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11:3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何为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何为读后感》。

第一篇:何为读后感

何为读后感

何为日本人

日语1002班

黄依贝

今年夏季档日剧流行一个有趣的片子叫《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语》,片中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在日本学日语,抱着满腔求知热情不断向老师提问,一些看似简单的日常词汇、用语的寓意和来源,却难住了仲里依纱主演的美女教师。经过到处讨教、看书、查典籍,老师才发现自己身为日本人居然对每天在用的日语如此陌生。也许,日本老百姓对很多卷帙繁浩的有关日本人论的著作也会产生类似困惑,书中描述的日本人的种种一定会让他们觉得匪夷所思。看《何为

日本人》一书书,会得到一个分裂的答案:日本人确实是一个超逸于其他族群的民族,看似自相矛盾却又自得和谐之乐,处事极端却处处是人性化、精微的关照;日本人之所以成为日本人,只是他们受环境、地域限制,更勤奋、更苛求自己,喜欢动脑筋而已,成为发达国家并无太多秘诀,和其他国家别无二致,怪力乱神的东西每个民族都有,只是日本现象被刻意放大了。

影评人出身的荷兰人伊恩?布鲁玛,二十多岁就跑到日本学习、生活了很多年,后来搞起了新闻和文化评论,他对日本的兴趣比较非主流,他的观察和书写视角,依然是一个外来者对日本生活的新奇观察,少不了偷窥式的快意和恣肆,缺少融入式、普适性的发现,他从远古日本的天神崇拜发轫,通过阐释当下通俗文化里的电影、漫画、戏剧、娱乐活动,来窥探日本人精神生活中怪异的正常、分裂的统一,以及神祗、宗教、武士观、母性崇拜这些古典精神内

涵的现代性延伸。

日本人论似乎都绕不开本尼迪克特“菊与刀”的既定思维,伊恩?布鲁玛在用沟口健

二、若松孝

二、小津安二郎、今村昌平的电影,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的小说,来揭示日本人的性格,并没多大新意,倒是带有影评人的即兴色彩。这些导演、作家分别代表了日本文化的两个极端,然而,普通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肯定是介乎于这些之间或之外,除了风俗、习惯、审美差异,日本人的主流价值观应该和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差不多,用艺术世界里的虚像来判定现实中的日本人,并不太理想,山本七平的《何为日本人》为读者补充了这方面的内容。很多外来人研究日本,免不了预先在心里先行“日本人不同于其他国度的人”这个题旨,矫枉过正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面具下的日本人》成书于1980年代,作者的眼光还停留在战后日本中下层文化生活的框架内,所谓日本人的面具,颇像作者自己给日本人戴上去的!据日

本媒体研究,站在男权、父权观点来看待日本的方式已经老套落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男权社会在日本已经渐趋瓦解,父亲、丈夫、武士男性人格已经被现代社会的女权价值观击败,日本作家江藤淳《成熟和丧失》精准地研究了这个现象。

外来人以第三者的旁观角度去研究异国文化,才客观真切,还是这个民族自己的学者自己来观察审视,才是最好的书写角度,这是很多读者在阅读此类图书时的一个疑问。《何为日本人》作为一本日本学者的日本人论著作,阅读的第一感觉像是在读一部普及常识的教科书,事无巨细绵里藏针,娓娓道来。里面藏着一个和所有国家差不多的日本。作者将日本历史划分为“骨的时代”、“职的时代”和“名的时代”三个部分,并从日本文字的创制,家国观念的形成,律法、宗教的诞生、经济模式的创建等方面,为读者介绍了一个朴实的日本和日本人,文字浅显信息量很大,内容平实

有力,针对日本人的文化基因做了一次追本溯源的分析,具有相对客观的说服力。

山本七平是一个谨严专注的文化学者,书中看似枯燥的日本文明史、文化史、近代史互相交叉杂糅,认真看完却能隐约明白日本为什么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进行明治维新,并在二战后迅速崛起,脱亚入欧和亚洲其他国家区别开来,然而这些和“菊与刀”没有太大关系。山本

七平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很多人看日本只看了“暗”面,没有看到“光”面。“暗”显然不是日本文化的全部,更不能代表多数日本人的生活、审美、价值观,他的研究就是给不认识日本的人看见“光”。

相当有趣的是,《何为日本人》一书的成书过程也和日剧《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语》有些类似,本书是作者每年固定向外国人讲述日本文化,以及在东京贸易研修中心为外国人进行日本学演讲

过程中所使用的文稿,以及回答观众疑问时的答案积累,综合整理而荟萃成的一本大部头。书中所展现的内容就是很多外国人急于想知道,却被“暗”所吸引之后,忽略了的日本学常识。因而,本书可视作为作者以纯粹日本人的身份,向国外朋友介绍一个正常、光亮的国度。

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一书开篇说到“我讨厌旅行,我恨探险家”。他认为很多游客、探险家、记者之类的人物,带着相机跑到一个国度,照照相,吃喝玩乐,发现一些声色犬马的异趣,就跑回家去告诉别人说看懂这个民族了,这种事情很好笑,真正的人类学家不是这样搞研究。这番话对于文化学者同样受用,很多人对日本和日本人的研究,还处于走马观花、墨镜猎奇的窥探和揣测阶段,深受“菊与刀”思维的影响,所形成的文字也必然老调重弹,或者促狭偏执。

阅读了很多日本以外的学者、旅人各式各样的日本人论著作,回头看日本

学者的著述,能感觉到在他们的作品中能发现更多干货,像《何为日本人》这样日本学者写的不好读的著作,倒反而能看出日本人一些独一无二的特质。内地这些年出版了不少类似著作,像小森阳一的《天皇的玉音放送》、高桥哲哉的《靖国问题》、丸山真男的《日本的思想》等书,就是其中的翘楚,不是那么有趣和好读,读进去了,却能发现有别于外国学者字里行间想当然的日本和日本人。

不论是日本学者苦心孤诣的研究,还是外国学者粉丝般的专心好奇的阐释,一本本关于日本人论的著作,对一个普通的日本老百姓、读者来说,会不会都是太过陌生而艰涩的东西,当他们在书店里碰见这类书,会不会产生阅读的兴趣?看完了能找到认同感吗?如果不是,如果他们阅读村上春树、东野圭吾愉悦的大于这些书,那么我也还是继续去追看《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语》,和日本民众同步在日剧里接受关于日本和日

本人的常识性教育。

何为幸福中国?

楼主:各位网友,大家好!近来本人被“幸福”所困扰,不知幸福究竟是什么?所以今天特请大家积极发言,替我解决困扰。请大家请大家一定要畅所欲言哦!

1楼:这个问题说的好。作为21世纪的初中生,我认为“幸福”就是可以“彻夜玩游戏”无人约束;而在以前,我则认为“幸福”就是可以用永远和小伙伴玩游戏,永远不要长大。

2楼:我是一个农民工,今天第一次上网,看到这个问题,就想说两句。在以前我认为幸福是可以多挣一些钱养活家人,让家人不再受苦;现在的我并不这样认为,现在我不再追求“有钱就好了”,而更多的注重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品质。3楼:以前我是一名城市“流浪者”,那时我认为“幸福”就是可以住上一个吃了上顿有下顿的房子里??现在呢?我不再希望只有个安身之所了,而更希望住

别墅、开名车啦。

4楼:我是一名政府人员,我认为国之幸福:“民富国强,众安道泰。”因为在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以民为本”。所以只有人民幸福、富裕,国家才能强大,从而幸福。

5楼:我是退休工人,前些日子看到袁隆平被人们拉出水面,这次不是因为又有什么科研成果,而是因为他被爆出与妻子去看车展。有些人对其进行语言攻击,我认为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老人们也应当对自己好点,让自己过的幸福。

楼主:大家说的都很好。其实幸福很简单,不需要一大堆语言来说明,只要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社会在进步、在发展。国家在“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困难家庭住上新房”“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人民越来越幸福。其实我们每个人只需要做好自己该做,且不辜负所做的事,那么就会感受到幸福,就会为幸福中国做贡献。

生活

何为生活?生活就是过日子,就是一种心情。

用好的心情去面对生活,累也不觉得累,苦也不感觉苦。

幸福,或许正是体现在这“不觉累”和“不觉得苦”当中??

暑假前,我常常会感觉累,常常会心情低落,常常在一些早已老去的回忆里念念不忘;常常因为些琐事将心情投入低谷;常常陷入别人的情绪或别人的故事之中;常常忧伤感叹;常常??

现在好了,40了,不惑了。看开了,无所谓了。能做到在甩甩打打中过得简单而痛快,不会让哪种琐事牵绊着情绪过日子,也不让太多杂七杂八的事乱了心绪。所以,生活有时候尽管会忙碌些、繁琐些,心却并不累。

过日子,真的就是个心情,歌里唱的,剧中演的,或许会有那

么点滴的情绪影射,却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感慨过之后,就好好过自己的日子,无非就是一家老小,无非就是家庭工作,而一切的一切,最终无非都落在了“心情”二字之上。

生活,不是件简单的事,没有太多的一帆风顺,也没有太多的心想事成,有的,只是些随时可能的“碰壁”:

或许,付出努力和艰苦后,你的钞票并不会乖乖地躲进你的腰包里; 或许,积年累月地寻找着突破事业的窗口,现实却并不成全你; 或许,病痛缠身;

或许,亲人在经历些变故;

或许,最亲近的几位老人离你远去;

或许,明天依旧遥远;

或许,??

因这种种或许,难免有人会彷徨,有人会失意,会怨天尤人。可是,有点情绪不要紧,当走入一种消极的情绪后,能及时地走出来,努力调整自己,不要让坏的情绪长久地占据你的心灵,不影

响你开心、幸福的生活就足够了。过日子,调整心态,保持好心情是很重要的。不管什么样的困难,不管什么样的挫折,总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忧伤和埋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唯有积极地面对。“笑对人生”。

当我们努力地克服了自身的狭隘自私;当我们学会了感恩和知足;当我们懂得了宽容与微笑,那么,简单而开心的生活便离我们不会遥远了。

我们大家都要保持这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好好地度过每一天,每一年,直至生命的结束。

感恩,知足,微笑,简简单单,只有这样方能赢得开心、快乐。

何为悟空?——悟成空

读《悟空传》有感

不知道该不该把一本网络小说放在里来写读后感,不过在我的眼中,这本书早已超脱了玄幻的范畴,它浸透着一种关于命运、关于宗教的理性思考,夹杂着英雄对命运的不屈反抗。

一只吃饭时必须望着西天的彩霞才吃得下饭的猴子,一头晚上要凝望着月亮才睡得着觉的猪,一个不信如来、与如来打赌的和尚,一个花了五百年时间搜集琉璃盏碎片的人,还有一条追寻人类真相的龙。仅仅五个人物,却让人为之震撼。

一只猴子

当五百年的光阴只是一个骗局,虚无时间中的人物又为什么而苦,为什么而喜呢?

五百年前,他为了保护一个仙女不惜与天庭开战,最后被如来设计压在山下。五百年后,他的记忆被如来抹去,成为一个一心想当神仙,忠心耿耿保护唐僧去取经的失去了灵魂的猴子。

最后在天宫中,那个头上戴了金箍的悟空和六耳猕猴悟空展开了决战,在不分胜负之际,是既存秩序的评断杀死了后者。当如来说那个没戴金箍的是六耳猕猴时,六耳猕猴始终没有勇气承认:

“我是六耳猕猴?哈哈哈!我是六耳

猕猴,你也真会编道。”

六耳猕猴被杀死了,这时,作品中写道:

死的真的是六耳猕猴吗?

或者,倒在地上那个才是他自己呢。

他摸了摸头上,还好,金箍儿还在。

那是证明他是孙悟空的唯一标志。

那是“胜利者”的金冠。

这正是五百年后的孙悟空的悲哀,亦是我们的悲剧,我们总是不相信自己是谁,而必须得到别人的评判,得到别人的承认后,才能实现自我肯定。

但是,我们肯定自我的标志却恰恰是对自我的囚禁:金箍还在,那就是证明我是孙悟空的唯一标志。那个追求自由、追求神仙的孙悟空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我们很少思考的是,当金箍不在时,我们的自我还存在吗?

小说让戴了金箍的悟空在杀死六耳猕猴后,自己也倒了下去。当孙悟空倒下去的时候,一切幻影都消失了。所

有的人都看清了,原来并没有过两个孙悟空。孙悟空就是六耳猕猴,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只有在杀死了自己之后,孙悟空才真正证明了自己与六耳猕猴的关系。他终于找回了自己!

众神怕孙悟空未死,又命令深爱他的紫霞仙子补上了最后致命的一剑:”别骗自己了!你还在做着你的梦吗?我希望你清醒过来,永远记住你是谁!你是孙悟空,妖王孙悟空!我要你记住你是一只猴子,因为你根本不用去学做神仙,本

性比所有的神明都高贵!神仙是没有灵魂的,我爱的孙悟空是一个有灵魂的人!你要追求的不是神仙,是自由!”孙悟空幡然醒悟。

是的,悟空的天性就注定他成不了神,而成神也只是对他的一种侮辱,他的天性是追求自由、是桀骜不驯!但当他被金箍束缚住的那一刻,他失去了自己??

我们曾经都是那只向往自由,桀骜

不驯的猴子,只是在历经数年后,现实这个紧箍已经将我们老老箍住,于是我们忘记了自由,忘记了桀骜,甚至忘记了自己。多少年后也许我们会突然想起有一种向往叫做自由,有一种内心叫做桀骜,可是那个紧箍却已深深地嵌入我们的血肉,将我们勒得生疼,于是我们便不敢再去想了,于是我们便真正地失去了自己了......

但孙悟空并没有输,是的,宁愿死,也不认输,他找回了自己!来的骗局最终功亏一篑。

“我输了,原来世上真的有我不能预料之事。”如来道。

“但是一切都在你的鼓掌间啊。”太上说。

“不,他已经跳出去了。”如来道,“我用紧箍束住他的心中的真与善,只逼出他的恶与仇恨,他对生命只要还报着希望,就不能不与自己的力量争斗,但他不可能战胜自己,到时他就不得不求我为他分出是非,那时,我说孙悟空是

如何,便是如何了。但是我还是算不到……”

“……他宁愿死,也不肯输。”

一个和尚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他是如来的二弟子,道法通天,却仍存太多的疑问,他想要看破,看破一切,悟出大道,于是他与如来辨,想要辩出他所要的真理,他以为如来之意便是“如实道来”,却不知如来本是真理,真理既是如来,于是留给他的只能是放逐......

呵,这就是天界的秩序,如来的秩序!我如来就是对的,我便是佛法!金蝉子为生命的真义而向如来发问,为真义而与如来赌输赢。他赌的仅是个人生死么?不,是众生的自由。孙悟空的筋斗云为何翻不出如来的手心?因为众生皆在天神的掌控之中,这便是所谓的天命。命握于天,任其操纵。生的真义为

何?伽叶因悟而笑,或许,他自己亦不明白“生”为何物。佛曰:“众生平等。”佛界却以如来为尊。佛法可论,而如来却不可驳。“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来悟道说法,却不明此理。“生”的真义,便是自由。命,是自己的,命运无形,生者自控。

在我们常人的思维里,唐僧无疑是一个好人,平生做尽了好事,而且又有缘代表众生去西方去接受更高的教育。我们要承认唐僧最优秀的品质之一就是他有足够的毅力去完成西天的路程,如果换成了别人,说不定早就中途辍学了,因为财,因为色!就像现在社会一样,这两样东西会是导致很多人走向不归之路的祸根!但是唐僧却把他们看的很淡很淡,很轻很轻。因为什么呢?为什么他会无动

于衷呢?他也是凡人呀,是人都会有七情六欲的。想来想去,最终我只找到了一个令自己信服的答案:因为他有理想——为了天下苍生而学大乘佛法的

理想!

理想是什么?小学的时候我们都懂得:理想是罗盘,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理想成了唐僧一直走下去的精神支柱!而这理想不止唐僧有,悟空也有,他想每天都看着晚霞,想念着紫霞;八戒也有,他想每天都能看到夜空中中的星星,想念着嫦娥;沙僧也有,他想尽快的找到失去的每一片琉璃盏的碎片,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而且都在坚持着!

再看看生活在现在生活中的我们,很多人早已经把理想抛在了脑后,沉迷在迷乱,浮华的物质生活中。人只有自感堕落的份,而不应该怪罪命运的不公平。命运永远都是公平的。别为自己的失利找太多的借口。

有关于理想,还有很多的话题可说。但我只想说一点,那就是坚持,有理想固然重要,但一定要坚持走下去。千万别半途而废。有些时候,能坚持下来就是一种胜利!

但是,如果硬要说他们有错,他们错的也在执着。

悟空错在执著,执着于他的自由,他的桀骜,错在即便是死也不愿认输...... 唐僧错在执著,执着于他向往的真理,他的大道......

八戒错在执著,执着于他的女子,错在于大殿之上扶起了他最心爱的女人......

沙僧错在执著,执着于他的阶级,错在他相信他的主子永远不会骗他...... 白龙亦错在执著,执着于她的他所执著的......

五百年一个轮回,西游远没有结束。尽管这一群西行路上的人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与挫折,尽管他们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常和现实的冷酷,尽管我们并不知道西行的道路有没有止境,但我们总能从《悟空传》中悟出一份理想和希冀,悟出一种对命运的不屈与抗争,以及那一丝深蕴其中的真诚与渴望。而最后的结局无论走向何方,《悟空传》中蕴

于荒诞背后的那份苍凉,那份不死的爱、理想和希 望,以及对既存秩序的反抗,都将是一个永恒的经典。它不会消逝,永远存在于千万里的传奇里,存在于我们对未来的追求与渴望中。

何为勇气

何为勇气?勇气的意义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少的解释:勇气是战场上敢拼命!勇气是不畏危险!勇气是去玩蹦极??可我在读完一则故事后明白了勇气的真正含义:

德国军官召来一名水手,要求水手爬上一根100米高的旗杆顶,敬礼一次,然后跳到一边的塔楼上,最后跳下来。德国水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德国军官洋洋自得。美国军官也召来水手,对水手说:“我要你爬上那根200米高的旗杆,敬礼两次,然后跳进海里游回来!”美国水手立即执行,也十分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美国上将得意地睢着德国军官。中国上将一语不发,这时,他也召来一位海军。对他说:“你好,我要你立刻爬上

那根300米高的旗杆,敬礼三次,再沿升旗钢丝吊下来,给这两位先生看看!”中国水手没有执行,而是气呼呼地质问上将:“什么!让我做这种事,先生你一定发烧了!”这一番话说得让另两位上将瞠目结舌,中国上将得意地对另两位上将说:“看吧,先生们,这才是真正的勇气!”

由此,我明白了:勇气是一种力量,真正的勇气不是盲目的行动,更不是逞一时之强的匹夫之勇。真正勇敢的人,不会无原则、不思考地胡乱听从于权威,无原则的“勇气”,不过是一种鲁莽,一种蛮干而已。勇气只是我们达成愿望的动力,是我们在实现愿望时的原力,但并不是盲目地鲁莽行事。我们应用真正的勇气来实践于生活中。

四川南充市大北街小学五年级:罗御丰

第二篇:《何为日本人》读后感

何为日本人

日语1002班

黄依贝

今年夏季档日剧流行一个有趣的片子叫《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语》,片中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在日本学日语,抱着满腔求知热情不断向老师提问,一些看似简单的日常词汇、用语的寓意和来源,却难住了仲里依纱主演的美女教师。经过到处讨教、看书、查典籍,老师才发现自己身为日本人居然对每天在用的日语如此陌生。也许,日本老百姓对很多卷帙繁浩的有关日本人论的著作也会产生类似困惑,书中描述的日本人的种种一定会让他们觉得匪夷所思。看《何为日本人》一书书,会得到一个分裂的答案:日本人确实是一个超逸于其他族群的民族,看似自相矛盾却又自得和谐之乐,处事极端却处处是人性化、精微的关照;日本人之所以成为日本人,只是他们受环境、地域限制,更勤奋、更苛求自己,喜欢动脑筋而已,成为发达国家并无太多秘诀,和其他国家别无二致,怪力乱神的东西每个民族都有,只是日本现象被刻意放大了。

影评人出身的荷兰人伊恩•布鲁玛,二十多岁就跑到日本学习、生活了很多年,后来搞起了新闻和文化评论,他对日本的兴趣比较非主流,他的观察和书写视角,依然是一个外来者对日本生活的新奇观察,少不了偷窥式的快意和恣肆,缺少融入式、普适性的发现,他从远古日本的天神崇拜发轫,通过阐释当下通俗文化里的电影、漫画、戏剧、娱乐活动,来窥探日本人精神生活中怪异的正常、分裂的统一,以及神祗、宗教、武士观、母性崇拜这些古典精神内涵的现代性延伸。

日本人论似乎都绕不开本尼迪克特“菊与刀”的既定思维,伊恩•布鲁玛在用沟口健

二、若松孝

二、小津安二郎、今村昌平的电影,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的小说,来揭示日本人的性格,并没多大新意,倒是带有影评人的即兴色彩。这些导演、作家分别代表了日本文化的两个极端,然而,普通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肯定是介乎于这些之间或之外,除了风俗、习惯、审美差异,日本人的主流价值观应该和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差不多,用艺术世界里的虚像来判定现实中的日本人,并不太理想,山本七平的《何为日本人》为读者补充了这方面的内容。很多外来人研究日本,免不了预先在心里先行“日本人不同于其他国度的人”这个题旨,矫枉过正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面具下的日本人》成书于1980年代,作者的眼光还停留在战后日本中下层文化生活的框架内,所谓日本人的面具,颇像作者自己给日本人戴上去的!据日本媒体研究,站在男权、父权观点来看待日本的方式已经老套落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男权社会在日本已经渐趋瓦解,父亲、丈夫、武士男性人格已经被现代社会的女权价值观击败,日本作家江藤淳《成熟和丧失》精准地研究了这个现象。

外来人以第三者的旁观角度去研究异国文化,才客观真切,还是这个民族自己的学者自己来观察审视,才是最好的书写角度,这是很多读者在阅读此类图书时的一个疑问。《何为日本人》作为一本日本学者的日本人论著作,阅读的第一感觉像是在读一部普及常识的教科书,事无巨细绵里藏针,娓娓道来。里面藏着一个和所有国家差不多的日本。作者将日本历史划分为“骨的时代”、“职的时代”和“名的时代”三个部分,并从日本文字的创制,家国观念的形成,律法、宗教的诞生、经济模式的创建等方面,为读者介绍了一个朴实的日本和日本人,文字浅显信息量很大,内容平实有力,针对日本人的文化基因做了一次追本溯源的分析,具有相对客观的说服力。

山本七平是一个谨严专注的文化学者,书中看似枯燥的日本文明史、文化史、近代史互相交叉杂糅,认真看完却能隐约明白日本为什么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进行明治维新,并在二战后迅速崛起,脱亚入欧和亚洲其他国家区别开来,然而这些和“菊与刀”没有太大关系。山本

七平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很多人看日本只看了“暗”面,没有看到“光”面。“暗”显然不是日本文化的全部,更不能代表多数日本人的生活、审美、价值观,他的研究就是给不认识日本的人看见“光”。

相当有趣的是,《何为日本人》一书的成书过程也和日剧《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语》有些类似,本书是作者每年固定向外国人讲述日本文化,以及在东京贸易研修中心为外国人进行日本学演讲过程中所使用的文稿,以及回答观众疑问时的答案积累,综合整理而荟萃成的一本大部头。书中所展现的内容就是很多外国人急于想知道,却被“暗”所吸引之后,忽略了的日本学常识。因而,本书可视作为作者以纯粹日本人的身份,向国外朋友介绍一个正常、光亮的国度。

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一书开篇说到“我讨厌旅行,我恨探险家”。他认为很多游客、探险家、记者之类的人物,带着相机跑到一个国度,照照相,吃喝玩乐,发现一些声色犬马的异趣,就跑回家去告诉别人说看懂这个民族了,这种事情很好笑,真正的人类学家不是这样搞研究。这番话对于文化学者同样受用,很多人对日本和日本人的研究,还处于走马观花、墨镜猎奇的窥探和揣测阶段,深受“菊与刀”思维的影响,所形成的文字也必然老调重弹,或者促狭偏执。

阅读了很多日本以外的学者、旅人各式各样的日本人论著作,回头看日本学者的著述,能感觉到在他们的作品中能发现更多干货,像《何为日本人》这样日本学者写的不好读的著作,倒反而能看出日本人一些独一无二的特质。内地这些年出版了不少类似著作,像小森阳一的《天皇的玉音放送》、高桥哲哉的《靖国问题》、丸山真男的《日本的思想》等书,就是其中的翘楚,不是那么有趣和好读,读进去了,却能发现有别于外国学者字里行间想当然的日本和日本人。

不论是日本学者苦心孤诣的研究,还是外国学者粉丝般的专心好奇的阐释,一本本关于日本人论的著作,对一个普通的日本老百姓、读者来说,会不会都是太过陌生而艰涩的东西,当他们在书店里碰见这类书,会不会产生阅读的兴趣?看完了能找到认同感吗?如果不是,如果他们阅读村上春树、东野圭吾愉悦的大于这些书,那么我也还是继续去追看《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语》,和日本民众同步在日剧里接受关于日本和日本人的常识性教育。

第三篇:何为良好生活读后感

何为良好生活读后感

(一)耗子

四月有个读书节,四月初始,我还想着读书月要比三月看更多的书才行,但整个四月,我就只看了一本书,一本让我边看边思考,还要再看再思考的书——《何为良好生活》

《何为良好生活》这本书忘了是在哪个读书频道推荐的,当时就记住了这个名字,看名字你一定也以为是一本鸡汤类的书籍,然而并非如此,作者陈嘉映在这本书中探讨了伦理学中的几个论题,主要从伦理、伦理学、价值、实践、知行关系、道德等问题作为切入点,阐释他对伦理学与生活的理解,尝试用当代中国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这些道理重新讲述。所以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本探讨伦理学问题的书可以“行之于途而应于心”,对于接触伦理学将近一年的我自己来说,我用学过的知识在看书的过程中重新汇整思考。作者在序言中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感到诚实的思考实是人生一大乐事”,我思故我在,诚实地思考,能够直面自己,直面世界,直面人生,真的是人生一大酣畅淋漓之事。威廉斯建议把苏格拉底问题即“人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作为伦理学的初始问题。现阶段我的境界还达不到思考“人该怎样生活”问题,我只能看着别人怎样生活来思考“我该怎样生活”,并且希望能够对生活一直保持敏感,一直思考。

“苏格拉底问题是道德哲学由之开始的最佳起点。”

——威廉斯

何为良好生活?最近有三个人的三种生活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个是在和老师一起去做调研,看到一位西装革履的国企董事长面访时自述自己每天忙忙碌碌,面对着董事长和党委书记的双重身份,既要抓业务还要完成行政命令,中午只有10分钟的吃饭时间;第二个是上次坐公交,朝外那段路十分拥堵,那个公交司机三十左右,我观察了他三站路,期间他一边操纵着仪表台挪动着小轿车流中的公交车这个庞然大物,一边自说自话小声碎碎念;第三个是因为文章《我是范雨素》而成为网红的文章主人公,“活着就是要做点与吃饭无关的事情,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这位44岁的北京育儿嫂,这位初中文化坚持写作的农民工,这位剖开自己写下世界的时代见证人。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国企董事长有钱有身份但特别忙,公交车司机稳定工作但也面对高精神压力,范雨素在工作生活之余还能坚持自己喜欢的写些随笔记录一生。他们的生活是良好生活吗?他们的生活不是良好生活吗?曰是曰否,都能说出一番道理。无论什么道理,都不是孤零零的。就像“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只关乎我自己,就像“人该怎样生活”总是与“我该怎样生活”连在一起来考虑才有意义。

那到底何为良好生活?我又该怎样生活呢?陈嘉映先生在书中说“我究竟该怎样生活”这个命题,不仅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难题,也是贯穿人一生的焦点。“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在最初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没谁一开始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周边环境并预见环境的变化。我们一开始不可能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在于我们还不够聪明,而在于我们的本性从一开始不够具体,本性有待在盘根错节的实践中向我们逐渐清晰地显现。”这是陈先生大半生的人生经验得出的思考体会。歌德说他的浮士德是一系列越来越纯粹或纯洁的努力,那么现在在这个意义上我终于可以把这个“纯粹”或“纯洁”和陈老一样理解为:自身通透。这种自身通透,也就是要洞明自己在何处,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大致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但解决一切事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做(the best answer is doing)。所以我们去思量,去考察,去知道什么叫知道,说白了就是穷理,只有想明白了,捋清楚了,才能自身通透啊。穷理,不是在平面上的追索,而是向纵深处追求探寻。向深处追索远比向前困难得多,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中国的高铁不知道向前追索了多长,技术相当成熟,但向深处的上天入地继续追索困难重重;再比如地球60亿人类,几乎都向前跑了8848米,但有多少向上向下8848呢?所以屈原才说“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不是前后,而不是左右。这样看来,哲学真的很厉害,伦理学真的很有用,难怪商务印书馆把《尼各马可伦理学》放在经典书目推荐的第一位,难怪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能影响至今,难怪说哲学是一门能够让人变得聪明的学问,现在我不得不佩服我那位初中就花白了头发酷爱老子的同学,因为他高考志愿毅然决然地填写了哲学专业,真的很有先见之明,真的很聪明,现在他应该变得更聪明了吧!话说回来,穷理是为了让自身通透,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要认死理讲出个一二三来,因为我们是为了“良好生活”来的啊!“我们不必太多为事实和逻辑抱屈——人们本来不是要为正确生活,而是要生活得热热闹闹忽忽悠悠,而且细节之真本来与正确判断关系不大。”如威廉斯所云,看法上理解上价值上的“分歧并非必须克服的”。生活中到处是紊流,分明的事实和清明的逻辑不一定能带我们多远,故而聪明的中国人通透后才有了“难得糊涂”之说,再一次为中国人点赞。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体会生的意义”,“一朵花的美丽在于它曾经凋谢过”,“人当诗意地栖居”,“良心唯有经常以沉默形式来讲话”,提出这么多经典语录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我们时代的基本调性是谦抑。是的,谦抑,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的时候,我想起了大学辅导员在大一的一次班会上与我们分享的她喜欢的贾樟柯导演的一句话:“任何真知灼见如果不用善意的心态提出来,你的智慧就不会得到尊重,因为对你来说享受刻薄的快感比分享思想更重要。”我们的确需要以更歉抑的态度来看待说理,任何道理如果不是用善意的语言、谦抑的态度来说出,道理都会大打折扣,你的人格魅力也是大大削减了。所以人际理解远不止是一种智力活动,它首先是一种伦理态度,视对方为理性存在者的态度,如此方能良好生活。

“现代人所谓意义流失的感觉,多多少少跟这种变化有关——前近代的人们,可能缺衣少食,但不大却意义,相反,我们这个时代,什么都不缺,却常感到意义在流失。”

曾经在央视热门采访“你幸福吗”的时候,我也思考过“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思索良久我给出的答案是:被需要。被需要是一种幸福,真的,“人是那么需要被需要,乃至于修到淡泊名利还容易些,修到不被需要更难一阶”。在我们这个自动化时代,人与人的直接需要减少了,不像以前社会我们会去串门借个姜和醋,不像以前杀猪盖房子村里人都一起上,现在的生活方式是“手机在手,一切不愁”,细思极恐,在这个千变万化的消费时代,我们最大的需要变成了消费,通过消费好像报复了那份没人需要的失落,伴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当机器人代替了人的工作,你被需要的幸福感该从何而来呢?我很怕麻烦别人,但有时候我会故意去麻烦一些人,因为我需要他们,因为他们被我需要,因为我希望彼此都幸福。当妈妈因为怕我忙怕耽误我事而小心翼翼与我微信催促我去忙的时候,我的心情很是复杂,一方面我没法满足妈妈陪伴的需要,一方面不知道怎么就被剥夺了这种“被需要”的权利。人总是被需要的,你也总是被需要的,怕就怕你自己的需要太多,要钱,要享乐,要脸面,要人尊重你,因而不再有时间有心境让人需要你。

何为良好生活?我目前在书中找到的答案是穷理、谦抑、被需要。穷理让自己通透,谦抑让自己与时,被需要让自己幸福。但陈嘉映先生在书中还阐述了事实与价值、实践目的、知行合一、快乐德性、个体与普遍性问题,明明探讨的都是伦理学的问题,我看完本书写完本文,真的没有感觉到哲学书籍的生涩,一气呵成的感觉真的很棒。在陈嘉映看来,“我们生活在大地上,是基本事实中最基本者”,这本书中,他对“伦理”与“道德”等词语展开辨析,在论述过程中,则用挖沟、糊火柴盒、下围棋、买彩票、抽烟等日常生活的细节来说理,引人入胜,把哲学拉回到“粗糙的地面”。水积而成江海,土积而成丘山。纷纷万物,各有其所成。万物之所成就即是善好。我承认这世界太容易让我们焦虑,我承认这世界也容易让我们迷失,就像我已经准备好了改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结果看起来一席道理就把我改变了。保持初心不容易,有时候走得远了渐渐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远方太远,我只看得到脚下,用有所作为、留下点什么来看待生活。走好脚下的路,勿忘来时的梦,有所作为和成功学没多大关系,有所作为包括成功,因而不要追随成功,当你足够好时成功自然就会追随你。在不知不觉中,有一天你忽然发现量变实现了质变,没有什么快乐比那种自己努力而获得成就感带来的快乐更光彩,更持久,更让人欣喜。

良好生活真的不强调要成贤成圣,而是着眼于每一个自我发现、每一阶段的生活日常。最后用陈嘉映文中的良好生活作结:“我们不是颜回,他不改其乐,我们可能觉得苦不堪言。我们更不是耶稣,以一身尽赎人类的罪孽。我们有一点儿品格,有一点灵性,但远没有强大到单靠品格和灵性获得幸福,我们还想在最通俗的意义上过上好日子。若以年龄论,年轻人要更多培养品格、修炼灵性,老年人过得安逸一点儿,似乎顺理成章,所谓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安。” 愿大家都能良好生活!

——耗子

何为良好生活读后感

(二)快乐和幸福

操蕾

今天仍是关于陈嘉映先生所著《何为良好生活》一书的读书心得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全书共分八章,主要从伦理、伦理学、价值、实践、知行关系、道德等问题作为切入点,阐释他对伦理学与生活的理解。“我究竟该怎样生活”这个命题,不仅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难题,也是贯穿人一生的焦点。“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常谈常新,它与时代、社会、个体都密切相关。在《何为良好生活》一书中,站在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人的立场上,从伦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探究。所谓良好生活,不只是有所作为,还与德性、识见等编织在一起。其中,德性也需要不断学习,以求自我与有德融合,最终实现自身。如何培养德性?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如果人有意为恶呢?这些问题都需要重新审视,诚实思考。亚里士多德所说“善好乃万物之所向”,人都要过良好生活。这一前提,突显德性的重要,但即便如此,在讨论“善”是否与“恶”作对时,书中提出人的有限性,再次把看起来高悬千古的良好生活的理想“拉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思想的确可以带我们跳离大地进入太空,超出善恶之分,但这跳开,仍是从地面跳开。”

对于伦理、伦理学、道德等词语,可能并不陌生,然而深究起来,可能就语焉不详。在探究“我究竟该怎样生活”时,有必要对这些概念进行学理上的辨析。该书第一章“伦理与伦理学”中,作者从古今中外学者的论述中,从不同维度和不同层次进行论述。概而言之,伦理是人们处理相互关系应遵循的道理和规则,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而伦理学就是研究道德的学问。

当前,很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在研究中善于使用各种图表、数据、公式、模型,乐于和自然科学“联姻”,但是伦理与道德直指人的灵魂深处,无法进行数据层面的量化。“伦理学不是自然科学,也无法被自然科学化。”确实,伦理与道德皆指涉某种规范系统,伦理偏重于社会的层面,道德则偏重于个人的层面。各种伦理道德缺位现象之所以存在,除了历史、传统和社会因素之外,和个人的学养有着紧密联系。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人生际遇都不尽相同。总体上来讲,若要过上有尊严的良好生活,提升知识修养是前提,对人生和社会要有通透的理解。更为关键的,是在社会实践中善于运用知识,时常反思言行,追随天性的步伐,努力做到“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快乐和幸福,人人都为之向往。有人以为快乐等同于幸福,但其实两者并不能等同。如有的人以伤害他人、侵损他人利益为乐,这种快乐显然不是幸福,更不能说是一种良好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讲,快乐是短暂、转瞬即逝的,与善好无关,人不能为了一时之乐而触碰伦理道德的底线。幸福不仅涵盖快乐,幸福和善好的品质也紧密相连,如果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非但不幸福,更是一种罪。“良好生活首先从品性、识见、有所作为着眼来看待生活”。“夫乐(音乐之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快乐主义”的人似乎都去追去快乐,而且不是把它作为手段而是为其自身来追求。休谟说:“人类心智的主要动力或推动原则是快乐和痛苦”。美德的本质在于产生快乐,邪恶的本质则在于造成痛苦。对有些人来说,快乐是一种目的或是一种欲望,欲望是后面驱动着做什么;目的则是在前面引领我们做什么。但无论是基于目的或是欲望之上,快乐都是融化在所事之中的快乐。快乐总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连同某种活动才能感知,德行之乐完全融入在行有德之事的实践中。那快乐等同于幸福,而幸福又等同于良好生活吗?答案是否定的。良好生活包含着品格、灵性、有所作为。马斯洛划分了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获得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是从每个人的生活旨趣来衡量的,也是每个人在追求成功的终极目标。

对于“良好生活”的可能性,不强调要成贤成圣,而是着眼于每一个人、每一阶段的日常生活。“我们有一点品格,有一点灵性,但远没有强大到单靠品格和灵性获得幸福的程度,我们还想在最通俗的意义上过上好日子。若以年龄论,年轻人要更多培养品格、修炼灵性,老年人过得安逸一点,似乎顺理成章。所谓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安。” “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何为良好生活读后感

(三)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文 | 陈岸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

来源 | 《新京报》

在《何为良好生活》一书中,陈嘉映先生在一个不大显眼的地方提及,哲学始终是一种翻译,“哲学的努力本在于:把陌生领域的真理……翻译成我们的母语”(287页)。记得先生多年前曾说,他要教哲学说中国话。其时他刚过不惑之年,却在学问和见识上已有成熟的体系,犹如康德进入了他的批判时期。在北大课堂上,他讲得较多的是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和海德格尔,在酒桌上论及人生时,却极推崇古希腊人的生活理想,例如,追求卓越和求真。

从粗率的角度来看,《何为良好生活》一书的主要工作,是将eudaimonia和phronesis这两个希腊词翻译为我们的母语。前者翻译过来,也即书名中的“良好生活”;后者在书中译为明慧,或者说,实践活动中的明慧。简言之,人们靠明慧(身体力行)求得良好生活(至善)。尼采说,在古希腊人那里,良好生活与行动不可分离(203页)。关于这个问题,希腊之后的西方哲学,多从普遍主义入手,演绎出一套套的信仰和主义。中国的先哲在讨论性善性恶、心体道体等形而上问题时,倒是更注重身体力行,“知行之中,则一向更重行”(137页)。新文化运动以来,理学心学常被讥为假道学和空谈,()嘉映先生的跨文化“翻译”,却将道学传统所含的“行”的意味突显出来。

学生未经世事,有什么道德困境

先秦以降,仁人志士所求之道,原本就是所行之道,行之于途而应于心,遂有历史的跌宕和人世间的风光。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朱子最重视读书明理,却也说“读书只是第二义的事”。嘉映先生也像朱子那样,劝学生不要死守书斋,最好先去做实际的工作,再来读哲学。

他自己的经历就丰富得很,三教九流都结识,不同的活法也都见过。记得当年在课堂上让我们列举道德困境的实例,我们想破了脑袋也举不出两个,后来才明白,一群未经世事的学生、又从来没担过什么责任,哪能有什么道德困境!但当时他只是冲着我们乐,那时我们还年轻,喜欢讨论如何面对死亡、人生有何意义这类大问题。去问他,他却说,人生的问题没法一揽子解决,只能与一二知己,就事论事。后来我自己也当老师了,让学生们描述自己最有感觉的时候,得到的答案无非是在空荡荡的校园里骑车看落叶,那种无所事事的惆怅,恰好是最无感觉时的感受。

嘉映先生在书中说,“黑格尔那时代,老年人还常老气横秋地教训年轻人,他说青年人抽象——黑格尔把‘抽象’视作缺陷,这我很同意”(126页)。先生大前年过了60大寿,看相貌还像20年前的样子,却常常自称老年人,开学生玩笑。他在书里说,“年轻人没做过什么事,他的远大怀抱,他的高扬理想,难免有点飘”,这倒正常,而且可喜,但若“人到中年还停留在年轻时代的理想方式上,人就变得抽象了。一伙儿退休老头儿每天议论政治局的人事布局,议论怎么为改革做顶层设计,哦哦,那无非是街头下棋之余的另一种消遣”(127页)。看到这里我就想笑,因我想起自己的过去。

边向有德之人学习,边自我磨砺

我到清华教美学,先生的两篇短文《从感觉开始》和《感人·关切·艺术》给我极大启发,其中紧要的一点,是不要脱离与世界打交道来孤立地看待情感。然而传统美学,却喜欢描述无关利害的快乐,或某种超凡脱俗的喜好。《何为良好生活》专注伦理问题,却与美学相通,“快乐伴随或内嵌在活动中……快乐是不是好的,要看与该快乐联系在一起的活动好不好”(191页)。传统美学倾向于从情绪、从快乐本身来看快乐,结果掉进了心理主义的陷阱。

与快乐相通的不仅有行,也有知。然而要将这三者的关系谈清楚,却极不容易。嘉映先生将人世间的修行比喻为说话,以此辨明行与知的关系,“行为、行动一端连结于欲望与冲动,一端连结于伦理系统。说话总是用某种语言说话,我们本来是在说一件事情,但同时就展现了用来说话的语言系统。有德之行在做事的同时,也在展现这个伦理系统”(247页)。

陈嘉映先生在北京“字里行间”书店活动现场

伦理系统是在历史中先行形成的,“我们在一个社会中学习善恶,这个社会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已经有一套是非善恶系统”(245页),离开了这个系统,即便有“良知良能”也无济于事。这个系统由圣人提炼和明述出来,便成为修身书中的知识。

不过,它更体现在有德之人的一言一行中,如《弟子规》所云“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我们一方面向人学习,一方面通过自我磨砺,努力使自己也成为德才兼备之人。

在所知所行之事中获志意之乐

与高尚的行为相连的,是健康向上的快乐,如孔颜之乐。嘉映先生将这种快乐命名为志意之乐,以别于情绪之乐,并说“审美的愉悦,实在也有情绪之乐与志意快乐之分。通俗作品也许会让人像吃糖果一样产生某种快乐,精深的作品若说让人愉悦,则多是志意的快乐”(191页)。

在流俗的见解中,快乐越单纯、越原始越好,孩子的微笑是最美的,长大了的孩子也应该保持一颗童心。据说,这是因为快乐没有受到欲望和俗务的干扰。然而,用心灵/肉体、精神/感官、纯粹/不纯粹这类范畴来区分快乐的高下是不得要领的,“很难想出什么情形,那里只有纯粹肉体的、感官的快乐,柏拉图早就告诉我们说,若没有理知、记忆,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享受快乐”(186页)。我们不仅在所行之事中感到快乐,同时也在所知所识中感知快乐。刘姥姥喝大碗茶就很快乐,妙玉定然不会。同样都是喝茶,一个叫喝,一个叫品,一个叫无知无识,一个叫见解精妙。与妙玉的沏茶功夫类似,《闲情偶记》和《长物志》也是在身心愉快的玩味、品味中发展出来的知识系统。当康德将品味(审美判断)描述为好(动词)与好(名词)的合和时,他实际上预设判断主体已然是有good taste的了,否则不可能凡事如此凑巧,凡我所好便一定是好的。事实上,一个暴发户完全也可以像康德所描述的那样,不关心对象的实存与否,单是看到它就喜欢它,但他的那种喜欢,却对不上那个“好”。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一个新富起来的人,还来不及知道好坏。

现代人喜欢用趣味无争论来为俗人的好恶做辩护,这种辩护却不得要领。二人转虽然不雅,却同样有精粗高下之别,不是凡欣赏二人转的都是没品位的;只不过,这种品位与昆曲的品位不大好比较,因为二者的知识系统全然不同。然而暴发户的喜欢,若非出于任性,便是出自摹仿,两者都是无知,只不过后一种情况是不懂装懂,也称附庸风雅。无论我们如何主张价值多元,基于无知与基于了解的喜欢还是立时分出了高低。在基于了解的喜欢中,又还有深浅之别,往深里走可以说永无止境。喝茶、习武、画画,都得有这番由浅入深的学习经历,方能小有所成。古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即便不事文艺,也能在砍柴担水、待人接物中日新其德,修得一份人世的圆满,因为“向善赋予生活——日复一日的生活过程——以意义”(234页)。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人该怎么活?善可以成为人生的目的,恶却不行。譬如下棋,赢棋需要努力,输棋却不需要。你可能有意输棋,但前提是你有赢棋的能力,否则就不能叫做有意输。“修善”可以说得通,“修恶”却不成话,因为“恶不是努力,而是偷懒”(235页),也即不向善,不积德,随波逐流。

嘉映先生赞同孟子用上下比喻善恶,而不赞同告子将之理解为左右对称的东和西。上下、东西都是二元概念,其结构却全然不同。面对价值相对主义,嘉映先生的上下之辩达到了独步古今的境地,我不研究伦理学,却觉得这番道理在美学上也很受用。此书将本性、德性与本能区别开来,将它们视为需要通过学习来完善的,也是极具启发意义的。无论好德还是好色,中外贤哲皆视自然为至高境界,却缺乏有力的解释,在这个问题上,先生的分析也让人拍案叫绝。此外,此书花大篇幅讨论业行和实践传统,也和习见的伦理学进路不同。实践传统定义了行为的内在目的,行业人明确地知道何为善好,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即可修得一份良好生活。我辈虽处在各类实践传统瓦解的时代,却仍然可以有所作为。关于后一点,先生没有明述,却以身作则,为以学术为志业的后辈树立了榜样。我们无法成为他,也不必成为他,因为人各有天性,都要努力实现自己。只是在行走的途中,偶尔会发现一些风光明媚的小道,虽然人迹罕至,却早已被人走过。由此而念天地之悠悠,百感交集。

第四篇:何为大学

何为是大学?

大学,何为大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我们心中的大学是什么样子,不能人云亦云,条条框框,没有自己想法也是不行的。

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是看法,现在就来跟大家探讨对于大学我们的看法。

一所大学,应该从两方面来评价,硬件跟软件,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首先是硬件方面,一所大学,在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教师队伍,以及学生的差异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在的现实情况是,我们在谈论大学的同时,往往是太重视一些精神层的东西,或者说是比较笼统的概念,往往忽略了客观存在的东西,也就是客观存在的东西。物质与精神层次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比如说,一所真正的大学,能够为现实的社会输送多少所谓的真正的人才,如果说没有科研设备作为依托,再多的理论知识,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再高的成绩,再优异的成绩,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那就不算是真正的培养,毕竟是理论而已,那不算是是很正的人才培养。所以说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或者说是科研设备为依托。

虽然说大学里物质的东西不容忽视,但最为重要的是,精神文明的建设,一所大学,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都听说过可口可乐的故事,其企业若在一夜之间垮掉,但是第二天,就能东山再起,为什么,一个企业的文化,就是灵魂所在。大学也是如此。就拿我们沈阳化工大学来说,60多年前至今,一辈一辈的教师队伍,所传承给我们的思想,凝练成了8个字,“强学力行,喻理求真”。“强学力行”说的是我们化大人对知识的探索的精神,加强我们的学习能力,每个人都身体力行;“喻理求真”告诫我们为要追求真理,唯有真理才能永恒于世。这些都是我们沈阳化工大学的传统点点体现,既是文化所在。现在的学术性的大学,已经脱离了其本质的东西,大学本来就应该是学术研究的天堂。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原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非有大楼之谓也。”那么,大师的标志又是什么呢?大师的标志不仅仅是他的学问,更是他的精神,他的生活方式,他的言谈举止中透露出的那种风骨气韵。这种精神,这种生活方式、风骨气韵凝聚成了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分明能感受得到、呼吸得到的气场,它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校园中。它不是那些可见的摆设,不是簇新的大楼,不是宽阔的柏油马路或高级轿车,也不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但比这些所谓“硬件”更能体现大学的品位。它像自然表情一样挂在每个教师和学生的脸上。在他们的每个步态、每个笑容、四肢的每次自然摆动中,都能体会得到、捕捉得到。

大学是让思想自由游戏的地方,不能过多考虑各种现实的利害得失。在真正的大学,你总会看到有很多人躺在树荫下“发呆”,其实他们不是真的在发呆,而是在思考一些真正具有永恒价值的问题。思考这些问题的前提就是驱除杂念,进入类似参禅的心境。毋庸讳言,在当今中国的一些大学,你会感受一种完全不同的气场:一种权力的霸道和金钱的嚣张,一种暴发户的浅保你会看到来往穿梭的高级轿车在炫耀着金钱的诱惑,看到高楼大厦在炫耀着和学术无关的“政绩”,看到教师和学生步履匆匆地赶路,好像在追逐一个近在咫尺的目标。你会看到喧嚣的工地上轰鸣的机器声不仅赶跑了鸟儿,也赶跑了真正的思想和学术

哈佛铜像”的启示——别轻信任何权威

无论是求学者,还是旅游者,到了哈佛大学,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去瞻仰一下哈佛大学行政大楼前矗立着的哈佛本人的铜像,并对这个哈佛大学的创办者表现出深深的景仰和思慕。哈佛的铜像上悬美国国旗,塑造得非常英俊有气势,在铜像的底部镌刻着三行字:“John Harvard(约翰?哈佛),Founder(创始人),1638。”

其实,一直以来有很多人被这个著名的铜像给误导了,因为在这个铜像上存在着三个错误,被戏称为“谎言铜像”。

首先,这个铜像并不是根据哈佛本人的样子所塑的。因为在哈佛大学决定要塑一尊哈佛的铜像之时,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哈佛本人的相貌已不可考了,也没有任何画像或者照片留下来,无计可施之下,人们只好在学校里找了一个帅哥冒名顶替,按照他的样子塑了哈佛的铜像,这一点其实已经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其次,哈佛也不是学校的创办者。只是在学校成立的初年,哈佛捐赠了一笔在当时看来为数不少的钱财。但是对于一个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新学院来说,这笔捐赠无异于雪中送炭。

第三,哈佛学院的创办时间是1636年,而并非如铜像上所刻的1638年。

也就是说,这尊著名的哈佛铜像,无论是外形还是文字,没有一处是真实的。在以“求是崇真”为最基本精神的哈佛大学,“真理”与“谎言”竟然如此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校方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以真理为基准来培养自己的精英,却允许这样的谎言存在,究竟是何道理呢?

对于这个疑点,哈佛校方的解释是这样的:

怀疑的精神和冷静的态度是哈佛人一向秉持的原则,这座“谎言塑像”不断地提醒哈佛人,不要轻信传说中的权威偶像,努力追求自己坚信的真理,用一种唯美的观点来欣赏这座塑像,通过三个谎言,将真实的事实牢牢地记住。

第五篇:何为大学

曾经一直困扰我的那些事

D-23刘欢

题记:事物本身并无好坏之分,真正左右心情的,是你如何看待所于种种。

一.大学为何物?

单纯可爱的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告知“将来一定要上大学,上大学就能过上好日子!”。至于从什么时候开始懂得这个“道理”,已经不记得了,反正就很早。懵懂幼小,清澈见底的心灵在导师们的惴惴教诲下,渐渐蒙上了一层彩色。“上大学”就这样被深深地烙印在思想的基石上,根深蒂固,至于什么是“大学”,作为一个孩子,未曾问津过,似乎不用思考,也懂得“上大学”就是个人的终极目标,至于更远的事,恐怕都没考虑过,至少对于睁着一对对圆圆大眼睛的孩子们,确实是这样。

“大学”是每个学生求学的最终目标(似乎若得偿所愿,便万事大吉),同样也是莘莘学子门孜孜不倦的最强动力。求学期间,抛开最终目标不讲,课本、老师、课堂、张开着宽厚的身躯,等来了学生们,等来了学生们的热情汲取。好啊,霎时间热闹非常,呵呵,不管用什么教育方法,采用何种方式孩子们在认真地获取知识,汲取力量的行程中茁壮成长着。经常听爷爷说上学本身就不容易,求学之路十分辛苦(额,现在每次听到,都觉得头痛)。听下,记住,懂得!其实思考人生才发现,做什么事又会是容易的呢。惊涛骇浪吗?不用那么凶险:披荆斩棘吗?无需那么辛苦。事无大小,把它做好,即便不是伟大,也很成功,不是吗?任何一件事,贵在坚持。就这样,父母们同孩子们坚持了12年,为了“大学梦”!

迎来了大学生活,更是在其中度过了三年。现在的我再回想起从前,不禁唏嘘啊!

达到目标的“大学生”们,欣喜之余,展示更多的不是青春活力,而是不知“活水来”的手足无措。现在再来提出那个问题:大学为何物,答案即便对于一个刚入学的大学生,或许同样是不清不楚吧。要知道,单纯凭借着自我臆想,大学好像也变成了一种“单纯的美好”,至于这种“美好”,刚开始并不具有实质性。“过来人”教条般的告诫让我们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大学生活,但并未告诉“新生儿们”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或许“过来人”至今仍不知道,又或许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怕是难以启齿,不认为讲出来会是明智的。然而,“新生儿们”却十分享受这种未知感,不是说明其喜欢冒险,而是一直相信着等在前方的就是一直憧憬的“美好”。

大学里的新鲜事物很多,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了一切他们认为的美好。大学是人生的又一个欢乐的“童年”。周围的一切事物、人都在诉说着这个不知正确与否,但十分坚固的定理,而且不断地为其添砖加瓦,越发让其坚不可摧(真想知道那个始作俑者)。所以,他们就可以毫无顾忌,相当坦然的享受着这个“童年”的欢乐时光!大学生活本该如此,他们也变得跟那些“过来人”一样理直气壮地坚信着。大学生活结束了,有想过怎么办吗?四年的大学生活本就恍惚之间,如此迫在眉睫的忧患意识不可丢呐,可怕可怕。。。

每个大学生又会有自己不一样的大学生活,就像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是啊,当新鲜不在,生活便渐渐归于“平静”,大学生活从此变得有规可循,习惯了这样那样的生活,总之也便开始了“今天重复昨天”的习惯。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同样也不会是单一的存在。作为大三学生的我,不出意外的看到了大学里的这抹色彩,有好的,也有坏的,有时候又让人分不出好坏的也在,这就如同八卦里的太极生两仪,事物的存在必然存在阴阳两面。大学里的有阴阳不重要,重要的是阳盛阴衰,还是阴多阳少。对于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群体,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地区,每一个社会表现出来的各种差异才是我们的现实。而不是用一些不知来源的的数据来帮我们一叶障目。

在这里,我想从我个人的“阴阳”来深入。之前提到的“回想过往,不胜唏嘘”,确实诚然。记得刚入大学那会儿,那时真是抱负满志,斗志昂扬,身上像是被装上了无穷的动力,好像什么事,在自己的手上都是小菜一碟,自信那个是相当满满。学校里的各种新奇,无疑助长了这种“嚣张气焰”(当然,现在也就无所谓新奇了),像火烧的热情下,本人参与了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大大小小的事情做了一箩筐,但从未考虑过为何要做这些事情,别人做我就做,做了老师还夸你,傻子啊,不做!久而久之,时间退去了激情的外衣,那些不知所以然的风风火火渐渐消逝去。课堂上听老师的口若悬河,课下完成老师布置的漫天飞舞的作业,课余参加各种活动,只是比刚开始少了很多。大学生活应该是真个样子吗?不应该是另一个样子么?那又是什么样子?我的生活:时而忙碌的不可开交,时而时而“闲庭信步”显得心慌慌又惶惶。。老师照样夸着你,我知道当时我并没有十分开心!

大三的日子,就那么一下子。还未思忖,又是一眨眼,大三只剩下几天了的时光了。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貌似这一年又做了许多事。之前未曾察觉的压力现在已经压得人喘不过来气了。毕业了,有何去何从?那什么去找什么样的工作?我可以做啥?以后工作能够开心的吗?以后的日子又会怎样过着?尽管这时的未知比刚上大学的时候多得多,但我感受得到的却是无尽的恐惧,由心底生出的畏惧。老师课堂上还是一如既往的夸着你,此刻我心声的不再是欣喜若狂,而是由衷的厌恶了,感觉被大大的欺骗了。面对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你能够让爱你的亲人们满意吗?种种疑问,就像汹涌的巨浪一波连着一波冲接着你的脑部神经,不考虑脑袋的承受度几何。这种袭击,本来就等于“沉痛打击”,然而你的无言以对只会让它变得摧枯拉朽。

灰暗的天空下,我习惯了冥想。

看似忙碌的时光,似乎并没有助长面对那些疑问的自信,相反只觉得更没底气了。上课,考试,作业,参加活动,原本那么的意义非常此刻为何变得如此索然无味,形同虚设了?如此这般,如何不让人心生苦恼,痛心疾首。突生疑问,疑问一:为什么甘心花上十二年之久,就为了上大学?疑问二:上大学要做些什么,如何不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最后俨然“索然无味”。近来,在校园里不断地看到一群群学长们从外面醉醺醺的踱回宿舍,我知道明年我和我的朋友们将会新装上演这个不曾改变过的老剧本。觥筹交错的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心痛啊,就不得而知了。

有人说过,“大学是个年轻但尚未成熟的社会,可以自我历练”,“大学里的知识完全靠自学”,“大学里可以学到的专业知识少得可怜,四年的积累,不过企业的四个月,或许还会更少”,“大学里不可缺少的是一场恋爱”,“大学里混个四年,那个毕业证就够了,想那么多干吗”。。。还有人不知是在批自己,还是表达对大学的不满,说:“大学就是一个让人心生堕落,并不断沉沦下去的丑陋机构”。在社会上,无论是企业高管,还是平常百姓,对大学生的感情绝非友好,至于有的对我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也存在,尽管或许他的孩子也正在上大学。离开过校园,出入社会的些许日子,我便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大学生才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备受欺凌!然而,校园里的花朵仍以“时代的未来’自居,岂非可笑之极!

不用去责怪别人的眼光,正视自己,是他们教会了我。反观自己,专业技能不足以胜任相关工作,公务员,选调生又是有些不切实际,考研没信心,谈谈特长,本身的优势啥的,半天说不上来,也许突然想起来,自己的唯一家产:那些可有可无的证书。想想只不过是在自欺欺人的遮羞布。

为了上大学,花了12年时间和心血,再加上大学里的4年不知所以然,整整16年之久,被冠上徒劳无功,一场空,任谁也会心生不甘。再想到亲人们在自己身上注入多少关怀之泪,无可报答,怎能不痛心!老师在最后,可能忘记了夸你,告诉你,“大学里更要学,专业知识,社会技能很重要。大学生还是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学习。”老师最后用一句忠告,完成了他的使命。而你的使命才刚刚开始。。。大学为何物?专业回答是学大学问的地方,尽管好多大学生最后并没有获得大学问。对于每个大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大学观。我所认识的大学不是孩提时代的“大学梦”,不是求学生涯的“终极目标”,她是一个储蓄力量的过程,脚下的路延伸着,同时也为前方的路做着准备。

最后我选择了坚持专业,迎向未知的“可怕”。

下载何为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何为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何为大学

    交设1502 姚春醒 何谓大学,大学为何 一、何谓大学?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校长就职典礼上说的这句话,言简意赅,完美地诠释了何谓大学。不仅如此,蔡元培、......

    何为师德

    何为师德 ——参加呼秀珍同志师德报告会有感 2014年12月4日,我县组织全县教育工作者参加呼秀珍同志师德报告会。大会期间,呼老师点点滴滴的人生事迹,和蔼可亲的人格魅力,让我醍......

    何为医德

    何为医德 一位年轻医生自述:有多少癌症病人成了唐僧肉 出于求生的本能,每一个癌症患者都不甘心坐以待毙。殊不知,他们的求生欲望与求治要求,竟让自己成为某些不良医院各科室之间......

    何为学生会

    学生会简介学生会:亦称“学生联合会(student union)”或“学生委员会 (Student Committee)”。在中国大陆,学生会一词一般代指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简称全国学联)在各院校的团体会员......

    何为“简历”

    所谓简历 ,当然就是个人的简要经历,其目的是将自己的成绩和能力简明扼要地叙述给对方,所以,简历不需要过度推销。HR们身经百战,通常看一份简历的前三五秒就可以确定你是不是可以......

    何为最美

    何为最美 最美是什么?有人说是一处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有人说是大师手下的一副精美作品。可我认为,最美是人心底里金子般的心灵。 那什么是金子般的心灵呢?最美司机吴斌诠释了这......

    何为真善美

    何为真善美,我们认知真,善,美,是独立存在而又缺一不可的。真:不代表善。善:不代表真。真:不代表美,也不代表善。美:不代表真和善。 其实真善美无处不在,在于发现真善美的心。 美国作家......

    何为廉政文化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廉洁从教,甘于奉献》 “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其反义词为“腐败”。现在说到的廉政多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