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分析
五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三星口九年一贯制学校
安建建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题主要有以下题型:判断、选择、填空、简答和实验题。所出题型涵盖了本学期所学内容,题型较为全面、范围广泛,同时侧重双基。
本套试题考试,共分为六大题。第一题,填空,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每空1分,共27分;第二题判断题,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每小题2分,共24分;第三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第四题,问答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特殊性;每题6分,共18分;第五题,实验题,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分值为11分。第六题,附加题,考查学生阅读资料的能力,并能够从资料中找出正确的答案。
二、基本情况
本年级2个班,共104人参加考试,一班及格率达81%,优秀率53%,最高分,100分。二班及格率是92%,优秀率是86%,最高分是100分.三、具体情况分析:(1)填空
本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分值27分。出现偏差多的是第8小题,说明此类涉及生活实践和实验的问题没有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因而造成学生失分。
(2)判断题
本题学生得分率较高,失分的是第2、6、10小题,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非常的不牢固,似是而非,不能用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并且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选择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不错,该题出现错误较少,问题大多数出现在第10小题。第10小题农村卖冰棍的同志,用泡沫塑料箱做外包装,他是利用了泡沫塑料的什么性质?()”,正确答案为B,有许多同学误选了A,原因是学生对于掌握的知识不牢固。不能正确理解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4)问答
本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分值18分。出现偏差较多的是第2小题,学生在举例时不能写出特殊防御的几种代表动物,因而造成学生失分。
(5)实验题
本题的得分率较低,分值11分,出现问题的地方就是学生对给定的实验选材不能正确的运用,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其实本题考查的就是15课传热比赛的内容,学生对掌握的知识过于死板。
四、对今后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1.尽量多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操作实验,强化实验教学,引领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各种途径进行实验探究,真正把知识学活、学透。
2.通过135课堂的推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大部分学生能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教师积极的调动学生积极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科学及应用科学的兴趣。
3.通过学生考试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平时学习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重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分析
五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情况与分析
本份试卷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在命题上符合新课程理念,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强调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现将试卷及试题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整套试卷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实验题。试卷将所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当中,能够比较全面的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纵观整套试题,难易较适中,可以看出,试卷不光要考察学生的死知识,更注重对学生的生活实践方面的知识进行考察,这些题的导向作用是很重要的,引导今后的科学教学更加注重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从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也可以看出教师在这方面训练较少
二、具体情况分析:(1)填空
本题学生的得分率一般。出现偏差多,说明此类涉及问题没有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因而造成学生失分。(2)判断题
本题学生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非常不错。(3)选择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不错,该题出现错误较少。(4)实验题
本题的得分率较低,出现问题的地方就是学生对给定的实验选材不能正确的运用,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其实本题考查的就是热传递的内容,学生对掌握的知识过于死板。(5)问答
本题学生的得分率一般,出现偏差较多的是第1小题,学生在举例时不能写出特殊防御的几种代表动物,因而造成学生失分。
三、对今后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1.尽量多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操作实验,强化实验教学,引领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各种途径进行实验探究,真正把知识学活、学透。
2.通过135课堂的推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大部分学生能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教师积极的调动学生积极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科学及应用科学的兴趣。
3.通过学生考试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平时学习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重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第三篇:冀教版四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题主要有以下题型:判断、选择、看图识别和实验题。所出题型涵盖了本学期所学内容,试题结构合理、题型全面、题量适中,范围广泛,同时侧重双基,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
本套试题考试,共分为五大题。第一题填空,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每小题1分,共10分;第二题,判断题,要求学生明辨是非,真正掌握知识点。第三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第四题,实验题,要求学生提出假设、列出的实验仪器、写明实验步骤、叙述看到的现象、对比结果,最后得出结论,重点考察学生实验识别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第五题,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现代城市人多车多,交通堵塞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考察学生在成活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学会活学活用。
二、基本情况
本年级1个班,共28人,全部参加考试,合格率达100%,优秀率71.3%,最高分,60分。
三、具体情况分析:
第一题填空。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的掌握情况,学生答题情况非常好,第二题判断。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有12个学生考了满分,优秀率为88%;相对于其它的题得分较高,说明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
第三题选择。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生活积累及观察利用能力,失分较高。丢分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小题,学生对于 “物体的沉浮”这节课学习的太死板,不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光注重“沉浮”的条件,而忽略了“沉浮”的原因,导致失分较多;第二小题是书上的原题,学生答错主要原因是对于所学知识掌握不牢,还有教师督促不严。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注意进行这方面的联系,多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题实验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从得分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动手试验能力较差,也可以看出教师在这方面训练较少,课上该做的实验学生掌握的不牢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重视实验教学中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的探究,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第五题问答题。此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学生设计一种交通方案。是失分最多的一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对今后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培养,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积极的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探究周围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于我们生活中的现象及事物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的进行探究。
2.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积极的调动学生积极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科学及应用科学的兴趣。
3.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对于周围的世界进行提问,猜想,设计操作方案或者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实验或者整理分析资料抽取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及探究能力。
4.从学生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第四篇:冀教六年级上科学试卷分析
六年级科学期末试卷分析
(2015—2016学第一学期)
一、试题分析:
(一)填空:注重对学生一些基础知识的考察,本题得分情况较好,但也有个别同学在第2小题能源的概念和第3小题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果中答错而丢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还不是很好。
(二)判断: 判断题是考察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体现,也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本题得分率较高,但第4小题失分较严重,无脊椎动物很小,但是并不是说在显微镜下也不一定看得到。
(三)选择:本题得分率为85﹪,第4小题失分较普遍,学生对可再生能源的记忆记不清楚了,个别同学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把距离太阳最远的错选成天王星,不认真造成失误。
(四)实验探究:本题得分率为65﹪,这道题里学生对电铃的概括不是太全面。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应加强实验备课,准备好相关材料,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对这类题的答题技巧应多加指导、训练。
(五)回答问题:本题学生的答题情况不太理想,失分较为普遍,特别是第1小题,细菌和病毒对人类的益处,考前对此部分内容复习偏少,有些学生不能灵活理解,几乎没有得分。2小题中个别同学没有答全,造成失分非常可惜。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37人,1人生病缺考,36人参加考试,优秀率2.78%,良好率36%,合格率77.78%,平均分34.72,得分情况不太满意。
三、存在的问题:
(1)我对课程标准钻研不够。我对教材钻研不深。新教材的选材、章节的编排都是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工农业、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考试的失分点来分析,凡与这类知识相关的题目,都失分较多,得分率也不高。科学探究内容是教材上教师必需教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新教材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2)我的知识结构存在某些问题。平时我们说:“站得高,看得远。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需有一桶水。”而知识不能仅局限于教材知识。
三、改进措施:
1、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得到必需的培训,能及时、经常受到必要的教育和提高。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能并重,既要准确传授知识,又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注重每位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4、加强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功能,研究教材、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
第五篇: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生长的需要(1—5)
1、种子萌发需要三个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空气)。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种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土壤。
2、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它们能够自己制造养分,获得(养料)。
3、家里粮仓里储存的粮食都是植物的种子,一般不发芽,主要是因为缺少(水)。(第一课)
4、动物按食性可以划分为(草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
5、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6、沙质土渗水能力最强。黏质土保水能力最强。
7、大部分植物适合生长在(壤土)里。
8、(豆苗)在(沙质土)中生长情况最好,因为沙质土疏松,透气性好。
9、西瓜、花生适宜在(沙质土)中生长。
10、马铃薯,莲藕,姜都有节和芽,它们都是地下茎,不是根。甘薯,胡萝卜,白萝卜是植物的根。
11、在做根吸收水分的实验时,在瓶子内的水面上滴一层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12、茎有哪些作用?
答:大部分植物的茎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少数植物的茎具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
13、植物的根有哪些作用?
答:
1、防止水土流失;
2、从土壤吸收水分供植物生长;
3、根有储藏营养的作用。
14、无意插柳柳成荫说明部分植物的茎具有(繁殖)作用。
15、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第七课)
16、仙人掌的刺,其实就是它的(叶子),退化成刺能减少(水分的蒸发)。(第八课)
17、植食性动物举例:马、羊、兔、蝴蝶 肉食性动物举例:虎、狼、狮子、鹰、鲨鱼 杂食性动物举例:老鼠、蚂蚁、狗、猫、猪、猩猩
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6—9)
1、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这种特性称为(向光性)。
2、植物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3、植物的根都是向下生长,因为植物具有向地性,向地性是因为植物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4、冬眠时,动物的(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5、动物防御敌害的方式: 放臭气:臭鼬、黄鼠狼 蜇刺:蜜蜂
变色:变色龙、比目鱼、雷鸟 喷射毒液:蛇、蝎、黄蜂
逃跑:鹿、兔、羚羊
盔甲:乌龟、蜗牛、犰狳,穿山甲 装死:负鼠
拟态:竹节虫、尺蠖、枯叶蝶、螳螂 尖刺:豪猪、刺猬 保护色:蝗虫,甲虫
记忆巧门:臭刺变毒桃,亏死泥煎包
6、动物和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答:动物:1迁徙,如大雁,燕子;
2冬眠,如蛇、青蛙、乌龟、熊;
3加厚羽毛:如麻雀;
4加厚皮毛、脂肪:如熊狮鹿狐狸;
5、产卵过冬:螳螂,蝗虫。
植物过冬的方法:
1、掉光树叶,减少养分消耗;
2、常青树分泌一层蜡质,既防寒又减少了水分蒸发。第三单元:人与环境(10—12)
1、尼龙搭扣的发明是受(芒刺和狗毛)的启发。
2、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珍爱生命, 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
3、为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有哪些方法减少污染?(为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们做出了哪些努力?)括号里的问题答案也是下面的答案 答:进行城市绿化,家庭绿化;使用无铅汽油,步行或骑车上班;建立自然保护区;告别一次性筷子;不吃或少吃炒烤(为什么要少吃呢?因为烧烤的烟会污染空气嘛)
第四单元:冷和热(13—17)
1、加快热水变凉的方法(有筷子搅拌),(用扇子扇)等。
2、当屋内温度比屋外高时,开窗后窗帘会(向窗里飘)。
3、金属,陶瓷传热能力强是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传热能力弱是热的不良导体。
4、热传递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5、手捂热水袋取暖——传导传热 火上的锅烧热了——传导传热 暖气使屋内空气变热——对流传热 锅里的水热了,馒头蒸熟了——对流传热 水被太阳晒热——辐射传热
6、人们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以(摄氏度)或(华氏度)作为单位。
7、沸腾的水的温度是(100℃),结冰水的温度是(0℃)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7℃),成熟鸡的温度是(41.5℃)
8、用手不能精确感知物体的温度,只能用温度计才能测出精确的温度。
9、焖烧锅外锅是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制成的,焖烧锅的外锅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10、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在同一物体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11、饭锅的锅把用塑料或木头制作,是为了端锅时不烫手,不只是为了美观耐用。
12、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这两个容器中水的温度最终会(一样高)。
13、暖气片要要安装在低处,空调、换气扇要安装在高处。
14、使用空调,夏天应将扇叶向(上)吹风;冬天将扇叶向(下)吹风,这样才有更好的制冷和制热效果。
15、太阳能热水器要安装在(向阳)的坡面,(日照时间)较长的楼顶、屋顶、阳台。
16、颜色越深,吸热能力越强;颜色越浅,吸热能力越弱。冬季要穿(深色)的衣服,夏季要穿(浅色)的衣服。
17、食盐、煤灰和沙子,谁能使雪快速融化?当然是煤灰,因为颜色深,吸热能力强。
18、保温箱一般涂成深色,油罐有涂成浅色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保温箱的深色更容易吸收热辐射,油罐车的浅色可以反射辐射热。
19、冬天,将纸片分别放在门缝的底部和上部,你会发现(底部的纸片往里飘),(上部的纸片往外飘),这时因为室外的冷空气比室内的热空气重,室内的热空气要上升,带动纸片往外飘,室外的空气流动到室内补充,带动纸片往里飘。
20、孔明灯是利用了(空气受热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21、羽绒服为什么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答:羽绒服中的羽毛蓬松多空,内有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羽绒服可以保暖。
22、举出保温的例子:
答:1冬天穿上羽绒服;
2、利用暖水瓶储存热水
23、举出散热的例子:
答:
1、电视机后壳上有许多小孔,2、电动机用金属材料制成多片状
3、使用排风扇
第五单元:地表剧烈变化(18—21)
1、我国有史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地震发生在河北省(唐山市)。P71
2、人们通常把那些会让人感到大地(上下颠簸)、(猛烈摇动)等地动现象叫(地震)。
3、地震能引起(山崩)、(地裂)、(水灾)和(火灾)等。
4、中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研制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
5、地震前的征兆有哪些:
答:
1、井水水位变化;2动物行为异常(鸡鸭不回窝,鱼跃出水面);
3、不寻常的微波;4大地变形;5瓦斯泄露。6地震有哪些危害?
答:
1、地震能引起山崩、地裂、水灾和火灾等;
2、建筑物倒塌和损坏;
3、人身伤亡;
4、大量社会物资损失;
5、发生瘟疫。
7、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
1、熄灭炉子,拔掉电源,2、迅速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远离高压线。
3、如果来不及,要躲避在厨房、卫生间等狭窄地方或坚固的桌子床等家具侧面。
8、火山喷发有哪些危害?
火山喷发能污染空气、烧毁森林、毁坏农田、覆盖村庄、城市,是一种
严重的自然灾害。
9、火山喷发虽有危害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
1、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
2、火山岩是优质的建筑材料;
3、火山常发地区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考察胜地。
10、根据岩石的形成,地质学家通常将岩石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11、沉积岩是由一层层沙子和淤泥固结而成的;岩浆岩是由熔岩冷却凝结而成;变质岩是沉积岩或岩浆岩在高温、压力影响下变质而成
12、我国(西藏)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科学家在那里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那里曾经是(海洋)。P69
13、(沉积岩)中常常含有(化石),它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P77
14、山地里有丰富的(岩石矿物)和(动植物资源)。长期生活在山地中的人们形成了特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5、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用(花岗岩)建造的,磨刀石是用(砂岩)制成的。建筑工地上用的小石子是用(石灰岩)碎制而成。
16、在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当受到来自地球内部各种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喷发而出,形成地球上的(火山喷发)现象。
17、地球上的山地,绝大多数是由(地壳板块抬升)形成的,只有部分山峰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第六单元:环境与保护(22—23)1、1989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之后,又制定了保护资源和防治污染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组成了环境保护法体系,有效控制了污染。
2、(环境污染)以及(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和谐)关系被破坏,已成为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
3、(空气监测)、(水体监测)、(机动车尾气监测)、城市交通要道的(噪声监测),是保护环境的重要环节。
4、看课本87页,熟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标志和中国环境保护徽。
5、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全球最重要的话题之一。请谈谈当今世界存在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
答: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
6、身边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答:我们身边严重的环境问题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环境遭到破坏。空气污染是由生产中的烟尘,交通工具的废气引起;水体污染由生产生活中的有毒有害废水引起;土壤污染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环境的破坏是由于植物的减少、水土流失、臭氧层的破坏、土地荒漠化,淡水缺乏,能源短缺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