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毕业季 十首经典赠别诗词

时间:2019-05-15 11:5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赠别毕业季 十首经典赠别诗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赠别毕业季 十首经典赠别诗词》。

第一篇:赠别毕业季 十首经典赠别诗词

赠别毕业季

十首经典赠别诗词

山中送别王维(唐代)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作者:葛长庚(南宋)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别董大作者:高适(唐代)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踏莎行·寒草烟光阔作者:寇准(北宋)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潮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进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送友人作者:李白(唐代)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唐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送别作者:李叔同(清末、民国)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作者:苏轼(北宋)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没蕃故人作者:张籍(唐代)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赠卫八处士作者:杜甫(唐代)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腹有诗书气自华每天读一首诗吧

第二篇:赠别诗

诗歌鉴赏四:赠别诗

一、知识归纳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常见意象:驿站、津渡、杨柳、长亭、南浦(水边的送别之所)、酒、客栈、候馆、旅社 舟船 砧声 古道 阳关 胡笳、劳歌等

3.感情基调: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4.题材情感主旨:

①依依不舍的离愁、留念: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南浦别》白居易)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 杜牧)(运用拟人修辞,借蜡烛写别情)

②借对别后情境的想象,表现对友人的担忧与思念: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

③真诚友谊的歌颂: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赠汪伦 李白)

④情深意长的勉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前两句哀景衬壮情;后两句是对朋友的勉励、安慰,体现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的情谊。格调高昂。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⑤坦陈心志的告白: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冰心、玉壶代指诗人高洁之志

二、方法点拨

1、从关键词(情感词)入手。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送别>

2、要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体味情感。

①送别诗往往借助特有的物象表达情感,如酒等,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主人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体现。②送别诗中的景往往因不舍与离愁而带着感伤的意味。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寒”字在诗中就不仅仅是通常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

3、领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典故的含义。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以三个古代立功边疆的英雄人物比喻魏大,寄以希望,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立功的宏愿。开篇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和魏绛消除边患这两个典故起,很自然地切合送魏大从戎,希望他能像霍去病和魏绛一样杀敌建功,保卫边疆。而魏绛和魏大同姓,用这样的典故更显得有诗趣,古人写诗填词常用此法。接下以赵充国喻魏大,《汉书》称其为“六郡良家子”,他抗击匈奴,官至后将军。这一典故用得很别致,不直接点出是用典,而是通过送别时的交谈透出,别有一番风味。最后以燕然勒石的窦宪喻魏大,激励友人勇立战功,诗人在使用这四个历史上的抗敌英雄的典故时,或用其言,或用其事,或直接点出其名,或只说出其出生地,各不相犯,富有变化,表现送别时对朋友的勉励之情。

4、抓细节描写。

从诗歌创作的理论上来说,细节也叫“有包孕的片刻”,一个小小的行为动作,却最耐人寻味。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可以算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把千言万语都融在这一“挥手”之中,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佳境界。还有,柳永《雨铃霖》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则更为典型,男女主人公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互相注视,泪眼汪汪,他们一句话也没说,已经到了哽咽不能语的地步。词人以非常细腻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主人公离别时愁苦的容态,凄恻的内心,极其深刻地揭示出离别时的无穷悲痛。

5、谐音修辞。

赠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等,如王维《渭城曲》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的“扬子江头杨柳春”,如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中的“明日巴山道,秋山又几重”,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秋尽江南草木凋”等等。

和练秀才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题目:诗中‘折柳’和‘春风’各比喻什么?有何好处?诗中哪些地方用了谐音修辞手法?有何深意?

答案:诗中的折柳喻行人,春风喻送行人,生动而贴切,堪称妙喻。诗中有两个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一是‘丝’,作者以柳丝含蓄地表达出离别之‘思’;二是‘柳’,实乃“留”,耐人寻味地写出了无情折柳似有情,极其生动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6、常用想象的表现手法,借对别后情境的想象,表现对友人的担忧与思念。

如王安石的《示长安君》“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借用想象,表现两人相见日期之遥远。

三、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一)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二)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⑴结合诗句谈谈诗中“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

⑵你所熟知的哪首抒写别离的诗或词也采用了这种写法?写明作者及作品名称,并写下其

中最能体现这种写法的句子。

(三)《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问: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四)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问: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五)蝶恋花记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注释】①吴山:画屏上的江南山水。

(1)赏析“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两句的表达特色?(4分)

(2)本词最后作者为什么要提到“红烛”?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六)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 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七)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八)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九)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1)首联有何妙处?

(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十)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参考答案:

(一)(1)①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②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③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④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分析略)

(2)①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②人间的**远比路途**险恶得多。

(二)基本情感是离愁。①“一别心知两地秋”一句语带双关,“心”“秋”二字合成一个“愁”字。②借景抒情。后两句的“日晚”、“寒鸦飞尽水悠悠” 所组成的环境给人凄凉孤独之感,从而渲染了作者的浓浓离愁和悠悠情思。③“望”这一动作描写,形象地表达出离别的不舍与牵挂。

(三)(1)首二句,先写眼前饯别场面之温馨,然后写离别之景,是为实写;末二句虚构了一个境界:想像别后友人夜泊潇湘,难以成眠之情景,是为虚写。由眼前写到将来,虚实结合,扩大了诗歌的意境,更能体现出离别之苦以及对朋友的担心与思念。

(2)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四)①借景抒情。诗人借助“猿啼”“客散”“暮江”“孤舟” 等特有意象,营造凄婉、萧瑟的氛围,表达哀伤之情。

②直抒胸臆。“伤心” 一词直抒胸臆。

③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之单,突出诗人的哀伤。

④对比。把自己与朋友的遭遇进行对比,突出对朋友境况的担忧。

(五)(1)①选景典型。撷取斜月等自然景象和半窗、画屏等室内的景象,由屋外到屋内,层次清晰;②运用细节描写。“半窗”和“闲展”的细节表明夜深难以入睡,体现了主人公的郁闷伤感。

(2)①红烛没有办法留人、只能为惜别而流泪;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蜡烛以人的情感,十分形象;③不直接表达情感,而是借红烛间接表达出自己别后的凄凉心境,含蓄委婉,真切动人。

(六)①用“千”字好。“千里”虚指,体现出阴云范围之广,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与后句诗中“雪纷纷”照应。“十里”实指,没有这样的表现力。

②本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是壮伟之音;王维之诗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与担忧,体现的是缠绵忧怨之情。

(七)答:(1)“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答:①第三句采用设问句式,前句问,造成转折之势,为后句抒情作准备;

②运用夸张手法,仅仅望一下就肝肠寸断,送别朋友的依依不舍与极度感伤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含蓄细腻,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八)(八)(1)答:“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九)(1)答:①“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②“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幅秀丽的图景,但又暗含了送别之意。③“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2)答: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朋友间留恋而难舍难分的情感。

(十)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衔接作用,承上启下。⑵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第三篇:浅析盛唐赠别诗

目录

绪论..............................................................(1)

一、简述赠别诗的起源和唐代之前的发展...............................(2)

二、了解盛唐时期赠别诗.............................................(3)1.盛唐赠别诗的环境特征.......................................(4)2.盛唐赠别诗的语言特征.......................................(5)3.盛唐赠别诗的意象特征..................................(5)4.盛唐赠别诗的思想特征........................................(6)

三、分析盛唐赠别诗的特点.........................................(11)1.与唐朝之前的赠别诗对比.....................................(11)2.与中晚唐时期的赠别诗对比...................................(12)结论.............................................................(14)参考文献:........................................................(15)

浅析盛唐赠别诗

摘要

众所周知,唐代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到达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位,是我国诗歌史上的最高峰。然而,赠别诗又是唐诗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盛唐赠别诗更是一改以往赠别诗悲苦哀伤的常态,以及缠绵悱恻的儿女情怀。它们以开阔的诗境、爽朗的音调,独标高格,体现出超凡脱俗的高远志向和开阔胸襟;它们以鲜明的艺术个性和迷人的文学魅力独冠诗史,成为中华诗海中最为璀璨的明珠,让后人敬仰、感叹、回味无穷。【关键词】重要 盛唐赠别诗 超凡脱俗 开阔胸襟 鲜明

绪论

盛唐赠别诗吸取了历代赠别诗歌的优点,并在其上加入了其独特的盛唐气象,使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酝酿成为诗歌史上一坛绝妙的佳酿。观其特别之处,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所处背景的不同。盛唐国泰民安,社会秩序良好;盛唐疆域辽阔,士人重视漫游,游历州郡;盛唐历代君主重视改革科举制度,唯才是举,政治清明。这种大环境,造就了盛唐人的豁达心态,造就了盛唐人良好的生活现状,更造就盛唐赠别诗的与众不同。

第二类是意象运用的不同。赠别诗常用的象征意象如:柳树、春草、征帆、寒江、酒„„因此,这些诗歌内渲染了浓浓的哀伤,离愁的气氛。大多数诗人就借悲景叙悲情,写出自己送别时的忧伤、愁苦。而盛唐诗人却多是借悲景反衬自己内心的豁达,不耻那样儿女情长,对前途充满了期盼。

第三类是表达心态的不同。盛唐赠别诗中有诗人不同的心态,这些诗歌在忧伤中体现健康、于惆怅中透出旷达,超脱出以往的感伤惜别。它从这种积极健康的角度,向世人展示了赠别诗情感和理智并存的新形式。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横空于诗园,使人耳目一新。

第四类是表现思想的不同。盛唐赠别诗不再拘泥于离别时的离愁别绪,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多样性,其表现思想有表达知音相惜、蕴含理想、关注社会„„这些诗中,诗人将心理品格宣泄得直接、强劲。

总之,盛唐赠别诗取得了其他时代无法取得的成就,达到了其他时代无法达到地位。它是赠别诗健康向上的代表,代表了赠别诗的正能量。它是赠别诗独一无二的存在。

一、简述赠别诗的起源和唐代之前的发展

赠别诗始于《诗经》,《秦风·渭阳》和《邶风·燕燕》为最早的赠别诗。“我送舅氏,日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是《秦风·渭阳》中秦穆公的太子送晋公子重耳回国时的叙述。此诗没有离别时的愁苦、悲痛,但抒发出真挚的悠悠思念之情,可以算得上赠别诗的诗祖。不久,《诗经·大雅》中也出现了一些赠别类型的诗歌,它们的出现使“赠别诗”这种诗歌类型确立了下来。时至秦汉之交,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奏出了赠别诗千古不灭的杰歌。两汉、魏晋时期赠别诗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魏晋时期,赠别诗在内容感情、题材多元化、重要意象、抒情方式等方面逐渐向成熟发展。如应玚的《别诗二首》中的“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行役怀旧土。悲思不能言。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以如此壮美的景色起调,使得诗歌呈现出阔达的境界,扩大了感情的容量。以应玚和曹植为代表的部分魏晋诗人,突破写游子思归的离愁别绪的局限,使得视野逐渐开阔,对后来赠别诗的创造和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赠别诗的历史经过南北朝,再到隋朝,接着在唐朝这片诗歌沃土上,在盛唐气象的影响下迎来了大发展。

二、了解盛唐时期赠别诗

作为赠别诗,盛唐赠别诗由于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气,在诗歌的取材范围、意向的运用和呈现、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有别于其他时期。要了解盛唐赠别诗,就要先了解形成它的环境特征、了解它的语言特征、了解它的意象特征、了解它的思想特征。1.盛唐赠别诗的环境特征

唐朝的出现,使得中国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和隋朝以来的社会动荡,纷争战乱,使中国出现了一个接近三百年的统一格局。在公元755年之前,唐朝都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政治基本开明,社会风气开放。强盛的国力,繁荣的文化,这对唐诗的繁荣与兴盛,对诗人地位的提高无疑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富裕的生活,文化的发达,诗歌发展的基本成熟,唐朝出现大量的诗人。

唐朝的疆域辽阔,唐人出游频繁,饯行赠别诗风气盛行,因此产生了大量的赠别诗。士人游历州郡,漫游各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融,结束了自南北朝时期以来的文化隔离。美好而又充足的外界环境,使得社会充满了自信,产生了所谓的“盛唐气象”。使得盛唐诗歌给人总体的印象是:豪迈、雄浑、博大、飘逸、深远。盛唐赠别诗就在盛唐这个培育诗坛百花的肥沃土壤里,孕育出了如此巨量而优秀的赠别诗歌。2.盛唐赠别诗的语言特征

历代诗人在写赠别诗时多喜欢描写一种苍凉、萧条的景象,营造出忧伤、悲痛的气氛,用来衬托自己所要抒发的的别离之情。但是到了唐朝,尤其是盛唐时期。大多诗人却在用词上避开了这类词语,或者没有去强调这些景象,所以没有形成哀伤的气氛。他们更喜欢用那种具有生机的,春意盎然的词语去做描写。王维的《渭城曲》,是描写的边塞送别的场景,但“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场景描写,却给人绿芽初露的春意,和超脱凡尘的感觉。作者没有用“寒雨”、“冷雨”、“凉雨”等词语,却用了“朝雨”;而“柳色新”更使人在边塞景象中感到眼前一亮。李白更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营造出一幅水天相接、广阔浩渺的自然景象。给世人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千古佳作。“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这些自然景物,都给人一种辽阔、博大的感受。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诗人岑参作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在北地边塞送别时对雪花飞舞场景的描写。众所周知,塞外苦寒,北风刺骨。正逢这样的送别情节,诗人却将其写成了这样壮美的景象,颇具浪漫色彩,同时可以看出诗人当时惊喜好奇的神情。3.盛唐赠别诗的意象特征

盛唐诗歌继承了建安风骨中的优秀传承,风范刚健有力,感情真挚热烈,文笔豪华雄健。但由于不同的社会状况,盛唐文人心境乐观向上,盛唐诗歌在感情上体现出一种豪迈奔放,意境上表现出雄浑劲道。大部分诗歌不论是否带有感伤都体现出雄浑悲壮、刚健昂扬的风骨美,展现出明朗健康、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其中李白的诗歌更体现出盛唐诗所独有的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风骨美。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渡远赴荆门,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舟行。”诗人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组镜头中,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将静止的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再串接上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这样壮美、辽阔的意象,蕴藏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更是以天上的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又如高适《别董大》中“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直写目前的景物,纯用白描。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十分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非常悲壮。“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雁”、“雪纷纷”等意象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但后两句携气吞山河,威震四野英雄气度而出。瞬间从悲苦中转折到明朗健康、豪迈奔放。诗人高适在意象上的运用,足以看出盛唐赠别诗歌在忧伤中体现健康、于惆怅中透出旷达,超脱出以往的感伤惜别的意象特征。4.盛唐赠别诗的思想特征

盛唐经济的繁荣发达,政治环境的相对宽松,文化融合,使得思想出现多样化。王维信佛,李白崇道,杜甫尊儒,都对其诗歌风格产生了很深的影响。王维的诗歌中常有参禅冥思、洞明世事的篇章;李白的诗歌飘逸超凡,被世人称为诗仙;杜甫“诗歌合为事而作”,为天下疾苦担忧。都是盛唐社会风气开放,文化交融,所引导的思想的多样性。而诗人地位的提高,外部条件的优越,造就了诗人们高度的自信和自尊,对投身社会和参与政治充满了热情。盛唐的送别诗中体现出的思想往往是对离别者的祝福和支持,而离别者本人通常也是乐观、自信甚至是自负,充满了建功立业,求取功名的雄心壮志。如:高适的《别董大》中在“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样冰冷恶劣的景象中,诗人都在短暂的伤感后,如此乐观豪爽的劝慰朋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道尽

了盛唐诗人豁达的心态,和诗歌的豪迈健康。再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里面既包含了对知己的相惜之情,又以豁达的胸襟面对别离。劝慰友人,莫要学小儿女的样子,泪流满巾。除此以外,还有高适的《别伟参军》“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陆龟蒙的《别离》“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都是这种类型的作品。王昌龄的《送柴侍御》中“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就以“不觉有离伤”独标高格,既表明了诗人的离别时的感情,又吸引了读者的眼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变”,两地竟成一乡。盛唐诗人竟将离别之情表现得如此的豁达和洒脱,无一不表现出盛唐诗人在诗歌感情表达时的超凡脱俗。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当代著名学者诠译古代经典名作·王维》湖南出版集团

第四篇:赠别杜牧

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文】 正因为爱得太深,太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倒像是彼此无情。举樽道别,多想强颜欢笑呵,但内心悲苦,总也笑不成。你看,那默默燃烧的蜡烛,它也有一颗离别的心灵。为咱俩流淌着热辣辣的泪水,直到天明。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这就是刘勰所说的:“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曾经赢得薄悻名的杜牧,与妓女之间也有过真情实感的投入,此诗写他与一位艺妓 之间的离别场面.诗中没有“悲”“字”愁“字出现,情侣之间多情反而似乎无情,强笑却又”笑不成",诗人用离别前夜的氛围和情侣间的动作生动地传达出相互之间的离愁别苦,蜡烛有心,替人垂泪,人岂无心?人岂无泪?蜡烛之心亦是情侣之心,蜡烛之泪亦是情侣之泪.

第五篇:舒婷诗《赠别》与《墙》赏析

舒婷诗《赠别》与《墙》赏析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EN-SG ZH-CN X-NONE/*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riority:99;mso-style-qformat: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mso-para-margin-top:0in;mso-para-margin-right:0in;mso-para-margin-bottom:10.0pt;mso-para-margin-left:0in;line-height:115%;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1.0pt;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舒婷作品鉴赏 赠别

人的一生应当有

许多停靠站

我但愿每一个站台

都有一盏雾中的灯

虽然再没有人用肩膀

挡住呼啸的风

以冻僵的手指

为我掖好白色的围巾

但愿灯象今夜一样亮着吧

即使冰雪封住了

每一条道路

仍有向远方出发的人

我们注定还要失落

无数白天和黑夜

我只请求留给我一个宁静的早晨

皱巴巴的手帕

铺在潮湿的长凳

你翻开蓝色的笔记

芒果树下有隔夜的雨声

写下两行诗你就走吧

我记住了

写在湖边的小路上

你的足印和身影

要是没有离别和重逢

要是不敢承担欢愉与悲痛

灵魂有什么意义

还叫什么人生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 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这首《赠别》虽然是一首爱情诗,但是最后一节也写出了一些人生哲理。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赏析舒婷的朦胧诗《墙》

原文:

我无法反抗墙,只有反抗的愿望。我是什么? 它是什么?很可能 它是我渐渐老化的皮肤,既感觉不到雨寒风霜,也接受不了米兰的芬芳。还有可能

我只是株车前草,装饰性地寄生在它的泥缝里,我偶然,它必然。夜晚,墙活动起来,伸出柔软的伪足,挤压我,勒索我,人我适应各种各样的形状。我惊恐地逃到大街上,发现相同的恶梦,挂在每一个人的脚后跟。一道道畏缩的目光 一堵堵冰冷的墙。呵,我明白了,我首先必须反抗的是: 我对墙的妥协,和对这个世界的不安全感。

赏析舒婷的朦胧诗《墙》:意象诗往往具有哲理美,因为象征手法能加强诗的理性力量。化抽象为具象,正是抽象诗大显神通的地方。“墙”是僵化了的艺术传统的象征。钱钟书说:“传统不肯

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当作当然和必然”。诗人说“我无法反抗墙,只有反抗的愿望”,正说出她对传统的不满。

“我是什么?它是什么?”这是万古常新的问题,诗人的回答也只能是哲学范畴“我偶然,它必然”。必然存在于偶然之中。对于文学新人,传统之墙乃是渐渐老化的皮肤,文学新人只是在泥缝里寄生的小草,这就是反抗意识萌芽的契机。

于是,恶梦出现了——一个适应传统的梦。那是心理上的阴影,像影子一样“挂在每一个人的脚后跟”。是的传统影响着每一个人,你适应它,就只能射出畏缩的目光;你坚持它,捍卫它,就成为“冰冷的墙”。

梦中有真理。诗人说“我明白了”。她应该首先战胜自己:克服妥协心理,克服恐惧心理。这样,非但不会为传统的墙所围困,而且还可能由冲破传统而改造传统,由脱离传统而丰富传统。

新诗潮力求摆脱新诗的政治抒情传统。内容上,由强调“大我”到重视“小我”;在形式上,由形象化转化为意象化,趋向于理念和感知的变形。其特点,尊重自我 的身世感受,着重表现富于“主体性”的人格形象。客观上,它确实表现出解放思想带来的心灵复苏,以及在新时期一代人的自觉。这种新的文艺风气,无疑是对传 统的有力冲击。

舒婷

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出生于1952年。中学毕业后,到上杭县农村劳动。1971年开始诗歌创作,1972年调到厦门进入工厂、做过泥水工、浆沙场、挡车 工、统计员、焊锡工等。1979年发表处女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引起注目,获1970—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1980年调到 福建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1982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双桅船》,其中不少诗篇得到读者喜爱。她的诗真挚、柔婉、朦胧,以曲折的方式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探 索,曾被称为“崛起的诗群”中的代表,因而引起争论。主要著作有《双桅船》(诗集,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合著,1982)、《会唱歌的鸢星 花》(诗集,1986)等

下载赠别毕业季 十首经典赠别诗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赠别毕业季 十首经典赠别诗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潘哲 赠别诗鉴赏教学设计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赠别诗教案 对青一中 潘哲 教材分析:赠友送别类的诗词在唐宋诗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

    唯美诗词十首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

    红色诗词十首

    红色诗词十首 一、《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清......

    《赠别·其二》杜牧唐诗注释翻译赏析(5篇材料)

    《赠别·其二》杜牧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赠别·其二》由杜牧创作。这一首着重写惜别,描绘与她的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首名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似乎冷淡无情;次句以“笑......

    杜甫的赠别诗有哪些呢[精选五篇]

    杜甫的赠别诗有哪些呢杜甫的赠别诗有哪些呢1《新婚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赠别办法》

    关于印发《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的通知 财预〔2014〕3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为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做好地方......

    廉洁诗词二十首

    廉 洁 诗 词 二 十 首 一、咏 史 (唐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怀念母亲诗词十首

    怀念母亲诗词十首 作者:袁戈 相思 娘眠古息山, 子落岳阳田。 千里两相望, 无时不泪涟。 怀念母亲 棘人远在异乡客,诀别娘系已五期。 淮岸濮山空缱绻, 巴陵湘水共伤悲。 西风回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