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0

时间:2019-05-15 11:2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0》。

第一篇: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0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

内容提要:李白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继承并发扬了自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把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峰。其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激荡而奔放的情感,主观色彩极强,诗歌中想象和夸张令人惊心动魄。这是由盛唐时代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造就的,也与李白独特的身世经历有关。同时又因为李白善于吸收和借鉴前人优秀遗产,且具有创新精神。盛唐文化,孕育出了无数的杰出诗人,李白无疑是其中最具个性特点的天才诗人。读他的诗歌,我们既会很快被他那种兴发无端的澎湃激情所感染,又会为他那奇诡宏大的想象力所深深折服。他总是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常常利用丰富的想象、联想,大胆积极的艺术夸张以及畅达的语言来营造出独特的意境,从而也形成了他诗歌独有浪漫主义特质。

关键词:李白 浪漫主义 表现手法 艺术特色 成因

他的诗歌上承屈原,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把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峰。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他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他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

一、李白诗歌浪漫特质的形成

1.时代风尚的影响,形成了他颇具时代文化精神的审美情趣

李白的一生,主要活动是在玄宗、肃宗两朝,这是唐王朝由全盛转入衰落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而他的少年、青年和壮年时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正是唐朝的鼎盛期。在诗歌创作方面,诗人们的作品都具有这一时代的共同风格和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它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

李白的诗歌,正是这“盛唐气象”诗歌中的突出代表。他的诗作,大多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庐山谣》)“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他虽然也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诸如“愁疾”、“愁颜”、“愁心”、“愁发”、“愁肠”,但我们总能感到他的愁来得有力、来得气派。正如他的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显示的是强者之愁,在愁中有一股浩然奇气。

李白平生浪迹天下,而大起大落的身世遭遇又使他广泛接触了生活的各个层面。他的鲜明的个性是在充分吮吸时代气息的基础上形成的。李白自年轻时就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范传正《唐右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他具有很强烈的任侠作风:尚武轻儒,脱略小节,轻财好施,豪荡使气。年轻时“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接济之”(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喜豪饮纵博,又精于骑射。他不屑于走一般士子由科举入仕的常轨道路,而希望一举成就大业。他又不无虔诚地求仙学道,采药炼丹,独孤及说他出门的行装是“仙药满囊,道书盈箧”(《送李白之曹南序》)。甚至,他还跟随山东尊师高如贵受道箓,履行了正式成为道教徒的仪式。他对排难解纷的策士颇为倾心,有纵横家的气派,崔宗之说他“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赠李十二白》)。《新唐书?文艺列传》也说他“喜纵横术”。总之,“志尚道术,谓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而上述各个方面,又正是盛唐时代社会习尚和文化精神的显著特征所在。可以说,是盛唐气象,孕育了李白这位狂傲不羁的诗人,而他,又以超脱世俗的人性智慧,谱写了盛唐的最强音 2.独有的身世经历,造就其独有性格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此时,在地广人稀的异域游牧民族中,李白家族已顽强生存了一百多年,已深深被异族血液所渗透。五年的异域生活,給幼年的李白影响是巨大的。李白的血液里,涌动着胡腾舞的音乐、宝蓝色的幻思与琥珀般的酒色,涌动着中古时代西域文化的热烈、激情、豪放及其神秘的瑰丽。李白一生从蜀中出游,入楚,入鲁,到大唐各地,栖隐求仙、交游,过着四方游历的生活,与家族的百年漂泊、幼年的异域生活息息相关。正是四处漂泊,四海为家的游牧生活,和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文化冲撞揉合后,才形成了李白酷爱自由、洒脱飘逸的天性,清风朗月般纯净的心境。

五岁那年,李白随全家内迁西蜀陇叶,良好的家境,父母的期盼,严格的家教,使他得以“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由于朝廷崇道形成热潮,蜀中道教盛行,李白深受影响,他“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十八岁师从赵蕤学纵横术,从小受儒、道、纵横三家影响。从少年时期,就有建功立业的功名心,“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又有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玉真公主馆苦雨》),“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翰林读书言怀》)。他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不愿走科举入仕之路,而寄希望于“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这几近完美的而又矛盾的理想,迫使他在青年时代时,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大江南北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充实了诗人的性情人格,陶冶了他的心灵世界。他在洞庭湖流域成家结婚,在长江中下游混迹渔商,在扬州散尽数十万金,无论是隐是仕,他都充分吸取了各地经历中的种种精彩来作为他的诗料,因此,在他诗中,西域的异族风俗,荆楚的浪漫风流,吴越的清丽品质,齐鲁的慷慨之气,加上前面所说的蜀汉的诗书教养,融为一炉,从而形成了他诗歌独特的豪迈奔放的浪漫主义特色。3.对前代诗歌丰富遗产的继承和发扬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最鲜明的一位。他特有的雄奇、飘逸、真率、自然的风格,是在广泛地学习、继承并发展了《诗》、《骚》、汉魏乐府以及文人创作的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他所继承的传统,首先是楚辞和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他受屈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发扬了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也继承了屈原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象熔铸神话传说,大胆地幻想夸张,重视民歌遗产等方面,他都和屈原完全一致。就具体作品来说,如《远别离》、《梁甫吟》、《梦游天姥吟》乃至《蜀道难》都在精神面貌以及题材、构思、句法的形式上和屈原作品有接近的地方。如《古风》第十九首:

西上莲华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在幻境中充分表现现实与理想的对立,把丰富的现实生活感受寄托在幻境之中,在惝恍迷离的幻觉形象中表现出清醒的抗争意识和热情,这是对屈原诗歌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他对汉魏六朝文人作品也很认真学习。他称赞建安诗歌,称赞阮籍、陶渊明、谢灵运、谢兆、鲍照的话,屡有所见。李白把汉魏以来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和生活实感结合起来,娴熟地掌握了传统文化积淀的意蕴,在妙手偶得之间留下了令人咀嚼的隽永韵味。例如《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中的“浮云”、“落日”,既是眼前景,又是古诗中有着特定情感内容的比兴意象,意谓游子一去如浮云飘泊无止,故人惜别又似落日依依,缘情布景而不留凿痕。又如“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首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和时辰,又用“云”和“雁”的意象喻指离别和远行。此外如“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游南阳清泠泉》)等等,也无不在传统意象和生活实感的统一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仿效、化用这些诗人的诗篇和诗句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可以说,没有对遗产的认真学习,李白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李白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浪漫主义风格

一、生动的比喻和奇特的夸张李白反映生活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他常常采用奇特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把诗写得气势奔放,感情浓烈而又迷离惝恍。我们不妨从如下诗句中来体会他的诗歌所带给我们的种种不同寻常的感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大家非常熟悉的《赠汪伦》,后两句抒情,用常得奇,把汪沦送李白的情谊比作千尺深的桃花潭水,桃花潭水实际并不深,可这里作者却夸张的写作了千尺之深,“一是‘不及’一词用得好,表明情深无限,人们想象有多深就有多深,实际上也是深得没有底。”②“二是‘桃花潭’这个意象选取得好;桃花之火红热烈,潭水之清澈澄净,用来比喻友情,给人以美好、温暖、纯清之感。用来比喻的物象跟被比喻的情感之间,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③这首诗又非常质朴平实,更显得情真意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发端的这两组气势磅礴的排比长句,好似挟着天风与海雨般向读者迎面扑来。黄河源远流长,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滚滚东去。如此壮丽的景象,绝非肉眼可以穷极,这显然是作者的夸张。以不可阻挡、奔腾而下的黄河之水来兴起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的吟咏。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那么“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是一“朝”一“暮”之间短暂的过程,人生本来就很短暂,这里把本来就短暂的说得更加短暂,与前两句相比,可以说这两句是“反向”的夸张。这个开端可谓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将进酒》的篇幅并不长,可是却五音繁会,气象非凡。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大胆的夸张手法无法分开的,而且诗中多次用到巨额数目字,例如:用“会须一饮三百杯”来显示其酒量之大;用“与尔同销万古愁”来表达其愁苦之深。还有“斗酒十千”“、千金裘”等等,所有这些描写,都表现出豪迈的诗情,极尽夸张之能事,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因为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这样的诗句却又绝不会给人空洞浮夸的感觉,显得那样的真实而自然。“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第一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这本是不可能的。这里诗人实际是以高度夸张的笔调抒写自己无限苦闷的愁怀。在李白的眼中,长江,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黄河,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并不高峻的天姥山,却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未必真有那么险峻的蜀道,竟是“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这些大胆奇特的夸张,使他的诗句气势磅礴,惊天动地,非同寻常,令人读来荡气回肠,却又全不见其锤炼之迹。李白实不愧称之为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丰富的想象李白诗歌的另一重要成就是他的丰富和惊人的想象力。他的诗可以说是纵放自如,想落天外,上天入地,真幻参杂。奇特的夸张,瑰丽的色彩,神话故事,轶闻传说,熔铸于他的诗篇当中。然而他的诗句又不假雕饰,飘逸豪放、雄奇洒脱。“他的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④在诗人的笔下,奇伟的群峰,奔腾的江河,飞泻的瀑布,崎绝的蜀道,都是那样的壮美,那样的动人。仍看“飞流直下三百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诗人通过丰富的联想,运用夸张形象的比喻,将那条从极高处凌空而下的瀑布描绘得格外雄伟壮观。诗人觉得第一句的夸张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把人带入了梦幻之中,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再看《蜀道难》:“„„噫吁呼,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这首诗是李白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也是最能体现他诗歌雄奇奔放风格的名篇。作者将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与神话传说紧密结合,再现了蜀道峥嵘、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也给诗增添了神秘奇幻的色彩,读来令人心潮激荡、赞叹不已。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如《:梁甫吟》、《古风》“西上莲花山”分别通过幻想方式来表现自己在长安受到谗毁和安史叛军对中原地区的蹂躏《;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则借助于神话传说,构造出色彩缤纷、惊心动魄的境界。他的诗中,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往往是融在一起,实在是让人感到惊奇。

三、壮美的意象众所周知,李白的诗可谓是意象万千,人们熟知的有“月”“、酒”、“雪”等意象,然而能突出表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除了这些觉的意象以外,还有许多更加壮美的意象“,与诗作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有很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这些壮美的意象同样为他的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增光添彩。他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例如大鹏、巨鱼、长鲸,例如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这些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⑤在他笔下,咆哮万里的黄河,白浪如山的长江,飞流直下的瀑布,奇伟险峻的群峰,峥嵘惊险的蜀道,无不形象雄伟,气势磅礴,壮美非凡。例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声,白波九道流雪山。”“大江”“、黄云”“、雪山”等多种雄奇壮美的意象组合在一起,给人以一种崇高的美感。再如《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首诗写作者乘船出蜀远游楚地,在渡荆门时所见的壮丽奇幻的景色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由于写进“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而气势开阔。这些壮美的意象,有着振撼人心的气魄,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成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李白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诗人,生动的比喻、奇特的夸张、大胆的想象与壮美的意象,共同构筑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中所体现出来的飘逸、奔放、雄奇、壮丽而又豪迈爽朗的独特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屈原之后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他的这些浪漫主义诗篇读来无不令人称奇,将永远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注释:①程郁缀.唐诗宋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155.②③程郁缀.唐诗宋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119.④⑤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南开大学文学院多媒体中心.http://202.113.21:169.参考文献:[1]程郁缀.唐诗宋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文学院媒体中心.http:/2021.132.1.169.[3]邓魁英.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隋唐五代部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4.[4]罗宗强.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一、豪迈而奔放的气势

元稹说李白的诗歌:“壮浪纵恣 , 摆去拘束。”这正道出了李白诗歌的这种豪迈而奔放的 气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描写客观事物 , 表现出不可羁勒的力量。如诗人笔下的黄河: 黄河西来决昆仑 , 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

黄河万里触山动 , 盘涡毂转秦地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 9 2 —这里 , 黄河奔腾咆哮 , 冲决一切 , 呈现出不可驯服的形象 , 确有“落笔摇五岳”之势。

再如诗人笔下的长江和高山: 登高壮观天地间 , 大江茫茫去不还。《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天门中断楚江开 , 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门山》 举手可近月 , 前行若无山。《登太白峰》 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

庐山秀出南斗傍。《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这咆哮愤怒 , 一泻千里的江河 , 奇险挺拔 , 高出天外的峰峦 , 都表现出冲决束缚 , 追求 自由的不可阻挡气概。

(二)抒发主观感受 , 表现出强烈、炽热的感情。李白的诗往往直抒胸臆: 在黑暗的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时 , 渴望摆脱羁绁 , 腾风凌云 , 得到自由。他高呼: “大道 如青天 , 我独不得出。”(《行路难》)“摧残槛中虎 , 羁绁 上鹰 , 何时腾风云 , 搏击申所

能!”(《赠新平少年》);受诏赴长安时 , 他高兴万分:“仰天大笑出门去 , 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长安三年无所作为 , 最后又受排挤 , 他在诗中大呼:“时清不及英豪

人 , 三尺儿童唾廉蔺。”(《醉后赠从甥高镇》);他憎恨权奸 , 诗中表达清除权奸的愿望:“何

不令皋繇拥彗横八极 , 直上青天扫浮云。”(《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他反对安禄

山的叛乱 , 要求恢复祖国统一 , 就在诗中表示:“但用东山谢安石 , 为君谈笑静胡沙。”(《永

王东巡歌》其二);他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 就写下了“君看石芒砀 , 掩泪悲千古”的 沉痛诗句。

在李白的诗歌里 , 或爱、或恨、或兴会淋漓、或嘻笑怒骂 , 种种强烈炽热的感情 , 汇成 一股豪迈而奔放的气势 , 震动着读者的心弦。(三)句法变化多端 , 不受格律的束缚。

当时律诗正在兴起 , 而李白流传下来的诗歌中 , 七律只有十二首 , 五律也为数不多。这 并非李白不会写律诗 , 而正如清代赵翼所说 , 是“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 , 与雕绘者争长”。

他大量写的是乐府歌行和五、七言古诗。就是在这格律不严的情况下 , 李白也常常打破、突

破了一般的规定。表现在句法上 , 长短错落 , 变化多端。如“噫 , 吁口戏 , 危乎高哉!蜀道之

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等。尤其是当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 , 李白决不使格律束缚感

情 , 往往冲破格律的限制 , 出现一些散文化的诗句。如“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 玉山自倒非

人推。”(《襄阳歌》)“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 , 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江夏赠书南陵冰》)这样便于诗人抒发感情 , 正如宋代曾巩在《代人祭李白文》中说: “又如长江 , 浩浩奔放 , 千里一泻 , 来势犹壮。”

二、丰富而奇特的想象(一)丰富的想象。

李白诗歌中 , 有大量的想象 , 有的诗通首是想象。现实事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 然景物、梦中境界等等 , 在李白笔下 , 无不成为想象的媒介。通过这些媒介 , 诗人的想象突

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 任意驰骋。而这种任意驰骋的想象又是以现实为基础的 , 与现实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 , 让超现实的描写为更深刻地反映现实服务。《梦游天姥吟留别》正是这方

面的典型。诗人借助梦境 , 开展大胆的想象 , 描绘了天鸡高唱、海日升空、熊咆龙吟、霓衣

风马等超现实的想象 , 渲染了仙界的瑰丽和美好 , 映衬了现实的污浊和黑暗 , 表现了崇高的

— 0 3 —在联系 , 做到既大胆又不失确切。如: 黄云万里动风色 , 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后一句 , 诗人抓住远望江水波涛汹涌 , 如卷起堆堆白雪的特点 , 用“流雪山”来加以夸 张 , 就更突出了波涛汹涌的阔大景象。

四、形象而生动的比喻

在李白的诗歌中往往通过比喻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的形象。如用水比喻感情: 风吹柳花满店香 , 吴姬压酒唤客尝 , 金陵子弟来相送 , 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 , 别意与之谁短长 ?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乘舟将欲行 ,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抽刀断水水更流 , 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里可以看出 , 李白运用比喻 , 一是做到了形象: 感情本来是抽象的 , 而诗人用滔滔江 水或千尺深潭水来比喻感情 , 就把感情变成了可感可触的形象 , 鲜明地呈献在人们的眼前。

二是做到了贴切: 比喻与友人别情之长 , 绵绵无尽的流水正有长的特点;比喻友人送我深 情 , 千尺潭水正有深的特点;比喻愁情不断 , 抽刀断水正有不可断的特点。这都是用与被比

喻的事物有共用特征的形象做比喻 , 使比喻显得十分贴切。三是生动: 形象本身就具有生动 的特质。而诗人关于选择那些容易引起人的丰富联想的形象作比喻 , 就更加生动。以“抽刀

断水”比喻愁不可消 , 不仅突出了诗人的愁情 , 而且从“抽刀断水”的动作上 , 使人联想到

诗人那激愤的心情、豪迈的气概等等 , 余味无穷。

第二篇: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质

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质 考号:

姓名:

摘要:在中国的诗歌历史中,唐诗是诗歌发展的高峰。而李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是继庄子、屈原以后中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盛唐诗坛上一颗无与伦比的耀眼明星,他的光芒映照盛唐,映照了整个古代诗坛。” 他的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豪迈飘逸,“气吞万里如虎”,构建起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新高峰,其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文坛、诗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李白 诗歌 浪漫主义

豪迈飘逸

我国诗歌源远流长,当发展到唐代时,就如同奔流到海的黄河之水,云涛激荡,千帆逐浪,遍地风光。“唐人开阔的胸襟,不尽的语言”通过诗人的笔端得到了最大的舒展释放,“唐人轩昂的气宇、鲜活的风采”通过诗人的歌唱得到最大限度的演绎和凸显[1]。李白则是这诗唐帝国中最耀眼的明珠。他的诗以抒情为主,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奇幻,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屈原之后,他是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中吸取精华,加以锤炼而形成他独特个性的语言,他是屈原以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我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李白的诗歌今存900多首,诗歌题材广泛,以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杜甫这样赞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选自《寄李十二白二十韵》)[2];他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就是最好的写照(选自杜甫《春日忆李白》)[2];他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贺知章赞其为“谪仙人”。李白的诗作,不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其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李白诗歌总的特点,前人论述为“飘逸”。在中国古代美学范畴论发展史上,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正式确立了“飘逸”的审美范畴:“落落欲往 ,矫矫不群。缑山之鹤 ,华顶之云。”[3]“飘逸”呈现的是疏落不群 , 豁朗大度 ,矫健高举 ,不流于俗的审美品格 ,像王子乔在缑山乘鹤登仙 ,又如太华山顶上的云 ,舒卷自如 ,是生命赋予艺术品格的自由意象。杜甫评李白为“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到了宋代,王安石、苏轼、严羽都用“飘逸”一词来概括李白的诗风。如<<渔隐丛话>>引王荆公的话说“白之诗歌,豪放飘逸”,苏东坡也说“太白诗飘逸绝尘”,严羽则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可见,“飘逸”是前人公认的李白诗风的总特点。

而我认为,李白的诗歌还应该加上“豪迈”二字。因为读李白的诗歌,好像被一阵清风吹进了蓬莱仙境,铺在你眼前的是前所未见的雄奇景色,到处是壮美,遍地是奇丽,感受到的是高朗出尘,飘洒闲逸,胸无蒂芥,意趣清远,不为名利所累。他的诗中始终有清远飞动之境 ,体现出飘摇无迹、清新纵逸、跌宕自由、势若凌空的风格。这种美感,概括起来就是“豪迈飘逸”。

李白是怎样表现出“豪迈飘逸”的呢?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豪迈飘逸志高远———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体现

(一)以诗言志,也传情

李白率真豪放的精神品格是决定其诗歌飘逸之美的首要元素。李白天性狂放不羁,无拘无束。《旧唐书文苑列传 》中说李白“少有逸才 ,志气宏放 ,飘然有超世之心”。失意时 ,他大喊 :“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得意时 ,他“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不同于一般文人的拘束、隐晦 ,真性情展露无忌。

他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寄自我于诗的形象之中,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比如他在批判黑暗政治时,愤怒地斥责“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古风》其四十六);在批判安史叛乱时,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他在抒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而在表达追求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搏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傲岸不屈的精神,特别是当他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发生无法解决的矛盾时,他的诗歌主观色彩就更强烈了。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陡然的发端,直抒内心郁结,可见其精神苦闷的强烈。接着转入描写登楼所见所感,酒酣兴发,飘然欲飞,似乎所有的烦忧一扫而空。然而现实的黑暗依然存在,感情也未平静。所以,后面的诗句反跌入更大的苦闷,希望在消极避世中寻求解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人就是这样抒写自己内心苦闷、抑郁以及追求与希望。

李白的主观感情色彩,往往也表现在叙事或写景的诗篇中,让人感到有诗人的形象活在其中。他的《蜀道难》是他最富于浪漫主义奇情壮采的山水诗。这首诗以神奇莫测之笔,凭空起势,从蚕丛鱼凫说到五丁开山,全用渺茫无凭的神话传说,烘托奇险的奇氛;高标插天可以使“六龙回日”,然后又用黄鹤、猿猱、悲鸟、子规作夸张的点缀,最后才叙述正题;在诗的开头、中间、结尾处三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回旋往复,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整首诗蕴藏着李白豪放的性格和激昂的感情色彩,使人读后精神振奋,想去迎接和征服这大自然的艰险。

在李白的诗歌里,或爱、或恨、或兴会淋漓、或嘻笑怒骂 , 种种强烈炽热的感情,汇成一股豪迈而奔放的气势,震动着读者的心弦。具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体现了李白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元稹语),以气夺人的特色。

(二)平易自然,抒胸臆

说到“平易”,大家都会想起白居易的诗歌,平易到“老妪能解”,被传为千古佳话。如果把李白的诗和白居易的诗相比较便会发现,青莲居士诗歌的平易处并不逊色于香山居士。李白的诗很少用生僻字,所用的典故绝大部分是人们熟知的,组句口语化,思路很清晰,读者容易理解。

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说这样的诗明白如话,完全不是夸张。任何一个大诗人,找出几首这样平易的诗来都不是困难的事。但李白这样平易的诗歌简直多得不胜枚举,连诗文如“行云流水”的苏轼竟说李白的诗歌“伤于易”。但在李白诗歌中,平易却让人觉得抒情自然,情真意切。“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自然晓畅,如出常人之口,细细品鉴,而又韵味无穷。

李白追求自由、热爱自然的美学思想深受道家的哲学思想和美学观点的影响,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无为”、“以天合天”、“天人合一”,提倡自然 , 反对人为。在其诗歌中则表现为清新,质朴,追求自然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放夜郎》,是他对诗的语言自然着力追求的目标。他追求的理想诗句,就像刚刚露出水面的芙蓉一样,保持天然的姿色;诗歌的语言,大多明丽天然,具有朴素纯真的自然美。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首诗的普通的景物普通的比喻显示了李白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的深厚友情,语意极其真挚自然。他努力向古今的民歌学习,特别是向乐府民歌学习。他的诗歌很有民歌风味,“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大子夜歌》),表现出了诗人的天真与兴致。《秋浦歌》、《江夏行》、《妾薄命》、《子夜吴歌》等,极富民歌风味,语言质朴醇厚,而人寻味。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清新俊逸的风格。

再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普贤到秦人家。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下途归石门旧居》)这些诗都是脱口而出,很少典故雕饰,朴实无华,纯乎天籁,已达到了“大巧自然,人力何施”(曾巩《代人祭李白》)的地步。就连押韵也不肯汲汲以求,怎么合适便怎么押。这就使得读他的诗,就像和一个胸怀坦荡、文采非凡的朋友谈天,无拘无束,如沐春风,文思飞扬,飘飘欲仙。因此,自然平易,是李白飘逸诗风的重要元素。

(三)青松白鹤,志凌云

李白的诗歌中许多动人的形象,光怪陆离,寓意深刻。既有人的,也有物的。人物形象有作者自己的形象,有现实中他人的形象,有古代真人的形象,也有神话传说、审议故事中的形象。这些形象的共同特点是高洁,即高尚,热情,达观,坚强,如振翅的大鹏、高飞的仙鹤,不为尘世所污浊,不为尘网所束缚,不为荣辱所动摇,永远向着高远的目标奋飞。

他在《梁父吟》一诗,把“我”置身于鬼怪纵横、天门关闭、天神震怒、雷雨交加的险恶环境中,但李白却“我欲攀龙见明主”,在“阊阖九门不可通”的时候,竟要“以额叩关”,这是何等的气势!再看他和友人的情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挥手再三别,临歧空断肠”;李白诗中塑造的自我形象,就是这样的高洁达观和血肉丰满。

李白笔下的孟浩然是个“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迷花不事君”的高人。李白笔下的“扶风豪士”是一个“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的义侠。

李白还把我国历史上建立了不世之功的人物裁剪入诗,如鲁仲连、屈原、诸葛亮、谢安等等。李白把这些历史人物写进诗中,却有他独特的视角。看他写鲁仲连 “意轻千斤赠,顾向平原笑”。写谢灵运,则写其客散时的情景:“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头上青天朗月,脚下水碧山空,谢公独立其间,看着佳宾远去,是何等的潇洒雍容。这些例子可以说明,李白笔下的形象,无论今人古人,都是李白化了的,无不具有豪迈飘逸的性格和风姿。

物的形象有时表现在自然景物、山水风光的描摹中。他笔下的大自然洗尽人间污秽丑恶,处处表现得圣洁明丽;有时则表现为仙境,那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一片光明,体现诗人摆脱一切羁绊、追求精神解放的强烈愿望。例如,诗人在诗歌多对“松桂”进行描写:

松柏本孤直 ,难为桃李颜。(《古风》其十二)苍苍云松 ,落落绮皓。(《山人劝酒》)

太华生长松 ,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富 ,岂为微飙折。(《赠韦侍御黄裳》)讵知凌寒松 ,千载长守一。(《感兴八首》其四)松寒不改容。(《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松柏虽寒苦 ,羞逐桃李颜。(《颖阳别元丹丘之淮 阳》)讵知南山松 ,独立自萧瑟。(《古风》其四十七)诗人笔下的这些“松”的形象 ,形成一个个颇具个性色彩的意象 ,它们是硬直不弯的 ,是高洁鲜亮的 ,是不怕严霜侵凌、狂风摧折的 ,是本性难移、长守如一的 ,当然也是傲岸孤独的。我们不难体会 ,诗人这每一种对“松”的意象的描写 , 无不浸透着他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想。

(四)妙笔生花,巧修辞

李白很少对生活做细致如实的描绘,而是驰骋于广阔的想象空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幻境和大自然的景物,捕捉许多表面上看来盥洗室同有逻辑联系的意象,运用独特的匠心,构成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表现自己跌宕起伏的感情,如梦如幻,出人意外,使读者仿佛进入了神山仙境,处处耳目一新,浮想联翩,产生“恍恍与之去,贺鸿凌紫云”的感觉,达到了“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境界。正像巴尔扎克所描绘的: “他的心灵飞 翔在高空, 他的双脚在大地上行进, 他的脑袋却在腾云驾雾。”李白自身的那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 那种“安能催眉折腰事权 贵”的独立人格, 都使他能够受世俗的束缚, 充分发挥其想象才能。他以其丰富的想象艺术创造了无数不朽的艺术珍品。

李白诗歌中的比喻十分精彩,不论描述重大事件,还是抒发个人情怀,都运用得自然贴切、形象生动。例子不胜枚举,如:《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是李白出蜀初游楚地时的诗篇。它以清新飘逸的妙笔,描绘了沿江东下时所见的开阔形势和新奇景象,抒写了诗人初到平原的喜悦心情和宽广胸襟。末联鲜明地反映了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的乐观向上精神。此诗中的五、六句写江中所见,以天镜喻月之光明,以海楼喻云之奇特,这一比喻,使江上月色云影跃然纸上,十分形象、生动、贴切。

在李白的诗歌中,与比喻竞相生辉的是大胆而极度的夸张。李白的诗 , 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人往往通过极度的夸张,既表现了大自然磅礴的气势和内在跃动的生命抒情力,又表现了诗人自己热情豪放的个性特征。他的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善于用生花妙笔自由挥洒,点染出各种富于艺术魅力的意境。如《蜀道难》一诗通过艺术夸张所构成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形象,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的奇险景色,不仅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山河的壮美,而且在富于浪漫主义的描写中,处处流露着他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突出表现了诗人那种宏伟的气魄和豪放不羁的性格,因而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其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句,笔势奇崛,夸张大胆,形象地描绘了山高路险之情况以及诗人深沉焦虑之心情。

除了以上修辞手法之外,强烈的对比也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特色。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燕昭延郭隗》,《古风五十九首》之十五)诗句将朝政颠倒的作法做了鲜明的对比, 控诉了当朝权贵对人才的践踏。“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昔时红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等,时间前后的巨大差异,给读者心灵造成巨大的震撼。又如《玉阶怨》描写宫女的哀怨, 全诗却无怨字, 而是用幽雅的环境与华丽的衣着同人物的怅恨相对照, 很巧妙地表现了寂寞幽居之怨。

(五)绚丽飞动,呈意象

在李白的笔下,他的诗架起了一座座彩虹桥。如“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红肥花落白雪霏。”“荷花初红柳条碧”“赵女长歌入彩云,燕姬醉舞娇红烛”“远山积翠横海岛,残霞飞丹映江草”。诗句里中的素、白、绿、红、紫、碧、丹、彩等表示色彩明丽的词,金、月、竹、湖、涛、雪、草、残霞、积翠等有鲜明色彩的物,使得读者读到这些诗有春风拂面、满眼生机的感觉。再如《子夜吴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他在四句诗中就用了绿、素、青、红、白等五个颜色字 , 出现了光彩照人的多种意象,人物形象便从光彩中走出来。古代诗人喜欢使用叠词,李白也不例外,在他的很多诗作中就可以发现。叠词可使诗的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如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之十》:“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诗的前四句分别用叠词领起,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叠词运用得恰到了处,就能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中形象。如“杨花茫茫秋杀人”、“碧水浩浩云茫茫”、“大江茫茫去不还”、“忆君迢迢隔青天”、“飒飒芦花复益愁”等等。无论是自然景色,还是人物心理,在这些叠词帮助下不仅富有韵味,而且造成了滚滚东去的气势,使诗的意境更为深邃。

综上所述,李白的诗处处体现了豪迈飘逸诗风,他的诗中豪迈飘逸之美,是清刚之壮美中蕴涵着轻灵飞动,可谓“千载独步 ,唯公一人 ”(李阳冰《草堂集序》),用司空图的话来讲就是 :“体气轻扬,志向凌云。形影砚忽,派落不群。风姿洒脱,神情闲逸。李白之诗,足以当之。” 这种特质介于可意会、可领略却不可言传强取之中。

二、怀志入世,追求一生——造就李白诗风的原因

(一)政清人和的唐朝盛世

唐朝的初盛时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在经历了“贞观之治”、“武周革命”之后,唐朝的国力推到了极盛的顶峰时期,杜甫《忆昔》中描述的开元盛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也是李白笔下所夸耀的焕赫风光:“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政治的清明,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国家的强盛,使得大唐帝国广袤的国土上呈现出一种阳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象。诗人们包含远大的理想,饱满的激情,开放的胸怀,美丽的幻想,走向政治和历史的舞台。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环境使得诗人们朝气蓬勃,充满了理想和希望。他们怀着“欲上青天览明月”的浪漫情怀,做着“致君尧舜上”和“立登要路津”的卿相之梦,实现他们安社稷、济苍生的报国理想。李白就是他们这种浪漫精神的杰出代表。李白像盛唐其他诗人一样,胸怀壮志 , 致身报国。不过他的理想更高,气魄更大,幻想更浓。他要做管仲、姜尚、诸葛亮和谢子安为帝王之师那样的宰相,建立“寰区大定、海县清一”那样的盖世功业,想通过用帝王之术,游说人主,立谈知我,顿为卿相的一鸣惊人的非常之举,来实现他政治理想。他那追求理想、反抗权贵、要求自由的精神,个性张扬的气质,高亢豪迈的性格,雄奇飘逸的诗风,特别是他那吞吐天地、囊括寰宇的气势,无疑就是唐朝政治、经济全面繁荣昌盛在精神领域的真实反映。

(二)广纳百川的文化氛围 盛唐文化以中国本土文化为母体,广纳其他精华而蔚为大观,这种广泛的文化空间和自由的文化氛围对盛唐诗人的李白影响很深,他尊重传统,学习前人,又勇于创新,善于从多方面来学习并吸取精华,这不仅对他的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他诗歌的语言风格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陈子昂扫荡齐梁诗风的文学改革对李白影响极大。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文学主张正是陈子昂文学革新的深化。所有这些李白都是兼收并包、广为接纳,并加以批判地继承,转化为自身积极浪漫主义诗风吸取不尽的给养。因而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里有一股与云天比高、与历史等量的豪气回荡着,反映出自身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三)儒道影响的复杂思想

李白思想意识的丰富复杂,龚自珍 《最录李白集》云:“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极其经典地概括了这种复杂性。

李白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使他意气风发,豪情满怀,有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对前途充满了信心。《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南轩松》等,表明自己远大的政治思想,抒发自己要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志向。

但“穷则独善其身”思想不免与道家厌世的思想合流,游侠的思想又使他重诺轻物。轻视传统,追求一种个性的张扬,养成狂傲不拘、飘逸洒脱的气质和豪迈旷达的作风。李白也深受道家“无为”、“无用”的思想,厌世、孤傲的风格在李白身上可找到影子。这种道家思想影响又有着双重作用。积极的一面是狂放不羁、大胆追求、热切的寻求个人自由与解脱。消极影响是表现颓废避世的一面,一味地求山访道、喝酒取乐、脱离现实,将道家那种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因素代入到他的诗中,无形中消弱了他的浪漫主义表现力和感染力。

李白是一位主观性极强的诗人,他纯任天心,不耐拘束,崇尚自然的个性特征也正是古代侠士洒脱飘逸,不受羁绊的性格气质的体现,是尚侠思想在诗人身上的自然流露.而这种个性特征在其山水诗,游仙诗和饮酒诗中表现的最为充分.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豪迈旷达的人生态度制约着他的审美观念,使他更喜爱壮美的景物.他的山水风景诗多表现祖国山河的雄伟奇险,泼墨如云,运笔如椽,浑洒如皴,力重千钧,浩瀚的气魄和恢宏的气象尽揽其中.所以说,尚侠思想在李白的许多诗作中都闪耀着光茫,它对李白本人的性格形成及其诗歌的思想内容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独特的经历造就了独特的思想,而独特思想又造就了诗人独特的性格。儒、道、侠三种思想奇妙地统一于李白思想 性格和气质中,这种独特的思想使他的诗歌创作中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极大地批判现实力量。

(四)漫游山河的豪放气质

李白生性好游名山大川,他的一生经历青年、壮年、晚年三次漫游,在其六十一年的人生旅程中,大半生都是在漫游中度过的,只有短暂的时间在某地定居。一是青年时代仰慕与效仿侠士,学剑术,漫游蜀中名山大川,与隐士东严子等同隐,表现出对仙道的向往。二是远游求仕。二十六岁以后,李白为实现安社稷、济苍生的政治理想,仗剑辞亲远游。游经江陵,洞庭,庐山,扬州之后留住湖北安陆,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此后,又以安陆为中心,西入长安,东游梁宋、齐鲁。在东鲁,曾与孔巢父等人隐居山林,号“竹溪六隐”。十几年间的漫游中,他曾隐逸学道,想走终南捷径以出仕,虽然从政愿望未实现,但漫游中遍览祖国山川,广交朋友,创作了许多气势奔放的诗歌。天宝元年,李白应诏人京,三年后因受奸侫的馋毁,李白离开长安,开始再次漫游。先途东游梁宋,接着又北游燕蓟,南返梁园,往来于宣城、金陵之间,游历山川,炼丹隐遁,狂歌痛饮,消磨雄心。这时,怀才不遇的愤懑、傲岸不屈的豪气,复杂地交织在李白的思想与创作之中。

李白因三次漫游形成其奔涌豪放的气质,其诗歌也独具浪漫主义特色,以磅礴的气势赞美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并把自己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和大好河山中。在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在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在诗里,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五)不屈己,不干人。

天宝元年,李白应诏入京,他以为可以实现理想,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便事也愿违,玄宗只让他入翰林院待诏供奉,做个御用文人。其间,他也写过一些歌功颂德的文章。但实际上他并不得志,因而常常饮酒游乐,过着自由放纵的生活,他平交王侯,傲视群小,终于招来忌恨,遇到高力士等人的馋毁。傲岸不屈的李白,不愿谨小慎微,屈己下人,在天宝三年被“赐金放还”,离开了长安。三年的翰林生活使李白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对玄宗后期的政治黑暗与腐朽有了清醒的认识。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飞跃,具有了对黑暗现实强烈的批判,如表现李白这一反抗精神的诗《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的吟咏,抒发了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表现了诗人倔强、孤傲、清高的崇高精神,暗示出自己那种因为强烈要求个性解放,反抗封建权贵而遭馋沦落的苦闷,只有到大自然才能得到暂时的安慰和解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名为写景,实则为我们勾画了一副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图画。诗中以“众鸟”“孤云”暗喻诗人的独坐,传神地衬托诗人的孤独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两句,把敬亭山人格化,通过相互间的欣赏,倾慕显示了诗人人格的高洁伟岸,暗示了诗人的那种不屈不挠,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

综上全文,李白的诗歌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又一高峰,他继往开来,求实创新,是无与伦比的诗歌领袖。他是一个开拓者,是中国文化长期沉淀孕育出的旷世奇才。他思想自由,品格坚贞,才华绝伦.在中国五千年来滔滔的文化长河中,他无时不刻影响后世子孙,无论从哪能个方面衡量,他都是中国文化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诗人。总之,李白诗歌的“豪迈飘逸”美 , 充分显示了李诗所独有的自由性,这种自由构成了李白诗风的精髓,也契合了千百年来人类挣脱各种羁绊、追求自由的共同理想,所以太白诗歌能代代相传,长咏不弃。他矗立起了中国古典诗歌历史上永恒的丰碑,受到后人无限的敬仰,因此,李白无愧于“谪仙人”之称。

参考文献:

[1]屈小强《侠心剑胆--唐代诗人的文化人生意趣》 [2]《杜甫诗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李阳冰《草堂集序》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郭晓凤《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傅振宏《论李白的咏侠诗》

王键《调动多种感官开展想象——浅谈李白诗歌中夸张手法的》(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本文所选诗歌出自出此)李白研究学会编:《李白研究论丛》 左刚强 姚忠泰《世界名人传记--李白》 谢楚发《李白--诗酒人生》 薛天纬主编《中国李白研究》

致 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回顾紧张但又充实的学习过程,本人在此向所有关心我的及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真诚的感谢。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从指导老师-----何宗美教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在此感谢他耐心的辅导。在写论文阶段,何教授几次审阅我们的论文,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没有他的指导,我们就不能较好的完成课题设计的任务。

最后,我还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要衷心地说一声谢谢!

第三篇:论李白诗歌

论李白诗歌

学院:文学艺术学院

班级:汉文

姓名:杜佳彦学号:

2012级2班

2012504010 唐诗专题课程论文

论李白诗歌

摘要: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具有神奇的艺术魅力,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手法变化多样,取得了后人难以追及的成就。本文主要从其诗歌的意象、风格、和艺术成就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李白诗歌

意象

风格

艺术成就

一、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描绘的具体形象,是融入了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创造意象并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是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方法。李白诗歌中的众多意象,不仅体现出李白独特的人格意识和不朽的人格魅力,更体现出意象这一方法在诗歌运用中的独特魅力。

(一)李白诗歌意象的分类

李白诗歌中意象的分类大多数还是与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中的意象分类相一致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一是草木类。草木类中的代表意象有梅、兰、竹、菊、青草、杨柳、松柏、梧桐等。草木类的意象主要经常用来表现人物的人品或者性格,例如松柏表示刚正不阿、梅花代表高洁不屈等。李白诗句中有“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里用桃花表现的就是与世无争,其乐融融的境界,桃花是春天的象征,是理想桃源的象征。二是动物类。动物类中代表意象的有大鹏、大雁、蝉、杜鹃等。李白诗歌中典型的意象是大鹏。代表诗句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另外“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诗中的大鹏是作者李白的自我外化,诗人将大鹏视为理想与抱负的寄托,赋予大鹏气贯长虹、直冲霄汉的人格力量,是诗人慕自由、尚洒脱的独特思想意蕴的体现。三是器物类。器物类中代表意象的有酒、酒杯、剑、船、镜子等。酒和剑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比较典型的两个意象,男诗人用的概率更大,而且在描写战争的时候,剑这个意象出现的比较频繁。关于酒的诗句,最出名的诗句之一就是李白的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虽然诗人在诗句中并没有直接写到酒这个字,但是诗人却用“莫使金樽空对月”描写出了一幅豪迈喝酒的场景,显得十分具有英雄气概。四是气象景物类。气象景物类代表意象的有夕阳、雨雪、流水、白云、蓝天、青山等。这类意象通常都是抒情意味比较明显,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出现的相对较多。如《独坐敬亭山》中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诗句中的“孤云”是失意落魄的自我,如《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一》中的“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中的“云”是作者李白个性自由的精神写照。

(二)李白诗歌意象的特点 在李白的诗歌创作中,诗歌意象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个性特征,主要突出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李白诗歌中的意象组合丰富,变化多端。例如在《行路难》中,诗人写到“子青自弃昊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两个非同时、同地发生的事情,诗人把它们并列在一起,成为互相映衬的意象,揭示出正直之士的不幸命运,给人壮阔悲凉的艺术感受。其次,李白善于利用意象表现其象征性,而这种象征大部分表现了诗人本身的仙风道骨及侠士风采。例如《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众所周知,黄河之水不可能从天上来,但是李白却用这样狂野的意象描绘了黄河的壮阔,让人身临其境。第三,李白善于利用意象在自己的诗歌中营造一种奇突之美。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是有一定固有模式的,一般诗歌的意象都蕴含了自己固定代表的寓意。但是李白在使用这些意象的时候往往与其他诗人大相径庭,表现出自己的独到之处。例如在《赠汪伦》中,李白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水”这个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大多数表现的是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但是李白偏偏在这首诗歌中用潭水来表现与汪伦之间深厚的情谊,不仅让人有新奇之意,而且借助“千尺深”的潭水,让我们也轻而易举地体会到了诗人与汪伦之间情谊的深厚。

(三)李白诗歌中典型意象的分析 李白的诗歌中出现的意象数不胜数,但是仔细分析李白诗歌我们也不难发现,虽然意象的数量很多,但是李白却对一些意象更为偏爱,所表达出的情感与思想也更为深厚,下面我们就着重分析几个李白诗歌中几个比较典型的意象,这也是李白诗歌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意象。

1.李白诗歌意象之“流水”。水无形无态,水又千姿百态。水最轻柔,软如丝绵;水最刚强,滴水穿石。水最有艺术的可塑性,水是李白诗歌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意象,据相关统计我们可以知道,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九百多首诗歌中,出现了将近四百次有关流水的意象。其中比较熟悉的诗句有“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流水如有情,幽哀从此分”、“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等。李白格外钟情于流水这个意象,在诗歌中频繁使用,说明它与李白的思想情感紧密相联。笔者认为,李白诗歌中的流水意象其实是诗人比较隐秘的一种表现生命意识的情感。李白诗歌中的流水意象绝大多数并不是作者单纯的对自然景物进行描写,有的时候流水表达了时间内涵,而这一内涵正是折射出了诗人强烈的生命意识。用流水这一意象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并非是李白独创的,事实上流水这一意象经过中国数代文人的反复锤炼已经沉淀为中华文化中一个十分特殊的文化符号:和而不同,兼容并蓄。

2.李白诗歌意象之“剑”。李白不仅是一名浪漫的诗人,还是一名武功高强的侠客,因此在他的诗歌中频繁的出现“剑”这个意象,就显得十分自然。剑是我国最古老的兵器之一,代表的是力量与权威。在全唐诗中,李白笔下一共出现了一百零七次“剑”这个意象,由此可见他对“剑”这一意象的钟情。李白从小就学习剑术,对剑有着深厚的感情,甚至他在自己的诗歌中把自己的妻子也比作了“拙妻莫邪剑”。李白生活在我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代民风开化,国威远扬,因此李白的个人理想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他在诗歌中频繁的使用“剑”这个意象,也表现了他想要建功立业的博大胸怀。“剑”这一意象不仅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由的渴望,还表现了诗人一生都想追求的报效国家的情怀。

二、风格

李白诗歌的风格有多维度的呈现,但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具体说来,又具有雄壮豪放、神奇瑰丽、飘逸洒脱、天真率直、清新自然等特点。

(一)雄壮豪放

李白的诗歌往往给人一种雄壮豪放的美,这可能与李白好大言有关。李白在《上李邕》一诗中写道:“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种“大言”,实际上就是夸大的话,也就是说大话,常常有意夸大数目,用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如“白发三千丈”(《秋浦歌》)、“飞流直下三千尺”(《望庐山瀑布》)等,这样就容易给人一种豪壮的感觉。这种好“大言”,还常常表现为对雄伟阔大、奇特壮美的意象的追求。李白的诗,境界往往十分开阔。你看他写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可谓气势浩荡,一泻千里;他写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望庐山五老峰》),境界也十分壮美。再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声,白波九道流雪山。”雄奇壮美的意象组合,给人以一种崇高感。又如《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意象亦极为阔大壮观。他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特别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当然,李白好“大言”,自然也就常用大胆夸张的手法。他写《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写《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他写饮酒:“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他写大风:“一风三日吹倒山”(〈横江词〉)。这些极为大胆的夸张,往往能形成磅礴的气势,给人以雄壮豪放的美感。

(二)神奇瑰丽 李白诗歌的奇主要在于它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像,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诗人常将想像与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相结合,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境、自然与人事,巧妙地熔铸成篇,创造出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李白诗歌的想像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他的奇特的想像,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像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像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李白还好写一些奇幻的境界。如《古风》第十九写他升天神游的美丽幻想:“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借写梦游天姥山,却引出了一个虎啸鸾鸣、仙人纷至的神奇境界:“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种境界可谓奇之又奇。李白也好写一些奇异的景物。如《蜀道难》写蜀道,它不仅写了神话传说,想像奇特,把人们带入了“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神话世界和“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神奇想像中;而且它把蜀道上的自然景物也写得非常奇异。李白诗歌的奇还表现在它那大起大落的结构上。例如《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其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是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

(三)飘逸洒脱

李白是一个才情浪漫、飘逸不群的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一种多么飘逸的风采呀!他狂傲不羁、飘逸洒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这是何等的气魄呀!他可以潇洒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程度,他整日幻想着那“驾鸿凌紫冥”的神仙生活,以至于他的死也被后人传说成是“跳江捉月”、“骑鲸升天”,死也死得潇洒飘逸。李白的歌行体诗歌,最具有飘逸潇洒的艺术风格。如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梁园吟》等作品,以自身主观情感和意向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想像,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至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不仅感情一气直下,而且还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来显示其回旋振荡的节奏旋律,造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呈现出豪迈飘逸的诗歌风貌。李白的绝句境界清新,也内含飘逸潇洒的风神。他的爽朗的性格、自由自适的气质,反映到他的绝句里,就是飘飘欲仙、超尘脱俗、情韵隽永、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象,形成了清新飘逸的情思韵味。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在这些诗句里,我们基本上看不到世俗的污浊和混乱,看不到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的肮脏和庸俗,所能看到的只是安闲的山,悠然的水,淡泊宁静的心情,感受到的是心随物化、心与物冥的潇洒与安然。在空明、澄净、悠然的意象里,渗透着诗人对世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更传达着诗人个性的风流倜傥和浪漫洒脱。

(四)天真率直

李白性格天真,灵魂透明。他胸无城府,襟怀坦白,敢讲真话。他是一个心直口快、表里如一的人,因此,他的心极易与读者沟通。他的大喜大悲,他的喜怒哀乐,总是表露得淋漓尽致。他被朝廷征诏、春风得意之时,便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仕途不如意时,他就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三首》之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他自负时,就毫不掩饰地自我夸奖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他忧愁难解时,便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他到别人家作客,却喧宾夺主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他玩累了,便向朋友挥挥手说:“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他愤怒时骂那些权贵说:“蹇驴得意鸣春风”,“董龙更是何鸡狗!”(《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他悲哀时说:“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他的这些不加掩饰、直出肺腑的快言快语,使人感到格外的亲切。

三、艺术成就

李白是我国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称赞他的诗时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一)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李白是一位情感强烈的抒情诗人。在他的诗篇中激荡着火焰般的情感。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使他笔下的一切都带上了浓厚的主观色彩。这种强烈的主观个性,在他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公无渡河》:“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出龙门。”

(二)大胆的艺术夸张和丰富的想象

长期漫游的经历,倔强的个性,对现实的叛逆精神,给李白的 诗篇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艺术夸张。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如他的《望庐山瀑布》、《庐山谣》二首诗就是这方面传诵的名作。后一诗中,他在庐山顶上望大江的景色“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这首诗完全摆脱了真实空间感觉的拘束,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突出了山川的壮丽,展示了诗人壮阔的胸怀。黑格尔曾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艺术家的想象。”李白的诗歌就显示出了这种超凡的想象,创造出了许多常规不可思议的诗篇。

(三)诗歌体裁多样,不为格律所束缚

李白的诗篇不拘对仗,奔放流动,运用的诗体也不拘一格。但他使用最多的还是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这两种诗体在当时也是最新最自由的,和他那自由豪放的个性也特别适应。李白这方面的成就源于他对乐府民歌的学习和研究。

(四)语言清新自然

李白的诗歌在语言上不屑于过分的雕琢刻画,只有天真自然之美。如:《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观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M].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002.[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修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中国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四篇:论李白诗歌的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特色

内容摘要: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人,一生都在为实现政治理想而努力。他揭露现实,抨击时政。蔑视权贵,追求自由。但同时李白还是一个关心人民生活的诗人。一生留下许多著作。

关键词: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 诗歌

李白是唐代诗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而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人。他最让人诗兴焕发,才华灵动,神气飘逸,心胸俊爽。李白是站在唐诗顶峰上的一颗奇松。他的诗歌很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有“诗仙”之称,他留给后人的诗有今存近千首,其内容十分丰富,既反映了李白一生的经历和思想轨迹,又表现了唐代由盛转衰时期特有的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风貌,是一个天才诗人。

李白一生都在为实现政治理想而努力,同时又念念不忘归隐江湖;李白一生都渴望为国家效力,同时又追求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表现在诗歌创作上就有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特色,当主观愿望与社会现实产生冲突,就有了李白抒发愤怒的豪情悲壮;当他亲近自然,接触社会,从中获得情趣和愉悦时,就产生了一系列大胆想象,夸张和语言优美的诗。

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正是唐代社会表面繁荣然而却是危机四伏的时期。李白关怀社会现实,有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之心,讴歌理想,抒发悲愤,是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的重要内容。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始终不渝地追求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赠张相镐》其二)“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留别王司马嵩》)但是却处处碰壁,遭受嘲笑和打击,所以他的诗歌既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又宣泄了理想破灭的痛苦;既为自己不幸命运而悲慨,也批判了污浊黑暗的社会现实。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行路难》、《古风》其二十四等诗。

如《古风》其二十四: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唐玄宗后期,生活腐化,当时,贵族中盛行斗鸡的游戏,唐玄宗酷爱此道,斗鸡人也因此成为特权阶层的人物。李白诗中所揭露的就是这样的现象。

他揭露现实,抨击时政 这是李白对社会的愤怒抗争,是他叛逆精神的重要体现。他反对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揭露将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由于玄宗的骄纵,宦官权势炙手可热……通过对政事朝纲的分析,并到幽燕的实地观察,李白以诗人的敏感,洞幽烛微,在当时诗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祸乱将作。“安史之乱”爆发,他的爱国热情因此升华,摆脱了用藏出处的矛盾。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内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

他蔑视权贵,追求自由他觉得凭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对于那些靠着门第荫封而享高官厚禄的权豪势要,他投以强烈的卑视,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迎,也不屑于与俗沉浮。现实的黑暗使他理想幻灭,封建礼教等级制度的束缚使他窒息,他渴望个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来挣脱桎梏、争取自由。其表现方式或纵酒狂歌,寻仙学道,然而,酒既无法销愁,神仙更虚无飘渺,于是他“一生好人名山游”(《庐山谣》),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他笔下的峨嵋、华山、庐山、泰山、黄山等,巍峨雄奇,吐纳风云,汇泻川流;他笔下的奔腾黄河、滔滔长江,荡涤万物,席卷一切。表现了诗人桀傲不驯的性格和冲决羁绊的强烈愿望。

《行路难》其一,集中地表现了他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中交织着失望和自信,既有愤怒的抗争,又有执着的追求,是他的崇高理想与黑暗现实相撞击后发出的电闪雷鸣,具有惊心动魄的力量。

但同时李白还是一个关心人民生活的诗人,他的诗歌如《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中“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丁都护歌》中“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等都对下层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当安史之乱发生时,李白痛苦而悲愤地写道:“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古风》其十九)“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他对劳动人民给予热情地赞美,如《秋浦歌》、《越女词》中,都表达了他对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和。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他以生花之笔,描绘了许多各具形态的山水,他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都表现了他对祖国河山的挚爱之情。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迴。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多么雄伟灵秀的山,多么矫健潇洒的帆,多么奔放活泼的水!青年李白饱蘸着青春的激情写下了这一首美妙的山水诗。

李白歌颂友谊、热爱生活。真挚的友情,是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他的许多诗歌就是为友谊而作的。如《金陵酒肆送别》、《劳劳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他的《赠汪伦》是脍炙人口的歌颂友谊的名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化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全诗写友情,朴素自然,“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唐汝询《唐诗解》卷二五)。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诗歌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飘逸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主要特征。他常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第五篇: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他是中国继屈原之后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在李白的诗歌作品把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采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气势浩瀚、变幻莫测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他的诗歌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因此我们在学习、研读、欣赏李白的诗歌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抓住李白诗歌的特色。李白诗歌有哪些方面的艺术特色呢?

一、李白诗歌的主观浪漫主义色彩强

李白诗歌除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如《上李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以大鹏自喻可已非庄子式的逍遥以自适的大鹏,而是要引起震动惊怪的大鹏,足见其气势不凡,在这不凡的浩大气势里,体现出傲世独立的气概和人格力量。他在《行路难》中说:“行路难,行路难”说明作者面对眼前的现实的时候,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岐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使作者感到自已前途一片茫然。但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由于他有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最终使他再次摆脱了岐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将会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此诗句在气势上波澜起伏,跳跃纵横,既显示了诗人对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苦闷、愤郁和不平,又突出表现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使李白诗抒情方式有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这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飚和喷溢的火山。如《宣州谢眺楼饯别》: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流水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追求功名是李白一生的理想。在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中,腐败王朝的江河日下,李白被权贵排挤出朝来。诗人感到徒有回天之志,却毫无用武之地。只好在诗中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郁愤情怀。又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一开始便把浓烈的情怀抒写出来。接着便是抑制不住的感情浪潮的喷发:“君不能狸膏全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满腔忿慨喷薄而出,滚滚滔滔。抒发了对当时社会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强烈愤慨。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李白应永王李璘的招聘加入永王幕府。本想以平叛立军功,却不料永王被肃宗认定为叛乱。永王兵败被杀,李白以“附逆”被判流放夜郎。在《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苗》诗中写道“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首诗表明他对国家的眷恋,对这次遭流放的绝望。返回长安,报效国家的机会再也没有了,他像一个在沙漠中无望地跋涉的人。对生活还充满向往却自知无望,忧伤和悲苦充溢于他的胸怀中。此时所有心中的委屈和复杂的感慨,只好借助于这首诗抒发出来。又如:“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开宗明义表达了自己阔大的胸襟,也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一吐心中的郁闷之气,不仅表现出他对权贵们的极端蔑视与抗争,更在于与黑暗朝政的彻底决绝。

二、李白诗歌的想象特色与喷发式的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

李白诗歌的想象非常丰富瑰丽、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首诗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还有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所居的群玉山、瑶台。通过丰富的想象,以天边绚丽云彩的飘逸和鲜花吐艳的娇美,赞美杨贵妃的天姿出色。“青泥何盘盘,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瑞瀑流争喧豗,石水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诗人运用天马行空的想象,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在李白诗中想象更为非凡的还有《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湖月照我影,送我到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干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螟。熊咆龙吟殷宕泉,粟深林兮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些诗句通过奇橘瑰丽的想象,生动地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梦境仙界。这些想象之辞,奇幻之笔,或神奇,或瑰丽,或诞幻,或壮美,无不都是天马行空,奇幻交织。又如:“西岳峥嵘可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巨灵咆哮擘西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庐山谣寄卢侍御虚丹》)“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夜泊牛渚怀古》)。“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

李白诗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常随情思的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

三、李白诗意象的壮美和优美

李白诗的壮美意象

李白诗的壮美意象与作诗的宏大气魄和想象力非常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有许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他对体积庞大的壮观事物颇为倾心,他喜欢吟咏的对象常是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方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美的诗歌意象如《关山月》中的“明月出天山,苍海云海间。长风儿万里,吹度玉门关”。“明月出天山,苍海云海问”。以凌空欲飞之笔,生动展现了一轮明月在云海苍茫、气势磅

的天山云雾间冉冉升起的壮观景象。举目去,那浩浩长风从遥远天山吹来,以不可抵挡之势横跃万里山川,一直吹到玉门关内。由天山明月、苍海云海、万里长风所构成的境界是何其雄奇和阔大。又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西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这首诗着重写出浩浩荡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有巨大的约束力和反作用。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了无数的回旋,形成了波涛汹涌的奇观丽景,境界何其开阔。“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御虚舟》)。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何等雄伟,何待壮美!这些雄伟壮美的意象的组合,给人以一种崇高感。“山道平野尽,汇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意象亦极为阔大壮观。还有《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写一座顶天立地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远远看云,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三川之间,瀑布从高空直落,势不可挡。李白笔下的这些山水景物,构成了雄伟壮丽的意象。

李白诗的优美意象

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如“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风,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夜泊牛渚怀古》)这些诗句写的是牛渚夜景。牛渚夜景是碧海青天,万里无云,廖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这些都在夜色中溶为一体,在我们面前展现是一幅空阔渺远,多么优美的境界!还有《庐山谣寄卢御虚舟》中的“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这些诗句写九叠云屏的彩如锦绣般四布,彩云的影子倒映在明净的湖里泛出波鳞鳞红光。九叠云屏有三叠泉水势三折而下,好像银河挂在石梁上。翠绿的倒影、绯红彩霞映衬着一轮红日。这些由屏风、云、明湖、银河、香炉、瀑布、翠影、红霞、朝日等景物已构成一幅非常清新明丽的意象如《赠孟浩然》中的“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这些诗句中松云、明月、迷花、高山、清芬等景物也构成一幅优美的意境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肖溪行》)。“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苍苍横翠微,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下终南山过斛斯山入宿置酒》)。“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十三)。“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这些由清溪、明月、白鹭、绿竹、白露等明净景物构成的清丽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

李白对白色的透明体,有一种本能的喜欢。“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待御虚舟》)“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送友人》)。“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白波、白鹿、白水、白鹭洲、白帝等这些都是白色的透明体。因此在他的诗中用得电多的色彩字是“白”。其次是金、青、黄、绿、紫等。如“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宴梅道士山房》)。“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军行》)。“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送友人》)。“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下终南山过斛斯山入宿置酒》)。“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秦中感秋寄远上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三首》其一)。“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春思》)。“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浪至此回”(《望天门山》)。“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秋浦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李白也甚喜欢金、青、黄、绿、紫等色彩的事物。但在李白诗歌里,最感亲切的东西就是月亮了。月的形象在他的诗歌民反复出现。其《月下独酌》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俳徊,我舞影零乱。”“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长相思二首》其一)。“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秋浦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宿王松山下荀媪家》)。李白诗歌中出现有明月的诗句又何止这些。李白天性开朗,喜欢的是明丽的色调,不喜欢灰暗色。

四、李白诗歌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李白诗歌的语言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如《听蜀僧浚弹琴》中的“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这首诗语言写得极其清新明快,似乎一点也不费力。即使是对仗、用典都经过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着痕迹罢了。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又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怀才不遇的郁愤情怀。语言自然奔放,似脱口而出,全无拘束。诚如清人赵翼所道“全以神运,自不悄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瓯北诗话》。又如《登金陵凤凰台》中的诗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首诗写出了作者自己的独特感受,抒发了忧国忧时的情怀。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总之,李白这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句,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了他开朗的性格,率真的情感,以及洒脱的气质,不肯苟同于世俗的中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在正统文化传统思想的压抑中,李白狂放不受约束的纯真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他的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由于他以才力写诗,凭气质写诗,他的诗风事实上是无法学习的。但只要我们多阅读、多欣赏李白诗歌作品,就会受到他在诗歌中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所感染。这对提高我们个人文化修养,思想品德修养,人生修养是大有益处的。

下载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0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0.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

    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摘要:自李白因母梦长庚而出生到晚年因醉酒入水捉月仙去的传说,表明诗人一生与明月有着不解之情缘。其千首诗作中就有月意象336例,涉月诗更高达400多首,月意......

    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

    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 李白诗歌语言总体特色是清新质朴、天真自然、不加雕琢、一气呵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其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纵览李白诗歌,不论是古......

    论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表现

    论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的表现 ——《唐诗三百首》选读论文 概述 李白诗歌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地运用高度夸张的比喻,对眼前所见进行艺术的描绘,使形象具有扣人心弦的强大......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摘要:李白在青年时代,沐浴的盛唐时的时代氛围,具有豪迈、乐观、昂扬的感情,希冀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及时建功立业,完成平生的远大抱负。后又有在居之不易的......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让人怎能不爱“他” ——李白诗的艺术特色浅析 云安县镇安中学 谢丽兰 摘要:李白的一生,经历了唐最繁盛的时期,他乐观、昂扬,希冀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实现抱负;后在“居之不易”的......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诗仙李白,作为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凭借其狂傲的独立人格,广阔的伟岸胸襟,不羁的豪放气度和自由的浪漫情怀,充分展示了盛唐的魅力,体现了唐代诗人的......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摘要:李白在青年时代,沐浴的盛唐时的时代氛围,具有豪迈、乐观、昂扬的感情,希冀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及时建功立业,完成平生的远大抱负。后又有在居之不易的......

    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推荐5篇]

    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 紫金电大汉语言文学00级 肖信红 表达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抒发渴望个性解放的激越情绪,这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