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趣的数字题
数字趣味题
【专题导引】0、1、2、3、4、5、6、7、8、9是我们最常见的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或称为数码)。数是由十个数字中的一个或几个根据位值原则排列起来,表示事物的多少或次序。
数字和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这里所讲的数字问题是研究一个若干位数与其他各位数字之间的关系。数字问题可采用下面的方法:
1、根据已知条件,分析数或数字的特点,寻找其中的规律。
2、将各种可能一一列举,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部分,从中找出符合题意的结论。
3、找出数中数字之间的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转化成“和倍”、“差倍”等问题。
4、条件复杂时,可将题中条件用文字式、竖式表示,然后借助文字式、竖式进行分析推理。
【典型例题】
【例1】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和是10。如果把这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我们称新数为原数的倒转数),就比原数大72。求原来的两位数。
【试一试】
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数字的3倍。如果把这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与原数的差为54。求原数。
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数字的2倍。如果把这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与原数的和为132。求原数。
【例2】把数字6写到一个四位数的左边,再把得到的五位数加上8000,所得的和正好是原来四位数的35倍。原来的四位数是多少?
【试一试】
1、有一个三位数,如果把数字4写在它的前面可得到一个四位数,写在它的后面也能得到一个四位数,已知这两个四位数相差2889,求原来的三位数。
2、把数字8写在一个三位数的前面得到一个四位数,这个四位数恰好是原三位数的21倍。原三位数是多少?
【例3】如果一个数,将它的数字倒排后所得的数仍是这个数,我们称这个数为对称数。例如22、565、1991、20702等都是对称数。求在1~1000中共有多少个对称数?
【试一试】
1、有一个四位数的对称数,四位数字之和为10,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多3,求这个四位数。
2、在对称数中,年份数1991不仅是一个称数,而且还可以写成两个对称数的积,即1991=11×181。在1000年~2000年中除1991年外,还有哪些数既是对称数,又可以写成两个或三个对称数的积?
【例4】一个六位数的末位数字是7,如果把7移到首位,其他五位数字顺序不动,新数就是原来数的5倍,原来的六位数是多少?
【试一试】
1、如果把数字6写在一个数的个位数字后面,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增加了6000。原数是多少?
2、有一个六位数,它的个位数字是6,如果把6移至第一位,其余数字顺序不变,所得新六位数是原数的4倍。原六位数是多少?
【例5】某地区的邮政编码可用AABCCD表示,已知这六个数字的和是11,A与D的和乘以A等于B,D是最小的非零自然数,这个邮政编码是多少?
【试一试】
1、一个三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字的4倍,十位上的数字是百位上数字的2倍。这个三位数必定是多少?
2、有一个六位数,其中右边三个数字的和恰好等于末尾的两位数。求这个六位数。
课 外 作 业
家长签名:
1、有一些两位整数,所有数字和是4,这样的两位整数一共有几个?
2、498与7的数字之和是28,那么它们和的数字之和是多少?你发现什么规律?
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数字少2。如果把这两个数的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对调,所得的新两位数与原数和是154。求原数。
4、有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数字是3,如果把3移到百位,其余两位依次改变,所得的新数与原数相差171。求原来的三位数。
5、在五位数中,既是对称数,又可以写成两个对称数的积的最小的数是多少?
6、在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中间加一个0,那么,所得的三位数比原数大6倍。求这个两位数。
﹡
7、求各位上数字之和等于34的最小的四位数。
第二篇:有趣的数字
有趣的数字
一、教学目的:
1、学生能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想象变化与装饰。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美的思维方式。
3、引导学生体会将想象转化为表现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把握数字的特点与学会数字的装饰方法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想象变化。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组织学生认识数字(生活中的数字图片)→教师说数字经过美化之后就会变得很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趣的数字》。
出示课题:有趣的数字 2. 新课
(1)欣赏书中有趣的数字,感受数字变化后的乐趣。教师:你最喜欢哪一组数字?为什么喜欢?(2)如何使数字变得有趣和美丽?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接着说:我们一起来看看“2”有什么方法变得美丽。→用课件展示数字的各种装饰方法,与学生一起分析:有 用花纹装饰、用颜色装饰、改变形状装饰。
(多媒体欣赏各种装饰方法数字图片,组织学生讨论回答。)(3)教师演示使数字变得有趣和美丽的过程。
教师说:刚才归纳了很多方法,现在请同学们看看这些方法是如何做出来的。→教师演示拟人装饰的方法,→播放《数字谣》,师生共同尝试形状的变化方法:拟人法、联想法,课件游戏,数 字的联想,增加学生对变形的认识。
3. 作业
(1)同学们想怎样把数字变得更有趣和美丽?
小组合作选择制作方法并自由组合成制作小组,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运用桌上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方法表现“有趣的数字”,组织学生比一比哪组做的变化多或制作方法多。(2)学生想象、表现,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4. 评价
(1)小组代表发言
小组代表说自己小组用了什么方法,做了什么?(2)教师点评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及评述表达自己的看法。
5.课堂引申
教师说:我们刚刚学习了数字的变形,其实生活中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变化,例如英文字母的变形和文字的变形,只要你们认真地观察,就能发现它们的有趣之处!
7. 教学后记
本课时旨在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在原有数字的基础上进行变形,创造再创造,利用多种方法构建他们心目中的数字王国,课程中,有些学生的思维较局限,表现的内容单一,以后还需多一些类似的练习!
第三篇:有趣的数字问题
有趣的数字问题
我们在学数学的时候,经常与数字打交道,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是公元前三世纪由印度人确定和应用的,后来通过阿拉伯伟入欧洲,也就当成是阿拉伯人的发明,人们就给这些数字起名叫“阿拉伯数字”。你可别小看这十个数字,这其中可蕴藏着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数与数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记数时,常常把数字并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一个位置,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就不同,例如“6”,如果记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记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记在百位上,表示6个百等等。根据这些记数的规则,可以解决一些数字问题。
此外,数字问题还涉及生活的许多方面,比如书刊的页码数就是由自然数1、2、3……依次排列,下面我们就进入这有趣的数字问题吧!
例
1、三个不同的一位数的和等于10,用这三个一位数组成三位数,其中最大的是几?
分析与解组成三位数的数字只能是0~9这十个数字,而三个数字的和等于10,这样就有9+1+0=10,8+2+0=10,7+3+0=10,7+2+1=10……在这些三个不同的一位数中,满足条件的最大的数是910。
练习题:
1、四个不同的一位数的和等于15,用这四个一位数组成的四位数,其中最大的是几?
2、把数字“7”写在某数的后端,这个数增加349,这个数是多少?
3、将“6”放在一个两位数的右侧,形成的三位数比原的两位数多294。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
4、《希望杯数学能力培训教程(四年级)》一书有160页,在它的页码中,数字“2”共出现了多少次?
5、一本故事书有150页,在这本书的页码中,数字3共出现了多少次?
6、一册数学书有144页,共用多少个数码来编页?
7、一本书每一页给它编上页码1,2,3……最后一页是310。那么这本书的页码共用了多少个数字?
8、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数字的3倍。如果把这个数减去7,所得的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相同。求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9、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数字比十位上数字大3,个位数字与十位上数字的和是十位上数字的3倍,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10、小于2010的四位数中,数字之和等于25的数共有多少个?
11、小于2010的四位数中,数字之和等于26的数有多少个?
12、1到1999这些自然数中的所有数字之和是多少?
13、1到1989这些自然数的所有数字之和是多少?
14、小明心里想了一个三位数,数位上三个数字之和是12,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一样大小,百位上的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你知道这个三位数是多少吗?
15、把数字8写在一个三位的左边,所得的四位数刚好是原三位数的51倍,原来的三位数是多少?
16、一本书共有141页,在这本书的页码中,数字“1”在页码中共出现了多少次?
17、在1~200这200个整数中,不含数字7的数有几个?
18、妈妈买回一本《淘气包马小跳》,共有200页,你知道这本书共用了多少个数码来编页?
19、小马虎做一道加法算式,他在第一个加数的右端多写了一个体数字6,结果得数增加了2706,这个数是多少?
20、将1到35这35个自然数连续地写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大数:1234567891011……333435,则这个大数是几位数?
21、有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这个数加上5,则个位和十位数字相等,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22、一个三位数,个位和百位数字交换后还是一个三位数它与原来的三位数的差的个位数字是7,试求它们的差?
23、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17,而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不相同且不为0,符合条件的最小是多少?最大是多少?
24、有一个两位数,如果大它的左边添上“3”,就得到甲数;如果在它的右边添上“3”,就得到乙数,已知乙数比甲数多171,求这两位数。
25、三位数abc比三位数cba小99,若a、b、c彼此不同,则abc最大是多少?
第四篇:有趣的数字诗
有趣的数字诗
通常,我们都觉得数字是非常枯燥的,但如果把它用入文学作品——诗词曲联中,却往往含情带意,摇曳生姿,深化意境,由此也涌现了许多传诵千古的“数字诗”。
数字入诗的历史,真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诗句使用了数字。据统计,单是《国风》中使用数词的诗就多达46首。在《唐诗三百首》一书所收录的诗作中,含有数字的诗作更是多达130余首,几乎占了总数的一半。由此可见数字十分受到古人的青睐。
总的说来,数字诗分为以下几类:
一、“十”字令诗。这时数字诗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将“一”到“十”十个数字嵌入诗中。
最为著名的还是那首几乎妇孺皆知的五言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生动描绘出一幅恬静自然的田园生活图景。
相传苏轼与同窗赴京赶考,学友因为天气耽搁担心迟到,感叹成诗曰:
一叶孤舟,做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浆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苏轼劝勉道:
十年寒窗,进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天一定要中。
下面这首诗描绘了世人苦中作乐,自我解嘲的心理状态:
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落,三斤酒量不吐,四季衣服不当,五字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言歪诗不迟,八张马钓不煮,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
吴承恩
《西游记》中一段“红轮西坠”后天色已晚的景色描写:
十里长亭无人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头钟声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归田琐记》中有一首诗:
一命之荣称得,两片竹板拖得,三十俸银领得,四乡地保传得,五十嘴巴打得,六角文书发得,七品堂堂考得,八字衙门开得,九品补服借得,十分高兴不得。
刻画的是过去的当官时作威作福,搜刮民脂民膏,而后 “荣归故里”“赋闲在家”的丑恶嘴脸,淋漓尽致,值得玩味。
与只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现代人仿写的十字令诗:一身平价布,两袖粉笔灰,三餐吃不饱,四季常皱眉,五更就起床,六堂要你吹,七天一星期,八方逛几回,九天不发饷,十家皆断炊。
这是解放前四川重庆市一家晚报登过这样一首描绘中学教师饥寒交迫生活的诗。一年收出二年谷,三家有余四家足,举目五六七里内,八九十幢高楼矗。
描写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民间流传有许多带有讽刺意味的数字诗,如讽刺神像:
一本正经,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神无主,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久)坐不起,十足无能。
为贪官画像:
一心二用,两面三刀,三头六臂,四面楚歌,五斗折腰,六亲不认,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霄难逃,十恶不赦。
勾勒奴才相:
一幅奴才相,两手往下垂,三角眼闪亮,四楞脸堆媚,五官不端正,六神透阴气,七寸长脖子,八两小脑袋,九根黄胡子,十分不像人。
烛照赌徒:
一心赢钱,两眼通红,三餐无味,四肢乏力,五业荒废,六亲不认,七窍生烟,八方借债,九(久)陷泥潭,十(实)成灾难。
一到十,在上面几首诗歌中运用自如,令人拍手叫绝。
二、“一”字诗。这是种只用“一”字
唐代王建有这么一首《古谣》:
一东一西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路;一去一来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树。
这里短短的28个字中有着矛盾的8个“一”,但都统一在一幅风景画里,可见“一”字有多么强的表现力。
元代无名氏有一首散曲: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全曲嵌“一”字竟多达二十二个。作者在年华易逝、光阴催老、人生如梦的叹息中,寻求着自己的人生位置,情绪看似旷达,实则透露着辛酸,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清人王士祯作过一首《题秋江独钓图》,也是有名的数字诗: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一首诗总共用了九个“一”
清人陈沆(也有人认为是北宋苏轼)有一首与此相似的诗:
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这首诗中出现了十个“一”,比上一首还多一个。两首诗都创造了一个渔翁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
另外,清代女诗人何佩玉也写过一首同样的诗
一花一枝一矶石,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一寺中,一林黄叶一僧归。
连用十个“一”字却不使人感到重复,而是意境悠远,妙趣横生。
清代侯善渊的《一剪梅》是这么写的:
一个尘劳一个忙,一自离别,一得真常。一天精秀一天凉。一点清光,一带凝阳。一气相交一气张。一结神丹,一命延长。一灵透人一云房。一对金童,一引仙乡。
全词60个字里竟有16个“一”,比起上面的两首诗,有过之而无不及,又是别有一番情趣和风味。
三、数字回环诗。就是诗歌中一到万(或十)几个数字回环使用。
这类数字诗中,最为著名的还是卓文君的那首诗。传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几经周折,终成眷属,回到成都。不久,汉武帝下诏来召,相如与文君依依暂别,回到京城为官。岁月如流,不觉过了五年。文君朝思暮想,盼望丈夫的家书。万没料到盼来的却是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的家书。文君反复看信,明白丈夫的意思。数字中无“亿”,表明已对她无“意”。卓文君既悲痛又愤恨,当即复信叫来人带回。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对这首用数字连成的诗一连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感到惭愧,越觉得对不起对自己一片痴情的妻子。终于用驷马高车,亲自回乡,把文君接往长安。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无名氏写的,只是用了万到一十三个数字:
柳絮飘飞,万朵入云间,一去无归期,千般情不舍。望断天涯,魂随魄也依,百转盼回归,寝无言,食厌味,倚门伫立,怎奈十月雪花漫天舞,不见伊人归,空叹息,重阳九,赏菊桂,登高远眺,形影孤单独自泣眼看八月中秋,叹,月圆人残缺,遥对蟾宫祷佳期七巧之期时,牛郎织女亦相会,便我独饮相思泪,谁怜惜?炎炎夏至六月心,心寒不觉身子温,只字片影无踪迹,一片忧伤没法医。五五端阳划龙舟,江上游客皆成对,思念化作江水流,欲诉衷肠无知已。转眼四月采桑节,忙里偷闲问鱼雁,可带佳音归?雁无语,振翅飞,鱼我声,潜水底。看,三月桃红柳绿时,春色好,我心更劳累,枉费了一片心机,莫不是,二人相携漫步路,一切随风吹?犹自瞎猜疑。忽听喜鹊啼不住,望君,笑挥手臂,喜孜孜,欲笑泪先滴!
清代李调元写过这样一首数字诗,从一至十,再从十至一。诗韵味浓厚,即情随性,没有一点矫作。
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买得五六七色粉,打扮八九十分娇。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癫,五更四时鸡三唱,怀抱二月一枕眠。
还有现代人的数字诗《劝世杂言》写的甚好:
一日二三餐,间隔四五时。六七八分饱,活到九十百。千万勤劳动,坐吃亿万空。千百纨袴子,十有九八穷。七六古为稀,五四今当年。三心二用者,一事皆难成。
短短十二句,就从一写到亿,又从亿转回到一。妙极了。
还有一首《忆二十年同学聚会》也不错:
一别二十载,转眼三四零。再婚有五六,七八成发达,健在九十九?八七年六月,奔五湖四海。盼三二年后,一班再团圆。
有一副对联,也采用了数字回环的方式: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据说这副对联是《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应景所作。不过,从作品本身的艺术性来看,实在不过是临时的拼凑,只是刻意的玩弄技巧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高深的价值,作为明代大才子的唐伯虎不可能如此不堪,当是后人的调侃戏谑之作。收录在此,或为一笑。
还有一幅与之相似的对联,比上面那幅还要好一点: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艺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无耻;
十吏九贪藏八老婆瞎解七律六政五绝还专偷四三二鸡一定有灾。
四、“三”字体。三在古代有反复多次的意思。在诗歌中一再巧用“三”,叫“三字诗”。
明代陈耀文《花草粹编》中记载,明代有人生第三个儿子时,当时词人王特起(王正之),戏作含有“三”的数字词祝贺,题为《喜迁莺·贺人生第三子》,有人称之为“三字词”,词虽一般,但其旁征博引,足见其四书五经之功力:
古今三绝,为郑国三良,汉家三杰。三俊才名,三儒文学,更有三君清节。争似一门三秀,三子三孙奇特,人总道,赛蜀郡三苏,河东三薛。欢惬。况正是三月风光,杯好倾三百,子并三贤,孙齐三少,俱笃三余事业。文即三冬足用,名即三元高揭。亲朋庆,看宠加三分,礼膺三接。
五、“九”字诗。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反复使用“九”字。
如宋代王喆的《黄河清·按一百八数》:
九曲黄河分九转,洪波大浪清净。九江共同,合就俱来归正。九鼎中间显现,九宫阐、端流一定。玉翻金泼盈盈处,倒侵九曜开影。九霄翠碧相齐,九皋有,鹤鸣迎接精莹。九光洞,明返照,灵辉堪并。九曲神珠跳跃,九仙至、如然游泳。淇殚澄彻成功行,九天通圣。
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旧历九月九日成为重阳。王喆是陕西咸阳人,字知明,号重阳,所以他这首词共用12个“九”字,凑足108数。不过,盖茨直接宣扬道家思想,内容枯燥乏味,语句晦涩。
六、杂数诗。就是诗歌中运用数字没有定数和规律,只根据诗歌的需要来写,古代的数字诗大多属于这一种。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进芦花都不见。
这首诗被认为是出自徐渭徐文长的《雪景》。一冬日,他踏雪孤山,见放鹤亭内一群秀才正借酒赏梅,便进前求饮。秀才们不识泰山真面目,道是诗人聚会,不会写诗者不能在此喝酒。徐文长便“一片一片又一片”地作起咏雪诗来,前三句尚未念完,众秀才已是笑骂成“一片”了,说道,你这俗子是否只认识得数字和“片”字?想不到第四句“飞入梅花都不见”一出,秀才们顿时大惊失色。白雪飞入号称“香雪海”的孤山梅林之中,当然是看不见了,这种深邃苍茫的意境,奇特精妙的构思,当真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典范。
最妙的要数明代诗人伦文叙给苏轼的画《百鸟归巢》配的诗:
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一只又一只”加起来就是2只,“三四”相乘得12,“五六”相乘得30,“七八”相乘得56。把2、12、30、56加起来,总数恰好为100,与画题相合,可见诗人的机巧。
也许是伦文叙的诗太有趣了,其后有人模仿为诗:
咏 麻 雀
清·佚名
一个两个三四个,五六七八九十个。
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七、数字隐秘诗。就是将数字用谜语的形式表现出来,十分有情趣。
宋代才女朱淑真,临终前写的《断肠谜》算是这一类数字诗:
下楼来,金簪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整首诗暗含“一”至“十”十个数字,句句充满对负心人的谴责,倾诉自己无限的哀怨!诗中隐藏的数字,你能找出来吗?后人填了一首《玉房怨》,与上面的《断肠谜》大同小异:
元宵夜,兀坐灯窗下。问苍天,人在谁家?恨玉郎,全无一点直心话。叫奴欲罢不能罢,吾今舍口不言他。论交情,曾不差。染成皂,难说青白话,恨不能一刀两断分两家。可怜奴,手中无力难抛下,我今设一计,教他无言可答。
有一副为141岁老寿星恭祝生日的对联:
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上下联都暗含着141这个数字,非常巧妙
另外还有一副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此联寓意缺一(衣)少十(食),包含了下层百姓生活的无限酸楚。
第五篇:有趣的数字—赵静
幼儿园小班教案:数字宝宝
教学背景:
我们班的对数字的兴趣比较浓厚,在平时的活动中他们很喜欢把数字带到活动中来,一二三木头人,五只猴子荡秋千等游戏都是他们最爱。但是在观察中,我也发现,孩子们对于数字的认识非常的浅显,有部分孩子数数不能连续,数物匹配的能力也比较低,依据我们那班孩子实际情况,以及目前正在学习的文学故事《拔萝卜》,我设计了这节活动《有趣的数字》,希望通过活动,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初步的尝试幼儿数物对应。
活动目标:1、2、3、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初步尝试数物匹配; 发展孩子动手能力及社会性交往技能。
通过活动培养孩子做事的计划性,从而鼓励孩子,进一步激发孩子表现的欲望。
教学准备:
计划表、萝卜、及时贴、蜡笔、白纸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师:今天老师穿了一件奇怪的衣服,你们看看我这奇怪的衣服上有些什么呢?
幼儿讲述有许多数字宝宝,老师给予肯定。
2、教师示范游戏
师:“现在老师要将这些数字宝宝请到篮子里和你们做游戏”,出示萝卜筐。萝卜筐上贴有不同数量的萝卜。师:“现在哪个小朋友愿意过来试试啊?”请幼儿将老师衣服上的数字宝宝放入对应的筐中,老师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并带领幼儿观察和分析幼儿放得对不对。
3、出示更多游戏。
师:老师这里还有更多的游戏,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教师讲解规则和玩法。
穿花衣:衣服上有几朵花,就把对应的数字贴上去。拓印:看到图上写着几个数字,就拓印几朵花。数字宝宝找朋友:将数字和用数字做成的造型放在一起。
4、提出游戏规则及要求,幼儿自主选择区域进行活动操作。
5、分享作品,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