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总结
中医妇科学
第一单元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1气虚证:
1)脾气虚证:补脾益气 摄血调经-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 2)肾气虚证:补肾益气 固冲调经-固阴煎或归肾丸 2血热型:
1)阳盛血热型: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 2)阴虚血热型: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
3)肝郁化热证:疏肝清热 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 清经散:丹皮 地骨皮 白芍 熟地 青蒿 黄柏 茯苓 两地汤:生地 地骨皮 玄参 麦冬 阿胶 白芍
二、月经后期:
1肾虚型:补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饮 2血虚型:补血益气调经-大补元煎
3血寒证:虚寒型:扶阳祛寒调经-温经汤《金匱》或艾附暖宫丸 实寒型:温经散寒调经-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4气滞型:理气行滞调经-乌药汤
大补元煎:人参 山药 熟地 杜仲 当归 山茱萸 枸杞 炙甘草
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当归 川芎 芍药 桂心 丹皮 莪术 人参
甘草 牛膝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1肝郁型:疏肝理气调经-逍遥散 2肾虚型:补肾调经-固阴煎 3肝郁肾虚:补肾疏肝调经-定经汤
四、月经过多:
1气虚型:补气摄血固冲-举元煎或安冲汤
2血热型:清热凉血 固冲止血-保阴煎加地榆、茜草 3血瘀型:活血化瘀止血-失笑散加益母草、茜草、三七 举元煎:人参 黄芪 白术 升麻 炙甘草
保阴煎:生地 熟地 黄芩 黄柏 白芍 山药 续断 甘草
五、月经过少:
1肾虚型:补肾益精 养血调经-归肾丸或当归地黄引 2血虚型:养血益气调经-滋血汤或小营煎 3血瘀型:活血化瘀调经-桃红四物汤或通瘀煎 4痰湿型:化痰燥湿调经-苍附导痰丸或二陈加芎归汤 归肾丸:菟丝子 杜仲 枸杞 山茱萸 当归 熟地 芍药 茯苓
苍附导痰丸:茯苓 法半夏 陈皮 甘草 苍术 香附 胆南星 枳壳 神曲
六、经期延长:
1气虚型:补气摄血 固冲调经-举元煎+阿胶、艾叶、乌贼骨 2虚热型:养阴清热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固经丸 3血瘀型:活血祛瘀止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味
七、经间期出血:
1肾阴虚型:滋肾养阴 固冲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加减一阴煎 3湿热型:清利湿热 固冲止血-清肝止淋汤 4血瘀型:化瘀止血-逐瘀止血汤
八、崩漏:
1脾虚证:补气摄血 固冲止崩-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 2肾虚证:肾气虚补肾益气 固冲止血-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减
肾阳虚:温肾益气 固冲止血-右归丸+党参黄芪田七
肾阴虚:滋肾益阴 固冲止血-左归丸合二至丸 3血热证:虚热证:养阴清热 固冲止血-上下相资汤
实热证:清热凉血 固冲止血-清热固经汤 4血瘀证:活血化瘀 固冲止血-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崩漏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 治崩三法:塞流 澄源 复旧 清热固经汤:黄芩 焦栀子 生地 地骨皮 地榆 生藕节 阿胶 龟甲
牡蛎 生甘草 陈棕炭
固本止崩汤:人参 黄芪 白术 熟地 当归 黑炭
九、闭经:
1气血虚弱:益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
2肾气亏损:补肾益气 调理冲任-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 3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 4气滞血瘀:理气活血 祛瘀通经-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5痰湿阻滞:健脾燥湿化痰 活血通经-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
十、痛经:
1气滞血瘀型:理气行滞 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
2寒凝血瘀型:温经散寒 化瘀止痛-少腹瘀汤汤或温经散寒汤 3湿热蕴结型:清热除湿 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仁 4气血虚弱型:益气养血 调经止痛-圣愈汤或黄芪建中汤 5肾气亏损型:补肾益精 养血止痛-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
少腹逐瘀汤:小茴香 干姜 延胡索 没药 当归 川芎 官桂 赤芍 蒲黄
五灵脂
清热调经汤:牡丹皮 黄连 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红花 桃仁 延胡索
莪术 香附
十一、经行乳房胀痛:
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 和胃通络-逍遥散加麦芽、青皮、鸡内金 2肝肾亏虚:滋肾养肝 和胃通络-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加麦芽
十二、经行头痛:
1肝火证:清热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 2血瘀证:化瘀通络-通窍活血汤
3血虚证:养血益气-八珍汤加首乌、蔓荆子
十三、经行感冒:
1风寒:解表散寒 和血调经-荆穗四物汤 2风热:疏风清热 和血调经-桑菊饮 3邪入少阳:和解表里-小柴胡汤
十四、经行身痛:
1血虚:养血益气 柔筋止痛-当归补血汤加白芍、鸡血藤、丹参、2血瘀:活血通络 益气散寒止痛-趁痛散
十五、经行泄泻:
1脾虚:健脾渗湿 理气调经-参苓白术散 2肾虚:温阳补肾 健脾止泻-健固汤合四神丸
十六、经行浮肿:
1脾肾阳虚:温肾化气 健脾利水-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2气滞血瘀:理气行滞 养血调经-八物汤加泽泻、益母草
十七、经行吐衄:
1肝经郁火:清肝调经-清肝引经汤
2肺肾阴虚:滋阴养肺-顺经汤加牛膝或加味麦门冬汤 顺经汤:当归 熟地 沙参 白芍 茯苓 黑荆芥 丹皮
十八、绝经前后诸症:
1肾阴虚:滋养肾阴 佐以潜阳-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甲 2肾阳虚:温肾扶阳-右归丸
3肾阴阳俱虚:阴阳双补-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菟丝子、何首乌、龙骨、二仙汤:仙茅 仙灵脾 巴戟天 当归 盐知母 盐黄柏
十九、经断复来:
1脾虚肝郁证:健脾调肝 安冲止血-安老汤
2肾阴虚证:滋阴清热 止血凉血-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3湿热下注:清热利湿 止血凉血-易黄汤
4湿毒瘀结:利湿解毒 化瘀散结-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
第二单元 带下病
一、带下过多:
1脾虚证:健脾益气 升阳除湿-完带汤 2肾阳虚:温肾培元 固涩止带-内补丸 3阴虚夹湿:滋肾益阴 清热利湿-知柏地黄丸 4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5湿热下注:清利湿热 佐以解毒杀虫-止带方
止带汤:猪苓 茯苓 车前子 泽泻 茵陈 赤芍 丹皮 黄柏 栀子 牛膝
二、带下过少:
1肝肾亏损:滋补肝肾 养精益血-左归丸加知母、肉苁蓉、紫河车 2血枯瘀阻:补血益精 活血化瘀-小营煎加丹参、桃仁、牛膝
第三单元 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1脾胃虚弱:健脾和胃 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
2肝胃不和:清肝和胃 降逆止呕-橘皮竹茹汤或苏叶黄连汤
二、妊娠腹痛:
1血虚:养血安胎止痛-当归芍药散 2气滞:疏肝解郁 养血安胎-逍遥散 3虚寒:暖宫止痛 养血安胎-胶艾汤
4血瘀:养血活血 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三、异位妊娠:治疗以手术为主
宫外孕仅指子宫以外的妊娠,不包括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
四、胎漏、胎动不安:
1肾虚:补肾健脾 益气安胎-寿胎丸或滋肾育胎丸 2血热:清热凉血 养血安胎-保阴煎或安胎饮或当归散 3气血虚弱:补气养血 固肾安胎-胎元饮 4血瘀:活血消癥 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寿胎丸:菟丝子 桑寄生 续断 阿胶
胎元饮:人参 白术 炙甘草 当归 白芍 熟地 杜仲 陈皮
五、滑胎: 1肾虚:
1)肾气不足:补肾健脾 调理冲任-补肾固冲丸 2)肾阳亏损:温补肾阳 固冲安胎-肾气丸 3)肾精亏损:补肾填精 固冲安胎-育阴汤 2气血两虚:益气养血 固冲安胎-泰山磐石散 3血瘀:祛瘀消癥 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六、子肿:
1脾虚:健脾行气-白术散
2肾虚:补肾温阳 化气行水-真武汤
3气滞:理气行滞、除湿消肿-天仙藤散或正气天香散 天仙藤散:天仙藤 香附 陈皮 甘草 乌药 生姜 紫苏叶 木瓜
七、堕胎、小产
1堕胎:妊娠12周内 胚胎自然陨堕者
2小产:妊娠12—28周内 胎儿已成形而自然陨堕者 亦称半产 3怀孕一月不知其已受孕而陨堕者称为暗产
八、胎萎不长
妊娠四五个月后,孕妇腹形与子宫增大明显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而生长缓慢者,称为胎萎不长。
九、子满
1妊娠五六个月后出现腹大异常,胸膈满闷,甚则遍身俱肿,喘息不得卧者称为子满。治疗使用鲤鱼汤。
2鲤鱼汤:鲤鱼 白术 白芍 当归 茯苓 生姜 橘红 黄芪 桑白皮
十、子淋:妊娠期间出现尿频、尿急、淋沥涩痛等症,称妊娠小便淋痛,或妊娠小便难,俗称子淋。
1阴虚津亏:滋阴清热 润燥通淋-知柏地黄汤 2心火偏亢:清心泻火 润燥通淋-导赤散加玄参、麦冬 3湿热下注:清热利湿 润燥通淋-加味五淋散
十一、妊娠小便不通: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甚至小腹胀急疼痛,心烦不得卧,称为妊娠小便不通,古称转胞或胞转。第四单元 产后病 产后三冲---冲心、冲胃、冲肺
产后三病---痉、郁冒、大便难 产后三急---呕吐、盗汗、泄泻
一、产后血晕:
1血虚气脱:益气固脱-清魂散或独参汤 2血瘀气逆:活血逐瘀-夺命散
二、产后发热:
1感染邪毒:清热解毒 凉血化瘀-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 2外感:养血祛风 疏解表邪-荆穗四物汤或参苏饮 3血虚:补血益气 合营退热-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 4血瘀:活血化瘀 合营退热-生化汤
三、产后腹痛:
1气血两虚:补血益气 缓急止痛-肠宁汤 2瘀滞子宫:活血化瘀 温经止痛-生化汤加益母草
四、产后身痛:
1血虚:养血益气 温经通络-黄芪桂枝五物汤 2风寒:养血祛风 散寒除湿-独活寄生汤或趁痛散 3血瘀:养血活血 化瘀祛湿-身痛逐瘀汤合生化汤 4肾虚:补肾养血 强腰壮骨-养荣壮肾汤加秦艽、熟地
五、产后恶露不绝:
1气虚:补气摄血固冲-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 2血热:养阴清热止血-保阴煎 3血瘀:活血化瘀止血-生化汤
六、缺乳:
1气血虚弱:补气养血 佐以通乳-通乳丹 2肝郁气滞:疏肝解郁 通络下乳-下乳涌泉散 3痰湿阻滞:健脾化痰通乳-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
第五单元 妇科杂病
一、癥瘕:
1气滞血瘀:行气活血 化瘀消癥-香棱丸或大黄庶虫丸 2痰湿瘀结:化痰除湿 活血消癥-苍附导痰汤合桂枝茯苓丸 3湿热瘀阻:清利湿热 化瘀消癥-大黄牡丹汤加木通、茯苓 4肾虚血瘀:补肾活血 消癥散结-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
二、急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
1热毒炽盛:清热解毒 利湿排脓-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2湿热瘀结:清热利湿 化瘀止痛-仙方活命饮+苡仁、冬瓜仁 慢性盆腔炎
1湿热瘀结:清热利湿 化瘀止痛-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丹参、冬青 2气滞血瘀: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膈下逐瘀汤 3寒湿瘀结:驱寒除湿 活血化瘀-少腹逐瘀汤 4气虚血瘀:益气健脾 化瘀散结-理冲汤
三、不孕症:
1肾虚:肾气虚证:补肾益气 温养冲任-毓麟珠
肾阳虚证:温肾暖宫 调补冲任-温胞饮或右归丸 肾阴虚证:滋肾养血 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 2肝气郁结:疏肝解郁 理血调经-百灵调肝汤或开郁种玉汤 3瘀滞胞宫:逐瘀荡胞 调经助孕-少腹/膈下逐瘀汤 4痰湿内阻:燥湿化痰 行滞调经-苍附导痰丸
四、阴痒:
1肝肾阴虚:滋阴补肾 清肝止痒-知柏地黄丸
2肝经湿热:清热利湿 杀虫止痒-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
外用蛇床子散
五、阴疮:
1热毒:清热利湿 解毒消疮-龙胆泻肝汤 2寒湿:温经散寒 除湿消疮-阳和汤或托里消毒散
六、子宫脱垂:
1气虚:补中益气 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金樱、杜仲、续断 3肾虚:补肾固脱 益气升提-大补元煎加黄芪
第二篇: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考试大纲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绪论 要点:
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主要著作及对中医妇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第二单元 女性生殖器官 细目一:外生殖器 要点: 1.阴户的位置 2.阴户的功能 细目二:内生殖器 要点:
1.阴道的位置及功能 2.子门的位置及功能
3.子宫的位置形态及功能和特性 第三单元 女性生殖生理 细目一: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 要点: 1.胎儿期 2.新生儿期 3.儿童期 4.青春期 5.性成熟期 6.围绝经期 7.老年期
细目二:月经的生理 要点:
1.月经的生理现象 2.月经产生的机理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3.月经的周期变化与调节 4.绝经机理 细目三:带下生理 要点:
1.带下的生理现象及作用 2.带下产生的机理 细目四:妊娠生理 要点: 1.受孕机理 2.妊娠的生理现象 3.预产期的计算方法 细目五:产褥生理 要点: 1.临产先兆 2.正产现象 3.产褥期生理 细目六:哺乳生理
第四单元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细目一:病因.要点: 1.寒热湿邪 2.情志因素 3.生活因素 4.体质因素 细目二:病机 要点: 1.脏腑功能失常 2.气血失调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3.冲任督带损伤 4.胞宫、胞脉、胞络受损 5.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 第五单元 妇科疾病的诊断与辨证 细目一:四诊 要点: 1.问诊 2.望诊 3.闻诊 4.切诊
细目二:辨证要点 要点:
1.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的辨证要点 2.辨病与辨证
第六单元 妇科疾病的治疗 细目一:常用内治法 要点: 1.调补脏腑 2.调理气血 3.温经散寒 4.利湿祛痰 5.调理冲任督带 6.调治胞宫
7.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细目二:常用外治法 要点: 1.坐浴
2.外阴、阴道冲洗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3.阴道纳药 4.贴敷法 5.官腔注入 6.直肠导入 7.中药离子导入 8.介入治疗
细目三:中医妇科急症治疗 要点: 1.血崩证 2.急腹症 3.高热证 4.厥脱证
第七单元 月经病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月经病的定义 2.月经病的病因病机 3.月经病的诊断 4.月经病的辨证 5.月经病的治疗原则 6.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细目二:月经先期 要点:
1.月经先期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月经先期与经间期出血的鉴别 4.辨证论治 细目三:月经后期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要点:
1.月经后期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月经后期与早孕的鉴别 4.辨证沦治
细目四:月经先后无定期 要点:
1.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五:月经过多 要点:
1.月经过多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六:月经过少 要点:
1.月经过少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月经过少与激经的鉴别 4.辨证论治 细目七:经期延长 要点:
1.经期延长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八:经间期出血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要点:
1.经间期出血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九:崩漏 要点: 1.崩漏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崩漏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崩漏治疗原则及塞流、澄源、复旧的含义 5.急症处理和辨证论治 6.崩漏血止后的治疗 7.预防与调护 细目十:闭经 要点: 1.闭经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闭经的诊断 4.鉴别诊断 5.闭经的治疗原则 6.辨证论治 细目十一:痛经 要点: 1.痛经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要点
4.痛经发作时的急症处理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5.辨证论治 6.预防与调护
细目十二:经行乳房胀痛 要点:
1.经行乳房胀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三:经行头痛 要点:
1.经行头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四:经行感冒 要点:
1.经行感冒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五:经行身痛 要点:
1.经行身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六:经行泄泻 要点:
1.经行泄泻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七:经行浮肿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要点:
1.经行浮肿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八:经行吐衄 要点:
1.经行吐衄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九:经行口糜 要点:
1.经行口糜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二十:经行风疹块 要点:
1.经行风疹块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二十一:经行发热 要点:
1.经行发热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二十二:经行情志异常 要点:
1.经行情志异常的定义 2.病因病机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3.辨证论治
细目二十三:绝经前后诸证 要点:
1.绝经前后诸证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4.预防与调护
细目二十四:经断复来 要点:
1.经断复来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且二十五: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 要点:
1.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含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4.预防与调护 第八单元 带下病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带下病的定义 2.带下病的治疗原则 细目二:带下过多 要点:
1.带下过多的定义 2.病因病机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3.辨证要点 4.辨证论治 5.外治法 6.预防与调护 细目三:带下过少 要点:
1.带下过少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第九单元 妊娠病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妊娠病的定义 2.妊娠病的范围 3.妊娠病的诊断 4.妊娠病的发病机理 5.妊娠病的治疗原则 6.妊娠期间用药的注意事项 细目二:妊娠恶阻 要点:
1.妊娠恶阻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妊娠恶阻的调摄 细目三:妊娠腹痛 要点:
1.妊娠腹痛的定义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四:异位妊娠 要点:
1.异位妊娠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异位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 5.急症处理及手术适应证 6.辨证论治 7.预防与调护
细目五:胎漏、胎动不安 要点:
1.胎漏、胎动不安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流产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细目六:堕胎、小产 要点:
1.堕胎、小产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细目七:滑胎 要点: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1.滑胎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细目八:胎萎不长 要点:
1.胎萎不长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九:子满 要点: 1.子满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子肿 要点: 1.子肿的定义
2.子气、皱脚、脆脚的含义 3.病因病机 4.辨证论治 细目十一:子晕 要点: 1.子晕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4.预防与调护 细目十二:子痫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要点: 1.子痫的定义 2.子痫的诊断 3.急症处理原则
细目十三:妊娠小便淋痛 要点:
1.妊娠小便淋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四:妊娠小便不通 要点:
1.妊娠小便不通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第十单元 产后病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产后病的定义
2.产后“三冲”、“三病”、“三急”的含义 3.产后病的病因病机
4.产后病的诊断与产后“三审” 5.产后病的治疗原则 6.产后用药“三禁” 7.产后病的预防与调护 细目二:产后血晕 要点:
1.产后血晕的定义 2.病因病机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3.鉴别诊断 4.急症处理 5.预防与调护 细目三:产后发热 要点:
1.产后发热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诊断 4.急症处理 5.辨证论治 6.预防与调护 细目四:产后腹痛 要点:
1.产后腹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细目五:产后身痛 要点:
1.产后身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六:产后恶露不绝 要点:
1.恶露不绝的定义 2.病因病机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细目七:缺乳 要点: 1.缺乳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八:产后抑郁 要点:
1.产后抑郁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九:产后小便不通 要点:
1.产后小便不通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产后小便淋痛 要点:
1.产后小便淋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第十一单元 妇科杂病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妇科杂病的定义 2.妇科杂病的范围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3.病因病机 4.杂病的治疗 细目二:癥瘕 要点: 1.癥瘕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三:盆腔炎 要点: 1.盆腔炎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急性、慢性盆腔炎的诊断 4.鉴别诊断 5.辨证论治 6.预防与调护 细目四:不孕症 要点: 1.不孕症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不孕症的诊断 4.辨证论治 5.辨病与辨证结合 6.预防与调护 细目五:阴痒 要点: 1.阴痒的定义 2.病因病机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3.诊断 4.辨证论治 5.阴痒的外治法 细目六:阴疮 要点: 1.阴疮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七:阴挺 要点: 1.阴挺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子宫脱垂的诊断与分度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第十二单元 计划生育 细目一:避孕 要点: 1.工具避孕 2.药物避孕 细目二:人工流产 要点:
1.人工流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人工流产并发症的诊断与防治 3.药物流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细目三:经腹输卵管结扎术 要点:
绝育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第十三单元 女性生殖功能的调节与周期性变化 细目一:卵巢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要点:
1.卵巢功能的周期性变化 2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 细目二:子官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要点: 1.增生期 2.分泌期 3.月经期
细目三: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要点: 1.反馈作用 2.调节功能
第十四单元 妇产科特殊检查与常用诊断技术 细目一:妇科检查 要点: 1.双合诊 2.三合诊
细目二:妇科特殊诊断技术 要点:基础体温测定 2.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3.宫颈黏液检查
4.常用女性内分泌激素测定 5.活体组织检查 6.诊断性刮宫 7.后穹隆穿刺 8.输卵管通畅检查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9.超声检查
第三篇: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妇科学》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妇科学》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妇科学》已经正式公布,为帮助广大考生清晰了解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大纲信息,润德教育整理了考试大纲内容,请参加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参考:
第一单元绪论
要点
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主要著作及对中医妇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第二单元女性生殖器官
细目一:外生殖器
要点:
1.阴户的位置
2.阴户的功能
细目二:内生殖器
要点:
1.阴道的位置及功能
2.子门的位置及功能
3.子宫的位置形态及功能和特性
第三单元女性生殖生理
细目一: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
要点:
1.胎儿期
2.新生儿期
3.儿童期
4.青春期
5.性成熟期
6.围绝经期
7.老年期
细目二:月经的生理
要点:
1.月经的生理现象
2.月经产生的机理
3.月经的周期变化与调节
4.绝经机理
细目三:带下生理
要点:
1.带下的生理现象及作用
2.带下产生的机理
细目四:妊娠生理
要点:
1.受孕机理
2.妊娠的生理现象
3.预产期的计算方法
细目五:产褥生理
要点:
1.临产先兆
2.正产现象
3.产褥期生理
细目六:哺乳生理
第四单元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细目一:病因。
要点:
1.寒热湿邪
2.情志因素
3.生活因素
4.体质因素
细目二:病机
要点:
1.脏腑功能失常
2.气血失调
3.冲任督带损伤
4.胞宫、胞脉、胞络受损
5.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
第五单元妇科疾病的诊断与辨证
细目一:四诊
要点:
1.问诊
2.望诊
3.闻诊
4.切诊
细目二:辨证要点
要点:
1.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的辨证要点
2.辨病与辨证
第六单元妇科疾病的治疗
细目一:常用内治法
要点:
1.调补脏腑
2.调理气血
3.温经散寒
4.利湿祛痰
5.调理冲任督带
6.调治胞宫
7.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细目二:常用外治法
要点:
1.坐浴
2.外阴、阴道冲洗
3.阴道纳药
4.贴敷法
5.官腔注入
6.直肠导入
7.中药离子导入
8.介入治疗
细目三:中医妇科急症治疗
要点:
1.血崩证
2.急腹症
3.高热证
4.厥脱证
细目二:月经先期
要点:
1.月经先期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月经先期与经间期出血的鉴别
4.辨证论治
细目三:月经后期
要点:
1.月经后期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月经后期与早孕的鉴别
4.辨证沦治
细目四:月经先后无定期
要点:
1.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五:月经过多
要点:
1.月经过多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六:月经过少
要点:
1.月经过少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月经过少与激经的鉴别
4.辨证论治
细目七:经期延长
要点:
1.经期延长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八:经间期出血
要点:
1.经间期出血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九:崩漏
要点:
1.崩漏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崩漏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崩漏治疗原则及塞流、澄源、复旧的含义
5.急症处理和辨证论治
6.崩漏血止后的治疗
7.预防与调护
细目十:闭经
要点:
1.闭经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闭经的诊断
4.鉴别诊断
5.闭经的治疗原则
6.辨证论治
细目十一:痛经
要点:
1.痛经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要点
4.痛经发作时的急症处理
5.辨证论治
6.预防与调护
细目十二:经行乳房胀痛
要点:
1.经行乳房胀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三:经行头痛
要点:
1.经行头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四:经行感冒
要点:
1.经行感冒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五:经行身痛
要点:
1.经行身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六:经行泄泻
要点:
1.经行泄泻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七:经行浮肿
要点:
1.经行浮肿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八:经行吐衄
要点:
1.经行吐衄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九:经行口糜
要点:
1.经行口糜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二十:经行风疹块
要点:
1.经行风疹块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二十一:经行发热
要点:
1.经行发热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二十二:经行情志异常
要点:
1.经行情志异常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二十三:绝经前后诸证
要点:
1.绝经前后诸证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4.预防与调护
细目二十四:经断复来
要点:
1.经断复来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且二十五: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
要点:
1.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含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4.预防与调护
细目三:带下过少
要点:
1.带下过少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第九单元妊娠病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妊娠病的定义
2.妊娠病的范围
3.妊娠病的诊断
4.妊娠病的发病机理
5.妊娠病的治疗原则
6.妊娠期间用药的注意事项
细目二:妊娠恶阻
要点:
1.妊娠恶阻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妊娠恶阻的调摄
细目三:妊娠腹痛
要点:
1.妊娠腹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四:异位妊娠
要点:
1.异位妊娠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异位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
5.急症处理及手术适应证
6.辨证论治
7.预防与调护
细目五:胎漏、胎动不安
要点:
1.胎漏、胎动不安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流产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细目六:堕胎、小产
要点:
1.堕胎、小产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细目七:滑胎
要点:
1.滑胎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细目八:胎萎不长
要点:
1.胎萎不长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九:子满
要点:
1.子满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子肿
要点:
1.子肿的定义
2.子气、皱脚、脆脚的含义
3.病因病机
4.辨证论治
细目十一:子晕
要点:
1.子晕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4.预防与调护
细目十二:子痫
要点:
1.子痫的定义
2.子痫的诊断
3.急症处理原则
细目十三:妊娠小便淋痛
要点:
1.妊娠小便淋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四:妊娠小便不通
要点:
1.妊娠小便不通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二:产后血晕
要点:
1.产后血晕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急症处理
5.预防与调护
细目三:产后发热
要点:
1.产后发热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诊断
4.急症处理
5.辨证论治
6.预防与调护
细目四:产后腹痛
要点:
1.产后腹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细目五:产后身痛
要点:
1.产后身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六:产后恶露不绝
要点:
1.恶露不绝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细目七:缺乳
要点:
1.缺乳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八:产后抑郁
要点:
1.产后抑郁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九:产后小便不通
要点:
1.产后小便不通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产后小便淋痛
要点:
1.产后小便淋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第十一单元妇科杂病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妇科杂病的定义
2.妇科杂病的范围
3.病因病机
4.杂病的治疗
细目二:癥瘕
要点:
1.癥瘕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三:盆腔炎
要点:
1.盆腔炎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急性、慢性盆腔炎的诊断
4.鉴别诊断
5.辨证论治
6.预防与调护
细目四:不孕症
要点:
1.不孕症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不孕症的诊断
4.辨证论治
5.辨病与辨证结合 6.预防与调护
细目五:阴痒
要点:
1.阴痒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诊断
4.辨证论治
5.阴痒的外治法
细目六:阴疮
要点:
1.阴疮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七:阴挺
要点:
1.阴挺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子宫脱垂的诊断与分度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第十二单元计划生育
细目一:避孕
要点:
1.工具避孕
2.药物避孕
细目二:人工流产
要点:
1.人工流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人工流产并发症的诊断与防治
3.药物流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细目三:经腹输卵管结扎术
要点:
绝育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十三单元女性生殖功能的调节与周期性变化
细目一:卵巢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要点:
1.卵巢功能的周期性变化
2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
细目二:子官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要点:
1.增生期
2.分泌期
3.月经期
细目三: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要点:
1.反馈作用
2.调节功能
第十四单元妇产科特殊检查与常用诊断技术
细目一:妇科检查
要点:
1.双合诊
2.三合诊
细目二:妇科特殊诊断技术
要点:基础体温测定
2.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3.宫颈黏液检查
4.常用女性内分泌激素测定
5.活体组织检查
6.诊断性刮宫
7.后穹隆穿刺
8.输卵管通畅检查
9.超声检查
第四篇: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中药学总结
中药学
第一单元、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1.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2.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阳,助阳化气。
3.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
4.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胃寒呕吐 5.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水肿脚气 6.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7.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风中之润剂,治风之通药 8.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9.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燥湿止带,消肿排脓。10.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煎服1-3g,反藜芦 11.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12.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13.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二、辛凉解表药
1.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2.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3.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小儿夜啼不安 4.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5.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6.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7.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8.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阳气。(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9.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10.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第二单元、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1.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宜先煎 2.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3.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4.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5.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6.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7.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8.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二、清热燥湿药:
1.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2.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3.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4.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5.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6.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7.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三、清热解毒药
1.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2.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3.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6-9g,煎剂易致呕吐,多作丸散 4.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5.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6.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7.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8.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9.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10.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11.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12.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13.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散肿。有毒 14.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15.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16.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17.鸦胆子:清热解毒,截疟治痢,腐蚀疣。苦寒,有小毒 18.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19.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四、清热凉血药
1.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2.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3.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无汗骨蒸之要药。4.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反藜芦 5.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6.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定惊。先煎3小时以上
五、清虚热药
1.青蒿: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2.白薇: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疔疮。3.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4.银柴胡:退虚热,除疳热。
5.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第三单元、泻下药
一、攻下药
1.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2.芒硝: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3.番泻叶:泻下通便。
4.芦荟:泻下通便,清肝,杀虫。
二、润下药
1.火麻仁:润肠通便。
2.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3.松子仁: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三、峻下逐水药
孕妇忌用 1.甘逐:泻水逐饮,消肿散结。2.京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3.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藻戟芫遂俱战草 4.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不宜与巴豆同用
5.巴豆: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第四单元、祛风湿药
一、祛风寒湿药
1.独活: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2.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消骨鲠。3.川乌:祛风湿,温经止痛。4.蕲蛇:祛风,通络,止痉。5.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二、祛风湿热药
1.秦艽: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2.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3.豨签草:祛风湿,利关节,解毒。4.絡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5.雷公藤:煎服,10-25g,文火煎1-2小时;研粉,每日1.5—4.5g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
1.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2.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3.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绒毛有止血作用。第五单元、化湿药
1.藿香:化湿,止呕,解暑。2.佩兰:化湿,解暑。
3.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尚能明目 4.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5.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6.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7.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第六单元、利水渗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
1.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2.薏苡仁: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3.猪苓:利水消肿,渗湿。
4.泽泻: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二、利尿通淋药
1.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袪痰。包煎 2.滑石: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3.通草:利尿通淋,通气下乳。4.瞿麦:利水通淋,破血通经。
5.地肤子: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止痒。6.海金砂:、利尿通淋,止痛。
7.石韦: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8.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三、利湿退黄药
1.茵陈蒿:利胆退黄,解毒疗疮。
2.金钱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3.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热通便。
第七单元、温里药
1.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煎服3-15g,有毒,先煎0.5-1小时 2.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3.肉桂:辛甘热,归脾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原。煎服1-4.5g,宜后下,畏赤石脂
4.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5.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6.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7.高良姜:温中止痛,温中止呕。8.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第八单元、理气药
1.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2.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3.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尚可治脏器下垂 4.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5.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6.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7.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8.荔枝核: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9.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10.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11.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12.柿蒂:降气止呃。
第九单元、消食药
1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2.神曲:消食和胃。
3.麦芽: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疏肝解郁。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4.谷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5.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6.鸡内金: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第八单元、驱虫药
1.使君子:杀虫消积。小儿每岁1-1.5粒,一日总量不超过20粒。服用忌饮茶 2.苦谏皮:杀虫疗癣。有毒,文火久煎。
3.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对绦虫疗效最佳 4.雷丸:杀虫消积。
5.榧子:杀虫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第十单元、止血药
一、凉血止血药
1.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尤善治尿血,血淋
2.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多用于吐血,咯血及崩漏 3.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下焦血热便血。烫伤之要药 4.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5.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6.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二、化瘀止血药
1.三七:化瘀止血,活血止痛。2.茜草:凉血化瘀止血,通经。3.蒲黄:止血,化瘀,利尿。
三、收敛止血药
1.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2.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解毒杀虫。3.棕榈炭:收敛止血,止泻止带。4.血余炭: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四、温经止血药:
1.艾叶: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2.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第十一单元、活血祛瘀药
一、活血止痛药
1.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2.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
3.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畏丁香 4.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5.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6.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7.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二、活血调经药
1.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反藜芦 2.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3.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4.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5.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下行。6.鸡血藤: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三、活血疗伤药
1.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孕妇忌用
2.马钱子:散结消肿,通络止痛。0.3-0.6g。孕妇,体虚者忌用 3.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4.骨碎补:破血续伤,补肾强骨。
5.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1-2g。丸散。
四、破血消癥药
1.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孕妇,经多忌用
2.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功效同上,偏于破血,莪术偏于破气 3.水蛭:破血通经,逐瘀消癥。
第十二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温化寒痰药
1.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反乌头 2.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孕妇忌用 3.禹白附:祛风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4.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3-6g,用量不宜大 5.旋覆花:降气行水化痰,降逆止呕。包煎 6.白前:降气化痰。
二、清化热痰药
1.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反乌头。2.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反乌头。3.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滑肠通便。4.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5.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6.前胡:降气祛痰,疏散风热。7.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8.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9.黄药子: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
三、止咳平喘药
1.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小毒,不宜过大,婴儿慎用 2.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3.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4.紫菀:润肺化痰止咳。5.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6.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7.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8.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利水作用强。
9.白果: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不可多用,中毒严重出现呼吸麻痹死亡
第十三单元、安神剂
一、重镇安神药
1.朱砂:清心镇惊,安神解毒。只入丸散,0.1-0.5g。有毒,入药只生用忌火煅 2.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丸散不可多服。3.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宜先煎
4.琥珀: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只入丸散,1.5-3g,忌火煅
二、养心安神药
1.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2.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3.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4.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第十四单元、平肝熄风药
一、平抑肝阳药
1.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打碎先煎。
2.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外用燥湿收敛。3.牡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煅用)4.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因含微量砷,不宜长期服用 5.刺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6.罗布麻:平抑肝阳,清热利尿。
二、息风止痉药 1.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1-3g单煎2小时以上。研末0.3-0.6g 2.牛黄:化痰开窍,凉肝熄风,清热解毒。入丸散剂0.15-0.35g孕妇慎用 3.珍珠: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4.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痉。后下
5.天麻:息风止痉,平抑潜阳,祛风通络。
6.全蝎: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3-6g大毒,孕妇慎用。7.蜈蚣: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8.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9.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第十五单元、开窍药
1.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生下胎。入丸散剂0.03-0.1g 2.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只入丸散0.15-0.3g。3.苏合香: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4.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噤口痢
第十六单元、补虚药
一、补气药
1.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文火另煎。反藜芦 2.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反藜芦 3.党参:补脾肺气,补血,生津。4.太子参: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5.黄芪: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6.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7.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8.白扁豆:补脾和中化湿。
9.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10.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11.蜂蜜:补中,润燥,止痛,解毒。
二、补阳药
1.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1-2研末吞服 2.紫河车:补肾益精,养血益气。3.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4.仙茅:温肾壮阳,祛寒除湿。5.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6.续断: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8.肉苁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9.补骨脂: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10.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11.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12.沙苑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13.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14.冬虫夏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
三、补血药
1.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2.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3.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4.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5.何首乌:制用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6.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四、补阴药
1.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2.南沙参:养阴清肺,清胃生津,补气,化痰。3.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4.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5.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6.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7.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8.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9.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肝肾阴虚及早衰证。10.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11.女贞子: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12.龟板: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13.鳖甲:滋阴潜阳,清热除蒸,软坚散结。
第十七单元、收涩药
一、固表止汗药 1.麻黄根:固表止汗。
2.浮小麦:固表止汗,益气除热。
二、敛肺涩肠
1.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2.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3.诃子: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4.五倍子:敛肺降火,止咳止汗,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5.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6.赤石脂:涩肠止泻,收敛止血,(外)敛疮生肌。
三、固精缩尿止带
1.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止血止汗。2.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3.金樱子:固精缩尿止带,涩肠止泻。
4.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5.莲子:固精止带,健脾止泻,益肾养心。6.芡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7.椿皮: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
第十八单元、攻毒杀虫止痒药
1.雄黄:解毒,杀虫,祛痰截疟。二硫化二砷,内服0.05-0.1g入丸散,不可久服。孕妇忌用,忌火煅
2.硫黄:(外)解毒杀虫疗疮,(内)补火助阳通便。治疗疥疮要药 3.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化痰。4.蛇床子:杀虫止痒,燥湿,温肾壮阳。
5.蟾酥:解毒,止痛,开窍醒神,。内服0.015-0.03g入丸散,勿过量,外用不可入目,孕妇忌用。
5.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第十九单元、拔毒化腐生肌药
1.升药:拔毒,去腐。
2.砒石:含砷矿物。内服一次用量0.002-0.004g入丸散。3.炉甘石: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炮制后用。
4.硼砂:(外)清热解毒,(内)清肺化痰。内服1.5-3g入丸散。
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
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 荆芥
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薄荷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 牛蒡子
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 蝉蜕
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 升麻
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 葛根 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 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 牛蒡子、升麻、紫草
2.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白芷
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 细辛
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 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3.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 桑叶、菊花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 桑叶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菊花、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 秦皮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羚羊角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决明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 车前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 石决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 珍珠母
4.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
专清虚热的药物是 银柴胡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 知母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 牡丹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 青蒿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 地骨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 胡黄连
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 秦艽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 鳖甲
5.下乳——关木通、穿山甲
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 关木通
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穿山甲
6.截疟——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 青蒿
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物是 生何首乌
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物是 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物是 槟榔
7.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续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
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紫苏
既能安胎又能清热燥湿的药物是 黄芩
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 砂仁 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 桑寄生、杜仲、续断
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的药物是 桑寄生
既能安胎又能凉血止血、解毒的药物是 黄芩、苎麻根
既能安胎又能温经止血的药物是 艾叶
既能安胎又能补气、健脾、止汗的药物是 白术
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 菟丝子
8.开窍——郁金、皂荚、麝香、冰片、蟾蜍、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志
既能开窍又能活血通经的药物是 麝香
既能开窍又能外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冰片
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的药物是 石菖蒲
既能开窍又能解毒止痛的药物是 蟾蜍
既能开窍又能熄风止痉、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牛黄
既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的药物是 远志
9.杀虫——苦参、贯众、芦荟、牵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槟榔、百部
(皂荚、雷公藤、仙鹤草、使君子、南瓜子、鹤草芽、雷丸)
既能杀虫又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是 贯众
既能杀虫又能泻下清肝的药物是 芦荟
既能杀虫又能逐水去积的药物是 牵牛子
既能杀虫又能温中止痛的药物是 花椒
既能杀虫又能疗癣的药物是 川楝子、苦楝皮
既能杀虫又能行气止痛的药物是 川楝子
既能杀虫又能消积行气的药物是 槟榔
既能杀虫又能润肺止咳的药物是 百部
10.润肠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当归、瓜蒌(仁)、决明子、(苦)杏仁、苏子、肉豆蔻、生首乌、硫黄、柏子仁、知母、虎杖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郁李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 决明子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 当归、桃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药物是 瓜蒌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止咳平喘的药物是 杏仁、苏子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肾阳、益精血的药物是 肉苁蓉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调经的药物是 当归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解毒截疟的药物是 生首乌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阳的药物是 肉苁蓉、硫黄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的药物是 当归、桃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心安神的药物是 柏子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阴的药物是 麦冬
第五篇: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妇科学》考试大纲
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妇科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女性生殖器官
细目一:外生殖器
要点:
1.****的位置
2.****的功能
细目二:内生殖器
要点:
1.阴道的位置及功能
2.子门的位置及功能
3.子宫的位置形态及功能和特性
第二单元 女性生殖生理
细目一:月经的生理
要点:
1.月经的生理现象
2.月经产生的机理
3.月经的周期变化与调节
4.绝经机理
细目二:带下生理
要点:
1.带下的生理现象及作用
2.带下产生的机理
细目三:妊娠生理
要点:
1.受孕机理
2.妊娠的生理现象
3.预产期的计算方法
细目四:产褥生理
要点:
1.临产先兆
2.正产现象
3.产褥期生理
细目五:哺乳生理
第三单元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细目一:病因.要点:
1.寒热湿邪
2.情志因素
3.生活因素
4.体质因素
细目二:病机
要点:
1.脏腑功能失常
2.气血失调
3.冲任督带损伤
4.胞宫、胞脉、胞络受损
5.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
第四单元 妇科疾病的治疗
细目一:常用内治法
要点:
1.调补脏腑
2.调理气血
3.温经散寒
4.利湿祛痰
5.调理冲任督带
6.调治胞宫
7.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细目二:常用外治法
要点:
1.坐浴
2.外阴、阴道冲洗
3.阴道纳药
4.贴敷法
5.官腔注入
6.直肠导入
第五单元 月经病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月经病的定义
2.月经病的病因病机
3.月经病的治疗原则
4.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细目二:月经先期
要点:
1.月经先期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月经先期与经间期出血的鉴别
4.辨证论治
细目三:月经后期
要点:
1.月经后期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月经后期与早孕的鉴别
4.辨证沦治
细目四:月经先后无定期
要点:
1.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五:月经过多
要点:
1.月经过多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六:月经过少
要点:
1.月经过少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月经过少与激经的鉴别
4.辨证论治
细目七:经期延长
要点:
1.经期延长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八:经间期出血
要点:
1.经间期出血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九:崩漏
要点:
1.崩漏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崩漏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崩漏治疗原则及塞流、澄源、复旧的含义
5.急症处理和辨证论治
6.崩漏血止后的治疗
7.预防与调护
细目十:闭经
要点:
1.闭经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闭经的诊断
4.鉴别诊断
5.闭经的治疗原则
6.辨证论治
细目十一:痛经
要点:
1.痛经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要点
4.痛经发作时的急症处理
5.辨证论治
6.预防与调护
细目十二:经行****胀痛
要点:
1.经行****胀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三:经行头痛
要点:
1.经行头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四:经行感冒
要点:
1.经行感冒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五:经行身痛
要点:
1.经行身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六:经行泄泻
要点:
1.经行泄泻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七:经行浮肿
要点:
1.经行浮肿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八:经行吐衄
要点:
1.经行吐衄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十九:经行情志异常
要点:
1.经行情志异常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细目二十:绝经前后诸证
要点:
1.绝经前后诸证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4.预防与调摄
第六单元 带下病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带下病的定义
2.带下病的治疗原则
细目二:带下过多
要点:
1.带下过多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要点
4.辨证论治
5.外治法
6.预防与调护
细目三:带下过少
要点:
1.带下过少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第七单元 妊娠病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妊娠病的定义
2.妊娠病的范围
3.妊娠病的发病机理
4.妊娠病的治疗原则
5.妊娠期间用药的注意事项
细目二:妊娠恶阻
要点:
1.妊娠恶阻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妊娠恶阻的调摄
细目三:妊娠腹痛
要点:
1.妊娠腹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四:胎漏、胎动不安
要点:
1.胎漏、胎动不安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流产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细目五:滑胎
要点:
1.滑胎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细目六:子肿
要点:
1.子肿的定义
2.子气、皱脚、脆脚的含义
3.病因病机
4.辨证论治
细目七:妊娠小便淋痛
要点:
1.妊娠小便淋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第八单元 产后病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产后病的定义
2.产后“三冲”、“三病”、“三急”的含义
3.产后病的病因病机
4.产后病的诊断与产后“三审”
5.产后病的治疗原则
6.产后用药“三禁”
7.产后病的预防与调摄
细目二:产后发热
要点:
1.产后发热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诊断
4.急症处理
5.辨证论治
6.预防与调摄
细目三:产后腹痛
要点:
1.产后腹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摄
细目四:产后身痛
要点:
1.产后身痛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五:产后恶露不绝
要点:
1.恶露不绝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第九单元 妇科杂病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妇科杂病的定义
2.妇科杂病的范围
3.病因病机
4.杂病的治疗
细目二:癥瘕
要点:
1.癥瘕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三:盆腔炎
要点:
1.盆腔炎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急性、慢性盆腔炎的诊断
4.鉴别诊断
5.辨证论治
6.预防与调摄
细目四:不孕症
要点:
1.不孕症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不孕症的诊断
4.辨证论治
5.辨病与辨证结合 6.预防与调摄
细目五:阴痒
要点:
1.阴痒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诊断
4.辨证论治
5.阴痒的外治法
细目六:阴挺
要点:
1.阴挺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子宫脱垂的诊断与分度
4.辨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第十单元 计划生育
细目一:避孕
要点:
1.工具避孕
2.药物避孕
细目二:人工流产
要点:
1.人工流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人工流产并发症的诊断与防治
3.药物流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细目三:经腹输卵管结扎术
要点:
绝育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