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重点汇总
马克思重点汇总 绪论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涵义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1):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2):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革命性)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
(1):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2):我们的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永恒发展
(1):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是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而存在,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 联系具有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直接与间接,内部与外部等的联系)
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去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事物的永恒发展(事物的相互作用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
1: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4三大定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1)对立统一定律(实质与核心)
1: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是贯穿质量互变定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3:提供了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反=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基本属性:对立和统一(斗争和同一)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1: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在于一个统一体中 2: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对抗性和非对抗性)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它是事物发展的内容之一,它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它规定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
1:在事物量变的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的不平衡 2:在事物质变的过程中,矛盾斗争性的作用更加明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级其相互关系
普遍性:矛盾灿在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特殊性:不同事物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矛盾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关系: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另外矛盾的特殊性又贯穿于普遍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
(2)质量互变定律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不显著变化 1: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2: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方式上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二者相互渗透
(3)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实质为扬弃,揭示了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1对一切事物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2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对待前进与曲折
3要具体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合理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二章
1实践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3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4正确认识指导实践取得成功,反之失败。2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相对性
(1)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2)绝对性:无条件性,无限制性
1: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
2: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3)相对性:有条件性,有限性
1: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2;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
相对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具有相对的真理之中,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 真理的绝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第三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三方面:地理环境:你与自然,人口因素:你与他人,生产方式:你与自己的行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就是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的作用
1;生产方式是人类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 2: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 3: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和过程,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后者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产生与存在要以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等为物质基础 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来源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组织,制度和设施 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思想,宗教等 政治上层建筑: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
国家政权: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其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国家职能:对外:国防,外交。对内:政治统治,社会管理 国体: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性质)政体:是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 二者辩证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化发展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体现在服务的方向,方式,效果上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基本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客观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是生产力状况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并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的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
3: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1)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的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辩护和发展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中的大多数(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的制约条件
(1)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政治条件:主要是指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3)精神条件:主要是指各种社会传统等 6党的群众观点和路线 观点
(1)坚信人们群众自己解放自己(2)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3)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4)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7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社会历史的发展示无数个人合力的结果(有阻碍也有推动)历史人物也有其独特的作用 第四章
1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经济形式,为了交换而产生是商品交换的基本特征 产生条件:(1):社会分工的出现(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既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是价值的载体,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因素,社会属性)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不可兼得
(2)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3)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的辩证关系:二重性决定二因素 具体劳动对应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对应价值 3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1)价值量:商品的价值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价值的规定的回答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价值的量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和怎样决定的
(2)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4劳动力成为商品
(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2)基本条件: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劳动者除自身劳动所有权外须一无所有
(3)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4)劳动力价值的特殊性:不仅自身具有价值,并且还能创造价值 5剩余价值方面
(1)剩余价值: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一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物质形态,创造初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二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值的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价值的形成过程,所以,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3)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值
(4)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是原有价值增值产生剩余价值的那部分资本
(5)可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划分的意义: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
(6)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的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7)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来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
(8)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5资本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购买,生产,售卖)(2)资本周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3)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资本家周转的时间,生产资本家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第五章
1金融资本: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2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火垄断资本家集团,他们支配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
3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4垄断产生的原因
(1)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2)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3)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5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的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保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第二篇:马克思重点
概念把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科学发展观
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人民民主专政
民族区域自治
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独立自主
正确认识:
毛泽东思想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也完全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形态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发展是我党执政共同的第一要务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许多国有中小企业不断被私营企业并购不会影响公有制的主题地位
理论记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经理的四个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纲领
三大改造完成的伟大历史意义
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关系
实行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基层民主政治的性质内容和实现形式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总体上的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十六大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途径
第三篇:马克思考试重点
1.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法国里昂 宪章运动 西里西亚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5.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6.列宁对物质概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深刻的理论意义。
7.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8.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0.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1.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12.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主题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的环节,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
1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4.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15.价值及其特性。
1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7.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1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9.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2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作用。
22.群众观点具体内容。
23.货币的基本职能。
24.价值规律的作用。
2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6.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必须从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入手。
27.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
28.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30.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31.资本主义制度空前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是以往任何社会都不可比拟的。
32.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33.19世纪上半叶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蒙、傅立叶、欧文。
34.马克思主义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形式同事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35.马恩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
36.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段。
37.根据社会主义各国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特征的概括。
38.社会主义民主高于资本主义民主,它不但是形式上的民主也是实质上的民主。
39.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40.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总结
1、(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答:(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如何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答: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三个直接理论来源是同一时代的产物,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着综合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仅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而且也与英国古典经济学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密不可分。同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及来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方法论的启发,而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改造,则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规定了目标和方向。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不仅源于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得学说,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是同他们批判的改造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分不开的。
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者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 6.简述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内容。
答: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食物内部矛盾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二、否定式事物联系的环节。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试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答: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意识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三、一是对于认得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四、意识能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论中最为核心和重要的一个考点,即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我们用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掌握。
认识运动经历了两次飞跃,由实践到认识也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回到实践也即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认识活动经过两次飞跃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运动过程。
一、认识的第一阶段: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首先要搞清楚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这个比较好理解。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它的突出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它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因而具体局限性。
理性认识: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对事物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3.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的基本条件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具备一些条件:
(1)勇物实践、深入调查,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是基础。
(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将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认识的第二阶段: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认识的目的并不是认识本身,而是要回到实践去,改造世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需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3)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方法是理论的具体化。
2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6简述真理的属性?
答:真理具有多种属性,其中最重要的是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⑴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
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时客观的。⑵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其辨证关系?
答:⑴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⑵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①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市售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真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⑶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③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 20.: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2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29.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社会中的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会导致代表或拥护不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的阶级之间的矛盾的尖锐化,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在一定社会形态的发展中,社会基本矛盾通常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的解决,都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无论是阶级斗争、社会革命,还是社会改革,根源都是社会基本矛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注意保持安定团结,防止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又要对阶级斗争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防止和纠正阶级斗争熄灭论。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阶级斗争问题。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用新体制代替旧体制并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不断破除了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旧观念和旧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0.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为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旧的社会体制的变革。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革新举措。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
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用新体制代替旧体制并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不断破除了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旧观念和旧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或手段,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5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 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答:⑴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⑵表现: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符合社会需要,全部销售不出去,他的劳动不被社会承认,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如果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只能部分销售出去,或者他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私人劳动就只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劳动,其余的部分则得不到社会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7什么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答: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具有重要特点。普通商品在消费或使用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消费或使用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就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他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这对于剩余价值的产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9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答:⑴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⑵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⑶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
19: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39、(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
答:
一、积极影响:(1)经济全球化加速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强经济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发展中国家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3)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4)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筆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利益。
二、消极后果:(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2)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抖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4)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44:经济全球化
⑴ 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⑵ 后果: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 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46: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68.试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①从生产力方面看。在产业结构上,出现了转向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科技化的趋势。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在生产力要素的变化上,就劳动者来说,脑力劳动比例攀升,素质显著提高。就劳动工具来说,由传统机器生产的动力机、传动机、工作机组成的“三机系统”,发展为增加了电脑控制机的“四机系统”,生产工具的智能化趋势日渐加强。就劳动对象来说,人工合成材料的问世,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信息资源的这一非物质资源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对象的物质范围。此外,作为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管理,由于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等的运用,而获得了新的手段和工具②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同时私人企业股权分散化,并出现了工人持股的现象。在劳资关系上,采取包括建立所谓劳资共决制度,发挥工会在维护工人就业、工作条件改善和进行工资谈判等方面的作用,允许工人代表参加企业管理等多种形式,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在分配关系上,许多发达国家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如实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③从上层建筑方面看。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与外延有新的拓展;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此外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还有两点变化:对国家权力机构的监督和制约的内外因素大大加强;国家权力的重心由议会向政府转移。
第五篇:大学马克思考试重点
选择题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理论体系。马克思的产生与发展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判与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表人物:黑格尔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亚当斯密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昂利·傅利叶、罗伯特·欧文 4.19世纪40-60年代 马5.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6.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形成了。(大部分都是可知论;无论唯物还是唯心都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观点。例如:“人是环境的产物”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不可知论的唯心主义)。
7.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9.唯物辩证法体系包括:、质量互变规律。10.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1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2.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13.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直觉、表象。
理性认识。
14.真理的绝对性是无限性;相对性与之相反。15.主要是指: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意识包括: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16.生产力包括:劳动对象(工具)、劳动资料、劳动者(活跃因素)17.是 18.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心 19.国家是一种具有20.社会形态包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2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2.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23.资本原始积累包括: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这两个过程。资本原始积累两个途径: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段掠夺货币财富。
两个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五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26.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27.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无休止的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可28.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9.产业资本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30.资本主义的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31.资历的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32.常见的垄断组织:卡特尔、33.金融资本包括: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
34.国家垄断资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35.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国际性协调组织:WTO、36.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标志:1842年2月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发展生产力37.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会主义民主。
工人阶级执政为之奋斗社会主义民主。
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有:1.解放生产力2.建立公有制3.各尽所能、按劳分配4.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5.发展社会主义文化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有哪些: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简答: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58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基本途径。
4.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P77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他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客观认识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
2.从实践的特点看,时间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P126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最稳定的主体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形式。P188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机构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货。
4.宏观调节和微观控制。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
论述: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P148
1.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2.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实现的。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较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P45
1.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2.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的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简答: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结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P202
1.原因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质: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P100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也称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论述:
马克思的物质观及理论的意义。(1)马克思主义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以下每要点1分)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以及如何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P151
1.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了21世纪,对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因此,应当在理论上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利于推动第三产业更快的发展。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所以,应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摆到重要的位置。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