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住宅小区公用通道、绿地的土地权属如何确定[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1:2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案例分析:住宅小区公用通道、绿地的土地权属如何确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案例分析:住宅小区公用通道、绿地的土地权属如何确定》。

第一篇:案例分析:住宅小区公用通道、绿地的土地权属如何确定

案例分析:住宅小区公用通道、绿地的土地权属如何确定

编者按:按照《物权法》和《土地登记办法》等法律和行政规章的规定,土地登记行为成为房地产交易的产权基础。为住宅小区的使用单位或个人颁发土地产权证,保障土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是是土地登记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北京市正在积极开展住宅小区登记发证课题研究,公共用地如何分摊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本期转载的典型案例,对住宅小区公用通道、绿地的土地权属如何确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我市开展住宅小区登记发证工作,研究公共用地如何分摊提供了技术思路。

[案情介绍]

2006年10月,某市甲房地产公司进行东方花园二期房地产开发,施工过程形成塌方,破坏了小区内相邻的8号楼的基础,造成房屋开裂,经市建设部门鉴定属危房。2007年10月,该房地产公司与8号楼住户签订转让拆迁协议,采取货币补偿和东方花园小区内就地安置的方法将所有住户安置到位。同年11月,该房地产公司持转让拆迁协议及其他有关文件,申请办理8号楼土地的转让手续,要求以8号楼与相邻楼房间距的中心线为界,将楼房占用范围内的土地、公用通道用地和部分绿地都转让至其名下。但是,东方花园的其他业主以公用通道、绿地属于小区内全体业主共有为由提出异议。

[处理结果]

市国土局按照土地登记的规定,对该宗地的转让采取分割登记的办法,按房屋投影占地面积办理了8号楼土地的转让手续,8号楼基座占地面积为该房地产公司的独有面积,对房屋间距、绿化和公共通道部分确定属于小区全体业主共同共有。

处理依据主要是《物权法》第73条的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评析]

针对住宅小区内公共通道、绿地的土地归属,存在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公共通道、绿地的土地归属可以根据土地登记分摊原则的规定,根据楼房间距的中心线划分;另一种观点认为: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小区内的公共通道或绿地,如果没有明确规定属于个人的外,都应该属于小区内的全体业主共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73条的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8条的规定:“对于共有财产,部分共有人主张按份共有,部分共有人主张共同共有,如果不能证明财产是按份共有的,应当认定为共同共有。”市国土局将楼房间的公共通道、绿地,确定为小区全体业主共同共有,8号楼基座占地面积为该房地产公司的分摊独用面积,符合现行法律规定。

[法理研究]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传统独宅独户的居住模式被一宅多户模式取代,住户与住宅用地的关系随之发生演变。住宅小区包括住宅楼、公用通道、绿地、会馆、车位、小卖部等设施,这些设施用地与小区业主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各业主对土地享有何种权利,承担何种义务?业主转让自己房屋时,土地权利发生何种变化?只有分析清楚上述问题,土地确权和登记才具有法理基础。

一、业主与住宅小区用地的权利义务关系

全体业主共用住宅小区用地,共同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构成共有法律关系。

业主具有使用小区土地的权利,但是这种使用不能影响到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以公用通道为例,每个业主都可以自由通行,但是不能在通道用地上设置障碍,阻碍其他业主通行。因此,小区范围内的土地由业主共用的性质决定了全体业主对住宅小区用地在法律上形成共有关系。

共有是指某项财产同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全体业主对住宅小区用地的共有关系是指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共有。依据《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或农民集体所有,单位或个人只依法享有土地的使用权。因此,业主对住宅小区用地的共有关系,属于对土地使用权的共有。在这种共有法律关系中,共有权的客体是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而不是土地本身。共有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所有权关系,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共有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民或法人,即由各个民事主体对同一项财产共同拥有所有 权。这是共有关系同其他财产所有权关系的重要区别,而其他财产所有权关系的主体则是单一的公民或法人。2.共有的客体即共有则产在性质上是统一的。在共有关系存续期间,共有人的所有权及于整个共有财产,而不是把共有财产分割为不同的部分由各个共有人分别行使所有权。3.共有的内容即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受到全体共有人利益的制约和影响。例如,依照法律规定,按份共有关系中的按份共有人若出售在共有财产中的份额,不得损害其他共有人的利益;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所出售的份额的权利。

二、区分业主对住宅小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共有形式

全体业主共有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需界定属于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对于共有人来说,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属于不同的法律关系,直接导致对于共有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处分方式之不同。

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在共有财产中所占的份额,分别享有权利和分别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我国《民法通则》第78条对按份共有关系作了明确规定:“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按份共有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1.按份共有人的权利:共有财产归属于全体共有人所有;按份共有人依据其在共有财产中所占的份额,分别享有对共有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按份共有人有权将其在共有财产中的份额加以处分;按份共有人对其他共有人出售其份额有优先购买权。为了使共有财产免受因某一按份共有人出售其份额而可能带来的损害,《民法通则》第78条规定,按份共有人在出售其共有份额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2.按份共有人的义务:按份共有人要按照其在共有财产中所占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承担相应的义务。如果因共有财产在使用中造成对他人损害的,对外应由每个按份共有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对内则由其他按份共有人对已向债权人履行了全部赔偿责任的按份共有人分别承担各自应付的清偿责任。

共同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对某项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权利,共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我国《民法通则》第78条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在共同共有的认定中共同共有人有一些基本的法律要求:1.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2.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构成无权处分行为。但如果第三人是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承担赔偿责任。3.在共同共有关系终止的,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有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应当根据等分原则处理,但要考虑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且应适当照顾共有人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从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的法律特征看,按份共有人有权将其在共有财产中的份额加以处分,而共同共有人则无权擅自处分共有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8条规定:“对于共有财产,部分共有入主张按份共有,部分共有人主张共同共有,如果不能证明财产是按份共有的,应当认定为共同共有。”当部分共有人对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有争议,而主张按份共有的共有人又无法举证的,确定为共同共有。业主自行处分住宅小区用地的哪一部分不会影响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处分哪一部分可能会对其他业主合法权益造成影响,是界定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的依据。因此,住宅小区内归全体业主共同使用的土地,如公用通道、绿地等,不能由某个共有人任意处分,应当确定为全体业主共同共有;住宅楼基座、固定停车位等可以归业主独占使用的,可以确定为业主按份共有。

按份共有的共有份额如何确定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0条规定:“在共同共有关系终止时,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有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应当根据等分原则处理,并且考虑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适当照顾共有人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等情况。但分割夫妻共有财产,应当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因此,确定按份共有的份额,共有人有协议的,按照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则按照等分原则和贡献大小确定份额。对于住宅小区用地而言,如何具体适用等分原则和贡献大小划分共有份额,较为复杂需要专门探讨。

三、住宅小区用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按份共有部分的份额划定

根据《物权法》第70条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物权法》规定了车位、经营性用房等属于专有还是共有的性质认定,但对于已经确定属于共有的如何实施登记,是实践中具体操作的问题,没有详细规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有关规定明确了住宅小区建筑物专有和共有划定的一般方法,虽然没有直接规定建筑所占的土地的归属,但是可以根据建筑的归属关系予以推定。从物权登记的角度看,不论是房地合一登记的情形,还是分开登记的情形,都必须确保业主的建筑物所有权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地分开登记的,将房屋所有权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别登记;房地合一登记的,将建筑和土地的权利内容一并明确。

可见,两种登记模式事实上都存在国有建设用地分摊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住宅小区中一套既定的房屋而言,其价格主要决定于建筑面积,基本不受共有分摊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影响,因此,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份额的划定应视为权利的保障,起到防止权利被他人滥用的作用,而不代表可兑现的经济利益。实践中,应按照节约行政成本,有效防止权利滥用,并促进物尽其用的原则,实施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按份共有的划定。

按照等分原则和贡献大小来划分共有份额,学者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根据各业主对房屋的投资比例确定,另一种是根据各业主占有的建筑面积比例确定。前者不具有稳定性和一般性,不同时期购买的房产价格往往差异很大,在一部分房屋还没有卖出的情况下,则无法计算卖出部分业主的分摊份额,即便用一种估计数来预先分摊份额,一旦剩余房产以不同价格卖出,则需要重新进行土地分摊计算。而第二种分摊方法则具有可行性,楼房一旦建成,建筑面积基本确定,每个业主分摊的土地面积也就确定不变.而且同一时期而言,相同建筑面积的房产价值基本一致。因此,按照建筑面积分摊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份额,相对而言,具有科学性。按份共有的份额的计算方法为:单个业主房产建筑面积除以全体业主房产建筑面积,乘以按份共有建筑的占地面积。按份共有建筑以外的土地或建筑,除属于个人的以外,由全体业主共同共有。

综上,房地产公司与原8号楼业主双方签订拆迁转让协议,是8号楼房地产权利转移的原因,该房地产公司采取货币补偿和东方花园小区内就地安置的方法将所有住户安置到位,这个协议得到履行。可见,该房地产公司转让取得了8号楼房地产相应权利。该房地产公司办理转让登记,则是房地产物权的正式生效。在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时,该房地产公司提出“以8号楼与相邻楼房间距的中心线为界,将楼房占用范围内的土地、公用通道用地和部分绿地都转让至其名下”,涉及到如何确定该房地产公司的按份共有份额和共同共有范围的问题,东方花园其他业主提出“公用通道、绿地”应当共同共有的异议,该房地产公司无法举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8条规定,应当确定“公用通道、绿地”属于全体业主共同共有。因此,市国土局认定,8号楼基座占地面积为该房地产公司的分摊独用面积,楼房间的公共通道、绿地,确定属于小区全体业主共同共有,是正确的。

四、本案启示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利用土地的水平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提升土地权属管理的能力,处理好“一宅多户”居住模式下的业主土地权利义务关系,这对于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定纷止争有重要作用。因此,建议通过立法设立合理的住宅小区用地登记办法和细化住宅小区内的权利区分办法。如在城市住宅小区土地登记中,业主(可能含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土地权利可确定为共有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共有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两部分,业主之间有协议的,按照协议进行土地分摊登记;业主没有达成协议的,分摊方法如下:分摊面积,为按照建筑面积所分摊的楼基座面积。其余面积一律设定为共同共有。土地权属证书只记载分摊面积,共同共有情况在备注中说明——宗地其余面积为全体业主共同共有。

第二篇:集体土地权属争议案例分析

集体土地权属争议案例分析

【案情】 洋景村、石湖村和富新村是博罗县柏塘镇下属的三个行政村,地理位置相邻接壤。1957-1958年间,在当时大搞兴修水利、增产增收的形势下,石湖村与洋景村协商,并取得了该村的同意,使用了洋景村辖区内的两块土地,面积分别为24.7亩、13.4亩,修筑了两个山塘,面积大的山地叫“直径”山塘。1957年冬建,1958年建成使用。面积小的叫“山猪斗”山塘,1957年冬建成使用。由于两个山塘建成后,计划主要是灌溉石湖村的土地,因而在筑两个山塘时,所需劳动力主要是由石湖村负责,洋景村主要提供所需土地。富新村是1958年新丰江水库移民,移居柏塘时属石湖辖内的几个生产队(1978年从石湖村分出),因迁来时忙于建设家园,故当时地方政府未予分配修筑山塘的任务。但富新村属下有80%土地的用水依赖于“直径”山塘。山塘建成后,三个村的村民一直和睦相处,共同灌溉使用。因山塘所在位置靠近洋景村,石湖村在筑两个山瑭时曾口头表态过,由洋景村负责山塘的管理,并在保证灌溉用水的前提下,同意洋景村放养鲜鱼,所得收益亦归洋景村。1986年三个行政村的上级政府柏塘区公所,为了加强对山塘的管理,以养鱼与蓄水灌溉的矛盾难于解决为由,作出了„直径’、‘山猪斗’两个山塘养鱼、灌溉和其他管理权,从1986年4月15日起归石湖村所有”的决议。1998年间,因两山塘的水面养殖发包权问题引起争议,柏塘镇政府于1998年3月10日和3月13日,作出处理意见,均维持1986年柏塘区公所的决议。洋景村不服,用书面向省政府、博罗县政府投诉,提出要求撤销柏塘区公所1986年4月14日的决议,恢复其对两个山塘的管理权。与此同时,富新村亦向县政府提出,应得到“直径”山塘的使用权,确保农业灌溉。

【处理】 直径、山猪斗两个山塘建于1957年,根据1956年6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第二条规定,社员所有的土地作为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故建山塘时其土地已收为洋景高级社集体,不属于当时的自然村集体。两个山塘建成后,灌溉受益一直是洋景、石湖、富新辖下的村民小组水田。1962年“四固定”时,两个山塘有否确权哪个生产队或生产大队,各方均无法提供充分依据加于认定。两个山塘的修建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农田灌溉。三个行政村的村民已共同连续使用了两个山塘几十年。根据1995年3月11日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的《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之规定.撤销柏塘区公所1986年作出的两个山塘的所有权、使用权只归石湖村的决议。重申明确“直径”山塘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为洋景、石湖、富新三个村共同所有;“山猪斗”山塘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为洋景、石湖两村共同所有。博罗县政府作出上述裁决后,石湖村不服,先后向惠州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和博罗县人民法院起诉,市人民政府及博罗县人民法院均维持博罗县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

【评析】 本案是一起因土地权属引起的争议案件,涉及到三个行政村,时间长达15年,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处理这类土地权属案件时,应本着尊重历史、承认现实、合理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照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解决。由于历史原因,建国后,我国的土地权属经历了土地改革、互助组、合作化、人民公社等演变过程,在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过程中,加上人们的土地权属意识淡薄,土地权属出现了混乱。所以,中共中央1962年9月颁布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简称《六十条》),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这是《六十条》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国家在土地管理方面的一次政策性确权。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就是指生产队当时实际占有、支配、使用,管理收益的土地,固定给生产队所有,长期不变。柏塘镇镇政府在处理该案时没有充分考虑尊重历史,承认现实,合理台法的原则,导致纠纷不断升级。在处理该案问题时,还应从有利满足农田灌溉(即当时修筑山塘主要目的)等角度出发。这样处理既尊重了历史,又照顾了现实,做到了合情合理。

土地权属争议案件调查处理 业务办理指南

一、业务事项名称

土地权属争议案件调查处理

二、主办科室

地籍科、各乡(镇)国土资源所

三、办理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17号令)。

四、办理种类

1、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2、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乡级人民政府受理和处理。

五、办理时限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或乡级人民政府收到当事人申请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书面申请书后,在7个工作日内提出是否受理的意见:受理的,在决定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在受理之日起6个月内(因情况复杂需延长由主要负责人批准)提出调查处理意见,并在5个工作日内报同级人民政府下达处理决定;不受理的,及时拟定不予受理建议书,报同级人民政府做出不予受理决定。

六、办理程序

申请——审查——受理——调查——调解——处理——审批——送达——立卷归档。

关于印发处理土地权属争议案件文书格式的通知

关于印发处理土地权属争议案件文书格式的通知 国家土地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

为了贯彻实施《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规范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现将统一制定的处理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的文书格式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一: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申请书及受理表

编号:

-------------------------------------- | 申 |名称(姓名)| |地址及邮编| |

| 请 |------|-------|-----|-----------| | 人 |法定代表人 | | 职 务 | |

|---|------|-------|-----|-----------| |对 当|名称(姓名)| |地址及邮编| |

| 事|------|-------|-----|-----------| |方 人|法定代表人 | | 职 务 | |

|---|--------------------------------| |案 来| 申请 |申请日期| |

| |----|---------------------------| |件 源| 交办 |交办单位及日期| |

|---|--------------------------------| |请 事| | | | | |求 项| |

|---|--------------------------------| | | | | 事 | | | | | | | | | 实 | | | | | | | | | 及 | | | | | | | |

| 理 |附:证据材料 份 | | | |

| | 申请人(签字或盖章)| | 由 | | | | 年 月 日 |

|---|--------------------------------| |土 门| | |地 受| | |管 理|(章)| |理 意| |

|部 见| 年 月 日 |

|---|--------------------------------| | 备 | | | | | | | | | | | | 注 | |

--------------------------------------

附件二:土地权属争议案件受理通知书

____土受字〔 〕第 号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一案,我局 已受理,特此通知。(土地管理局章)年 月 日

附件三: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不予受理通知书

____土退字〔 〕第 号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案,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予受理,特此通知。现退回证据材料 件。(土地管理局章)年 月 日

附件四:询问笔录

(首 页)共 页

询问时间:_______________

询问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 被询问人(姓名、年龄、单位、职务、住址、邮政编 码、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询问人:________记录人:________ 询问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笔录交本人阅读或向其宣读,并在每页笔录上由被询 问人签名。

附件五:土地权属争议案件调解书

(首 页)___土调字〔 〕第 号

-------------------------------------- | 申 |名称(姓名)| |地址及邮编| | | 请 | | | | |

| 人 |------|-------|-----|-----------| | |法定代表人 | | 职 务 | |

|---|------|-------|-----|-----------| |对 当|名称(姓名)| |地址及邮编| | | 事| | | | |

|方 人|------|-------|-----|-----------| | |法定代表人 | | 职 务 | |

-------------------------------------- 因__________一案,申请人与对方当事人就 土地权属问题主要争议事实及调解协议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签字或盖章)对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承办人(签字)(土地管理局章)年 月 日

附件六:土地权属争议案件行政决定审批表

____行审字〔 〕第 号

-------------------------------------- | 申 |名称(姓名)| |地址及邮编| | | 请 | | | | | | 人 |------|-------|-----|-----------| | |法定代表人 | | 职 务 | |

|---|------|-------|-----|-----------| |对 当|名称(姓名)| |地址及邮编| | | 事| | | | |

|方 人|------|-------|-----|-----------| | |法定代表人 | | 职 务 | |

|------------------------------------| |争议事由| |

|------------------------------------| |承办意见及依据: | | | | | | | | | | |

| 承办人(签字)土地管理局主管(签字)| | |

|(土地管理局章)| | |

| 年 月 日 |

|------------------------------------| |决定意见: | | | | | | |

|(人民政府章)| | |

| 年 月 日 |

--------------------------------------

附件七:签收土地权属争议案件行政决定书回证

____行决字〔 〕第 号

-------------------------------------- |签 收 人| | 签收日期 | |

-------------------------------------- „„„„„„„„„„„„„„„„„„„„„„„„„„„„„„„„„„„„„„ 土地权属争议案件行政决定书 ____行决字〔 〕第 号

-------------------------------------- | 申 |名称(姓名)| |地址及邮编| | | 请 | | | | |

| 人 |------|-------|-----|-----------| | |法定代表人 | | 职 务 | |

|---|------|-------|-----|-----------| |对 当|名称(姓名)| |地址及邮编| | | 事| | | | |

|方 人|------|-------|-----|-----------| | |法定代表人 | | 职 务 | |

|------------------------------------| |争议事由| |

|------------------------------------| | 经查 | | | | | | | | | | |

| 根据 的规定,现决定 | | | | | | | | |

| 如不服本决定,可在接到本决定之日起 日内 | |向 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政府章)| | |

| 年 月 日 |

--------------------------------------

附件八:土地权属争议案件授权委托书

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甲方)因与_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权属争 议一案,委托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乙方)代理。甲方委托乙方的代理事项和权限: 委托人(签字或盖章)年 月 日

1996年2月9日

第三篇:《确定起跑线》案例分析

《确定起跑线》案例分析

2015年11月27日在我校第十届教科研月展示活动中听了张慧老师《确定起跑线》一课。本节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独辟探讨蹊径,放手让学生探究,在过程中感知新知,体验情感,并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一、观察跑道。探究问题

(一)了解跑道结构:出示完整跑道图(共四道,跑道最内圈为400米)1.观察跑道由哪几部分组成? 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的和?(板书:跑道一圈长度=圆周长+2个直道长度)评析:把生活中的跑道缩小放在屏幕上,既直观又形象,也便于学生观察。并且直道和弯道用不同的颜色更好的引导学生发现跑道中的秘密:左右两个弯道合起来其实是个圆。

(二)简化研究问颞.

1.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长度?一条直道吗? 2.讨论:四个人沿跑道跑一圈,各跑道之间的差距会在跑道的哪一部分呢? 3.小结:既然与直道无关,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观察,暂时将直道拿走看看差距在那里,好吗?(课件: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两个弯道。)评析: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相邻跑道的差距没有在直道部分,有学生想到会在弯道部分。在这里教师做了一个大胆的创新;既然与直道无关。就把直道拿走,屏幕上只留下了左右两个弯道。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

(三)寻求解决方法:

1.左右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是一个什么? 2.讨论:你怎样找出相邻弯道的差距?相邻弯道差距其实就是谁的长度之差? 3.交流小结: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算出相邻两圆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

评析:在这里学生发现左右的半圆是一个圆,课件将左右的弯道合成一个圆,鼓励学生大胆设想,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激发自己的灵感,让每一个学生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呵护他们的创新思维,从而找出问题的结果:弯道之差其实就是圆的周长之差。

(四)动手解决问题(使用计算器): 1.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直径)2.课件出示:第一道的直径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3.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4.汇报结论:相邻起跑线相差都是2.5米,也就是道宽×2×∏。说明起跑线的确定与道宽最有关系。

5.计算相邻起跑线相差的具体长度 2.5×3.14=7.85米。

师:同学们通过努力找到了起跑线的秘密,比赛应该把起跑线依次提前7.85米才公平。

评析: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填写表格,找出确定起跑线的规律:即400米起跑线差距是2.5∏,为了便于学生发现规律及后面的计算,均用代数式来表示,减轻了学生的计算负担,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仅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获得了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本节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独辟探讨蹊径,放手让学生探究,在过程中感知新知,体验情感,并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本课具有以下特点: 1.在活动中学习。

本节课是以活动贯穿整节课,教师力求在各种活动中帮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获。并得到充分的发展。在研究跑道时让学生观察发现与直道无关,课件演示把直道拿走,只留下了左右两个弯道,再将左右的弯道合成一个圆,从而找出问题的结果:弯道之差其实就是圆的周长之差。这样的设计层次清楚、鲜明,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2.在探索中发现。

本节课中,教师密切关注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点,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每一问题提出,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思考问题的过程,再听取别人的意见,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并在这种思维的碰撞中达到升华。通过填写表格,找出确定起跑线的规律:即400米起跑线差距是2.5∏,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数学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逐渐掌握了探索的技巧和方法,真正体现数学的思想和智慧。

3.在延伸中升华。

当学生知道每相邻两起跑线相差2∏之后,教师设计的练习题调整了道宽,起跑践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入手,然后再解决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这一问题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的情绪特别高涨,充分参与其中,自然并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这种活跃的气氛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感受当面对一些现实问题时,如何去分析,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要应用于生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确定起跑线》案例分析

昌吉市第三小学

付 琳 2015年11月

第四篇:《确定位置(一)》教学案例分析

《确定位置

(一)》教学案例分析

漳浦县万安学校

黄学信

〖教学过程〗

从学生的身边发现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今天就来讨论一下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

(教师出示课题———确定位置(一)。)

师:谁能说一说你自己的座位呢?

生:我是 示

第五篇:“教材分析、重难点确定、教与学法选择”案例解读

一、案例呈现

(一)授课对象:小学六年级50人

(二)教授内容: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第一次课,下同)

(三)教材分析

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是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双人跳绳“由两人摇绳,一人跳”基础上开展的,是双人花样跳的基础技术,在此技术上发展有“车轮转身跳”“车轮换位跳”以及系列组合跳;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动作不复杂,但是示范较困难,无论是师生合作示范,还是生生合作示范均不易到位,因此尽量采用视频辅助示范,通过观察――模仿――练习达到掌握双人转身跳;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能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促进上下肢协调性,提高学生在合作练习中与同伴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1.两人异侧手胸前交叉摇绳;2.摇绳注意同伴的节奏。

教学难点:两人协调一致,注意同伴的跳绳节奏。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观察法。观察视频慢镜头示范的双人交叉摇绳动作、转体动作,为模仿学习做准备。

2.讨论法。练习中,安排学生讨论交流交叉摇绳、转体的心得,学习的经验,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提高学生间的交流能力。

3.练习法。学生两人合作模仿视频里慢动作双人练习,结合教师的讲解,与自己的动作进行比较,达成摇绳、转身默契。教师巡回辅导摇绳与转身要领。

二、案例分析

(一)从教材分析角度来看,主要的特点与建议

1.该教案注重了“双人转身跳”的前后联系,进行了知识迁移的具体分析。适用范围:“高年级”“两人摇绳,一人跳”是学习的基础,“车轮转身跳”等是该知识的发展。

2.该教案根据“跳绳”“双人跳绳”教材特点和“课程目标”,提出了该内容可承担的教学目标,腿部力量是下肢运动的共性,促进协调性是“跳绳”运动突出的特性,同伴沟通、交流能力又是“双人花样跳绳”可承担的目标。

3.该教案分析学习知识的可能性,对教学困境做了初步估计,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4.建议在教材分析时要交待知识前后的联系;厘清各类课堂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从教学重难点角度来看,主要的特点与建议

1.该教案教学重难点把握情况较好。第一个教学重点确定“异侧手胸前交叉摇绳”,这是转身跳绳的技术动作,不仅是新内容,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动作,这个动作如果没有学习好,学生跳绳时就无法做到在摇绳的同时顺利转身;第二个教学重点确定“摇绳注意同伴的节奏”,既是课程目标要求同伴合作,同时也是双人跳绳技术要领。难点确定为“注意同伴的节奏”,这种技术难点与技术重点有呼应关系,更是在练习中的生成结果。

2.建议在确定教学重难点时,要明确重点与难点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是技术或技能固有的核心部分,存在各种技术、技能自身结构中,表现形式是技术或技能质量,教学重点的选择主要考虑技能、技术本身。教学难点是学习技术、技能时生成的,依存于各种技术动作、技能形成规律,表现形式是学习者克服某种因素对学习内容、所达目标的负面影响,教学难点的选择主要考虑影响学习重点内容的各种因素。

(三)从教学方法角度来看,主要的特点与建议

1.该教案的教学方法使用指向明确,目的性强,选择意图明显。

2.该教案通过“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把教法与学法紧密融合。

3.建议在选择教法时,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方法与目标的关系:复杂的课堂决定了教与学方法的相对独立性,学是主要的,教是为了更好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为了顺利完成教学预期目标。

下载案例分析:住宅小区公用通道、绿地的土地权属如何确定[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案例分析:住宅小区公用通道、绿地的土地权属如何确定[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