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在沦丧的价值观——实事求是
马原论文
话题:“价值观”
姓名:黄飞扬
学号:43A11222
内容提要:
进入21世纪,中华人民历经坎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幸福感却直线下滑。有人说我们是没有信仰的民族,有人说我们这一代缺乏理想与价值观,还有人说我们不过是把问题放大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在我看来,我们有喜有忧,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缺乏主流社会价值观,令人欢喜的是个人、集体、国家都已经逐步意识到这个问题。前几日18大隆重召开,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并提出24字金言社会主义价值观。笔者从社会底层(大学生活、农村生活和小区生活)出发,探讨了关于自己从小坚持的价值观——实事求是,并描述自己对这一价值观在逐步沦丧的现象迷茫、彷徨和呐喊的心理历程。仅以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实事求是做人、脚踏实地办事的阵型中,并最终形成实事求是的良好社会主义价值观。
关键词:
实事求是
价值观
沦丧
呐喊
彷徨
希冀
正文:
正在丧失的价值观
——实事求是
依稀记得小学时,每学年结束我们都会收到一封成绩单(附有老师对我们过去一学年的评价和未来一学年的希冀)。在我的6份成绩单上,有4份写着“忌浮忌躁,实事求是”。尔后在外求学,在学习上我都把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甚至不觉中它已经改变了我对自己、别人和社会的看法。这就是后来才意识到我个人的价值观。时至今日,迈入大学这个小社会,所看所听者甚众,有感者也不少:我一直遵循的价值观——实事求是正在逐步沦丧。我迷茫,我彷徨,但是我更要呐喊!
我迷茫,无数“虚”、“浅”的事件和现象层出不穷。
为人虚以委蛇,左右逢源。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声音说:现在的大学生嘴厉害了,活少了;得罪的人少了,侃的大山多了;性格随和了,个性消磨了……有人说大学是一个炉子,从炉子里出来的都是同一号产品。或因为我们在乎别人看法,或因为想融入集体而随波逐流。我们渐渐把自己起初的梦想、操守逐渐抛弃。我们不想得罪人,所以可以和同学协作考试及格;我们不想落单,所以迫切追风新的游戏、新的言行。在我看来这些不但不是新,不是精,是几千年来的禁锢而愚蠢的思想,一个人连起码的自我本色没有,一个人本身没有仨俩技术,一个人耐不住寂寞,如何有和别人交心的资本?长此以往,我们认识的人多了,见到的人多了,打招呼的人多了,可是深夜睡觉前被黑夜吞噬的落寞却在逐步扩张!只有那些实事求是,内心强大的人才会活的自由、活的轻松。此刻我想起了著名作家王小波先生有篇小说了——《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小说中的猪不受围栏约束,坦荡拒绝猪圈母猪交配,不为猎人围捕(被同化成普通猪)而动摇,始终站在最高的山岗上俯瞰低吟,或许对于别猪来说此猪是特立独行的,可是对于他个人来说不正是实事求是吗?随心而动,坦坦荡荡。
学习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还记得刚刚步入大学殿堂时,自己何等意气风发?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本是我辈豪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理应我辈风范。可是学着学着,我看到了:因为不考,所以不学;老师,考试求重点;我干嘛需要理解?直接记住就可以了;看什么工具书?考试只考课本……作为学生,我能理解大家渴望及格的心情,甚至我也拥有和大家一样的渴望获得大家的掌声、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渴望获得奖学金的急切心情。这些心情我理解,我同意,作为学生现阶段考试是基础。可是我们为了考试疲于奔命、盲目强记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停下脚步问下自己:现在学的知识有没有什么联系呢?和我以前学的有关联吗?如何把他们运用到实际呢?并不是每个问题都有答案,或许短期内我们找不到答案,可是有了这些实事求是的思想,一点一滴、一步一前,每天就是一个1.1,若干天后1.1的N次方就是很大的数据,那时候答案或许显而易见。试想:当我们把知识实实在在贯通着学,即使每天少学点,尽力把学到的东西内化,这样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去考研如探囊取物,去工作炙手可热,去创业异军突起!就拿我们宿舍室友作例子吧,我们宿舍有三个同学,大家一起学系统解剖学,甲同学看书、抄书、再把书上内容抄到作业本上,乙同学看书、背书独立完成作业,丙同学读书、结合病例和实验、部分完成作业。一学期下来,乙同学考试成绩我相信是最好,可是你若是医院你要哪位同学呢?其实,实事求是在学习上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决定我们将来成功与否的价值观取向。
我彷徨,这些虚浅的现象并不是呆滞着,更没有主动退化,反而愈演愈烈,渐渐向实事求是吹起冲锋的号角。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毛主席的一句话:脚踏实地,自力更生,共产党员做实事。返观我们现在的部分官员、党员,我们可以花几千万把政府马路、大厅、会议室修的富丽堂皇,可就是不能保证住了几千人的小区楼房的质量;少数地区向外大肆宣扬自己产煤多少多少,人均收入几何几何,可殊不知活着人的“表浅”幸福是站在多少亲朋好友枯槁的肩膀上,是蒸馏于多少矿兄矿弟血泪中的啊!据官方统计,仅因为煤矿事故遇难的同胞有:2000年5798人,2001年5670人,2002年6995人,2003年6702人,2004年6027人,2005年5491人,2006年6072人,2007年3786人,2008年3210人,2009年2700人……这里连串的数据不仅仅是一堆简简单单的数字组合,更不是人们茶钱饭后的谈资,他背后是成千上万普通家庭的梦魇、折磨和一辈子痛苦的源泉。笔者老家在湖北贫苦农村,地少人稠,很多青少年被迫离家外出务工,其中有几家就选择了去鄂北挖煤。别看他们回来风风光光,可是一问起他们的辛酸生活时,他们总会挤下一把眼泪。有一个大叔叫老张,曾哽咽对大家说:每次我下井之前总会把爸妈、老婆、孩子的相片带上,因为听说遇到事故精神支柱会让我们存活的更久……我想老张的这番感受在定会在中国上千万的矿工兄弟里面引起强烈共鸣。撇开这个被说滥了的话题,随便挑一个老百姓生活一片剪影,我们会感叹:居然我还在中国活着…….今天奶粉有毒,明天自来水含氯,后天公路坍塌,大后天房子倒了……我没有否定部分官员等社会掌权人员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人人生而平等,人人享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力”(《选自独立宣言》),可是我们是否在自己快乐的同时实事求是的帮着底下人民走上康庄大道呢?爱因斯坦说过:我们现在吃的、喝的、住的都是别人给予的,我们学习的知识都是靠别人传授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此刻我想到了即将卸任的温总理,每次苦难都有他老人家的身影,只不过10年来这条身影逐步在弯曲。而山西某些产煤地级市现在实行一种新型监督制——领导带头下井制。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只有让我们高层的人深深体会到生死一线,他们才更加实在的监督高质量、做高质量的工程。
迷茫、彷徨过后,我也会反思:自己简简单单的叫嚷抱怨有用吗?为何不用口、用笔实实在在地向人们宣传自己的思想呢?于是我为这一沦丧的价值观呐喊!
我呐喊,就像鲁迅先生挚爱伟大的祖国而犀利的批判一样,因为我爱我的大学,我希望我甚至我后人的社会能充满幸福欢笑,因为我也祝福祖国日新月异、蒸蒸日上,所以我汗颜执笔写下自己的价值观,仅以呐喊即将麻木的部分人们:实事求是!我呐喊,因为我感受到我们社会虽然诟病百出可是依旧值得我期待。最振奋我的是在我迷茫、彷徨之际,国家和社会已经开始行动,其中:“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似乎对我遵从的实事求是的价值观是高度肯定,给我干涸的心灵注入一渠清泉,让我更有心力去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并且在行动上慢慢的感染身边的人,把实事求是的价值观发扬光大。我呐喊,希望度过这篇文章的人们也能扪心自问我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实事求是了吗?至于是与否,答案也不重要,有了这分价值思想,实事求是的价值观也会慢慢形成;当然,我更希望我们不只是表浅的提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我们要行动。孟子一日三省,我们为何不可:我为学做事脚踏实地了吗?我对人诚实吗?我对社会动了歪心思了吗?学习上联系多一点儿,和人交流感情真挚一点儿,办事实在点儿„„一点儿,一点儿,13亿人的一点儿就汇成万里长江,脚踏实地的价值观就是奔腾的江水灌溉每个人的心田!
此刻,写下这篇论文我心里汹涌澎湃,内心对实事求是的价值观更坚定不移。我不后悔花几天来思考自己和社会的价值观,不后悔通宵达旦一气呵成朗朗几千字的感悟,因为这本身就是实事求是!
参考文献:
1、王小波——《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2、周立波——“一周立波秀”
3、新京报——《十八大报告用24字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新华网——《近十年对中国煤矿事故的统计》
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的价值观》
第二篇:“道德储蓄”和道德沦丧
“道德储蓄”,毫无疑问,是将公民最起码的道德象人民币一样,储存在能够人为管理的“道德银行”里。
“道德储蓄”不是我提出来的,我也没有那么高的智商。下班回来,某新闻综合节目正在播放新闻——“道德储蓄”一词就突然进入我的视野。
也许是本人才疏学浅,阅历不深,虽然在世界日新月异的今天,出现诸如pk、海选、博客等新鲜词汇绝非新闻,但第一次听到“道德储蓄”这个称谓,我还是大吃一惊:道德究竟怎么了,还要“储蓄”!
原来某市某小学成立了“道德储蓄所”,不但有正规的教室,有系统的组织机构,参加“储蓄”的同学更是成百上千,在全市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电视对该新鲜事物的出现正作着全方位的报道,进行了十分的肯定和百分的赞扬。
记者采访的已经是第二任行长——一个十余岁的女孩,看她“成熟”地对白,看那些“储蓄单”上一行行“x月x日帮助老奶奶过马路”、“x月x日帮助xx打扫卫生”等等不一而足的“道德”记录,看着络绎不绝前来存储“道德”的学生们,我没有感到欣慰和高兴,相反,我的心是沉重的,我觉得这些“新闻”的本身是悲哀的,这些学生们是“可怜”的,道德,又如何能够放在帐面上储蓄起来呢?
大多数正常的公民是不会吝啬付出“吹灰之力”去帮助一个相对的弱者或者正需要帮助的人。而做这些事我们同样不会想以后会因此得到多少回报,或者得到多少好处,多少赞扬。老百姓常讲的“行善积德”也大致如此,“行善”是为了给自己“积德”,或者说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而对于一个得到帮助的人来讲,会将这种诚意地帮助当作一种“恩情”铭记于心,尽管施恩者只是“伸伸手”而已。得到帮助的人同样会把这种“感恩”传递下去,再热心地帮助别人,世界便多了无数欣慰的笑声和永恒灿烂的美好。
如此可以看出,真正诚挚的帮助不需要记录和夸奖,自然能够营造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如今我们将这些“好人好事”记录在案,本身便失去了滴水之恩不求回报的根本。另外,既是“记录在案”,就难免让一些同学为了“面子”或者为给老师一个“好印象”,或者为了那个“三好学生”的名额或者其他的任何理由,故意寻找好事做,或者干脆夸大、制假„„如果那样,这“道德储蓄”储蓄的东西恐怕会立刻变了质罢!
一种事物的提出,总有他相反的暗示。当媒体高声报道xx领导两袖清风、不占公家一分一厘、为老百姓干实事的时候,正说明了贪污腐败、以权谋私、弄虚作假的绝大多数。我们唱的赞歌本来就是一个国家干部本身应该拥有的素质,就象一个完整的人一定会用脚走路一样,可是用脚走路却成了新闻,廉洁自律却成了榜样,这不正是说明清官的缺失吗?同样,道德可以储蓄,正说明了道德在社会中的缺失和沦丧,而不是富有。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今我们的教育家们却让他们从小接受索取回报的“道德”,让他们参与更深层次社会活动,让他们接近媒体显示自己,让他们把人生最宝贵的学习基本素质的时候将所谓的“道德”放在纸上衡量,让他们从此撇下“真正的道德”而追求那些无聊的“储蓄”,而不是从思想品德的根本下手,而不是教他们雷锋的故事、“孔融让梨”等具有优良传统的东西,这不能说不是教育的另一种悲哀!
不知道这些“道德储蓄”怎样提取出来,又怎样计算利息!
再往最好处想,希望这些“道德储蓄”不是学校在为了生源而进行的故意抄作。
第三篇:实事求是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实事求是的看法。
这个题目有有两个要点,一个是结合生活实际,二是谈谈自己的看法。那现在我就实事求是的谈谈自己对实事求是的看法——
实事求是的说,我一点儿也不喜欢这个《毛概》课,连他的兄弟《思修》、《现代史》也非常不喜欢,除了我大一的上《思修》的第一节课有认真地听,认真地做笔记外和考试课有认真地抄之外,我有上的每节课几乎都是昏昏欲睡,或者说直接就睡了吧!在者,就是直接用手机上网、看其他电子书,要不是为了修学分,我还真的不想来。
老师,我这样会不会被批斗、或者期末考你记《毛概》我不及格啊?其实我只是实事求是的说出了广大同学们的心声。课本第61页里面也说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我想我应该受到称赞,因为我实事求是。但实事求是未必是好的,是有风险的。举一个例子,某某官员曾在“给党提建议”的会议说了句“党在国上,人在党上”就被抓去批斗了。请大家原谅我,我用百度查了“党在国上,人在党上”还有“天安门事件”的一些资料,结果上面是显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的,而我又不会翻墙,就只能含糊地说出例子,本来我应该实事求是的给出具体的人物、情节、环境、起因、经过、结果的。
如果说“实事求是”是一个全程命题,就是说“对于社会中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实事求是”通过上面这两个例子,就可以否定掉了,因为推翻掉全称命题只需要给个反例就行了。那我再谈谈实事求是的特称命题,也就是“存在社会中的一件事情,存在实事求是”。这个命题才有可能是正确的。
一、实事求是,我是流氓我怕谁,(1)据美国中情局前职员爱德华·斯诺登爆料:“棱镜”窃听计划,始于2007年的小布什时期,美国情报机构一直在九家美国互联网公司中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从音频、视频、图片、邮件、文档以及连接信息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2)维基解密公布驻伊美军射杀记者及平民录像。
二、实事求是是有风险的三、
第四篇: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大学生就业
摘要: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生越来越多。本着高学历,就业好,很多大学生放不下身段,工作也越来越难找。实事求是包含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些都是大学生就业可以运用的。
关键词:实事求是、大学生、就业形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事实求是。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按正条件和目的。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由此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伟大的成绩。这条思想路线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一度被偏离,是党的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这条思想路线不仅被重新确立,而且还获得了新的丰富和发展。
在新时代,把握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必须紧密结合新的世道内
涵,以新的实践丰富我们的理论,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然而反
观我们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情况却不乐观。
一、大学生的现状
现在的年轻一代,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代,注定要承
受付出转型代价的一代。他们的上一代,实际上仍然在吃传统体制的旧饭,并未真正的投入到市场竞争中;他们的下一代,将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获得很大程度的劳动保障;而他们这一代,将注定在20
年后的“白领失业浪潮”中变成中国社会最悲惨的人。这是时代的代
价,没有办法的。
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从个人方面来讲,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成才
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社会方面来讲,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高等教育本身来讲,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大学生
就是把理论付诸于实践的一个群体。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
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
意性;就要全面看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树林,以偏概全;就
要发展地看看问题,决不能静止地僵化地看问题;就要把现象当做入
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
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现在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我国的教育体制
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
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
仪和法律观念,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没有注重把理
论联系实际,才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另一个当代大学生的缺点——怕吃苦,爱面子。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比较爱面子,怕从事底层的工作被朋友亲戚看不起,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缺少社会实践,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实践与理论缺乏紧密联系。大学毕业生反映,现在很多企业单位都要求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动手的能力。但是,现在的一些高等院校,注重了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实际工作技能的锻炼和提高。就业观亟待改变。有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不是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而是凭空想象,一步到位,理想化。再就是攀比、讲条件,从而出现就业难。没有社会实践,没有实事求是,没有摸清社会的潜在地雷,没有从实际出发,大学生寸步难行。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从总量上来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一方面,“用武之地”找不到“英雄”,另一方面,“英雄无用武之地”;一方面,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生产第一线和艰苦行业,以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人才大量积压,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人才资源浪费严重。
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
1.经济转型期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下岗再就业人员多,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2.高校扩招使人才市场上大学生供给量增大,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仍低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高校毕业生需求仍然短缺。3.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类型特征鲜明、整体走势明朗、社会认可又认证、难度初见缓解、产学途径渐趋畅通、人才市场趋理性、观念得以改变。4.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1)大学生难在传统的就业领域或岗位就业。(2)就业体制存在障碍。
(3)就业率统计和评估方法有待完善。(4)促进大学教育与就业市场协调发展。(5)加强大中小学就业与创业教育。(6)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7)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三、我们应当怎么做?
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要转变就业观念,确立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先就业后择业。要认真做好个人就业推荐材料的准备
(一)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基层去,到艰苦地区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基层工作,充实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扶贫、公、检、法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奉献!
(二)毕业生就业要面向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以及服务行业,这些行业人才需要量很大
(三)毕业生要充实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到国外就学,就业,参加“专升本”继续学习,鼓励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
(四)毕业生就业找工作方法:
1、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供需见面会”
2、参加网上招聘会活动
3、毕业实习与就业结合,争取实习结束后为单位所聘用
4、发挥家长和社会力量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实事求是作为认识真理的基本途径,它要求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任何主观的臆想出发;坚持从纷纭复杂的事实材料中寻找内在的联系和规律,而不是将事实材料任意割裂成支离破碎的碎片,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而不是用框框来套实践,把主观的意志强加在实践之上。
所以,我们就业问题上要做到实事求是。不怕吃苦,不眼高手低,一切以自身的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寻求一份自己热爱而且符合自己实际的工作。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又必须求真务实。坚持实
事求是,就要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创业和就业就不会太难。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部分内容摘自百度文库
2011/10/31
第五篇:实事求是
大学里的我与实事求是
刚进入大学,最让我不适应的就是学习方式上的巨大改变。老师在课堂上自顾自的一路飞奔,嗖嗖嗖一堂课下来,一章的内容就讲得差不多了。不少老师还有点儿口音,也给我听讲造成了一些困扰。想想以前,中学老师一堂课就讲一点儿新内容,总会留大量的时间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所以,一般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下还是很轻松的。而现在,我上课听也听不懂,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起来再听又跟不上,索性抛开老师自己看,但时不时的还要操心一下老师说了什么。如此,一堂课就混完了。往往当我们补落下的课时,课上看的又忘掉了,还要再自学一遍,才会写作业。再后来,有时连课也不想去了,心想,还不如自己看呢。我曾一度陷入这样的苦恼中。看着课间睡倒一片的同学们,我想我并不孤单。
当我决心要改变这困境的时候,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反思问题出在哪了。有同学会说,这老师讲的太差了,有同学会说,这课学了有什么用,以后工作都用不到......我尽量让自己做到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不盲目的推卸责任,也不苛责自己。最终,我得出结论,对于我个人来讲,造成这种恶性循环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上大学是我第一次独立生活在小集体中,没有了爸妈的“唠哩唠叨”,我便自由散漫了,常常和舍友看电影,聊天到深夜,早上起来几乎是抓起书包就往教室跑。我觉得这样的同学应该不在少数。如此,一大早上课,教室里就卧倒一片的景象也就不难理解了。作息时间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我们学习生活的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老师常常也会说起,现在课时比以前少了,但是教学内容却不减少,老师们迫于要完成教学计划的压力,不得不抓紧课堂的每一分钟,自然无法顾及太多。发现了问题,如何解决呢?第一点,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保证科学的作息时间。今日事,力求今日毕。每天都会有很多新的任务涌上来,如果拖着不做,那它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第二点,利用同学间的交流以及网络上的信息,在选课前先对课程、老师进行一下调查研究,一方面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老师,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前人的经验,对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所了解,便于提前有所准备。
现在大三的我,已渐渐退去大
一、大二时的青涩。实事求是的态度让我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少走了不少弯路。如果不是实事求是,我可能成为一个愤青,怨天、怨地、怨人,就是不知道怨自己。如果不是实事求是,我不会像现在这样快乐的学习生活,几乎每堂课都轻松并且有收获的度过,大部分作业都认真从容的完成。现在的我认为,只有把握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才能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否则,错误的将责任完全归咎于任何一方,都不利于我们找到正确的出路。所以,我们需要实事求是。
但在大学,我可以切身感受到的实事求是的缺失。
我们的专业是经济学,是一个文理兼收的专业,对于我们文科生来说数学就好像一座总也翻越不过去的大山,经济模型等更是需要良好的数学基础。其实我们很无奈。首先,作业涉及到的方面往往是我们的积累中从未有过的,我们需要自发的补给知识,没有人明确的告诉你怎么做,查资料、筛选有用的资料、读懂进而使之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些大都是独立执行的。其次,一个作业所给的时间并不长,根本不足以将所有的工作都做得很充分。同时,我们还有很多非专业课的任务在进行,时间紧迫,不等你掌握,作业就要交了。所以,我们只好不求甚解,不懂装懂。
我们是被迫暂时丢下了实事求是。我想,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明白,匆忙应对只是无奈之举,只能应付一时,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不可以抛弃的。可谁可以保证,这样的做事态度不会生根发芽呢?
我还看到有不少人重视学习,刻苦钻研,但仅是最狭义的一种,只有学分绩点、竞赛成绩、实验结果、论文篇数,是“实实在在”的,能帮助自己拿到奖学金、保送研究生、获得各种荣誉。更有甚者,甚至连这一种学习也不重视,口中念叨着“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顺口溜,只要老师不点名,就懒得到教室去上课,作业也只是胡乱应付,期末将至,才临时抱佛脚,想尽一切办法“抢分”,平时,却把大把大把的时间,都
花在了娱乐享受之上。可悲的是,我们身边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舍弃了实事求是这样一种严谨、务求真谛的治学态度,仅追逐个人的利益。我们承认个人的进步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样,即是是为追求个人利益的进步,也是有益的,但是如果这种追求完全抛弃了实事求是,那么,他们追求就有可能会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甚至是以损害他人的权益来谋求自己的私利。这是非常可怕的。
前几天,老师给我们放了一段视频,视频报道的是山东某高校学生自创的诚信小店的故事。店主当时本来是出于创业的目的在校园中的一角摆起了小摊,买一些文具用品,不过特别的是这个小店无人看管,靠同学们自己的自觉性,实事求是精神,自己拿东西,自己付钱,自己找钱…但是刚开始的生意并不理想,买的人不是熟人就是出于好奇。但是随后加盟的同学想出了一系列好办法,使得小店一步步走上正轨,诚信小店也更名为诚信驿站,小店成立的两年中盈利的80%都用来帮助贫困的大学生。这段视频让我为之动容的地方首先是大学生的实事求是精神,他们愿意用自己的实事求是带动周围的每个人;更重要的是店主的实事求是精神,他们并没有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充分做到了来自同学,回归同学,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让人感动,让人深思!
从我们的学习、生活实际中,就可以看出实事求是在我们个人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指导作用,因此作为中国的脊梁,栋梁之才,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和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高思想修养,以
便更好地服务社会,成为有用之才,实现人生价值,担负起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