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时间:2019-05-15 11:2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第一篇: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幼儿园是幼儿重要的生活、学习环境,幼儿是在环境中学习,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于环境的作用,我国现代着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教育上的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大家都知道,儿童爱模仿。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毫无疑义,儿童从四周的环境中可以得到教育,因此,我们需要布置环境以充实儿童的生活环境,丰富儿童的学习资料。”

一、环境创设的标准以幼儿为主

许多幼儿园也重视环境的创设和教育作用,经常开展环境创设的考核活动,活动中教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一双双灵巧的手制作出了美丽精细的环境陈设。开学之初某幼儿园的教师在活动室内布置环境,画的画、剪的剪、贴的贴„„孩子们在生活老师的看护下有的在看图书、有的坐在小椅子上东张西望、还有的跑到了老师身边看老师做东西。宁宁看着老师手中的美人鱼说:“我觉得美人鱼戴上金色的头发更好看。”老师头也不抬地说:“你懂什么?黑色的头发配上五颜六色的鱼鳞才好看。”听了这话宁宁不吭声了,过了一会儿,老师开始往美人鱼身上贴鱼鳞了,那是一些涂了五颜六色的贝壳,宁宁看了很喜欢,想去摸摸贝壳,伸出的小手还没碰到贝壳就被老师拦了回去:“哎,这可不能碰,颜色碰掉了就不好看了”。说完这话她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其他孩子说:“这些美人鱼贴到墙上以后大家能不能用手去摸?”孩子们听懂了老师反问句里的否定意义,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听到回答,老师满意地笑了。宁宁失望地看了看老师,掉头走开了。经过老师们的精心制作,美轮美奂的美人鱼诞生了,因为害怕孩子们触摸破坏美人鱼的美丽,老师们决定把美人鱼贴在墙的上方—孩子们碰不到的地方,这样美人鱼就可以长时间保持美丽了。刚开始的几天孩子们还挺新鲜,经常抬起头看墙上方的美人鱼,可是没过几天,可能是因为仰着脖子看东西太累了,很少有孩子再去看美人鱼了,大家都忽视了美人鱼的存在。老师觉得很委屈:现在的孩子真难伺候,费这么大劲做出这么美丽的东西,居然没人欣赏。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看出:老师们因为忙于布置环境,将幼儿的活动放于次要位置。环境创设的过程及标准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成人化倾向,环境布置的标准由教师制定。当幼儿就美人鱼的头发提出异议时,老师想都没想就给否决了,这无疑让孩子感到很沮丧。幼儿的创造力得不到重视和认可,幼儿的参与热情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采取了“一言堂”的形式,什么事教师说了算,儿童只是一个被动的观赏者、旁观者。幼儿不但不可以随意玩耍触摸环境陈设,而且还要远离美丽的环境陈设。那么试问,这些美丽的适合于成人眼光的环境对儿童发展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难道仅仅是为了让幼儿每天到园看上几眼,记住这些美丽的东西是××老师做的,××老师的手有多巧?显然这些不是我们创设环境的初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艺术教育中要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环境是幼儿学习的重要物质条件,幼儿园环境是属于孩子们的,因此在环境创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幼儿的意见和建议,不妨蹲下身子听听幼儿的喜好,不要越俎代庖,以自己的审美眼光和兴趣来决定幼儿的欣赏范围,从而于无形中扼杀了幼儿的创作激情和能力。只有让幼儿发挥环境创设的主动性,才能调动幼儿从环境中学习的积极性。否则再美的环境陈设也只是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的摆设,幼儿从中得不到任何的乐趣和学习经验。那么如何定位以儿童为主体的环境创设呢?从幼儿的生理和学习特点来看,幼儿喜欢新奇的、变化的东西,因而环境创设要富于变化和新意;从幼儿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充分调动幼儿的创作激情创设出符合幼儿兴趣的环境;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注意听取幼儿的想法,切忌实行“格式化”“一言堂”,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意志、想法通过自己的双手付诸于实际作品中。另外还有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点那就是:幼儿的身高局限了他们的视域,因而环境创设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视线。上面案例中教师把美人鱼贴到高处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高处不胜寒”,再美的环境陈设如果不被幼儿欣赏分享,那只能算是一堆废物。综上所述,教师在酝酿环境创设的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把幼儿看成环境的主人,那么我们的环境创设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

二、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

今年上半年我班准备创设和春天有关的主题墙,主题的活动内容有故事《春雨的秘密》、《牵牛花和泥巴墙》、手工、绘画等。创设环境前我们组织幼儿进行了一个讨论活动,讨论中幼儿得知老师准备和大家一起创作主题墙,现在征求他们的意见,主题墙上应该布置些什么东西?怎么布置?讨论中幼儿积极动脑、踊跃发言,提出了不少的想法和建议。教师一一给予了肯定,尽管其中有些想法建议不太合理,但我们没有加以否定,因为那样做的话会在无形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创作积极性,我们决定在实际操作中让幼儿自己认识问题,从而加深印象。首先根据大家的建议把故事《春雨的秘密》、《牵牛花和泥巴墙》的内容搬到主题墙上,孩子们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有的用彩笔画起了小雨点,有的用橡皮泥捏起了小雨点,还有的用剪刀剪出了各种各样的小雨点。手工折花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经过他们的创作和发挥,牵牛花有了各种颜色和形状,就连篱笆墙也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在老师的协助下,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作品贴到了墙上,转眼间一面色彩斑斓的主题墙就呈现在了我们眼前,孩子们满足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自豪感和成就感。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灵感,我又询问孩子们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贴到春天的主题墙上,孩子们有的用皱纹纸做了一朵桃花贴到墙上,有的用纸折了一只小鸟送到主题墙上的大树上,还有的在主题墙上画了几只小蝌蚪、几只蝴蝶、几只蜜蜂„„就这样一面主题墙被大家布置得满满的。

一面主题墙如果单靠老师一个人来实施,不但工作量大,时间消耗长,而且因为老师忙于布置主题墙,不会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孩子们能做的就是盲目等待与观望,从而形成了幼儿活动时间的隐形浪费。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环境创设,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动脑动手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显然聪明的老师都知道选择哪种做法。通过师幼合作、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这种方式,幼儿不仅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而且是在进行实际的学习和操作,这样环境创设就不仅仅是一个目标,而是幼儿的学习机会和锻炼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必组织专门的教学活动就可以使幼儿得到某些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充分利用环境,推动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才能够让幼儿与环境发生充分的作用

教师在环境创设中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尊重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需要,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这样是不是就挖掘了环境的教育作用呢?其实不然,我们要把静止不动的环境陈设变成幼儿的学习伙伴,形成环境和幼儿间的互动,这才完全挖掘了环境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家园互动活动中,几个巧手妈妈编织了一些小毛衣、毛裤、帽子、鞋子„„,老师把这些编织物挂在了活动室显眼的地方。按照预定的活动目标,老师猜想幼儿看到这些东西,肯定会猜测是不是自己的妈妈编织的,从而引出交流讨论:我的妈妈手真巧,我的妈妈真能干,激发对妈妈的崇拜、热爱之情。可是一整天下来,只有几个孩子跑过来看看,并没有更多的孩子对妈妈们的作品感兴趣,更别谈提问、交流了。这个案例中,教师在环境创设前没有和幼儿有任何的沟通交流,在环境创设后没有给予幼儿任何的指导和提醒,致使环境成为一种摆设,没有达到预设的环境教育目标。如果老师在活动前就和幼儿进行谈话,让幼儿知道老师请他们的妈妈编织衣物,并且还要把这些衣物展示在活动室内。通过谈话,幼儿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期待感,这种期待感会一直延续到环境的完成,随之而来的新鲜和好奇会引导幼儿进行下一个由环境而引发的交流讨论活动。由此我们看出,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才能够让幼儿与环境发生充分的作用。

2.环境陈设要有利于引导幼儿活动

(1)不要让环境陈设成为幼儿活动的绊脚石

环境创设决不仅仅是幼儿和教师兴致所至的摆放和罗列,它需要教师有运筹帷幄的思考和统揽全局的能力。环境布置能不能让幼儿深入而又有序地进行活动,幼儿能不能在活动中放开手脚、不受环境陈设的限制,这些问题在环境创设前教师就要做到胸有成竹,尽量不要在幼儿和环境进行互动时才发现问题给予补救,从而影响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和效果。例如老师在布置区角游戏“动物天地”环境时,在“动物天地”门口贴上了四双小脚印,这就意味着只能有四个小朋友进入到“动物天地”里面游戏。当四双小脚印上放满了四双小鞋子以后,轩轩也想进去玩,可是他知道自己的鞋子没地方放了,所以轩轩只好在“动物天地”门口观望、徘徊,始终没有进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师设计小脚印的出发点是为了增加游戏环境的趣味性,她可能没有考虑到小脚印会成为限制幼儿活动的“罪魁祸首”。幼儿进行游戏时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有的是老师通过的语言告知幼儿的,还有的则体现在游戏环境的布置中。这样就要求老师在环境创设前就未雨绸缪,充分考虑幼儿游戏时出现的各种和环境陈设有关的矛盾和冲突,环境陈设力求做到既美观又合理,既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能引发幼儿投入地进行游戏活动。只有这样,环境创设才能在幼儿活动中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还是那句话,环境创设要紧紧围绕幼儿的真实需求展开,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

(2)环境创设的空间和时间要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幼儿园游戏环境应该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时间阶段陈设出来,比如在陈设区角游戏环境时,如果把比较热闹的角色游戏“美食天地”和比较安静的益智游戏陈设在一起,势必会造成游戏间幼儿的相互影响。益智区的幼儿无法专注进行益智活动,在“美食”的诱惑下,他们很快就会放弃益智游戏,加入“美食天地”的游戏活动,这样又会打破“美食天地”的人数规则,从而影响“美食天地”的游戏效果,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如果老师在环境创设之初考虑到这点,将热闹的“美食天地”和同样热闹的“美美发廊”陈设在一起,那么游戏中不但不存在相互影响,而且还能促进这两个游戏间的互动,“美食天地”的孩子在品尝过美食以后,可以到“美美发廊”做个漂亮的发型。同样“美美发廊”的幼儿也可以在做完发型以后到“美食天地”品尝美食。不但如此,诸如此类的游戏环境都可以陈设在一起,这样就会促进游戏之间、幼儿之间的互动。由此可见,教师通过游戏环境空间上的合理陈设可以提高游戏的教育作用。

有不少老师有这样的感慨,幼儿对她们辛苦创设出来的游戏环境不感兴趣,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环境陈设不够美观,不能吸引幼儿的眼球;还有的是因为游戏项目本身就不能吸引幼儿; 但是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原因,那就是游戏环境陈设在时间上的一成不变,教师没有随着时间阶段的变化而更换各种游戏环境。例如游戏“玩具超市”连续陈列了一周,孩子们连续玩了一周,等到第二周老师再将“玩具超市”陈列出来,你说孩子们还会对它感兴趣吗?就象每天都吃同样的菜,胃口都没了,当然就不愿意再吃了。如果我们把各种游戏罗列出来,统筹规划、制定出一个计划,每天都能布置出不同的游戏环境,将各种类型的游戏全面而又不雷同地穿插于每一周的每一天,不断更换花样,不断给孩子以新鲜感,那么孩子的活动兴趣又怎么会消失呢?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不但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还要灵活机动地从空间和时间上加以考虑,力求环境创设更加有利于引导幼儿的活动,更加有利于促进幼儿和环境之间、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我们预想的环境创设对幼儿的教育目标。

如果说幼儿教育是一扇大门,那么环境创设就是一把重要的钥匙,我们只有把幼儿当成幼儿教育的真正主人,才能用环境创设这把钥匙去开启幼儿教育的新天地,收获意想不到的奇葩!

第二篇:让幼儿成为活动真正的主人

让幼儿成为活动真正的主人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提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而在学习纲要之前,我们的教育活动并没有做到形式多样,去有计划的引导幼儿,现在回想起,会有种不称职的感觉。我们班级有一名小女孩,名叫丁雯婧,性格很内向,入园三个多月了,在班级几乎不怎么说话。询问家长后,才知,宝宝在家的性格很活跃,并不像幼儿园这样,这时便对她有了更多的关注。

在一次晨间活动中,我组织了幼儿最喜欢玩的呼啦圈,孩子们都很有秩序的排着队去玩,可丁雯婧小朋友却呆站着一旁。我轻声走过去,询问道:“丁文婧,你为什么不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呢?”她看着我,没有任何的表情。我轻轻的拉过她,又询问了一次:“你喜欢玩这些呼啦圈吗?”我以为她会依旧不说话,却出乎意料的听到她说道:“这个,上次玩过了,我不喜欢玩了。”听到这些,我顿时傻眼了,这个几乎平时不说话的小女生,一开口却让我失措,不知该如何往下接。活动结束后,我深深地反思了一下:原以为这样彩色的呼啦圈,会让小班的孩子特别的喜欢,殊不知,任何一样事物,都有它的新鲜感与难易度,尤其是对幼儿来说,如果在组织活动的同时,我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充分的考虑幼儿,注重活动的趣味性,那么就不会出现我与孩子对话的那一幕了。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将呼啦圈与其他的晨间材料相结合,让彩色的呼啦圈在红色的木板上滚动起来,幼儿瞬间就觉得很新奇,在说明游戏的规则与玩法后,就请幼儿示范,孩子们玩的可开心了,站在一旁的我,偷偷的向丁雯婧的方向瞄了一眼,竟发现她也玩的不亦乐乎,嘴角还不时的露出了微笑,这样的结果是我未预料到的。

由此说明,任何一节教育活动,教师在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都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然后再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水平去进行设计与创新。

曾在书上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倾听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心灵碰撞、灵魂交融的过程。”而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应该弯下身段、平视孩子,以孩子的语言去学会倾听,去学会了解,去学会走进,去学会感悟,让我们真正地做到与孩子共同成长。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工作,有时会因为缺乏耐心,而未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在我的班上,有一个很“特别的孩子”,他的名字叫胡泽宇,入园的三个多月,每天早上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哭,只要一起床背上书包,哭声就开始了。因为是小班,在入园前,我已经做好了孩子哭声一片的准备,但没想到时至今日,依旧如此,渐渐的我的耐心也达到了极限。

记得一次区角活动,孩子们都在拿区角牌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有的幼儿在玩鸡蛋宝宝找朋友、有的幼儿在玩喜洋洋吃饭、而有的幼儿在玩桌面玩具,整个班级的秩序都很仅仅有条。可刚没一会儿,不远处就传来了哭声,条件反射的我,立即向胡泽宇小朋友的座位望去,果不其然,他又开始“特别”了。我轻轻的走过去,俯视着问道:“胡泽宇,你怎么又哭了,为什么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不问还好,这一问,哭声就更大了,班级其他幼儿也跟着起哄了,一下安静的班级,瞬间开始嘈杂了起来,心里莫名的火气一触即发。为了让他的哭声能停止,我再一次的说道:“不许哭了,在哭晚上就不要回家了。”我以为会有预想的效果,却不曾想,哭声再一次提升了一个分贝,整个班级顿时变成了一个“交响乐团”,哭声笑声一片,心里的火气也一下窜到了头顶,气冲冲的把他拉到一旁,抱在了怀里,拍了拍背,咦,哭声竟然小了许多,我很惊奇,小声问道:“你喜欢玩这些游戏吗?”“喜欢”他也小声说道。“那你为什么哭呀?”“我想玩那个”。看着他泪汪汪的大眼睛,心里突然扑哧笑出了声,多么可爱的孩子啊,接着我又朝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潘晨昊与臧嘉睿小朋友正在玩喜洋洋吃饭的游戏,顿时清楚了事情的缘由。在设计区角牌时,生活区的喜洋洋吃饭游戏,是为了让小班孩子在游戏中,以竞赛的方式比比谁吃的多,以此来达到幼儿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在进餐时的速度与多少,所以只设计了两张区角牌袋,而这个游戏已经被幼儿选走了,所以胡泽宇小朋友就没有玩到,不善言表的他只能一个人哭了起来。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作为班主任,我们不能一味的只看眼前美好的,而忽略了那些即将成为更美好的人或事。如果在区角游戏开始时,我能关注到每一位幼儿,合理的去解决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相信班级的孩子都可以成长的更优秀。事后,我与胡泽宇小朋友一起,以商量的口吻去与潘晨昊和藏嘉睿小朋友交谈,问他们什么时候玩好,我们排队也想玩这个游戏,他们也很大方的说道,“胡泽宇,给你玩吧”,这时的胡泽宇小朋友脸上才出现了笑容。事情虽然解决了,但在我心里,却有了很深的感触:胡泽宇小朋友的哭声为什么从大到小,这与教师的引导有直接关系,我以一个成人的姿态去俯视他,呵斥他,无形中也就与孩子有了距离感,陌生感,聪明的教师就应该与孩子平视,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安全的环境,这样我们才能有效的去倾听幼儿,学会细心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适时并适当的给予指导,既不让孩子感到我们在干涉,又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恰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是我们幼儿教师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

相信在《纲要》的学习与指导下,我们的教育活动会开展的越来越好,让每位幼儿都能真正地成为活动的主人!

单位:向山镇中心幼儿园 姓名:朱丽丽 年龄:25岁

2013年12月27日星期五

第三篇:让幼儿真正成为音乐游戏的主人

让幼儿真正成为音乐游戏的主人

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而户外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户外游戏不仅给幼儿带来了快乐,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户外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每个幼教工作者都非常熟悉的道理和时刻努力的目标。于是我针对幼儿好游戏、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情绪变化快,注意力易转移,兴趣短暂的特点在户外中创设音乐游戏化的环境和采用游戏化的组织方式让幼儿在户外中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幼儿从情感上喜欢音乐。但是,有时我们在探索设计自主性游戏时常常会一味追求户外音乐游戏内容的新颖,而超越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能力水平;或者相反使得户外音乐游戏内容太过老套,久而久之幼儿也便失去兴趣。如何让幼儿真正成为户外游戏的主人,让游戏成为孩子快乐的向往呢?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老式题材新式创意的户外音乐游戏内容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循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原则。”生活化的游戏内容更容易激起幼儿的共鸣,从而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

根据我班幼儿的家庭情况,大部分幼儿的祖父母一辈老家都在农村,节假日经常要到农村,所以我在户外活动时设计了农家、超市、银行、手机店、小舞台等音乐游戏,贴近生活的游戏使幼儿有一定生活经验为基础。虽然这些游戏都比较传统,没有什么时代气息,但是,我们把老式的音乐游戏内容稍加分类组合,根据户外场地的结构特点,把这些小游戏分成了两大内容,即“农家乐”和“快乐城”。游戏时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扮成乡下人和城里人,增添了新鲜感。正值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兜着头巾、戴着袖套、系着围裙的小农民们忙得不亦乐乎,而城市里却又别有一翻景象。这些音乐游戏内容结合了季节特点、地方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合理,又充满了生机。

游戏过后,幼儿还常常沉醉在角色中,如吃饭时“乡下人”会和“城里人”比谁吃得快;睡觉时比“乡下人”先睡着还是“城里人”先睡着„„

二、在户外指导方式音乐游戏化。

1、插入式的音乐游戏形式

根据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音乐游戏,提高户外活动的有效性。在户外活动中让幼儿学唱歌或歌表演,枯燥乏味的技能培养常使孩子感到是“老师要我学”,孩子往往注意力不集中,老师也很费劲。这时老师可以根据幼儿存在的问题插入游戏。例如,在玩《小鸭小鸡》,老师在游戏开始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绿草地(地毯)上开了小花小草,老师说:“今天小朋友来做小鸭小鸡,一起到草地上做游戏。”幼儿戴上头饰开始音乐游戏。这里把音乐游戏作为教学的先导活动出现,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获得一定的经验,随后的活动帮助幼儿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理性升华。老师还可以在活动后插上游戏,把游戏作为教学的后继活动,例如,在玩《迷路的小花鸭》,在送小花鸭回家的游戏的时候加上音乐,使幼儿能够练习和巩固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另外游戏还可以在户外活动中反复出现,使幼儿不断获取经验、知识,巩固练习等。

2、融合式的音乐游戏形式

融合式是整个户外活动时先设计好一个完整的游戏,当游戏结束后,幼儿便自然获取相关的有益经验,达到户外活动所要求的目标。例如:歌表演《学做解放军》,老师把户外场地布置成小军营,活动开始时,老师说要和小朋友到军营里去玩,并引导幼儿观察军营里的各种物品如军帽、军装、玩具枪等启发幼儿说说这些东西是谁在用的等等。并鼓励幼儿也来学当解放军,同时引导幼儿创编了动作,老师始终隐形控制着幼儿的活动。以这个音乐游戏的方式进行,让幼儿轻松地学会了歌曲,在户外活动时得到愉快的心情.三、丰富多样全面发展的音乐游戏功能

幼儿的知识技能都应在游戏中获得,即要遵循在学中玩、玩中学的原则,这样才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游戏所担负的使命不容忽视,在经过了对角色游戏、区域活动等的探索阶段,我觉得现在的户外自主性游戏应更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以往的音乐游戏较多的是单纯性地模仿、交往;这种形式主义的改变对幼儿的发展有害而无益。我们在设计时形成了以音乐游戏为主线,渗透幼儿对各种音乐的熟悉,从而确定了丰富多样,促使幼儿全面发展的音乐游戏功能。培养幼儿

音乐方面的能力相当重要,同时还能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而通过幼儿最喜欢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在听音乐时模仿成人的语言、动作等,在不同的音乐中体验各种场合、类型的交往,有助于幼儿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的提高。幼儿在游戏时,自己就是小农民、银行营业员、超市收银员、手机销售员、小演员等,在户外游戏时可自由交往。

在户外游戏中并能保持良好的秩序,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工作可做,在做做玩玩中自然地交往,自然地发展。

四、充分自由主动创造的音乐游戏空间

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逐步深入理解,我们更清晰地听到孩子们的呐喊声“还我自由!”自由是什么?其最外现的标志便是行动上的自由,是教师平等视野下无限制的自由。其实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往往会限制幼儿玩规定的游戏.要幼儿跟着老师走.其实在户外游戏时,尽量不要去干涉幼儿的游戏方式,要始终明确幼儿是游戏的主体,老师更多时候只作为一个旁观者,任务是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在必要的时候帮助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或指导幼儿解决一些难题,推动游戏发展。例如:在玩音乐超市游戏中,几个营业员刚开始听到音乐游戏就宣布暂停营业,说要重新排放货架,一会儿横放,一会儿竖放,乱七八糟。这时,我没有阻止他们,而是扮演顾客去等购物品,听到哪些音乐适合去买什么,并劝导其他顾客也耐心地等一等,在等待的过程中适当给他们一些建议,终于整理好了,一位营业员还到材料箱里找来一个塑料把手当价格探照器,不一会儿超市又重新开张了。

外部行动的自由只是一个前提,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即自由的核心是精神的自由,是幼儿主体性真正的外现,要保持幼儿独特的视角,让幼儿用童心来看世界。例如:在“农家乐”游戏中,开始孩子们在户外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几天过后,“猫”和“老鼠”一起去钓鱼,再过几天没有人做这个游戏了,对幼儿自己创造、确定的游戏主题或内容,老师都给予支持和帮助,成人文化对于幼儿文化的由衷的赞赏,使幼儿把思想包袱彻底抛弃,拥有了自己的思想自由,才能催发无穷的创造意识。如果机械地要求幼儿按教师确定的主题或方法开展游戏,最终只会培养出机械式的孩子。

音乐游戏的宗旨是让幼儿快乐,在快乐的音乐游戏中使幼儿得到发展。如何发挥音乐游戏的最大价值,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潜心研究的。坚持以人为本,让幼儿真正成为音乐游戏的主人,这是我研究的起点。

第四篇: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

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

作者:王桂忠 | 人气:1919 | 时间:2013-01-14 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

作者简介:王桂忠、教龄:17年、职务:教师、职称:小教一级、单位:兴化市机关幼儿园

内容摘要:环境是幼儿进行生活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充分重视幼儿的主体作用,环境创设的标准以幼儿为主,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来创设环境。教师要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切勿让幼儿成为被动的观望者、欣赏者。不但如此,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还要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才能够让幼儿与环境发生充分的作用,切勿让环境陈设成为幼儿活动的绊脚石,要充分考虑环境创设中空间和时间因素对幼儿活动兴趣的影响。

关键词:环境创设 幼儿 主体 游戏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重要的生活、学习环境,幼儿是在环境中学习,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于环境的作用,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教育上的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大家都知道,儿童爱模仿。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毫无疑义,儿童从四周的环境中可以得到教育,因此,我们需要布置环境以充实儿童的生活环境,丰富儿童的学习资料。”〔1〕那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如何运用“环境”这把钥匙更好地去开启幼儿教育这扇大门呢?笔者认为,摈弃其他一切不谈,最重要的是要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一、环境创设的标准以幼儿为主

许多幼儿园也重视环境的创设和教育作用,经常开展环境创设的考核活动,活动中教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一双双灵巧的手制作出了美丽精细的环境陈设。开学之初某幼儿园的教师在活动室内布置环境,画的画、剪的剪、贴的贴……孩子们在生活老师的看护下有的在看图书、有的坐在小椅子上东张西望、还有的跑到了老师身边看老师做东西。宁宁看着老师手中的美人鱼说:“我觉得美人鱼戴上金色的头发更好看。”老师头也不抬地说:“你懂什么?黑色的头发配上五颜六色的鱼鳞才好看。”听了这话宁宁不吭声了,过了一会儿,老师开始往美人鱼身上贴鱼鳞了,那是一些涂了五颜六色的贝壳,宁宁看了很喜欢,想去摸摸贝壳,伸出的小手还没碰到贝壳就被老师拦了回去:“哎,这可不能碰,颜色碰掉了就不好看了”。说完这话她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其他孩子说:“这些美人鱼贴到墙上以后大家能不能用手去摸?”孩子们听懂了老师反问句里的否定意义,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听到回答,老师满意地笑了。宁宁失望地看了看老师,掉头走开了。经过老师们的精心制作,美轮美奂的美人鱼诞生了,因为害怕孩子们触摸破坏美人鱼的美丽,老师们决定把美人鱼贴在墙的上方—孩子们碰不到的地方,这样美人鱼就可以长时间保持美丽了。刚开始的几天孩子们还挺新鲜,经常抬起头看墙上方的美人鱼,可是没过几天,可能是因为仰着脖子看东西太累了,很少有孩子再去看美人鱼了,大家都忽视了美人鱼的存在。老师觉得很委屈:现在的孩子真难伺候,费这么大劲做出这么美丽的东西,居然没人欣赏。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看出:老师们因为忙于布置环境,将幼儿的活动放于次要位置。环境创设的过程及标准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成人化倾向,环境布置的标准由教师制定。当幼儿就美人鱼的头发提出异议时,老师想都没想就给否决了,这无疑让孩子感到很沮丧。幼儿的创造力得不到重视和认可,幼儿的参与热情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采取了“一言堂”的形式,什么事教师说了算,儿童只是一个被动的观赏者、旁观者。幼儿不但不可以随意玩耍触摸环境陈设,而且还要远离美丽的环境陈设。那么试问,这些美丽的适合于成人眼光的环境对儿童发展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难道仅仅是为了让幼儿每天到园看上几眼,记住这些美丽的东西是××老师做的,××老师的手有多巧?显然这些不是我们创设环境的初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艺术教育中要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环境是幼儿学习的重要物质条件,幼儿园环境是属于孩子们的,因此在环境创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幼儿的意见和建议,不妨蹲下身子听听幼儿的喜好,不要越俎代庖,以自己的审美眼光和兴趣来决定幼儿的欣赏范围,从而于无形中扼杀了幼儿的创作激情和能力。只有让幼儿发挥环境创设的主动性,才能调动幼儿从环境中学习的积极性。否则再美的环境陈设也只是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的摆设,幼儿从中得不到任何的乐趣和学习经验。那么如何定位以儿童为主体的环境创设呢?从幼儿的生理和学习特点来看,幼儿喜欢新奇的、变化的东西,因而环境创设要富于变化和新意;从幼儿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充分调动幼儿的创作激情创设出符合幼儿兴趣的环境;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注意听取幼儿的想法,切忌实行“格式化”“一言堂”,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意志、想法通过自己的双手付诸于实际作品中。另外还有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点那就是:幼儿的身高局限了他们的视域,因而环境创设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视线。上面案例中教师把美人鱼贴到高处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高处不胜寒”,再美的环境陈设如果不被幼儿欣赏分享,那只能算是一堆废物。综上所述,教师在酝酿环境创设的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把幼儿看成环境的主人,那么我们的环境创设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

二、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但我们遗憾地看到,在许多环境创设中教师是独裁者,幼儿只是一旁的观望者和欣赏者。教师拒绝幼儿的参与热情,试想如果幼儿的参与和创作热情经常被扼杀,那么我们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死气沉沉、毫无主见、动手动脑能力的逐渐丧失……不是危言耸听,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孩子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呢?陈鹤琴先生指出“室内布置应以儿童成绩为主,儿童画的图画,剪的剪贴,做的纸工、泥工、木工和其他手工,都应该陈列出来,这样可以鼓励儿童”。〔2〕“陈列出来作业,不一定是一班中最好的,应该将儿童成绩分别布置出来,使儿童可以得到自我比赛的机会。”〔3〕在陈鹤琴看来,用儿童的成绩来布置环境,不仅丰富了环境内容,还可以激励儿童相互学习和竞争。

今年上半年我班准备创设和春天有关的主题墙,主题的活动内容有故事《春雨的秘密》、《牵牛花和泥巴墙》、手工、绘画等。创设环境前我们组织幼儿进行了一个讨论活动,讨论中幼儿得知老师准备和大家一起创作主题墙,现在征求他们的意见,主题墙上应该布置些什么东西?怎么布置?讨论中幼儿积极动脑、踊跃发言,提出了不少的想法和建议。教师一一给予了肯定,尽管其中有些想法建议不太合理,但我们没有加以否定,因为那样做的话会在无形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创作积极性,我们决定在实际操作中让幼儿自己认识问题,从而加深印象。首先根据大家的建议把故事《春雨的秘密》、《牵牛花和泥巴墙》的内容搬到主题墙上,孩子们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有的用彩笔画起了小雨点,有的用橡皮泥捏起了小雨点,还有的用剪刀剪出了各种各样的小雨点。手工折花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经过他们的创作和发挥,牵牛花有了各种颜色和形状,就连篱笆墙也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在老师的协助下,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作品贴到了墙上,转眼间一面色彩斑斓的主题墙就呈现在了我们眼前,孩子们满足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自豪感和成就感。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灵感,我又询问孩子们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贴到春天的主题墙上,孩子们有的用皱纹纸做了一朵桃花贴到墙上,有的用纸折了一只小鸟送到主题墙上的大树上,还有的在主题墙上画了几只小蝌蚪、几只蝴蝶、几只蜜蜂……就这样一面主题墙被大家布置得满满的。

一面主题墙如果单靠老师一个人来实施,不但工作量大,时间消耗长,而且因为老师忙于布置主题墙,不会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孩子们能做的就是盲目等待与观望,从而形成了幼儿活动时间的隐形浪费。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环境创设,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动脑动手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显然聪明的老师都知道选择哪种做法。通过师幼合作、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这种方式,幼儿不仅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而且是在进行实际的学习和操作,这样环境创设就不仅仅是一个目标,而是幼儿的学习机会和锻炼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必组织专门的教学活动就可以使幼儿得到某些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充分利用环境,推动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才能够让幼儿与环境发生充分的作用

教师在环境创设中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尊重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需要,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这样是不是就挖掘了环境的教育作用呢?其实不然,我们要把静止不动的环境陈设变成幼儿的学习伙伴,形成环境和幼儿间的互动,这才完全挖掘了环境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家园互动活动中,几个巧手妈妈编织了一些小毛衣、毛裤、帽子、鞋子……,老师把这些编织物挂在了活动室显眼的地方。按照预定的活动目标,老师猜想幼儿看到这些东西,肯定会猜测是不是自己的妈妈编织的,从而引出交流讨论:我的妈妈手真巧,我的妈妈真能干,激发对妈妈的崇拜、热爱之情。可是一整天下来,只有几个孩子跑过来看看,并没有更多的孩子对妈妈们的作品感兴趣,更别谈提问、交流了。这个案例中,教师在环境创设前没有和幼儿有任何的沟通交流,在环境创设后没有给予幼儿任何的指导和提醒,致使环境成为一种摆设,没有达到预设的环境教育目标。如果老师在活动前就和幼儿进行谈话,让幼儿知道老师请他们的妈妈编织衣物,并且还要把这些衣物展示在活动室内。通过谈话,幼儿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期待感,这种期待感会一直延续到环境的完成,随之而来的新鲜和好奇会引导幼儿进行下一个由环境而引发的交流讨论活动。由此我们看出,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才能够让幼儿与环境发生充分的作用。

2.环境陈设要有利于引导幼儿活动

(1)不要让环境陈设成为幼儿活动的绊脚石 环境创设决不仅仅是幼儿和教师兴致所至的摆放和罗列,它需要教师有运筹帷幄的思考和统揽全局的能力。环境布置能不能让幼儿深入而又有序地进行活动,幼儿能不能在活动中放开手脚、不受环境陈设的限制,这些问题在环境创设前教师就要做到胸有成竹,尽量不要在幼儿和环境进行互动时才发现问题给予补救,从而影响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和效果。例如老师在布置区角游戏“动物天地”环境时,在“动物天地”门口贴上了四双小脚印,这就意味着只能有四个小朋友进入到“动物天地”里面游戏。当四双小脚印上放满了四双小鞋子以后,轩轩也想进去玩,可是他知道自己的鞋子没地方放了,所以轩轩只好在“动物天地”门口观望、徘徊,始终没有进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师设计小脚印的出发点是为了增加游戏环境的趣味性,她可能没有考虑到小脚印会成为限制幼儿活动的“罪魁祸首”。幼儿进行游戏时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有的是老师通过的语言告知幼儿的,还有的则体现在游戏环境的布置中。这样就要求老师在环境创设前就未雨绸缪,充分考虑幼儿游戏时出现的各种和环境陈设有关的矛盾和冲突,环境陈设力求做到既美观又合理,既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能引发幼儿投入地进行游戏活动。只有这样,环境创设才能在幼儿活动中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还是那句话,环境创设要紧紧围绕幼儿的真实需求展开,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

(2)环境创设的空间和时间要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幼儿园游戏环境应该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时间阶段陈设出来,比如在陈设区角游戏环境时,如果把比较热闹的角色游戏“美食天地”和比较安静的益智游戏陈设在一起,势必会造成游戏间幼儿的相互影响。益智区的幼儿无法专注进行益智活动,在“美食”的诱惑下,他们很快就会放弃益智游戏,加入“美食天地”的游戏活动,这样又会打破“美食天地”的人数规则,从而影响“美食天地”的游戏效果,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如果老师在环境创设之初考虑到这点,将热闹的“美食天地”和同样热闹的“美美发廊”陈设在一起,那么游戏中不但不存在相互影响,而且还能促进这两个游戏间的互动,“美食天地”的孩子在品尝过美食以后,可以到“美美发廊”做个漂亮的发型。同样“美美发廊”的幼儿也可以在做完发型以后到“美食天地”品尝美食。不但如此,诸如此类的游戏环境都可以陈设在一起,这样就会促进游戏之间、幼儿之间的互动。由此可见,教师通过游戏环境空间上的合理陈设可以提高游戏的教育作用。

有不少老师有这样的感慨,幼儿对她们辛苦创设出来的游戏环境不感兴趣,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环境陈设不够美观,不能吸引幼儿的眼球;还有的是因为游戏项目本身就不能吸引幼儿;但是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原因,那就是游戏环境陈设在时间上的一成不变,教师没有随着时间阶段的变化而更换各种游戏环境。例如游戏“玩具超市”连续陈列了一周,孩子们连续玩了一周,等到第二周老师再将“玩具超市”陈列出来,你说孩子们还会对它感兴趣吗?就象每天都吃同样的菜,胃口都没了,当然就不愿意再吃了。如果我们把各种游戏罗列出来,统筹规划、制定出一个计划,每天都能布置出不同的游戏环境,将各种类型的游戏全面而又不雷同地穿插于每一周的每一天,不断更换花样,不断给孩子以新鲜感,那么孩子的活动兴趣又怎么会消失呢?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不但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还要灵活机动地从空间和时间上加以考虑,力求环境创设更加有利于引导幼儿的活动,更加有利于促进幼儿和环境之间、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我们预想的环境创设对幼儿的教育目标。

如果说幼儿教育是一扇大门,那么环境创设就是一把重要的钥匙,我们只有把幼儿当成幼儿教育的真正主人,才能用环境创设这把钥匙去开启幼儿教育的新天地,收获意想不到的奇葩!

第五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于自主创新教学的思考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更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使得学生被动接受填鸭式的“满堂灌”,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而真正的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去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老师去启发、点播和引导,作为教师,我们想着应该如何为学生服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采取种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以下是我对此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用精巧地导入,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与联系。”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对理解课文有帮助,可激情引趣的内容,在启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其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真正成为自主学习中的主体。例如,在布置学生预习《葡萄沟》一课时,我让学生先从地图上找到新疆,然后了解新疆有哪些特产,从而让学生知道葡萄是新疆的特产。并让学生说说对葡萄、葡萄干的了解,学生们踊跃发言,介绍了葡萄的生长、品种、口感。看着学生们兴趣盎然的样子,我感到很欣慰,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起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机,无疑是为他们主动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如我在新授《小镇的早晨》时,在导入时,我先用课件出示美丽小镇的图片,先用精美的课件激起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

二、提供材料,创设自主学习条件。

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恰到好处的教学活动,要出现这样一个理想状态,能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获取自己的体验,在合作交流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结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得好:“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眼光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例如,在学习《特殊的考试》这一课时,当我问学生小白兔为什么通过考试时,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有的说小白兔很可爱;有的说小白兔爱卫生;也有的说„„对于这些回答,我都给予了肯定,并且让学生带上动物头饰,来表演课文,学生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懂了课文,学会了做人。

三、尊重学生,让学生做自信向上的学习主人。

自主创新教学的评价应当站在发展性评价的角度,重视激励性评价的作用。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例如在教授《田忌赛马》这一课时,在指导这一课对话部分朗读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田忌、齐威王、孙膑的话语,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人物的语气,有的学生用自信的语气读出了孙膑的语语;有的学生用霸道的语气读出了齐威王的话语;有的学生用沮丧的语气读出了田忌的话语,而有的学生却语调平平,对于这些,我都给了肯定,但又适时的分析了一下人物的性格,让学生们根据人物的性格再进行诵读,通过这一环节的点拨,学生对课文又有了一个深层次的了解,所以再次朗读时,学生显得更加得心应手。通过这一环节,让我明白了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这样学生才会自信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四、重视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坏境中学习。自主创新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自主性与主动性学习的精神,使得学生从“依赖他人”的被动学习转为自己探究学习。学生怎样才能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呢?这就要老师适时的进行鼓励,让学生在表扬中自主的去学习。

总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在课堂上创设情

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条件,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还应教给方法。让学生学会主动地探索发现,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载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教师应加强引导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不仅有助于提......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只是我们的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学......

    论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姓名:黎应秀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传统教学中,对学生主体的漠视和忽略导致了教学活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魏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魏书生 魏书生教育思想中,民主化教学思想是最闪光的地方之一。他从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决策过程......

    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是一项新的教学改革实验,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大相径庭。它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自学程序,认真地读,仔细地想,主动地练。把学习的主动......

    让幼儿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

    让幼儿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论把“时间、空间、提问权、评议权”还给幼儿 一、权利回归的意义:把时间、空间、提问权、评议权还给幼儿 1、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幼儿,营造宽松的......

    让幼儿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人

    让幼儿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人 柏拉图说:“音乐的学习比其他学科是更有力的一种手段,因为节奏和曲调会渗透到灵魂里面去,并在那里深深扎根,使灵魂变得优美。”“音乐”与“幼儿”几......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讲述讲解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文章摘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认为:在活动中,人是主体,起着决定的作用。数学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就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应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