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期末考试题(五)
2010——2011年上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题
(五)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
1.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两者之间是()
继承和发展关系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3.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坚持与时俱进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党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7.实事求是的前提是()
.解放思想
8.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0.近代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
农民阶级
11.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革命领导权不同
1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是()
全行业公私合营
1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大力发展生产力
14.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
.初步确立
15.社会主义本质中摆到首要地位的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6.邓小平在领导全党重新解放思想,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过程中,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是揭示了()
社会主义的本质
17.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发展问题的最著名的观点是()
.发展是硬道理
18.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
已经转变为()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是在()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邓小平最早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
2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
改革
2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力
2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由()
A.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24.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
25.按劳分配是()
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
26.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是()
有法必依
27.法制是依法治国的()
前提和基础
28.政治体制改革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这是为了()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31.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32.“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名言出自()
A.《共产党宣言》
33.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会议是()
C.十六届四中全会
34.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①民主法治 ②公平正义 ③诚信友爱 ④充满活力 ⑤安定有序 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
.政治保证
36.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的时间是()
2005年
37.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是实现()
A.和平发展
38.首先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是()
胡锦涛
39.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一大优势,是战胜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的是统一战线
40.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不断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题2分)
4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C.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D.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4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C.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就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
A.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44.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B.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D.只有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去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45.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和党的领导
D.中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46.根据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B.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C.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D.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47.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是()
A.为了解放生产力
B.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要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
D.引起经济、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48.股份制是()
A.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B.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C.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D.判断其所有制性质的关键是看哪种所有制掌握控股权
4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A.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B.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
C.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D.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5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51.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具备的有利条件有()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D.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
52.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就是()
A.用经济交流的手段来解决
B.用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D.力争用和平手段解决,但不承诺放弃武力统一
5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毛泽东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战略思想有
()
B.两个中间地带
C.三个世界的划分
54.我国社会新阶层出现的具体原因包括()
A.经济制度发生了变化C.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D.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55.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是因为()
A.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创造性实践,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B.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
C.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来进行
D.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
三、判断题(对下列观点或命题进行正误判断,每题1分)
56.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A.正确
57.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A.正确
5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错误
59.1978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其实不仅仅是个学术问题()
A.正确
60.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理论和学说的总和()
错误
6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一国两制不动摇()
错误
62、武装斗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唯一形式()
错误
63.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A.正确
64.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A.正确
65.和谐社会所强调的充满活力就是身体健康、热爱体育()
.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
材料一: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末来》,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这份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给出了一个确切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1989年5月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全面而权威的论述。《声明》认为:“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持、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
材料二: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占世界的7%,全国年人均淡水量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0%,长江以北占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1999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1998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惩恶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
——摘自《光明日报》2001年5月21日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作出的承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目前,我国的发展与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很多,主要体现在:人口数量多,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不断加剧。面对增长的人口、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自然成为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材料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66.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作出的正确选择是()
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67.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
A.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
B.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
C.它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
D.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8.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
A.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B.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C.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D.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倡导生态文明
6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A.经济建设B.人口增长
C.资源利用D.生态环境保护
70.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A.发展循环经济
C.发展低碳经济
7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考虑()
A.人口承载力B.资源支撑力
C生态环境承受力
7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文明发展道路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生态良好
73.我们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
A.从重经济增长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
B.从环境保护滞后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
C.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
D.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74.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
A.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
B.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
C.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
D.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
75.低碳经济是指()经济模式
低能耗B.低污染C.低排放
第二篇:期末考试题(五)
2010——2011年上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题
(五)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1.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两者之间是()
继承和发展关系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3.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坚持与时俱进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党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7.实事求是的前提是()
.解放思想
8.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0.近代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
11.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领导权不同
1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是()
全行业公私合营
1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大力发展生产力
14.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
.初步确立
15.社会主义本质中摆到首要地位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6.邓小平在领导全党重新解放思想,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过程中,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是揭示了()
社会主义的本质
17.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发展问题的最著名的观点是()
.发展是硬道理
18.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是在()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邓小平最早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
2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改革
2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力 2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由()
A.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24.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 25.按劳分配是()
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
26.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是()有法必依
27.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28.政治体制改革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这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31.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32.“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名言出自()
A.《共产党宣言》
33.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会议是()
C.十六届四中全会
34.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①民主法治 ②公平正义 ③诚信友爱 ④充满活力 ⑤安定有序 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
.政治保证
36.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的时间是()
2005年
37.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是实现()
A.和平发展
38.首先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是()
胡锦涛
39.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一大优势,是战胜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的是统一战线
40.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不断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题2分)4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C.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D.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4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C.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就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
A.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44.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B.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D.只有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去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45.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和党的领导
D.中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46.根据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B.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C.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D.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47.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是()
A.为了解放生产力
B.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要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
D.引起经济、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48.股份制是()
A.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B.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C.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D.判断其所有制性质的关键是看哪种所有制掌握控股权 4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A.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B.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
C.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D.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5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51.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具备的有利条件有()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D.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 52.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就是()
A.用经济交流的手段来解决
B.用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D.力争用和平手段解决,但不承诺放弃武力统一
5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毛泽东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战略思想有()
B.两个中间地带
C.三个世界的划分
54.我国社会新阶层出现的具体原因包括()
A.经济制度发生了变化
C.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D.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55.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是因为()
A.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创造性实践,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B.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
C.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来进行
D.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
三、判断题(对下列观点或命题进行正误判断,每题1分)56.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A.正确
57.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A.正确
5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错误
59.1978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其实不仅仅是个学术问题()
A.正确
60.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理论和学说的总和()
错误
6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一国两制不动摇()
错误
62、武装斗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唯一形式()
错误
63.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A.正确
64.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A.正确
65.和谐社会所强调的充满活力就是身体健康、热爱体育()
.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
材料一: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末来》,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这份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给出了一个确切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1989年5月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全面而权威的论述。《声明》认为:“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持、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
材料二: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占世界的7%,全国年人均淡水量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0%,长江以北占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1999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1998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惩恶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
——摘自《光明日报》2001年5月21日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作出的承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目前,我国的发展与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很多,主要体现在:人口数量多,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不断加剧。面对增长的人口、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自然成为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材料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66.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作出的正确选择是()
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67.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
A.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 B.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
C.它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 D.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8.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
A.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B.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C.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D.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倡导生态文明
6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A.经济建设
B.人口增长 C.资源利用
D.生态环境保护
70.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A.发展循环经济
C.发展低碳经济
7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考虑()
A.人口承载力
B.资源支撑力 C生态环境承受力
7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文明发展道路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态良好
73.我们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
A.从重经济增长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 B.从环境保护滞后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 C.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
D.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74.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
A.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 B.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
C.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
D.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
75.低碳经济是指()经济模式
低能耗
B.低污染
C.低排放
第三篇:期末考试题
期末考试题——公共关系调研与策划
题目:每2名同学组成一组,寻找策划对象,请你对策划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就公共关系工作的四步:调查、策划、实施、评估撰写策划文案。
要求:
制定调研计划,设计问卷,实地调查;
根据调研情况,进行公关策划,撰写公关策划文案;
策划文案要求:公关策划文案的基本格式。
1、封面
(1)题目
(2)策划者单位及个人名称
(3)文案完成的时期
(4)编号
(5)草稿或初稿应在题目下括注明,写上“草案”、“讨论稿”或“征求意见稿”。
2、序文:以简洁的文字作为一个引导。
3、目录
4、正文
5、附件
(1)活动筹备工作日程推进表
(2)有关人员职责分配表
(3)经费开支明晰预算表
(4)所需物品一览表
(5)场地使用安排一览表
(6)相关资料:调查报告、新闻稿范本、演讲稿草稿、平面广告设计图、纪念品设计图
(7)注意事项: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主要是应变措施。
第四篇: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其特点是明显的()和(),往往与社会上一定()相对应。
2、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的基础上,通过()、()、和()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
3、职业素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灵魂,()是基础,()是重点,()是载体。由这些素质构成的职业素质,在职业活动中集体表现为从业者具有的()和()。
4、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分为()和()。
5、职业生涯发展条件有()、()两类。()主要指本人可能有的发展机遇,即()、()和()。()主要指自信心和现实的()、()、()及其变化趋势。
6、确定目标的过程,实际是个以自我设定目标为结果的()、()、()、()的过程。
7、目标的措施有三个要素:任务、()和时间。
二、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首次就业的实际岗位一定要选择自己目标中的相关专业,争取一次就业就能谋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2、小刘的职业理想是挣够了钱周游世界。()
3、小王从参军那天开始,就立志要当将军,这是他的职业理想。()
4、小王在某工地打工,他的理想是通过自学高考,获得大学文凭。()
5、李某业余爱好摄影,成为一名专业的摄影师是他的理想。()
三、简答题(每题2分,共12分)
1、设计阶段目标时需要注意的要素有哪些?
2、“倒计时”设计应有的步骤是什么?
3、近期目标的制定要领有哪些?
4、角色转变的重点有哪些?
5、中职生提高社会能力的途径有哪些?
四、论述题(共8分)
论述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第五篇:弟子规期末考试题
《弟子规》期末试题
一、根据下面提示写出句子。(30X0.5=15分)
1、《弟子规》原名《_____》,其总序为“弟子规,_____,____,____,泛爱众,____,有余力,____.”
2、《弟子规》中告戒我们“把握光阴,及时努力,珍惜青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原文中讲“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文中讲父母有过错是我们应该怎么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些同学穿衣服很讲究品牌,总是让父母买品牌服装,对于这样的同学你会怎样用《弟子规》中的话去劝导他们____,____,____,____。
6、《弟子规》中告诉我们“得了人家的好处应该想办法去报答,和别人结的怨恨要想办法去忘掉。”的句子是____,____。
二、默写(共14分)
1、默写有关长幼有序的句子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2、默写借人物需要注意的问题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3、默写关于个人仪表的句子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或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4、默写说话时需注意的问题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5、《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在《弟子规》中所对应的句子是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三、选择题。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共5分)
①首孝悌. A、dì B、tì
(D)②丧.尽礼 A、sàng B、sāng(A)③长.者先 A、zhǎng B、cháng(A)④疾..
趋揖 A、yī B、jí(B)⑤勿佞.巧 A、lìng B、nìng
(B)⑥秽.污词 A、huì B、suì(A)⑦以渐跻. A、qí B、jī
(B)⑧勿谄.富 A、chǎn B、xiàn(A)⑨扬人恶. A、â B、wù
(A)⑩昧.理真 A、mâi B、wâi(A)
2、请给下列各句经文选择正确的理解。(共10分)①同是人,类不齐。(A)
A、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
B、同样是人,种类不一样。
C、同样是人,类别不整齐。②果仁者,人多畏。(A)
A、真正品行高尚的人,人们都心存敬畏。B、果敢仁义的人,别人都害怕。C、果断仁慈的人,人们都害怕他。③工夫到,滞塞通。(B)
A、只要功夫练到了家,体内就没有任何阻塞。B、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就自然通达了。C、只要功夫练到了家,就能打通关。④字不敬,心先病。(C)
A、如果文章写得不恭敬,说明你病了。B、如果文字没有表现出敬重,说明你身体有病。
C、如果字写得潦草、不工整,说明你浮躁不安,心没定下来,思想不集中。⑤行高者,名自高。(C)
A、一个人走得越高,名声就越大。B、一个做好事的人,名声自然会很好。C、一个行为高尚的人,名声自然会高。⑥勿厌故,勿喜新。(B)
A、不要讨厌老朋友,不要喜欢新朋友。B、不要厌弃老朋友,也不要只喜欢新结交的朋友。C、不要厌弃老朋友,也不要喜欢新结交的朋友。⑦知未的,勿轻传。B A、知道没有的,不要随便乱传。
B、听来的事情没有根据,不要随便乱传,以免造成不良后果。C、知识不够,不要随便乱说人。⑧直谅士,渐相亲。(A)A、那些正直诚实的人,就会逐渐与你亲近起来。B、那些正直诚实的人,就会和你成为亲戚。C、直接原谅士兵,就会逐渐与你亲近起来。⑨事诸兄,如事兄。(C)A、对待各位朋友,好像对待哥哥一样。
B、在别人的兄长手下做事,就如同在自己的兄长手下做事一样。C、对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长时,也应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⑩德有伤,贻亲羞。C A、品德上有缺欠,会让自己感到羞愧。B、父母的品德上有缺欠,会感到羞愧。C、在德行上有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羞愧。
3、我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代,是值得我们青少年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请就你所掌握的进行选择。(共20分)
①俗语“亲兄弟,明算账”是说(C)
A、恩欲报,怨欲忘。
B、与宜多,取宜少。
C、凡取与,贵分晓。②请选出与经文“非圣书,屏勿视”相吻合的名句。(C)
A、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B、书非借不能读也。
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③“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曹植作的《七步诗》,表达对兄长魏文帝曹丕的不满和怨恨。曹丕的行为与下列哪句经文不符合?(A)A、兄弟睦,孝在中。
B、事诸兄,如事兄。
C、财物轻,怨何生。
④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孔子的话意思一致的经文内容是(C)。A、凡是人,皆须爱。
B、人有短,切莫揭。
C、己不欲,即速己。⑤“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句话告诉我们(C)。
A、恩欲报,怨欲忘。
B、善相劝,行皆建。
C、报怨短,报恩长。
⑥汪精卫才华出众,相貌英俊,人称“江南第一美男子”,但后来却成为大汉奸,人人唾弃。这说明(C)。
A、人有能,勿轻訾。
B、势服人,心不然。
C、人所重,非貌高。⑦“文房四宝”是指(A)
A、笔、墨、纸、砚
B、笔、墨、纸、尺
C、笔、墨、纸、电脑 ⑧“读书法,有三到”,这“三到”是(c)
A、口、眼、手
B、心、眼、手
C、心、眼、口
⑨战国时,商鞅主张变法,为使人们信任新法,他采用了一个措施,这个措施是(c)A、取信于民
B、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C、移木取信
⑩西晋司马炎当了皇帝后昏庸无道,吃喝玩乐。一次他问敢说真话的大臣刘毅:“我可以与汉朝的哪个皇帝相比?”刘毅说:“桓灵二帝,他们卖官的钱都入了国库,你卖官的钱却落入了你私人的账上,从这一点说,他们不如你!”假如是你听后,作何打算?(B)A、就地革职、杀头并抄没九族
B、有则改,无加警。C、厚脸笑道:“我今天有说直话的大臣,我比他们强!”
4、请就你对生活常识的了解,对下面的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共20分)
①张刚与好朋友李杰因为一句口角,最后大打出手。如果你用《弟子规》中的经文劝说他们化解矛盾,你会用(B)
A、兄弟睦,孝在中。B、言语忍,岔自泯。C、尊长前,声要低。②如果父母有过失,你会怎么做(B)A、常悲咽
B、谏使更
C、谨为去
③当你的朋友请求与他一同去街上上网时,你应该(C)A、答应他
B、不做声
C、拒绝
④当你们班大多数同学买校服时,而家里的经济又比较拮据,你应该(C)A、打肿脸充胖子,买。
B、不买,但心里有点难受。
C、不买,也不在意。⑤当你看见一位同学在厕所抽烟,你的正确心态是(B)。
A、不关己,莫闲管。B、见人恶,即内省。
C、有则改,无加警。⑥现代教育中提倡的“赏识教育”是要求我们(C)
A、人有短,切莫揭。
B、人有能,勿轻訾。
C、道人善,即是善。⑦新年快到了,父母要带你去置办新衣,你应该做到(A)
A、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B、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C、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⑧除夕的团年饭上,爸爸准备了上好的白酒,你应该怎么做(B)A、早就听说这酒好,今天有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尝尝,就一点点。B、就算是再好的酒,我也不会尝一口的。
C、爸爸今天兴致好,一定要陪爸爸喝两盅,让他尽兴。⑨课堂上,老师点我回答问题,可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我该怎么办?(A)
A、声音洪亮的说:“对不起,老师,我不会回答。” B、低着头,面红耳赤,不做声。C、低声细语地说:“老师,我不会。”
⑩同桌一直在找的一截铅笔,我突然发现竟然在我的抽屉里,我应该怎么做?(C)A、大声骂着说:“哪个死种的铅笔,怎么放在我的抽屉里?”
B、管他哪个的铅笔,算我的了。C、轻声对同桌说:“这是你要找的铅笔吗?”
4、一天,小明放学回家路上看见一群人在围观俩人打架,于是进入了围观的人群。由于个子小看不到里面的状况,听围观的人议论纷纷,所以看了下就回家了。回去后他跟妈妈说今天看见便衣警察抓小偷,威风极了。邻居阿姨却说她最先看见打架的,不是抓小偷,而是两个不良少年喝醉了酒。
四、回答下面的问题。共(16分)
1、张健的同桌李光的英语成绩很好。有一次,李光正在做数学作业,张健想请教一个英语问题,李光却说等他做完数学题再说。张健很生气,觉得李光不够朋友,李光却说:“《弟子规》中就说了‘人不闲,勿事搅’,你难道不知道吗?”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4分)
2、《弟子规》云:“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这与我们身边某些人的座右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样。对于这种观点,你有什么不同看法吗?(4分)
3、请写出<弟子规>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一句话,并说说对你的切身感受.(4分)
通过阅读以上情景,我们应怎样用《弟子规》的要求帮小明认识错误呢?(1、《训蒙文》,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而亲仁,则学文。
4)3
2、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3、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4、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5、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6、恩欲报 怨欲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