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孩子之间要学会相互合作[模版]
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都快速地小便到楼上休息室脱衣服睡觉了。马致远却在午睡室晃来晃去,不愿去睡觉,结果,走在后面的一个小朋友被马致远不小心绊了一跤,摔得哇哇大哭,致远见此情形也吓到了。于是安抚好摔疼的小朋友,我问致远:“为什么在睡室闲晃,不去睡觉呢?”致远不做声,我继续说:午睡室已经很挤了,如果你在这里逗留不往前走的话,小朋友就会挤在一起,很容易发生危险的,你知道吗?”致远点点头说:“我裤子脱不掉,不想睡觉。”我告诉致远不会脱或者脱不下来你可以请老师和小朋友帮忙,但是要有礼貌地说,我想小朋友肯定会帮助你的,老师也会帮助你。最后,致远请了旁边的张鑫帮忙,一会他就躺在床上睡好了。
很多家长会因为孩子小,包办代替孩子做很多事情,时间一长,孩子就养成了惰性,他也觉得应该的,也就会依赖他人;或者家长没有考虑到孩子自己穿脱衣服时方便,认为都是我们老师帮忙,在穿着上也没有考虑到位。
我们要经常和家长联系,让家长配合我们的工作,学会对孩子放手,帮助他们学会自理。
鼓励孩子之间要学会相互合作,互相帮忙,当同伴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伸出小手给予帮助。
第二篇:对孩子,要学会放手
对孩子,要学会放手
今天,我又为了一点小事而去责骂儿子,儿子对我有深深的不满,说我总是控制他不能做这些,又不能做那些,儿子告诉我他已经长大了,他会做很多事情了,而我却认为儿子才5岁多,毕竟是小孩子,做什么事情都要经过我们大人同意才可以做啊,看着儿子对我愤怒的眼神,我的心里打了一个颤,从什么时候开始,儿子也开始有脾气了?也有对我这个做妈妈不满意的地方?回想起儿子的成长路程,我对他确实有太多的“不”字,从来就不敢放手,担心他吃得不饱也担心他睡得不好,还记得儿子在4岁的时候很想用筷子吃饭,而我却阻止他,一定要他用勺子,当时我只记得他对我说:“妈妈,我真的会用筷子了,你让我试一下。”可是我却一再地阻止他,终于有一次,我因为晚下班,回来的时候已经看见儿子在用筷子夹菜吃饭了,那一刹那,我真的觉得儿子确实会做很多事情了。回想起儿子的第一次穿袜子、第一次脱衣服、第一次扣纽扣、第一次自己洗澡等等,我都是在一瞬间就发现儿子原来会做这么多的事情了,难道我这个当妈妈的真的就不敢尝试让儿子去独立吗?
晚饭后,我带着儿子去散步,回来的时候,因为我是兜了小巷,所以我也搞不清楚回家的方向,可是儿子却告诉我,他可以走出这条小巷,这一次,我没有否定他的话,于是儿子就带着我走出了那条长长的小巷,我确实不敢相信,可是我不得不佩服:“儿子,你好厉害啊!”他对我做了个鬼脸,说:“我都说我已经长大了,是你一直不相信我。”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回想起这么多年来我的确疏忽了对儿子的信任,总是担心他做得不好,可是我却从来没有让他自己尝试过,虽然儿子只有5岁,可是他却不断地去想做我们大人要做的事情,我知道每个家长都心疼自己的孩子,都很想保护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在教育中总结经验,要作自我分析,对孩子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在磨难中不断地成长,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这才是我们家长所希望的。
愿所有的家长都能走出这个误区,学会对孩子多一份信心,多一分信任,少一些担心,那么,孩子们将会有无限的潜能创造出不一样的天空。
第三篇:让孩子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
让孩子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
内容摘要:让孩子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方式,同时,在活动中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让孩子体会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愉悦。让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使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自主学习与相互合作,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相互合作,通过合作获得更大程度上的发展,而相互合作所产生的结果又成为自主学习的动力,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优势。
关键词:自主学习、相互合作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自学的人’‘对一个国家来说,不懂得与其他国家合作将无法发展本国经济;对一个企业来说,没有学会合作将无法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对一个人来说,没有学会合作便无法生存,更不用说发展了’。可见,学会求知和合作是多么重要。因此,幼儿园作为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教法。“两个苹果”的教学模式,让人印象深刻。一个采用‘填鸭式’教学,一个是自主性地学习。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显著不同。前者,施教者不顾个人意愿,强硬浇灌,教育的结果却易使人忘却。后者,让学习者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操作,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自学性,反而使人易于接受,并且印象深刻。另外,《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提到了:教育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灵活地运用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注重活动的过程,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不要为了强调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不管采用何种活动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都要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感官去主动感受、观察、操作,从而主动发现事物,建立对该事物的认知,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使孩子产生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又将成为推动孩子不断去发现问题、探索事物的动力。
二、尊重孩子,鼓励孩子多提问,在活动中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保护孩子的异想天开。在教学的时候,有一种现象普遍存在:对于一个教学内容,老师设计了很多的问题来突出内容,然后想方设法地让孩子们去回答这些问题。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把孩子的思维按照特定的设计的方向去发展,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创新。因此,教育中,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提问,把孩子提问的权力还给孩子,让孩子们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而不是纯粹为了教学的内容而提问,应该让问题的产生成为孩子真正的问题。另外,幼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他们的思维不受现实和空间的限制,天马行空,常常异想天开,往往会有一些很奇特的‘创想’,并乐于把
他的这些‘创想’跟同伴、老师一起分享。对于他们的‘创想’,我们要给予支持和保护,虽然他们的‘创想’与目前的社会没有多大的关联,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荒诞,但是,说不定到将来的某一天,他们的‘荒诞’会成为现实。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讥笑他们,不是去打击他们,告诉他们这些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是要积极地创设良好环境,多为他们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给他们鼓励和信心,让他们学会去主动观察、去发现问题,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多动手、多动脑,成为真正寓意上的活动的主人。
三、让孩子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方式,同时,在活动中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让孩子体会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愉悦。一个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同样,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人在今后的学习中、工作中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他们具有独立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教育就应尽量避免为了完成某一教学的内容,强硬要求每一个孩子都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步骤来进行学习。在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给孩子在活动中有自由支配活动的权力和空间。可以让孩子自由的进行选择,自由地观察,自由的进行创作。同时,教师本身自然融入到孩子活动当中,成为他们的一员,同时成为观察者,记录者和引导者。可以引导孩子相互之间对自己从事的活动进行经验及发现交流,可以提倡他们进行自由组合,共同探讨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孩子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必要时适当地给予一些技术上的指导,使孩子们从活动中学会互相合作,从成功中体会喜悦。
四、让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使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合作,不仅使幼儿相互之间取长补短,还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孩子在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小的矛盾和冲突,个性霸道、蛮横、自私、无情的幼儿,往往易被孤立,从而出现交往障碍,长大以后走入社会会吃大亏。因此,让孩子从小学会与他人合作,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是很重要的。相互的合作能促使他们慢慢地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能帮助孩子学会宽容、忍让,为别人着想,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合作精神。同时,创建和谐的交往与合作的环境,使孩子受到熏染与教育,在环境的影响下,能够逐渐学会宽容。教给孩子分清是非和正确处理发生的问题的方法,让孩子知道,遇到矛盾或冲突的时候,能够做到宽宏大量,不计较自己个人的得失,不怕吃点亏。对待那些小是小非,没有严重后果的个人冲突,无意的损伤等尽可能的不要计较,使孩子明白原谅、忍让不等于没有原则,不是放弃批评与反抗,而是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发展。
五、自主学习与相互合作并不是孤立的矛盾的存在,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让孩子能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顾,它指的是创造机会与条件,让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采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去探知,获取经验。它侧重的是尊重并发展个体的差异性,并在活动的过程中能更好地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创造力,使幼儿在各个不同阶段都能获得进步、发展。相互合作,则能集思广益,提高效益,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活动中要重视幼儿之间的相
互合作,培养相互合作的意识,使他们知道,人在社会中,不能做为一个孤立的存在,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才能在社会上获得与他人合作、和睦共处的能力,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而打下基础。自主学习与相互合作,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相互合作,通过合作获得更大程度上的发展,而相互合作所取得的成果又成为推动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形成自主学习与合作的良性循环,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优势。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教法,尊重孩子,鼓励孩子多提问,不要在活动中要注意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让孩子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方式。让幼儿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在活动中提供并创设机会,使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体会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愉悦,鼓励他们去主动探知,获取经验。
参考文献:《新课标下我们怎样当老师》 林华民著
李季湄 肖湘宁·《幼儿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第四篇:孩子要学会分享中成长
孩子要学会在分享中成长
我们的家庭和学校,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一直缺乏对他们进行分享成功、欣赏他人的教育,总是竞争、竞争,名次、名次,这对孩子的隐性伤害是非常大的。我很喜欢一个幼儿园的故事,即使是在给大学生做讲座时,我有时也会提起。但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国外的幼儿园的,在中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氛围中,幼儿园已经不可能发生这样的故事了。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在幼儿园,老师每次点名做游戏,她都不举手,当别的小朋友举手被老师点名又做完游戏后,她就高兴地拍手鼓掌。她的爸爸观察到这种情况,心中很不安,以为女儿很没有进取心或参与精神,回到家小心地问她,这是为什么?她很高兴地告诉爸爸:“我就是喜欢做一个为别人鼓掌的人。” 在中国,从幼儿园开始,如果一个孩子不展示自己的聪明、能干,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就会陷入自卑、自责之中,同时也容易产生对那些经常得到老师表扬的优秀孩子的忌妒;缺乏师德的老师心里会瞧不起这样的孩子,认为他没出息;其他孩子会把他归入弱势群体,不爱和他玩;家长则会为自己的孩子为何这样而苦恼,甚至因“恨铁不成钢”而打骂孩子。
但在这个幼儿园的故事中,这个小女孩因为得不到上场做游戏的机会而自卑了吗?没有。她因为别的孩子游戏做得好得到老师表扬而忌妒了吗?也没有。她没有自卑,没有忌妒,反而很快乐,原因何在呢?原因就在于她会分享别人的成功,会欣赏别人的成功,会从别人的成功中得到自己的快乐。这就是她保持阳光心态、快乐心情的奥秘。
我曾经给我已经上北大的女儿讲这个故事,并告诉她,不要以为这个故事太小儿科了,很多北大、清华的高才生恰恰不如这个幼儿园的小女孩。
举两个例子吧:1995年,清华大学化学系1992级女生朱令因离奇的中毒导致全身瘫痪、大脑迟钝、100%伤残。后经医学检测,确认朱令是“铊中毒”,而铊这种剧毒的化学实验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能接触到的人范围非常小。虽然这起中毒案至今未破,但能接触到铊的朱令的清华同学一直成为最大的怀疑对象。
如果说朱令的悲剧是否同学竞争、忌妒引发的犯罪还难以断定的话,近年媒体报道过多起从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留学海外的高才生,当自己的科研或爱情遇到
挫折的时候,出现了好几起杀害自己的老师、同学、恋人的惨剧。这就是只知竞争、不懂分享的后果,这就是恶意忌妒、经不起失败的后果。一些人平常总是压抑自己的忌妒,却让它转化为自卑,当自卑出现反弹的时候,忌妒的恶魔还是有可能释放出来,把他人和自己都带向深渊。
我真的很遗憾,我们的家庭和学校,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一直缺乏对他们进行分享成功、欣赏他人的教育,总是竞争、竞争,名次、名次,这对孩子的隐性伤害是非常大的。因为总有一天,他要在竞争中落败;总有一天,他要从名次中掉下来;即使获得诺贝尔奖,他也可能忌妒别人获奖比他更年轻——这样的成功,有什么意义呢?
走出这种因过多的竞争教育而带来的心理阴影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就是像那位小女孩所做的那样,学会欣赏别人的成功,学会分享别人的成功。我曾对女儿说,当你想攻克某个科学难题没有成功,而你的团队内或团队外的人攻克了这道难题时,你要由衷地欣赏他们的成就,因为他们的成功也帮助你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从社会分工和效益优先的角度讲,竞争是不可或缺的,但分享才是竞争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因为只有分享才能实现竞争的目的。中国的家长和老师们,不要只是给孩子灌输竞争和名次的思想,那才是让孩子在人生幸福的道路上,过早地输在了起跑线上。教孩子学会分享吧,让他懂得自己的成功要带给别人幸福,而别人的成功也能带给自己幸福。
第五篇:家长要学会这样表扬孩子……
孩子学会了穿衣,希望得到表扬;孩子学会了洗碗,希望得到表扬;孩子学会了做饭,希望得到表扬……总之,只要孩子有进步,他们就希望得到家长的表扬,希望得到认可。孩子的成长中,离不开家长的表扬,家长的表扬可以给孩子很大的动力,可以让孩子变得更自信。那么,作为家长的你,真的会表扬孩子吗?下面,笔者来和大家聊一聊表扬孩子的方法~
家长表扬孩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给孩子言语上的支持,或者给予物质上的奖励……但是在表扬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不能只采取一种表扬方式。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完成某些事情,就会提前告诉他们有什么奖品。这样孩子就会为了奖品去做这件事,可能自己并不喜欢,反而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孩子成长过程中要独立完成很多事情,对孩子而言,有进步都是值得表扬的,很多家长只重视结果,忽略了孩子努力的过程。这样的表扬就会让孩子充满功利心,也会让他们觉得只有做得完美才会获得表扬。这种理念是不正确的,我们要让孩子注意到,不管一件事成败与否,重在参与,只要孩子努力去做了,就值得表扬。
如果孩子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支持和表扬。家长要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然后帮助孩子总结失败的原因。这样孩子会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
“你画的人像是要从纸上走出来了”比“我喜欢你画的人”更好。孩子需要通过表扬来感觉自己做的事情良好,而不是对家长的称赞感觉良好。
家长在表扬孩子的过程中要注重从实际出发,这样孩子才知道自己得到表扬的原因。有的家长总是会夸大其词的表扬孩子,甚至毫无根据的表扬孩子。这样不仅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孩子更看不到家长的真诚。家长进行表扬,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哪些方面是对的,让孩子知道哪些应该坚持下去。
家长要清楚你想让表扬传递出什么信息?一般来说,表扬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好行为,所以表扬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学会了自己穿衣服,真棒!”“这幅画你很认真地画了一个上午,画得很好,我很喜欢!”而不是全部笼统地说:“你做得很好!”“你真棒!”
孩子做成一件事情往往付出了很多努力,所以家长表扬的时候要注重过程和孩子付出的努力,不只是结果,对结果进行表扬没有太大价值。有效的表扬将激励孩子勇往直前,他能够学会自我激励,而不是为了你的表扬去做什么事。
孩子成长的路上要学很多东西,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给孩子很大的动力,家长千万不要吝于表扬,以上笔者总结的表扬方式,赶紧get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