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杭州中考科学试卷分析
2011杭州中考科学试卷分析
2011年的中考科学卷满分180分,物理总分76分,化学总分64分,生物总分34分,地理总分6分。总体难度不大,更多的倾向于贴近生活,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其中也不乏个别有陷阱的题目。物理、化学、生物部分知识点分布、分值及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相比于近几年,今年的题目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更加注重实际应用。
今年的题目更多的将知识点与实际应用结合,而非简单考察知识点。例如17题考察电路中开关的联接,直接与实际应用结合让学生自己判断合适的连接方式;22题需要学生考虑到应用玻璃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哪些物理性质的影响;26题以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为背景,考查化学反应微观模型;30题“海水法烟气脱硫工艺”需要考虑海水成分然后进行分析;36题从“钻木取火”抽象出热学模型,要求学生自己根据题目推导出做功与能量转化、温度变化的关系,并进行估算。
二、注重科学分析能力
今年的科学卷中涉及到实验步骤和设计、实验分析和结论的题目约35分,占总分的近20%。现在实验题很少直接询问已学过实验的注意事项,而是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实验的思想和方法。第7题溶液的考查没有出现常规的图文结合模式,而是在纯粹的文字叙述中融合了核心概念和物质化学性质考查,关键信息隐晦,考验学生的考场心态和推理能力,难度不降反增;32题电路的联接和分析都十分简单,而要求学生能自行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33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自己推导出具体需要采集哪些数据、控制哪些变量,要求不可谓不高。但是只要掌握了科学实验分析中控制变量原则,这些题都迎刃而解,如23题(4)小题就在考查实验对照的选择,33题(3)小题和38题(5)小题就在考查无关变量的控制。
三、加大理解和推导的比重。
作为高中招生考试,必然需要筛选出更加能够适应接下来高中学习的学生。因此今年的题目设置更加注重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知识,能否利用知识进行推导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中只靠死记硬背、疏于思考的学生将在这次考试中吃很大的亏。
例如选择题16题,如果不能够深刻理解牛顿定律的内容,必然会导致分析不清楚。34题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非纯电阻元件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关系,难度不大,但如果没有掌握就会做不出来。32和35以很大的分值要求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内容推导出相应结论,在要求学生“知道自己学会了什么”的基础上,能够“知道运用哪些知识”“怎样”解决新问题,注重推导过程。另外,28题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高中阶段的知识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初中学生运用现有知识无法做出正确答案,该题的设置更好地体现了本考试对于初高中学习的衔接性,我们在课堂上都多次讲过这类题型。此外,化学题目中这一特点也体现明显,无论是21题中的过氧化物制氧气,26题中的次碘酸化学式,还是30题的“海水法烟气脱硫”等都是高中化学中的常见知识点,在各省份的高三模拟卷,高考题目中均曾有过。
四、加大学科交叉力度
近年来,浙江省中考命题组丰富了学科交叉的内涵,子学科间的交叉逐渐成为新特点,新的命题思想。如2009杭州中考题34题(10分)体现了物理和化学交叉的特点。2010杭州中考题39题(10分),综合考察了化学、物理、生物三门学科知识。而在2011年,第9题、33题物理和生物的交叉考查,37题生物、化学交叉考查,38题化学、物理交叉考查。近年来的中考真题不断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再是口号,而是真切的落实到了考试中,而且分值较大。
今年题目的整体难度比去年略低,尤其是化学学科,主要体现在计算和实验本身的复杂程度都降低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容易拿高分。相反,更有助于选拔出思维活跃、融会贯通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我们在教学模块的设计中,应更细致的融入中考命题的特点,例如高中典型知识的下放,经典竞赛题目的改编,加大精题好题的钻研总结等,中高考其实是一脉相承的,高考对中考的影响也不能忽视:2010年浙江高考化学中无机推断题目的“安全气囊”问题,在中考中立刻得以体现,2011年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目基本没有,而今年的中考科学卷中推断题也没有出现,把握中学教学的总体规律和细致联系也要成为今后教研的一个重点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加大对学生思维训练和引导的比重,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第二篇:杭州中考语文三年试卷分析
杭州中考语文三年试卷分析(2010——2012)
杭州东南中学初二语文组赵磊秀
杭州中考语文2010年至2012年三年试卷由基础知识、阅读(包含记叙文,说明文,古诗文阅读)、作文三部分组成,是对学生全方位语文能力的综合考查。
一、基础知识部分
2010年——凸显生活化情境
整份考卷随处散发着生活气息。试卷在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方面选用了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我国南方近期洪涝灾害、医院“先诊疗后结算”的先进服务模式等生活材料。试卷首次采用了“新闻概括”和“语言得体”两种新题型,两题都具有杭州地域文化和地方生活特色。“新闻概括题”以杭州美化建筑工地围墙、赋予其文化内涵为主题,要求考生阅读新闻材料后用一句话概括。“语言得体”题以众所周知的杭州禁烟、控烟为背景,提供“汽车站一老年男子吸烟”的情境,要求考生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劝说。两个语言运用题都采用“当下”的生活材料,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生活、关心社会现象、感受地域文化,增强学生热爱杭州、保护环境的意识。
2011年——重积累、重应用
知识积累是基础教育阶段考试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起根基性作用。2011年中考试卷中直接考查知识积累方面的内容,除文学常识外,还有拼音认读、别字辨识、古诗文名句默写等,总共有12分。对于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2011年中考试卷的建构更趋全面。在语言的正确规范方面,采用修改语病的形式考查;对语言的简洁明确,采用新闻概括的形式考查;对语言的连贯通畅,采用填写句子的形式考查;2011年还回归了对语言生动表达方面的考查,采用了“运用修辞、仿写句子”的形式。
基础知识部分基本沿袭2010年中考的题型,题型基本保持不变的有字音辨析、字形辨析、选择近义词、标点的用法、修改病句、仿句等六道题,题型有一定变化的是文学常识、古诗词默写这两道题。2011年中考试卷恢复了2010年未考查的文学常识题,而且一改原先的填空题,采用了选择题的形式。该题型四个选项,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考查点包括朝代、作家、作品、出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等。与填空题相比,考查的角度更多了,内容也更具综合性了。比如其中一个关于“鲁迅”作品的选项,要求学生辨析藤野先生、孔乙己、闰土等人物形象是否出自小说集《呐喊》。一个选项,就考查了包括作家、人物形象、体裁、作品间的对应性关系,体现了知识点考查的丰富性和集中性。
古诗词默写以前只填一句,2010年改为填连续的两句,难度稍有加大;以上八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能力。另外两道值得一提的题型分别是语句连贯题和信息概括题。对语句连贯的考查以前采用的是用关联词连接单句成复句的形式,2010年改为填空题,一个自然段中有两处空白,通常在段的开头,或中间,或结尾。这道题难度明显拔高。这类填写题,不仅要求学生把握材料的要旨,分析句子间的内在逻辑,还要求学生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句式,填写合理的内容。应该说,这样的主观题虽难度不大,但考查的价值比较大,注重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还有一道是比较新颖的题型:信息概括题——给出文段,或拟小标题或补充结尾,或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它考查的是理解、概括、提炼、组织语言的能力。
2012年——注重应用,考查多种能力
2012年语言运用的考查,突出在一定语境里的语言应用性,能力覆盖语言运用的规范、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生动,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第5题语病,考查的是规范使用语言;第7题填写句子,考查的是语言的连贯;第8题新闻概括,考查的是语言的准确、1
简明;第9题仿句,考查的是语言的生动;第10题考查的是在特定的语境里表达清晰,符合身份,属于语言的准确和得体。可以说2012年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是近年来覆盖面最广的,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要求,彰显了语言学习重视实践应用的特质。
试题题型、考查角度2012年稳中有变。语病题从以往需要修改的主观题换为选择题,难度有所降低。仿写题要求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描写对象,示例是写筷子,“一对恩爱夫妻,共同品尝酸甜苦辣”“总是挑挑拣拣,到头来两手空空”。这需要考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进行联想和想象,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同一事物。这样的仿写,更有助于检测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度。第10题仿写的三个对象“月亮”“雨水”“桥”均来自课文“综合性学习”的话题,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极为熟悉的事物,学生拿到题目“似曾相识”,有利于消除紧张心理,发挥真实水平,这也给语文教学以良好的导向。语文教学应更加注重实践,更加注重生活材料下的语基考察。
二、阅读部分
2010年——倡导深入式阅读
散文阅读文章以家庭生活中的亲情为主题,切合学生生活,易于学生阅读,散发出的“深沉父爱”会弥漫学生的心灵空间。散文阅读材料《父亲是一条鱼》,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以优美的语言赞美了深沉的父爱,着力对人物形象的剖析,文章较为感性,情感浓厚,考生阅读没有障碍。不过,试题指向均较深入,考生答题时须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作深入式周密思考:既要留意表层的意思,也要挖掘深度的意蕴;既要关注外在的方法,也要体味内在的旨义;既要分析情节材料,也要归纳人物特点。
科普文阅读材料《把冰山搬到干旱地区》,考查指向同样如此,文章以朴实的语言提出了一个科学的设想,理性的说明中阐释了“人力改变环境”的观点,阅读时学生自然会结合年初的西南大旱而引发学生对“我们的生活环境”这一话题的沉重思考。在考题的设计上,分别考查分析写法、理解文意、要点概括等能力,这都需要考生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后才能作答。
从考卷选择的材料看,更多地触发学生进行哲理性思考,是2010年试卷命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文言文材料选用了明代宋濂的《尊卢沙》一文,刻画了一个没有真才实学而欺世盗名、最终自取其辱的“好夸言”者形象。文言文阅读的简答题,要求考生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同时,还要对“尊卢沙”“这类人物”作出评价;辛辣嘲讽的语言中,考生自然能体悟到为人的道理。
古诗鉴赏选用元好问的七言绝句《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要求考生充分理解诗意,并对诗歌表现方法进行深入式赏析。诗人以“借花说理”的方式教育子女做人不能轻浮,而要注重蕴积。考生在这种“赋诗说教”的独特形式中,不仅能欣赏到诗歌的艺术魅力,更能产生深刻的人生思考。
2011年——贴近生活,重视感悟
散文这一特殊的文体近几年来成为杭州中考语文命题组专家老师的新宠。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景物,人物,事件作为文章书写的对象,通过对它们的记叙或描写,达到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目的。其中心都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这一类文章在立意上注重祖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所以,对学生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应重视对散文的阅读指导,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其理清解题思路。
2011年的中考试卷努力体现新课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念,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后完成“思想感悟”的表达。在散文阅读部分设置了“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题,在科普文阅读部分要求学生“从兰花的生存中”谈谈自己获得的启示,在文言文部分要
求学生分析“文章的思想意义”。三个题都着眼于阅读“感悟”,但出题角度不同,第一个基于“作者”,第二个基于“读者”,第三个基于“主题思想”。当然,“感悟”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最终都要回归到学生与文本的内在沟通,都会带有学生自身的内心体验。由于文章都有较强的人文思想内涵,这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会起一定的导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题目看似开放,其实答题需要紧扣文章内容、深度理解文意。
近年来,说明文涉及的内容呈现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特点,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时代性,社会性。食品安全,环保问题,科学技术等成为说明文常见的话题。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评价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2011年说明文《兰花的智慧》是一篇清新质朴的科技小品文。它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了小小兰花里的大世界,可谓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
2011年的文言文试题是两篇简短文言文的比较阅读,主题是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这是当下社会的一个热点。在做这一类文章时,学生一边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一边也在进行思想的塑造,这是语文学科特点的集中体现: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
2011年古诗鉴赏选用的古诗是《春山夜月》。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歌朴实无华的语言描写了诗人流连于清新宁静的春夜山景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近几年古诗考查重在对字词的理解领悟能力,对艺术手法的辨析能力,对思想感情的感悟能力。2012年——材料鲜活,凸显思想人文性
2012年记叙类阅读选取了李智红的散文《像蒲公英一样生存》,改变了近两年来写人、叙事类的文章类型,引导学生体悟自然与外物,并且直接在第14题中让学生“指出本文思想意义”,体现了阅读考察注重学生在理解文章基础上,注重思想升华,注重自我思想拓充,试题思想性和人文性凸现,科普文《蓝光警戒》是关于现代社会无处不在而又容易忽视的“光污染”,在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丰富了他们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主旨是求学修业贵在持之以恒,不要一曝十寒,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让考生在阅读答题过程中获得“润物细无声”式的精神滋养。文言文部分的材料论述类文章关于“勤勉之道”“修业之道”的立意,也具有思想教育意义,其中“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更提醒即将进入高中段的学生,要再接再厉,持之以恒,方可取得成功,试题更是在第22题让学生探究文中“修业之道”。
古诗鉴赏采取了课内外两篇诗歌的比较鉴赏形式,虽说题型上,有回归的意味,但题目难度并不大,23题第二问的诗歌情感探究,本身就是诗歌鉴赏最基本的要求,但也带给我们的学生一种情感熏陶,文言语段和古诗歌两段材料在考察文言基础的同时,也让学生彻底去体会、去感悟古文化中优秀的的思想人文性。古诗鉴赏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兼顾课内外的知识和内容上的联系。试题从课本引出,向外拓展。将鲜活生活材料引入试卷、将课内与课外相链接,及保证了语文能力的考察,又将语文学科延伸到生活,凸显了课改语文的发展方向,也保留了语文学科的鲜活性。
三、作文部分
2010年——引导哲理性思考
作文以“成长路上无捷径”为题。该作文题由初中教材中宋濂少时苦学、丑小鸭逆境成长、海伦·凯勒“再塑生命”三个故事引出,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延续。作文题既具有写作内容的广泛性,顾及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认识水平,留有广阔的选材、立意空间,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较深层面上关注生活、反思成长、思考人生。作文创作主要审察学生能否准确运用自己对生活、对人物、对情感的理解来表达作文材料的主题。
2011年——重感悟
采用命题的形式,共40分。题目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此题旨在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用事情来表达真情实感,通过积极的立意,从而体味成长,感悟人生。作文的题目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作文题“为了自己的梦想”,是一个诗意的题目,也契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学生写作时重在表现对梦想的追求过程,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悟,因此该作文题对学生既有审题选材方面的要求,也有思想认知方面的引导。
纵观五花八门的题目,它们涉及的题材不外乎三类:个人,社会,自然。作文的目的显而易见:关注个人成长,关心周围社会,关注整个自然。作为现代的中学生,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于渺小的自我,而应该放眼社会,放眼自然。这样的我,才是真正的“大我”,这也正是未来所需要的人。
2012年——自主开放,引领精神成长
2012年的作文依旧沿用多年命题作文的形式,标题为“一份满意的答卷”。导语从正在进行的考试写起,相信考生能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给紧张应考中的他们以温馨而积极的暗示。然后引发到在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会遇到各种考验,如何能够交出一份份满意的答卷的思考。怎样才叫满意的答卷?怎样才能交出满意的答卷?如何使自己满意、他人满意、社会满意?„„这样的追问,会使学生反思生活和人生,从而促进心智更快更健康地成长。试题现场感强,在自然的过渡中,引导文字显现出温度和必要的张力。作文题目“一份满意的答卷”,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实际,现场感强、自主性强,学生只要不唯考试而写“试卷”就行,此试卷可以是成绩、心智、人生等等,“满意”可对自己、对父母师长、对朋友、对社会都可以,立意空间较大,可自由发挥。作文题目体现了关注学生成长、关注自我价值提升的人文性,张力较强。但正因为这样,考生要写出高分、优秀的作文却需要不为“答卷”说“答卷”,从“满意”的多重性入手,选取较高立意,还要注重材料的巧妙选取和编排,如果落入议论性散文的俗套或只是机械的链接回忆,那么将不会写出得分较高的作文。
第三篇:2011年杭州中考科学
大学生创业3个月就能拿到贷款
新华网陕西频道 2012-02-08 电
陕西省全民创业大赛如火如荼地开展,很多创业者对“政策”非常关注,却常常“摸不着头脑”。的确,关于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有很多,先从“西安市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政策聊起„„
“我现在每天都亏损好几百块。”正在创业的大学生黄先生,手头正运营“为六岁以下儿童洗澡、让他们游泳”的一个项目,他每次看到记者,就满腹牢骚地说缺资金,也不知道在哪里贷款等等。
为何有很多像黄先生这样创业的大学生对政策缺乏了解?为此,记者采访了陕西省创业研究培训基地、西安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主任王妮娜。
“一方面,是贷款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前期大学生创业贷款程序的确很麻烦。”王妮娜称:“目前各个政府机构部门职责已经理得很顺了,基本上走遍所有程序,只需要三个月就能拿到贷款。”
附:西安市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细则
一、贷款对象
户籍关系在陕西省辖区内的大学毕业生(含研究生)及国外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的经济实体注册地和纳税关系在西安市辖区的小型法人企业。
二、贷款额度和期限
最高额度不超过50万元。贷款期限一般为两年,最长不超过三年。允许借款人提前还款。大学生创业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限、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执行,不得上浮。
三、申请贷款应符合的条件
1.贷款对象有创业项目和创业计划书;
2.贷款企业法定代表人为陕西省户籍,近五年取得毕业证书或年龄小于35周岁的大学毕业生(含研究生)及国外留学归国人员;
3.贷款企业法定代表人具有大学生创业培训证书(含SYB培训证书);持有《陕西省就业失业登记证》或《陕西省个人自主创业优惠证》;
5.贷款企业具有一定的自有资金;
6.贷款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及创办企业信用良好,无违法乱纪行为、无不良信用记录。
四、申请贷款应提交的材料
1.《西安市大学生创业贷款申请审核表》一式五份;
2.借款人身份证、户籍关系原件及复印件;
3.借款人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4.《陕西省就业失业登记证》或《陕西省个人自主创业优惠证》原件及复印件;
5.大学生创业培训证书(含SYB培训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6.营业执照、法人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7.场地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8.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出具的个人、企业信用报告;
9.创业计划书。
五、贷款奖励
对创业贷款项目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企业,财政部门按照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奖励。
第四篇:2009杭州市中考科学试卷分析
2009杭州市中考科学试卷分析
关注课本注重实验 今年中考的科学试卷在去年的基础上难度略有所降低,但总体保持稳定,题型、题量基本保持不变。纵观全卷,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和过难题。整卷源于课本,注重基础知识,但又不局限于基础知识的简单记忆;注重实验,但又不仅限于实验操作的单纯再现。
重基础知识的理解 注重基础知识落实的评价是历年中考命题的基本理念。如:光的折射和反射、各种镜的成像规律、压力与压强、简单机械、功和能、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染色体结构、体温调控途径、金属材料的性质、化学方程式、心脏的结构等,这些基础知识都是常态教学中学生必须达成的。
在考查基本概念和原理时,试题考查的不是简单记忆,而是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和综合能力。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将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或情景进行联想,或能解释有关的现象,利用该知识解决有关问题,也可以对该知识进行扩展。在知识应用时可以与其他知识点进行综合。
重科学探究的能力 试卷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核,不仅关注实验基本操作(如量筒等仪器的操作),更重视对实验思想、实验设计、现象分析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考核,如:常用电表量程选择、家庭电路故障判断、打气筒壁发热原因分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变量的控制、植物向光性实验等。
科学探究在试卷中分值比重较大。探究的问题群一方面来源于课本实验,要求考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科学地分析原理、解释现象。另一方面探究的问题群还更多地来源于生产、生活的实践,要求考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其中。例如: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来自于课本实验;大门开闭情况指示电路的设计、测定工业用过碳酸钠的纯度、不使用电力的四轮小车的设计、自动恒温箱原理分析等问题,从不同角度,全面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分析与运用的能力。
重思维的创新开放 学生的创新体现在对新知识的吸收与理解能力和对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法两个方面。如:人的身体体形与居住地纬度的关系、测定工业用过碳酸钠的纯度等,知识的背景材料看上去是新的,但学生可以根据已具备的科学方法与能力作出综合判断,进行重新组合。
试卷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还要求考生拓展思维,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寻求新的解决途径。如:利用红磷燃烧、硫燃烧、金属氧化三种不同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不使用电力的四轮小车的改进方法,用不等臂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调查表的设计等。这些试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考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基础知识,这对教师平时的教学也提出了关注课本实验,求精、求透、求变的要求。
2008中考科学试题试卷分析 1.今年的中考科学试卷简直可以说是十分完美。与往年相比,整份试卷的总体难度要高一些,但梯度明显,来源于生活,原创题型很多,能考出同学们真正的能力
2.注重基础,注重实验,图文并茂,注重科学探究,重视数据处理能力。密切联系生活,关注社会热点,与时俱进。像 “嫦娥一号”、雪灾、杭州湾跨海大桥、限塑令等,试题中涉及的内容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第五篇:2015年宁波市中考科学试卷分析
2015年宁波中考科学试卷分析
一、整体难度把握;本试卷整体难度系数为0.75
二、试题类型以及纵向比较:
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四大题33小题。
2015年选择题包括15个小题,前10题每题4分,后5题每题3分;2014年选择题包括20小题,前10题每小题4分,后10题每小题3分,相较而言今年选择题个数在减少,分值在减少,变相加大了试题难度。2015年填空题包括7个小题,每空2分,共36分;2014年包括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第三大题实验探究题4小题共39分,第四大题解答题共50分。
三、2015年科学总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内容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
1、地理共12分,占试卷总分值的6.7%,选择题第1、2小题8分,第16小题填空题两个空4分。
2、生物共38分,占总分值的21.1%,依次是选择题4、6、12题,非选择题20、24、27、31题。
3、化学共57分,占总分值的31.7%,依次为选择题3、8、9、13题,非选择题17、25、32题。
4、物理共73分,占总分值的40.6%,依次为5、7、10、11、14、19、22、23、29、30、33题。
四、试题具体分析
1、地理方面,月相问题是多年来不变的主题,地理地貌形成是大纲给出的,太阳活动延续了去年的考题,有几个新名词出现在了选择题当中,使知识面大大的拓展。月相由于历年必考,所以被重视程度比较高,失分率最低,相交地理,失分最多的是第二题,学生忽视了课本,对于新名词,没有完整性的概念,所以造成过多的失误。
2、生物方面,涉及内容为生物的生命活动,基因遗传,植物叶片气孔及其相关生命活动,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制作,种子的萌发条件,动物的呼吸作用,人体体温调节6分。大部分题比较容易得分,生物方面失分会有,但是失分不会很多。
3、化学部分,涉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反应基本规律,溶液和溶液质量分数问题,常见酸碱盐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一些物质转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及描述,溶液的pH值和元素化合价以及金属之间的反应规律,酸碱盐的推断,实验探究和洗气、气体收集,化学方程式计算。以上考题都属于历年常见知识点,复习好的同学,还是能考到比较理想的分数的。
4、物理部分,仍旧考到了光的折射和凸透镜问题,新出现电荷题目——摩擦生电,常见题型简单电路,家庭电路和照明,电功和电功率以及电和磁问题,机械运动问题和简单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和热机的演变题型,压强问题比去年相对减少,浮力问题出现了第25题实验探究题,但是依然分值不高。
五、预测
月相问题依然会延续,地理分值会逐渐加大,理化生方面偏向于解决实际问题,题目信息化程度偏大,不过大部分问题都围绕环境和能源问题展开。电学方面依然是主导地位,力学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浮力方面根据近两年的情况来看,不会有太多的分值分布。热机的突然加入,明年的题目中应该还会出现。化学实验探究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主要还是实验操作和气体的制备收集以及洗气除杂操作,化学计算变化不会太大。生物方面,连续考了几年的生态系统问题今年突然从试卷上消失了,不知道预示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