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金融涉嫌“网络银行” 亟待监管法定正名

时间:2019-05-15 11:0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P2P金融涉嫌“网络银行” 亟待监管法定正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P2P金融涉嫌“网络银行” 亟待监管法定正名》。

第一篇:P2P金融涉嫌“网络银行” 亟待监管法定正名

P2P金融涉嫌“网络银行” 亟待监管法定正名

互联网金融发展之迅速,令人感叹,备受关注之时,人们开始关注它的身份定位。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提出,互联网金融使得五种权利发生改变:知情权崛起、交易权转移、话语权转移、“结社”权转移、表决权的转移。

面对传统银行的“霸道无理”,互联网金融让普通老百姓有了更多的选择,金融权力得到尊重,有了自由感。自由意味着被监管,产生于监管套利与政策几乎真空的互联网金融,当前仍只是处在政府调研考察阶段。

作为涉嫌“网络银行”的P2P金融,自然也在自我成长,其中不少P2P公司充当了“银行”角色,进行暗地揽储、转贷交易。这些使得传统金融业倍感不公平,而意欲正规经营的P2P从业者则呼吁“我要被监管”,生怕被那些不轨套利者拖下水,以致互联网金融于扼杀境地。到底P2P金融应该怎样定位,定义,以区别于传统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P2P金融尴尬的身份不能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症结。

《中国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4年6月,全国P2P网贷平台数量达到1263家,并频繁发生的“跑路事件”,截至7月份,P2P网贷平台“跑路”的企业超过150家,去年以来几乎平均每个月都有六七家P2P平台“跑路”,仅国庆7天就有5家平台跑路。如此多的平台诞生,如此高的跑路率被曝光,有人会问,当局者的监管在哪里。而事实上,监管当局也在不断发声。中国银监会创新部副主任杨晓军日前透露了P2P监管的导向:“不碰钱”、第三方托管、设门槛、重透明和强自律,即P2P机构自身不承担信用转换、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的职能,与客户资金严格隔离,实行独立第三方托管,并要求有一定的从业门槛。充分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以及行业自律也在监管导向之中。

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副司长徐诺金,监管上坚持三条红线,第一,不能碰乱集资的红线;第二,吸收公众存款的红线;第三,诈骗的红线。并提出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有所差别。与传统对金融机构“发牌照”的方式相比,他建议对互联网金融企业采取“注册制”的方式进行审查、登记、管理。10月20日,央行支付清算协会一名官员在公开场合透露,P 2P监管划归草案已上报国务院,在走程序。这种默认的规范化监管方式给P2P市场注入强心剂。

P2P平台极易或正在演变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非法金融机构。此前有消息称,P2P机构将受到银监会监管,后又有消息宣称,P2P监管机构并未明确一定是银监会,给市场造成不少误导,也形成不少误读。所谓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服务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金融服务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行业)与此相应,金融中介机构也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非法金融机构,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设立从事或者主要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等金融业务活动的机构”。按照从西方引进P2P金融定义,P2P本身只是充当中介职能,有信息审核和披露义务,而从以上规定看,P2P金融并没有划入“金融服务业”,也就是说,身份认定仍不明朗。但现实中的机构不少都充当了担保,信用中介职能,各类运营模式中或多或少的均存在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等非法集资的行为。在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中表示,由于行业门槛低,且无强有力的外部监管,人人贷中介机构有可能突破资金不进账户的底线,演变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非法金融机构。这提示有P2P机构正在扮演银行的角色,承担着存储转贷职能。这些行为已属上述“非法金融机构”之定义,P2P机构却未受到与传统金融机构同等的监管束缚,问题出现,依法裁处之时却无明确惩治规定可循。P2P金融亟待明确身份,法定正名。

长沙创新金融与法律服务平台“律邦融安”总经理严继光律师指出,虽然目前的网贷平台机构定位尚不明确,但从风险提示来看,P2P机构已由银监会做出了初步“定性”,带着很强的倾向性,P2P机构存在被认定为非金融机构的可能性,因此,只要金融经营行为稍有偏差,被扣上“非法金融机构”经营“非法金融业务”帽子完全可能,有将面临着被取缔的法律风险。一旦完全被取缔,对那些一心正规经营的P2P机构是沉重的打击,这也将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中国银行副行长胡晓炼提出,中国的影子银行(包含P2P)大部分资金都用于企业部门,主要运用于实体经济。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发展多元化背景下的多层次信贷需求。当局者认识到带有影子银行身份的P2P金融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甚至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这让众多正规经营P2P业务的企业看到了希望。严继光指出,迟迟不能被“正名”身份,没有条款的监管,以致浑水摸鱼的太多了,不仅拖累了整体市场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伤害了众多投资人,要知道P2P属互联网金融,带有强烈的互联网运营特性,不能提升服务质量,反被恶意经营者伤害投资体验,失去市场信心,行业想要做大做强很难。朝阳的新兴事物本身就需要政策的监管,法律的支持才能稳健成长,侥幸、套利心理比比皆是,行业哪来的续存。作为P2P金融行业的积极关注者,我们除了期待监管政策明朗外,现在能做的就是大力发声,有了明确的身份和方向,大家才敢放肆做大,而不是战战兢兢的担心被取缔。

第二篇:社区银行急行军上演鏖战 银行亟待监管指明方向

社区银行上演鏖战 待监管指明方向

民生银行曾是富国的忠实粉丝,小微金融、小区金融均仿效富国银行,此外,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也多次向富国“取经”。

今年下半年以来,各地小区相继多出了一些“奇怪”的银行网点。这些网点不足50平米,最小的仅有20多平米,布置较为简陋,既不同于自助银行网点,更不像一般银行支行网点。这些“奇怪”的网点正是目前各家银行致力推广的社区银行。这些社区银行,有的银行命名为“金融便民店”或“社区金融服务中心”,也有的银行称之为“直销银行”,个别银行直接命名为社区银行。

无论如何称谓,这些社区银行的本质依然是小区金融。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多重压力之下,银行尤其中小型银行不仅更加重视小微金融,并且在小区金融方面开始跑马圈地,意图在利差收窄的大环境下,依然拥有利差的相对优势。

社区银行正成为硝烟四起的新战场,而这场由中小型银行主导的“争夺战”才刚刚开始。

多银行混战

目前,股份制银行是这场社区银行“圈地”中的主力,但个别大行及城商行也开始出现其中。在这场来势汹汹的社区银行浪潮中,民生银行是诸多银行中最为积极的银行之一。

早在2012年,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就多次提及“小区金融”将是银行一个完美的发展方向。他将“小区金融”视为民生银行的“下一个杀手锏”,将其与“小微金融”共同构成民生银行未来“两小”的战略方向。到了2013年,民生银行的社区银行开始向全国各大城市铺设。按照董文标提出的目标,未来3年内,民生银行在全国开设的社区银行将突破1万家。

民生银行将社区银行命名为“小区金融便利店”,目标是形成以小区为圆心、1.5公里半径范围内的便利式服务网络,在功能上与附近的支行网点形成业务互补。由于便利店并不是实际的支行网点,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务仅限于咨询服务和终端自主服务,并不能办理现金等柜台业务。民生银行的想法是,通过大量铺设便利店的方式进入社区,一方面实现揽储,另一方面挖掘居民及附近商户的信贷需求。

不仅是民生银行,其他股份制银行也是怀着如此想法加入这场社区银行浪潮之中。

今年6月,兴业银行在开设了全国首家社区支行后,大步伐地向社区银行迈进。据了解,仅济南一地,兴业银行就计划在2014年底新建110家“社区银行”,而民生银行同期济南计划新建数量也仅为150家,兴业紧随其后。

光大银行也在迅速铺设社区银行网点,按照之前披露的计划,光大银行2013年年内将会开设200家社区银行。浦发银行9月份也宣布要试点社区银行,首批筹备工作已渐近尾声。有消息称,浦发银行在上海、福州、长沙等地的首批社区银行有望在今年内开业。

除此之外,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今年也纷纷启动社区银行的布局。目前,股份制银行是这场社区银行“圈地”中的主力,但个别大行及城商行也开始出现其中。据了解,上海农商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等一些城商行也开设了社区银行。长沙银行计划三年内开设300家社区银行,覆盖长沙80%以上的社区,其中年内将开设40家社区银行。

富国模式

富国银行在美国有着超过一百年的历史,最初仅是从一家快递公司脱胎而出的社区银

行,后来逐渐成为加州最大的社区银行之一。后经过上世纪80年代上百次的收购发展为一家全国性的银行。虽然规模远远超过了成立之初,但唯一不变的是,社区银行依然是富国银行三个核心业务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批发银行和财富管理。

今年7月24日,美国富国银行的市值超过工商银行,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而在市值第一的背后,其社区银行的富国模式更受追捧。在此之前,民生银行曾是富国的忠实粉丝,小微金融、小区金融均仿效富国银行,此外,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也多次向富国“取经”。

据了解,截至目前,富国银行共拥有2200万的零售家庭客户,在美国的39个州和华盛顿特区,一共有6200多个零售网点,有12000个ATM机。“这些家庭客户和小企业客户,都是在我们的零售网点和ATM的两英里范围之内。对于美国人来说,大家都喜欢开车,开上两英里去ATM或者零售网点是非常容易的。”富国银行私人业务策划前总监高惟德介绍称。

富国银行最大的特色在于网点小,服务客户小。富国银行将自己的零售网点称为商店,一个网点一般仅不足100平方米,在整个店面设计上采用了许多零售和超市的概念以突出顾客和服务的重要性,许多网点甚至布设在超市内。富国银行要求员工认真经营社区内的每个家庭,发展每一个家庭成为富国的客户。在富国银行的收入结构中,零售业务收入的60%来源于社区银行。

对于新设网点,富国银行也有着自己的策略。富国银行一般会选择业务增长非常大的城市区域建立新网点,新网点均贴近生活区,而且在杂货店里和社区里建立起更小、更便宜的零售网点。

“要想发展得快,一定要在人口增长快的地方有比较多的分行。我们在美国人口增长非常快的州,都是排名第一第二,不仅支行数量多,而且位置很好。”据美国富国银行高级副总裁于霄介绍,在于霄看来,社区银行系统中,网上银行是不可分割的。“现在我们的网上银行部,已经改成了数据部门,包括网上银行、包括移动银行、包括社交媒体,主要服务的客户有将近2300万网上银行的客户。”

盈利是王道

即使在优质的小区门店,民生银行每个月的门店租金也不足3万元,有消息称,民生目前已经开出的大部分门店,租金基本都在1万元左右。

虽然国内许多银行也在仿效富国银行布设社区银行,但对于各家银行来说,都绕不过社区银行是否能够盈利的问题,这也是目前许多城商行对于社区银行迟疑的原因所在。谈及盈利,无非涉及收入和成本两个方面。而社区银行的考量是最大限度内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内获取收入。其实,在社区银行筹建之时,各家银行就遵循着小而便宜的原则,民生银行就是典型代表。

据了解,以民生银行为例,其在北京开设的金融便利店,除了一部分合作开发商、物业提供的低价场地外,民生银行对门面的要求是每平米日均价不超过12元,店面面积不超过80平方米。

如果按此计算,即使在优质的小区门店,民生银行每个月的门店租金也不足3万元,有消息称,民生目前已经开出的大部分门店,租金基本都在1万元左右。正因为预算有限,民生银行的金融便利店经常与小吃店、足疗店相邻。

在装修和人员开支上,民生银行也是能省就省。民生银行的金融便利店都是简单的装修,只是将便民增值服务区、电子银行体验区、自助交易区、业务咨询区在内的几个区域简单分开,并且提供一些简单的儿童游乐设施。

相比于正规的网点,社区银行似乎起到了颠覆银行传统形象的效果。

但单方面的节省成本并不是社区银行的意义所在,开发用户,增加吸存放贷才是社区银行盈利的根本,但这对于刚刚起步的社区银行来说并非易事。“其实我们也在准备社区银行,但具体的模式还没有定下来,最为核心的就是能不能赚钱的问题,所以还没有设立。”哈尔滨银行零售银行总经理邵肃称。

据了解,包括包商银行在内的多家城商行已经开始着手筹备,由支行负责选址,在向分行总行申报,在合适的时机内将会陆续成立社区银行。“社区银行的关键在于选址,这是能不能赚钱的关键,这方面我们也在摸索。目前,我们的想法是背靠小区,面向商户,既能通过小区吸收存款,又能向商户在内的小区范围发放贷款。”郑州银行零售银行总经理李迪对记者表示。

社区银行发展有待监管指路

“这种小区便利店的模式之前监管机构只是默许,也没有公开确认。而且各地银监局对于社区银行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所以有些地方开得快,有些地方开得慢,模式也不太一样。”一位华南的城商行高管称。

除了对于盈利模式的担忧外,许多银行都在等待着银监会对于社区银行的明确监管态度。目前社区银行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社区支行。之前很多城商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都曾设立了一些社区支行,这类支行与普通支行并无实质差异,只是业务范围针对小区范围。另一种则是目前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社区金融便利店的模式。这类社区网点目前与自助银行设立程序相同,只需备案,无需报批。这也是一年之内,各家银行的社区银行遍地开花的原因。

“这种小区便利店的模式之前监管机构只是默许,也没有公开确认。而且各地银监局对于社区银行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所以有些地方开得快,有些地方开得慢,模式也不太一样。”一位华南的城商行高管称。

例如,民生银行采用小区金融便利店的模式,便利店只能提供咨询和自助服务,而现金等柜台业务只能去附近的支行办理。兴业银行采取了社区支行的模式,客户的基本金融需求在社区支行即可完成。

截至目前,关于社区银行的模式银监会还没有出台相关的规范,仅江苏、深圳、重庆等地方银监局先后出台了相应的规范文件。如江苏银监局对于社区银行网点作出明确界定,分为全功能社区支行、有限功能社区支行和驻人服务自助银行。其中,全功能型和有限功能型社区支行都需领取金融许可证,主要服务个人客户和小微企业,但前者涵盖完整的银行业务,而后者不办理现金业务。驻人服务自主银行内部分为自主服务区和人工服务区,派驻人员可按规定提供相关服务。

不仅如此,江苏银监局还对社区银行准入方面,社区银行命名方面都做了明确规范。不久前,深圳银监局、重庆银监局也先后出台指导意见,对社区银行的准入、定位、服务内容等方面作了规范。有消息称,上海银监局近期也将出台社区银行相关规范性文件。

第三篇:国际银行金融网络——SWIFT

国际银行金融网络——SWIFT

一、SWIFT简介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缩写为SWIFT)是一个国际银行间非盈利的国际合作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赛尔。该组织成立于1973年5月,1977年SWIFT在全世界拥有会员国150多个,会员银行5000多家,其全球计算机数据通讯网在荷兰和美国设有运行中心,在各会员国设有地区处理站。SWIFT系统日处理SWIFT电讯300万笔,高峰达330万笔。

中国是SWIFT会员国。中国银行作为中国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于1983年2月加入SWIFT,成为中国第一家会员银行,1985年5月13日,中国银行正式开通SWIFT。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也可以开展外汇外贸业务,这几个专业银行也加入了SWIFT组织,开通SWIFT。这个时期是中国SWIFT发展的初级阶段,各行是采用ST200单机、单点形式与SWIFT联接,只限在各专业银行总行使用,收发的SWIFT报文需手工处理,SWIFT收发报量少,缺少应用接口,手工处理多,使用业务范围小。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所有可以办理国际金融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外资和侨资银行以及地方银行纷纷加入SWIFT,SWIFT发报量增长很快,传统的电传方式收发电报正在逐年下降。1996年中国SWIFT发报增长率为42.2%,在SWIFT全球增长率排名第一,中国银行在SWIFT前40家大用户中排名34位。目前,中国银行每日SWIFT发报量达3万多笔,采用SWIFT方式进行收发电报已占到全行电讯总收付量的90%。很多银行建立了SWIFT网络,使其分行也可以使用SWIFT,同时各应用系统与SWIFT有应用接口。SWIFT网络是国际结算、收付清算、外汇资金买卖、国际汇兑等各种业务系统的通讯主渠道,部分业务实现了自动化处理。

二、SWIFT系统

SWIFT网络由许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组成,这些设备在SWIFT网络中称为节点。

SWIFT网络采用功能分层控制的逻辑设计。

1.系统控制处理机(system control processor,缩写为SCP)整个SWIFT网络的控制集中在两个操作中心,一个在美国,一个在荷兰。网络的所有处理机(SCP,SP,RP)都集中在这两个操作中心。SCP负责整个SWIFT网络的正常运行,不断监测、直辖市、控制网络中的各种设备、线路和用户访问。在美国、荷兰的操作中心,各有两台SCP,在任何时刻,只有一台SCP是处于激活状态,控

制事个网络,其余三台SCP处于热备份状态,在激活SCP出现故障时,备份SCP被激活,保证了网络了安全可靠性。

2.片处理机(slice processor,缩写为SP)SP负责电报的存储转发和控制电报的路由选择。目前两个操作中心各有两台SP处于激活状态,同时每个激活的SP都有一台同型号的SP进行热备份。为适用发报量不断增长的需要,还要陆续增加SP。目前SWIFT采用UNISYS公司的A系列主机作为SCP和SP。

3.地区处理机(reginal processor,缩写为RP)RP是联接SWIFT网络终端(computer based terminal,缩写为CBT)与SWIFT系统的安全有效的逻辑通道,运行在RP上的软件与运行在CBT上的接口软件通讯,所有用户发出的电报都由RP对其格式、语法、地址代码等进行审核,合格后才能发往SP,在电报即将出网进入CBT前,也暂时存放在RP上,等待送达接收用户。每台RP基本上承担一个国家的电报处理,所以称之为地区处理机,所有的RP都在美国和荷兰的两大操作中心内。

4.SWIFT访问点(SWIFT Access Point,缩写为SAP)和远程访问点(RAP)SAP是联接SWIFT骨干网(SWIFT transport network,缩写为STN)的分组交换节点机,它们把SWIFT系统的各种处理机(SCP,SP,RP)和遍布世界的SWIFT用户联接到STN网上。目前,SAP采用北方电讯公司的DPN100交换机,整个SWIFT骨干网有150台左右DPN100交换机(包括备份)。根据入网用户数量和发报量的大小,SAP的配置不尽相同。除了少数用户数和发报量很大的国家和地区外,多数国家采用远程SAP方式(RAP),采用一个统计时分多路器,将几个用户连到一个多路器上,通过一条专线连到邻近国家或地区的SAP上,这个多路器称为远程SWIFT访问点(Remote SWIFT Access Point,RAP)。1995年以前中国地区的远程SWIFT访问点在北京中国银行大楼内,几家专业银行通过一个统计时分多路器,复用一条9600BPS的卫星线路联接到香港的SAP上。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SWIFT用户和发报量增长很快,原来的RAP已不能满足需要。1995年,RAP升档为SAP,并迁入北京电报大楼内,同时在上海电信局内也设立同样型号的DPN100。北京的SAP通过卫星线路联接到新加坡的SAP,上海的SAP联接到香港的SAP。北京和上海的SAP用9600BPS的光缆互联,公共数据网CHINAPAC使用19200BPS联接北京的SAP,使国内SWIFT用户使用SWIFT更加安全可靠。

5.用户与SAP的联接 根据发报量的大小,SAP的位置,以及对费用的权衡,用户与SAP有三种联接方式:专线联接,通过公共电话线的拨号线联接,通过公共数据网联接。为了增加安全性,避免由于设在本国的SAP出现故障时引起用户通信中断,备份线路可直接联接到某个境外的SAP。用户访问SWIFT系统需要有一套计算机系统与SWIFT系统相联接,这套计算机系统称为Computer Based Terminal(CBT),CBT中运行的SWIFT接口软件与SWIFT系统通讯。目前有多个计算机公司开发的运行在多种平台上的SWIFT接口软件。CBT支持一个或几个逻辑终端(LT),在一个物理的CBT支持几个LT(即一个用户定义几个LT)的情况下,SWIFT系统将每个LT在逻辑上看成是互相独立的。一个LT必须登录到SWIFT系统,也就是必须与SWIFT系统的服务应用建立对话关系。SWIFT提供的用户之间的电报交换功能是使用户进入两种SWIFT应用层才能实现的、这两种应用是: GPA(general purpose application)——提供用户与系

统有关的各类电报,并能控制用户对FIN应用的访问。FIN(Financial

Application)——包括全部用户之间的业务电报和FIN系统电报。一个SWIFT逻辑终端(LT)访问和退出SWIFT系统的过程如下:

(1)用户作Login操作,系统对Login报文进行核押,检查是否为合法用户。如果Login成功,就建立一个新的GPA session,LT就可以访问GPA内所有功能。

(2)用户进入GPA应用层后,使用Select命令访问FIN应用。Select操作成功后,建立一个新的FIN session,收发报。

(3)退出FIN。LT收到了所有的发报回执,才能使用Quit命令关闭FIN session。

(4)退出SWIFT系统。用户使用Logout命令关闭当前的GPA session并断开与SWIFT系统的逻辑联接。

三、国内银行的SWIFT应用现状

SWIFT是一个全球金融电讯网络,其标准化、规范化的报文格式为所有会员银行提供了标准,国内各专业银行利用SWIFT,开发了收付清算等应用系统,为国内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中国银行的SWIFT应用

中国银行是国内第一家SWIFT会员,到1998年4月为止,SWIFT推广到它的200家国内分支行,其中覆盖了可直接与代理行、海外联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的124家分支机构。中国银行90%以上的电讯采用SWIFT方式,传统的电传方式处理电讯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发报成本低廉是SWIFT通讯方式的一大特点,因此SWIFT在中国银行的广泛推广为中国银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中国银行从1998后6月1日起,将原来分散在可办理代理务中采用标准化的SWIFT格式报文。使中国银行原有的非标准化的电传格式向标准化、格式化、行业务的各分行的所有4000家代理行和该行的核押全部集中在总行管理的使用,将全辖需加核押的电报都通过总行进行收、发,国内各分行发往代理行的电文一律使用SWIFT标准格式,对非SWIFT成员的代理行,使用虚拟BIC代码,总行电讯业务系统根据BIC代码进行识别,发往SWIFT成员的代理行用SWIFT方式发出,发往非SWIFT成员的代理行用电传方式发出。中国银行总行电传业务系统使得代理行电传密押集中管理,并强制国内各分支行在对外业规范化的SWIFT转变,同时促进中国银行的业务标准化、自动化。

中国银行的SWIFT网络,建立在中国银行专用物理网基础上,卫星线路和地面线路互为备份,安全可靠,是国际结算、收付清算、外汇资金买卖、国际汇兑等多种业务系统的通讯主渠道。中国银行的收付清算系统是中国银行在全国推广的应用系统,它较全面地利用了SWIFT标准化格式的特点,实现收付清算的自动化处理,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监控。利用SWIFT格式报文的报尾PDE/PDM来防范因重发报而导致收报重复引起银行收付重复的风险:根据发行报的SWIFT BIC代码判断是否为资信不好的代理行,从而决定支付时限;根据SWIFT格式32A场货币及金额决定系统的逐笔的支付额度控制以及结合发报行来决定某代理行的付款额度。

(2)处理自动化。根据SWIFT报文的56A,54A和53A或发报账户行来判断收款的国内自动转账借方;而根据57A和72场判断转账的贷方。这样就可以完成SWIFT标准格式的自动收付业务,而对于非标准格式则需手工干预。

(3)保障银行资金安全。国外发来的SWIFT MT100报文与MT202/MT910头寸报文通过自动配对,实现收款资金的检查;SWIFT MT950/940对账单与国内转账各笔核对,保障银行资金安全。

(4)加强银行管理。收付清算系统将国外来报进行处理,使全部来报可以随时查看(不能修改),实现付款凭证的集中统一管理;对SWIFT标准格式报文各规定场的抽取,准确、快捷的反映资金收付信息和资金头寸,可以在任何时间了解国外代理行的资金头寸和国内分行的资金运用,加强了总行对国内外资金的管理。

第四篇:网络银行监管机制

浅析我国网络银行监管

安建华崔晓笛

摘要:网络银行作为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而兴起的一种新型银行服务,以其快捷、便利、低成本的优势,对传统银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但是,网络银行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相关法律体系、技术支撑、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在运营中存在着巨大风险,如何加强对网络银行的监管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网络银行监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我国网络银行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网络银行;网络银行监管;网络经济立法;信用体制建设;复合人才培养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浪潮中,网络银行作为对传统银行组织结构的一种创新,引发了金融服务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它以其快捷、便利、低成本的优势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网络银行在许多方面如交易的安全性、风险防范、立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进行网络银行的有效监管,保证网上银行运作的安全性从而使网络银行健康快速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银行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

网络银行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中,通过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实现的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创新。1994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了网上企业银行和网上个人银行服务,1998年,招商银行又率先推出网上支付业务。经过多年发展,现在我国多家银行已经相继建立了网络银行系统,推出了多种多样的网上金融业务,如网上企业银行,个人在线支付,网上证券,网上商城等。网络银行在我国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业务内容多样化的发展过程。网络银行的业务从成立之初,只能提供单一的信息服务,转变为目前的以交易类业务为主的多样化网络金融服务。业务内容包括存贷款利率查询、外汇牌价查询、投资理财查询、账户咨询、账户资料更新、挂失、转账、汇款、网上支付、代客外汇买卖,以及小额质押贷款等其他授信业务。

随着网络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其业务量大幅增长,在各大商业银行业务量中占比 1

逐步上升。2000年底,我国中资商业银行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的客户数量为41万户,交易金额6500亿元,到2002年底,我国中资商业银行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的客户数为350万户,交易金额超过5万亿。2008年,仅工商银行1~8月份的电子银行交易量就达到创纪录的28万亿元,电子银行业务量的比重已经占到工商银行总业务量的25%

[1 ]。网络银行业务已成为各大商业银行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我国网络银行监管现状

在我国,网络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业务的延伸和拓展,对其监管主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共同进行的。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银监会成立之前,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商业银行的集中监管,包括开业审查、批准以及日常经营等。在银监会成立之后,开业审查和批准的权限己经明确规定转移到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内的有关监管机构也已经转移到银监会。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支付核算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在业务上与商业银行有着天然的各种联系,因此,对我国网络银行的监管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对金融机构在宏观监管体制的设置上,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监管内容具体包括: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发布有关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稽核检查等。在监管方法上,为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并重。在监管理念上,以审慎监管转变为注重发展、服务与监管并重。不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产业部对网络银行信息技术的监管也面临着极大地挑战。

由于网络银行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金融交易,信息技术在网络银行中的运用又受到信息产业部的监管。一般来说,信息产业部通过对信息技术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的监管,为网络银行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运营环境以及相对成熟的信息技术。依据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状况,200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商业银行开办网络银行业务的准入条件和风险管理要求。2002 年4 月又发布了贯彻该办法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对商业银行经营网络银行业务的监管要求。目前,监管部门正在研究制定“网上银行安全性评估指引”,对商业银行开办网络银行业务在安全性方面提出更系统、更具体的要求;对网上银行业务的跨境银行业监管、网上银行业务的电子化凭证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三、我国网络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

1.涉及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我国的法制建设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差距。具体到网络银行监管,一是关于网络银行的立法严重滞后。除了200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2004 年6 月发布的《电子签名法》外,在《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均无专门针对网络银行业务的相关规定。二是一系列与网络银行发展相关的技术没有得到法律上的明确认可,这给我国网络银行的经营者增加了额外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此外,互联网的国际性或跨国界性,需要我国制定出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体系,但目前来看,我国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距此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2.网络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直接威胁网络银行的安全

面对网络银行这一新生事物,我国网络银行基本沿用传统银行业务的营销模式来对待。在组织管理上,只有少数几家银行拥有专业的管理部门,大部分银行仍将网上银行业务按照传统管理方式进行条块分割,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内部控制不健全。尤其是银行现有的内部审计,基本不具备制约和监督网上银行业务的能力,这就很难保证能对网上银行业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由于缺少一套成熟的管理机制和风险控制系统,使得网络银行访问授权等级混乱,保密措施不严,易受网络攻击等等,这都给网络银行发展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3.社会信用体制不健全,影响网络银行监管效用的发挥

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的金融机构,网络银行由于其业务是通过虚拟的网络空间实现实质性的金融业务的划转,就更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信用体系做支撑。在我国,社会信用系统尚处在创设初期,人们的信用观念淡薄,社会征信系统很不完善,利用虚假信息骗取网络银行的服务,或利用网络银行进行洗钱犯罪等违法活动的事件时有发生,再加上网络虚拟空间的特殊交易环境,使得对违法、违约行为的取证难、处罚难,形不成对违法违约者的强大威慑,使网络银行监管的环境十分复杂,既增加了网络银行的监管难度,也影响到网络银行监管效力的发挥。

4.信息技术基础薄弱,网络银行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如前所述,网络银行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一种新型金融组织形态,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与网络银行安全息息相关,网络银行监管也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一交易平台。但是,由于我国网络银行的起步时间晚,因此,与网络银行相关的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路由器等关键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数据库、防火墙等重要软件系统大部分是从

国外引进的,绝大部分核心技术由美国等发达国家所掌握,这就使得国内网络银行对这些设备与系统的性能掌握不够全面,在防止网络袭击时存在先天不足。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发达国家在设计这些系统时可能留有“后门”等致命的不安全因素,如因特尔公司在推出奔腾3处理器时,就设计了可以窥视每一台上网计算机内容的密码系统,这进一步加大了国内网络银行的风险,可能对网络银行的使用者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也对网络银行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

5.网络银行监管人才严重缺乏,制约着网络银行监管效率的提高

由于网络银行业务的特殊性,对网络银行监管需要的是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精通网络银行业务流程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显然,符合这一标准的网络银行监管人才的供给严重不足。目前,我国网络银行一是从事业务拓展、风险管理、安全控制方面的人才极度缺乏;二是内部控制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内部审计人员极端缺乏,难以满足网络银行发展的需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教育体制不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现有的学科专业设置制约了复合型人才的发展空间,再加上理论与实践脱节,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实际经济工作的需要。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及时改变,网上银行业务的过快发展可能会降低现有业务的经营质量,增加经营风险。

四、加强网络银行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1.加快信息网络经济的相关立法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在网络银行监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从监管范围、监管内容、到监管程序、监管手段都要取得法律依据,即所有的监管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因此,一方面国家要对所有的网络经济行为立法,规范其经济行为;另一方面,要提升网络银行的立法层次,将《网络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使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退出,网络银行风险的防范和监管,网上交易各方的权力和义务,以及网上交易纠纷的调节与仲裁等行为都依法进行。此外,对网上跨国交易行为也要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相应的法律文件。

2.构建有效的网络银行监管体系,加强内部管理和监控

构建有效的网络银行监管体系,是网络银行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目前,国际上并不存在一套标准的监管规则,不过,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对网络银行监管所积累的成功经验,结合我们国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银行监管体系。首先,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网络银行监管中的主导地位,政府监管的作用是为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

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要充分发挥网络银行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通过行业自律来规范和约束网络银行的市场经济行为,避免由于恶性竞争和不规范竞争造成的效率损失;第三,加强社会舆论和公众对网络银行的社会监督,防止其损害消费者利益行为的发生;四是加强网络银行的内部监控,堵塞一些可能发生的漏洞,提高网络银行的安全性。

3.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整体信用水平

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提高是推动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条件。要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必须运用法律、道德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一要对全民加强信用教育,充分发挥多种媒体强大的舆论力量,逐步形成“守信光荣、违约可耻”的信用观念;二要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将违约、违法的网络交易记入黑名单,减少其进一步的危害;三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取得违法、违约交易的证据,加大惩戒力度,形成强大的威慑力量。总之,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和法律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使网络银行的监管获得社会信用体系的支撑。

4.重视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为网络银行监管提供技术设备支持

为了提高网络银行的安全性,增强网络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应改变我国网络银行核心技术主要依赖发达国家的局面。为此,我们要重视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增加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快核心技术在网络银行运行中的国产化速度。

在网络银行的监管中,我们尤其要把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与监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具体说,一是要加强对网络访问控制体系的监管,以有效阻止非法访问对网络银行运行系统的攻击;二是建立有效的客户身份验证系统和多层防御系统,比如建立统一的CA认证中心,对客户的信息资料进行认证,保障合法用户的访问权利和文易安全,禁止非法用户的入侵;三是对网络银行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不断对加密传输文件的系统进行更新,确保其安全运转;四是建立具有多重保障功能的备份和恢复系统,在实际操作中,一旦发生网络被攻击、数据被破坏等情况时,可以及时恢复数据,避免网络受到攻击后的网络瘫痪和系统瘫痪,增加网络银行交易的安全系数。总之,通过技术创新、增加网络银行运行设备的科技含量来确保网络银行的安全,并把网络银行的安全运行置于网络银行监管的视野之下。

5.积极引进和培养复合型网络银行监管人才

网络银行是金融业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针对目前我国网络银行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的状况,我们应从下述方面着手加快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一是引进网络银行发展中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这些人具有从事网络银行工作的经验,不需要经验积累可以马上上岗工作,从而为网络银行提供专门的技术保障。但是,引进这类专业人才的成本较高,要想留住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投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二是加强企业与高校的结合,请高校为网络银行定向培养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一方面网络银行可以利用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设计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以满足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和监管的需要;另一方面,网络银行利用自身实践方面的优势,为高校培养的人才提供实践的场所,以缩短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的差距。

三是网络银行在工作中加大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以培养一批既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又掌握金融业务实务和金融业务管理知识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此外,网络银行还应当建立一套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员工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更好地服务客户,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队伍。

人才培养是一种系统工程,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网络银行的发展更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以及监管体系的创新。只有源源不断的科技人才进入网络银行,才能增强网络银行的活力,增加网络银行的安全性,为网络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平星论文网2009-3

[2] 张强.我国分业监管协调合作的制度安排思考[J].财经理论与践.2008.10.[3] 吕明瑜.网络银行的风险与法律对策[J].法学与实践.2007.6.[4] 马卫华.WTO与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5] 丰翔.国内外网络银行产品创新能力比较及建议[J].金融与财会,2006.11.

第五篇:金融电子化网络银行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项目名称:网络银行与网上支付实验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此次实验是在学习《金融电子化》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辅以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尤其是针对目前网络银行和网上支付盛行的环境下,让我们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使我们真正掌握该门课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实验准备工作

1、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网络银行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国内各家网络银行的结构及实现方式。

2、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网上支付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国内目前主要的实现方式。

3、在多家购物网站进行网上支付后,了解每种支付方式的流程及特点。

三、实验步骤

1、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996年2月,中国银行在互联网上建立和发布了自己的主页,成为我国第一家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的银行。1997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一网通”,成为国内第一家上网的银行,随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网上银行业务。1998年,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开通网上银行服务,此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以及农业银行等也陆续推出网上银行业务。

2000年底,我国中资商业银行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的客户数为41万户,交易金额6500亿元。2001年,我国网上银行用户已有200多万户,截止到2002年12月,我国正式获准开办交易类网上银行业务的大中型中资商业银行(总资产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已达3家,占全部大中型中资商业银行的50%。,我国中资商业银行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的客户数为350万户,交易金额5万亿元。到2004年12月底,客户数已超过1000万户,一些银行一年的网上银行业务就高达20万亿元。2005年已发展到3460万户。

2006年上半年已获准开放的外国银行开设网上银行的有48家,农村信用社约有5家也开设了网上银行,2007年上半年的网上银行客户数达6900万左右,网银交易额约140多万亿。根据CNNIC历年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超过85%的网民选择网上支付作为付款方式,网上支付已经成为最为普遍和最受欢迎的网上购物付款方式。

2008年银行业难免受到金融风暴影响,但开户用户数增长仍然超过了5 0 0 0 万,涨幅为4 4.8 %,增速比2 0 0 7 年有所下降。网银活跃用户数量(过去一年内登陆过网上银行)为5800万。网上银行的交易量则有85.8%的增长,达354.1万亿元人民币。交易量涨幅高于用户数增长,说明个人和企业越来越频繁的使用网上业务来取代传统份制银行的网上业务交易量普遍超过总业务的20%,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的网上业务占比更是弥补了传统营业网点数量有限对业务处理能力造成的限制。网上交易总额已达到300万亿,占整个银行业务三成,大有替代柜台服务之势。

截至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网上银行市场总交易额达到86.78万亿元,2008年国内网银新开户数量增长超过5000万,涨幅为44.8%。而在过去一年内,登录过网上银行的活跃用户数量为5800万。网上银行已成为商业银行为高端客户提供服务的主要方式。

2、国内各家网络银行的结构及实现方式:

组织结构:描述了网络银行的组织管理层次。技术结构:支持网络银行运营的基础和框架。

网络银行的组织结构从管理层次上可以分为四个子系统:决策系统、监督系统、管理系统和执行系统。

网络银行的技术结构,是根据网络银行的业务需求、银行现有各类信息系统及其与网络银行的关系、网络银行的安全要求等,对各种信息技术产品和银行业务信息系统进行科学配置而构成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结构。一般采用“客户——网络银行中心——后台业务系统”三层体系结构,主要提供信息服务、客户服务、帐户查询和网络支付功能。

(1)客户端系统和服务器端系统

(2)前台业务处理系统和后台业务处理系统

前台业务处理系统是指系统中与银行客户直接打交道的部分。后台业务处理系统主要处理客户通过前台发来的服务请求。

以招商银行为例,在百度上进入招商银行网址,查看其开展的网上个人业务和企业业务。如下:

它的个人业务包括金葵花理财,私人银行,出国金融,个人贷款,远程银行,一卡通,财富账户,伙伴一生,电子银行,居家生活,储蓄业务,投资理财,网上个人银行等十三个板块。它的企业业务包括现金管理,国际业务,投资银行,离岸业务,资产托管,企业年金,公司理财,融资租赁,同业金融,网上企业银行等十二2.结合中国网络银行的实际开展状况,在一招商银行系统上,练习网络银行主要金融业务及电子支付的操作,主要包括:

(1)申请网上支付卡;(2)网上支付卡与一卡通相互转帐;(3)网上支付卡余额及定单查询;

(4)帐务查询、网络转帐、网上缴费等远程业务处理。

3、网上支付的发展历程、现状:

由于历史与行政的因素,中国的银行支付系统错综复杂,彼此分割。从是否涉及跨行和跨地区的角度,支付系统可以分为跨行跨地区支付系统、行内业务系统和同城支付系统。下面仅分析跨行跨地区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历程。为推动中国的金融电子化进程,1989年5月19日,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建立卫星通信专用网。经过近一年的努力,1994年4月1日,哈尔滨等七个城市开始试运行全国电子联行业务,成为中国金融电子化建设的里程碑。1992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清算总中心,负责金融卫星网和全国电子联行系统的建设和运行。1997年下半年,实现475个县支行经过电子联行转汇,实现电子联行业务到县。全国电子联行系统的建设和推广,部分取代了手工联行业务,提高了跨行资金的汇划速度,对于加速社会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加强中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进中央银行的金融服务,2000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做出“调整整定位,以我为主,自主开发,边建边用,加快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建设”的决策。现代化支付系统是中国支付服务网络体系的核心,主要由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两个应用系统组成。其中,大额支付系统逐笔发送处理支付指令、全额实时清算资金,主要为各银行机构和金融市场提供大额或者时间紧急的小额跨行支付清算服务。2002年10月,大额支付系统在北京和武汉两个城市试运行。2005年6月,大额支付系统圆满完成在全国的推广应用。大额支付系统无论是在功能、技术性能还是安全效率等方面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各政策性银行、中外资商业银行和绝大部分农村信用社都已接入大额支付系统,系统的直接参与者1500多家,接入的银行业分支机构达6万多个,日均处理跨行支付业务45万多笔,金额达7000亿元,每笔业务不到1分钟即可到账。大额支付系统在全国推广工作的完成,实现了中国异地跨行支付清算从手工联行到电子联行,再到现代化支付系统的跨越式发展。但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系统、证券托管清算系统等存在彼此分割,互不连接的问题,需加快统一互连的进程。

4、国内目前主要的实现方式。

(1)银行卡在线转账支付 这是目前我国应用非常普遍的电子支付模式。付款人可以使用申请了在线转账功能的银行卡(包括借记卡和信用卡)转移小额资金到收款人的银行账户中,完成支付。

(2)电子现金

这是一种以数据形式存在的现金货币。它把现金数值转化为一系列的加密序列数,通过这些序列数来表示现实中各种金额的币值。用户在开展电子现金业务的银行开设账户,并在账户内存钱后,就可以在接受电子现金的商店购物。电子现金不同于银行卡,它具有手持现金的基本特点。目前,在我国电子现金方面的开发和应用与国外比还有很大差距,实际网络交易中使用电子现金的交易也不多。

(3)电子支票

这是以一种纸基支票的电子替代品而存在的,用来吸引不想使用现金而宁可使用信用方式的个人和公司。它的运用使银行介入到网络交易中,用银行信用弥补了商业信用的不足。在国内,由于普通消费者大多对票据的使用不甚了解,再加上我国网上支付的相关法规不健全及金融电子化的发展程度和市场需求问题,使得在网上交易中电子支票的应用尚是空白。

(4)第三方支付平台结算支付

指平台提供商通过采用规范的连接器,在网上商家与商业银行之间建立结算连接关系,实现从消费者到金融机构、商家之间的在线货币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查询统计等业务流程。

四、实验结果及讨论

1、我国网络银行的优势

一是交易网络和机构网点多。我国网络银行形式都是分支型网络银行,其交易网络和机构网点多,而且银行业务的网络化能够延伸和提高传统银行业务。二是业务方式演变迅速。我国商业银行网站几乎一开始就进入了动态、交互式信息检索阶段,在这一阶段停留的时间很短,然后进入在线业务信息查询阶段,并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紧密结合,迅速完成从一般网站向网络银行的转变,既节省了客户办理时间,也提高了操作效率。三是逐步性成长发展。国外银行从传统银行发展到网络银行,一般由银行办公自动化直接发展到网络银行阶段。而我国网络银行根据我国特点逐步经历了银行办公自动化、内部网络电子银行和网络银行三个阶段,结合国内顾客实际需要,积累了一定网络操作经验。

2、我国的网络银行业务发展极不均衡

发展的不平衡又表现在两个方面:银行间的不平衡以及地区间的不平衡。银行间的不平衡表现在: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为首的佼佼者已经走在了网络银行业务发展的第一梯队,在客户群、业务发展上形成了一定的业务规模。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个人客户规模为1485.73万户,比2004年新增531.5万户。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企业客户规模为32.45万户,比2004年新增20.75万户。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交易额为42.2万亿元,比2004年增长24%。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交易额为46.7万亿元,比2004年增长22%。2005年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交易金额的柜面替代率是38%、交易笔数的柜面替代率为22%,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柜面替代率为26%。[而很多中小机构,如各地的城市商业银行等大多都还没有开展此项业务;

第二,网络银行的业务发展情况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的网络银行业务发展也很不均衡,市场需求是最终决定业务发展的根本动力。例如网上支付、以及网上各类结算功能由于满足了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发展特别迅速。网上支付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服务的主渠道。据中国工商银行数据,截至2004年11月末,该行在线支付交易额累计突破50亿元大关,其中B2C交易额达到21.67亿元,交易笔数达到920.3万笔,B2B交易额达到28.89亿元,交易笔数达到1.2万笔,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据淘宝网(阿里巴巴旗下网站,是目前国内较红火的C2C交易网站)不完全统计,仅中国工商银行在该网站上成交的交易量就达到日均2万多笔。业内人士指出,商业银行成为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服务的主渠道,表明长期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网上支付瓶颈已经被成功突破。而如网上理财服务,由于分业经营、CA认证、安全问题、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服务和产品类别上与国外一流的外资银行之间的差距还很大。

3、我国网络银行发展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主要有:一是缺乏具备网络知识和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法律法规滞后。虽然我国为了适应网络银行发展需要,颁布了不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如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但是对于网络银行的发展而言,仍缺乏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三是产品服务种类匮乏。目前我国网上银行业务主要是简单的支付业务,没有发挥网上银行应有的功能。产品主要是账务查询、转账服务、代理交费、银证转账等,没有推出具有网上银行特色的新产品。四是顾客群体面窄。我国个人上网客户集中在收入较高、受过良好教育、乐于接受新事物的20—35岁的青年,但网上交易的人数屈指可数。五是安全风险难以控制。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网站均采取了多种安全措施,但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存在,使用户对网络银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持怀疑态度。六是监管难以到位。由于网络银行没有了地域的限定,可以提供足不出户的服务,银行业监管部门传统的监管模式与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网络银行,需要针对网络实际情况提出新的监管模式。

五、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电子银行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熟悉了网上支付的各个流程。

网上支付采用先进的技术通过数字流转来完成信息传输,其各种支付方式都是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的,工作环境基于开放的因特网,使用的是最先进的通信手段,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

金融电子化是 20 世纪下半叶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兴起,并迅速在金融行业广泛渗透。金融电子化包括银行管理电子化和交易服务电子化。其中,银行管理电子化可以帮助银行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而交易服务电子化则可以帮助银行提升竞争力。金融电子化的出现不但极大地改变了金融业的面貌,扩大了其服务品种,而且已经并且继续在改变着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

下载P2P金融涉嫌“网络银行” 亟待监管法定正名word格式文档
下载P2P金融涉嫌“网络银行” 亟待监管法定正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融制度比较—影子银行监管的中外比较

    影子银行监管的中外比较研究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影子银行的风险传播迅速广泛,破坏潜力惊人。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结构复杂,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以证券化活动为主,与之......

    强化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研究

    强化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研究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实践证明,网络银行不但具有传统金融的高风险性,而且还衍生出许多新的风险类别,使得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作用凸现出来 一......

    网络银行带来的新风险及监管措施

    目 录 论文提纲„„„„„„„„„„„„„„„„„„„„„„„2 内容摘要„„„„„„„„„„„„„„„„„„„„„„„3 关键词„„„„„„„„„„„„„„„„„„......

    农商村镇银行金融城域网网络接入方案

    ⅩⅩⅩⅩ农商村镇银行金融城域网网络接入方案 ⅩⅩⅩⅩ沪农商村镇银行地处ⅩⅩ区张庄路263号。目前设立市场部、风险管理部、营业部、综合办公室4个部门,员工总计18人。因业......

    新金融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影响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新金融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会计目标与监管目标的差异性、会计口径与监管口径的差异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贷款风险管理的冲突......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与监管对策(论文正)(推荐)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与监管对策自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于1995年10月18日开业以来,国际金融界掀起了_股网络银行风潮。这一金融创新正在彻底改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