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全国高级审计师考试考点复习题大全
审计理论知识考点
审计理论研究
一、试述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国家审计理论研究应把握的原则。
(一)、为什么要进行审计理论研究
进行审计理念经研究的原因:
1、审计理论研究是总结审计实践的客观需要。快速发展的审计实践需要有相应的理论来解释、规范和指导。
2、审计理论研究是审计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前提。审计理论创新是审计生存和被尊重的根本需要。审计理念经创新是审计实践创新的必然要求。审计理论创新也源自部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背离。
3、审计理论研究有助于提出正确的审计指导原则。理论研究的目的就是指导实践。审计理论研究有助于我们不断探求审计的规律,提出科学的审计工作指导原则。
(二)、应从什么角度把握指导审计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
应从三个方面把握:
1、要有政治视角。国际国内审计实践也充分展示了国家审计在政治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要把国家审计理解成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理解成国家治理的工具,要用政治学思想来认识和研究国家审计。要吸收和借鉴政治学,特别是公共管理领域的思想方法来看待、研究审计理念问题。
2、要有法治观念。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考虑:(1)法治是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基础,只有法治才能奠定国家审计的重要地
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国家审计是法治的产物。(2)现代国家审计是法治的工具,依法审计是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也可以理解成,通过维护法治来实现制约和监督,是现代国家审计运转的基本模式。(3)法治是国家审计的目标,也就是说,现代国家审计本质上是一种法治的工具。
在国家审计理论研究中,要用政治和法律的观点来看待现代国家审计。现代国家审计是民主的产物,更是民主的工具。现代国家审计是法治的产物,更是法治的工具。
3、国家审计理念经研究要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受托责任
(一)受托责任关系的概念
所谓受托责任关系就是指资源占有人与资源经管人之间形成的资源委托管理与资源受托经管关系,以及资源经管人与其资源经管执行人之间所形成的资源受托经管与执行资源经管关系。受托责任关系是众多社会关系的一种。受托责任关系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资源占有人占有的资源数量巨大,以至于自身无法有效经营这些资源,因此才将资源委托给他人经管,形成受托责任关系。
(二)受托责任关系的特征
对于作为审计产生和发展动因的受托责任期目标制 关系至少应包括如下一些特征:(1)资源经管权由委托权方转到受托方,资源经管权的转移是受托责任关系的核心与本质内容。(2)受托责任关系的确立意味着落 委托方给予受托方权利、受托方对委托方承担一定义务与责任关系的确定。受托方运用给予的经管权,有义务经管好所代管的资源,并向委托方报告履行经管责任的情况。(3)受托责任的内容必段能够明确下来,并通过法律、规章、契约等有效形式加以体现,使其能够具体运作。(4)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应该可以计量,以使受托方能够报告责任履行情况,委托方能够评价责任履行情况。例如,受托方经常运用会计计量手段,并以会计报表形式报告其履行责任情况,委托方则依据会计报表给予评价,以便确定或解除受托方的经管责任。(三)受托责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受托责任关系是资源占有人实现对资源的有效管理与使用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而审计则是受托责任关系能够顺利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由于资源占有人将资源经营权委托给受托人后需要对其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由于资源经管人受托经管资源占有人的资源后需要向委托人证明自己有效管理和使用资源情况,以解脱自身的经管责任,这都需要有一个具有独立身份的第三者加以检查和评价。而审计人恰好独立于受托责任关系双方当事人,又具备应有的专业技能,因而可以对受托人履行责任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和证明。因此说,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将审计理解成是是由独立的第三者依法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和证明。
(四)审计的本质是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受托责任关系反映了委托人的社会需要,而委托人的社会需要在层次和水平上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和提高,因而受托责任关系的外延也总是在不断地演变。受托责任的性质由原始的受托财产保管
责任扩展到受托经营责任;内容由受托财务责任扩展县受托管理责任;范围由对特指的委托人的现任扩展到对非特定委托人的社会责任。而受托责任关系外延的变化导致了审计的发展、变化和创新,因为它要保证对受托责任的有效监督和证明。从这层意义上说,审计既在受托责任关系上基础上产生,又随受托责任关系外延的演变而不断深化和发展。
受托责任性质、内容和范围的变化导致了审计类型和审计内容的发展变化,但不论审计类型和审计内容如何变化,审计的本质都没有变,都是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检查和评价。无论是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还是现代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效益审计,直至后来的经济责任审计、资源环境审计,都是从不同角度或方面对受托责任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检查和评价。
三、信息技术对审计产生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扩大了审计的业务范围和内容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由计算机处理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使得整个世界“变小”,不仅信息处理的速度加快,所有的信息使用者几乎要求获得实时的、可靠的信息,以便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产生伊始就以“提高信息可靠性”为使命的审计职业来说,面临着更大的社会需求。审计的业务范围和内容从传统的财务报表或其他管理方面的“有形”信息扩大到了信息处理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及其内部控制等“无形”的技术领域。近年来开始的信息系统审计就是审计业务范围和内容发生变化的重要标志。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审计方式、程序以及审计项目的管理产生的影响
审计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不断发展变化。我们知道,传统审计的主要方式是手工查账。随着计算机在数据处理系统中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审计人员欲对信息进行审查和评价,必须首先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否则,无法实现对财务或非财务信息进行审查和评价,真正意义的信息系统审计出现了。随着电子商务的全球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许多业务的处理都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联网审计成为审计的主要方式之一。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也体现在审计证据方面。传统审计证据是“有形”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即使是储存在磁盘上的信息至少是“可读(可理解)”的。而信息技术条件下,很多审计证据都以数字形式通过计算机或网络进行存储和传输,可能是某一瞬间计算机或网络产生的操作记忆,是由特别的符号和代码组成的记录,这些电子证据不仅对一般的审计人员“不可读(不可理解)”,而且需要专门的计算机取证技术进行分析才能取得。由于电子证据的特殊性,其获得、存储、传输和分析都需要特殊的技术手段和严格的程序,否则,难以保证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由于审计内容和审计证据形式的变化,传统审计的程序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否则难以实现审计目标。仅就调查了解内部控制一项来说,信息技术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内容与传统内部控制的内容有很大不同,审计人员就必须采用不同的调查和了解内部控制的程序,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正是由于审计方式、方法、审计程序等方面的变化,审计项目的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点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迫切要求审计职业界及时出台相关的审计准则和指南,以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行对审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我们的被审计单位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与通信技术进行业务处理,审计人员必须知道如何运用技术运行他们的业务并且达到单位目标,如果审计人员没有这种理解,他们就无法履行自己的职责。我国国家审计署在信息化建设之初就曾经提出,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的资格。开展信息系统审计也好,以联网方式进行审计也好,都需要审计人员至少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除知识、技术方面的要求外,信息时代的审计人员还必须有更的职业道德水平。
四、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特征。
(一)审计组织体系的构成
我国的审计组织体系是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三种类型的审计组织组成的。三者的共同目标均为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但是三者又有不同,各有侧重。国家审计机关的目标侧重于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改时政府行政管理。内部审计机构的目标侧重于促进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社会审计组织的目标侧重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于市场经济。
(二)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特征
1、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我国在国务院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臵审计机关,审计机关为政府内设机构之一,属行政型。其中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
2、平行结构的内部审计机构占主导地位。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目前较多采用的机构设臵方式是: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设臵独立的、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内部审计机构。这种模式下的内部审计机构,其独立性相对较弱,对单位或本级管理活动的监督难以开展,而是较多地对下属机构或下一管理层次进行监督。
3、政府监督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社会审计组织管理体系。我国的社会审计组织主要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合伙制两种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社会审计组织是依照注册会计师法的要求由注册会计师投资设立并承担有限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的社会审计组织则是注册会计师合伙设立并承一连带无限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目前,我国的政府财政部门负责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监督指导工作,同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地方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实行行业管理。
4、国家审计机关对其他审计组织的指导、监督关系。国家法律授权审计署领导全国审计工作,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并对社会审计组织的业务质量进行监督。
五、我国对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的具体内容与意义
(一)双重领导体制的含义
双重领导体制是指对某一机构由两个上级领导机构同时进行领导的体制。双重领导体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相关工作方面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便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上下级)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我国对地方审计机关采用双重领导体制,即由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在这种体制下,审计业务以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
(二)业务领导以上级审计机关为主的具体内容
1.审计署制定审计工作方针、政策,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审计业务规章制度等,地方审计机关必段贯彻执行。
2.上级审计机关制定本级和组织下级审计机关统一执行的审计项目计划,下级审计机关按照按照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政府的要求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并报送上一级审计机关审查备案.3.下级审计机关应向上级审计机关提出审计项目计划情况的综合报告,其中参与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还应提出该项目执行情况的报告。
4.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应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结果。
5、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要问题要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提出专题报告或提供审计信息。
6.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裁决被审计单位对下级审计机关提出的行政复议。
7.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审计执行情况和审计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三)双重领导体制的意义。
双重领导体制的确立,是从我国特定的审计环境出发的,其意义在于:加强国家审计机关工作的一致性,为宏观经济决策服务;加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减少地方政府对审计工作独立性的影响;保障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可以使审计执行工作按照国家统一法制的要求去严格执法,解决地方行政法规与国家法律一致的矛盾,从而保证法律的统一性。
五、如何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一)独立性。可称之为审计的灵魂。独立性分为实质和形式两个方面。所谓“实质独立性”主要指审计师的一种精神态度,即在工作中不使自己的判断受他人左右,不受个人偏见与杂念的影响,完全客观公正地判断并形成审计意见。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主要指审计师的一种社会形象,即审计师在组织地位与客户关系方面应独立于会计报表编制人,从而保证审计工作客观公证。
(二)从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两个方面保持独立性
在审计组织方面,保证审计组织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没有经济利害关系,审计组织有充分的经费和专门独立的经费来源;同时审计组织应对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保持独立性作出规定和检查、保障机制。
在审计人员方面,审计人员应遵守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在审计过程中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独立客观地进行判断和表达意见,独立提交审计报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预和影响。
(三)审计的权威性来源
1、相关法律的保证。即通过相关法律规定了审计的法律地位及审计结果的法律效力。
2、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审计产生于受托责任关系,资财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审计主体三方面构成了审计行为。审计主体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监督是经资财所有者授权或委托,并签有法律协议的,因此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审计主体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并提供必要条件。
3.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与权威性是相辅相成的。权威性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必要条件,而独立性也是权威性的基础。审计主体独立的组织地位,独立的精神状态,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社会形象,树立了审计的权威性。
(四)如何保持权威性
为了保持审计权威性,审计人员应注意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审计规范,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这样,才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审计的权威性。
六、审计准则的概念、内容和作用。
1.审计准则是对审计业务中一般公认的惯例加以归纳形成的,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审计准则是评价审计质量的重要依据。
2.审计准则的内容一般包括: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资格条件和基本要求;审计计划;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审计工作记录的编制;审计结论的提出;审计报告的编制等。
七、推动和阻碍审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因素有哪些?
1.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是指有关机构在世界范围内对不同的审计准则进行调和,缩小差异使之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2.推动审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因素主要有:(1)全球化的发展。(2)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3)审计准则的技术性。
3.阻碍审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因素主要有:(1)审计环境的差异。(2)各国的政治干预。
八、试述审计目标对审计过程的影响,同时以财务报表审计为例,说明审计目标与具体的审计测试方法之间的关系。
(一)审计目标的概念及重要性。
审计目标是审计要达到的目的或者要回答的问题。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是审计的方向。只有确定了审计目标,审计人员才有了审计的方向,审计最终才会得出结论。否则,审计活动是盲目的,审计的论点是分散的。审计目标是划分审计业务类型的重要标志。
(二)审计目标的影响
审计目标对审计全过程都会产生影响,对于整个审计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在计划阶段,审计人员必须确定审计目标,审计目标的确定又会影响审计标准的选择,以及审计的范围和程序、方法的设计。2.在实施阶段,审计人员要围绕审计目标收集审计证据,不断对审计证据进行评价和鉴定,如果发现所实施的审计程序不足以达到审计目标,审计人员还要考虑采用其他替代程序,补充收集证据。审计人员要根据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归纳,提出初步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3.在报告阶段,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目标编写审计报告,出具评价意见,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根据其对审计目标的影响程度来决定是否写入审计报告进行披露。
(三)审计的具体目标与所采取的测试方法的关系
1、存在或发生。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资产负责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是否存在,利润表所列示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是否确实发生。要达到这一目标,审计人员就需对存货进行实地观察或监督盘点,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对证明业务发生的凭证进行检查。
2、完整性。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在会计报表中应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进行了会计核算并在报表中进行了反映。检查业务记录的完整性时,审计人员需要对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和业务活动进行调查了解,要检查记录业务发生时的记录凭证,如检查发票存根,然后对照相关的会计记录以确认是滞全部业务都进行了记录。
3、权利和义务。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的义务。为了验证资产的权利有时需要获取资产权证,向银行或其他资产保管机关取得所有权方面的确认材料。在验证负债义务时,审计人员可以向债权单位函证或向被审计单位索取负责声明等。
4、计量与计算。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会计要素是否正确计量,按适当的金额进行核算,相关的计算是否正确。为达到这一目标,审计人员需
要重新计算,或进行分析,同时也要评价所使用会计计量政策的正确性。
5、合法性。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检查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前就要熟悉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实施审查各项经济活动时都要关注其是否符合规定,而且在形成审计意见,作出审计决定时也要就其合法性作出决定。
6、揭示与披露。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会计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反映。为实现这一目标,审计人员要抽查有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和报表编制工作,看其会计处理及报表编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具体审计目标对审计测试措施具有直接影响。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方案时就要考虑采用何种审计方法或测试措施去达到每一个目标,并将其写入审计方案。在实施审计时,审计人员如果发觉使用某些措施未能实现规定的目标,就需考虑使用替代的审计程序。在审计终结阶段,审计人员要总结审计工作,评价审计目标是否达到,并决定发表何种审计意见。
九、规范审计程序的重要意义。
(一)审计程序的概念
审计程序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接受审计任务后,组织审计资源,完成审计任务的全过程,包括计划、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审计程序是保证实现审计目标的手段。只有设计并遵循合理、科学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才能收集到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对审计事项提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意见。
(二)规范审计程序的意义
1.规范审计程序是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客观要求。2.规范审计程序是提高审计效率,减少资源消耗的有效途径。3.规范审计程序是依法审计,保障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合法权益的手段。
十、通用审计程序的内容和具体审计程序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通用审计程序是指通过研究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的特点而总结出来的适合各类审计项目的基本审计程序,如果审计人员按照基本审计程序来实施审计,则可以满足基本的审计目标。
(二)审计各阶段工作
无论是国家审计、社会审计,还是内部审计,无论是财务审计、绩效审计,还是其他专项审计,审计程序基本都包括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一些基本内容。1.审计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被审计单位(关于确定被审计单位的依据,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如国家审计经常要根据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的要求或政府的中心工作等,社会审计则主要依据自身对客户的调查);确定要求进行审计的原因(如国家审计经常要满足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社会审计则要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要求);确定审计的法律关系(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通过审计通知书,社会审计通过审计业务约定书,来确立审计法律关系);配备审计人员,组织审计小组,确定需要利用的各种专家;调查被审计单位,取得计划所需的信息;实施泊分析性测试,确定重要性水平,评价固有
风险;调查内部控制,初步评价控制风险;制定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
2.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实施内部控制测试,包括控制测试和业务的实质性测试,最终评价控制风险;调整具体审计计划,最终确定审计的范围和深度;实施分板性测试和详细的余额测试。
3.审计报告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完成全部必要的外勤工作;分析、整理审计证据,汇总、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实施最后的分析性测试,评价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结果;编写并提交审计报告;与相关方面进行沟通,提出审计意见或建议。
(三)设计审计程序应考虑的因素
在通用审计程序的基础上,具体审计程序的设计必须考虑审计目标、审计主体、审计资源、审计客体和审计手段等一系列制约因素。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只有全面把握各种制约因素对审计程序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序,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审计程序。
1.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指影响审计程序设计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程序只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不同的审计目标的实现要求有相应的审计程序来保证。
2.审计主体。审计主体是指审计工作的执行者,主要包括从事审计工作的审计组织及其审计人员。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机构是三种不同的审计主体。不同的审计主体对审计程序有不同的要求。
3.审计资源。审计资源是指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或内部
审计机构可以用来完成特定审计任务的人力、财务和时间的总称。审计资源是影响审计程序设计的重要因素。充足的审计资源可以保证各类审计组织按照最理想的模式和需要选择和安排审计程序。审计资源不足时,各类审计组织就必须在保证资源最佳配臵的前提下,慎重选择最基本的审计程序。当审计资源严重不足时,各类审计组织必须考虑承接审计任务后可能面对的风险和困难。通常情况下,各类审计组织均应避免在审计资源严重不足时接受审计任务或接受审计客户。
4.审计客体。不同规模的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对审计资源的需要不同,审计组织在设计审计程序时,要在考虑成本效益的前提下,制定出详略得当的审计程序。
5.审计手段。审计手段对审计程序的影响巨大。审计手段的改变有时可以引起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变革。
6.不同审计组织对审计程序的特殊要求。在通用审计程序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审计目标对审计程序的特殊要求,再考虑不同审计组织对审计程序的特殊要求,才能合理地设计出适用的审计程序。
十、审计证据的含义和质量特征要求
(一)审计证据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说明审计事项真相,形成审计结论基础的证明材料。
(二)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是样本量有关。特别是对样本证据而言,证据应达到数量要求,同时项目还应具备代表性。2.适当性,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质量的衡量。
审计证据在支持审计结论方面具有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与审计事项及其具体审计目标之间具有实质性联系。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真实、可信。
十一、审计取试模式的类别及审计取证模式的影响因素
(一)审计取证模式的三种类别
1.账簿基础审计。2.制度基础审计。3.风险基础审计。
(二)审计目标、审计风险和审计资源对审计取证模式的影响 从历史角度看,上各种模式先后产生,从技术方法角度看,各种模式也有传统与现代之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种模式对别一种模式的完全取代。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因此,都可作为审计人员的选择。
1.目标导向分析。在选择审计取证模式时,首要的考虑因素应该是审计目标,因为不同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目标。从历史上看,账项基础审计比较适用于弊端审计或错弊审计,亦即比较适用于单一合法性审计目标;制度基础审计比较适用于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亦即比较适用于以真实公允性为首要目标的定期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则适用于高风险领域中的真实公允性财务报表审计。2.风险导向分析。从审计的发展,早期账项基础审计由于采用详细审计方法,审计风险是比较低的。为提高效率采取制度基础审计后,由于抽样方法的引入,使审计风险程序加大,最终使制度审计向风险基础审计发展。从人们的认识看,早期账项基础审计阶段,风险只是人们的潜意识,审计方法并没有将客观的风险显现出来,人们没有明确风险因素对审计的影响;制度基础审计阶
段,风险成为人们的明确意识,抽样审计方法将客观的风险完全暴露在人们的面前,职业界越来越意识到控制风险的重要性。风险基础审计阶段,即风险型制度基础审计阶段,风险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职业界通过审计方法的改进来分析,控制客观风险,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风险导向分板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审计人员选择有效的审计方法,分析、控制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3、资源分析。审计取证模式的选择必然要受到审计资源限制的影响,事实上,审计取证模式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审计目标演变和资源条件限制所造成的。错弊审计以合法性为首要目标,要求采用详细的账项基础审计。以真实公允性为首要目标的审计,不要求必须采用详细的账项基础审计。这种目标转变为审计取证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先决条件,但是以真实性为主要目标的审计并没有放弃合法性目标,只是将其臵于第二们。同时以真实性为主要目标的审计要对审计事项做出全面评价,而不是单纯揭示问题,因而其工作量并不比错弊审计小,如果采用详细的账项基础审计方法反而比错弊审计增加更多的人财物力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着资源限制,人们必须在审计方法上进行创新,这又为审计取证模式的转变确立了必要条件。
十二、说明选择和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应考虑的因素,以及常用的审计评价标准来源。
(一)审计评价标准是进行判断审计事项是与非、优与渐的准绳,是出具审计意见,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审计平价标准说明的是审计事项“应该达到的状态”或者“规范的做法”。没有评价标准,就没有审计结论,审计报告也无法理解。
(二)应考虑的因素
选择和确定审计评价应该主要考虑:(1)与审计目标的相关性。由于审计目标具体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层次不一,使得一个审计项目的全部审计目标构成一个比较庞大的体系。选择和确定的审计平价标准必段与审计目标紧密相关;(2)客观性,审计评价标准必须是客观存在的;(3)可获性,即审计评价标准是审计过程中可以获得的;(4)可靠性,审计评价标准必须是可靠的;(5)明确性,审计评价标准是明确具体的,可以用来衡量具体审计事项的。
(三)常用的审计评价标准的来源包括:(1)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2)通用的管理原则;(3)同行业的先进做法;(4)被审计单位制定的计划、方针、政策和规章制试;(5)专家意见等。
十三、编写审计报告的一般要求
(一)审计报告是比较常见的“审计结果”。所谓审计报告,就是指审计人员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审计事项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审计报告具有下列作用:(1)说明审计结果和审计结论;(2)说明审计的性质和范围;(3)作为对审计结果和建议进行后续路跟踪检查的依据;(4)便于公众监督检查和有关利害关系人决策参考。
(二)编写审计报告的一般要求
1.及时性。及时性要求审计报告要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以便满足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要。2.完整性。完整性就是要求审计报告包括所有实现审计目标所必
需的证据和论点,以及对这些证据和论点进行详细充分的说明,以便于报告使用者充分正确理解所报告的事项和情况。3.准确性。准确性就是要求审计报告中证据表述真实、结果描述正确、结论和建议的得出具有逻辑性。对审计报告准确性的要求是为了向报告使用者保证所报告内容可信可靠。审计人员应该清楚地说明报告中相关证据的局限性,并尽量避免得出没有把握的结论。
4.客观性。客观性要求审计人员以不偏不倚的立场来表述证据,提出审计结果。
5.有说服力。审计报告要具有说服力,就意味着审计结果要针对审计目标,依据已提出的事实和证据合理推断得出审计结论和建议。
6.清晰性。清晰性要求报告易于理解和阅读。报告语言应尽可能地简单明了,尽量运用直率、非技术性的语言,避免含糊晦涩。如果使用了技术词汇、简称等,则必须明确界定其含义。
十四、绩效审计的含义和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
(一)绩效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项目)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这里的“有效性”主要包括下列四个方面:(1)经济性,是指以最低的投入达到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投入是否节约。(2)效率性,是指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包括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是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简单地说就是支出是否讲究效率。(3)效果性,是指目标的实现程序,即多大程序上达到了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预期结果。简单地说就是是否达到目标。(4)合规性,是指对法律
法规的遵循情况。
(二)与财务报表审计,绩效审计在审计的基本原理和程序方面都是相同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审计目标不同。一般来说,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而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资源管理和使用情况发表审计意见。
2.审计方向不同。一般情况下,财务报表审计是对历史的财务信息进行的审查和评价,而绩效审计有可能是对未来情况进行的分析和预测,多数情况下,绩效审计要对未来提出改进建议。3.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不同。财务报表审计所依据的评价标准基本上相同的,即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及相关具体的会计制度,绩效审计由于每个项目的具体目标不同,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也各不相同。
4.审计方法不同。由于审计目标的相对固定,财务报表审计所运用的方法相对比较固化。而绩效审计项目的目标多样的,审计对象范围十分广泛,审计项目中为实现审计目标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无法固定的,几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在绩效审计中都有可能用到。
(三)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意义
当前,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具有重要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效益审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开展绩效审计是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建高责任政府的客观需要。3.开展绩效审计是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的必然要求。4.开展绩效审计是审计机关全面履行审计职责的重大举
措。5.开展绩效审计顺应世界审计发展的趋势。
十五、专项审计调查的特点和搞好专项审计调查应注意的问题
(一)专项审计调查是审计机关采用审计方法和其他调查方法,就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对有关地方、部门、单位组织的调查活动。
(二)与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相比较,专项审计调查具有以下特点:1.作用的建设性和宏观性。专项审计调查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从政策、制度和管理等多方面,重点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完善宏观政策、健全法规制度、加强综合管理的建议,在宏观经济管理的高层次上发挥建设性作用。2.调查对象的广泛。专项审计调查是围绕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开展的,因此,审计调查的内容相对比较集中。3.调查内容的相对集中性。专项审计调查是围绕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开展的,因此审计调查的内容相对比较集中。4.证据多样性。专项审计调查不仅要查明事实真相,还要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益的建议,因此取证范围十分广泛,审计证据的形式也多样。5.取证方法的灵活性。专项审计调查的取证,从根本上脱离不了财务收运是计的常用方法,但由于证据的多样性和取证范围的广泛性,专项审计调查必须采用灵活的取证方法。
(三)审计机关搞好专项审计调查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围绕专项审计调查的目标。专项审计调查的目标是整个专项审计调查工作的灵魂,对整个专项审计调查工作具有指导和决定性作用。专项审计调查的内容的确定、范围和对象的选择、方法的运用以及如何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什么审计建议等,都是由审计
调查的目标所决定的。如果不紧密围绕目标,专项审计调查就会偏离方向。
2.把握总体情况。把握总体情况是专项审计调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专项审计调查中,对于调查事项的评价和判断,要建立在总体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
3.搞好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是搞好专项审计调查的关键,是专项审计调查的本质要求,也是专项审计调查区别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重要特征。专项审计调查的目的就是要提供全面、客观和深入的分析。如果没能做好综合分析,就失去了专项审计调查本身的意义。
4.处理好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审计机关开展的专项审计调查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关系密切,专项审计调查的内容就是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事项,专项审计调查主要还是运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方法。但是,专项审计调查必须从财政财务收支入手,深入到业务层面,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情况,揭示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政策和制度等深层次的原因进行分析,发挥其宏观建设性的作用。
十六、资源环境审计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
(二)资源环境审计包括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其中资源环境财务审计通常评价政府的财务报表是否反映资源环境成本和负债;资源环境合规性审计主要评价是否遵照有关的资
源环境法律、规章和政策;资源环境绩效审计通常包括评价政府:是否实现其资源环境目标;是否有效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是否高效、经济地运行。
(三)资源环境审计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最高审计机关通过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在完善本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相关国际法律和政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现各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隐患,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建立恰当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基础的、可靠的信息,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建立。(2)对与国际环境保护协议、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的政策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审查和监督,为政府提供合理建议,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的完善。(3)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相关的法律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审查和监督,必要时可以直接问责,促进问责机制的建立。(4)对环境保护及其相关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促进国家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升国家环境信息的质量,从而协助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七、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和审计机关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
(一)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或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所在地区、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审计来监督、评价和鉴证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行为。这里的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因其所任职务,依法对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
责、义务。
(二)与其他审计类型相比,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如下特点: 1.审计目的特殊。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监督与干部监督管理的结合。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是干部监督管理部门选拔、任用、奖惩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2.审计对象特殊。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特定的人,是干部管理部门委托审计机关审计的有关党政领导干部或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是由特定人的任期来界定审计的范围和事项,是由人而事,而非由事究人。
3.审计程序特殊。一般情况下,经济责任审计由审计机关与其他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因此具有特殊的审计程序。主要表现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立项需要经过干部监督管理部门,而不是直接由审计机关自主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经济责任审计进点实施时,一般应召开由干部管理部门和审计机关组织的进点会,被审计老景尖就自己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做出说明;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应征求被审计者个人意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报送给干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委托审计的部门。
4.审计内容特殊。经济责任审计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但不限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内容。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除包括一些专案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的内容。
(三)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促进党政廉政建设,维护财经秩序,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保障国民经
济和社会健康发展。作为一种审计工作,审计机关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发现被审计相关的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促进被审计单位纠正问题和改进问题,从而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保障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2.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经济责任审计是以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通过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作出重大决策情况、执行国家的财政法规情况以及个人遵守廉政纪律情况等方面的核查和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序上判断领导干部是滞具有从事经济工作所必需的素质和决策水平,也能正确评价领导干部是否正确履行其职责,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财政法纪。这就为干部管理部门正确选拔任用干部提供参考依据,监督、评价、鉴证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也因此成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
3.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一项重要措施。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干部进行财经法纪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财权的具体监督;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是发现干部问题,结合群众举报调查核实情况的方法之一;是从制度上遏制腐败的有效举措。
4.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推进依法行政、促进依法治国的有效手段。领导干部是滞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政策,是否依法办法、依法决策、依法处理问题,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能否实现的问题。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
将领导干部权力的行使臵于有效的监督之下,防止领导干部失职、越权以及滥用权力,促使领导干部自觉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经济工作、管理社会事务,规范自己的行政行为,引导领导干部依法用权、依法行政。
十八、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1.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2.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上级领导干部兼任部门、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且不实际履行经济责任时,实际负责本部门、本单位常务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3.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包括:1.地方各级政府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本地区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政府债务的举借、管理和使用情况;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要项目建设和管理情况;对直接分管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2.党政工作部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本部门、本单位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财力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重要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重要经济事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对下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3.国有
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本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经济管理和监督职责情况。
十九、跟踪审计的特点和跟踪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跟随审计事项实施过程而持续进行监督的一种审计方式。
(二)跟踪审计的特点:(1)过程性突出。与传统的审计方式相比,跟踪审计最突出的特点是其过程性,对于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资金,审计机关提前介入,由单纯的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2)时效性强。跟踪审计的时效性主要体现在发现和纠正问题的及时性。(3)预防作用突出。跟踪审计区别于其他审计方式的显著特点是,审计机关可以凭借跟踪优势,在跟踪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建议有关方面建章立制,防范问题再度发生,能够充分发挥审计的预警、防御功能,因而发挥审计“免疫系统” 功能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在开展跟踪审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要明确跟踪审计的目标。跟踪审计的总体目标应该是通过审查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和有关政策执行情况,促进项目和资金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政策目标。2.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审计机关在确定跟踪项目时,要按照要求,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要量力而行,一定要结合各级审计机关的实际承受能力,积极稳妥,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握好尺度和分寸,有重点的开展。3.要注意防范风
险。一是审计责任方面的风险。审计机关开展跟踪审计,要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做到不缺位、不错位。审计机关开展跟踪审计应与开展其他审计一样,保持审计的独立监督地位,不参与决策和管理,在法定的职权内开展工作,做到到位不越位。二是审计质量方面的风险。审计机关除应加强人力资源配备和人员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外,还可以聘请外部专家参加审计组,统一组织审计,同时要加强审计质量控制,降低审计质量方面的风险。
二十、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特点和内容。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将项目建设全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或确定若干重点建设事项,由审计人员随着建设进行,及时对各阶段的审计对象或确定的重点事项进行审计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改进、完善建设工作,使建设项目得以规范、有序、有效运行,取得尽可能好的效益。
(二)与竣工决算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1.审计时间和次数不同。跟踪审计将整个建设过程合理划分若干阶段或期间,及时对每个阶段进行审计。审计的次数比竣工决算审计大大增加;审计介入的时间也由工程竣工以后提前到工程序建设的过程中。2.审计内容不同。竣工决算审计主要是在事后对竣工决算资料进行审计,跟踪审计主要是在平时对形成竣工决算资料的各环节、过程及相关资料及时进行动态审计,审计的内容、资料要多于竣工决算,体现出全面、全程审计的特点。3.审计作用不同。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作用更大,可以有效防止资源流失和质量等问题,在促进建设项目管理等多方面发挥制约、促进作用。
(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内容:一是投资立项方面。在建设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即将其纳入审计范围,主要审查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是否齐全,招投标程序及其结果是否合法有效,与相关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是否合规,与招标文件和招标承诺是否一致;审查建设资金的来源是否落实到位,是否专户存储;对使用国债的建设项目,严格规定其操作程序与使用范围;审查征地或拆迁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二是资金拨付、使用和管理方面。主要审查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审查工程变更、施工现场签证手续是否合理、合规、及时、完整、真实;审查工程成本核算及账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利于建设项目的管理;审查资金的到位情况,是滞与资金筹集计划或投资进度相衔接,有无大量资金闲臵,或因资金不到位而造成停工待料等问题;审查建设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是否按工程进度付款,有无挤占挪用等问题,对往来资金数额较大且长时间不结转的结余工程款要查明原因,防止出现超付工程款的现象。三是投资项目管理方面等程序。主要是审查是否按分项验收、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等程序进行,是否按照验收的程序办理竣工验收报告、图纸是否齐全,是否及时办理了交接,竣工财务决算是否合规,工程节超情况以及剩余资产是否妥善处理;审查是否有批准后的验收申请,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资料是否齐全,验收中提出的问题是否按规定进行处理。
二十一、信息化环境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以及审计信息化的内涵和目标。
(一)信息化环境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信息环境相对于纸质
账簿环境,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挑战:一是传统的查错纠弊手段在查账时不再奏效;二是审计对象管理方式的嬗变模糊审计取证切入点;三是审计人员不得不关注新的审计领域;四是社会综合效率对审计工作效率的要求;五是审计机关的内部管理面临新情况;六是审计机关的审计决策思路要适应信息化作出调整。
(二)审计信息化的内涵和目标:信息化是将传感、通信、计算机、控制等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某一领域,全面改造业务流程、建立并完善新的生产方式、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转变过程;也是指信息技术被高度利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传统经济被信息技术适度改造,社会结构被信息技术合理重塑的状态。审计信息化是通过一个转变过程,使审计工作以最大程序处于体现信息技术、运用信息的状态。审计信息化的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消除职业风险,有效应对信息化环境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2.提升审计能力,即信息技术转化为审计能力,包括决策指挥的能力、发现错弊的能力和把握宏观的能力得到提升;3.建立高效审计机关;4.实现既定审计管理目标。二
十二、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内容和途径
(一)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就是按照完整的财政审计范围,围绕一定时期的财政审计目标,对项目选择、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资源、组织实施和成果利用进行统筹管理。
(二)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内容,具体包括:1.围绕年度财政审计目标,合理选择审计项目,并确定各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2.围绕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合理确定其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
3.统筹安排审计力量和审计时间,确保各审计项目顺利完成且相互协调。4.综合分析审计结果,科学编发审计信息,编写审计报告,汇总“两个报告”。
(三)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途径,主要途径:1.整合财政审计计划。要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及财政管理现状,研究提出一定时期内财政审计的总体目标和一揽子项目计划。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时,要统筹考虑国家财政审计的总体目标、审计的内容和重点,避免财政审计各个项目之间互不搭界、各自为战。2.整合财政审计力量。要建立财政审计组织领导和协调沟通工作机制,将纳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总体方案的各个审计项目,均衡地落实到各审计业务部门组织实施。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统筹协调,力争对一个被审计单位下发一份审计通知书、安排一个审计组统一实施,切实减少重复进点审计的问题。3.整合财政审计方式。要根据项目特点,坚持多种审计类型和方式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和推广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多方式结合的财政审计管理办法,以加大审计力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多方面需求。4.整合财政审计结果。从加强财政管理、推进体制改革和提高财政绩效水平的高度来整合审计成果,综合反映体制、机制和制度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进一步研究改进“两个报告”,增强“两个报告”反映内容的宏观性和全面性,探索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发表整体性意见,力求将审计评价、发现的问题、形成的原因、处理和整改情况等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预决算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提供重要参考。
二十三、审计机关开展审计结果公告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审计结果公告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审计结果公告对于我国审计事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于推动审计工作乃至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意义具体包括:1.有利于扩大审计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审计监督的权威;2.有利于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3.有昨于把审计工作臵于全社会监督之下,促进提高审计工作水平;4.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民主制度,促进依法行政。
(二)应注意的问题:近年来的审计结果公告实践表明,审计机关开展审计结果公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规范审计结果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防范审计结果公告的风险;2.积极稳妥,秩序渐进,逐步扩大公告范围;3.积极争取党委、人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营造有昨于审计结果公告的氛围和机制;4.正确引导新闻舆论,处理好审计机关与新闻媒体、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关系,加强沟通和协调。
金融知识考点
一、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一)国际汇率体系的历史演变
(二)2009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汇率制度分类
(三)按照2009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汇率制度分类识别美国汇率制度的类别。答题要点:
(一)国际汇率体系的历史演变
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度、牙买加体系下的“无规则”汇率制度
(二)2009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汇率制度分类
无独立法定货币、货币发行局制度、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钉住平行汇率带、爬行钉住、稳定安排、类爬行安排、其他管理安排、浮动和自由浮动。
三)按照2009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汇率制度分类识别美国汇率制度的类别。自由浮动。
二、(一)从货币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的不同角度,对于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特点进行分析。
(二)分析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火爆的原因,及其对于现有金融体系的冲击和影响。
(三)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及监管机制的相应改革
答:
(一)就货币经济学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关注的其实是虚拟货币,也就是电子货币的较高发展阶段,例如比特币。就金融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主要关注的是,资金与金融资源配臵、支付清算、风险管理和信息发掘这些金融体系基础性功能,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有何新的突破。
(二)一方面,我国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背景,是国内民间财富的积累、现有投资对象的缺乏、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金融混业的加速等。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对于现有金融体系改革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促使商业银行等机构更加注重金融创新、服务客户,并直面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也存在许多“泡沫”,例如各种本质上是非法集资企业的P2P网贷平台,实际上起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
(三)无论是比特币、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平台、众筹融资,34
还是网络销售理财产品等,都具有新的风险特征,当前监管部门正在加强研究探讨,努力实现跨部门的功能协调监管,从而促使各类互联网接入模式在风险可控基础上实现健康发展。
三、(一)银行负债业务的内涵及主要形式
答题要点:(1)银行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和外来资金两部分。自有资本包括银行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公积金以及未分配利润。一般而言,现代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比重很小,为了扩大资本来源,商业银行必须主要依靠负债业务借入外来资金,故称“负债业务”。
①被动型负债。即通过被动地吸收存款来扩大资金来源。存款是商业银行的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一般要占到其全部资金来源的3/4以上,所以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最主要负债业务。商业银行的存款可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三类。②主动型负债。即通过推出各种吸收资金的金融工具,主动地吸收资金。一般来说这类负债期限较长,有利于银行对资金进行长期运用,同时这类新型资产可在金融市场上交易,利率较高,由此,它既能满足投资者对流动性的需要,又有较好的利息收入,很快被金融市场所接受。
③其他负债。主要包括借入款和临时占用两类。借入款是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同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借款,以弥补暂时性的资金不足。临时资金占用是指银行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暂时占用的那部分客户资金。
(二)银行资产业务的内涵及主要形式
答题要点:银行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聚集起来的资金加以运用进行贷款、投资及其他活动的业务。它是商业银行取得收入的基本途径。商业银行资产除依法在中央银行保留一部分法定准备金外,绝大多数资产都转化为营利资产。按照资金运用方式,资产业务主要可分为贷款、投资、和中间业务三类。
四、试述商业银行经营的三个原则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是现代银行经营的三个基本原则。这三原则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所以,商业银行在其业务活动中,应注重兼顾协调,通过资产和负债的综合管理来达到实现三者的要求。
(1)盈利性原则: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以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为其经营活动的内在动力和源泉。银行的利润主要由其主营业务收入(如贷款等业务的利息收入)减去各项成本(如吸收存款等的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人员工薪、管理费用等)的余额构成;在非主营业务(如证券投资)发生损益的情况下,还应加上营业外收入或减去营业外亏损,再扣除应缴税款,最终形成净利润总额。
(2)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活动中应尽可能避免资产、收入、信誉及其他经营发展的条件遭受损失。其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可称为“风险性”,因此,安全性原则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尽可能地防范和降低各种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而言,安全性原则特别重要。这是因为:第一,商业银行是高负债经营机构,其自有资本数量与资
产的比例大大低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因此,抵御资产重大损失的能力较弱;第二,商业银行发生财务困难后,极易引发挤兑现象,其承受危机的时间和能力明显弱于一般工商企业;第三,商业银行经营的对象——货币资金直接与各厂商、家庭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相联系,市场的任何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商业银行经营条件的变化,因此,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敏感度较高。(3)流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应重视具备足以随时满足存户兑付现金及重要厂商获得贷款要求的能力。流动性能力是指商业银行具备的一种在不损失价值情况下的变现能力,一种能应付各种责任的资金可调用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资产和负债两方面:资产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资产能随时得以偿付或者在不贬值的条件下能变现;负债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够较易以市场成本随时获得所需要的资金。
一般而言,在现代商业银行经营中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原则之间,流动性和安全性是正相关的,然而,二者与盈利性之间存在着掣肘。从短期来看,顾及了安全性与流动性,就难以同时保证高盈利。但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负债管理,合理地配臵资产与负债的结构,能够在三者之间达成合理的结合方式。
五、请简述中国银行业体系的概况。
答题要点:1979 年开始,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的金融体制也开始发生变化,银行体系也经历了从形成到发展的过程。从1978 年以前形成的“大一统”金融体系逐渐被打破,国有专业银行逐渐新设或从原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到1985 年形成了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1987 年为打破国内银行体系过
于垄断的局面,开始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先后形成了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10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993 年起,一些城市信用社被合并重组成城市合作银行;同时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从1982 年起,香港南洋商业银行、花旗银行等外资银行开始进入中国大陆;2003 年新一轮的农村金融改革启动,形成了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多种类型机构并存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之后到2007 年,中国银监会又启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允许农村地区发起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农村资金互助会。这样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等构成的中国商业银行体系逐渐形成。
1.国有专业银行的成立及其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过渡。1978 年以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所有的金融业务被“统一”为银行信贷,并由“统一”的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来承担。资金运用上实行“统收统支”,中国人民银行基层行吸收的存款全部上交总行,资金配臵受综合信贷计划严格约束,贷款由总行统一核定计划指标,逐级下达,存、贷款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且一定多年不变。1979 年,金融体制改革在“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的指导思想下逐步展开。
2.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设立。80 年代中期,国有专业银行的垄断性和非企业性质不能适应市场化的要求,为改变这一现状,中国在金融领域的改革采取了“双轨制”的模式,通过在体制外培育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要内容的增量改革来促进银行服务领域的市场化
3.城市商业银行兴起。90 年代中期以后,金融改革突破了地方不能办银行的限制,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分两步组建了近百家地方性商业银行。从1995 年开始,中国将分散的众多城市信用社改组、合并成城市合作银行,然后在1997 年之后,全部改称为“某某市商业银行”(上海市城市合作银行则改称为“上海银行”)。这些银行基本上都是由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渠道)掌握一部分股权来控制的。作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立足地方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和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在其客户主体中,小企业约占80%,其贷款的80%以上投向中小企业。
4.外资银行的引入。作为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很早就对外资银行敞开了大门。1979 年开始,允许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代表处。1979 年中国批准设立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日本输出入银行代表处。到1980 年,已有31 家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立代表处。1981 年开始,批准设立外资营业性金融机构,1981 年7 月,开始批准外资银行在深圳等5 个经济特区设立营业性机构试点,允许其从事外汇金融业务。1982 年,香港南洋商业银行率先在深圳开设分行。1990 年9 月,上海成为继经济特区以后率先引进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的沿海开放城市;1992 年起,允许引进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的地域进一步扩大到大连等7 个沿海城市。1994 年8 月,允许外资银行设立营业性机构的地域进一步扩大到北京等11 个内陆中心城市。至此,允许引进外资银行的地域扩大到23 个城市和海南省。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业务迅速发展起来。
5.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是以农村信用社
为基础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纽带,农村信用社经历了60 年的改革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局部试办到机构的全国普遍覆盖,管理模式的几经变更,经历了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艰难蜕变,已成长为农村地区机构网点分布最广、支农服务功能最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并逐步向符合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的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机构“过渡”。
六、(一)对于民营银行的概念内涵、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二)如何判断当前民营银行改革试点的效果、以及发展前景。
(三)民营银行存在的风险及监管机制应对。
答:
(一)目前,民间资本已经在银行资本构成中占显著比例。如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分别由2002年的11%和19%提高到2013年的45%和56%,已有100多家小银行的民间资本占比超过50%,部分小银行为100%民间资本。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占比已超过90%,村镇银行民间资本占比达73%。国有银行上市后,也有民营机构和公众持股。那么,究竟民营银行改革需要“改什么”,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二)就民营银行改革的具体环节来看,应该是服务小微、服务社区功能等等,以完善多层次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民营银行要盈利,必须进行差异化经营,要秉承服务小微企业的宗旨。就整体环节来看,需要整个银行业的深化改革,不是增加几家机构就可以解决现有的弊端,民营银行的改革效果还需要观察,当前更多是形式意义。
(三)在部分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银行民营化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很多风险类型,例如被部分特权利益集团所掌握、民营银
行为控股企业进行利益输送等,对此,需要我们结合国情,构建独特的民营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与外部监督管理机制。
七、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一)证券公司的定义
(二)我国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
(三)证券公司的作用
答题要点:
(一)证券公司的定义
证券公司是在证券市场上经营证券业务,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金融机构。西方国家的投资银行就是我们所说的证券公司。证券公司通常分为证券经纪商、证券自营商和证券承销商。国际上的证券经营机构一般已三合为一,而我国的证券经营机构分为证券专营机构(证券机构)和证券兼营机构(信托公司)。
(二)我国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
我国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证券经纪业务、证券承销业务、证券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四大类。
证券经纪业务是指证券公司接受客户委托、代理买卖证券并收取佣金作为报酬的证券中介业务。证券承销业务是为证券发行人销售证券的业务,主要包括核查发行人发行资料与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并确定发行价格。证券自营业务,是证券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或者合法筹集的资金以自己的名义买卖证券获取利润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是指金融机构接受客户委托或信托,将客户的资产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投资管理,客户取得投资收益,承担投资风险的业务活动。
(三)证券公司的作用
一方面,它为证券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是发行人和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的桥梁;另一方面,它也是证券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被比喻为保障证券市场正常运作的两只轮子。
八、试述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的内容。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一)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商业保险是国家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保险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正常运转
答题要点: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不同于国家对社会的直接管理,而是通过保险内在的特性,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以及社会各领域的正常运转和有序发展,具体来说,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保障体系被誉为“社会减震器”,它为国民提供诸如养老、医疗、失业、救助等方面的经济保障。现代保险,尤其是人身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社会保障功能,有利于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安全网。人身保险公司可以提供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健康保险,满足国民基本保障之外的需求;还可以为政府主办的社会保险提供经办管理服务,发挥其在精算、资产运用、缴费记录管理、核保核赔、基金支付等方面的技术专长。
(二)商业保险是国家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洪水、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对一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从世界范围看,政府和市场共同
合作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成为发展趋势。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巨灾风险被转移并分散到保险市场、再保险市场以及资本市场,开发出了指数化保险、指数化再保险、巨灾风险基金和巨灾债券等金融工具。
(三)保险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正常运转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通常有完备的责任保险体系,如产品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执业责任保险及公众责任险、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等,被保险人一旦出现责任事故,可以很快通过保险公司解决,减少了社会的摩擦和冲突,有利于社会运转效率的提高。
九、试述保险中介的作用。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一)降低保险交易成本
(二)推进保险业专业化发展
(三)推进保险业创新发展 答题要点:
(一)降低保险交易成本
在实践中,以下因素增加了保险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一是双方彼此分散,不知合适的交易对手在何方。二是即便有充分的时间,由于保险产品是一种无形的服务性产品,它具有文义性、长期性、承诺性、负债不确定性等特征,保险供给方为了引起潜在消费者的信任,要花费较高的成本。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保险买卖双方的“中介人”应运而生,保险代理人和经纪人能够引导保险买卖双方的意向从而解决交易撮合问题,从而降低了保险买
卖双方的交易成本。
(二)推进保险业专业化发展
保险中介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而产生,是保险市场精细分工的结果。保险公司将展业、承保及理赔业务交由保险中介人经营,促进了保险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保险公司可集中精力致力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风险管理、人员培训、资金运用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经营的效率和效益。
(三)推进保险业创新发展
一是开发客户的新需求。保险代理人和经纪人能够开发客户的隐性需求,并将这些隐性需求与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开发联结起来,从而,大大提高了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二是开发新业务。撮合保险交易是保险中介的最初业务模式,但随着市场发展,保险中介的业务很快突破这一简单的限制,开始向风险管理顾问、防灾防损咨询等方面扩展,紧接着又向独立财务顾问等方面延伸,离开了保险中介在各方面的开发创新,保险市场就失去了活力。
十、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一)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总体分类
(二)信托公司的主要业务
(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主要业务
(四)金融租赁公司
(五)汽车金融公司
(六)货币经纪公司
(七)消费金融公司
答题要点:
(一)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总体分类
包括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消费金融六类机构,截至2010年底共208家。
(二)信托公司的主要业务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信托公司是指经银监会批准,并领取金融许可证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它“以营业和收取报酬为目的,以受托人身份承诺信托和处理信托事务的经营行为”为主要业务,是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和金融理财机构。
我国信托公司可以经营的本外币业务有11项,包括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其他财产或财产权信托等。
(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主要业务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简称财务公司)是指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以下简称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1)财务公司可以经营的业务有11项,包括对成员单位办理财务和融资顾问、信用鉴证及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协助成员单位实现交易款项的收付等。
(2)符合条件的财务公司可以申请的业务有5项,包括经批准发行财务公司债券、承销成员单位的企业债券、对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等。
(四)金融租赁公司
金融租赁公司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受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的管理。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财产,提供给承租人使用,并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业务。
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包括融资租赁业务、吸收股东1年期(含)以上定期存款、接受承租人的租赁保证金等11项,且不得吸收银行股东的存款。
(五)汽车金融公司
汽车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为中国境内的汽车购买者及销售者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汽车金融是主要在汽车的生产、流通、购买与消费环节中融通资金的金融活动,包括资金筹集、信贷运用、抵押贴现、证券发行和交易以及相关保险、投资活动。
(六)货币经纪公司
货币经纪公司是指经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的,通过电子技术或其他手段,专门从事促进金融机构间资金融通和外汇交易等经纪服务,并从中收取佣金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七)消费金融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十一、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一)什么是回购交易
(二)影响回购协议利率的主要因素
(三)前述第(1)至第(3)项因素各自如何影响回购协议利率 答题要点:
(一)什么是回购交易
回购交易是指证券卖方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买方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并支付一定利息,从而获取即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
(二)影响回购协议利率的主要因素
用于回购的证券质量、回购期限、交割条件和其他同期货币市场工具利率。
(三)前述第(1)至第(3)项因素各自如何影响回购协议利率
国债为最高信用等级债券,以国债为抵押物可以有效降低证券买方对卖方违约的担忧,从而降低回购利率;90天的交易期限属于中等期限,回购利率应介于60天和120天回购利率之间;此项回购交易的利率可参照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确定。
十二、(一)试解析钱荒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二)钱荒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三)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应该如何应对钱荒。5星
答:
(一)直接原因是货币当局的调控决心,加上准备金补缴、税款清缴、假日现金投放、补充外汇头寸以及外企分红派息等技术因素短期冲击所致,但是从根本上看,还是原先导致流动性过剩的一些因素开始出现变化,如:真实国民储蓄率可能出现了下降趋势,自源头上开始改变宏观流动性的源泉;源于对冲外汇占
款的流动性投放开始弱化等。
(二)货币市场出现钱荒,一方面促使金融机构继续“去杠杆”,并且抑制影子银行的扩张;另一方面,也对实体经济产生资金成本上升的不利影响。
(三)对于长期依靠银行债务性资金支撑投资的模式来说,“短寸长贷。短贷长投”已经成为常态,这也是金融体系期限错配的根源,也是解决钱荒问题的着手点之一。对此,一方面应加快推动金融机构优化,增加股权型直接融资比重,建立可持续的长期资金供给机制,努力跳出“债务型增长”困局;另一方面,货币当局应彻底转变对银行体系的“父爱主义”,改变过度关注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在加快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以公开市场操作来建立动态流动性管理机制,且考虑围绕通胀或就业目标,来确立超常冲击下的流动性应对措施。
十三、试述如何管理地方政府债以防范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一)市政债券是地方政府融资市场化的路径选择
(二)我国发展市政债券应关注的问题和主要思路建议 答题要点
(一)市政债券是地方政府融资市场化的路径选择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市场出现了以金融市场的加速发展来补充银行主导性金融系统的明显趋势,地方或市政债券市场在全球市场比例总体上呈现迅速发展势头。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权,以及减少财政赤字是影响其经济发展基本趋势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投融资与信用
体系则与上述基本趋势密切相关,因此也成为发展战略中最基本的因素。在投资需求增长的同时,应将投融资责任更多从中央政府转移至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必须改善资源的利用效率,强化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引导私人部门投资公共服务部门和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利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融资等,而推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美国是市政债券最早发展的国家,市场规模始终处于世界首位,其市场化发展模式和监管体制已比较完善,为防范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美国逐步形成了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注重定价及多元化投资者培育、以规模控制、信用评级、信用评级、风险预警、危机化解等为手段的风险监控模型架体系,在政府层面为有效防范市政债券系统性风险提供了源头性保障。
2009以来我国地方债券融资平台风险得到了各方关注。考虑到未来货币政策及信贷规模调控力度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不断增强,地方融资渠道也将逐步实现从信贷融资到直接融资的转变,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行的“准市政债券”的规模也出现了较快增长。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形成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建立地主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应该说,无论从项目融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还是从防范金融风险、财政风险的角度,发行市政债券都是地方政府融资阳光化、市场化路径的选择。
从我国情况来看,过去在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制下,由于地主政府合法融资渠道不畅,地主政府只能转而加强对国有金融体系的控制或其他“创新”方式,试图用金融手段来替代本应邮财政手
段发挥的功能。主要包括货款等间接融资、准市政债券、项目融资、信托融资模式。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问题已经得到了政策部门、监管层面及学界的广泛关注。考虑到在我们目前的财政体制下,地主政府不能破产清算,一旦地方政府出现难以清偿债务的情况,中央财政不可避免成为作为“最后支付人”进行兜底,地方财政风险必然会转移为中央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爱尔兰债务危机以及日本债务危机又引发了对合理债务负担水平或最大债务警戒线的进一步探讨。由于监管缺位问题,上述融资途径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从长期来看,允许地方政府发行更容易监管、更为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券,将隐性债务显性化,是化解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发展市政债券应关注的问题和主要思路建议 目前在解决财政分权下的体制性矛盾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地方政府的融资经验,发行市政债券是地方政府融资的市场化路径。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思路包括:
第一,完善市政债券风险管理体制。在发展地方政府债券的起步阶段,一定要完善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机制,建议从市政债券的发行定价、交易、偿还和监管各环节进行严格规定,包括举债权的控制与发债规模的确定、市场准入的限制、信用评级体系、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投资项目管理与评估、市场流动性的建立,以降低投资风险,达到监管的协调以及法律框架的完善。第二,完善市政债券信用评级体系。这里,美国市政债券市场以信用评级制度、信息披露和债券保险制度为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的“三架马车”的基本框架值得我们借鉴。今后需要逐步建立适
第二篇:2017年高级审计师考试考点-审计理论
高级审计师考试考点浓缩-审计理论
一、关于审计本质的问题 有很多观点。最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是受托责任论的观点,即审计的本质是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检查和评价。请对这一论点进行论述。P396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1.受托责任关系的概念;2.作为审计产生和发展动因的受托责任关系至少应包括和特征;3.为什么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4.为什么说审计的本质是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检查和评价。答题要点:
(一)受托责任关系的概念
所谓受托责任关系就是指资源占有人与资源经管人之间所形成的资源委托管理与资源受托经管关系,以及资源经管人与其资源经管执行人之间所形成的资源受托经管与执行资源经管关系。受托责任关系是众多社会关系的一种。受托责任关系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资源占有人占有的资源数量巨大,以至于自身无法有效经管这些资源,因此才将资源委托给他人经管,形成受托责任关系。
(二)作为审计产生的发展动因的受托责任关系至少应包括的特征
对于作为审计产生与发展动因的受托责任关系至少应包括如下一些特征:
(1)资源经管权由委托方转到受托方,资源经管权的转移是受托责任关系的核心与本质内容。
(2)受托责任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委托方给予受托方权利、受托方对委托方承担一定义务与责任关系的确定。受托方运用被给予的经营权,有义务经管好所代管的资源,并向委托方报告履行经营责任的情况。
(3)受托责任的内容必须能够明确下来,并通过法律、规章、契约等有效形式加以体现,使其能够具体运作。
(4)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应该加以计量,以使受托方能够报告责任履行情况,委托方能够评价责任履行情况。例如,受托方经常运用会计计量手段,并以会计报表形式报告其履行责任情况,委托方则依据会计报表给予评价,以便确定或解除受托方的经管责任。
(三)为什么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受托责任关系是资源占有人实现对资源的有效管理与使用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而审计则是受托责任关系能够顺利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由于资源占有人将资源经营权委托给受托人之后需要对其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由于资源经管人受托经管资源占有人的资源后需要向委托人证明自己有效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情况,以解脱自身的经营责任,这都需要有一个具有独立身份的第三者加以检查和评价。而审计人恰好独立于受托责任关系双方当事人,又具备应有的专业技能,因而可以对受托人履行责任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和证明。因此说,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根据上述分析,可以见审计理解成是由独立的第三者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和证明。
(四)为什么说审计的本质是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检查和评价 受托责任关系反映了受托人的社会需要,而委托人的社会需要在层次和水平上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和提高,因而受托责任关系的外延也总是在不断的演变。受托责任的性质有原始的受托财产保管责任扩展到受托经营责任;内容由受托财务责任扩展到受托管理责任;范围由对特指的委托人责任扩展到非特定的委托人的社会责任。而受托责任关系外延的变化导致了审计的发展、变化和创新,因为它要保证对受托责任的有效监督和证明。从这层意义上说,审计既在受托责任关系基础上产生,又随受托责任关系外延的演变而不断深化和发展。受托责任性质、内容和范围的变化导致了审计类型和审计内容的变化发展,但不论审计类型和审计内容如何变化,审计的本质都没有变,都是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检查和评价。无论是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还是现在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效益审计,直至后来的经济责任审计、资源环境审计,都是从不同角度或方面对受托责任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检查和评价。
二、审计环境及其影响
三、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从审计组织和人员角度,论述如何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一)什么是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可称之为审计的灵魂。独立性分为实质和形式两个方面。所谓“实质独立性”主要指审计师得一种精神状态,即在工作中不使自己的判断受他人左右,不受个人偏见与杂念的影响,完全客观公正地判断并形成审计意见。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主要是指审计师的一种社会形象,即审计师在组织地位与客户关系方面应独立于会计报表编制人,从而保证审计公正客观公正。
(二)如何保持审计的独立性
从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两个方面保持独立性:在审计组织方面,保证审计组织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没有经济利害关系,审计组织有充分的经费和专门独立的经费来源;同时审计组织应对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保持独立性作出规定和检查、保障机制。在审计人员方面,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在审计过程中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独立客观地进行判断和表达意见,独立提交审计报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预和影响。
(三)审计的权威性来源
1、相关法律的保证。即通过相关法律规定了审计的法律地位及审计结果的法律效力。
2、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审计产生于受托责任关系,资财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审计主体三方面构成了审计行为。审计主体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监督是经资财所有者授权或委托,并签有法律协议的,因此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审计主体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并提供必要条件。
3、审计独立性。独立性与权威性是相辅相成的。权威性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必要条件,而独立性也是权威性的基础。审计主体独立的组织地位,独立的精神状态,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社会形象,树立了审计的权威性。
(四)审计如何保持权威性
为了保持审计的权威性,审计人员应注意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审计规范,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这样,才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审计的权威性。
四、审计目标
试述审计目标对于审计过程的影响,同时以财务报表审计为例,说明审计目标与具体的审计测试方法之间的关系。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审计目标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具体说明审计目标对于审计过程每个阶段工作的影响;分别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审计目标,说明通常采用的测试方法是什么。答题要点:
(一)审计目标的概念及重要性。
审计目标是审计要达到的目的或者要回答的问题。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是审计的方向。只有确定了审计目标,审计人员才有了审计的方向,审计最终才会得出结论。否则,审计活动是盲目的,审计的论点是分散的。审计目标是划分审计业务类型的重要标志。(二)审计目标的影响---审计目标对审计全过程都会产生影响,对于整个审计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在计划阶段,审计人员必须确定审计目标,审计目标的确定又会影响审计标准的选择,以及审计的范围和程序、方法的设计。
2.在实施阶段,审计人员要围绕审计目标收集审计证据,不断对审计证据进行评价和鉴定,如果发现所实施的审计程序不足以达到审计目标,审计人员还要考虑采用其他替代程序,补充收集证据。审计人员要根据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归纳,提出初步的审计意见和建议。3.在报告阶段,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目标编写审计报告,出具评价意见,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根据其对审计目标的影响程度来决定是否写入审计报告进行披露。(三)审计的具体目标与所采取的测试方法的关系。
1.存在或发生。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是否存在,损益表所列示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是否确实发生。要达到这一目标,审计人员就需对存货进行实地现察或监督盘点,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对证明业务发生的凭证进行审阅等。2.完整性。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在会计报表中应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进行了会计核算并在报表中进行了反映。检查业务记录的完整性时,审计人员需要对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和业务活动进行调查了解,要检查记录业务发生时的记录凭证,如检查发票存根,然后对照相关的会计记录以确认是否全部业务都进行了记录。
3.权利和义务。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的义务。为验证资产的权利有时需要获取资产权证,向银行或其他资产保管机关取得所有权方面的确认材料。在验证负债义务时,审计人员可以向债权单位函证或向被审计单位索取负债声明等。
4.计量与计算。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会计要素是否正确计量,按适当的金额进行核算,相关的计算是否正确。为达到这一目标,审计人员需要重新计算,或进行分析性复核,同时也要评价所使用会计计量政策的正确性。5.合法性。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检查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前就要熟悉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实施审查各项经济活动时都要关注其是否符合规定,而且在形成审计意见,作出审计决定时也要就其合法性作出决定。
6.揭示与披露。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会计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反映。为实现这一目标,审计人员要抽查有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和报表编制工作,看其会计处理及报表编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具体审计目标对审计测试措施具有直接影响。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方案时就要考虑采用何种审计方法或测试措施去达到每一个目标,并将其写入审计方案。在实施审计时,审计人员如果发觉使用某些措施未能实现规定的目标,就需考虑使用替代的审计程序。在审计终结阶段,审计人员要总结审计工作,评价审计目标是否达到,并决定发表何种审计意见。
五、审计评价标准
审计评价标准的概念、选择和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应考虑的因素和常用的审计评价标准来源。P429 答题要点:
(一)审计评价标准的概念:
审计评价标准也即审计依据,是进行审计时判断审计事项是与非、优与劣的准绳;是出具审计意见,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审计评价标准说明的是审计事项“应该达到的状态”或者“规范的做法”。没有评价标准,就没有审计结论,审计报告也无法理解。(二)选择和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与审计目标的相关性。由于审计目标具体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层次不一,使得一个审计项目中的全部审计目标构成一个比较庞大的体系。选择和确定的审计评价标准必须与审计目标紧密相关;客观性,审计评价标准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可获得性,即审计评价标准是审计过程中可以获得的;可靠性,审计评价标准必须是可靠的;明确性,审计评价标准是明确具体的,是可以用来衡量具体审计事项的。
(三)常用的审计评价标准来源: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通用的管理原则;同行业的先进做法;被审计单位制定的计划、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专家意见等。
六、审计准则的概念、内容和作用。答题要点:
(一)概念:审计准则是对审计业务中一般公认的惯例加以归纳而形成的,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审计准则是评价审计质量的重要依据。
(二)内容:审计准则的内容十分广泛和复杂,为保证审计准则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应合理设计审计准则的结构层次。
1.不同的审计主体应有不同的审计准则。从审计主体来分,审计组织可以分为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三类。由于各类审计组织服务的对象不同,自身的工作性质不同,其相应的规范要求—审计准则也不同。
2.不同性质的审计业务应有不同的审计准则。审计业务的性质不同,意味着审计工作的内容和范围不同,审计人员提供的保证程度不同,其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因此对于不同性质的审计业务就应制订不同的审计准则。
3.不同层次的审计行为应有不同层次的审计准则。审计准则必须分层次制订,分成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基本准则是总纲,具体准则是开展具体业务时必须遵循的具体规范。
审计准则的内容一般包括: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资格条件和基本要求;审计计划;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审计工作记录的编制;审计结论的提出;审计报告的编制等。我国国家审计准则是由审计署制定颁布的;内部审计准则是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颁布的;社会审计准则是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定、财政部批准发布的。
(三)作用:审计准则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尺度。审计准则是确定和解脱审计责任的依据。审计准则是审计组织与社会进行沟通的媒介。审计准则是完善审计组织内部管理的基础。
七、审计程序
具体审计程序的设计就是在通用审计程序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因素和要求,为审计项目设计合理的审计程序。试述通用审计程序的内容和具体审计程序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P422-424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通用审计程序的概念;2.按照审计的三个阶段,分别论述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3.在通用审计程序的基础上,具体审计程序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答题要点:
1.通过审计程序:指通过研究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的特点而总结出来的适合各类审计项目的基本审计程序,如果审计人员按照基本审计程序来实施审计,则可以满足基本的审计目标。2.审计各阶段工作:审计程序基本都包括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
(1)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确定要求进行审计的原因;确定审计的法律关系;配备审计人员;调查被审计;实施初步的分析性测试,确定重要性水平,评价固有风险;调查内部控制,评价控制风险;制定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
(2)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实施内部控制测试;调整具体审计计划;实施分析性测试和详细的余额测试。(3)审计报告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完成全部必要的外勤工作;分析、整理审计证据;汇总、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实施最后的分析性测试,评价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结果;编写并提交审计报告;不相关方面进行沟通,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3.设计审计程序应考虑的因素
审计目标:程序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不同审计目标需要相应的审计程序来保证;审计主体:审计工作的执行者,包括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不同的审计主体对审计程序不同要求;审计资源:审计组织可以用来人完成特定审计任务的人力、财力和时间的总称。充足的审计资源可以保证各类审计组织按照最理想的模式和需要选择地安排审计程序。审计客体:审计组织在设计程序时,要在考虑成本效益的前提下,制定出详细得当的审计程序。审计手段:审计手段的改变有时可以引起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变革。不同审计组织对审计程序的特殊要求:在通用审计程序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审计目标对审计程序的特殊要求,再考虑不同审计组织对审计程序的特殊要求,才能合理地设计出适用的审计程序。
八、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反映审计结果的重要载体,审计报告的质量是审计质量的集中反映。请论述审计报告的重要作用,并简要说明编写审计报告的一般要求。
(一)审计报告的含义和作用(是指审计人员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审计事项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二)简要说明编写审计报告的一般要求(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客观性、有说服力、清晰性)答题要点:
审计报告的含义:审计报告是比较常见的审计结果,是指审计人员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审计事项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审计报告的作用:说明审计结果和审计结论;说明审计的性质和范围;作为对审计结果和建议进行后续跟踪检查的依据;便于公众监督检查和有关利害关系人决策参考。要求: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客观性
九、审计信息化
信息化的发展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审计信息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程。试述信息化环境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以及审计信息化的内涵和目标。
(一)信息化环境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 信息化环境相对于纸质账簿环境,从以下6个方面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挑战:一是传统的查错纠弊手段在查账时不再奏效;二是审计对象管理方式的嬗变模糊审计取证切入点;三是审计人员不得不关注新的审计领域;四是社会综合效率对审计工作效率的要求;五是审计机关的内部管理面临新情况;六是审计机关的审计决策思路要适应信息化做出调整。或:
1.审计的业务范围和内容从传统的财务把表或其他管理方面的“有形”信息扩大到了信息处理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及其内部控制等“无形”的技术领域。2.审计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从传统的手工查账变为分析查询信息系统数据、远程联网审计成为审计的主要方式之一。
3.传统的审计证据是“有形”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信息技术条件下,很多审计证据都以数字形式通过计算机或网络进行存储或传输,可能是某一瞬间计算机或网络产生的操作记忆。
4.由于审计内容和审计证据形式的变化,传统审计的程序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否则难以实现审计目标。仅就调查了解内部控制一项来说,信息技术环境下内部控的内容与传统内部控的内容有很大不同,审计人员就必须采用不同的调查和了解内部控制的程序,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5.正是由于审计方式、方法、审计程序等方面的变化,审计项目的管理和控制的重点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迫切要求审计职业界及时出台相关的审计准则和指南,以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
(二)审计信息化的内涵和目标 信息化是将传感、通信、计算机、控制等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某一领域,全面改造业务流程、建立并完善新的生产方式、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转变过程;也是指信息技术被高度利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传统经济信息被信息技术适度改造,社会结构被信息技术合理重塑的状态。审计信息化是通过一个转变过程,使审计工作以最大程度处于体现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状态。
审计信息化的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消除职业风险,有效应对信息化环境给审计带来的挑战;
2、提升审计能力,即信息技术转化为审计能力,包括决策指挥的能力、发现错弊的能力和把握宏观的能力得到提升;
3、建立高效审计机关(组织);
4、实现既定审计管理目标。
(三)信息技术发展对审计人员提出了哪些更高要求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我们的被审计单位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与通信技术进行业务处理,审计人员必须知道如何运用技术运行他们的业务并且达到单位目标,如果审计人员没有这种理解,他们就无法履行自己的职责。我国国家审计署在信息化建设之处就曾经指出,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的资格。开展信息系统审计也好,以联网方式进行审计也好,都需要审计人员至少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除知识、技术方面的要求外,信息时代的审计人员还必须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水平。
十、审计质量管理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为保证审计质量,审计组织都对审计项目进行了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试述审计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和项目审计全过程质量管理各环节的主要内容。
(一)审计质量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审计质量是指审计组织审计工作的优劣程度。审计质量管理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为使一定的审计过程、审计行为乃至审计结果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计划、制约、检查、分析和反馈等措施以提高审计质量的活动。审计质量管理既是一种全面的审计管理活动,也是审计管理的归宿,对于保证审计能够按照既定审计标准运行,克服随机因素、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组织的信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审计全过程质量管理各环节的主要内容
项目审计全过程质量管理是指对项目审计从业务安排到审计报告出具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制定选择和确定审计项目——计划——实施——报告——后续工作等各个环节。各环节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选择和确定审计项目计划的质量管理。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这个环节质量管理的目标主要是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即立项的项目必须是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单位)、重要资金和立法机构(政府)或高层管理部门关系的重大事项,同时符合法律或规章规定的职责范围,适合审计资源的现状。对社会审计而言,则是要深入了解客户的情况,谨慎承接审计业务,防止客户风险转移,不承事务所能力所不能及的项目。
2、审计计划阶段中的质量管理。无论是国家审计还是内部审计或社会审计,都应加强对审计计划过程的质量管理,要做到: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了解调查;根据所了解到的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细化审计目标和内容;突出审计重点;确定以获取合理的和充分的审计证据为目的的审计程序,以及执行具体审计手续所需要的时间;适当委派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并进行适当的分工。
3、审计实施阶段的质量管理。该环节的质量管理是整个审计过程质量保证的核心。为加强对这一环节的审计质量管理,审计组必须: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确保审计实施方案所定的审计步骤、审计内容实施到位;当实际情况与审计实施方案产生差异时,应及时围绕审计目标做出相应对策;规范审计记录(包括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审计人员在工作底稿上反映其专业判断的过程和工作轨迹,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以及组织之间相关审查事项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建立指导、检查与监督制度,及时确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分级符合制度,由审计组长(项目经理)或具有较高技能的审计人员对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编制的审计记录(包括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层层复核。
4、审计报告阶段的质量管理。该环节的质量管理内容包括:做好材料的汇总工作,对取得的审计证据和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析、判断和归纳,把审计实施过程中查出来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整理,形成书面报告文件;建立所审计报告的编制程序,保证审计报告按规定的程序对外出具,避免出现纰漏;对审计报告建立分层次的审核制度;加强综合分析,坚持把查处问题与完善制度结合起来,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层次。
5、审计后续阶段的质量管理审计。后续阶段的质量管理是审计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审计组织应:建立后续审计审计制度,跟踪审计意见、决定和建议的落实;建立审计项目档案的责任制度,明确归档材料的范围和归档材料的排列规则,并确定相应的质量管理责任。
审计业务
一、绩效审计
与财务报表审计相比,绩效审计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
(一)绩效审计的概念
绩效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项目)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这里的“有效性”主要包括下列四个方面:经济性,是指以最低的投入达到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投入是否节约。效率性,是指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包括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是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简单地说就是支出是否讲究效率。效果性,是指目标的实现程度,既多大的程度上达到了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预期结果。简单地说就是是否达到目标。合规性,是指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二)绩效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不同与财务报表审计相比,绩效审计在审计的基本原理和程序方面都是相同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I.审计目标不同。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资源管理和使用情况发表审计意见。
II.审计方向不同。财务报表审计是对历史的财务信息进行审查和评价,绩效审计有可能是对未来情况进行的分析和预测,多数情况下,绩效审计要对未来提出改进建议。III.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不同。财务报表审计所依据的评价标准基本上是相同的,即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及相关具体的会计制度,绩效审计由于每个项目的具体目标不同,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也各不相同。IV.审计方法不同。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目标的相对固定,财务报表审计所运用的方法相对比较固化。绩效审计项目的目标是多样的,审计对象范围也十分广泛,审计项目为实现审计目标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无法固定的,几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在绩效审计中都有可能用到。
(三)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意义
I.开展绩效审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重要举措。
II.开展绩效审计是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建设责任政府的客观需要。方式是通过揭露公共资金管理使用中决策失误、损失浪费和腐败行为等问题。
III.开展绩效审计是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的必然要求。而且能够加强政府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
IV.开展绩效审计是审计机关全面履行审计职责的重大举措。是履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法定职责的需要。
V.开展绩效审计顺应了世界审计发展的趋势。世界各国审计机关纷纷开展绩效审计,并将绩效审计理论和实务作为审计组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点。
二、专项审计
(一)专项审计调查的含义
专项调查审计是审计机关采用审计方法和其他调查方法,就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对有关地方、部门、单位专门组织的调查活动。
(二)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比较,专项审计调查的特点:
1、作用的建设性和宏观性。专项调查审计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从政策、制度和管理等多方面,重点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完善宏观政策、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加强综合管理的建议,在宏观经济管理的高层次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2、调查对象的广泛性。专项审计调查往往要设计多个地区、多个部门和多个单位,调查对象十分广泛。
3、调查内容的相对集中性。专项审计调查是围绕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开展的,因此,审计调查的内容相对比较集中。
4、证据的多样性。专项审计调查不仅要查明事实真相,还要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益的建议,因此取证范围十分广泛,审计证据的形式也多样。
5、取证方法的灵活性。专项审计调查的取证,从根本上上脱离不了财务收支审计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审计证据的多样性和取证范围的广泛性,专项审计调查必须采用灵活的取证方法。
(三)结合审计实践,说明搞好专项审计调查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要作用。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
(二)资源环境审计的概念(包括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
(三)资源环境审计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经济责任审计 参考2010年,补充: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
1、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
2、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上级领导干部兼任部门、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且不实际履行经济责任时,实际负责本部门、本单位常务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和国有控股金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二)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2、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
3、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一项重要措施。
4、是推进依法行政、促进依法治国的有效手段。
四、跟踪审计
1、近几年来,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各级审计机关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新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方法,跟踪审计方式较普遍地得到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请论述跟踪审计的特点和跟踪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跟踪审计的概念
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跟随审计事项实施过程而持续进行监督的一种审计方式。
(二)跟踪审计的特点:
1、过程性突出。与传统的审计方式相比,跟踪审计最突出的特点是其过程性,对于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资金,审计机关提前介入,由单纯的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的转变。
2、时效性强。跟踪审计的时效性主要体现在发现和纠正问题的及时性。
3、预防作用突出。审计机关可以凭借跟踪优势,在跟踪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建议有关方面建章立制,防范问题再度发生,能够充分发挥审计的预警、防御功能,因而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跟踪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明确跟踪审计的目标。跟踪审计的总体目标应该是通过审查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和有关政策执行情况,促进项目和资金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政策目标。根据风险评估情况确定跟踪审计的具体目标和重点,可以利用较少的审计资源,实现跟踪审计的总体目标。
2、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首先要突出重点。审计机关在确定跟踪审计项目时,要按照要求,对关系国际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实质上主要是指两类:一是重大工程项目,二是重点财政资金。其次要量力而行。在推广跟踪审计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各级审计机关的实际承受能力,积极稳妥,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握好尺度和分寸,有重点地开展。
3、要注意防范风险。在开展跟踪审计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两类风险:一是审计责任方面的风险。审计机关在跟踪审计实施过程中要把握自身定位,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保持审计的独立监督者地位,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做到到位不越位。二是审计质量方面的风险。审计机关应加强人力资源配备和人员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的同时聘请外部专家参加审计组,统一组织审计,加强审计质量控制,降低审计质量方面的风险。
2、跟踪审计广泛应用于建设项目审计中。近年来,审计机关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五、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请简要论述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特点和内容。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概念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将项目建设全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或确定若干重点建设事项,由审计人员随着建设进程,及时对各阶段的审计对象或确定的重点事项进行审计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改进、完善建设工作,使建设项目得以规范、有序、有效进行,取得尽可能好的效益。
(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与竣工结算审计相比的特点:
1、审计时间和次数不同。跟踪审计将整个建设过程合理划分成若干阶段或期间,及时对每个阶段进行审计。审计的次数比竣工决算审计大大增加;审计介入的时间也由工程竣工以后提前到工程建设的过程之中。
2、审计内容不同。竣工决算审计主要是在事后对竣工决算资料进行审计,跟踪审计主要是在平时对形成竣工决算资料的各环节、过程及相关资料及时进行动态审计,审计的内容、资料要多于竣工决算,体现出全面、全程审计的特点。
3、审计作用不同。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作用更大,可以有效防止资源流失和质量等问题,在促进建设项目管理等多方面发挥制约、促进作用。
(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内容:
1、投资立项方面。在建设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即将其纳入审计范围,主要审查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是否齐全,招投标程序及其结果是否合法有效,与其相关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是否合规,与招标文件和招标承诺是否一致;审查建设资金的来源是否落实到位,是否专户存储;对使用国债的建设项目,严格规定其操作程序与使用范围;审查征地或拆迁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等等。
2、资金拨付、使用和管理方面。主要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审查工程变更、施工现场签证手续是否合理、合规、及时、完整、真实;审查工程成本核算及账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利于建设项目的管理;审查资金的到位情况,是否与资金筹集计划或投资进度相衔接,有无大量资金闲臵,或因资金不到位而造成停工待料等问题;审查建设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是否按工程进度付款,有无挤占挪用等问题,对往来资金数额较大且较长时间不结转的结余工程款等查明原因,防止出现超付工程款得现象。
3、投资项目管理方面等程序。主要审查是都按分项验收、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等程序进行,是否按照验收的程序办理竣工验收报告、图纸是否齐全,是否及时办理了交接,竣工财务决算是否合规,工程节超情况以及剩余资产是否妥善处理;审查是否有批准后的验收申请,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资料是否齐全,验收中提出的问题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处理。
补充资料:
一、资源环境审计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P444资源环境审计的概念。资源环境审计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
(二)资源环境审计的概念资源环境审计包括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资源环境财务审计通常评价政府的财务报表是否反映资源环境成本和负债;资源环境合规性审计主要评价是否遵照有关的资源法律、规章和政策;资源环境绩效审计通常包括评价政府:是否实现资源环境目标;是否有效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是否高效、经济地运行。
(三)资源环境审计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最高审计机关通过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在完善本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相关国际法律和政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发现各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隐患,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建立恰当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基础的、可靠的信息,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建立。对与国际环境保护协议、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的政策的完善。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相关的法律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审查和监督,必要时可以直接问责,促进问责机制的建立。对环境保护及其相关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促进国家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升国家环境信息的质量,从而协助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
请简要论述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内容和途径P458请按以下层次论述。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概念;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内容;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途径 答题要点:
(一)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概念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就是按照完整的财政审计范围,围绕一定时期的财政审计目标,对项目选择、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资源、组织实施和成果利用进行统筹管理。
(二)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内容
具体包括:围绕财政审计目标,合理选择审计项目,并确定各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围绕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合理确定其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统筹安排审计力量和审计时间,确保各审计项目顺利完成且相互协调;综合分析审计结果,科学编发审计信息,编写审计报告,汇总“两个报告”。
(三)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途径 主要途径:
1.整合财政审计计划。要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及财政管理现状,研究提出一定时期内财政审计的总体目标和一揽子项目计划。在制定审计计划时,要统筹考虑国家财政审计的总体目标、审计的内容和重点,避免财政审计各个项目之间互不搭界、各自为战。整合财政审计力量。
2.要建立财政审计组织领导和协调沟通工作机制,将纳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总体方案的各个审计项目,均衡地落实到各审计业务部门组织实施。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统筹协调,力争对一个被审计单位下发一份审计通知书、安排一个审计组统一实施,切实减少重复进点审计的问题。
3.整合财政审计方式。要根据项目特点,坚持多种审计类型和方式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和推广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多方式结合的财政审计管理办法,以加大审计力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多方面需求。
4.整合财政审计结果。从加强财政管理、推进体制改革和提高财政绩效水平的高度来整合审计成果,综合反映体制、机制和制度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进一步研究改进“两个报告”,增强“两个报告”反映内容的宏观性和全面性,探索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发表整体性意见,力求将审计评价、发现的问题、形成的原因、处理和整改情况等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预决算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提供重要参考。
三、审计结果公告
试论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近年来我国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的实践,说明审计机关开展审计结果公告应注意的问题。
(一)审计结果公告的概念和意义 审计结果公告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审计结果公告对于我国审计事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于推动审计工作乃至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意义具体包括:(1)有利于扩大审计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审计监督的权威;(2)有利于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3)有利于把审计工作臵于全社会监督之下,促进提高审计工作水平;(4)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民主制度,促进依法行政。
(二)结合近来年我国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的实践,说明审计机关开展审计结果公告应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的审计结果公告实践表明,审计机关开展审计结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规范审计结果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防范审计结果公告的风险;(2)积极稳妥,循序渐进,逐步扩大公告范围;(3)积极争取党委、人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营造有利于审计结果公告的氛围和机制;(4)正确引导新闻舆论,处理好审计机关与新闻媒体、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关系,加强沟通和协调。
第三篇:高级审计师金融复习题(2010年)
77453213.doc
一、我国金融体系的建立
1、存款货币银行体系的建立
我国的存款货币银行体系的建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①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
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最早有四家,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它们的前身就是政策性银行组建前的国家四大专业银行。
2003年国家先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从而拉开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序幕。目前,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已经成为上市的、股权结构多元化的,但国家仍然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股份制银行。②股份制商业银行
1986年国家决定重新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此后,在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外,陆续建立了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些银行一开始就有多个出资人,与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都是由政府财政拨付有很大区别。
目前我国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是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和渤海银行。③城市商业银行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城市合作银行。1995年在城市信用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地方财政、企业入股组建了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城市合作银行全部改名为城市商业银行。
2、信托公司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入,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蓬勃兴起。
①信托投资公司
我国的信托投资公司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后开始创办起来的。从初创归属看,大部分属于银行系统所办,其余多由国务院、各主管部委、各级地方政府等部门出面组建。信托投资公司的主要业务内容有信托业务、委托业务、代理业务、租赁业务和咨询业务等。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专门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1999年,我国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即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主要从事下列业务: a、追偿债务;
b、对所收购的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进行租赁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重组; c、债权转股权,并对企业实行阶段性持股;
d、资产管理范围内对公司的上市推荐及股权、股票的承销; e、财务及法律咨询,资产及项目评估。
77453213.doc
③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控股公司是在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监管格局下突破限制进行混业经营的一种模式。可分为三种类型。
a、第一种类型是以非银行金融机构形成的金融控股集团,如平安、光大等。主要特征是:集团全资拥有或绝对控股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金融服务公司以及非金融性实体等附属机构或子公司。b、第二种类型是由产业资本通过投资金融机构形成的控股集团,这些产业资本一方面拥有丰富的现金流,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对金融业的投资满足其产业扩张的融资需求。如山东电力、海尔等。
c、第三种类型是以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特征是:集团控股公司为商业银行,全资拥有或控股包括银行、证券、保险、金融服务公司以及非金融性实体等附属机构或子公司。
3、金融市场:货币和债券市场 ①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指一年以内短期资金融通的金融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货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发挥,目前已经形成了由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共同构成的市场体系。②债券市场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形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基本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格局。a、银行间债券市场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机构投资者进行大宗批发交易的场外市场,大部分记账式国债和全部政策性银行债券均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交易。b、交易所市场
交易所市场是各类投资人包括机构和个人进行债券买卖的场所,投资人将买卖需求输入交易所的电子系统,由电子系统撮合完成交易。c、商业银行柜台市场
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是商业银行通过其营业网点,按照其挂出的国债买入和卖出价,与投资人进行国债买卖并办理债券的托管和结算。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的债券按照币种分为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按付息方式分为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按债券发行人和属性分为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可转换债、国际机构债等。
4、金融市场:迅速发展的股票市场 ①中国股票市场的起步阶段
自改革开放至1990年证券交易所建立,中国股票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本阶段股票发行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a、所发行的股票在期限和现金流上具有债券特征,如有偿还期、保本保息分红、退股自由等。
77453213.doc
b、发行范围从内部职工开始,逐步半公开化并最终实现公开发行。
本阶段股票交易先后经历了场外私下交易阶段及柜台交易与场外私下交易并存阶段。②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阶段
20实际90年代初期,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建立,中国股票市场取得了迅速发展。本阶段股票发行特征: a、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
b、股票发行量和筹资额在波动中逐步上升。c、股票总市值和流通市值逐渐增长。d、股票交易活跃。
e、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股票市场不仅满足了企业融资需求和居民资产多元化要求,而且从金融机构上逐步改变原来单一间接融资模式,分散了国有商业银行长期积累的风险,完善了中国现代金融体系。
5、金融机构和金融运行
我国已建立了融资规模庞大、结构相对健全、竞争比较有序的市场金融体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型金融运行体制,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达到了相当程度。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及各非银行金融机构组合而成的多样化金融组织体系已经建立,市场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本阶段交易
货币是指一年以内短期资金融通的金融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货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发挥,目前已经形成了由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共同构成的市场体系。债券市场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形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基本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格
77453213.doc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入,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蓬勃兴起。
我国的信托投资公司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后开始创办起来的。从初创归属看,大部分属于银行系统所办,其余多由国务院、各主管部委、各级地方政府等部门出面组建。信托投资公司的主要业务内容有信托业务、委托业务、代理业务、租赁业务和咨询业务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专门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1999年,我国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即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主要从事下列业务: a、追偿债务;
由产业资本通过投资金融机构形成的控股集团,这些产业资本一方面拥有丰富的现金流,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对金融业的投资满足其产业扩张的融资需求。如山东电力、海尔等。
主要特征是:集团全资拥有或绝对控股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金融服务公司以及非金融性实体等附属机构或子公司。
债权转股权,并对企业实行阶段性持股; d、专门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1999年,我国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即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
控股的商业银行最早有四家,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它们的前身就是
77453213.doc
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③金融控股公司
开展理论研究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指导实践。审计理论研究有助于我们不断探求审计的规律,提出科学的审计指导原则。
a、首先,整合审计理论
一是将构成审计理论体系的各个部分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出全面适用和比较科学合理的主流或主导观点;二是将不同的组成部分进行整合,按照科学的逻辑构架成审计理论体系。
b、其次,对审计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将人们在审计实践中的不自觉实践总结到理论的高度,就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答案,然后再利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向科学的方向发展。c、最后,审计理论要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能够从一些细微的变化中发展趋势、发现规律。
2、审计理论的概念体系与理论结构
审计概念体系,是指与审计有关的重要概念的集合。一般而言,审计概念体系往往包括审计公设或审计假设、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概念、审计原则、审计准则和标准、审计技术方法、审计过程和审计环境等。审计理论结构,则是将上述审计概念,按照一定的逻辑排列后,用来对审计实践进行有效并合理的解释。比较有代表性的审计理论结构是莫兹和夏拉夫构建的由哲学基础、八项审计假设、五个基本概念、规则和实际应用5个要素组成的审计理论结构。
在进行审计理论结构设计时,要力求在以下四个环节上进行创新: ①把审计环境作为一个审计要素,并且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给予考虑。
一是政治环境,二是经济环境,三是法律环境,四是文化环境,五是审计环境与审计的相互作用。②把审计规范和审计标准等审计要素提升到审计法治理论的高度来认识。③从新的角度研究审计本质和审计动因。
要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以及审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角度来阐述审计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客观的眼光来观察审计客体对审计主体的需求,审计主体的审计行为对审计客体的反作用,以及这种反作用在审计客体和审计主体博弈过程中产生的影响。④提出新的审计管理理论。
第一个层面是审计管理的特点和自身规律,也就是审计管理的一些原则。第二个层面要关注审计资源的整合和运用。
77453213.doc
第三个层面要关注审计作业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管理职能的实现形式,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及审计程序和审计报告内容等。
第四个层面要关注审计管理的方法论,包括审计取证模式、审计责任管理、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技术等内容。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要研究和回答我们为什么需要审计,审计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审计,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审计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应该怎样发展等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本质;审计的功能;审计的目标;审计的特征;审计的方式方法;审计机关业务管理;审计机关人力资源管理;审计规范化;审计信息化;审计文化等。
4、指导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
1、国家审计理论研究要有政治视角
国际国内审计实践充分展示了国家审计在政治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要把国家审计理解为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理解成国家治理的工具,要用政治学思想来认识和研究国家审计。
审计理论研究用政治视角,就要求审计理论的研究者能够用政治学包括公共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来分析审计理论问题。
2、国家审计理论研究要有法治观念
研究审计理论要引入法治观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①法治是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基础,只有法治才能奠定国家审计的重要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国家审计是法治的产物。
②现代国家审计是法治的工具,依法审计是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也可以理解为,通过维护法治来实现制约和监督,是现代国家审计运转的基本模式。
③法治是国家审计的目标,现代国家审计本质上是一种法治的工具。如果不需要民主与法治,也就不需要规范的国家审计。
现代国家审计是民主和法治的产物,更是推动民主与法治的工具,是在法律框架下对政府及公营事业运转的成果和效益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一项专业性活动。国家审计的本质是民主和法制的工具。审计的基本职能是依法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性,推动政府行为的公开透明。
现代国家审计是民主的产物,更是民主的工具。因为只有民主进步到一定程度,国家审计机关才能得到授权对政府部门和公营机构进行监督,并将其审计结果向人民公开、向人民负责。
现代国家审计是法治的产物,更是法治的工具。因为没有法治作保证,审计就无法履行职责。依法审计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审计是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就为审计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二是要以法律法规作为审计工作的标准和依据。审计就是要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违法必究,促进法律法规的
77453213.doc
完善和发展。
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和体现审计的本质。
3、国家审计理论研究要用科学方法
一般说来,审计理论研究主要有规范法和实证法两大类。审计理论研究中应将实证法与规范法并重,并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既注重理论推演,也注重总结归纳实践经验,从而实现审计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
二、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动因
1、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①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审计的萌芽和产生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0多年时间里,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没有设立专门的审计机关,而是以会计检查代替了审计监督,审计工作一度处于停顿状态。
1982年12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建立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制度。1983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设立审计署,地方各级政府的审计机关相继建立,随后公布了一系列审计法规,卓有成效的开展了审计监督工作。1994年审计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国家审计正式跨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2010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审计法实施条例,根据2006年审计法对审计监督范围和权限等做出了详细规定,并于2010年5月1日起实施。自2000年以来,国家审计署还陆续制定和颁布了《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以及若干通用审计准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审计法律规范体系。
2008年7月审计署颁布了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规划指出,未来五年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全面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初步实现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宏观性、建设性、开放性和科学性,把审计工作更好地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全局,推进民主法治,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的民间审计工作,也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发展起来的。198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注册会计师的地位和任务做出了规定,标志着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6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1994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77453213.doc
我国现代内部审计是和国家审计一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83年国家审计署成立之后,审计署相继发布了一系列与内部审计有关的规定。根据这些规定,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1987年,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成立,随后作为国家分会加入了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②国外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在国外,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70年代到90年代,国家审计已经从以财务审计为主发展到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并重的发展阶段。
国外的民间审计,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而形成并不断发展的。
2、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
①关于审计产生和发展动因的不同观点
审计行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可以表现为政府行为,具有宏观控制的特点,也可以表现为企业行为,具有微观控制的特点。由于审计具有上述特点,导致了不同的审计动因观的出现。主要包括:国家职能观;维护主权观;民主政治观;权利制衡观;财政监督观;宏观控制观;查账观;两权分离观;利益冲突观;筹资观;资金市场观;客观限制观;可信性观;管理者观;组织控制观等。②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审计的动因是受托责任关系。审计关系是指审计授权或委托人、被审计人、审计人之间的关系,受托责任关系是指审计授权或委托人与被审计人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审计授权或委托人与被审计人之间会发生利益冲突。此外,审计人参与被审计人管理活动会影响审计作用与效力。鉴于以上两点,在审计关系理论中,一般要求审计人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3、审计的本质
受托责任关系是众多社会关系的一种。作为审计产生的动因,它有其特定的内涵,同时,审计是随着其外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和发展的。①受托责任关系的内涵
受托责任关系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所谓受托责任关系就是指资源占有人和资源经管人之间所形成的资源委托管理与资源受托经管关系,以及资源经管人与其资源经管执行人之间所形成的资源受托经管与执行资源经管关系。
显然,由于资源占有人占有的资源数量巨大,以至于自身无法有效经管这些资源,因此才将资源委托给他人经管,形成受托责任关系。
②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
受托责任关系是资源占有人实现对资源的有效管理与使用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而审计则是受托责任关系能够顺利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由于资源占有人将资源经营权委托给受托人后需要对其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由于资源经管人受托经管资源占有人的资源后需要向委托人证明自己有效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情况,以解脱自身的经管责任,这都需要有一个具有独立身份的第三者加以检查和评价。而审计人恰好独立于受托责任关系双方当事人,又具备应有的专业技能,因而可以对受托人履行责任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监
77453213.doc
督和证明。因此说,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将审计理解成是由独立的第三者依法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和证明。③审计的本质——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
受托责任关系反映了委托人的社会需要,而委托人的社会需要在层次和水平上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和提高,因而受托责任关系的外延也总是在不断的演变。受托责任的性质由原始的受托财产保管责任扩展到受托经营责任;内容由受托财务责任扩展到受托管理责任;范围由对特指的委托人的责任扩展到对非特定委托人的社会责任。
受托责任关系外延的变化导致了审计的发展、变化和创新,因为它要保证对受托责任的有效监督和证明。从这层意义上说,审计既在受托责任关系基础上产生,又随受托责任关系外延的演变而不断深化和发展。受托责任关系外延的变化和发展,导致了审计类型和审计内容的发展变化,但不论审计类型和审计内容如何变化,审计的本质都没有变,都是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检查和评价。
三、审计主体客体理论
1、审计主体
单主体理论认为审计主体是指审计工作的执行者,包括专门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双主体理论认为审计主体包括提出审计的主体,即审计的授权人或委托人和实施审计的主体。①审计主体的形式 a、国家审计主体形式
国家审计主体是国家审计机关和专职审计人员。国家审计主体是国家审计权力的承担者和审计监督活动的实施者,国家法律赋予之极大的权威性。
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组织领导全国的审计工作,对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监督。审计署对国务院总理负责并报告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分别在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县长、区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下,组织领导本行政区的审计工作,负责本级审计机关审计范围内的审计事项,向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b、社会审计的主体形式
社会审计主体是社会审计组织及其专职审计人员,主要指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实行有偿服务、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具有法人资格。c、内部审计主体形式
内部审计主体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专职内部审计人员。
内部审计主体主要审查和评价内部的经济活动,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遵守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条例等情况,资产的保护情况,业务经营和规划中既定目的和目标的完成情况,对有关部门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77453213.doc
②审计主体的基本特征 a、独立性
独立性可称之为审计的灵魂。独立性分为实质和形式两个方面。
实质独立性:指审计师的一种精神态度,即在工作中不使自己的判断受他人左右,不受个人偏见与杂念的影响,完全客观公开地判断并形成审计意见。
形式独立性:指审计师的一种社会形象,即审计师在组织地位和客户关系方面应独立于会计报表编制人,从而保证审计工作客观公正。★如何保持审计主体的独立性
从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两个方面保持独立性。
在审计组织方面,保证审计组织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没有经济利害关系,审计组织有充分的经费和专门独立的经费来源;同时审计组织应对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保持独立性作出规定和检查、保障机制。在审计人员方面,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在审计过程中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独立客观地进行判断和表达意见,独立提交审计报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预和影响。b、权威性
审计权威性来自于:
一是相关法律的保证。即通过相关法律规定了审计的法律地位及审计结果的法律效力。
二是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审计产生于受托责任关系,资财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审计主体三方面构成了审计行为。审计主体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监督是经资财所有者授权或委托,并签有法律协议的,因此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三是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与权威性是相辅相成的。权威性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必要条件,而独立性也是权威性的基础。审计主体独立的组织地位,独立的精神状态,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社会形象,树立了审计的权威性。
★如何保持审计主体的权威性
为了保持审计权威性,审计主体应注意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审计规范,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这样,才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审计的权威性。
2、审计客体
审计客体即为审计主体作用的对象,包括接受审计主体审计的实体和内容。
接受审计主体审计的实体即为受托责任的承担者和履行者,如被审计的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国家建设项目等。
接受审计主体审计的内容即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如财政财务收支、业务经营活动等。①国家审计客体
国家审计客体是国家审计主体作用的对象。②社会审计客体
77453213.doc
社会审计客体是社会审计主体作用的对象。由于社会审计是受托审计,因此其客体具有不确定性。可以说,任何一个会计主体单位都可能成为社会审计客体。
只要委托人指定的审计事项是以出具审计报告为目的的,这样的审计事项涉及的被审计单位与内容均构成社会审计的客体。③内部审计客体
内部审计客体是内部审计主体作用的对象。组织内部的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下属机构和有关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均为内部审计客体。
3、审计主客体关系
审计行为是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以某种方式在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之间建立起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审计活动才能开展。
审计主客体之间关系按其形成方式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a、委托形成的审计主客体关系
审计委托是指财产所有人或经管人通过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方式将对指定单位进行审计的工作交给特定的审计人去执行。审计委托一般存在于平等的经济主体之间,当事人是通过审计业务约定书联系在一起,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在审计业务约定书中作出规定,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约定。
通过审计委托方式形成的审计主客体关系,通常是通过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来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然后按照审计业务约定书中规定的内容对审计客体进行审计,审计主客体关系由此而产生。其中审计主体是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当事人,借助于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约束力获得对审计客体的审计调查权、审计报告权与审计建议权。有义务按照审计准则等审计规范的规定对审计客体进行独立审查,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并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审计客体中的实体也是审计业务约定书中的当事人,有义务接受审计主体的审查,并要配合审计主体的工作;同时也有权利要求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的状况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鉴证。
b、授权方式形成的审计主客体关系
审计授权是指财产所有人或经管人通过在法律、法规或章程制度中作出规定的方式将对指定单位的审查监督权授予特定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审计授权人一般与被审计人之间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审计授权人拥有对被审计人的审计监督权,审计授权人将审计监督权授予审计人,审计人要按照有关规定恰当行使审计监督权,并要对审计授权人负责。
在国家审计领域中是通过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国家审计机关和国家审计人员行使审计监督权;而内部审计中则是通过部门、单位的章程、制度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同时,法律、法规、章程、制度中一般也规定了审计监督的范围,属于审计范围的单位必须接受有关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审查。审计主体按照法律、法规、章程、制度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审计主客体关系就会产生。
授权方式形成的审计主客体关系中,审计主体是借助于法律、法规、章程、制度的强制性与约束力获得审计调查权、审计报告权与审计建议权、国家审计机关还具有一定的审计处理权。审计主体有义务按照有关法律、77453213.doc
法规、章程、制度的规定和有关审计规范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独立审计。c、审计机关的再授权与委托方式形成的审计主客体关系
再授权和委托可以认为是转托的两种方式。所谓转托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将其审计管辖范围内的审计事项转交其他审计机构代为执行。国家审计机关将对特定单位的审计监督权交由下级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代为执行时,由于是将法律授予自身的审计监督权又授予了他人,就构成了审计的再授权。如果国家审计机关将审计事项委托给社会审计组织,就成了授权性委托。这两种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自身就是被授权人。d、协作与利用方式下形成的审计主客体关系
协作与利用是指审计机构在执行本职审计工作时,邀请其他审计机构参与或者直接借助于其他审计机构的工作结果。协作方式下,邀请其他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参与的审计机构,要对其他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的工作负责,要分派、指导、监督其他审计机构或人员的工作。利用方式下,其他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并不是直接参与本次审计工作,只是负责审计的审计机构对于其他审计机构曾经审查过的内容不再进行审查,而是直接在审计工作中使用其他审计机构和人员工作的结果。
四、审计目标
1、审计目标的内涵
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是审计活动要达到的境地。目的具有全面性与长期性,而目标具有局部性和阶段性。
从审计行为关系中不难看出,审计是经授权或委托方可执行的一种行为,评价资财经营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就构成了审计的目的。然而,在不同的审计环境下,由于对受托经济责任的要求和理解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的确定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二是审计界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我国的审计组织体系是由国家审计机关、民间审计组织、内部审计机构三种不同类型的审计组织组成的。三者的共同目标是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维护国家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但是三者又有不同,在审计目标上各有侧重。
国家审计机关的目标侧重于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改进政府行政管理。内部审计机构的目标侧重于促进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民间审计组织的目标侧重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于市场经济。
2、总体审计目标与具体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通常可以划分为总体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
总体审计目标是指审计机构实施审计要实现的最终目的,具体审计目标是总体审计目标的细化,是针对审计事项具体内容所确定的审计目的。
我国国家审计的总体审计目标可以概括为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77453213.doc
真实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遵守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情况,以及相关会计信息与实际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状况和业务经营活动成果相符合的程度。
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效益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的评价。经济是指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做到了节约; 效率是指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 效果是指经济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三个审计目标是紧密相连的,其中真实性是基础,合法性是基本要求,效益性是最终目的。
被审计单位相关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检查和评价是内部审计的总体审计目标。具体审计目标是上述总体审计目标在具体审计项目中的细化。
3、审计目标在审计项目中的指导作用
审计目标是审计的方向。审计目标对审计全过程都会产生影响,对整个审计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不仅影响审计方案的制定,还影响审计的实施和报告。
在计划阶段,审计人员必须确定审计目标,审计目标的确定又会影响审计标准的选择,以及审计的范围和程序、方法的设计。
在实施阶段,审计人员要围绕审计目标收集审计证据,不断对审计证据进行评价和鉴定,如果发现所实施的审计程序不足以达到审计目标,审计人员还要考虑采用其他替代程序,补充收集证据。审计人员要根据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归纳,提出初步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在报告阶段,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目标编写审计报告,出具评价意见,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根据其对审计目标的影响程度来决定是否写入审计报告进行披露。★审计具体目标与具体的审计测试方法之间的关系
1、存在或发生。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制权益项目是否存在,损益表所劣势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是否确定发生。要达到这一目标,审计人员就需对存货进行实地观察或监督盘点,对应收账款进行汗蒸,对证明业务发生的凭证进行审阅等。
2、完整性。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在会计报表中英劣势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进行了就会计和uanbing最喜爱报表中进行了反应。检查业务记录的完整性时,审计人员需要对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和业务活动进行调查了解,要检查记录业务发生时的记录凭证,如检查发票存根,然后对照相关的会计记录以确认是否全部业务都进行了记录。
3、权利和义务。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的义务。为了验证资产的权利有时需要获取资产权证,向银行或其他资产保管机关取得所有权方面的确认材料。在验证负债义务时,审计人员可以向债权单位函证或向被审计单位索取负债声明等。
77453213.doc
4、计量与计算。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会计要素是否正确计量,按适当的金额进行河段,想更换的计算是否正确。为达到这一目标,审计人员需要重新极端,国进行分析性复核,同时也要评价所使用会计计量政策的正确性。
5、合合法性
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检查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前就要熟悉与被审计大内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实施审查各项经济活动时要关注其是否符合规定,而且在形成审计意见,作出审计决定时页要就其合法性作出决定。
不断对审计着呢根据进行评价和坚定,如果发现所实施的审计程序不足以。行为的出发点,是审计活动要达到的境地。
目的具有全面性与长期性,而目标具有局部性和阶段性。从审计行为关系中
主体是指审计工作的执行者,包括专门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双主体理论认为审计主体包括提出审计的主体,即审计的授权人或委托人和实施审计的主体。①审计主体的形式 a、国家审计主体形式
国家审计主体是国家审计机关和专职审计人员。国家审计主体是国家审计权力的承担者和审计监督活动的实施者,国家法律赋予之极大的权威性。
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组织领导全国的审计工作,对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监督。审计署对国务院总理负责并报告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分别在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县长、区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下,组织领导本行政区的审计工作,负责本级审计机关审计范围内的审计事项,向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b、社会审计的主体形式
社会审计主体是社会审计组织及其专职审计人员,主要指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实行有偿服务、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具有法人资格。
77453213.doc
决策权的界定 决策的内容和手段
③公有制内部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城市国有企业与农村乡镇企业或城市集体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就是这种混合所有制企业。其中:有的是原有企业的联合,有的是国家和集体共同集资联建的新企业。这种联合,虽然是公有制企业之间的联合,但由于国家和集体是两个不同的所有者主体,因而也是一种混合所有制企业。在这种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一方面原有的国有企业可以注入集体企业的活力,另一方面原有的集体企业也可以吸收国有企业的资金和先进技术,两者互相渗透、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公有制存在形态。
2、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课本、大纲、指南)
混合所有制的产生与发展,对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改革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打破单一所有制的封闭性、改变传统所有制的板块结构,实现不同所有
77453213.doc
制经济成分在微观层次上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嫁接”和“杂交”的优势。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是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优化和演进过程,也为完善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有制关系的微调机制提高了有利条件,使我国企业的所有制关系能够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劳动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从而保持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活力,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成有助于企业产权的流动和重组,为实现企业资产的合理运营提供了条件。在传统的单一所有制经济中,其产权主体往往是单一的,或者是模糊不清的,这对于企业资产的合理营运由很大的限制。而混合经济的产权主体是明晰和多元化的,有利于企业资产的优化配置和保值增值,以及有利于建立新的企业经营机制。
(3)发展混合经济有利于建立互相制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
不同主体之间经济利益的协调和融合,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处于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的巨大变革时期,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击更是各种社会矛盾产生的主要根源。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必须找到实现利益均衡的有效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则为此提供了一种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所有权关系中,劳动者个人或者企业集体都能通过产品占有或收入分配等形式实现自己的所有权。
3、我国国有经济调整的基本依据和政策思路(课本、大纲、指南)
我国国有经济规模的变动反映了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经济发展促进了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剩余资金的增加,各种金融机构的建立大大减少了依靠政府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复杂化使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的效率明显降低,客观上要求缩减国有经济的规模。
因此,我国国有经济规模的缩减和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符合国有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尽管改革以来我国国有经济规模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从总体上看,国有经济的规模仍然偏大。
(1)由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国有经济的制度供给已大于需求。
①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部分原来由国家配置资源的行为已逐步由市场取代;
②目前,国有经济仍然在市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许多领域占绝对优势,从而为其他制度主体留下的发展空间很狭小,因而只有调整和进一步缩减国有经济的规模,才能使国有经济制度的供给与需求趋于均衡,以提高国有资源的配置效率。
(2)从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看,我国国有经济的总量规模仍然偏大。
①我国国有经济最明显的特征是分布范围广,而且在大多数行业中国有企业还占有相当的优势; ②在国有企业一直占有绝对优势甚至垄断地位的产业部门(电信、金融、保险),国有资本的退出和市场的开放还相当有限,非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的发展还很缓慢。
77453213.doc
(3)从我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比较看,国有经济的总体规模超过了经济发展对国有经济的需求。
(4)近几年,在某些竞争性领域又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从而挤占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①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利用资金及其政府提供的政策优势等向一些竞争性领域渗透;
②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的考虑,强迫一些经营业绩欠佳甚至亏损的国有企业兼并经营状况良好的民营企业等。
国进民退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的恶化,是违背市场化改革取向的。为从根本上扭转整个国有经济比重过大的局面,中央政府提出了对国有经济进行总体布局调整的战略决策。
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国有经济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有进有退”,试图通过对国有经济的布局和国有资产的流动重组来促进国有资产配置效率的提高,是国有经济从根本上摆脱困境。
(1)正确认识降低国有经济规模的战略意义
缩减国有经济的规模不会削弱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也不会削弱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的控制能力上。如果国有经济规模的调整和缩减是通过国有资本退出不必由国家经营的产业来实现的,那么缩减国有经济规模不仅不会影响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反而更有利于这种主导作用的发挥。
(2)合理确定国有经济的规模区间
国有经济的规模变动一半都要遵循两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是国有经济的规模分布具有明显的擦汗你也倾向,主要集中分布在基础设施及其他具有外部性、规模经济等因素的产业部门。对这些行业而言,国有企业 在技术和经济上具有其合理性和某种程度的不可替代性。二是对于某一产业来说,国有企业存在的合理性和规模大小是由所在产业部门的技术和市场条件决定的,因此国有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在不同产业的分布比例都是随着经济法发展的变化而变动和调整的。如果国有经济的规模和产业分布超过了这一范围,国有经济的效率优势和比较优势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3)进一步明确我国国有经济的产业定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比较优势。我国国有经济应主要分布在应实行国家垄断经营或必须保持绝对优势的产业部门。我国国有经济应主要分布在三大领域:
①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部门:邮电、通信、交通运输、水、电、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及能源部门; 这些部门是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国有经济投资的重点首先应集中在这一领域。②作为国民经济命脉的银行、铁路、航空运输以及作为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的烟草和石油加工业等; ③航天、核工业、精密机床等高新技术领域,它们是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
三、公平、效率与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
1、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及相互关系(课本、大纲、指南)
77453213.doc
(1)公平
公平作为社会成员公有的理念和准则,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历史性和相对性。
①客观性:公平是以一定社会制度为基础而形成的,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受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不是由个别人的主观臆想决定的;其次,公平的存在着由生产力、经济基础和社会意识形态交互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统一的准则,受到统一的社会规范和法律的维护,不因个人的观点或喜恶而任意变更。
②历史性:任何公平观念的形成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需要一定的历史关系,因此,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不同的公平观。
③相对性:公平是相对的,它从某一角度、范围衡量时公平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范围看又是不公平的;在一种社会制度下被认为是公平的更欢喜,在新的制度下又称为不公平的。
(2)效率
效率通常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程度,一般将资源的最优配置当做最高效率的准则。效率意味着在既定资源和技术约束下尽可能满足人类需要的运行状态。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帕累托最优来表示效率的高低:即如果不减少其他人的福利,一个人(集团、阶级等)的福利就不能得到改善。如果资源的配置(包括收入分配)达到这种状况,就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对于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公平和效率是一对矛盾,过分追求公平会降低效率,而过分追求效率又会影响到公平。对整个社会而言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公平标准。为了效率有时要牺牲某些公平,为了公平也会牺牲某些效率,这就是效率和公平之间的替换关系。因而,任何一个社会的公平原则总是一个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公平和效率的某种组合。
新的观念:公平和效率之间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①公平和效率互相依存,互为前提
一方面,一种公平关系和观念要以一定的效率为物质条件,没有效率和生产力的提高就不可能出现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不会发生公平含义的变化;另一方面,效率是建立在一定公平观上的效率,要以公平为前提。因为离开了公平的支撑,生产者就不可能长久保持积极性、效率就无法维持或进一步提高。
②公平和效率互相促进
一方面公平待遇能够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协作、配合,调动、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使用社会资源,有利于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效率的提高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生产资料,为社会提高更多的财富,改善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条件,有助于催生新的公平观。
③公平和效率相互制约
效率的提高依赖于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又取决于人的公平待遇;反过来,公平要以效率提高为物质基础,必定受效率的限制。
正是由于公平与效率之间复杂的关系,因而需要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分配政策来协调这对矛盾,在公平和效率之间进行权衡和调整,使二者得到兼顾。
77453213.doc
2、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过程(课本、大纲、指南)
(1)从1978年到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为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或为补充,强调公平与效率并重。从改革开放初到1987年,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主要是着眼于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到1992年的十四大时,收入差别扩大就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因此在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原则下,同时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2)从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到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为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以及“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并明确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方针,并进一步说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3)从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至今为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继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由“分配原则”变为“分配制度”,并逐步加大对社会公平的认识,明确放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并首次提出要创造更多条件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3、构建公平与效率相互协调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思路(课本、大纲、指南)
目前,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未来构建公平与效率相互协调的收入分配制度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具体的政策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就政府的职能而言,最重要、最直接的任务就是保证和维持市场的正常运行,以实现并维持收入分配中的机会均等。
(2)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低收入人群的救助和扶植,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3)由于教育是增强个人劳动能力以及相应的增加收入的根本手段,因此政府改善教育机会的分配是提高中低阶层的收入水平,减少收入不平等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可靠而有效的途径,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措施。
(4)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转型期的各种寻租行为。
(5)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当前,我国初次分配领域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过大,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始终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更远远高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因此,导致初次分配过度向政府倾斜,从而限制了居民个人收入的增长。
(6)打破城乡分割的壁垒。城乡壁垒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必须打破城乡
77453213.doc
壁垒,让各种生产要素和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享有充分流动的自由和同等的就业机会。
(7)强化工会职能,提高普通劳动力在劳资博弈中的地位,建立普通劳动力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在劳资关系中,普通劳动力收入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使得一些个体和私营企业为了增加利润,随意拖欠和克扣职工工资,因此,必须强化工会的职能,使之真正成为维护普通劳动力利益的组织。
四、公司治理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
1、公司治理的含义、结构和机制(课本、大纲、指南)
(1)公司治理的含义 ①公司治理的本质
是一种关系合同,即以契约的方式,规范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治理他们之间的交易,以此来实现节约交易成本的比较优势。
②公司治理的功能
是配置权、责、利,其中特别是对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③公司治理的起因
是产权分离,因为有了产权分离,才有了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关系,也才有了权利的分配和冲突,进而才有了协调他们之间关系的公司治理机制。
④公司治理的形式
多种多样,按照投资者行使权利的不同而有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
公司治理的内容可进一步归纳为公司治理主体、公司治理客体、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四个方面。(2)公司治理的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即公司治理组织构造,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执行层和监事会等。①股东大会
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公司全体股东组成,主要讨论和通过公司的一些重大问题。股东权利包括:对剩余的索取权;
在审议董事会关于修改公司章程、出售财产、审查财务报告时的投票权;
对董事的选举权和渎职的起诉权; 对公司经营活动的知情权和监察权;
缴租股金的责任。②董事会
股份公司的核心领导层和最高决策者,是公司的法定代表。董事会是会议体制,即它必须以会议的形式来行使职权,对公司重大问题通过会议表决决定,以此体现大多数股东的集体意思。在现代公司治理中,董事会受股东大会的信任委托,拥有管理公司的法人财产、负责公司经营,以及任命指挥经理人员的全权。
77453213.doc
董事权利包括:制定公司的经营目标,重大方针和管理原则;
挑选、委托和监督经理人员,并决定经理人员的报酬和奖惩;
协调公司与股东、管理部门与股东之间的关系;
提出盈利分配方案供股东大会审议。
③执行层
公司治理中的执行机构由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等高层执行官员组成,他们受聘于董事会,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拥有对公司事务的管理权和代理权,负责处理公司的日常经营事务。
④监事会
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监察机构,但监事会并不是公司治理必须设置的机构。监事会的权利包括:列席股东大会,必要时可以提议召开临时性股东大会;
监督董事会和经理的业务执行情况;
检查公司财务状况,审核、查阅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
当董事或经理行为与公司利益有抵触时,有权代表公司与董事或经理进行交涉或提起诉讼;
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权限。
(3)公司治理机制
在公司治理机制中,最重要的是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①决策机制 a、决策主体的确立
决策主体的确立是决策机制的中心环节,也是企业能否实现良性运作的关键条件。
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决策机制一般是层级式决策机制,即决策权在公司各层级实行层级分配和层级行使。其特点是:存在一个最高决策者,即董事会;各层级决策权边界清晰;在以总经理为首的执行层,下级要服从或配合上级。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治理各机构之间并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
这种决策机制的优点:可以发挥集体决策的优势以弥补个人决策的不足;组织内部的分工与协调使交易费用大大降低,从而减少了决策成本。
这种决策机制的缺点:由于在执行层各层级之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性领导过程,难免造成各层级决策的动力不足,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激励予以弥补。
b、决策权的界定 c、决策的内容和手段 d、决策的结果
②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包括:激励主体、激励目标、激励手段。
77453213.doc
激励机制的核心问题:公司治理主体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达到激励的目标; 激励机制解决的问题:公司治理客体(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的动力问题; 激励机制主要体现: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的激励机制主要是要解决资本所有者与公司经营者和资本所有者与公司董事会的委托——代理关系,实现这一激励目标的具体做法是建立合理的经理选择制度和报酬制度。
③约束机制
约束机制是从反面刺激公司治理客体高效并合理地履行自己的职能,协调和改善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约束机制包括:风险约束、产权约束、预算约束、法律约束、道德约束等多方面。
a、风险约束:企业外部的约束,实际是市场约束,即: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其经营成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也取决于市场竞争和市场评价。
b、产权约束:资本所有者(股东)对企业经营者的约束。c、预算约束:企业要以收抵支,以丰补欠。
2、公司治理的三种模式及其优缺点(课本、大纲、指南)
公司治理的三种模式分别是外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和家族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1)外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①定义:指外部市场在公司治理中起着主要作用。
②特征:以大型流通性资本市场为基本特征,公司大都在股票交易所上市,银行极少持有公司股票。③外部环境:非常发达的资本市场、股份所有权广泛分散的开放型公司、活跃的公司接管市场。④优点:
a、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较大。
b、公司接管市场在外部约束中居于核心地位。公司接管市场主要是指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获取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实现对公司的资产重组或公司股东及高层管理人员的更换。
c、经理市场发育健全。成熟的经理人市场是对从事经理职业的这一群体有力的外部约束力量。d、产品市场作用显著。产品市场若要充分发挥对经营者的约束作用,必须有公平的市场机制和完善的价格机制。
e、经理报酬中的股票期权的比例较大。股票期权相对于效益工资而言是一种长期的激励机制。f、信息披露完备。信息披露作为公司治理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般受内部和外部两种制度的制约。外部制度是指国家和有关机构对公司信息披露的各种规定,内部制度是公司治理对信息披露的各种制度要求。
⑤缺点:
a、由于公司股票分布在成千上万的个人和机构手中,因而在影响和控制经营者方面股东力量过于分散,使得公司的经营者经常在管理过程中浪费资源并让公司服务于他们个人自身的利益,有时还会损害股东的利
77453213.doc
益。
b、外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过于强调股东的利益,从而导致公司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投资不足,进而会降低公司潜在的财富创造。
(2)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网络导向型公司治理)
①定义:指股东(法人股东)、银行(一般也是股东)和内部经理人员的流动在公司治理中起着主要作用。
②特征:资本流通性相对较弱,证券市场不十分活跃。法人之间相互持股。③优点:
a、董事会与监事会分立。
相对于外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的改革更注重监事会的完善。b、企业与银行共同治理。
c、股东不干预持股公司的经营决策。④缺点:
a、违反股份公司原则。
b、引发公司支配权的不公正占有。c、股东大会“空壳化”。
(3)家族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①定义:指家族占有公司股权的相对多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离,家族在公司中起着主导作用。②优点:
a、所有权主要由家族控制。
b、企业主要经营管理权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企业决策家长化。c、经营者激励约束双重化。d、企业员工管理家族化。e、来自银行的外部监督弱。③缺点:
a、任人唯亲的风险。b、家族继承的风险。
c、家族企业社会化、公开化程度低。
3、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过程(课本、大纲、指南)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6):计划经济体制占主导地位前提下的“放权让利改革”。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和物质刺激,以图调动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总体上看,“放权让利”完全是
77453213.doc
一种政府行为,当“放权让利”超越政府的初衷或违背政府的意志时,政府就会运用行政强力“收权减利”。因此,“放权让利”并没有创造出国有企业成长的市场空间。
第二阶段(1987—1991):新旧体制并存条件下的企业承包制改革。改革的主要动机是借鉴农村承包制改革成功的经验,将其引入城市,希望通过重建微观利益机制和权利主体,使经营者对国有财产效率负起责任来。
第三阶段(1992—至今):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目前为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可逆转的改革方向,而且大多数企业已经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国有企业经过改革和制度创新,不但走出了困境,而且成为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较强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市场主体。但同时应看到,国有企业改革仍面临一些艰巨的攻坚任务,有待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完成。尤其是公司治理模式改进与完善方面,国有企业仍然任重而道远。
4、我国国有公司治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课本、大纲、指南)
(1)所有权“虚置”
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其主流思想是将企业改革等同于“强化经营权、淡化所有权”。1988年以后通过的有关法律,尽管确认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财产享有所有权,但由于没有同步确立唯一的国有资产出资人,使得“所有权虚置”没有得到改变。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国家开始试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2003年,国家成立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明确该委员会以出资人身份享有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但由于国资委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代理链条比较长,因此,“所有权虚置”没有得到改变。
(2)国有股“一股独大”,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不足
国有股份制企业普遍存在国有股东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存在着严重的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
(3)内部人控制问题比较严重
“内部人控制”是由于出资者和经营者所拥有的企业信息不对称造成的。(4)监事会监督不力
监事会是对董事和经理行使监督职能的机构。它代表全体出资人对董事和经理进行监督,从性质上说,它是出资者监督权主体。目前在我国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同时存在,有关法规也没有明确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各自的监督范围和责任,将监督职能同时赋予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可能会造成相互推诿的现象。
(5)公司接管市场的形成环境不理想
控制权市场是针对公司外部治理进行界定的,指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来自外部市场的威胁和约束,但由于国有股不能流通,控制权市场的作用无法得到体现,所有制就失去了一个很好的监督经营者的途径。
(6)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严重漏洞
77453213.doc
(7)经理人市场不健全
一方面,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较短,经理人市场的供给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另一方面,国有独资公司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负责人基本上都是国家机关任命的,经理人很难通过市场实现优胜劣汰。
(8)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不足
经营活动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劳动,只有建立对经营者相应的激励,才能减少代理风险,降低代理成本。我国上市公司在经理层激励约束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
a、经营者收入水平偏低,激励形式比较单一,特别是缺乏有效的长期激励手段; b、经营者的贡献、责任、风险与收益不对称。(9)经营者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
对经营者的约束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考核体系,目前在实践中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指标体系。2010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办法加强了对企业自主创新、做强主业和控制风险的考核,引导企业关注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管控力和执行力。但总体上看,对考核过程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还缺乏严格的监督,同时对于激励措施的关注比较多一些,而对于业绩不好或努力程度不够的经营者的惩罚却相对不足。
5、我国国有公司治理创新(课本、大纲、指南)
(1)控股行为的规范化
由于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必须规范控股股东行为。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适度降低控股股东比例,培育多元持股主体,实施股权多元化; 其次,建立控股股东失信惩戒制度,加强信息披露,鼓励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
最后,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质量。董事会应该立足于能够公平、客观的代表所有股东的利益,而不是为控股股东所左右。
(2)董事会的健全和完善
董事会作为联结股东与经理层的纽带,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高质量的董事会有助于加强公司经理层的控制和监督,有利于规范控股股东的行为,有利于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具体包括:
①董事的选聘应该通过内部董事的选聘和外部董事选聘以保证董事选聘过程公开、公平和独立。董事长应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外部董事(包括独立董事)也可以担任董事长。董事长不仅仅对国资委或国有公司负责,也要对其他出资人负责。
②考虑到我国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并存的情况下,应该通过法规严格界定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职权范围。③对于大型公司制企业来说,设立专门委员会以提高董事会的决策效率和运作质量。④对于董事和监事应该有相应的问责和激励机制。
⑤建立集体决策、个人负责并确保责任可以追究的机制,保证董事对国资委承担个人受托责任,对公司承担决策监控责任,在《公司法》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国有独资公司应该重建和完善董事会。
77453213.doc
(3)经营者的选择和激励 ①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力界定。
为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高效性,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权应该分开,这样可以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②经营者的生产选聘。
执行层高管人员的选择应由董事会选聘,不应由国资委或国有公司直接任命,应采用市场公开竞聘方式选择总经理。
③经营者的激励。
通过法律加大对经营者的激励力度,提高经营者的年薪和持有股票比重,使经营者感到经营不善的机会成本太大,从而刺激经营者尽职尽责,努力提高公司业绩。在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也应该建立经营者个人的问责制。
(4)信息披露。
董事会的构成、独立性和决策的科学性是以充分的信息披露为基础的。信息披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公司治理的绩效。充分、真实的信息披露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最重要的方式。
(5)党的作用及其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交融。
党企关系是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一个特色,如何处理党企关系,事关改制国有企业的运作效率,甚至关系到改制的成败。构建“党企合一”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创新模式,可能是一项好的选择。
所谓“党企合一”就是在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中,形成党组织与公司治理层(包括董事会、执行层和监事会)有机融合的机制。简言之,就是企业党组织成员与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和监督者相互兼任的机制。
(6)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立法和执法
2009年5月1日实施《企业国有资产法》,在完善立法的过程中,还必须同时完善执法。完善执法的关键在于加大违法成本。
五、市场体系、市场秩序、市场失灵与市场监管
1、市场体系的内涵以及我国市场体系的完善
(1)市场体系的含义
市场体系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各类相对独立的市场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一方面,各类市场各司其职,都要具备独特的市场领域和运行方式,并要发挥不同的作用;另一方面,各类市场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又彼此开放。
(2)市场体系的分类
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现货交易市场、远期合同交易市场和期货交易市场;地区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等。
(3)我国市场体系的完善
77453213.doc
①确立多元市场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
市场体系有效运作的基础是各类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和平等性。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和平等性是指每个市场主体都拥有不容他人侵犯的权利和利益。
②打破各类市场的封锁和分割。
我国现阶段有效约束市场垄断和地方保护行为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健全,使得市场分割、区域封锁的问题十分严重。因此要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打破各类市场间的封闭和分割。
③继续深化改革,彻底实现政企分开。要结合行政体制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对政府的职权范围进行合理、明确的界定。政府应当从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直接监管或直接投资经营,转变为进行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公共产品和改善投资环境。
④要通过《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限制政府对某些行业的行政性保护垄断。同时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垄断行为进行规范和取缔。
⑤对已有的法律法规中明显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规定,要尽快根据情况的变化做出调整、修改或撤销。⑥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和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一要明晰产权,二要严格保护产权,三要产权自由流动。明晰产权就是要明确产权的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产权主体拥有产权,目的是要使其能够保值和增值,而产权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很好地保值增值,这是市场经济的通则。
⑦完善社会信用和社会保障制度。市场化程度越高,对社会信用体系健全程度的要求就越高。社会信用制度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应当构筑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推进资源流动以及市场体系建设的必要条件。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保障市场体系的有序和均衡发展。
2、市场秩序的含义以及市场秩序形成的内在机制与外部约束
(1)市场秩序的含义
市场秩序是指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律、体现这些规律和社会经济管理要求的外部规则以及由这些规律和规则的共同作用所决定的市场运行状态。
这个定义包括三层意义:一是市场秩序反映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律,这种规律称之为市场机制;二是市场秩序必须由体现市场运行规律和社会经济管理要求的外部规则来维持,这种规则称为市场规则;三是市场秩序是由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则的共同作用所决定的一种市场活动状态,这种状态包括交易和竞争两方面,或直接称之为交易秩序和竞争秩序。
(2)市场秩序形成的内在机制与外部约束 ①内在机制
a、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价格机制是最重要的市场调节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价格机制对市场秩序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价格应以“放”为主,“放管”结合。
77453213.doc
第二,国家对价格的间接调控。间接调控是指国家不直接参与价格的制定,而是通过运用经济手段来影响价格形成。
第三,特定条件下国家依法对市场价格进行临时干预,以确保在突发事件面前仍能保持市场物价稳定。b、竞争机制的选择作用。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市场竞争机制的必然结果是优胜劣汰,这就是竞争机制的选择作用。这种选择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参与竞争的企业之间的选择作用; 第二,对市场中提供的各类产品的选择作用。
c、激励机制的推动作用。追求经济利益时市场运行的动力所在,因此,必须承认经济主体的利益追求,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
d、破产机制的整合作用。破产机制可以有效地清理出那些没有能力竞争的企业,从而对社会资源发挥整合作用。
②外在机制
a、法律规则的强制性。法律规则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是经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是以国家强制力为支撑的,因而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强制手段。可以说,法律规则是市场秩序形成的外部约束中最发达的,也是最核心的力量。
b、政策规则的指导性。政策规则的基本特征是以国家行政权威为后盾,以下级服从上级为前提,对经济活动进行强制性的直接指挥和干预。政策规则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特别是在相关法律被制定出来之前,政策规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限制或指导市场主体行为的作用。政策规则具有作用迅速的特点,在一些特殊的时间、地点和场合下,能起到其他手段在关键时刻起不到的作用。但是,行政手段容易与“长官意志”联系在一起,还会造成一刀切,从而可能切断经济运动的内在联系,对正常的经济秩序造成负面影响。
c、行业规则的自律性。行业规则是同一行业的生产经营者通过协调利益而形成的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规则,其约束力主要来自于参加该行业协会时的自愿承诺,由此决定了行业规则具有非正式性,它的变动性相对较大。
d、伦理规则的制约性。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离不开社会伦理规则的制约。在经济制度的设定上,任何一种经济选择都要具备重要的道德因素。现实中,道德伦理规则与法律、政策和行业规则之间并不存在互斥性,它们往往共同存在于同一个时期的市场中,在市场发育的不同阶段还存在着一种互通的关系。
3、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1)市场失灵的含义
市场失灵在经济学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偏离了帕累托最优状态,或者说,偏离了被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证明了的理想状态。这种市场失灵是由于现实市场中不具备模型中所假定的一些条件而出现的。广义的市场失灵,不仅包括狭义的市场失灵,而且还包括由于市场固
77453213.doc
有的一些缺陷而存在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市场不能自动实现宏观平衡和经济的稳定运行,市场不能解决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市场不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市场对禁止毒品、核武器等物品的市场和销售无能为力等)。(2)市场失灵的表现
①垄断阻碍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地配置。
垄断的危害在于,通过种种排他性控制,阻止竞争对手进入市场,限制公平竞争。②市场无法调节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外部效应。
所谓外部效应,是指个人或企业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其他个人或企业,但其他个人或企业并没有因此而支付成本或得到补偿的情形。外部效应包括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两种情况。
在存在外部负效应的情况下,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相反,在存在外部正效应的情况下,则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由于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不一致,因此市场最优化功能失灵了。
③市场在调节收入分配时存在着缺陷。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的调节能够解决收入分配的效率问题,但不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市场调节难以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
④市场无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当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的时候,并不排斥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使用。此时,市场调节不能实现社会资源在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公共物品之间的有效配置。
⑤市场中存在着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现象。
在具备充分市场信息的条件下,市场能够形成合理的价格,市场价格的变化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市场机制本身不能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问题,从而造成市场的低效率。
4、市场监管的原则与方法
所谓市场监管就是国家权力机关凭借其社会经济管理职能,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和社会组织等手段,对市场上的商品交易与流通活动进行组织、计划、调控和监督活动,以实现国家调控经济和维护市场秩序的目的。
(1)市场监管的原则 ①法治原则
市场监管的法治原则,就是在市场监管工作中树立和贯彻法治思想,监管机关在履行监管职责时,不仅要严格依照法律来衡量经营者行为,而且监管者自身的监管行为也必须严格受法律约束。
市场监管活动应该坚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要通过建立监管制度,明确监管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
要建立内部激励、约束、考核和奖惩等机制,做到各司其职,不渎职、不越权,公正廉洁,克己奉公。
77453213.doc
②统一监督原则
统一监督是指政府监管机关对所有的市场活动贯彻执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意图、政策、行政指令和法律规范。要实现统一监督,首先要制定和实施统一的、适用于各类市场和所有交易活动的市场监管法律政策;其次,应将各部门各地区的法律规范协调一致,不能相互矛盾或冲突;再次,必须精简机构,机构过多不符合市场经济和行政改革的方向;最后,要理顺体制,体制是运行的保障。
③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公开是指市场交易公开和市场监管公开。
公平是一种环境,它的实现首先取决于外部赋予市场主体相同的政策条件,要求每一个市场主体平等地对待任何交易对手。
公正是指市场监管者对事件的处理方法和态度,它要求市场监管者处理交易纠纷和违法行为时,执行同一标准。
总之,公平、公正、公开是相互关联、协调统一的市场监管原则。公开是公平、公正的基础和前提,公平是公开、公正的目的和结果,公正是公平、公开的关键和保障。
④正确处理政府、企业、消费者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原则
市场监管实质上是对各方利益不断地进行调整或协调的过程。市场监管在处理各方利益关系时的原则应该是在不违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给微观主体以最大的自主权,协助各主体实现其最大目标。具体说,也就是在企业利益的保护上坚持最大化,在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上坚持最适化,在国家利益的保护上坚持根本性。(2)市场监管的方法 ①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指国家行政管理机关依靠其行政权力或权威,通过发布市场监管的政令、条例、文件和其他行政措施,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直接干预和控制的一种监管方法。其主要途径有:
a、国家通过制定和发布行政命令、政策、规定、条例等来监管市场;
b、市场行政管理机关通过行政监督来督促市场监管客体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 c、市场行政管理机关通过运用行政手段对市场交易活动中的违法违章行为进行查处。②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国家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立法和司法确定市场运行的规范,调整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一种监管方法。
市场监管的法律手段主要是通过市场立法和市场执法来实现的。市场立法解决的是有法可依的问题;
市场执法则是解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的问题。
市场立法是市场执法的前提,市场执法是市场立法在市场运行中的实现。③其他手段
综上所述,不同的市场监管手段,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效用范围,并且以各自不同的形式发挥其监管作用,77453213.doc
从而对市场运行产生不同的影响。各种市场监管手段只有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形成系统的合力,才能有效地发挥系统监管的作用。
六、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与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1、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变量(课本、大纲、指南)(1)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
GNP采用的是国籍法,即一个国家的公民当年在全球范围内新创造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GDP采用的是国土法,即一定时期内在一个国家的领土上新创造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两者之间数量上的差别是来自于对跨国企业的产品和劳务价值的统计。(2)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如一年以上)以较高幅度(如2%以上)持续上涨。通货膨胀依据物价指数上涨幅度的不同,大致可分为轻微的通货膨胀、中度通货膨胀和严重的通货膨胀。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主要指标是价格水平的变化率,如零售物价指数、生活费指数、国民生产总值消胀指数等。
(3)失业
失业是指社会劳动力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正常就业。失业分为几种类型:
①摩擦性失业:指社会劳动力由于某种原因而自愿失业。
②结构性失业:指在一些老产业衰退、新产业兴起的过程中,一部分社会劳动力由于在技术和专业素质方面不能满足新兴产业的要求,而不能从衰退行业转入新兴产业就业。
③周期性实业:指由于总需求下降导致经济衰退,实际总产出小于潜在总供给引起的失业。
④制度变革性失业:在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迫使国有企业逐渐放弃原来承担的不切实际的社会责任,这就会使社会劳动力从隐性失业或潜在失业转变为显性失业。
2、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内容
(1)三种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方法
①生产法:也称增加值法,指一个企业、一个产业部门销售产品所得到的收益与它使用其他企业的产品作为中间产品而支付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它是衡量一个企业、产业在每个生产阶段上每个产品的增值尺度。
②支出法:指一个国家的总支出是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需求量的总和,因此总支出也就是总需求。总需求(AD)指经济中所需求的商品与劳务的总和。
总需求被分解为消费(C)、投资(包含存货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NX)四个部分。总需求是一年当中上述四个部门需求的合计值。
③收入法:从收入的角度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中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的统计结果,全社会的增值将以工资、租金、利息、利润等形式分解为各种收入。
77453213.doc
(2)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
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的含义就是一国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即实现收入和支出总量的平衡。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消费+储蓄+政府收入(投资-储蓄)+(政府支出-政府收入)=-(净出口)
这一方程是要说明宏观经济表现为国内平衡和国外平衡两个方面,国内平衡和国外平衡之间互相决定。一般会表现为两种形式:
①国内支出总额(投资+政府支出)﹤储蓄总额(居民储蓄+政府收入),出口﹥进口,出现了国内和国外部门的双赢余。
②国内支出总额(投资+政府支出)﹥储蓄总额(居民储蓄+政府收入),出口﹤进口,出现了国内和国外部门的双赤字。
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在双赢余和双赤字条件下,国民经济应如何恢复平衡。
3、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民经济面临着资产价格膨胀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危险
2009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货币流通量的年增长率超过了20%,意味着在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资产价格飙升或通货膨胀效应。2009年11月末,通货膨胀预期开始形成,货币流通正在加速,国民经济面临着资产价格膨胀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危险。
(2)中国外贸环境面对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出口将面临更大压力。(3)人民币升值压力渐大
(4)房价虚高不下,地产严重泡沫化
2009年非常态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推动房价产生非常态的上涨。高房价增加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高房价的压迫引起了城市贫民的抗议浪潮,挑战了社会稳定底线。(5)国进民退现象的出现
2009年,4万亿投资计划导致这一年成为民营经济“失去的一年”,大量的信贷、资源、项目,绝大部分都给了国字号企业。各地国字号企业崛起,在一些地方的重组整合过程中,民营资本被逐渐挤出。(6)经过经济刺激计划后,当前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尚不够均衡,私人投资活动总体还比较弱,反映到股市显得后劲不足。
(7)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出在收入差距上,收入差距制约了消费的增长,使得中国经济过于依赖于投资。
4、政府应当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出台的相关政策
针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以及2008年中国经济刺激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央政府采取了各项措施,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具体包括:(1)经济结构调整
①对内经济结构的转变
77453213.doc
a、产业结构的转变:加强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的技术改造,提升优化传统产业,夯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
b、收入结构的转变:积极财政政策的导向预计将会有所调整,用于民生的支出份额将会上升,尤其是保障体系的建设将会加快,能够释放中国社会的消费能力;
②对外经济结构的转变:以产品结构的提升作为逻辑起点。
产品结构的优化是为了加强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实力。在市场份额不增加的情况下,只有产品结构提升了,附加值才能上升。附加值的上升能提高生产者、劳动者的收入,增大劳动者的需求。(2)频繁“微调”货币政策防通胀
2009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对货币政策频繁“微调”,2010年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强信贷窗口指导,货币流通速度正在迅速加快,在总体物价回升的态势下,预计央行货币政策将保持紧缩。(3)扩大民间投资
2010年3月,国务院研究部署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拓宽民间投资的范围、推动民企自主创新、鼓励民企参与国企改制及清理阻碍民间投资的法律法规,完善民间投资环境。
(4)加大对房市的调控力度
2010年4月14日,国务院宣布提高二套房贷首付比例和利率1.1倍政策,17日,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要求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这些旨在遏制炒房和投机性购房的调控政策将在短期内为楼市“降温”。
七、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职能以及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
1、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职能
(1)维护市场秩序和环境
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是有一定前提的,包括完善的法律体系、明晰的产权制度、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良好的信用体系等。因此,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维护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这些前提。
(2)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维护经济稳定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保持总量平衡是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市场机制需要政府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基本平衡,从而控制通货膨胀,保证就业,最终实现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3)提供各种公共物品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市场机制对这些物品的供给不能发挥作用,必须有政府提供。(4)提供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市场机制可以很好的解决效率问题,但不能解决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市场竞争发挥作用的结果往往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和两极分化。因此,需要通过政府制定公平合理的初次分配制度和再分配制度调节收
77453213.doc
入分配,如建立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制等,为经济主体提供一道完全网,实现社会公平。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换的过程
改革三十年来,我国政府职能经历了三次转变,经历了经济建设型政府、经济调节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三个阶段。
第一次转变(1978—1992党的十四大前后):经济建设型政府
这一阶段围绕着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推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与之相适应,政府职能从制订和实行经济计划向间接调控经济运行转变。
1988年为转变职能、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着手建立公务员制度,并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第二次转变(1992—2002党的十六大前后):经济调节型政府
1993年,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第三次转变(2002—至今):公共服务型政府
2002年,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定位,即“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明确此次大部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努力建设一个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将按照权力制约的原则,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机制。
回顾三十年来的改革历程,我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政府职能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首先,政府职能已有重大转变。政企逐步分开,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减少,政府加强对市场的规范和监管,越来越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其次,政府机构得到精简。政府机构人员总数下降,政府权力逐步下放,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经过多次调整趋于合理,地方政府、社会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得到更大发挥。
最后,政府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已经成为政府运作的基本要求;政府决策机制日趋科学化和民主化;公务员制度逐步得到完备;政府管理走向公开透明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电子政务推进加速;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导向不断加强,公民权利受到尊重和重视。
总之,我国以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政府职能转换,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换的重点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一些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因此,政府职能转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今后我国政府职能转换的重要方向就是要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法制建设不仅限于立法,更重要的在于司法和执法,要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
77453213.doc
(2)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建设廉洁政府,需要制约行政权力,强化行政问责,建立起有效的廉政制约机制。从制度和配套措施上形成保障公务员廉洁行政的机制。
建立高效政府,需要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下放权力,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的关系。(3)强化市场监督职能。
强化监督职能需要建立现代市场监管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新秩序。加快有关市场规范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执法,从严治政,采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击各种违法乱纪、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在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行业与政府维持公平市场秩序密切相关,实施政企分开改革,建立独立的监管委员会,将政府决策职能与监管职能分开,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4)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现实中,政府“越位”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合理、低效率的项目审批制度,已成为影响我国投资环境、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严重问题。
加快审批制度的改革,搞好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核和处理工作,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和审批范围;缩短审批环节和审批周期;公开审批标准,规范审批程序;明确审批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对审批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改革审批部门普遍存在的重审批、轻监管、重权力、轻责任的现象。
(5)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
政府应减少对经济主体的直接管理,更多的运用间接调控手段,以灵活多样、更讲究效益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在“市场失灵”领域,谨慎考虑政府能否发挥有效作用,只在需要而且有效地情况下,政府进行干预。
(6)切实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各级政府部门摈弃陈旧的管理方式,严格依法行政,由权力行政转向规则行政,从随意裁决转向依法办事。在管理过程中做到决策公开、过程公开,尽快实现政府管理信息化,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加强政府各级机关及各级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使行政管理更准确、快捷的实现互动。
(7)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应确立服务理念,树立服务意识。政府应通过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企业及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提供优质到位的服务;通过不断完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增强个人和企业发展的活力。
八、我国的农业发展、农村非农业化与城镇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农业部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我国农业的产业化问题
(1)农业部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77453213.doc
农业的四大贡献:为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了食物和原材料;通过税收和储蓄为其他部门提供了“可投资的剩余”;为其他部门的产品提供了需要;通过出口和进口替代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和节省了外汇。这四大贡献简称为: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
产品贡献: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的速度是以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数量的增长为条件的。
要素贡献:指农业部门资源的转移,包括劳动力转移和资本转移。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转移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但这种转移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随着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转移到现代非农业部门,农业的生产率必须不断地提高,以保证农业总产出的增加。二是现代工业部门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来吸纳这些劳动力。
市场贡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中,在农业部门占很大比重,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除非有无限出口的可能性,农村必然是国内工业品的重要市场。
外汇贡献: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农业部门是外汇的主要来源。外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出口,二是农产品的进口替代。扩大出口和进口替代不仅适合工业部门,也适合农业部门。
(2)我国农业的产业化问题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兴起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的本质特征是以市场机制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使三者之间由原来单纯的买卖关系变为以利益为纽带,以契约方式结成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方式,实现利益一体化。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包括: ①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使农业的规模效益得到了提高;
②农业产业化可以推动先进科技成果、现代工业成果和科学管理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加快农业的发展;
③农业产业化可以增加农业的比较收益,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对于克服传统小农经营方式的弊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的产业竞争力,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而且,农业产业化还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加快我国农业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农业非农业化与城镇化的理论
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结构上看,城镇化是一个农村人口比重不断减少、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农村非农业化与城镇化实践的主要特点是非农业化不完全等同于城镇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无须进城,在农村办工业,办第三产业,发展小城镇同样可以消化、吸收相当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影响农村非农业化与城镇化速度及程度的因素很多。
首先是地理区位,距离城市越近,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越多,该地区非农产业发展也越快,城镇化程度越高;反之则反是。
77453213.doc
其次,影响农村非农业化发展和城镇化的另一个因素是农村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状况受季节性影响很大。
再次,教育和农村非农化发展和城镇化程度密切相关。教育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以适应非农就业的要求,有助于农民在市场经济中自觉地、高效率地配置各种资源。
最后,政府干预措施也是影响农村非农化与城镇化的重要因素。
3、我国农村非农业化与城镇化的实践
经过近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积极发展小城镇,就地消化剩余劳动力的农村非农业化及城镇化的发展道路。纵观这一时期农村非农业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的过程,我国已经不自觉走上了类似西方经济发展理论所提出的分散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农村发展道路。
进入90年代以后,这种分散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是土地资源的浪费。我国农村面对的两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剧增和耕地的锐减。分散工业化与城镇化导致了“农村工业遍地开花”,浪费了大量的耕地。
其次是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分散的农村工业往往是城市中淘汰的高耗能设备和污染严重的工业。再次,无法获得城镇化应有的规模效应。城镇的重要作用在于其可以发挥规模效应,由于我国农村小城镇分布过于分散,而且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
4、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1)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五句话二十个字来概括: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
生产发展是中心,是实现其他要求的物质基础; 生活富裕是基本尺度;
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双重要求; 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其中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在社会保障、医疗保健、住房、福利等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平等待遇以及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农村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与城市的差距日益拉大。农业问题则主要表现在缺乏专业化分工导致生产低效率,传统农业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造,缺乏竞争力等。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因此,现阶段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农业普遍存在生产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科技贡献率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制约了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加快建设新农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7
77453213.doc
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②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只有农田基本建设搞好了,土地产出率才能提高。只有农业装备水平上去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农村劳动力才能实现多形式、多层次的转移。只有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改善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产品和生产要素才能流动起来,农村市场才能繁荣。只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了,环境美化了,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才能不断改善。
③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近几年,虽然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城乡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福利等方面存在的二元反差。
④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果农村的经济没有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农村的面貌没有大的改变,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
九、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与城乡协调发展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内涵、过程与测度
(1)工业化的内涵、过程与测度
所谓工业化是指农业部门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份额不断上升的过程。
工业化的过程:①从国民经济整体上看,现代非农业部门的比重不断壮大;②工业部门内部结构不断演变。
一般认为,工业部门内部的变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部门是主导,并且比资本品工业部门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增长加速进行,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但这时消费品工业在产值和速度上都仍然占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比消费品工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并占据优势。
工业化过程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后,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群正在蓬勃兴起,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这被称为“后工业化社会”。
测度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内部演进过程的指标为霍夫曼系数,即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比。
(2)城市化的内涵、过程与测度
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经济发展,乡村分散的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地进行空间上的聚集,38
77453213.doc
逐渐的向城市转化的过程以及城市内部结构逐渐高级化的过程。
城市化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大城市集中的过程,称为集中型城市化;二是生产要素由大城市向城郊或中小城市转移的过程,称为分散型城市化。这种由集中型城市化到分散型城市化的过程集中体现了发达国家城市化所走过的道路。
城市化的程度一般可以用城镇人口规模和城镇土地规模来测度。通常所说的城市化水平一般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2、当前我国工业化的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1)当前我国工业化的基本情况
①工业总量高速增长,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 ②整体工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③工业化与信息化交互融合,快速推进。(2)我国工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工业大而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②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工业发展方式迫切需要转型;
③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任务繁重。工业生产技术整体水平不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较低,众多传统产业急需利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大量落后产能亟待淘汰;
④工业行业管理分散,一些行业管理弱化、缺位,严格的市场规范和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3、当前我国城市化的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市化的内涵、过程及测度
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经济发展,乡村分散的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地进行空间上的聚集,逐渐的向城市转化的过程以及城市内部结构逐渐高级化的过程。
城市化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大城市集中的过程,称为集中型城市化;二是生产要素由大城市向城郊或中小城市转移的过程,称为分散型城市化。这种由集中型城市化到分散型城市化的过程集中体现了发达国家城市化所走过的道路。
城市化的程度一般可以用城镇人口规模和城镇土地规模来测度。通常所说的城市化水平一般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我国城市化的现状
总体上看,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偏低。城市化滞后正在成为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瓶颈。(3)我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城乡分割依然存在,导致城乡之间协调性较差
传统制度的约束功能仍然存在,阻隔了城乡的融合。由于城市本身具有区位优势和功能优势,其聚集经
77453213.doc
济效应的强化作用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形成了“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产业格局,最终使得城市化和乡村演化成两个彼此相对独立的人为的封闭系统。城乡之间的公平问题作为市场经济难以克服的固有缺陷在我国表现得更为明显。
②强调行政催化作用,缺乏产业支撑
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行政力量扮演着远比市场因素更为重要的角色。在城市主导产业的培育上,定位模糊、摇摆不定;或者彼此“借鉴”,简单复制。不仅浪费了较多的资源,而且使城市结构雷同、功能单一。同时,缺乏核心主导产业的支持也使得城市化后继发展动力严重不足,致使城市服务能力的提升滞后。
③政府在推动城市化过程中,忽视了内在功能完善
现有城市功能的完善严重滞后。交通、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环保等城市病困扰着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化的后继发展陷入十分不利的境地。
④城市化滞后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城市化发展滞后制约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导致城市乡村在经济结构、设施水平、人民生活质量、文化教育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加大,不仅阻碍城乡经济的良性循环,而且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形成不利影响。
4、我国的城乡协调发展
(1)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
城乡协调发展是指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平衡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已经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城乡发展的失衡问题。(2)城乡之间的差距表现
①城乡居民在收入和生活水平上的差距; ②城乡在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 ③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
与城市的飞速发展相比,农村的发展速度则要慢得多。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政府一直采取了城市偏向型的发展战略,因此,中央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很少;另一方面,由于政府从农业部门抽取了大量的农业剩余,使得农民自己也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
④落后农业与现代工业之间的差距;
新中国成立后,受政府发展战略和政策上的影响,我国在很短的时期内迅速建立起了比较全面的工业体系。相比之下,受资源和人口等因素的限制,农业部门的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则要落后许多,从而形成了两部门之间强烈的反差。
(3)我国城乡发展失衡的原因
目前,城乡发展的失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实行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了实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导致我国城乡发展失衡的原因很多,具体包括:
①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采取了城市偏向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措施,因此,采取工农产品价格剪
77453213.doc
刀差、税费、储蓄、土地的低价征收等措施从农村获取了大量的资金,造成了农村的资源流失。
②政府的公共资源分配过度倾向城市。
③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限制了农民的权利、割断了城乡之间的联系。户籍管理制度割断了城乡之间的联系,使城镇和农村各自成为两个封闭的体系。
(4)推进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多予、少取、放开。多予:政府在财政支出等方面给予农村以更多的支持; 少取: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放开: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给农民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具体措施:
①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负担;
②增加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医疗等方面投入;
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④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⑤改革户籍制度,鼓励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并给予与城市劳动力平等的待遇。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具体包括:废除农业税,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免除农村中小学学杂费等,所有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实现我国城乡的协调发展。
十、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转移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1、关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理论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两种经济或两个部门:一个是存在于广大农村地区的传统农业部门,其最大的特点是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另一个是存在于城市的现代工业部门,其特点是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高,因此工资水平也比较高。这就是所谓的“二元经济结构”。
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只要农业剩余劳动力继续存在而无人为的障碍,农业剩余劳动力将由农村源源不断的流入现代工业部门。
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在追求最大利润的动机下,积累的利润被转化为资本,从而吸收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再扩大生产,再取得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更多的利润。
在上述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在传统农业部门中,伴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不断流出,劳动边际生产率将逐渐提高,农业劳动报酬的水平将逐渐与工业工资水平接近,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民部门逐渐进步,从而传统农业部门得到了改
77453213.doc
造,二元经济结构的痕迹慢慢消失。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的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1979年到1984年是改革的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观念转变阶段,劳动者从主人转变为劳动力商品,工资从消费品分配手段转变为劳动力价格。
(2)1985年到1991年是改革的第二阶段
企业工资的市场化改革开始启动,开始将原有体制下就业的职工推向市场。(3)1992年到现在属于改革的第三阶段
明确提出了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相应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市场化改革,我国基本上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决定机制,城乡劳动力流动和择业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大大推进。市场机制已经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市场化程度大约为60%以上。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管理制度的松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非农业部门就业,具体包括这样几个阶段:(1)1978年到1983年
这一阶段农村是改革的重点,最重要的改革措施就是家庭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试点与推广。(2)1984年到1988年
这一时期属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快速增长阶段,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一阶段,农村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而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户籍管理制度松动,城市经济的日益繁荣及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3)1989年到1991年
这一阶段中央采取了紧缩的宏观政策,使企业发展减慢,人员流动速度下降。(4)1992年到1995年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了改革的目标,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的速度大大加快了。(5)1996年到1999年
这一阶段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的增速趋于平稳,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这一时期农村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由早期的迅猛扩展状态进入结构调整时期,企业的数量开始有所减少。第二,在城市,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下岗职工增多,减少了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6)2000年到现在
这一阶段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业部门的速度和数量较前一阶段有所增加。其原因是:农村的乡镇企业和
77453213.doc
个体私营企业,城市的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从而创造出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纳的农村劳动力数量急剧增加。因此,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4、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思路
(1)打破城乡分割的壁垒
户籍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让生产要素和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享有充分的自由和同等的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逐步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现状。
(2)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城镇迁移
在适当的条件下,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城镇迁移,充分发挥城镇在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的聚集效应,创造更多非农业产业和完善市场,从而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3)继续发展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农村非农业经济
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创业,尤其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企业,可以在信贷、税收、人才流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等。(4)大力发展农村地区教育事业
提高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特别要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素质,为其进入非农业部门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5)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在农村地区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淡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从而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创造条件。
(6)建立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
在农村建立劳动力就业的信息服务机构。县、乡两级政府可以在其中发挥积极地作用,形成一个以县级政府为主导,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为主体的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
十一、全球经济一体化情况下我国的对外开放
1、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与特征
(1)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所谓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指各种经济资源开始在全球范围进行自由流动和配置,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过程。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现在诸多方面: ①世界贸易的迅速增长; ②国际资本市场以惊人速度扩张; ③国际劳动分工也在不断地深化; ④跨国公司的跨国投资与并购的势头愈盛;
⑤经济风险的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日益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就使一个国家或地
77453213.doc
区的经济震荡可以迅速波及全球。金融风险的防范,将是21世纪国际合作的一大主题。(2)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①金融业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必将举足轻重
证券市场对全球资源配置所起的支配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同时,金融业的全球化正在导致财富在全球的重新分配。
②跨国公司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角
跨国公司的发展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直接的驱动力和主要载体;二是扩展在全球的生产经营活动;三是直接投资把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广到世界各地。③全球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目标在区域层次上的率先实现,通过区域一体化组织的扩大和各个一体化组织的联合,有望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④WTO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将贸易自由化推向更广的领域;
其次,为各成员国提供了一个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最后,成功地解决了诸多经济争端,使全球经济得以稳定发展。⑤国际互联网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从总体步骤和格局来看,我国由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实行的是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向西部、由局部到全面、逐步推进的改革开放战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1980—1991年)
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闭关锁国,开始沿着“特区—沿海—内地”路线推进对外开放。(2)第二阶段(1992—2000年)
对外开放体制向纵深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以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出现新的转折点。鼓励沿边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3)第三阶段(2001—至今)
对外开放步入历史新阶段。2001年12月,我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加入WTO后,区域性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开放领域由传统的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扩展;市场准入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环境也随着一系列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而更加透明和规范;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WTO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加入WTO的承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政策遵循和参照的基本依据。
3、新形势下我国的对外贸易情况及应对措施
(1)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情况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明显恢复,我国外贸发展仍面临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77453213.doc
①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外需难以大幅反弹
主要发达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扩张空间有限,各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财政赤字,基准利率也处于历史低位。而且就业形势好转一般滞后于经济复苏,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可能继续恶化,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受此影响,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回升。②主要经济体自顾性增强,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③新的金融风险在积聚,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在承压 ④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出口面临压力加大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总体竞争力进一步上升,并且可能继续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争夺国际市场。这将使我国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直接竞争,在传统优势产品领域面对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挑战。
⑤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位震荡,企业经营风险增加(2)我国的应对措施
①从国内来看,我国政府将进一步落实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和融资担保等政策,稳定和逐步恢复外贸进出口。这些政策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企业信心、改善企业经营外部环境。
②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发展我国新兴市场的对外贸易。我国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持续较快增长,但在贸易总规模中的比重仍然不高,发展空间很大,我国发展同新兴市场之间的贸易大有可为。③实施进出口贸易平衡策略,建立国内外统筹的资源开发储备体制,实行开放经济新战略。我国应从宏观上调控进口产品的商品结构,从而带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4、新形势下我国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情况及应对措施
(1)我国利用外资情况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获得长足发展。FDI(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流入量一直稳步增长。②我国利用外资有以下特点: A、制造业为主要投资领域;
B、外商投资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C、中国已成为跨国公司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③当前利用外资的主要问题: A、利用外资闲置了内资;
B、对外资的优惠待遇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运行机制; C、外资投向不合理,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 D、引进外资技术含量低、消化不足,重复引进现象严重;
E、我国利用外资存在很多管理问题,主要有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偷税漏税现象严重等。(2)我国利用外资的应对情况
我国将继续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充分发挥外资在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提升国民经济素质和整体竞争能力上
77453213.doc 的独特作用。具体措施包括: ①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等各类功能性机构,鼓励中外企业加强研发合作。②鼓励外资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
这有助于促进国内企业的改革和转型升级,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③促进“引资”和“引智”相结合
注意通过引进外资促进境外技术和智力资源向境内转移。
④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⑤加快建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适时启动实施,从而有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3)我国对外投资情况
①自从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企业对外资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目前,中国对外投资领域已从一般出口贸易、餐饮和简单加工扩展到营销网络、航运物流、资源开发、生产制造和设计研发等众多领域;投资区域从欧美、中国港澳地区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拓展到亚太、非洲、拉美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②总体上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A、过分偏重于对技术含量低的初级产品制造业的投资,对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的投资严重偏少; B、偏重于加工型项目投资,忽视了出口导向型行业的投资;
C、偏重于对国内辐射导向效应弱的产业的投资,忽视对国内辐射导向效应强的产业的投资;
D、偏重于建筑、资源开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对日益占据国际投资主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投资;
E、投资领域集中于贸易产业领域的局面长期持续。③金融危机加速了我国的经济国际化
实体经济的矛盾为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重新整合提供了机会。拥有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为我国借机加大对外投资获取资源与核心技术提供了条件,通过转移过剩的产能也将加快我国资金、技术、管理的输出。(4)我国对外投资的应对措施
中国应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①鼓励符合国外市场需求的行业有序向境外转移产能
一方面直接转移国内过剩生产能力,有利于打破贸易壁垒;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商品、技术、劳务、成套设备出口,促进出口结构调整。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海外并购
特别是兼并国外知名品牌、营销网络和研发机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开展国际化经营,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77453213.doc
③深化境外资源互利合作
④提高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质量
提升劳务合作水平,拓展白领等高层次劳务合作;推动外派劳务管理体制改革,出台相关改进管理和服务的行政法规。
⑤进一步简化各类审批手续,落实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
与此同时,要引导“走出去”的企业依法经营、规避风险,防止恶性竞争,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良好形象。有关部门要编制对外投资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国别和重点产业规划,制定对外投资产业指导政策和国别产业导向目录,制定企业境外经营行为规范。
十二、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在我国的实践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
①经济增长: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
②经济发展:指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在内。
③対比: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
经济发展可理解为:一个以传统的农业部门占主体的落后的一元经济经过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非农业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发展为以现代非农业部门占主体的现代一元经济的过程。中国是一个正处于从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转换的发展中国家。
2、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1)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阶段
①古典增长理论——20世纪40年代“哈罗德—多马模型”
特点:强调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其缺点是:假定资本和劳动之间具有不可替代的关系,这种性质与现实经济并不一致。
②新古典增长理论——20世纪60年代“索洛—斯旺模型”
特点:以新古典的价值论和分配论为理论基础的总量分析。在新增长理论中,采用了两种途径解释技术进步:一种是把技术理解为与人力资本直接相关,另一种把技术看成是知识积累。由此可以得到,技术进步来自于对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积累。③内生增长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2)经济增长理论在我国的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令世界瞩目。但中国过去二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并不是靠技术革新促进生产率提高而实现的,而是靠资本和过剩劳动力的结合而形成的。
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以人为压低的廉价的能源、原材料和资金为基础,进一步助长了工业生产浪费资源的倾
77453213.doc
向。过剩的廉价劳动力和人为压低的资源价格导致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正是因为经济的粗放式增长,才会衍生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但投资效率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受油电煤等资源瓶颈严重制约等诸多问题。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中国经济未来一段时期最重要的任务。
3、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1)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阶段
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现代发展经济学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论,如罗斯托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具体的划分为六个阶段: ①传统社会阶段 ②起飞准备阶段 ③起飞阶段 ④成熟阶段 ⑤高额大众消费阶段 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罗斯托认为,这种六阶段的划分,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提出根据主导部门与非主导部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低收入阶段(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温饱阶段(以轻纺工业为主导产业),小康阶段(以公共交通及廉价住房为主导产业),中等富裕阶段(以小汽车及较高级住房等为主导产业)和高富裕阶段(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等。
从当前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看,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德、英、法、日等国已达到第五阶段;中等工业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南美和东欧一些国家已达到或接近第四阶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或是处于第三阶段,或是处于第一二阶段。
(2)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在我国的实践
西方这些理论应用于中国实践的时候对发展阶段的划分可以参照如下一些标准: ①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划分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虽不能反映国民经济的内在构成状况,但能集中地代表经济发展的水平。②按产业结构划分
三次产业分类法比较能反映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三次产业的比重变化可以反映出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产业结构之所以能较好的标志经济发展的阶段,是因为它能表示出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和主要内容,反映出人类活动的技术结构和技术水平,并直接决定着人口的城乡分布和劳动力的就业结构等。所以,人们通常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社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名称。③按生产技术水平划分
生产技术一般可以分为手工技术、半机械化、机械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这三种技术决定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代表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④按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乡人口分布划分
77453213.doc
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既能大体反映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受着技术水平的制约。从这个角度说,它更能准确反映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一般说来,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呈正比,与技术水平则呈反比。⑤按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划分
目前中国的生活水平划分为四个阶段:贫穷即饥寒生活、温饱生活、小康生活、丰裕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国民经济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特征。
以上五条标准分别只反映经济发展的一个侧面,因此必须将这几条标准综合起来运用,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4、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与科学发展观(1)我国经济发展阶段
关于中国经济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如果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当前我国已经处于中下收入国的水平。如果按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的划分,中国现在的经济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的混合。
总体上,中国当前大体上正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同时带有某些信息化或知识经济的成分。换言之,当前中国总体上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过渡中,同时出现某些信息化或知识经济等属于更高阶段的特征。(2)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要求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增长的单项突破,更不单是指GDP的增长速度。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和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发展要更好的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新发展观还意味着不能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本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利的偏颇。在政策指向上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一方面努力促进并保护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自由竞争,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那些相对薄弱的地方和弱势的群体提供更多的扶助,使他们也能分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第四篇:高级审计师考试题型
审计师培训 http://edu.21cn.com/kcnet2030/高级审计师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考试题型均为主观性试题,无任何客观性试题。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的考试题型仅简答题和论述题两种;审计理论与案例分析的考试题型包括简答题和5个审计案例。审计案例以财务审计为依托,侧重于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难度适中。只是所有案例是依据的国家审计准则,而不是独立审计准则。主要的差别在于程序上的差别。
第五篇:2012年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重点复习题
2012年最后缩小范围模拟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试述“十二五”期间如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p60-61)
2、试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手段和我国近期宏观经济政策应采取的主要措施。(p69-70)
3、试述我国区域非均衡发展的表现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p87-8)
4、试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以及加快贴近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p96)
5、试述经济全球化内涵与特征以及为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或另题:试述跨国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p102-103)
财政理论
1、试述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内涵、现状以及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改革措施。(p118-119)
2、试述我国政府收入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目标。(p123-124)
3、试述我国政府预算管理的基本格局、全口径预算管理的概念与目标、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p140-141)
4、试述财政支出绩效分析的内涵、意义、方法。(p164-165)
5、试述财政政策的目标与类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与配合模式、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财政政策走向。(p186)
金融理论
1、试述如何管理地方政府债以防范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p247-249)
2、结合当前我国股市现状论述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p259-260)
3、试述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存在的难点。(p269-271)
4、试从金融组织、金融市场和农村金融等角度试述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点问题。(p281-282)
5、试述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影子银行的内涵及监管、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发展方向。(p291-292)
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
1、试述编制合并报表时涉及的控制概念及其特征、合并报表编制的理论基础。(p326-328)
2、试述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含义及其特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使用范围。(p328-329)
3、试述证券估价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何应用股票的估价模型,结合市场价格进行决策。(掌握股票估价模型和应用)(p363-364)
4、试述对公司盈利能力、稳定性和风险、偿债能力等业绩测试评价涉及的财务指标及其分析对比的内容。(p372-375)
5、试从企业集团核心层的角度出发,在制度集团内部转移价格时应如何考虑交易双方在企业集团组织层次中的具体位置。(p383-384)
审计理论(说明:因审计理论这个大题高占25分值,肯定具有高度的综合概括性,但不会超出大纲的范围,复习中仍应以课堂辅导讲解为基础,在考试中灵活应用)
1、试述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参见p392、p395—396)
2、试述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与审计组织建设及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关系。(参见p410内容和《指南》以外有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
3、试述审计目标对于审计过程的影响,同时以财务报表审计为例,说明审计目标与具体的审计测试方法之间的关系。(参见p418—419)
4、试述规范审计程序的重要意义、通用审计程序的内容和具体审计程序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参见p422—424)
5、试分别说明审计目标、审计风险和审计资源对选择审计取证、模式的影响;结合审计工作实际,说明选择和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应考虑的因素,以及常用的审计评价标准来源。(参见p428—429)
6、试述跟踪审计的特点和跟踪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含建 设项目跟踪审计)。(参见p450—4254)
★建议还要重点看审计署新颁布的《国家审计准则》和审计署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制定的“十二五”时期的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及温家宝总理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等热点焦点重点之内容,以多掌握一些可能要考审计理论题的内容!
(审计实务重在4个方面:6大循环+5号令+财务会计基础+国家审计一般技术与方法。建议:“审计案例分析”题,关键是要掌握《指南》中“审计案
例分析”各典型案例给出的实务知识点,结合审计工作实际,灵活应答,尽量多写!不轻易放弃不写!)
注:近期重点关注指南中的新增题目,尤其是与当年经济热点密切相关的题目。
八选五,每题20分,要选择最有把握的题目做答,多答没坏处,但也没任何益处。
答题时要点一定要写清楚,要点后要充分展开论述。要点对,后面一般有展开就有得分;要点不对,后面写得再多也无济无事。尽量答到所留答题空白处80%左右篇幅为宜。
2012年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重点复习题目
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部分的重点复习题目按重要级别进行了分类并标注了所在《复习指南》的页码,级别分类如下: 级次: A-为重点掌握
B﹣A-为掌握 B-为一般掌握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个)
B
1、P26 如何理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中的“主体”二字?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社会主义公有制(2)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
(3)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答题要点:
(1)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
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所有和支配的所有制形式,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集体所有制是由城乡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2)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
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这是个大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社会和发展方向。
⒉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向纵深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不仅种类增加,实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⒊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不断上升,从业人数也超过了公有制经济,但国民经济基础部门的企业和公司中公有制经济仍然拥有实际控制权和支配权。
(3)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⒈主体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
⑴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单指数量,更包括质量上的优势地位。⑵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⑶公有制为主体,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
⑴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和其他社会形态的经济制度相区别的根本特征(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⑵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又好又快发展)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比较公平的分配制度,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与劳动的阶级对立和对抗性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经济基础)
⑸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现自主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保持国家对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的控制力,增强国家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实现自主发展)B
2、P35 阐述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1)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2)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原因(3)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答题要点:
(1)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在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分配不公现象:
⑴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倾向于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
⑵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持续下降,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⑶城乡居民收入和区域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⑷垄断行业收入明显偏高,行业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⑸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⑹违反分配政策的现象大量存在。
(2)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原因
当前存在的分配不公现象,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政策不完善的原因,也有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问题错综复杂,涉及面广。
1.微观收入分配:收入差别扩大的主要原因是由生产条件的分配引起的。2.社会历史原因:分配不公有些是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问题。
3.体制改革不到位: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法律和制度还不健全,一些钻法律和制度空子的人通过不正当手段牟取财富。
4.分配制度改革滞后:
⑴初次分配中,没有明确国家、企业、居民三者合理的分配比例关系,没有建立劳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国民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长。
⑵二次分配中,再分配调节机制不健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尚未有效发挥;财政支出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比重偏低,均衡性转移支付比例过小;没有以制度形式明确各级财政用于社会保障以及转移支付的支出比例,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对社会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不够;分配的调节和监管不够有效,难以确保二次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
⑶三次分配规模小,慈善捐赠的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等还不健全。5.相关政策不完善:分配问题并不单单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也受到很多方面政策的制约。如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政策的限制等。
(3)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两个同步”的目标: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
⑴微观收入分配政策的调节需要把对生产条件分配的调节与收入分配的调节相结合。
增加一线劳动者的收入。
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抓紧研究制定国有企业工资总额改革办法。
⑵打破垄断,消除要素流动障碍,促进生产条件进而促进收入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均衡分配。
⑶完善制度安排,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规模。加快推进城镇化。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⑷加强对收入分配过程及再分配中权力的制衡和监督,提高宏观收入调节的有效性。
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加强对再分配过程的制度约束和监督,特别是加强这一过程中对权力主体的制衡和监督。
加大对个人财富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帮助困难群体,扶贫济困促公平。
⑸倡导慈善帮扶风,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B-A
3、P61 论述“十二五”期间如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2)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答题要点:
(1)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各地区、各产业、各行业、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能相互提供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原材料,同时又能把生产出的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满足各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要,满足城乡人民生活消费的需要,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最终达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⒈国民经济不断发展。
⒉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民经济要快速发展,是指相互协调的快速发展。⒊国民经济相互协调才能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必须协调发展,才能使国民经济所有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劳动者充分发挥劳动能力,机器设备能继续不断地进行运转,原材料能及时被加工,生产出的产品也能及时销售出去。协调发展是我们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条件。
(2)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兼顾,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⒈坚持科学发展、做好“五个统筹”。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做好“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区域发展,促进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⒉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财政、货币、投资、产业、土地等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合理调控经济增长速度,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⒊紧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第一,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第二,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第三,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第四,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
地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第五,优化能源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源环境税费制度,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标准,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各领域各环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有序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⒋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一,要精心设计改革的方案,特别是顶层制度的设计方案。第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差距。第三,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一,坚持扩大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第二,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外贸),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第三,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投资),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提高安全高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方。第四,扩大同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信任,提高合作水平;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进一步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联系,深化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
B-A
4、P69 试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手段以及我国近期宏观经济政策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宏观经济政策的手段构成
(3)近期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答题要点: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通过政府的经济活动,促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相一致,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⒈基本目标:
⑴保持经济高效、增长和稳定 ⑵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
经济福利按照所谓的人类生存的基本构成要素,可以区分为最低的生存需要和超过基本需要的精神、文化需要。它们一般由三个方面的指标构成:
基本需要(它由生存〈收入、消费、保障〉、安全、健康等方面的指标反映)。环境方面的需要(它由自然环境、居住环境、劳动环境等方面的指标反映)。高层次的需要(它由教育、文化、闲暇、参与合作等方面的指标反映)。⑶实现国民收入的分配公正。
⒉具体目标:
⑴经济适度增长。(经济增长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质技术基础、经济实力和经济运行状况,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解决所有问题的物质基础。适度,就是既要积极又要量力而行,既要实事求是,又要积极创造条件,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⑵保持物价稳定。一是物价总水平;二是指物价上升幅度;三是某些主要消费品物价水平稳定。
⑶实现充分就业。
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追求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也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⑸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政府需要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2)宏观经济政策的手段构成
⒈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核心是通过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调节供求关系,手段主要包括: ⑴财政收入政策,或称税收政策,即政府的财税部门通过增税或减税及税种的选择,或者发行公债来调节投资和消费需求,实现收入和资金的再分配;
⑵财政支出政策,即通过政府预算支出的增减及财政赤字的增减影响总需求,实现收入的再分配;
⑶财政补贴政策,即在结构失衡或出现供给“瓶颈”时,提供各种形式的财政补贴,以保护特定的产业及地区经济。
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财政政策也有其局限性。
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到出台相应的财政政策并起作用,中间有着较长的时滞。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转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对容易,而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转入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则比较困难。
⒉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核心是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调节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活动,进而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调节工具主要有:
第一,法定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为了应付存款客户提款,把存款当中的一部分留下来作为准备金,其余部分贷放出去的制度,叫做准备金制度。为防止银行无限制地放贷带来金融风险,政府规定了银行准备金在存款当中的最低比率,称法定准备金率。
第二,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上升,货币供应量就会减少。
第三,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公开买卖各种政府债券,如国库券、公债等,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产生资产组合效应,从而可以收到刺激或收缩社会总需求的效果。优点在于:主动、灵活、准确
货币政策也有它的局限性:
第一,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比较有效,而经济萧条时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的效果则不太明显。
第二,货币政策效果要受到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第三,货币政策从实施到对宏观经济产生实际影响,有着较长的时间滞后。⒊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凭借政权的威力,通过发布命令、指示等形式来干预经济生活的经济干预手段。它主要包括信用管制、进口管制、外汇管制、工资管制和投资许可证制度等。行政管制具有强制性、纵向隶属性、强调经济利益一致性等特点,但它忽视微观主体的利益,从而会影响效率。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当把行政管制手段限制在必要的范围之内。
⒋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指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证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手段。法律手段一般具有普遍的约束性、严格的强制性、相对的稳定性等特点。
⒌制度约束。经济政策总是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发挥作用的,制度的变迁会直接影响政策目标的传导机制,甚至会影响政策目标的选择。因此,制度约束是实现长期化政策目标的手段。制度约束包括国有资产制度、税制、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3)近期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近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把握好各项目标、任务之间的平衡,稳中求进。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
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⑴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⑵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⑷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⑸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A
5、P88试述我国区域非均衡发展的表现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1)区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表现(3)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答题要点:
(1)区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在内部,区域经济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发展实体。在外部,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是指在区域开放的条件下,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上关联互动和正向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且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然而,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现实背景下,各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显著,加之改革开放后所实行的自东向西的梯度推进式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依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总体来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⒈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仍在扩大。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家对于中部地区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本世纪初以来,东中西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依次递减的格局逐渐扭转。然而,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近几年来,虽然地区间人均收入的相对差距在缩小,但绝对差距却在扩大。
⒉ 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明显。目前,我国不同地区人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
程度还存在着差别,机会也未能实现完全均等化。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异依旧表现得十分显著。特别是,受社会保障制度地区分割、统筹层次低的影响,劳动力、人才在区域的自由流动受到较大制约,不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⒊经济与资源环境和人口之间的空间失衡。从经济布局与资源分布看,一些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域因过于强调人口和产业集聚,加剧了水土流失、石漠化、荒漠化、草原退化等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由于过度开发,造成绿色空间锐减,资源短缺压力加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从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看,我国经济布局呈现向沿海地区集聚的态势,但经济集中的区域并没有集聚相应规模的人口。
⒋区域之间产业互动关系不强。首先,在参与国际分工的情况下,东部地区所依赖的比较优势是一般的、低级的生产要素,这与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具有很大的同质性和竞争性,因而也限制了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价值链的有效形成;其次,区域间贸易壁垒和要素流动障碍依然存在,市场封锁、地方保护、产业无序竞争严重,加大了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成本。
⒌落后地区的发展稳定仍面临诸多困难。尽管国家逐步加大对于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力度,但由于贫困和困难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对于这些地区而言,解决民生和扶贫攻坚的任务还很艰巨。同时,这些地区大都处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育程度不足、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效益低下的边远地区,自身区位条件劣势仍然非常明显。
(3)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各地区比较优势得到合理有效发挥的同时,进一步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性互动机制。
⒈扎实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⑴ 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网络,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和重 点水利枢纽,加快推进油气管道和主要输电通道及联网工程;
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继续实施重点生 态工程,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⑷发挥资源优势,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在资源富集地区布局一批资 源开发及深加工项目,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接续地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
⑸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⑹积极落实《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大力支持汶川等灾区发展; ⑺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广 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⒉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⑴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升级;
⑵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以及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服务业;
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厂办大集体改革和“债转股”资产处置,大力发展非公有制 经济和中小企业;
⑷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
⑸着力保护好黑土地、湿地、森林和草原,推进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和经 济转型;
⑹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⑺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 经济区、哈大齐和牡绥地区等区域发展。
⒊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⑴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⑵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 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
⑶改善投资环境,有序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
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
⑸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中部地区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 有关政策;
⑹加快构建沿陇海、沿京广、沿京九和沿长江中游经济带,促进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加强与周边城市群的对接和联系;
⑺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 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
⒋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⑴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 和竞争;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
⑵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培育产
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域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⑶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 圈,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⒌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⑴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⑵继续实施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大力支 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
⑶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陆地边境地区享有西部开发政策,支持边境贸易和民族特需 品发展;
⑷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六盘山区以及中西部其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力度;
⑸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和发展,推进三峡等库区后续发展;
⑹对老少边穷地区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级并逐步减少市级配套资金;
⑺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
B-A
6、P96 试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以及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1)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2)中国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要性(3)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产业政策 答题要点:
(1)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⒈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在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其中,经济联系反映了产业之间质的关系;数量比例则反映了产业之间量的关系。
为了揭示产业结构发展的规律,需要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对产业进行相应的组合和分
类。依据一般分工或特殊分工形式,可将国民经济分为顺次发展的三次产业,即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或制造业,第三产业为服务业;按照产业中投入资源的密集程度,可将产业分成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有机统一。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现有技术基础上产业之间的协调。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水准向高级水准的发展。
(2)中国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要性
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传统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型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信息化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推动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文明迈向一个新的高度。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而装备技术水平不高,对能源和原材料等提出了新的大量需求,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只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走出一条技术推动、资源节约、效率提高的新型发展道路。
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聚合效益,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增强产业聚合效应的重要手段,是支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保持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⒊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经济步入全球化发展的快车道。这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的纵深发展,进一步增强了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产业政策
⒈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朝着集约化、产业化、效益化方向发展。一是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政府持续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二是坚持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继续加大对于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 三是继续搞好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和建设,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四是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五是通过推进农业和加工业、流通业的密切结合,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不利地位,全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
⒉改造提升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一是推进装备制造行业、船舶行业、汽车行业、冶金和建材行业等重点产业的结构调整。二是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优化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三是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企业提高装备水平、优化生产流程。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四是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五是推动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六是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体系,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以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
⒊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一是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以掌握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引领支撑作用,依托优势企业、产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三是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通过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扩大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规模,来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带动社会资金投向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创新型企业。通过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财政优惠政策,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通过新产品应用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培育和拓展市场需求创造良好环境。此外,要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
⒋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一是综合各种手段,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二是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的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以及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各类资源的保障程度;三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四是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
⒌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为此,一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高技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二要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包括商贸服务业、旅游业、家庭服务业以及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等。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三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以开放促改革,以竞争促发展,推动服务业制度创新,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⒍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一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
内容引导和建设,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二是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三是顺应文化和科技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推动文化科技研发、推广和应用,为产业创新和结构调整提供有力支撑;四是把扩大文化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培育文化消费习惯。提供个性化、分众化、专精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改善文化消费条件,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促进文化消费升级,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经济政策和手段,制定财政、金融、税收、科技、土地、人才等政策,以重大工程项目为推动,以公共服务为支撑,为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六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实施区域性、差异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加强分类指导,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形成文化产业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相互拉动、共同发展的局面。
B
7、P102 分析经济全球化和特征以及为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2)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3)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形成的挑战 答题要点:
(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特征
经济全球化,指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配置超越国家界限并逐步消除国家间的各种壁垒,通过国际贸易、资本流动、技术创新与交流等形式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最终使得各国经济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且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是各国经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高度融合。
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虽然各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水准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不同,使经济全球化进程受到了不同国家的不同经济水准、政治立场和社会制度的影响。但是,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经济全球化仍具有其自身明显特征:
⑴以世界贸易迅速增长为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一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大环境。因而,各国越来越重视将自己的产品投入国际市场,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不仅卷入世界市场进行交易的国家、地区日益增多,而且其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类型和贸易方式等也都逐渐扩大和多样化。
⑵以跨国公司不断扩张为主要驱动。在资本国际化中,产业资本国际化处于主体地位,跨国公司是它的载体,也是资本国际化的主要体现者。这些跨国公司,以其资金、技术、管理和最新现代化科技的优势,不仅使多种产业的传统操作技术面临深刻危机,而且以其各种形式投资所拥有的金融管理权,垄断性地配置全球资源。
⑶以科技全球化趋势为先导。其突出体现在:①谋求科学技术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当今科学技术革命的问题十分复杂,而认识科技革命发展问题上的复杂性,不仅需要国家力量的组织和推动,而且需要各国进步力量的共同推进;③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为科技知识迅速传播提供了条件,推动了世界技术贸易的飞速发展。
⑷以金融国际化为核心。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金融国际化发展异常迅速。其主要表现为:①国际流动资本数额巨大;②国际投资形式增多,除直接国际投资外,还有以证券形式进行的规模急剧增长的间接投资;③资金交易规模空前扩大、传播速度空前加快;④西方发达国家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中占有明显优势;⑤金融活动的风险性和投机性突出。
⑸以全球规模的世界市场为纽带。随着贸易活动的不断加深,不仅形成了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各种类型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市场。其联结的媒介也不断增多,除了国际商品贸易、国际直接投资有了更大发展外,国际技术流动、国际劳务流动等新的联结纽带也逐渐形成。
(2)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⒈有利于吸引外资,扩大对外贸易,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国内经济的起飞使我国成为世界各国的理想投资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制定各项优惠政策,我国吸引了大量国外资本的流入,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国之一。大量外资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急需的资金,拉动了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与此同时,自1994 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也连年增长,并于2010 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在结构上,我国对外贸易正在从初级产品出口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面发展;正在从单纯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和劳动密集型并举的方向转变。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贸易结构的优化,有效地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⒉有利于深人参与国际分工,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第一,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广泛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有利于企业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第二,经济全球化使我国更快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有利于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引进技术先进的产业和生产环节,加速我国现代工业化进程;第三,经济全球化使我国成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承接者,有利于我国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经济竞争力。
⒊有利于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经济全球化激发
了全球科技研发活动的热情,使现代科学技术在世界各国之间迅速传播,科技人才、跨国公司、社会团体以及民间机构所开展的全球性科技活动日趋活跃。这有利于我国借助于全球的科技研发资源,快速成为全球企业的研发基地和强大的技术孵化器,进而有利于我国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3)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形成的挑战
⒈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提出挑战。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新科技革命固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使我国经济发展遭遇巨大冲击,人口多、底子薄等发展劣势日益彰显。在全球性高科技竞争格局之中,我国虽然占有一席之地,但还不具备绝对竞争优势,仍存在着许多高科技风险和隐患。这从根本上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⒉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出挑战。在劳动力资源优势不断下降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亟需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这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相悖。大量跨国公司,会通过采取各种市场手段,抑制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⒊对我国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挑战。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传统国家主权的相对弱化,国际经济政治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秩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由此引发的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和极端宗教主义活动,以及具有国际支持背景的台独、藏独等民族分离势力和“东突”恐怖组织,对我国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
⒋对我国文化和思想观念提出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目前,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外来文化思想,特别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造成了直接的冲击、影响和渗透。
二、财政(6个)
B-A
1、P118 论述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及“十二五”期间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改革措施。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财政支出结构的内涵(2)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3)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改革措施
答题要点:
(1)财政支出结构的内涵: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量的比例及相互间的比例关系。财政支出结构不仅反映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以及政府职能和公共政策的重点,更是国家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政策工具。
(2)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 1950年至1994年期间,我国经济建设费在各项支出中处于首要位置。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建设费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很高。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日益下降,社会管理类支出大幅度提高。
1994年至2005年期间,我国各项财政支出所占一般预算财政支出的比重排序如下: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国防费。多年来经济建设费的占比持续下降,国防费占比缓慢下降,基本平稳。社会文教费占比平稳上升,同期行政管理费的占比则上升较快。
随着公共财政目标的提出,从2006年以来,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公共服务、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初步改变了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
(3)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改革措施: 1.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稳步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和生产流通环节;加大对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等环节的投入,以促进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支出政策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财政支出体制。
2.从建立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大以对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的财政投入;按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的覆盖范围;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切实改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继续完善有利于社会弱势群体的财政投入机制。
3.从平衡政职能和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角度,我国政府要更多地关注再分配问题,相应收缩购买性支出、扩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并使财政支出向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倾斜。在处理投资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关系时,一是要控制并调减投资性支出的规模,二是要注意投资性支出要有保有压。在消费性支出上,从严控制行政性公共消费,突出预算保证重点,使有限的资金用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与民生有关的支出上。
4.从我国既定财力约束角度来看,必须注意突出财政政策的实施重点,确立财政支出的目标人群和重点投向。
A
2、P123 阐述我国政府收入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政府收入体
系的改革目标。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我国政府收入体系的现状(2)目前我国政府收入体系存在的问题(3)我国政府收入体系的改革目标 答题要点:
(1)我国政府收入体系的现状: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政府收入形式具有多样化、复杂化的特征。按照预算管理模式,中国现行的政府收入分为一般预算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一般预算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含土地出让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四类。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通常被称为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收入。
(2)目前我国政府收入体系存在的问题: 与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实现社会公众对政府收支进行有效监督的要求相比,我国现行的政府收入统计和预算管理体系还有较大的差距。具体来说,目前我国政府收入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收入与政府资产负债统计不匹配。2.非税收入比重偏高,社会保障收入比重较低。3.地方政府收入结构不合理,隐性债务风险较大。4.政府收入中专款专用的收入比重偏高。5.国有资本、国有资产(资源)收入有待加强。6.政府各项收入的预算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3)我国政府收入体系的改革目标: 在“十一五”时期政府收支分类、非税收入管理及部门预算等改革的基础上,未来我国政府收入体系改革的目标主有以下三个方面:
1.完善政府收支统计体系。
2.稳定宏观税负,调整政府收入结构。3.完善政府收入的分类预算管理制度。
A
3、P141试述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及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1)我国政府预算管理的基本格局(2)全口径预算管理的概念与目标(3)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必要性(4)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答题要点:
(1)我国政府预算管理的基本格局:
政府预算管理的基本格局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组成。
⒈公共财政预算。公共财政预算指的是一般预算,它是财政部门最常用的预算形式。中央人民政府和财政部门公布的财政收支数据大部分指的是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我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我国各级政府编制预算草案的依据,包括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上一预算执行情况和本预算收支变化因素,上级政府对编制本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
⑴中央政府预算。中央政府预算(以下简称中央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中央预算编制主要分成三个部分:部门预算,中央对地方返还、补助以及地方向中央上解预算,债务项目的预算。
⑵地方政府预算。地方政府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以下简称本级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下一级只有本级预算的,下一级总预算即指下一级的本级预算。没有下一级预算的,总预算即指本级预算。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包括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⒉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为了支持某项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它是政府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⑴纳人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内容。⑵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内容。
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依据其所有权取得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并对这些收益进行分配而形成的各项收入支出预算。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也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理顺国有企业分配关系的重要制度。
⒋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为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规范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行为,明
确政府责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务院决定在2010年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定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国发[2010]2号)。该文件提出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编制范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险种分别编制,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等内容。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建立的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条件成熟时,也应尽快纳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
(2)全口径预算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基本含义:所有的政府收入支出都应纳入预算管理体系,其最终目标应该定位于最高权力机构可以对政府所有的财政资金收支行为进行立法控制,因此,全口径预算管理的框架应该是一个将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等所有类型的财政资金收支都纳入统一管理体系的制度框架。
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的目标设定:未来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的目标设定应该以解决现有预算管理的各种问题为出发点,遵循综合性原则,实现作为立法机构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同级政府所有政府性收支行为的立法控制。也就是说,所有政府收支都应当取得立法机构的授权,只有取得授权,政府的活动及其相应的收支才具备合法性。这是“全口径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总之,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目标是构建一个覆盖所有政府收支、不存在游离于预算之外的政府收支的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框架。
(3)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尽管我国预算制度的改革在不断推进,但是我国当前的预算管理尚未脱离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束缚,大量政府性收入未列入预算管理的范围,这相悖于预算管理的综合性原则。
第一,对预算管理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
第二,立法机关对预算的控制不到位。
第三,预算权分散于各部门。
第四,预算编制内容没有涵盖所有财政性资金。
第五,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需要加强。
(4)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⑴强化预算法律体系的法律效力,明确预算权力的配置方案。对现有的预算法律进行修订,明确不同类型预算管理模式下的预算权力的配置。调整政治体制的结构,加强立法机关的作用,将之变成一个具有预算否定权的立法主体。
⑵不断完善预算编制方式,细化预算编制内容。不断细化预算科目,建立以部门为反映主体的预算科目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政府收支科目,建立按部门、经济性质和功能为衡量标准的政府收支指标体系。运用标准收支测算方法来进行收入和支出预算的编制。
⑶在现有改革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预算的行政控制。以目前正在推进的部门预算改革为中心,结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和收支两条线改革,逐步缩小未纳入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的政府性收支项目的数量,进一步强化预算的行政控制,逐步实现行政机构内部财权的集中统一。
⑷进一步严格预算执行,增强预算约束力。以《预算法》为基本准则,强化各级政府的预算执行能力,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按照预算权配置的要求,推进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相分离,改变现有的财政部门既负责编制预算又负责执行预算的格局,并优化财政部门内部机构职能的分工,将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日常业务分离,由不同职能部门来负责完成。
⑸提高财政透明度,完善政府财政报告体系。应该以落实社会公众和立法机构对政府收支的知情权为目标,建立规范的政府财政报告体系,全面反映政府各部门的财政状况和收支活动结果,全方位披露政府部门各个方面、各种类型的资金收支活动信息,以保证社会公众对政府履行公共职能情况和成本费用的充分了解。
⑹增强对政府收支各环节的控制,实现对政府的监督和问责。应该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各个环节建立预算管理的行政控制和立法控制。其中事前控制应该着重对政府各部门收支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和审议;事中控制是政府财政主管部门和立法机关能够对政府部门在执行预算中的变更及时和有效地预算控制;事后控制主要是审计部门对预算收支进行审计监督,以确保审计结果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和问责。
B
4、P164 阐述财政支出绩效分析的内涵、意义及方法。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财政支出绩效分析的内涵(2)财政支出绩效分析的意义(3)财政支出绩效分析的方法 答题要点:
(1)财政支出绩效分析的内涵: 财政支出绩效分析,是依据一些指标体系,借助于一定的分析工具,对财政支出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制度,其核心是强调财政支出管理中的目标与结果及其结果有效性的关系,本质是对政府行为进行内部控制,并通过这种内部控制,保障政府目标的实现,提高政府运行效率,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2)财政支出绩效分析的意义: 财政支出绩效分析在我国财政管理和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管理水平;⑵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公共决策科学化;⑶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财政支出绩效分析的方法: 财政支出绩效的分析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宏观的角度,就整体的财政支出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分析;另一是从微观的角度,就某一项目或方案的财政支出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分析。与之相对应,前者使用的是机会成本分析法,后者使用的则主要是成本一效益分析法。除了这两种主要方法之外,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定价法等是对财政支出绩效分析的基本方法。
B
5、P175结合我国地方债务融资的现状论述我国地方债务融资对经济的影响以及规范地方债务管理的对策。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我国地方债务融资的现状(2)我国地方债务融资对经济的影响(3)规范地方债务管理的对策 答题要点:
(1)我国地方债务融资的现状: ⒈虽然名义上地方政府不能发债,但在实际运行中,地方政府债务以及政府性债务种类不少,规模也不小。从种类上看,既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又有外国政府贷款,还有大量以企业债形式存在的政府性债务。审计署2011年6月27日公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2011年第35号文)显示,我国2012、2013年仍为地方债务到期的高峰期,2012、2013年地方债务到期额度分别为18,402亿元、12,195亿元。
⒉四省市试点自行发债。财政部2011年10月20日正式印发《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允许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自行发债是指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2011年试点省(市)政府债券由财政部代办还本付息。各试点省(市)可自行组织承销团,具体发债定价机制由试点省(市)确定。由于仍是财政部代为还本付息,实质变动不大,财政部此次试点只是跨了半步,改革到地方政府“自行发债”,预计今后在积累经验并完善制度后将改革到地方政府“自主发债”。
⒊从债务余额的结构来看,地方债务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一是从地方政府债务的级次来看,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是市级政府形成的;二是从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借主体来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成为比重最大的举借主体;三是从地方政府债务的地区分布来看,东
部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占主要方面。
⒋现有地方政府债务情况透明度不高。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发债作了限制,但地方政府为了绕过法律与国务院的约束,采取了种种规避的做法,如通过下属公司或者成立相关项目公司举债,如承诺还款形成的各类债务,如各类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再如事实上形成的公共支出欠款,等等。
(2)我国地方债务融资对经济的影响:
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仍依赖于政府的投入和拉动,但我国地方财政困难由来已久,能够直接用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相当有限,举债成为各级地方政府为本地经济发展筹集资金的一个共同选择。地方政府举债虽承担了很大的风险,但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加速了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⒉大规模地方政府债务的存在对地方经济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第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导致民间实际可支配资本规模缩小,再加上地方债务资金并未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有相当一部分被用于竞争性领域、发放拖欠工资以及借新债还旧债,从而导致“挤出效应”。第二,由于受融资功能所限,一些地方政府还经常运用行政手段要求所属企业和单位为其融资或者是提供债务融资担保,严重侵犯了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也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第三,规模过大的地方政府债务的偿还是地方机动财力难以解决的,往往会挤占其他预算资金用于还债,必然会影响到财政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资金投入,导致地方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3)规范地方债务管理的对策:
⑴健全地方债务的统计与披露体系。地方债务分散于各级政府以及政府的各个部门,为了摸清地方债务的情况,增加地方债务的透明度,应该建立一套具有统一口径的债务统计体系,这将成为一项地方债务管理中的重要工作。
⑵明确地方债的用途。地方政府在进行债务融资时,应该明确债务的使用方向。完善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各项基础设施,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因此,我国地方政府应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地方债务的主要用途,借助市场的力量,以较少的资金带动更多的项目。
⑶建立地方债务的硬预算约束机制。在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过程中,应该建立一套预算管理体系框架约束地方债务融资规模和使用方向,保证地方政府的有效融资,避免地方债务风险的显性化。
⑷采取措施化解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针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较大的现实状况,应该及时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预警与约束机制,对地方政府平台的资产分布状况进行摸底,并根据地方政府平台的项目建设情况,相应制定再融资的规模限度,设置合理的负债比率,禁止“多头担保、多头融资”行为的发生。
A
6、P186 财政政策的目标与类型,试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
性以及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财政政策的走向。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财政政策的目标与类型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与配合模式(3)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财政政策走向 答题要点:
(1)财政政策的目标与类型:
1.所谓财政政策的目标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者所要产生的效果。政府财政政策的目标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2.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社会总需求过程中发挥作用方式的不同,分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两大类。
⑴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也称为“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旨在扩大总需求以反经济衰退,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或旨在抑制总需求以反通货膨胀,执行紧缩性财政政策。
⑵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也称“内在稳定器”。就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一些政府支出和税收自动发生增减变化,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抵消的作用。它是一种非人为的自动调节,不由政府斟酌经济形势变化而决定。不需要政府预先做出判断和采取措施,而是依靠财政税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机制,自行发挥作用,收到稳定经济的效果。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与配合模式: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两个重要手段,但两者在调控机制和侧重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在具体调控中,政府有必要加强这两大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密切配合,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标。
1.财政政策侧重于结构调节,货币政策侧重于总量调节。2.财政政策侧重于调节收入分配,货币政策侧重于保持币值稳定。3.财政政策对治理通货紧缩作用明显,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作用明显。(3)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财政政策走向: ⒈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即在财政政策方面要运用增支减税的政策措施,在货币政策方面则是采用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调低再贴现率,或在金融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投放货币。主要适用于经济严重萧条的情况,但不宜长期使用,否则会引发高通货膨胀,造成经济过热局面的出现。
2.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即在财政政策方面要运用减支增税的政策措施,而在货币政策措施方面则是着力于减少货币供应量,其政策效应是严格抑制社会总需求,促使经济回落,主要适用于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但不宜长期使用,否则会产生社会总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减缓以至停滞的问题。
3.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即在财政政策措施方面增支减税,而在货币政策措施方面减少货币供应量。在经济增长减缓以至于停滞而通货膨胀压力又很大,或者经济结构失调与严重通货膨胀并存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搭配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自的特点,作用互补,更好地实现宏观经济调节的政策目标。
4.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其突出特点是,在采取减支增税的财政政策措施的同时,采用旨在扩大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措施。适用于财政赤字较大与总需求不足并存的情况,同样可以产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优势互补的政策效果。
5.中性财政政策与中性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概括为“双稳健”模式,在财政政策措施方面,主要致力于保持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或增量平衡;在货币政策措施方面,则力图保证货币供应量或利率的稳定。主要适用于社会总供求基本均衡、经济运行比较平稳而经济结构调整成为主要任务的情况。但经济运行发生变化,应及时做出调整。
三、金融(8个)
B-A
1、P247试述如何管理地方政府债以防范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1)市政债券是地方政府融资市场化的路径选择(2)我国发展市政债券应关注的问题和主要思路建议
答题要点:
(1)市政债券是地方政府融资市场化的路径选择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市场出现了以金融市场的加速发展来补充银行主导性金融系统的明显趋势,地方或市政债券市场在全球市场比例总体上呈现迅速发展势头。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权、以及减少财政赤字是影响其经济发展基本趋势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投融资与信用体系则与上述基本趋势密切相关,因此也成为发展战略中最基本的因素。在投资需求增长的同时,应将投融资责任更多从中央政府转移至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必须改善资源的利用效率,强化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引导私人部门投资公共服务部门和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利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融资等,而推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美国是市政债券最早发展的国家,市场规模始终处于
世界首位,其市场化发展模式和监管体制已比较完善,为防范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美国逐步形成了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注重定价及多元化投资者培育、以规模控制、信用评级、风险预警、危机化解等为手段的风险监控框架体系,在政府层面为有效防范市政债券系统性风险提供了源头性保障。
2009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得到了各方关注。考虑到未来货币政策及信贷规模调控力度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不断增强,地方融资渠道也将逐步实现从信贷融资到直接融资的转变,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行的“准市政债券”的规模也出现了较快增长。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形成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应该说,无论从项目融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还是从防范金融风险、财政风险的角度,发行市政债券都是地方政府融资阳光化、市场化路径的选择。
从我国情况来看,过去在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制下,由于地方政府合法融资渠道不畅,地方政府只能转而加强对国有金融体系的控制或其他“创新”方式,试图用金融手段来替代本应由财政手段发挥的功能。主要包括贷款等间接融资、准市政债券、项目融资、信托融资模式。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问题已经得到了政策部门、监管层面及学界的广泛关注。考虑到在我们目前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不能破产清算,一旦地方政府出现难以清偿债务的情况,中央财政不可避免成为作为“最后支付人”进行兜底,地方财政风险必然会转移为中央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爱尔兰债务危机以及日本债务危机又引发了对合理债务负担水平或最大债务警戒线的进一步探讨。由于监管缺位问题,上述融资途径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从长期来看,允许地方政府发行更容易监管、更为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券,将隐性债务显性化,是化解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必然选择。
(2)我国发展市政债券应关注的问题和主要思路建议
目前在解决财政分权下的体制性矛盾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地方政府的融资经验,发行市政债券是地方政府融资的市场化路径,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思路包括:
第一,完善市政债券风险管理体制。在发展地方政府债券的起步阶段,一定要完善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机制,建议从市政债券的发行定价、交易、偿还和监管各环节进行严格规定,包括举债权的控制与发债规模的确定、市场准入的限制、信用评级体系、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投资项目管理与评估、市场流动性的建立,以降低投资风险,达到监管的协调以及法律框架的完善。
第二,完善市政债券信用评级体系。这里,美国市政债券市场以信用评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债券保险制度为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的“三驾马车”的基本框架值得我们借鉴。今后需要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制度。
第三,建立流动性的市政债券市场。包括建立推动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化发行制度,确定合适的发行与承销主体,完善发行与定价机制、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丰富机构投资者
层次,完善债券收益率曲线,提高市场流动性以降低投资风险,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及债券保险制度等。
第四,完善多元化机构投资者的层次。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对债券市场有着普遍而深入的影响,不仅提高清算和结算的效率,并且有助于金融资产的准确定价。未来需要建立类似美国的多元化投资者层次,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证券公司、社保、养老金、个人投资者,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层次,为市政债券的发展奠定市场基础。
第五,建立长、中、短匹配的期限结构。目前的地方政府债期限结构单一,仅是3年期,3年期的期限设计尽管从制度安排上可以避免地方政府领导的短期行为,但是与政府投资项目的较长周期不相匹配,势必造成未来借新还旧滚动发行的局面,这也加大了未来政府筹资的经济周期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未来需要建立长、中、短期不同的发行结构,逐步丰富完善市政债券收益率曲线,为市场定价机制奠定基础。
另外,在市政债券发展的起步阶段,在税收减免、会计制度、信用增进与保险、担保机制、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框架的修订、市场监管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B
2、P249 从近年来爆发的欧债危机来谈论一下债券市场发展创新的思路和路径。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1)从近年来爆发的欧债危机来谈债券市场风险管理问题(2)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思路与路径建议
答题要点:
(1)从近年来爆发的欧债危机来谈债券市场风险管理问题
近年来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爱尔兰政府债务危机以及欧债危机都充分说明,合理的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管理策略对于政府积极面对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金融市场及汇率的稳定乃至经济的快速复苏至关重要。完善债券市场风险管理,增加市场稳健性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通过确立清晰的债券发行和债务管理目标,增加债券供应;完善发行定价机制,建立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的定价机制与风控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培育机构投资者,增加对债券的长期需求;完善做市商制度;发行标准化的基准债券,发挥国债的基准利率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功能,不断提高国债市场的流动性。高流动性的国债市场不仅能降低国债的筹资成本,有助于缓冲国内及国际经济冲击的影响,而且有利于政府降低利率风险、货币风险以及其他金融风险。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增强市场的稳定性,而适当的法规框架和市场设施是前提条件。同时,建立政府债务的风险预警机制对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防范至关重要。
(2)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思路与路径建议
主要从建立政府债务管理框架、推进信用债发展、推动市场互联互通、培育机构投资者、运用衍生工具对冲金融风险、发展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以防范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稳步推进债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等不同层面探讨债券市场发展和创新的思路与路径。
B
3、P259 论述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答题要点:
股票的二级市场价格总是处在不断波动状态,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宏观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股价的波动。概括起来,引起股价变动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好转则股价上升,反之,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恶化则股价下跌。
(2)经济周期。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对股票市场价格有很大的影响,在经济衰退和危机时,商品滞销,生产锐减,工厂倒闭,投资者纷纷卖出手中股票,股票市场价格下跌;在经济复苏和高涨繁荣时,工业生产增加,商品畅销,投资者积极购买股票,股票市场价格上涨。
(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比较复杂,它既有刺激股价的作用,也有抑制股价的作用,在不同的情况下其作用力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在物价上涨的初期,企业的产品价格上涨,而生产成本增加不多,企业利润增加,股息自然增加,因而股价上涨。但物价上涨到一定程度时,货币政策会收紧,此时股价会因为货币紧缩而下跌。尤其是物价上升趋势将结束时,货币政策的紧缩状况没有改变,而物价开始下降,企业产品价格也随着下降,而产品成本未变和变动较少,影响企业利润和股息,此时,货币紧缩与企业盈利减少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同时存在,股价表现最糟糕。
(4)货币政策。各国中央银行的金融政策变化会影响股票市场的变动。当中央银行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市场资金宽松,利率下降,这会促使股票市场繁荣,推动股票市场价格步步上升。反之,中央银行如果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则市场利率提高,企业和个人卖出股票,换取现金,由此引起股票市场价格下跌。
(5)国际市场的波动。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国际上的政治经济的变化必然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甚至一些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的重要变化,也会影响波及其他国家,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导致股市变化。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股市大跌,对中国股市的信心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传染”,加剧了中国股市的下跌。同样,2008年底开始的全球各国政府应对危机的努力,全球股市都开始反弹,也对中国股市的反弹产生积极的影响。
B
4、P262 我国衍生品市场的主要问题和监管。(掌握P265例题)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场外衍生品交易的特点
(2)在上述材料中,衍生品合约的标的变量是什么?导致损失的关键支付条款是什么
(3)为何航空公司的套期保值业务会遭受巨额损失
答题要点:
(一)场外市场擅长个性化交易,监管要求低,信息透明度低。
(二)标的变量(基础资产)是油价(石油或油料),导致损失的关键支付条款是看涨未来油价,或者没有锁定下方风险。
(三)它们的交易实质是一种投机行为,并不是履行真实的套期保值或风险对冲的功能要求。而且,它们的衍生品交易没有锁定石油价格大幅下跌之后的市场风险或价格风险,没有实现真正的对冲。从业务操作来看,隶属央企的航空公司没有遵行国内2001年5月发布的《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进行风险对冲交易,而是从事投机性交易,没有履行重大事项的报告义务,也没有完全在场内交易。归根结底,这些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缺失。
B
5、P269 试述货币政策目标的发展过程。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1)国外货币政策目标的发转过程(2)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演变
(3)货币政策能够达到的经济影响目标
答题要点:
(1)国外货币政策目标的发转过程
货币政策的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经济背景和条件下,它的倚重点不同。与货币政策一样,货币政策的目标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引发了严重的就业问题,“保证充分就业”成为各国货币当局追求的政策目标。二战之后,各国面临紧迫的经济恢复和增长问题,在充分就业之外,货币政策的目标又增添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容。在长期的保证就业和促进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下,物价水平不断上升,在70年代出现了“滞胀”局面,货币政策的目标继而转向“稳定物价”。在国际收支出现剧烈波动的70年代后期,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又出现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内容。对于这些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对货币政策的目标问题重新审视后,人们认识到这些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般目标重合,必须依赖各种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手段才能实现。
(2)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演变
由于70年代发达国家普遍存在“滞胀”问题,货币主义盛行,各国纷纷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并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从80年代初期开始,旨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的效果却在降低,这与80年代大规模的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直接相关。金融创新造就了大量新的金融业务:可变利率存单、金融期货合约、期权交易、信用卡、现金管理账户、可转让提款账户、自动转账服务等等,所有这些,使得货币供应的定义和统计变得日益困难。而且国际间巨额资本的流动,对各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和宏观经济的运行,也带来了不确定性的影响。所以,从80年代初开始,货币当局越来越难以对货币供应量实施控制,货币供应量与经济活动及通货膨胀率的相关程度日趋下降。
(3)货币政策能够达到的经济影响目标
通过对历史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研究,人们发现,货币政策能够做到的,只有稳定货币。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当局,均将稳定物价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目标。它明确了货币政策在市场经济中应当并能够发挥的职能: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偏离这一目标,可能使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快速发展,但会给长期的经济发展和增长带来问题。
A
6、P270 试析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存在的难点。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2)价格调控手段的运用(3)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4)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5)调控物价的难度 答题要点:
(1)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
调控能力正在减弱。资产数量是人民银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基础性条件。由于严重缺乏可用的人民币资产,引起人民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能力明显减弱,货币政策越来越具有“导向”意义。也是在这一背景下,从2007年以后人民银行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于1998年就停止的信贷规模行政管控措施。从未来一段时间看,流入我国的外汇资金还将继续增加,如果仍然以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发行债卷为主要对冲机制,那么,人民银行总资产在我国国内的配置比例还将降低,人民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调控的能力也将随之降低;但如
果以“货币发行”为主要对冲机制,将引致货币发行过多和严重的通胀。这是人民银行调控的一个难点。
(2)价格调控手段的运用:
变数量调控为价格调控是完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一个方向,要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实现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过程,不仅涉及一系列金融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而且涉及存款人、贷款人、借款人和其他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一系列权力、利益和行为的调整,既需要硬化相关金融机构的财务预算约束(包括实施金融机构的破产制度),也需要给工商企业等机构以市场化融资的自主权,使他们在银行贷款、发行债卷及其他方式融资之间有着充分的选择权,还需要完善和严格市场规则,打击各种扰乱乃至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这些条件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也不是毕其功于一役所能凑效的,但只要这些条件未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有效形成,数量调控(或一定程度上的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的转变将难以完成。
(3)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对冲外汇占款的可运作空间趋于缩小。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债卷来对冲外汇占款,虽然对金融机构整体的人民币资金影响不大,但对那些缺少外汇资产的中小金融机构来说,2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是一个接近存贷比(75%)临界的比率,如果继续提高,不仅将严重影响这些中小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活动,而且将进一步加重小企业(乃至微小企业)的融资难并由此引致就业等诸多问题的发生。
(4)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中间目标的指标选择依然困难。多年来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以M2增长率为主要选择,但从M2的构成上看,一方面大量的定期存款并非当前使用的资金,并不发挥货币效能,将其列为货币政策调控范畴是否合适?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有存在大量发挥货币功能但未列入统计范畴的因素,其中包括:住房公积金存款、委托存款、地方财政存款、证劵投资基金的托管资金、各种类型的一卡通以及信用卡透支额度等。重新修订的工作可能不仅限于M2,还M1(如居民储蓄存款中活期存款、证劵投资基金的托管资金、各种类型的一卡通以及信用卡透支额度等是否应纳入M1范畴)。这些修订后的指标要成为实现中间目标的关键性指标,还必须符合可测性、相关性和可控性等方面的要求,这又将涉及相关各方之间复杂的权益关系。
(5)调控物价的难度:
物价上涨压力仍然严重。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农产品和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上涨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美元不断走软、垄断经营和国际资本投机炒作等机制的作用下,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也有走高的趋势,由此,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物价上扬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虽然这些物价上涨不是由货币政策较松所引致的,但它毕竟属于人民币购买力贬值范畴,对“保持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最后目标提出了严峻挑战,35
由此,提出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否
B
7、P282试述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结合P279内容看书)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1)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2)上述协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
(3)上述协议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做的政策配合 答题要点:
(1)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1.国际货币实现的几个条件:(1)较大的对外经济规模;(2)稳定的货币价值;(3)开放并富于流动性的金融系统;(4)网络外部性。
2.人民币国际化的渐进发展战略:(l)中国必须形成对他国的持续贸易顺差,由此形成他国对中国在实体经济层面上的依赖;(2)在贸易项目保持对多数国家顺差的前提下,通过以人民币为载体的对外借贷、资本输出和援助,即通过资本与金融项目,将人民币推向世界;(3)逐步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发达的人民币市场,吸引非居民持有人民币定值资产。
(2)上述协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
上述协议是促进我国金融体系开放,实现人民币可兑换的一个重要步骤,有助于建立发达的人民币市场,吸引非居民持有人民币定值资产。
(3)上述协议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做的政策配合
货币与监管当局要注意境外人民币投资对我国金融市场与人民币跨境流动的影响,对投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对投资业务的内容及市场影响保持关注。
B
8、P292 试述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历程与发展方向。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2)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历程(3)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发展方向 答题要点:
(1)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在我国当前的分业监管体制下,实行的是以“一行三会”主导的、分业监管为特征的金融监管体制。“一行”即中国人民银行,“三会”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一行三会”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中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施监管。另外财政部、发改委、计署等相关部委也对金融业和金融机构实施部分监管,但并非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能。
(2)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历程
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历程。总体上来说,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初始阶段:嵌入计划经济中的“大一统”管理(1949.1978年)。在计划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不存在现代通行的“金融监管”概念,基本实行的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单一主体的金融集中管理体制。
过渡阶段:以银行监管为主的金融监管体系初步建立(1979~1991年)。随着专业性金融机构从中国人民银行中独立出来,中国人民银行成为相对独立、全面、统一的监管机构,由于其他金融机构尚未发展,其主要监管对象是银行。
发展阶段:“一行三会”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确立(1992300520)-800 +250=1 635(万元)(3)计算股权价值
根据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固定增长模型,林森公司的股权价值计算如下: V= =18712万元。
B﹣A
8、P383从企业集团核心层的角度出发,在制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时应如何考虑交易双方在企业集团组织层次中的具体位置。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1)核心层的功能与定位(2)紧密层的功能与定位
(3)核心层与其他层次间企业转移定价的确定方法 答题要点:
(1)核心层的功能与定位
企业集团的核心层负责整个集团的投资方向、重要人事任免、分配制度制定等重大决策,并对各成员企业实施监督,是集团的决策中心。企业集团整体与核心企业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是集团总部与核心企业关系实际上是资产一体的经济关系,核心企业就是集团的母公司,既行使作为母公司的职能,又行使企业集团的职能。二是集团总部与核心企业实现资产的分离,集团就是母公司,而核心企业是集团的一个子公司,基本上完成了公司的改制,这种情况的集团和核心企业的关系就是母子公司的关系,集团实行资产经营,而子公司实行生产经营,二者实际上是股东和企业的关系。
(2)紧密层的功能与定位
紧密层由集团内的专业子集团或专业总公司构成,是经营主体,一般是集团的利润中心,集团总部对各行业子集团或专业总公司拥有控股关系;专业子集团或总公司下属的企业主要负责生产,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可归为集团的成本
中心。企业集团的各层次依照与核心层的资本连接紧密关系和职能分配关系来分管业务、分担风险、分享收益。
(3)核心层与其他层次间企业转移定价的确定方法
具体来说可以考虑以下三点:
⑴核心企业对非紧密层企业售出产品时,若有市价可以市价为内部价格,无市价则以高于或等于企业目标成本的实际成本为基础,用实际成本加成法来制定内部结算价格;
⑵核心企业对紧密层企业售出产品时,对有市价的产品应以略低于市价的协议价格为内部价格,对无市价的产品则以标准成本加成法制定内部价格;
⑶核心企业从非紧密层和紧密层企业购入产品时,应采用市场价格和不高于市价的协议价格,无市场价格时应按核心企业制订的目标成本为基础,采用标准成本加成法制订内部价格。这主要侧重于对紧密层和非紧密层企业采用不同的计算基础,目的在于对紧密层以适当照顾,鼓励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增加集团的凝聚力,而且在有控制权的情况下可以在利润分配时再作利益调节。
五、审计理论(10个)
B
1、P410 审计的基本特征是独立性和权威性。从审计组织和人员角度,试述如何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什么是审计的独立性(2)如何保持审计的独立性(3)审计的权威性来源(4)审计如何让保持权威性 答题要点:
(1)什么是独立性
独立性称之为审计的灵魂。它分为实质和形式两个方面。
所谓实质独立性主要指审计师的一种精神态度,即在工作中不使自己的判断受他人左右,不受个人偏见与杂念的影响,完全客观公正地判断并形成审计意见。
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主要指审计师的一种社会形象,即审计师在组织地位与客户关系方面应独立于会计报表编制人,从而保证审计工作客观公正。
(2)如何保持独立性
从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两个方面保持独立性。
在审计组织方面,保证审计组织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没有经济利害关系,审计组织有充分的经费和专门独立的经费来源;同时审计组织对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保持独立性做出规定和检查、保障机制。
在审计人员方面,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在审计过程中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独立客观地进行判断和表达意见,独立提交审计报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预和影响。
(3)审计权威性来源。
(1)相关法律的保证。即通过相关法律规定了审计的法律地位及审计结果的法律效力。(2)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审计产生于受托责任关系,资财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审计主体三方面构成了审计行为。审计主体对被审计的审计监督是经资财所有者授权或委托,并签有法律协议的,因此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审计主体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并提供必要条件。
(3)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与权威性是相辅相成的。权威性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必要条件,而独立性也是权威性的基础。审计主体独立的组织地位,独立的精神状态,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社会形象,树立了审计的权威性。
(4)如何保持权威性。
审计人员应注意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审计规范,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这样,才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审计的权威性。
A
2、P418 审计目标对于整个审计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试述审计目标对于审计过程的影响,同时以财务报表审计为例,说明审计目标与具体的审计测试方法之间的关系。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1)审计目标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具体说明审计目标对审计过程每个阶段工作的影响
(3)分别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审计目标,说明通常采用的测试方法是什么
答题要点:
(1)审计目标的概念及重要性。
审计目标是审计要达到的目的或者要回答的问题。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是审计的方向。
只有确定了审计目标,审计人员才有了审计的方向,审计最终才会得出结论。否则,审计活动是盲目的,审计的论点是分散的。
审计目标是划分审计业务类型的重要标志。
(2)审计目标的影响---审计目标对审计全过程都会产生影响,对于整个审计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在计划阶段,审计人员必须确定审计目标,审计目标的确定又会影响审计标准的选择,以及审计的范围和程序、方法的设计。
2.在实施阶段,审计人员要围绕审计目标收集审计证据,不断对审计证据进行评价和鉴定,如果发现所实施的审计程序不足以达到审计目标,审计人员还要考虑采用其他替代程序,补充收集证据。审计人员要根据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归纳,提出初步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3.在报告阶段,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目标编写审计报告,出具评价意见,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根据其对审计目标的影响程度来决定是否写入审计报告进行披露。
(3)审计的具体目标与所采取的测试方法的关系。
1.存在或发生。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是否存在,损益表所列示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是否确实发生。要达到这一目标,审计人员就需对存货进行实地现察或监督盘点,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对证明业务发生的凭证进行审阅等。
2.完整性。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在会计报表中应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进行了会计核算并在报表中进行了反映。检查业务记录的完整性时,审计人员需要对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和业务活动进行调查了解,要检查记录业务发生时的记录凭证,如检查发票存根,然后对照相关的会计记录以确认是否全部业务都进行了记录。
3.权利和义务。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的义务。为验证资产的权利有时需要获取资产权证,向银行或其他资产保管机关取得所有权方面的确认材料。在验证负债义务时,审计人员可以向债权单位函证或向被审计单位索取负债声明等。
4.计量与计算。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会计要素是否正确计量,按适当的金额进行核算,相关的计算是否正确。为达到这一目标,审计人员需要重新计算,或进行分析性复核,同时也要评价所使用会计计量政策的正确性。
5.合法性。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检查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前就要熟悉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实施
审查各项经济活动时都要关注其是否符合规定,而且在形成审计意见,作出审计决定时也要就其合法性作出决定。
6.揭示与披露。这个目标是指审计要认定会计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反映。为实现这一目标,审计人员要抽查有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和报表编制工作,看其会计处理及报表编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具体审计目标对审计测试措施具有直接影响。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方案时就要考虑采用何种审计方法或测试措施去达到每一个目标,并将其写入审计方案。在实施审计时,审计人员如果发觉使用某些措施未能实现规定的目标,就需考虑使用替代的审计程序。在审计终结阶段,审计人员要总结审计工作,评价审计目标是否达到,并决定发表何种审计意见。
A
3、P422 试述规范审计程序的重要意义。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审计程序的概念(2)规范审计程序的意义 答题要点:
(1)审计程序的概念
审计程序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接受审计任务后,组织审计资源,完成审计任务的全过程,包括计划、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
审计程序是保证实现审计目标的手段。只有设计并遵循合理、科学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才能收集到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对审计事项提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意见。
(2)规范审计程序的意义
规范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包括: 规范审计程序是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客观要求。只有设计出完善的、符合实际要求的审计程序,才能将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要求落实到审计工作各阶段、各环节和各步骤的始终。
规范审计程序是提高审计效率,减少资源消耗的有效途径。只有严格而又灵活的审计程序,才能将理论的或法定的程序与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职业判断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规范审计程序是依法审计,保障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合法权益的手段。审计人员应该依照法定审计程序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在可能发生的争议或诉讼中确定出一方的责任,保护另一方的利益。
B-A
4、P422 试述通用审计程序的内容和具体审计程序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
素。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通用审计程序的概念
(2)按照审计的三个阶段,分别论述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3)在通用审计程序的基础上,具体审计程序设计时考虑的因素 答题要点:
(1)通用审计程序的概念:
指通过研究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的特点而总结出来的适合各类审计项目的基本审计程序,如果审计人员按照基本审计程序来实施审计,则可以满足基本的审计目标。
(2)审计各阶段工作
审计程序基本都包括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1)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是: 确定被审计单位 确定要求进行审计的原因 确定审计的法律关系 配备审计人员 调查被审计
实施初步的分析性测试,确定重要性水平,评价固有风险 调查内部控制,评价控制风险 制定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2)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是: 实施内部控制测试 调整具体审计计划
实施分析性测试和详细的余额测试(3)审计报告阶段的主要工作是: 完成全部必要的外勤工作 分析、整理审计证据 汇总、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实施最后的分析性测试,评价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结果 编写并提交审计报告
不相关方面进行沟通,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3)设计审计程序应考虑的因素
审计目标:程序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不同审计目标需要相应的审计程序来保证 审计主体:审计工作的执行者,包括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不同的审计主体对审计程序不同要求
审计资源:审计组织可以用来人完成特定审计任务的人力、财力和时间的总称。充足的审计资源可以保证各类审计组织按照最理想的模式和需要选择地安排审计程序。
审计客体:审计组织在设计程序时,要在考虑成本效益的前提下,制定出详细得当的审计程序。
审计手段:审计手段的改变有时可以引起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变革。
不同审计组织对审计程序的特殊要求:在通用审计程序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审计目标对审计程序的特殊要求,再考虑不同审计组织对审计程序的特殊要求,才能合理地设计出适用的审计程序。
B
5、P427 试述审计证据的含义及质量特征要求。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审计证据的含义(2)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要求 答题要点: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说明审计事项真相,形成审计审计结论基础的证明性材料。审计证据的功能就是证明。
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1、充分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样本量有关。特别是对样本证据而言,证据应达到数量要求,同时样本项目还应具备代表性。
2、适当性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是对审计质量的衡量。审计证据是在支持审计结论方面具有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与审计事项及其具体审计目标之间具有实质性联系。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真实、可信。
A
6、P429 结合审计工作实际,说明选择和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应考虑的因素,以及常用的审计评价标准来源。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审计评价标准的概念
(2)选择和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3)常用的审计评价标准来源 答题要点:
(1)审计评价标准的概念:
审计评价标准也即审计依据,是进行审计时判断审计事项是与非、优与劣的准绳;是出具审计意见,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审计评价标准说明的是审计事项“应该达到的状态”或者“规范的做法”。没有评价标准,就没有审计结论,审计报告也无法理解。
(2)选择和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与审计目标的相关性。由于审计目标具体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层次不一,使得一个审计项目中的全部审计目标构成一个比较庞大的体系。选择和确定的审计评价标准必须与审计目标紧密相关;
客观性,审计评价标准必须是客观存在的;
可获得性,即审计评价标准是审计过程中可以获得的; 可靠性,审计评价标准必须是可靠的;
明确性,审计评价标准是明确具体的,是可以用来衡量具体审计事项的。(3)常用的审计评价标准来源: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通用的管理原则;同行业的先进做法;被审计单位制定的计划、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专家意见等。
A
7、P454 论述跟踪审计的特点和跟踪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1)跟踪审计的概念(2)跟踪审计的特点(3)跟踪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题要点:
(1)跟综审计的概念
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跟随审计事项实施过程而持续进行监督的一种审计方式。
跟踪审计是一种过程性审计,是在审计事项发生的全过程中分阶段、有重点实施审计的一种方式,是与结果审计相对应的。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审计方式,可以在各类型审计中有选择地运用。
(2)跟踪审计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