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济南市发展服务业调研实施方案
济南市发展服务业调研
实施方案汇编
济南市发展服务业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3月
目录
总体工作方案
济南市发展服务业调研工作分工及推进工作计划方案………(1)
细化实施方案
1、市委宣传部调研小组实施方案………………………………(7)
2、市发改委调研小组实施方案…………………………………(18)
3、市经信委调研小组实施方案…………………………………(23)
4、市城乡建设委调研小组实施方案……………………………(27)
5、市交通局调研小组实施方案…………………………………(33)
6、市商务局调研小组实施方案…………………………………(41)
7、市统计局调研小组实施方案…………………………………(49)
8、市旅游局调研小组实施方案…………………………………(52)
9、市政府金融办调研小组实施方案……………………………(57)
10、市工商局调研小组实施方案………………………………(60)
济南市发展服务业
调研工作分工及推进工作计划方案
市发展服务业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市委关于全市发展服务业调研工作的部署要求和《济南市发展服务业调研工作总体实施方案》、《济南市发展服务业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制度》等,结合相关部门的职能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调研工作分工
(一)市委宣传部调研小组
配合部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体育局。
调研内容: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文化企业、文化产业项目发展情况;文化产业按行业分类统计及发展情况;文化资源和人才情况;文化市场体系基本情况;体育和娱乐业发展情况;省会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潜力、趋势和问题差距;推进省会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对策措施。
(二)市发改委调研小组
配合部门: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
调研内容:教育、卫生发展基本情况,及其在自身和满足公众需求中存在的问题,助推进教育、卫生发展的举措和建议;经济类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在服务济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挥情况,发挥经济类社会组织服务济南经济发展的举措和建议;总部企业
—1—
现状,吸引、鼓励总部企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调研小组 配合部门:市科技局。
调研内容:物流及仓储业、电信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冷链物流、物联网、节能环保服务、研发设计与制造服务等的基本情况;各行业重点企业经营规模、运营状况、未来打算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重点产业对物流等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情况;推进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定位、问题差距及对策措施。
(四)市财政局调研小组
配合部门: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调研内容:服务业及各行业、重点企业对地方财政、税收的贡献情况;我市及争取国家、省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扶持资金、税收政策情况;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措施的建议。
(五)市规划局调研小组 配合部门:市国土资源局。
调研内容:目前城市总体规划及服务业空间布局情况;国家、省、市规划的政策要求;规划、土地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及建议。
(六)市城乡建设委调研小组 配合部门:市住房保障管理局。
调研内容: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住宅市场、商业地产市场、写字楼市场、酒店市场的产业规模、市场规模、实体规模等情况;省会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优势、潜力、动态需求和问题差距; —2—
推进省会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对策措施。
(七)市交通运输局调研小组
配合部门:市政府口岸办、市邮政管理局、济南铁路局、山东机场有限公司。
调研内容:交通运输、邮政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公路、铁路、航空、水路运输、城市客运和邮政业的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发展优势、潜力、需求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
(八)市商务局调研小组
调研内容:商贸服务业及各行业的基本情况;批发和零售业、餐饮和住宿业、居民服务业重点企业及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商贸物流配送、融资租赁、会展、特色商业街(区)、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二手车市场等发展现状、优势潜力、问题差距;服务业利用外资及对外开放情况;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九)市统计局调研小组
调研内容:服务业统计数据,并据其作相关分析;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其他调研需要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改进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对策措施。
(十)市旅游局调研小组 配合部门:市城市园林绿化局
调研内容: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旅游业重点企业发展情况、旅游业项目开发建设情况;省会旅游业发展优势、潜力、未来趋势;建设国际旅游名城的问题差距;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3—
(十一)市政府金融办调研小组
配合部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山东省银监局、山东省证监局、山东省保监局。
调研分工: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省会金融业发展的优势、潜力、需求和问题差距;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发展情况、趋势、效应分析;推进金融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十二)市工商局调研小组
调研分工:服务业市场主体登记数据,并据其作相关分析;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其他调研需要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服务业市场准入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服务业市场主体发展的对策措施。
二、推进工作计划
1.3月1—20日,各调研小组完成所负责的调研范围内容基本情况部分的调研,形成书面资料,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2.3月21—31日,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服务业总体评价指标体系、分行业总体评价指标体系、行业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服务业各行业调查数据汇总。
3.4月1—20日,各调研小组对所负责的调研范围内容进行分行业、分类别、分项目调研,形成书面资料,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4.4月21—30日,各调研小组梳理筛选重点调研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全部完成整个调研工作的情况调查,形成书面基础资料,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5.5月1—20日,各调研小组对前期形成的调查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各调研小组所负责的调研范围内容的综合和子 —4—
调研报告的初稿。
6.5月21—31日,各调研小组完善定稿所负责的调研范围内容的综合和子调研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形成全市服务业总体调研报告的框架思路。
7.6月1—20日,领导小组办公室起草形成全市服务业总体调研报告(草稿)。
8.6月21—30日,提请市委政研室对全市服务业总体调研报告(草稿)把关,各调研小组的综合和子调研报告一并提供,形成征求意见稿。
9.7月1—10日,分别召开有关专家、重点企业座谈会,广泛听取对总体调研报告(征求意见)的意见,修改形成报送稿。
10.7月11—20日,提报市发展服务业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发展服务业总体调研报告(报送稿)审议。
11.7月21—31,根据市发展服务业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对总体调研报告(报送稿)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12.8月份,提报市委对全市发展服务业总体调研报告(报送稿)审议决策,并按照市委审议意见进行再修改补充完善,形成终稿。
三、调研工作要求
1.各调研小组所在部门互为配合部门,各调研小组之间及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之间,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本着“团结、合作、共享”的原则,分工不分家,建立高效的运转机制,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办法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所承担的调研任务。
2.各调研小组根据本方案的调研工作分工,要对其所负责的
—5—
调研范围内容进行分解,形成具体、全面的细化实施方案,特别是王敏书记在全市发展服务业调研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的问题,要全部列入调研范围内容,并搞好深入调研。各小组在调研工作中新发现的重点问题,要及时进行补充。各小组的细化实施方案在本方案正式印发一周内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3.各调研小组根据调研工作分工,对所负责的调研范围内容至少形成一个综合性调研报告,范围内容较多的要形成多个子调研报告,具体形成几个子调研报告由各调研小组确定,各调研小组的综合调研报告和子调研报告,将统一汇编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和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4.各调研小组在完成所负责的调研范围内容的同时,要根据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安排,积极配合完成服务业总体评价指标体系、分行业总体评价指标体系、行业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服务业各行业调查数据的设计、统计和汇总,提供调研需要的全部资料。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要按分工完成全市发展服务业总体调研报告的起草及其他临时安排的工作。
5.本方案推进工作计划各时段安排,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作必要调整,但其进度只能提前、不能后延,并保证质量,以确保整体推进工作计划有序有效落实。
—6—
市委宣传部调研小组实施方案
一、调研目标
1.全面深入摸清济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准确反映文化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益和行业分布、地区分布等基本情况。
2.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措施。根据调研数据和基本情况分析,找出当前济南文化产业存在问题,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布局上,研究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措施。
3.健全文化产业统计调查制度。以本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调查项目、调查指标和统计参数,健全有利于全面反映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规模、结构、效益和水平的统一规范的文化产业统计调查制度。
二、部门组织
文化产业调研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成立文化产业调研小组组织实施。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如下:
1.市委宣传部:负责审定济南市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实施方案;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工作。
2.市统计局:负责济南市文化产业相关数据的整理汇总,提供限额以上调查单位名录,确定限额以下样本单位;完善统计指标体系
3.市文广新局:负责文化艺术服务、文化设施服务、群众文化服务;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电影电视剧制作;新闻、出版发行及版权服务等方面数据指标的收集、报送。
—7—
4.市体育局:负责全市体育器材生产、销售类企业;体育场馆规模、运营、分布情况及体育彩票业等数据的收集、报送。
5.市工商局:负责全市文化娱乐企业数量、规模、分布情况等数据的收集、报送。
三、调研方式
1.资料收集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结合本部门统计年报、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提供资料,采集静态和固定数据;对重点企业、园区、项目现场走访调研,获取即时、准确数据,记录整理文化企业对产业政策、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2.全面调查与重点调查、抽样调查方法相结合。以济南市经济普查最新数据为基础,全面调查和整理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文化个体户的数据信息;对规模以下、限额以下文化企业、个体经营户和部分部门系统外的文化服务业单位采用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调研方法。
四、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内容包括:济南市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市场的总体情况;文化产业各门类及体育产业发展情况;文化企业、行业组织发展情况;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情况;产业生态学视角下的基础设施、文化氛围、文化市场体系、政策制度环境等文化产业各生态要素的基本情况。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市场总体情况 1.文化产业总量及占GDP比重 2.文化产业主体构成、从业人数
3.文化产品(服务)消费总量、增长趋势及占GDP比重;文 —8—
化产品(服务)消费主体结构。
4.娱乐型、消遣型与发展型、智能型文化消费比例;原创性文化产品(服务)比例及增长趋势;品牌文化产品(服务)比例及增长趋势;小众与大众文化市场消费比例;调研文化消费新热点和增长点。
5.文化消费价格区间比例;文化消费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区域文化消费能力及影响因素。
6.场馆、市场等文化基础设施与文化园区内的文化消费比例及发展趋势;活动等促销手段与常规静态销售数额比例;文化消费市场的城、乡区域差异(总量、比重、增长速度)。
(二)文化及相关重点行业发展情况 1.传统文化产业门类
(1)新闻出版发行
① 行业整体规模、组成结构分析;区域行业规模分析;图书、期刊、报纸结构分析。
② 图书、期刊、报纸、音像、电子出版物、数字出版、印刷复制的总量规模;出版物的发行、出口总量规模。
③ 新闻出版发行单位数量、构成结构;企业法人情况、就业人员规模。
④ 重点图书出版集团、报刊发行集团、印刷集团的数量、规模、排名;传统产业园区、数字出版基地的数量、规模、营业收入、入驻企业情况。
(2)广播电视电影服务
① 行业整体规模、组成结构分析;区域行业规模分析;行业
—9—
单位数量、总收入、收入结构、增加值、从业人员数量。
② 广播、电视播出套数、播出时间;电视节目栏目、原创电视节目栏目数量及比例;公益广告、电视剧的制作、播出数量。
④ 影院、银幕数量,电影总放映量和票房总收入;影视基地数量、规模及分布情况。
(3)文化艺术服务业
① 文艺院团数量、性质、人员及作品创作数量、演出场次、收入等基础数据统计。
② 戏剧、音乐、舞蹈、杂技、少儿类演出的数量、收入及各自比例。
③ 剧场、演艺场馆、兼营演出活动的文化体育场馆等场所数量、运营状况、收入与场租比;剧场演出、旅游演出、演唱会演出各自数量及比例。
④ 文艺演出的合作经纪公司、票务公司、舞美工程企业情况及演出内容的结构分析。
(4)工艺美术品生产行业
① 工艺美术品生产、销售企业数量、类别、年销售额;相关交易市场数量、交易量、交易额情况。
② 工艺美术品销售、展示场所的管理运营单位、具体位臵、经营商品、占地面积、营业面积;入住企业数量及主要企业情况;去年和今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税收总额等情况。
③ 工艺美术生产的上下游行业、与非遗项目有关的行业整体情况、发展态势;梳理工艺美术生产的批量化手段与非遗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10—
2.新兴文化产业门类(1)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
①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总产值、增加值、占GDP比重及各分支行业的比重分析。
② 文化创意企业数量、从业人数、产品结构、运营状况分析;大中小微规模的企业数量及产业贡献比重;不同性质的企业数量及产业贡献比重。
③ 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的人才结构和目标市场分析。④ 重点龙头企业的数量、规模和排名;各类创意园区的数量、规模、营业收入、入驻企业情况;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区域份额统计。
(2)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
①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总产值、增加值、占GDP比重及各分支行业的比重分析。
② 经营性景区、歌舞厅、酒吧、网吧、游乐场等文化休闲娱乐场所数量、规模、分布及结构比例统计;室内娱乐活动类、休闲健身类及其他娱乐活动类场所数量及规模统计。
③ 休闲娱乐服务业主要品牌企业场所数量、规模及市场份额分析;休闲娱乐服务业区域份额统计。
(3)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
① 在济南注册或经营的,持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为主的网络信息企业数量、规模;从事数字传媒、网络信息科技、互联网数字营销、云媒体平台、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企业构成比例及发展情况。
—11—
② 有线、卫星、无线电视覆盖比例,全市广播传输覆盖率;信号传输、覆盖与接收范围,设计、安装、调试、测试、监测等服务机构情况。
3.体育产业
(1)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值、增加值、占GDP比重及各分支行业的比重分析;体育与相关产业主要企业市场占有率、体育相关市场主要企业的经营情况。
(2)体育组织管理活动单位、体育场馆管理活动单位、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单位、体育中介服务机构、体育用品生产单位、体育用品销售单位、体育彩票销售网点数量。
(3)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分布及运营情况;社区健身设施建设、配臵、使用情况;体育彩票发行与销售情况。
注:需分别说明以上产业的企业聚集现状(企业数量和主要企业的具体情况);效益情况(去年和今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增加值;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对本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利税情况;税收情况等)和下一步发展重点等。
(三)文化企业、组织发展情况 1.文化企业总体情况
文化企业总量、所有制性质、发展阶段、涵盖主要门类、从业人员数量;文化产业各门类的企业构成比例;上市及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涵盖门类、从业人员数量;文化产业核心层、相关层、外围层的企业数量和规模、从业人员数量。
2.重点龙头企业、集团
(1)年收入过亿元、2000万元、1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龙头 —12—
文化企业。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法人代表、主要产品、主要生产经营范围;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生产经营总收入和实现利税及实现税收情况;下一步发展方向及战略规划等情况。
(2)文化产业各门类中较强实力的大中型企业。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法人代表、主要产品、主要生产经营范围;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生产经营总收入和实现利税及实现税收情况;下一步发展方向及战略规划等情况。
3.涉外文化企业、集团
(1)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文化企业。调研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类型、出口国家或地区,去年出口总额,下一步发展方向及战略规划等情况。
(2)境外注册子公司或有境外分支业务的文化企业。调研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类型,产品链条组成,企业所在地和境外主要生产经营范围;去年出口总额,下一步发展方向及战略规划等情况。
4.亟待解决问题的文化企业
(1)需要贷款的文化企业。调研所需贷款数额、贷款用途及贷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制定扶持措施的前瞻性数据。
(2)需要解决产品销售问题的企业。调研企业产品滞销的原因,分析症结,分析制定扶持措施的前瞻性数据。
(3)需要解决科技攻关的问题的企业。调研相关主要企业所需要科技攻关的项目,合作方式及其他有关问题,分析制定扶持措施的前瞻性数据。
(4)需要帮助解决其他问题的企业。根据企业反映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说明相关企业的有关情况,分析制定扶持措施的前
—13—
瞻性数据。
5.商会、协会等文化产业行业组织发展情况
(1)选择济南市民俗旅游文化产业协会、济南历下区文化产业商会、济南市青年企业家协会文化服务产业组为调研对象,调研文化产业、行业组织的数量、功能、分布行业、组织结构、成员等基本数据。
(2)文化产业、行业组织承担的研究课题、学术交流、行业培训等协会活动及成果情况。
(3)文化产业、行业组织内部自律制度和相关举措及建议。
(四)文化及相关产业行业融合发展情况 1.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文化旅游项目数量、规模、区域分布、相关配套服务情况;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系统是否完备;项目开发成本(建设、宣传、运营);去年文化旅游总收入、游客总数量;创新文化旅游项目与传统景点旅游的比例;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定与落实情况。
2.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
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文化科技企业、文化科技项目的总体发展情况;技术创新导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比重及趋势;文化包装导向的科技产品的比重及趋势;新兴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发展规模及趋势;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定与落实情况。
3.文化产业与商业融合发展
文化主题街区、商铺、商厦建设、运营、企业入驻情况;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产品的现代开发与展销企业数量、规模;文 —14—
化产品营销渠道和体系建设情况;文化产品版权保护与交易情况。
4.文化产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
与银行合作的文化企业数量、合作方式、资金数额等基本情况;享受金融扶持政策的文化企业、园区和项目的数量、规模、优惠内容、年限等数据;轻资产质押、效益抵押、股权抵押等合作方式的比重及变化趋势;银行现有的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情况,文化企业价值评估和文化产业融资认证机构的发展情况。
(五)文化产业各生态要素的基本情况 1.文化设施
(1)文化景区、公共场馆、文化市场、会展场所、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村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规模、分布、建设进程及运营情况。
(2)已建、在建、拟建文化园区情况。明确园区占地或拟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园区建设投资总额或计划投资总额;入驻企业或拟招商企业数、就业人数以及重点企业的具体情况;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总收入、利税总额、税收总额;在建园区目前进度、投资和竣工时间;拟建园区的投资主体和目前规划及用地情况等。
(3)废旧园区、厂房、仓库、楼宇等可再利用设施。明确产权单位;占地或拟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预估改造面积、成本及改造利用意向。
2.文化氛围
(1)历史有形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历史名迹、历史名人故居、—15—
工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商业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民间工艺等。
(2)历史无形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名人、历史传说、历史民俗故事、历史文化传统等。
(3)现代有形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公园景区、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等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文化事业项目载体。
(4)现代无形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现代文化名人、现代文艺力作、现代文化需求热点、现代民间工艺等。
注:以上各类文化资源,需在调研中厘清其历史沿革、特点优势、开发价值、产权或管理单位、目前状况等基本信息,明确面临的开发困难和下一步开发目标及计划。
3.文化市场体系
(1)文化用品和文化服务等专业市场建设情况。调研各市场管理运营单位、具体位臵、占地面积、营业面积、入住企业数量及主要企业情况;去年和今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税收总额;主要经营商品等情况。
(2)调研文化资本市场、文化产权市场、文化技术市场等要素市场情况及其他相关情况。
4.政策、制度环境
(1)中央、省、市已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落实情况。通过企业走访和问卷调查方式,重点明确哪些政策未落实到位及未落实到位原因。
(2)济南市针对特定产业门类的专项政策落实情况,通过企业走访和问卷调查方式,重点明确哪些政策未落实到位及主要原 —16—
因。根据企业意见和调研结果,提出济南市需要出台的新政策建议。
(3)济南招商引资引智政策的推进情况,对今年招商引资引智落实情况进行排查,说明今年计划招商引资项目落实情况;各项目引进资金和人才情况;哪些项目按计划推进和落实;未能按计划落实项目的主要原因;今年需结转明年的项目情况;今年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及占本单位项目投资总额比重等。其次明确明年招商引资引智的重点文化产业行业、重点文化企业、重点文化项目、合作方式、拟引资金额;招商主要地区和对象、主要招商方式和措施。
五、实施方式
1.我部按照处室职能配合,具体由文改办负责。2.委托专业机构配合实施。
六、推进计划
1.3月31日前,收集基础数据和资料,确定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
2.4月1日—4月30日,完成调研和综合性调研报告初稿。3.5月1日—10日,完成意见征求、修改等工作。
—17—
市发改委调研小组实施方案
一、调研内容
(一)教育
1、教育供给
(1)教育机构。学校(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数量、名单,各县市区学校拥有量。培训机构数量、类别、名单。在线教育机构数量。大学、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和在线教育的专业设臵。
(2)师资力量。教师总量,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数量。教师专业背景、学历层次。有海外留学、“211”、“985”教育背景的教师数量、占比。
(3)教育费用。近三年教育费用总额、增长幅度,政府、社会、个人三方教育费用数额、占比,政府投入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学前教育数额以及各部分占比。
(4)入学、毕业情况。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毛入学率。近三年大学、高(中)等职业教育毕业人数、就业率,毕业生中留济工作人数,毕业生从事各行业(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等)人数。
(5)特殊群体受教育情况。济南市农民工数量。现有农民工培训机构数量、培训技能类型、培训人次。接受培训农民工数量、就业率以及主要流向(行业和地区)。老年人数量,老年大学等老年人学习机构数量,接受老年教育的人口数量。
(6)合作办学情况。济莱协作区教育发展联盟涉及学校、师 —18—
生数量以及协作效应。近三年适龄教育人口出国留学人数、主要流入地,留学人数占相应阶段适龄教育人口比例。与国外合作办学的学校数量、涉及学生人数。
2、教育需求
(1)教育规模需求。近三年适龄教育人口数量、增长率。结合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预测2014至2020年适龄教育人数每年增加数量、职业教育人数增加量。
(2)教育质量需求。各阶段适龄教育择校人数。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表现。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专业设臵、课程教学,以及职业教育专业设臵、教学方式等提出新要求。
3、济南市教育发展的基本判断
与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青岛、烟台等地在教育投入、教育机构、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综合判断济南市教育满足群众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情况,以及在提升城市竞争力方面、济南参与全球性竞争中作用发挥情况。
(二)卫生
1、卫生供给
(1)医疗机构。近三年济南市医疗机构总数,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数量、占比,青岛、烟台、潍坊等地卫生机构数量。医院(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专科医院)数量、分布及其等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乡镇、街道)、门诊部、急救中心、妇幼保健院(所、站)数量。全国、全省领先的医院科室数量、名称。
(2)卫生人员。卫生技术人员与非技术人员数量、比重。近三年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变化趋势。医疗专家数量、结构及其专长
—19—
领域。
(3)卫生设施。卫生机构总床位数。全省卫生机构总床位数。全国、全省、济南市每千人床位数。拥有磁共振、超声波心电图机、CT、手术显微镜等先进医疗设备的医院数量、占比。
(4)医疗总费用。近三年费用总额、增长率。政府卫生支出、增长率,社会卫生支出(民间投资)、增长率,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数量、增长率。政府医疗投入乡镇(街道)卫生院和医院比例。选取典型,以“解剖麻雀”形式调研分析医院收入构成、成本支出。
2、卫生需求
医疗卫生规模、质量需求情况。
3、医疗改革对医疗供需关系影响
当前国家、省医改政策梳理。医改的重点环节。下一步医改的方向。济南市医改成效及存在问题。
4、济南市卫生发展的基本判断
(1)发达国家、国际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南京、成都、青岛、烟台、潍坊等地人均卫生资源量、经费投入、医疗机构等方面综合情况。
(2)济南医疗卫生服务服务满意度。服务态度、服务技术、药品价格、就诊程序、医疗设备、就诊环境和信任度等情况。
(3)济南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方向。
(三)社会组织(经济类)
1、社会组织概况
(1)现有经济类社团组织名称(如,联合会、商会、促进会、行业协会等)、数量、名单、人员数量及其所覆盖行业。
—20—
(2)经济类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次数、开展活动方式。(3)政府对经济类社会组织管理、监督、评估的政策、做法。
2、社会组织作用发挥
(1)招商引资。引进企业(项目)数量、资金额。(2)服务民生。带动就业人数。募集款物数额。动员社会志愿者人数(次)。
(3)行业服务。增加入会企业收入数额。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次数,组团考察次数、协调会员与消费者纠纷约次数。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条数。
3、国外、发达地区发展社会组织的先进做法
国外、发达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国外、发达地区在发展社会组织工作中出台的政策措施,实践中的典型做法,主要包括登记审批、运行监管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四)总部经济
1、对总部经济的认识
(1)北京、上海、南京、青岛、武汉等地对总部经济的界定。(2)总部企业作用。营销总部产品定价权及对整个集团利润分配的影响。财务总部增加现金流,放大资金效应,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用。研发总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吸引高端人才,高管高薪带动高消费的良性循环作用。
2、济南市总部经济现状
(1)总部企业。总部企业的数量、规模、类型、分支机构、营业额、影响力以及品牌效应、技术含量、成长空间,济南市总部企业在中国500强乃至世界500强占比情况等。
(2)总部项目。项目数量、规模、进展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
—21—
问题。历下中央商务区、市中区金融商务中心打造总部基地发展示范区情况。
(3)济南市总部经济效应。现有金融总部、研发总部等实际效应情况。
3、对济南市总部经济的判断
以北京、上海、深圳、青岛等地为参照,对济南市总部经济业态、质量,总部企业数量等方面进行评判,预测济南市总部经济发展趋势。
4、发展总部经济的举措
(1)济南市发展总部经济现行的政策措施。
(2)南京、武汉、大连、青岛等地在总部企业认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总部经济扶持等方面的具体做法。
二、推进计划
1.3月31日前,完成调研框架,教育、卫生、社会组织、总部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完成相关调查数据汇总。
2.4月1日—4月20日,进行分类调研,将调研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3.4月21日—30日,梳理重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完成总体情况调查,形成书面材料,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4.5月1日—20日,对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初稿。
5.5月21日—30日完善调研报告。
—22—
市经信委调研小组实施方案
一、调研的主要内容
调研要求:全面深入调研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摸清底数,提出问题,提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调研内容:物流及仓储业、电信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冷链物流、物联网、节能环保服务、研发设计与制造服务等的基本情况;各行业重点企业经营规模、运营状况、未来打算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重点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情况;推进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定位、问题差距及对策措施。
调研任务(调研课题):
1、物流及仓储业的整体情况调研,提出推进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定位、问题差距及对策措施。
2、济南市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3、发挥中国软件名城品牌优势 推进济南软件产业优化升级的调研报告
4、全市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情况调研
5、济南市物联网产业、应用情况及发展对策
6、数字家庭产业发展调研
7、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调研
8、济南市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
9、全市重点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情况调研
—23—
10、济南市两化融合现状及推进对策
各处室可根据任务分工和调研进展不断完善课题,充实内容,保证调研的实效。
二、调研参与单位及分工
成立委服务业调研工作小组,由张广勇副书记任组长,综合处、交通物流处、科技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网络与信息安全处、信息化推进处、电子信息处、节能办为成员单位。综合处牵头负责本次服务业调研工作。各处室确定一名调研工作负责人与综合处进行配合衔接。具体份分工为:
1、交通物流处调研全市物流及仓储业发展情况,拟订相关调研课题,撰写调研报告。
2、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调研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情况,拟订调研课题,撰写调研报告。
3、网络和信息安全处调研全市电信传输业发展情况,拟订调研课题,撰写调研报告。
4、信息化推进处调研全市两化融合、物联网发展情况,拟订有关调研课题,撰写调研报告。
5、电子信息处负责数字家庭产业调研课题,撰写调研报告。
6、节能办调研全市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发展情况,拟订调研课题,撰写调研报告。
7、科技处负责调研全市研发设计产业发展情况,拟订调研课题,撰写调研报告。
8、综合处负责全市重点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情况调研,汇总整理各子调研报告。
—24—
三、推进工作计划 1、3月1—20日,完成所负责的调研范围内容基本情况部分的调研,形成书面资料,报市服务业调研领导小组办公室。2、3月21—31日,拟定行业总体评价指标体系、行业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融合评价指标、行业调查数据汇总。3、4月1—20日,对所负责的调研范围内容进行分行业、分类别、分项目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框架和基础材料,由综合处汇总并报经委领导同意后,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4、4月21—30日,按照市领导小组的反馈,梳理筛选重点调研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全部完成整个调研工作的情况调查,形成初稿,经委领导审定后,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5、5月1—31日,按照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反馈,对前期形成的调查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修改、完善,形成本行业综合和子调研报告。6、6月1—30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提请市委政研室对全市服务业总体调研报告(草稿)把关,形成征求意见稿。期间,委调研组参与列入重点调研报告的修改完善。7、7月1—10日,市调研小组分别召开有关专家、重点企业座谈会,广泛听取对总体调研报告(征求意见)的意见。委调研组按照要求参与座谈会议。8、7月11—30日,市调研小组提报市发展服务业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发展服务业总体调研报告(报送稿)审议,并进行修改补充完善。9、8月份,市委对全市发展服务业总体调研报告(报送稿)
—25—
审议决策,并按照市委审议意见进行再修改补充完善,形成终稿。
四、调研工作要求
1、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搞好调研。本次调研是对我委承担的有关生产性服务业的一次摸底和制约因素的一次整体把脉,各单位要紧密结合职能、结合工作,本着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工作水平的目的,创新思路、创新办法,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调研任务。
2、以调研为契机,认真做好行业统计评价工作。各调研单位在完成所负责的调研报告的同时,要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认真学习、积极研究服务业总体评价指标体系、分行业评价指标体系、行业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行业调查数据的设计、统计和汇总,为下一步工作打好统计评价基础。
3、提高质量,把握好时间节点。本方案推进工作计划各时段安排,可按照市领导小组的安排和实际工作情况作必要调整,但其进度只能提前、不能后延,并保证质量,确保整体推进工作计划有序有效落实。—26—
市城乡建设委调研小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十届五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中心任务,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继续壮大实体经济,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镇化质量,稳定房地产市场,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推进服务业发展的科学决策依据。
二、指导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切实调查清楚济南市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和消费者需求特征,从服务群众、惠及群众的角度出发,为省会城市人民群众住房发展提供科学分析,为济南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坚持实事求是、统筹兼顾的原则。深入分析济南市房地产市场,既要研究当前市场,也要纵向分析,研究济南市房地产发展的历程;既要看到市场的表象,也要研究市场现象的本质;既要研究微观市场,也要研究宏观经济市场背景;既要就济南看济南,也要进行横向对比,在与全国同类城市对比的同时也与省内其它城市进行对比。要统筹研究房地产市场在提高济南做为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和对山东省其它地市辐射能力的作用。
(三)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原则。对房地产市场的研究,既要对一、二、三级市场单个市场进行深入研究,还要创新
—27—
性地对一、二、三级市场联动问题进行研究,弄清各级市场之间的转换关系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发展策略。
三、调研内容
(一)济南市宏观经济基础数据
(1)济南市城市人口、增长率、人口结构等人口相关数据。(2)济南市GDP、人均GDP及其增速数据。
(3)济南市城市化率、人居住房面积、现有住宅总面积等城市化水平数据。
(4)济南产业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数据。(5)济南市PPI、CPI、恩格尔系数等社会消费等级数据。(6)济南市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工资等城市人口消费能力相关数据。
(7)济南市对外进出口总额、对外贸易系数、利用外资情况等经济外向度数据。
(8)济南市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等房地产投资数据。
(9)济南市房地产开发贷款、按揭贷款、公积金贷款总额,新增额,累计余额等信贷投放数据。
(10)济南市商品房开工施工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额、销售面积等房地产开发数据。
(二)济南市房地产市场数据 1.市场综述。
1998年至2013年济南市房地产市场年度供应量、成交量、成交价格等数据。
—28—
2.土地市场
(1)济南市年度土地供应量、供应结构数据。(2)济南市年度土地成交量、成交结构数据。(3)济南市年度土地成交价格数据。(4)济南市拿地企业研究分析。
(5)制约土地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3.住宅市场。
(1)济南市年度住宅供应量、供应结构数据(包括一手房和二手房)。
(2)济南市年度住宅成交量、成交结构数据(包括一手房和二手房)。
(3)济南市年度住宅成交价格数据(包括一手房和二手房)。(4)济南市住宅市场存量数据。
(5)制约住宅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4.公寓市场。
(1)济南市年度公寓市场供应量、供应结构数据(包括一手房和二手房)。
(2)济南市年度公寓市场成交量、成交结构数据(包括一手房和二手房)。
(3)济南市年度公寓市场成交价格数据(包括一手房和二手房)。
(4)济南市公寓市场存量数据。
(5)制约公寓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5.办公市场。
—29—
(1)济南市年度办公市场供应量、供应结构数据(包括一手房和二手房)。
(2)济南市年度办公市场成交量、成交结构数据(包括一手房和二手房)。
(3)济南市年度办公市场成交价格数据(包括一手房和二手房)。
(4)济南市办公市场存量数据。
(5)制约办公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6.商业市场。
(1)济南市商圈能级分布、代表租金、典型商业项目等济南商业特征数据。
(2)济南市销售型商业年度供应量、供应结构数据。(3)济南市销售型商业年度成交量、成交结构数据。(4)济南市销售型商业年度成交价格数据。(5)济南市销售型商业存量数据。
(6)制约商业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7.酒店市场分析。
(1)济南市在营酒店分布、规模等数据。(2)济南市在营酒店入住率、价格等数据。(3)对酒店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4)制约酒店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8.开发企业分析。
(1)济南市现有开发企业数量、省内、省外企业数量等相关数据。
—30—
(2)济南市开发企业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市场占有率、土地储备等与开发企业生产能力相关的数据。
通过分析找出对济南房地产市场贡献居前的开发企业,并分析这些企业在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作用。
(三)一、二、三级市场联动数据
利用土地市场数据分析一手房、二手房的历年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找出各级市场的内在联系。
(四)全国与济南同级别的20城市及全省17地市对比数据 1.研究目标选取:
(1)选取副省级及省会城市:广州、沈阳、南京、武汉、成都、西安、大连、长春、哈尔滨、济南、青岛、杭州、宁波、厦门、深圳、长沙、合肥、南昌、福州、郑州,进行济南与同级别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对比研究。
(2)选取山东省地级城市: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莱芜、泰安、聊城、临沂、枣庄、济宁、德州、菏泽、淄博、东营、日照、滨州,进行济南与其它省内地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对比研究。
2.对比指标分析:
(1)宏观经济指标研究:包括人口、经济总量、收入,房地产投资等数据的对比分析。
(2)房地产市场指标研究:包括房地产市场成交面积、成交金额、成交均价等数据的对比分析。
3.研究方法:
对各个城市的指标按照无量纲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将各个
—31—
城市的不同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判断各个城市在相似发展背景和相近城市容量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健康程度,以及房地产市场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进而为济南市房地产市场科学合理的发展提供策略和决策依据。
—32—
市交通运输局调研小组实施方案
一、调研的主要内容
调研主题:全面深入地摸清我市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状况,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布局上,研究提出加快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调研内容:交通运输、邮政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公路、铁路、航空、水路运输、城市客运和邮政业的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发展优势、潜力、需求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
二、调研参与部门
按照《济南市发展服务业调研工作分工及推进工作计划方案》的安排,我局牵头负责我市交通运输和邮政业的发展服务业调研工作,具体参与部门包括:局办公室(含信息中心)、政策法规处、组织人事处、发展规划处、财务审计处、城市客运管理处、建设管理处、科技处、安全监督处;市公路局,局运管办,维管处,交通运输监察支队,培训服务中心,客管中心、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市公交总公司、市城市交通研究中心;配合部门:市政府口岸办、市邮政管理局、济南铁路局、山东机场有限公司。
为开展推进好调研工作,本次调研将组建调研工作组,从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抽调技术人员,赴基层、重点企业开展调研工作,调研工作组采取不定期集中工作,市局安排专门集中办公地点。各部门都要建立调研工作的体系,明确调研工作的分管领导、处
—33—
室负责人,具体联络人。安排专人参与调研。
三、任务分工
(一)市交通运输局发展规划处
组织和协调各调研参与部门共同开展调研工作。负责调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服务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发展优势、潜力、需求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负责交通运输行业总体评价指标体系、行业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行业调查数据的设计、统计和汇总。定期组织召开调研工作推进会。
(二)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含信息中心)
负责组织市交通运输与邮政业发展服务业调研报告的起草编写。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发展优势、潜力、需求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
(三)市交通运输局政策法规处
负责调研交通运输政策法规和行政执法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
(四)市交通运输局组织人事处
负责调研交通运输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
(五)市交通运输局财务审计处
负责调研交通运输财政补贴、融资改革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
(六)市交通运输局城市客运管理处
—34—
负责调研城市客运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发展优势、潜力、需求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指导公交公司开展调研。负责城市客运发展情况的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行业调查数据的设计、统计和汇总。
(七)市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处
负责调研农村公路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发展优势、潜力、需求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负责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行业调查数据的设计、统计和汇总。
(八)市交通运输局科技处
负责调研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开发和节能减排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发展优势、潜力、需求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
(九)市交通运输局安全监督处
负责调研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服务、行业安全监督管理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
(十)济南市公路管理局
负责调研干线公路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发展优势、潜力、需求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调研有关国家高速公路及重要干线路网运行监测情况和交通量调查数据的分析,提出相关建议。负责干线公路建设发展的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行业调查数据的设计、统计和汇总。
—35—
(十一)济南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办公室
负责调研道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发展优势、潜力、需求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负责道路运输和水路运输行业发展情况的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行业调查数据的设计、统计和汇总。
(十二)济南市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处
负责调研维修市场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发展优势、潜力、需求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负责维修行业发展情况的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行业调查数据的设计、统计和汇总。
(十三)济南市交通运输监察支队
负责调研交通运输监察工作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
(十四)济南市交通运输行业培训服务中心
负责调研驾培市场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发展优势、潜力、需求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负责驾驶员培训行业发展情况的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行业调查数据的设计、统计和汇总。
(十五)济南市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服务中心
负责调研城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发展优势、潜力、需求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负责出租汽车行业发展情况的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行业调查数据的设计、统计和汇总。
—36—
(十六)济南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负责提供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情况,配合济南市交通运输行业培训服务中心做好驾培市场的服务业调研工作,提供有关支持数据。
(十七)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负责调研我市公交运营服务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发展优势、潜力、需求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负责公交发展情况的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行业调查数据的设计、统计和汇总。
(十八)济南市城市交通研究中心
济南市城市交通研究中心是我市交通运输行业调研工作的咨询支持单位,负责做好技术支持工作,按要求做好调研相关工作。
(十九)市政府口岸办
负责协调调度济南铁路局、山东机场有限公司等有关调研单位,积极帮助调度提供调研所需资料,共同推进调研工作顺利开展。
(二十)济南市邮政管理局
负责调研我市邮政和快递业管理服务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发展优势、潜力、需求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负责邮政和快递业发展情况的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行业调查数据的设计、统计和汇总。负责编写邮政和快递行业调研报告。
(二十一)济南铁路局
负责调研我市铁路客货运输服务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
—37—
来打算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发展优势、潜力、需求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负责铁路客货运输服务发展情况的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行业调查数据的设计、统计和汇总。负责编写铁路客货运输服务行业调研报告。
(二十二)山东机场有限公司
负责调研我市航空客货运输服务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未来打算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发展优势、潜力、需求和问题差距;推进发展的对策措施。负责航空客货运输服务发展情况的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行业调查数据的设计、统计和汇总。负责编写航空运输服务行业调研报告。
四、推进工作计划
1.3月1—20日,各调研参与部门完成所负责的调研范围内容基本情况部分的调研,形成书面资料,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2.3月21—31日,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研讨交通运输及邮政业调研工作重点,初步拟定行业总体评价指标体系、行业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
3.4月1—15日,各调研参与部门对所负责的调研范围内容进行分行业、分类别、分项目调研。调研要深入到基层,切实摸清实际情况,负责编写子行业调研报告的各个部门要到至少3家重点企业或基层单位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调研内容形成书面资料,报局发展规划处汇总。
4.4月16-20日,局办公室对上报材料整理完善后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5.4月21—26日,各调研参与部门梳理筛选重点调研解决 —38— 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全部完成整个调研工作的情况调查,形成书面基础资料,报局发展规划处,并由调研咨询单位对调研材料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
6.4月27—30日,局办公室对全部调查情况进行完善提升后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7.5月1—12日,各调研参与部门对前期形成的调查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需要编制子行业调研报告的部门形成报告初稿,综合分析材料和子行业调研报告报局发展规划处,并由调研咨询单位对调研材料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
8.5月13—20日局办公室对上报资料进行综合把关提升后形成全行业综合调研报告初稿和各子行业调研报告初稿,组织专家咨询会对报告初稿征求意见,拟定行业总体评价指标体系、行业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将报告初稿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9.5月21—25日,各调研参与部门配合市局深化完善我市全行业综合调研报告和各子行业调研报告,局办公室对调研报告进行把关提升后定稿,经局领导审阅同意后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10.5月26—31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形成全市服务业总体调研报告的框架思路,我局根据框架思路对交通运输业报告进一步完善。
11.6月1—20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起草形成全市服务业总体调研报告(草稿),我局做好相关工作的配合。
12.6月21—30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提请市委政研室对全市服务业总体调研报告(草稿)把关,我市各调研小组的综合和子调研报告一并提供,形成征求意见稿,我局做好相关工作的配
—39—
合。
13.7月1—10日,市调研小组分别召开有关专家、重点企业座谈会,广泛听取对总体调研报告(征求意见)的意见,修改形成报送稿,我局做好相关工作的配合。
14.7月11—20日,市调研小组提报市发展服务业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发展服务业总体调研报告(报送稿)审议,我局做好相关工作的配合。
15.7月21—31,根据市发展服务业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对总体调研报告(报送稿)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完善,我局做好相关工作的配合。
—40—
市商务局调研小组实施方案
一、主导原则
(一)认识定位必须高。要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中心任务,以转变方式调结构、壮大省会实力和回应群众诉求的重大问题为导向,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推进服务业发展的科学决策依据。
(二)调查情况必须活。不仅调查清楚商贸流通业发展已有的情况,更要调查明白动态变化、发展趋势、未来需求等鲜活的情况,还要掌握国内外的新理念、新政策、新经验,从而明确新的工作努力方向。
(三)问题研究必须深。纵向对比,不能只看到表面上的成绩,要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的原因;横向对比,不能只看数字上的差距和客观因素,要透彻剖析数字背后主观工作上的差距及原因。
(四)对策建议必须实。防止惯性化,即沿用老思维、老模式,提出对解决新问题于事无补的老办法;防止空想化,即靠不切实际的凭空想象,或不加鉴别的照搬照抄。防止缺乏对策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调研内容
(一)基础数据 1.消费市场。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及分地区(城镇、乡村)、分
—41—
行业(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数据。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全省17城市和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总量对比数据,特别是差距因素数据(如,人口及收入、支出的因素,城乡消费结构的因素等)。
(3)济南一天消费的肉、蛋、奶、面粉、蔬菜等数据。(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本地消费、外来消费的比重数据。2.贡献比重。
(1)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全市GDP、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4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商贸流通业及各行业提供的税收总额,占全市、全部服务业税收的比重。
(3)商贸流通业及各行业市场主体数量,占全市、全部服务业市场主体的比重。
(4)商贸流通业及各行业投资项目、投资额,占全市、全部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额的比重。
(5)商贸流通业及各行业从业人数,占全市、全部服务业从业人数的比重。
(6)商贸流通业及各行业在岗职工收入情况,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自商贸流通业的比重;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类(如吃、穿、用、住、行、游、医、教育等)构成及比重。
(二)行业情况 1.批发业。
(1)商品交易市场数量、类别(按山东省统计局《批发和零售业统计报表制度》之《商品交易市场类别目录》划分)及数量、—42—
交易量、交易额、零售额情况。
(2)商品交易市场商品数量、种类,来自市内、省内、省外及国(境)外的情况;销往市内、省内、省外及国(境)外的情况;交易额中市内、省内、省外及国(境)外的情况。
(3)批发业总经销、总代理(市级、省级、国外)情况;批发业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发展情况。
(4)建设济南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的必要性及选址等推进工作情况。
(5)制约批发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2.零售业
(1)零售业网点数量情况;商业区(城市商业中心、副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等)分布、规模、业态、辐射情况,现有商业区提升改造、拟建商业区规划发展情况;人均零售面积及与全国大城市平均水平相比情况;按城市总体规划未来零售业网点面积需求情况。
(2)大型购物中心的数量、布局现状、经营规模、运营模式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建设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对大型购物中心的需求情况。
(3)现有特色商业街区数量、分布、规模、业态、辐射情况,现有特色商业街区提升改造、拟建特色商业街区规划发展情况。
(4)零售业总经销、总代理(市级、省级、国外)情况;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发展情况;
(5)零售业总部经济发展情况,包括本土总部型企业跨出济南发展、市外总部型企业在济南设立总部发展情况等。
—43—
(6)零售业知名品牌发展情况,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品牌商品及奢侈品进入济南的情况;知名品牌、奢侈商品中本市、外来人员的消费比重情况。
(7)人们在零售业消费上的习惯、品次、场所、趋势情况;本市、外来人员消费的比重情况。
(8)14种零售业态的数量、比重、分布情况。
(9)市区“农超对接”的网点(专柜)数量、经营规模、经营品种及占全部农产品销售总额的比重情况;“农超对接”网点(专柜)经营模式(如直采直供、专业公司配送等)情况。
(10)制约零售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3.餐饮业
(1)餐饮网点数量、餐位数、经营情况;中高端餐饮、大众化餐饮所占比重、经营情况;团体、个人餐饮消费比重情况。
(2)国家级酒家酒店、绿色饭店发展情况。
(3)餐饮业总部经济发展情况,包括本土总部型企业跨出济南发展、市外总部型企业在济南设立总部发展情况等。
(4)驻济各级党、政、军机关内部食堂市场化运营情况。(5)鲁菜及济南名优小吃发展情况,包括数量、品种、分布、经营及消费者认可度等情况。
(6)餐饮业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发展情况。(7)面向中小学、大型商务楼宇等开展便利午(晚)餐供应的企业、供应规模、服务人数情况;中小学、大型商务楼宇等便利午(晚)餐市场的需求情况。
(8)制约餐饮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44—
4.住宿业。
(1)酒店、商务酒店、宾馆、招待所的总数及分类的床位数、入住率、经营情况。
(2)住宿业总部经济发展情况;本地企业、外地进入企业所占比重、经营及对比情况。
(3)住宿业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发展情况。(4)制约住宿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5.社区商业。
(1)按《国家社区商业示范社区评价规范》,主城区的老社区、新建社区、在建社区的社区商业现状情况。
(2)主城区的老社区、新建社区、在建社区居民对社区商业发展的诉求情况。
(3)对照《国家社区商业示范社区评价规范》、社区居民诉求及外地的做法,主城区老社区、新建社区、在建社区的社区商业发展差距。
(4)社区商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6.家庭服务业。
(1)家庭服务业服务门类(如保姆、月嫂、家教、婚庆等)、企业数量、经营规模、员工数量、人员构成(男、女比例,本地、外地占比)、年龄结构情况;受培训并获得高、中、初级资格证书情况;从业人员职业化情况,如签订劳动合同、交纳五险等。
(2)全市家庭服务业分门类市场需求情况,以及与家庭服务业发展现状之间的对比情况。
(3)家庭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45—
7.中央商务区。
(1)中央商务区发展现状、规划建设情况。(2)创建国家级中央商务区存在的差距等情况。8.新兴服务业。
(1)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应用现状、问题差距、优势潜力、市场需求、对策建议。
(2)全市连锁经营发展现状、问题差距、优势潜力、市场需求、对策建议。
(3)全市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问题差距、优势潜力、市场需求、对策建议。
(4)全市特许经营发展现状、问题差距、优势潜力、市场需求、对策建议。
9.会展业。
(1)会展场馆、面积,年举办展会能力,实际年举办展会个数、面积、规模、参展企业、参观人数、交易额、拉动相关行业收入、会展业直接营业收入等情况。
(2)培育本地品牌展会的情况,引办全国性、国际性展会的情况。
(3)全市会展企业数量、规模、办会能力;在本地、外地分别承办展会的数量、规模、直接营业收入等情况;会展企业“走出去”的原因。
(4)举办全国性、国际性会议(论坛)及扩大对外开放、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对外知名度评估情况。
(5)给予济南会展名城标准定位(怎样算会展名城),将其 —46—
第二篇:服务业发展调研(最终版)
服务业发展调研
今年以来,雅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服务业投资工作力度,努力扩大和刺激消费,全市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经省统计局审核认定,2009年雅安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0.31亿元,同比增长10.9%,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9.3%。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5%,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及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成为支撑雅安服务业增长的突出亮点。
一、雅安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服务业投资增势强劲
2009年,雅安以灾后重建、扩大内需为契机,继续以项目促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灾后重建、瀑电移民工程和扩大内需项目建设步伐,促进了全市服务业高速增长。全年完成服务业投资119.78亿元,比上年增长91.7%,高于全社会投资增幅27.2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占会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达35.8%。分行业看,增长最快的行业为教育、卫生、交通,教育完成投资10.87亿元,同比增长7倍;卫生完成投资5亿元,同比增长11倍;交通完成投资56.92亿元,同比增长38.3%。
(二)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
2009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及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农机购置补贴、降低小排量汽车的车购税等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动,我市消费品零售市场呈现出购销活跃、购买力增强的态势。1-12月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26亿元,同比增长20.4%,创近10年来新高。增幅较去年有所提高(提高0.5个百分点),整个消费品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
(三)金融市场持速增长
2009年,市内各级金融机构按照市政府确定的信贷工作目标任务,围绕“3+1”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灾后重建和灾民房屋重建,突出“保增长”这一主题,切实加大有效信贷投放力度,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增强。2009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达394.32亿元,比去年增长28.2%;各项贷款余额为192.89亿元,比去年增长28.8%;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187.12亿元,比去年增18.5%。
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7.26亿元,比去年增加1.08亿元,增长15%, 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0.3%,比去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四)房地产投资持续升温,增速居全省前列
2009年雅安市委、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房地产投资大幅增长。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额达7.31亿元,同比增长68.2%,高于全省增速58.9个百分点,增幅排全省21个市州第2位,占会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2%;其中:住宅投资6.32亿元,同比增长76.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63亿元,同比增长15.3%。全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3.91万平方米,比去年增长0.5%;竣工面积达27.21万平方米,比去年增长52.4%。
(五)旅游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2009年,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各县(区)抓住机遇,加大力度,不断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全市旅游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太势。全年共接待游客800万人次,比去年增长1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亿元, 比去年增长22%。
二、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9年,全市服务业呈稳步发展太势,但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比重较低,服务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全市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市经济和工业发展水平。2009年,全市经济增长14.9%,服务业虽然呈稳步增长态势,但其增速低于全市经济增速4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工业增速10.7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滞后,制约了市场的开拓,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加速发展。
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低。目前全球服务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已达60%左右,发达国家在70%以上,2009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29.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4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发达城市比,比重更是偏低。
3、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为企业生产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盈利率、高附加值“三高”特征。近年来,全市生产性服务业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突破,但由于基础比较薄弱,发展仍显不足。2009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3.8%;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以交通运输、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为主的传统行业仍是雅安服务业的主导行业,相当多的新兴行业如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业、科技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还处于稚嫩的起步阶段,规模小、行业协调发展能力较差,发展水平较低。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发展观念,把服务业作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逐步上升,并将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逐步超过第二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当前,我市处于服务业加速发展的起始阶段。《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加快服务业发展,关键要转变发展观念,把服务业作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摆上突出位置,增强发展服务业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在实际工作中,要逐步转变重工业、轻服务业的发展思想,把加快服务业发展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服务业与工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要注重加强政府规划引导,进一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统筹推进服务业发展;要注重解决影响和制约服务业
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有效地满足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服务的不同需求,逐步扭转我市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的互动过程,工业化发展到今天,一方面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全市紧紧抓住工业发展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市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突飞猛进,积累了比较雄厚的基础,但产业结构和技术含量不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中之重,对制造业具有强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把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在物流、金融、信息、商务、研发等重点领域主动承接生产性服务业转移,不断提升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综合服务功能,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推动企业通过经营管理方式创新,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以核心竞争优势整合专业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中介体系,推动产业间合作。
(三)从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着手,加快传统行业改造。服务业行业门类众多,要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素质,必须大力调整和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要从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出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加快传统行业改组改造、升级换代的同时,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行业。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这两大传统行业在我市服务业中占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在稳步发展这两大支柱产业的同时,加快升级改造的步伐。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企业要改变简单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的方式,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领域,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批发零售贸易业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运用连锁、配送、代理等现代流通方式,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积极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接轨,提高竞争力,实现我市流通业的现代化。
(四)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机制,实现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长期以来,全市服务业市场化程度较低,一些应当或可以作为商业化经营的领域,如科研、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被当作公益型、福利型的事业来办。行业垄断现象比较普遍,市场准入的限制比较多,竞争不充分,在银行、电信、保险等服务领域,至今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人为地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改变原来市场准入限制过严、透明度低的状况,按市场主体资质和服务标准,逐步形成公开透明、管理规范和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国有经济进入服务业,形成与国有经济企业相竞争的局面,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提升整个产业的综合质量。同时,要继续深化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
(五)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在坚持市场化导向的前提下,通过政策扶持,支持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代表市场发展方向的优势服务企业加快发展,不断增强服务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非常必要的。一是要破除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按照现代服
务业发展客观要求,对一些部门垄断的服务行业以及适宜市场化经营的社会事业单位加快改革步伐,增强发展活力。二是要在财政税收、土地政策、价格政策等方面制定优惠措施,对服务业发展进行引导扶持。三是要进一步加大金融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开发适应服务业发展的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四是要积极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加强服务业领域的诚信建设,推动并鼓励企业争创服务业品牌。五是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设立政府技术创新基金,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和重点科技工程建设,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六是要支持重点企业“走出去”,引导推动服务业企业走规模经营之路,不断扩大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六)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我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近八成,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对促进全市服务业上台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多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购买力显著增强,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一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引导其为农业发展提供各种支持性服务,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效益,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二要着力改善当前落后的农村消费环境,鼓励城市商业企业通过分店、连锁等形式向农村地区蔓延,支持农民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创办合适规模和档次的超市、商场、专卖店等消费场所,满足农村居民对传统服务业的需求;三要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发展农村旅游业、金融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等新兴服务业,积极促进城镇现代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满足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求。
第三篇: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红山区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繁荣兴盛的服务业一直是红山区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红山区紧紧抓住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赤峰市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政策措施,将加快服务业作发展为全区的重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不断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创新机制,强化落实,使
我区服务业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
2006年我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2亿元,2007为45.6亿元,2008年为52.4亿元,年均增长17.4%。2009年上半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2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1亿元,同比增长10.7%。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均衡协调发展,批零餐饮业、交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及其它服务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第三产业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为优化我区服务业产业的结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今年1-6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21.1亿元,同比增长19.5%;餐饮业实现3.2亿元,同比增长19.2%;其它行业实现0.5亿元,同比增长13.5%。
二、红山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做法
(一)举全区之力搞好红山物流园区建设
多年来,红山区的服务业发展始终处于层次低、规模小、布局散,新型业态发展缓慢的状态。为了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根据红山区地处中心城区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和车流相对集中这一特点,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于2006年6月正式启动了内蒙古红山物流园区建设。目前园区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23.8亿元,全面启动5100亩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建成区面积达到3800亩。共引进各类企业118家,其中73家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完成各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形成了以物流配送、汽车贸易、建材交易、货物仓储同步发展的经营格局。2009年上半年,园区实现交易额26.2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交易额55亿元,税收1.2亿元,安置就业达到1万人。
一是将规划先行作为首要原则。作为自治区批准立项的首家大型物流园区,红山物流园区在建设初期就确定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门槛招商,高水平发展”的工作思路。聘请国内资质较高的中交协物流研究院制定了园区可研及建设规划,园区由最初规划建设面积500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调整为7500亩计划总投资35亿元。基本服务半径约为500公里,主要方向的服务距离超过1000公里。是集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于一体,辐射蒙冀辽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二是不断优化政策环境。认真落实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赤峰市中心城区物流产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红山经济开发区、红山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审批及有关优惠政策问题的会议纪要》所提出的各项优惠政策,制定了针对红山物流园区简化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配套措施(赤红政发2008【102】号),全力推进红山物流园区项目建设。优惠的扶持政策为园区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同时,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为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林业、国土部门先后完成林地审批5019亩、土地审批4488亩;发改、财政、商务、金融等部门在为园区争取产业项目扶持资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缓解了园区建设资金紧张问题。各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力,为园区的顺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红山区委、区政府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等各方面,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投资5.9亿元,完成了3800亩范围内“七通一平一监控”基础设施建设,共建设道路27条,总长度21公里,总面积46万平方米。2009年,园区三期首批620亩路网工程开工建设,共建设道路5条,总长度2.3公里,形成了“筑巢引凤”的良好局面。二是建成了行政综合办公楼,将工商、税务、公安、物业等部门引入园区联合办公,实行“一体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全面提高了办事效率。三是完善了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80万元,建设了专业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启动建设了占地70亩集商务、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商务广场,满足商户产品会展需求。同时在广场北侧新建一处8400平方米的信息中心综合楼,满足信息中心发展的空间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四是进一步整合了城区物流资源,将城区内近120家配货站全部引入园区,实现了区外长途运输、市内短途运输及城市配送的有效衔接。
四是加强园区招商引资吸引商气人气。园区地处城市边缘地带,地势偏僻,人气不足,商气低靡,建设初期投资者对园区发展信心不够,使园区最初招商十分困难。为了扩大园区知名度,增加园区的商气、人气,园区采取了“物流+市场”的经营模式。对园区入园企业实施“2年内免收企业所得税,2年后再减半征收3年;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办理相关手续费能免则免,不能免按最低标准收取”等的优惠政策。同时,视入驻企业规模、发展潜力、投资大小、经营种类收取不同标准的配套费,特别是对能够起到拉动作用的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行业特色明显的企业,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给予以一定灵活的优惠政策。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惠的入园政策,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园区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
五是强化管理保障园区运转有序进行。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注重管理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园区规范化发展。招商引资过程中,坚持“四个严格”,一是严格功能区划分,按功能区定向招商;二是严格准入,确保入驻企业具有活力;三是严格合同约定,确保施工进度;四是严格执行保证金制度,确保园区工程质量。为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和管理,区政府出台了工程招投标、材料采购、资金管理、工程审计等管理办法,保证所建项目的质量和工期。完善了园区规划监察管理办法、水电暖管理办法、绿化管理办法、广告牌匾管理办法、物业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建设,强化了园区管理。同时,加强服务企业力度,全程协助新入驻和新开工企业办理规划、建工、消防、土地、房产等审批手续以及证照等相关经营手续;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融资,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二)千方百计行进服务业商贸聚集区和特色市场建设
一是以项目建设带动进一步巩固新华商业步行街作为全市商贸零售业的龙头地位。红山区新华商业步行街地处城区中心地段,是赤峰城区最大最繁华的商业街。始建于2000年,历经9年的发展,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完成了774延长米主街和1579延长米的辅街建设和改造。截止2009年6月整个新华商业步行街内共较大的综合类百货商厦23家,各类专卖店、品牌店、精品店157家,从事各种经营的大小商户4000多户,总营业面积近19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超过10000人,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在盘活步行街现有资产,调整经营业态,实现步行街商贸业提档升级的同时,扎实推进步行街向北延伸及向东西两翼扩展工程,启动了航宇商务中心,蒙中商贸中心,华兴商贸中心改造、草原明珠购物广场等一批商贸业重点项目,全力打造以步行街为主体,辐射两翼的中心城区核心商贸区。
二是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几年来始终坚持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成专项工作组推进市场建设,通过开展商务、公安、安监、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联动,集中对酒类、粮食、成品油和定点屠宰企业的登记备案和专项整治,打击假冒伪劣和非法经营行为,净化和规范商贸流通领域秩序。目前红山区现有各类交易市场20余家,西城市场、同兴市场、天越市场、千禧建材市场、果菜粮市场、古玩市场、解放街小商品市场、万商大院、三宇陶瓷市场9家市场交易额超过亿元。其中,赤峰果菜粮批发市场经过十年的发展建设,已成为内蒙古东部地区最大的区域性专业粮油批发市场,具备了对全市及周边地区成品粮油交易的调空能力,市场多次被评为市和自治区文明市场,成为了全市粮油供求的晴雨表,杂粮外销的集中地。赤峰西城市场始建于1994年,占地面积由最初的50总发展到近200亩。西城市场现与全国200多家大型农贸市场联网,成为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指定信息采集点,全国农贸市场协会会员单位,是我市最大的农牧业产业化农贸龙头企业,是内蒙东部地区最大的果菜批发市场,水果蔬菜集散中心,内蒙古最大水果蔬菜集散地。通过加强市场建设,形成了以市场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安置富裕劳动力,集聚资金的良好局面。
(三)下力气抓好社区服务和养老体系建设。
几年来,从红山区地处中心城区,城市化程度较高,城市社区发展较快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和养老体系建设。通过引进市场化运作体系,组建了我市唯一一家区级社区服务中心——红山区社区服务中心。经过几年的发展,社区服务红山模式不断成熟和完成,已经形成了一个社区服务中心配套十个社区服务平台、一百个社区服务站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以下七个方面为重点开展社区服务和养老工作。
一是顺应居民实际需求,建立完善了社区服务系统。中心投资40万元,建立并完善了社区服务信息网络系统和24小时热线电话呼叫系统。针对许多居民家中没有电脑的这一实际情况,开通了8666666热线电话,居民有服务需求时,通过拨打该热线电话,中心工作人员即可对居民的要求做出明确答复。日前,已有400个服务企业加盟,每天接到居民各类咨询达70多人次。
二是以居民健康为根本,开展了贴近居民的社区医疗服务。2008年投入36万元成立了三西街社区卫生服务站,针对部分社区居民存在的看病贵、看病难的实际困难,实行对辖区居民20%—40%的优惠就医承诺,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的办站目的,满足了城区居民就医就诊的服务需求。
三是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了居民较为满意的物业管理服务。本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的原则,成立了心连心物业公司,共接管了城区14幢弃管楼和1个弃管小区,为部分居民小区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在改变了这些旧老小区原有的脏、乱、差的环境面貌的同时,方便了小区居民的基本生活。
四是依托现有服务资源,开展了全方位的家政服务。中心投资16万元组建了自己的家政队伍,根据城区广大居民和社区单位的具体要求,通过两套服务系统,分别采取有偿、低偿、无偿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在城区分散设点,就近派出服务。
五是大力拓展服务领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中介服务。针对居民房屋买卖、就业求职等方面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的实际情况,在中心成立了中介服务大厅,设立婚姻介绍、职业介绍、房屋介绍、家政服务、法律咨询5处咨询服务处,实行一厅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满足了广大居民交友、买房、法律诉讼等方面的服务需求。
六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开展了居民广泛关注的社区培训服务。满足了居民多层次、多元化、具体化的服务需求。截至目前,中心已为广大居民开展英语培训150期,自我保健护理培训11次,保姆、钟点工培训4期,大型健康知识讲座3次,参加培训人员达6800多人次。
七是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日托养老、管家登门、家政保姆、健身康复、代购配送、休闲娱乐等服务内容。同时在社区开展居民旅游、异地养老、养老机构中介、老年大学、低偿或无偿体检,并为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办理出行120卡,建立家庭服务档案,一方面更好的照顾社区内空巢老人,另一方减轻社区居民子女生活负担。中心还联合赤峰市慈善事业服务中心,共同实施“全国百岁希望健康工程”,分期分批为我区低保户、孤寡老人、军烈属、残疾人提供救助和服务。
三、红山区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下步打算
当前,红山区服务业运行总体情况良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物流等新型业态快速发展,有效第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运行中也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开放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市场的规模、档次不是很高,市场辐射力小、网络化、信息化程度低。农村消费启动缓慢,需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村消费水平。
为此,我们将以自治区、赤峰市有关要求为指导,加强服务业的区域合作和融合。针对我区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扎实措施,加快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积极有效地推进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继续搞好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物流园区三期建设工程,加快铁路专用线、高速公路接口、保税仓储区、汽车租赁区建设及园区政务信息综合楼、商务广场、园区监控及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二是尽快开工建设红山区蒙中商贸中心项目、航宇商务楼等建设项目。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把业态调整和项目落到实处。使哈达街中段经营环境明显改观,经营档次逐步提升,亮化、美化水平及硬件设施均有明显改善;推动步行街周边的草原明珠购物广场建设项目,力争启动古玩文化艺术市场、华兴商贸中心项目,确保按计划开工建设。
三是加大对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工作的专项推进力度。对确定的商贸重点项目实行全程、全方位的跟踪服务,抓好商贸项目调度、统计、服务工作。同时把握国家政策取向,认真策划、包装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商贸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缓解我区商贸企业投融资压力。
第四篇:旅游服务业发展调研
XXX旅游和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XXX局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财政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大力扶持支持旅游服务业发展,围绕XXX推进XXX活动和服务业,增强接待能力,提高服务业在GDP的比重三大目标;全力做好XXX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酒店宾馆建设,服务业项目建设,旅游和服务业内涵不断丰富,全区旅游和服务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我区旅游业和服务业发展现状
XXX总面积XX平方公里,总人口XX万。位置优越,位于XXX,地处XX交界,东连X,西濒X,南临交通枢纽X,北接XX,历来为兵家、商家必争之地。交通运输直达扬州、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区。为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x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紧紧抓住省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依托交通、区位、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使我区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为加快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提高其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对扩大内需、扩大就业、扩大财源,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把XX建设成为XX服务业中心城市,根据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XXX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我区服务业经济总 1
量逐步提高,行业结构渐趋优化,竞争能力逐步增强,为今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运用财政政策,大力支持旅游服务业发展
发展旅游业,与扩大对外开放的目标一致,与扩大内需的战略一致,在促进产业结构的完善和优化、丰富人民生活、发展地方经济、培育新的财源、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确定。目前,旅游业机遇和压力并存。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加大资金和政策双重投入的力度。发展旅游业应该成为财政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内容,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和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1、以XX为龙头,财政通过促进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我区旅游服务业的竞争力;同时加大财政对旅游促销活动的支持力度,增强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充分利用财政政策,积极鼓励社会投资,调整收入分配,有效扩大内需,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发挥优惠财政政策的作用,加快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要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筹集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1)充分利用各级财政预算内安
排的旅游事业费、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等,并争取扩大预算内资金的来源和规模,加大对旅游宣传促销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信息网路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2012年区级财政预算设立了XXX万元旅游推介专项经费。(2)加大旅游服务业的资金调度,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强旅游发展后劲的大好机会,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把旅游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重点建设范围,把旅游业真正作为经济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来培育。(3)加强资金管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管理;同时要加强与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好专项资金使用的事前参与、事中监督和事后跟踪问效工作,切实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4)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无偿性,引导和吸引社会资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优惠财税政策,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例如资金支持政策、旅游基础设施投资优惠政策、加快旅游改革和发展的财政政策、吸引外资政策等等,促进旅游企业良性、快速地发展;同时要借鉴旅游业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了解旅游业发达地区对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投资发展政策、政府资金投资方向政策等等,加速我区旅游业的发展。
4、做好旅游业的发展规划,促进旅游业繁荣可持续发展。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先发展产业,纳入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范围,进一步搞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使旅游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使旅游与环境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目前旅游和服务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题
我区旅游和服务业工作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我区还没有整体旅游规划,全区旅游发展缺乏科学统筹;
二是我区现有景区景点隶属关系复杂,由于多头管理,体制机制不活,不利于统一打造;
三是接待水平低是制约旅游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瓶颈。旅游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吃、住、行、游、购、娱仍缺乏配套,旅游和服务业产业链不长,产品结构单一;
四是高层次人才引进乏力。服务业从业人员多集中在传统型服务行业,总体素质较低,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稀缺,成为制约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瓶颈;
五是旅游推介需要不断探索新方法;
六是旅游和服务业扶持政策有待建立和完善;
七是旅游和服务业的行业监管需建机制、建队伍。
八是企业竞争能力不强。服务业缺乏龙头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实力不强、竞争乏力、行业内部集聚度低,亟需做强做大。外向型企业队伍力量薄弱,抗风险能力不强;外贸出口产品结构单一,对重点企业依赖程度高,缺乏发展后劲。
二O一二年三月三十一日
第五篇:现代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现代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近年来,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项目带动、改革开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近期政府又提出了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为了解现代服务业现状,近期,我们会同发改统计局、商务局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现代服务业的定义与特征
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从而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生活服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现代服务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专业化。现代服务业具有集群性特点,主要表现为服务企业的行业集群和空间集群,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信息资源共享,来降低生产成本。
二是市场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考虑本地市场需求量和需求强度,可供经营的行业范围等,人口规模和密度是影
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信息化。信息产业发展本身就代表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信息化既可以创造对现代服务业的巨大市场需求,又可以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水平。
四是对契约信用的高度依赖。提供服务方和消费服务方之间主要以契约协议的形式来确定双方权责关系,从而形成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契约信用关系是服务市场的基石。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始终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支持资金投入,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一)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在地区经济中地位不断提升。2013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6.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4.1%;对GDP贡献率为68.1%,高于第二产业36.2个百分点;实现税收37.7亿元,占全年税收总额的62.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8.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维持在50%以上的较高水平,2013年更是达到70%左右的高水平,服务业正逐步成为的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
(二)现代服务业门类齐全,吸收了大量就业。在所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的共14个门类43个大类中,我的服务业除铁路、水上、航空、管道运输业和国际组织之外,门类齐全,项目分布广,发展比较全面。从单位数量上看,2013年,服务业法人单位3986家,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为76.6%;从事服务业的个体经营户24330户,占全部个体经营户比重为97.1%;2013年,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16.35万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吸收了大量的就业人口,活跃了经济。
(三)房地产业繁荣发展,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方财政收入主体的地税收入中,2013年现代服务业税收占到地税收入的79.6%,传统服务业只占到3.4%;房地产业缴纳额达23.7亿元,占服务业地税收入的76.1%,占全部地税收入的63.2%。税收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发展地方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政府更好履行政府经济治理职能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举措的坚实基石。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房地产业对地方财政的支撑作用举足轻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很好的推动了战略举措的实施。
(四)现代金融业发展势头好,增速较快。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基础性行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质量,伴随着新技术、新领域、新业态的出现,传统金融服务业开始向现代化转变。2013年金融业产值实现41亿元,同比增长56.6%,较2012年增速高出30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以银行业金融为主体,保险、证券、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发展的局面。
(五)高技术服务业有所发展,潜力巨大。高技术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而产生的新兴产业形态,是提供高质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2013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实现产值3.08亿元,同比增长8.2%,较2012年同比增速减少10个百分点,增速有所放缓;13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产值占当年GDP比重为1.1%,较去年增长5.2%;2012年专业技术服务增加值达到13.1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加值为21.2亿元,比较优势明显。
三、现代服务业存在的不足
近几年服务业虽然有较快发展,但与整个发展阶段和人均收入应达到的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既有总量不足、比重过低的问题,也有内部结构落后、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以及整体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等问题。
(一)传统行业比重大,产业发展层次不高。近年来,虽然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但行业结构不甚合理,服务业增加值及就业人员占较大比重的仍是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房地产业等传统服务业,虽然具有传统优势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发展势头不错,但是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行业领域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却发展较慢。与此同时,整体产业链较短,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配套条件较差,现代产业体系仍然处于起步期,产业发展层次仍然较低。
(二)企业竞争能力偏弱,行业水平有待提高。行业内部聚集度不高,缺乏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如具有发展优势的商贸业,还只有大商新玛特、世纪联华、华润万家等几家知名商业集团的分支。特色商业区目前尚处于起步阶
段,街区经济有待发展,而且在业态和产业辐射能力、特色氛围、整体规划设计方面仍待提升。为国际和国内市场服务、体现现代化城市功能、具有外向辐射功能的行业,如会展旅游、现代物流业等基本还是空白,新兴的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行业发展不够充分,行业水平有待提高。
(四)产业支持政策不够,影响服务业项目落地。近年来,由于一直重点发展东部区域,同时得到国家、省的产业支持,东区在土地、税收、产业政策等方面有绝对的优势,大量的金融、研发,高新技术企业进驻,已逐渐产生集群作用。相比而言,西区在土地审批、税收优惠、产业政策等方面处处受限,有些项目签约几年都不能开工,使得企业逐渐失去信心,影响产业的吸引力。虽然在近年提出发展西部片区,也提供了一些土地、税收上的支持,但力度不够,作用有限。
四、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考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要点
1、突出生态优势。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加快整合研发创意、文化和旅游资源,发展特色商业、文化旅游、创意设计、休闲娱乐等融为一体的大文化产业,打造现代文化创意游品牌,提高区域旅游知名度。
2.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为契机,加快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步伐,逐步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的开发建设,促进住宅
消费合理增长。加快建设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建立透明的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保持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3.发挥科研院所集中优势。推动高技术服务业整合提升。以延伸产业链为重点,围绕周边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结合纺织服装、家居等优势领域,依托辖区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院所优势资源和力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成为研发设计信息化服务中心。
4.发挥医疗资源、教育资源集中优势。全面发展公共服务业。整合利用和有效使用辖区及周边优质资源,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参股,积极推进道路、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居住、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服务设施,加快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覆盖全域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措施
提升政府服务意识,加强现代服务业组织领导。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在发挥市场资源调配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发挥政府引导、带动、服务职能,通过为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激发市场创新,带动现代服务业多元化发展。建议建立服务业发展的协调机构和工作机构,规划协调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形成工作合力,并加强责任制考核,各地服务业的发展要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并对地方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实施考核,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