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历史类故事课文教学方法
小学历史类故事课文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本中编选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除了一部分是根据民间传说编写而成的外,绝大部分是从我国一些著名的古典历史小说中节选改编而成的。它们把历史和传说浓缩故事化了,具有现代故事所必备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因此,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必须依据这类课文的特点处理好几个问题。
一、知背景
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活动的,然而,这类课文由于体裁所限,不可能对人物活动的环境作详细的介绍和描写,由此,在向缺乏一定历史知识的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适当介绍历史背景,显得十分必要了,否则就将削弱这些形象的感染力。可采用教师介绍或学生课前收集,上课时交流的方式进行。
二、知梗概
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训练其通过朗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把握住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三、抓特点
在课文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故事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特点分析人物的形象,感知故事中人物最突出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先找后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
四、悟情感、重迁移
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故事中的主人公身上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就是故事本身要向学生传达的真善美,回到现实生活本身,教导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二篇:小学写景类课文的教学方法探讨
小学写景类课文的教学方法探讨
记叙文从内容上来分,一般分为写人、叙事、写景、状物四类,它们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写景类的课文文笔优美、意境深远、情感深挚,读起来是一种享受,但对于情感体验匮乏的小学生来说,阅读和理解写景类的课文却是最困难的。根据课标要求,我们可以把写景类文章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一、品读佳句,理解词句意思,积累语言材料;
二、明确文章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迁移训练;
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获得诗意的审美体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达到这些目标,这是教学写景类课文所必须探讨的问题。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年龄特点,教学写景类文章时,引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上网收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记录下来,或存为电子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课前导入时,学生可以在组内或班内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也可以运用幻灯片、挂图、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展示一幅幅与文本相关的风景图画,也可以进行课文视频朗读,让学生既在欣赏景物的同时,也走进文本。总之,感性的材料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情境教学法的方法之一,写景类文章教学更需要用这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探知的欲望学习文本内容。不过,在运用形象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一定适可而止,例如在课前展示大量的形象资料,会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文本阅读毫无期待,或者在接触文本之后纯视频播放,只会让学生只是为欣赏而欣赏,浪费了宝贵的视频资料。只有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有目的地播运用形象资料,让文字与画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才能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耐人寻味与美妙意境。就拿《七月的天山》这一课来说吧,课前可以播放课文朗读视频,让学生对文本描述的画面有一个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如理解重点词语“五彩缤纷”时,借助图片将字还原成视觉感受,学生必定印象深刻;在学习有关果园丰收的句子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丰收景象,然后再想象的基础上配以视频资料,能让学生更能体验来秋天的景色特点。二、三读入情,体验美感
对于写景类文章的教学来说,朗读是最不可缺少的手段。读书,是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一种审美体验过程。当学生在读课文时,会在读的同时闪现出许多画面来,读得越投入,想象得就越多,体会就会越深刻。在文章教学时,读要分三步走:
1、初读,疏通字句,感受形象美。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字句,是小学生接触文本之时必须要通过的关口。这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组内互助、指名朗读、教师范读等方式解决。然后教师再借助优美的音乐、鲜明的画面,带领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初读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感性认识,初步感受景物的形象美。
2、精读,赏词析句,品味语言美。有人说,读书就如吃饭,是需要咀嚼和品味的,语言文字的魅力就在咀嚼和品味之中散发出来的。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仔细推敲画龙点睛的字词句之处,会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如《桂林山水》一课中,细细剖析“奇峰罗列、危峰兀立”两个词,便可以把握文章全貌,体会到桂林山的奇、秀、险。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一词一句谈感受,读一读,再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进行朗读体会;教师也可以抓住重点词句,通过简笔画、语言描述、带领学生反复朗读等手段,带领学生展开想象力,体会语言的巧妙与魅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适当进行词句的理解和扩展训练,丰厚学生文化底蕴。
3、诵读,抑扬顿挫,领悟蕴含美。在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再开展诵读活动,在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中,将景语皆变成情语,进入“景美,语美,情美”交融的境界。诵读,可以针对一段,也可以针对一篇,采取师生赛读、音画诵读、想象诵读、自由吟诵、男女诵读等方式,在一遍又一遍的读书声了,将自身置于景物之中,感受蛰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获取精神享受。
三、读写结合,练笔指导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的学科,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在经典文化中遨游,还要能成为语言交际的工具,所以,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写景类文章与叙事类文章相比,结构更为严谨,构思更为巧妙,小学生在学习时难免更为吃力。但叶圣陶先生说过:“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一句一段,都是有路可寻的。”学习写景类的文章,把握文章的结构,明白作者的思路,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是读写结合的首要前提。在精读课文之后,教师有必要带领学生回顾全文的谋篇布局,从整体上把握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写景文章常见的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景物类别;分析课文的结构,就小学阶段来说,写景类课文的结构一般有总分结构、移位换景结构,掌握了这一点,课文的层次就明晰化了。另外,课文中比较优美的景物描写语句,几乎与修辞手法相关,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必须掌握的修辞手法作为说明: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因此,在赏析写景类文章的佳句时,指导学生进行修辞手法的仿写必不可少。
以《桂林山水》为读写结合的实例来分析,本文在构思上采用了总分总的方法,首尾呼应,文中还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方法来突出桂林山水的景物特点。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对文中两个排比句进行研读,体现出排比句的生动;另外,对文章结构采用逐段分析与整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在读完全文后,教师可以边总结边进行写法渗透。老师应采用理清层次、渗透写法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明确排比句能增强语势,语言优美,描写景物要适当运用修辞方法,达到读写结合有效训练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际性很强的课程,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这里探讨写景类文章的教学要点和方法,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扶持下学会读书,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以致用。当然,写景类文章各有所侧重点,我们教学时应取其精粹之处,细细琢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第三篇:故事类课文的教学研究
故事,宛若清泉
—— 关于故事类课文的专题教学研究小结
一、什么是故事类课文?
什么是故事类课文,其实没有准确的定义,也没有什么科学的划分,我们权且认为是内容具有很强故事性的课文,或者说内容就是讲一个故事的课文,或者说内容就是讲述一个故事的课文。这主要是区分诗歌、写景状物类和说明议论类课文而言。
1.有哪些故事类课文
选入教材(以苏教版教材 为例)的故事类课文,除童话故事(童话故事教学另论)外,大致可以 分为:
神话故事:如《开天辟地》《普罗 米修斯盗火》(四年级上册),《嫦娥 奔月》(五年级上册)。
民间故事:如《九色鹿》(四年级 上册),《牛郎织女》(六年级上册)。
名著故事:如《三顾茅庐》(四年 级下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五年 级上册),《船长》(六年级上册),《三 打白骨精》(六年级下册)。
历史故事:如《卧薪尝胆》(三年 级上册),《祁黄羊》(四年级下册),《负荆请罪》(六年级上册),《螳螂捕 蝉》(六年级下册)等。
成语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 点睛》《伊索寓言》(五年级上册)等。
现代美文故事:如《金子》(三年 级上册),《番茄太阳》《第一次抱母 亲》(四年级下册),《爱如茉莉》(五 年级下册),《爱之链》《最后的姿势》(六年级上册)等等。
名人故事:如《徐悲鸿励志学 画》(四年级上册),《爱因斯坦与小 姑娘》(四年级下册),《少年王冕》(五年级上册),《司马迁发愤写〈史 记〉》(五年级下册),《小草和大树》(六年级上册),《莫泊桑拜师》(六年 级下册)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一 些名人传记,虽然也讲到一些故事,但整体语言风格是介绍的笔调,不是故事式的讲述,暂不归为故事类的课文。
2.故事类课文的共同点
这些文章在编入教材时,大多数经过了修改加工,具有一些共同点:
情节单一。考虑到教材的典范性,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故事类课文一般主题集中,情节单一,内容富有情趣,学生喜读、爱读、能读。篇幅较长的《牛郎织女》这样,短小的《成语故事》也是这样。
结构简单。这些故事结构比较 简单,一般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也没有多少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交代清楚,一目了然,便于学生阅读。
形象鲜明。故事往往重点刻画一两个人物,人物的性格特点非常鲜明,不枝不蔓。即使原本较复杂的人物,在本篇课文内也是集中笔墨 呈现其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比如在《水浒传》里,林冲的性格有着多 重的矛盾性,选入课文的《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个片段,主要突出了林冲武艺高强、善良谦让的特点。再比如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集中描写的是爱因斯坦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3.故事类课文的不同点
故事类的课文由于题材与体裁不一样,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从内容上看,神话故事讲述的人类演化初期的故事,借助想象解释那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赋予 自然力以形象,侧重于表达人们的 猜想;民间故事是群众集体口头创 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侧重反映了劳动人民 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 民的思想感情;名著故事是名著的 精彩片段节选,侧重于塑造典型事 件中的典型人物;成语故事、寓言故 事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侧重于阐述道理;现代美文故事一般记叙生活中发生的小故事,以表达某 种生活认识和人生感悟;名人故事常常讲述名人成长、成功的经历,侧重弘扬逆境成长、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
从语言表达上看,这些故事各具特色。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语言简单浅显,口语化特点明显,常 常采用反复的手法,用相同的句式 来描述。比如《开天辟地》第二自然段这样写:有个叫盘古的大神,昏睡了一万八千年。一天,大神醒来,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 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大神见身边 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 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 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轻而清的 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这段话,一共用了多少个 “一”? 十一个!这是典型的口语表 达的方式。“一天、一看、黑乎乎一片、一使劲、‘咔嚓’一声„„”读起来响亮富有节奏感,仿佛在说话。这一段最后一句,前后的分句格式一模一样,好读好记,朗朗上口。像这样的句子在这篇神话里还有很多:“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体也长得极长了。”第七自然段中,写到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变成了”连续用了九次。
民间故事语言也极富口语化,善于铺陈,娓娓而谈。如《牛郎织女》 尽管在选入教材时,已经做了大量的删减,仍然可以看出这个特点。第二自然段这样写:“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那头老牛跟他也 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 牛郎与老牛的亲密无间写得细致入微,有概要讲述,有细节描写。
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是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目的。说理是核心,这就要求故事短小精悍,但又不失生动。因此,成语寓言故事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准确传神,字字考究 的。比如《自相矛盾》: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 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 戳穿。”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如果是一般的课文,完全可以写写他的矛是怎么样的金光闪闪,他的盾如何的坚固厚实,还可以写写他说话时的得意神情,等等,这样似乎可以使故事更加生动,但寓言故事不需要,需要的是写清楚最利于揭示寓意的语句—— —“我的盾坚 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而且,故事往往是戛然而止,绝不再多说,留给读者的是思考和启迪。多余的词句在寓言故 事就是画蛇添足。
名著故事在教材里选用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片段,三大名著写作的时间在明清期间,都是在民间故事或说书艺人说书的基础上创作的,其语言
也带有一定的口语性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半文半白”。后来,经过了一些学者的修编,选入教材时又经过编者的加工处理,文章除保留少数文言词语外,大多数句子是学生能读懂的“白 话文”。这几篇课文都注重人物形象 的刻画,采用白描的手法,在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上颇为传神。
现代美文故事,语言清新朴实,生活化气息浓厚,善于营造氛围,注意细节描写,《番茄太阳》《第一次抱 母亲》《爱如茉莉》《爱之链》都是这样。比如《爱如茉莉》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妈妈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 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 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多么温馨的画面,多么清新的语言,多么美好的感情。
名人故事由于选材多样,写作 的方式多样,其语言特色各不一样,需要具体文章具体分析。
二、从咬文嚼字到创造性复述
本学期,故事类的课文也有许多,《三顾茅庐》《生命的壮歌》等。《天鹅的故事》这篇文章讲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天鹅,在人们心目中是那样高贵的动物,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它们团结一致,顽强地与困难作斗争,最后,取得了胜利。它们有着人类一样的灵性,它们的那种精神感动了老人斯杰潘,使老人斯杰潘放下了手中的猎枪,从此再也没有动过。
在教学《天鹅的故事》这一课时,周老师、白老师领着学生与文本对话,咀嚼字词句,感受文字背后的内容,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去理解情感,感受情感,体验情感,从而达到感其情,悟其理,化其神。
1.咀嚼字词句,感悟文章内涵
本文篇幅较长,我们抓住故事叙述中有两处重点语句,即,两处对老天鹅舍己破冰场面的描写。这两处语句,词句内涵深刻,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来讲,一时之间较难理解,白老师采用了指导学生“读——感悟——感情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读采用了多种方式:个别读、自由读、齐读等。此外,还让学生在多种形式读的基础上,进行批注圈划关键词句,帮助理解老天鹅的勇敢奉献精神,斯杰潘老人为什么后来不开枪。从而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感情朗读。读写老天鹅舍己破冰的语句,要读出赞美、敬佩的语气,要读出他心灵所受到的震撼,内心的感动。
老天鹅破冰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最震撼人心的一段文字,白老师抓住“腾空而起”“重重地”“像石头似的”词语,让学生体会老天鹅的坚决、勇敢、奋不顾身,以血肉之躯撞击冰面。两位老师让学生反复诵读,走进文本,深入文本世界中去感悟、品味和探究。
2.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挥想象
当学生读到老天鹅用自己的翅膀扑打冰面这一壮观的场面时,我引导学生在充分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进入文本,大胆想象,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这么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生命在一次、两次、无数次地扑打冰面,你会对它说些什么?你又会怎么做?”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流露出对天鹅的敬佩之情。这样,让学生把对文本的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适时激发学生的再创造。
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由于小学生的表演欲极强,由于学生喜欢带有故事性的课堂,小学阶段的此类故事性课文恰好能满足孩子这个愿望。因此教师可以适时地为学生搭建一个让学生展示自我的表演舞台。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再创造性地复述这个故事,也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本次课,白老师引导同学先小组说,再全班交流。先后几位同学,说的越来越能突出老天鹅英勇破冰和天鹅群齐心破冰的场面。
总之,在故事性课文教学中要让学生领略故事简洁、朴实,体会表达深刻道理的语言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述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
三、小学故事类课文基本教学流程
在此次专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出故事类课文的教学特点。它应立足与我们以前研究的一般记叙文教学,完成好字词句章的学习,进行好听说读写的训练。最具特色的应该在“说”上下功夫。读懂课文是如何“说”故事的,训练我能怎样“说故事”。
初步总结为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一)依题激趣,导入新课(一般把题目的事物作为主要的激趣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梗概。(概括故事主要内容,随之完成认识生字新词及读通课文的任务)
(三)精读课文,理解故事
(四)总结反思,体会道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的引伸意,感受做人做事的道理)
(五)口述故事,创造表达。(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篇:故事类课文的教学研究
中年级童话、寓言、神话故事类文本教学
策略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类的文本。这些文本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感人,因此,它们深受小学生的喜爱。
一、故事类文本的基本教学流程 在此次专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出故事类课文的教学特点,它应立足与我们以前研究的一般记叙文教学,完成好字词句章的学习,进行好听说读写的训练。最具特色的应该在“说”上下功夫。读懂课文是如何“说”故事的,训练我能怎样“说故事”。
初步总结为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一)依题激趣,导入新课(一般把题目的事物作为主要的激趣点)
(二)读故事,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梗概。(再读故事的基础上,概括故事主要内容,随之完成认识生字新词及读通课文的任务)
(三)讲故事,精读课文,理解故事(通过字、词、句、段、篇的训练,让学生能理解文章内容)
(四)总结反思,体会道理,并能进行演故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的引伸意,感受做人做事的道理,并且能够演出来)
(五)写故事,口述故事,创造表达。(激发学生兴趣,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二、故事类文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一)故事类文本的共同点
故事类课文,其实没有准确的定义,也没有什么科学的划分,我们权且认为是内容具有很强故事性的课文,或者说内容就是讲一个故事的课文,或者说内容就是讲述一个故事的课文,但这些课文又有一些共同点:
1.情节单一。故事类课文一般主题集中,情节单一,内容富有情趣,学生喜读、爱读、能读
2.结构简单。这些故事结构比较 简单,一般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也没有多少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交代清楚,一目了然,便于学生阅读。
3.形象鲜明。故事往往重点刻画一两个人物,人物的性格特点非常鲜明,(二)故事类课文的不同点
故事类的课文由于题材与体裁不一样,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1.概念不同。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常采用对自然物作拟人化描写的手法,情节曲折神奇、生动浅显,以适应儿童心理爱好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用简单的事实表现较深刻的道理的带有劝喻、讽刺意义的小故事。它大多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和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马克思
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它反映出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性的理解。
2.产生的时间、起源不同。
童话最初也是群众集体创作,在民间流传。而成为文学的童话,中国始于辛亥革命时期。其时有孙毓修等编纂的童话集多种。当时对于童话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认为它无非“儿童的话”。真正赋予童话新的内容,培植、鼓励童话创作使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的是现代作家郑振铎。西方童话比中国略早。十九世纪中期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颇受读者的青睐。
寓言的产生比神话略晚。它是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对社会的认识已逐渐深化时产生的。它是人类自觉的以自己的认识对社会种种形态进行艺术加工。最初它来自于群众的集体创作,后经过文人收集,提炼形成优美的文学作品。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寓言发展最为兴盛,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著名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神话是“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它的创作与远古时代人民争取生存、向自然力抗争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他们认为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都有一个神在指挥、控制着。于是在他们心目中,一切自然力都被他们的想象形象化、人格化了。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自己心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出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最早的神话。它是远古人民对自然界的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反映人们对自然界的虚幻而有趣的认识。在中国古书中,如《山海经》、《淮南子》保存了不少神话故事,外国神话较有名的如《荷马史诗》等。
3.特点不同。
童话常常赋予无生命的东西以生命,大多涉及超自然因素的神怪鬼灵。童话中的形象时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极大的夸张性。
寓言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往往用虚构的手法将动物或其他自然物拟人化。
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远古人民的认识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是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们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根据原始人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与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而想象出来的。一般说,神话的创作基础是现实的,神话的创作方法是浪漫的。
三、故事类文本的教学策略:
(一)童话的教学策略
在童话体文章的教学中就不能以简单的课文分析、乏味单调的认知活动作为课堂的主要形式,因为这样容易忽视学生内在的对文学形象感知、体悟与理解的心理过程,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本身的理解,而且使其不能获得真正的文学美的熏陶。提出童话课文教学的主要策略。
1. 引发想象 童话常常采取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营造浓厚的幻想氛围。所以,童话的文本分析在兼顾语文基本的字、词、句、篇的同时,应该着重于童话的幻想性在人物、情节、环境等叙事文学要素上的反映和体现,关注童话如何通过幻想手段实现对现实生活的表现、审视和评价。如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四次擦燃火柴的情节(面前出现了温暖的火炉、香喷喷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在了解内容、学习语言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还可以抓住适合展开想象的句、段,引导学生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如教学《七颗钻石》,可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在头脑中想象钻石变化的样子,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还可以根据情节的发展,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如可设问:“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为什么要写这些变化?”学生的合理想象,既能丰富对童话内容的理解,又能加深对童话思想意义的认识。
2. 理解寓意 理解寓意是童话课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寓意理解的主要教学思路是:
(1)从分析故事情节中揭示寓意。如《小蝌蚪找妈妈》《丑小鸭》《七颗钻石》《去年的树》《渔夫的故事》等课文。
(2)从分析人物语言中揭示寓意。如《小壁虎借尾巴》《自己去吧》《酸的和甜的》《陶罐和铁罐》等课文。
(3)从分析关键性的词语中揭示寓意。如《酸的和甜的》《我是什么》《小鹿的玫瑰花》《巨人的花园》等课文。
3. 学习语言 童话的语言浅显、生动,保持了口语的特点。这对于发展小学生的语言有着积极的作用。
(1)听说。听故事是每个小学生都喜爱的一项活动。学生在听故事时,个个聚精会神。在开始教学时,可以让孩子质疑激趣,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激活思维,产生兴趣。如教学《春雨的色彩》《美丽的小路》《地球爷爷的手》《风娃娃》《巨人的花园》等课文时,都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课题产生质疑,然后再听教师惟妙惟肖的讲述。通过这一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最积极的态度去迎接这个童话。“说”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说比听更能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它让学生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低年级的童话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在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学生以读、说为主,通过读、说促进感悟。
(2)朗读。朗读是学习、吸收语言的有效办法。童话的朗读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教师的读。教师以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言为学生读童话,充分展现文学的语言美以及蕴涵在语言之中的情感美。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以真情牵引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二是学生的读。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读,读那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段落,读出狐狸的狡猾、大灰狼的凶狠、小白兔的活泼、老牛的善良等。读的过程应是语言、情感与思想和谐交融的过程。通过这样足够量的言语实践,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品味并实践文学语言的情感美与形式美,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朗读童话,要用接近口语的语气,速度放慢一点,要读得亲切,表达出应有的情感。有些童话,还可以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朗读中,受到教育,学习语言,提高朗读能力。
(3)复述。由于童话是故事类文体,又保持了口语的特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口头复述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如《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与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非常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口语特点。童话是富有幻想的故事,因此可启发学生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又如《去年的树》一文中的四次对话,有情节、有想象,课堂教学时可以安排“复述”的环节。一般认为,童话是训练学生复述能力的好文体。
(4)习作。童话的幻想趣味及情节的离奇曲折会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设计,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冲动,寻找特别的习作角度,变换写作的形式,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童话教学中“写”的三种主要方式如下:
一是“仿写”。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就接触到不少课本里的童话故事,这为写的训练提供了模仿的机会。如可以以《小壁虎借尾巴》来仿写《小兔子借耳朵》。同时,也可以借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书、卡通片来仿写。情节可以有所改动,但要把事情的四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清楚。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础中上的同学就能利用掌握的知识开始自编一些童话了。
二是“改写”。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述学习的童话,然后鼓励学生对童话进行改写。指导学生在复述童话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去改写童话。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发展的“敏感期”,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让学生尽情展开想象,大胆想象,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例如,鼓励学生给童话改写结尾,更改人物的角色,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写童话等。通过这样的改写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是“续写”。一位教师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充分利用文本,设计了两个想象习作练习,要求学生通过对故事的解读,进行角色的换位,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他们内心的感悟。一是在丑小鸭被迫离家出走时,给家人写一封告别信。二是在丑小鸭变成天鹅之后,写一封报喜信。然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续编童话故事。续编童话故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失为童话教学的好方法。
4.个性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童话内容和寓意,使他们能通过语言、透过形象认识到童话所传达出的文学意蕴。与此同时,逐步养成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生活的习惯。在引导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力求“导而弗牵”,不可轻易框住学生的思维,强求统一答案。首先,文学意蕴本身就具有丰富性的特点。面对同一篇作品,不同的心理基础与生活经验会导致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读,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也就不同。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应仅停留在教材本身所传达出的文字信息上,而更要关注学生可能获得的那些触及其精神生活的更为本质的东西,这才是更有价值的东西。其次,教学的终极目的也不是答案,而是发展。正如皮亚杰所说:“智能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能,而不是储存记忆;是培养出智能的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学之才。”因此,要鼓励学生发表具有“个性”的独立见解。
5. 多样训练 小学童话教学,除了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外,还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1)辨。童话最基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幻想、虚构,教学时要处理好幻想与真
实、虚构与现实的关系。要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恰当引导分清幻想、虚构部分和真实、现实部分。如《小壁虎借尾巴》写小壁虎想借尾巴是虚构的,写动物的对话是虚构的,写妈妈告诉小壁虎的话也是虚构的。但写小壁虎能到处爬是真实的,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是真实的,还有小鱼、黄牛、燕子等尾巴的作用也是真实的。这样,不但引导学生领悟了童话的特点,而且可以培养其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比。把原作与课文进行比较。原作在成为教材文本的修改过程中可能会丢失一些具有幻想艺术特殊趣味的细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童话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价值。在教学准备环节或教学结束后安排课文与原作的比较阅读,对学生理解作品有积极作用。
(3)演。带有幻想性的童话对学生有天然的吸引力,各个年级的学生对根据课本内容开展戏剧表演有强烈的兴趣,在复述甚至自编台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完成对童话角色的分析和体验,进而深入理解童话作品的内容与表现艺术。童话因其故事的生动有趣、语言的丰富多彩而深深吸引着学生,童话又往往以拟人的手法来叙述故事,使得学生对其中的故事倍加喜爱。前面的读,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只有演,才能使故事情节、故事语言、故事寓意得以内化。在童话教学中,可以适时抓住学生的热情,让他们试着把童话演出来。澳门的一位教师就是引导学生在课本剧的表演中学完《去年的树》的。
(二)寓言的教学策略:
1.充分感悟寓体,让认知得到升华
寓言是通过角色出人意外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要儿童能概括出寓意,就必须充分地感受寓体形象,再现寓体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看到寓言中的角色。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画面展示来创设寓言情境,在儿童进入情景之后,可通过扮演角色来强化情境。还可以通过抓关键词句感悟形象。如《揠苗助长》可以抓“巴望”,形象体会农夫内心的焦急;抓“一棵一棵”,具体体会农夫的“认真”。通过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比较、深入揣摩,农夫荒唐可笑的内心和行为得以充分展现,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
如教学《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通过扮演角色,引导学生体验乌鸦眼睁睁地看到狐狸把自已嘴里的肉衔到洞里去了的极其懊恼的情绪,得出不该听狐狸奉承自己的花言巧语的判断,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乌鸦错在哪儿,狐狸狡猾在哪儿,从而揭示出“不能听别人的讨好奉承的话”的教训,这样揭示寓意,学生的抽象思维活动伴随形象、伴随情感进行,得出的概念也才是有血有肉的,寓意才能真正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
2.抓住关键词句,给概括寓意一个台阶
多数的寓言故事,总是由一种思想或行为造成了某种不良后果。从故事的发展中,我们得出了教训,受到了教育,说明了道理。因而,抓住故事中的变化,抓住变化过程中的关键词句,也可以给学生启示,从而引导学生从感性的事件上升到理性的推而广之,完成思维的提升,实现寓意的理解。
《守株待兔》一课,故事非常短小,但是要让学生理解到“种田人是存在侥幸心理,把偶然当成了必然。”这样的深刻道理还是比较难的。一位教师在教学时这样
设计,取得了异想不到的效果。在引导学生了解了故事,进行了讲故事的练习之后,老师巧妙地抓住了“一天,每天,整天,一天一天”联系故事来思考。学生很快地理解到了——这个种田人是把“一天”的事情当成了“每天”都可能发生的事,所以,结果一无所获。寓意就在理解几个词语之间的联系的过程中,迎刃而解了。
3.展开想象的翅膀,从现象走近本质。
在寓言故事中,作者常会有意或无意地留下一些空白,这就为给读者提供了很好的想象空间。如《猴子煮瓜》这则寓言最后以猴子的一句话结尾:“为什么听别人的意见,有时对,有时就不对呢„„”这里就是一个空白处,老师在教学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想象:谁能解答小猴子的疑问呢?又如《渔夫和小鱼》这则寓言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渔夫把小鱼带回了家,可小鱼还是不想死,带着最后一线求生的希望再次请求渔夫,他会怎样请求呢?结果又会怎样?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合理地利用这些空白,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使学生对寓意能有个性化的理解。另外,寓言故事一般都写得比较简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简单的故事进行扩写,也能起到启迪思维、加深寓意理解的作用。
4.多元化理解寓意,让思维走向开放
我们在教寓言时,总是沿着既定的思维方向,想以最快的速度来达到明白寓意的目的,学生思维稍一偏离,马上制止,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只有在个性的充分发挥,多角度的对比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在自己安排好的直线思维中前行,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思维,特别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其实“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应该站在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高度,多元解读文本,《扁鹊治病》这篇寓言,从蔡桓公的身上,我们分析出:刚愎自用、太过固执就没有好的结果;还可以读出应该防微杜渐,把“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否则,它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严重。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故事也同样有不同的解读,我们可以从“飞卫”的角度来理解,即严师出高徒;可以从“纪昌”的角度来理解,即学习一项本领,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还可以这样理解,只有把一个个的小目标、阶段目标看大,做好,才可以更好的接近大目标,实现大目标。当然学生理解到这一层次是不容易的。教师就应首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有多元解读教材的功夫和能力,这样教学的过程中才可以因势利导,顺学而为,在学生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助学生“一臂之力”。
(三)神化的教学策略:
1.抓朗读,促想象,感受神话的神奇。
对于神奇的一切,儿童都有好奇心。神话的神奇正迎合了儿童的这种心理。在执教过程中,应顺应童心,和儿童一起经历神奇,获取一种神奇的神话体验,表露自己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和儿童年一起分享神话的“桃花源”。神话是属于梦想的,如《盘古开天地》,关于创造天地的想象。天地未分开以前,宇宙是混沌一片的,这混沌的一片,并没有天,也没有地,而盘古,用自己的生命和意志,劈开了这混沌的宇宙,形成了天地,他做了前人没有做也不敢做的伟大的事业。如果说这样的事业,不属于创造,那么天地之间,还有什么是称得上创造的呢?梦想给了儿童诗意,也给了他们自由,儿童是以神话为主体材料进入他们自由的想象王国了。因而,孩子们有如此精彩的想象,是因为神话为孩子们提供了灿烂的梦想天地。从学生的精彩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了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盘古的创造精神,对神话这一特殊文学样式的浓厚兴趣。这一让孩子们自由飞翔的教学环节,相信会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热爱神话的种子。
让孩子通过仿写来激活想象,属于比较外显的想象训练。事实上,在本课书的教学中,想象是贯穿在课堂始终的。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想象的另一个策略,就是有感情朗读。大刀赵六先生在评说此课的时候,指出:“张老师意识到了神话应该用想象的方法来教,教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想象,但在操作过程中又回到了阅读课上习惯了的语言文字的赏析上去了。看来,这种意识的得来主要是靠张老师的直感,缺少学理上的自觉。”
表面上看,上述诸多环节,确实在“赏析语言”。但,细细追究,“赏析”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想象的。语文学习活动,没有纯粹的“想象”与“赏析”之分。如教学中,教师让孩子们“将盘古抡起斧子”中“抡”改为“砍”这个细节,表面上看,是在品味“抡”这个词语;事实上,学生脑海中,是存在着画面的。如果学生脑子中没有出现“盘古抡斧”的图像,他们是不可能准确地说出“砍”字不合适,而应该用“抡”字的。
可见,有时候,“赏析”需要“想象”来激活,“想象”能促进对语言的“赏析”,“赏析”能进一步引发“想象”。在本课教学中,“想象”与“赏析”,通过“朗读”这一手段,较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如前所述,在《盘古开天地》的教学中,“感情朗读”与“想象画面”,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离开想象的朗读是不存在的。朗读指导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还原画面的过程。很难想象,一个想象力贫乏的孩子,能很有感情地读出文本的韵味?从本质上说,想象是“入”,朗读是“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言:“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批文入情,情动辞发”。在此段教学中,我通过营造各种情境,想象激发、入境体验、情境演示等策略,让学生浸淫在神话的情感磁场中,感情朗读才能更加表情达意,形神兼备,神话的无穷魅力才能得以领略。
2.抓复述,促迁移,再现神话的神奇。
“成年人写的神话是幼稚的,只有经过儿童的再创作,这些神话才能成为真正的神话。”(荣格语)儿童在课堂上的对话再现了神话真实的情境。课堂上教师就应该抓住神话的特点,让课堂充满神奇的诱惑,让创造得到延展,让灵性在神话的世界,让神话与儿童天性之间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亲缘关系”,使他们好奇心与追求光明、追求不平凡事物的天性得以张扬。
因此,在神话的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诱惑”儿童,让他们参与神话故事的重构,让他们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神话故事。
3.抓语言,细品读,领略语言的精妙。
神话题材的课文因富于神奇的想象而充满着魅力。而这魅力,一方面有赖于想象,另一方面,更有赖于语言的“诗性”。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往往着力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而忽视了语言表达的“诗意”。因此,教学中要透过对语言的品析,引导学生关注神话人物是如何被刻画的。老师的语言除了感情投入之外,更需要理性的介入。
《盘古开天地》一课,有这样一句话“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课文中 “渐渐”、“缓缓”、“慢慢”、“逐渐”,都表示速度慢,时间长。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内涵——天地形成时间之漫长,盘古开天辟地之艰辛,都蕴含其中。我在教学此课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这些意思相反的词语放在上下半句里,读起来特别的有味道。来,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有滋有味地齐读)
师:其实,这句话中,还有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大家发现了吗?
生答略
师:缓缓和慢慢既然都是速度很慢的意思,那么能不能将句子这样改: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缓缓下降,变成了地。
你觉得这样改好吗?
生答略
师:是啊,重复了,读起来感觉就不好了。其实啊,在这篇课文里,表示慢的词语还有,请大家到课文里找找。
学生找到“渐渐”“逐渐”
师:大家找得很好(教师把带有表示“慢慢”意思的全部语句子打在屏幕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读着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作者写文章很注意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生:我还感觉到天地分开真的很不容易。盘古很艰辛!
„„
教学中,教师因为注意了挖掘独特的语言现象,领着孩子们反复朗读,让他们读得有滋有味;在反复读的基础上,孩子们很自然地领略并发现了对偶句的魅力;尔后的词语品析,孩子们通过对比朗读,感受和洞察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老师巧妙地将内容的理解、语言的揣摩、情感的体验,都融合在了一起,达到了“到课文中走个来回”的效果。正如 潘新和 教授说的“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法门的。”
总之,在故事性课文教学中要让学生领略故事简洁、朴实,体会表达深刻道理的语言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述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
第五篇:历史教学方法尝试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尝试
李永锋
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维,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上历史课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谨此罗列,以求抛砖引玉。
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 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此外,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改革和革命),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
构成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座标。我上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比如讲到世界某段历史时,我就问:“这时的中国怎么样?”,公元1—2世纪,西方有个罗马帝 国,东方有个东汉帝国,不同的是前者是个奴隶制帝国,后者是个封建制帝国。讲到现在的“中东和谈”,就说一说犹太人的苦难历史、现代的几次中东战争,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曲直,并介绍一些书目让学生去借阅。这种点面交叉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历史课的教学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有人也许会认为这样做,上历史课会离题,扯得太远了。其实不然,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问题,是符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的;其次,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也感到比较困惑,如果我们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讲解,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
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之融汇贯通。为此,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厚实的知识基础。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我们教育界有一句老话叫“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所以,教师平时知识的积累是很重要的。我坚持看书学习,特别是注意收看电视新闻、专题报道,阅读报纸杂志,以扩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上课时补充一些教材之外的材料。我或做索引,或剪报,或抄录于卡片和笔记本,或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作业做得好的我也保留下来。我把这些资料归纳分类,使用起来很方便,讲问题就感到左右逢源,轻松自如。可见,教学者,欲教必须先学,作为教师,应该教到老,学到老,教学相长永远是个真理
多年来的历史教学改革试验告诉我们,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其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兴趣。而兴趣存在于思维和探索中,存在于收获和成功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为其创设探索的问题,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
“问题”是指学生迫切希望获得解答的关于历史教学内容的疑问。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新奇未知事物刺激下学生形成认识中突然提出问题或接受教师提问,产生解决此问题的强烈愿望,并作为自己学习目的的那样一种情境。1.利用导言,创设总的问题情境
每节课的导言给学生的印象很深,甚至会决定其对本节课的好恶感。有经验的老师都很重视导言,充分发挥前因效应的积极作用。他们总是要设几个饶有趣味的话题,在学生面
前展示将要发生的情境。由此把学生带入新的知识天地,通过一系列或熟知或陌生的故事,让学生产生一种求真、求实的欲望,创设一个总的问题情景。2.精心设计,创设具体问题情境
思维发端于问题,又通过问题来展开,始终和一定的问题相联系。在教学中不断用有趣的问题为教学过程引路,创设覆盖每一课,特别是每一具体事件的情境。问题的情境由问题的背景与问题的体系系列共同构成。问题不断指向着认识活动的远近目标,推动着学生认识活动的发展。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从介绍典型而新奇的事实入手,引出的问题最生动,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最能引起学生的思维。3.引导学生,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质疑提出问题,把创设问题情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两个好处,一方面能为教师带来宝贵及时的教学反馈,为学生提供更切实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兴趣向更深层次发展。因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从无到有,不断增强,必然引起兴趣的自我强化。
4.注意策略,灵活设置问题情境
设置问题情境的策略可用下面几种:⑴、提出一个对学生有意义的问题。学生不能或很难运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只有学习新课后才能解决。⑵、根据学生对某一学习对象认识上的差异(正与误、深刻与肤浅),挑明矛盾,摆出对立的两种看法,要学生作出选择,并述说理由。⑶、结合时代背景讲述历史人物当时遇到此问题是如何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带当
年历史人物思维的情境之中。
5.组织交流,创设讨论、争辩的情境
这是一种由讨论题和学生发言的评价构成的问题情境,能造成紧张而热烈的学习气氛。但只有比较复杂,学生普遍投入思考,而个人智力又难以胜任的问题,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讨论与争论。
6.讲求落实,创设实践的问题情境
历史作业是学习历史的主要实践活动。历史作业的活动内容与形成要新颖,尽量用多样化的题型来代替机械记忆题,让学生参与这些题的编拟。这样,学生在作业和训练中也有创设问题环境的主动权。
问题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具体目标的认识需要,形成暂时兴趣。要想学好历史这门学科,就必然把暂时兴趣转化稳定兴趣,这就需要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情境。
二、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情境
所谓“成功的情境”,即能使学生成功的学习,使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获得满足,从而体验到历史认识活动的快乐,感受到“自我发现”的愉快情境。1.强化感知,浇铸成功的基石
感性知识既是问题情境的基础,又是成功情境的基础。为了使学生直接地、间接地感知到全部所学历史知识,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要做必要的直观教具(模型、图表);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制作课件,优化活跃课堂,而最不可少的是教师形象生动的直动描述。通过以上一些活动使学生的理性认识建立在坚实的感性认识基础之上。2.教给方法,掌握成功利器
教给方法,最根本的是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要教会学生注意积累感性知识,并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要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结构;要教会学生理清分析问题的思路,学会从比较中抓特性,从联系中综合分析出共性。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容易通过独立思考,进行成功的学习。
3.传授真知、构筑成功支柱
真知是通过深思熟虑、融会贯通了的内化知识。教给学生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系统,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起合理的认识结构。传授真知关键在于抓好“双基”教学。因为双基是在以后的学习中反复运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它们是进一步成功学习的基础,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因此,教师要做好整体构思和安排,针对学生的知识准备状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精心组织教学过程,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学好重点知识,力争突破难点。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把握主次之分,关键所在。
4.引导参与,架设成功桥梁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实践证明学生学习上是否成功在于积极参与教学的程度。我们正在进行“启发-讨论-素质教育”式教学法试验,用富于一定结构的感性材料和具有一定包涉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堂学习活动;阅读教材,相互议论,质疑问难,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则辅以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在教师统一指导与学生群体活动的交替进行中,使教与学都成为即时可控过程,学生和教师随时主动调节行为,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主人。5.及时评价,激励成功斗志
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有利于学生本人改善学习行为。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最好水平,巧用分数杠杆,让努力掌握了最基本内容的差生得到及格以上的分数。教学过程中具体帮助学生学会与提高积极性同步进行。在为积极上进的学生设“进步奖”,在鼓励探求的同时,还要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设置一些易于解答的梯度题,帮助他们沿台阶去解决基本问题乃至稍难题。使这类学生有表现他点滴进步的机会,并及时予以肯定评价,以不断唤起他们成功的斗志。
问题的情境与成功的情境互为条件,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两种情境反复呈现中形成和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