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

时间:2019-05-15 10:2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

第一篇: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锁钥(yuè)

埋单(mái)

訾毁(zǐ)

纵横捭阖(bǎi)B.缧绁(léi)

摈除(bìn)

叨扰(dāo)

数典忘祖(shǔ)C.盱眙(yū)

渐染(jiān)

央浼(měi)

大大落落(luō)D.狡狯(kuài)

悲恸(tòng)

桎梏(gǜ)

矫揉造作(jiáo)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中国这样的书生太多了,他们的理想都十分的好,却不懂韬光养辉之术,不愿意遵循世代相传的游戏规则,结果只能赍志以殁。

B.社交网站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是美国现下最有钱的富豪之一,但他从不烜富,连帽衫和拖鞋是他的最爱。

C.在我完全清醒地与人生诀别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义务急待我去履行,因为这个奇妙的国度,它如此友善地给我以憩息的场地.D.今天开展文明对话,旨在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解读、接触、辨认、了解、接纳,以消弭文明冲突的现实情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房姐”、“房叔”频频被曝光的背景下,新华网日前发表网文,质疑全国住房信息联网为何再三延缓。

B.8位四川达州本土的知名画家来到废止多年的车间,在断垣残壁中建起了“大修”艺术村。如今,已有60多名艺术家加盟。

C.回顾2012年的楼市政策,也可以套用“躺着也中枪”的说法,楼市基本没有出台大的调控政策,却被翻来覆去地说事。

D.面对日益升级的钓鱼岛争端问题,有分析人士指出,外交手段仍是解决钓鱼岛争端的优先途径,为避免战争,中国愿意同日本签写城下之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去年国庆,全国实施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结果众多旅客不但被堵在路上,而且还发生了不少事故。

B.我妈妈去年从台湾旅游回来,说那里太好玩了,领导人可以在电视里随便骂,还不会生气,气氛比快乐大本营还要欢乐。

C.未来两年,火星探测车“好奇”号将在火星夏普山上,利用激光射击各种岩石,目的是为了核实火星环境是否适合生物生存。

D.环保局发布信息称,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尚未对我国的环境和公众的健康造成影响,在我国境内尚未监测到核试验产生的任何放射性核素。

5.读图答题。(3分)

以上是“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图(每幅图片左侧为中国孩子,右侧为美国孩子)。请你根据图片内容,给中国的父母写一句建议性的话:

6.阅读【端正好】,将《琵琶行》(第一节)仿写成【端正好】。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琵琶行》(第一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4分)

7.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记录片引爆国人热情。与此同时,据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其中公款吃喝的粮食浪费现象尤为严重。这一现象被人称作“舌尖上的浪费”。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博大精深、美不胜收,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

(1)请为反对“舌尖上的浪费”拟一条公益广告语。(15字以内)(2分)(2)你认为该如何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请就此发表你的看法。(70字以内)(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12分)鸡汤类散文的游戏该歇了 胡子宏

“故事+感悟”的散文,便属于典型的鸡汤类散文。它的流行,首先要归结于数年前一本美国人写的畅销书《心灵鸡汤》风靡书市,小故事牵出了某种人生感悟,令人眼前一亮;与此同时,台湾的刘墉散文也以类似的文风赢得了不少读者。在国内,以刘燕敏为代表的“故事+感悟”的写作方式,被很多自由撰稿人所青睐和模仿。

通过一个故事,牵出一个道理,对于刚刚起步的文学爱好者而言,也许是个值得模仿的练笔模式。譬如,笔者在10年前写过一篇《每一个碴儿都有来历》:一个母亲把孩子碰得有碴儿的碗如获至宝地收藏着,别人很疑惑,这位母亲解释说,每一个碴儿都有来历。在这位母亲看来,每个碴儿都见证了孩子成长的片段。笔者接下来把人生挫折比喻成碴儿,又把碴儿比喻成精神财富。如此而已,貌似完美的小散文就写成了。

勿庸置疑,很多鸡汤类散文因其行文的隽永而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但是,对于写作者而言,如果死拉硬拽地照搬那种写作模式,就很容易使文学创作误入歧途。有些作者遇到了一些貌似生动的故事或典故,就大段地搬来,讲完了故事,便似有感悟,说些“饿了就该吃饭”的废话式哲理。这样的写作,不仅很少有文学创作的成分,而且更近乎一种贻笑大方的文字游戏。说严重些,大段地搬用别人的故事,不啻为一种变相的抄袭。

显然,很多鸡汤类散文的致命缺陷便是主题的牵强附会,表面上很耐读,其实却在胡扯淡。目前,书市上流行着不少“小故事大哲理”的丛书。某些文笔优美的散文,尽管能够使读者有一种陶醉感,但是,诸如“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哲理,能起到多少所谓的励志作用呢?这样的文字就像可口的饮料,读得很顺畅,却毫无营养价值。它们在情节上似曾相识,在结构上大同小异,让人读得发腻,读得坏了胃口。

若非刻骨铭心的人生体验,怎么会得出极具哲理性的感悟呢?比起那些引用外国故事或者宗教典故而无病呻吟的文字,那些讲述作者亲历、阐发作者内心真实感情的散文,才对读者具有感染力。作为读者,笔者更喜欢史铁生在轮椅上的命运思考,更青睐毕淑敏在高山雪原中的人生历练,更欣赏张丽钧在三尺讲台上对晚辈学生的真情讲述。

令人欣慰的是,《青年文摘·彩版》2006年约稿函中说:“如今,太多的文摘杂志基本上都是“心灵鸡汤”———绝症啊,车祸啊,哑巴父亲啊,疯子母亲啊,再加上一些生硬的励志故事,浅薄的小哲理等内容。这类杂志,都是在制造感动,编造幸福。《青年文摘·彩版》绝不带你一起做梦。我们试图做到:态度务实,头脑清晰,锋芒逼人,思维超标。一个人被浸泡在虚伪的感动之中,注定实现不了梦想。”

还好,鸡汤类散文所体现出的蛊惑人心的文字游戏,终于被人识破,开始日落西山了。8.下面对“鸡汤类散文”的表述不正确一项是()A.“鸡汤类散文”典型的写作模式是“故事+感悟”。

B.“鸡汤类散文”的流行归结于数年前一本美国人写的畅销书《心灵鸡汤》风靡书市。C.很多“鸡汤类散文”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是因其行文的隽永。D.“鸡汤类散文”玩弄文字游戏,开始日落西山了。9.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故事+感悟”的写作模式,对于刚刚起步的文学爱好者而言,是个值得模仿的练笔模式。

B.某些文笔优美的散文,尽管能够使读者有一种陶醉感,但是,它们在情节上似曾相识,在结构上大同小异。

C.作者认为,史铁生在轮椅上的对命运思考,毕淑敏在高山雪原中的人生历练,张丽钧在三尺讲台上对晚辈学生的真情讲述更能感染读者。

D.《青年文摘·彩版》决心以务实的态度,摈弃制造感动、编造幸福的“心灵鸡汤”式的文章。

10.结合文本,请概括“鸡汤类散文的游戏该歇了”的原因。(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野姜花 林清玄

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循香而往,发现有一位卖花的老人正在推销他从山上采来的野姜花,每一把有五枝花,一把十块钱。

老人说他的家住在山坡上,他每天出去种作的时候,总要经过横生着野姜花的坡地,从来不觉得野姜花有什么珍贵。只觉得这种花有一种特别的香。今年秋天,他种田累了,依在村旁午睡,睡醒后发现满腹的香气,清新的空气格外香甜。老人想:这种长在野地里的香花,说不定有人喜欢,于是他剪了一百把野姜花到通化街来卖,总在一小时内就卖光了,老人说:“台北爱花的人真不少,卖花比种田好赚哩!”

我买了十把野姜花,想到这位可爱的老人,也记起买野花的人可能是爱花的,可能其中也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就像听一首老歌,那歌已经远去了,声音则留下来,每一次听老歌,我就想起当年那些同唱一首老歌的朋友,他们的星云四散,使那些老歌更显得韵味深长。

第一次认识野姜花的可爱,是许多年前的经验,我们在木栅醉梦溪散步,一位少女告诉我:“野姜花的花像极了停在绿树上的小白蛱蝶,而野姜花的叶则像船一样,随时准备出航向远方。”然后我们相偕坐在桥上,把摘来的野姜花一瓣瓣飘下溪里,真像蝴蝶翩翩;将叶子掷向溪里,平平随溪水流去,也真像一条绿色的小舟。女孩并且告诉我:“有淡褐色眼珠的男人都注定要流浪的。”然后我们轻轻的告别,从未再相见。

如今,岁月像蝴蝶飞过、像小舟流去,我也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流浪岁月,仅剩野姜花的兴谢在每年的秋天让人神伤。后来我住在木栅山上,就在屋后不远处有一个荒废的小屋,春天里月桃花像一串晶白的珍珠垂在各处,秋风一吹,野姜花的白色精灵则迎风飞展。我常在那颓落的墙脚独坐,一坐便是一个下午,感觉到秋天的心情可以用两句诗来形容:“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

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像远远的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我想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有许多珍贵的经验。

有一次赶火车要去见远方的友人,在火车站前被一位卖水仙花的小孩拦住,硬要叫人买花,我买了一大束水仙花,没想到那束水仙花成为最好的礼物,朋友每回来信都提起那束水仙,说:“没想到你这么有心!”

又有一次要去看一位女长辈,这位老妇年轻时曾有过美丽辉煌的时光,我走进巷子时突然灵机一动,折回花店买了一束玫瑰,一共九朵。我说:“青春长久。”竟把她激动得眼中含泪,她说:“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没有人送我玫瑰了,没想到,真是没想到还有人送我玫瑰。”说完她就轻轻啜泣起来,我几乎在这种心情中看岁月蹑足如猫步,无声悄然走过,隔了两星期我去看她,那些玫瑰犹未谢尽,原来她把玫瑰连着花瓶冰在冰箱里,想要捉住青春的最后,看得让人心疼。

每天上班的时候,我会路过复兴甫路,就在复兴南路和南京东路的快车道上,时常有一些卖玉兰花的人,有小孩、有少女,也有中年妇人,他们将四朵玉兰花串成一串,车子经过时就敲着你的车窗说:“先生,买一串香的玉兰花。”使得我每天买一串玉兰花成为习惯,我喜欢那样的感觉——有人敲车窗卖给你一串花,而后天涯相错,好像走过一条乡村的道路,沿路都是花香鸟语。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东部的东澳乡旅行,所有走苏花公路的车子都要在那里错车。有一位长着一对大眼睛的山地小男孩卖着他从山上采回来的野百合,那些开在深山里的百合花显得特别小巧,还放散着淡淡的香气。我买了所有的野百合,坐在沿海的窗口,看着远方海的湛蓝及眼前百合的洁白,突然兴起一种想法,这些百合开在深山里是很孤独的,唯其有人欣赏它的美和它的香才增显了它存在的意义,再好的花开在山里,如果没有被人望见就谢去,便减损了它的美。

因此,我总是感谢那些卖花的人,他们和我原来都是不相识的,因为有了花魂,我们竟可以在任何时地有了灵犀一点,小小的一把花想起来自有它的魁力。

当我们在随意行路的时候,遇到卖花的人,也许花很少的钱买一把花,有时候留着自己欣赏,有时候送给朋友,不论怎么样处理,总会值回花价的。

11.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

(2)春天里月桃花像一串晶白的珍珠垂在各处,秋风一吹,野姜花的白色精灵则迎风飞展。

12.文中少女“有淡褐色眼珠的男人都注定要流浪的”一句话,有什么含义?(2分)13.“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一名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14.文章较大篇幅写了买水仙、玫瑰、百合等经历,却以“野姜花”为题,试简析其妙处。(4分)

15.文末一句“也许花很少的钱买一把花,有时候留着自己欣赏,有时候送给朋友,不论怎么样处理,总会值回花价的”,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青霞先生文集序(明)茅坤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宣、大数告警,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寇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寇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以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注】青霞先生:沈炼(1507—1557),字纯甫,号青霞,会稽(今绍兴)人。明嘉靖进士,官绵衣卫经历。为人刚直,遭严嵩等奸臣陷害而死。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

诋:抨击 B.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

家:安家 C.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

遗:赠送 D.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

当:符合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及飞一镞以相抗

不赂者以赂者丧

B.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贾谊之疏疑于激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无不酸鼻而流涕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是作者为青霞文集作的序,其着重所写,却不在青霞先生的诗文,而是他的生平和为人。即使写他的诗文,也不重文词而重其内在精神。B.沈青霞被流放塞外以后,眼见边患之严重,边民之惨苦,以及边塞将领的怯于御敌却勇于屠民、蒙蔽朝廷,心怀悲愤,数度哭泣感叹,并将情感宣泄在诗文中。

C.作者认为沈青霞的诗文讥刺时政,乃志士之作。作者还拿它与历史上屈原等人的作品类比,并与《诗经》对比,认为它们都是抒发怨愤之作,不像《诗经》那样中正平和。

D.本文写沈青霞其人其文,作者也胸襟毕露,其崇敬、痛惜、愤恨,也汇成一股苍劲激越之气,流转于字里行间,纵贯于文章的始末,从而产生了感人的艺术力量。

1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君 故 以 直 谏 为 重 于 时 而 其 所 著 为 诗 歌 文 章 又 多 所 讥 刺 稍 稍 传 播 上 下 震 恐 始出 死 力 相 煽 构 而 君 之 祸 作 矣

20.把文中画线的名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3分)

(2)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宫怨

(唐)李益

露湿睛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①。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②一夜长。宫怨

(唐)司马札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注:①昭阳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居处。②长门宫,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的居处。21.“柳色参差掩画楼”中“参差”一词用语精炼,不但写出了宫柳的,而且表现出它的。(2分)

22.同是表现“宫女愁怨”,两诗的主要手法不同,请作简要赏析。(5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楼上》)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23.第一段文字中画线名所反映的思想与孔子的“忠恕”思想是一致的,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忠恕”思想。(2分)

忠:

恕:

24.上述语言集中反映了孟子和有若的什么思想?请概括,并结合所学,对此作简要评析。(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子曰:道之以政。(《论语》)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渤《滕王阁序》)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王实甫《长亭送别》)

(5),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材料一】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冰心 【材料二】我很重要。——毕淑敏

【材料三】不要只看见别人眼中的刺,因为自己眼中也有一根梁。——《圣经》

人生活在世上,随时都会和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打交道。如何认识自我、看待他人,会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和事业。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你对此又有怎样的看法?

试以“自我和他人”为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第二篇:2018年4月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

2018 年4 月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

语文试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人民公仆(pú),一定要牢记堤溃(kuì)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

B.这种朋友大概就是古人所谓的诤(zhēng)友,甚至畏友了。可惜美中不足,你总觉得,他身上有一个.窍没打通,因此无法豁(huî)然恍然,具备充分的现实感。.C.霍金被查出罹(lí)患无法治愈的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甚至被迫坐上了轮椅。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颓委。他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用轮椅轧(yà)过自己讨厌的人的脚趾头。.D.当下,以网络外卖订(dìng)餐为代表的“互联网+食品”新业态方兴未艾(yì),在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简洁的消费服务的同时,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困扰和挑战。【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题中B项,诤zhèng友;C项,颓萎;D项,方兴未艾ài,简捷。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雷军做事很谨慎。据说马云刚开始找他融资的时候,他觉得:“这人獐头鼠目的,满嘴跑火车,是不是做....过传销?”“说的项目这么大,怎么看都觉得是骗子!”所以,当时虽然马云说得天花乱坠,他还是拒绝了。....雷军说,他做投资的原则很鲜明,就是他只投熟人。如果有像当年马化腾让他购买QQ(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通信软件)的情况,他也不会投资。因为首先他和马化腾不熟悉,不知道是不是来圈他的钱; 其二,他对当时的QQ的前景堪忧。当然也有雷军舍得投钱的。比如,雷军于2005 年4 月给予YY(一款语音软件)..创始人李学凌100 万美元的天使投资。他用了三年时间观察李学凌的为人,才肯把这笔钱投给他。..A.獐头鼠目

B.天花乱坠

C.堪忧

D.为人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 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堪忧”是令人担忧的意思,与“对„„的前景”不能搭配,此处可用“感到忧虑”。獐头鼠目:像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猾。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为人:指做人处事的态度。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囚徒困境”的特定假设是把参与者结构化假设“利己”、“理性”代表了一种标准彭 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寻求最短刑期为唯一的利已目的。

B.制度和那些复杂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需要结合行为当事人的情况具体地分析,很难给出单

一、明确的答案。

C.在中国的历史上,僪家重视“礼乐”。一方面建立如“礼”这样的制度,另一方面也来取像“乐”这样的措施来教化人心。

D.二00七年十二月,《读书》编辑部与何香凝美术馆当代艺术中心共同举办了《视觉遗产: 政治学还是艺术史? 》为主题的座谈会。【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题中A项,“利己”、“理性”间的顿号要去掉。B项,据“需要结合行为当事„„”句可知“制度和那些复杂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不是设问句,只作“需要结合行为当„„的主语,故“么”字后的问号应去掉,或改用逗号。D项,书名号当为引号。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武大靖以39秒584 的成绩夺冠,并打破了由他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为中国代表团获得了平昌冬奥会的首枚金牌。

B.会议要求,要深化规划体系和完善规划内容,尽快研究提出支持雄安新区加快改革开放的措施,适时启动一批基础性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新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C.家风传统、亲情牵挂、故土情结、孝悌观念,这些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道德因子,不仅显示出反哺个人、黏合家庭、软化社会的强大魅力,而且并未因为现代浪潮的冲击而沉没。

D.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深入总结《网络安全法》等法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进行认真研究,针对互联网发展的新特点,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答案】A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点睛:不合逻辑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并列不当、否定不当、主客倒置和不合生活事实。句子中出现“和”“等”或顿号注意查找因并列不当或不能包含等因素引起的逻辑错误。见到否定词语,反问句及表示否定意思的词语,查找因否定不当而造成的逻辑错误。见到“被”“受”“对”“对于”等表示主客关系的词语注意查找因主客倒置而引起的逻辑错误。此题C项逻辑语序不当。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说明性文字的内容。(不超过25个字)

纬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一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千天,如大连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石家庄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沧州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沧州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答案】纬度相同,船海地区比内陆春天来得晚。

6.请根据下面这个故事概要的开端与发展部分,补写高潮与结局部分。要求: 前后内容协调且有波折,不少于80字。十年前,他还是个贫穷山区的八九岁的贫困少年。在阅读中,他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与神秘,十分向往亲眼看一看大海。(开端)他听从老师的教诲,勤奋读书,成绩优异,有望走出大山,走近大海。(发展)【答案】答案示例: 不幸的是,他患上了重病,无钱治疗,看海无望,老师与亲友通过微信等媒体向社会募捐。(高潮)他得到了数助,治愈了重病,考取了一所滨海的大学。十年之后,他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海旁边。(结局)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扩展语句的能力,扩展语句的题目有词语型扩展、句子型扩展、话题性扩展,扩展时注意首先根据所给内容明确表达方式,是叙述、说明、议论还是描写抒情,叙述注意要点交代清楚、说明注意特征、功效、用途等明确,议论注意观点明确,抒情注意情感真挚、描写注意意境的创设。一般扩展语句都要修辞的要求,注意把握。此题语境扩展,要求补充高潮和结局,此题注意文章的波澜,在中间出现一些差错,作为高潮,然后最终实现愿望作为结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要接受并欣赏一种艺术,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那就是需要逐渐地去适应,去熟悉,去习惯,去理解,这样,才能培养起对它的兴趣,引发起对它的爱好。接受并欣赏京戏,尤其需要这样一种过程。如果说任何艺术都有它特定的语言,那么以虚拟性程式化为手段、以写意为表现形态的京戏的特定语言,就是比较难以接受的艺术语言之一。观众要接受京剧,就先要使京剧的特定语言在自己心中有一个破译过程。这种过程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熏陶,才能慢慢习惯起来。

三十年代,抗战前戏剧界有过一次关于京剧的讨论。当时一般人多把京剧说成象征艺术。我认为这并不妥当。京剧的唱念做打,以及包括服饰、道具、布景等等在内的虚拟性程式化,不是公式化,也不是象征化,而是一种具有民族艺术特点的写意性表演体系。中国艺术讲究含蓄,讲究意会,所谓“意到笔不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等大量艺术格言,都是需要从写意这一特点出发才能理解,才能解释的。最明显的就是写意画,这是人人熟知的。如齐白石画虾、画鱼,并不画水。但通过虾和鱼的生动游姿,你可以感觉到它们是在水中悠然嬉戏。画师不画水,欣赏者可以清楚无误地感到水的存在。这就是通过写意手法取得的效应。中国戏曲的特点也是写意的。在戏曲舞台上任何写实的东西都变成实中有虚和以虚代实的写意性的表现。上楼不需要楼梯,上马没有真的马,《空城计》中诸葛亮站在一块幕布后,幕布就是高矗的城墙。司马懿带领的四龙套代表一支庞大军队。一桌两椅的简单道具,在不同的场合,可以作山,可以作门,可以作窑洞,可以作织机。这种写意性的虚拟性手法,打破了西方古典主义的三一律。舞台不受三面墙的拘宥,使时间空间有大幅度的回旋余地,可以自由舒展,舞台调度有了极大的灵活性。如果剧情需要,演员在台上跑圆场,就可以表示长途跋涉,经过了万水千山。两个演员在台上,不用布景隔开,就可以表示一个在室内,一个在室外,各自看不见对方。在京剧同一舞台上,无需凭借舞台装置,就可成为各种不同的 处所,或为宫股,或为茅舍,或为通衢,或为荒郊,或为山林,或为河流,观众一看就明白,并且马上进入境界。现在有些京剧的改革引进话剧表演和布景,硬把写实的东西强加进去,结果就破坏了京剧以虚拟性程式化为手段的写意表演体系,变成了话剧加唱式的不伦不类的东西。

戏改是必须的。但现在各剧种都在改革,而改的结果却弄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像大家通婚,由不同家族变为一个家族。这一情况又好像各种不同品种、不同味道的西瓜,互相串来串去,都变成品种相同、味道一样的西瓜似的。用一句北京话来说,这叫“串秧子”。艺术的生命在于多样化。所有的戏剧变成单一的格调,那不是在发展而是在衰落。

(选自王元化《京剧札记》,有刪改)

7.下列对“写意手法”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齐白石画虾、画鱼,虽然并不画水。但通过虾和鱼的生动游姿,就可以表现出它们在水中悠游嬉戏。B.《空城计》中诸葛亮站在一块幕布后,这幕布就是高矗的城墙; 司马懿带领的四龙套代表 的是一支庞大军队。

C.演员在台上跑圆场,既可以表示上楼,也可以表示上马。两个演员在台上,不用布景隔开,就可以表示一个在室内,一个在室外,各自看不见对方。

D.在京剧同一舞台上,各种不同的处所一一宫殿、茅舍、通衢、荒郊、山林、河流皆可以不凭借舞台装置就加以表现。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京剧是一种象征化的具有民族艺术特点的写意型表演体系,这“写意”二字,抓住了京剧艺术的神髓。B.京剧舞台上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语,不论是表演上的唱念做打,还是情节上的悲欢离合,都在同一个舞台空间里完成,却可以让观众觉得有无数个意境在眼前显现。

C.西方古典主义的三一律,要求一出戏的地点在同一个场景,舞台受三面墙的拘宥,所以演员的表演不能够做到自由舒展。

D.现在京剧的改革引进话剧表演和布景,写实的东西加进去,结果就破坏了京剧的写意表演体系,变成了话剧加唱式的不伦不类的东西。

9.作者说:“戏改是必须的。”请根据原文,概括京剧改革的两个原则。【答案】7.C

8.B

9.①不能破坏京剧以虚拟性程式化为手段 的写意表演体系; ②必须保持京剧自身的特点。【解析】

7.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 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C项,原文“演员在台上跑圆场,既可以表示上楼,也可以表示上马”,京剧写意手法中跑圆场不表示上楼、上马。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8.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京剧不是象征化的表演体系;C项,强加因果,原文没有这样的结论;D项,作者认为“有些京剧的改革”“硬把写实的东西强加进去”,才变得不伦不类。

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京剧改革的两个原则,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结果就破坏了京剧以虚拟性程式化为手段的写意表演体系”“但现在各剧种都在改革,而改的结果却弄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像大家通婚,由不同家族变为一个家族”概括答题要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老牛倌儿 刘章

(1)老牛信儿又叫大下巴。他姓吴,他们那辈人中间那个字是“玉”,老牛倌儿名字的第三字,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不知道,上点年岁的人知道的也不多,我因在村里管过户籍,还记得,那是个“琢”宇,取玉琢成器之意,很讲究。老牛倌儿应该说是璞玉,究竟琢成器也未,我不敢妄加评断。老牛倌儿是他的一生职务,大下巴则是他的面部特征。如果跟时下一样把名宇和职称连起来,应该是吴玉琢老牛倌儿。

(2)打从我记事起老牛倌就放牛。

(3)听老人说,他的父亲日子过得很不错,他从牙牙学语开始就念书,念到十五六岁,什么《百家姓》《千字文》《名贤集》以及“五经四书”都念过。人说老牛倌儿是喝墨水儿长大的。说他喝墨水不只是读书的意思,他是真喝。据说他是笨而好学,背书背不下,就把砚台里的墨汁喝下。可惜他头大脚轻,干活没力气,书上的字会背不会写,不要说写文书、状纸,写信也不行,只好放牛。实际上他是放了一辈子牛,是从小牛倌儿晋升到老牛倌儿的。按理说小牛倌儿应先升到大牛倌儿,因为他只能放四五头牛,再多了放不过来,追不上,他隔过了这一级。他也从未当过羊倌儿,因为山羊攀岩越岭,他追不上,不能胜任。

(4)他放牛很少上山,都是在河边上、地沿上。他放牛的时候,头戴一顶草帽,身披椴麻蓑衣,怀抱一根荆木棍(他从不用鞭,他说放牛也是教,老师都是用教棍。他说得对,秦始皇就是老师用荆棍教成器 的①),手捧一本书,两只眼睛笑眯眯地从牛背移到书页上,从书页移到牛背上。牛背也是书,书也是牛背。偶尔吆喝一声:“黄黄犍犍子——回回来!”“花花腰腰子……”除此,便是摇头晃脑咕咕哝哝地念书。他口吃,念书不口吃,小时候只觉得他念书的样子很好看,声音也很好听,像唱歌,听不懂他唱的是什么。直到我读高中暑假回家,才听他咏的是《诗经·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5)那情景我至今还记得,流水溅溅,书生悠悠,群牛吻地,老翁鹤立。..(6)孩子们淘气,有时冷不防去扳他的下巴,他从不用粗话骂人,总说:“咳咳,不不懂懂得仁仁义义礼智信信……大下巴颤抖着,像小簸箕在扇动。

(7)人都说老牛倌儿仁义。有些放牛放羊的,摘瓜掠枣儿,掰棒子去烧吃,偷老倭瓜,掏瓤子,再装上爬豆成红小豆用筹火烧熟去吃。老牛倌儿不,他不动一瓜一枣儿,闲时还在地边拔拔草,把瓜秧往风凉地方引。有一回,他的牛吃了老刘家的庄稼,他去找人家道歉,进了门笑眉笑眼,下巴抖动着:“大大兄兄弟,牛——大大兄兄弟,牛——”主人看他着急,忙说:“大哥,唱。”他悠悠唱道:“牛吃庄稼了……”..主人一笑了之。

(8)我在承德高中读书,当时是村里第一个高中生,被村里人看成大秀才。寒暑假回家,老牛倌常在河边拦住我,问字,稀奇古怪,一问一个愣。例如,我们那儿形容跌跟头挨摔是“坡伊呀”,这个字该怎么写? 我说可以用两个字拼在一块儿,他摇头,说古书上没这个写法,都是单个字儿。我无可奈何。

(9)有一回他拦住我,让我到承德千万要给他买一部《掏灰耙造反》,我说没有这样一部书,他很伤心,颤抖着大下巴,老泪纵横。我头次见他脸色那么难看,下巴拉得更长了。他说,人们都瞒着他,不帮这个忙。我大惑不解,问被人称为大先生的叔父是怎么回事,叔父说,这个根本没有的书,老牛倌儿托他买半辈子了。

(10)原来老牛倌儿有个侄子死了,他的一个堂弟要娶侄媳为妻,寡妇哭坟的时候,叔公跪在一旁祷告说:“我的大侄子啊,你可别回家欺床啊,你媳妇跟我了。”惹得侄媳大骂一顿。这事传到老牛倌儿耳里,气得发昏,他骂堂弟太不懂仁义礼智信了!有人跟他开玩笑说:“这不新鲜,有一部书专门写这种事叫《掏灰耙造反》。”他便信以为真,惦在心里托人买。

(11)唉,这个老牛倌儿,这个吴玉琢啊!(12)老牛倌儿死了,他的名宇没有死。

(13)谁家要是不想让孩子读书,就说:“不成器的念书也没有用,老牛倌儿念了四书五经,还不是放了一辈子牛!”

(14)谁家想让孩子念书,就说:“念书总比不念书强,看人家老牛倌儿,连吆喝牛也不用脏话,一 辈子没动人一瓜一枣儿。”

(15)关于老牛倌儿,有不同的议论,没有共同的结论。

(选自《美文》2017年第9期,有删改)

【注】①赢政幼时的老师,教育认真、要求严格。赢政若不完成功课,就用荆条揍他,后赢政终成大器,成了秦始皇。

10.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书生悠悠: ..(2)悠悠唱道: ..11.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2.文章九、十两段写老牛倌儿买书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13.请结合全文探究“老牛倌儿死了,他的名字没有死“这句话的意蕴。【答案】10.(1)形容老牛倌儿放牛念书时的从容自在。

(2)指老牛倌儿一改先前慌忙结巴,缓慢从容地将“牛吃庄稼了”一句唱了出来。

11.(1)多角度描写牛倌儿的形象: ①外貌描写,“头戴”“身披”等词句表现牛佰的质朴; ②动作描写,“怀抱”“手捧”等词句表现牛信热爱放牛、热爱读书、热爱教育; ③神态描写,“笑眯眯”“移”等词句生动地刻画出牛倌儿对书的痴迷。(2)排比句式:“头戴”四句,构成排比,短促、整齐、有力。(3)借助注释、评说,表达叙事者的看法: 括号内引用的牛信的说法及泰始皇成器的故事,“牛背也是书,书也是牛背”的评说,都表达了叙事者对牛信的肯定。

12.①既突显了牛倌对“仁义礼智信”的执着追求,也表现出他的单纯。②照应前文“仁义礼智信”的情节,为下文写人们对老牛信的议论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13.①老牛倌儿虽然死了,但他一直为人们议论者,成为争议人物。②老牛倌儿的人生,一直影响着后人,或正面或反面。②老牛倌儿在世时恪守“仁义礼智信”的人品,这令后人缅怀。③老牛倌儿先天愚笨,读书不成其功,却深得“仁义礼智信”之要并身体力行,值得后人学习与反思。④对老牛倌的议论不止,意味着当下人们对“仁义礼智信”价值、对教育的价值有不同的看法,这令人深思。【解析】

10.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结合词语所在的句子作答,此题“书生悠悠”形容老牛倌儿放牛念书时的从容自在;缓慢从容地将“牛“悠悠唱道”指老牛倌儿一改先前慌忙结巴,吃庄稼了”一句唱了出来。1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文章的句子的题目,重点注意句子中所运用的手法,句中“头戴”“身披”外貌描写;“怀抱”“手捧”动作描写;“笑眯眯”“移”神态描写,可见是从多角度描写人物。从修辞看“头戴”四句,构成排比,短促、整齐、有力。

点睛:赏析语句实际就是分析语句的含义和艺术手法,在小说中的含义注意是反应人物的性格特征,手法除一般的手法对比、衬托、抑扬等表现手法和基本的修辞之外还要注意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是正侧面描写的结合,正面主要是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层面注意是次要人物和环境的烘托渲染等,答题时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

1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语段作用的题目,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此题从内容看,既突显了牛倌对“仁义礼智信”的执着追求,也表现出他的单纯;从结构看,照应前文“仁义礼智信”的情节,为下文写人们对老牛信的议论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1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文中重点句子的意蕴的题目,要求探究“老牛倌儿死了,他的名字没有死”这句话的意蕴,注意分析“他的名字没有死”的原因,注意从他一直为人们议论者,成为争议人物;一直影响着后人,或正面或反面;老牛倌儿在世时恪守“仁义礼智信”的人品,这令后人缅怀;老牛倌儿先天愚笨,读书不成其功,却深得“仁义礼智信”之要并身体力行,值得后人学习与反思;对老牛倌的议论不止,意味着当下人们对“仁义礼智信”价值、对教育的价值有不同的看法,这令人深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范蠡进谏日:“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①王曰:“为三者,秦何?“ 对曰:“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不同,蠡不敢言。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天时不作,弗为人客;人事不起,弗为之始。今君王.未盈而溢,未胜而骄,不劳而矜其功,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王弗听。

范蠡进谏曰:“夫勇者,逆德也; 兵者,凶器也; 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始于人者,人之所卒也。淫佚之事,上帝之禁也。先行此者,不利。”王曰:“无!是貳言②也,吾已断之矣!”.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不胜,栖于会稽。. 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吾不用子之言,以至于此,为之奈何?”范蠡对曰:“君王其忘之乎? 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曰:“与人奈何?”对曰:“卑辞尊礼,玩好女乐,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与之市。”王曰:“诺。”乃命大夫种行成于吴,曰:“请士女女于士,大夫女女于大夫,随.之以国家之重器。”吴人不许。大夫种来而复往,曰:“请委管籥③”,属国家,以身随之,君王制之。”.吴人许诺。王曰:“蠡为我守于国。”对曰:“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王曰:“诺。”令大夫种守于国,与范蠡入宦于吴。

三年,而吴人遣之归。及至于国,王问于范蠡曰:“节事奈何?”对日:“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毫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时不至,不可强生; 事不究,不可强成。自若以处,以度天下,待其来者而正之,因时之所宜而定之。同男女之功,除民之害,以避天殃。田野开辟,府仓实,民众般。无旷其众,以为乱梯。时将有反,事将有间,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事无间,时无反,则抚民保教以须之。”

王曰:“不穀之国家,蠡之国家也,蠡其图之!”

(选自《国语·越语下》,有删节)

【注】 ①持盈: 保持昌盛富强。定倾: 转危为安。节事: 节制行事。②贰言: 惑乱视听的言语,异议。③委管籥: 把越国国库的钥匙都交给吴王。委: 交出。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弗为人客 作: 兴起 A.天时不作. 溢: 水漫出来 B.今君王未盈而溢.也 卒: 终,结束 C.人之所卒.于士 女: 以女嫁人 D.请士女女.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会稽 室西连于中闺 A.不胜,栖于..国家之重器 醉则更相枕以卧 B.随之以..时之所宜而定之 不如因善遇之 C.因..可以有天下之成利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D.乃..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从勾践即位三年便欲进攻吴国,虽有范蠡两次进谏,仍一意孤行,导致兵败五湖,不得不退守会稽山写起的。

B.文中写范蠡为勾践谋划复兴国家之道,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他主张顺应自然,掌握规律,发展生产,终于使越国逐渐繁荣昌盛起来。

C.范蠡主张的“与天”“与人”“与地”思想并不是消极出世的思想,而是根据自然规律和形势变化采取积极的措施。

D.本文以记言为主。在此前提下,却能要言不烦地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越王勾践纳谏的始末,表现其知错能改、折节下士的可贵品质。17.用“/”给文章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2)不穀之国家,蠡之国家也,蠡其图之!【答案】14.B

15.D

16.B

17.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方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

18.(1)在国境以外,(制订)对抗他国的策略,(做成)需要当机立断的事,文种也比不上我。(2)我的国家就是你范蠡的国家,范蠡你一定要好好治理它!(或“我的国家就是你范蠡的国家,你可要好好谋划!”)【解析】

14.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溢:自满。

15.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 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D项,副词,才;A项,介词,在/介词,与、跟;B项,介词,把/连词,表修饰;C项,介词,根据/介词,趁着。

1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B项,“终于使越国逐渐繁荣昌盛起来”错,变未然为已然,此处还只是范蠡的建议。

17.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唯”用在句首,前面断开;“其事”新的陈述对象,前面断开;“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并列,中间断开,“美恶”新的对象,前面断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18.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四封:国境;敌:对抗;立断:当机立断;不穀:我的国家;其:一定要;图:治理。参考译文:

越王勾践当国君的第三年就想进攻吴国,范蠡进见劝阻他说:“治理国家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国势昌盛时应考虑如何长期保持; 遇到倾覆的威胁时应考虑如何转危为安; 还要采取适当的有节制的政治措施,做到有条不紊。”勾践说:“怎么去做这三件事? ” 范蠡回答说:“保持昌盈,就要效法上天; 扶危定倾,就要谦卑自处,效法人道; 措施有节制,就要效法大地。君王假如不问,我是不敢说的。天道盈满但不过分; 大气充塞宇宙,使万物生存,但天并不骄傲; 日月四时,运行不已,极为勤劳,却并不夸耀自己的功勋。帝王根据天时行动,叫做守时。上天没有对敌国降下灾殃,就不要进攻敌国; 敌国百姓没有发生内乱,也不要首先挑起争端。现在越国国力还没有殷实富强,君王就有了过分的野心; 还没有兴盛就骄做起来; 并不勤劳就夸耀自己的功勋; 吴国没有天灾,您就要进攻人家; 吴国百姓还没有发生内乱,您就耍挑衅去讨伐人家,这既违背天意,又不顺乎人情。君王假如去进攻吴国,不仅危害君王的自身安全,而且 对国家有妨害。”勾践不采纳范蠡的意见。

范蠡再一次进见勾践并劝阻他说:“勇于攻战,夺取别国土地,是一种反常背德的行为:战争,是人事中最后的一种手段,是下策。首先暗中策划、违反德行、喜欢动用武力挑起战争的人,他最后也一定会被人打垮; 做越轨过分的事,是上天所禁止的。先干这种事的人不会得到好处。”越王说:“不要说啦!你这是惑乱视听的言论。我已经下定决心了!”勾践断然起兵伐吴,和吴国在五湖交战; 被吴军打败,退守在会稽山上。

越王召见范蠡,问他说:“我没有听从您的劝告,才到了这种地步,这可怎么办呢?”范蠡回答说:“君生您忘记了吗? 保持昌盛要效法上天,扶危定倾要谦卑自处、尊重别人,措施有节制要效法大地。”越王问道:“怎样尊重别人呢?”范蠡回答说; “要用谦卑的言辞、恭敬的礼节向吴王道歉,还送去珍宝和歌舞伎,尊称吴王为天王。这样做,吴王还不肯罢休,你就把自己也赔给他,去给他服役吧!”越王说:“就这样做吧!”于是派大夫文种到越国去求和,说:“越国愿意把士人的女儿都送给贵国的士做婢妾,大夫的女儿都送绘贵国的大夫做婢妾,接着就把越国的宝器都献给吴国。”吴国不答应讲和。大夫文种回国复命后又去求和,说:“越王愿意把国库的钥匙交出来,把整个国家托付给贵国,自己亲自到贵国,听凭吴王处置。”吴国答应了。越王对范蠡说:“你替我看守国家吧。”范蠡回答说:“在国境以内,治理百姓的事,我比不上文种。在国境以外,(制订)对抗他国的筑略,(做成)需要当机立断的事; 文种也比不上我。”越王说:“好吧。”于是就叫文种留守在越国,自己带着范蠡到吴国给吴王做臣仆。

三年后,吴王打发他们回国。一回到越国,越王就向范蠡请教说: “怎样才能做到措施有节制?”范蠡回答说:“措施有节制就要效法大地。只有大地能包容万物成为一个整体,养育万物不失时机。它生长万物,畜养飞禽走兽,然后享受它应得的名声和利益。万物不论好坏,都使之成长以养活人的生命。时令不到,万物不能勉强生长; 人事没有到最终的转折点,也不能勉强完成。顺乎自然地处于当世,对天下事有适当的推测估计,等待时机到来时就把不利于自己的局面扭转过来,根据对自己最适宜的情况把已扭转的局面予以巩固。君王应和男女百姓共同从事耕织,消除百姓的祸害,以防止上天降下灾殃。还要开辟荒地,充实仓库,让百姓富足。不要让民众旷时废业,以致成为祸乱的因由。天时将会有反复,吴国的事情也会有间隙可乘,只有懂得天地的常规,才能取得天下既成的利益。如果吴国的事情一时还没有间隙可乘,天时还没有转化的迹象,君王就应专心安抚和教育民众,等待报复的时机。” 越王说:“我的国家就是你范蠡的国家,范蠡你一定要好好治理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鹿门山 孟浩然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峴。沙禽近初识,浦树遥莫辨。渐到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昔闻庞德公①,采药遂不返。金涧养芝术,石床卧苔藓。纷吾感耆旧,结缆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②。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注】 ①庞德公: 汉名士,建安中,携妻子登鹿门山,隐居在此,鹿门山因而谓之“圣山”。②偃意: 此处解作妖娆美好的样子。

(请用诗中的词语回答)19.此诗为怀古诗,诗中抒发了对____________的缅怀之情。20.孟浩然的诗清淡自然,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自然”的特点。【答案】19.庞德公或耆旧

20.①寓情于叙事、写景之中: 如描述庞公故迹及探访之事,“回艇夕阳晚”等句,或叙事或写录,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②顺叙手法: 按时间先后行文,写从早到晚的活动,脉络清楚,结构自然。③由实及虚,虚实相生: 由眼前的事、景,自然地引出曾栖居此处的庞德公,流露缅怀之情。④因事写景,转换自然: 由乘流越岘引出江景,由到鹿门山引出山景,叙事写景陆合无间。【解析】

1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内容的题目,要求用诗中的词语回答诗中抒发了对谁的缅怀之情,注意你根据诗中的句子“昔闻庞德公”“纷吾感耆旧”概括“庞德公”或“耆旧”。

20.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此题要求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自然”的特点,注意从“寓情于叙事、写景之中”如描述庞公故迹及探访之事,“回艇夕阳晚”等句,或叙事或写录,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由实及虚,虚实相生”,由眼前的事、景,自然地引出曾栖居此处的庞德公,流露缅怀之情;“因事写景,转换自然”,由乘流越岘引出江景,由到鹿门山引出山景,叙事写景陆合无间等角度作答。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 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①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从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③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日:“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21.从第①②两则材料看,“为政以德”的关键在于执政者________。(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或短语概括)22.结合第③则材料,分析说明执政者应该具有怎样的经济与政治思想? 【答案】21.以身作则(或“率先垂范”)

22.有若主张施行十分抽一的田税制度(或“彻”),并认为国君富足与否取决于百姓。执政者应该“藏富于民”(或“轻徭薄赋”),“以民为本”(或“仁爱百姓”)。【解析】

2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材料内容的题目,要求概括“为政以德”的关键,注意根据材料①②中的句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子欲善而民善矣”概括“率先垂范”。

2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材料内容的题目,要求概括执政者应该具有怎样的经济与政治思想,注意根据材料中的句子“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概括“藏富于民”“以民为本”的要点。参考译文:

孔子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或根据语境填写名句。(只选3小题)

(1)子曰 :“_____________。一日克己复礼,_____________。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2)而刘夙婴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曾废离。(李密《陈情表》)

(3)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父》)(4)《琵琶行》一诗中,对琵琶乐声的描写精彩之至,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写出了大弦小弦和鸣的美妙。

(5)《雨霖铃》一词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将近景远景连成一片,有实有虚,恰与离别时的心情相契合。

(1).(1)【答案】 克已复礼为仁

(2).天下归仁焉

(3).(2)常在床蓐

(4).臣侍汤药

(5).(3)安能以身之察察

(6).受物之汶汶者乎

(7).(4)嘈嘈切切错杂弹

(8).大珠小珠落玉盘

(9).(5)念去去、千里烟波

(10).暮霭沉沉楚天阔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根据上下文默写,注意“蓐”“霭”的写法。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林语堂在其著作《吾国与吾民》中说:“‘容忍’是中国文化的最大品性,也将成为现代世界文化的最大品性。”

你对林语堂的观点有怎样的思考? 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答案】文化交融与文明对话中包容的智慧

有人说,世界的动荡不安源于文明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将越来越深刻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怎样通过对话消弭人类的隔阂?这时,一种浸透着宗教精神的东方价值观一一包容进入了人们的视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维方式。

中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重新走向开放,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时,社会形态也不可逆转地走向了开放、开明。究其历史文化根源,开放应是中国文化必然呈现的一种状态。从唐僧西天取经到郑和下西洋,从接受佛教到接纳遣唐使,传统中国曾有着对外开放包容的恢弘气度,而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一百多年来中国学生大规模的出国留**和最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大潮,更显示了中国知识阶层在工业化、现代化方面的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寻求真理与复兴的不懈努力,显示了中国学习世界,融合世界的强烈愿望。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被认为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 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儒家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儒家创始人孔子作为鲁文化的代表,与齐文化的代表晏婴是有矛盾的,在齐鲁夹谷之会还曾发生过公开的争执,但孔子并不因此而排斥齐文化,他在理《五经》时,并不因为《诗经》中的齐文化内容而删掉齐诗,这正是他胸怀宽广的体现。他对儒学以外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吸收确实有大家的风范。孔子被后世誉为集大成,者,其主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思想。

中国古研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从仁出发,亦可肯定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圆满和谴。和而不同的模式对各种不同文化有相当宽厚的容忍性。中国文化在观念和价值上对21世纪人类所能提供的有意义的东西,也许就是以仁为体,以和为用。

在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开明的中国更加渴望与世界对话,中国在传统文化精粹中找到了包容的智慧,希望参与到世界文明的对话中,希望在文明的对话中找到和谐,找到中国未来文明发展的坐标.,世界应该感觉到了中国人对于文明对话的自信和迫切。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多元化走势,最终将使东西方文化彼此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方社会进步的路径,也将是殊途同归,长安罗马,大道相通。用平等铺路,无差别尊重。与人为善,尊重个性,交换立场,平等众生那就是求同存异的过程,那就是多赢共和的结局,也就是包容智慧的体现。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林语堂的话,强调的重点是“容忍”,要求对这句话发表自己的看法,立意既可以认同林语堂的观点,也可以提出与其相异的见解。但不能仅论述谈“容忍”本身,要将“容忍”与“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特点)或“世界文化”联系起来展开论述。行文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展开论述,论述中注意层次性,注意把“容忍”置身于“中国文化”或“世界文化”中谈其重要性。

点睛: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 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捕捉关键语句。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

第三篇:2014年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定稿)

2014年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4年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4年4月23日)

1.C(A 烘焙bèi B 量体裁衣liàng,D 稔知rěn)2.C(A 左支右拙——左支右绌,B 螺丝壳——螺蛳壳,D 蜇伏——蛰伏)3.B(A“给以”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并且多为抽象事物),不说接受的人,要是说出接受的人,“给以”就要改成“给”。B 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C 紧俏:(商品)销路好,供不应求,不能用于人,改为“紧缺”。D“一条龙”常比喻紧密联系和配合的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与“方案”不搭配,改为“一揽子”,指对各种事物不加区别或不加选择的;包揽一切的,这里指总的计划。

4.A(B 成分残缺,改为“发出……的通知”;C 不符逻辑,把“不敢想象”改成“可以想象”;D否定失当,“并非不失"改为“不失为”或“并非不是”)

5.D(A“一如旧”与“万象新”不对应;B“消愁意”与“雾霾散”不对应:C“去岁孤独人共醉”与“今朝有酒自当欢”不对应)6.示例:如果沉稳踏实,终成有用之才;如果作风浮夸,必将一事无成。或:人生与事业相连,价值得到体现;好高骛远者永远找不到人生的方位;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实现价值;追求个体虚名浮利,得不到社会的尊重。(答出一层意思得2分,两层意思得4分)7.(1)示例: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友情我们就要分手了/同窗苦读三年整/转眼就要各奔东西了。(2分)(2)作为父母:容易产生共鸣。回忆了辛苦养育孩子的情景,感慨时光易逝,容颜易老。作为孩子:容易受到触动感受了父母的关爱,更易珍惜亲情,产生感恩心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

8.C(范围扩大,文中仅指“西方人19世纪以来就有的现象,如今我们也有了”)

9.B(缺少条件,文中有“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总是”应为“有时”)

10.要点④“土豪“旧指“占有农耕土地的乡村劣绅”。②“土豪”和“大款”“暴发户”有历史渊源。③“土豪”被国外学者译为“新富”,19世纪欧洲文化里正式的名称叫“布尔乔亚”。(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11.倒叙(1分)。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避免文章平铺直叙(2分)。(共3分)12.①体弱病残,年近百岁:“一瘸一拐”,“因喉癌而做过手术的她喊不出太大声音”。②幽默冷静,乐观可爱:在受伤的情况下她依然说出“劫谁都别劫老奶奶”。③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紧紧抱着背包,开始呼救。”④聪明机智:想用夸大存款数目的方式找到劫匪,最后劫匪真的上当以致自相残杀。(答对一点得1分,共4分)13.①结构上: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人物塑造上:展示了老奶奶机智乐观幽默的形象特征。③主题上:揭示主题,抨击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忽视,以致人们不得不自救的社会现象。(答对一点得l分,其j分)14.内容上:①解释了老奶奶欺骗警方的原因,解决了读者由前文引起的阅读困惑:(1分)②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情理之中,突出了老奶奶的智慧,写出了人性的丑陋。(2分)结构上:与题目照应了开头,将两个看似无关的案件串连在一起,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2分)(共5分)15.①从法制意义上讲:老奶奶的行为是不妥当的,也是不提倡的,因为那样会造成社会媒体信息的混乱,影响警察正常办案。②从人伦的角度看:老奶奶的行为又是可以理解的,正是社会缺少对弱者的关爱,使得他们不得不采取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方式来获得关注。③从结局来看:老奶奶的做法又是巧妙而机智的,她借助媒体的力量,达到了惩罚劫匪的目的。(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三点得5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6.C(yuè,取悦,夸说)

17.A(A 均取消句子独立性。B代词,其中/副词,还是;C 表方式手段/表原因

D 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而)

18.C(第一段结尾“纵不能淳”表示一种假设,C项中“一定能使”讲得过于绝对)

19.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从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chī)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见人读数十卷书”后可断可不断,其余多断或少断一处均扣1分,扣完为止,共3分)

20.(1)(对那些)向来浅薄吝啬的人,要让他们看看古人是如何看重仁义轻视钱财,如何减少私欲的。(“素”、“鄙”、“贵”“轻”的意动用法、“寡”各1分,共4分)

(2)所以他们被那些武官俗吏共同嗤笑辱骂,确实是因为这些原因啊!(被动句、“诋”、“良”各1分,共3分)

【译文】

人之所以要读书做学问,本意在于使心胸开阔使眼睛明亮,以有利于做实事。对那些不懂得奉养双亲的,要他看到古人如何体察父母的心意,顺受父母的脸色,和声下气,使他们感到畏惧惭愧,从而效法古人;对那些不知道如何侍奉国君的人,要他看到古人的守职不越权,见到危难不惜生命,使他们痛心地对照自己,进而想去效仿古人。对那些平时骄横奢侈的人,要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恭谨俭朴,节约费用,以谦卑自守,使他们震惊变色,自感若有所失,从而收敛骄横之态,抑制骄奢的心性。对那些向来浅薄吝啬的人,要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看重仁义轻视钱财,如何减少私欲,使他们脸红,产生懊悔羞耻之心,从而做到既能积财又能散财。对那些平时暴虐凶悍的人,要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小心恭谨自我约束,懂得齿亡舌存的道理,使他们疲倦沮丧,身体弱得不胜衣(气焰顿消,显出谦恭退让的样子来)。对那些平时胆小懦弱的人,要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无牵无碍,听天由命,如何强毅正直,使他们能奋发振作,无所畏惧。这样历数下去,百行无不如此(各方面的品行都可采取以上方式来培养),即使不能使风气淳正,也可去掉那些过分行为,从学习中所获取的知识,没有哪里不能运用的。

然而现在的读书人,只知空谈,不能行动,忠孝谈不上,仁义也欠缺,再加上他们审断一桩官司,不一定了解了其中道理,主管一个千户小县,不一定亲自管理百姓;问他们怎样造房子,不一定知道楣是横着放而棁(zhuō,梁上的短柱)是竖着放的;问他们怎样种田,不一定知道谷子要早下种而黄米要晚下种。整天只知道吟咏歌唱,谈笑戏谑,写诗作赋,悠闲自在,迂阔荒诞,对治军治国则毫无办法。所以他们被那些武官俗吏共同嗤笑辱骂,确实是因为这些原因啊!

学习是为了求得长进。我却看见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轻慢同辈。大家仇视他像对仇敌一般,厌恶他像对恶鸟那样,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古代求学的人的是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取悦他人,向他人炫耀;古代求学的太是为了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社会,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需要,涵养德性以求做官。学习就像种果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讲论文章,就好比赏玩春花:修身利行,就好比摘取秋果。

21.对比

冷清(2分)

22.“自”字。这一句运用反衬(以乐景写哀情)手法;(1分)以野草兀自茂盛生长来反衬

古渡口的空寂荒凉,(1分)寄托了作者对历史兴衰朝代更迭的深切惋惜和无奈之情。(2 分)(答“借景抒情”且之言之成理者,4分里面最多得3分)

23.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或承顺父母颜色。(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0个字,2分。答成“色难”得1分)

24.孔子主张的孝道,是从子女内心出发,对父母真正的尊重和敬爱,而不仅仅局限于衣食饱暖和养老送终,(1分)。现代社会,子女虽然大多能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但常常以工作生活紧张忙碌为借口,难得回家陪陪老人。孔子的孝道观促使当代子女更多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他的“孝道观”依然具有现实意义。(2分)(共3分)

25.(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

(2)淡烟暮霭相遮蔽

禾黍秋风听马嘶

(3)冰泉冷涩弦凝绝

别有幽愁暗恨生

(4)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5)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

26.参考高考作文评分。

第四篇: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期末热身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期末热身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项是()(3分)

A.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一颗光辉夺目的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lànɡ)苑里,又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bǔ),无论长篇还是短章,皆足吟泳回味。

B.儿时乡村生活的痕迹一直氤氲(yūn)在我的记忆里,如蜇伏在屋后黝(yǒu)黑山坳里久久不曾散去的炊烟,又如游走在春日田间与万物嬉戏的惠风,弥漫着缱绻,包含着希望。

C.于连以其卑贱的出身为耻,以父兄的无知与粗鄙(bǐ)为耻,这也使他对同一阶层的人充满了蔑视和不屑(xiè)。他委曲求全做教士,却看不上那些与他一样渴望改变命运的年轻农民。

D.天台的元霄灯会上,既有九龙造天台、财神报喜、金鸡报春等大型年俗主题造型也有小朋友们喜爱的十二生肖(xiào)等卡通形象。古朴的城区被打扮成灯的海洋,提升了整体档(dǎnɡ)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别有深意的“绊脚石”,明明白白地向世人昭示:德国人绝不会忘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而反思罪恶、铭记教训、悔过自新则自然形成了德国人的一种“绊脚石心态”。

德国人“绊脚石心态”的形成经历过一段“化蛹”时期。1945年第三帝国覆灭,之后的二十年,德国人虽有赧颜,但基本上是羞于提及那段历史的。【乙】在整个国家里,很多纳粹时代当官的人仍在台上;他们的知识分子三缄其口,不愿担当“批判者”的角色;那些自觉或不自觉干过坏事的当事人,视曾经的岁月更是如瘟疫,惟恐避之不及——德国《明镜》周刊称这些人为“沉默的邻居”。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反倒是未亲历苦难的下一代人把“大屠杀”作为一个问题提了出来,从而使得整个民族进行反思。面对那一段历史,既寻求真相,也对一些具体人事怀抱宽容。【丙】德国当时就有“说出真相”一类组织,鼓励那些经历过“二战”的“沉默的邻居”说出自己的故事,把每个人的创伤记忆尽可能地发掘出来,并且形成对人道主义、社会公正的普遍诉求。德国人人的这种“绊脚石心态”并没有因为代际嬗变而淡化,也不曾因国势崛起而稀释,相反,四十多年来,不绝如缕,世代相袭。

2.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缄其口 B.从而 C.嬗变 D.不绝如缕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拥有航母之后,更具大国的“形象和气质”。特别是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与周边国家还存在海洋主权争端,航母的投入和使用无疑将增大中国有效解决问题的筹码和力度。

B.在学术大师寥若晨星、江湖“大师”不断涌现的时代。我们应该用独立的思想与科学的精神去收复曾被“大师”们侵蚀的领地,在变动的时代给精神一个寄托。

C.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应用的高速发展,社交媒体经历了“电视——电脑——手机”的发展过程,政务传播的渠道也从网站邮箱转移到微博和微信进行传播。D.

5.李先生想邀请某熟识的知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来自己家参加母亲的八十寿宴。下面是李先生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多处措辞不当,请找出三处并加以修改。(3分)

兹定于2017年12月25日(星期一)11时在府上为家严举办八十岁寿宴。家产是个越剧迷,热切期望能与您合作表演越剧折子戏《十八相送》,届时还请您抛砖引玉、不吝赐教。真诚期待您的光临!(1)

修改为

;(2)

修改为

;(3)

修改为

6.唐诗是汉语言的精华。我们提起唐诗,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唐诗以其美的意境、美的形象、美的情趣使古往今来难以计数的读者为之倾倒。唐诗中,哪一句最打动你的心灵,引起你的共鸣,请从以下三句中任选一句作为开头,用动情的笔墨把它抒写出来。(6分)

1.唐朝的离别苦。2.唐朝的诗人清高。3.唐朝的月明。要求:(1)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结合相关诗句。(3)不少于100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科学究竟能否被真正普及 钮卫星

①科学的历史无疑就是人类智性进步的历史。那么科学普及的历史又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呢?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约翰·伯纳姆在他的著作《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中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出人意料的科学普及史图景:起先科学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但在逐渐兴起的美国消费文化中,科学慢慢地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科学在大众层面上被迷信击败。

②这样一部有点令人沮丧的美国科学普及史,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科学普及工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当前中国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虽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样的标语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是由于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科学素养相对缺乏,所以迷信有额外的生存维度。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迷信从没有被真正破除干净过。至今走在居住区内和附近的马路上,还经常遇到泼洒在路面上的一团团药渣,这种乞求药“倒”病除的现象不能简单地被归类为一种无害的民俗——至少在污染环境这个层面上是有害的,它反映了老式迷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顽强生存力。

③有一些古代迷信则以改头换面的方式继续留存着。譬如原本比较复杂的古代术数系统,现在退化为只通过某种方言对数字的发音来附会吉凶宜忌,如“4”谐音“死”是不吉利的,“8”谐音“发”是吉利的,等等。于是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数字就有了吉凶之分,人们选择号码时纷纷避凶趋吉。某省甚至把认为是不吉利的车牌号人为地删除,以便避免用得起小车的富人们花钱买不吉利。而把某些重要活动的举办时间定在“8月8日8时”之类,显然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这些行为,无疑直接、有力地推动了迷信思想的流行,与科教兴国的国策和培养一种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的努力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④在当今的报纸和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这种对孤立科学事实的强调和对科学产品的推销。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航天技术的报道。媒体放弃了向公众普及有关飞船的飞行动力学和外太空高能物理环境的科学知识。航天活动基本上被看作是一种政治活动而不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媒体对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和尊贵性大肆渲染,似乎发射飞船的物质代价都被附加到了这些物品上。如果说是搭载植物种子,希望在高能环境中诱发基因突变,以改良品种,这还有一点点科学的味道——实际上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搭载种子以改良物种的效率和科学性往往被夸大;而一些搭载的纪念品、会徽、会旗等被赋予的价值和神圣性,则纯粹是巫术色彩的,是毫无理性基础和科学意义的。

⑤在美国科学普及史上出现过一些既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又热心科学普及的科学家,他们一般从文化和社会的层面用较宽的视野看待科学,他们出版科普书籍,为杂志撰写科普文章,把理性带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到了二十世纪这样的科学家从科普阵地上撤退了。反观中国的情形,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一群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现在有人呼吁,前沿科学工作者应该参与科学的普及,但应者寥寥,学术界远离科普的现状没有改观。

⑥“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只交给科学家们去做。”这句话便是在强调公众应该更多更深入地参与到科学中去,同时科学也需要在更广泛的公众层面上被理解。因此,政府、科研机构组织者等应通过科学普及来让公众理解科学,做这件事尽管有很多困难,但还是值得和应该首先做的。(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7.下列有关“中国科学普及的现状”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将一团团药渣泼洒到路上,以乞求药“倒”病除;人们选择电话号码、车牌号码时以数字区分凶吉,这些行为阻碍了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在大众层面上的普及。

B.作者认为中国的航天活动应该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而不是一种政治活动,而新闻媒体在宣传上更应该注重对公众的科学启蒙。

C.从中国民众在日常行为中国对迷信的延续,到目前中国的媒体对航天飞行的神秘性、尊贵性和神圣性的倾心,作者认为目前社会已由传统的迷信步入新伪装下的迷信,科学启蒙任重道远。

D.前沿科学工作者参与科学普及的力度不够,响应者不多,是导致中国学术界远离科普的现状没有改观的唯一原因。8.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将中国科普现状与美国科普现状进行了对比,从而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科普现状的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

B.约输·伯纳姆认为科学起先以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冲破迷信的阻碍,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科学又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在大众层面上被迷信击败。

C.对于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张贴“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标语。报纸和电视节目强调孤立的科学事实等做法,作者认为这不足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破除迷信。

D.正是因为美国有既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又热心科学普及的科学家致力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的普及,从而形成了目前的这种科学意识与理性精神深入美国公众心灵深处的局面。

9.你觉得我们应该通过哪些方面努力来实现“科学在中国真正普及的目标”?请联系全文简要作答。(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小村即景 韩小蕙

①这是晋中南广袤大地上的一个普通小村庄,普通到你都不必问起它的名字。

我曾到过许多名山大川,譬如“归来不必看五岳”的黄山,“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湖,“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长江三峡,“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黄果树大瀑布等。但不知为什么,在这些有口皆碑的天下胜景面前,我一次也不曾体味到像古村这样的地域文化给予我的心灵震撼。

然而世事却偏偏这么奇妙。这晋中南的普通小村庄,竟使我体验到了一种地域的魅力。

这一带的地貌真是奇特,令平原人看上一眼便永远难忘。

人正在大地上行走,突然,脚起脚落之间,路便没有了。探身一望,脚下就是直上直下的悬崖,有的深度达数十丈,令人头晕目眩。而身后,人刚才过来的地方,明明是平展展的土地。生着庄稼,长着树木,流着河水,跑着马车。还有一座座土砖结合而筑成的农舍和用秫秆隔成的农家小院。从里面,不时传来鸡鸣、羊叫和娃儿的笑声。

倏的,一群漂亮的狗你追我逐地奔了来,撒欢儿地在地上跑着、跳着、扑咬着,尽情地嬉戏,却没见一只掉下崖去。

人在高处放眼望去,但见对面崖壁像是一面巨大的史前壁画,那上面的神秘图形令你读不够也思不够。而远处,则是一派倒海翻江的山茆沟壑图,纵是天下最杰出的大师,也绘不出它们的英雄本色。

老乡们却绝少这样看景。他们更相信老辈人留下的传说。说是女娲炼石补天的那会儿,补到这里地界时伸了个懒腰,漏下一缕沙粒,地面上便不平起来。因为年深日久,他们早已没有了对女娲的愤激,生命的因子里,只留下择佳地而生息的顽强生命力。在极不规则的地表之上,他们竟顺势建起了房舍,形成村落,荷家养畜,婚丧嫁娶。虽然活得不轻松,但也能在春种秋收之中,闻得一些戏文。何况,当青草漫满黄土世界之时,山茆沟壑也显得蓊郁苍翠起来。鸟儿也能飞来几只,唧唧喳喳地叫上一阵。

这地方只是不能过冬天。一到荒凉的冬季,造化的穷凶极恶便再难掩饰了。

每当钻天杨的最后一片叶子被狂风吹落之后,生命的绿色消失殆尽,苍茫的黄土高坡就裸露出它的贫穷。高崖与低谷之间,只萧疏着荆棘枯草的几只枝杈,天低云暗,更载不动悬崖、坡坡、沟沟、壑壑的忧并愁。而夹带黄土的狂风却全然不理会这些,只一阵紧似一阵地刮着,对准光秃秃崖际,麻利地刮下一层又一层黄土,怪笑着抛洒向半空中。

②在这样的日子里,连狗也不敢跑出门去;家家农户院子,更是门户紧闭。汉子蹲在炕沿上抽烟叶,婆姨搂着被吓坏的娃儿,满崖满坡满世界中,失却了一切人声兽语,只剩下黄土的怒号和黄土的呻吟……

这一切,是平原人无论如何也经受不住的。

与江南的鱼米之乡相比,不用说,这样的地域环境是太沉重了。

可无论历史上还是今天,这里始终被称为晋中南宝地。庄户人家的日子红火,为历史上偏居此隅的各路诸侯们奠定了太平昌盛的基础。气势恢弘的中原文化,也由这里播往陕北高原,甚至河西走廊、祁连山脉。就连异族侵略者,也不敢贸然践踏这片神圣的黄土地——有老乡告诉我,在抗战最严酷的1940年,小鬼子也只有在大规模“扫荡”时,才敢来村子里指指戳戳。

到底是谁的功勋呢? 人杰?地灵?还是天意?

天意不过是人们自己编造出来的感觉。地灵向来也是依靠人杰才得以体现的。归根结底,我以为,还是这里的人民是有血性的人民。自然环境的险恶,造就了他们挑战意识。倘若人类不劳动,不创造,不抗争,不奋斗,天天依赖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优哉游哉地享受,恐怕这世界上根本就没今天这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

这读不透也思不透的“史前壁画”,这倒海翻江的“山茆沟壑图”特别是这依地势而形成和兴旺的小村,永远地载入我的记忆。我清楚,在今后的人生之旅上,我会常常想起它们来的。(选自《现代散文鉴赏》,有删改)

10.画线句子①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分)11.赏析文中画线句子②。(4分)

12.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作简要分析。(6分)

13.本文题目是“小村即景”,但作者的用意是然不只是在写景,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篇文章创作动机的理解?(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冉氏烹狗记(清)崔述

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之。

刘位东谓余曰:“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群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面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余且斗且行,过冉氏门而东,且数十武,狗乃止。当是时身惫甚,幸狗渐远,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犹望而吠也。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

居数日,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今夫市井无赖之徒,平居使气,暴横闾里间,或窜名县胥,或寄身营卒,侮文弱,凌良懦,行于市,人皆遥避之;怒则呼其群,持械圜斫之,一方莫敢谁何,若壮士然。一旦有小劫盗,使之持兵仗入府廨防守,不下百数十人,忽厩马夜惊,以为贼至,手颤颤,拔刀不能出鞘;幸而出,犹震震相击有声;发火器,再四皆不然。闻将出戍地,去贼尚数百里,距家仅一二舍,辄号泣别父母妻子,恐不复相见,其震惧如此。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虽然,畜猫者欲其捕鼠也,畜狗者欲其防盗也,苟其职之不单,斯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之,庸可留乎!石勒欲杀石虎,其母曰:“快牛为犊多能破车,汝小忍之!”其后石氏之宗卒灭于虎。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尚不可,况徒破车而牛实不快乎!然而妇人之仁今古同然。由是言之,冉氏之智过人远矣。人之材,有所长则必有所短;惟君子则不然,钟毓与参佐射,魏舒常为画筹;后遇朋人不足,以舒满数,发无不中,举坐愕然。俞大猷与人言,恂恂若儒生;及提桴鼓立军门,勇气百倍,战无不克者。若此者固不可多得也。其次,醇谨而不足有为者。其次,跅驰而可以集事者。若但能害人而不足济事,则狗而已矣!14.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现是()(3分)

A.且数十武 半步,步:泛指脚步 B.惊而诘其故

诘:追问 C.或窜名县胥

窜:串通 D.恂恂若儒生

恂恂:谦恭谨慎的样子

15.下列各组加点字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然以其猛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 B.主人疑狗之不吠也

斯固百世之遇也

C.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

因人之力而敝之 D.俞大猷与人言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冉氏因狗猛而惜之,但是这只狗在冉氏父子与贼激烈搏斗中一反常态,蜷曲于床下,露出了怯的本质。冉氏恼而杀之。作者采用的是欲抑先扬的手法。

B.作者将冉氏之狗与张狂跋扈,俨然壮士的市井无赖作类比,对市井无赖投之以深恶痛绝的喜剧性讽刺,将之与表征平凡、中藏醇美的君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C.作者认为人的才能都有长处和短处。在人才问题的“用其长”“容其短”方面有个“质”与“度”的区别。只有以具各长处为前提,有所短方不足怪,如那种德性淳朴恭谨而无大作为者,那种禀性放荡不羁但可成大事者。

D.石氏基业毁于石虎的例子说明“妇人之仁”的内涵是重其用不计其害,从而把冉氏最初对狗爱其猛、忍其害,以及刘氏觉得狗可防贼。不计搏已之怨,妇为“妇人之仁”。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怒则呼其群,持械圜斫之,一方莫敢谁何,若壮士然。(4分)

(2)闻将出戍地,去贼尚数百里,距家仅一二舍,辄号泣别父母妻子,恐不复相见。(4分)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9~20两题(8分)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① 辛弃疾

倘来轩冕②,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药笼功名,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之杰。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世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故人何在?长歌应伴残月。

【注】①作于绍照无年(1190年),时辛弃疾赋闲于带湖,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韵而自抒怀抱。②轩冕,出自《庄子》:“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倘来,寄者也。” 19.弃疾这首词也以健笔写豪情,风格上极力追步东坡。但是比较之下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有一些区别。同是抒发

的情怀,同为豪放的风格,苏词之章放表现为超逸放旷,辛词则表现为

。(2分)

20.整首词中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请结合艺术手法作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甲)子日:“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乙)子路问成人①。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①成人:全人,完美无缺的人。

21.甲段文字中孔子将“贤者”分为四个等级。《论语》选读教材中提到的人物当中

属于第一个等级。(2分)

22.对照乙段文字中孔子对“成人”的理解,甲段文字中的“贤者”能不能被称为“成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1)三岁为妇。

,靡有朝矣。(《诗经·氓》)(2)驾一叶之扁舟。寄蜉蝣于天地。(苏轼《赤壁赋》)(3)

,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白居易《琵琶行》)(4)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5)燕子飞时。枝上柳绵吹又少。(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60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建立了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与外界沟通,一方面任意展现喜悦悲伤,另一方面痛苦于信息铺天盖地、真假难辨;一方面测览他人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了解信息,随意做出评价,另一方面又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微博、微信朋友圈的评价。

这是可喜的时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媒体,时时都可表达,个个都能发声;这也是可悲的时代,每个人面对海量信息,时时都被淹没,人人都很脆弱。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评说。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标题自拟。(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2017年12月浙江省重点中学期末热身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C(A圃pǔ,泳—咏;B蜇—蛰;D.霄—宵,档dàng)2.答案D(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3.答案A(甲句中“反思罪恶,铭记教训,悔过自新”改为“反思罪恶、铭记教训、悔过自新”)

4.答案B(A项搭配不当,“力度”可以“增大”,但“筹码”只能“增加”;C项句式杂糅,“政务传播的渠道……进行传播”杂糅,可把“进行传播”删去或改为“政务也从网站邮箱转移到微博和微信进行传播”;D 5.答案(1)“府上”修改为“寒舍”

(2)“家严”修改为“家慈或家母”(答出一处既可)(3)“抛砖引玉”删掉,或改为“大显身手”之类意思的词语(每点1分)6.参考示例:

(1)唐朝的离别苦。“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灞桥的水涓涓地流,流不断多情柳的影子。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水流不尽。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

(2)唐朝的诗人清高。“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一路吐胸怀。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磊落两袖风。散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

(3)唐朝的月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皎洁的月,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床前的明月光如霜似露,永远铺在游子心头。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7.答案C(A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在大众层面上的普及;B比照第④段“航天活动基本上被看做是一种政治活动而不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作者认为航天活动首先应该是一项科学探索活动,反对首先作为一项政治活动,并没有否定它是一种政治活动;D是导致中国学术界远离科普的现状没有改观的主要原因。)

8.答案D(D项应加入时间限制“二十世纪前”,至于“形成了目前的这种科学意识与理性精神深入美国大众心灵深处的局面”在原文中没有提及。)

9.参考示例:

(1)公众去除迷信思想,更为深入地参与到科学普及之中去。

(2)新闻应该更为公正、客观地宣传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尤其是应该加强对大众科学普及的力度。

(3)科学家们不仅作为科学研究者,更需要成为科普的传授者,积极参与到科学普及之中,让科学在更为广泛的公众层面上被理解。

(4)政府部门必须在科学普及上不过分渲染政治色彩和追求形式,将科学启蒙落到实处,促使学术界、科研的管理者改变科普观念。

(每点1分,从文中提到的公众、媒体、科学家、政府四个角度回答。)

10.(1)为下文描写小村的普通恶劣的自然环境张本/埋下伏笔;(2)欲扬先抑,点出小村的普通,与下文提及的名山大川形成强烈反差,从而更突出小村体现的地域文化给我极大的心灵震撼;(3)使文章有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任写两点)

11.(1)拟人手法,“狂风的怒号和黄土地的呻吟”等将风和黄土地予以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风之狂,冬季气候之恶劣,地域环境之沉重。

(2)夸张手法,“狗儿也不敢跑出门去”“

满崖满坡满世界中,失却了一切人声兽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村冬季气候之恶劣,造化的穷凶极恶。(3)运用侧面描写手法,通过人的动作与表现,如 “汉子蹲在炕沿上抽烟叶,婆姨搂着被吓坏了的娃儿”,突出了小村冬季环境之肃杀。(1点2分,2点3分,3点4分)

12.(1)拿江南鱼米之乡的地域和黄土高原地域的对比,突出小村地域的沉重恶劣,层层对比之下,使小村的地域魅力凸显出来。

(2)平原人与小村里的人对比,气候对平原人来说是无论如何经受不住的,而村里人却从容忍耐,从而突出小村人的坚强。

(3)普通的小村与名山大川构成对比,说明小村体现的地域文化给我极大的心灵震撼。

(4)小村里的人“虽然活得不轻松”,但也能在春种秋收之中享受到些许乐趣,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冬天再难掩饰的“造化的穷凶极恶”形成对比,说明小村严冬生活之艰难。(每点2分,任答3点)

(2)自然环境如此恶劣,小村不愿向命运低头,村民们择佳地生息,奋发图强,体现了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道理的思考;

(3)小村人乃至整个人类的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不息的进取精神,不仅给作者以巨大的心灵震撼,也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激励着我们拼搏进取。(每点2分,意对即可)14.答案C(窜名:以不正当手段列名其中)

15.答案C(A介词,表原因,因为/介词,把;B助词,表取独/结构助词,的C均为连词,表转折,却;D介词,和/连词,和。)

16.答案C(选项中“人的才能都有长处和短处”这一理解绝对化了,从原文最后一段“人之材,有所长则必有所短;惟君子则不然”句可知,君子并非这样。)17.

(1)他们一怒就叫来一大群同党,手拿凶器围拢来砍人,一方之人没有谁敢呵问他们是谁,(想干什么),他们就像一群壮士一样。(群,圜斫,何,宾语前置句是采分点)

(2)听说要出发到防守的地方去,距离贼军还有几百里,离家乡仅仅几十里,就哭哭啼啼和父母妻子儿女告别,害怕以后不能再见面。(出,舍,号泣,妻子是采分点)

18.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不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3分,错1处扣0.5分,扣完为止)

19.(1)政治失意(“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也可)(1分)

(2)深沉悲凉/悲壮激昂/悲壮激越(意对即可)(1分)

20.(1)用典:借用《庄子》“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倘来,寄者也”的典故,表明自己在政治失意之后对功名事业感到难以捉摸。借用司马相如当垆卖酒的典故,意为说明自己是像司马相如一样的人才,求取功名是分内之事,不料遭遇坎坷埋没民间。借用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典故,表现了壮志难酬的愤慨。

(2)比喻:“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以自然气候喻社会环境,以花喻人,表现爱国志士前赴后继之意。特别是以梅花自喻,表明自己壮志不衰,自我磨砺,不忘北伐。

(3)以景结情:“长庚应伴残月。”以残月孤星的夜色映衬自己和友人们凄凉悲怆的心境,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思考的余地。(4)直抒胸臆:“愁万里”“蒙头雪”“ 冲冠发”“

醉里重揩西望眼”等直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展现了一个失意英雄的尴尬处境和悲愤心情。(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答“设问”修辞手法,也可酌情给分。用典分析中举一例分析说明即可,不必举全三例”)

21.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蓧丈人、石门晨门、荷蒉者(2分,答出两个即可)22.不能。(1分)

因为:(1)在孔子看来,要成为“成人”,要么得理智、寡欲、勇敢、有技艺、明礼乐,要么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始终不忘初心(1分,意到即可,两个“要么”答出一个即可);(2)而所谓的“贤者”,无论他处于四等中的哪一等,都是“避”字当头(1分),他们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是却逃避社会责任,只顾洁身自好(1分)。所以“贤者”是不能被称为“成人”的。23.

(1)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2)举匏尊以相属

渺沧海之一粟(3)曲终收拨当心画

唯见江心秋月白(4)曲肱而枕之

不义而富且贵

(5)绿水人家绕

天涯何处无芳草

(评分说明:任选3小题,每空1分,共6分,任何一空有错,则该空不得分)24.作文

依据浙江省2017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审题立意角度:

1.积极与外界沟通:顺应时代发展,更新交流方式;学会运用科学技术,打开心灵之窗:记录心路历程,展示个人风采;勇于向外界披露成败心迹;拥有强大内心,不受外界干扰。

2.科学理性互动:正确处理个人的亲疏好恶,科学合理评价对方;理性认知,正确处理情感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不能把传播伪劣当做格调,把消费苦难当作高尚,把践踏良知当作思想,与时代发展同步的,应该是我们思想的独立与成熟;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网络时代,更要时刻提醒自己擦亮眼睛,多看看,多想想,做思想的主人。3.最佳立意应辩证分析。4.建议基准分为43分。(以上意见仅供参考)附:文言文译文

本县有家姓冉的人家有一只狗很凶猛,它碰到路过的人就要抓扑撕咬;常有过路人被它咬伤。遇到有人被它咬伤,狗主人就亲自上门去道歉,拿出钱来给人家治伤。像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了好多次了。那姓冉的人为此而很讨厌那只狗;但是因为狗凶猛,不忍杀它,暂且养着它。

刘位东告诉我说:“有一次我夜里走回家,离家门还有一里多路,许多狗围着我汪汪地叫,冉家的狗也迎上前来大叫。我用折下的柳枝横扫它们,许多狗都远远立着,只有冉家那狗竟奔上来要和我搏斗;好几次我几乎被它咬伤。我边斗边走,走过冉家门口往东,过了几十步,那狗才停止了追咬。当时我已很疲惫,幸而离狗已远,我在路旁休息了好久才离开;那只狗还远远望着我汪汪叫。回家以后,我想这只狗倒是好狗,假如有盗贼仇人夜里去他家抢劫,狗一定守住家门咬人,就有几个人也进不了他家门一步啊!听说姓冉的很讨厌这只狗,早上如果在市集上遇到他,一定嘱咐他不要杀掉这只狗。这样的狗是千金也难买到的!

过了几天,冉家的邻居到我家来。我问起那只狗。他说:“已经杀掉烧来吃了!”我觉得奇怪,追问他什么原因。他说:“有一天,冉家进了盗贼,主人发觉了,叫醒两个儿子起来拿了棍棒一起去追赶,盗贼害怕了逃跑了。主人心里疑惑怎么狗不叫呢,呼狗,狗不应;到处找,找不到。回房要上床,听到床下好像有轻微的喘息声,用蜡烛一照,见正是那只狗,它蜷屈了身子蹲伏着,一动也不敢动,低了头闭了眼,好像唯恐有人听到它的声音的样子。主人说:‘咳!我过去忍住而不杀它,是因为想它在有一天事情紧急时可以有用处,哪知它抓扑过路人是勇敢的,见了盗贼却这样胆小畏缩!’因为这个缘故,于是把它杀掉烧来吃了。”

唉!天下与人勇敢搏斗却对盗贼胆小害怕的,难道只是这只狗吗!现在街市上的流氓无赖,平日到处闹事,在本乡本地横行不法,有的以不正当手段列名县吏当中,有的在兵营里吃一口粮,他们专欺侮文弱而善良的人,他们在集市上行走,人们都要远远避开;他们一怒就叫来一大群同党,手拿凶器围拢来砍人,一方之人没有谁敢呵问他们是谁,(想干什么),他们就像一群壮士一样。一旦地方上有小批强盗,叫他们拿了兵器,编进官府,防守地方,人数不下一百几十;忽然马房里的马在夜里受到惊扰,他们就以为强盗来到,两手抖抖索索,拔刀出不了刀鞘;侥幸拔出刀,仍旧颤抖着碰撞出声音。点燃火器,一而再,再而三都点不着;听说要出发到防守的地方去,离贼军还有几百里,离家乡仅仅几十里,就哭哭啼啼和父母妻子告别,害怕以后不能再见面。他们的害怕和恐惧到如此地步,所以说:“为私而斗很勇敢,为公而战却胆怯。”又何必单单责怪那只狗而杀了它呢?咳,太过分了!

话虽是这样说,可是养猫的是要猫捕鼠,养狗的是要狗防盗,假如它不能完成它的职守,这已经是没有用了;何况加上它还要咬人,这种狗,岂可以留下来!石勒要杀掉石虎,他母亲说:“跑得快的牛小时候总会弄破车子,你还是稍稍容忍他吧!”到后来石勒的后代最终灭绝在石虎之手。只贪图牛能跑得快却不管车子会撞破尚且不对,何况只撞破车子的牛实际跑不快呢!然而那种女人的软心肠古今都一样。由此说来,那姓冉的才智超过一般人多得多了。

人的才能,有擅长的地方就会有缺乏的地方;而君子就不是这样,钟毓与部下射箭的时候,魏舒经常给他计数;后来遇到人手不够,才用他充数,没想到魏舒箭无虚发百发百中,在场的人都震惊了。俞大猷跟人讲话的时候,小心谨慎得样子像个学生;而等到提起战鼓站在军门之前时,则勇气百倍,战无不克。像这样的人是很少的。比这种人差一些的,就是那些谦逊而不能有作为的人。再差一些的,则是那些平日放荡不羁到关键时刻还能做事的人。而像这样只能害人却不能成事的人,只是像狗一样罢了!

第五篇: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扫描版)

豫南九校2016—2017学年下期第一次联考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1.【答案】D(“致仕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就会有官员致仕”理解有误,原文第4段的表述是“有时”,不是“也是”,也不一定“就会”。)2.【答案】D(“因为他是知进退的楷模,所以获得额外赏赐,所有待遇不变”理解和分析有误,强加因果)3.【答案】C(“全凭皇帝好恶”的判断过于绝对,文中依据也不足。)4.【答案】B(A项“为了研究磁性液体,他进入北京交通大学”于文无据。C “这是李德才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理解不准确。D项,原文只说“可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媲美 ”,不能判断是“世界最前沿”。)5.【答案】AD(毎项2分,共4分)

(B项,当时北京交通大学有磁性液体研究,只是基础较为薄弱。C项,“从硕士研究生入学开始”错误,原文是“当时还是研究生的李德才······能屈能伸。”E项,“每个人都能成为李德才教授那样的专家”说法绝对。)6.伟大:

①他无视困难,执着专注。没有团队传承、合作、方法和技术,他就独自摸索。一次实验一个通宵,省钱买

书,从有限的资料中“沙里淘金”。花费20年时间,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研制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

识产权的磁性液体。

②他拒绝诱惑,耐得住寂寞。李德才教授放弃有前途的研究方向,专注磁性 液体研究,拒绝外界诱惑和不

必要的消耗,把欲望和算计抛在脑后,一生成一事。

③贡献突出,成就巨大。他创立的磁性液体研究中心已研制出多种可与国际 同类产品相媲美的磁性液体,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成功地将磁性液体应用到国防科工的诸多领域,节约经费和创

造产值达数百亿元。简单:

①李德才教授爱上磁性液体研究,理由简单:有兴趣,觉得有挑战性,更有意义。

②选定一个目标便坚持做下去,目标专一:他自己说:“我做某件事的时候,总是觉得这就是我可以做一辈

子的事,只有做完做好这一件,我才会去做下一 件。”

(“伟大”3分,“简单”2分。“伟大”答两条,答任一条1分,两条3分;“简单”答任一条即可。共5分。意思对即可。)7.【答案】C D(毎项2分,共4分)

A“父亲却强迫子昂改变了志向”错;B“借酒浇愁,酩酊大醉”无中生有;E“言简练通俗、明白如话”不恰当。8.【答案】(每点1分,三点4分)

①象征、隐含人物命运。古琴的出现,使子昂命运有转机;古琴被摔碎,成就了子昂功名;同时也预示着他

将自食其果。

②揭示小说主题。为追求功名、攀升权势不择手段,终将事与愿违,自食其果。③“碎琴”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是人物性格转变的关键情节。9.【答案】(每点2分,共6分)①少时聪慧顽劣、孝顺 ②踌躇满志,意志坚定 ③哗众取宠,沽名钓誉 10.【答案】D

11.【答案】A(“考中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也称为‘会魁’。”错,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12.【答案】D(“又受到奸民的告讦,因而累遭贬谪,”错。)13.【答案】

(1)海瑞说:“以前胡总督巡视部属,命令所路过的地方不要供应太铺张。现在这个人行装丰盛,一定不是

胡公的儿子。”(“曩 ”、“按部 ”、“供张 ”,各1分,大意2分)

(2)海瑞平时憎恨大户兼并土地,全力摧毁豪强势力,安抚穷困百姓。贫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大多夺回来交还原主。(“ 素 ”“ 嫉 ”“ 率 ”,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中举人。代理南平县教谕,御史到学宫,部属官吏都伏地通报姓名,唯独海瑞长揖而礼,说:“到御史所在的衙门当行部属礼仪,(但)这个地方是学堂,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地方,不应屈身行礼。”迁淳安知县,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告诉别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老母祝寿,才买了二斤肉啊。”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向驿吏发怒,把驿吏倒挂起来。海瑞说:“过去胡总督按察巡部,命令所路过的地方不要供应太铺张。现在这个人行装丰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儿子。”打开袋有金子数千两,收入到县库中,派人乘马报告胡宗宪,胡宗宪没因此治罪。

都御史鄢懋卿巡查路过淳安县,酒饭供应的的十分简陋,海瑞高声宣言县邑狭小不能容纳众多的车马。懋卿十分气愤,然而他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字,只得收敛威风而离开,但他嘱咐巡盐御史袁淳治海瑞和慈溪和县霍与瑕的罪。霍与瑕,尚书霍韬的儿子,也是坦率正直不谄媚鄢懋卿的人。当时,海瑞已提拔为嘉兴通判,因此事贬为兴国州判官。过了很长时间,陆光祖主张文官选举,提拔海瑞任户部主事。

隆庆元年,徐阶被御史齐康所弹劾,海瑞上言说:“徐阶侍奉先帝,不能挽救于神仙土木工程的失误,惧怕皇威保持禄位,实在也是有这样的事。然而自从主持国政以来,忧劳国事,气量宽洪能容人,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齐康如此心甘情愿地充当飞鹰走狗,捕捉吞噬善类,其罪恶又超过了高拱。”人们赞成他的话。

经历南京,北京左、右通政。隆庆三年夏天,以右金都御史身份巡抚应天十府。属吏害怕他的威严,贪官污吏很多自动免去。有显赫的权贵把门漆成红色的,听说海瑞来了,改漆成黑色的。宦官在江南监织造,因海瑞来减少了车吗随从。海瑞一心一意兴利除害,请求整修吴淞江、白茆河,通流入海,百姓得到了兴修水利的好处。海瑞一向憎恨大户兼并土地,全力摧毁豪强势力,安抚穷困百姓。贫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大多夺回来交还原主。徐阶罢相后在家中居住,海瑞追究徐家也不给予优待。推行政令气势猛烈,所属官吏恐惧奉行不敢有误,豪强甚至有的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的。而有些奸民多乘机揭发告状,世家大姓不时有被诬陷受冤枉的人。又裁减邮传冗费,土大夫路过海瑞的辖区大都得不到很好地张罗供应,因此怨言越来越多。都给事中舒化说海瑞迂腐滞缓不通晓施政的要领,应当用南京清闲的职务安置他,皇帝还是用嘉奖的语言下诏书鼓励海瑞。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鱼肉士大夫,沽名乱政,遂被改任南京粮储。海瑞巡抚吴地才半年。平民百姓听说海瑞解职而去,呼号哭泣于道路,家家绘制海瑞像祭祀他。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握吏部,早就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当中,海瑞因此遂因病引退,回到琼山老家。14.【答案】BE(选出一项2分,两项5分)

(B “徘徊留恋喜赏春花的悠闲心情”错,踯躅:羊踯躅花,杜鹃花科。E不是直抒胸臆,而 是间接抒情,曲折迂回,诗意婉转。)15.【答案】

(1)以景衬情(情景相映或借景抒情等),首联描写了春山明净,春江空阔,人烟稀少的景象,突出环境的

荒僻冷落,衬托了诗人因被贬荒地而生发的忧愁(孤寂凄凉之情。)(3分)(2)反衬(乐景衬哀情)颔联描写了一幅嫩笋争相滋生,踯躅花随处悠闲的开放的勃勃优美春景,与诗人 的 “悲情”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反衬出了诗人的各种“忧愁”。(3分)(其它答案,只要符合诗意和

题意,请酌情给分)16.【答案】

(1)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百年多病独登台 17.【答案】AC(每项2分,共4分)

(A项,一张一弛:原指治理国家要宽严互相补充,交替使用。现多用以比喻工作的紧松和生活的劳逸要适当调节,不能过头。此处使用对象不对。B项,穿云裂石:(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使用正确。C项,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息息相关”。D项,临深履薄,脚踩薄冰。比喻做事小心谨慎,惟恐失误。适用正确。E项,兄弟阋墙:兄弟在家争吵。后来比喻内部相争。适用正确。)18.【答案】B A.缺少主语 “是人类历史上用最短的时间取得的成就最大、发展最快的国家”前加上“中国”。C.语序不当“ 一再美化” “ 否认”位置互换。D.中途易辙,“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没接谓语,后面主语成了“京剧”,改成“它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 19.【答案】B 20.【答案】(答对一空1分,两空3分,三空5分)①更给予我们精神的慰藉 ②也是属于社会的

③便自然地从社会空间转向自然空间 21.【答案】

此题是一道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应根据漫画构成要素,展开合理的联想,然后按照总分的顺序,联系社会现实将漫画反映的社会现象描述出来即可。描述时,要注意关键要素:众多的“臆造节日”、漫画人物的疑惑。可从传统节日与臆造节日、商业等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答案示例:

现象:名目繁多且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臆造节日”异军突起,掩盖了传统节日。(3分)看法1:传统节日被商业化的“新节”淡化,亟需“抢救”。看法2:节日也需要创新,不必一味严肃,新节日带来新快乐。(任选一种看法2分)22.参考立意:1.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执着的精神;

2.转变思维,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3.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应采取更好的方式;

4.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等等。

下载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一)语文试题

    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一)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依偎(wēi) 脾脏(pí)......

    陕西省2014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答案

    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C(“在一脉相承的血统文化的影响下”错。原文中说“因此,正是在这文化的影响下”的“这”,从前后语境看,应是指代“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 2.......

    2011-2012浙江省温州市八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1.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每小题2分,共10分〕 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 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

    山西省2017届高三下学期名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5篇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写在本......

    2018届高三11月份联考(全国Ⅱ卷)语文试题

    百校联盟2018届十一月联考(全国Ⅱ卷)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进化理论中有一个词叫做“间断平衡”,意指一个生......

    高三语文毕业班联考试题(二)新人教版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1至5页,第II卷6至10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1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1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1—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剽悍漂泊骠勇虚无缥缈 B.驾驭翁妪熨......

    2014重庆名校联盟高三(下)联考语文试题

    名校联盟高2014级2013—2014学年下期联合考试 D.“雾霾罚单”是按“辽宁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暂行办法”来处罚,考核指标暂定为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三项。(新华社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