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2019-05-15 10:4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一篇: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年秋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

第1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古代社会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出行者常常三年五载不得回归,甚至在出行中出现问题,因而中国古代人特别重视离别,对离别有一种特别特殊的感受。三年五载乃至更长时间的离别,不知中间会发生多少故事,会有多少凶险,于是,一种祭祀路神、祈求平安的仪式出现了,这就是路祭,古人称之为“祖”或“道”,或“祖饯”。

祖饯活动的形成,据东汉崔寔记载,与黄帝之子有关。《文选》李善注:“崔寔《四民月令》曰:祖,道神也。黄帝之子好远游,死道路,故祀以为道神,以求道路之福。”祭祀路神的仪式是比较复杂的,第一步是“委土为山”,第二步“伏牲其上”,第三步“酒脯祈告”,最后“乘车躐之”。这四步的顺序都是固定的,它的意思分别是:面对路障、供奉牲醴、祈告平安、毁掉路障。祭祀的目的在于对前行路途上的障碍进行清扫,祈求行人平安。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社会最初的送行侧重于“祖道”,也就是祭祀路神。在这一活动中,供奉牲醴也即“酒脯祈告”是必备的重要形式。“酒脯祈告”活动之后,释酒祭路,饮酒壮行。在这一活动中,出行者成为祖道活动中的重要角色,而对出行者的关切

也就成为祖道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由此,引发了祖道活动中的另一功能:饯送。

《诗经》中具有完整意义上的祖饯诗,应推《邺风》中的《泉水》。这首诗为饯别而作,其内容侧重于“祖”,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祖饯”诗含意并不完全相同。那时的人们,纵使言“饯”,也重在“祖”的意义。毛传在《泉水》篇的传文中说:“祖而舍軷,饮酒于其侧曰饯,重始有事于道也。”元人许谦在《诗集传名物抄》卷二中对《邺风·泉水》进行疏解,解释魏晋之前的人在进行祖道活动中的心态:“軷,谓祭祀道路之神。軷,本山行之名。道路有险阻,故封土为山象,伏牲其上。天子用犬,诸侯羊,卿大夫酒脯。既祭,处者于是饯之,饮于其侧,礼毕,乘车轹而去,喻无险难也。”可见,祖道的意义确实重在“祖”。

虽然重在“祖”,但确实也含有浓重的“饯”意。在这样的活动中,酒精的力量会给人的情绪带来一定的反应,而出行又是如此重要的活动,对于未来的未卜就可能在酒精的力量下引发激动情绪,渐渐地,话别、伤离、不舍、激励等等情绪逐渐注入祖道活动中,于是,祖道的内容渐渐丰富起来。

周秦以来,离别时送人以言,作为一种“仁人”“君子”的表现,是得到人们认可的。久而久之,这种临别赠人以言就形成了一种规范或曰传统。当临别“赠人以言”以“作诵”“作颂”的形式出现时,送别诗便随之产生。《诗经·大雅·崧高》中有“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便是对临别以诵诗形式“赠人以言”的情形的精

确记述,而《诗经·大雅·烝民》的“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则是对送别诗艺术性的评判,是对“作诵”所起的安慰行人的价值的肯定。临别“作诵”可以称为中国古代送别诗的滥觞。

(节选自吴淑玲《古代送别诗的成长历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人重视离别,是因为当时社会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出行之人三五年不能回归,自然在出行中都会发生一些故事,遇到许多凶险。

B.祖饯活动的形成与黄帝之子有关,据崔寔《四民月令》说:“祖,道神也。黄帝之子,好远游,死道路,故祀以为道神,以求道路之福。”

C.从祭祀路神的目的“清扫路途上的障碍,祈求行人平安”而言,古代最初的送行侧重的并不是离别的感伤,而是祭祀路神。

D.《诗经》中就有祖饯诗,如《邺风·泉水》就是为饯别而作,其内容侧重于“祖”;《诗经·大雅·崧高》中有对临别以诵诗形式“赠人以言”情形的精确记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出行出现了一种祭祀路神、祈求平安的仪式,这仪式就是路祭,它又被称之为“祖”、“道”、“祖饯”。

B.祭祀路神的仪式先后有固定的四个步骤:“委土为山”、“伏牲其上”、“酒脯祈告”、“乘车躐之”。因活动的重要角色是出行者,整个活动以饮酒壮行为中心展开。

C.祖道活动的第一个功能是祭祀,第二个功能是饯送。这两个功能虽不能并驾齐驱,但是却和谐地统一在祖道活动中。

D.中国古代送别诗的内容是从最早的路祭活动发展而来的,临别“作诵”成为中国古代送别诗的滥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元人许谦在《诗集传名物抄》卷二中对《邺风·泉水》的疏解可以得知,古人祭祀路神的“牲醴”是有讲究的,即“天子用犬,诸侯羊,卿大夫酒脯”。

B.供奉牲醴是祖道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酒脯祈告”之后还要释酒祭路,饮酒壮行。在活动中,出行者自然是重要角色。

C.祖道活动内容的丰富离不开酒。酒精的力量会给人的情绪带来一定的反应。话别、伤离、不舍、激励等等情绪随着酒逐渐注入祖道活动中。

D.从《诗经》可以看出,周秦时期临别赠人以言的做法作为一种“仁人”“君子”的表现,得到了普遍认可,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规范或曰传统。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B.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C.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岁在壬戌。壬戌,属干支纪年,甲乙丙丁等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等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B.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因斗宿和牛宿相距较近,古人常其并列在一起。星宿是汉族民间信仰和道教崇奉的星神。

C.白露,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天气转凉,《礼记》说:“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D.羽化,传说成仙的人能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相传古代修道士修炼到极致,跳出生死轮回、生老病死,是谓羽化成仙。

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写自己在辽阔的江面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而行,毫无阻碍,简直是远离人世,飘飘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

B.客人的“悲”是从箫声中体现出来的。作者借助了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C.客人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产生了兴亡之感。

D.大自然是个无尽宝藏,可以作为人的精神寄托,所以作者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如“清风、明月”;该取的就要取,如“非吾所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列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西江月·黄陵庙 [宋]张孝祥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这首词是作于宋孝宗乾道四年秋,词人离开长沙改任湖北荆州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

8、词的开头两句写出了湖光秋色的什么特点?传达出词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9、南宋魏了翁盛赞张孝祥的词作极具豪迈气势,这首词是如何体现“豪迈气势”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诗人真诚的自我表白,“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则表达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现荆轲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悲壮情怀和坚定意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乌桕红叶醉山秋

高旭洲

①秋天最美的风景,莫过于红叶。有人说红叶是挂在树上的红铃铛,人们倾听它秋天的吟唱,有人说红叶是栖息在树枝的红蜻蜒,人们欣赏它美丽的飞翔„„

②大别山的红叶,除了枫叶之美以外,更让我难以忘怀的却是乌桕树叶。每到秋天,山坡上,田野中,山垸边,溪水旁„„乌桕叶红红地灿烂,照耀心中的一片片天地。

③我从小生活在大别山一个叫小溪冲的山垸里,童年的往事一次次被乌桕树叶点亮,美好的记忆让我陶醉畅想。每到深秋,山野的美景总会让幼稚的童年产生许多遐思。特别是当油桐叶落了之后,山上的草木也开始枯黄之际;当秋风吹过山谷,溪水失去激情的飞奔,炊烟也显得袅袅无力之时;在明净的蓝天之下,看田地的庄稼收获之后,还未耕作的荒凉土地中,看一片片乌桕的叶子红了,它给予我新的期待和希望!

④路边的野菊睁开了眼睛,五彩缤纷地点缀在山野之中。秋风轻拂,野菊摇曳多姿,是在为红叶起舞么?闻一阵阵馨香扑鼻而来,忧郁的心灵就有了欢欣。陆游诗曰“乌桕赤于枫”,霜降过后,走进乡村,漫步田野,最惹眼的是乌桕红叶。当枫树还是穿着绿袍的时候,乌桕却穿上了大红袄,橘红、祧红、紫红、土红、酡红,绚丽多彩,流光闪亮。红叶的美景给深山增添渲染的色彩,熟悉的记忆,熟悉的风景,在弯曲的山路上蔓延时光的变幻。一棵棵,一片片一望无际的红红黄黄的彩色景观,如今吸引了多少游者的目光,作为大别山秋季旅游的亮点,乌桕红叶渐渐被世人所认识,奇境奇观也在人们眼前展现。

⑤但有谁知道,乌桕红叶对于一个山里娃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一种欣赏,或一道景观所能言语的。童年是伴随着山里的一草一木长大的,故乡的乌桕树有我太多太多的回忆。田埂地边遍布的乌桕树,从我有记忆开始,那时还是大集体劳动,无论是插秧还是锄小麦,母亲总是背着幼小的我参加劳动,有时实在太累,便将我放在田地边、乌桕树旁。春夏间的乌桕树上往往有许多毛毛虫,常常爬到身上痒痒难受,身上成片的红班常常刺骨的疼。乌桕叶青青时是有毒的,我们常常不懂事拿在手中玩耍,或者放在身上搓揉,也常是满身肿疼和奇痒。

⑥只有秋天的乌桕树,能够放飞着我们童年的梦幻和遐想,一棵棵,一片片乌桕树叶开始由绿变黄变红,一阵阵秋风过后,遍地的彩色叶片美不胜收,我们总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采撷红叶或捡拾起地上飘落的美丽的叶片,一串串串连起美丽的彩旗,再用竹杆高高挂起,让彩旗在风中飞舞;抑或扛着彩旗在田野比赛奔跑。红叶燃烧着我们童年的一个个梦想。

⑦深冬,乌桕叶落了,乌桕籽从黑色的躯壳里渐渐地显露出了出来,枯秃的乌桕树,稀疏而零落的叶片已遮蔽不了满树的银子样白白的颗粒,那耀眼的光芒,诱惑我们好奇的目光,这父辈们纷纷上树,用柯刀(注:一种刀具)柯下白白的乌桕籽,母亲在地下捡拾银子样的乌桕颗粒,成筐成箩的乌桕籽,送到合作社去卖,白白耀眼的光芒,像一张张欢喜的笑脸,至今在梦里荡漾。

⑧我们捡拾着田埂地边还有许多没有柯下的或没有捡拾的乌桕籽,那是我们捡拾的快乐与希望。乌桕耔是上好的化工材料,相当好卖。我们将它送到合作社去,就会卖得几角或几块钱,那时几角钱就能购得成把的糖果和纸笔,我们常常为捡拾乌桕籽兴高采烈。每每放学回家或节假日,我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到大人们已经捡拾过的地方去捡拾我们的欢乐和书本纸笔。乌桕树又成了我们童年欢乐的见证。

⑨我家兄弟姐妹七人,家中生活一直很困难,父亲为了解决吃粮问题,毅然辞去县里工作,但仍然没有解决粮食问题。大集体时我家也成了缺粮大户,除了上山捡拾山货外,乌桕籽也成了我们学费的来源之一。我们兄弟姐妹七个如果仅靠父母挣一点工分,怎能生活?更谈不上供我们读书,如果没有大山的赐予,我们的生活又是怎样?一切都不敢想象!

⑩人们常说霜叶红如二月花,深山的乌桕叶在我心中,要比霜染的枫叶更美。深秋的乌桕林里,一片片奇观招引城里人不尽的惊奇之时,而身为大山的儿子的我,面对一片片心中难忘的红叶,不仅仅感叹乌桕树给予人们的美景,而且早在心里将乌桕树当成故乡的一部书,用我一生的情感去读去品。

(11)故乡因了红叶,天空更明亮,生活更灿烂,梦想更美丽。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情感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我心中,故乡记忆里的乌桕叶是秋天最美的风景,我对它有着深厚的情感。

B.乌桕叶留给我童年的记忆,只有小时候拿在手中玩耍或在身上搓揉,结果弄得满身肿痛和奇痒。

C.作者快乐的童年生活与乌桕籽密切关联,印象最深的是捡拾乌桕籽到合作社去卖,购买糖果和纸笔,获得了许多的欢乐。

D.我家兄弟姐妹七人,生活很困难,父亲辞工仍没有解决问题,捡拾乌桕籽就是我们学费的来源。

E.在我心中,乌桕叶不仅仅给人以美景,更是故乡的一部书,值得我用一生的情感去读去品。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四自然段景物描写的特色。(6分)

(3)文中写到“人们常说霜叶叶红如二月花,深山的乌桕叶在我心中,要比霜染的枫叶更美”,作者为什么这样说?(6分)

(4)文章的标题是《乌桕红叶醉山秋》,有人认为应改为《故乡的乌桕树》。你认为哪个标题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三十岁的汪涵

我的户籍名是汪建刚,你可以把它的含义理解成“一个刚强的建筑工人的子弟”。

我的名字的来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母亲生我在苏州,那可是名传遐迩的人间天堂。

我奶奶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于是总免不了前往江南第一名刹寒山寺,拜拜菩萨,祈求平安,寻求问题的答案。家里要添丁了,自然是一件大事,奶奶去拜拜菩萨是很自然的。拜菩萨的过程中,为了使菩萨能答应自己的请求,她会许下一个愿,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父亲说,许愿有很多的学问和技巧。菩萨每天都要接到很多人间呈递的申请报告.人们的心愿各式各样,或求升官发财,或求六畜兴旺,或求金榜题名,或求伸手不被捉等等。但是,这么多请求,菩萨怎么记得住呢?这就要看申请人对菩萨许愿够不够虔诚,或者够不够奇特了。够虔诚、够奇特的许愿,菩萨才能记住;记住了,才能满足你的请求。

曾经听说过一个真假莫辨的传说,说是在泰国,有一位女士在菩萨面前许愿:如果菩萨能让她中当期的六合彩大奖,她将在菩萨面前跳一次脱衣舞。

诸位,这个愿许得够生猛吧!没过几天,六合彩开奖了,许愿的女士果然中了大奖!当晚她就买来很多黄色的绸缎,做成很大的帷幔,把自己和菩萨围了起来。没过多久,帷幔中就传出了悠扬的音乐„„阿弥陀佛。

诸位看到这里,如果认为菩萨是为了开洋荤,才答应那位女士的请求,那就大错特错了!菩萨什么没见过?况且对于菩萨来说,早已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了。所以,诸位千万不要误会。其实佛是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很根本的佛理,那就是有欲求就要舍得。试问没有大舍,何来大得呢?所以说,许愿真是极有讲究的,其中学问非浅。

闲话休叙。奶奶在寒山寺的菩萨面前许愿以后,母亲就平安地生下了我,而且,把我生了一个极其可爱的模样(有儿时照片为证)。我出世以后,奶奶给我取了一个名字,据我猜想,那名字里一定是玄机暗藏。而爷爷却说它不够响亮,就给我另取了一个名字,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建刚”,和哥哥的名字“建平”两相呼应。

从此,我就带着“建刚”这个名字,在尘世中浑浑噩噩过了二十一年。现在回想起来,从婴孩到成年不久的那些岁月,我走过的路并不平坦,其间多病多灾,直到有一天——

改革开放以后,湖南的广播电视事业一天比一天发达。1995天,湖南文艺广播电台成立了。当时我正巧在湖南广播电视学校读书,为了丰富课余生活,同时为了身上的钱包到了月底仍然不会瘪下去,我和几位室友决定到文广去应聘客座主持人。

我们几个运气不错,全体都被聘上了。但是一到上节目的时候,我就碰到了问题。

他们说.我的名字不合适。

当时电台的大牌主持人,流行用单名,例如“潘峰、洪涛、海波、柴静”等等?名字个个简洁响亮。我们这一拨聘上的同学,恰好也是取的单名,只有我和另外一位同学例外。而那位同学的复名,也相当符合当时的流行趋势。他叫卓麓山,用“麓山”二字做播音名,听起来就很舒服。“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麓山。”哇噻,这名字多NB!

但是很不幸,我的名字不好用。我开口一说“大家好,我是建刚”,一听就差几个档次。如果哪天心情不好,还很有可能说成“大家好,我是‘见鬼’”。

不行,这名一定要改!

那些天比较寒冷,我的心也随着名字问题的浮现而变得寒冷起来。我一气之下,就说:“干脆我就叫汪寒算了。”但是他们说,汪寒好是好,就是太冷了,不如再改改。我想了一会儿,说:“那就叫汪涵吧!涵是内涵的涵,又不冷,又透着一股子文化味。”

就这样,汪涵诞生了!

阿弥陀佛,自从那次把名字一改,不只是巧合还是菩萨保佑,我的一切都变得顺利起来。其中的奥秘,让我在后来的好长时间里百思不得其解。

每个人都有灵光闪现豁然开朗的时候。

(节自汪涵自传《三十岁的汪涵——仅此而已》)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建刚的含义是一个刚强的建筑工人的子弟,因为“我”不想成为建筑工人,所以在二十多年后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汪涵。

B.文中举泰国一位女士在菩萨面前许愿后来成为现实的故事,是为了表明不管你许的什么愿,只要奇特就能变成现实。

C.“我”出世以后,取的第一个名字并不是建刚,是因为爷爷认为之前的不够响亮,就给我换了一个建刚的名字。

D.“我”从婴孩到成年的那些岁月,走过的路并不平坦,其间多病多灾,这些和名字有关。自从改名汪涵后,一切就变得顺利起来。

E.“我”改名汪涵是因为当时的电台主持人流行用单名,“汪涵”简洁响亮,听起来舒服,并且这个名字透着一股子文化味。(2)作者在文中写了自己的奶奶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和泰国女士许愿的传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6分)(3)本文是一篇自传,有哪些特点?请简要作答。(6分)(4)汪建刚改名汪涵,你是否同意他的做法?请你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生活说明理由。(6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临近年底,12306购票网站验证码的识别难度大,难住了购票旅客。铁道部门对此__________,既不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也不修改验证码设置,的确令人费解。

②在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代表在发言中提出作为排放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__________,并已积极开展行动。

⑤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客观分析了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认为亚洲金融危机或全球金融危机重演之说,实乃__________的夸张之辞。

A.无动于衷

当仁不让

骇人听闻

B.安之若素

责无旁贷

危言耸听

C.无动于衷

责无旁贷

危言耸听

D.安之若素

当仁不让

骇人听闻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故都的秋》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以及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

B.陆蠡在沦陷的上海坚守着自己的文化工作岗位,日本侵略者逮捕他后,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C.《别了,不列颠尼亚》把末代港督乘坐皇家游艇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历史背景中,塑造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D.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作为组织材料的主线,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有广度又有深度,生动地展示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__________,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跟随时代一道前进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则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

A.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开始,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

B.最初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后来扩大到表现青年的苦闷

C.从最初表现劳动人民的不幸开始,逐渐扩大到反映青年的苦闷

D.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后来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一贯有朴素的美,他巧妙地运用比喻,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画面的色彩淡中有浓。如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②;“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③。这些词语全无奇异之处,却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此时此境、此景此物的审美特征。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17、仔细观察下边的一幅漫画,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1)请你简要介绍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3分)

(2)入冬以来,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增添许多“霾愁”。请你为治雾霾拟写一条公益广告。(不超过20字,3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60分)

一位学生拜见大师,大师问他:“在人群中有一个人永远不会抛弃你,你知道他是谁吗?”

“是谁?”学生问。

“你!”大师回答。

“你在一生里会遇到很多问题,你知道谁能给你答案吗?”大师问。

“谁?”学生问。

“你!”大师回答。

“你在一生里会遇到很多困难,你知道谁能为你解决那些困难吗?”大师问。

“不知道。”学生回答。

“你!”大师回答。

要求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符合记叙文的要求;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与解析:

1、A(部分概括成了全体:“出行之人三五年不能回归”“发生一些故事,遇到许多凶险”都不是全部)

2、B(“整个活动以饮酒壮行为中心展开”与原文不符,“饮酒壮行”是重要内容,中心应该是“祭祀路神”。见文中“供奉牲醴也即‘酒脯祈告’是必备的重要形式。‘酒脯祈告’活动之后,释酒祭路,饮酒壮行”可知)

3、D(时间有出入。这里说“周秦时期”,而原文说“离别时送人以言,作为一种‘仁人’‘君子’的表现”,是“周秦以来”的事;但“这种临别赠人以言„„形成了一种规范或曰传统”不是“周秦”这个时间段的事,而是“周秦以来”“久而久之”形成的)

4、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C(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气)

6、D(选项颠倒了“该取”与“不该取”的内容,文中作者认为:不该取的不取,如“非吾所有”;该取的就要取,如“清风、明月”)

7、(1)箫声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音凄切、婉转、悠长,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或按课文注释“如同不断的细丝”)。(“慕”1分,“余音”1分,“绝”1分,“缕”1分,句子大意正确1分)

(2)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伙伴,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起用葫芦做的酒器互相劝酒。(“侣”“友”,意动用法,各1分;“渔樵”“属”各1分;句子大意正确1分)

8、词的开头两句写出了湖光秋色的清爽、开阔的特点。(1分)词人以“满载”和“平铺”相对把浩然的湖光和明朗的秋景一并写出,视野极为开阔。(2分)湖光秋色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表面写景,实则融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1分)传达出词人行途中的欣喜之情。(1分)

9、月光明净,秋江千里,境界开阔,善用夸张。(2分)“波神留我看斜阳”想象奇特,巧用拟人,化江面遇风浪的愁事为赏景的乐情。(2分)下片前两句直接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明天的期待,而将眼前的“**”看轻、看淡,豁达豪迈的胸怀跃然纸上。(2分)

10、(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2)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3)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1、(1)B项,3分;D项,2分;C项,1分;A项、E项,0分。(B项,概括过于绝对,“乌桕叶留给我童年的记忆”不只有春夏间的“满身的肿疼和奇痒”,秋天的乌桕树还“放飞着我们童年的梦幻和遐想”;D项,与原文不符,第⑨自然段可知,乌桕籽只是“我们学费的来源之一”;C项,概括不全面,第⑥自然段可知,乌桕红叶燃烧着我们童年 的一个个梦想。且“乌桕树又成了我们童年欢乐的见证”中的“又”说明欢乐见证不止这一种)

(2)①运用衬托的手法,先用写“路边的野菊”之美衬托乌桕红叶之美,构成了美丽的秋景图。②运用拟人手法,如“路边的野菊仿佛是睁开了眼睛”,有引用,如“陆游诗曰‘乌桕赤于枫’”。③运用对比手法,“当枫树还是穿着绿袍的时候,乌桕却穿上了大红袄”,将乌桕与枫树对比,突出乌桕叶比枫叶红得更早、更绚丽(说明:枫叶红而乌桕叶更红是衬托,枫叶绿而乌桕叶已红就是对比)。④绘形绘色,注重色彩描绘,表现红叶的奇景奇观。(每答对一条2分,答对3条即可给满分)

(3)①乌桕叶不仅仅是观赏或欣赏一道风景,还承载着我许多记忆,我对它有至深的情感,难以忘怀;②乌桕叶给我带来期待和希望;③乌桕叶燃烧我童年的一个个梦想。④乌桕叶落了,捡拾乌桕籽给我们换来书本纸笔,是我们快乐童年的见证。

(4)【观点一】《乌桕红叶醉山秋》好。理由:①在标题特点看,红叶是秋天最美的风景,以红叶为题既突出了重点,又有诗情画意,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阅读兴趣;②从内容上看,文章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摹红叶之美,并赋予了红叶更深的内涵:是期盼,是希望;是燃烧的梦想,是欢乐的见证;③从主题上看,文章通过赞美红叶以及追忆与红叶相关的童年往事,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期盼,主题更突出;④结

构上看,文章以红叶开篇,又以红叶结尾,主体部分都与红叶密切相关,结构严谨。

【观点二】《故乡的乌桕树》好。理由:这个标题看似普通,却能很好地统摄全篇内容。文章不仅仅写了乌桕红叶,也用大量文字写了乌桕籽,以乌桕树为题,思路更清晰,与全篇内容更切合:①故乡的乌桕树有我童年的回忆。②乌桕树能放飞我们童年的梦幻和遐想。③捡拾乌桕籽能够给我们换来书本纸笔。④乌桕树是我童年的伙伴和欢乐的见证。(观点鲜明,能概括至少三点理由,给满分8分。答对1点给3分;答对2点给5分。)

12、(1)C项,3分;E项,2分;D项,1分;A项、B项,0分。(A改名和“不想成为建筑工人”没有关系,“不想成为建筑工人”于文无据;B不是为了表明许愿“只要奇特就能变成现实”;D“我”之前“多病多灾”“和名字有关”表述不太确切)

(2)①写奶奶对佛教的虔诚侧面表达出奶奶对孙儿的无私的爱;②阐述了一个佛理,那就是有欲求就要舍得;③为“我”在以后的事业中一天天发展作了铺垫。

(3)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给人以真实感;②插叙有关神话传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③语言简洁平实,富有诙谐色彩。

(4)【观点一】同意。①随着时代的发展,名字也应迎合当时取名的风气;②满足职业的要求,为了事业的发展,为自己取一个艺名也是可取的;③改名属于个人私事,别人无权干预。

【观点二】反对。①长辈给孩子取的名字,包含着长辈对孩子的希望,不应随意改动。②名字的改动,抹去了那时的时代印记;③现实生活中,随意改动名字,会给自己带来一系列的麻烦。(观点鲜明,能概括至少三点理由,给满分8分。答对1点给3分;答对2点给5分。)

13、C(A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安之若素:对于危困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时。B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当仁不让: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C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危言耸听: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14、D(A搭配不当,“以及”改为“并且表达了”;B结构混乱,应改为“他被日本侵略者逮捕后,献出了„„”;C搭配不当,“塑造了„„历史意义”应为“突出了„„历史意义”)

15、A(根据“青年的苦闷”和“劳动人民的不幸”的关系,可以排除BC,再根据下文的“以致”的表述,可以排除D)

16、【示例】①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②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③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5分,意对即可,但大意必须是唯一的,符合上下文逻辑)

17、(1)【示例】雾霾遮天蔽日,仍有许多企业“任性”超标排放。环保督查部门揪出了违法企业。(3分)

(2)【示例】①保护环境,驱散雾霾,让天空更蓝,大地更绿。②蓝天拥有清新的空气,人类才能享受美好生活。③生命和蓝天相拥,人类与生态共存。④节能减排,还我碧水蓝天。(3分)

第二篇:湖北省黄冈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V

1.诗文默写填空。(凡错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8分)

【小题1】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__________,婴孩手中乳。【小题2】鱼我所欲也。

【小题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

【小题4】请任意写出古诗词曲中带有“花”的两个连贯的句子:__________。【小题5】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小题6】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小题7】宁为百夫长。(杨炯《从军行》)【小题8】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0分)【小题1】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小题2】蒹葭苍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小题3】黑云压城城欲摧。(《雁门太守行》)【小题4】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小题5】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

【小题6】于谦的《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句诗与南宋文学家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两句“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7】中国古典诗词中写到“月”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你积累的名句(上下句)。__________。

1.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小题。“汉字听写”缘何掀起热浪

①近来,中央电视台一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吸引了观众。这档节目在每周五“黄金时段”推出以来,观众的关注度持续攀高,掀起一场听写汉字的热潮。据央视统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同时段收视率飙升4倍,微博话题登顶热门榜,点击突破18万,百度搜索高达42万。

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何以能够吸引观众?难道仅仅是个“书写”问题?显然,节目中出的一道道汉字听写题,让一些观众不得不给自己贴上“文盲”的标签。对不少离开校园已久的人来说,不只是一些结构复杂、罕见使用的汉字让人写不下来,更有一些笔画简单而“高频”的汉字让人“举白旗”。当然也就有了在“惭愧”之下的“继续看”,或者“兴趣”之中的“娱乐看”。

③并无奢华场面和明星阵容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一经问世,便以其益智的清丽身姿和积极的文化情怀,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创下全国收视佳绩。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唤醒了深藏在炎黄子孙心中而在键盘时代淡忘了的汉字情结。这样的节目,达到了“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的效果,可以说是媒体社会责任的一种具体体现。④中国汉字被错“书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在给汉字的书写、传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提笔忘字”、“写字不规范”等问题,对汉字书写和传承提出了挑战。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标志与载体,提倡正确“书写”,是因为书写是汉字的基本属性,是汉字传播的前提。中华民族文化,绵延数千年,固然不只在文字本身。但那些珠圆玉润、形象饱满、栩栩如生的汉字,若在我们的忽视与冷漠中,慢慢成为历史的遗迹,岂不是有愧于先人一笔一画刻凿出来的古老文明?

⑤说起传承中华文化,大家都认为很重要,很必要。但在行动上,一些人似乎又成为“旁观者”,强调客观原因多,查找自我责任少;等待别人先做的多,自己率先干起来的少;宏观的话说的比较多,具体实事抓的少。《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主办者以自身行动,践行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其中有两条启示值得深思。

⑥其一,传承中华文化需要坚守与创新并举。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是我们最值得保存和珍惜的文化瑰宝,要弘扬汉字,需能开拓汉字的艺术美。要让汉字进入百姓的生活,进入我们的艺术领域,让人们感到美,感到震撼自己的心。在这方面,我们的媒体不仅有责任,而且完全可以有能力激活汉字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重新焕发汉字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想象力,让汉字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⑦其二,正能量的传播,关键是提高新闻宣传和文化传播的质量和水平,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总书记在谈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时指出:“人民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要认真研究不同群众思想文化需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提高群众素养,是宣传思想工作艰巨而重大的使命,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长期积累,持之以恒。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会通过“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修身,以字促美”,实现提高“软实力”的目的。⑧传承中华文化,从“汉字”开始。(文章有改动)

【小题1】 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小题2】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3】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4】为什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一经问世就掀起热潮? 【小题5】《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给我们什么启示?

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放学

①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妄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只要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⑥11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⑨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趣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1分。⑩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了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11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12在距离放学时间二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小题1】第①段——第⑤段中,“十五分钟、拐三个弯”反复出现。下列各项中,对其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 A.交代安安放学回家应花时间很短。B.为引发母子间的矛盾冲突做铺垫。C.引发了下文母亲想要探寻真相的行为。D.表现了安安珍惜同学之间深厚的友情。【小题2】第③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小题3】第⑨段画线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其表达效果是

【小题4】第⑦段——第11段,写了安安和其“死党”在放学路上做的五件事,它们依次是跳短墙、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这一系列的事,反映了孩子们一 的特点。

【小题5】第⑥段——第11段中,有关时间的画线部分内容可否删去?请简述理由。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4分)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吴氏家。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时吴氏家延师儒。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元末方国珍求士为己用,闻鼎有才。鼎为其府都事,有廉名。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①鼎治,鼎论如法。平章之妻受赇②,请于鼎。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丞相曰:“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外也。”待半岁,除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僚。任期未完,有司请除吏。丞相曰:“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其见称如此。(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注】①属:交付。②受赇(qiú):接受贿赂。【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而舍县之吴氏家(寄居)B.其父见其志不可夺(改变)C.时吴氏家延师儒(迎接)D.有司请除吏(减除)【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3分)A.生子而能业温故而知新B.平章之妻受赇,请于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C.吏部请命鼎为之公将鼓之D.其见称如此其人视端容寂【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小题4】文章用了哪些材料刻画了詹鼎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2.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共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现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群葩当令时1,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2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3。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4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到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5者也。„„此皆言其可目6者也。

——(李渔《芙蕖》)【注释】①群葩(pā):百花。各种花都在一定的时节开放,这段时节称为当令。②芙蕖:荷花的别称。③妍:美丽。④迨至:等到。菡(hàn)萏(dàn):尚未开的荷 花。⑤资:资财,这里指享受。⑥目:观赏。【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3分)(1)陶渊明独爱菊(2)香远益清(3)陶后鲜有闻

【小题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3】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

【小题4】甲文和乙文作者喜欢莲(荷花)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3.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共11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二)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卒夜宿,民开九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⑥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⑦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⑧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日:“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①舍:驻扎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 跳。此处指练兵。④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⑤徇:示众。⑥劳:慰劳。⑦统制:武官 名。⑧蹙额:皱眉,表示忧虑。

【小题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伐 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柳宗元《小石潭记》)B.故 公问其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C.属 忠之属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D.其 其乡人曰

其真无马邪(韩愈《马说》)

【小题2】把语段

(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4分)(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题3】语段

(一)中,作者主要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曹刿的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2分)

【小题4】曹刿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岳飞是抗金名将,根据

(一)(二)两段文字,分别概括他们具有哪些军事才能。(3分)

1.写作(60分)

23.请以“的心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作文。要求:(1)将文题补充完整后再写作;(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4)书写要工整,不出现错别字和病句,否则将被扣分。

第三篇:湖北省黄冈中学2009秋季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gaokao/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9秋季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命题人:易爱玲 校对:杜春元 何筱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夹袄(jiá)癖好(pǐ)肩胛骨(jiǎ)大煞风景(shā)....B.亲昵(ní)歆羡(xīn)梳妆匣(jiá)气息奄奄(yǎn)....C.蹩进(biã)眼眶(kuānɡ)潭柘寺(zhâ)怏怏不乐(yānɡ)....D.禅让(chán)请柬(jiǎn)箍桶匠(kū)面面相觑(q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账簿 暇疵 莫名其妙 自惭行秽 B.畸形 端详 夸大其词 鞠躬尽瘁 C.谍血 黯淡 直接了当 冠冕堂皇 D.国萃 湮没 惊惶失措 怨天忧人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自1月21日春运火车票开卖以来,前往火车站售票大厅购买返乡火车票的人不绝如缕,....售票口时而出现“长龙”。B.去年11月27日,耸人听闻的黑龙江鹤岗市新兴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最后一位遇难者....遗体已经找到,最终确定该事故共造成108人死亡。

C.姚明拥有良好的国际形象和极高的商业价值,前段时间又成功收购上海东方男篮,支持家乡球队的建设。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并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与他多年来的努力分....不开的。

D.唐玄宗李隆基开创的“开元盛世”将唐朝推向了最顶峰,却也因“安史之乱”把那最令人骄傲的一面推向滑坡。大唐王朝从此日薄西山,一步一步地走向了灭亡。....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今,“中国”已经不仅是一个显示希望和活力的名词,而且是一个国家的称谓。B.流感肆虐之时,我国传统中药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临床常用的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蓝根、草河车、连翘配制而成的。

C.在强震中遭受重创的海地政府十七日露天召开第一次内阁会议,确定如何协调源源不断涌来的国际救援物资是目前政府的当务之急。

D.高考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考改革的方向,应从统一性走向多样性,从招考合一走向分离,逐步建立起以统考为主、多元评价和分类招生相结合的多元招生制度。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如果她发觉是件代替品,她会怎样想呢?会怎样说呢?她不会把她的朋友当作一个贼吗?

本资料由教育城编辑整理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gaokao/

B.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留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C.“孩子,”她断气以前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

D.例如林和靖“梅妻鹤子”,隐居杭州孤山,固然很清高;但也要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咏梅绝唱,才能成为名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6—8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苏子愀然

愀然:忧愁的样子 ..B.山川相缪

缪:缭、盘绕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攻占 .D.举匏樽以相属 属:写作 .7.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②寄蜉蝣于天地

..③顺流而东也 ④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8.下列各句与文中画线句子“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保持文化的定力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交融的步伐也在加快。但由于族群、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诸多差异,国家族群间文化交融的状况极不均衡。发展中国家迫切希望公平参与全球文化交流进程,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急切心愿的背后,也特别易于出现不顾客观实际渴本资料由教育城编辑整理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gaokao/

望强国认可、且以他人标准为准则的文化焦虑症候。......在以发达国家利益为主导的全球化规则面前,实现族群完全平等的文化交流只是善良愿望。不顾客观实际以他人标准为规范的盲目操作,对发展中国家文化而言弊多利少。如诺贝尔文学奖常会引发关于评审公允的诘问,个中总不免存有几分‚诺贝尔情结‛的醋意心理。然而,只要认识到西方文化至上和对非西方文学潜意识偏颇的评判心理,心态就会平和。这个奖项或许只代表西方文化的权威,对判断中国文学水准的高下也没更大的意义。又如,近些年总有人用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作为‚走向世界‛的标志,其实靠人情和赠票换来的上座率,只会给人留下推销低档货色的印象。这种依托他人认可的动机和行为,恰恰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保持足够的文化定力,显得格外重要。

保持文化的定力,需要心无旁骛地建设自己的民族文化。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古国,只有在继承优良传统、吸收人类文明精华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文化,才是参与文化交流、开拓文化市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障。盲目纳入别人的文化范式,势必丧失抗衡的本钱。俄罗斯汉学家流沙认为,那些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文学创作,如先锋文学、美女文学等,很难有长久的吸引力。丰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必不可少的条件。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国际文化交往中,只有用气大道正、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认可。

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头脑清醒,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樊篱。在文化交流碰撞中,强势文化容易影响并同化弱势文化,弱势一方则容易把强势文化预设为现代的、发达的东西。发展中国家如果一味妄自菲薄,甚至以张扬‚丑陋的旧日风情‛来满足他人对‚落后文化‛的猎奇心理,就会在文化交流中乱了阵脚,迷失了自我。

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努力争取文化交流的话语权。各民族的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决不能简单地以优劣分野。只有坚守清醒的民族意识,坚守本土的文化自信,才能在外来文化铺天盖地涌来时,从容不迫,沉着应对。不管现实交流中民族文化在场与否,心中的民族精神永远不能离场,这是文明对话的根本。尽管在以西方世界为主体构建的文化秩序中争取话语权艰难而漫长,但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探索奋斗,民族文化就会彰显无可替代的恒久魅力。在人类文化面临同质化的风险时,保持文化的定力,尤为可贵。(2009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有改动)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焦虑症候”具体表现的一项是()...A.发展中国家迫切希望公平参与全球文化交流进程,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B.靠人情和赠票等动作方式换来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上座率。C.文坛出现了先锋文学、美女文学等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文学作品。D.以张扬“丑陋的旧日风情”来满足他人对“落后文化”的猎奇心理。10.下列选项中关于如何保持文化定力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心无旁骛地建设自己的民族文化,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并吸收人类文明精华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文化。

B.在国际文化交往中,要用气大道正、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参与文化交流,开拓文化本资料由教育城编辑整理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gaokao/

市场,把自己的民族文化打造成强势文化。

C.在文化交流中,发展中国家要坚守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文化阵地,提防强势文化的同化。

D.在外来文化铺天盖地涌来时,从容不迫,沉着应对,脚踏实地地探索奋斗,彰显民族文化恒久的魅力,积极争取文化交流的话语权。1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无论如何表明其公允性,潜意识中以西方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为评判标准的状况难以改变,拿我们的文学作品去参加评选对判断我们的水准毫无意义。B.就文化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只要根植于民族的土壤,充分展示久远的历史,深挖丰厚的文化底蕴,就能走向世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在现实的文化交流中,我们的民族文化在西方世界为主体构建的文化秩序中争取话语权非常艰难,但我们要有文化自信,心中的民族精神不能离场。

D.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区分取决于文化主体国的经济发达程度,发达国家的文化是强势文化,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的文化则是弱势文化。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

岘山亭记

欧阳修 岘山临汉上,望之隐然,盖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其人.

①谓谁?羊祜叔子、杜预元凯是已。方晋与吴以兵争,常倚荆州以为重,而二子相继于此,遂以平吴而成晋业,其功烈已盖于当世矣。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至今人犹.思之,而于思叔子也尤深。盖元凯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二子所为虽不同,然皆足以垂于..不朽。

余颇疑其反自汲汲于后世之名者,何哉?传言叔子尝登兹山,慨然语其属,以谓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元凯铭功于.二石,一臵兹山之上,一投汉水之渊。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将自待者厚而所思者远欤?

山故有亭,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熙宁元年,余友人史君中辉以光禄卿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余谓君知慕叔子之风,而袭其遗迹,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爱君而安乐之如此,则君之为政于襄者,又可知矣。此襄人之所欲书也。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与夫草木云烟之杳霭,出没于空旷有无之间,而可以备诗人之登高,写《离骚》之极目者,宜其.本资料由教育城编辑整理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gaokao/

览考自得之。至于亭屡废兴,或自有记,或不必究其详者,皆不复道。

熙宁三年十月二十有二日,六一居士欧阳修记。

【注】①隐然:高大突出的样子。②羊祜叔子、杜预元凯:羊祜,字叔子;杜预,字元凯。两人同为西晋开国元勋。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

被:遍及 .B.然皆足以垂于不朽

垂:将要 .C.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

待:依靠 .D.既周以回廊之壮

周:环绕 .13.下列各组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①盖诸山之小者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B.①盖元凯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

②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C.①乃来以记属于余

②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D.①宜其览考自得之

②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岘山是一座普通的山,但因为晋朝两位开国元勋羊祜、杜预曾在此与吴激战并最终平定吴国为晋朝立下大功而著名。

B.本文虽名为“岘山亭记”,但对岘山的美丽风景只字未题,对“岘山亭”本身也缺乏具体的描写,而着重抒发由岘山这一名胜所引起的感想,这在碑记文中是别具一格的。C.作者在文中一方面肯定了羊祜、杜预“垂于不朽”的功业,一方面对他们的“汲汲于后世之名”,也发出了“自待者厚”的讥评。

D.文章中说到襄人打算把史中辉的事迹刻在石碑上,以和羊祜、杜预的名字一样永远流传。而史中辉并未阻止襄人的这种做法。

四、(26分)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中前两句为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第三句为课本上的句子,共10分)

(1)方晋与吴以兵争,常倚荆州以为重,而二子相继于此,遂以平吴而成晋业,其功烈已盖于当世矣。(4分)

(2)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3分)

(3)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3分)

本资料由教育城编辑整理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gaokao/

16.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8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②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1)本诗写诗人送别友人,共写了几个场景,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4分)

17.填空。(8分)

(1)古代诗文写秋的名句俯拾即是,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苏轼《赤壁赋》“,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秦观《鹊桥仙》“,便胜却人间无数”。

(2)李密在《陈情表》中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向晋武帝陈述自己家门衰微、孤苦无依的情形。

(3)法国作家 是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他的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

(4)方苞、刘大櫆、姚鼐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的代表。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园花寂寞红

季羡林

①楼前右边,前临池塘,背靠土山,有几间十分古老的平房,是清代保卫八大园的侍卫之类的人住的地方。整整四十年以来,一直住着一对老夫妇:女的是德国人,北大教员;男的是中国人,钢铁学院教授。我在德国时,已经认识了他们,算起来到今天已经将近六十年本资料由教育城编辑整理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gaokao/

了,我们算是老朋友了。三十年前,我们的楼建成,我是第一个搬进来住的,从那以后,老朋友又成了邻居。有些往来,是必然的。逢年过节,互相拜访,感情是融洽的。我每天到办公室去,总会看到这个个子不高的老人,蹲在门前临湖的小花园里,不是除草栽花,就是浇水施肥;再就是砍几竿门前屋后的竹子,扎成篱笆。嘴里叼着半只雪茄,笑眯眯的,忙忙碌碌,似乎乐在其中。

②他种花很有一些特点。除了一些常见的花以外,他喜欢种外国种的唐菖蒲,还有颜色不同的名贵的月季。最难得的是一种特大的牵牛花,比平常的牵牛花要大一倍,宛如小碗口一般。每年春天开花时,颇引起行人的注目。据说,此花来头不小。在北京,只有梅兰芳家里有,齐白石晚年以画牵牛花闻名全世,临摹的就是梅府上的牵牛花。

③我是颇喜欢一点花的。但是我既少空闲,又无水平。买几盆名贵的花,总养不了多久,就呜呼哀哉。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美感享受,我只能像北京人说的那样‚蹭‛花,现在有这样神奇的牵牛花,绚丽夺目的月季和唐菖蒲,就摆在眼前,我焉得不‚蹭‛呢?每天下班或者开会回来,看到老友在侍弄花,我总要停下脚步,聊上几句,看一看花。花美,地方也美,湖光如镜,杨柳依依,说不尽的旖旎风光,人在其中,顿觉尘世烦恼,一扫而光,仿佛遗世而独立了。

④但是,世事往往有出人意料者。两个月前,老友在夜里患了急病,不到几个小时,就离开了人间。我简直不敢相信,然而这又确是事实。我年届耄耋,阅历多矣,自谓已能做到‚悲欢离合总无情‛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有情,有多得超过了需要的情,老友之死,我焉能无动于衷呢?‚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一句浅显而实深刻的词,又萦绕在我心中。

⑤几天来,我每次走过那个小花园,眼前总仿佛看到老友的身影,嘴里叼着半根雪茄,笑眯眯的,蹲在那里,侍弄花草。这当然只是幻象。老友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我抬头看到那大朵的牵牛花和多姿多彩的月季花,她们失去了自己的主人,朵朵都低眉敛目,一脸寂寞相,好像‚溅泪‛的样子。她们似乎认出了我,知道我是自己主人的老友,知道我是自己的认真入迷的欣赏者,知道我是自己的知己。她们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向我点头,向我倾诉心中郁积的寂寞。

⑥现在才只是夏末秋初。即使是寂寞吧,牵牛和月季仍然能够开花的。一旦秋风劲吹,落叶满山,牵牛和月季还能开下去吗?再过一些时候,冬天还会降临人间的。到了那时候,牵牛们和月季们只能被压在白皑皑的积雪下面的土里,做着春天的梦,连感到寂寞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⑦明年,春天总会重返大地的。春天总还是春天,她能让万物复苏,让万物再充满了活力。但是,这小花园的月季和牵牛怎样呢?月季大概还能靠自己的力量长出芽来,也许还能开出几朵小花。然而护花的主人已不在人间。谁为她们施肥浇水呢?等待她们的不仅仅是寂寞,而是枯萎和死亡。至于牵牛花,没有主人播种,恐怕连幼芽也长不出来。她们将永远被埋在地中了。

⑧我一想到这里,就不禁悲从中来。眼前包围着月季和牵牛的寂寞,也包围住了我。我不想再看到春天,我不想看到春天来时行将枯萎的月季,我不想看到连幼芽都冒不出来的牵本资料由教育城编辑整理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gaokao/

牛。我虔心默祷上苍,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了。如果非降临不行的话,也希望把我楼前池边的这一个小花园放过去,让这一块小小的地方永远保留夏末秋初的景象,就像现在这样。

18.为什么作者要在第①段中叙述与一对老夫妇的交往过程?(4分)

19.请体会第④段作者引用的“当时只道是寻常”这句词在文中的含意。(4分)

20.第⑤段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21.文章以“园花寂寞红”为题有何妙处?结合全文,试作简要分析。(4分)

六、(4分)

22.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4分)2009年12月7日下午,中国政府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哥本哈根召开气候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中国承诺2020年前单位GDP碳强度下降40%—45%,已相当于减排15亿吨的二氧化碳,占全球减排量的四分之一。

解振华介绍称,中国在没有得到任何资金技术支援下,已经在实实在在采取行动,过去15年单位GDP已经减排47%,2010年到2020年还要再下降40%—45%。这说明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国家。解振华说,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的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而中国正处于发展当中,中国总排放量还会继续增长,而这也符合公约契约,发展中国家首要目标是发展和脱贫,排放总量应有适当合理增长。‚我们该做的我们做了,不该我们做的也做了‛,解振华在发布会上这样解释中国的减排诚意,但他同时强调中国的自主减排行动并不接受监测、核实。发达国家向中国提更多要求是不合理的,中国采取的自主行动没有任何谈判余地。

标题: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坐在生活的前排,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心态。它本资料由教育城编辑整理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gaokao/

是‚敢为天下先‛,它要求我们竭尽所能,去争取尽可能好的成绩,去争取成功。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面对困难时你有没有勇敢地面对?坐在生活的前排,这是一种勇气,更是取得成功所必须的一种积极态度。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9秋季高二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1.A(B.昵ní—nì 匣jiá—xiá C.眶kuānɡ—kuànɡ 怏yānɡ—yànɡ D.禅chán—shàn 箍kū—ɡū)2.B(A.瑕疵 自惭形秽 C.喋血 直截了当 D.国粹 怨天尤人)

3.D(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此处用来形容唐王朝的衰落是可以的。A.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于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可以换成“络绎不绝”。B.耸人听闻:故意夸大事实说离奇的话,使人吃惊。此处可换成“骇人听闻”。C.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此处可换成“一蹴而就”。)4.D(A.逻辑关系不清造成语序不当,“不仅”“而且”后的内容应调换。B.句式杂糅,“主要成分”和“配制而成的”只能保留一个。C.语意重复,“当务之急”指目前最紧要的事情,与“目前”重复。)

5.B(引号应去掉,并将两个分号改为逗号。)6.D(属:通“嘱”,这里指劝人饮酒。)

7.C(①②都为介词,在;③④都为连词,但③表修饰关系,④表转折关系。)

8.C(被动句。其余都为变式句,即倒装句。A.介词结构后置,B.宾语前置,D.定语后置。)9.A(这句话出自首段,引出易于出现文化焦虑症候的观点,文化焦虑症候的本质特征是不顾客观实际渴望强国认可且以他人标准为准则,而发展中国家希望公平参与不同于渴望认可,也未必是以他人标准为准则。)

10.B(“把自己的文化打造成强势文化”说法有误。)11.C(A.“毫无意义”说法太绝对,原文是“没更大的意义”;B.根植于民族的土壤只是走向世界的一个必要条件;D.经济发达程度不是唯一标准。)12.B(垂:流传。)

13.A(①②均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的”。B.都为介词,①为“因为”、②为“用”。C.①为连词,“于是,就”; ②为副词,“才”。D.①为代词,“他们”; ②为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

14.C(A.“在此与吴激战”有误,军事重地应是荆州。B.“对岘山的美丽风景只字未题”有误,参看第四段。D.“史中辉并未阻止襄人的这种做法”有误,原文只是说“君皆不能止也”,并非没有阻止。)

15.(1)当晋与吴国用武力相争之时,常常要依靠荆州并把它当作军事重地,而他们两个人相继在这里,最终因平定吴国而成就了晋朝的统一大业,他们的功勋已超过当世之人了。(关键词:兵、以为、以、盖)

(2)之所以它屡次荒废却能重新兴建(的原因),是因为后世倾慕他的名声而且思念他的人很多。(关键词:故、由。还应注意句式特点。)

本资料由教育城编辑整理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gaokao/

(3)假如真的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关键词:诚、虽、辍、就)

16.(1)共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诗人与友人送别的情景,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2分)第二个场景是日暮独下西楼,写出了友人离去之后诗人孤寂凄清的情怀。(2分)(2)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以乐景写哀情。(手法2分)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宝贵,离别的痛苦,大好秋光反倒成了添愁增恨的因素了。(分析2分)

17.(1)渚清沙白鸟飞回 白露横江 凌万顷之茫然 金风玉露一相逢(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3)莫泊桑(4)桐城派

18.突出了他们相识时间之长,感情之融洽(2分,答对一点1分);为下文写老友猝然离世而感到悲伤寂寞作铺垫(2分)。

19.老友在世时,他种花,我赏花,聊天,觉得都是寻常事(2分);现在老友去世了,就觉得当时的寻常事,弥足珍贵,难以忘怀,也表达了作者对老友的深切怀念(2分)。

20.想像、拟人。作者在老友去世后走过小花园时睹物思人,想像老友在花园侍弄花草,表现了作者对老友的无比怀念,为后文抒发花在人不在的寂寞之情进行铺垫;作者想像花草认出自己并向自己点头倾诉,直接表现了“园花”的“寂寞”。通过拟人手法赋予“园花”灵性,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园花”失去主人之后的悲伤,与老人在世时的花草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浓浓的感伤氛围,感人至深。(答对至少两种表现手法给2分,结合原文正确分析出每种表现手法在原文中的作用各2分。表现手法答出虚实结合、融情于景、排比并正确分析出作用同样给分。)21.①融情于景,借物喻人,运用拟人手法表面上写“园花”在主人去世后无人侍弄的寂寞,实则表达的是作者看见物在人非,老友去世的孤单寂寞心情,揭示了文章主题。②融“园花”和“寂寞”这两条线索为一体,语言凝练传神,画龙点睛。③巧妙化用诗文(化用唐代诗人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增添了文章的文化气息。(答对一点给2分,答到任意两点即得4分)22.中国承诺减排,拒绝监测、核实和谈判。(中国的承诺2分,态度2分)23.作文按高考标准评分。

译文:

岘山面临汉江,看上去山势突出高大,(实际上)它是周围群山之中较小的一座山。望去隐隐约约,原本是众山中的一座小山。然而它在荆州特别有名,这难道不是因为那里的人(才著名)吗?那些人是谁呢?是羊祜和杜预。当晋与吴国用武力相争之时,常常要依靠荆州把它当作军事重地,而他们两个人相继在这里,最终因平定吴国而成就了晋朝的统一大业,他们的功勋已超过当世之人了。至于他们成功的事迹产生的影响,广泛流传于汉江之间,到现在人们仍然思念他们,而对于羊祜的思念特别深切。大概是杜预因为他的功勋,羊祜因为他的仁德,两个人做的事虽然不同,然而都足以流传不朽。

我很怀疑那些(已有功业传世)却又反过来急切地追求后世功名的人,什么原因呢?传说羊祜曾经登上这座山,很有感慨地告诉他的部下,认为这座山一直矗立在这里,而前世的名人都已经湮没无闻了,因而联想到自己而十分悲伤。然而羊祜惟独不了解这座山是依靠他才闻名天下的。杜预在两块石碑上刻下了自己的功业,一块安臵在此山之上,一块投于汉水之中。(他这样做)这是知道山峦沟壑会有变迁,却不知道石碑也会因时间久远而剥蚀磨灭。这难道不都是说明他们喜爱名声太甚并且过于忧虑吗?或者因为过于重视自己所以想得这样远吧?

岘山本来有个亭子,世人传说认为它是羊祜游览休息的地方。之所以它屡次荒废却能重新兴建(的原因),是因为后世倾慕他的名声而且思念他的人很多。熙宁元年,我的朋友史中辉凭借光禄卿的身份来镇守襄阳。第二年,依据亭子旧有的规模,加以扩大、更新,既用本资料由教育城编辑整理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gaokao/

壮观的回廊环绕着亭子,又扩大了亭子的后轩,使后轩的大小能与亭子的规模相称。史中辉在当时很有名望,在他所从政过的地方都留下了很高的声望,襄阳人都安定于他的治理并且乐于和他一起游览。因此就用史中辉光禄卿的官称,为亭子的后轩命名为光禄堂;又想把他的事迹刻在石碑上,来让他和羊祜、杜预的名字一样永远流传下去。史中辉无法劝阻他们的这种举动,于是前来向我托付写亭记。

我认为史中辉了解并仰慕羊祜的风范,而且承袭他在民间流传的事迹,那么史君的为人和他的志向,就可以了解了。襄阳人热爱史中辉并且这样安乐祥和,那么史君在襄阳的政绩,也就能够知晓了。这些就是襄阳人想要写下来的内容。若说岘山亭附近山川的秀丽风光和笼罩于幽深杳远之中的草木云烟,它们在广阔的空间里或隐或现,这些可以供给登高望远写像《离骚》那样的优美诗文的人,这样的景致适合他们游览观赏,(让他们找到灵感)并怡然自得。至于岘山亭屡次毁坏屡次重修,有的本来有碑记,有的没有必要考究它的详细兴废经过了,(这些)我都不再说明了。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十月二十二日,六一居士欧阳修所记。

本资料由教育城编辑整理

教育城: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湖北省黄冈中学2009年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9年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蹩(piē)进咂(zā)摸形单影只(zhī)面面相觑(qù)....

B.窥伺(sì)沏(qī)茶不经(jīng)之谈奄(yǎn)奄一息 ....

C.涔涔(cén)坟茔(yíng)曲(qǔ)意逢迎疏不间(jiàn)亲 ....

D.笑靥(yè)口角(jué)泥(nì)古不化冠(guàn)冕堂皇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联袂意气惊愕兵荒马乱

B.烦躁咆哮端祥老气横秋

C.亵渎踉跄熟喑理屈词穷

D.巉岩神龛凭吊黄天后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赵本山的弟子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上的表演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他也因此而名声大...振。.

B.商务部3月18日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至此,汇源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

C.80后作家郭敬明声称自己的写作习惯是,不到最后交稿的日期不会动笔,但是一旦动笔,则会文不加点,一挥而就。....

D.诚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涣然冰释,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

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金融危机的蔓延,使我国一向稳定的就业形势发生变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破解 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B.“成龙和他的朋友们2009北京大型演唱会”将在鸟巢于五一期间盛大开唱,届时,成龙和

他的朋友们将为观众送上一场丰盛的“假日大餐”。

C.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在两会期间提出,国家应尽快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加大少

数民族地区濒危文化抢救与保护的财政投入。

D.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于4月2日落下帷幕,与会领导人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全球携手应对金融危机达成多项共识。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前不久,温家宝总理说了他最担心的两件事:“其一是农民工返乡问题;其二是大学生就业问题。”

B.备受中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手周杰伦,如今竟然和爱国主义教育挂上了钩——-周杰伦演唱的歌曲《蜗牛》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之列。

C.2009年“3·15”晚会曝光了包括信息通讯、医药、公路、艺术品收藏……等几大行业的案例,引起了广大观众与网友的巨大反响。

D.李敖访问大陆时曾对媒体说,此行“不是怀乡,没有乡愁;不是近乡,没有情怯;不是还乡,没有衣锦;不是黛玉,没有眼泪。”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德国马普所神经生物学分所的科学家们已经能够证明:即使不再使用,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细胞接触还是会保留。重新激活这些暂时闲置的“存储细胞接触”,能够让我们更快地熟悉那些曾经学习过但被遗忘的事情。

学习,换句话说,就是成功地处理新的信息,是神经细胞之间建立新的联系。面对新信息,大脑中没有任何以前的处理路径存在,蛋白丝附属物就会开始生长,从激活的细胞一直延伸到邻近的细胞。当生长到特定的接触点的时候,在蛋白丝附属物的末端处会形成特定的接触点,这种接触点又叫做突触,突触一旦形成,信息就可以从一个细胞传到另外一个细胞,我们也就获得了新的信息。一旦接触中止,所学到的东西也就被“忘却”了。

尽管最近的研究显示,学习和记忆与大脑中的结构变化有关系,但是还是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去研究。比如,当我们学习、忘记、再学习的时候,大脑是怎么工作的?通过一个实例,我们从实验中得知,一旦我们学会了骑自行车,即使很多年都不碰自行车,我们也可以很容易的再次熟悉,类似的例子很多,它们似乎证明了一点:“重新学习”通常比“从头学起”要容易。这些细微差别是否是源于神经细胞的结构呢?

马普所神经生物学分所的科学家们现在试图想要证明,在获得新信息时产生的细胞接触的数量和二次获得信息时的数量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比如,我们把一只眼睛暂时遮住,处理视觉信息的神经细胞之间就能产生大量新的细胞接触。差不多五天之后,神经细胞重新调整自己,以便从另外一只眼睛获取信息,大脑让自己适应一只眼状态。一旦我们去除眼睛的遮挡物,让它自由地接受信息,神经细胞又恢复了它们原先的功能,或多或少忽略了一只眼的信号。

“不过,让我们最惊奇的还是遮挡物去除以后,在遮挡时期产生的大部分的细胞丝附加物还依然存在,”项目负责人马克解释说。所有的证据都证明了突触只是失灵了,但是没有消失。“已经建立的经历也许随后还会再次发生,很明显,大脑选择了„未雨绸缪‟。” 马克接着说道。当我们把同一只眼睛再次遮住的时候,神经细胞以快得多的速度重新调整了自己,因为他们可以利用原有的细胞附加物。

在大多数神经细胞之间形成的附加物都保留了下来,并且能够促进重新学习。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学习和记忆的基本过程非常重要。即使“金盆洗手”很多年,如果这个冬天我们想要滑雪,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节选自《环球科学》2008年第12期)

6.下列对“突触”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突触是我们人脑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神经细胞建立新的联系的结果。

B.突触指蛋白丝附属物生长到一定的时候而在它的末端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接触点。

C.当突触形成后,信息就可以从一个细胞传到另一个细胞,从而使我们获得新的信息。

D.一旦细胞接触中止,突触就消失了,而我们所学到的东西也就被遗忘了。

7.下列对本文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让我们了解人脑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是神经细胞之间的接触所产生的变化起了重要作

用。

B.让我们人类为能够拥有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而感到自豪。

C.让我们认识到遗忘的记忆从未真正消失,从而促使我们重新学习,同时也能更好地掌握

学习和记忆的规律。

D.让我们对大脑的神奇充满赞赏,进而激发我们研究大脑的浓厚兴趣。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马普所神经生物学分所的科学家们已经能够证明:“重新学习”比“从头学起”更容易。

B.科学家们发现,当遮挡物去除以后,在遮挡时期产生的细胞丝附加物依然存在。

C.重新激活暂时闲置的“存储细胞接触”,能够让我们更快地熟悉那些曾经学习过但被遗忘的事情。

D.获得新信息时产生的细胞接触的数量和二次获得信息时的数量是有区别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①,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喜作书,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②公间世豪杰,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节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曲蘖:蘖,音niè。曲蘖,酒曲,这里指酒。②石公:作者的号。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数奇,屡试辄蹶奇:奇怪.

B.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方:比.

C.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属:嘱托,吩咐。.

D.血流被面被:覆盖 .

10.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而文长以一部下诸生傲之 .

情不可终 .

B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

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

C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D文长每见,则葛衣布巾 .

告诉不许 .

11.下列各项中,全都是说明徐文长诗文风格的一组是()

①恣情山水②如水鸣峡,如种出土

③苍劲中姿媚跃出④皆超逸有致

⑤气沉而法严⑥有王者气

A.①⑤⑥B.②⑤⑥

C.②③④D.③④⑤

12.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徐文长的文章比韩愈、曾巩的文章都要略胜一筹,但因为他不迎合时兴的调子,且不把当时所谓的文坛领袖放在眼里,所以他的名声没有传出越地。

B.作者对徐文长的命运遭际深表同情,并且认为正是因为徐文长无一处不奇特,才注定他

一生命运无一处不坎坷,令人悲叹。

C.徐文长才华出众,但个性自负高傲。虽然在山阴县做生员的时候,声名狼藉,但胡宗宪

赏识他的才能,把他当作客人邀请到自己的幕府。

D.徐文长多才多艺,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书法、绘画均有一定成就,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四、(24分)

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然,胡公间世豪杰,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①,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②。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秋娘渡”、“泰娘桥”:吴江地名。②银字笙:古笙的一种,笙管上标有表示音调高低的银字。心字香:心字形的熏香。

⑴这首词的首句即点明了主旨——“春愁”,那么,词的上、下片分别是怎样围绕这种愁绪来写的呢?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毛晋在《竹山词跋》中称道蒋捷的词“语语纤巧,字字妍倩”。请简要赏析“红了樱桃,绿 了芭蕉”这一句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填空。(6分)

⑴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⑵ 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____? 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⑶ 中国现当代剧作家______________,擅长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他的作品《雷雨》、《日出》、《北京人》等被译为多国文字。

⑷____________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剧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威尼斯商人》等。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灵魂的在场

周国平

①人皆有灵魂,但灵魂未必总是在场的。现代生活的特点之一是灵魂的缺席,它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使人不得安宁的快节奏,远离自然,传统的失落,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丧失,等等。因此,现代人虽然异常忙碌,却仍不免感到空虚。

②一个人无论怎样超凡脱俗,总是要过日常生活的,而日常生活又总是平凡的。所以,灵魂的在场未必表现为隐居修道之类的极端形式,在绝大多数情形下,恰恰是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能够真正享受日常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今天,日常生活变成了无休止的劳作和消费,那本应是享受之主体的灵魂往往被排挤得没有容足之地了。

③日常生活是包罗万象的,包括工作与闲暇、自然与居住、独处与交往等。在人生的所有这些场景中,生活的质量都取决于灵魂是否在场。

④在时间上,一个人的生活可分为两部分,即工作与闲暇。最理想的工作是那种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灵魂的独特倾向的工作。当然,远非所有的人都能从事自己称心的职业的,但是,一个人只要真正优秀,他就多半能够突破职业的约束,对于他来说,他的心血所倾注的事情才是他的真正的工作,哪怕是在业余所为。同时,我也赞成这样的标准:一个人的工作是否值得尊敬,取决于他完成工作的精神而非行为本身。这就好比造物主在创造万物之时,是以同样的关注之心创造一朵野花、一只小昆虫或一头巨象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力求尽善尽美,并从中获得极大的快乐,这样的工作态度中的确蕴涵着一种神性,不是所谓职业道德或敬业精神所能概括的。度闲的质量亦应取决于灵魂所获得的愉悦,没有灵魂的参与,再高的消费也只是低质量地消度了宝贵的闲暇时间。

⑤在空间上,可以把环境划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种类型。如果说自然是灵魂的来源和归宿,那么,人工建筑的屋宇就应该是灵魂在尘世的家园。无论是与自然,还是与人工的建筑,都应该有一种亲密的关系。空间具有一种神圣性,但现代人对此已经完全陌生了。对于过去许多世代的人来说,不但人在屋宇之中,而且屋宇也在人之中,它们是历史和记忆,血缘和信念。正像有人诗意地表达的那样:“旧建筑在歌唱。”可是现在,人却迷失在了高楼的迷宫之中,不管我们为装修付出了多少金钱和力气,屋宇仍然是外在于我们的,我们仍然是居无定所的流浪者。

⑥说到人与人的关系,则不外是独处和社会交往两种状态。交往包括婚姻和家庭,也包括友谊、邻里以及更广泛的人际关系。令人担忧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的消失。譬如说,论及婚姻问题,从前的大师们关注的是灵魂,现在的大师们却大谈心理分析和治疗。书信、日记、交谈——-这些亲切的表达方式是更适合于灵魂需要的,现在也已成为稀有之物,而被公关之类的功利行动或上网之类的虚拟社交取代了。应该承认,现代人是孤独的。但是,由于灵魂的缺席,这种孤独就成了单纯的惩罚。相反,倘若灵魂在场,我们就会体验到独处时的充实,从而把孤独也看做人生不可缺少的享受。

16.结合全文看,“灵魂的在场”是什么意思?请以工作和闲暇为例加以具体说明。(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⑤段引用“旧建筑在歌唱”这句话,是为了说明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最后一段说,孤独可以看做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享受”。怎样理解这句话?(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③段中说“在人生的所有这些场景中,生活的质量都取决于灵魂是否在场”,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20.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里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光彩照人的如花女子,她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喻示各自性格或命运的象征花。请仿照例句的形式,从下面提供的花当中任选两种,为你心中喜爱的人物形象写一段话。(4分)

山茶花杜鹃花牡丹花海棠花玫瑰花

例句:林黛玉貌美多情,善感多愁,孤高傲世,她是一朵风露清愁的木芙蓉。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40字。(4分)

第一个节目《茶馆》演出结束——-

串联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雷雨》,由高二(1)班演出。

串联词(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来请欣赏高二(15)班演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22.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文字,要求语意照应,语气连贯,语式一致。(4分)

中国古老的文字非常形象生动,“和谐”二字就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⑴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谐”字分解为“言”和“皆”,意为人人都能言所欲言。和谐就是指国富民强的中国,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谐是伟大时代的最强音。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当代著名学者于丹女士在一次做客“艺术人生”节目时曾说道:“在我心里始终有一双翅膀,即在适应社会规则的同时仍然保持着内心对理想的追求。”然而,在当今浮躁功利的社会里,人们往往会努力去学习生存法则,却忘记了内心最初的梦想,心中的翅膀在现实面前折断了。

请以“心中的翅膀”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第五篇: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论述类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反腐,是古今中外都备受关注的话题,“老虎、苍蝇一起打”,大贪小贪均不放过。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治官治吏史,也是反贪反腐史,古代各朝都成立相当于今反贪局或监察部这样的中央监察机构。

秦朝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完备监察机构的朝代,此机构名叫“御史台”,一把手叫“御史大夫”;汉朝时,御史大夫被提升到与丞相同一行政级别。汉文帝时,鉴于当时御史监察不力的情况,临时调派身边可信人员到下面核查,此行为称为“刺”。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正式设立“刺史”,这成为中国古代反贪的一种新型“反腐办”。

除常规监察机构反腐外,古代还有最有效的一招,是动员民间参与反腐,鼓励民间积极“举报”。刘彻建立所谓“言事变”制度,就是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南北朝的北魏拓跋嗣(魏元明帝)当皇帝时,专门下诏,鼓励民众举告贪官;到了北宋,“上奏言事”备受重视,范仲淹、包拯、王安石、朱熹,都曾给皇帝写过很多反腐奏折,《包孝肃公奏议》一书多是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当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

“举报”虽然可以减少官员腐败现象,但腐败仍无法从根本上杜绝。于是,“制度反腐”成为一种探索。所谓“制度反腐”,古人叫“治贪用重典”,在《吕刑》中便有“其罪惟均”的说法,即官员贪赃枉法,与庶民同罪。

从量刑上看,对官吏犯罪的法律惩罚重于常人。在秦朝,“通一钱者,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明朝对贪官用刑之酷是历史上罕见的,尤其让人感到恐怖的是“剥皮实草”,贪官污吏们被拉到府州县衙门左首的土地庙杀死,并将他们的皮整张剥下来,里面填上稻草,然后把这些假人摆在衙门的公座旁边,以这种阴森恐怖的方式与继任官员进行职务移交。有学者对唐宋明清四朝正七品官月俸数与当时的贪官受贿数额做过比较,结论是当时官吏贪污受贿相当于正七品官一个多月甚至低于一个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在严惩贪官污吏的同时,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积极大力倡导廉政,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力图使官吏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克制。“腐败”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大公害,反腐败斗争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以史

为鉴,立足与民主和法治的基础,完善廉政制度,长期不懈地进行反腐倡廉,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的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某种意义上说,治官治吏,尤其是反贪反腐,意味着一个社会的进步诉求。B.古今中外都强调反腐,反腐就应该从官员选拔开始进行,古人称之为“吏治”。C.汉代刺史制度的建立,是因为御史不奉法,监察不力,于是皇帝另派中央官员巡视地方。

D.秦朝建立了第一个完备的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包孝肃公奏议》一书都是记录揭露、举报贪官腐败的反腐奏折,北宋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

B.作为反腐的手段,朱元璋对贪污腐败实施的刑罚骇人听闻,他独创的“剥皮实草”制起着杀一儆百的作用。

C.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是古代最有效的反腐手段之一,就是保障吏民一定的言论自由,鼓励基层官员、民间人士越级上书,指阙言事。

D.民告官,如果有理有据,又得到官方的及时处理,对于防治腐败,推行廉政,会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官官相护,民怨难申,就会使矛盾激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治贪用重典,在《吕刑》中便有“其罪惟均”的说法,可见,中国古人一开始就知道防范审判不公和司法腐败。

B.虽然立法严惩,但腐败却从来没有绝迹,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C.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因此,官吏的自我约束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D.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努力完善廉政制度建设,保证反腐败斗争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

(二)文学类阅读(13分)

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①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失败告终,20岁的侯仁之在苦闷中彷徨。弟弟侯硕之的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弟弟的那句话是:“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这一年,侯仁之考取燕京大学历史专业。

②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燕京大学成为沟通沦陷区、解放区和大后方的秘密通道。当时正在读研究生的侯仁之承担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后方的工作。抗战胜利一年后,侯仁之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求学。

③在英国期间,侯仁之进渐接受了历史地理学的理念。他意识到,沿革地理存在明显的 局限性。1949年,侯仁之学成归国,并将历史地理学引入中国。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学科逐步建立起来,侯仁之成为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一人”。

④要搞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大量的实地调查必不可少。在张家口考察期间,侯仁之发现一段长城与众不同。深感疑惑的侯仁之回来后立刻查资料,最终确认这是明后期沿着长城开设的“马市”。如今这种贸易已消失在历史中,但却由遗留的建筑记录下来。从此,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地理”,而野外考察和考古研究,也成为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重要内容。

⑤1958年,侯仁之开始了沙漠研究。当时有人认为,沙漠地区不仅文献资料少,而且调查访问都很困难,难以开展历史地理研究。侯仁之反驳道:“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此后数年,侯仁之连续奔赴西北沙瀵进行考察。

⑥1964年夏天,侯仁之在陕北榆林附近的沙漠考察统万城。统万城是5世纪一个少数民族小王朝的都城,已在沙漠中沉寂了千年。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侯仁之得出结论,统万城的沙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西北沙漠中很多古城被废弃是“大漠流沙”造成的。而侯仁之却证明,这是“肤浅的广为流传的错误观点”,人类活动才是造成沙化的主要原因。这直接为后来人们治理沙漠打下了认识基础,侯仁之也因此成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先驱”。

⑦在这次考察中,侯仁之还纠正了一个普遍的说法:榆林三迁,即榆林因流沙侵袭而被迫三次南迁。侯仁之证实,榆林不仅没有三迁,反而在原址五次扩展。古城榆林终于明晰了自己的“身世”。

⑧在学术生涯中,侯仁之梳理过脉络的城市有很多。承德、临淄、邯郸、芜湖、敦煌……在侯仁之的慧眼下,一个个城市的前世今生或者得以浮现,或者更加丰满。他对许多城市做了深入的研究,充满着热爱。对他而言,北京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侯仁之曾说:“我对北京,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

⑨侯仁之在北京定居60年,为北京倾注了大量心血。比如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进京要道。卡车、拖拉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侯仁之对此心急如焚。他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6天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如今,经过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保护。侯仁之最为人所知的壮举是保护莲花池。正是因为他的积极奔走,原本要建在莲花池上的北京西客站主楼东移了100米。“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北京城的血脉得以保留。

⑩当然,与他的研究相比,这些事还只能算作“信手为之”。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里,他以历史地理学的眼光,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侯仁之,人们可能无法充分解读北京的厚重和韵味。

4(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记述了侯仁之的求学经历、科研历程、丰富的学术成果和深远的社会 影响,展现了一位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学者本色。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战期间,侯仁之身处沦陷区,利用燕京大学学生 的身份,将爱国学生输送到解放区或大后方,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C.在对张家口长城的考察研究中,侯仁之切实认识到野外考察在历史地理学 中的重要价值。这次考察使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了“地理”。

D.侯仁之主张沙漠研究要走出小书房,走进现场,不要依靠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他在陕北榆林附近沙漠的考察研究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

E.侯仁之发现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受损严重,便强烈呼吁保护卢沟桥,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最终使卢沟桥得到了妥善保护。

5.侯仁之被称为“城市的知音”,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6.请结合全文分析侯仁之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主要有哪些,并就其中—个方面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

熊庆来,1893年9月11日出生在云南弥勒的朋普镇息宰村,1913年考取留学比利时公费生。他先后在比利时、法国的四所大学攻读。他给父亲的信中说:“戏院、酒店、舞厅男不喜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男以努力读书为要。”留学8载,熊庆来坚定了他“科学救国”的理想与信念。在法国名师的指点下,他发表了一系列数学论文,获得法国数学界的交口赞誉。1921年秋天,东南大学聘请28岁的熊庆来为算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在此任教的5年间,熊庆来讲授了十多门课程,编写了包括《球面三角》等十几种讲义。

1926年,清华大学聘请熊庆来参与筹办算学系。他在清华算学系增设研究部,这是国内第一个数学研究机构。他编写的教材《高等算学分析》,被商务印书馆收入第一批“大学丛书”出版,成为全国大学算学系的必用教材。

1932年,他代表中国出席在瑞士召开的国际数学会议,会后到巴黎的研究所研究函数论,两年间写出《关于整函数与无穷极的亚纯函数》论文。1934年获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其无穷极定义被国际数学界称为“熊氏无穷极”。这也确立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并被载入了世界数学史册。

1937年,时任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和教授的熊庆来收到了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聘请他回滇

任云南大学校长的电报。他与龙云约法三章,龙云允诺后他即决定放弃清华的优裕条件,回滇服务于桑梓。

上任伊始、熊庆来便拿出三顾茅庐的诚意从全国各地聘请专家充实云大教师队伍。动物学家崔芝兰,数学家赵访熊,社会人类学家吴文藻,文史专家顾颉刚等各学科的专家及一批后起之秀陆续做了云南大学的教授。

抗战时期办学经费困难,熊庆来想方设法四处筹集,得到美国罗氏基金的多次资助,昆明富商董澄农先生捐建了澄农馆,龙云的夫人顾映秋捐建了映秋院。在他的努力耕耘下,到1938年,云南大学有了文法、理、工、医、农五个学院,云大正式成为国立大学。自1937年至1949年,熊庆来在云南大学任了12年的校长。这12年,是“云南大学的黄金时代”,在1946年,熊庆来领导之下的云南大学被《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作为世界著名的中国15所大学之一列入该书。

熊庆来自早年从事教育工作起直到晚年,他把几乎毕生的心血与时间都花在中国教育事业上,只要是人才,他就会毫无保留地帮助他、培养他。1931年的一天,熊庆来在《科学》杂志上看到一篇数学论文,论文的作者华罗庚引起了他的注意,此时的华罗庚是金坛中学的一名小庶务员。熊庆来马上写信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又破格让清华算学系招进了华罗庚。在能庆来的精心培养下,华罗庚写出《堆垒素数论》、《数论导引》等数十种专著,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更令人感动的是,在人生最后的岁月里,熊庆来依然抱病指导两个后来成为著名数学家的年轻人——杨乐、张广厚。再加上陈省身、严济慈、钱三强、钱伟长等,熊庆来为我国数学界创建了一种识才、爱才、育才的优良传统,成为我国科学家的典范,被誉为“不仅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更是识千里马的伯乐”。

在描述父亲的性格时,他的儿子熊秉明用了四个字:平实诚笃。这确是熊庆来性格之写照。他举止言谈缓慢而持重,不善辞令,生活恬淡,与一切娱乐和享受都无缘。在欧学习期间,他励志向学,16岁奉父母之命与妻子结婚后,两人几十年一直相敬如宾。熊庆来治学严谨,他的数学论文,常常修改三五遍。任教授期间,他总是非常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作业中的错误他用红毛笔仔细地逐本圈阅、改正。即使在任校长之时,他也要每周亲自为学生上几节课。

然而,熊庆来的平实诚笃中却蕴藏着顽强的精神、卓越的毅力。熊庆来在1951年因脑溢血而致半身不遂,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字。在其后的近二十年中,他就是以这种病残之体一直坚持做研究工作。晚年记忆力衰退后,为了研究,他开始学习俄文,经过努力,最终他能够借助字典阅读俄文数学文献。

熊庆来是中外闻名的数学家,是我国近代有名的教育家,是将近代数学引入中国的先驱,这颗数学界的明星将永远熠熠生辉。

(摘编自《弥勒县数学家熊庆来》等,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语言质朴简练,从不同方面突出了熊庆来一丝不苟的学习工作态度和辉煌丰硕的学术成果。

B.熊庆来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他以“熊氏无穷级”理论载入世界数学史册,为中国人争得了光荣的一席之地。

C.熊庆来对学术研究一向执着而且才思敏捷,撰写学术论文一挥而就,能达到文不加点的境界。

D.作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熊庆来仍对学生的作业批改仔细,一旦发现错误,就一一圈出,并加以改正。

E.熊庆来一生识才爱才惜才,被誉为“识千里马的伯乐”,华罗庚、严济慈、张广厚等都曾得到过他的大力资助。

8.熊庆来为我国高等教育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请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9.对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A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 盘绕 B 顺流而东也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C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名词意动 以……为伴侣 D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知:动词,了解,知道

10.下列语句全都表现客人面对赤壁之景“悲伤”的一项是()(3分)

①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③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④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⑤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⑥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11.对所选文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慨。

B第二段文字写曹操攻破荆州又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接,战旗遮天蔽日,目的是赞扬曹操。C.第三段中的“水与月”一方面是拾取眼前景物,另一方面也是分别承了客的“羡长江之无穷”和“抱明月而长终”而来。

D.“且夫”以下几句看似有宿命论和及时行乐的思想,其实是写出了对待功名富贵、得失荣辱的态度,所反映的精神境界并不庸俗低级。1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共10分)(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分)(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4分)(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3.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5分)14.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4分 任选其中的14空)

15、(1)在《氓》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2)《离骚》中写自己为保持清白,愿意像古代圣贤一样为正道而死的诗句是: “,”。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而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

(4)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以及人的渺小的两句名句是“,”。(5)《短歌行》中比喻用人要“多多益善” 的句子: “,”。

(6)《归园田居》中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的句子: “,”。

(7)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与“无限风光在险峰”有异曲同工之妙。

(8)《涉江采芙蓉》中写主人公遥望故乡的方向,归乡之路绵延无尽的句子: “,”。

四、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梦、光盘、逆袭、女汉子、土豪、点赞、微XX、大V、奇葩”等十条网友们________的流行语入围“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立即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共鸣。网络流行语,________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________的表达方式。它作为一种在虚拟社会中广泛流行并影响到现实生活的语言形式,能得以迅速蹿红,其原因无非是符合语言省力的原则。它对于缓解人的紧张情绪、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具有________的作用。A.家喻户晓 望文生义 相沿成俗 独一无二 B.口授心传 望文生义习以为常 不可替代 C.耳熟能详 顾名思义 约定俗成 不可或缺 D.通俗易懂 顾名思义 司空见惯 不可或缺

17.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两个人由于连日来的疲劳,情不自禁地打起盹来。

B.他呀,吃的、喝的、用的全是别人送来的,自然就入不敷出,积蓄也就多呗。C.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而筑,巧夺天工,真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服。D.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至于学生的思想,往往不以为然。

18.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加词语),做到保留全部信息。(5分)

(1)中央电视台将于2004年9月26日和27日播出一个专题片。(2)播出的频道和时间是:第五套节目23点;2套节目18点。(3)该专题片为《雅典奥运会——金牌背后的故事》、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鲁迅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他们处在不同的年代,却能为别人喝彩。他们的赞美体现出的是一种生命的智慧,绽放的是一种人格的芬芳。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喝彩”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3分)B 【解析】于文无据或无中生有。

2.(3分)A 【解析】原文是“多是”,而非“都是”,或然已然。

3.(3分)C 【解析】强加因果。

4.(5分)A C(A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解析:(B项“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有点夸张;D项“不要依靠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错。原文是要“跳出旧书堆”。E项“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是北京市政府的决定,不是侯仁之所为。)5.(4分)①作为一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北京等城市充满热爱;②侯仁之对榆林、承德、北京等许多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它们被埋没的历史;③侯仁之积极参与城市保护工作。

6.(6分)①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②富有创新精神,有打破旧传统的勇气;③注重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关注现实的精神。

7(1)(5分)BD(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

【解析】A项,概括不全;本文对他的学术成果介绍得较少。C项,“撰写学术论文一挥而就,能达到文不加点的境界”错误。

8(6分)①机构建设方面:他一手创建了清华算学系,还在清华算学系 设立了国内第一个数学研究机构;执掌云南大学12年,使云大由省立而国立,撑起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西南角。(2分)②教学方面:他在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时都亲自编写讲义,认真教学。(2分)③人才培养方面:他倾尽毕生精力为我国培养了众多人才,而且创建了一种识才、爱才、育才的优良传统。(2分)

9.B【解析】名作动,东下

10.C【解析】 排除②③两句即可选出答案,②是曹操的诗句,不能表现客之悲,③是赤壁的景色,引出客人对赤壁之战的联想。

11.B【解析】 “目的是赞扬曹操”不合原文意图,意在抒发人生无常之感慨。

12、(1)本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2)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有。(3)使深谷中的蛟龙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

13、“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14、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或“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不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15、(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3)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天朗气清,惠风和畅(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6、C

17、C 18.(4分)

中央电视台将于2004年9月26日和27日在第五套节目23点和第2套节目18点播出专题片《雅典奥运会——金牌背后的故事》

下载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