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教师听课记录的分析与思考
对教师听课记录的分析与思考
我于2006年9月25日,对39位教师(21名徒弟18名师傅另2名师傅未交)开学以来三个星期的听课记录进行了比较细致的阅读和分析,借此机会向老师们做简要汇报。
一、听课情况统计:
师徒听课情况记录表(九月)
篇数 2+12/2 14+2/2 7+5/1 5+8/4 7+6/? 8+5/2 10+1/2 7+6/5 7+2/2 6+6/3 6+6/3 12+1/2 8+3/2 6+3/3 12+6/4 6+6/2 1+9/7
点评
有总评/评议和总评 师徒均有评议总评 师徒均有评议和总评
记录详细点评简要/一课两上评价简单 记录详细仅有一句评议/ 有总评和简单的评议/有评议总评 有简单总评/有简单总评 师徒均有评议总评/一课两上
无目录,4节有简单的总评/有简单总评 无目录无评点/无目录有简单评议、总评 无目录无点评/有简单的评议和总评 师徒均无目录无点评
无目录有个别简单的点评/无评价 无目录、表头有个别点评和总评/无评价 师徒均有评议总评
有3课简单总评/无目录有评议总评 师徒均有简单的评议和总评,一课两上。
备注
A/B A/B A/A A/A A/? A/A A/A A/A☆☆ A/A B/A/? B/A B/B A/B A/B A/A☆☆ A/B A/A☆☆
7+4/3 8+4/6 9+3/3 6+6/3 师徒均有评议总评/一课两上评议详细。有简要总评/有简单的评议和总评 师徒均有评议总评 有总评/全无
A/A☆☆ A/A A/A☆☆ A/B
二、听课情况分析: 1.值得肯定和发扬的
⑴从统计数据看:普遍听课较多。21名徒弟累计听课254 节,人平均听课达到12.1节。最多的听课18节,最少的也有9节。⑵从听课记录情况看:普遍听课比较认真,记录较详细。
⑶从听课后的个人评议看:85.7%的老师写有或详或简的听课评议。
⑷从涉及的学科和年级看:听课的范围较广、面较宽。不仅是听指导老师的课,也听别的老师的课;不仅听同年级的课,也有跨年级的;甚至有小学听中学的、中学听小学的;不仅听同学科的课,也有跨学科的。尽管各学科各有特征,但毕竟有一定的统一性,受共同的教学规律制约,有相通、相融的共性。倘若跨入多门学科听课,就能从多种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领悟教学的普遍规律,并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获取改进自己所教学科教学的方法。2.需要改进和完善的
⑴有些老师的听课记录存在几无,即:无目录(一篇一篇地数三次)、无听课时间、无听课科目、无听课班级、无课题、无执教者姓名。(不能确定是否听够徒弟的课)关于“几无”现象,我想不算什么问题,只要提醒大家引起注意,养成习惯就好了。
⑵少数教师只是听和记,而不评不议;多数教师即使有评议,也是极其简单或空洞的,几乎没有自己的见解和建议,看不出他与讲课人有没有值得交流和探讨的地方。我想主要原因有三:有的可能是个人的认识和态度问题,有的(比如跨学科的)也可能“ 听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而无从下笔评析,有的可能因为“有言必录” 造成没有时间思考和分析。
三、几点思考:
结合上述分析,我有三点思考要和大家做个交流。1.为什么要听课? 首先解决认识和态度的问题。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讲了一则故事:有个人到了建筑工地,看到人们都在忙碌着搬砖,他上前询问第一个人:这个人没有好气地说:“没看见我在搬砖吗?服苦役呢!”又走了几步,问第二个搬砖的人:“你在干什么?”回答说:“我在砌墙。”接着问第三个同样是搬砖的人:“你在干什么?”得到的回答是:“我在盖一座教堂。”
于丹教授把这三类人分别叫做悲观主义者(认为搬砖是天底下最差劲的事)、职业主义者(虽然无聊,但足以养家糊口)、乐观主义者(觉得自己是何等幸运,可以建筑教堂,参与一项伟大的工程建设)。
我们也不妨扪心自问:为什么要听课? 我很难说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去听课,可能听每节课的目的并不完全一样,但至少不是悲观主义者。我认为自己讲课是实践,听他人讲课也是一种实践。头脑里多装几部他人上课的“电影”,可以增加若干参照坐标,使自己学有方向,及时改进教学。既然听课是教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任务,那我们怎样听课才有效? 2.怎样去听课? ⑴课前充分准备,明确目的。(同学科)
做事的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敌,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盲目进行听课与有所准备去听课的效果大不一样。打算听谁的课,应该事先知道他教什么内容,把课本找来自己也设想一下,粗线条勾勒大体的教学框架,听课时带着“蓝图”进教堂,才能在“他教”与“我教”之间构建对比的态势,有利于在观摩中找异同。如果不准备,匆匆忙忙走进教室,不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意图,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
⑵课中翔实记录,积极推敲。
听课是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听课者多种感官和大脑思维的积极参与。①听看结合,详细记录。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对熟悉的教师、班级,可
着重就其课堂上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做跟踪式的动态分析;对一般的研究课,就着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达成度;对于名家的课,宜着重领略其教学风格及其相应的学术思想在课堂的体现。
②集中精力,认真分析。
在鲜活的课堂中,有些细节转瞬即逝,过去的不可能再“回放”。听课者如忽略某些细节,感知就会出现断裂,影响对教学的整体认知与评价。听课者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做到前瞻性与对照性兼顾。前瞻性是指听课者的思维要先与教学进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行多种合理预测,摸索课堂发展的趋向,为分析评价赢得时间,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对照性是指在听课过程中,将实际教学与课前预设的方案及以往经验(听过的优秀课)进行对照,以便寻找课堂中突出的亮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③剖析问题,归纳小结。
对于课堂教学中发现的优缺点,应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给予过程性评价。即指出优点在于体现了课标哪一方面的理念、依据什么教学原理等,同时指出缺点与不足怎样改可能效果更好,依据什么等,并将这些环节点评及时纳入听课记录。
⑶课后思考整理,客观评析。
俗话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要对课堂实况过几遍电影,应进行反复的琢磨。思考的办法有很多,或翻翻听课记录、或与执教者交流切磋,或将几节“互相牵连”的课做比较,或写一篇听课体会,或干脆将他人执教的内容拿到自己班上试试等。
对课堂评价应从两个方面去看: 一看教师的教,主要关注以下四个维度:
①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②调控能力,看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③教学机智,观察教师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是否能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果断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激活课堂教学。
④练习设计,看教师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弹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题,达到巩固、拓展、提高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二看学生的学,主要观察学生学习中的四种状态: ①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
②看课堂上是否有多项信息联系与反馈,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交往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怎样。
③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 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能积极主动、是否具有创造性。④看学生是否具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调控学习情绪。3.如何做好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该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使听课者依据听课记录,通过合理想象与弥补,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
听课记录既有别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又与课堂的教学实录有所不同。它应该是对课堂教学一种简要、合理的再现,又是对课堂教学环节、方法、效果的一种记录和思索。
⑴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
在我们的听课记录簿上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包括:听课时间、学校、班级、科目、内容、执教、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二是教学过程右侧的评议(对教学各环节的评议)和最后的总评。
教学过程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三种形式:
①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例:《走一步再走一步》 ②是详录,即以第三人称记录课堂情景,这种做法较易把握教学的重要环节,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例:《紫藤萝瀑布》
③是实录,尽可能地将课堂情况全面记录下来,较“忠实”地反映原貌。这种做法可以让听课者从全局的角度分析课堂的设计和流程,对提高自身的课堂设计能力和整体把握能力有帮助。但这种记录没有经过筛选,也缺乏比较深入细致的思考,更多的是师生的言语记录。
评议,是记录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写教学评议分两种形式:
① 是简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
*教师的讲述照本宣科太死板,缺少趣味性,因而学生们没情绪。说得再多,讲的再细不如动笔一画。一画见效,一画生趣。*读例题读得声音响亮清晰,全都是众口一声的唱书
② 是总评,就是对简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课堂节奏慢、密度小,这样的课很容易把学生上懒,上散漫。
*总体来说,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老师最大限度的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了一片自由发展让思维火花任意点燃的空间。而且可以看出,学生的习惯养成非常好,回答问题积极、思考认真,语言表达规范。因此可以看出老师的确是进步了。
*本节课尽管最大限度的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但这还仅仅是一种形势,实质上一些问题并没有深入学生心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教师偏于记课堂实录或简录,而不做评点。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太大的。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往往比实录更重要。以此记录为档案,长期积累,必有益处。
(2)好的听课记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堂课的内容很丰富,但并非要面面俱到地去关注课堂的每个方面,事实上,我们要非常详细地记录每一细节,是很难办到的。因此,应该有选择地做好记录,着重点应放在体现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方面,避免记成“流水帐”。
①记教学的各个环节。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任课教师、不同的课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只有把教学的各个环节用标题式记好,听后才能对一堂课有一个整体感受。
②记执教者情况。执教者对课文重难点、详略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是如何处理的;执教者如何处理课堂上生成的东西以及课堂应变能力;执教者的教学艺术、体态、语言;执教者在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创新方面是如何做的?这些都是值得记录的。例如,教师的导入和过渡语体现了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和构思,经验丰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课的导入以及不同教学活动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力求流畅、自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再如,记录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完成情况的反馈,可以看出教师是否贯彻了有效教学的一些原则。
③记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程度,如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及在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写)方面表现如何。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表现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记录上课开始的时间和各项活动实际占用的时间则有助于了解教学结构和时间分配。
④记对这课的简要分析。在听课的过程中,听课者要善于及时地将课堂教学分析和听课心得简要地记于听课内容之侧,以备后查。听课的目的不是听课之后,照搬照抄,而是在于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接受别人失败的教训,用别人的方法指导自己教学。听课记录不需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只要记录的内容有利于课后的思考。
4、整理听课记录
整理听课记录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理清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思路。整理听课记录的同时也是听课者集会教师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活动安排的过程,听课结束后,作为听课者,虽然说出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思路不成问题,但是重新看一遍课堂记录,对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思路进行再次梳理仍然是必要的,有利于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结构安排作出统筹考虑和评价。二是把重要的细节补充完整。听课时,由于来有及把细节记录下来,只是大概地记
一、两个擦去雾水性的
关键词,所以听课结束后要及时整理,时间一长就回忆不起来了,就会损失很多有意义的内容。
尽管各学科各有特征,但毕竟有一定的统一性,受共同的教学规律制约,有相通、相融的共性。倘若跨入多门学科听课,就能从多种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领悟教学的普遍规律,并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获取改进自己所教学科教学的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
作者:八门城镇中圈中心小学
李彩文
【内容简介】:
由于课堂情境教学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对教师课堂组织教学能力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加强教师的课堂驾驭和调控能力,就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习对象,明确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程序,灵活运用,优化组合各种调控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动态调控,以充分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
调控能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有效的教学必须有大量的师生、生生互动。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在情境中进行才显得生动而有生命力。由于课堂情境教学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对教师课堂组织教学能力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加强教师的课堂驾驭和调控能力,就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获得最佳效果,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在活动中所反馈的信息,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等作恰当、适时的调控,使其
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它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它的丰富性、多变性、不确定性使得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遇见课堂上出现的新信息、新情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如何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是对教师课堂调控能力的考验。我们教师必须积极探索教学过程及方法等的调控规律,按规律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实效。
一、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技巧
教师上课之前,方案越是详尽,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越是细致周到,效果越好。因此,上课之前的钻研教材、备课就要有精心、完善的预设。
但是,课堂如战场,它是千变万化的,是难以预测的,即使课堂前的预设再精细、再完美,都不可能完全预知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情况是会发生变化的,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出乎你的想象,有些问题是突如其来,无法预料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有随机应变的临场智慧和极强的课堂调控能力。扩大知识储备量,夯实教学基本功;增强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应变能力。所以能够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是教师的必备技能之一。
1、不动声色
教师在课堂上,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亲切安祥的态度,从容稳重的举止,都是无声的语言,对学生有着一定的教育影响,可大大减少偶发事件的发生。然而,偶发事件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有人坐立不安、玩小刀、看图书或打瞌睡等等。碰到这类事情,教师可一面讲课,一面不动声色地走到有关同学身边站站,他们一定会立即改正,而且效果肯定比大声训斥一顿好。
2、目光注视
在讲课中,当发现有人窃窃私语,低声谈笑时,教师可暂停讲课,用目光注视有关同学。此时无声胜有声,全班顿时一片寂静,违纪的同学会羞愧地低下头来。
3、指名答问
当发现某些同学注意力分散时,就请他们回答问题或演算习题,强制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4、消除不安定因素
课堂上,当两个邻座同学为某些小事争吵起来甚至动手动脚时,为了防止事态发展,教师可将其中一人暂时调换坐位,避免接触,留待课后解决。
5、因势利导,结合教材教育人
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能有意识地针对课堂上的动向,结合教材有机地进行教育。例如:教师在讲相遇应用题时,刚要请同学上来表演“相遇”的样子,发现一对同桌在双人课桌上用粉笔画“楚河汉界”,谁的手臂过了界,就会尝到对方“铁掌”劈下的滋味。她灵机一动,把这两个同学请到讲台前,让他们相对站在两端,然后同时用不同的速度走向中间,并要求相遇时握握手。这两个同学没法,只好照此做了。老师表扬了他们表演成功,同时批评了先前的错误做法。两个同学又高兴又惭愧,回到座位上就把“楚河汉界”擦掉了。
6、提出警告,课后谈话
对于较严重的违纪行为,教师要严肃地提出警告并立即制止。为了不影响上课,课堂上不必过多追究,但课后必得谈话教育。
7、根据情况,穿插讲述故事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夏日炎炎,接连上了好几节课,孩子们出现了倦怠,注意力普遍有些分散。这时教师可在讲课的间隙,穿插讲述一则富有教育意义的简短的童话或故事,以振奋精神,唤起注意。
8、随机应变,特殊处理
在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时,应该从关心爱护学生出发,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时教师应尽量做到公正、客观。
如,在《小数性质》一课,教师先告诉学生小数的性质,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找理由,解释这个性质的正确性。组一,从元、角、分来验证的。商场里一件上衣的价格是86.00元,妈妈买它时付了86元,所以86.00元=86元。组二,我们是从长度单位换算来验证的。1分米=0.1米,10厘米0.10米,100毫米=0.100米,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教师应在课堂里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对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起到引导调控和组织保证作用,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取知识,实现师生情感共鸣。教师课堂驾驭和调控能力的提高还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密切注视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时准备有效应付情境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做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二课堂调控暗示方法。
课堂中合理地、适当地运用暗示法,可以使师生之间产生默契,使学生保持大脑的激活状态。
1、语言暗示
语言是暗示教育最重要的手段,运用语言进行暗示,首先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把要表达的思想最简明地表达出来,做到言简意赅。其次,要使暗示的语言具有激励性和启发性,使受暗示者乐于接受。例如,有的学生懒得动脑筋,在做作业时碰到难题就想让教师帮助解决,教师便可以用“你能够做出”等语言的语气、声调。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说“你能够”,会激发学生去努力完成作业;如果用严厉口吻说,好像就变成了“你能做不做”,反而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2、环境暗示
环境暗示主要是利用具体的课堂环境来实施对学生的暗示。课堂环境是教学活动的一种背景,一种基调。如果室内杂乱无章、布局零乱、异彩纷呈、刺激强烈,就会使学生情绪波动、注意分散,影响课堂气氛。此外,教师教学用品的放置、直观教具的摆放,教师教学时的情感状态的变化都勾勒了一种具体的教学情境,无不对学生产生各种不同效果的影响。
3、表情暗示
课堂上教师的面孔往往是几十双眼睛最关注的目标。他们时时从教师的表情上获得有关信息,以确定自己作出怎样的反应。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表情,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也可以说教师在运用表情调控课堂。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暗示方法,如目光暗示法,姿态暗示法,手势暗示法等等。教师应该综合运用这些暗示方法,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课堂上的幽默
幽默是指一种语言表达和动作行为,能够引发喜悦,带来欢乐,或以愉快的方式使别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课堂教学中,幽默开场,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幽
默纠错,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幽默点拔,可以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幽默批评,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如:一位姓何的老师在一次公开课上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吗?随便猜猜。”(学生猜了几次,均没猜对)“这样吧,我给大家出个字谜,‘可爱的人!’答案就是我的姓。”(一位学生很快讲出是‘何’字)我便接着说:“是,我是一个可爱的人,一位可爱的老师,(生笑)但老师发现同学们更是可爱的学生。可爱的老师和可爱的学生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把这堂课上好,是不是?”学生响亮地回答:“是!”这样,师生关系一下子融洽了,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愉快,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真正把课堂当成精神乐园。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习对象,明确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程序,灵活运用,优化组合各种调控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动态调控,以充分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
第二篇:对教师听课记录的分析与思考
对教师听课记录的分析与思考
我于2006年9月25日,对39位教师(21名徒弟18名师傅另2名师傅未交)开学以来三个星期的听课记录进行了比较细致的阅读和分析,借此机会向老师们做简要汇报。
一、听课情况统计:
师徒听课情况记录表(九月)
篇数 2+12/2 14+2/2 7+5/1 5+8/4 7+6/? 8+5/2 10+1/2 7+6/5 7+2/2 6+6/3 6+6/3 12+1/2 8+3/2 6+3/3 12+6/4 6+6/2 1+9/7
点评
有总评/评议和总评 师徒均有评议总评 师徒均有评议和总评
记录详细点评简要/一课两上评价简单 记录详细仅有一句评议/ 有总评和简单的评议/有评议总评 有简单总评/有简单总评 师徒均有评议总评/一课两上
无目录,4节有简单的总评/有简单总评 无目录无评点/无目录有简单评议、总评 无目录无点评/有简单的评议和总评 师徒均无目录无点评
无目录有个别简单的点评/无评价 无目录、表头有个别点评和总评/无评价 师徒均有评议总评
有3课简单总评/无目录有评议总评 师徒均有简单的评议和总评,一课两上。
备注
A/B A/B A/A A/A A/? A/A A/A A/A☆☆ A/A B/A/? B/A B/B A/B A/B A/A☆☆ A/B A/A☆☆ 7+4/3 8+4/6 9+3/3 6+6/3 师徒均有评议总评/一课两上评议详细。有简要总评/有简单的评议和总评 师徒均有评议总评 有总评/全无
A/A☆☆ A/A A/A☆☆ A/B
二、听课情况分析: 1.值得肯定和发扬的
⑴从统计数据看:普遍听课较多。21名徒弟累计听课254 节,人平均听课达到12.1节。最多的听课18节,最少的也有9节。⑵从听课记录情况看:普遍听课比较认真,记录较详细。
⑶从听课后的个人评议看:85.7%的老师写有或详或简的听课评议。
⑷从涉及的学科和年级看:听课的范围较广、面较宽。不仅是听指导老师的课,也听别的老师的课;不仅听同年级的课,也有跨年级的;甚至有小学听中学的、中学听小学的;不仅听同学科的课,也有跨学科的。尽管各学科各有特征,但毕竟有一定的统一性,受共同的教学规律制约,有相通、相融的共性。倘若跨入多门学科听课,就能从多种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领悟教学的普遍规律,并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获取改进自己所教学科教学的方法。2.需要改进和完善的
⑴有些老师的听课记录存在几无,即:无目录(一篇一篇地数三次)、无听课时间、无听课科目、无听课班级、无课题、无执教者姓名。(不能确定是否听够徒弟的课)关于“几无”现象,我想不算什么问题,只要提醒大家引起注意,养成习惯就好了。
⑵少数教师只是听和记,而不评不议;多数教师即使有评议,也是极其简单或空洞的,几乎没有自己的见解和建议,看不出他与讲课人有没有值得交流和探讨的地方。我想主要原因有三:有的可能是个人的认识和态度问题,有的(比如跨学科的)也可能“ 听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而无从下笔评析,有的可能因为“有言必录” 造成没有时间思考和分析。
三、几点思考: 结合上述分析,我有三点思考要和大家做个交流。1.为什么要听课? 首先解决认识和态度的问题。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讲了一则故事:有个人到了建筑工地,看到人们都在忙碌着搬砖,他上前询问第一个人:这个人没有好气地说:“没看见我在搬砖吗?服苦役呢!”又走了几步,问第二个搬砖的人:“你在干什么?”回答说:“我在砌墙。”接着问第三个同样是搬砖的人:“你在干什么?”得到的回答是:“我在盖一座教堂。”
于丹教授把这三类人分别叫做悲观主义者(认为搬砖是天底下最差劲的事)、职业主义者(虽然无聊,但足以养家糊口)、乐观主义者(觉得自己是何等幸运,可以建筑教堂,参与一项伟大的工程建设)。
我们也不妨扪心自问:为什么要听课? 我很难说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去听课,可能听每节课的目的并不完全一样,但至少不是悲观主义者。我认为自己讲课是实践,听他人讲课也是一种实践。头脑里多装几部他人上课的“电影”,可以增加若干参照坐标,使自己学有方向,及时改进教学。既然听课是教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任务,那我们怎样听课才有效? 2.怎样去听课? ⑴课前充分准备,明确目的。(同学科)
做事的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敌,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盲目进行听课与有所准备去听课的效果大不一样。打算听谁的课,应该事先知道他教什么内容,把课本找来自己也设想一下,粗线条勾勒大体的教学框架,听课时带着“蓝图”进教堂,才能在“他教”与“我教”之间构建对比的态势,有利于在观摩中找异同。如果不准备,匆匆忙忙走进教室,不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意图,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
⑵课中翔实记录,积极推敲。
听课是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听课者多种感官和大脑思维的积极参与。①听看结合,详细记录。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对熟悉的教师、班级,可着重就其课堂上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做跟踪式的动态分析;对一般的研究课,就着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达成度;对于名家的课,宜着重领略其教学风格及其相应的学术思想在课堂的体现。
②集中精力,认真分析。
在鲜活的课堂中,有些细节转瞬即逝,过去的不可能再“回放”。听课者如忽略某些细节,感知就会出现断裂,影响对教学的整体认知与评价。听课者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做到前瞻性与对照性兼顾。前瞻性是指听课者的思维要先与教学进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行多种合理预测,摸索课堂发展的趋向,为分析评价赢得时间,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对照性是指在听课过程中,将实际教学与课前预设的方案及以往经验(听过的优秀课)进行对照,以便寻找课堂中突出的亮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③剖析问题,归纳小结。
对于课堂教学中发现的优缺点,应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给予过程性评价。即指出优点在于体现了课标哪一方面的理念、依据什么教学原理等,同时指出缺点与不足怎样改可能效果更好,依据什么等,并将这些环节点评及时纳入听课记录。
⑶课后思考整理,客观评析。
俗话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要对课堂实况过几遍电影,应进行反复的琢磨。思考的办法有很多,或翻翻听课记录、或与执教者交流切磋,或将几节“互相牵连”的课做比较,或写一篇听课体会,或干脆将他人执教的内容拿到自己班上试试等。
对课堂评价应从两个方面去看: 一看教师的教,主要关注以下四个维度:
①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②调控能力,看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③教学机智,观察教师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是否能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果断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激活课堂教学。④练习设计,看教师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弹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题,达到巩固、拓展、提高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二看学生的学,主要观察学生学习中的四种状态: ①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
②看课堂上是否有多项信息联系与反馈,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交往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怎样。
③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 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能积极主动、是否具有创造性。④看学生是否具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调控学习情绪。3.如何做好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该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使听课者依据听课记录,通过合理想象与弥补,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
听课记录既有别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又与课堂的教学实录有所不同。它应该是对课堂教学一种简要、合理的再现,又是对课堂教学环节、方法、效果的一种记录和思索。
⑴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
在我们的听课记录簿上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包括:听课时间、学校、班级、科目、内容、执教、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二是教学过程右侧的评议(对教学各环节的评议)和最后的总评。
教学过程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三种形式:
①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例:《走一步再走一步》 ②是详录,即以第三人称记录课堂情景,这种做法较易把握教学的重要环节,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例:《紫藤萝瀑布》
③是实录,尽可能地将课堂情况全面记录下来,较“忠实”地反映原貌。这种做法可以让听课者从全局的角度分析课堂的设计和流程,对提高自身的课堂设计能力和整体把握能力有帮助。但这种记录没有经过筛选,也缺乏比较深入细致的思考,更多的是师生的言语记录。
评议,是记录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写教学评议分两种形式:
① 是简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
*教师的讲述照本宣科太死板,缺少趣味性,因而学生们没情绪。说得再多,讲的再细不如动笔一画。一画见效,一画生趣。*读例题读得声音响亮清晰,全都是众口一声的唱书
② 是总评,就是对简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课堂节奏慢、密度小,这样的课很容易把学生上懒,上散漫。
*总体来说,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老师最大限度的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了一片自由发展让思维火花任意点燃的空间。而且可以看出,学生的习惯养成非常好,回答问题积极、思考认真,语言表达规范。因此可以看出老师的确是进步了。
*本节课尽管最大限度的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但这还仅仅是一种形势,实质上一些问题并没有深入学生心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教师偏于记课堂实录或简录,而不做评点。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太大的。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往往比实录更重要。以此记录为档案,长期积累,必有益处。
(2)好的听课记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堂课的内容很丰富,但并非要面面俱到地去关注课堂的每个方面,事实上,我们要非常详细地记录每一细节,是很难办到的。因此,应该有选择地做好记录,着重点应放在体现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方面,避免记成“流水帐”。①记教学的各个环节。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任课教师、不同的课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只有把教学的各个环节用标题式记好,听后才能对一堂课有一个整体感受。
②记执教者情况。执教者对课文重难点、详略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是如何处理的;执教者如何处理课堂上生成的东西以及课堂应变能力;执教者的教学艺术、体态、语言;执教者在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创新方面是如何做的?这些都是值得记录的。例如,教师的导入和过渡语体现了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和构思,经验丰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课的导入以及不同教学活动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力求流畅、自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再如,记录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完成情况的反馈,可以看出教师是否贯彻了有效教学的一些原则。
③记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程度,如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及在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写)方面表现如何。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表现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记录上课开始的时间和各项活动实际占用的时间则有助于了解教学结构和时间分配。
④记对这课的简要分析。在听课的过程中,听课者要善于及时地将课堂教学分析和听课心得简要地记于听课内容之侧,以备后查。听课的目的不是听课之后,照搬照抄,而是在于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接受别人失败的教训,用别人的方法指导自己教学。听课记录不需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只要记录的内容有利于课后的思考。
4、整理听课记录
整理听课记录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理清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思路。整理听课记录的同时也是听课者集会教师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活动安排的过程,听课结束后,作为听课者,虽然说出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思路不成问题,但是重新看一遍课堂记录,对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思路进行再次梳理仍然是必要的,有利于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结构安排作出统筹考虑和评价。二是把重要的细节补充完整。听课时,由于来有及把细节记录下来,只是大概地记
一、两个擦去雾水性的关键词,所以听课结束后要及时整理,时间一长就回忆不起来了,就会损失很多有意义的内容。
尽管各学科各有特征,但毕竟有一定的统一性,受共同的教学规律制约,有相通、相融的共性。倘若跨入多门学科听课,就能从多种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领悟教学的普遍规律,并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获取改进自己所教学科教学的方法。
第三篇:教师听课记录
听课是我们中学教师最经常的活动,也是自我学习提高、促进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每学期除各教研组组织的正常的同事间的相互听课外,还有学校教务处组织的新教师的展示课、过关课,优秀教师的示范课、研讨课等等,提供许多听课学习机会。但是,在不少学校里,许多老师却将听课这种有意义的活动流于形式,把听课当作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敷衍了事,在听课过程中无所事事,精力不集中,甚至出现打瞌睡的现象,尤其是在听非本专业的课时这种现象更加普遍。听课时更是很少做听课记录,即使做听课记录,也仅仅是了了几笔,记下的仅是施教者板书的部分内容,而且听过就算了,很少对听课记录进行回顾整理,更没有进行深入剖析与反思。
听课记录是听课的第一手资料,是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交流的材料和依据,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极其宝贵财富。不仅要做好听课记录,而且课后要再次回顾,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剖析与反思,多一份思考就多一份提高,反之,不愿做听课记录,不愿对听过的课再次作深入思考的教师,即使听N节课,也许只是一节课的N次重复,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和提高。那么如何做听课记录,听课时应记录什么呢?
一、记录施教者亮点即成功之处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在听课时首先要抱着学习取经的态度和目的,哪怕是才从学校毕业刚刚走上讲台的新老师,也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何况一般施教者都精心准备,是其才华和智慧的充分展示,一定会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要及时捕捉并记录下来。比如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一个巧妙的教学设计,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某一问题的独特的处理技巧,一个意外事件巧妙处理,一个巧妙的引入过渡承转,独具匠心的留白,甚至是一句实用的话,一个贴切的词语。例如,有一次作为地理教师的我,听一位数学教师讲授函数单调性的公开课,用“每况愈下”描述减函数的图象,用“蒸蒸日上”来形容增函数的图象,十分贴切形象。听课时就在听课记录上记录下来,促使我在以后的地理教学中,也学习使用精妙的贴切的成语来形象地描述地理事物,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获得较大的反响。’。
二、记录施教者瑕点即不足之处
听课时还要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目光,无论多么资深的教师,准备得多么充分,教学过程中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也一定会有“败笔”之处的,记录下来,回顾、梳理和剖析这些“败笔”之处,吸取教训。作重新思考设计,以便在以后自己教学时得以改进和提高,同时以此为鉴,也可以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少犯或不犯同类错误,减少失误,提高教学水平。
三、记录学生的困惑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会从各自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时他们往往会有一些不同的问题和困惑,把它记录下来,这些可以促进教师寻找和探求新的好的方式、方法加以突破。例如,听一位教师在讲地球的公转,他安排学生读图1.19北纬40~地IX--~----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并计算其昼长。这时学生发现这个地区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昼长之和是24小时,并产生这样的困惑:全球各个地区是否都如此呢?我及时将学生的困惑记录下来,促使我课后进一步思考并寻找好的方法,来讲清这个问题。最后请教数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平面几何知识加以证明,得出肯定结论,这才彻底地讲清这个问题。借助数学知识解决学生的困惑,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能力。
四、记录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发现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会从各自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时他们往往会有独特见解和发现。例如,我在听一位新教师讲授“中国南北气温的差异”,他安排学生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和“我国7月平均气温”两幅图,让他们观察两个月份的最高温和最低温以及相应的地点,使学生得出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的结论。这时学生却发现并提出:为什么7月等温线图里有许多虚线,如在1CC和24℃两条之间加了一条虚线(20℃等温线),而1月等温线图上却没有这种情况?我不仅为之赞叹:真是个好问题啊!把它记录下来,并在以后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就利用这个学生发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发表见解。
有的学生认为,从图中后加的20℃等温线分布状况分析,可以看出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于20%,属于高温季节。所以加上这条等温线可以帮助人们得出我国夏季气温的总体特点。有的学生认为,7月等温线图中的虚线出现在有山脉的地区,说明山区海拔变化大,等温线密集,温度变化大。而1月等温线图上没有虚线,说明冬季气温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变化不如随着纬度的变化明显。这就使学生对“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理解更加透彻。所以,记录并利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独到的见解和发现,是对教学设计疏漏的补充和完善,不仅可以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
五、记录自己昕课中闪现的灵感
在听课过程中,听课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特殊情景或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若不及时去捕捉并记录下来,就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例如,一位教师讲述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的变化时,分析强调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不能说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只能说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讲述了半天,还是有学生不是很清楚。刚巧我看到教室里的学生南北坐向,突然想到以中间一排为赤道,前后第三排为回归线,教师为太阳,进行演示,请不同位置的学生观察并回答其所代表的纬度地区,在一年中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何时达到最大值。在听课时将此想法及时记录下来,在下节课自己施教时就加以运用,发现此演示做法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耗时不多,效果十分显著,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甚至是一句实用的话,一个贴切的词语。例如,有一次作为地理教师的我,听一位数学教师讲授函数单调性的公开课,用“每况愈下”描述减函数的图象,用“蒸蒸日上”来形容增函数的图象,十分贴切形象。听课时就在听课记录上记录下来,促使我在以后的地理教学中,也学习使用精妙的贴切的成语来形象地描述地理事物,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获得较大的反响。
二、记录施教者瑕点即不足之处
听课时还要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目光,无论多么资深的教师,准备得多么充分,教学过程中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也一定会有“败笔”之处的,记录下来,回顾、梳理和剖析这些“败笔”之处,吸取教训。作重新思考设计,以便在以后自己教学时得以改进和提高,同时以此为鉴,也可以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少犯或不犯同类错误,减少失误,提高教学水平。
三、记录学生的困惑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会从各自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时他们往往会有一些不同的问题和困惑,把它记录下来,这些可以促进教师寻找和探求新的好的方式、方法加以突破。例如,听一位教师在讲地球的公转,他安排学生读图1.19北纬40~地IX--~----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并计算其昼长。这时学生发现这个地区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昼长之和是24小时,并产生这样的困惑:全球各个地区是否都如此呢?我及时将学生的困惑记录下来,促使我课后进一步思考并寻找好的方法,来讲清这个问题。最后请教数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平面几何知识加以证明,得出肯定结论,这才彻底地讲清这个问题。借助数学知识解决学生的困惑,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能力。
四、记录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发现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会从各自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时他们往往会有独特见解和发现。例如,我在听一位新教师讲授“中国南北气温的差异”,他安排学生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和“我国7月平均气温”两幅图,让他们观察两个月份的最高温和最低温以及相应的地点,使学生得出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的结论。这时学生却发现并提出:为什么7月等温线图里有许多虚线,如在1CC和24℃两条之间加了一条虚线(20℃等温线),而1月等温线图上却没有这种情况?我不仅为之赞叹:真是个好问题啊!把它记录下来,并在以后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就利用这个学生发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发表见解。
有的学生认为,从图中后加的20℃等温线分布状况分析,可以看出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于20%,属于高温季节。所以加上这条等温线可以帮助人们得出我国夏季气温的总体特点。有的学生认为,7月等温线图中的虚线出现在有山脉的地区,说明山区海拔变化大,等温线密集,温度变化大。而1月等温线图上没有虚线,说明冬季气温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变化不如随着纬度的变化明显。这就使学生对“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理解更加透彻。所以,记录并利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独到的见解和发现,是对教学设计疏漏的补充和完善,不仅可以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
五、记录自己听课中闪现的灵感
在听课过程中,听课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特殊情景或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若不及时去捕捉并记录下来,就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例如,一位教师讲述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的变化时,分析强调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不能说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只能说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讲述了半天,还是有学生不是很清楚。刚巧我看到教室里的学生南北坐向,突然想到以中间一排为赤道,前后第三排为回归线,教师为太阳,进行演示,请不同位置的学生观察并回答其所代表的纬度地区,在一年中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何时达到最大值。在听课时将此想法及时记录下来,在下节课自己施教时就加以运用,发现此演示做法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耗时不多,效果十分显著,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篇:听课记录普查分析
教学常规之听课记录普查分析
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教科室戴直楷
各位老师:
近两周,教科室对全校老师们的听课记录进行了一次调查了解,要说检查,说不上,我们都是同样的人,在座的各位比我们的学历要高,能力要强,收集各位老师的听课记录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向各位讨教学习;二来教科室的职责,例行公事,对照上级要求核对听课情况,若有不对,敬请海涵。
一、本次抽查了解的基本情况
首先对2013年到我校的新老师的听课情况进行了了解,收到的听课记录(包括陆续交来的)达95%,可能还有极少数教师没有上交,请老师自己一定要引起重视;而后对全校教师的听课情况进行了了解,收到的听课记录(包括陆续交来的)达90%,也有少部分教师没交,我们也只能提醒老师们要引起重视。从交来的听课记录来看,具体情况如下:
1、优点:
(1)部分老师的听课记录记述较为详细具体,书写较为工整、规范。
(2)平均都在10节课的听课记录以上,有的已达到20节课之多。
(3)个别老师能自觉主动的向同行听课学习,上进心、自觉性较强。
(4)大部分教师的听课记录上反映的内容较为属实,如听课班级、时间、执教教师、星期几、第几节、课题、导入、新授课、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课堂教具的使用、课间评价、小结、作业布置、教师总结评价(优点、不足、自己的感受)、随同听课教师等,这样的听课或许才有所收获。
2、不足:
(1)绝大部分教师的听课节数都没有达到教委81号文件规定量,在此也只能特别提醒老师们,至少不得低于学校常规考核规定的听课节数。
(2)闭门造车,胡编乱造的现象不少,其实我们都清楚,实际在课堂听的课与找教案自编的听课记录,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仅从书写上就能区别得开。
(3)部分教师的记录,杂乱潦草、简单随意,这样的听课是不一定有收获的。
(4)除了教研活动时间,老师们积极听课的以外,平时除个别老师主动自觉听课以外,很少有老师自觉主动听课。
二、在此再次对老师们提醒相关部门的听课要求
教委2013年81号文件规定: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三年内教龄的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尤其要提醒近年来的新教师,因涉及到转正定级的问题,请每学年务必听满60节课,记录详实、完整规范,并完善相关档案材料。当然教师的听课也是一项教学常规,学校教学常规也应有具体的实施方案,请老师们严格按学校教学常规履行职责,上次教委熊科长也提到听课常规及其要求,请各位老师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对于如何听课,在此做一个简单的提示:
关于如何听课,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的听课知识与技巧,包括评价用语,请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学习,在这里我谨对听课的主要环节及内容做个提示:
1、组织教学:涉及导入新课,课堂秩序,教学过程等。
2、教学目的:涉及有无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结合学生特点,符合大纲和教材要求,过程上是否寓德于教。
3、教学内容:涉及教师驾驭教材能力,讲解准确度,课堂的容量、详略,以及重点、难点处理。
4、教学态度:涉及教师上课的精神状态,衣着,举止等。
5、教学语言:涉及教师语言的运用,是否用普通话,音量等。
6、板书:涉及教师的设计、字迹、知识框架等。
7、教学方法:涉及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重点、难点的处理,引导学生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方法等。
8、教学效果:涉及课堂师生的配合,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等。
9、作业布置:涉及教室布置的作业是否适量,是否与教材紧密相关等。
10、教师的感悟:教师这堂课的收获及建议等。
以上仅属个人浅见,不对之处,望请批评,恳请海涵。
第五篇:教师怎样写听课记录
教师怎样写听课记录
一、什么是听课
听课不单单是用耳朵听,重要的是用“心”去听,即运用多种感官(眼、耳、鼻、手,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去收集课堂信息。
听课追求者追求的是用心灵感受课堂,欣赏课堂、体悟课堂。
听课是听课者凭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如:记录本、调查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听课是教学的常规工作之一。
二、听课技术
听课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听课总是听课者以认真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为前提;以自己原有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参与为基础;以看、听、想、记多种活动协调作用为保证。
(一)心理准备
(1)态度上的准备听课者要以学习者的身份来听课。要做到五心:诚心、虚心、专心、细心、公心。
(2)情绪上的准备坐得住、听得进、看的准、记得清。
(二)进入听课角色
进入学生角色
进入教师角色要避免两种态度:一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冷眼旁观,看不到长处,不理解讲课者的良苦用心;二是低调地同情、理解,对讲课者的某些失当做法,也觉得理所当然,看不到短处。
进入“指导者”的角色一要居高临下,能对课堂教学做出分析和判断;二要细心观察发现课的闪光点;三要提出改进的建议。
听课四个要点、四个关注、四个形体
四个要点:认真听、仔细看、勤记录、多思考、敢交流
四个关注:关注学生(个性水平、个性发展);关注知识(知识的科学性、形成和运用);关注探究(问题、内容、过程与方法);关注思维(水平、形式与特征、方法与过程)
四个形体:点、面、线、体
(三)听课的基本要领
听课应从单一的听教师“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注重观察。
1听什么
一听教师是否讲到点子上,重点是否突出,祥略是否得当;二听课讲得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是否简练、准确,富有感染力。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四听学生回答是否准确、全面、有层次。
(四)看课的基本要领
看什么(看教师,看学生,看师生)
1看教师
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实验操作是否科学、熟练,实验效果是否有效。教具设计是否新颖,有效。教法选择是否得当。指导学生是否得法,问题处理是否巧妙。活动组织十分严谨、调控得当。
2看学生
一看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合作。二看学生活动广度、深度与时间。三看学生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四看学生的思维与发展
五看学生的知识形成与运用(接受式-探究式)
六看学生学习的效果
3看师生
教与学。问答与交流。指导与自主。
四、想课的要领
1想什么
一想教学思想是否先进,二想教学思路是否科学,三想教学目标是否全面,四想教材处理是否合理,五想活动设计是否典型,六想过程安排是否综合,七想教学策略是否得法。
2怎样想
听课过程及时想,?听课之余综合想,联系课标想理念,运用经验想修改,(四)听课记录
1课堂记录的形式
一是简录,简单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录下来;三是记实,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都 记录下来。注意:要根据课型、内容和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记录形式。做到重点突出,言简意赅,适当采用符号和标示,来不急记录时可留下空位,下来补充。
(五)怎样作听课记录
2课堂评点(感言)听课者对本节课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1)内容: 感受、评价、建议、质疑(2)方法: ①间评 ②总评 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3)方式:文字、符号、标记
评课
一 评课的原则与形式
(一)评课的原则:1 实事求是的原则,2 坦率诚恳的原则 肯定优点,找准问题,成绩说够,缺点说透。3 兼顾整体的原则 整体入手,点面结合,由此及彼。
(一)评课的原则
5差异性原则评课时也要因人而已,从教师的教学水平层次给于恰当的评价。
A教师的教学水平层次及评课侧重点:
(1)骨干教师要抓住教学中的独特之处,进行分析概括,并加以提炼升华,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
(2)优秀教师(经验、风格、艺术)应从活动设计、教学过程、指导策略上,多发现,多指导、多总结提高。
(3)一般教师应找准薄弱之处,有重点的加以点拨指导。
(4)困难教师应从教材、教学、教法、指导策略等方面,提出教学中的问题及修改建议。
(一)评课的原则
B目的不同的课及评课要点
(1)观摩课应突出一个“研”字,倡导一个“争”字。评课时要围绕教改主题,肯定成绩,找准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2)评优课应突出一个“严”字,倡导一个“学”字。
(3)检查课应突出一个“实”字,倡导一个“足”字。
二、评价课堂教学的标准
(一)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这样的课算不上好课
1、“中评不中用”的课不是好课。2.“教师唱主角”的课称不上好课。3.“达到教学目标”的课也不一定是好课。
──这样的课才算好课
1.好课应让学生主动参与。2.好课能让学生受益一生。3新课程课堂评价应该关注什么?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
第一,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第二,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效率的课。第三,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第四,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第五,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
我对优质课的分类(定性)
评课的水平
假大空法。就事定性法(是什么)究其原因法(为什么)。提出建议法(怎样做)论证法(问题-论述-新的问题)
评课建议
1简述该教学环节是怎样的;2优点或缺点是什么;3为什么(简述理论依据);4怎样做会更好(建议)。
(三)评课的标准
2构思与设计的过程
3评课评什么
目标(点)。主线[过程](线)。内容方法与过程(面)。教学结构。结果与评价。教师素质。教学特色。
(三)评课的技巧和方法
1评课的技巧
1.先大后小:先评析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再看细节处理。2.先学后教:先分析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后再看教师的课堂教学。3.先过程后结果:先看过程展开的充分性、合理性,再看结果的实效性。4先定性后定量:先定性分析,后定量说明,定性定量相结合。6.先近效后远效:先显性的、现实性的教学效果,后看预见性的、长久发展的远期效果。
评课的技巧
语言描述与绘图说明性结合。个案分析与群案比较相结合。提出问题与理性分析相结合。否定内容与提出建议相结合。图式法
2一节课的评课方法--综合评析法
所谓综合评析法是指评课者对一节课从整体上做出全面、系统、综合性的评价。通常做法是先分析后综合。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3从教学思路上分析。4从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分析。5从教学基本功上分析。6从教学评价上分析。7从教学效果上分析。8从教学特色上分析。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2)从教学内容上分析。看内容是否科学、有趣,是否多样、综合,是否便于操作、易于情景化,是否重点突出,是否有利于学生探究与思考。
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内容欠科学(实验原理、知识层次、知识准确性)。教学内容单
一。教学内容深度不够。教学内容没有重点。(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看教学思路的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策略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等。评教学思路要看:
①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②是否有一定的独特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觉;③是否有层次,脉络清晰;④是否运作效果好。
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学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
看课堂结构安排就是看课的结构是否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密度和效率。
从教学活动时间看课堂结构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5)从教师的基本功上分析
①看教师的表达能力;②看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③看教师课堂调控能力。
(6)从教学评价上分析
①多样性②全面性③激励性
2单项评析法
单项评析法是评课者从自己观察中,体会最深,感触最大中,选择一个角度,或某个侧面进行评课。评课时要避免与别人重复。
3寻找特点法
千方百计寻找执教者的特点进行评析的方法。寻找特点法可以采用单项分析法也可以采取综合评析法。
教学的特点就是执教者成功的教学闪光之处。
4教学诊断法
这种评析方法侧重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诊断的主体可以是学校领导、听课教师、作课者、学生。教学诊断通常要经历“诊--断--治”三个阶段:
诊就是通过对课的分析,找出优点和缺点,分析特点。
断就是对于提出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治就是对症下药,提出改进的意见。追求教育的幸福,我们应该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气来;不做不动脑子的事,做出思想来;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个性来;不做应付检查的事,做出实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