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惩罚读后感
惩罚读后感
什么力量对学生影响最大?毋庸置疑——老师的人格魅力!我们为人师,也曾为学生。我们心知肚明,幽默风趣的老师让学生爱,有绝活的老师更让学生服!读了张之路的儿童文学《惩罚》,这个观点更加在我心中植根。
在《惩罚》一书中,张之路塑造了一系列独具个性的师表形象。
一化学的王水老师,在做实验点燃火柴时,划火柴根本不用盒上的磷片,而是头也不回,挺直腰板,十分潇洒地在背后黑板上轻轻一蹭,火柴便点燃着了。这是王水老师的绝活。不要小看这一绝活,当王水老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略施这个小技的时候,学生们全都惊呆了。以至于下课后学校门前的小店里火柴脱销。这点绝活镇住了几届学生。特别是王水老师总能用一些“杂门功夫”,举一些“标新立异”的例子,“旁逸斜出”地让有板有眼的化学知识变得充满趣味。比如在讲“催化剂”章节时,王水老师竟抓了把白糖撒在铁网上,然后潇洒地划着根火柴,又悠闲地点着一支香烟。正当同学们大吃一惊时——不明白上着课老师何以抽烟,王水老师却把烟灰轻轻弹在白糖上,然后用火柴点燃,白糖燃起来了。这些知识是书本上没有的,也是一般人不知道的,就更让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连班里最尖刻、处处充满敌意的“冷冻虾”都被其折服。以至于当王水老师生病无法上课时,学生很难接受新任老师夏雨的教学风格,总是处处拿她与王水老师比。直到有一天一群小流氓到学校恣意闹事时,夏雨老师用利落的拳脚制服了小流氓,学生对她开始了重新的评
价——夏雨老师有真正的绝招,才不外露。她顿时成了学生心目中的传奇人物。大家开始回忆夏雨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认为夏雨老师不知道“香烟灰的秘密”是大智若愚,是为了鼓励学生们的积极性。
第二位是教初中物理的顾尔言老师,他的讲话极有文采且富有“煽动性”,一件很平常的事到了他的嘴里变成了笑话,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经他一说边通俗易懂。他的脑袋里的词儿都是一套一套的,比如说到啰嗦,他就说,“糖多了不甜,胶多了不黏,话多了不值钱……”再比如说到全国名胜的特点,他心口就来:“到北京看墙头(长城),到桂林看山头(桂林山水甲天下),到西安看坟头(秦皇陵、兵马俑),到上海看人头(上海人多),到广州看舌头(广州人会吃)……既通俗有押韵,讲过一次学生便记住了。在学生心里,听顾老师“训话”简直是一种享受,听顾老师“训话”长学问!甚至佩服顾老师,认为给顾老师的嘴里放一把珠子一根线,顾老师舌头一搅,马上就能吐出一根项链来……就凭这,顾老师博得了学生的喜欢和敬佩!
第三位是号称“题王”的物理老师许威武。他虽然严厉,但在学生心目中,他的令人尊敬和钦佩的地方远远超过了他那些不通人情的可恨之处——高考前夕的学生心中火急火燎,急得猴跳,不知从什么犄角旮旯找来一些偏题怪题,就去找他。此时,他总是头也不抬,闭着眼像要昏昏欲睡的样子,说:“念!”可没等你念完,他就会一挥手:“又是块破布头!去查查某某年高考复习资料某某页……”学生半信半疑地到图书馆
一查,果然不错。在学生看来,许威武老师干瘪的脑袋里,少说也要贮存着几千道各种类型的习题和百本古今中外习题集……
作者塑造的这一个个典型的教师形象,都深受学生的爱戴甚至崇拜。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学生都喜欢有绝活的老师。有的老师练就一手漂亮洒脱的粉笔字,一出手,就让学生敬畏三分;有的老师朗诵嘤嘤有韵,一出口,就让学生崇拜有加;有的老师擅长简笔画,简单几笔就能让复杂的问题一目了然,学生心生爱慕……作为新时期的老师,学生的期望值更高。他们不仅希望自己的老师有丰富的学识,有清晰地教学思路;也希望自己的老师风趣幽默,触类旁通;更希望自己的老师有绝活,常常有出人意料的惊喜……
在教育的道路,我们应不断前行,广闻博见,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
第二篇:《自然的惩罚》读后感
《毁灭启示录——自然的惩罚》读后感
《毁灭启示录——自然的惩罚》选取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深远的十大重大自然灾难案例,客观记录了灾难的过程,分析了灾难产生的前因后果。
在这十大重大自然灾害案例中,厄尔尼诺现象、孟加拉洪灾、吉恩萨贡泥石流以及非洲特大干旱是我比较感兴趣的,这几个案例都与人类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有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污染排放等方法降低损失甚至杜绝灾害的可能。
在众多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也许无法将每个灾害的根源都消除,但只要尽我们所能去改善可以改善的方面,相信人类定能在与自然的博弈中寻找到和谐的平衡点。
一、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通过改变传统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使得全球性气候反常、极端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它的成因受多个自然因素影响,但它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间隔时间变短、滞留时间增加、影响力增强,这与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系,其中,温室效应与厄尔尼诺现象频繁有直接的关系。(另有07年研究表明:一种新型的厄尔尼诺正在形成。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它的出现将可能比厄尔尼诺更加频繁,并加剧大西洋的灾害性气候。)在《毁灭启示录——文明的灾难》一书中有关于温室效应章节,提到了一些用于应对温室效应的大胆设想,例如对太阳遮罩、海水造云、搬运海水等,这些设想可能实际操作性不高,但提供了一些区别于老套方式的思路。不过这些近乎幻想的计划也侧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温室效应的恐慌和无可奈何,说不定这些略微荒诞的设想比被《京都议定书》取代的《哥本哈根议定书》还稍微靠谱些呢。(笑)
二、孟加拉洪灾
从七月中旬延续到九月初,这场洪灾造成了2000多人死亡,2000万人受灾,大量道路房屋被摧毁,疾病肆虐……除孟加拉国本身的气候特点是非涝即旱,这样的气候条件加上人口过多、耕地密集、不注意水土保持,很容易引发洪水等自然灾害。了堤坝的建设、排水工程的修筑、人口的迁移这些用于应对紧急灾情的措施之外,全流域内的生态平衡、水资源调配以及水土保持是更该关心的长期问题。
三、吉恩萨贡泥石流
一般的泥石流形成是在暴雨过后,雨水渗入山体形成的,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吉恩萨贡泥石流从形成到爆发仅仅几秒钟时间。当地土质过于疏松,虽然山上有茂密的椰林,但椰子
树扎根浅,不能很好保持水土,水土流失现象便日益严重。据村民称,早年山上有很多吸附性好的落叶乔木,但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改为了椰子园。500间房屋,近3000人在3秒内被掩埋,这种原不必发生的灾难,为何不通过对生态的调节,对环境的关注来避免呢?
四、非洲特大干旱
非洲特大干旱只是全球土地退化及荒漠化的一个缩影。畸形的经济发展、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严重破坏了非洲的生态环境,非洲森林和草原面积迅速下降,沙漠化进程加剧。刀耕火种的传统耕作方式由于人口过多而无法给土地足够长的休耕期,土地肥力迅速下降,而过度放牧及乱砍滥伐也使得森林、草原植被覆盖率迅速下降,荒漠化愈发严重。好在该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加入。
对于自然灾害的思考还有很多,人与自然的博弈也不会停止。天灾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人类亲手引发了灾害。去探索灾害的原理,设法与之抗争,这大概就是这本书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吧。
第三篇:《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作为西方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规训与惩罚》在近代的社会、政治及教育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规训与惩罚》的核心问题是讨论现代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福柯在书中以监狱的诞生过程为依托,详尽而深刻地论述了作为权力表现形式的刑罚是如何从一种“表象的、戏剧性的、能指的、公开的、集体的方式”转变为一种“弥散的、细致的、微观的、无微不至的方式。”按照福柯的理论,惩罚方式的这种从公开到隐蔽,从直接毁灭肉体到间接控制灵魂的转变,事实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是权力微观化的直接表现,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新的知识型的产生。在福柯的理论体系中,权力和知识是一体的,权力制造知识,“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产生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一种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因此,惩罚方式的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权力从一种强硬、直观的震慑模式向一种以渗透、间接的掌控模式过渡,同时社会对人的控制也出现了一种新的手段就是“规训”。
福柯提出了规训的三种重要手段: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及检查。
(一)层级监视
规训与惩罚
在福柯看来“纪律的实施必须有一种借助监视而实行强制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中,监视的技术能够诱发出权力的效应,反之,强制手段能使对象历历在目。”与当下的教育现实对照来看,层级监视的规训手段在班级中是十分典型和常用的,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在一个班级的架构中,教师和学生并非处于同样的主体地位,尤其在我国,教师在传统观念中一直以“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自居,成为了教育过程中绝对的权威,因而在讨论一个班级的“层级监视”时,是不应该包括教师的,因为教师事实上是居于这个层级之外,对整个层级拥有绝对控制权与建设权的。而教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的“监视”的权力与资格,实际上在他走进教室这个特殊空间时就已经被赋予了,因为讲台是比学生座位要高的,这样的设计非常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对所有学生进行监视,它本身就是规训权力在建筑上的一种体现,把它归为福柯的“全景敞视主义”的一种特殊情况我觉得也未尝不可。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就是知识/权力的化身,他所代表的,就是教科书中被挑选出的知识,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权力,而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表现的监视,正是试图把学生规训成符合社会权力要求的“驯顺的肉体”的“微观权力控制”。
事实上,一个班级中的“微观权力”绝不仅仅是到这个程度就结束了,真正的层级监视是在学生群体中存在并时刻运转的。一般来说,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高等院校,一个班
级中的学生监督群体往往分为三级:班长、其他班委、各类小组长。这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管理模式,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被从上至下层层落实;而班级中广大同学的各项情况又是通过该模式自下向上地传达给教师和学校更高层的管理者。福柯认为这样的金字塔形能够满足两个要求,“一是能够完整地形成一个不间断的网络,从而能够增加层次,并把各层次散布在需要监视的整个平面上。二是结构合理,不会将一种惰性力量压在需要规训的活动上,不会成为这种活动的制动器或障碍……使监视具体化并切实可行”
(二)规范化裁决
福柯所谓的“规范化裁决”实际上就是依据已有的规章制度,对违规或不达标者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这就牵扯出一个关键问题:在学校中,在班级里,到处都有纪律和规定,有明确成文的,也有约定俗成的,但无一例外都十分符合社会权力的约束和规训目的,并且具有与其紧密相连的配套惩罚措施。从惩罚形式的性质来看,学校的纪律有两类,一是明确成文的约束性规定,例如“严禁打架斗殴;严禁考试作弊”等,学生一旦触犯了这样的规定,必将受到非常严厉的处罚,例如“记过、开除等”,这样的惩罚是公开的、直接的,它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确立并维护学校的权威,彰显社会权力的绝对性和不可侵犯的特点。另一种则是模棱两可的达标性规定,比如在一个班级中总有“优等生”、“差生”的群体分类,而这个
划分的整体界限却并不十分明晰,尽管如此,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合格的标准还是十分明确的,对于此类不能达标的“违规行为”,主要采取的就是操练性惩罚措施,例如一个学生的某个字写错了,教师可能会罚他抄写一百遍以加深印象,这样的惩罚主要目的在于矫正,并具有“缩小差距的功能”。在针对规范化裁决这一方面,福柯也提到“在纪律中,惩罚仅仅是奖——罚二元体制的一个因素……教师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惩罚,相反,他应该多奖励少惩罚。”这里提到的“多奖励”,其实质目的还是为了赢得学生的心,进而实施其他方面的规训和教育,其目的仍是施加对人的精神的控制。除此之外,福柯还指出,简单的“奖——罚二元体制”使得在学校中“关于行为和表现的定义是基于善于恶这两个对立的价值”,这就使得学校对一个学生行为的判定必然是在是与非两个极端中选择,绝不会存在“还可以、差不多”这样模糊的中间状态。
(三)规训教育的弊端
在福柯看来,这种规训教育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高举着社会权力的罗网,每天都在教你如何在这张网里陷的更深,但却让受教者毫无知觉。此种“润物无声”的渗透式的操控,在福柯看来是极其恐怖的事情。所以,倘若要批判规训教育的弊端,一言以蔽之,就是通过对精神层面的渗透和教育,使你的肉体走向驯顺,使你成为这个社会里恭顺的一名
良民,而代价就是丧失作为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丧失为自己的生活做选择的权力,成为整个“现代化”社会大铁笼上的一个螺丝钉。
第四篇:规训与惩罚高中生读后感
规训与惩罚
(一)
把这“千百种死刑”简化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死刑,这就确定了一种关于惩罚行为的全新道德。
断头机也是在几乎不触及人的肉体的情况下夺走人的。其目的就是对一个拥有各种权利,包括生存权的司法对象行使法律,而不是对一个有疼痛感觉的肉体行使法律。
我们必须指出,那么多的防范措施表明,时至今日死刑依然是一种景观,因而必须切实地禁止围观。
因此,在现代刑事司法体系中存留着“酷刑”的痕迹。这种痕迹从未完全抹掉,而是逐渐被非肉体刑法体系包裹起来。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惩罚景观的旧伙伴——肉体和鲜血——隐退了。一个新角色带着面具登上舞台。一种悲剧结束了,一种喜剧开演了。这是一种影子表演,只有声音,没有面孔,各种。实体都是无形的因此,惩罚司法的机制必须刺透这种无形的现实。
这种机制是长期以来围绕着判决的实施及其因人而异的调整而发展起来的,造成了司法决策权威的大量衍生,并把决策权扩展到判决以外的领域。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二)《规训与惩罚》是福柯重要的着作之一,它讨论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历史,通过分析惩罚方式,将刑法史与人文科学史联系起来。作者用客观的态度,将惩罚制度单纯的当做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并没有带有任何道德观念。那些声称以掌握罪犯的灵魂秘密为目标的惩罚制度,实质上还是通过肉体对犯人施加影响,作者米歇尔·福柯,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在人文科学各方面很大的影响。他被认为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虽然他本人对这个分类并不欣赏,但他的好多理论都带有惊世骇俗的颠覆性。
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以及《性经验史》,还有这部《规训与惩罚》,都称得上脍炙人口。也许《规训与惩罚》并不是福柯着作里最艰深的一本,但是它已经足够让我绞尽脑汁。《规训与惩罚》更像是一本刑罚史,但如果我真的这么给它下了定义,又未免忽视福柯的历史观:“如果这意味着我从现在的角度来写一部关于过去的历史,那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如果这意味着写一部关于现在的历史,那才是我的兴趣所在。”
理性的历史批判观点,抛弃主观意识的探究态度,是这部解释“权力”的书的精髓。
全书共有四个部分:酷刑、惩罚、规训、监狱。即刑罚历史的三个阶段:“旧制度”时期作为王权武器的酷刑;古典时期即法国大革命时期人道主义的“展示”“再现”式惩罚;19世纪开始的使用现代规训技术的监狱和普遍化的监视。
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进入的这四个时期,惩罚的文明程度不断加强,刑罚也似乎越来越人性化,然而从更深入的层面分析,权力对人肉体的控制是否真的减轻,还需要读者思考。
一,酷刑。
酷刑肆虐的时期,西方大概还没有完全进入文明社会。
《规训与惩罚》开头,弑君者被处死的场面给读者带来很大刺激,几匹马拉扯着犯人的身体并且在伤口灌入松香,犯人在痛苦中四肢却没有断裂,刽子手只好硬着头皮帮忙。作者对这一场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读来脊背发凉。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的《檀香刑》,那同样是一篇读来不寒而栗的文字,用一根削尖的大木棍沿着人的脊柱从下往上钉,刽子手甚至还煮了补汤来给犯人续命,为了延长犯人的痛苦,就是俗话说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似乎在权力集中的年代,或者说是王权鼎盛的年代,政治上层为了维护统治,巩固权力,总能想到一些极其残忍的方式,用来约束自己的同类。
《水浒传》里的王婆被凌迟处死,她会遭受很缓慢的死亡过程,忍受一刀刀的痛苦,直到整个人变成一滩血肉。鳌拜弄死政敌时也用了这招,据说有位大臣足足挨了一千多刀,受刑三天才死去。
传说中的满清十大酷刑,也是让人闻风丧胆。这时,这种刑罚已经不仅是一种折磨,更代表着权力对人格尊严的践踏和侮辱。古代中国的贵族大臣们犯了罪,统治者往往会网开一面,毒酒或三尺白绫代表着“留个全尸”和免于公开处死的仁慈。
公开处决犯人,甚至犯人死后还要暴尸示众,无非是带着一种“以儆效尤”的目的。这就是作者提到的肉体的意义。在特意公开的死刑,精确的计算肉体承受的痛苦甚至划分等级的情况下,犯人的肉体被当做一种工具,用来体现王权的强大不可侵犯。忤逆王权必然要承受非人的待遇,是王权通过仪式化的公开处死,想要传递给观众即被统治的民众的信息。而刽子手是一个特殊的角色,他展示王权但自己只是王权的服从者,或者说只是权力的提线木偶。
处死并不是目的,让观者胆战心惊,受刑者痛不欲生,权力在极端的方式中得到展示,才是酷刑的主要目的。然而这种灭绝人性的方法,容易让民众忽略罪犯的罪行,看到自己的同类承受如此强烈的肉体痛苦,被统治者会产生对王权的失望和逆反情绪。十九世纪初,这些酷刑逐渐淡出。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三)福柯的《规训与惩罚》追溯自16世纪以来法国刑罚方式的转变,司法观念及心理学、精神病学、法医学、建筑学等学科的发展如何影响到刑罚的执行:先是示众的宣示专制君主威权的残忍灭亡生命的处罚方式,随着资产阶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变为较为人道的对人身体监禁与苦役,对人灵魂的改造;接着转化为对人身的监禁与对精神的规训。在此书中福柯旨在通过剖解刑罚,以此做为角度来分析权力的存在方式及实现,从“消灭生命”到“规训”方式的转变及实现反映的是社会的经济、知识发展带来的转变,与此同时增长的是控制社会的微观权力的无所不在,是控制个体的“层级管理、规训与检查”的密网无一人能逃脱,这沿袭了他自《疯癫与文明》以来的对“理性”的反思:即启蒙时代以来,专制王权被打倒,人是否获得更多的自由?理性的知识是否赋予人类以自由,或者是更多地为权力所用?现代的权力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
每个人谈到福柯此书,多会谈及他主要应用的是的“谱系学分析方法”,望文生义,我对此最初的理解是认为福柯在追溯自16世纪以来的刑罚史的源流及发展,确实,福柯运用了这样一种历史分析的方法。然而谱系学另有含义,只是尼采和福柯的谱系学有不同,(引文)“尼采所谓的“谱系学研究”的涵义在其《权力意志》一书中有所涉及,其意义盖是“从道德史、词源学、心理学乃至生理学、病理学的角度剖析道德偏见的起源”,……据福柯的所谓“谱系学”理论,这种分析方式对真理进行了解构,认为真理的被发明往往具有偶然性,而其背后往往是权力在运作,甚至是一种利益计算。”(引文结束)这足以谱系学并非是要找出事物的起源,而是要找出事物的本源,即事物以何种形式呈现,在福柯的眼中,“权力”是社会运作的基石。因此我们能理解福柯在此书的开头即先举对达米安的肉体残暴处罚,再列举福歇“少年犯监管所”规章,在对肉体的残暴消灭到规训,再敞景式中心监狱这大型规训机构的产生之间,起引导作用的是政治与经济代价的计算——如何以最少的代价实现权力控制,而权力是社会存在的基石。在第三章“规训”中福柯分析权力的产生、权力实施的技术、策略,有令人不寒而战栗的论述。“一种新的权力‘微观物理学,自17世纪起它们就不断地向更广的领域扩展,似乎要涵盖整个社会。那些有很大扩散力的狡猾伎俩,那些表面上光明正大而实际上以居心叵测的微妙安排,那些羞于承认屈从于经济要求的机会或使用卑劣诉强制方式的机制——正是它们在现代历史的开端造成了惩罚体系的替嬗”;“没有必要发展军备、增加暴力和进行有形的控制。只要有注视的目光就行了。一种监视的目光,每一个人在这种目光的压力之下,都会逐渐自觉地变成自己的监视者,这样就可以实现自我监禁。”第四部分以大量篇幅叙述累犯如何产生,监狱对消除犯罪无功,反而造就更多累犯(书中翻译为过失犯),但为何社会还容忍监狱呢?是为了“分割”,是为了适应工业社会的要求对人群进行“有用”“无用”“有害”“无害”的分割。无须引用及谈论更多,我们已经可以知道此书在描述人如何被忽视、如何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日益增长的知识的帮助下被权力——通过无所不在的“纪律”在学校、军队、工厂及所有社会组织控制,甚至于知识本身也是因应权力的需求进被创造,再被应用去强化规训。这权力远胜带有契约性质的法理上的政治权力,法理上的权力我们只需不去触犯即可,而将人进行位置的分割、行为的规训、检查的微观权力,却将主体消灭,变成社会控制网中的一点,在这类权力关系中,即无行使权力的主体,也无权力控制的主体,因整个社会即是权力运行的体制——人身空间的切割、固定,教育对思想的塑造、对行为甚至身体姿势进行规定的纪律,权力无所不在,整个社会通过“规训”成为“监狱”,主体在规定的空间、规定的时间、以规训的动作进行自我的驯服,无路可逃。然而权力的目的并不只是压制,而是“产生”——微观权力对主体驯服,是致力于以更少的经济及政治代价为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提供合适的工具,产生更高的效率、更多的效益。因此在福柯的眼中,现代社会与17世纪的社会并无本质的不同,只是统治方式不同,只是统治技术、权力机制的进步。
在福柯分析微观权力的背后,反映了他对理性的不信任,因为以理性为基础的知识的发展被用来分割、规则、检查人,从而抹去人,他概叹“人之死”,主体不于有精神的自由,精神因规划而与肉体合一成为驯服的工具。这也是福柯的“小写的历史”的历史观的体现,他对历史的目的、规律这类宏大命题表现得不信任,注重人类的历史现在性,注重表现人的实际经验与实践,尤为注重于表现人与物,与他人,与自已的权力关系,并在这样的辐射中找到“人”。在这样的密网中,人何以获得自由?何以自我救赎?这谜底或许永远不能解开,或许可以,因为福柯已经为我们指出人的处境,接下来,群众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从这被分割的、充满监视、检查的权力网中获得解放。()
福柯的这一分析方法,我们或可用以来分析当代社会弱势群体如何被多数、被强势的经济权力、被主流的价值观而“监禁”,如女性,如同性恋等,这或是福柯的用意之所在。然而谱系学强调无“目的性”,这样的实用主义的理解,或者误解了这位天才。
第五篇:惩罚教学
现在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让老师少用惩罚性的手段。的确,“赏识犹如阳光”。学生不论是成绩优劣,还是品行好坏,无不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但是“严是爱,宠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教育学生该批评惩罚时,老师不应该“心太软”。如果一味地表扬学生,让他们在顺境中成长也是很危险的。现在有的教师往往是“变着法儿夸奖,绕着弯儿表扬,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激励不了某些后进生,却在不经易中伤害了一部分优秀学生。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如何进行教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讲究技巧的问题。我们可以让批评惩罚变得美丽动人,它仅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也能树立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师生间的关系也反而会更加融洽。
专家指出:一味赏识是“温柔杀手’。他认为:教育不能没有惩罚,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一样都不能少。”赏识教育”不能包治百病,一味赏识也许最终只是成为”温柔杀手”模糊了孩子的认识和思想。“惩罚”应该是我们常说的“严格管理’,它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是老师的一种教育权利,更是老师应尽的一项义务。对此,学校和家长都要积极予以配合,不能一味地让孩任性发展。但是,教育者要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惩罚方式,并与说理、沟通、感化、激励等方法结合使用,因为惩罚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去产生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