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教育毕业论文—对儒家“成于乐”的现代理解
音乐、时间与人的存在——对儒家“成于乐”的现代理解
[摘要]孔子曾经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就是说,一个人只有通过音乐才能真正完成自身,成为一个真正成熟了的人。但是,究竟为什么呢?本文试图回答这一问题。论文的观点是,音乐使人摆脱了以视觉为中心的空间视野,把人的完成安置在时间的视域中。这样,“成于乐”就意味着成为一个“即从即成”(即始即终)的“时者”(时间人)。因此,“成于乐”也就是说人的存在成为一项永远都不能完成和终结、到死都在寻求某种新的开始的无尽的事业。换言之,通过“成于乐”,人的存在获得了时间性的维度。
[关键词] 成于乐 音乐 空间视野 时间 人的存在
孔子曾经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显然,在孔子看来,音乐不仅仅具有艺术的审美价值,它还具有存在论的意义,只有通过音乐,一个人格才能达到完成的终极境界。事实上,《礼记?乐记》就已经明确认识到,音乐具有通乎伦理的特性,所谓“乐者通伦理者也”就是一个说明。但是,音乐为什么具有这样的一种力量呢?本文试图以王船山哲学为中心,并且在更为广阔的理论视域中,对此加以探讨。
一、音乐是摆脱图像化视野的巨大力量 所谓图像化视野,其实就是一种空间化视野,它把空间之外的存在形式还原为空间,或者在空间化的层面上加以理解。这种情况只有在图像单一地被强调、突出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使这种强调、突出成为可能的最为有效的东西是视觉,反过来,图像的形成在本质上是视觉强调、突出的结果。在人们对世界的观察中,人们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最清楚分明的情形上,也就是视觉上。怀特海说,视觉在任何一个情况下所提供的只是颜色不断变化的某个区域这一被动事实。而视觉经验所能提供的概念则是被动物质实体的图像化了的空间属性。2在这种视野中,世界的真实存在被殉葬在视觉中,而成为图像,在这里,存在不再是实际遭际的事态,而是突出固定的物体,更确切地说,是形体,它们是按照一种持久的架构和明确的界限排列起来的。因此,图像的世界是一个空间统治下的世界,“我们的空间始终只是视觉空间”,在其中,虽然可以找到其他感觉(如听觉、嗅觉、热觉、冷觉)的残余,但它们只是作为光照事物也即图像化的固定物体的属性和效果而遗留下来。“温暖由看到的火光而来,芳香由在照明的空间中所看到的玫瑰而来,我们在谈到某一种音调时指的是小提琴的音调”。3
在图像化的视野中,世界可以作为空间性的图像而被描绘和思考,一切其他的经验形式、甚至思维,都为视觉所控制,由此而形成的概念乃是得自视觉的概念,所形成的逻辑乃是视觉(光)的逻辑。在这种视野中,背景、情境、脉络、意义都变得多余。由于,眼睛所能看到的只是颜色等视觉的图像,无论如何也不能看见视觉本身,所以,在图象化视野中,视觉经验本身却不能被经验到,换言之,视觉的经验被作为存在的实际现象来看待,而不是作为存在的经验来看待。例如,一个坐在窗前写着东西的青年,打开窗户,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这是视野可以经验到的当前“在场”(presence)也即当前可见的一个场景,但是,它的经验就是这些,那些“不在场”(absence)也即当前不可见的东西根本就不能进入它的经验之中。这个青年微笑,是因为他突然发现已经是春天了,他长期浸沉在思的事情中,已经忘记了季节;他之所以如此忘我,是由于他十年前就已经拥有了一个理想;他的一个老师曾经给他以鼓励和鼓舞……所有这些虽然“不在场”,但却都是如此的真实,给他以内在的激情和力量,然而,在图像化视野中,这些都被表象为“无”,表象为“不存在”。因为,视觉视野的主体对于这个当前场景的把握,只是一种不参与的旁观、? 补郏鄄斓降某【坝胨陨淼拇嬖诤廖薰亓踔了挥兴亢恋奶取⑶楦胁斡胝庵峙怨郏魄椤⑼械南窒蟛换岵斡胝庵峙怨邸R虼耍谡庵质右爸校死嗟木槌闪嗣挥兄魈宓木椋魈宓那榫场⑶楦小⒂蟮鹊纫蛩囟急淮泳橹谐槔肓恕?杉枷窕右芭嘤艘恢执看獬橄蟮睦砺坌蕴取U庵痔鹊贾铝说鼻霸诔≌撸杉撸┯肫洳辉诔。ú豢杉┑哪且幻嬷涞耐骋恍缘娜宋盍选K裕谑泳跏右爸校谎吃岬牟唤鼋鍪钦媸档拇嬖冢褂腥俗约海艘丫蒙碓谕枷裰校恢姥矍暗耐枷袷亲约菏泳醯慕峁说恼媸敌蜗笤谡饫锍晌泳跬枷竦拇碚摺U庵只镁醪脑颍驮谟凇拔颐堑男丫跻馐赌壳爸槐灰恢指芯跛刂疲耆视τ谘鄣氖澜纭保笆刮颐堑囊磺懈芯跤∠笫视τ谑泳跤∠蟛词泳跤∠罄凑怼薄? 然而,音乐却是一种独特的形上力量,它能把人从图像化视野中完全摆脱出来。王船山说:“知声而不知音,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5可见,声与音乐是有区别的,声并不能使人超出动物状态,在视觉视野中,声仍然可以被还原为某些固定物体的属性,仍然可以作为图像而被经验。音、乐二者也是不同的,“靡靡之音”无论如何也不能置换为“靡靡之乐”,有乱世之音,但无乱世之乐。“知声者或不能知音,而音在声中审声而音察矣。知音者或不能知乐,而乐者音之通,审音而乐叙矣”。“成律以和之谓乐,孤清悦耳之谓音”。乐与礼一样,具有存在论的意义,“乐者,通伦理者也”。如同礼是“别异”,“乐”乃是一种“和同”的力量,同时它又是一种精神的形上之乐(音“洛”),也即形上的愉悦。所以,当“音”能够成为这种形上的力量和愉悦时,它才把自身转化为“乐”。相对于礼,乐更为根本,船山认为,懂得了礼的人未必懂得乐,但懂得了乐的人同时也懂得礼。6
孔子把乐的精神概括为“乐(音“洛”)而不淫,哀而不伤”。(《全书》第七册第343页)“反身而诚,乐(音“洛”)莫大焉”,就是乐(音“洛”),但不是“淫”。柴可夫斯基的《小天鹅胡》就让人“乐而不淫”,“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快乐,而是一种自我的净化和提升。在最为本质的意义上,乐(音“洛”)是一种形上的愉悦,换言之,它是心灵的愉悦,而不仅仅是感性(小体)的满足。
自非心有日生之乐(音“洛”),志和气顺以手舞足蹈,自然无不可中之节奏,则竟不可以言乐。故学者之学于乐,必足之蹈夫舞缀之位,手之舞夫干羽之容,得之心,应之手足,不知其然而无不然,斯以为乐之成。然使其心之乐不日生不已,则非其郁滞,即其放佚,音节虽学习,而不可谓乐也。(《全书》第六册第1006页)
[NextPage] 没有持续发生的心灵的形上愉悦,乐是不可能被创造出来的。构成乐的另一特性的“哀”,它不能被理解为“伤”,也不能被视为“患”,而是一种悲剧意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哀,但不是伤。贝多芬的《英雄》就让人“哀而不伤”,在哀中,主体不是变得消沉、颓废,而是更加振奋,感受到一种内在的激情和力量。孔子所说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没有任何伤感、忧患的情绪在其中,而仅是悲剧意识。尼采把悲剧精神与音乐精神联系在一起,并且宣称音乐具有产生悲剧神话的能力,只有从音乐精神出发,才能理解悲剧,“悲剧必定随着音乐精神的消失而灭亡,正如它只能从音乐精神中诞生一样”。悲剧信仰的是永恒生命,而“音乐则是这种永恒生命的直接理念”。1
孔子把乐的精神概括为“乐(音“洛”)而不伤,哀而不淫”,7“反身而诚,乐(音“洛”)莫大焉”,就是乐(音“洛”),但不是“淫”。柴可夫斯基的《小天鹅胡》就让人“乐而不淫”,“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快乐,在其中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由衷的欢乐,这种快乐使人感受到一种提升自己和净化自己的要求,在最为本质的意义上,乐(音“洛”)是一种形上的愉悦,换言之,它是心灵的愉悦,而不仅仅是感性(小体)的满足。孔颖达在《论语正义》中区分了“乐”与“悦”,“悦”总是对于某个对象的喜悦,而“乐”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哀,但不是伤。在“乐”中,人们真正感受到的是一种悲哀但不是一种让人忧伤、颓丧的力量,例如,听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就能获得这样一种力量。“反身而诚,乐(音“洛”)莫大焉”,就是乐(音“洛”),但不是“淫”。
自非心有日生之乐(音“洛”),志和气顺以手舞足蹈,自然无不可中之节奏,则竟不可以言乐。故学者之学于乐,必足之蹈夫舞缀之位,手之舞夫干羽之容,得之心,应之手足,不知其然而无不然,斯以为乐之成。然使其心之乐不日生不已,则非其郁滞,即其放佚,音节虽学习,而不可谓乐也。8 没有持续发生的心灵的形上愉悦,乐是不可能被创造出来的。构成乐的另一特性的“哀”,它不能被理解为“伤”,也不能被视为“患”,而是一种悲剧意识。例如孔子所说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没有任何伤感、忧患的情绪在其中,而仅是悲剧意识。尼采把悲剧精神与音乐精神联系在一起,并且宣称音乐具有产生悲剧神话的能力,只有从音乐精神出发,才能理解悲剧,“悲剧必定随着音乐精神的消失而灭亡,正如它只能从音乐精神中诞生一样”。悲剧信仰的是永恒生命,而“音乐则是这种永恒生命的直接理念”。9
乐的精神就是这种悲剧意识和形上愉悦的中和,作为一种鼓舞兴起的巨大精神力量,乐使人得到净化和提升,即使是小人,也会为这种无形的力量所震慑。这种内蕴着的形上精神和力量无论如何也不能表象为图像,不能还原为某种固定物体的属性。尼采与叔本华都发现,音乐与其他艺术相比,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起源,因为其他一切艺术是现象的摹本,而音乐却是意志的直接写照,所以它体现的而不是世界的任何物理性质,而是其形上性质。真实的这个世界被叔本华称为“具体化的音乐”。图像化视野中的“音响
图画在任何方面都同真正音乐的创造神话的能力相对立”。10斯宾格勒同样发现了这一点,在他看来,音乐是仅有的一种艺术,它的手段是位于那久已和我们整个世界并存的光的世界(视觉世界)之外的,因此,“只有音乐才能使我们离开这个(视觉)世界,粉碎光(视觉统治)的无情暴力,并使我们妄想我们即将接近心灵的最终秘密”,而“音乐对我们所具有的不可名状的美丽和真正解放的力量,正在于此”。11可见,音乐的形上意义就在于,它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作为形上愉悦和悲剧意识的中和,它使人彻底地从图像化的空间视野中解放出来。
二、音乐与时间性的视野
乐是一种能够把我们从视觉图像的统治中拯救出来的力量,乐为什么具有这种力量,在王船山看来,这就是因为“乐著大始”的本性。“乐之自无而有,亦因感而生,故与乾之知大始者同其用......流行不息,乐以之而自无之有者,终始相贯而成章”。“始终之序,乐之条理也”。12所谓“大始”,在王船山哲学中,不同于一般的开始,而是始与终的连绵不绝。始终在王船山哲学中的意思是生与成,也即发生与成就,每一个开始(它的意思是“生”)都指向终(也即“成”),但是,每一个终(成)都不意味着完成、结束或终止,而是一种新的开始。换言之,每一种“既济”都是一种“未济”,都不是完成。这种始终的连绵过程就是时间的绵延不息:“无息者,以其初终不间言也”。那种“始有而终无”的观念,以及“以间断处为终”的观点,都没有体认到始终的绵延本性。13由于始终的绵延本性,任何一种终结都不应该是一种完成,而应该是一种新的开始。同样,任何一种开始,都不应是不结果实的,而应指向它的终结(成就),始终相随,绵延不绝。“始以肇终,终以集始”,14从终返始,不是原有开始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一种新的地平线上的新的开始也即大始,“历终而知始,大始者不匮”。15这种会聚了成就(终)的开始就是大始,每一个大始都指向新的开始,所以,大始展开为一种绵延不息的终始的转换过程。而这种终与始的连绵不断,正是时间的本性。当王船山说乐的本质就在于“著大始”时,他的意思是说,音乐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这就是时间的视野。
乐所有的只是开始,没有一个现成的终(成),它的终结只是一种新的开始——乐的本质就在于这种“即从(“从”是“始”的意思)即成”。“元声之发,固非无归,而必不别立之归”,“斯„成‟(终)与„从‟无二致之理,尤自然之不可间也。始可异于„从‟而为二节者,盈之渐也;„成‟不可离乎„从‟而非三节者,盈即反而反即盈也”。这种“即从即成”(即始即终)的精神正是时间的本质体现。乐对于人的净化和升华功能源于其哀而不伤的悲剧意识以及乐(音洛)而不淫的形上愉悦,按照船山的说法,乐的这种功能正与时间有关,“即从即成,斯以不淫、不伤也”。16即从即成的意识是说,所有的成(终)都不是完成和结束,而是新的“始”和“从”,这种始终的绵延,也就是时间的本性的具体展现。
时间经验的本质就在于,它是在场(可见、明)与不在场(不可见、幽)之间的持续的交互作用或动态统一性。17王船山指出,乐的本质就在于“无间于幽明,流行不息”。18也就是说,在乐中,在场者和不在场者处于不息的动态的统一性之中,幽与明(在场与不在场)没有被割断,而是处于持续的交互的作用之中,“幽而合于鬼神,明而感于性情,莫此为合也......至于无言之音,无事之容,而德乃大成。故曰:„成于乐‟......治于视听之中,而得之于形声之外,以此(乐)而已矣”。19乐的本性就在于它维护着在场与不在场的连续性,在在场之中充满着通往不在场的现实性。而且,在音乐中,主体自身的不在场的东西(德性)与在场的东西(感情)得以沟通了。所以,乐所呈示的就是时间的具体化,或者时间的感性化表达。
黑格尔在《美学》中谈到了音乐和诗的节奏时,也谈到了时间与人自身的存在的关系问题、时间中的隐显与往来的牵涉。黑格尔说:“这两种艺术所用的音调是在时间上绵延的,它们具有一种单纯的外在性,不是用其它具体表现方式可以表现出来的。在空间上并列的东西可以一目了然,但是在时间上这一顷刻刚来,前一顷刻就已过去,时间就是这样在来来往往中永无止境地流转。就是这种游离不定性需要用节拍的整齐一律来表现,来产生一种定性和先后一致的重复,因而可以控制永无止境的向前流转。音乐的节拍具有一种我们无法抗拒的魔力,所以我们在听音乐时常不知不觉地打着节拍……节拍显得是纯粹由主体创造的,所以我们听到节拍时马上就得到一种信念,以为这种按规则去调节时间只是一种主体的作用,这就是说,这种纯粹地与自身一致的原则反映出主体自己在一切差异情境和变化多方的经验中自己与自己的一致和统一的往复重复。因此,节拍能在我们的灵魂最深处引起共鸣,从我们自己的本
来抽象的与自身统一的主体性方面来感动我们。从这方面来看,音调之所以感动我们的并不在心灵性的内容,不在情感中的具体灵魂;使我们在灵魂最深处受到感动的也不是单就它本身来看的音调;而是这种抽象的主体放到时间里的统一,这种统一和主体方面的类似的统一发生共鸣……通过节奏和韵,感性因素就跳出它的感性范围”。20感性跳出它的范围,就是在场与不在场的统一性,这就是音乐的节奏,它就是时间的具体化了的形式。
[NextPage] 在音乐的旋律中,人的存在变得纯粹、简单起来,他的身体与情感一齐随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颤动,《乐记》说,“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外发,唯乐不可以伪”。与图像化视野排除情感、意义等不同,在音乐中,哀(悲剧意识)乐(形上愉悦)相生,它们通过音乐的三要素(诗、歌、舞),直接从内心涌现出来,而无须外在客观事物的介入。所以,音乐获得的乃是“情深而文明”的效应。徐复观对此进行了分析:“情深,是指它乃直从人的生命根源处流出。文明,是指诗、歌、舞,从极深的生命根源,向生命逐渐与客观接触的层次流出时,皆各具有明确的节奏形式。乐器是配上人身上的明确的节奏形式而发生作用、意义的。经乐的发扬而使潜伏于生命深处的„情‟,得以发扬出来,使生命得到充实,这即是所谓„气盛‟。潜伏于生命深处的情,虽常为人所不自觉,但实对一个人的生活,有决定性的力量。在儒家所提倡的雅乐中,由情之深,向外发出,不是象现代有的艺术家受了弗洛伊德(S.Freud)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只许在以„性欲‟为内容的„潜意识‟上立艺术的根基,与意识及良心层,完全隔断,而使性欲垄断突出。儒家认定良心更是藏在生命的深处,成为对生命更有决定性的根源。随情之向内沉潜,情便与此? 粗Φ牧夹模诓恢痪踔校诤显谝黄稹4肆夹挠搿椤诤显谝黄穑ü衾值男问剑嫱梢衾侄吹摹ⅰⅰS谑谴耸钡娜松怯梢衾侄帐趸耍币灿梢衾侄赖禄恕U庵值赖禄侵苯佑缮畲λ赋龅摹帐踔椤詹瓷狭夹亩矗梦扌挝藜#员憧沙浦瘛薄?1按照这种理解,生命中内在的、不在场的和顺与在场的英华发外在音乐中结合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而这种在场与不在场,也即幽明、或者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统一,正是时间的本性。
三、“成于乐”的形上意义
“乐以迎来,哀以送往”,作为乐所内蕴着的两种形上力量,乐(形上愉悦)与哀(悲剧意识)乃是人们与时间(“往”、“来”)22打交道的方式,乐把生命与时间“绑”在一起,通过乐,人的时间性本质呈露出来。当孔子说“立于礼,成于乐”23时,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通过乐才能成为人自身,“成于乐”之“成”固然意味着一种完成,但是这种完成不是一种终结,恰恰伴随着一种崭新的开始,开始构成了这种“成”的内在性的要素,如果用王船山的术语来表达,这就是,在乐中发生的“既济”恰恰是一种“未济”,换言之,乐使人成为“即成即从”的“时间人”,也即孟子所说的“时者”(Time-man),也就是说,乐使人的存在成为一项永远不能完成、到死都在寻求新的开始的无竟的事业。
孟子为什么把孔子称为“圣之时者”呢?在《万章下》中,孟子自己解释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朱熹从乐理上解释“集大成”、“金声玉振”,无疑是非常深刻的,集大成之事就如同作乐之事一样,任何一种小成(引者按:成者终也)都是一个大成的开始。朱熹甚至进一步断言,“金声玉振,始终条理”也许正是已经丢失的《乐经》中的遗言。24朱熹把乐与“圣之时者”联系起来的解释给王船山带来极大的喜悦,25但是,在朱熹那里,始的意义无疑还是由成来担保的,成(终)对于始具有优先性。这一点是王船山无论如何也不能满意的。而王船山强调的则是,“时者”的意思“岂如世俗之所谓合时者也!” “时者”的含义不仅仅是指“圣人之化”:“化则圣也,不可知则圣之时也”,而所谓“不可知者,藏之密也,日新而富有者也”。26而且指人自身的不能完成性。所以,王船山在解释“始终条理”时,强调恰恰是对于始负责的始条理之“智”对于终条理之“圣”具有优先性和根本性,“无所以始,而奚以终之哉?则吾因是以想孔子之绝德,其在智乎?”因为,智是这样一种担保,它把所有的完成都转换为开始,因此,智的意义就在于这种未完成性,“圣之时者”的本质就在这种未完成性。这种未完成性就是时间的绵延本性。乐体现的正是时间的本性。乐为什么能够成为把我们从图像化视野中拯救出来的巨大力量呢?这里其实已经给出了回答。从图像化视野中解放出来,才可能走向真实的存在:“乐观其深矣”,“观犹见也。谓可以见道之深也”。27因为,乐自身就是理一分殊的具体
体现形式。28
这样,乐的精神在王船山那里就最终意味一种时间的视野,在时间的视野中,我们才能走向真实的存在。这就是一个人只有通过音乐才能完成也即孔子所谓“成于乐”的深刻意义。
注释:
1 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第66-75页。1 《论语?泰伯》。参见怀特海《思维方式》,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39-140页。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90页。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91页。王夫之《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二册252页;第四册895页。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四册895、937、927页。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七册343页。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1006页。尼采《悲剧的诞生》,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66-75页。尼采《悲剧的诞生》67-74页。《西方的没落》91页。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四册914、923页。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752、560、566—567页。
14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一册1023页。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五册110页。
16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622—623页。道斯塔尔(Robert J.Dostal)说,时间(经验)的本质就是隐、显之间(在场与不在场之间)不可避免的交互作用。18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四册905页。
19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五册511—512页。《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317-318页。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23-24页。“往”、“来”在《礼记》本文中是指生、死现象,但是就其本义而言,它又是“过去”、“现在”的同义词。正如后文所指出的那样,生死本身正是原初的时间体验的一个重要现象。从世代生成的意义上看待生死,它正是过去、未来的具体体现。这样,与生死相联系的(通过哀和乐[音洛]的精神表现出来的)乐,就成为主体与时间打交道的形式。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四册1102、923页。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315页。朱熹关于始终与圣智的思考,还可以参见《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1331-1332、1336页。
26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1046、1044页。
27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四册625、923页。
28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622页。
第二篇:关于对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解
关于对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解:(资料)
现代职业教育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以各级各娄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要载体,实现适应需求、有机銜接、多元立交.以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
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现代职业教育实现“更快发展”应该是2013年的重要特征。现代职业教肓的现代性表现在:
一、职业教育理念:服务面向从传统产业体系转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发展;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人人成、多样化成才观;服务人的职业成长和发展的教育观;以素质能力资格替代唯文凭学历的评价观;校企合作、工学融合的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观等现代职业教育观。
二、职业教育体系:是指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以包括技工教育在內的中等职业教育、高筹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肓和专业学位斫究生教育为主体,相互銜接、协调发展、开放兼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以实现中、高职“十个衔接”为突破口,十二五期间基本形成体糸架枸,十年內建成具有中围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职业教育制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多渠道投资制度、职业院校质量评价制度等
四、职业教肓标准:职业院校建设标准、专业建设标准、职校师资准入标准、羔训基地建设标准等。标准的完善和功能发挥是现代职教的重要体现
五、专业设置与专业內涵建设:专业动态调整与教育内容调整肌制的建立,专业目录的发布,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等。
六、职业教育条件: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设备设施、师资队伍、教学手段等要有显著的变化和改善。
七、职业教肓质量:突出体现在培养人才的结构、规格、素质等,要能滿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发展的要求,要能满足就业市场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总之,职校学生含金量的提高,社会认可度的提升,是职业教育现代性的根本标志。
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发展而户生与兴起的,要深刻理解十八大精神,必须要深剂理解现代户业体系以及它与国家的2位一体、建设布局、新四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关于此向题下次再说。望你们把已经做过的和将要做的项目,放到以上七条中去理解,可能会有新的认识,起码足从本源上加深认识,再用十八大精神来检查,更易看到差距。
杨宗义提供(2013年2月25日上午
第三篇:1、要重视对现代新儒家的研究
要重视对现代新儒家的研究*
在当前的文化讨论中,有一种观点颇为引人注目,并有进一步发展和滋蔓的趋势,这就是复兴儒学或所谓“儒学第三期发展”的主张。
“弘扬儒家学术”,“重建儒家的价值系统”,推动“儒学的第三期发展”,本来是五十年代后期以来港台和海外的现代新儒家学者提出和一直坚持的口号。随着对外开放和海内外学术交流的发展,国内个别学者也接受了这个口号,并把“第三期发展”解释为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近年来,一些海外华裔学者先后应邀回国讲学,也有人大力宣传这种新儒学的主张(并非人人如此,也不见得是多数)。曾经是现代新儒家的先驱者的几位长期生活在国内的老先生,怀若对“周孔教化”和传统儒学的“敬意”,重登讲坛,继续宣传当年鼓吹过的中国精神文明优越论,提倡发场民族传统精神,甚至主张把宋明理学当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这些都是知名度很高的学者,备受青年的尊敬和仰慕,加上报刊的宣传,因此,对于他们思想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学术观念的变化可能最能说明问题。近30年来港台现代新儒家著作中最常见的一些基本观念,诸如“天人合一”、“道德理性”、“个体人格”、“儒家人文主义”等等,过去我们是很少讲的,近年来纷纷出现于我们的报刊上和学术论著中,*本文是作者1986年3月27日在国家教委召开的“七五”科研规划咨询会上的发言,原载《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
甚至成为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和时尚观念。新儒学似乎已经成为现代学术思想战线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派别,尽管目前国内还没有人公开打出“现代新儒家”的旗帜。
中国正处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又一个关键时刻,现代新儒家思想的重新泛起,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从历史上说,现代新儒家就是在中西文化冲突中,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中国要不要实现现代化和怎样实现现代化的问题而产生的一个思想派别,他们提出的理沦,早已受到中国的前辈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严肃批评,并且被实践证明是行下通的和根本错误的。在今天,中国更紧迫地面临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古今、中西文化的矛盾冲突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更加直接、尖锐。中国是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呢,还是应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抑或是走如某些人所鼓吹的“东方式工业文明”的道路?这是今天人们思考、探索和实际争论的问题。现代新濡家的主张在这个时候重新有了一定的市场,应该说是不奇怪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必然发生的事情。争取在不太长的时期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这个愿望能不能靠复兴儒学,或以现代新儒学为指导思想来实现?自然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在这样重大的原则间题上,我们的同志一般不会糊涂;但是在一些似乎是纯粹的学术问题上,例如怎样认识中国文化的特质,怎样评价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在今天的价值与作用,怎样解决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等等,我们一些同志发表的见解,却很难和现代新儒家划清界限,有的甚至是径直地从港台和海外的新儒学著作中引进来的。这就容易在思想界造成混乱,特别是使一些青年同志在抽象的谈论中分辨不清是非。殊不知现代新儒家在上述“学术”问题上的观点和他们对中国前途的根本看法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现代新儒家作为本世纪中国学术思想战线上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我们过去对它没有做过系统的深入的研究,甚至缺乏基本的了解。对“五四”以来的前期“新儒家”思想,研究成果已属寥寥;对五十年代以后在港台掀起的大规模的儒学复兴运动,现代新儒家的新的更重要的发展阶段,它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国内人士更鲜有所知,也极少正面接触和思想交锋。以至今天人家的一些思想观点渗透进来,那怕是在五六十年代泛滥的东西,我们都觉得一很新鲜,有的人还把它当作新发明奉献给国内读者。其实,只要翻一翻现代新儒家的前辈们在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我们就很容易发现,这些思想观点有许多并不“新”,不过是老调重弹或改头换面而已。我们的吃亏在于不太了解过去的历史情况,也不了解最近三十年来港台和海外学术思想界的情况,所以难免认识不清。在当前的文化讨论中,在日益频繁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中,许多同志都深深感到,目前的这种状况亟待改变。我们要重视和加强对现代新儒家的研究,弄清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的诸阶段,对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和著作,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论,并且一定要把它放到中国现代思想斗争的总的潮流中来考察。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我们的认识当会更清楚一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初步了解和看法。
现代新儒家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产生的以接续儒家“道统”为己任、以服膺宋明儒学为主要特征、力图用儒家学说融合、会通西学以谋求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因为区别于先秦儒学的宋明儒学,在历史上被称为“新儒家”,所以把本世纪以复兴儒学为职志的这个流派称为“现代新儒家”,或“当代新儒家”。先秦儒家,宋明新儒家,现代新儒家,这就是他们所说的儒家学术发展的三个阶段。现代新儒家所致力的就是“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工作。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在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下,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的状况日趋恶化,“师夷制夷”的多次努力相继失败,这就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为了找到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正确道路,就必须进行文化和社会的全面改造,特别是要对支配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于是,在“五四”前后出现了以打倒孔教迷信、提倡科学和民主为特征的新文化运动。这个时期的学术思想界非常活跃,出现了否定传统的全盘西化派,固守传统的保皇、保教和国粹派,以及各种形式的中西折衷、调和、会通派,展开了一场关于东西文化、特别是中西文化关系问题的持续数十年的论战。现代新儒家就是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的。它是中国人对于中西文化冲突的一种很重要的回应方式,即代表了在这个冲突中力图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或主导地位,并以此为基础来会通西学、折衷中西的一种努力。在一片西化声浪中,它勇于站出来维护传统;和顽固的保守主义者相比,它又并不绝对排拒西学。它表面上很“全面”、“公正”,实质上还是属于中体西用派,华夏优越论是其骨髓深
处的精神支柱。这种中国本位的文化立场,比较容易为具有民族危机感而又不太了解世情的中国人在感情上所接受。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现代新儒家是现代中国思想斗争的产物,它是站在一定阶级的立场来维护传统、会通西学的,也就是说,对于中学和西学都是有选择的。它所维护的是儒家伦理本位和心性之学的唯心主义传统,所会通的也是现代西方的各种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到新实在论、新黑格尔主义等等。中国哲学(包括儒家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传统,它是视而不见也不可能去继承和发扬的;西方传来的马克思主义,它又视若洪水猛兽唯恐其深入于中国人民的心中。所以,在中国现代思想战线上,现代新儒家又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是反对、阻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一个思想流派。
现代新儒家自产生以来,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现代新儒家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是它的前期发展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梁漱溟、张君劢、冯友兰、贺麟、熊十力等人。
梁漱溟在一九二二年就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他认为东西文化差异是“人生路向”上的根本不同,并以“意欲”向前、向后与调和持中为先验根据,将西方、印度、中国三大文化系统归结为三条不同的路向,认为只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才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断言“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在“五四”时期反孔教、反儒学运动达到高潮的时候,他就公开竖起儒家旗帜,开始提倡新孔学,鼓吹走“中国的路,孔家的路”。可以说,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最早的开启者和第一个重要代表人物。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处在民族危亡的严重时刻,全民团结、一致抗日是当时最急迫的任务,复兴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成为空前响亮的口号,这又为现代儒学复兴运动带来一个大好时机。“九一八”事变后,曾经在科玄论战中代表传统派(玄学派)的张君劢就写出了《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等论著,其主旨无非是提倡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重振儒家学说,以配合国民党推行的新生活运动。冯友兰在抗战时期写出了《新理学》等“贞元六书”,公开声明他的新理学是“接着”宋明理学讲的,而不是“照着”宋明理学讲的。它的“新”就在于用西方的新实在论来改铸宋明理学,重造一个新形上学的系统。同一时期,贺麟则倡导新心学。这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是西方的新黑格尔主义和中国的陆王心学相结合的产物。他在《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一文中,明确地提出了“以儒家精神为体,以西洋文化为用”的主张,系统地阐明了现代新儒学运动的宗旨。熊十力早年是一个革命家,中年尝从欧阳竟无学习法相唯识之学,后由佛归儒,以大《易》为宗,独创“新唯识论”的哲学体系。他又曾受到西方哲学的影响,治学主张“贵在会通”,“于中国、印度、西洋三方面必不可偏废”,然而主要致力于建立中国哲学的唯心主义本体论,提倡发扬儒家易理所示的刚健精神。熊十力哲学在国内的影响本来并不大,但是由于他的一些学生在港台和海外广为宣传,近三十年来,其地位被越抬越高,已俨然成为前期“新儒家”的精神象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现代新儒家思想在国内已经没有市场。上面提到的前期新儒家的几位主要代表人物,解放后多数留在国内,他们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赞成走社会主义道路,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变。有的经过学习和认真的自我批判,已经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学术上继续作出重要贡献。我们党也允许一些老先生保留自己的学术观点,例如,熊十力先生解放后还出版了《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乾坤衍》等著作,梁漱溟先生也出版了《人心与人生》一书。
五十年代以后,现代新儒家并没有断绝薪火,而是在港台地区又得到了新的重要的发展,并且达到了它的鼎盛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唐君毅、牟宗
三、徐复观、方东美等人,他们可以说是现代新儒家的第二代。其中的唐君毅、牟宗三二人,年相若,早年都是熊十力的学生,在五六十年代,尤为推进现代新儒学运动的得力人物,在港台被称为“大儒”。
一九五八年元旦,张君肋、唐君毅、牟宗
三、徐复观四人联名在香港《民主评论》和台湾《再生》杂志上发表题为《中国文化与世界》(副题为《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的“宣言”,系统地阐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中西文化关系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立场,提出了现代新儒家“返本开新”的思想纲领。自此以后,他们分别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演说,撰写了卷帜浩繁的著作,来宣传、充实、发挥、论证新儒家的理论。
其中较重要的有唐君毅的《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人文精神之重建》、《中国哲学原论》,牟宗三的《道德的理想主义》、《心体与性体》,徐复观的《中国人性论史》,方东美的《科学哲学与人生》等。经过三十年的努力,现代新儒家已经成为在港台地区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术思想派别,拥有众多的倡导者和信从者,并且得到政府的支持,通过在高中和大学开设《论语》、《孟子》等课程来进一步扩大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五六十年代,港台现代新儒家大力宣传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观点,可以简要地归纳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攻击“五四”新文化运动破坏多,建设少,全盘否定了中国的民族文化传统,并不重视西方文化中的宗教精神,因此失落了文化中最高的精神理念层次;片面地提倡科学和民主,是有“术”而无“道”,结果陷入了空头民主和浅薄的科学主义。
二,强调中国文化的“一本性”和优越性,肯定中国文化中有一脉相承的“道统”存在,即肯定中国历史文化精神为一活的生命,它是客观的精神实体的表现,或者说,“历史文化是圣贤豪杰精神之表现”。因此,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就不能抱着“客观冷静的态度”去研究,而必须首先抱有“同情”和“敬意”,才能真正了解。
三,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就是儒家人文主义,它是道德理性和宗教精神的统一。心性之学是中国学术文化的本原和核心,由此决定中国哲学发展的方向是道德的形上学,只能通过道德实践才能对其有亲切的体认。儒家心性之学则是“中国文化之神髓所在”。
四,只有在对传统文化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对西方现代新潮的“适应”。儒家传统与科学、民主并不矛盾。中国古代就讲“正德、利用、厚生”,并有“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大平等精神,科学与民主正是中国文化中的道德精神自身发展之必然的内在的要求。这就是所谓由“内圣”(儒家心性之学)开出新“外工”(科学、民主),或谓之“返本开新”(返传统儒学之本,开科学、民主之新)。
五,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理想可以解决“后工业文明”所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世界文化的未来,将是“儒学第三期之发扬”。西方人应该学习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东方智慧,诸如“天人合一”的宗教道德理想,成圣成贤的心性义理之学,悠久无疆的历史意识,天下一家的情怀,恻怛悲悯之情和“圆而神”的智慧等等。
现代新儒家清楚地意识到,他们面临的时代课题是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怎样把传统中国推向现代。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他们首先强调必须认同传统文化,强调民族文化精神的自觉,只有畅通民族文化的本源大流,才能适应和消融西方的文化冲击。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要“挺立自家传统,融会西方新潮”,“承续儒家内圣之教,开出当代外王之学”。至于由儒家的心性之学怎样“开出”民主与科学的“外王”事业,现代新儒家的学者们还提出了种种理论,例如,有由“理性的作用表现”转为“理性的架构表现”之说;有由道德主体转出认知主体和政治主体,当其为认知主体和政治主体之时,则须暂忘其为道德主体的所谓“暂忘”说;还有知性(认知主体)是由良知(道德主体)自我坎陷而成的所谓“自我坎陷”说,如此等等。所
有这些,正如一位西方评论家所说的,都没有摆脱传统儒家的“道德主体优位性”立场,即把政治民主和科学知识的开发放在儒家心性论的基础上。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前夕,中国哲学会在南京召开第三届年会,有人就曾预言,今后将要复兴的中国哲学只能是“穷理尽性的唯心论大系统”。从唐君毅、牟宗三等人在五六十年代对儒家心性之学的大力阐扬和对孟子、陆王心学的特别推崇来看,那个预言可谓不幸而言中了。
现代新儒家所倡导的儒学复兴运动,在今天,其影响已远不止于港台地区,而是己经发展成为带有一定国际性的学术思潮,特别是在海外华人世界和长期受儒学传统影响的一些东亚国家和地区。最近二十年来,由于日本和所谓“东亚四小龙”(指南朝鲜、台湾、香港、新加坡)在经济上超常的快速发展,人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这些深受儒学传统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为什么比亚洲其它未受儒学传统影响的地区(例如印度、斯里兰卡、泰国、菲律宾等)能够更快地在经济上起飞?儒家伦理对于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是否业未成为阻力,反而构成一种助因?现代新儒家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以此为事实根据,提出工业文明是多元的,应该有“东方式的工业文明”或所谓“儒家资本主义”的主张。他们还借助于所谓“韦伯理论”,强调宗教和伦理等意识形态能够对经济发展起正面的积极作用,儒家思想在现代还有巨大的价值和存在的理由。在上述国家和地区,现代新儒家都有相当的势力和影响,有的还由政府出面大力提倡儒学,组织编写《儒家伦理》教程,指定为中小学生的必读
课,.例如新加坡。另外,还有一部分海外华裔学者,由于长期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从生活习惯到思维方式都保留着中国人的根性,难免在西方社会生活中感到“孤寂”和处处不相契入,因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强烈的“寻根”意识,并且渴望中国文化的精采、优越能够得到西方人士的了解和承认,以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在这些人中,有的也成为现代新儒学运动的积极鼓吹者和支持者,进一步扩大了这种学术思潮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现代新儒家的第二代年龄都已老化,有的已经故去,代之而起的是港台和海外的一批思想活跃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大都是唐君毅、牟宗三的学生,受过良好的现代西方文化教育,知识赅博,思想开放,在一些国际性的学术组织里和学术会议上,己经形成一定的力量和势头。他们中的一些人.对祖国有深厚的感情,赞成我们的开放政策,近年来多次回国讲学,在海内外学术交流中起了积极的桥梁作用。他们宣传的新儒学观点,我们虽不赞成,似是作为学术问题可以探讨和争论,在讨论中他们的思想也不是一无变化的。在这些学者中,较为国内读者熟悉的有关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刘述先等人,他们可以说是现代新儒家第三代的代表人物。
以上简述了现代新儒家作为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想派别,在本世纪产生和发展演变的过程,也附带说明了目前国内重新出现儒学热的外部影响即国际条件。当然,目前国内出现的文化研讨热潮,包括提高孔子、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的努
力,并不只是由于外来的影响,或者更确切地说,主要不是由于外来的影响,而是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改革的深入,必然会引起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再估价,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的思想运动,其中自然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观点,包括更多地肯定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在今天的价值和积极作用的观点。我们似乎还应考虑到,“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批孔批儒所引起的逆反心理,可能也是使孔子和儒家在今天地位上升的一个原因。然而,不论对孔子和儒家思想作多么高的估价,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的方针,肯定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那么和主张“儒学第三期发展”的现代新儒家毕竟还是有原则区别的。
古今、中西文化冲突问题将贯彻整个二十世纪之始终。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思想界,除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强大的思想潮流之外,较有影响的和生命力较长久的,还有西化派和中体西用派。现代新儒家就是本世纪中体西用派的主要代表。它从二十年代产生以来,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预计到本世纪末以至下个世纪,还会有一定的影响。研究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史,这个流派是绝对不能忽略的,何况我们对它的研究就是对当前思想斗争的现实实际情况的研究。
开展对现代新儒家的研究,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有许多是在世的学者,和当前的政治联系更加密切,也涉及到一些政策问题。它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史研究,要具有更加严谨的科学态度,详细占有资料,分析批判都要以理服人,更好地做到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像对待中国和外国的其它资产阶级学术流派一样,对现代新
儒家学者的思想和著作,也要采取分析的态度,对其中所包含的合理的思想成份,有益的思维成果,都应予以肯定并且虚心地学习和借鉴。例如,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十分重视对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研究,试图由此找到一条更深刻地揭示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使哲学史研究更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的途径。而对中国哲学范畴的研究,不但古代已有先行者,如宋代陈淳著有《北溪字义》,清代戴震著有《孟子字义疏证》;现代新儒家学者在这方而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如唐君毅所著六大卷《中国哲学原论》,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哲学范畴研究的专著。作者运用了某些近乎西方哲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哲学中涵义最广、运用最普遍的一些概念、范畴,如“道”、“理”、“心”、“性”、“命”、“太极”、“名辩”、“格物致知”等等,作了系统的疏理和详尽的阐释,引据资料相当丰富,对于我们的研究无疑是有参考价值的。现代新儒家从唯心主义历史观出发,把心性之学当作中国学术文化的本源大流,以孟子和陆王的心性论为正统,并吸摄融化了康德的“道德形上学”和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中的某些唯心主义思想,建构起心性哲学的系统理论。而我们过去对中国哲学的心性论是重视不够的,不说没有人写出过如港台出版的大部头专著,就连这方面的研究论文也很少。这个情况启示我们,要把握中国哲学的特质及其发展的真实过程,分清什么是精华和糟粕,对唯心主义也要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中国哲学心性论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儒家心性论之外,还有佛教心性论和道家、墨家的心性论等等;儒家中除了孟子和宋明儒学的唯心主义心性论之外,还有荀子和王夫之、戴震等人多少带有
唯物主义因素或倾向的心性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包括近代心理学在内的科学方法,对中国心性之学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正确说明道德的基础和本质、知和行的关系、真和善的关系等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现代学术发展的需要。现代新儒家在这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不是对我们也有启发和促进作用吗?
与现代新儒家的新道统论和中国本位(或主位)的文化立场不同,马克思主义不是某种狭隘的宗派,而是以往人类文化史上一切优秀成果的合理继承者和发扬者。我们十分重视批判地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那些优秀的东西,努力使自己的理论具有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但是,由于立场不同,我们和现代新儒家对什么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什么是糟粕的看法显然是不一样的,并且决不允许用传统来拖住我们的前进步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拒绝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他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实行开放的文化政策,睁开眼睛看世界,对东方和西方各民族一切优秀的历史文化,近代先进的科技成就,均采取兼容并包、为我所用的态度,当然这同样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过程。实行文化上的开放政策,就难免精华、糟粕一起进来,对于无所畏惧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这并不可怕,用科学的方法加以鉴别和取舍就是了,并且最后都要经受实践的检验。我们对西方的各种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流派都采取开放的态度,更何况对港台和海外流行的现代新儒家思想呢!所以,现代新儒家思想传播、渗透到国内来,并引起一些人的共鸣,得到一定的流传,这也并不可怕。我们要加强对它的研究,首先要了解它,把现代新儒家的著作找来读一读,仔细推敲和认真比较分析;了解和研究深入了,把它的本质暴露出来,告诉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自然会采取正确的取舍态度。
第四篇:奥尔夫教学法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
奥尔夫教学法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
摘要
“奥尔夫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年来,奥尔夫教学法研究逐渐进入专家学者的视野,主要集中在思想、理念、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在这其中,还没有比较系统和深入地对奥尔夫教学法对现代音乐教育影响的总结和研究。因此本文对奥尔夫教学法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考察,探究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渗透。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从奥尔夫教育法的理念、原则、特点以及形成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第三部分主要是总结奥尔夫教育法在国内外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其对中国音乐教育甚至中国未来发展的意义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奥尔夫 音乐教育 现代教育 影响意义
Abstract The Orff pedagogy is created by the famous musician Carl Orff, from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This is a unique music education system.It endows the music education new anti-traditional concepts and methods and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music education of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Recently, researches of the Orff pedagogy gradually entering the view of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mainly focused on the ideas, concepts and teaching practice.There is neither systematic and in-depth summary of Orff teaching method nor the impact on modern music education and research.Therefore, the thesis deeply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Orff teaching methods of modern music education in multi-angles and its penet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broad and domestic educational system.This thesis mainly form four aspects, in the first par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the research meaning and the domestic related research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methods.The second part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philosophy, principle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ff pedagogy.The third part is mainly about the impact on foreign countries and China.The fourth part mainly summarizes the main points in the paper and is looking forward to the Chinese musical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Keyword:Orff
musical education
modern education
imp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言.......................................................5 第一节 研究缘起...............................................5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5 第四节 研究方法...............................................6 第二章 概况.......................................................7 第一节 理念...................................................7 第二节 原则...................................................8 第三节 特点...................................................8 第四节 形成与发展.............................................9 第三章 奥尔夫教育法的影响........................................10 第一节 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国外的影响............................10 第二节 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国内的影响............................10 第四章 总结与思考................................................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5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是优秀教学体系的代表,它对国内外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生动具体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最基本的原则,使学生在音乐中全面的发展自己。其中的教学原则和经验对世界各地的音乐教育者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基础音乐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应借鉴国外的优秀教学法,结合我国国情和音乐文化,扬长避短,使我国的素质教育得到广泛的推广。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首先笔者将我国期刊网上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论文作了一下整理,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介绍及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理念;将奥尔夫教学法运用于教学实践及对教学实践的思考;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国外其它几种优秀音乐教学法进行比较研究;音乐教育研讨会综述或对奥尔夫专家访谈。在这其中,少有关于奥尔夫教学法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或者只是简单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某一方面,还没有比较系统和深入地对奥尔夫教学法对现代音乐教育影响的总结和研究。经过大量的资料阅读和教学考察研究后,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奥尔夫教学法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考察,探究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渗透,使我国的音乐爱好者能够全面立体的了解奥尔夫教学法对现代音乐教育影响,并帮助音乐工作者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点的音乐教育体系来。
我国音乐教育原先的模式是单纯地教唱歌,教材也主要是以一首一首的歌曲出现的,后来有了少量变化,少数学校也学一点器乐技巧。学生主要是模仿着现成的音乐艺术作品,很被动。教师也是认真地追求着“出成绩”,严厉地对待学生,自然学生会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由于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先天素质客观上有着很大差异,就我国原有的课程要求来说,总会有一部分学生离教学要求甚远,于是他们自然对音乐敬而远之,教师也束手无策。对此,奥尔夫的教学理念和体系应该能使我们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为了能够深入探讨奥尔夫教学法对现代教育的影响,灵活运用了如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奥尔夫教学法源于联邦德国,因而对其了解相对较少,基本没有形成相应的意识。因而笔者首先查阅了大量的文化,对奥尔夫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与把握,并对奥尔夫教学法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性分析。(2)发展分析法
为了能够将奥尔夫教学法的特征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全面展现出来,本文从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概况信息入手,从其国内外的发展等角度对奥尔夫教学法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将奥尔夫教学法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基本展现出来。第二章 概况
“奥尔夫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Karl Orff,1895—1982)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奥尔夫不满于当时的音乐创作,受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和现代舞表演的影响和启示,产生了将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具有原始风格、富于表现力和主动精神的新型音乐的想法。随后,他又设计“奥尔夫乐器”和“元素性音乐教育体系”,对其教学法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包含两方面:节奏、旋律练习,包括从朗诵入手,提取“节奏基石”;基本形体动作教学,包括反应训练、体操练习、动作训练、动作变奏和动作组合、动作游戏和即兴练习。
反思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仍长期使用着以歌唱、教学乐理知识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忽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认真研究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体系,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节 奥尔夫教育法的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与我国原先对音乐教育本质和目的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不是追求表现得好不好所谓的最终目标。而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认识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是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
其实,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本能的唱、奏、舞蹈并不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因为出于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担心“学不会”而挨训或丢面子的精神负担,因而都会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即兴发挥的创造力的萌发。由于这种创造力的萌发和得到激励,所以造就了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艺 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
第二节 奥尔夫教育法的原则
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三大基本原则包括:一切从儿童出发;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中第三个原则,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归结点。
要学生“动”起来,“综合式、即兴式”学习音乐,是奥尔夫特别强调的又一个重要原则。然而,这和我国音乐教学的所谓“综合课”完全是两种概念。卡尔·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于是他发明了一套“元素性”的奥尔夫乐器,是一组很容易掌握的打击乐器。同时,他还充分运用人体各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参与演奏,并冠以“人体乐器”的美称。音乐教师都会有这种体验,学生在课堂上一“动”起来,气氛就活跃多了。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应该指出,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完全符合我国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方针的,对改变我国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落后面貌也大有裨益的。
第三节 奥尔夫教育法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开发孩子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同时强调创造精神的塑造,在课堂上,孩子用蛙鸣筒摩仿秋夜的蛙声,用腕铃描绘春江细雨,用语言与拍打肢体来演绎节奏,尤其一群孩子一起表演不同声部时,一部悦耳动人的交响乐就在孩子们中诞生了。奥尔夫音乐给孩子发展个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也在集体表演中给了孩子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华夏爱婴还让家长参与课程,父母与孩子一道学习、表演,让课程更有乐趣和意义。
第四节 奥尔夫教育法的形成与发展
少年时的奥尔夫兴趣广泛,表现出很高的创作天赋,曾写过一些歌剧和乐曲,这对他的教学法和教学思想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教育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开办“军特学校”起,奥尔夫便开始了他在音乐教育上的大胆革新。并在达尔克罗兹律动教学的基础上,继续探索音乐与动作之间的密切联系。他借鉴了非洲和印尼传统乐器的特点,制造出了一套用于合奏的打击乐器——奥尔夫乐器。奥尔夫乐器和一系列教材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关注,有力地推动了相关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在世界音乐教学思想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第三章 奥尔夫教育法的影响
第一节 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国外的影响
世界上十多个国家已经成立了奥尔夫协会,例如有希腊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协会、捷克共和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协会、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协会、美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协会、比利时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协会、斯洛伐克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协会、荷兰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协会、日本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协会和奥地利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协会等。在这里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奥尔夫音乐教育在美国的发展情况。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引入美国。如今,奥尔夫教学法在美国蓬勃发展,形成了相当的规模。目前美国奥尔夫协会已有会员5000名,这些音乐教师在全国范围内将其教学原则和方法引入到音乐教育中,同时其人材的体制也把全世界的优秀教师吸引到美国。每四年一次的全国会议成为了展示奥尔夫音乐教育新成果的盛大聚会。其对奥尔夫教师的职业培训相当完善,其协会已经为制定了完善的分级培训指导方针,并且只同意达到方针中规定的课程和老师参加。除了专门的奥尔夫课程外,还在全美国的大学和学院开办了约50个奥尔夫教师培训班,培训周期为两周。这种培训对美国音乐老师的教育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美国奥尔夫协会主要集中精力在改革大学的音乐教育方式,委托专业的音乐教育委员会说服音乐学院的院长和系主任,努力使奥尔夫音乐教育法进入大学校园的音乐教育课程。同时美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影响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在中学音乐课堂、音乐治疗、老年健康等各个领域都有所发展,使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婴儿、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在内的各种人都从中受益。美国奥尔夫音乐教育显然已进入音乐教育主流。目前美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校园艺术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第二节 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国内的影响
1980年,上海音乐学院的廖乃雄教授与奥尔夫先生进行了历史性的会见。廖教授回到中国后,在中国的音乐教育界首次介绍了《学校音乐》,给处在改革之中的中国同仁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除了写文章外,廖教授还亲自到全国各地进行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推广活动,包括讲学、举办培训班、翻译及创编教材等。1984年首次举办奥尔夫音乐教育讲习班并培养了第一批搞奥尔夫教学实验的音乐教师。廖乃雄教授还努力争取到了供中国学子赴萨尔斯堡奥尔夫学院学习的机会。作为中国大陆推广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第一传人”,廖乃雄为在大陆传播奥尔夫音乐教育做了大量工作。1985年,由廖乃雄教授通过多方努力联系到的西柏林著名的奥尔夫音乐教师施奈德夫人,在大陆多地进行历时三个月的办班讲学,使国人眼界大开。1986年施奈德夫人在北京、西安等地讲学,特别是在北京为期一个月的讲学期间时间内,共有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九百人余人参加。奥尔夫教育在大陆形成一个热潮。1988年,中国音协邀请美国的奥尔夫协会会长玛瑞·莎洛克博士讲学,受到热烈欢迎。这个时期奥尔夫教育主要在师范系统和中小学发展。1990年,在我国成立了奥尔夫学会筹备委员会。1993年,我国正式成立奥尔夫专业委员会。1993年在河南开封召开的第二届奥尔夫学会年会上,宣布了通过选举产生的理事会名单,理事长:李妲娜;副理事长:李燕诒、许卓娅、朱崇慧、吴国本、郁文武。从1994年开始,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举办过培训周期一年的在职师资培训班,以及两期共200课时的提高班。八成的学员是幼儿园教师,许多幼儿园甚至是全体音乐幼师的培训。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的幼儿园都在广泛的开设奥尔夫音乐课。2000年,奥尔夫专业委员会建立了网站www.xiexiebang.com,有效的利用互联网扩大了宣传力度,目前己成为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网站,受到众多教育改革的关注。自2000年,连续举办了奥尔夫短训班,满足北京以外地区学习奥尔夫教学法的需求。2002年第一家以奥尔夫命名的文化教育企业,广州海婴奥尔夫咨询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中央音乐学院成立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研究中心,并在当年举办了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班活动和卡尔奥尔夫音乐周-“倾听世界的心声”活动。这一系列活动大大推动了奥尔夫音乐教育在中国大陆的传播。2006年美国奥尔夫音乐教育大师道格·古德金教授受邀来京授课。在我国,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率先将奥尔夫教学法作为一门课程开设。该系自建立以来,积极引进现代音乐教学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专业主课围绕音乐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思路,确立了本系的学科定位,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第四章 总结与思考
如今的世界竞争激烈,竞争成败的关键在于,特别是有竞争力的人才,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上奥尔夫教学法有其独特见解,不仅在世界各国得到同行的赞誉,更深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由于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外来的教育体系,并且各个国家的社会、教育制度以及学生的基础条件不是完全一样,所以我们在借鉴时,因地方差异性以及我国音乐教育中本身的缺陷,其在中国的发展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应该积极寻求教育改革的机会,不仅能够促进奥尔夫教育体系在中国更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金奉,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
[3]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李妲娜,奥尔夫教学法(Orff-Schulwerk)在中国[J].乐府新声,1995年。[5]廖乃雄,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思想和原理[J].中小学音乐教育,1985年。[6]蔡觉民,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7]尹爱青,曹理,缪力,外国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8]谢嘉幸,杨燕宜,孙海,德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9]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0]秦德祥,秦德祥音乐教育论文选[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11]威廉·凯勒,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入门[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年。[12]区海婴,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奥尔夫教学法实践课例[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3]王安国,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
[14]邵申弘,奥尔夫教育体系与音乐基础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15]李燕诒,奥尔夫乐器在教学中的运用[J].乐器,1999年。
[16]张馨,奥尔夫乐器在智力落后儿童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
[17]冯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推广阻力与对策分析[J].人民音乐,2003年。[18]蔡觉民,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外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
[18]赵宏声,刘心韵,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浅析[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
[19]于贵祥,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思想的教学原则与实践[J].教育科学,2002年。
[20]陈思颖,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看中国音乐教育改革[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
[21]谢平,奥尔夫教学法的三大特点[J].陕西教育,2003年。
[22]隋清,奥尔夫教学法对音乐创新教育的启示[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
[23]王汇娟,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手风琴集体课中的运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
[24]席书君,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
[25]刘云松,浅谈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的认识[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26]李夜雪,浅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运[J].艺术教育,2006年。
致谢
第五篇:【测验】加深对乐高教育的理解
乐高在高中课堂的教学研讨1>加深对乐高教育的理解
【测验】加深对乐高教育的理解
已得:100分
加深对乐高教育的理解,深刻的考虑现有教育情况并与乐高教育理念对比(建议先到学习资源中找到材料学习了解后再做题)
1、乐高教育的目标是(10分)
A、德智体全面发展
B、将全世界最好的教育带给孩子们 C、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您的答案:B
2、乐高教育的理念是(10分)
A、以生为本 B、全面发展 C、做中学、玩中学 您的答案:C
3、乐高教育的方式是(10分)
A、开放式“4C”顾问式教学 B、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C、快乐学习您的答案: A
4、“5F”是指(10分)
A、引导 Facilitate B、乐趣 Fun C、畅流 Flow D、4C Four C E、知识 Facts 您的答案: ABCDE
5、“4C”顾问式教育解决方案包含(10分)
A、联系(connect)B、建构(construct)C、反思(contemplate)D、延续(continue)您的答案: ABCD
6、乐高教育学习方案根据不同年龄(3-16岁)特点设计,涉及学科内容包括科学、技术、数学、设计、社会学等,既适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作为课外活动和技能培训内容。(10分)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 A
7、从 1980年起,乐高教育在中国设立常驻办事机构.(10分)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 B
8、乐高集团的愿景是开创玩具新纪元,乐高教育将这一愿景诠释为:将最具创新精神的解决方案引入课堂,颠覆传统的教学方式。(10分)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 A
9、乐高教育为全世界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学习工具和教学解决方案。(10分)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 A
10、乐高集团的价值观为想象力、乐趣、创造力、求知、关爱和品质。(10分)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