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马克思基本原理解释物价上涨现象
用马克思基本原理解释物价上涨现象
自2010年以来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上涨,在一年左右时间涨到6.4%.物价问题不仅影响到百姓的生活,也影响到社会安定.所以,物价问题已不只是经济问题,而已成为了社会政治问题.价格是在社会商品流通过程中产生的,这些商品作为一种社会财富,其价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一、对物价上涨现象的剖析
(一)消费关系各根本要素(消费、分配、交流、消费)的关系原理
1.消费与消费的关系
消费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消费:物质材料消费要消费消费材料;人口本身消费要消费生活材料;消费决议消费,消费反作用于消费;消费与消费之间具有同一性,消费是消费(消费性的消费),消费也是消费(消费性的消费)。
2.消费与分配的关系
分配分为消费条件的分配和消费成果的分配。日常生活中,我们较多接触到的常常是消费成果的分配。其实,社会的分配是先有消费条件的分配,其次才是产品的分配。消费决议分配,而不是分配决议消费。“分配自身是消费的产物,不只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方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消费的成果,就方式说,参与消费的一定方式决议分配的特殊方式,决议参与分配的方式。”
3.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
生产直接是消费体现在两个方面:(1)“个人在生产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也在生产行为中支出和消耗这种能力” 这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人的生命能量的消费;(2)“生产资料的消费,生产资料被使用、被消耗、一部分(如在燃烧中)重新分解为一般元素。” 这顾名思义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物质上)的消费。
消费直接也是生产,“例如,吃喝是消费形式之一,人吃喝就生产自己的身体”。“生产为消费提供外在的对象,消费为生产提供想象的对象;两者的每一方不仅直接就是对方,不仅媒介着对方,而且,两者的每一方当自己实现时也就创造对方,把自己当作对方创造出来。” 但是,马克思还是认为生产是最重要的:“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居于支配地位的要素。” 由于马克思认为生产是人把自己同动物区别开来的标志,所以可以清楚地发现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中,核心明显就是人。
4.生产和分配的关系:在第一个层次上,分配仅仅局限于产品生产之后的分配。但马克思在这里看到了生产之前的分配:“在分配时产品分配之前,它是(1)生产工具的分配,(2)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个人从属于一定的生产关系)„„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 也就是说,分配时决定了个人如何进行生产,以何种形式生产以及使用何种工具生产的关键要素。同样,这里也关注到了人。
5.生产和交换(流通)的关系:“首先很明显,在生产本身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和各种能力的交换,直接属于生产,并且从本质上组成生产。第二、这同样适用于产品的交换,只要产品交换是用来制造供直接消费的成品的手段。在这个限度内,交换本身是包含在生产之中的行为。第三、所谓企业家之间的交换,从它的组织方面看,既完全决定于生产,而且本身也是生产行为。”
对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认识,如果只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推导是不够的,因为生产活动是具体的,受到时代社会条件局限的,对于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时代的生产活动过程的考察,都必须是具体地、实在地进行研究考察。从实在和具体开始,从现实的前提开始,这样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研究。另外,更高的要求是除了这样具体实在地进行研究认识之外,应该将关注点发展具体对生产活动的改造中去。
归结消费、分配、交流、消费之间的联络能够看出:社会再消费四个环节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关系,消费决议分配、交流、消费;分配、交流、消费反作用于消费。任何把社会再消费四个环节割裂和并列的观念,都是错误的。
(二)价钱机制的相关原理
价钱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物价上涨可能有以下的状况:价值真正增加,就是说消费一件商品的均匀劳动时间增加,在这件商品中含的劳动价值增加;商品供给少于需求,在供小于求的状况下,商品成了稀有物品,价钱自然上扬。当然也存在一些特殊状况,比方商家一同哄抬物价,形成供小于求的假象,使人以为商品中的价值增加,从而价钱升高。的社会现象予以剖析
1.物价上涨=通货收缩?
价钱上扬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消费关系的链条出了问题?我们的社会消费是不是不够?我们的交流、分配以至是消费有不平衡和大量的泡沫?单从市场来看,是不是商家成心构成垄断,哄抬物价?
通货收缩的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应。从目前社会总供应和社会总需求的情况看,中国宏观经济在快速的运转。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规律,价值决议价钱,价钱受供求影响限制盘绕价值上下动摇。所以物价上涨可能是通货收缩的表现也可能是供求影响下的价钱动摇,不能混为一谈。就目前中国的形势来看,是处于经济飞速开展的阶段,必需控制好节拍,但是不是进入通货收缩的场面还是很有争议。我个人以为目前的状况曾经能够看做是通货收缩初期,我们的消费本钱增加,消费需求却仍然很高,这种矛盾曾经经过价钱明显表现出来,并且突出的范畴很多。
不论怎样,通货收缩的预期也好,通货收缩的前期也罢,我们应该做的是理性的对待物价上涨,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注重物价问题,下发《关于实在落实政策保证市场供给维护副产品价钱稳定的紧急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这种宏观调控的手腕正在起到作用,各项政策的落实曾经让我们感受了物价上涨压力的减小。
2.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2010上半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8.5%;另外,有调查显示,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出售农产品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9.3%和17.3%,这表明由“民工荒”引发的工资上涨已从沿海地区蔓延到全国各地。劳动工资水平上升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的扩大,一方面将直接抬高企业成本和产品成本,诱发成本推动型通胀;另一方面,将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导致需求推动型通胀。
3.以股市、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2010年上半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平均同比上涨5.95%。房价虽不直接计入CPI,但房价持续上涨将通过房租、水暖费、装修材料等项目传导到CPI之中。沪深股指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后,在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中长期升值预期、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上升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继续震荡盘升,屡创新高,目前已站上4700点的高位,市场成交量也有所放大。
4.食品价格上涨有蔓延之势。受国际粮食库存下降、国际价格传导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国内粮价有可能继续保持小幅上涨趋势。而粮食又是食品生产链的源头,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食品价格的走向。一方面,前期大幅上涨的猪肉、鸡蛋等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三部委会商后认为猪价偏高和猪肉供应偏紧的局面,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另一方面,由于成本上升,近期方便面、乳制品、快餐等都在纷纷涨价,呈现蔓延之势。
5.资源价格和服务价格改革的全面推进,会推动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使未来价格总水平上升。为了限制“两高一资”行业的发展,今后国家将加快税制改革进程,并陆续开征燃油税、排污费、污水处理费等,以鼓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而且,资源价格对服务价格有明显的传导性,服务价格的涨幅中有一半左右来自资源价格的传导,因此,资源价格的上调,必然会带动服务价格的整体上升,使公共交通等服务价格的潜在上涨压力得到释放。
6.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和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在高位波动,给我国带来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201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盘升,但我国一直对成品油价格实行严格管制,目前国内成品油与国际油价倒挂,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因素没有在我国CPI中充分反映出来。据悉,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已几次上书要求成品油涨价,如果油价得到相应的调整,我国CPI会受到直接影响,并成为通胀的主要压力之一。
二、中国的经济开展趋向
中国社会现阶段的社会问题十分明显地集中在与民众根本生计有直接关联的部位。因而,要想从总体上缓解社会问题,就必需由此动手。必需看到,由普遍主义准绳所直接招致的民众普遍受益性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让广阔社会成员不时得到由变革和开展所带来的实惠,比方下调房价,稳定物价。
在十七大报告中,代之以转变经济“开展”方式,更注重经济与其他事业的谐和性,更突出了“好”字。改善民生曾经是政府工作中一个突出的特性,关于经济开展而言,更要强调开展必需为了人民的利益,同时由人民来享用开展的成果。从优先开展教育,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提法,从深化分配制度变革,到加快树立掩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证体系,树立根本医疗卫生制度,每一个工作重点都突出了改善民生的政策趋向。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内外环境趋于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稳中求进”,妥善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的要求看,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将呈现出经济增长适度回落、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的良好格局。
一是经济增长适度回落。预计出口增速在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预计达到20%左右。受短期因素和中长期因素叠加影响,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在不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全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8.5%左右;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有望取得积极进展。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到2%以下。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左右,实际增长略高于2011年。中西部地区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农民收入增速有望继续高于城市居民,有助于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
三是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经济增速平稳回调,物价上涨的需求压力将有所减轻。M2和M1增速不断回落,控物价的货币条件持续改善。食品价格涨幅企稳回落。受刺激政策消退、欧债危机恶化、主要经济体改革乏力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加上翘尾因素影响,CPI涨幅有望回落至4%以下,短期内通胀压力将明显减轻。物价上涨的中长期因素没有根本消除,反通胀仍具有长期性。
毛邓主义认为是供求关糸决定物价的。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商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它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通过价格与市场的偏离自发地调节供求关系,供大于求,价格就下落;求大于供,价格就上升。
只有坚定不移的以市场经济的“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才能是市场主体的全面开放。在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其中主要依据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 经济人理性原则,以及由经济人理性原则支配下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 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市场机制就是依据经济人理性原则而运行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购买的决策,生产者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做销售决策。市场就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根据价格的自然变动,引导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配置。这时的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着生产者和消费者做出各自的决策。在此同时“看不见的手”也会给市场经济带来一定的危机,所以在此同时也需要“看得见的手”来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生活现象
2011级材料化学 20110513447 赵继武
用马克思原理解释商界诚信缺失的现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了三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市场经济机制确立之后,随着商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的进步前所未有,但在这个过程中,惟利是图、商界诚信缺失的问题得到了充分的暴露。
人们虽然都知道商业要讲诚信,中华民族一直就以诚信的美德和传统文明于世,也都知道诚信的价值和没有诚信的严重后果,但由于利益的巨大诱惑以及没有设立对商业诚信有效控制的相关机制,诚信原则就得不到落实,商业中仍然存在大量假冒伪劣、合同违约、行贿受贿、虚假披露等现象,这些现象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败坏了商业信誉,造成了商业市场秩序的紊乱,商业诚信缺失的危机已严重地威胁着社会的经济运行,影响大众的生活质量,引起了许多严重的后果,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这种情况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关注。正是基于此种情况,中央有关部门提出了进行商业诚信建设的一些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用我们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在我看来,我们只有认真研究现代商业诚信机制的有关机理,迅速推出商业诚信机制建设的可行方案,从机制上入手,从根源上入手,保证商业诚信的实行,才是唯一科学的办法。而这也正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保障社会广大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但商业作为经济流通的枢纽,是社会交流最大的窗口,涉及到生产、消费的各个方面,其中的关系非常复杂,因此,商业诚信机制的建立不是商业部门单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商业部门单方面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联系社会各部门,综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解决,这意味着健全我国商业诚信机制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合理规划,投入巨大的努力,通过对马克思原理的学习和理解,我觉得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法律方面的建设
要在我国社会培养和建立完善有效的诚信体系,必须跳出道德化诚信的传统框架,向制度化诚信迈进。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机制,仅仅依靠道德宣传和良心谴责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在客观上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体系和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对各种非诚信行为要有明确的法律规范、限制和惩处措施,做到有法可依;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司法部门的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只有当社会成员普遍感受到任何不守诚信的行为都必然导致相应的法律后果的时候,竭诚守信才会成为一种风尚,诚信原则才会慢慢的深入人心,诚信机制才具有其基本功能。必须强化法律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最重要的是物权法与债权法、合同法与侵权法、企业破产法与个人破产法的制定和完善,特别是要制定一部完善的侵权法,以便在确定故意侵权与过失侵权、损害赔偿与损失赔偿、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等方面能够有法可依,并且对失信和侵权行为起到有力的防范作用和震慑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商业信用的有关法律机制。完善信用管理的法律制度,把信用体系建设纳入立法规划,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快修改完善与信用管理有关的《会计法》、《公司法》等法律;严惩中介机构的失信行为。应制定更明确的法律细则,简化有关法律程序,使商业诚信问题的解决能在法律上找到依据,并可以找到解决的途径。加快对有关投诉、案件的处理,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二、政府方面的作用
政府在诚信机制建立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政府的诚信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基础;其次,政府是经济组织诚信工程的最有力的倡导者,政府是设立的公众机构,也只有政府更适合于作为诚信结果公正性的主要监督者;再者,政府及其相关执法、管理机关具有对假冒伪劣商品交易和欺诈性的交易行为及结果进行约束与惩罚的职能,对社会诚信的维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本身还存在各种职能不清的问题,因此未能很好地发挥在诚信机制建设方面应有的作用。如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都还存在政企不分、缺乏服务意识等问题,信息数据开放度低,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本身不健全,缺乏失信处罚机制等。因此,首先要分清和履行政府应尽的各项职能。要尽快地使政企分离,政府不能插手、干预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要把注意力集中于为商业提供服务上,把力量集中于市场环境的管理上,政府应增强服务意识,起好诚信的示范作用。要加强对个人特别是对公务员的信用教育,尽快建设出良好的信用政府形象。
在信用管理方面,政府应该有更多的介入,要尽快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制定诚信机制管理办法,全面推行企业信用记录制度、信用监督制度、信用警示制度、信用激励制度等,要建立信用等级制度,让信用成为企业的通行证。要让有不良信用的企业自觉的弥补信用。从而把信用销售作为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好的形式并加以推广和普及,引导企业树立“信用是品牌、信用是财富、信用是生命”的意识,从根本上缩短我国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有关部门应出台科学的管理办法,对商业市场进行科学的价格管理。如规定商家必须明码标价,标明主要产品的厂家或批发商、地址、电话等,以便进行价格查询。同时,政府应与各行业联系,对各类商店的价格进行监督检查。要监督推行理赔制度,各商店要有明确合理的理赔规章,对出售假冒伪劣产品或进行价格欺诈要有严格的理赔措施。要让商家自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如果商家没有这种措施或不采用这种措施,管理部门就应该采取取缔其营业资格之类的强硬措施,以便确保市场秩序。如果消费者发现这种情况,就可以对商家或有关管理部门进行投诉,法律部门可以对他们绳之以法。如果这样,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肯定就不会有生存的余地,价格欺诈也不会再有市场。当然,这方面的管理工作是非常艰巨的,需要调动政府各部门来完成工作,因此,要有一个政府联动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这类有关问题,以保证市场和谐有序的发展。
三、商业行业方面的自律
要健全、完善商业自律的组织运行机制。要禁止不道德行为的出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打击不道德者的恶行,维护商业秩序,建设高度文明的商业环境,从建立、完善商业行业自律机构着手也是很重要的,行业对自己的事情是最清楚的,也最有发言权,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是做的比较好的,他们的很多问题都是通过行业内部解决,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他们的经验。所以我们的行业自律机构应建立业内资信系统,设立职业从业记录、经营档案,对业内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提出警示或进行有关处理,并及时跟踪备案,这样在业内形成权威,发挥其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要让有德者得到荣誉,要让不道德者得到应有的惩罚,甚至让他们在商业行业没有容身之地。
就商业企业方面而言,目前大部分企业内部都还缺乏信用管理制度,因此,要加强企业内有关法律知识的教育,进行商业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身认识水平,充分认识诚信资源的价值,正确选择竞争方式,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管理与监督,提升自身素质。要使商业企业自觉履行其社会职责,自觉建立商业企业的诚信自控机制,做到自觉地诚信经营,更好地服务社会。
四、社会方面监督管理
目前,在社会方面,一个总的形势是整个社会普遍缺乏诚信意识,信用观念淡漠,因此,加强社会各方面的诚信意识也是商业诚信机制正常运行的关键条件,商业诚信是社会问题,因此,建立、完善商业信用信息网络体系并加强全社会的监督管理是必然的举措。各银行、社会中介机构应建立、完善商业信用信息网络体系,对商业企业进行全面的把握、控制,预防问题的发生。新闻媒介、消费者都应该加入到这个监督管理的行列中来,以完善商业诚信机制的运行。全社会对商业诚信的宣传引导应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使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也将使社会整体的道德状况好转。
西方社会之所以能够形成如此良好的诚信环境,主要应该归功于西方国家长期形成的制度规范的作用。在西方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经济活动中,信用与每一个人须臾不能分离。申请家用电话、管道煤气、电、水、租房等,都需要个人信用。公司贷款、贸易资金往来,更要资信担保。而且,所有的信用表现都会永远记载在每个人的社会保险号底下。人的名字可以更改,但是,个人的社会保险号却是从一而终的。一旦发现作假或欺骗,个人信用便会遭受怀疑,出现信用危机。到那时,个人的前途将会处处受阻,举步维艰。这就是说,让全社会都动员起来,共同维护诚信、建设诚信,才是商业诚信机制成功运行的关键。
诚信机制是个应用型的概念,关键是实际操作,而要使诚信机制具有实际价值,具有可操作性,并非某方面努力就可实现,而要靠多方面的努力,因此,我们说诚信机制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商业诚信机制的运行需要一种联动机制,它需要有关法律机制、政府管理机制、行业自律机制、企业自控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等的共同作用、配合运行,才能真正有效。针对我国目前的商业诚信机制缺失情况,我们首先要从实际出发,要在深入调查我国目前的商业信用状况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出目前商业诚信机制缺失的症结所在,然后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存的政治、法律、经济制度体系和社会道德状况等,根据商业诚信机制运行的内在规律,提出相应对策,并着手构思商业诚信运行机制的模式,以使这种机制规范化运转,使之既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又具有实效、具有真正的可操作性和社会实用价值。
通过本学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社会上一直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坐了以上简明的概述,并着重从商界诚信缺失现象上分析了诚信缺失的严重后果及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也许我对诚信缺失问题的概述只是表面或者说是片面的,但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更是物欲横流,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微尘,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不是很全面,思想也不是很成熟,但能力有限,情商有限,悟性也有限,对马克思及社会的理解或是看法就仅此而已。
第三篇:马克思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主要内容:(1)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产生存在还是存在产生思维。
(2)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根据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根据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认识论可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种基本观点。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3)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3、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1)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和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原理是一致的,是有认识的秩序决定的。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真正任务决定的。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感性认识和经验丰富与否对事物的4、唯心史观的缺陷是什么?
答: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只是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
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
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5、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答:群众观点内容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
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想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答:不变资本(C)是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可变资本(V)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区分不变资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
削的实质。(2)为准确计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
据。(3)为理解资本的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理论奠定了基础。理解的深度也大不相同。
7、简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答: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
化。但是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使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越来越尖锐。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原因是:
(1)克服了社会化在生产和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2)国家调节经济活动,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狭隘
界限。
(3)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化再生产的要求。
(4)国家的干预和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及垄断资本同中小资本的矛盾。
(5)通过国家出面进行国际经济调节,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得到协调和发展
9、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动因。
答: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的: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有:(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10、简述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期间的对社会主义的思考。
答:(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11、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2、简述苏联模式的功过。
答: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在经济制度方面,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
划经济模式,完全排斥市场机制。在政治制度方面,形成了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
导机制。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国防等重工业的发展,为苏联社会
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
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力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严重阻碍苏联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历史证明:
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二、辨析题: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
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征。
2、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有些事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
反映或者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们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入、全面的反应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
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
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3、“宿命论”不是英雄史观。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原因:“宿命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它与唯意志论构成了英雄史观的两种典型形态。只不过,“宿命论”把决定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的意志看作是一种神秘的精
神力量的体现而已。
4、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
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内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
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
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
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就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
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5、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权极大分
散,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会发生本质变化。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资本主义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是财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资
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的巨额垄断资本仍由掌握,即股票控制额的少数金寡
头所控制。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6、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应为他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
物主义的。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被马克思恩格斯所借鉴和
吸收,而不是由于他们的历史观。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时才
被创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住,并且,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真正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
科学社会主义。
三、论述题:
1、试论述辩证否定观的及其意义。
答: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有两个特点,一是否定式发展的环节,二是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即“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
留。
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1)坚持辩证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不加分析的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都是错误的。
(2)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有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3)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的态度。既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东西;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2、怎样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答:(1)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称为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
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绝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
着相对性和绝对性。
(2)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
包含的。
二、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反映了在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过了160多年的实践证实的真理,因而它具有
绝对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然需要随着
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
对性,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
(4)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必须坚
持,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但马恩、列宁、毛泽东等人在具体历史环
境下形成的看法(尤其是各种战略和策略)不能被当做神圣的教条,随着时代条
件、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变换,马克思主义需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如何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把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割裂开来的倾
向,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是错误的。
3、试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说明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基本
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
势。
(4)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它是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的、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建
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层次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适应我国
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经阶段,要进一步完善它,充分发挥其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4、为什么说单纯的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并不能自动的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答: 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 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从而调节生
产和流通,使生产和销售、供给和需求保持大体平衡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的生产率‘
(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但价值规律在调节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
(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价值规律在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5、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原因和实质。
答: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
二战以前相比,主要有以下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所欲值得变化是:一是国家资本所有
制形成并发挥作用;二是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
式。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二战后,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为了缓和阶级
矛盾,避免社会冲突和**,先后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得到一定改变。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二是高
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数量
增加,劳动方式发生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一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二是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
趋势;三是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四是改良主义政党影响日益扩大。
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力量。
(2)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作用是退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的改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质:(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
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
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6、试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论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答: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如下: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
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
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一平均每年增长10的速度
高速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
裕。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长期探索,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非公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建立了“以按劳分
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政权,即民民主
专政或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即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
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四篇: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
论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材料专业
一、与时俱进的具体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是党的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具备充分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符合人性发展要求,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也就是反映时代精神。所谓体现时代精神,就是要抓住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且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普遍性的问题从空间上体现时代精神,长期性的问题从时间上体现时代精神,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从认识主体方面体现时代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性的科学理论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从客观实际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把冷静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同坚决承认广大群众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和革命首创精神出色地结合起来的革命的科学。既然它是一种来自实际又要在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科学,而客观实际又是错综复杂、不停地发展变化着的,那么,反映客观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就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的发展,不断地用适合于新的历史条件的新经验、新知识和新原理来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结论要依时间、空间、条件为转移。当着时代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中那些反映特定时代的结论,也应当随之改变;当着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具有民族差别、国家差别的各个不同场合的时候,就必须把这些原理的某些具体细节加以适当的改变;而当马克思主义某个原理所反映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也必须用反映新的条件的新的结论来取代反映以前条件的过时的结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如果列宁不运用反映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新理论,而固守马克思、恩格斯反映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革命要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动和陆续取胜的理论,十月革命怎
么可能取得胜利?从列宁到毛泽东,如果毛泽东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运用反映中国具体情况的,首先建立农村根据地、发动农民组织革命武装、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而固守“左”的教条主义者所照抄照搬的欧洲无产阶级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中国革命怎么可能从严重挫折乃至绝境中挣脱出来而取得伟大胜利?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要是邓小平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理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怎么可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在他们前赴后继地推进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光辉历程中,时时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光芒。
三、共产党人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要求共产党人要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战士,必须自觉地站在时代前列,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到这一点,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第一,坚持与时俱进精神,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坚持在实践中发展,并在实践活动中证明其理论的科学性。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史,证明它是科学,是指导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的理论武器。尤其是我们党经过80多年的历程,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不断总结、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事实表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才能突破前人,创立符合时代潮流的理论;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在实践中创造出正确的崭新的理论。第二,坚持与时俱进精神,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前提,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无从谈起与时俱进。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要求我们不断调整思路,要求人们的思想要与客观实际相统一。思想是人们实践的指南,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在工作中如果不思进取,不勇于创新,不善于突破前人,不敢冲破那些不合时宜的陈规框框,就不可能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我们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
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把思想统一于国家建设大局。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第三,坚持与时俱进精神,必须做到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关键是创新。我们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化和市场经济时代,如果思维不敏捷,思路不清晰,工作无新意,是不可能应对新挑战,适应新形势的,也不可能使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在实践中总结新经验,不断地分析、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提炼具有划时代标准的、正确的理论,并用这些理论去指导我们的实践。在新的历史阶段,只有理论创新,才能促进各项工作创新,只有各项工作及其制度创新,才能全面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考核知识点
哲学(定义:哲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认识、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为研究内容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及其关系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采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形式进行理论加工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
(2)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映和把握,因此,它对一切具体科学和实践活动有普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方法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普遍的根本方法。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为哲学的产生提供实证知识和基础。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结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哲学具有下列特点
(1)最高的抽象概括性,是“最深沉的思维”。
(2)最大的普遍性,具有普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和智慧的启迪作用,但不能代替具体科学作出具体结论。
(3)哲学属于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哲学派别(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唯物论与唯心论)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
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从三点来看:
1.经济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①资本主义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②工人阶级与资本家的矛盾
2.实践基础:无产阶级的斗争已经有了实践的源头(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思想根源: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
马克思注意创立: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集成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①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实践的发展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②其后,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发展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具体结合,先后产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体系
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识记与理解
(1)哲学的概念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唯物主义。也就是说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第一,意识依赖于物质。
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就是唯心主义。也就是说意识是世界的本源,意识第一,物质第二。)
(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一、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就是可知论。不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叫不可知论。)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分歧表现在四个方面,1.即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4.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种种分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这一分歧从根本上决定了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也决定了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和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蕴含于其理论内容体系之中,而其内容体系的基本点有三点:精髓——实事求是精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社会发展规律学说);精蕴——群众史观。
(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重要意义1.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人类正确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身探索出科学的方法
2.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使共产主义由空想变为具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崇高理想
(8)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鲜明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以之引领中国人民进行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但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无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都不能完全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而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萌生初始思想到明晰科学概念,由实践探索积累经验到认识升华形成理论形态,由领导革命取得成功到领导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成就,是一个艰辛探索的历史过程。
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逐渐有了深刻、完整的认识。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之后,1939年—1940年,毛泽东同志接连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精辟地阐述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重要基础。1945年,党的七大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唯一正确的救中国的理论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转折。以这次会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实践。在这场伟大变革中,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总结历史的和现实的、中国的和外国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许多重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以新的思想和观点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指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作出新的阐述,强调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2001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初步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党的十六大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作了进一步论述,将其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同时,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涉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