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环境创设注意事项
幼儿环境创设注意事项
一、墙面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年龄小,缺乏最起码的生活经验,幼儿的认识最初只能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因此,墙面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
1、在色彩上,应以色彩艳丽的纯色为主。图画色泽宜单纯,接近自然,这样的色彩令纯洁的孩子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广袤无边的绿色草原、密密的森林、辽阔的蓝天、飘浮的白云、蔚蓝的海洋和可爱的小动物们。这些单纯、源于自然的色彩,易使阅历浅短的幼儿产生共鸣、易于理解。便于他们欣赏、借鉴、表现。幼儿们喜爱明快的色彩对比,活泼好动的幼儿从中可以感受到色彩变化的节奏和共振。在为幼儿们创造色彩对比、跳跃的同时,应考虑画面的整体美,采用较大浅色块支撑,可使画面既有局部美的变化又有整体协调感,能解决幼儿园一堵墙面内容多、色调不易统一的问题,使环境更艺术化。
2、造型上,应以稚拙、简洁为主要表现手法。造型圆浑、墩实、稚拙、简洁的美术最能吸引幼儿,因为尚未完全走出视觉模糊阶段的幼儿,对圆浑的造型能淋漓尽致的感知。墩实、稚拙的模样令他们产生更多的关注和怜爱,简洁的美术造型,让注意不持久的幼儿较快的感知。设计的作品在造型上如有一些出彩之处——一些幽默、活脱的细节,例如滴着口水的舌头、咧着的大门牙、小的不能再小的斗眼、张嘴的大头靴会更令孩子们直愣着双眼,久久不愿离去。同时由于造型概括、简洁,绘画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易行,更适用于幼儿园布置环境内容多、更换周期快的现状。
3、内容上,为幼儿创设熟悉的、符合心理要求的环境。幼儿往往对不熟悉的环境感到害怕,他们喜爱熟悉的环境。新生入园,看到自己的照片贴在活动室的墙上,他会认为老师早就认识他,减少了恐惧感,能很快的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中。我园的墙面装饰画不像有的幼儿园悬挂名人佳作,也不是耐人寻味的抽象画,因为这些作品离幼儿生活太遥远,幼儿不易接受。我们在走廊、楼梯悬挂的是幼儿作品,还有幼儿活动、演出的照片,教师的儿童画等。这些作品被幼儿所熟悉,色彩鲜艳,符合幼儿心理特点,更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而且,看到自己的作品展出,幼儿更能增加一份成就感、自豪感。
二、墙面环境创设要注重年龄差异,以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需要
福禄培尔说:“教育的任务要面向全体幼儿。”而幼儿有年龄、性别、个性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幼儿对环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小班活动室的墙上布置多种不同情态的拟人化的动物比布置山水画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喜爱程度。同样是新学期,对于新入园的幼儿,我们把孩子的照片贴在墙上教师创设的“幼儿园”园景中,对那些有入园焦虑现象的幼儿,教师会指着墙面上的照片说“玲玲在幼儿园里真高兴……”并将这一墙面添加滑梯、草地等变成“我在幼儿园的哪里?”并不断改变照片摆放的位置,旨在促进小班幼儿愿意说。中、大班的墙面以“我长大了”、“升班了”为主题,配以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等画面,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班还针对自己班孩子的兴趣、爱好,创设了“每日一句”,每天学说一句完整话或者礼貌用语等;“每天新闻”,讲述自己发现的新鲜事以及最近国际国内的大事;以及根据幼儿一日活动中生成的内容开辟的“讨论天地”等等。使教师在墙面布置中开始逐步转换角色,由单一的决策者到倾听者、合作者。这些多元角色的转变使教师能够更多的聆听到幼儿的声音,注意发现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活动需要,使环境的创设更能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表现及发展,促进每个人在自身水平上的提高。
三、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要遵循“四项”原则
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教育意义尤为重要。如何达到让墙壁说话的目的,使墙壁环境更好的服务于幼儿发展,我园遵循了“四项”原则。
1、墙面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为了保证环境的教育性,必须让环境的每一部分都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创设墙面环境时应目标明确,而且要把目标落实到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以至每个具体的活动中,以目标为依据,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来创设环境。如:我园中四班开展的“瑞吉欧多元化教育中国化教育研究”试验课题,他们的墙面装饰就很富有特色,把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渗透在环境中。每两周都有孩子们的生成内容展示在“讨论天地”中,“大树生病了”,我们来讨论“由哪些害虫引起的?”“我们应怎样帮助大树?”每个小朋友都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整理并配上图片,这样的环境也让其他班的孩子收获不少。还有他们的“每周一星”,根据瑞吉欧的教育理念,展示每个孩子的不同作品、不同理想、不同爱好,让孩子们在其中发现自己、了解自己,体验成功、找到自信。小一班的“美术作品区”,老师开始画了各种各样的树,然后根据教学进度,孩子们可以在上面涂染树叶,手指点画小花、红枣,用小手印枫叶,撕纸粘贴各种水果等等。瞧!一面以“树”为主体的墙壁能让孩子们把小班的绘画技能都展示出来,同时还能对孩子们进行计算、语言、德育等方面的教育。
2、发展性原则。墙面环境的发展性是根据当前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现有水平,分期变换创设的。如:小班初期,幼儿绘画技能有所欠缺,教师共同和孩子合作创设环境,像前边所说的小一班,老师画树,孩子们添画树叶、小草、水果等。到了中班,孩子们的绘画技能有所提高,作品也很丰富,可以开设“个人小画展”,增加孩子们的绘画热情和兴趣,体验到成功感和自豪感。到了大班,孩子们对个人画展不感兴趣了,老师针对有的孩子会照相,提议孩子们开设“个人摄影展”,使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又有所提高,并且这一活动也能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总之,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不能随意、盲目,而应
3、幼儿参与的原则。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在环境之中,而且蕴含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过去的环境创设使幼儿的思维和行为依附于教师的思维和行为。而今,墙面环境无论从内容来源、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都生动、直观、真实的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幼儿与教师之间亲密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氛围。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教师与幼儿合作,幼儿能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将向幼儿传递一个对其终身成长都极为重要的信息:“我们能影响自己的生活。我们的力量能使环境发生改变。”因此,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在墙面环境创设方面重视师生共同参与,坚持师生共同讨论主题,共同设置布局,真正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
4、动态性原则。环境的动态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环境的创设要根据教育和幼儿发展需要不断发展变化。二是指在不断更新环境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如:在创设帮助幼儿认识四季变化规律和特点的壁画时,有的老师采用留、变、添、减的方法。如表现树木的变化,春天让幼儿用皱纹纸拧迎春花、团桃花粘贴在树干上;随着气温升高,让幼儿取下迎春花、桃花,添上叶子、补上桃子,表示夏季枝叶茂盛,花儿结果;到了秋季,再让幼儿把绿叶换成黄、红、棕色的叶子,并表示出叶子飘落的情景;冬季来临,让幼儿取下叶子,换上白色的棉花,表示积雪,以及剪贴漫天飞舞的雪花和落满白雪的青松。这样,四季的景色在幼儿的参与下不断变化。动态的环境还可以根据国际、国内和园内大事不断变化。如:今年春天的“非典”,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创设宣传栏,制作大型的“抗击非典”主题画,不但对幼儿进行卫生教育,还能培养幼儿关心国家大事,懂得珍惜生命的意义。又如:今学期我园的家长会别具特色,我们通过“参与式主题家长会”的形式召开,家长朋友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幼儿教育方面的新思想、新见解,分组整理书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现有水平做整体考虑,使环境创设服务于课程环境的发展。
写出版报,教师装饰展出。这不但成为一种很好的墙面环境装饰,还是我们教师、家长互相学习的一种很好形式。我班还把家长会开展过程的照片展出,作为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的很好教具。“上面有我爸爸!”“还有我妈妈!”孩子们看到自己爸爸、妈妈的照片欢呼雀跃,教师乘机进行教育:“爸爸在和阿姨讨论,小朋友玩完玩具会不会收拾?宝宝吃饭从来不挑食。”这种方式幼儿容易接受,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篇:幼儿环境创设教案
幼儿环境创设教案
幼儿环境创设教案1
现如今国学教育开始不断升温,不少幼儿园都办起了国学班。让国学教育走进幼儿园成为了一种趋势,打造国学幼儿园,也成为了一个难题。如何在幼儿园实施幼儿国学教育,并且作为特色去打造国学幼儿园。
中国首家幼儿园国学系统服务平台,至德国学为如何打造国学幼儿园创立了如下操作步骤:
1、确定幼儿园的国学教育理念和课程特色
我们的教师要把课程生动化,要给孩子创设具体的生活场景。国学经典的中简单的背诵和幼儿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包括语言识字、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常规礼仪、自然常识,去引导幼儿懂得尊敬长辈、懂得礼仪,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国学幼儿园环境创设
这就得我们布置幼儿园环境,营造国学的氛围,并且选择好合适开展的国学诵读课本,向外宣传国学教育,开家长会说明,使家长积极配合。
3、对幼儿园老师进行师资培训
对于幼儿园老师进行国学素质教育培训,让幼师们能够迅速成长起来。老师是幼儿园一切活动的实施者,幼儿园的国学教育方式应该形象生动、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孩子们天性爱玩,对于孩子们游戏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们国学幼儿园可以将传统文化知识设计到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故事都蕴含着很多道理,这些都是很有教育意义的'。老师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将这些改成儿歌,通过改造让其更加有趣、简单,便于孩子理解,因材施教,注重知识的完整性与去糟取精。
4、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渗透活动
把国学课程渗透到生活中,并且开展多样式的国学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以“舞蹈、武术、小品、诵读比赛”的形式去开展。
以家庭为单位举办“孝行我当先”的评比栏活动,营造浓郁的国学氛围,真正做到全面的去铺展,真正影响到孩子,真正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带给孩子,对幼儿进行真正的德行教育。
至德国学,中国首家幼儿园国学系统服务平台,为帮助您打造更好的国学幼儿园而努力。
幼儿环境创设教案2
幼儿园环境创设常见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主要有绘画、手工及二者相结合的运用等。我国幼儿园户外环境一般可以划分为三大区域:集体活动区、器械设备医、种植养殖区。集体活动区主要供幼儿集体做操、上体育课,进行各种体育游戏,要求场地宽阔平整,器械没备区要能放置各种大、中型体育活动器械与设备,如滑梯、秋千、平衡木、爬网、跷板、攀登架等,以供幼儿练习与发展基本动作,锻炼身体活动能力。种植养殖区般供幼儿种植蔬菜、花草、喂养一些小动物。
(一)户外环境的创设
1。地面
户外环境是幼儿进行奔跑、跳跃、攀登等较剧烈运动的场所,因此,户外环境的创设首先要注意地面的安全适用。一般来说,地面以坚实平坦的土地、沙地、草地为宜。这种地面可以减少跑跳活动对脑部造成的震荡,同时比较安全。在北方地区,雨水较少,且土壤含沙量高,渗水性强,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以坚实平坦的土地为宜,既经济实用又安全。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黏性大,渗水性差,因此,需要对自然的地面进行改造,如铺塑胶场地。但费用较高。一般说来,水泥地面过于坚硬,不适合作为户外活动场地地面。
2。器械设备
大肌肉活动的目的除了促进幼儿的肌肉机能发展外,还可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和矫健、灵活、遇事机敏的身手,因此,在选购大肌肉活动的设备时,必须注意设备的安全、坚固耐用和可变组合。同时,也应以刺激幼儿进行探索、发掘和体验作为大前提。有些年轻父母对幼儿子女溺爱和过分保护,以致很少让他们接触一些天然的物料,如沙、水、落叶、石子、泥土等,甚至推、拉和上下梯级等活动机会也不多。因此,选用器材时,需兼顾幼儿在这些方面的感官训练和肌肉机能发展。有关体育活动器械的配备请参考《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
(二)室内环境的创设
1。活动室面积与空间利用
足够的空间是幼儿在室内开展各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过于拥挤的环境有可能增加幼儿的攻击行为,减少幼儿的社会性交往活动,使观望、不主动参与活动的幼儿人数提高。蒙台梭利指出:“以我们的经验。要达到舒适的感受,必须使房间的地面有一半是空着的,不得放置任何东西。这就是使孩子们感到愉快的可以进行活动的空问”。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中有明文规定,如果活动室与寝室分设,活动室的使用面积不小于54m2。如果寝室与活动室不分设,则活动室应为90m2。按每班30名幼儿计,每名幼儿应1~3m2(包括家具、设备、占地面积)。幼儿园室内环境应达到这一额定面积,按规定控制每个班级的幼儿人数。
在面积既定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空间,尽量减少不必要家具、设备,为幼儿空出活动空间如一些日托幼儿同把床改成壁床或睡垫,睡觉时放下,不睡觉时就收起,大大扩展了有效的活动空间。还有一些幼儿园走廊较宽敞,走廊就被利用作为幼儿进餐的地方一些幼儿园在天气晴好的时候,让幼儿把角色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等放在户外,室内、室外环境打通使用。
2。室内环境的结构
环境的结构是环境各部分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与联系,对空间的有计划的合理的安排与利用可形成良好的环境结构,并对幼儿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个结构良好的室内环境应符合以下标准。
(1)活动区数量、面积适宜
活动区也可以称做活动角、游戏区或兴趣中心、学习区,是指一个有规划且多样性的学习环境,幼儿能够在这里依照自己的兴趣、能力与发展阶段,有效地且有系统地完成某种学习活动,或达到某一学习目标。
活动区的设置需考虑幼儿活动的实际需要与效果。在活动区,幼儿的活动往往采用松散的小组活动形式。一般来说,容纳2~3个幼儿在一起活动的小活动区,可使幼儿安静地活动交往。活动区所容纳的幼儿人数以不超过5个为宜。5个以上幼儿在一起活动的活动区,经常使噪音增大,幼儿吵嚷行为增加,而且增加了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复杂程度。应当根据活动室的面积,幼儿人数以及教学活动的客观需要来设置活动区,决定活动区的数量。每一个活动区所占据的空间,要使在其中活动的幼儿能够自主地、不相互妨碍地开展活动,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学习。
(2)各活动区的活动减少干扰
由于幼儿在各活动区进行的活动性质不同。有的安静,有的吵闹。因此在设置活动区时,动静应尽量分开避免相互干扰。像角色游戏、音乐、表演、小木工等活动一般来说是比较吵闹的,要使这种活动区远离需要安静的图书区、教学区。
为了使活动区能被清楚地识别,它们之间应有明确的分隔物,以利用各种玩具柜、书架、地毯等现有设备作区域屏障或分界线。划定每一角落的范围可以协助幼儿遵守规则。
但作为分隔物的橱架的高度和间隔,应尽量以不阻碍成年人的视线为原则。这样可以使教师视野广阔,无论站在活动室内的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看见幼儿在每一活动区的活动情况,以便有需要时能够及时给予辅助。
活动室内的“交通路线”力求畅通无阻,以避免儿童在如厕、变换区域、取水时产生拥挤、碰撞等情况。为此。活动室中央和各个门口(盥洗室、大门、阳台门等)最好不要设活动区。活动室内区域的过道要清晰。过道的大小要适当。研究发现:给人以视觉清晰的过道是一种促使儿童投入适当活动,防止破坏性行为发生的环境手段。
(3)设备的摆放应方便幼儿取用和走动
室内每设备的安排或玩具的摆放,应尽量以方便幼儿取用和走动为原则。每组桌椅安放的位置应尽量靠近玩具或用品的橱架,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幼儿因长距离取用或放置玩具时,掉了玩具,而要俯身拎起,造成秩序混乱。每组桌椅的距离不可太近,桌椅橱架之间须预留约0。6米宽的通道,以便幼儿走动或取用玩具。桌椅也不要“之”字形摆放,这样会使幼儿难于走动和容易碰撞。
(4)幼儿有独处的地方
在活动室内应为幼儿提供独处的空间,因为独处也是幼儿的一种心理需要。独处空间的.创设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利用楼梯下面的角落,小板等作为分隔物遮挡,当幼儿在独处空间活动时,教师不要参与和干预幼儿的活动。
(5)各活动区应该遵守的活动规则要清楚明确
活动区是幼儿自由活动的场所,但自由不等于放任不管,为所欲为,而应该是充分理解和掌握规则之后的自律自在。创设活动区时就必须考虑规则问题。因为有些规则就蕴涵在环境之中,教师妥善利用环境来暗示规则。如,书架上排列有序、整齐清洁的书籍似乎在告诉儿童要爱护图书,看完后,要放回原处。关于进区人数的规则,可以采用进门挂牌、挂项链或其他方法。例如,在积木区,可以在地板上贴上四对小脚印,表示每次这里只能进四个人。在娃娃区,门口挂上5朵纸花,当花拿完了,则表示这里不能再进入了。
使用材料的规则也可以通过环境来提示。例如,可以在玩具柜贴上标志:把剪刀的图形告诉儿童这是放剪刀之处,贴着红纸条的笔筒表示这里是放红颜色铅笔的这样做还能起到教幼儿学习对应、分类的作用。
当然,规则的建立不能只依靠环境暗示,有些规则还可以用图画的方式表不出来,贴在适当的位置,提醒大家遵守。只有在一个规则明确的环境中,幼儿才能更加自由而有序地活动、学习。
3。材料的投放
材料是室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玩具与游戏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支柱。活动区确定下来之后。教师便要去选择、收集适当的活动材料。这是关键的一步。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儿童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当然,同一个材料可能具有多种玩法和用途,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这种“多功能”的活动材料更受欢迎。
但活动区材料的这种稳定性并不是不变的,工具类材料可能不必有多大的变化,但有些属于活动内容的材料往往需要根据幼儿的能力适当加以改变,如同样是穿珠,小班的应该大些,用来穿珠子的线也应粗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逐渐变小变细。而当幼儿有特殊的兴趣和需要、教师有特殊的教育意图时,材料更应该做相应的调整。
玩具与游戏材料的投放。应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支持每个幼儿有效的探索和学习活动。当然,还应考虑课题的需要,不能把准备的物品应有尽有地摆放出来,活动区变成了杂货摊,幼儿置身其中会不知如何做出选择。
壁报板是给幼儿学习用的,必须要以幼儿为中心,让他们能看得清楚,能随意触摸,以及有机会参与布置的工作。现把有关布置壁报板的原则分别说明如下。
(1)要看得清楚。要使幼儿看得清楚,就要注意壁报板的高度,幼儿的视线水平约离地76~100厘米。而成年人的视线水平约离地160厘米,几乎是幼儿的两倍。成年人跪着时,视线水平就和幼儿的视线水平差不多,可以以此为标准。
(2)能随意触摸。幼儿通过感官来学习,其中很大比例是通过触觉来学习。如果幼儿常被告诫:“勿用手触摸”。那么幼儿的学习经验就不完整了。因此,壁报板的布置,应该让幼儿能随意触摸,使他们感觉到实物的质感。要使幼儿通过触觉进行学习,布置壁报板时,除了摆放的东西不易损坏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放置不同质感的物件。例如粗糙的、光滑的、软的、硬的、脆的、韧的等。
(3)让幼儿参与布置幼儿能有机会参与布置壁报板,会使他们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增加自主的意识。视壁报板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学习时会更投入,并懂得珍惜和爱护它。另一方面,幼儿参与布置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幼儿除了参与搜集材料和物品外,他们的美术作品同样可以用来美化壁报板,或者依据题材绘图。
总之,要把布置壁报板看做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一切以幼儿为中心,便能掌握正确的做法了。综上所述,一个好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①安全卫生;
②空间安排合理有序;
③材料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④环境具有探索性;
⑤美感与兴趣的和谐统一。
幼儿环境创设教案3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同时,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
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体现幼儿与教师合作的过程,教师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本学年,我们要充分利用空间,依托家乡特色资源,以幼儿的参与为主线,创设一幅幅富有情趣、立体多样的画面,拓宽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想象,让幼儿在其中受到美的熏陶真正使幼儿感受到幼儿园是文明的校园,生活的校园,孩子的乐园。幼儿园环境创设不应用成人的审美观去营造。因为幼儿环境对幼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应做到让幼儿自己说美。
我觉得我们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与教育任务,内容相结合,注重发挥,塑造幼儿的“三性”,要使幼儿园的环境和活动材料充分发挥教育作用,体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主题墙墙面布置
班级墙面布置各班教师大胆创新,能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结合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并随着季节的变化,创设与教育相吻合的环境,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以往,幼儿园环境创设常常较多地由教师包办,即使有幼儿参与,也仅限于将幼儿的作品拿来作为环境的点缀;本学期教师将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融入课程,以便对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观察者、倾听者、合作者、决策者,幼儿由单纯的倾听者变成了计划者、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意识到了自己是环境的主人,人人出谋划策,人人都来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使幼儿的参与性落到实处。中班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了松树爷爷(废旧纸杯,光碟)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班的幼儿和老师一起创作了主题活动(小狐狸)(小篱笆)每位幼儿都献计献策,希望自己的想法得到老师的认证。
2、户外环境
户外的环境也是整个幼儿园的脸面,优美德户外环境让每个入园的幼儿心情格外舒畅。所以我们这次在大门口画了一个大大的房子,让幼儿每天早上都高高兴兴,蹦蹦跳跳的.入园,每个幼儿都喜欢做游戏,本学期我们还布置了很多让幼儿做游戏的图案,为了让幼儿更好的认识数字我们把我们把幼儿做早操的小红点改成了数字。
3、廊道门窗
根据我园的特殊情况,阳台多应采用不易褪色的材料布置,可用幼儿的作品来装饰廊道,称之为“幼儿天地”。这样家长也能看到我们的教学情况,幼儿也知道爱护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体会到成就感。
4、积沙成塔
积沙成塔也是本幼儿园的一个特色,为了更好的让幼儿参与到这个环节中了,老师们用了很多的有趣图案,每个幼儿都喜欢。
5、区域创设
为使幼儿园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与幼儿产生交流作用,要求每班提供的活动区至少5个以上,环境和准备投放材料时,想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每位幼儿看到自己带来的废旧物品在老师的改动下变成了自己喜爱的玩具,也使幼儿知道了废物利用,保护环境的道理,我们开辟了(图书角)(益智区,棋类,扑克,算数等等)(巧巧手)(农贸市场)(音乐角),让幼儿自己的想象有了展示的舞台)
本学期我们还创设了一个(今天我过生日)的主题,也是幼儿很喜欢的一个活到。
6、家长园地
家长园地是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园地,是联系幼儿与家庭的一座桥梁。本学期要求各班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好每周一次的家长园地,真正发挥它的教育价值。通过家长园地让家长了解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活动安排,知道一些简单的育儿知识,以及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开辟幼儿园宣传栏、健康知识栏通过宣传栏,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卫生保健知识。本学期开辟四期专栏,并根据每期的专题,选择相应的内容,增强宣传力度,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
总之在本次环境创设比赛中我园的环境创设适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突出了本园的特色,但是还有很都不足我们会更加努力,使幼儿园的环境有更大的突破。
幼儿环境创设教案4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培养。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家长虽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们往往因自己工作忙,长辈愿意帮助,于是把对孩子的教育就交给了幼儿园和长辈;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或怕麻烦而代替孩子做他们应该做的事,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错过了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机,使孩子形成了依赖心理。结果,在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就遇到了一系列自理方面的问题,如:不会吃饭、不会穿鞋子、不会穿衣服、不能独立睡觉等。温馨、舒适、安全、可靠、充满童趣的新环境,能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让幼儿感受和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同时,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也能起到无声的教育作用。为此我们班选择了《创设生活化环境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作为我们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内容。本学期我们主要从吃饭、穿衣、洗手、饮水等方面为幼儿创设了丰富多样的生活化环境,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生活化环境,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能力
我们班的孩子全部是刚入园的幼儿,他们刚入幼儿园时进餐习惯普遍很差:绝大部分幼儿不能独立进餐,不会用小勺,偏食、挑食现象比较普遍,进餐速度存在很大差别,进餐时饭粒掉的满桌满地都是。根据幼儿进餐现状,我们因人而异,实施了不同的教育方法。
1、榜样示范法
小班幼儿“爱模仿”“喜欢表扬”。因此,我们利用集体的氛围和情绪感染幼儿,为他们树立榜样,帮助幼儿改掉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如:我班有部分幼儿不喜欢吃鸡蛋,一碰上“西红柿炒鸡蛋”,吃饭就特别慢,小勺在碗里搅来搅去,嚷着不要吃鸡蛋,面对这一问题,我一方面给他们讲道理,告诉幼儿吃鸡蛋能让宝宝身体长的壮,能使宝宝越来越聪明;一方面故意闻了闻,说:“哇,好香!西红柿炒鸡蛋真好吃。”并作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样子,并告诉他们:“老师最爱这个菜了,不知道那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小朋友们在教师地带领下,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来。教师看到幼儿的进步,及时对幼儿进行表杨,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吃鸡蛋的愿望。
2、激发兴趣
有的幼儿喜欢边吃边玩,吃饭速度很慢,且饭粒掉的到处都是,有时还会撒饭,为培养幼儿进餐的兴趣和幼儿良好的进餐卫生习惯,我们通过故事《漏嘴巴的大公鸡》、“给你照张相”、“争做进餐小明星”、“蔬菜印画”、“亲子品尝会”、|“好吃的水果沙拉”等活动,激发了幼儿进餐的兴趣,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3、行为练习法
在指导幼儿进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幼儿吃饭不好是因为五个手指特别不灵活,为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我们经常组织幼儿进行穿珠、喂娃娃、夹球的游戏,从而锻炼幼儿的双手配合、手眼的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就餐技能。
二、创设生活化环境,培养幼儿独立穿衣服的能力。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孩子们的衣服穿得越来越多,每次外出活动和午睡起床时,穿衣服成了一项大的工程,最起码要十五到二十分钟。而且,教师忙着给幼儿穿衣服的同时,发现一些穿好衣服的小朋友因等待时间过长,就开始和小朋友闹起来。教师在忙,孩子在等、在闹,这成了困扰我们教师的一个难题。如何提高幼儿独立穿衣服的能力,把穿衣服的时间缩短到最少,这是我们本学期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
1、调查摸底
为进一步了解幼儿穿衣服的具体情况,教师对幼儿穿衣服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教师对幼儿不提供任何帮助,让幼儿自己穿衣服,看看哪些幼儿能独立穿上衣服。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班中能独立穿衣服的幼儿只有陈xx、黄xx、吕xx三个小朋友,其他幼儿既没有独立穿衣服的意识,也没有独立穿衣服的能力,只是拿着衣服,对老师说:“我不会穿”,要不就是呆呆的站在一旁。我告诉孩子们:“你们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呢?”孩子们在教师的鼓励下,开始学着穿衣服,但是因为缺少独立穿衣服的经验,幼儿不是把衣服穿反,就是衣领朝下穿,稍好一些的仅能把衣服披上。
2、提高技能
(1)创设宽松的环境,激发幼儿独立做事的愿望
在教幼儿学穿衣服之前,我们先让幼儿认识衣领、衣袖、衣襟,再请能力强的幼儿给大家做示范,并且教师对做示范的幼儿提出特别表扬:送一个温馨的拥抱、递一个赞许的眼神、通报表扬等等,教师的肯定让会穿衣服的幼儿十分自豪,让不会穿衣服的幼儿格外羡慕,因此,幼儿都希望自己能尽快学会穿衣服,大大激发了幼儿独立穿衣服的愿望。
(2)利用生动形象的儿歌,交给幼儿独立穿衣的技能
如穿套头衫,可以教孩子钻山洞的游戏(下摆),再钻小山洞(领口);穿开襟衫,教师教幼儿衣服后面对着自己,两手握住衣领,喊一声“刮大风!”将衣服甩在身后,披在身上;接着继续说:“风来我不怕,露出小脑袋,将手伸到袖筒里”。这样一首简短的儿歌,不仅让幼儿学到了穿衣服的技巧,还让幼儿体验到了穿衣服的乐趣。
(3)利用一日生活的许多环节,巩固幼儿穿衣技能
幼儿独立穿衣的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它需要经常地巩固练习,才能不断提高。因此,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师给幼儿提供了许多锻炼的机会:区域活动时间,请幼儿给娃娃穿衣服,学习系扣子;操作区里,给幼儿提供了一些穿线玩具,锻炼幼儿小手的灵活性。下午起床后,教师提醒幼儿穿衣服。外出活动前,请幼儿穿一件较厚的外套等等。在幼儿不断的练习中,不到两周的时间,大部分幼儿就掌握了穿衣服的方法,小手灵活了许多。
(4)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幼儿虽在同一个班,但是由于遗传因素不同,生长环境不同那么差异存在是必然的。因此,我们切不可要求幼儿达到同一水平,有的`幼儿由于父母过分宠爱,动手能力较差,意识不强,往往别人轻而易举做完的事,他却感到很吃力。对于这样的幼儿我们“对症下药”,给予适时适当的帮助,如有的幼儿衣服披在身上,穿上了一只袖子,另一只袖子小手够不到了,教师或能力强的幼儿给予一定帮助,直至学会穿衣服。同时,教师对于穿衣服有进步的幼儿,教师就抱抱他,或是夸奖一句。教师的一次肯定,能让幼儿兴奋很久,能大大激发幼儿独立穿衣服的信心。
3、家园合力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仅在幼儿园培养还不够,需要家园一致。为此,我们在家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转变家长教育观念,让家长认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为转变家长重智力投资,轻视培养孩子自理能力错误观念,我们就利用家园宣传栏,有意识地向家长介绍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的育儿经验,以及杂志上刊登的有关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文章,让家长认识到过分溺爱孩子和生活上包办代替的危害,从而使家长改变以前的错误观念,在家里给幼儿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
(2)指导家长以生动形象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穿衣服的能力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我们发现,家长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方法比较单一,只是单纯的教条,没有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因此,孩子不愿意听从家长的教导。于是,我们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指导活动,让家长了解培养孩子独立穿衣服的具体方法,有面向集体的家长开放活动,面向个别的家访,家园联系手册,电访等。针对个别家长在培养孩子自理时缺乏方法,我们就通过幼儿成长手册、家园双通道向他们介绍;对孩子在幼儿园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就运用家访或电话等形式向家长反馈,并帮助家长寻找培养捷径。家长希望看到孩子在群体中的表现,我们就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幼儿在园表现,让他们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教育的成果,看到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距。
三、创设生活化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
小班幼儿盥洗的主要内容是洗手,我们的要求是:按顺序正确洗手,洗手后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并且在老师的提醒下,逐步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的习惯。在幼儿刚入园不到两周的时间里,我们的孩子养成了饭前便后、手脏时要洗手的良好习惯。可是在组织孩子盥洗时,我们发现孩子不易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因而洗的手不干净,还容易打湿袖子。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根据小班孩子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下载了正确洗手步骤的图片,张贴到了每一个水管的上方,并将洗手方法分解成相互联系的几个步骤:卷衣袖,把手打湿,擦肥皂,搓洗手指、手心、手背、手腕,冲洗干净,甩掉手上的水,用毛巾擦干。我们让孩子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还将这些动作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边念儿歌边洗手。孩子们在游戏化的情景中兴致勃勃地反复练习,很快就掌握了洗手的方法。每次洗手,孩子们一边洗一边念儿歌:“卷起衣袖淋湿手,手心手心搓搓,手背手背搓搓,手指手指搓搓,手腕手腕搓搓,再把手儿冲冲水,洗完小手甩三下,一、二、三,搭间房子往回走。”通过一个阶段的培养,孩子们都能正确地洗手了。
四、创设生活化环境,引导幼儿自主饮水
水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班幼儿因年龄小,自制力差,经常因贪玩而忘记喝水。在教师的提醒下,有的孩子虽然喝水,但饮水量严重不足:有的只喝一两口润润嗓子;有的孩子最多能喝半杯水。经常喝水量不足,会导致幼儿身体出现种种不适应,为激发幼儿主动喝水的积极性,我们在墙面设立了饮水专栏,幼儿每喝一杯水,我们就给幼儿插一个饮水条,这个专栏的设立大大激发了幼儿喝水的愿望。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利用游戏引导幼儿喝水效果特别明显,组织幼儿集体喝水时,我们进行了活动“大家一起来干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接上水,然后高高兴兴的碰杯,“干杯”,随着孩子们兴奋地喊叫声,喝水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变成了一种快乐的交流、游戏。慢慢的孩子们之间也玩起了这种游戏,喝水时,孩子们会三五成群的“干杯”。
儿歌形象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幼儿很喜欢读,而且儿歌可以告诉幼儿一些道理、方法,为此我们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了许多引导幼儿喝水的儿歌,并教会幼儿读,幼儿在儿歌中明白了合理饮水的重要性,学会了饮水的方法,注意事项等。
喝水歌
小朋友,要记住。
多喝水,不生病。
自己杯,自己用。
节约水,好宝贝
宝宝爱喝水
小茶杯,放点水,我和茶杯亲亲嘴,
咕噜咕噜喝下去,宝宝天天爱喝水。
全部喝完不浪费
手拿小茶杯,大家来喝水,
喝多少放多少,全部喝完不浪费。
久而久之,孩子们自主饮水的积极性提高了,饮水习惯越来越好。
反思
1、幼儿方面
通过一学期家园不懈努力,我们的孩子不仅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重要的是幼儿自理能力有了飞速提高。他们从以前的“你来”变成了现在的“我来”。现在全班幼儿都能做到独立进餐,养成了按时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90%以上的幼儿学会了穿衣服,而且在练习穿衣活动中,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互助意识大大增强,幼儿体验到了自我服务的乐趣及助人为乐的乐趣。由于幼儿自理能力提高很快,原先家长担心幼儿吃不饱、吃不好、喝不足的情况得到了解决,因此,整个一学期幼儿生病、缺勤的情况比较少,幼儿出勤率比较高。
2、家长方面
现在我班的家长的育儿观念有了明显的改变,意识到了从小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能付诸行动,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的配合老师给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
3、教师方面
通过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们教师也收获不少:
(1)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以前只是认为课题研究对教师的成长帮助最大,现在感觉到开展园本课题研究收获最大的是我们的孩子。
(2)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持之以恒,不能一暴十寒。
(3)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小班幼儿影响很大,要求幼儿做的事情,教师一定做到。
(4)教师要善于总结,善于反思,善于学习。因为只有在我们不断的总结――反思――实践中我们的工作才能有更大的突破。
幼儿环境创设教案5
环境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不争事实。如何优化幼儿成长环境,使环境为幼儿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积极正面的促进作用。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游戏的场所,幼儿教育其过程应是潜移默化的,是文化熏陶的结果。创设具有艺术特色的校园文化,可以使我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回归幼儿生活,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应,具体方案如下:
1、精心布置艺术化的校园环境
创设艺术氛围浓郁的户外环境。园中种植树木花草,设计林中小道,开辟果园,对土坪、草地、斜坡、树木等自然景物进行艺术性布置;合理放置大型活动器具,在适宜的地方建造景点;还可以放置一些利用废弃物制作的艺术加工品等,充分体现自然美、造型美。
2、布置富有艺术特色的活动室环境
(1)对专用活动室的墙面、区角等进行美化布置,可用各种工艺品、各类特色制作等;各专用室的环境还可从内容(如:传统的、民族的、现代的;美术的、地方特色的、音乐的)、色彩等方面创设出各自得不同风格,让幼儿沐浴在这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接受艺术的熏陶,自主地进行艺术表达。
(2)创设个性化、艺术化的班级环境:选取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班级名称,对班级建筑结构中的一些必备装置,如:门、窗、电器、水管等进行艺术性装饰,把活动室装点得生气盎然、富有情调。
(3)设立各具特色的班级活动区,如:设计区、表演区、制作区等,使幼儿能与环境积极互动,对班级活动室的墙面、区角等进行美化,体现装饰的艺术性;注重“动态”式的环境创设;让幼儿与环境互动,体现环境的教育价值。
3、布置主题走廊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楼的自身功能特点,设计不同主题的走廊、过道,使其散发浓浓的文化艺术气息;创设优美的背景音乐氛围,让幼儿每天都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轻松、愉快地进行各项活动。
4、以各种活动作为载体营造文化艺术特色的.人文环境
开展艺术教学活动,活动面向全体幼儿。以生态式艺术教育的理念为指导,设计以艺术为主线的综合活动,将艺术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教师具有艺术的敏感性,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做到遇事即诲、择机而教,让幼儿得到丰富的艺术体验;各班从小处入手,如:文学、表演、制作、绘画、泥塑、歌唱等,形成自己的班级艺术教学特色。
组建幼儿艺术团,设立幼儿艺术兴趣班,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艺术主题活动,如校园艺术节、社区公益演出、艺术作品展览、家园同乐才艺展示、故事会、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艺术爱好,张扬个性,发展能力。
5、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我们将围绕让孩子获得快乐,获得健康,获得聪明,获得个性发展的办园理念。以教育优良,环境和谐,孩子快乐,家长满意,社会信任的办园目标。再通过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与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幼儿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
总而言之,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知识才智的增长,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
幼儿环境创设教案6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纲要》也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幼儿园环境对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们将从主题环境、区角环境、自然角环境、走廊环境以及家长园地五个方面来创设班级环境,从幼儿的角度来考虑,尽可能的提供各种操作性、探索性的环境来满足幼儿不同的需要。
一、主题环境的创设
主题墙饰的创设中要努力调动幼儿的“三性”,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有效地调动幼儿的“三性”,关键在于让幼儿真正成为墙饰的创作者和设计者。在创设主题墙饰中要注重幼儿自己动手创作,亲身体验,这有利于拓展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幼儿自我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求知欲,从而取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主题环境是根据我们主题的实施而变化的。在每一个主题开始时,老师、孩子、家长都会一起收集资料,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把收集的部分资料布置在主题墙上,供幼儿欣赏和自由讨论,并从中获取知识,激发探索的欲望。在活动中,我们也会把孩子的作品,如剪纸、绘画、折纸等布置在主题上,让幼儿交流、学习,这样不仅促进了幼儿间的感情,还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当然,要让孩子生活在一个美的环境中,幼儿才能身心愉悦,因此在强调幼儿参与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墙饰的美观,这就需要教师对主题墙版块的设计和适当的修饰。
本学期,我班用蓝色kt板作为主题背景墙,在背景墙上用风车来稍作装饰。这学期有六个主题活动,这六个主题墙饰将分阶段的呈现在背景墙上,而不是一次性将六个主题全部呈现在一面墙上。《特别的我》、《我们的家园》、《彩色幻想曲》、《四季畅想曲》、《可爱的动物》、《快乐的冬天》
主题一:《特别的我》主题二:《我们的家园》主题三:《彩色幻想曲》主题四:《四季畅想曲》主题五:《动物总动员》主题六:《海陆空总动员》
二、区角环境的创设。
本学期准备开展六个区域:阅读区,结构区、角色区、益智区、美工区、棋类区。
首先,我们将以形状标记来设计一个总进区牌,让幼儿通过总进区牌来自愿选择区角进行游戏,当然在选择进区牌的同时幼儿要知道自己玩的是什么区。此外,我们会按照总进区牌的形状标记来区分各个区角游戏。
其次,在每个区角我们会设计幼儿游戏的规则,以便孩子们能更好的'进行游戏。
再次,我们会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来投放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和主题相结合,随着主题的改变而适当的增减材料。
三、自然角环境的创设。
本学期,我们自然角不但有欣赏类的,还有幼儿自己种植类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自然角中从种植豆豆、管理豆豆,用图片的形式来记录豆豆发芽、长叶的过程等方式,来掌握种植的方法以及管理的方法,从而了解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他们对种植活动的兴趣。
四、走廊环境的创设。
(1)走榔墙饰是以幼儿的作品为主,内容紧扣班级剪纸课题方面的或是美术活动方面的作品。
(2)走廊吊饰主要是将方形与菱形kt板镂空挂在空中的,在镂空的kt板上可以放上幼儿的美术作品或者是班级剪纸作品,也可以是老师或是画家的作品。
五、家长园地的创设。
在家长园地墙饰的布置中,我班用黑色kt板作为背景,再在背景上用水草、小鱼等来稍作装饰。在家长园地上,我们设计了六个版块:有主题目标、一周活动安排、生活卫士、育儿知识、家园互动、我学会了。其中“生活卫士”、“育儿知识”和“家园互动”版块是一月一换,“一周活动安排”、“我学会了”版快是一周一换,“主题目标”版块以主题实施时间而跟换。此外,我们还将结合班级剪纸课题来布置装饰墙面,比如:将幼儿的剪纸作品装饰边框后粘贴在走廊空白的柱子上以供家长幼儿欣赏;
本学期的环境创设主要就是这些,基本上环境、材料会随着主题的改变和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而跟换。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幼儿环境创设教案7
设计思路:
近段时间,我们正在进行“动物的花花衣”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也提供了相应的材料:如“猜猜我是谁”、“ 找一找、拼一拼”等,从中发现孩子们在认识动物朋友时因为有一些动物的花纹比较相似,在辨认时常常会混淆,孩子一时难以说清楚,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集体活动。
小班孩子的认识活动基本上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并且易受外部事物及自己的情绪的影响。他们的有意注意水平低下,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乏顺序性和细致性,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能引起强烈情绪的事物才易于记住。于是,我在活动中,选择了鲜明色彩的背景和形象生动的动物形象,并创设了易于孩子融入的环境,能使孩子在强烈的背景渲染下,融入情景之中,在看看、说说、找找、动动的游戏过程中,达成目标。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动物的毛皮花纹,学习匹配。
2、有喜欢、关心小动物的情感.
3、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森林背景图、动物头部图片和相匹配的动物衣(花纹卡片)、音乐活动过程:
一、感知动物的毛皮花纹1、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森林去玩!(森林背景)老师听说有很多小动物在森林里等着我们呢。在森林背景下,逐一插入动物:斑点狗、奶牛和斑马、老虎和猎豹;(感知它们的皮毛花纹)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谁?(可引导幼儿与小动物打个招呼,增进幼儿与动物的亲近感,更好地融入到环境中去。)它们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斑点狗和猎豹身上的花纹是一点一点的;奶牛身上的花纹是一块一块的;斑马和老虎身上的花纹是一条一条的!
2、区别动物的毛皮花纹我们来看看这些动物身上的花纹一样吗?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发现皮毛的异同。
二、捉迷藏现在,小动物们要和我们捉迷藏了。老虎、猎豹、斑马、斑点狗、奶牛躲在森林背景中,要求小朋友把这些动物都找出来。并能告诉我:在***找到***,或***躲在***。
三、学习匹配1、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件动物的花花衣,请你们穿上小动物的花花衣,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你找的朋友身上衣服的颜色和花纹要和你一样。
2、幼儿听音乐做“找朋友”的游戏,寻找和自己颜色和花纹相同的同伴碰一碰,抱一抱。教师检查,重复再做一次。
3、(1)教师出示其中一个动物的头部图片,请个别幼儿帮忙找合适的衣服,并请幼儿说说原因。
小朋友,你们听,谁在哭呀?原来是小斑马。我们来问问它你为什么哭呀?(教师扮演的小斑马:小朋友,我今天和伙伴们一起在森林里玩的时候,漂亮的花衣服不小心被树枝钩破了,我该怎么办呀?)哎呀,小斑马好可怜呀,我们来一起来帮它想想办法,好吗?(幼儿发言)请一幼儿给小斑马送件合适的衣服,说说为什么要把这件衣服送给小斑马?(如幼儿出于对小斑马的关心,争着把自己的“衣服”送给小斑马时,扮演的教师可再创设问题情境:接受错误的图片,但是做出小斑马不开心的样子说:“谢谢小朋友,可是我不喜欢这样的衣服!”可再问幼儿:“为什么小斑马不喜欢这件衣服?”引发幼儿继续深入思考。)(2)你们帮助小斑马找到了合适的衣服,它很开心,但是还有好几个动物没有找到合适的衣服,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好吗?
幼儿分别自由选择动物,并送去自己匹配的相对应的衣服。
4、找家验证:请幼儿检查一下自己、朋友的动物、衣服是否匹配,说说“为什么”,如有搞错的,帮助他找到合适的。
四、结束你们帮助小动物们找到了合适的衣服,他们都非常感谢我们。现在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跟小动物们再见!(幼儿与小动物道别,走出教室。)活动反思教师的预设的活动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课程应与幼儿的生活相连接。所以本次活动取材于主题活动《动物的.花花衣》,动物是孩子们喜欢的,只有幼儿感兴趣的,喜欢的事物,才是激发他们探索的源泉,所以,在选材上较为合理,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通过看看、说说、比比,认识了动物不同的皮毛花纹。还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活动过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首先让幼儿观察图片,找出皮毛相似的动物,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能从多角度去发现动物身上花纹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在和小动物捉迷藏的游戏中,我让幼儿通过观察动物的局部来推断整体,孩子们都非常投入,很多幼儿都找出了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让幼儿做找朋友的游戏中,幼儿们“穿”着不同动物的花花衣去找与自己衣服颜色和花纹一样的朋友,巩固了幼儿的认识。最后的创设问题情境,启发了幼儿完成动物和花纹的配对,使知识进一步深化。在这过程中,材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活动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在描述幼儿的毛皮花纹以及和小动物捉迷藏时,有些幼儿不能完整地讲述一句话。我班幼儿的语言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提高。在给小动物找家的时候,有些幼儿还不能完全认清动物的花纹衣服,给小动物送错了衣服,在其他幼儿的帮助下,终于给小动物送了合适的衣服。但在整个环节中,孩子们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幼儿环境创设教案8
一、创设净化、绿化、美化、活动化的户外环境。
1、园中种植树木花草;设计林中小道;开辟种植园地、饲养角、蘑菇亭、沙池、水池等,让幼儿在观察、欣赏中拥抱自然,得到美的享受;车棚整洁,有标语,车辆停放有序。
2、增添设施设备,合理放置大型活动器械,如蹦蹦床、滑滑梯、平衡木、钻爬毛毛虫等,让幼儿在玩中锻炼身体,快乐成长。
3、园花圃一角建设“爱心”石,凸显和谐、博爱人文氛围。它将时刻提醒我们久扬艺术幼儿园的每一位教职工“爱心、耐心、热心”地对待孩子,对待工作。
4、在色彩方面,幼儿园整体以柔和的“粉红、粉绿、粉蓝”为主要色调。从墙面色彩,到配套桌椅等设施设备,统一而不同的色调,创设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带给幼儿愉快、自然的感觉。
5、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做到卫生、安全;绿化、净化。体现我园精致化管理:墙角无蛛网、地面无纸屑、草坪无落叶、花圃无杂物。
二、创设教育化、儿童化、艺术化的大厅走廊过道环境。
1、一楼大厅,以“海洋游鱼”象征画面和“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文字,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墙面,通过图案、文字、色彩的有机结合,整体凸显了办园理念;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幼儿园、家长,及其师幼的良好行为,明确了我园“回报社会,造福后代,建设美好家乡”的办园宗旨与“崇尚科学,团结合作,辛勤劳动,服务幼儿”的办园理念。
2、楼梯过道,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布置墙面,将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和时钟相结合,从小帮助他们建立时间概念;将幼儿绘画作品和教师手工作品相结合,形成师幼互动的良好合作关系,彰显了本园美术艺术特色。
3、楼梯拐角,有效利用空间面积,在一楼东、西拐角处,我们增设了家园互动区,“亲子阅读吧”和“娃娃家” 。这两个开放式的小区角,成了家长和孩子们共同的乐园。
4、走廊环境,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并结合课程,布置不同的.班级走廊环境。一楼小班,以“我爱家乡”为大主题,通过“我爱我家” “我爱幼儿园”“我爱扬州”“我爱祖国”等小主题创设,激发幼儿从小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二楼中班,以“我爱艺术”为大主题,通过“刺绣”“剪纸” “木偶剧场”“绘画”等小主题创设,激发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三楼大班,以“我爱科学”为大主题,通过“科学名人”“ 中国发明”“十万个为什么”“科技小制作”等小主题创设,激发幼儿探索、爱科学的兴趣。
5、二楼大厅,凸显“幼儿园、家庭、社会”一体化,形成合力。通过橱窗、版块,有效地推进幼儿园社会共建工作;以鲜明的幼儿作品《童心看世界,七彩绘扬州》、《点滴关爱,孝心满园》为烘托,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宣托浓郁的文化教育氛围。
6、布置戗牌,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和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布置展牌,以“文明礼仪倡议书”“幼儿十好习惯儿歌”“发展内涵,争创特色” “十个一活动”为内容,明确方向、规范要求、树立形象。
三、创设富有艺术特色的班级、活动室环境。
1、创设艺术化、情趣化的专用活动室。结合我园艺术特色的特点,通过舞蹈房、钢琴房、电子琴古筝室、书画室、电脑房、多媒体教室、大礼堂的环境创设,开放使用,使幼儿热爱艺术,从小受到美的熏陶。通过课程与实践相结合,让专用活动室成为师幼成长的摇篮。
2、创设个性化、艺术化的班级环境。对班级建设结构中的一些必备设施,如:门、窗、电器、水管等进行贴、裹、悬挂等艺术性装饰;午睡室和盥洗室统一布置,同字不同图案色彩,在规则中形成个性;结合课程,布置室内外墙面版块,让墙面说话;精心布置“家园联系栏”,内容包含教育、保育、安全、创建等方面,形成有效的家园共育。通过师幼共同创设个性环境,让活动室变得生气盎然、富有童趣、情趣,让幼儿与环境互动,体现环境的教育价值。
3、创设游戏化、生活化的游戏活动室。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各游戏室,创设“五亭龙玩具店”“小小建构区”“迷你书吧”“肯德基”“绣坊”“科学发现室”等游戏活动室,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在做做玩玩中学习、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
四、创设游戏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班级区域环境。
各班级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各具特色的班级活动区域,如:语言区、表演区、美工区等,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乐趣中成长。大班创设“宝贝厨房”“豪客来西餐厅”“快乐书吧”等区域;中班创设“美美鞋店”“拼拼贴贴”“娱乐一条街”等区域;小班创设“我型我秀小舞台” “美美理发店”“小猫钓鱼”“旺旺超市”等区域。让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成为幼儿游戏的乐园。
幼儿环境创设教案9
一、幼儿自主学习的概述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学习者独立地、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主动的进行学习的过程。幼儿的自主学习,即指孩子在幼儿园中按自己的想法和心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立地来接触事物,获得信息,取得经验,提升认识,自主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孩子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学习,是使孩子身心获得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学习。
(一)幼儿自主学习的类型
在幼儿园中,根据学习时孩子的主体参与形式,幼儿自主学习的类型可分为:以操作为主的自主学习和以视听为主的自主学习。以操作为主的自主学习是以手的动作对事物的控制而实行的自主学习活动,如美工活动、认知活动、生活活动、健康活动等。以视听为主的自主学习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活动而进行的自主学习,如语言活动、音乐活动等。
(二)幼儿自主学习的形式
幼儿自主学习的形式有两种:个体自主学习和群体自主学习。个体自主学习是指孩子一个人独立的自主学习;群体自主学习是指孩子好几个或全体一起,不受教师的左右,由他们自己作主学习的自主学习。
孩子作为一个独特的人的存在,他的发展是与众不同的,自主学习就是承认和发扬孩子的特点和与众不同,因此,个体自主学习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孩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作用。由于孩子的心智同处于一个发展阶段,因此他们心是相通的,比较容易相互理解。如:在折纸活动中,老师用规范的语言讲解折法,有的孩子就是听不懂,但是另一个孩子用一个动作或一句孩子的口语,立刻就能让他明白。所以,群体自主学习也是培养孩子自我学习的能力,发挥孩子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自主学习。
(三)幼儿自主学习的特征
1、独立性。孩子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可不受老师的左右,自觉地,以自己内在的需要和动机,独立完成学习内容。尽管孩子还小,但是他们独立的愿望却十分强烈。所以在自主学习中,孩子应有充分独立的机会,来认识自己的力量,培养和发挥自己的独立性。
2、主动性。自主学习终究是让孩子自己进行的学习,所以,主动性是孩子自主学习的核心。只有当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被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发生,主动性才充分的体现。
3、选择性。自主学习中,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主题,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材料,选择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应该说,选择是支撑孩子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表现和发展。
二、自主学习与幼儿的发展
(一)关于幼儿自主学习的误区
1、自主学习,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学习,他们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2、让孩子自己学习秩序太乱,不如教教省力,效果又好。
3、当孩子的`学习行为出乎老师意料时,就被说成瞎玩。无法摆脱老师的牵制。
这些误区让“以孩子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变成了一句口号。因此如何让孩子真正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幼儿在学习中的发展
自主性教育旨在促进孩子自主能力的发展。孩子的自主能力包括自我信任、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督促、自我调节等。自信是自主性中的主要品质,它是孩子进行有效自主学习的心理基础,成功能给孩子成就感,能带来高层次的情绪体验,从而逐渐形成和增强自信心。自我调节是指孩子自觉地掌握自己的行为活动,它包括自我控制和自我协调两个方面。在自主学习中,能否坚持到底,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关键。
自我信任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养成,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另外,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督促等能力,也伴随着孩子的发展。它们为孩子们成为独立自主的、有创造力的社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幼儿自主学习与环境创设
自主学习中,孩子需要一个可以让他们选择的环境,来培养和表现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试想,如果是统一的环境,连选择都谈不上,哪来的独立自由。这个可选择的环境,应该是老师根据孩子的需要创设的。它包括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其中,可选择的外在环境是指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的可选择性,而内在环境是指学习时机和学习方式的可选择性。外在环境的创设,需要的是老师对孩子的了解,而内在环境得营造,需要的是老师对孩子的理解。
幼儿环境创设教案10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在我们的学校中,环境教育儿童。”儿童需要适当的环境才能正常地发展,完善其人格。
环境创设作为教育的“隐形课程”,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去观察、探索、创造,寻找快乐,从而得到情感的体验、智慧的启迪,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一、环境创设理念
“生态教育”、“和谐园所”是我园的办园理念,围绕“绿色”、“和谐”的理念,我园的环境创设力求通过生态化的环境设计,为幼儿建立一个和谐的生活、学习空间。
整体环境设计围绕“和谐的教育,教育的和谐”这一中心,以互动环境为切入口,探索环境与课程、环境与教学、环境与幼儿以及环境与家长之间的多元互动,来实践环境与家长、幼儿的“对话”。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幼儿在创设环境中丰富知识,增长能力,健康成长。
二、整体环境设计
(一)户外环境
我园建筑整体外观采用蓝色调,和蓝色的天空相呼应,幼儿园门楼采用积木式设计,生动活泼,橘黄色的明快色彩,更容易让孩子们喜欢幼儿园。
幼儿园内绿化是幼儿园整体环境创设的一部分,整体绿化做到春、夏、秋、冬四季常绿,四季有不同的花开,秋天有果实,在小花园开辟饲养角。通过这样的绿化设计,让幼儿在玩耍中观察,在观察中感知花木四季生长的不同,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增加和大自然、动植物的亲近感。
为了让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园内设有四块塑胶活动场地,其中,外围的活动场地配有种植园、沙池、大型玩具、攀岩墙等活动设施。在活动中锻炼幼儿的体能,增强孩子的体质,让孩子养成爱好体育的好习惯。
(二)教学楼一楼回廊
我园一楼教室主要以小班、托班为主,因此,一楼的环境创设根据低龄孩子的特点,围绕生态教育主题,环境创设以“绿”字为主。通过不同的版块设计,让孩子在创设的环境中认知自然,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1、门厅
门厅是孩子、家长走进幼儿园第一眼看到的地方,在门厅两侧重点突出我园环境创设的主题标语“和谐的教育,教育的和谐”。下半部分重点展示幼儿园教育成果,像孩子绘画作品、书法作品、获奖证书等等,并对展示内容定期更换,尽可能多的展示不同孩子的作品,增加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2、一楼北侧回廊
我园教学楼通过回廊相通,回廊是孩子每天经常经过的地方,因此,回廊的环境创设就十分重要。从西面过道进入幼儿园后,一楼南、东、北三面回廊设计三个主题,北面为“我和小树一起长大”,通过孩子们种树、浇水、和小树比高低、小树长成茂密森林等一组图案,让孩子们感知树木的生长、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知识。
3、一楼南侧回廊
南面回廊主题为“我和动物是好朋友”,通过一组孩子和动物们一起玩耍、嬉戏的图案,告诉孩子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
4、一楼东侧回廊
东面回廊主题为“我是环保小卫士”,表现孩子们爱护环境,积极参加劳动,学会区分可回收垃圾,通过这个主题,启发孩子们爱护环境、爱劳动,认识人与环境的和谐需要大家一起参与创造。
(三)教学楼二楼回廊
教学楼二楼主要以大班孩子为主,孩子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楼回廊整体环境创设以“和”字为主。通过“和善的关系”、“和睦的家庭”、“和蔼的老师”等主题,突出“和谐的教育”、“教育的和谐”,为孩子们创造健康的成长空间。
1、楼梯口装饰墙
进入门厅,正前方楼梯上去半层高的地方,朝着门厅是一面装饰墙,整个装饰墙设计的主题是“和善的关系”,中间上方醒目位置布置幼儿园园标——小朋友们手拉着手在和谐的环境中游戏,中间下方是一个大大的心型笑脸,周围是一张张卡通笑脸,卡通笑脸中间装饰幼儿园孩子的笑脸照片。美好的一天从微笑开始,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开心乐园,一张张笑脸代表着伙伴们中间、师生之间、教育学之间“和善”的人际关系。
2、二楼楼梯南侧
二楼楼梯南侧展示“和睦的家庭”主题,通过家庭亲子照片,展示和睦的家庭育儿环境,让幼儿感知家庭亲情的温暖。
3、二楼楼梯北侧
二楼楼梯北侧为“和蔼的老师”主题,和孩子的笑脸相呼应,老师亲戚和蔼的笑脸,传递的是对孩子的赞许、肯定、鼓励,是对师德师风、教学技能的自信。这一区域重点展示“教学名师”、“师德师风模范”、“月度之星”等老师和蔼的笑脸,并配以简单文字介绍,增加家长、幼儿对幼儿园老师的了解,激励老师不断追求教学技能、师德修养的提高。
4、二楼北侧回廊
二楼北侧回廊装饰主题为“探索空间”,分为“嫦娥二号奔月”、“宇宙奥秘”、“机器人聚会”等版块,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孩子探索求知的热情。
5、二楼南侧回廊
二楼南侧回廊主题“和谐扬州”,文昌楼、五亭桥、个园等代表着扬州古代文化;火车站、润扬大桥、飞机场、新城西区等代表着扬州现代文明,通过剪影的形式勾勒出扬州城市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和谐发展的`盛景。让孩子们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初步的了解、认知。
5、二楼东侧回廊
二楼东侧回廊和东楼梯两侧墙壁主题“古城印象”。上下楼道用方便面的盒子和旧碟片制作成两条“中国龙”,寓意“龙的传人”。二楼拐角处陈列一些古城扬州传统工艺实物,如:通草花、剪纸、小泥人……,东侧回廊配饰这些传统工艺的制作图片,让孩子自然了解古城扬州的传统文化。
(四)功能厅的布置
1、生态室
我们幼儿园有生态室、美术室和图书室这三个多功能厅。生态室主要陈列孩子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而成的手工作品、小植物等,还有一些“环保、低碳”小知识点的展示。
2、美术室
美术室里分四个展示区域:陶趣——泥巴乐;拾趣——石头画;盘盘乐——京剧脸谱制作;鞋鞋乐——废旧童鞋作画。
3、图书室
图书室主要陈列各类图书,供师生阅读、亲子阅读、幼儿阅读
(五)班级教室布置
教室布置总体要求年级特色化,班级个性化,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不同年龄段确定不同的主题。为了避免各个班级布置的同质化,在教室布置中,充分发挥老师、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装扮个性化的班级
1、年级规划
a、小班围绕“亲近自然”展开装饰,引导孩子们从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知一些人和物;
b、中班围绕“感受美好”展开装饰,经过与大自然中人和物的接触和感知,让孩子们从中切身感受到各种事物的美好;
c、大班围绕“畅想未来”展开装饰,有了之前的经验,老师引导孩子们大胆畅想未来的和谐与美好。
2、主题墙
此空间交给教师去制作简单的背景,由老师和孩子一起,根据不同的主题,张贴孩子的作品或生成探索的成果。
3、班级生态角
各班级根据年级整体规划,每班增设一个围绕主题的生态角,体现我园生态环境教育的理念。
4、区域游戏角
各班级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增设相应的角色区、建筑区、益智区、表演区、阅读区等游戏角。各个区域用不同的游戏架分隔开来。便于儿童清楚地选择活动区,教师也可以纵观全局,做到心中有数,方便照顾孩子游戏。
5、盥洗室的装饰
在盥洗室的门口或里面比较醒目的地方,张贴一些文明习惯的小图标,规范操作的小图示,让孩子们耳濡目染,进一步体现“尽享和谐”这一主题。
6、家园联系栏
在规定联系栏中制作相应图形的手工制作进行装饰,并结合我园的“六个一”,讲一讲、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练一练、跳一跳等进行教学内容的张贴。以进一步做到“家园合作、同向同步”。
三、具体制作要求
1、材料的收集
根据我园以往环境布置的做法,这次所有环境装饰都将采用可回收利用的废旧材料,比如废报纸、坏光盘、一次性饮料瓶、方便面盒、快餐盒、鸡蛋包装盒、鞋盒以及其它各种废旧包装材料等等。
2、孩子的广泛参与
创设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在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所以,从材料的收集开始,就要让每个孩子一起参与其中,并回家动员家长一起参与。具体制作由老师和孩子一起来完成,充分发挥孩子想象力、动手能力,在创设中增加乐趣,增长知识。
总之,这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宗旨意在体现我园“和谐的管理、和谐的教育、和谐的环境”。让孩子们在创设的过程中和自己布置的班级环境中学习、生活,尽情拥抱绿色,尽享和谐。
第三篇:环境创设
环境创设计划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而这里所说的良好环境又是实现教育目标、保证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根据这一条例,幼儿园应积极开拓空间,为幼儿创设出适合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环境。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许多相关研究也表明:只有能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才能被称得上是有价值的环境,才能成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环境就像一位默默无闻地老师,静静地发挥着他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可见环境对幼儿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创设良好的环境应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和教育相适应。
一、创设安全、和谐的家庭化环境,努力营造另一个“家”。
2—3岁的幼儿情绪发展的明显特征是易感性和易变性。他们的情绪外露,易受环境的影响,有强烈的情感依靠,动作发展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为了给幼儿营造与家庭氛围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让幼儿产生安全感、信赖感。我们在教室这一有限的空间里,利用书架、操作台等划分出一个个既独立又方便,又源于幼儿生活的活动区域。如舒适休闲的阅读区,里面的地板上铺上了色彩鲜艳的垫子;幼儿随手能拿到书的小书架和挂在墙上的小书袋里装满了适合他们看的各种图书,软软的玩具靠垫让幼儿看书时更舒服,同时这些大小不同的绒布玩具靠垫也可以满足幼儿搂抱的需要。又如娃娃家和电话亭,总能吸引很多刚入园的幼儿,他们一边玩一边还自言自语,留有眼泪的小脸上又露出了甜甜的笑容。还有孩子们自带玩具布置成的玩具角,里面有男孩们喜欢的奥特曼、天线宝宝、汽车、枪、也有女孩子们喜欢的洋娃娃、长毛绒小动物……这些区角把教室划分成了一个个自由的游戏空间,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由游戏。随着活动的开展和幼儿发展的需要,我们不断改变这些设施,使每一个空间里的活动具有多样性,材料具有丰富性,不断给孩子新的刺激,使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最大的环境教育作用。
1、爱的教育,建立浓浓“师生亲子依恋情”。
进入幼儿园,孩子们第一次离开他依恋的家人和熟悉的环境,出现哭闹现象是比较普遍的。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心理上就会出现不安全感,对离开父母产生分离焦虑,所以往往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此时,让幼儿感受老师的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家”是温馨的港湾,我们可以营造家庭式的氛围,幼儿早期,触觉较为敏感,教师应多与幼儿肌肤相亲,如摸摸幼儿的小脸,拉拉幼儿的小手,抱抱他们,亲亲他们,说说悄悄话,让幼儿充分感受你对他的爱,感受到老师就象妈妈一样,让幼儿将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老师的依恋上,从而产生安全感,从而再慢慢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给每个孩子“家”的感觉。我们把幼儿园设计成“家”的布局,有宝宝餐厅、宝宝卧室、宝宝厨房、宝宝客厅等。把墙面“刷”上淡粉色、淡绿色等温馨、和谐的“涂料”;挂上有卡通图案、色彩鲜艳的窗帘;贴一张“宝宝全家福”的照片;摆几处小方桌、小沙发、小床,再放上几只柔软的小靠垫……看:孩子们在小厨房里“切切茄子、洗洗干净,炒呀炒呀,饭菜香香”;在小卧室里抱抱、哄哄“宝宝”;在客厅里拉开拉链、解开纽扣,打开老师制作的布艺小包,掏出心爱的玩具;累了在小沙发上休息,乏了在地毯上躺躺……一个个俨然象小爸爸、小妈妈,一副悠闲、自在的画面,孩子真正地感受到了"幼儿园象我家。
2、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学会“理解”幼儿。
幼儿来自各种不同的家庭,而不同的家庭又有不同的教养方式,使每个幼儿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托班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行为表现大都是真实流露,没有虚掩。在教育实际中,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和天性往往因主观和客观等原因而不能得到落实。因此我们尝试使用“理解幼儿”的教育策略,力求走进幼儿的世界,真正的了解他们。孩子的适应能力有强有弱,有时比较外露,老师往往给他们以更多的观注;而忽视了那些不声不响、十分听话的孩子,看上去他们的适应能力似乎很强,没有任何的不适应,但他们的内心却有着对外界环境的恐惧感,这些孩子的心理是最需要关爱的。我们要尊重幼儿的差异,学会理解幼儿,并从内心接纳幼儿的各种习惯。如:抱着熟悉的玩具睡觉;用奶瓶喝水;趴着睡……,教师不用一个标准要求孩子。对托班孩子来说,教师的“理解”是他们成长中的甘露和阳光。
影响和制约幼儿入园适应能力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仅从环境创设这点入手简单阐述了我的观点。只要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相信幼儿都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并以此为起点,走好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
二、创设引发幼儿活动的环境。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几乎对任何动态的环境都感兴趣,他们总是喜欢通过自身的活动了解环境,并参与环境。因此幼儿园环境应是引发幼儿活动的环境。如:在区域活动的各个区角中张贴各种标志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在结构建筑区贴上大厦、道路、房屋等图片,并配备齐全的积木,可激发幼儿建构的欲望。幼儿对环境中那些可操作的、通过自己的行为能加以改变的或处于半成品状态的事物更容易产生探索的愿望。所以,教师应多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具有多功能的玩具材料。如,在活动室布置剪贴角、小制作角等,让幼儿用碎布、树叶、旧饮料瓶、贝壳等废旧材料,进行剪、贴、画、拼、印等。幼儿在玩玩做做中随意创作,促进了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同时让幼儿参与活动室与活动区域的布置。
三、从幼儿的角度,以幼儿的眼光来创设环境。
墙面布置平面图、立体图、实物相互搭配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幼儿对认识事物的直观作用,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在愉快、自主的情绪下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幼儿园的墙面布置,老师可结合教育目标,老师与幼儿一起利用彩纸等,经过剪、贴、涂色、拼、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春天》主题图。
四、把空间还给孩子,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让他们自己去布置,使孩子们置身于环境之中,把活动室多余的物品搬出去,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放进去。给孩子自己支配的空间,并能利用自由的时间去整理、布置。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是蕴含在环境之中,而且蕴含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如果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并请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不仅能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发展动手操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愿望,增强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在幼儿生活中渗透科学。
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科技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未来的世界将是科技现代化的世界,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建设的生力军。他们天生具有好奇心,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注视、跟踪、观察、操作、提问等。因此,环境是幼儿学科学、进行科技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前提。幼儿园的科技教育除了可利用客观的环境,使幼儿在接触广阔的大自然、大社会中接受教育外,还应尽可能地创造幼儿园的微观环境。如:园地、自然角、科学发现室等,并充分发挥它们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在我们幼儿园种植了各种树木、花卉(如:竹子、紫薇、桂花、梧桐等,常绿树、落叶树、乔木、灌木、藤本……)有不同生长期和不同体形、色彩的花叶果、还有大片的绿荫草坪。真正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在户外活动时,孩子常常被这些花草树木所吸引。孩子们通过幼儿园丰富的环境,体验了自然科学带给他们的快乐,同时,他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奇妙,也培养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植物的热情。
六、创设墙面环境,让幼儿在与墙饰的对话中感知科技知识。
对幼儿来说,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而在幼儿园更多的时间是在活动室里。因此,墙饰就成为幼儿耳濡目染、形影不离地朋友,让幼儿与墙饰对话,给幼儿带来科技知识就显得极为重要。
七、创造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敢于探索。
心理环境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前提。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气氛中,在心理上有安全感的环境中,能使他们集中精力去尝试和探索。
环境是幼儿情感上可以依赖的环境,是幼儿通过多样化的材料获得适宜发展的环境,是幼儿充分发挥自主性的环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环境。当幼儿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能积极自主地参与游戏,满足情感的需要、动作发展的需要和认知发展的需要,能获得更为丰富的有益经验,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在安全、温馨、动态的环境中和谐、愉快地成长着,作为托班老师,我们将不断研究、探索,创设与幼儿发展、需要相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
第四篇: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影响
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影响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是幼儿园的环境呢?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瑞吉欧理论中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因为环境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并能引起幼儿的行为与活动,从而改变幼儿的认识与理解,而幼儿也正是在这种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了各方面的能力和发展;也就是说,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工作,因此,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幼儿在游戏中与环境相互结合、互动、对话,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一、促进幼儿的审美能力
众所周知,幼儿的审美观具有明显的直观性,他们必须依赖于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直观事物,所以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远远地大于装饰和美化对幼儿所起到的作用。透过视觉留给孩子们更多的是心灵的归宿感,亲切感,舒适感和喜悦感,因此我们应该尝试着通过创设富有审美情趣的环境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幼儿感受环境的能力很强,环境的变化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幼儿的大部分活动是在活动室里进行的,因此教师能否在活动室环境的布置上使幼儿产生一种富有情趣的审美感受是很重要的。以前,教师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比较注重童趣氛围和幼儿年龄特点方面,而较少考虑到幼儿的审美价值,由此就使得环境的布置显得单调而缺少变化,欠缺了环境布置的延续性和目的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呢?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主题内容创设出适合本班幼儿年龄和兴趣取向的基本环境,在这个基本环境的基础上增添具有“童心”的栩栩如生的形象,选择优美、淡雅的色彩和活泼的造型,营造富
陈鹤琴先生‘活生活’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一切知识经验是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的,是通过活动获得的。”也就是说,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他自身的感知和活动来形成的,所以环境的创设为幼儿通过主动活动获得知识经念提高能力创造了条件。
区角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能使幼儿的自主活动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老师为他们准备的各种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动,老师不多加干涉,只在一旁观察,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给予适时的帮助,鼓励与指导,使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幼儿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选择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探索、尝试,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使自己的能力水平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同时也为幼儿的感知、操作、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幼儿在区角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获得了许多能力范围内的经验和知识,如:小班幼儿在“变变变”的探索活动中,发现两种颜色混合起来会变成另一种颜色;中班幼儿在“玩水”的探索活动中,通过有洞的塑料袋装水、瓶子倒水发现水是会流动的,通过闻一闻、尝一尝、比一比了解水是没有味道的,通过搬一搬让幼儿知道水是用手捉不住的;大班幼儿在玩磁铁过程中知道,磁铁能吸起铁和带有磁铁的东西,在进一步的操作中使幼儿理解了很多地方带有磁铁。随着这些形式各异的区角活动的持续开展幼儿的知识经验也得到了不断丰富,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能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
幼儿时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各自有其不同的性格特征,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环境和氛围,如
第五篇: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
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
作者:王桂忠 | 人气:1919 | 时间:2013-01-14 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
作者简介:王桂忠、教龄:17年、职务:教师、职称:小教一级、单位:兴化市机关幼儿园
内容摘要:环境是幼儿进行生活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充分重视幼儿的主体作用,环境创设的标准以幼儿为主,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来创设环境。教师要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切勿让幼儿成为被动的观望者、欣赏者。不但如此,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还要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才能够让幼儿与环境发生充分的作用,切勿让环境陈设成为幼儿活动的绊脚石,要充分考虑环境创设中空间和时间因素对幼儿活动兴趣的影响。
关键词:环境创设 幼儿 主体 游戏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重要的生活、学习环境,幼儿是在环境中学习,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于环境的作用,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教育上的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大家都知道,儿童爱模仿。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毫无疑义,儿童从四周的环境中可以得到教育,因此,我们需要布置环境以充实儿童的生活环境,丰富儿童的学习资料。”〔1〕那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如何运用“环境”这把钥匙更好地去开启幼儿教育这扇大门呢?笔者认为,摈弃其他一切不谈,最重要的是要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一、环境创设的标准以幼儿为主
许多幼儿园也重视环境的创设和教育作用,经常开展环境创设的考核活动,活动中教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一双双灵巧的手制作出了美丽精细的环境陈设。开学之初某幼儿园的教师在活动室内布置环境,画的画、剪的剪、贴的贴……孩子们在生活老师的看护下有的在看图书、有的坐在小椅子上东张西望、还有的跑到了老师身边看老师做东西。宁宁看着老师手中的美人鱼说:“我觉得美人鱼戴上金色的头发更好看。”老师头也不抬地说:“你懂什么?黑色的头发配上五颜六色的鱼鳞才好看。”听了这话宁宁不吭声了,过了一会儿,老师开始往美人鱼身上贴鱼鳞了,那是一些涂了五颜六色的贝壳,宁宁看了很喜欢,想去摸摸贝壳,伸出的小手还没碰到贝壳就被老师拦了回去:“哎,这可不能碰,颜色碰掉了就不好看了”。说完这话她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其他孩子说:“这些美人鱼贴到墙上以后大家能不能用手去摸?”孩子们听懂了老师反问句里的否定意义,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听到回答,老师满意地笑了。宁宁失望地看了看老师,掉头走开了。经过老师们的精心制作,美轮美奂的美人鱼诞生了,因为害怕孩子们触摸破坏美人鱼的美丽,老师们决定把美人鱼贴在墙的上方—孩子们碰不到的地方,这样美人鱼就可以长时间保持美丽了。刚开始的几天孩子们还挺新鲜,经常抬起头看墙上方的美人鱼,可是没过几天,可能是因为仰着脖子看东西太累了,很少有孩子再去看美人鱼了,大家都忽视了美人鱼的存在。老师觉得很委屈:现在的孩子真难伺候,费这么大劲做出这么美丽的东西,居然没人欣赏。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看出:老师们因为忙于布置环境,将幼儿的活动放于次要位置。环境创设的过程及标准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成人化倾向,环境布置的标准由教师制定。当幼儿就美人鱼的头发提出异议时,老师想都没想就给否决了,这无疑让孩子感到很沮丧。幼儿的创造力得不到重视和认可,幼儿的参与热情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采取了“一言堂”的形式,什么事教师说了算,儿童只是一个被动的观赏者、旁观者。幼儿不但不可以随意玩耍触摸环境陈设,而且还要远离美丽的环境陈设。那么试问,这些美丽的适合于成人眼光的环境对儿童发展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难道仅仅是为了让幼儿每天到园看上几眼,记住这些美丽的东西是××老师做的,××老师的手有多巧?显然这些不是我们创设环境的初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艺术教育中要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环境是幼儿学习的重要物质条件,幼儿园环境是属于孩子们的,因此在环境创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幼儿的意见和建议,不妨蹲下身子听听幼儿的喜好,不要越俎代庖,以自己的审美眼光和兴趣来决定幼儿的欣赏范围,从而于无形中扼杀了幼儿的创作激情和能力。只有让幼儿发挥环境创设的主动性,才能调动幼儿从环境中学习的积极性。否则再美的环境陈设也只是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的摆设,幼儿从中得不到任何的乐趣和学习经验。那么如何定位以儿童为主体的环境创设呢?从幼儿的生理和学习特点来看,幼儿喜欢新奇的、变化的东西,因而环境创设要富于变化和新意;从幼儿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充分调动幼儿的创作激情创设出符合幼儿兴趣的环境;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注意听取幼儿的想法,切忌实行“格式化”“一言堂”,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意志、想法通过自己的双手付诸于实际作品中。另外还有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点那就是:幼儿的身高局限了他们的视域,因而环境创设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视线。上面案例中教师把美人鱼贴到高处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高处不胜寒”,再美的环境陈设如果不被幼儿欣赏分享,那只能算是一堆废物。综上所述,教师在酝酿环境创设的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把幼儿看成环境的主人,那么我们的环境创设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
二、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但我们遗憾地看到,在许多环境创设中教师是独裁者,幼儿只是一旁的观望者和欣赏者。教师拒绝幼儿的参与热情,试想如果幼儿的参与和创作热情经常被扼杀,那么我们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死气沉沉、毫无主见、动手动脑能力的逐渐丧失……不是危言耸听,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孩子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呢?陈鹤琴先生指出“室内布置应以儿童成绩为主,儿童画的图画,剪的剪贴,做的纸工、泥工、木工和其他手工,都应该陈列出来,这样可以鼓励儿童”。〔2〕“陈列出来作业,不一定是一班中最好的,应该将儿童成绩分别布置出来,使儿童可以得到自我比赛的机会。”〔3〕在陈鹤琴看来,用儿童的成绩来布置环境,不仅丰富了环境内容,还可以激励儿童相互学习和竞争。
今年上半年我班准备创设和春天有关的主题墙,主题的活动内容有故事《春雨的秘密》、《牵牛花和泥巴墙》、手工、绘画等。创设环境前我们组织幼儿进行了一个讨论活动,讨论中幼儿得知老师准备和大家一起创作主题墙,现在征求他们的意见,主题墙上应该布置些什么东西?怎么布置?讨论中幼儿积极动脑、踊跃发言,提出了不少的想法和建议。教师一一给予了肯定,尽管其中有些想法建议不太合理,但我们没有加以否定,因为那样做的话会在无形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创作积极性,我们决定在实际操作中让幼儿自己认识问题,从而加深印象。首先根据大家的建议把故事《春雨的秘密》、《牵牛花和泥巴墙》的内容搬到主题墙上,孩子们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有的用彩笔画起了小雨点,有的用橡皮泥捏起了小雨点,还有的用剪刀剪出了各种各样的小雨点。手工折花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经过他们的创作和发挥,牵牛花有了各种颜色和形状,就连篱笆墙也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在老师的协助下,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作品贴到了墙上,转眼间一面色彩斑斓的主题墙就呈现在了我们眼前,孩子们满足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自豪感和成就感。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灵感,我又询问孩子们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贴到春天的主题墙上,孩子们有的用皱纹纸做了一朵桃花贴到墙上,有的用纸折了一只小鸟送到主题墙上的大树上,还有的在主题墙上画了几只小蝌蚪、几只蝴蝶、几只蜜蜂……就这样一面主题墙被大家布置得满满的。
一面主题墙如果单靠老师一个人来实施,不但工作量大,时间消耗长,而且因为老师忙于布置主题墙,不会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孩子们能做的就是盲目等待与观望,从而形成了幼儿活动时间的隐形浪费。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环境创设,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动脑动手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显然聪明的老师都知道选择哪种做法。通过师幼合作、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这种方式,幼儿不仅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而且是在进行实际的学习和操作,这样环境创设就不仅仅是一个目标,而是幼儿的学习机会和锻炼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必组织专门的教学活动就可以使幼儿得到某些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充分利用环境,推动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才能够让幼儿与环境发生充分的作用
教师在环境创设中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尊重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需要,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这样是不是就挖掘了环境的教育作用呢?其实不然,我们要把静止不动的环境陈设变成幼儿的学习伙伴,形成环境和幼儿间的互动,这才完全挖掘了环境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家园互动活动中,几个巧手妈妈编织了一些小毛衣、毛裤、帽子、鞋子……,老师把这些编织物挂在了活动室显眼的地方。按照预定的活动目标,老师猜想幼儿看到这些东西,肯定会猜测是不是自己的妈妈编织的,从而引出交流讨论:我的妈妈手真巧,我的妈妈真能干,激发对妈妈的崇拜、热爱之情。可是一整天下来,只有几个孩子跑过来看看,并没有更多的孩子对妈妈们的作品感兴趣,更别谈提问、交流了。这个案例中,教师在环境创设前没有和幼儿有任何的沟通交流,在环境创设后没有给予幼儿任何的指导和提醒,致使环境成为一种摆设,没有达到预设的环境教育目标。如果老师在活动前就和幼儿进行谈话,让幼儿知道老师请他们的妈妈编织衣物,并且还要把这些衣物展示在活动室内。通过谈话,幼儿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期待感,这种期待感会一直延续到环境的完成,随之而来的新鲜和好奇会引导幼儿进行下一个由环境而引发的交流讨论活动。由此我们看出,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才能够让幼儿与环境发生充分的作用。
2.环境陈设要有利于引导幼儿活动
(1)不要让环境陈设成为幼儿活动的绊脚石 环境创设决不仅仅是幼儿和教师兴致所至的摆放和罗列,它需要教师有运筹帷幄的思考和统揽全局的能力。环境布置能不能让幼儿深入而又有序地进行活动,幼儿能不能在活动中放开手脚、不受环境陈设的限制,这些问题在环境创设前教师就要做到胸有成竹,尽量不要在幼儿和环境进行互动时才发现问题给予补救,从而影响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和效果。例如老师在布置区角游戏“动物天地”环境时,在“动物天地”门口贴上了四双小脚印,这就意味着只能有四个小朋友进入到“动物天地”里面游戏。当四双小脚印上放满了四双小鞋子以后,轩轩也想进去玩,可是他知道自己的鞋子没地方放了,所以轩轩只好在“动物天地”门口观望、徘徊,始终没有进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师设计小脚印的出发点是为了增加游戏环境的趣味性,她可能没有考虑到小脚印会成为限制幼儿活动的“罪魁祸首”。幼儿进行游戏时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有的是老师通过的语言告知幼儿的,还有的则体现在游戏环境的布置中。这样就要求老师在环境创设前就未雨绸缪,充分考虑幼儿游戏时出现的各种和环境陈设有关的矛盾和冲突,环境陈设力求做到既美观又合理,既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能引发幼儿投入地进行游戏活动。只有这样,环境创设才能在幼儿活动中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还是那句话,环境创设要紧紧围绕幼儿的真实需求展开,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
(2)环境创设的空间和时间要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幼儿园游戏环境应该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时间阶段陈设出来,比如在陈设区角游戏环境时,如果把比较热闹的角色游戏“美食天地”和比较安静的益智游戏陈设在一起,势必会造成游戏间幼儿的相互影响。益智区的幼儿无法专注进行益智活动,在“美食”的诱惑下,他们很快就会放弃益智游戏,加入“美食天地”的游戏活动,这样又会打破“美食天地”的人数规则,从而影响“美食天地”的游戏效果,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如果老师在环境创设之初考虑到这点,将热闹的“美食天地”和同样热闹的“美美发廊”陈设在一起,那么游戏中不但不存在相互影响,而且还能促进这两个游戏间的互动,“美食天地”的孩子在品尝过美食以后,可以到“美美发廊”做个漂亮的发型。同样“美美发廊”的幼儿也可以在做完发型以后到“美食天地”品尝美食。不但如此,诸如此类的游戏环境都可以陈设在一起,这样就会促进游戏之间、幼儿之间的互动。由此可见,教师通过游戏环境空间上的合理陈设可以提高游戏的教育作用。
有不少老师有这样的感慨,幼儿对她们辛苦创设出来的游戏环境不感兴趣,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环境陈设不够美观,不能吸引幼儿的眼球;还有的是因为游戏项目本身就不能吸引幼儿;但是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原因,那就是游戏环境陈设在时间上的一成不变,教师没有随着时间阶段的变化而更换各种游戏环境。例如游戏“玩具超市”连续陈列了一周,孩子们连续玩了一周,等到第二周老师再将“玩具超市”陈列出来,你说孩子们还会对它感兴趣吗?就象每天都吃同样的菜,胃口都没了,当然就不愿意再吃了。如果我们把各种游戏罗列出来,统筹规划、制定出一个计划,每天都能布置出不同的游戏环境,将各种类型的游戏全面而又不雷同地穿插于每一周的每一天,不断更换花样,不断给孩子以新鲜感,那么孩子的活动兴趣又怎么会消失呢?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不但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还要灵活机动地从空间和时间上加以考虑,力求环境创设更加有利于引导幼儿的活动,更加有利于促进幼儿和环境之间、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我们预想的环境创设对幼儿的教育目标。
如果说幼儿教育是一扇大门,那么环境创设就是一把重要的钥匙,我们只有把幼儿当成幼儿教育的真正主人,才能用环境创设这把钥匙去开启幼儿教育的新天地,收获意想不到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