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史(上)期末考试题
2011年中國古代史(上)本科期末考試題(備註:所有題均為開放題,沒有標準答案)
1.名詞解釋(共8個,每個5分,共40分)
原史:(缺)
元謀人:元謀人,學名元謀直立人,或稱元謀猿人,是在中國發現的直立人化石。1965年發現於雲南元謀上那蚌村附近,共計左右門齒兩顆。後來還發現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跡的動物肢骨等。元謀人的距今年代為170萬年左右,是屬於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古人類(有爭議,或為約60萬年~50萬年前)。其可能生活在亞熱帶草原—森林環境中。
彩陶: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紅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礦物質顏料進行描繪,用赭石和 彩陶氧化錳作呈色元素,然後入窯燒制。在橙紅色的胎地上呈現出赭紅、黑、白、諸種顏色的美麗圖案,形成紋樣與器物造型高度統一,達到裝飾美化效果的陶器。亦稱陶瓷繪畫,它是我國悠久的“國粹”——陶瓷藝術之中的藝術,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時期,彩陶上便出現了最早的彩繪。而瓷上作品相對紙本更具張力,彩陶藝術中融合了藝術家的各種創作思想、風格、語言,創作出風格各異而又多姿多彩的藝術珍品,是我國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
青銅時代:人類利用金屬的第一個時代。各地區的青銅時代開始時期不一。希臘、埃及始於西元前3 000年以前,中國始於西元前1 800年。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青銅時代是 以使用青銅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青銅時代初期,青銅器具比重較小,甚或以石器為主;進入中後期,比重逐步增加。自有了青銅器和隨之的增加,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力水準提高,物質生活條件也漸漸豐富。青銅出現後,對提高社會生產力起了劃時代的作用。
夏禹:禹,姒姓夏後氏,名文命,號禹,後世尊稱大禹,夏後氏首領,傳說為帝顓頊的曾孫,黃帝軒轅氏第六代玄孫。他的父親名鯀,母親為有莘氏女修己。相傳禹治黃河水患有功,受舜禪讓繼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我國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國土為九州。後人稱他為大禹,也就是偉大的禹的意思。禹死後安葬與浙江紹興市南的會稽山上,現存禹廟,禹陵,禹祠。從秦始皇開始歷代帝王都有來禹陵祭禹。
張騫:約西元前164~前114年,漢族,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卓越的探險家、旅行家與外交家,對絲綢之路的開拓有重大的貢獻。開拓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並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敦煌:敦煌是甘肅省酒泉市轄的一個縣級市,中國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敦煌位於古代中國通往西域、中亞和歐洲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上,曾經擁有繁榮的商貿活動。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是世界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陽關的所在地。七王之亂:這是發生在西元前154年發生的一次叛亂,參與叛亂的共有七個諸侯國,所以叫做“七國之亂”。七國之亂”是以劉邦之侄吳王劉濞為首發動的一次同姓王聯合大叛亂。參與叛亂的七國的國王是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吳王劉濞為這次叛亂的主謀。漢景帝三年(西元前154年),劉濞用“清君側,誅晁錯”的名義,舉兵西向。叛軍順利地打到河南東部。景帝不得已殺了晁錯,但叛軍依然不退,還公言要奪皇位。景帝命太尉條侯周亞夫與大將軍竇嬰率三十六將軍,以奇兵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只用了10個月的時間,就大破叛軍。劉濞逃到東甌,為東甌王所殺。其餘六王皆畏罪自殺,七國都被廢除。
2、簡答題:(任選兩題,每題15分,共30分)(1)新石器時代的文化上的進步(2)“三皇五帝”傳說與《史記·五帝本紀》的關係(3)漢武帝的事蹟
漢武帝劉徹(西元前156年~西元前87年),漢族,出生於長安,幼名劉彘,是漢朝的第五代皇帝。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漢文帝劉恒的孫子、漢高祖劉邦的曾孫,其母是皇后王娡。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漢王朝最輝煌的功業之一。《諡法》說“威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漢武帝創立年號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他登基之初,繼續他父親生前推行的養生息民政策,進一步削弱諸侯的勢力,頒佈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引入了刺史的官級,監察地方。在軍隊和經濟上則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同時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中央。他採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儒學在古中國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不過事實上漢武帝時期從來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揚儒學的同時漢武帝亦採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政府的權威和顯示皇權的地位,因此漢學家認為這更應該是以法為主以儒為輔,內法外儒的一種體制,對廣大百姓宣揚儒道以示政府的懷柔,而對政府內部又施以嚴酷的刑法來約束大臣。而宣儒並不等於棄法,法依然是漢武帝時期的最終裁決手段,當時積極啟用的汲黯和對司馬遷用宮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春節始於太初改曆,昔日漢武帝改正朔,易服飾。遙想漢武當年,金戈鐵馬,四面出擊,揚我大漢國威。衛青霍去病嘯傲風月驚敵膽,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封狼居胥,奏凱歌而還。張騫鑿空西域,開創中西交流之先河。從此西域成為幾大文明交匯之地,漢武帝被稱為“冠於百王”。秦皇開創封建體制15年而崩殂,大業半竟。劉邦打下江山,一直在為劉氏江山千秋萬代而努力,剪除異姓王,與霸業轉而成就帝業。漢文景帝開創了“文景之治”至於胡亥子嬰惠帝呂後沒有時間精力去完成如此大業。歷史之重任歷史般的落到了劉徹手上。70高齡,54載帝業,漢武帝無愧於列祖列宗,無愧於中華民族。是他一手奠定了大漢興衰的基石,盛於斯,衰於斯。知天命的漢武帝亦感到自己晚年政治決策的失誤帶來的惡果,安撫流民的同時遂在輪臺頒下《輪臺罪己詔》“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以表示承認自己的錯誤。天下也因此又逐漸歸於和諧。為昭宣中興的盛世奠定了基礎。史書《罪己詔》記載:「朕自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靡費天下者,悉罷之。」強調「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政複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西元前88年,漢武帝叫畫工畫了一張“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送給霍光,意思是讓霍光輔佐他的小兒子劉弗陵作皇帝。子幼母壯,為了防止太子的年輕母親鉤弋夫人重演呂後稱制的局面,漢武帝狠下心找藉口處死了她。西元前87年,漢武帝駕崩,葬於茂陵,廟號是世宗。
3、論述題:(任選一題,每題30分,共30分)(1)從“焚書坑儒”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2)論述秦漢時期的農民運動
第二篇:中国古代史上的五大思想流派
中国古代史上的五大思想流派
儒家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法家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但是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迷信法律的作用。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比如战争,如果立下战功就给予很高的赏赐,包括官职,这样来激励士兵与将领奋勇作战。这也许是秦国军队战斗力强大的原因之一,灭六国统一中国,法家的作用应该肯定,尽管它有一些不足。
法家的思想简略介绍如下: 反对礼制: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他们认为,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这是很公平的,正确的主张。而维护贵族特权的礼制则是落后的,不公平的。
法律的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的所有权。其中法家之一慎到就做了很浅显的比喻:“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意思是说,一个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却看也不看。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否则就是违背法律,要受到制裁。第二个作用是“兴功惧暴”,即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兴功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富国强兵,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
“好利恶害”的人性论: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像管子就说过,商人日夜兼程,赶千里路也不觉得远,是因为利益在前边吸引他。打渔的人不怕危险,逆流而航行,百里之远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渔的利益。有了这种相同的思想,所以商鞅才得出结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
“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商鞅明确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他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各有特点。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韩非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
法家思想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有根本的区别,最大的就是法家极力主张君主集权,而且是绝对的。这点应该注意。法家其他的思想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利用。
兵家
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古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代军事家对战争决策、指挥、统筹及其规律方面的理性认识的总和。
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包括若干科学的管理观点,它既把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各种客观因素作为决定胜负的条件,并把它们看成是相互关联的管理决策的统一整体同时又把战争主观指导,即主体的决策、指挥、组织、运筹等军事理素质(所谓的“将能”、“将才”)作为一项基本因素,并由此而引出争取战争胜利的一系列战法。
关于计谋(战略)的论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中内容最丰富方面,它所揭示的许多带有规律性的原则,是至今仍必须遵守的。许多名言已成为脍炙人口的管理格言,诸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先计后战”,“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避实击虚”,“以众击寡”,“兵贵胜、不贵久”,“兵贵神速”;“兵贵其和,和则一心”,“三军一人,胜”,“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密察敌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等等。这些著名的兵家管理格言运用的一些基本原则,与现代科学理的理论,不仅基本精神一致在语言上也有明显的渊源关系。
道家
在中国,儒道经常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儒家主张“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大丈夫能屈能伸”,条件允许便积极奋斗,遇到阻力,便拐个弯走,退居山林。所以,道家的“避世”、“无为”,恰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柔韧一面,可以说对儒家思想是个补充。
道家以道为世界的本原和普遍法则,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据此提出无为而治、贵柔守雌、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
古代道家的政治思想比儒家还要庞杂。老子的思想主要是“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庄子逃避政治,并且是无君论的宗师;杨朱是“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黄老道家在继承老子“无为而治”的同时,又杂糅了其他学派的思想,如法家的权术;魏晋时期的阮籍和嵇康实践了政治上的个人不服从主义,此后,道家对政治的看法转化为道教的政治思想,我对此不熟悉,故略之。
西方政治学中有这样的观点:“政府充当的是守夜人的角色”,“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老子的无为而治与此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老子的“我无为而民自化”也与哈耶克的“自发秩序”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老子的无为是对专制政府的告诫,而西方的那些思想都是从自由民主的理念而来。老子的“小国寡民”说的是古代社会自然村落的状态,不过却和现代社会的自治理想有许多相似之处。
庄子逃避政治的思想使人们认为整个道家都是主张逃避主义的。事实上,庄子对社会政治的批判精神是无与伦比的,他可以说是古代无君论的宗师。这种思想中经阮籍、鲍敬言、《无能子》、邓牧等,成了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宝贵资源。
杨朱被人们看成了一毛不拨自私自利的典型,但他们的自私是建立在不损害别人利益之上的自私,这对中国的集体本位思想是大胆的反叛。颇有点现代“经济人”的形象,如果他们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那就是先秦版的“帕累托最优”。
人们对道家还有一个误解,那就是权谋的代表,其实权谋虽然和道家思想有关,一开始却是法家的专利。后来黄老道家将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糅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所谓的人主南面之术。不过黄老道家将无为而治的思想发扬光大,主张清静自定,汉唐盛世以及宋代的繁荣都与黄老道家有密切的关系。魏晋时期,阮籍和嵇康实践了政治上的个人不服从主义,这与印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美国马丁路德非暴力群众直接行动运动有显著的区别;至于魏晋玄学不过是统治者横征暴敛得过且过的遮羞布,留下了空谈误国的说法。
墨家
儒家讲以德治国,崇尚模范作用;墨家走极权主义治国道路,崇尚服从上级(尚同)。(“上之所是皆是,上之所非皆非”,这话大家恐怕很熟悉,就是来自墨子。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一位有卓越贡献的自然科学家。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创说,学术空气十分活跃,涌现出了许多思想家和科学流派。墨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
墨子名翟,生卒年不详。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墨子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也有人考证说墨子大约出生在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年)左右,卒于周威烈王六年(公元前420年)左右。
墨子出生何地,也有争议。《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是宋国的大夫。《吕氏春秋·当染》则认为他是鲁国人。也有文章相传他原为宋国人,但后来长期居住在鲁国。墨子可能属于当时的“士”阶层,但他本人曾经当过制造器具的工匠,具有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历史上最著名的巧匠鲁班还要高明,曾经在楚惠王面前与鲁班互比攻守城池的技术,结果斗败了鲁班。
相传墨子初学于儒术,但由于不满儒术所提倡的繁琐的“礼”,学习大禹刻苦简朴的精神,因而自立新说,创建了墨家学派。墨子的学说对当时的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家学派是儒家学派的主要反对派。
墨子的门徒很多,大多来自社会的下层。他们组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的政治性团体,纪律要求非常严格。这些人能够吃苦耐劳,勤于进行实验,作战十分勇敢,平时从事生产劳动。墨子及其门人为人们做好事,即使是牺牲了个人性命也在所不惜。因此《淮南子》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而且他们功成不受赏,施恩不图报,过着极其简朴和艰苦的生活。
墨子的一生都是在为扶危济困的正义事业而奔忙,班固《答宾戏》中说:“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就是说墨子像孔子一样为天下事而终日奔劳,连将席子坐暖和将炉灶的烟囱染黑的功夫都没有。他“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相传他曾阻止强大的楚国进攻弱小的宋国,实施“兼爱、非攻”的主张。后来鲁阳文君要攻打郑国,墨子知道后又前去说之以理,说服鲁阳文君停止攻郑。他“南游使卫”,宣讲“蓄士”以备守御。又多次访问楚国,献书楚惠王。但后来他拒绝了楚王赐给他的封地,离开了楚国。墨子晚年来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讨伐鲁国,但没有成功。越王邀请墨子作官,并许给他以五百里的封地。墨子以“听吾言,用我道(听我的劝告,按我讲的道理办事)”作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思想主张。
墨家学派在政治上所代表的是广大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利益。墨子的学说,如“天志、明思”等仍脱离不了殷周的传统思想,但赋以了“非命、兼爱”的内容,以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等”的思想。墨子认为,“执有命是天下之大害”,极力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不应有亲疏贵贱之别。他更有“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献身精神。
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向。他提出“非乐”、“节用”、“节葬”的主张,反对当权贵族的“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的腐朽生活。他意识到了劳动人类生活的基础,提出强调重视生产和“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的主张。在政治上,他主张改善劳动者和小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提倡“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则得治”,并且提出“尚贤”和“尚同”的观点,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对于知识和逻辑等问题,墨子有较深的研究,制定了作为认识真理准则的“三表”,并且提出了“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墨子的教育思想是“艰苦实践、服从纪律”,提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教育目的。
墨学在先秦时期曾为一时之“显学”,可是到了汉代就衰落不显了。但是,墨家精神并未失传,汉代以后的侠士是墨家“兼爱”精神的继承者。中国的民间社党“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平等互助的侠义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墨家精神的真传。中国歌颂侠义精神的诗歌和侠士小说,其精神源头莫不与墨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墨家思想在中国民间的社会底层流传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儒学和道学。(来源:葡萄酒旅游网)
第三篇:期末考试题
期末考试题——公共关系调研与策划
题目:每2名同学组成一组,寻找策划对象,请你对策划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就公共关系工作的四步:调查、策划、实施、评估撰写策划文案。
要求:
制定调研计划,设计问卷,实地调查;
根据调研情况,进行公关策划,撰写公关策划文案;
策划文案要求:公关策划文案的基本格式。
1、封面
(1)题目
(2)策划者单位及个人名称
(3)文案完成的时期
(4)编号
(5)草稿或初稿应在题目下括注明,写上“草案”、“讨论稿”或“征求意见稿”。
2、序文:以简洁的文字作为一个引导。
3、目录
4、正文
5、附件
(1)活动筹备工作日程推进表
(2)有关人员职责分配表
(3)经费开支明晰预算表
(4)所需物品一览表
(5)场地使用安排一览表
(6)相关资料:调查报告、新闻稿范本、演讲稿草稿、平面广告设计图、纪念品设计图
(7)注意事项: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主要是应变措施。
第四篇: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其特点是明显的()和(),往往与社会上一定()相对应。
2、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的基础上,通过()、()、和()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
3、职业素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灵魂,()是基础,()是重点,()是载体。由这些素质构成的职业素质,在职业活动中集体表现为从业者具有的()和()。
4、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分为()和()。
5、职业生涯发展条件有()、()两类。()主要指本人可能有的发展机遇,即()、()和()。()主要指自信心和现实的()、()、()及其变化趋势。
6、确定目标的过程,实际是个以自我设定目标为结果的()、()、()、()的过程。
7、目标的措施有三个要素:任务、()和时间。
二、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首次就业的实际岗位一定要选择自己目标中的相关专业,争取一次就业就能谋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2、小刘的职业理想是挣够了钱周游世界。()
3、小王从参军那天开始,就立志要当将军,这是他的职业理想。()
4、小王在某工地打工,他的理想是通过自学高考,获得大学文凭。()
5、李某业余爱好摄影,成为一名专业的摄影师是他的理想。()
三、简答题(每题2分,共12分)
1、设计阶段目标时需要注意的要素有哪些?
2、“倒计时”设计应有的步骤是什么?
3、近期目标的制定要领有哪些?
4、角色转变的重点有哪些?
5、中职生提高社会能力的途径有哪些?
四、论述题(共8分)
论述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第五篇:中国古代文学史Ⅰ期末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
绪论
1.文学自身发展变化的九个因素:
创作主体、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接收对象、文学体裁、文学语言、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传媒。
2.“三古”、“七段”:
(1)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2)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3)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3.上古文学的内容及文体:
远在文字发明创造以前,文字艺术就已经产生。由此可以推测:上古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得非常紧密。其中有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有和生产密切结合的诗歌,也有表示愿望趋吉避凶的咒语式的祷祝辞。
4.上古文学的特点:集体性、口头性、综合性。5.中国诗歌(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的特点:
(1)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言志抒情诗。这些诗歌奠定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发展方向。
(2)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
(3)在楚地、民俗及民间曲调基础上,屈原“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借鉴了《诗经》的艺术精神和手法,创作出奇伟瑰丽的诗篇,与《诗经》一起,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6.先秦诗歌的概况:
在北方文化中产生了《诗经》,在南方楚文化中孕育了《楚辞》,多见于神话,富有浪漫气息。
《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朴素的艺术手法显示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并以“经学”的地位和传播方式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
《楚辞》是文人的个体创作,并出现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作家群,揭开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篇章。《楚辞》的浪漫精神、自由的形式、华美的词彩以及艺术表现技巧,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源头之一。
第一章——先秦文学
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2.《山海经》的文学常识:
在所有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具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巫师、方士根据各地的自然神灵传说及祭祀状况汇编而成。《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内容及其驳杂。《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神话的一座宝库,对我国神话的传播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中国神话的分类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
(1)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显示先民对宇宙等自然现象的探索精神。(2)始祖神话:女娲补天——表达了最祖先的追念,表现出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
(3)洪水神话:鲧(gǔn)禹治水——集中体现了先民与自然作斗争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来的智慧。
(4)战争神话:炎黄之战——表现了反抗精神。
(5)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发明弓箭——体现了人们对英雄的崇拜。(6)英雄神话:夸父逐日——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总结:中国古代神话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体现了先民们对自然灾害、人为恶事的反抗精神。
4.中国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神话的历史化:神话的删削、改造、解说;道家改造;神话的仙化。神话散失的原因:没有受到文人的重视;神话转化为仙化。5.神话的历史化:
(1)中国的历史意识发展很早,很多古老的神话传说往往都被当作历史事实而被载录下来,神灵被理解为人类祖先编入历史谱系中,从而丧失了神话的本来面目。
(2)没有受到文人的重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站在理性的立场而否定神话的价值,这对后世神话的载灵和流传有着重大的影响。
(3)仙化:一般讲述的是通过修炼或仙人引导,使人长生不老或幻化成仙的故事。
第二章——《诗经》
1.《诗经》的基本常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订成书,大概是在公元前6世纪。《诗经》包括了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以及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和宴飨中的乐歌等。
《诗经》的内容:祭祀诗、农事诗、燕飨诗、怨刺诗、战争徭役诗、婚姻爱情诗。
2.《诗经》成书过程:
《诗经》编订于春秋时期,《诗经》所收诗篇的年代上限为商末或周初(学术界争议),下限为春秋中叶,最晚的作品是《陈风·株林》。
3.三家诗(今文经和古文经说诗):
汉代的传《诗》学派有四家:齐、鲁、韩“三家诗”(今文经学)和“毛体”(古文经学)。
“三家诗”:汉代出现了齐、鲁、韩三家诗。齐诗辕固、鲁诗申培、韩诗韩嬰,所传诗先后亡失。
“毛诗”: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cháng)。今本《诗经》为“毛诗”。4.《诗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5.《诗经》三体:风(国风,各地的乐调)、雅(朝廷正乐,分大雅和小雅)、颂(宗庙祭祀之乐,多为舞曲)。
6.《诗经》三用:赋(平铺直叙)、比(比方)、兴(触物兴词)。7.《诗经》的艺术特点:
(1)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诗经》以真实生活感受和朴素自然的艺术手段生动地再现了那以时代广阔的现实生活画面。
(3)诗经的抒情艺术:《诗经》中大部分是抒情诗,即使是少量的叙事诗也带有浓重的抒情色彩。其主要的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叙事言情。
8.《诗经》的语言艺术:
《诗经》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诗经》词汇丰富,大量名词。动词、形容词对人、事、物的各种特征都能给予准确而形象的表现。
《诗经》的语言风格大体说来是:国风朴素自然,雅、颂典雅庄重。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另外还有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的运用。
9.《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2)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3)《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4)《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5)“比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6)“风雅”在思想内容上被后世诗人立为准的。
(7)《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
10.《秦风·蒹葭》和《氓》的艺术特点赏析:
(1)《秦风·蒹葭》:《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已经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的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作用。
(2)《氓》:在形式上是首赋体叙事诗,但也有浓厚的抒情色彩。采用顺叙与倒叙交叉的叙事手法,以第一人称抒发感情,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诗歌创造性地综合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以赋为住,起兴中兼有比喻。诗歌结构存在着时间顺序展开的叙事线索和按心理感情变化的抒情线索。此外还有运用了对比手法。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由萌芽至成熟。我国古代史官文化十分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创立。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起点。《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具有深厚的文化精神和成熟的文本形态,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1.《尚书》的文学常识: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包括《虞书》、《夏书》、《周书》、《商书》四个部分。《尚书》原称《书》,被儒家定为“六经”后,又称为《书经》。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尚书》作为我国第一部古史、第一部散文集,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2.《春秋》的文学常识: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大事纲要式的编年体断代简史,是孔子根据鲁国史料修订而成的。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年-前481年),记述了春秋时期342年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历史大事。记事系统具有自觉的记事意识和明确的时间观念。
《春秋》是“礼仪之大宗”。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和暴政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
3.春秋笔法,也叫“微言大义”。
4.《春秋》的“一字寓褒贬”:在严谨的措辞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比如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下杀上为“弑”等。将感情含蓄地写作表达出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不同的感情,寓情于文字,通过历史选择以寓褒贬,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5.《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公羊传》和《谷梁传》纯用义理解释,而《左传》实际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6.《左传》的文学常识: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左传》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722-前468)。《左传》以《春秋》为本,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完整的编年史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和道德倾向和民本思想。
7.《左传》的艺术成就和文学手法:
(1)《左传》散文艺术最突出的成就就是长于叙事。
《左传》对春秋时期发生的事件能够叙述出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叙事手法多种多样,主以顺序,但是倒叙与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对其叙事的重要特色。《左传》中还有插叙与补叙,性质作用与倒叙类似。
《左传》以第三人称为叙事角度,作者从旁以旁观者的立场叙述事件,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左传》叙事往往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2)《左传》注重文章的结构和选材。
因为《左传》是编年体,所以以年为经、以事为纬,并围绕中心事件选材和结构篇章是其基本特征。从宏观到微观,都能很好地把握,做到了材料集中、结构完整。但《左传》为了事件的完整性,有些文章突破了编年体的限制。
(3)《左传》尤其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
《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左传》的战争描写,全面反映了《左传》的叙事特点。《左传》写战争善于把我繁复的事件、线索及其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矛盾。明确地交代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结构完整、条理井然、情节精彩,描写有声有色,运笔灵活自如。善于在战争中叙写中表达对战争胜败的原因的交待和分析。
(4)《左传》另一突出成就是善于写人。作者通过对政治、军事、外教等活动的描述,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左传》的人物描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累积式,而是呈现式。《左传》以事件为中心,人物描写是为事件服务,所以大多人物的描写是片段式的,但是作者却能以精炼的语言、典型化的人物行为和性格化的人物语言,突出地表现出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
(5)《左传》的语言:简练含蓄、富于文采、言近旨远、词浅义深。叙述语言则是简练含蓄,词约义丰。
《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这类记言文字“文典而美”,“语博而奥”。
8.《春秋公羊传》的文学常识:
《春秋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止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79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
9.《春秋谷梁传》的文学常识:
《春秋谷梁传》是为《春秋》作注解的儒家经典。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其记载时间为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六年,体裁《春秋公羊传》相似。
10.《国语》的文学常识: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作者为左丘明。《国语》记事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实,是各国史料的汇编,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11.《国语》的特点:
(1)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贵民等观念。
(2)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且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国语》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
(3)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语录,有一些大小故事穿插其中,因此表现出叙事技巧和情节构思上的特点,有时也能写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4)情节生动曲折,极富戏剧性的叙事,有虚构的情节。
(5)在记叙某一国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篇幅写某一个人的言行。12.《战国策》的文学常识: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刘向编订为33卷,并取名为《战国策》。
13.《战国策》的内容:
《战国策》突出表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反映了纵横家的人生观。在政治上,他们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任能;在人生观上,他们则追求公明显达、富贵利禄,提倡追求个人功名利禄,宣扬利己主义。
14.《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2)不是史实,出于虚构依托的内容多。夸张虚构不合史著的要求,但是叙事更加生动完整,更加有利于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3)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以此来反映任务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4)在写人上,继承了《国语》先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经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
(5)“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6)还运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色。
(7)大量运用对偶与排比。(8)叙述语言也长于铺张渲染。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1.《论语》的文学常识: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论语》编辑成书约在战国初年,全书共20篇。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形式完整的篇章。它的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与文学等多方面,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
2.《论语》的特点:
(1)以语录体的形式,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2)善于将抽象深奥的哲理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展现出来。常用比喻和描摹的手法。多譬善喻是其特点。
(3)不专门塑造人物形象,但通过提供对话的语境以及富有很强表现力的人物言谈
(4)在对孔子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记载中,表现了一个亲切感人的文化巨人形象。与此同时,孔子弟子的形象在《论语》中也有反映。
(5)文学性还体现在以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6)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语气词,使其语言更为委婉。
(7)只提出论断,不作论证和阐述,近于格言警句。这是由《论语》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的。
(8)《论语》最卓越的价值在其高超的语言运用水平。
(9)通过精炼概括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有个性、有血肉、有多重性格侧面、有七情六欲的灵气活现的孔子。
3.《孟子》的文学常识:
《孟子》七篇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言行和学说,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所著,是《论语》之后儒家的重要著作。《孟子》是通过对话展开论辩的说理文章,比《论语》篇幅更长,议论增多,有较强的文学性。
4.《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
(1)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是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同时,《孟子》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
(2)巧设机辟,善于辩论。长于辩论,是《孟子》散文的特征。《孟子》的论辩文,在逻辑上也许不如《墨子》严谨,但是更具有艺术的表现力,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孟子》中的论辩文,也巧妙灵活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
(3)长于譬喻,形象生动。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借助形象来说理。孟子的比喻性推理使孟子的论辩富于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孟子也用一些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
(4)多方修辞,表现力强。除了譬喻,孟子还喜欢用排比句、反问句和对比句。
(5)语言晓畅,警策动人。《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它继承发展《论语》、《左传》、《国语》等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形式,形成了一种简历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
5.“养气”:按照人的天赋本性,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6.“浩然之气”:具有“浩然之气”的人,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写起文章来,自然就情感激越,词锋犀利,气势磅礴。
7.《庄子》的文学常识:
先秦说理文,最具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共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庄子》的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庄子》本是学术著作,书中广泛地探讨了人生、社会和自然的各种基本问题。《庄子》文章体裁也已经脱离语录体的形式,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在文学意义上,它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8.《庄子》文章特点的“三言”:“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卮言:随情况的变化而出于本心自然流露的随机应变的语言。重言:引用别人的话,以增强可信性,借以自重的语言。
寓言:把自己要说的话寄寓在他人、他物、他事中,借以表达的语言。《庄子》一书,大多都是用“三言”形式来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
9.《庄子》的艺术特色:
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善于比喻。全文想象奇特,手法夸张,充满浪漫主义气息。文章结构似松散实则奇特。
首先是“汪洋自肆以适己”,其次是炽烈而隐蔽的情感。
庄子的散文挥洒自如。在结构方面,不讲究起承转合、逻辑推理以及形式上的对称等等,他的结构随文思喷涌,当行即行,当止即止。
庄子的寓言充满了奇特的想象,他塑造的各种构成了一个新奇的形象世界。10.“有待”和“无待”:
“有待”和“无待”两个概念是该篇的思想核心。
有待:有所依赖,有所凭借。指的是某种愿望、要求的实现要受到一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无待:无所依赖,无所对待。是指人的思想行为不受到任何条件的限制。庄子认为:“有待”是造成人生不能自由的根本原因。摆脱有待,达到无待,才能实现自由,获得逍遥游的自由境界。
“有待”和“无待”两个概念是在《逍遥游》的第一则寓言,即“鲲鹏与斥鴳”的故事中出现的,直接对这个故事所包含的寓意揭示。“有待——无待”是贯穿全篇的主题,“逍遥”指的是“无待的自由”,即为圣人的精神境界。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1.《楚辞》的文学常识:
楚辞:出现在战国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它和《诗经》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史的源头。
屈原: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楚辞的开创者。2.《楚辞》的涵义:
楚辞:其本义指的是楚地的言辞。在传播过程中,已经有了三层涵义。(1)诗体。指出现在战国时代的楚地地区,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
(2)作品。指战国时代一些楚国人以及后来一些文人用上述诗体所创作的一批作品。
(3)书名。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题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以及汉人所写的诗歌。
3.《离骚》的文学常识: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372句,2400余字,是中国古代最为恢宏的抒情诗篇。其写作年代一般认为是在屈原离开郢都前往汉北之时,也认为《离骚》创作于楚怀王疏远屈原之时。《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热爱祖国,愿为祖国效力而不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他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其主旨是忠君爱国。
4.“香草”与“美人”:
香草、美人:《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诗人创造出的两种意象。香草的意象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中正义的一方。
美人的意象一般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比喻贤臣。
5.《离骚》的感情:五个“将”字,还有“忠”、“怨”、“去”、“死”。6.《离骚》的内容:
(1)从平叙生平着笔,历数内美,论修明志。(2)诗人全力揭露群小丑态。
(3)《离骚》通过上下求索抒发了自己“进而退”的激烈思想斗争。(4)《离骚》抒发了“去”与“留”的矛盾与斗争。7.《离骚》的思想:
(1)存君兴国的美政思想。(2)深沉执着的爱国情感。(3)放言无惮的批判精神。(4)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8.《离骚》的艺术成就:
(1)灵均形象的塑造。(2)创作方法的突破。(3)表现手法的开拓。(4)语言形式的创新。9.《离骚》的主旨:
(1)“离愁”之“忧”,及不能通过政治变革实现“美政”之忧。
(2)实现美政约有两种手段:一是通过君主支持,由上而下实行变革,一是靠志同道合者齐心协力,团结支持而实现。
(3)两种手段的失败,使诗人既深感不得君主信任的苦恼,又深感孤立无援的凄凉,这就构成了《离骚》的两大主题旋律,反复回荡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