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让人信自己先得信

时间:2019-05-15 10:1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石化)让人信自己先得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石化)让人信自己先得信》。

第一篇:(中国石化)让人信自己先得信

让人信自己先得信

摘自《人民日报》

有的干部反映,现在有些老百姓成了“老不信”,干部表态还没张嘴,群众就觉得要说谎;干部做事还没开始,百姓就认定想作秀。尤其谈到理想信仰、宗旨信念、价值追求,听众更像是看票友穿帮,一肚子的不屑。做群众思想工作,“老办法不灵,硬办法不能,新办法不会”,一些人感到无所适从。

诚然,今天的时代条件、舆论环境乃至大众心理,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但“老不信”现象的出现,也与一些党员干部的言行缺乏说服力有莫大干系。

比如,如果有的领导干部,动辄牢骚、常有抱怨,连自己都不相信所选择的道路,如何让群众产生认同?以批评马克思主义为“时尚”、噱头,不问苍生问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如何让群众相信共产主义理想?把配偶子女移民到国外、钱存在国外,给自己“留后路”,随时准备“跳船”,如何让群众树立“三个自信”?有的心为物役,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又如何让群众相信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古人云,“行胜于言”“事实胜于雄辩”,西谚说“别光听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意识形态宣传也好,思想文化工作也好,让人信首先得自己信,只有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才可能真正打动他人。“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听你调子唱得有多高,看的是实在的业绩;不看你蓝图绘得有多好,看的是实干的行动。

让群众信先得自己信。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救中国于水火的崇高理想,不惜抛弃家财和家庭幸福,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没有这种知行合一的信仰和品行,共产党人如何能有“唤起工农千百万”的力量,让亿万人民凝聚在信念的旗帜下,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

立场端正了,信仰坚定了,还要有说服人打动人的扎实本领。“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严谨的套话多”,在群众心中就是“一百字也嫌长,一分钟也嫌久”,绝不会有听众和市场。一说阐释中央精神,就全盘照搬讲话和文件;一说宣传科学理论,就在概念里打转转;一搞成就宣传,就变成工作经验总结;一搞典型报道,就无限拔高请出“高大全”。说出来的话,自己都不信,怎么能让别人信?写出来的文,自己都没感动,怎么能感动他人?

身处社会深刻转型、观念深刻转变的新时期,最需要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领导干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着自己的信念而执着奋斗,我们的行动就有无声的感召力,我们的语言就有无尽的感染力。

第二篇: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老百姓成老不信 让人信自己先得信

增城中公教育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老百姓成老不信 让人信自己先得信

意识形态宣传也好,思想文化工作也好,只有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才可能真正打动人

有的干部反映,现在有些老百姓成了“老不信”,干部表态还没张嘴,群众就觉得要说谎;干部做事还没开始,百姓就认定想作秀。尤其谈到理想信仰、宗旨信念、价值追求,听众更像是看票友穿帮,一肚子的不屑。做群众思想工作,“老办法不灵,硬办法不能,新办法不会”,一些人感到无所适从。

诚然,今天的时代条件、舆论环境乃至大众心理,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利益多元、思想多变,确实让宣传思想工作难度系数增大,“说服”与“认同”的阻力加大。但“老不信”现象的出现,也与一些党员干部的言行缺乏说服力有莫大干系。

比如,如果有的领导干部,动辄牢骚、常有抱怨,连自己都不相信所选择的道路,如何让群众产生认同?以批评马克思主义为“时尚”、噱头,不问苍生问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如何让群众相信共产主义理想?把配偶子女移民到国外、钱存在国外,给自己“留后路”,随时准备“跳船”,如何让群众树立“三个自信”?有的心为物役,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又如何让群众相信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样的干部,即使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台下也会缺少听众;文章写得妙笔生花,也只会令读者觉得虚伪。

与上项目、搞工程等物质建设相比,宣传思想工作属于精神建设,建树的是理想信念,感染的是思想灵魂,有它的特殊性。精神家园中的劳作,如耕云播雨、凝风聚气,看似虚空玄妙,实际上照样有规可循。古人云,“行胜于言”、“事实胜于雄辩”,西谚说“别光听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意识形态宣传也好,思想文化工作也好,让人信首先得自己信,只有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才可能真正打动他人。

无庸讳言,在我们的队伍中,信仰缺失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正面努力,成为一种反面典型。“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听你调子唱得有多高,看的是实在的业绩;不看你蓝图绘得有多好,看的是实干的行动。对党员干部话语的“具象化”观感、对其行为的“具体化”判断,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我们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度。

让群众信先得自己信。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救中国于水火的崇高理想,不惜抛弃家财和家庭幸福,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周恩来、彭湃都是背叛了家庭所属的阶级,摆脱了相对宽裕的生活环境,在血雨腥风中投身革命。贺龙之女贺捷生回忆:南昌起义后,谭平山和周逸群对像学生那样虔诚地坐在一条板凳上的父亲说:贺龙同志,此刻我们代表党向你问话,你必

增城中公教育

须如实回答,不得隐瞒。请问你的动产、不动产、现金等,还剩多少?父亲淡然一笑,摊开双手说:我什么都没有了。

没有这种知行合一的信仰和品行,共产党人如何能有“唤起工农千百万”的力量,让亿万人民凝聚在信念的旗帜下,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缺了它,自己都得了“软骨病”,行不正、站不直,又如何去做百姓的思想工作,让群众愿听、能懂、真信?

立场端正了,信仰坚定了,还要有说服人打动人的扎实本领。“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严谨的套话多”,在群众心中就是“一百字也嫌长,一分钟也嫌久”,决不会有听众和市场。一说阐释中央精神,就全盘照搬讲话和文件;一说宣传科学理论,就在概念里打转转;一搞成就宣传,就变成工作经验总结;一搞典型报道,就无限拔高请出“高大全”。说出来的话,自己都不信,怎么能让别人信?写出来的文,自己都没感动,怎么能感动他人?这种僵化老化的思维方法,模式化套路化的工作方式,从根本上说是不愿改革创新的懒政惰政,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

“心定则道纯,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身处社会深刻转型、观念深刻转变的新时期,最需要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领导干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着自己的信念而执着奋斗,我们的行动就有无声的感召力,我们的语言就有无尽的感染力。

第三篇:人工耳蜗选择信人不如信自己

人工耳蜗选择信人不如信自己

我家小辉4岁半了,先天性耳聋,11个月左耳植入了人工耳蜗。按说,这么小植入的孩子,语言发育应该与正常孩子差距不大,我也一直期待孩子能像正常孩子那样听、说。

为此,术后我一直在努力帮孩子康复,开始是自己在家从早到晚跟他说话,小辉长到2岁就送到康复中心进行专业康复。孩子听得还凑合,但是言语清晰度、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反应速度等其他方面,总觉得比同康复的其他孩子差。

我给他换了三家康复中心,都不理想。我琢磨着,是不是选错了耳蜗把孩子耽误了……随即,我开始认真研究、对比几家耳蜗的参数,上网查各种资料,还特意观察康复中心里植入了不同品牌的孩子听说及康复情况,并和很多家长交流、取经,询问孩子日常的情况。

其间,我还接触到了3个左右耳植入不同品牌耳蜗的孩子。效果都是后植入的那侧比先植入的强。其中有一个时隔8年又在对侧植入另一品牌耳蜗的孩子,听和说的效果却明显比先植入的那侧好,真让人吃惊。

慢慢地,我发现,我真是个不负责任的妈,发现孩子耳聋后心急火燎、两眼一抹黑,一门心思听医生的,对耳蜗没有任何概念和认知,更别说深入研究了,只想着赶紧做手术,让孩子早点听见,可心急真是吃不了热豆腐……

经过半年的学习研究、对比分析,我做了个重大决定:让孩子对侧植入另一品牌的人工耳蜗。我不想取出之前的植入体而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也不想孩子一直这样下去,更不想再“遵循”所谓的“金标准”被医生左右,希望给自己和孩子再来一次的机会。

作为家长,给孩子对侧植入另一品牌的耳蜗,实属无奈之举。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想说的,既不是为了鼓励各位家长给孩子换品牌做对侧,也不是要拿孩子做“试验田”,而是在警示各位家长:医生推介你做哪家并非“金标准”,拍板、决策的人是你,别再做让自己后悔又误了孩子的事!

☆为什么医生被无条件信任

和所有商品一样,人工耳蜗有它自己的受众、品牌和价格;和所有商品不同,人工耳蜗因其高深的技术和人体植入式的治疗方式,变得专业而神秘。

如果我们想买台电脑、电视、空调,通常第一反应是上网查查哪个牌子好,第二反应是到卖场里转转,看看、比比、体验体验。怎么到耳蜗这儿就卡壳儿了呢?因为它是医疗器械,是要植入体内的医疗器械,和我们的身体甚至生命息息相关,尤其当这事儿发生在孩子身上。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下意识地选择依赖和信任。对象就是医生。看病找医生,天经地义。医生给孩子做的检查,医生判断孩子听力损失程度,医生诊断需要植入人工耳蜗,于是,“医生让我做哪家我就做哪家” 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就如同,我们不会质疑医生为什么开这种药而不是那种药一样,上千年的历史成就了一种思维模式:遵医嘱。

☆耳蜗以效果论英雄 信任源自专业。

让我们信任的,一定是医生的专业水平,而不是这个你认识他、他不认识你的人。那么好,医生的专业是什么呢?治疗。

在这里,我丝毫不怀疑我们现有的耳鼻喉科医生的专业水平及职业操守。多年临床经验,让他们具备了丰富的诊断、治疗及手术经验。因而,在对于听力的检查、听损病因的诊断、听力损失情况的评估、治疗方案以及是否符合人工耳蜗适应症等问题方面的阐释、判断,无一不彰显着他们的专业水准。看病听医生的,指的也是这个。然而,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医生,尤其是耳鼻喉科的专科医生,堪称医学、听力学领域的专家,但绝非生物学、微电子学、机械学、计算机技术、语音学、电生理学乃至材料学的专家,而人工耳蜗,恰巧就是个跨多学科的高技术产物。

诚然,大量的手术积累,让医生对于耳蜗的物理形态以及植入手法、手感上足够了解,这是为了确保手术更精准、更安全而必须掌握的。但再大牌的专家,也不能像讨论病情、诊断听损类型、判断病理位置那样,娴熟地给你掰开揉碎地介绍每家人工耳蜗的技术、特点、参数和性能。有些医生甚至在术中还需要厂家的技术、临床支持来配合;而人工耳蜗厂家为了让手术更顺利,也会隔三差五地组织医生们集体培训、学习产品知识。

人工耳蜗,从研发之日起,就是以效果而非形态论英雄。而效果,恰恰是医生的字典里最欠缺的。对他们而言,手术很成功,即是最好的“效果”。一位做了上千例手术的专家,除了收获满屋子锦旗、感谢信和业内“大腕儿”的名号,出了手术室,有几个病人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他汇报术后效果和康复情况?恐怕回去看他的都寥寥吧;作为耳蜗使用者,除非二次手术,谁会大老远地跑回去跟医生说“您当初给我推荐的这家耳蜗真不错,您看我家娃都能说贯口了”?至少我从未因为小辉术后效果不好,会想到去找医生反应情况。

有句广告词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特对。既然医生对自己操刀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康复情况都不了解,大家好不好他压根儿不知道,我们凭什么认为他说“这家耳蜗好,做这家吧”是必须照办的金玉良言呢?这不科学啊!

☆选择权从来都在自己手里

既然医生只熟识耳蜗的形态和植入手法,对其性能、品质、技术乃至效果都不甚了解,那么由医生口中说出来的“你就做这家吧”,必然存在弊端、不足及不合理性。不合理的事儿咱能信吗? 人工耳蜗是一个日新月异、高技术含量的医疗器械,进入中国市场20多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从它出现伊始,选择权始终就在用户手里,不是医生、厂家、经销商能决定的。为什么呢?

其一,品牌少。到现在,市场上有几家进口耳蜗、几家国产耳蜗,一只手就数得过来。就这么几个牌子,想了解甚至深入、透彻了解很容易,只要我们做家长的肯用心、下功夫。

其二。为孩子。孩子是亲生的,设备是终身的,这是父母逃避不了的责任,也是我们必须亲自操心的。如果自己不深入学习、慎重选择,而是偏听偏信或单方面信任医生,真后悔的时候,自责挽回不了。

其三。谁负责。我们说了,耳蜗效果决定一切。效果由什么决定?技术。从这个层面上说,各家品牌都有各自的技术,说起来都是“老王卖瓜”,难分高下;医生呢,只对诊断、治疗和手术负责,对技术不了解,对效果不担责。谁也没法以孩子效果不好为理由去和医生“撕”,因为人家只是建议、推介,因为效果好坏不在医疗范畴,咱赖不着人家?这么看来,就算“逼上梁山”,这功课也不能假手于人,必须自己来做。

事实也本该如此。我接触到的一位成人耳蜗佩戴者说,耳蜗这东西啊,不亲身经历的人不会明白听和说对一个听不到的人有多重要。它绝不仅仅能改善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甚至能改变我们的一生。如果不是亲自精挑细选,就算医生说的,他也无权我下半辈子的命运!

听了他这话,让我想起上初中那会儿的经历,那时候,老师的话堪比圣旨。中考那会儿,老师为保证升学率就会找一些“拖后腿”的学生家长谈话,建议孩子早早上职高某出路吧,反正也考不上高中。很多家长真照办了,若干年后后悔得无以复加,埋怨老师有用吗,路是你自己选的,想回炉,晚了。

选耳蜗这事儿,一样。希望家长们不要重蹈我的覆辙,既浪费了时间,又耽误的孩子。在此,我建议各位家长:

耳蜗不神秘,只要多学习;医生不偏信,全部靠自己;未知别恐惧,就怕不努力;不懂就去查,钻研得胜利;技术需比对,会发现差距;效果多体验,实力是第一;体勤嘴别懒,走心多留意;戒急勿妄断,从众不可取;做好学家长,是娃好助力!

第四篇:好新闻应该让人喜欢看 - 中国石化新闻网

中国石化报社专职记者业务研讨会交流材料之四

好新闻应该让人喜欢看

齐鲁石化记者站王宾

新闻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如果一个记者写的新闻稿件枯燥无味、满纸空话废话,读者不爱看,还能完成这一任务吗?恐怕不能。如果媒体刊发的新闻报道老是道貌岸然、千篇一律,在当今信息获取渠道众多的情况下,能被受众喜欢吗?恐怕也够呛。好新闻应该让人喜欢看,报社倡导新闻新型写作,让《中国石化报》的新闻报道更加好看易读,对此,我深感认同、坚决支持,并十分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候。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自己在工作中对新型写作作了一点尝试,也有了一些体会,借此机会,向报社领导和同行们做简单汇报,请批评指正。

体会一:稿件要“说人话”,不能“假大空”。我感觉“说人话”,就是报道应该尽量做到原生态,新闻事实是什么样就表现成什么样,新闻人物怎么说稿子里就怎么写。最原始的就是最鲜活的,还有什么能比真实的生活更生动?如果稿子里的人物千年不变的说着同一模式的话,谁信?谁看?

没事的时候,我经常翻看自己在基层当通讯员时写的一些稿子,越看越脸红,里面的人物语言,几乎个个都是党委书记的水平,思想

觉悟也基本上是全国劳模的境界。回想一下,真是这样吗?有的人是,但大部分不是,怎么会这样?我给人家升华了,实实在在的“假大空”。

这么看来,这样的稿子发不了,应该啊。

所以到记者站后,我时刻提醒自己,得实实在在写稿子,绝对不

能编稿子,编得再好也不行。采访每个人物,我都务求全面,不光采

访其本人,他的同事、领导、老婆孩子(还没写过女的)甚至跟他闹

过别扭的,尽量都过一遍。每每采访一圈下来,这个人就立体化了,起码活生生的。去年采写《赵云峰和他的地下兵工厂》,从获得线索

开始,我跟赵云峰先后见面不下五次,还一块喝了次酒。他的领导、师傅、妻子以及首先发现赵云峰的基层宣传干部,都多有交流。越了

解,越觉得这个人时尚、阳光、聪明、执着,这完全是一个崭新的石

化员工的形象,心里挺激动,写得也过瘾。成稿后,报社编辑老师对

我多有表扬鼓励,也被评为报社月度好稿件。

要我说,辨别假大空的办法很简单,写完稿子自己读一读,如果

哪地方觉得别扭,那么这个地方就是假大空,就应该删掉它,知道该

删掉什么,就是知道该保留什么。

体会二:内容要靠采访,不能改材料。我觉得,不管多么详实的材料,对记者来说只是一个新闻线索,要让它成为一个报道,还得靠

扎实的采访挖掘,要不然,稿件就很可能变成“一是二是三是四

是……”这样的报道除了记者本人,估计很少有人感兴趣,没人看,再重要的新闻事实也传播不出去。

去年,齐鲁石化推行的“问题管理”,在全系统产生影响,对其

进行报道顺理成章。看完有关部门给我的厚厚的一打材料,感觉“这

里面有东西”。我赶紧到几个基层厂进行采访,看看“问题管理在基

层是个什么样”,随后,又采访了负责此项工作的专业人员,进行了

充分了解。有了这些前期准备,再写这个稿子,基本上就没费什么劲,没有任何“概括式的总结评论”,把自己对问题管理的几点疑问,一

一回答清楚就截稿了。后来彭波老师在编稿时还费心给加了“编者

按”,这对我几乎是最大收获,谢谢。

体会三:角度要靠思考,不能简单就事论事。稿件能不能吸引人

看,其实关键就在前几自然段,现在这人,没多少时间把一篇没兴趣的稿子从头读到尾。因此,稿子的切入点极其重要,这应该就是角度

吧?我觉得这是新闻写作最难的地方,自己还差得很远。尽管如此,每次写稿前,我都会把大量的精力用在琢磨角度上,这是个苦差事。

其实,对新闻事实把握的越透彻、越全面,就越知道那个地方最

出彩。如果面对新闻线索不加思考梳理,简单的就事论事,写出的报

道就跟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很容易成流水账,在这方面,自己教训

很深。角度很难选,绝不仅仅是加一个情景由头就能搞定,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得多学习,下大工夫。不过有个窍门,实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可以给编辑老师打电话,屡试不爽,童叟无欺。

体会四:文风要平实,不能刻意卖弄。“八股”似的稿件没人愿

意读,孤芳自赏、自说自话、高高在上的稿件也不会很受人待见。报

纸不是学会刊物,是面向大众的,作为记者,应该力求自己的稿件能

让所有人看懂,哪怕是自己最熟悉的领域,也不能故弄玄虚,这一点,我时刻提醒自己。

在写一些专业报道时,我尽量回避专业数据和用语,如果满篇都

是“碳五碳六”,估计编辑老师能跟我急。去年齐鲁石化生产的东海

牌沥青铺上了长安街,这事儿挺好。刚开始我也想把齐鲁石化沥青生

产好好说说,再说,我以前搞过沥青,对此挺明白。不过写完了一读,感觉挺不是味的,我是很明白,但像什么“软化点、针入度”之类的东西,有多少读者能看懂?没别的辙,只好跟编辑老师请教了一下,推倒重来。后来的稿子,全篇没有专门的生产介绍和专业术语,但把

齐鲁沥青的前生今世都介绍了,看上去有点深度报道样子了,编辑老

师挺满意,也被评为报社的月度好稿件。

有位前辈嘱咐我,“记者只是一个新闻事实的表现者,必须摆正

位置,不评价、不越位,应该成为我们起码的准则。”自己今后还要

坚持做好。

另外我们齐鲁石化记者站在推行新闻写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想

借此机会也向报社领导和各位专家做一汇报,算是抛砖引玉。

一是及时传达报社领导倡导新闻新型写作的要求,树立正确写作

导向。我们把吕社长《探索信息时代新型写作》的发言,制成电子版

文稿发至每一位专职通讯员,让专兼职记者了解“报社希望大家写什

么样的稿件”、“应该怎么写稿件。”今年初,报社通联会结束第二天,齐鲁记者站就把吕社长报告中关于“新型写作”的内容,以“外宣通

讯”的形式下发到各单位,对新型写作作了进一步的强调,营造出“倡

导新型写作、尝试新型写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以“季度好稿件评选”为载体,打造新型写作的交流平台。

我们从去年开始,坚持每季度评选一次“好稿件”,把基层通讯员发

表在《中国石化报》上的稿件搜集起来,组织大家投票评选。实践证

明,选出的好稿件没有一篇是板着面孔说教的“八股文”,都是生动

鲜活的好稿件,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今年初,我们把这些好稿件

汇编成书,出了一本《我们这样写新闻》的小册子,得到报社领导的肯定。

三是鼓励通讯员写言论稿件,养成勤于思考、用语简洁的好习惯。

记者站鼓励通讯员多写言论稿件,记者站站长带头写,目的就是引导

大家面对新闻线索时多做思考,选准角度,少写官话、套话,“用最

短的篇幅表达清楚自己的意图”。这个做法收效很好,不但让通讯员的文风更加简练生动,而且还培养出好几个写言论的高手。

四是加强新型写作培训,切实提高通讯员写作能力。去年以来,我们先后邀请报社新闻部、专刊部、周刊部、杂志部、记者部等部门的编辑老师,给通讯员上课,面对面的讲解新型写作技巧和报社用稿

要求,对通讯员们帮助很大。4月份,我们在报社通联部的支持下,组织通讯员到北京集中培训,收到良好效果。

谢谢大家!

二○一○年六月

第五篇:一封让人难忘的信

一封让人难忘的信

秋天到了,周围一切都显得那么荒凉。放眼望去到处一片昏黄,没有一点生机。

就在这让我讨厌,没有一点生机的秋天里,我收到了一封信,我永远忘不了它,因为它曾经使我尴尬过,使我纯洁的心灵受到创伤。

“卑樗孀派牧迳遗芙淌摇5笔蔽颐前嘀魅我丫驹诿趴诹恕N倚睦锾乇鹦椋滤钗遥颐前嘀魅巫钐盅嵫闯俚摹

我慌忙跑到座位上,急急忙忙的打开了历史书,就在我翻书的时候,书里的一张纸飘落到了地上。反正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我当时无意于这一张纸上写了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把纸夹在书里是很正常的事,纸片飞了也不足为怪反正那已经没有用了,只担心下课后班主任会怎样骂我。

班主任上课有一个习惯:先让我们预习,她在教室里转,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再集中讲。这一节也不例外,我正埋头看书,就听到“咚,咯„„”的皮鞋声了。我心里想糟了!班主任到我这边来了,这下她恐怕又要问我了,但时间一分一分过去了,班主任还没走到我跟前,好象皮鞋声也没有了。怎么回事?我抬头一看,原来她正在看我掉的那张纸片,看的还特认真。我心想,老班真傻,一张废纸有什么好看的,哈哈„„!

“好了,同学们,现在给大家读一封信。”信?我突然一惊,心想,不会吧!我又没写过信?说不定是同桌的。

“***(我的名字)

从我第一次看见你,就被你活泼,可爱打动,我特喜欢你„„”

听这班主任读的信,我傻了。刚才还安静的教室一下子变的喧闹起来,同学们的笑声像尖刀刺进了我的心。我不知到那是一封别人所说的“情书”更不敢相信谁能说出那样荒唐的言辞。之后,班主任便用她那双曾使我感到温暖的手在我脸上留下了一个火辣辣的巴掌。

下载(中国石化)让人信自己先得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石化)让人信自己先得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石化加油站

    中国石化加油站: 1.加中国石化油,奔小康幸福路。 2.加油中石化,放心跑天下。 3.车行万水千山,有我石化相伴。 4.潇洒走天下,满意在石化。 5.滴滴石化情,伴您千里行。 6.千里之行始......

    中国石化二次革命

    推进一体化改革,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集团公司重组改制,把我们的企业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经过这几年全面推行一体化改革,全面实施经营管理“一次革......

    中国信息大学:苦在“石化” 赢在“信大”

    中国信息大学:苦在“石化” 赢在“信大” “大学生应当有敢于接受挑战的勇气”中国信息大学2012级电脑美术专业桑勇同学如是说。度过了中国信息大学独有的四个月的长假期,桑勇......

    中国石化加油卡章程

    第一部分 中国石化加油卡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中国石化加油卡(以下简称加油卡)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统一发行,由中国石化各省(市)石油分公司(以下简称......

    中国石化标准化管理制度

    中国石化标准化管理制度(试行) 时间:2010-09-01 11:0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中国石化科(2002)72号 2002年3月4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暨中国......

    《中国石化三十年》读后感

    读有感 最近陈锦华同志在《中国石化报》上发表中国石化三十年一篇文章,我读了以后感触颇深。现将有关数字与关键点摘抄如下,以使我的朋友进一步了解中国石化的发展与进步的历......

    中国石化宣传片解说词

    梦想照亮航程 实干成就伟业——中国石化2013年业绩专题片解说词2013年,中国道路的历史新起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2013年,中国石化而立之年。百万石化人回望30年来的......

    中国石化企业文化发展规划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文化越来越成为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先进的企业文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