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手细菌检验规程
目的
规范手细菌总数检验的操作方法,指导检验人员严格按程序操作,确保手细菌总数检验结果的正确,可靠。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洁净车间操作工手细菌总数的检查。3 职责
3.1 质管部门制定作业指导书,领导检验工作和结果审核。
3.2 检验室检验人员严格按本文件操作,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负责。4 检验依据
GB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5抽样方案.样本数量
每个星期在洁净车间随机找10个操作工进行采样。6 仪器检验试剂
压力蒸汽灭菌器
恒温培养箱
超净工作台
酒精灯
放大镜
培养皿
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
试管
刻度吸管 7 培养基的制备
肉汤琼脂培养基:按说明书配制,40g加入1L水,加热至完全溶解,115℃蒸汽压力30min灭菌。0.9%NaCl试剂 8 试验前准备
将上述试管,1ml吸管(吸管用脱脂棉塞住顶端并用牛皮纸包卷好),培养皿(用牛皮纸包好),放进灭菌桶内,以0.1~0.15Mpa灭菌30min备用(也可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培养皿)。9 试验
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0.9%无菌氯化钠试液的棉签在右手指曲面,从指尖、甲沟至指根处往返涂抹10次后,将棉签放入10ml无菌氯化钠溶液中。将每个采样管震打80次,混匀,10倍递减稀释,对每个稀释度(取3个稀释度),分别取1ml放于培养皿中(每个稀释度倾注2块平板),再倾注15ml的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混匀,于37℃培养24h,观察结果。10 记数
一般以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
菌数/每只手=平均菌数×稀释倍数
应≤300cfu/每只手 11 注意事项
10.1 严格按无菌操作,防止污染。10.2 注意菌液的均匀分散。
10.3 取样要准确,尽量防止试管使用中产生的误差。
10.4 取液接种于平皿后,应尽快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避免样液干于平皿上,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第二篇:起重机检验规程
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起重机械监督检验工作的管理,规范起重机械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的行为,提高监督检验工作质量,根据《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从事起重机械监督检验的技术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批准,并按授权项目范围开展监督检验工作。
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开展起重机械的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必须遵守本规程规定的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如采用与本规程不一致的检验方法,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同意。
本规程适用于桥架型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和门座起重机(以下统称起重机)的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
第三条安装、大修或改造后拟投入使用的起重机,应当按照本规程对验收检验规定的内容进行检验;在用起重机应当按照本规程对定期检验规定的内容,每两年进行一次检验。遇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或者发生设备事故后的起重机,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再次使用的起重机,进行设备大修后,应当按照验收检验的要求进行检验。
第四条本规程技术指标和要求主要引用了《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985)、《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1983)和各类起重机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如上述相关标准被修订,应以最新标准为准。
第五条检验机构应根据本规程制定包括检验程序和检验流程图在内的检验实施细则,并对检验过程实施严格控制。检验人员实施检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或特殊情况,经请示检验机构认可,可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增加检验项目。
对于不具备现场检验条件的起重机,或者继续检验可能造成安全和健康损害时,检验人员可以中止检验并必须书面说明原因。
第六条检验机构应当在安装、大修或改造等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验收检验。施工单位自检的内容、要求与方法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并应当出具完整的自检报告。
第七条从事起重机验收检验、定期检验的单位,至少应当配备《起重机监督检验必备仪器设备表》(附录1,以下简称《必备仪器设备表》)所列的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和相应的检测工具,其精度应当满足《必备仪器设备表》中提出的要求,属于法定计量检定范畴的,必须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第八条实施现场检验时应具备下列检验条件:
1/3
(一)被检设备状况、检验现场的环境和场地条件符合相关标准及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二)检验现场应整洁,不应有影响起重机检验的物品、设施和与检验无关的人员,并放置表明现场正在进行检验的警示牌。
第九条检验人员必须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的要求,取得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起重机监督检验工作。现场检验至少由2名具有起重机械检验员以上资格的人员进行,并必须配戴检验人员资格证胸卡。
第十条起重机受检单位及安装、改造(大修)和维修保养等相关单位,应向检验机构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并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到现场配合检验。
第十一条起重机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的项目,不得少于《起重机验收检验报告和起重机定期检验报告(格式)》(附录3,以下简称《检验报告》)所列项目,具体检验的内容、要求和方法应当按照《起重机监督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附录2,以下简称《检验内容与方法》)的规定实施。
第十二条现场检测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当进行详细记录。现场检验原始记录(以下简称原始记录)中,应详细记录各个项目的检测情况及检验结果。原始记录表格由检验机构统一制定,在本单位正式发布使用。
第十三条原始记录表不得少于《检验内容与方法》规定的内容,且应方便现场操作记录和《检验报告》的填写,个别项目应另列表格或附图以方便现场记录。
第十四条原始记录中可使用统一规定的简单标记,表明“合格”、“不合格”、“无此项”等。有测试数据要求的项目应填写实测数据;无测试数据要求但有需要说明的项目,可以简单的文字说明现场检验状况;遇特殊情况,可填写“因„„(原因)未检”、“待检”、“见附页”等。
第十五条原始记录必须有检验人员的签字和检验日期,并应当有校核人员的校核签字。第十六条完成检验工作后,检验机构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根据原始记录中的数据和结果,填写并向受检单位出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的内容、格式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结论页必须有检验、审核、批准的人员签字和检验机构的检验专用章或公章。
第十七条《检验报告》中有测试数据要求的项目,应在“检验结果”一栏中填写实测或经统计、计算处理后的数据;无测试数据要求但有需要说明情况的项目,可在“检验结果”一栏中简要说明;既无测试数据又无需要说明的情况时,可在“检验结果”一栏中填写“符合”、“/”(无此项)或“不符合”。“结论”一栏中只填得写“合格”、“不合格”、“/”(无此项)等单项结论。
第十八条起重机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合格的判定条件为:
(一)验收检验判定条件:重要项目(《检验报告》中注有“※”的项目,下同)全部合格,一般项目(《检验报告》中未注有“※”的项目,下同)不合格不超过3项(含3项)且满足本条第3款要求时,可以判定为合格;
(二)定期检验判定条件:重要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不合格不超过5项(含5项)且满足本条第3款要求时,可以判定为合格;
(三)对上述两款条件中不合格但未超过允许项数的一般项目,检验机构应当出具整改通知单,提出整改要求。只有在整改完成并经检验人员确认合格后,或者在使用单位已经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在整改情况报告上签署了监护使用的意见后,方可出具结论为“合格”或“复检合格”的《检验报告》。
凡不合格项超过合格判定条件的,均判定为“不合格”或“复检不合格”并出具相应结论的《检验报告》。对判定为“不合格”或“复检不合格”的起重机,施工或使用单位修理后可申请复检。
第十九条《检验报告》只允许使用“合格”、“不合格”、“复检合格”、“复检不合格”4种检验结论。其填写条件分别为:
(一)满足第十八条合格判定条件的起重机,检验结论填写“合格”;
(二)不满足第十八条合格判定条件的起重机,检验结论填写“不合格”;
(三)复检后满足第十八条合格判定条件的起重机,检验结论填写“复检合格”;
(四)复检后仍不满足第十八条合格判定条件的起重机,检验结论填写“复检不合格”。第二十条判定为“不合格”或“复检不合格”的起重机,检验机构应将检验结果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便及时采取安全监察措施。
第二十一条现场检验时,检验人员应当配备和穿戴检验作业必需的个体防护用品。第二十二条检验机构必须对检验工作质量负责。因检验工作失误造成事故或违反本规程规定的,将按照《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等有关规定追究检验机构和当事人的责任。
第二十三条本规程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本规程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
附录:1.起重机监督检验必备仪器设备表
2.起重机监督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3.起重机验收检验报告和起重机定期检验报告(格式)
第三篇:细菌室检验实习鉴定
细菌室检验科实习鉴定
时间过得很快,在细菌室一个月的实习马上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细菌室老师的教导,让我学到了很多细菌的检验操作。
在实习期间,我认真遵守科室的规章制度,准时上下班。在科室中,培养自己养成无菌观念,操作中遇到不懂之处,也会积极向老师虚心请教。
细菌学检验是实习中最难也是最有技术含量的学科,例如:细菌的形态染色、药敏实验、如何培养。
细菌检查不仅需要书本上理论的知识丰富,更是要在操作过程中不断的熟练掌握,而且还需要判断出培养的细菌哪些是污染菌。
在细菌室的实习,虽然很短暂,但却是检验生涯中一笔巨大的财富,为以后的检验工作打下结实基础!
第四篇:《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文 件
国质检锅[2002]1号
--------------------
关于印发《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有关单位:
为了加强对电梯监督检验工作的管理,根据《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总局制定了《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报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
附件:《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二00二年一月九日
主题词:电梯 检验 规程 通知
————————————————————————————————————————————
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
2002年1月14日印发
附件:
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电梯监督检验工作的管理,规范电梯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的行为,提高监督检验工作质量,根据《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开展电梯的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必须遵守本规程规定的检验内容与检验方法。
本规程不适用于液压电梯、防爆电梯、杂物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这些设备的监督检验规程另行制定。
第三条 安装、大修或改造后拟投入使用的电梯,应当按照本规程对验收检验规定的内容进行检验;在用电梯应当按照本规程对定期检验规定的内容,每年进行一次检验。遇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或者发生设备事故后的电梯,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再次使用的电梯,进行设备大修后,应当按照验收检验的要求进行检验。
第四条 本规程的技术指标和要求主要引用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1995)和《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0060-1993)等国家标准的规定。如上述相关标准被修订,应以最新标准为准。
第五条 检验机构应当根据本规程制定包括检验程序和检验流程图在内的检验实施细则,并对检验过程实施严格控制。如发现异常或特殊情况,经请示检验机构认可,检验人员可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增加检验项目。
对于不具备现场检验条件的电梯,以及继续检验可能造成安全和健康损害时,检验人员可以终止检验。
第六条 检验机构应当在安装、大修或改造等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验收检验。施工单位自检的内容、要求、方法及自检报告应当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第七条 从事电梯验收检验、定期检验的单位,至少应当配备附录1所列的检测检验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和相应的检测工具,其精度应当满足附录1中提出的要求,属于法定计量检定范畴的,必须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第八条 实施现场检验时应具备下列检验条件:
1、机房空气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湿度应保持在电梯及检验所允许的范围内;
2、电网输入电压应正常,电梯波动应在额定电压值±7%的范围内;
3、环境空气中不应含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不应超过该电梯额定指标;
4、检验现场(主要指机房、轿顶、底坑)应清洁,不应有与电梯工作无关的物品和设备,相关现场应放置表明正在进行检验的警示牌。
第九条 检验人员必须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的要求,取得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电梯监督检验工作。现场检验至少由2名持电梯检验员以上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
第十条 电梯受检单位及维修保养等相关单位应当向检验机构提供有关的技术资料,并安排相关的专业人员到现场配合检验。
第十一条 电梯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的项目,不得少于附录3所列项目,具体检验的内容、要求和方法应当按照附录2的规定实施。
第十二条 现场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当进行详细记录。现场检验原始记录(以下简称原始记录)中,应当详细记录各个项目的检测情况及检验结果。原始记录表格由检验机构统一制定,在本单位正式发布使用。
第十三条 原始记录应不少于本规程附录2规定的内容,且应方便现场操作记录和检验报告的填写,个别项目应另行表格或附图以方便现场记录,如门锁啮合深度、平层精度、平衡系数曲线图、表等。
第十四条 原始记录中可使用统一规定的简单标记,表明“合格”、“不合格”、“无此项”等。有测试数据要求的项目应填写实测数据;无测试数据要求但有需要说明的项目,可以简单的文字说明现场检验状况,如“*楼层门锁失效”;遇特特情况,可填写“因……(原因)未检”、“无此项”、“待检”、“见附页”等。
第十五条 原始记录应当有检验人员的签字和检验日期,并应当有校核人员的校核签字。
第十六条 完成检验工作后,检验机构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根据原始记录中的数据和结果,填写并向受检单位出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的内容、格式应符合本规程附录3的规定,结论页必须有检验、审核、批准的人员签字和检验机构检验专用章。
第十七条 检验报告书中有测试数据要求的项目,应在“检验结果”一栏中填写实测或经统计、计算处理后的数据;无测试数据要求但有需要说明或特殊情况的项目,可在“检验结果”一栏中简要说明。“结论”一论中只填写“合格”、“不合格”、“/”(无此项时)等单项结论。
第十八条 电梯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合格的判定条件分别为:
1、验收检验判定条件:重要项目(附录3中注有*的项目,下同)全部合格,一般项目(附录3中未注有*的项目,下同)不合格不超过3项(含3项)且满足本条第3款要求时,可以判定为合格;重要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不合格不超过8项(含8项),经施工单位调整修复,检验机构对原不合格项目及相关项目给予补检,一般项目不合格不超过3天(含3项)且满足本条第3款要求时,也可以判定为合格。
2、定期检验判定条件:重要项目合部合格,一般项目不合格不超过8项(含8项)且满足本条第3款要求时,可以判定为合格。
3、对上述两款条件中不合格但未超过允许项数的一般项目,检验机构应当出具整改通知单,提出整改要求。只有在整改完成并经检验人员确认合格后,或者在使用单位已经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在整改情况报告上签署了同意监护使用的意见后,方可判定为合格。
凡不合格项超过规定条件的,均判定为“不合格”。对判定为不合格的电梯,施工或使用单位修理后可申请复检。
第十九条 电梯经验收或定期检验后,检验报告中只允许使用“合格”、“不合格”、“复检合格”、“复检不合格”等四种检验结论。其填写条件分别为:
1、满足第十八条合格判定条件的电梯,检验结论填写“合格”;
2、不满足第十八条合格判定条件的电梯,检验结论填写“不合格”;
3、复检后满足第十八条合格判定条件的电梯,检验结论填写“复检合格”;
4、复检后仍不满足第十八条合格判定条件的电梯,检验结论填写“复检不合格”。
第二十条 判定为“不合格”或“复检不合格”的电梯,检验机构应将检验结果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便及时采取安全监察措施。
第二十一条 现场检验时,检验人员应当配备和穿戴检验作业必需的个体防护用品。
第二十二条 检验机构必须对检验工作质量负责。因检验工作失误造成事故或违反本规程规定的,将按照《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等有关规定追究检验机构和当事人的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规程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规程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附录:
1、电梯监督检验必备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表
2、电梯监督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3、电梯验收检验报告和电梯定期检验报告(格式)附录1: 电梯监督检验必备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表仪器设备或计量器具
精度要求(1)万用表(2)钳型电流表(3)接地电阻测量仪(4)绝缘电阻仪
(5)转速表及限速器测试设备(6)钢丝绳探伤仪(7)导轨垂直度测量仪(8)加、减度测量仪(9)声级计(10)游标卡尺(11)钢直尺(12)卷尺(13)塞尺(14)磁力线锤(15)弹簧秤(16)放大镜
(17)验电器及常用电工工具(18)便携式检验灯(19)照相机
(20)温湿度计
除非有特殊规定,仪器和量具的精确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a.质量、力、长度、时间和速度的检测误差应在±1%范围内;
b.加、减速度检测误差应在±5%范围内;
c.电压、电流检测误差应在±5%范围内;
d.温湿度检测误差应在±5%范围内。
第五篇:压力容器原材料检验规程
1.目的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杜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入库或投入生产。2.范围
2.1本规程所指材料包括用于压力容器生产的板材、钢管、圆钢。
2.1不适用于用于压力容器生产的锻件、法兰、管板、紧固件、承压附件、安全附件、封头、理化试验过程中本厂不能做的试验项目(如S30408材料的部分力学性能复验)、零部件的加工、焊接材料的检验管理。3.检验依据
材料检验委托单、采购合同、采购指导书及相应标准规程的要求。4.验收
4.1 验收由材料检查员负责,检验结果填写在《材料验收入库通知单》上,检验内容主要包括实物检查、材质证审查。4.2 实物检查内容包括: ① 材料的牌号、规格; ② 材料的表面状况;
③ 材料标识(炉号、批号、生产厂家等)是否清晰标识,是否与材质证相符。4.3 材质证主要审查
① 生产单位许可证、检验印章、营销单位印章; ② 材料力学性能、化学成份项目是否齐全; ③ 材料标准与供货状态。5.复验
5.1 对于固定式压力容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主要受压元件用材应进行复验:
1)Ⅲ类压力容器Ⅳ级锻件;
2)不能确定质量证明书的真实性或者对性能和化学成分有怀疑的主要受压元件用材料;
3)筒体用原材料为不锈钢开平板;
4)双层结构深冷型压力容器用材料;
5)设计图样要求复验的材料;
6)相关法规标准要求的。
5.2 移动式压力容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主要受压元件用材应进行复验: 1)液化气体运输车主要受压元件用材料; 2)液化气体罐箱主要受压元件用材料; 3)低温液体运输车主要受压元件用材料; 4)设计图样要求复验的材料;
5)相关法规标准要求的。
5.3 复验的项目由材料检查员按 设计图样、工艺技术文件、采购指导书及相关材料标准填写在《原材料理化试验委托单》。库管员按《原材料理化试验委托单》进行划线,车间工人切取试件,并进行标识移植,最后送机加工进行加工试件。
5.4 机加工好的试件由加工人员进行标识移植,试样送理化室试验,理化室出具试验报告。5.5复验不合格时由理化室通知库管员双倍取样再进行试验。5.6 钢板超声检测:
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2mm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不包括多层压力容器的层板)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时,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逐张进行超声检测。符合JB/T4730.3-2005标准的 II级要求。
1)盛装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的; 2)在湿H2S腐蚀环境中使用的; 3)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0MPa的;
4)规程引用标准中要求逐张进行超声检测的;
5)以上钢板剖口预定线两侧各50mm内应做100%的超探。材料复验合格后,材料检查员负责将材料入库通知单、检验记录、质量证明文件以及复验报告一起交材料责任工程师确认审核。必要时提交驻厂监检人员的审核。材料确认合格后,由材料检查员通知库管员办理入库,库管员按要求对材料进行标记,经检验人员确认后移至合格区内。库管员负责登记入账 不合格材料,由材料检查员通知库管员办理退货,库管员按要求对材料进行红色标记,经检验人员确认后移至不合格区内。按照《不合格品(项)控制》执行。材料检查员整理经检验合格的材料质量证明文件以及复验报告,经材料责任工程师签字后存档,原件留存,属于制造产品的复印件存入质检部检验室的产品技术档案资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