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升初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
小升初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
诗歌赏析的常见题型
一、主旨情感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目,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写的形象特点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者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格式:这首诗通过()形象或景物,写出了()的情境或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应答材料:(情感类)忧国忧民,或怀古伤今,或建功立业,或忆友怀旧,或思念亲人,或寄情山水,或怀才不遇,或蔑视权贵,或相知相见,或离情别恨。例1: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绝句两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山青花欲燃”这句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作出分析。(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1)暗含了山花的颜色:在青翠欲滴的山岭衬托下,红色的花朵就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一样,画面感强烈,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2)一种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和强烈的思乡之情。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二、表现手法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上来把握,不能只答其中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找出全篇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后,还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一下运用的好处。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题格式:这首诗运用了()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应答材料: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对比、象征、比兴、托物言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小中见大、虚实相间、怀古伤今、借古讽今。例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问:“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参考答案】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例4: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问: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表现手法上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三、想象描述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主要提问方式: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你的话把诗中的画面描绘出来。例5: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问: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歌前两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绘出来。【参考答案】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例6:阅读《山居秋暝》(王维),完成下面题目。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参考答案】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归来了;荷叶纷纷向两边摆动,那是打鱼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了。
四、品味炼字类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练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上去把握它的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是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中“某”词为什么不能换成“某”词?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十分传神?这个词在诗中有什么特定的含义?你最欣赏的是哪个字?请赏析。例7:阅读(宋)周敦颐的《题春晚》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问: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 【参考答案】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
例8:赏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按要求回答问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
【参考答案】(1)满压(2)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
五、名句赏析类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常见提问方式:这句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画线的千古名句?你从这句名诗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这句话在现在赋予了什么新的含义?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
例9: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题目。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问: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这句话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或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或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例10: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画线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必然有“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应考策略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送别类。以抒发离情为主。
②怀古类。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⑤闲适类。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
⑥借景抒情类。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⑦托物言志类。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⑧爱情类。
⑨民生类。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二找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因此将诗歌当中较常出现的意象的喻意做一个小结,作为一种诗歌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
比如说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三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四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⒈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等五种。
⒉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反复、重章叠唱等。
⒊表现手法:象征、烘托、对比、想象、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卒章显志、明贬实褒、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即事抒怀、欲扬先抑、以乐景写哀情等。五下结论。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六品风格。
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辞官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1.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旅夜”的情景,其中描写近景的一联是: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写出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它好在哪里。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甲】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写出甲诗中表现自然景物之间亲密融洽关系的词语。(答出两个即可)
2.甲、乙两首诗都写了荷花,但写法上各有不同,请指出。
3.宋朝杨万里的这两首小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试作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
雪晓②清笳③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①师伯浑:人名,陆游的朋友。②晓:光明。③笳: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乐器。④觉:醒。⑤漏:古代计时器。
1.陆游的这首“记梦”词,上片写,下片写。2.词中描写作者身处冷落环境的诗句是: 3联系你读过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说说“鬓虽残,心未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四、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优美怡人的风景画,画中分别描写哪四种景物?突出了它们的什么特征?
2.这首诗作于杜甫入蜀以后,从第四句中的“归”可以看出,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2.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田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其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要拥有心灵的宁静,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身到大自然中,尽情体会生活的乐趣。
B.“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于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这一景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D.本诗描写了恬静、闲适的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融的境界。
2.古人往往以所喜爱的花来表明自己的志趣。你觉得诗中的“采菊”与“真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钱唐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第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燕啄春泥,乱花迷眼。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3.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为什么?
4.在前六句诗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杨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九、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梅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花,有国花之誉。下面几段诗、词、歌、曲、文都与梅花有关,主仔细阅读这几段材料,进行比较,然后答题。
[材料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材料二]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万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材料三]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歌剧——(《江姐》主题歌《红梅赞》)
[材料四] 蔷薇露,荷花雨,菊花霜冷香庭户①。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马致远《落梅风》)① 香庭户]指女子闺房
[材料五] 梅树干„„或用勾勒皴擦,增强质感;或以墨笔直接挥写,以篆书笔法入画。老干多,用笔宜苍老;新枝多挺直,用笔宜挺健。老干黑色略淡中见浓黑、焦墨;新枝则中锋入画,黑色宜浓宜焦,笔笔见书法功力。枝干疏密聚散,穿插交错,茂密繁杂,以“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美学原则,进行描绘,造成画面上的动感和节奏感。(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丹青不知老将至》)
1.材料二《卜算子 咏梅》中,押韵的是哪几个字?请写出来。
2.材料一《梅花》中加点的“独自”突出了梅花凌寒而放的形象。材料二哪一个词语有同样的表达效果?请指出。
3.材料三《红梅赞》中写道:“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有一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与这个句子一样。请写出两个诗句。
4.《卜算子 咏梅》和《红梅赞》两段材料都歌颂了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请和饱含深情的语言抒写出这种品格和精神,表达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字数在30个左右。
5.如果根据前三段材料作梅花图,画面中的梅花一定是热烈、乐观、无畏的;如果根据第四段材料中的“梅梢月斜人影孤”作梅花图,画面中梅花会是怎样的呢?请你也用两三个词语概括出来。
6.上面五段材料都与梅花有关,但材料五与前四段材料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明显不同。请你试作简略分析。字数在30个左右。
7.梅与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它们的品格历来为人们所赞美,留下了不少诗文名句。请你根据记忆或查阅资料,在兰、竹、菊、松中任选其一,写一个诗文名句。
8.人们常说“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的背景使梅凌寒开放、暗香浮动的形象更加鲜明。如果你是画家,除了可以以雪为背景外,还可以选择什么来作为背景?为什么?请简要表述你的理由。字数在30个左右。
十、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这首诗写了生活中怎样的细节? 2.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案
一.参考答案: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2.抒发了诗人孤独(凄凉、失意等)的情怀3.略(2分;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二.第1题找出关键词语,其实就是对全诗的整体理解,解答时要善于抓住将自然景物拟人化的词语,“如惜”、“爱”、“立”。第2 题比较甲、乙两诗不同的写法,甲诗写的是小池中的荷花,乙诗写的是西湖中的荷花,这样比较就抓住了解题的要领。甲诗是从小处入手,细致入微;乙诗是从大处着眼,境界开阔。第3题属于开放性鉴赏,无论喜欢哪一首,都是可以的,只要赏析合理到位,没有固定答案。
三、参考答案:1.梦境(梦醒后的)感想(各1分,具体写出其主要内容的,均给分)2.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2分,多写或少写的扣1分)3.人虽老,为国收复失土的雄心仍在。(2分,要求说出鬓残,未死的含义,“心”的具体内涵,语句通顺。其它表达相同意思的答案,均给分)
四、参考答案:1.桂花、(春)山(涧)、(明)月、(山)鸟(共1分,写出3个即可,但写人或夜,此题不得分);幽静(1分,能体现“静“即可)2.①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②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共2分,答出心境、环境各1分,意思对即可)
五、参考答案:1.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写出“荒凉萧条、物是人非”意思的可记分)2.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
七、参考答案:(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2分)。(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
八、参考答案:1.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2.对故乡无限依恋(对故乡思念)
二、参考答案:1.早莺争树(莺争暖树)草没马蹄2.C(2)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该题4分,(1)题2分,3.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4.可以让读者根据前面的描写,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而取得“含不尽之意见于方外”的效果。或:诗贵含蓄,这样含蓄地结尾,常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三、参考答案:(1)对自己无最遭贬的怨愤之情。(答出“怨愤”之意,即可给分。2分)(2)第六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大雪阻路,马难前行,虚写诗人留恋长安,不忍离去的感情。(意思对即可。实写与虚写的内容各1分。共2分)
七、参考答案:1.桂花、(春)山(涧)、(明)月、(山)鸟(共1分,写出3个即可,但写人或夜,此题不得分);幽静(1分,能体现“静“即可)2.①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②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共2分,答出心境、环境各1分,意思对即可)
八、参考答案:1.写了作者寄家书时“临发又开封”这一动作细节。2.表达了作者作客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评分:本题2分,答对一问得1分,意思对即可。
九、参考答案:1.边塞秋色思乡之情2.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十、参考答案:1.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2.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第二篇:小升初常考成语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成语专项训练
一、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按类别写在横线上。
()舟()剑()己()人()己()人()死()归
自相()()拾金()()千()一()()山()岭()株()兔 花()柳()神采()()()发()颜
翠色()流 愁眉不()一()不染()烛夜游
一()千里 眉()色()
1、表现人物品质的词语有:
2、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有:
3、说明某种道理的词语有:
4、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有:
5、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有:
6、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有: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按类别写在横线上。
奋不()身 弄()作()()()向荣 阴谋()计 好高()远 神机()算()()其谈 高()远()自不()力()智多()德()望()斩()杀()穷凶()()()武()威 装()作()()颜()色 褒义词: 贬义词:
三、填写近义成语。
心不在焉()五颜六色()乘风破浪()小巧玲珑()日以继夜()海底捞针()心中有数()生机勃勃()千奇百怪()眼花缭乱()随机应变()不由自主()/ 15 交头接耳()不可胜数()提心吊胆()想方设法()绘声绘色()心悦诚服()千钧一发()足智多谋()惊惶失色()恍然大悟()目瞪口呆()置之不理()真相大白()恰到好处()平安无事()竭泽而渔()漫不经心()欢歌劲舞()出乎意料()
四、填写反义成语。
一心一意()一成不变()垂头丧气()单枪匹马()横冲直撞()奋不顾身()胸有成竹()生气勃勃()哑口无言()名副其实()目不转睛()不计其数()安居乐业()专心致志()举足轻重()理直气壮()同心协力()千里迢迢()风平浪静()盛气凌人()
五、划出下面词语中的别字并修改。
穿流不息()永往直前()身临奇境()暗然泪下()目之所急()头昏脑胀()济眉弄眼()洛绎不绝()背道而弛()千恣百态()亭亭欲立()换然一新()小心奕奕()五采缤纷()心扩神怡()目不转晴()无边无崖()喜出忘外()奄奄一息()容光泛发()无穷无禁()完壁归赵()再接再励()应接不瑕()精兵减政()视死如规()攻无不刻()阴谋鬼计()赞叹不以()自立更升()
六、填字,把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带点词的意思。
爱不()手()不经心 全神()注 斩钉()铁 永垂不()()弓之鸟 举()闻名 前()后继 丰功伟()排山()海 轻而()举()精会神 刻()求剑 有条不()()苗助长 掩耳()铃 南()北辙()羊补牢()假虎威 居高()下 / 15 片甲不()废()忘食()()其谈 调兵()将 各()己见 百折不()坐井()天 精疲力()张牙()爪 乱七八()对答如()纸上谈()同归于()半途而()一()无前 情不自()九()云外 摩肩接()身()其境()然大物 有()无恐 兴高()烈 络()不绝 不甘()弱 饥寒交()()拳擦掌 生()活虎 不()之地 宁死不()争先()后 同()共苦 津津有()堆积如()()雀无声()之不理()口无言()天动地 长年()月()其事 水()不通 横七()八 目()口呆 理直气()张()李戴 三年五()迫不()待 天衣无()心()肉跳()()不安 兴致()()千丝万()穷途()路 斗志()扬 无可()何()里如一 七()八()三()两()危在()()半()半()东()西()推()出()能()能()左()右()牛()蛇()()身()骨 自()自()()日()月
七、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成语。
1、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2、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3、别人遇到灾祸,不但不同情,反而感到高兴。()
4、在危急的时刻,猛然想出办法。()
5、接着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前进。()
6、不说对,不说不对,不表示肯定或否定。()
7、就像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态度镇定,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8、指人们做事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达到目的。()
9、不怕劳苦,不怕埋怨,形容一心为公的思想。()
10、做事有开头,也有结尾,非常认真,能坚持到底。()
11、举动非常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12、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13、用来形容事情、道理很明显,容易清楚。()
14、常常做某事,成了习惯。()/ 15
15、医治不好的病。()
16、做了一件事,得到两种好处。()
17、白天干了,夜里还要接着干。()
18、年纪虽老,精力却更加旺盛。()
19、气得头发直竖,把帽子也顶起来。()20、高兴得像发狂那样。()
八、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成语。
看书快—— 走路快—— 吃饭快—— 办事快—— 变化快—— 水流快—— 航速快—— 车速快—— 回答问题快—— 时间消逝快—— 最遥远的地方—— 最荒凉的地方—— 最危急的时刻—— 最忠诚的朋友—— 最愚笨的做法—— 最远大的前途—— 最长的年龄—— 最坏的气候——
九、有些成语由两个四字句组成,称为“偶句成语”请写出后半部分。
1、一夫当关——
2、三天打鱼——
3、十年树木——
4、万事俱备——
5、上天无路——
6、八仙过海——
7、不入虎穴——
8、老鼠过街——
9、机不可失——
10、世上无难事——
十、把成语补充完整。
1、写出带有“风”“雨”的成语。
()风()雨()风()雨()风()雨()风()雨()风()雨()风()雨()风()雨()风()雨
2、写出有关“自”的成语。
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
3、写出有关“天”“地”的成语 / 15 天()地()天()地()天()地()天()地()天()地()天()地()天()地()天()地()天()地()天()地()()天()地()天()地()天()地()天()地()天()地
4、写出有关“一()千金”的成语
一()千金 一()千金 一()千金 一()千金 一()千金
5、写出有关“一”“不”的成语
一()不()一()不()一()不()一()不()一()不()一()不()
6、写出有关“无”“不”的成语
无()不()无()不()无()不()无()不()无()不()无()不()
7、写出有关“无”的成语
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
8、写出有关“不”的成语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十一、按要求写成语。
1、写出带有“花”字的成语(8个)
花()()()花()(花()()()花()(花()()()花()(2、写出带有“风”字的成语(8个)
一()不()一()不()一()不()无()不()无()不()无()不()无()无()无()无()无()无()不()不()不()不()不()不()不()不())()花()()花()()花(一()不()一()不()无()不()无()不()无()无()无()无()不()不()不()不()不()不()不()不())()())()())()()5 / 15
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
3、写出带有“水”字的成语(8个)
()()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写出描写山的成语:
()山()()()山()()()()()山 山()()()山()()()山()()()写出描写海的成语:
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
4、写出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成语。(各6个)
“春”: “夏”: “秋”: “冬”:
6、写出以“如”开头的成语(8个)
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 15 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
“如”在第二和第三个位置的成语。
()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飞
7、写出描写“绿色”意思的成语
8、分类写出描写人物的成语,各6个 A、描写人物的外貌:
B、描写人物的神态:
C、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喜悦: 忧愁: 愤怒: 担心: 着急: D、表示“看”的意思的成语。
E、表示“想”的意思的成语。
F、表示“说”的意思的成语。
G、表示“走、跑”意思的成语。/ 15
十二、照样子写出带有反、近义词的成语。
1、第二和第四个字是反义词:
2、第一和第三个字是反义词:
3、第一和第二个字是反义词的:
4、第三和第四个字是反义词的:
十六、照样子写出带有近义词的成语。
1、第一和第三个字是近义词的:
2、第二和第四个字是近义词的:
十三、根据句子的意思写成语,写出带“虎”字的成语
1、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着。()
2、比喻坏人的帮凶。()
3、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
4、比喻张口大嚼。()
十四、填空,使成语完整
1、填上数字
()分()裂()山()水()方()计()通()达 低()下()()湖()海()心()意()上()下()拿()稳()仙过海()神无主()鸣惊人
2、填上动物名
()目混珠()语花香()毛蒜皮()鬼()神
画()添足()歌()舞()()学舌 轻于()毛()()无声()立()群 井底之()瓮中捉()/ 15 独占()头 叶公好()()心()肺()假()威()()为奸
3、填上植物名
()木皆兵 成()在胸 望()止渴()暗花明 百步穿()雨后春()昙()一现 出水()()红()绿
十五、用下面表示颜色的字组成语。
红 : 白: 黑: 金: 黄: 紫: 青: 绿: 赤: 灰:
十六、请把下面成语中一个字换掉,组成一个新的成语。
一哄而起()一清二白()寸草不留()山高水险()天长日久()不知所措()见利思义()有目共赏()报仇雪耻()因小见大()有口难分()言而有信()不劳而食()舍己救人()天高地厚()有的放矢()心腹之言()言之成理()有头有尾()一无所有()有始有终()默默无闻()后继乏人()分文不取()/ 15
一、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按类别写在横线上,并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
(刻)舟(求)剑(推)己(及)人
(舍)己(为)人
(视)死(如)归
自相(矛盾)
拾金(不昧)
千(钧)一(发)(翻)山(越)岭(守)株(待)兔
花(红)柳(绿)
神采(奕奕)(鹤)发(童)颜
翠色(欲)流
愁眉不(展)
一(尘)不染
(秉)烛夜游
一(碧)千里
眉(飞)色(舞)
1、表现人物品质的词语有:(舍)己(为)人
(视)死(如)归
拾金(不昧)
2、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有:花(红)柳(绿)
翠色(欲)流
一(碧)千里
一(尘)不染
3、说明某种道理的词语有:(刻)舟(求)剑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4、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有:(鹤)发(童)颜
5、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有: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愁眉不(展)
6、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有:(秉)烛夜游
(翻)山(越)岭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按类别写在横线上,并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奋不(顾)身
弄(虚)作(假)(欣)(欣)向荣
阴谋(诡)计 好高(鹜)远
神机(妙)算
(夸)(夸)其谈
高(瞻)远(瞩)自不(量)力
(足)智多(谋)
德(高)望(重)
斩(尽)杀(绝)穷凶(极)(恶)(耀)武(扬)威
装(腔)作(势)
(五)颜
(六)色
褒义词:奋不(顾)身
(欣)(欣)向荣
神机(妙)算
高(瞻)远(瞩)
(足)智多(谋)
德(高)望(重)
贬义词:弄(虚)作(假)
阴谋(诡)计
好高(鹜)远
(夸)(夸)其谈
自不(量)力
穷凶(极)(恶)
(耀)武(扬)威
装(腔)作(势)
三、填写近义成语。
心不在焉(心猿意马)一模一样(如出一辙)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仗势欺人(狗仗人势)小巧玲珑(娇小玲珑)日以继夜(不分昼夜)海底捞针(海底捞月)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生机勃勃(生气勃勃)千奇百怪(奇形怪状)眼花缭乱(琳琅满目)随机应变(见机行事)不由自主(情不自禁)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形影不离(如影随形)不可胜数(不胜枚举)提心吊胆(忐忑不安)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绘声绘色(有声有色)心悦诚服(心服口服)千钧一发(危在旦夕)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惊惶失色(诚惶诚恐)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皮包骨头(瘦骨嶙峋)目瞪口呆(呆若木鸡)置之不理(置之度外)真相大白(水落石出)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兴国安邦(安邦定国)平安无事(安然无恙)
四、填写反义成语。
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一成不变(瞬息万变)垂头丧气(神采奕奕)单枪匹马(千军万马)
横冲直撞(循规蹈矩)奋不顾身(贪生怕死)胸有成竹(一筹莫展)生气勃勃(死气沉沉)哑口无言(滔滔不绝)名副其实(徒有虚名)目不转睛(东张西望)不计其数(屈指可数)安居乐业(居无定所)专心致志(心不在焉)举足轻重(无足挂齿)理直气壮(理屈词穷)
同心协力(分道扬镳)千里迢迢(近在咫尺)理所当然(意料之外)风平浪静(惊涛骇浪)盛气凌人(平易近人)
五、划出下面词语中的别字并修改。穿流不息(川)
永往直前(勇)
身临奇境(其)
暗然泪下(黯)
目之所急(及)
...../ 15 头昏脑胀(涨)
济眉弄眼(挤)
洛绎不绝(络)
背道而弛(驰)
千恣百态(姿)
.....亭亭欲立(玉)
换然一新(焕)
小心奕奕(翼翼)
五采缤纷(彩)
心扩神怡(旷)
......目不转晴(睛)
无边无崖(涯)
喜出忘外(望)
奄奄一息()
容光泛发(焕)
....无穷无禁(尽)
完壁归赵(璧)
再接再励(厉)
应接不瑕(暇)
精兵减政(简)
.....视死如规(归)
万赖俱寂(癞)
好高骛远(鹜)
攻无不刻(克)
阴谋鬼计(诡)
.....赞叹不一(已)
自立更升(生)..
六、填字,把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带点词的意思。
爱不(释)手
(漫)不经心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永垂不(朽)
(惊)弓之鸟 举(世)闻名
前(赴)后继
丰功伟(绩)
排山(倒)海
轻而(易)举
(聚)精会神
刻(舟)求剑
有条不(紊)(揠)苗助长
掩耳(盗)铃
南(辕)北辙
(亡)羊补牢(狐)假虎威
居高(临)下
片甲不(留)
废(寝)忘食
(夸夸)其谈
调兵(遣)将 各(抒)己见
百折不(挠)
坐井(观)天
精疲力(尽)
张牙(舞)爪
乱七八(糟)对答如(流)
纸上谈(兵)
同归于(尽)
半途而(废)
一(往)无前
情不自(禁)九(霄)云外
摩肩接(踵)
身(临)其境
(庞)然大物
有(恃)无恐
兴高(采)烈 络(绎)不绝
不甘(示)弱
饥寒交(迫)
(磨)拳擦掌
生(龙)活虎
不(毛)之地 宁死不(屈)
争先(恐)后
同(甘)共苦
津津有(味)
堆积如(山)
(鸦)雀无声(置)之不理
(哑)口无言
(惊)天动地
长年(累)月
(若)无其事
水(泄)不通 横七(竖)八
目(瞪)口呆
理直气(壮)张(冠)李戴
三年五(载)
迫不(及)待 天衣无(缝)
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兴致(勃)(勃)
千丝万(缕)
穷途(末)路
斗志(昂)扬
无可(奈)何
(表)里如一
七(上)八(下)三(言)两(语)危在(旦)(夕)
半(推)半(就)东(倒)西(歪)
推(陈)出(新)能(文)能(武)左(推)右(挡)牛(鬼)蛇(神)(粉)身(碎)骨 自(作)自(受)
七、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成语。
1、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奋不顾身)
2、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同甘共苦)
3、别人遇到灾祸,不但不同情,反而感到高兴。
(兴灾乐祸)
4、在危急的时刻,猛然想出办法。
(急中生智)
5、接着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前进。
(循序渐进)
6、不说对,不说不对,不表示肯定或否定。
(模棱两可)
7、就像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态度镇定,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若无其事)
8、指人们做事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达到目的。(南辕北辙)
9、不怕劳苦,不怕埋怨,形容一心为公的思想。
(任劳任怨)
10、做事有开头,也有结尾,非常认真,能坚持到底。
(自始至终)
11、举动非常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谨小慎微)
12、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随遇而安)
13、用来形容事情、道理很明显,容易清楚。
(显而易见)
14、常常做某事,成了习惯。
(习以为常)
15、医治不好的病。
(不治之症)
16、做了一件事,得到两种好处。
(一举两得)
17、白天干了,夜里还要接着干。
(夜以继日)
18、年纪虽老,精力却更加旺盛。
(老当益壮)
19、气得头发直竖,把帽子也顶起来。
(怒发冲冠)20、高兴得像发狂那样。
(欣喜若狂)/ 15
八、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成语。
看书快—— 一目十行
走路快—— 大步流星
吃饭快——狼吞虎咽
办事快——雷厉风行
变化快—— 瞬息万变
水流快——一泻千里
航速快——乘风破浪
车速快——风驰电掣
回答问题快—对答如流
时间消逝快—稍纵即逝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
最危急的时刻—千钧一发
最忠诚的朋友—莫逆之交 最愚笨的做法—愚不可及
最远大的前途—鹏程万里
最长的年龄——万寿无疆 最坏的气候—晴天霹雳
九、有些成语由两个四字句组成,称为“偶句成语”请写出后半部分。
1、一夫当关 —— 万夫莫开
2、三天打鱼 —— 两天晒网
3、十年树木 —— 百年树人
4、万事俱备 —— 只欠东风
5、上天无路 —— 入地无门
6、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
7、不入虎穴 —— 焉得虎子
8、老鼠过街 —— 人人喊打
9、机不可失 —— 时不再来
10、世上无难事 —— 只怕有心人
十、把成语补充完整。
1、写出带有“风”“雨”的成语。
(和)风(细)雨
(春)风(化)雨
(呼)风(唤)雨
(暴)风(骤)雨(狂)风(暴)雨
(斜)风(细)雨
(急)风(骤)雨
(淫)风(秽)雨(东)风(化)雨
2、写出有关“自”的成语。
自(生)自(灭)
自(私)自(利)
自(作)自(受)
自(言)自(语)自(由)自(在)
自(给)自(足)
自(高)自(大)
自(怨)自(艾)自(暴)自(弃)
自(吹)自(擂)
自(觉)自(愿)
3、写出有关“天”“地”的成语
天(诛)地(灭)天(南)地(北)天(旋)地(转)天(崩)地(裂)天(经)地(义)天(高)地(厚)天(罗)地(网)天(寒)地(冻)天(翻)地(覆)(惊)天(动)地(花)天(酒)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欢)天(喜)地
4、写出有关“一()千金”的成语
一(字)千金
一(掷)千金
一(诺)千金
一(刻)千金
一(笑)千金
5、写出有关“一”“不”的成语
一(毛)不(拔)一(丝)不(苟)一(成)不(变)一(尘)不(染)一(言)不(发)一(钱)不(值)一(窍)不(通)一(蹶)不(振)一(动)不(动)一(文)不(值)一(声)不(响)
6、写出有关“无”“不”的成语
无(孔)不(入)无(坚)不(摧)无(奇)不(有)无(所)不(包)无(所)不(为)无(恶)不(作)无(所)不(至)无(所)不(能)无(微)不(至)无(所)不(有)无(往)不(胜)
7、写出有关“无”的成语
无(法)无(天)无(拘)无(束)无(牵)无(挂)无(情)无(义)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忧)无(虑)无(声)无(息)无(依)无(靠)无(缘)无(故)无(影)无(踪)
8、写出有关“不”的成语
不
(三)不
(四)不(明)不(白)不(即)不(离)不(声)不(响)不(伦)不(类)不(折)不(扣)不(偏)不(倚)不(卑)不(亢)不(痛)不(痒)不(慌)不(忙)/ 15 不(屈)不(挠)不(知)不(觉)不(理)不(睬)不(干)不(净)不()清不()楚 不(闻)不(问)
十一、按要求写成语。
1、写出带有“花”字的成语(8个)花(容)(月)(貌)
花(前)(月)(下)
花(红)(柳)(绿)
花(天)(酒)(地)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花(好)(月)(圆)
花(言)(巧)(语)花(拳)(绣)(腿)
鸟(语)(花)(香)
花(花)(世)(界)
花(花)(公)(子)
2、写出带有“风”字的成语(8个)风(云)(变)(幻)
风(平)(浪)(静)
风(尘)(仆)(仆)
风(行)
(一)(时)风(驰)(电)(掣)
风(声)(鹤)(唳)
风(花)(雪)(月)
风(吹)(雨)(打)风(吹)(草)(动)
风(言)(风)(语)
风(雨)(无)(阻)
风(雨)(交)(加)风(雨)(同)(舟)
风(雨)(如)(晦)
风(雨)(飘)(摇)
风(和)(日)(丽)风(度)(翩)(翩)
风(卷)(残)(云)
风(起)(云)(涌)
风(烛)(残)(年)风(流)(云)(散)
风(调)(雨)(顺)
风(餐)(露)(宿)
风(华)(正)(茂)
3、写出带有“水”字的成语(8个)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山(高)(水)(险)
水(滴)(石)(穿)水(火)(不)(容)
水(平)(如)(镜)
水(深)(火)(热)
水(涨)(船)(高)水(到)(渠)(成)
水(乳)(交)(融)
水(泄)(不)(通)
水(中)(捞)(月)水(火)(无)(情)
写出描写山的成语:
高山流水
崇山峻岭
大好河山
山高水长
山穷水尽
山高水险 写出描写海的成语:
海阔天空
海市蜃楼
海纳百川
海枯石烂
翻江倒海
精卫填海
沧海桑田
大海捞针 石沉大海
五湖四海
浩如烟海
4、写出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成语。(各6个)“春” 春暖花开
莺歌艳舞
春寒料峭
草长莺飞
春华秋实
春色满园
春雨如油
春意盎然
春光明媚
冰消雪融
春暖花开
莺歌艳舞
春寒料峭 草长莺飞
春华秋实
春色满园
春雨如油
春意盎然
春光明媚
冰消雪融
“夏”: 夏雨雨人、夏日可畏、春风夏雨、用夏变夷、夏五郭公、夏虫不可以语冰 “秋”: 秋高气爽、落叶知秋、一叶知秋、秋风扫落叶、春花秋月、春兰秋菊 “冬”: 寒冬腊月
寒风凛冽、北风呼啸
天寒地冻
冰天雪地
鹅毛大雪
5、写出以“如”开头的成语(8个)
如闻其声
如火如荼
如饥似渴
如出一辙
如花似玉
如坐针毡
如虎添翼
如日中天 如鱼得水
如影随形
如临大敌
如获至宝
如胶似漆
如梦初醒
如释重负
如雷贯耳 如意算盘
如愿以偿
“如”在第二和第三个位置的成语。
易如反掌
了如指掌
稳如泰山
泪如雨下
敬如上宾
泪如泉涌
面如土色
亲如手足 泪如泉涌
胆小如鼠
挥金如土
挥汗如雨
妙语如珠
惜时如金
健步如飞
疾步如飞
6、写出描写“绿色”意思的成语 例如:千山一碧
一碧千里
翠色欲滴
万古长青
冬夏常青
翠色欲流
7、分类写出描写人物的成语,各6个 A、描写人物的外貌
仪表堂堂
鹤发童颜
眉清目秀
衣冠楚楚
肥头大耳
浓眉大眼
慈眉善目
亭亭玉立/ 15 B、描写人物的神态
容光焕发
神采奕奕
愁眉不展
喜笑颜开
笑逐言开
横眉冷对
眉开眼笑
凶神恶煞
满面春风
面如土色
目瞪口呆 C、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喜悦:心花怒放
喜出望外
欣喜若狂
喜笑颜开
欢天喜地
喜气洋洋 忧愁:心事重重
忧心如焚、忧心忡忡
愁肠百结、愁肠寸断
忧心如捣 愤怒:怒发冲冠、怒不可遏、怒火中烧、勃然大怒、恼羞成怒
担心、害怕:忐忑不安
惊慌失措
心惊肉跳
心惊胆寒
心神不定
惴惴不安 着急:心急如焚
心急火燎
急不可待
急不可耐
气急败坏
心急如火
D、表示“看”的意思的成语。
左顾右盼
高瞻远瞩
侧目而视
瞻前顾后
管中窥豹
举世瞩目
东张西望 E、表示“想”的意思的成语。
左思右想
深谋远虑
冥思苦想
深思熟虑 千方百计
绞尽脑汁
浮想联翩
思绪万千
想入非非
F、表示“说”的意思的成语。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娓娓道来
唠唠叨叨
高谈阔论
夸夸其谈
对答如流
自言自语
窃窃私语
信口开河
津津乐道
侃侃而谈
胡言乱语
G、表示“走、跑”意思的成语。
健步如飞
大步流星
穷追不舍
逃之夭夭
十二、照样子写出带有反义词的成语。
1、例:第二和第四个字是反义词
舍近求远
舍本逐末
弃暗投明
柳暗花明
损公肥私
深入浅出
弄巧成拙
2、例:
南辕北辙
南来北往
大惊小怪
出生入死
藏头露尾
3、表里如一
黑白分明
上下一心
4、不知深浅
颠倒黑白
本末倒置
不识好歹
不置可否
十三、照样子写出带有近义词的成语。
胡作非为
漂洋过海
惊涛骇浪
胡思乱想
如胶似漆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南腔北调
弄虚作假
千方百计
四通八达
十四、根据句子的意思写成语,写出带“虎”字的成语
1、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着。(虎视眈眈)
2、比喻坏人的帮凶。(为虎作伥)
3、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虎背熊腰)
4、比喻张口大嚼。(狼吞虎咽)
十五、填空,使成语完整
1、填上数字
(四)分
(五)裂
(千)山(万)水
(千)方(百)计
(四)通
(八)达
(一)鸣惊人
低
(三)下
(四)(五)湖(四)海
(三)心(二)意
(六)神无主
(七)上(八)下
(十)拿(九)稳
(八)仙过海
2、填上动物名
(鱼)目混珠
(鸟)语花香
(鸡)毛蒜皮
(牛)鬼(蛇)神
画(蛇)添足
莺)歌(燕)舞
(鹦)(鹉)学舌
轻于(鸿)毛/ 15(凤)毛(麟)角
(鸦)(雀)无声
(鹤)立(鸡)群
井底之(蛙)
瓮中捉(鳖)
独占(鳌)头 叶公好(龙)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3、填上植物名
(草)木皆兵
成(竹)在胸
望(梅)止渴
(柳)暗花明
百步穿(杨)
雨后春(笋)
(昙)(花)一现
出水(芙蓉)
投(桃)报(李)
(桃)(李)满天下
(花)红(柳)绿
玉(树)琼(花)
火中取(栗)
十六、用下面表示颜色的字组成语。(越多越好)
红:万紫千红
面红耳赤
红颜薄命
唇红齿白
红白喜事 白:白璧微瑕
白驹过隙
白日做梦
白手起家
白头偕老 黑:黑白分明
黑灯瞎火
白纸黑字
昏天黑地
起早贪黑 金:金榜提名
金碧辉煌
金蝉脱壳
金科玉律
金玉良言 黄:黄粱美梦
黄道吉日
人老珠黄
飞黄腾达 直捣黄龙 紫: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带金佩紫
紫气东来
青紫被体 青:青黄不接
青梅竹马
青面獠牙
青云直上
青红皂白 绿:绿林好汉
花红柳绿
灯红酒绿
绿叶成阴
青山绿水 赤:赤胆忠心
赤子之心 赤手空拳
面红耳赤
赤贫如洗 灰: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灰飞烟灭
万念俱灰
死灰复燃
十七、请把下面成语中一个字换掉,组成一个新的成语,并看看两条成语有何不同。
一哄而起(散)
一清二白(穷)
寸草不留(生)
大有可为(作)
山高水险(长)天长日久(地)
不知所措(云)
见利思义(忘)
付之一炬()
以怨报德(德)有目共赏(睹)
瓮中捉鳖()
报仇雪耻(恨)
因小见大(失)
有口难分(辩)言而有信(无)
不劳而食(获)
别有见地(天)不足为奇(虑)
舍己救人(为)天高地厚(远)
有的放矢(无)
心腹之言(患)
言之成理(有)
千虑一得(失)有头有尾(无)
一无所有(获)
有始有终(无)
默默无闻(语)
后继乏人(有)目光如豆(炬)
分文不取(值)
餐风露宿(饮)
/ 15
第三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板块一 炼字
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 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是一种生在浅水中的水草,“蓼”也是一种水边生长的草,味辛辣。一“白”一“红”,色彩鲜艳,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恬美幽静、令人心醉的美景图。“蓑”比喻为新绿,新颖别致;“映”字体物精妙,令人怡悦。
答案:“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向子
①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 ①向子
: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要能见出诗人所用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依托诗句展开联想,体味语言的妙处。“斜红叠翠”使用借代手法,以“红”代花,以“翠”代叶,达到含蓄而不直露的效果;一个“斜”宇,写出花朵娇柔多姿、毫无呆板之态,一个“叠”字,则强调了叶片丰茂繁密的长势。
答案:“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运用借代手法,以“红”代花,以“翠”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3.阅读下面宋词,按要求完成问题。
昭君怨 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跳”字写出了雨之急、雨之大;这个动词绘声绘色地把雨打荷叶的情景极为传神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有人说,颈联中的“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对全诗的理解,本诗颔联写大自然的景物,颈联则写人世的悲欢。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似谁家的白发老母枯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啜泣;又好似谁家的红颜少妇伫立楼头,因丈夫远行而望月长叹。考生作答时应注意“独”与“空”所蕴涵的情感。
答案:“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表达到了极致。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 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 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6.(2012·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规①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 ①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首先要细读全诗,包括题目和注释。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绘杜鹃的啼声,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颔联描绘了“贪夫”及“远客”听后的感受。“贪夫”不愿意听,无奈低首。“远客”初听“已断肠”,夸张地写出其思乡之情。一个“空”字把那种无可奈何的惆怅传达得淋漓尽致。
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板块二 诗眼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同从弟①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②苦。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③。
【注】 ①从弟:堂弟。②越吟:越人庄舄(xì),在楚国为官,曾唱越歌以寄托乡思。③杜:即杜若,香草名。
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是夜越吟苦”中“苦”的妙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步,突出该字(词)对主旨所起的作用。本诗以描写为主,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只有“苦”。从全诗来看,它是全诗感情所在。
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写了哪些内容。“荏苒几盈虚”反映的是时光的流逝;“澄澄变今古”暗含着朝代的更替;“是夜越吟苦”,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千里共如何”,联系诗题,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这一切都在诗人心中归结为“凄苦”的心绪。
第三步,从该字(词)在诗中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苦”实际是全诗画龙点睛的词语。答案:“苦”字言简意丰,吟者借此感慨时光流逝、朝代更替、异地飘零、故乡难回、友人命运等,感情凄苦,此一字为全诗感情所在,可谓点睛之笔。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 ①建章:宫殿名。
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锁”字是第二句中的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3.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有人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抒写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一句写诗人因旅宿思友而彻夜不眠,而雨打枯荷的清韵,暂时能慰藉思友之情。本诗是怀友诗,所以说此句是点睛之笔。(或:本诗是怀友诗,雨打枯荷的声音,单调而凄清,更衬出环境的寂寥,从而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说此句是点睛之笔。)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①
陆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②。
【注】 ①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当时41岁。②琼糜:琼浆玉液,比喻精美的食品。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历来被认为是这首诗中最精彩的两句,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具体分析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特色的能力。该题要求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两句的特色,所以考生要在认真阅读诗歌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答案:从形式上看:“白发”对“青灯”,“无情”对“有味”,“老境”对“儿时”,对仗工整,对比鲜明。
从内容上看:“侵”字点出了岁月之无情,生有“白发”逼近“老境”的人,对着“青灯”夜读,唤起的却是“儿时”读书的记忆,体现出诗人慨叹岁月无情、人生易逝的心情;“有味”二字体现出诗人一生以读书为乐的情趣。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三闾大夫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字或词,你认为,本诗诗眼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诗诗眼是“怨”。从结构上看,“怨”紧承上句,既写出了江水的长流不尽,也写出了屈子深重的哀愁;“怨”又领起后两句,既让眼前的秋风与枫叶景中含情,又让人联想起屈原笔下的秋风与枫叶,让人体会到屈原诗中浓重的“怨情”。从诗歌形象上看,一“怨”字让屈原不被理解、遭谗见谪的哀怨形象立于我们眼前。
板块三 语言风格
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送别诗的语言特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一首送别诗,语言朴素、自然。这种朴素、自然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自己对朋友的那种朴素真挚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遣兴 [宋]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语言风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为什么醉里贪欢笑?为什么会觉得古人的书全无是处?为什么昨夜会醉倒松边?词中无一字交代,全靠读者自己去玩味。下片描写醉态形象生动,跃然纸上。
答案:这首词的语言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含蓄蕴藉,不明说为什么醉里贪欢笑,为什么会觉得古人的书全无是处,为什么昨夜会醉倒松边,让读者通过词句自己去揣摩联想,使得整首词的思想更显深沉感人;二是形象生动,通过动作、语言描写把醉态写得活灵活现。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选一)
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世称杨万里的诗歌风格除了新鲜奇特外,还有更主要的特色就是诙谐幽默。试以这首诗为例,简析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题是写行人登山,极平淡的一件事,不说人登山之难,而说山与人争高,要写山高,却先说山低;要写山上,先写山下;要写登山难,先写望山易;先是人看山,后是山与人赛,最后是登山,山胜人。脚高山更高,这实际是暗示登山者急于翻山的迫切心情,叫人读后忍俊不禁,表现出一种幽默诙谐、轻巧俏皮的艺术风格。
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试赏析这首诗“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诗的前两句是说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边渴望饱尝一阵轻风,用“细草摇头”来衬托自己的心情,在移情于景时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后两句写正因为自己深感余热满怀,所以觉得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的炎热,化静为动。
答案:本诗写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边渴望得到凉爽,恰遇“细草摇头”,运用拟人手法,富有情趣。后两句写天气炎热得连荷花也躲在叶底不愿露面,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基调活泼有趣,语言清新明快,写的是热,透露出的却是无限“清爽”之情。
板块四 综合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呆坐的神态,用“灯前”引出“影”,“伴”又将“影”与“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苦坐的“身”,显得孤单寂寞。
(2)①作者通过想象中的画面,即冬至深夜,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来表现思家之情。②诗的语言质朴无华。
2.阅读下面这首元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王寂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矾。(1)这首词的上片有两个字用得极为生动,请指出并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说“久忘机”是这首词的关键,你是否同意?结合词的内容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瘦”和“肥”。这两个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山的线条因云散去而清晰柔和,水面因秋雨变得宽阔,极有趣味。
(2)同意。“久忘机”说明作者的机巧之心已荡然无存,体现了作者淡泊恬静的超然情怀。上片景物描写烘托出作者对恬美宁静的大自然的赞美与喜爱;下片通过写与沙鸥为伴,与柳溪父老为友,表达了作者自甘恬淡的情趣。(回答不同意,言之成理亦可)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 舒亶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①?西江潮欲平。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 ①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1)“催”字在词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貍称赞说“甚有思致”,请结合下片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催”字表现击鼓开船,催促离人上船出发;而“留”字表现楼上把酒话别,难舍难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一“催”一“留”,鲜明的对比把将别而又不忍离别的情景映衬得十分强烈。(2)江潮来去容易,友人一别难相逢。饮尽此杯,不知何日才能重逢同饮。(或答“今日樽空而潮载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复送君归来”)借江潮抒别情,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汇着词人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浩渺的情思。从将别想到别后,笔意拓展,以问句结尾,曲折层深,表达了作者与好友的深厚友谊和依依惜别之情,寄托了重逢的希望,情韵深长。
第四篇:诗歌鉴赏综合训练
诗歌鉴赏综合训练
1、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答题。
寒 食【注】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寒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
①一、二两句在情与景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4分)
②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浣溪沙
姜夔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②。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③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恶:猛烈,很;禁持:摆布。③亚:接近。
(1).词的首句“雁怯重云不肯啼”,在上阕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2).清代评家陈廷焯说:“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
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白雨斋词话》)请结合这首词的下阕分析虚实结合的妙处。(6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病后登快哉亭①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彭城(今徐州)东南角的城隅之上,由苏轼命名。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后所作。②黄华,菊花。
(1).前人评述贺铸在此诗中化用了李贺的“秋风白”一句,并点化成新句,请指出是诗中的哪一句,并赏析此句的妙处。(5分)
(2).诗的颔联说“梦后倚楼无限情”,诗人表达的 “无限情”有哪些?并结合全诗谈谈此诗的抒情特点。(6分)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1)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
(2)这首诗中的“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赏析。(6分)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7分)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1)(原创)概括下阕中荷上雨的特点。(2分)
(2)(原创)这首词的上阕对整首词“咏荷上雨”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经梧州
[唐]宋之问
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①。流芳②虽可悦,会自泣长沙。
注:①槎,木筏。②流芳:诗中指南国的美好景象。
(1)请简要分析“青林暗换叶”一句中“暗”字的妙处。(3分)
(2)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浣溪沙
苏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2)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诗歌鉴赏答案
1、①这两句诗一写繁华,一写悲苦,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抒发了诗人在他乡过寒食节的极度悲伤的感情。
②表达了诗人佳节思亲的伤感和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
2、(1)(5分)首句起兴,营造了压抑的气氛,写出了归雁无声穿过重云时的紧张情状,(2分)引出了对自己回家路途艰难的描写,(1分)作者以归雁自比,委婉地写出近乡情更怯的心理。(2分)(2)(6分)下阕先实写春水展绿欢迎词人归来的盎然春意,从而写出接近家乡的喜悦;(2分)接着用虚笔写想象中自家门前的小梅已然新枝生长,高与门齐,似有盼归的殷切,写自己归乡的心切;(2分)收尾句想象一年一度的除夕守岁之灯火催人还家团聚,更是表达了自己渴盼回家的心情。(2分)
3、(1):①秋风发上生(1分)②李贺说秋风白,诗人说秋风发上生,不仅指秋风吹动着白发(或是吹白了鬓发),又指出了秋风萧萧,给人以萧瑟之感(2分)③这一新奇的用语,也暗示着诗人凄冷的情怀。(2分)(第三条的情感必须有,可以是与凄冷类似的词语,评卷老师可酌情处理)
(2)① 怀乡思归,多病之愁,迟暮之感,失意之恨(2分,任答对3种即可)②借景抒情,首联两句视听结合,眺望眺望故乡的路,表达了怀乡思归之情。第三联鸦投古刹落日余晖,透漏出诗人的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2分)③直抒胸臆,第二联,多病之愁,第四联落寞感伤,失意悲凉。(可答视听结合,用典抒情,评卷老师酌情给分。但必须有手法,必须有哪一联或哪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4、(1)【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景物描写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答案和解析】答案:①第一句写孤舟、微月和枫林,交代了时令环境;②用孤舟、微月和枫林三个意象构成凄清的意境,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烘托了气氛;③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解析:前两条各大2分,最后一条1分。
【思路点拨】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细节描写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答案和解析】答案:①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像瑰丽,表现音乐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断弦表现了弹筝人的忘情。弹筝人创造着音乐形象,又被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所感动,心潮澎湃,不能自己,拨断了琴弦。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每条2分)
【思路点拨】细节描写,就是文学作品中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或写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颦一笑;或写平常生活场景中的一瞬。细节描写,对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抒发感情,充实作品内容,表现主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诗词鉴赏】
首句写景,并列三个意象(孤舟、微月、枫林)。我国古典诗歌中,本有借月光写客愁的传统。而江上见月,月光与水光交辉,更易牵惹客子的愁情。王昌龄似乎特别偏爱这样的情景:“亿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行到荆门向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等等,都将客愁与江月联在一起。而“孤舟微月”也是写的这种意境,“愁”字未明点,是见于言外的。“枫林”暗示了秋天,也与客愁有关。这种阔叶树生在江边,遇风发出一片肃杀之声(“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真叫人感到“青枫浦上不胜愁”呢。“孤舟微月对枫林”,集中秋江晚来三种景物,就构成极凄清的意境(这种手法,后来在元人马致远《天净沙》中有最尽致的发挥),上面的描写为筝曲的演奏安排下一个典型的环境。此情此境,只有音乐能排遣异乡异客的愁怀了。“分付”即发付,安排意。弹筝者于此也就暗中登场。“分付”同“与”字照应,意味着奏出的筝曲与迁客心境相印。“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本来哀切,此时又融入流落江湖的乐人(“流人”)的主观感情,怎能不引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迁谪者内心的共鸣呢?这里的“分付”和“与”,下字皆灵活,它们
既含演奏弹拨之意,其意味又决非演奏弹拨一类实在的词语所能传达于万一的。它们的作用,已将景色、筝乐与听者心境紧紧钩连,使之融成一境。“分付”双声,“鸣筝”叠韵,使诗句铿锵上口,富于乐感。诗句之妙,恰如钟惺所说:“‘分付’字与‘与’字说出鸣筝之情,却解不出”(《唐诗归》)。所谓“解不出”。乃是说它可意会而难言传,不象实在的词语那样易得确解。
次句刚写入筝曲,三句却提到“岭色”,似乎又转到景上。其实,这里与首句写景性质不同,可说仍是写“鸣筝”的继续。也许晚间真的飞了一阵雨,使岭色处于有无之中。也许只不过是“微月”如水的清光造成的幻景,层层山岭好象迷蒙在雾雨之中。无论是哪种境况,对迁客的情感都有陪衬烘托的作用。此外,更大的可能是奇妙的音乐造成了这样一种“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感觉。“千重万重雨”不仅写岭色,也兼形筝声(犹如“大弦嘈嘈如急雨”);不仅是视觉形象,也是音乐形象。“千重”、“万重”的复叠,给人以乐音繁促的暗示,对弹筝“流人”的复杂心绪也是一种暗示。在写“鸣筝”之后,这样将“岭色”与“千重万重雨”并置一句中,省去任何叙写、关联词语,造成诗句多义性,含蕴丰富,打通了视听感觉,令人低回不已。
弹到激越处,筝弦突然断了。但听者情绪激动,不能自已。这里不说泪下之多,而换言“泪痕深”,造语形象新鲜。“收与”、“分付与”用字同妙,它使三句的“雨”与此句的“泪”搭成譬喻关系。似言听筝者的泪乃是筝弦收集岭上之雨化成,无怪乎其多了。这想象新颖独特,发人妙思。“只说闻筝下泪,意便浅。说泪如雨,语亦平常。看他句法字法运用之妙,便使人涵咏不尽。(”黄生评)此诗从句法、音韵到通感的运用,颇具特色,而且都服务于意境的创造,浑融含蓄,而非刻露,《诗薮》称之为“连城之璧,不以追琢减称”,可谓知言。
5、(1)灵动(跳跃等)(动态特点,从“散聚”“聚”“跳”等词得出)‚晶莹(润泽、亮泽等)(静态特点,从“真珠”“水银窝”等喻体特点得出),1点1分。
(2)虚写(“想象”,手法1分)“午梦”泛舟西湖,烟雨迷蒙,荷香四溢的清新美景(上阕内容概括1分)侧面烘托(衬托,手法1分)被“急雨打篷声”惊醒后欣赏到的眼前荷池跳雨的美景(下阕内容概括1分),更好地表达诗人对池荷跳雨的喜爱之情(思想感情1分)。
6、(1)一个“暗”字,把春天来临,青叶就在不知不觉中一次次生出新叶的情景凸现出来。生动地表现出梧州的气候特征。
(2)一是用乐景写哀情,面对着令人喜悦的美景,触目伤情,流露出无可奈何的叹息。二是卒章显志,结尾发出了“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的无可奈何的叹息。三是用典,“泣长沙”用的是西汉贾谊的典故,表明白己无奈伤感的情怀。(答出1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7、(1)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一场雨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2分)
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收拾耦耕身”,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熏,诗人自然是热爱这样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情感进一步深化。(3分)
(2)(1)比喻。“光似泼”“气如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2)对偶。“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两句形成工整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3)情景交融。清新、蓬勃的田野景色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每点2分,术语1分,分析1分。另外答夸张、视觉嗅觉结合,分析合理也可以得分)
第五篇:诗歌鉴赏训练题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①分宁:今江西修水县,诗人的家乡。杜涧叟是他的友人。此诗写于诗人早年离开家乡去外地做官之时。②阳关:古曲《阳关三迭》的省称。亦泛指离别时唱的歌曲。③旌阳:山名,在分宁以东。
8.首句“水东流”三字在本诗中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5分)
9.有人认为“满川风月替人愁”写的真好,那么好在哪些地方呢?请你说说(6分)
登原州城①呈张贲从事
宋·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注①:原州城,即今宁夏固原。
8.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9.全诗表达出了作者哪些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雨夜读书 [宋]陆游
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天何悭?
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思天山。
【注】①蹭蹬:比喻失意潦倒。②仗下:借指朝堂。
8.首联描写出一幅怎样的图画?请简要说明。(5分)
9.诗歌里蕴含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酒楼秋望 华岳【注】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秋水碧连天一色,暮霞红映日三竿。花摇舞帽枝犹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8.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分三点简要分析。(6分)
9.本诗尾联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抒情方式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5分)
送王汶宰江阴
包何
郡北乘流去,花间竟日行。海鱼朝满市,江鸟夜喧城。止酒非关病,援琴不在声。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
8.本诗在景物描写方面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效果如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9.本诗一反送别诗的伤感惆怅,语带调侃却愈显情真意切。请结合诗的后两联简析这种特色。(6分)
裴迪书斋玩月之作
钱起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注]①谢公楼:谢公,指曾作《月赋》的南朝诗人谢庄;谢公楼,在此借指裴迪书斋。8.与李煌《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相比,两首诗词描写的月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5分)
9.这首诗的领联和颈联在写景上主要有哪些特色?传达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晚次鄂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估客:贩货的行商。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8.严羽认为:“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试分析这首行旅诗中的颔联“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好在哪里?(5分)
9.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