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兄弟学校考察报告

时间:2019-05-15 11:5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赴兄弟学校考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赴兄弟学校考察报告》。

第一篇:赴兄弟学校考察报告

参观、学习感悟

为了促进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沙溪乡中心学校组织全乡中小学校长和中心学校干部,分成三个小组,对各校进行期末考核和赏析。我所到的学校为黄泥塘小学、建设小学、石门小学。通过对兄弟学校一天的考核与赏析,我对“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把学校办好办强,使教育更让人民满意?”这一问题有了新的思考,现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

我每到一所学校,都会听到该校师生对领导班子的肯定和赞赏。他们坚强、团结、勤政、务实,对教育事业忠诚、信念坚定。但也存在观念不新、知识不广、管理方法不优和软、散、懒的现象。

二、常规立校,树立优良校风。

常规是立校之本,是学校的“法”。无常规规则不可能树立优良校风。切实做到真抓实管、严抓细管、敢抓善管,把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全部纳入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形成民主、科学、严密的管理机制。同时,要注重榜样的作用,拓宽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的思路、渠道和方式。我所到三所学校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没有详实的管人管事制度,即使有,也是一纸空谈,操作性不强。

三、进一步树立人文关怀的师生观,关注每一位师生。在考察、学习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也最难能可贵的是老师们充满教育关怀的学生观和敬业精神。他们从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去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

三所学校对营养改善计划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不知道营养改善计划的意义,甚至,连学校如何操作的都不知道。

2、提高认识,培养一支吃苦耐劳、业务熟悉、思想素质过硬的后勤管理队伍。

3、注重过程管理,规范操作程序,确保营养改善工作的合理、合法化。

4、深入研究,确保营养餐的营养价值,切实为学生服务,做提高人口素质工程的排头兵。

考核与赏析已经结束,但我们的学习才开始,做为校长的我,要清楚自己的角色以及肩负的责任,把自己的学校带向特色发展之路,带向成功之路,把学校办成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学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未来的高度,站在现实的角度,不断地为学校寻找新的起点,我们有决心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为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去努力实践!

第二篇:赴兄弟院校学习考察报告

关于赴绵阳、广元等院校学习考察的报告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校企合作、科研以及新校区建设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11月10日—12日,学院党委书记代华龙带领党政办、计财处、科技产业处、国资处、信息系和人文系等相关部门和教学系部负责人赴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为期三天的学习考察。在此次学习考察期间,考察组合理安排考察日程,认真走访、全面了解,与兄弟院校开展了集体交流和对口交流,实地参观了兄弟院校的实验实训场所、新校区建设、学生宿舍等。通过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提高了认识,并与兄弟院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今后加强校际联系、合作奠定了基础。

一、基本概况

(一)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二)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三)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二、经验做法

(一)把握关键点,争取领导支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强有力的支持是学院发展关键。三所院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区建设推进和政策资金倾斜方面均得益于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鼎立支持。其中,绵阳市政府为

支持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建设,除了利用土地臵换和抓住“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良好机遇为学院筹集建设资金外,还将刚建好的绵阳市水电校250多亩新校区无偿划拨给学院;为了帮助川北幼师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广元市人民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励该校引进的硕士研究生和资助在职教师的学历提升;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广元市政府将市人社局创业孵化园直接建设在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并对每一个创业孵化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找准切入点,明确发展主题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也就决定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这次考察的三所高职院校都紧紧围绕这一发展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探索实验。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省内外市、县级校外实习医院60多所,属于自己直接管辖范围内的医院就有三所,其中还有一所三甲医院。附属医院的医生同时也是学校的教师。这样一方面让医生将最新的临床经验带到课堂,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让医生随时紧跟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真正做到教师的“双师型”发展;另一方面,学生直接到附属医院实习,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增强了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达到师生双赢、教学相长的目的。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川北地区幼儿和初等教育师资下功夫,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落到实处,全面推广“校-校合作”和“校-园合作”。在校园内不仅大部分教室、实验室、培训室布臵与幼儿园一致,而且与周边幼儿园建立起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考察该校期间,正好有一个近20个小朋友的幼儿班到幼专的实训室“玩”,这是“校—园”合作的一种很好体验,它有助于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近距离的了解儿童、观察儿童、走进儿童。同时将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知名主持人鞠萍聘为兼职教授,每年定期不定期到学校讲学。这中既务实又注重品牌效应的合作方式无疑是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最好解读。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打造西部地区一流信息类高职院校,早在几年前就积极与国内知名的信息电子类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引入联想集团成立“联想学院”、与上海智翔集团合作成立了“智翔学院”,在联想学院,我们看到的所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设施全部由联想集团投入,实训室既是学生练习操作场所,同时又是联想集团在西南片区的售后服务总部,平时学生集中在基地培训,熟练后再送往联想基地实习,在联想基地实习经验的学生毕业后更受企业欢迎,他们不仅专业技能强过其他学生,同时又有大企业的实习经验,这样的校企合作已经完成了从最初的“订单班”到联合成立“联想学院”深度合作的转变,真正实现

提升学生技能、学校设备先进和企业人才不断的“三赢”局面。

(三)夯实支撑点,制定合理规划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新校区建设能够全面改善一个学校的办学条件、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推动学校跨越发展,这次赴川北考察的三个院校新校区给也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建设于2012年底全面动工,现已完成近10万平米(不含绵阳水电校5万平米)建筑面积,在不到2年时间内,完成了立项、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各种繁琐的手续,并且整个工程建设和组织均由学校独立承担;同时新校区建筑风格也注重与医药院校特点有机结合,在新校区内各个建筑物也充分展现中华传统医学的历史渊源和烙印,虽然整个工程已经接近尾声,但是建筑工地繁忙而有序,真正做到了高效、稳妥、又富有特色。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充分体现“师”和“范”以及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等特色,走进川北幼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型宣传展板“热烈欢迎广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川北幼专”,随后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绿树清潭、干净优美的校园处处吐露出文化的芬芳。文化石上的“学高身正、志远行端”“川北幼专记”、校门口红底白字的办学校训“为幼为小、亦师亦范、办人民满意的全国一流幼专”以及廊柱上的一幅幅对联等格外醒目,另外整个校园小巧玲珑,建

筑风格古朴典雅,这样就把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独有的文化充分融入到校园的一草一木之中。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抓住国家灾后重建的机遇,在两年左右时间就完成新校区建设任务。走进校园,就可以看到各功能区之间既适当分隔又连成一个整体,特别是所有教学区之间均有通道相连,大大增加了实用性和便捷性,另外在学生宿舍,除了基本生活设施外,每楼均设有一定数量的付费洗衣机,同时每栋宿舍门口设臵了一台缴纳电费的刷卡机,学生用一卡通既可以使用洗衣机还可以轻松缴纳宿舍电费,做到了方便又实用。为了使新校区设计更加优化,在新校区设计过程中,最后使用的校园设计方案征得了大多数师生员工的认同。参观完学校,整个校园建设给我们以大气规范、布局合理、简洁实用的感觉。

(四)明确着力点,突出学院优势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社会的进步需要技术引领,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撑,职业学院对于培养是专业型人才、实用型人才至关重要,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培养人才队伍时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努力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特色品牌”。三所院校立足行业背景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抓住机遇,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特色优势专业,在全省高职院校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一大批一专多能的新型复

合型医卫专业人才为目标,大力发展医疗、护理方面专业,专业设臵涵盖医、护、药、康复等领域。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点致力于培养川北片区专科层次的小学和幼儿教师,学校坚持以“为幼为小、亦师亦范“为办学定位,践行“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取向、学生以学会做人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在积极打造师范类特色专业的同时,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新开设了文化旅游和经济管理类专业。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根植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争做西部一流”的特色发展之路,学院虽然开设了应用电子技术、软件技术、数控技术等35个高职专业,专业设臵覆盖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农林牧渔、土建、财经、旅游六大类,但是始终以工科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专业结构体系。

三、启示借鉴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凝心聚力促发展,着力将勇于担当作为学院发展的发动机。

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加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思想引导,特别是示范院校验收和技师学院创建成功,少数教职工中

出现了思想懈怠、不思进取的苗头倾向值得重视,促进观念的改变,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敢于挑战、敢于攻坚尤为重要。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广泛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管理经验,主动作为,居安思危,以示范院校成功验收作为新起点,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争取做到新校园、新设备、新思路、新气象。

(二)凸显特色强优势,着力将准确定位作为学院发展的方向盘。

弘扬“自强不息、勤奋敬业”精神,坚持“瞄准社会需求,培养创业技能,造就优秀人才”的办学理念和“传承百年文化、服务地方产业、助推区域发展”的办学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内涵建设,完善工学一体、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建成为泸州酒业、机械制造、电子、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专业,紧贴企业需求实际,优化教学内容,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全面布局与重点专业相结合,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相结合,立足泸州,围绕川滇黔渝结合部教育培训中心,发挥自身优势,做出品牌和特色,争做同类高职院校的领头羊。

(三)搭建载体创品牌,着力将深化合作作为学院发展的加速器。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主题和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必然选择。经过示范性院校创建与验收以及泸州技师

学院的成立,我院的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成立了富士康“机器人班”、“清华IT班”等为企业定向培养专门人才的模式,也与泸州高新区合作成立了“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高新区学院”,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合作还有待于深度融合。就需要进一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与企业合作,我们除了要与本地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合作以外,还要鼓励全院各系部主动出击,利用各种人脉和资源与知名企业,甚至与全球500强企业搞合作,利用新校区建设的机遇,将知名企业引进校园,将校内实训基地建成企业员工培训基地、售后维修服务站,将“高新区学院”等打造为校企合作的典范和亮点,真正实现“校中厂”、“厂中校”。

(四)整合资源谋新篇,着力将争取支持作为学院发展的助推器。

学校的发展,尤其是目前新校区的建设进入关键时刻,更离不开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大力支持。我们既需要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加强领导和关心,为新校区建设解决诸如资金、土地、税收等大事和难事,还需要市级相关部门的充分理解和支持,为我们在拆迁、施工中扫除障碍和提供方便,确保我院新校区二、三期工程按期动工,为我院提档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另外,通过争取上级的支持,以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改善办学条件;近十年来,学院在校生规模已从最初的1000多人到现在的9000余

人,市委、市政府原定的编制数已经不能满足学院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一年后学校整体迁入新校区,学生数还有可能增加,所有这些都需要市委、市政府在政策上倾斜和扶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次考察学习,深刻的感受到兄弟高校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和联系,吸收别人的先进做法,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坚持与区域经济发展保持良性互动,在“融入”上做文章,在“对接”上下工夫,在“服务”上创特色,为把学院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而努力!

第三篇:赴兄弟县区学习考察报告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赴庄浪静宁泾川学习考察体会

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2011年5月30日)

为了学习借鉴兄弟县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建设步伐,本人有幸参加了崆峒区党政考察团,从5月24日至5月25日利用2天时间赴庄浪县、静宁县、泾川县进行考察学习,实地参观考察了静宁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管理、旱作农业技术推广、果品产业开发、教育等6个点,庄浪县果品产业开发、城市建设管理、教育等6个点、泾川县新型工业化及循环经济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果品蔬菜产业开发、教育等7个点,通过现场看点、听取情况介绍、与当地对口部门同志交流,各兄弟县立足县情乡情实际、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强力度推进的工作态势以及奋勇争先、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干事创业氛围给我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学习考察虽然时间短,但安排周密,选线恰当,达到了预期目的,我本人感受颇深,以下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一、三县区经济发展特点

一是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所到三县县域经济呈现出运行质量高,工业经济占比大,经济外向度高的特点,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期,如静宁县前4个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000万元,同比增长30.8%,实现销售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利税780万元,同比增长15%。

二是产业开发力度大。各县都把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规模扩张力度大,典型培育层次高,促农增收效果好。如静宁县今年完成旱作农业推广面积50万亩,是我区推广面积的4倍还多,仅八里关道岔旱作农业示范点,就完成推广面积1.2万亩,规模壮观,示范作用突出;庄浪县大庄沟流域万亩优质红富士苹果新植基地涉及9村1692户群众,今春一次性新植果园11740亩,成活率达到96%;万泉镇国家级苹果标准化管理示范园总面积1200亩,采用矮砧密植模式,实现了早果丰产、二年见花、三年挂果、四年丰产,5年生苹果园亩产达到5000斤以上,6至8年生果园亩产达到8000-10000斤,亩最多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万泉镇高邵坪山地沙田果园示范点采取地面覆砂措施,在相同条件下通过试验对比,比无砂田果园增产40%,显著提高了果园收入。

三是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到位。静宁县荣获“中国苹果之乡”和“中国苹果20强县”等6个国家级荣誉称号,陇原红果品电子交易市场占地108亩,一期工程建成5000吨冷藏库1处,营业房40间,包装材料交易大厅2500平方米和电子交易平台1处,首次实现了果品的网上电子交易,缩短了交易周期,拓宽了销售渠道,为促进静宁苹果融入国际国内大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目前累计实现网上电子交易1500多吨,交易额1050万元,辐射带动果品现货交易2000多吨,交易额1800多万元,二期工程建设后,年可实现交易额4亿元以上。

四是新农村建设重内涵。泾川县是省列新农村建设试点县,高平镇高平-胡家峪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围绕兴产业强支撑、固生态夯基础、重文化显特色、抓配套促统筹、建和谐树品牌,探索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新路子,真正实现了中央“二十字”方针的目标。

五是是城市建设大手笔。各县在城市建设管理上充分发挥规划龙头作用,科学制定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实现了规划与建设的完美结合,为城市建设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静宁县今年计划实施城镇开发项目22个,完成完成投资7亿元,其中当年政府投资1.57亿元,城镇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西城区开发自2008年启动以来,全面完成居民安臵、主路网建设和管线配套等基础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88亿元,今年计划狠抓房地产开发、基础建设和服务配套三个重点,计划完成投资4.6亿元,其中仅政府性投资就达到1.03亿元,必将成为引领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引擎”。

六是招商引资效果好。在招商项目上,极力吸引“大、高、外”项目,高质量的项目引进和企业落户整体提升了工业企业水平和档次,发挥了集聚效应。

七是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如静宁一中体育馆、庄浪一中、泾川三中建设、大云寺博物馆建设,都体现了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运作。

二、学习考察的启示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永恒主题。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解放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区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必须把推进思想解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坚持用工业化的思维指导农业,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圈子,用抓工业的办法抓农业,加快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发展进程,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规模生产、集约发展是产业化经营的必由之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规模就没有产业优势。我们必须围绕建设全省最大的绿色畜牧基地、全省重要的优果精菜基地的目标,切实壮大肉牛、果菜规模,努力提高集约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3、创新科技、标准生产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同兄弟县相比,我区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低,致使产业标准化程度不高。我们必须全方位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使新技术、新成果渗透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以科技创新应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4、健全市场、扩大营销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市场体系是农业产业化赖以发展的载体。我区农业市场还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按照“大流通、大市场”的要求,重点扩建和新建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副产业专业批发市场,促进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5、建强组织、能人带动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基层组织是落实党和政府决策的基石,致富能人是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必须把建强基层组织作为做好农村工作的根本保证,把发挥好致富能人的引领作用作为致富奔小康的关键环节,持之以恒的抓好。

三、对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通过学习考察,我认识到,我们和兄弟县乡的差距,表面上看是经济发展速度、项目体量上的差距,深层次还在于思想观念、干事创业劲头和创造性开展工作上的差距。但我们绝不应妄自菲薄、怨天尤人,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区人代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下定决心,苦干实干,就一定能迎头赶上,努力实现全区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发展。

1、坚持既定思路,持之以恒地贯彻现代农业发展的各项部署。近年来,全区各乡镇和农口各部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以建设工贸旅游强区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注重招商引资增加经济总量、建办龙头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整合涉农项目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张规模,注重管理,提升质量,打造精品,持之以恒抓好牛果菜产业开发,努力实现现代农业集中突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践证明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一系列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目标符合区情实际,符合群众愿望,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抓好贯彻落实。

2、坚持严格考核,持之以恒地落实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种措施。年初,区委、区政府根据近几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现状,制定下发了区委1号文件,目标具体、责任明确、考核严明,极大地调动和促进了各乡镇、农口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全区新农村建设、旱作农业技术推广、肉牛、果菜产业开发等重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些好的做法,严格考核,认真兑现,确保全区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3、坚持典型培育,持之以恒地整塬整川整乡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典型培育作为推动工作落实、提升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新农村建设方面,在巩固大寨乡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成果的同时,加快推进峡门、崆峒等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工程,加大城中村、城郊村和园中村改造,提升全区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肉牛产业方面,以培育发展专业大户、专业村、集约化养殖小区为重点,大力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保持全省养牛大区地位。果产业开发上,川区巩固提高,塬区整乡推进,全面落实适宜区全覆盖目标。蔬菜产业发展上,抓好以柳湖、安国、白水、花所、四十里铺为中心的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确保中心城市“菜篮子”。

4、坚持项目支撑,持之以恒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以“路、水、气、电”为重点,整合项目资金,分类规模推进,逐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实施农村道路“通达通畅工程”,完成农村公路铺油硬化100公里,提高农村道路的通行能力。抢抓国家加大水利建设的历史机遇,实施北干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成大芦河治理工程,加大农业示范园区和示范点的水利设施配套,全面完成非工程措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建成索罗农村饮水安全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南部山区安全饮水工程,全区解决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90%以上;新增梯田3.1万亩,完成流域治理30.6平方公里。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新增“一池三改”沼气示范户1000户、太阳灶用户19364户。

5、坚持龙头带动,持之以恒地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把加快龙头企业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围绕肉牛、果菜产业开发,大力扶持和培育一批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大、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无公害产品,建设标准化基地。加快建设陇东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陇东活畜交易中心,扩建乡镇农贸市场,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市场群体。

6、坚持一线落实,持之以恒地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五不准五禁止”工作纪律,进一步增强乡镇和农口部门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好的作风促进发展,以好的干部保证发展。严格落实“两个一半”,继续推行“五定”措施,做到领导指挥在一线,措施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努力提高各级干部服务农业农村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第四篇:学校赴湘西考察报告

赴湘西考察报告

2012年8月,为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校组织教职工赴凤凰古城、张家界景区等地进行学习考察。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和深入交流,在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文化城镇、壮大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深受启发,对我区今后在文化旅游规划、文物保护与开发及文化与旅游融合等方面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打造名城的“天下凤凰”

凤凰县西与贵州和重庆接壤,全县有9个建制镇,15个乡,总面积1756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4%。凤凰古城历史悠久,宋、元、明至清初古城为五寨长官司治所。古城位于沱江之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在凤凰古城,通过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浓厚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凤凰的旅游品位,旅游也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清晨,薄雾弥漫的沱江岸边,苗族阿哥阿妹的歌声从江水上空飘来,苗族妇女开始在歌声萦绕的江边捶洗衣服……这些是凤凰人早已习惯的生活,也正是这种复归心灵静谧的生活,成为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凤凰古城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民族文化,与原汁原味的楚巫文化相互交融,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原始戏剧活化石傩堂戏、地方风味十足的阳戏、散发着泥土清香的文茶灯,以及玻璃吹画、苗族银饰等格调清新高古的民间工艺,这些具有珍贵的保护研究价值的民族特色,同样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目光。

近年来,凤凰县实施“保护古城、改造旧城、建设新城、修复长城、打造名城”战略,累计投入资金近4亿元,使古城保护 1

与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凤凰古城快步走出大山名扬四海,“天下凤凰”品牌声誉鹊起。凤凰一度被评为中国旅游“十大最好去处”和“中国旅游强县”,被NHK电台推介为“世界名镇”等。

二、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主要经验

1.政府重视,全民参与。凤凰县里专门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与城市规划委员会同一套机构)等古城保护整治机构,保护整治和管理工作由县里主要领导亲自抓。同时,全民动员保护管理古城,增强人们保护古城的主动性、自觉性。

2.科学规划,细化方案。高起点、高标准制定了《凤凰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古城的保护、建设与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同时,根据古城实际,细化合理的实施方案。

3.严格审批,严格管理。为保护古城风貌,明确规定,凡古城历史街区不准随意开设店面,不准随意改建加层,不准随意占道经营,规范街区店面招牌,禁止机动车在石板街通行,古城内原则上不再增加新的建设项目。全面摸清古城房屋建筑分布情况,建立图像等数据库;对典型特色民居进行了挂牌保护,由政府筹资保护维修。明确审批权限,完善规划审批手续。对核心区内新建、扩建项目,要经过规划、建设、初审,凤凰县政府同意后,报州规划部门会审;重大项目,要报省建设厅审查批准,并报建设部备案。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严格按有关法律审批。

4.重抓修复,依法整治。投巨资对110多处文物景点进行了大规模保护、维修。复建了两个城门,整修了沈从文故居、万寿宫等,新建了沱江边的万名塔等等,对沱江沿河风光带进行了整治和亮化美化。严格按照《保护规划》要求进行保护整治,县委、县政府带头搬迁,机关单位逐步搬迁,居民个人鼓励搬迁。200

3年以来,投资近4000万元对古城核心区和风貌协调区内近1000栋不协调建筑(主要是吊脚楼、沿街房屋、民居群)进行了整治。整治中强化现场质量监管,重点把好材料、色彩、体量、工艺质量关,最大限度的保持建筑的原汁原味,使古城风貌基本得到协调一致。

5.创新模式,壮大产业。大胆创新发展模式,实行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引进投资商和吸纳民间资本投资开发旅游业。2001年,凤凰县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将八个主要景点资源的50年经营权以9.3亿元转让给黄龙洞公司,公司与凤凰县政府达成协议:每年经营收入的2%作为文物保护和维修经费。该公司头两年就投入78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沱江河污水治理,并投入巨资整合资源、全新包装、大力宣传、打造品牌,把主要旅游景区推向市场,取得巨大成功。

三、对建设中国著名古镇休闲旅游区的几点思考

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和深入交流,考察地的古镇旅游规划、古

镇保护与开发、文化与旅游融合、古镇营销等先进理念、方式方法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对我区今后在文物古迹保护及旅游开发方面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和参考依据。为有效推进我区建设著名休闲旅游区,结合考察的启发,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挖掘文化,加大与旅游的融合力度。我区的明十三陵景区特色明显、底蕴深厚。我区可借助湘西各镇的文化特色,整合资源,突出主题,坚持把保护、弘扬历史文化与县城西区的城市景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明十三陵历史文化精髓融入到商业街区、公园、雕塑、广场的规划建设之中,集昌平历史传统和城市时代精神于一体,打造城市文化景观群,提升商业文化内涵。

2.科学规划,实施“重点打造、重点推进”战略。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开发,要严格按照文物古迹休闲旅游区整体规划进行实施。在开发建设时序上,要实施重点打造,重点推进的战略。重点推进是以文化为基础,确定开发时序,分时段重点推进各阶段的保护与开发;对于项目的推进,也要按照规划,择其重点,有序推进。

3.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明十三陵文化内涵。发挥专业队伍和民间爱好者的作用,收集、挖掘、整理和保存与明十三陵相关的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碑史料,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故事、传说、民歌、民谣等,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扩大明十三陵的知名度。同时,还要以是明十三陵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加强对我区特色旅游商品的研制和开发。

第五篇:赴丽水学校考察报告

赴丽水学校考察报告

王家井镇中心小学赵伟萍12月2日――5日,我们在杨朝阳校长的带领下,赴丽水进行为期三天的教育教学实践考察。于3日上午参观了丽水市实验学校。在参观学习中,通过看学校的环境,听校长的汇报,感受学校的人文气息,充分领略了这所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办学特色、先进的教学理念,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深感不虚此行。丽水市实验学校,是丽水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坐落在丽水市中山街418号。前身系1950年建立的处州师范小学部,期间曾先后易名。2000年7月,丽水撤地设市后易为现名。现任校长丁闽方,副校长徐茂林、潘新潮、徐晓阳。

学校以“专注今天,成就明天”为办学理念,要求教师“用心、用情、用爱”走进孩子的生活。以“健康”、“诚信”、“博雅”为校训,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让师生享受成长的快乐。每学年着力搞好“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四大节,为同学们提供展示才华和特长的舞台。

一、先进的办学理念。

学校以“专注今天,成就明天”为办学理念,要求教师“用心、用情、用爱”走进孩子的生活。以“健康”、“诚信”、“博雅”为校训,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让师生享受成长的快乐。学校一直奉行“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素质全

面发展,进省级重点高中正取生上线率列全市前茅,毕业学生以“基础实、素质高、思维活、能力强、后劲足”而为人称道。

二、优雅浓郁的校园文化。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她与丽水师范教育共生;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和开拓性的实践,对同时代的学校起到了示范和指导作用。她的前身是1915年创建的“浙江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跨过了92年,她已发展成为浙江省的一所颇有声誉的九年一贯制的窗口示范学校。在这个充满温馨的摇篮里,培育出了无数人才,遍布海内外。历经了悠悠岁月的磨练,她终于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了令人羡慕的“白天鹅”。

三、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一直奉行“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进省级重点高中正取生上线率列全市前茅,毕业学生以“基础实、素质高、思维活、能力强、后劲足”而为人称道。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管理强校,教学高质量、学生轻负担,所培养的学生“基础实、思维活、能力强”,深受高一级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共有70人获得全国级奖,百余人获得省级奖。初中毕业班公费录取丽中比例已连续四年名列市区第一。

总之,此次考察使我感慨万千,学习到许多宝贵的经验,使我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重新激发了工作热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使自己所在的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下载赴兄弟学校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赴兄弟学校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宜昌学校考察报告

    一校一品显特色精细管理见成效 ——赴宜昌四校考察学习报告城隍镇土城小学王新华学校应该如何办,我们要培养怎样的学生,作为一名学校校长,带着这些思考,我有幸参加了赴宜昌的考......

    赴呈贡育才学校考察报告

    赴呈贡育才学校考察报告 高兴龙 来自云南省农村寄宿制学校的96位班主任,于2014年3月26日赴呈贡育才学校参观考察。考察前夕,笔者曾通过网络媒体查阅了云南(石林)育才教育集团的......

    赴山东学校参观学习考察报告

    赴山东学校参观学习考察报告 2012年11月上旬,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20余名老师一道赴山东青岛的三所学校进行学习考察活动。在这五天时间里,我们先后考察了青岛向阳小学、青......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2003年10月14日—17日普通教育教研室高中部的全体教研员,各市区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局属及部分郊市区高中学校校长、副校长一行30人在普通教育教研......

    暑期赴山西财税学校考察报告

    会计系教师暑期外出学习考察情况报告一、基本情况 根据学院暑期工作安排,7月11日——18日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带队,会计系10位教师(*******)参加,到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和北京......

    赴兄弟中学学习体会

    赴兄弟中学学习体会 今年我校教师一行在校长的带领下赴兄弟中学参观学习。 该中学是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战场”,在课堂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多重大成就。在为期一天的参观交......

    赴各兄弟县(市、区)乡村旅游点考察报告1

    学全域旅游 促发展升级 走“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发展新路 ——赴各兄弟县(市、区)乡村旅游点考察报告 2月8日-9日,县委常委欧阳志明率领县旅发委、国土局、文广新局、新村办、......

    赴港澳考察报告

    省高校政工干部研修班赴港澳考察报告根据省委高校工委第五期学生政工干部研修班的安排,在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和研修班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政工班一行54人于2005年4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