运。
四、急诊科和司机负责救护车每天的安检工作,保证行车安全和药品物品及设备的正常状态。
五、出诊医生到达转诊医院后,与当地值班医生详细床边交接班,认真查体,详阅病历及各项检查指标,对患儿的病情及途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对病情不稳定的患儿进行现场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转运。向家属交代患儿的病情及途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甚至死亡,让家属有心理准备,表示理解,同意转运并签署好转运同意书方能转运,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六、转运全程要沉着冷静,防止忙中出错。窒息患儿应按新生儿复苏程序进行,如到达时已复苏,应评估患儿,包括生命体征情况,有无休克,酸中毒,是否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支持等;低体温、休克、酸中毒是导致转运途中病情恶化和死亡的主要因素。转运前复苏和稳定对于患儿安全至关重要。特殊情况患儿如食道闭锁、先天性膈疝及腹裂患儿转运中的处理应参照本科《新生儿诊疗常规》中有关新生儿转运制度方面的内容。
七、转运过程中患儿应置于转运温箱中,并妥善固定; 必要时接好氧管或呼吸机,调整好呼吸机参数;
接好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接好推注泵,控制好输液速度;注意 处理转运途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如:气管插管脱出、堵管、气胸,病情恶化等。
八、转运回医院后再次评估患儿情况,并迅速送入NICU。与新生儿
科接诊医生做好病情交班工作。
十、新生儿科值班、交接班制度
一、科室安排一、二线班,节假日超过2天以上,应安排三线班。一线班由住院以上医师担任,二线班由主治以上医师担任,三线班由副主任以上医师担任。
二、值班医师应提前10分钟接班,接受各级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值班时应坚守岗位,严禁脱岗、窜岗。值班医师若有急事(会诊、出诊、其他病区查房)需暂时离开,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三、一线值班医生必须认真做好床边交班并书写交接班记录,巡视整个病房,处理好重点病人并书写病程记录。新病人必须第一时间处理。随到随叫处理产房、手术室及爱婴区的各种新生儿问题。遇有疑难问题及危重抢救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协助处理。二线值班医生带领一线值班医生提前10分钟交接班,巡视整个病房,对重点病人提出处理意见并指导下级医生实施;协同一线值班医生收治新入院病人;负责VIP夜查房和待产工作;及时处理下级医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悉心指导;负责新生儿转诊工作。
四、值班医师应常规巡查重点病人,及时了解病员的病情变化,夜间必须在值班室留宿休息。
五、值班医师应有重点的将病员情况记录于交班本上,记录时应记录床号、姓名、诊断、病情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必要时应床旁口头交、接班。接班后的值班医师在全面了解病员情况的基础上,对前一班医师交待的医疗任务应逐项完成,并将病情变化和完成的诊疗操作记录于病程录中和交班本上。一线夜班值班医师在次日科室晨会上对观察病人做重点交班,危重病人应床前交接班,二线值班医生补充交班。
六、值班医师在值班期间如遇有重大抢救,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必要时应向医务科和分管院长汇报,积极组织抢救和诊治。
十一、新生儿科病案内涵质量要求
一、病案首页
根据2010年《广东省病历书写与管理规范》要求进行填写。按ICD—10编码及其他要求逐项填写,不得漏填。各级医生对病案的审阅签名应在患者出院时一并完成,科主任在三天内检查病历时完成签名,科主任外出时由科主任制定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代理签名。
二、入院录
新来院工作的临床住院医生,在轮转期间完成规定的大病案的书写,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书写入院录。实习医生不得书写入院录。进修医生必须经本科室考核审定后方可书写入院录,且本院上级医生必须认真审阅。大病历或入院录的体格检查中必须包含有单独立项的专科情况具体内容,否则视为不合格病案。辅助检查必须注明检查医院、时间、结果。外院的病理、X线片等报告,若来自二级以下医院,则需本院相关科室会诊,并出具会诊报告,在病案中留存;若来自三级医院,则需将报告(复印件)留存在病案中,若检查时间超过2周,不能作
为入院诊断的依据,而只能作为参考,需在本院复查。
三、病程录
首次病录、术后首次病程录必须由本院医师书写。本院各级诊治医生,应及时对进修、实习医生(含下级医生)书写的病程录作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并按要求签署全名。除此以外,自己还要认真书写病程录。要求每三次病程记录中,必须有一次本院医生所写的病程记录。出院前的最后一次病程记录,必须对病人住院全过程进行小结,包括入院时的简要病情、主要检查及诊治过程、治疗结果、出院诊断及出院后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四、疑难危重病例讨论
入院一周诊断不明、疗效不明显、重危病人持续抢救两天以上,主诊医师应及时汇报科主任,组织科内病案讨论,院医务科及相关专家参加,必要时可邀请其他科人员参加。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内容应包括讨论的时间,地点,主持人及其他参加人员的姓名、职称(职务),记录人姓名及各位医生的发言内容等。记录者签名,主持人总结并审签。
五、申请会诊记录
申请会诊必须规范填写申请单,主要内容应包括简明扼要的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请求会诊的目的,急会诊必须注明请求会诊时间(具体到时分)。院外会诊申请单,需经科主任或区长审签,请被邀请医师需在会诊单上签署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反映会诊医师的讨论、分析及指导意见。
六、出院记录
一式两份,内容一致。各项内容按要求详细填写,尤其是住院期间治疗经过、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出院时病人的全身状况等。若为进修、实习医师所写,本院诊治医师必须认真审阅并签全名,以示负责。
九、死亡讨论记录
患者死亡后讨论在一周内完成,特殊情况及时完成。进行尸检的病例可在接到尸检报告后进行。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讨论记录要求本科医师书写,记录者签名,主持人要总结并审签,重点内容为诊断及死亡原因的分析以及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方面,同时要在死亡讨论记录本上详细记录,各级医师发言均要记录完整。
十二、新生儿科安全管理制度
一、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每月对科室所属各病房或专业组的医疗工作进行督查,制定科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包括医疗质量自查方案并完成每月科室医疗质量自查;落实本科室的工作职责;负责规范科室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并在医院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科室质控自查报告,上报质控科。
二、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佳的病例要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三、各科室值班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危重病员的病情和处理事项记入交班本,并和接班医生做好危重病人的床前交接班工作。
四、新生儿科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执行新生儿可探访制度,禁止非本科室人员任意进出,各班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检查各通道门锁是否处
于正常状态,防止婴儿失窃情况的发生。
五、对急危重患者、120救护车急救转运来的的患者,可采取先诊治、抢救后缴费的原则。全力抢救病人的生命。
十三、新生儿科差错事故防范处理制度
一、科室有专人登记发生缺陷、事故经过、原因及后果,务必做到及时、准确并及时组织讨论总结。
二、凡发生医疗缺陷、事故或可能是医疗缺陷、事故的事件,当事人应立即向本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及时向医务科或护理部报告。以便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院领导。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
三、当事人及科室要认真记录事发的详细经过,应主动填写缺陷或医疗事故登记本。
四、缺陷、事故发生后,如不及时(当即)汇报,或有意隐瞒,事后发现,要根据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五、发生缺陷或事故后,要妥善保管好相关药品的药瓶、输液袋、输血袋及诊治所用物品和有关病案及资料,不得隐藏、销毁和丢失。
六、情况没检查清楚前,科室人员不得随意向其家属及单位做解释。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措施。
七、各科室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防止和避免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
十四、新生儿科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一、在医院感染科指导下开展本科室有关医院感染的监控和管理工作,并制定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二、针对本科室具体情况采取监控措施,预防院内感染。
三、对本科室已感染或可疑病例以及引起感染的环节进行监测,对爆发、流行病例立即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
四、对本科散发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登记,报感染科。
五、对法定传染病人按传染病防治法妥善安置,控制传染扩散,并登记逐级上报。
六、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
七、有计划地组织本科室职工(卫生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的知识,提供技术咨询,降低医院感染率。
十五、新生儿科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一、根据新生儿科病房的特点,抢救室应备齐常用的抢救药品,还应根据新生儿科危重病种备齐新生儿科急救药品和常用药品,保存一定数量基数,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二、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等分别放置,或按字母顺序编号定位存放,每日检查,保证随时取用。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取及保管。
三、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经涂改者,不得使用。
四、凡抢救药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或设专用抽屉存放、加锁,并保持一定基数,编号排列,定位存放,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每日检查核对,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保证随时应用。
五、抢救药品使用后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十六、新生儿科培训制度
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基本素质,对科室人员的三基三严培训及专业业务培训要常抓不懈,严格执行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方法,有计划安排科室医(护)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以提高学术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以提高新生儿科的医疗质量。
一、目的
使医护人员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及专科理论知识,培养严格作风、严密组织和严谨态度的工作作风。
二、培训内容
1、广东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指南》新生儿科部分。
2、本科临床诊疗规范。
3、急诊抢救基本技能。
4、新生儿科基本操作。
5、卫生部、厅、局及本院规定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
三、培训方法
1、所有临床医护人员每人一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指南》。科室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本科室临床诊疗规范。
2、组织科内临床理论、急诊抢救基本技能及基本操作训练。
3、对新分配入院临床工作人员,参加科教处、医务处、护理部组织集中“三基三严”培训。
4、参加医务处组织的病历书写规范、医患沟通以及急救医学操作培训。
十七、新生儿科业务学习考核制度
一、业务学习
1、医护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技术水平。除参加医院统一组织的业务学习外,每周三为科内学习时间,每位医师轮流作为主讲人,积极参与,认真准备。所有医生必须准时出席,原则上不许请假,有事须向科主任说明。参加院部组织的考试及科室进行的考核,并做好考勤和学习记录。
2、每年年初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科各级医护人员学习计划。根据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辅导、培训考核等。
3、青年医、护师(士)及新毕业的护师(士)要加强理论和外语的学习,加强基础操作技能的训练。新毕业的医、护师(士)三年内要
在科内各工作岗位上进行轮换,以便全面了解和掌握本科的工作。
4、主治医师、主管护师应加强高层次专业理论的学习,主任及主任护师要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理论和先进技术,结合实际,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工作。
5、在科教科及护理部统一计划下,各级医师及护师要定期举行不同层次的业务技术讲座如查房等。
二、考核、考试
1、制定考核办法,对科室医护人员实行定期考核。
2、考试、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单独从事临床工作,经再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后方重新进入临床工作。
4、对于考试、考核成绩优秀者,给予适当奖励。
十八、新生儿科质量检查制度
一、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医疗工作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和毕业三年内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按照新生儿科建设标准配备各级各类工作人员、设备及设施和药品,建立健全新生儿科工作制度、人员职责以及各种登记及抢救程序。
二、成立新生儿科质量管理小组: 人员组成:由科主任、区长、护士长组成。
工作内容:每月定期开科室质量分析会一次,督察科室的工作质量。
1、自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登记工作手册和相应的记录本。
2、本科运行病历情况和其它科归档病历情况:填病历评分表,复核质控员检查的病历,按评分高低列出顺序。(质控员已完成。运行病历5份以上,其他科室归档病历5份)
3、门诊处方检查情况:门诊质控员检查处方情况。根据医务科设计的评分标准打分)
三、严格执行新生儿科工作人员技术准入制度,新生儿科人员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证》后才能独立值班。
四、加强对新生儿科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执行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方法,实行学分制管理,有计划安排医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以提高起学术水平。积极引进和开拓新生儿科新技术,以提高新生儿科的医疗质量。
五、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主任医师每周查房1-2次;住院医师坚持每天早晚查房,危重病人随时巡房。
六、实行新生儿科危重病人请示、报告制度。接诊疑难危重病人,住院医师要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和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奔赴抢救现场,指挥抢救工作。必要时报告医务科组织抢救。
七、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工作制度,新入院病人24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按时查房、书写病程记录,对危重疑难病人及时组织会诊、讨论。做好交接班,严格实行医生、护士每班值班、交接班制度。科主任应对交接班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严防医疗事故发生。
八、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严格工作程序,严禁擅离职守。
九、认真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技术常规,认真做好带教实习工作。
十、努力完成医疗质量及工作效率指标。科室每年对每个工作人员进行一次业务考核。
十九、新生儿科医疗文件及重要设备管理制度
一、医疗文件是病人在住院期间的各种检查、诊断、治疗与护理的重要记录,是医疗教学科研积累的有价值的原始资料,它不仅是卫生机关的统计材料,也是检查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法律依据,因此必须加强管理。
1、由病房护士长负责管理,护士长不在时由主班护士负责管理。各班护理人员均须按管理要求执行,丢失病历由当班医护人员负责。
2、住院期间的医疗文件要求定点有数,病历中各种表格均应排列整齐,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用后必须归还原处。
3、除涉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护人员及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该患者的病历。
4、出院病志由医生下出院医嘱,护士整理装订后交给主治医生或由护士长转给主治医生,整理后再由查房主治医师整理后交给主任审核后上交病案室。
5、住院期间患者的检查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检查结果,患者如借用需留下字据后交给患者并定期返回。
6、住院病历因医疗活动或复印、复制等需要带离病室时应当由病房
专门人员负责携带和保管(护士),不得由患者或患者家属自行携带。
7、病人不得自行携带病历出科室,外出会诊或转院时,只许携带病历摘要。
8、病人出院或死亡之后,病历须按规定排列整齐,由病案室负责保管。
9、病房交班本须按要求记录,全部用完后必须妥善保存一年,以备查阅。
10、护士长定期查阅体温单、护理记录单等的书写是否符合要求。
二、建立精密仪器使用登记本。
三、建立各种登记本:出入院登记本、建立健全各种质量检查本如质量管理、差错事故、病例讨论、药物不良反应等登记本。
二十、新生儿科NICU工作制度
一、NICU收治对象: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呼吸衰竭,需要氧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1.高危妊娠、或分娩过程有并发症者所分娩婴儿。
2.出生时Apgar评分≤3分,10分钟Apgar评分≤6分,生后1小时有病理症状者。
3.严重反复呼吸暂停发作者、反复惊厥发作者。4.各种原因所至休克。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惊厥、脑膜炎、脑水肿、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呼吸暂停。
6.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未增至1500g以前。小于或大于胎龄儿、过期产儿。
7.某些外科手术前后,如先天性心脏病、膈疝、食管气管瘘、消化道畸形等。
8.严重感染、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9.其他危重儿,如单个或多个脏器功能衰竭,需要全静脉营养、确诊溶血病需换血者,严重心率紊乱,严重电解质紊乱、重症硬肿症,严重贫血、重度脱水、酸中毒、糖尿病母亲婴儿或严重畸形儿等。
二、NICU的人员标准
1.人员配备:护士与患儿2.5-3:1;医生与患儿2.5-3:1。NICU配备固定的高年资医生,设病房主任一名,由新生儿科主任担任;护士长1名固定。
2.医生和护士的素质要求:医师、护士应选择品德、业务、身体各方面素质优秀的人员。医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抢救技术,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准确及时完成急、危、重症的监护、复苏与抢救。护士既要有新生儿临床护理经验和一般护理技能,还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操作和急救护理,熟悉临床监护指标,综合观察病情变化,不机械执行医嘱,有超前的抢救意识。
3.医护人员培训的要求: 进入NICU工作的医生护士,必须经过培训,并在工作中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心肺脑复苏、新生儿人工胸外按压方法、气管插管、呼吸机的应用、机械呼吸的管理、氧疗。
各种动静脉穿刺技术,换血方法、腰椎穿刺、腹腔穿刺、硬脑膜下穿刺技术等除一般新生儿疾病知识外,着重培训新生儿急救技术与护理。
4.NICU职责分工:(1)NICU主任负责查房、主持医疗工作,包括对所有危重儿主要的决策性治疗,解决病房中的建议、存在的问题及负责行政工作。负责对主治医师、高年资住院医师及青年医师业务理论提高及轮训。定期组织专业讨论及学术讲座。进行科研,加强学科建设。有目的地对出院后高危儿进行随访。(2)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负责指导病房日常工作,指导查房,协助主任查房。每日带领住院医师查房,修改医嘱,帮助住院医师掌握各类危重病人的处理,指导各类操作及监护仪器的使用。带领并指导住院医师进行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掌握病情变化,对危重、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主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向家属解释病情,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3)住院医师:直接经管病人,负责病历、病程记录书写,观察病情变化,开医嘱,计算热卡液量。在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各类操作。(4)护士长:配合主任管理NICU工作,负责指导检查全病区日常工作,负责对护士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教育
(5)护士:NICU护士相对固定。随时观察病情,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记录好流程表。除一般护理技能外,掌握各种急救技术,正确使用各种监护仪、呼吸道管理,能熟练进行各种穿刺技术。
三、NICU消毒隔离要求
NICU是危重病儿集中的地方,极低出生体重儿多,严格执行消毒隔
离制度尤为重要。
1.工作人员应定期健康体检,必须无传染的感染性疾病。入室前更衣、戴工作帽、穿专用鞋,认真洗手。操作、护理患儿前后均要求流动水洗手或用速效手消毒剂。
2.空气消毒:常规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紫外线照射。3.地面用湿吸尘器或湿拖每日2次,床间距应大于1m。
4.仪器设备每日用清水擦拭后用消毒水擦拭,呼吸机、吸痰器管道,湿化瓶等每次使用后均消毒。
5.感染性患儿与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区放置,分类隔离。
四、NICU设备
1、病床采用多功能床,配备防褥疮床垫。
2、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提供电、气、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
3、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基本监护。
4、配备足够数量的呼吸机。
5、每床配备复苏呼吸气囊。
6、滴注泵和微量注射泵每床均应配备,其中微量注射泵每床最少2套以上。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注射泵。
7、心电图机一台。
8、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1-2台。
9、床旁B超、X光、血气分析等检查。
五、NICU仪器设备保管与维修
NICU是仪器设备密集的科室,护士长应做好管理工作。
(一)日常管理:
1.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做到账、物、卡相符,及时记录运转时间、状态和维修内容。
2.定点放置、定人管理,有条件的医院可由专职人员担任。3.新仪器进入科室要制订操作规程,对护士进行培训,告诫有异常时不盲目操作。
(二)消毒保养:
1.仪器工作的环境应通风、电压稳定,避免强光强电磁场干扰及剧烈振动。
2.日常做好清理和清洁,终末按常规消毒后加罩备用。
六、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工作绝不是一般的运送患儿,应该在转运的同时能对患儿进行急救和监护。出色的转运工作在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上发挥重要作用。NICU的编制应包括有随时出发接送的一名医生和护士。护士负责管理转运所需器械物品和药品。转运完毕及时做好转运记录和交班。
二十一、新生儿科计算机管理制度
一、严禁非本科室人员使用本科室计算机。
二、未经允许不得拷贝、删除、修改科室计算机内的信息。
三、未经允许严禁使用各种软盘、光盘等自带工具,防止病毒侵入。
四、严禁在计算机上完各种电脑游戏、聊天等与工作无关的操作。
五、下班后及时关机,定时清除设备灰尘。
第五篇: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病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二、新生儿病室应当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三、新生儿病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设备。
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
四、新生儿病室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针对监测结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收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五、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用后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6、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六、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七、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八、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九、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当认真实施手卫生。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十、新生儿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