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效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

时间:2019-05-15 11:56: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在高效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在高效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

第一篇:如何在高效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

如何在高效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

田家庄中学 齐海利

素质教育是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课堂教学改革,而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是真正实现学生自主,从而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的。如果课堂教学仍是采用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无从谈起。因此只有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才能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一、立足实际,循序渐进,增强课程执行力

1.坚持从实际出发。要在遵循课堂教学改革确定的目标、基本原则、操作规范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现状、班级现状、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的现实情况来设计和打造有效课堂。既要防止背离课改操作规范,走回头路的现象,也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更要反对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的不良风气,还要防止对问题视而不见,得过且过消极应付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克服主客观方面的许多困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客观实际的把握,同时要知难而进,走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课改之路。

2.坚持循序渐进。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是构建高效课堂,实质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重新整合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重新构建课程的模式。由于长期形成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学方法的转变,会使教师和学生有许多的不习惯和不适应。要把一种已为师生习惯而熟练的教学方法改变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需要有目标,有决心、有信心、有耐心。要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熟能生巧,厚积薄发。

3.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要引导教师重视学生学科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切实纠正盲目增加内容和难度的倾向。要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实验,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及时推广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要深化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能力。

4.增强课程执行力。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是指教师落实课程标准的能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执行力是左右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力量,也是区分教育质量平庸还是卓越的明显标记。课程执行力最重要的主体是校长,俗话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课程执行力极大影响课程改革的效果,因此,课程改革能否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对课程改革的理解、认同以及执行能力。校长要一手抓课程策略,一手抓课程执行,以此促进课程改革发展。

二、示范引领,课题带动,凸显课改实效性

1.学习反思,达成共识。认识是行为的前提,教学观念转变是教学方式转变的根本。为此,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反思自身的教学与课改要求以及与学生发展需求之间的距离,分析查摆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低效现象及原因。做好反思记录,拟定课改计划,大胆尝试实践。

2.示范引领,搭建平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必须拓宽提高教学质量的空间,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工作中要注意两点:一要注重先进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引领和借鉴。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通过对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学习借鉴和引领,让大家开阔眼界,认真研讨,并结合本地实践,逐渐探索出便于操作又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二要注重发挥教研员、学科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出一大批学科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搭建更多的平台,示范带动更多的教师潜心教学研究,致力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优化。教研部门派教研员走进学校、走入课堂,俯下身子参与学科教研和课堂教学指导,与学科教师共同思考交流,破解困惑。

3.转变角色,了解学生。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诱发者、组织者、引导者、总结和评定者。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为学生的主动发展,为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个性特征,要关注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还要关注学生可能有的潜能,还要预见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和学生的“挑战”。总之,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便于因材施教。要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思路、教师导学的思路和学生主动学习的认知思路,注重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4.课题带动、理论支撑。要开展对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课题的立项研究。切实把握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真谛,坚持从课堂教学中来到课堂教学中去,认真反思课堂教学低效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总结课堂教学有效性乃至高效的经验,并升华为课堂教学的智慧。

三、深化改革,优化课堂,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实施质量监控,加强常规管理。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构建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监控网络。严格落实教学常规制度,充分发挥校领导的作用,日巡视,周小结,月汇总,结果记入对班级与教师的量化考核中,并作为教师年终评比的重要依据。

2.立足校本教研,促进课程改革。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立足校本培训,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反思提高”的培训模式,实行名师示范,师徒结对,一对一引领促提高。依托教研组集体智慧,抓实集体教研、集体备课促提高。大力开展各项学习培训活动,铺路搭台促提高。

3.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要始终把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结合实际,深入持久地开展各个层次的课堂教学研讨。建立健全各项教学、教研制度,校长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具体指导工作,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通过组织教学能手引领示范课、新课程研讨课、青年教师优质课、组内循环课、家长开放课等多种课堂实践达标活动,人人参与,积极探索和构建新课程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及新型师生关系。

4.增强主导意识,发挥主体作用。首先是淡化教师主宰课堂的状况,主导作用不是“主宰”作用,要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教师用来讲授新知的时间,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减少,一般来说不超过一节课的三分之一(因年级不同、课型不同适当调整)。第二是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主动地学习。第三是在课堂有效开展互动活动,使学生互学、互查、互帮、互评,为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5.规范办学行为,减轻课业负担。一是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组织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 1 小时,认真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建康标准》,按照标准测试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把健康还给学生。二是减少课外作业量,对学生作业的布置批改情况及时进 行总结监督,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三是严格有关教学用书的购买,不超额订书,在节假日、双休日不进行各种有关课程的安排。

四、建立机制,制定细则,加强精细化管理

1.精细化管理要以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为出发点,以有利于公平评价为尺度,以有利于打造团队精神为目标,以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细化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对各个环节实施过程管理。

2.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要积极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体系和管理机制,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实施,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3.要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把对管理的评价权交给被管理对象,只有被管理者监督管理,管理才能落得实。

第二篇:实施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

以课程改革为依托实施素质教育

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渐形成,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我们边学习边思索,边实践边总结,对课程改革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经过反复讨论,我们制定了课程改革的总方针,即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抓好教学、管理和服务,全面实现育人目标,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在实践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课程改革为枢纽,把握住实施素质的路径,推动学校的全面工作。

为使课改真正取得实效,我们首先做到把握住实施素质的路径。素质教育的构想是好的,但要把宏大的构想变成每一位中小学教师的具体实践,必须有一个他们能够把握、认同、操作、践行的路径。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逐渐形成了两个基本目标: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提出,小学阶段的目标是:“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中阶段的目标是:“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多年来,这两个目标已被广大中小学教师习惯地简称为“双基”,已深入人心,以至于所有的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均耳熟能详。基础教育的“双基”教学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特色而蜚声海内外。“双基”教育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它对于形成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基本工作能力是必要的。无论进行什么样的课程改革,传统的“双基”都是学生发展中的核心要素,是必须加以保留的。基础教育只有以“双基”为中心组成课程体系,让学生掌握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基。

而在教学活动中,基本思想将是统整全部内容的主线,基本活动经验将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基本思想主要指一门学科教学的主线或一门学科内容的诠释架构和逻辑架构。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讲好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固然是必要的,在讲好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应当让自己和学生清晰地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本身蕴涵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说,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形成智慧。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书本,智慧则形成于经验的过程中,形成于经历的活动中,如教师为学生创造的思考的过程、探究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智慧形成于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亲身感悟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思想和方法,就可以逐渐形成正确思考与实践的经验。

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再加上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双能”与“双基”同样经典。因为在我国颁行的历次课程计划中,“双能”目标要求几乎没有变化。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经历多年的历史验证,无疑是合适和正确的,也是必须继续坚持的,但从逻辑层次和难易程度分析,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涉及的是已知,而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涉及的是未知。因此,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对中小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更多地是指发现了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这种发现对教师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学生却是难得的,因为这是一种自我超越,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可以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领悟很多东西,可以逐渐积累创新和创造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进步的信心,激发创造的激情。教师对于学生的发现要格外珍惜,通过正确的引导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需要逻辑推理和理论抽象,需要精准的概括。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能抓住问题的核心,进行条理清淅的陈述,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提出问题的关键是能够认清问题、概括问题。问题的提出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和自我组织,因

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提问需找到疑难,发现疑难就要动脑思考,这与跟着教师去验证、推断既有的结论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只有多次在这样的思维方式训练下,才能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牢固确立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点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找到了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点,认识到“课程”就是教育方针和教育理论的载体,集中体现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教育活动的方式,学校教育的进步无不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因此,调整与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课程体系是基础教育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工程。这次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变、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系统等,是一项由课程改革牵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改革。我们由此坚定了全力推进课程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从校本实际出发,高质量、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全门类,开足课时,此外每周再设3节活动课程。弄懂弄通新课程标准,创立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能力、智力的开发。发挥创造性,全力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是课程体系中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按照课程管理改革精神,从本校实际出发,充分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同时,还规范了我校长期开设且行之有效的活动课,把军训、志愿者服务、帮助军烈属、义务植树纳入社会实践课,又把演讲、书法、绘画等作为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此外,还把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班风、校风等环境资源以及信息资源作为校本课程开必的重要方面,确保了学有余力学有特长的学生快速、健康成长。

三、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具有全面的素质

当代科学知识发展的速度惊人,这意味着知识的更新速度在不断地加快,同时也意味着知识老化的速度在加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本质所在,而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对会的要求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发展,学习与创新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旋律。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把创新贯穿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这一切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为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可概括为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合理的知识结构、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热情和作为。

1、有献身教育并且决心在教育事业上有所作为的职业理想。教育事业需要大批有志青年为之献身,而献身教育事业同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而教师必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那种鄙薄教师工作以为不足道的思想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可以出状元。做教师,生活可能清苦些(客观地说,现在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今后还将进一步改善),但却可以享受到其它行业所享受不到的乐趣。用魏书生同志的话说,当教师第一可以收获人才,每年都要送出那么多的学生;第二可以收获感情,师生感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第三可以收获成果,教育教研的心得体会写出来就是研究成果。因而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教育就是这样基础性、先导型的行业。从事这样的工作其社会意义自不待言,历来也深受人们的尊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决不应该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带有任何的雇佣思想,而要把它作为为之终生奋斗的事业。具有这种升华了的职业理想,是成为一位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也是教师素质的首位条件。

2、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遵循教育规律,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着眼于其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因材施教,使其在先天基础上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要认识到:“人的学习潜力是非常大的。每一位优秀教师、教育家都要从这一信念出发。没有这个信念,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教育家。如果他只有

一个本领,就是淘汰不合格的学生,拼命地把好学生抓到学校中来,他就不是教育家。教育家是能把不好的学生教育成好学生。”“应试教育”的主要弊端是把本来作为一种手段的考试当成了教育的目的,一方面表现为“你考什么,我教什么”,不关心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就是不择手段地争夺生源,把因生源优势产生的高升学率作为教育的成功。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再固守这样的错误观念是绝对不行的。要通过科研掌握教育规律,真正提高育人的水平与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3、有教书育人需要的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实际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教师资格条例》要求教师任教要达到规定学历,现任教师首先应达到规定学历。当然,不排除有些学历不达标的教师也能成为优秀教师,但就大面积而言,学历达标率毕竟是一个重要指数。学历达标也不等于能力水平达标,教师应该成为终身教育的先行者,还要长期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通过学习和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思想解放、观念新颖、学识渊博、意志坚强、勇于进娶善于合作、身体健康、仪态大方,并且尽可能多才多艺的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对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能否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成为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把自主权交还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为提高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我们还实行了“爱心鼓励教育”。“爱心鼓励教育”,即要求各位任课教师善于将自己的激情微笑、趣味、爱心等到带进课堂,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和形象的比喻渲染气氛,营造良好、和谐、有序的教学环境。把班级日常的管理权还给学生。各班学生自行制订了方案,由学生轮流负责,并于周未把考核结果公布,实行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每期一大结。这个方案的实行激发了学生追求上进、完善自我的决心,促使学生进行广泛的自理与自治。在班级管理中,各班还实施了班长轮流值日制,让每一位学生都走上班级管理者的舞台,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管理者的风采,体验到管理者的辛苦,从而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他人,学会自治与自理。把学校日常管理权交给学生。我们实施了全员值周班级管理负责制,即每一个班级在班干部的组织下,对学校的各项常规工作进行督、查、纠、评。我们实行分区治理,把每个值周班级分成小组,对全校每个区域实行承包管理。根据管理细则,各个区域值周学生按时把值日记录在教学楼前的级量化考评表中予以公布,并让学生在下周的升旗仪式上对值周情况进行总结。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我们在德育活动中把活动的策划权、主持权、组织权、评价权以竞争的形式交给学生,使他们主动参与,发挥主人翁精神,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学生自行设计文艺汇演,一系列参观活动,手拉手夏令营活动,举行特长生竞赛等活动。实践表明,这些活动使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培养了特长,展示了才华,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智力得到了开发,思想得到了升华,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以学科类课程为核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学科类课程占教学总数的80%,所以尽管前面讲了许多校本活动课及样本选修课的作用,但学科类课程的核心地位是不用置疑的。尤其是语文、数学、外语及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必须抓好。因此,我们把改革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二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不仅清楚知识是什么,还要清楚知识从哪里来,知识到哪里去。三是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四是注重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此外,我们在实践中还感受到,课改能否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评价制度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没有制度的支持,改革是很难持久的。目前,高考制度、会考制度还未与课改完全接轨,考试科目仍是几门学科类课程。校本课程虽然对学生的发展很有好处,但在高考中没有反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改的深入。对学生评价应当全面,既要考虑其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个性行长等方面的表现,又要注重其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

第三篇:浅谈体育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实施的几个问题

浅谈体育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实施的几个问题

摘要: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然而在体育教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某些人对素质教育的概念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区,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对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一,要重新认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二,要认识好竞技体育与健康体育的辩心理健康;四,要注重体育设施资源和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

实施

素质教育

随着全国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普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应该向健康教育转变的要求,使我看到了体育教学改革前进的曙光。但是,我们在教学第一线上的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些人却对素质教育的概念产生了认识的误区。鉴于此,我对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几个明显而又极容易混淆的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一、要重新认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我认为,在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既不是牵,也不是拉,就是说被引导的人在自主行为,没有自主就导不了,导不动。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互相依存的,是一致的。在体育教育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问题上,我实施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三自教学”;“三自教学”能较好地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何谓“三自教学”?所谓“三自教学”就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课程的年级教学目标与教材的单元教学目标,自定自己个人的学习目标,在新课程标准要求及教师所提供的几项教材内容中,自选学习内容。在遵守课堂常规的前提下,根据教师规定的时空要求进行自主练习,但小学生因为身心特点和薄弱的体育基础,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主要体现在启蒙激发学习兴趣和必要的管理上;而且,在自主和谐、平等、友爱练习发展过程中,仍然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同时,这样还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在以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规定性、指令性和权威性较多,尽管教师课堂前精心设计,课堂中精心操作,课堂秩序也井井有序,但是,课却上得很死。教学气氛沉闷,学生被动应付;主动性差,潜力发挥不出来,更谈不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了。所以,我认为重新认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两者关系势在必行。然而,课堂上也不能放得太多,因为小学生社会化的水平低,掌握的知识又少,并且融会贯通的能力差;故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很需要,必须同时发挥教和学的两个积极性。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该掌握这其中的“分寸”与“火候”。

二、要认识好竞技体育与健康体育的辩证关系。

竞技体育作为人类运动文化的窗口,具有重要的教育和传递作用,它是我国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人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创造优异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活动过程,而健康体育则必须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那样,以增进儿童的卫生知识,明确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使儿童逐步形成有益健康的行为,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既然竞技体育是体育的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中不要把竞技体育项目占据主要位置,因为那样体材中很多竞技体育的项目,要完成竞技体育项目的学习,必然要用大量时间进行技术教学,每节课都是千篇一律地教学技术,结束整个小学阶段都是为了教学竞技体育而服务,其实每个体育教师都知道,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大部分都不可能成为省级、国家级或世界级的运动员,所以,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现实,而对绝大多数学生进行健康教学,使他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但进行健康教育并不等于不要竞技体育,而是要考虑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我们说,体育教学需要适应的体育竞技项目,因为当今社会竞技运动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或成为大众不可缺少的内容;没有任何理由拒绝竞技运动文化,学校体育无论是以运动为手段还是以运动为目的,都离不开运动文化。可以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不但在城市,而且中乡村收视率也都很高,证明娱乐性是有目睹的。此外,还是凝聚国人思想,爱国的力量,如北京申办2008年的奥运会,最后也是在小学生中培养运动打下基础,学习运动技术是终身体育的需要,学校体育有传递竞技体育文化的任务,运用一些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根据体育课程的目标,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及学校的条件等,进行必要的加工改进,就是竞技运动教材化,它有利于学生领会竞技运动的要素,掌握基本运动的技术、技能,促进学校课外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锻炼身体,发展个性。

在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既不能以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为唯一的目标,也不能一概否定竞技运动的健身价值和社会价值,许多竞技运动都可以作为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手段,美国学者来宾认为:基本技能如果不在学生身体发育的最佳时期学习,毕业后学习起来会非常困难。这是小学阶段必须教的内容。他还认为在体育运动中有技能并感到有能力就很可能喜欢体育活动,并从中受益。目前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对待竞技运动。一味追求运动技术教学,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差异和特点,使体育课变成专项的运动训练当然是不行的,因为越教不会,越要细致,学生越学,越不会就越不想学,这种教学实践已经让相当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对体育原有的兴趣和爱好,转而变得孤避和讨厌体育课。体育教学效果的根本原因并非因为有了竞技项目,而是运用不当,但是,一概否定竞技运动也是不可取的,它会使学校体育失去依存的基础,会使广大学生离开运动场。总之,竞技体育是体育文化宝库的一技奇葩,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对待竞技体育与健康体育关系的认识中,改造加工是竞技体育“类化”和“嬗变”为体育教材的关键,这种改造加工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进行,使之符合教育的目的,符合学校的条件,符合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使之成为能面向全体学生,在班级授课形式和有限的教学时能让学生学会和可以收到多种效益的教材内容,一个开放的学校体育必须面对和积极吸收竞技体育文化,才能使学校体育的内容充满时代感和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健康体育在课堂中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不虚伪,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种良好的状态。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提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现代体育观是生理、心理与社会三维体育观,它所追求的不仅是学生体质的增强和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还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与社会化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现代健康观与现代体育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最直接、最自然,效果也最明显,因为体育运动以其特有的内容和形式,使练习者在参与过程中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而这种感觉给学生带来的直接感受是“学会了”的愉快,提高了的欣慰,成功了的喜悦,获胜了的开心和自豪,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提高抗挫折能力,磨练人的意志,增强自尊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同时,由于运动出汗,也排泻了因烦躁、焦虑而“堆积”在人体的“毒霉”;又由于锻炼体质增强,身轻体快,自信心大大增强。

如何通过体育课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与顽强意志呢?我认为:

1、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生动活泼的体育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不愉快情绪能得到渲泻,沉重的心理负担与精神压力得到减轻或解脱;并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

2、在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三自教学”,教师加强帮助与指导,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从而获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形成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3、在课内外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体育优势与聪明才智,广交朋友,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实现自我超越,体现自身价值,学会与他人共处,丰实自己的活动情趣,并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挫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及培养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要重视体育设施资源和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在20世纪初期,奥大利体育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高尔“霍费尔”就提出反对体育中的竞技主义,应根据人体发展的需要去选择吸收竞技运动,而不是原封不动照搬,所以我们应大力提倡兴趣小排球、小篮球、小足球等运动,学校应对正规竞技运动的器材和场地及运动项目的规则进行改革,使之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对项目进行选择并对其进行适当改造,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并自制一些器材以适应体育教学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要谈化竞技体育的要求,以适应小学生的需要,如改标准篮球架为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高度的篮球架,让学生也能过上“NBA”、“CBA”的瘾,降低排球和羽毛球网的高度,让学生扣球、拉网有滋有味,小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应降低要求,让学生学有所乐,练有所获。

总之,只是不要把纯竞技体育的要求照搬到体育课上来,体育教学有了适宜的竞技项目,并根据小学生实际进行修改规则,内容一定更丰实,形式一定会更活泼,效果一定会更显著。

第四篇:高效课堂实施

高效课堂培训材料

1、高效课堂的概括: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2、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 A、教育即解放 B、教师即开发 C、学生即创造 D、教室即成长

3、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

A、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

B、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

4、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A、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 B、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C、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

6、高效课堂的特点:

A、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B、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C、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D、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E、三学:肯学、想学、学会F、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7、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 A、课堂效益公式:1×?=效益

“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那么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倍或负倍的效益。因此,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

B、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C、技术支撑: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D、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E、三种利器:又称“学习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F、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实现三级目标。G、教学目标: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8、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A、时间划分: 10+35 B、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

9、高效课堂的评价: A、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

B、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C、“三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 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

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D、“四看”教师: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三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还要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

E、评课三看: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规定“讲”绝不能超过10分钟;

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

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

10、高效课堂的课堂要求

B、课堂形式:①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参与表现,气氛浓厚,人人踊跃;②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无语病,尽可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的能力,声情并茂,动人;③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④点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被点评的同学要有表示,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其差错;⑤每节要有总结、反思、测评。

C、课堂流程:①预习交流,确定目标;②分配任务、立体教学;③完成任务,合作探究;④展现拔高,师生互动;⑤串插巩固,全面掌握。⑥达标测评,检查验收。

D、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拓展、挖掘、提高,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

11、预习、展示、反馈的具体要求

A、预习:学习的起点——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70%的学生掌握7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B、展示: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展示分为:组内组织的“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般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官”、“官教兵”。

C、反馈:落实效益——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也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

12、小组的要求和评价:

A、分组:异质同组,同组采用AA、BB、CC分法;同质结对,竞争合作;

B、理念:小组组长又叫“教师助理”。一间教室里的N个小班:每个小组视为一个“小班”,高效课堂等同于“小班化”教学;

C、小组学习:可概括为“1:N教学法”——1个教师负责解决N个组长的问题,调动掌握N个小组的学情;每个组长负责解决N个组员的问题,调动掌握每个成员的学情;

D、即时性评价:教师上课要抓好小组学习的即时性评价,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

E、分工:组内“小展示”由组长负责,班内“大展示”有教师负责。

F、一节完整的课堂包括: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和任务;完成小组、个人评价。

14、高效课堂的管理:

A、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指导学案的编制与预习;一头指当堂的达标测评;“中间”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 导学案的编制即“备课”:主备—年级组—主备—个备—课后备;

C、学科、年级、班组组织自己的听评课; D、立足课堂,狠抓落实:一谈二警三停;

E、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抓教师的观念转变,同时更要抓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15、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A、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 B、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C、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16、高效课堂的“命门”:“开放”是前提,“关键”定成败,产品是课堂,模式出效益,流程生能力。

A、“开放”是前提:教师要敢于放手,学习能力来自“开放”。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穷人的孩子为什么早当家、能当家?放手就是爱,放手就是“放生”,开放就是解放;

B、“关键”定成败:一切取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是否真正觉醒和发挥。回到教育的“原点”,探索“人”的教育,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用“展示”解决学习的“内驱力”,形成学习的“兴趣中心”;

C、产品是课堂:要制定课堂标准,淡化教师的“课堂艺术”。再靠教学技艺“包打天下”绝对是一厢情愿,“茶壶里面起波澜”不解决问题,唯有重视课堂标准,才能“生产”出合格的课堂,才能保证让每一个人的每一节课都合格;

D、模式出效益:用四个月的时间,解决模式的“硬着陆”,任何人在临帖阶段都不准许超越模式。“机动车靠左行驶”,宝马车概不例外,这就是“规”,亦为课堂“之道”;

E、流程生能力:掌握了模式,习惯了流程,便能产生良性循环,形成“能力”,所谓“熟能生巧”。

17、教师实现职业幸福的途径:

A、常规途径:总结—反思—实践—总结模式;

B、“小课题”研究:拒绝假大空泛绣花枕头般的“大课题”,揪住课堂教学中的“活问题”,持之以恒地捻针尖,力行数年,必有所成;

18、高效课堂的文化追求:

班级文化应基于“责任”的建设,从真正的班规入手,强化自主、平等、尊重、合作、温暖的班级文化。好的班规,既能看见,又能摸着,是一部严肃的“班级宪法”。

19、高效课堂符合新课改理念

A、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B、围绕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C、诠释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 20、揪住“七寸”找“途径”

教育首先需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要解决问题,就要奉行“实践的力行”,今天的中国教育不是不需要“理念”,可悲在理念过分泛滥,却又绝少有哪位专家愿意手把手教给我们如何解决问题的。千万记住,我们不能因此自乱阵脚,要咬定“行动”,寻找“途径和方法”,要知道教育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

21、从“传统”到“高效”的教学比喻

传统课堂是教师抱着学生走,洋思等一类课改典型均属于教师牵着学生走,高效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

教学是什么?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师之体育教师,把篮球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投篮。师之音乐课:为“跑调”的学生纠正“调子”。

关于几个教学的比喻。

“养猪说”:饲养员不应该代替“猪”吃食,而只应该把猪养肥; “育儿说”:让孩子吃饱吃好,而不能替代孩子吃饭。

“妈妈解放”的启示:在襁褓中的孩子让当妈的最累,只有当孩子可以独立“吃饭和行走”时,妈妈才意味着得到了解放。

22、高效课堂模式先“继承”再“生成”

没有“临帖”岂会有“破帖”?先用“田字格”写字,严禁貌似有见地的批判地学,否则会画虎不成。

高效课堂的“临帖”,这个阶段叫“继承”;第二个阶段叫批判与生成,在这个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嫁接生成不同的课堂特色,这个特色应该讲是“同质异性”的,相同在“高效”,不同的形态上。没有批评就没有超越,当然也不会有真正的生成。

第五篇:高效课堂实施中的困惑

高效课堂实施中的困惑

1、预习不到位,会导致学习效果差

在学校没有专门时间留给学生预习,预习任务难以落实,预习不充分,导致课堂学习进展缓慢,达不到预期效果。

2、课堂热闹,讨论交流实效性不理想

表面看起来讨论十分热闹,可深入其中,会发现有的讨论根本与老师要求无关,有的并未参与讨论,自己干自己的,还有趁乱说闲话的,效果不理想,老师不太好掌握。

3、如何保证课堂活而不乱?

4、作为各组组长的优秀生,每节课有帮助学困生任务,他的成绩是否会受影响,时间长了他不愿意帮助组内同学怎么办?

5、学习能力差异大,两级分化日趋严重怎么办?

优秀学生具备自己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这种课堂模式下,他们会越来越优秀,可欠缺学习能力的学生,惰性强的学生,不会自主学习的,会不会越来越差,一旦形成严重两级分化,会给教学带来较大困难

6、负责小组积分的同学成绩是否会受影响?

7、有时课上会出现两组成员争论不休的时候,教师应怎样在不打消孩子积极性的基础上制止?

8、完不成预设的学习任务,影响教学进度怎么办?

9、老师准备的一些课件,视频,图片等辅助教学的资料还能用吗?在哪个环节

用?多媒体主要作用是实物投影吗?

10、怎样合理有效地评价机制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并使他们

始终在课上保持高度的热情?

11、教师评价机制该如何改变?

12、是否能增加外出培训的机会?

13、大容量的班级学生如何有效调控?

14、教师个人能力的差距与课改要求

15、传统的留作业与课改的方式应如何适应?

16、上课进度与课改的初期推进必然会有矛盾

17、如何能保持学生上课积极性的持久

18、小组学习方式对班级常规管理的挑战

19、教学过程中学生和小组评价如何体现

20、以自学为主的高效课堂模式,用不用考虑学科特点,还是全部推开?

21、学科进度必然会进展缓慢,如何解决?

22、学校对教师课堂的检查与监控如何实现?

23、高效课堂中怎样进行文化建设,有没有切实可行的指导予以借鉴?

24、作为非寄宿制学校,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预习?怎样调节课堂容量

小与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

25、小组成员偏多,不便讨论怎么办?

26、怎样调动每个学生,使全面参与?

27、如何让讨论更深入,更有价值,而不流于“合作探究”的形式?

28、小组评价如何做到及时,公正?怎样才能做到高效,有意义?怎样才能

做到高效,有意义?怎样能持续激发小组成员及小组之间的竞争积极性?

下载如何在高效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在高效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体育课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在体育课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词:个性创新能力素质是一种靠分析来评价的概念,对它而言,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讲相应的素质。如各种行为的综合表现是素质,它与体质、气质、......

    在作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作文教学应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在作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确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培养创造性,才能......

    浅议三段式高效课堂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

    浅议三段式高效课堂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效的美术课堂也在不断发展,这个领域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在不断向前创新和变化着,在传统的美术教......

    高效课堂的实施

    1.核心概念界定 ①对“高效课堂”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高效课堂实施计划

    宋集乡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 效 课 堂 实 施 计 划 大力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

    如何实施高效课堂

    浅谈精细化高效课堂的实施【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高效课堂实施计划

    槐树中学高效课堂实施计划 为了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打造特色教育,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解脱教师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和谐......

    “高效课堂”实施工作总结

    3、我校在杨校长的直领下,成立了周至六中弘德社区服务队。在搞好课堂教学改革中,各班不同程度的有纪律性差、自律性弱、思想不专一、上课不认真的待优生,这些同学,不好的学习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