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勤技能2011年工勤技能岗位考试的全部资料
《工勤技能》复习题
绪 论
一、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1、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2、职业综合能力也称为(职业核心能力)。
3、技能可以分为很多种,常用的分类有(职业技能、运动技能)。
4、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
5、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学会做什么,即一个人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潜力。
6、个体职业能力的提高除了在实践中磨练和提高之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接受(教育和培训)。
7、要评价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高低,最主要也是最便捷的途径就是(职业能力测试)。
二、多项选择题:
1、事业单位岗位的类别有()A、管理岗位 B、专业技术岗位 C、工勤技能岗位
2、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的特征是()A、相对广泛性 B、相对稳定性 C、潜伏性
4、职业综合能力(或职业核心能力)概括为()A、跨职业的专业能力 B、方法能力 C、社会能力 D、自我人格完善能力
5、跨职业的专业能力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 B、计算机应用能力 C、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6、职业方法能力包括()A、自我学习,不断提升的能力。B、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C、掌握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
D、具有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并能够从成败经历中有效地吸收经验教训。
7、职业综合能力的8项核心能力包括()A、与人交流 B、数字应用 C、信息处理 D、与人合作 E、解决问题 F、自我学习G、创新革新 H、外语应用
8、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对职业的影响()A、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是胜任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 B、职业实践和教育是职业能力发展的前提
9、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测试可分为()A、基本常识测试 B、职业岗位基本能力测试 C、办公技术基本技能考核
第一章 政治常识
一、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1、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世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2、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6、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一定的方法论又体现一定的世界观,并反过来影响世界观。
7、凡是肯定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就是(唯物主义)。
8、凡是肯定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就是(唯心主义)。
9、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0、物质是不依赖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12、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
14、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5、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整个世界就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16、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事物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永恒发展的。
17、哲学上讲的发展的实质就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18、意识不仅是自然界物质进化的产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19、事物发展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
20、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2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23、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2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25、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26、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历史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8、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又叫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
29、(生产力)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3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33、上层建筑有两大组成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其中,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34、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时期、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包括不同的内容。
35、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36、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观点,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37、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8、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9、在中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42、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也不是反对党,它们是参政党。
43、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范畴。
44、佛教现已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宗教。
45、中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
4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48、“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49、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50、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51、毛泽东思想的主题是:(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问题)。
5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53、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过程中,(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54、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55、邓小平民主思想总概括是: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56、邓小平理论的鲜明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7、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
58、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9、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6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61、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6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63、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64、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C、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是指()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3、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对世界的反映具有创造性;
C、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人的意识能够作用于人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D、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突出表现就是能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普遍联系 B、永恒发展
5、物质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是()A、质量互变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6、实践的特点是()A、客观性 B、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7、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8、感性认识包括()三种形式
A、知觉 B、感觉 C、表象
9、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0、理性认识包括()三种形式 A、概念 B、推理 C、判断
1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A、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B、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C、它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社会制度的变革。
1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A、劳动者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13、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作用()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的变更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14、群众观点包括()A、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C、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D、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15、人民群众是()
A、历史的创造者 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
A、立法 B、监督 C、人事任免 D、重大事情决定
17、党的群众路线概括的说就是()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18、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19、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共产党领导 B、多党派合作 C、共产党执政 D、多党派参政
20、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利主要有()A、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 C、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 D、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21、中国的宗教政策,最基本的就是()
A、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B、坚持独立自主办教
22、在中国传播的宗教主要有()A、佛教 B、伊斯兰教 C、天主教 D、基督教 E、道教
2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E、坚持全方位的外交工作布局
2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25、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方面是()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2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8、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29、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E、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F、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31、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的社会。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充满活力 E、安定有序 F、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A、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B、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二章 法律常识
一、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1、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律。
2、宪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
4、在我国,大部分的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
5、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6、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这是一部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先后四次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在中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1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
14、国家主席、副主席和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每届任期5年,连续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16、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17、(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1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最高审判)机关,依法行使国家最高审判权,同时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的工作。
19、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国家检察权。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我国最高检察机关,领导全国人民检察院工作。
20、在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法行政)。
22、十八周岁以上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1、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2、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3、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最典型、最完全的物权。
24、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25、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
26、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都是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27、地域管辖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实行“原告就被告”。
28、普通诉讼时效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期限为(2)年。
29、当事人不服一审人民法院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一审人民法院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30、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31、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20)年。
二、多项选择题:
1、法律的历史类型()A、奴隶制法律 B、封建制法律 C、资本主义法律 D、社会主义法律
2、法的本质具体表现在()A、国家性 B、阶级性 C、物质制约性
3、法律的运行过程主要包括()A、法律的制定 B、法律遵守 C、法律执行 D、法律适用
4、法律制定的程序(或环节)是()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表决 D、法律的公布
5、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A、正确 B、合法 C、及时 D、合理 E、公正
6、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A、平等权 B、政治权利和自由 C、人身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 E、社会经济权利 F、权利救济的权利
7、我国公民获得权利救济的权利主要包括()
A、批评建议权 B、申诉权 C、控告权 D、检举权 E、取得国家赔偿权
8、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A、警告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 D、没收非法财物 E、责令停产停业 F、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
G、行政拘留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9、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B、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C、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D、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E、纳税义务
F、其他义务(劳动、受教育、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10、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旗)
11、具体行政行为主要包括()A、行政征收行为 B、行政许可行为 C、行政处罚行为 D、行政强制行为 E、行政裁决行为 F、行政复议行为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主要职权:
A、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 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C、选举和罢免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人
D、决定国家重大问题,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和行使应当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13、解决行政纠纷的主要途径是()A、行政复议 B、行政诉讼 C、行政赔偿
14、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有()A、平等原则
B、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 C、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 D、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 E、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15、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6、在我国,民事权利主体包括()
A、公民 B、法人 C、其他组织
17、法人成立的条件是()A、依法成立 B、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C、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D、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8、民事权利主要包括()
A、物权 B、债权 C、人身权 D、知识产权
19、公民的人格权包括()
A、生命权、健康权 B、姓名权、肖像权 C、名誉权、荣誉权 D、隐私权和人身自由权 20、公民的身份权包括()
A、婚姻自主权 B、抚养权 C、继承权 D、监护权 E、发明权
21、法人的人格权包括()
A、名称权 B、名誉权 C、荣誉权
22、法人的身份权包括()
A、著作权中的署名权 B、修改权 C、商业秘密权
23、知识产权主要有()A、著作权 B、商标权 C、专利权 D、发明权 E、科技成果权
24、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有()A、婚姻自由原则 B、一夫一妻原则 C、男女平等原则 D、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原则 E、计划生育原则
25、民事责任可分为()A、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B、侵权的民事责任 C、不履行其他义务的民事责任
26、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包括()A、股东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27、我国刑法规定的三个基本原则()A、罪刑法定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28、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主要享有以下权利(A、安全保障权 B、知悉真情权 C、自主选择权 D、公平交易权 E、获取赔偿权 F、受尊重权 G、监督批评权
29、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可通过下列途经解决()A、与经营者协商调解 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C、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D、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E、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0、我国刑罚中的主刑包括()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E、死刑
31、我国刑罚中的附加刑包括()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32、我国的诉讼法有()A、《民事诉讼法》 B、《行政诉讼法》 C、《刑事诉讼法》
33、我国诉讼法共同遵守的原则有()A、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职权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D、各民族公民可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E、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两审终审、陪审制度; F、人民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34、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A、平等原则 B、辩论原则 C、调解原则 D、处分原则
35、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包括():
A、合议制度 B、回避制度 C、公开审判制度 D、两审终审制度
36、刑事诉讼程序())
A、立案 B、侦查 C、提起公诉 D、审判 E、执行
37、刑事诉讼法的原则有()A、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C、无罪推定原则 D、疑罪从无原则
38、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A、被告负举证责任
B、对具体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原则 C、诉讼不停止执行的原则 D、不适用调解的原则
39、我国设臵的专门法院有()A、军事法院 B、铁路运输法院 C、海事法院
第三章 自然科技常识
一、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1、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2、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两轮。
3、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层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4、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5、20世纪50年代,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创了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活动的新纪元。
6、所有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调节控制的主要承担者。7、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约为5~10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8、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9、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到1992年底中国共发射33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
10、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
11、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举世闻名德裔美国科学家,为犹太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
12、斯蒂芬〃威廉〃霍金,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父”。
二、多项选择题:
1、新陈代谢中有关的能源物质有()A、直接能源物质—三磷酸腺苷 B、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C、主要储能物质—脂肪 D、能量最终来源—太阳能
2、生物工程也叫生物技术,它主要由()构成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酶工程 D、发酵工程
3、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下特征()A、传染性 B、潜伏性 C、破坏性 D、持续性 E、变异性
第四章 公共服务常识
一、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1、公共服务有三类参与者,即(提供者、生产者和消费者)。
2、公共服务的目的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3、现代政治基本特征是(民主),民主政治基本要求是(公开)。
4、(公平、正义和平等)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行政的价值取向。
二、多项选择题:
1、政府公共服务的运作理念()A、主权在民、以民为本 B、顾客至上、有限政府 C、依法行政、民主开放 D、高效廉洁、公正平等 E、责任信用
2、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分类是()A、维护性公共服务 B.经济性公共服务 C、社会性公共服务。
3、“三公共一公众”(或服务型政府的新内涵)是()
A、提供公共设施 B、发展公共事业 C、发布公共信息
D、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4、按联合国“政府职能分类”体系,政府公共服务一般包括()A、普通公共服务与公共安全 B、社会服务
C、经济服务 D、未按大类划分的支出
第五章 省情常识
一、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1、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2、河南可供观赏、旅游的景区、景点有300多处,其中国家级的有鸡公山、嵩山、龙门、王屋山和云台山等8处。
3、郑州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
4、河南省拥有新郑国际机场、洛阳机场、南阳机场三个民用机场。
5、在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历史文献。
6、中原文化厚重、多元、经典,是一种典型的“圣”文化、“福”文化、“魂”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
1、河南是戏剧大省,有()三大剧种。
A豫剧 B、曲剧 C、越调
2、河南省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生物保护圈名录的是()A、洛阳龙门石窟 B、安阳殷墟 C、南阳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3、河南省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的城市是()A、郑州 B、开封 C、洛阳 D、濮阳 E、济源 F、登封
4、河南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A、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 B、信阳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C、南阳桐柏英雄纪念馆 D、郑州二七纪念堂
5、河南成功实现重大转变是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转变。
A、经济大省 B、新兴工业大省 C、有影响的文化大省
6、中原文化的主要特点是()A、根源性 B、原创性 C、包容性 D、开放性 E、基础性
7、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A、九朝古都洛阳 B、七朝古都开封 C、殷商古都安阳 D、商都郑州
一、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1、自我认知是人对自身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意识。
2、自我认知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
3、自我认知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的一大特征。
4、自我控制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5、自我认知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6、人的行为与动物的行为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因为人的行为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第六章 自我发展能力
7、生理自我又称为物质自我,它是一个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
8、心理健康人的意志品质比较健全,具体表现在(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自制力)四个方面。
9、心理自我又称精神自我,这一时期又称为主观化时期。
10、心理健康是(生物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11、我们通常说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投射现象。
12、在挫折情境、挫折反应和挫折认知中,挫折认知最重要。
二、多项选择题:
1、自我认知的构成是()A、自我认识 B、自我体检 C、自我控制
2、自我认知的作用是()
A、形成一个人丰富的感情世界
B、促进人的意志发展 C、是道德的必要前提
3、自我认知能力提升的方法是()
A、通过自我分析认识自我 B、通过别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 C、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 D、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认识自己
4、自我认知能力提升要做到()A、清楚自己的状态 B、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估 C、有切实可行的目标 D、有自我解压的意思
5、个体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独立的认识外部世界 B、个人价值体系的产生 C、追求自我理想 D、抽象思维的发展
6、心理健康的标准()A、情绪健康 B、意志健全 C、智力正常 E、人际关系得当 D、行为反应适当 F、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
7、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
A、生物遗传因素 B、家庭因素 C、社会因素
8、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试与维护的方法()
A、正视情绪问题 B、合理宣泄 C、改变不良认知 D、自我放松调适、暗示调适法
9、挫折对人生的积极意义表现在()
A、提高人的认识水平B、增强人的承受力 C、激发人的活力和意志
10、个人修养的提高的基本途径()
A、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 B、广学博才,不断提高个人的能力修养
11、人在挫折时,通常会出现如下的行为反应()A、攻击行为 B、冷漠 C、心理防卫机制
12、承受挫折能力的提高途径()
A、正确认识挫折 B、客观分析挫折原因 C、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抱负水平
D、合理运用心理防卫机制,缓解心理压力 E、注重自身修养,提高思想境界
13、如何在社会工作中提升自己适应(环境适应能力的提升)能力:
A、了解单位的文化环境 B、了解单位部门内部的人际关系 C、严格要求自己 D、正确看待问题、活动调适、交往 EE、学会容忍事物的不确定性
11、心理防卫机制主要有()A、压抑、退行 B、合理化或文饰作用 C、反向、投射 D、转移、补偿、E、升华
第七章 方法能力
一、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1、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学习主体的本质特征。
2、自主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
3、自我学习本质上就是学习主体(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建构、自我创造)知识的过程。
4、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5、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
6、在人的职业活动中,(“信息处理能力”)被绝大多数学者和教育家看作人的一种关键能力或核心能力。
7、我国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我国实际,将信息处理能力列为我国从业人员的八项核心能力之一。
8、一个正确的、能保证结论真实的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前提真实。二是推理形式要正确。
9、资料分析主要是对(文字资料、统计表、统计图)等资料进行量化的比较和分析。
10、归纳法简单地说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11、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例如:有一箱苹果,拿三个尝一尝,是甜的,于是得出结论,这箱苹果是甜的。这是不完全归纳法。如果把整箱苹果每一个都尝一尝,结果每一个都甜,从而得出结论,这箱苹果是甜的。这是完全归纳法。
12、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二、多项选择题:
1、自主学习的特征是()
A、自立性 B、自为性 C、自律性
2、自主学习能力的自我培养的要求()
A、终生学习观念确立是关键 B、加强自主学习意识培养 C、培养从业人员自主学习必备的各种能力 D、优化工作环境,培养从业人员自主学习能力
3、资料分析应具备的能力有()
A、阅读能力 B、运算能力 C、应变能力 D、归纳能力
4、推理分可为()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
5、信息能力的作用()
A、是开拓、创造的基础 B、是现代人才的关键
6、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信息理解能力 B、信息分析综合能力 C、信息判断能力
7、信息处理能力提升的方法有()
A、充分认识信息价值 B、善于搜集有效信息 C、正确整合信息资源 D、科学加工运用信息
8、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应该做到()
A、多听 B、多看 C、多背 D、多说
9、电子资料的优点包括()
A、小型记录媒体能收集大量资料,易于资料加工与重复利用 B、能迅速而简单地查询、分类、整理资料内容 C、使用电话即能快捷传递资料
第八章 社会能力
一、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1、解决问题能力是职业人才核心能力构架中一种重要的社会性核心能力。
2、组织经营的三个环节是(制定战略、人员匹配、实施运营)。而执行则贯穿于这三个环节的始终。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人际交往要经历一下几个阶段()
A、定向阶段 B、情感探索阶段 C、感情交流阶段 D、稳定交往
2、把握人际成功交往的原则有()
A、平等交往 B、尊重他人 C、真诚待人 D、互助互利 E、讲究信用 F、宽容大度
3、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提高的方法是()
A、把握成功的交往原则 B、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 C、养成科学合理的认知模式 D、努力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 E、积极主动进行人际交往
4、沟通过程的特征()
A、它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沟通信息必须内容与关系统一
C、沟通是一个过程 D、是整体信息的交流
5、合作能力提高的方法是()
A、加强性格修养 B、强化合作意识
C、锻造优秀品德 D、掌握提高合作能力的方法
6、有效实施解决问题的意见或方案涉及的能力点是()
A、获取上级支持 B、设计实施方案 C、寻求利用支持 D、有效利用资源 E、及时调整方案
7、要进行合作,就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A、必须有一定的思想基础 B、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C、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有能力参与某件事
8、科学调整或改进解决问题的意见或方案涉及的能力点是()
A、掌握检查方法 B、实施有效检查 C、准确做出结论 D、反馈评估提高
9、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方法是()
A、熟练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 B、积极尝试OTPAEC五步训练法
10、规则执行力提升的途径主要包括()
A、构建团队的执行文化和收集反馈信息 B、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C、有效促进与有效控制 D、构建有效的领导人才储备机制 E、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内部资源
11、规则执行力的几个关键因素是()
A、沟通是前提 B、协调是手段 C、反馈是保障 D、责任是关键 E、决心是基石
第九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入运行。2、1971年末,时间上第一台微机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在(美国旧金山南部的硅谷)应运而生,它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
3、微型计算机又称为个人计算机,简称(PC)。
4、完整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5、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
6、运算器和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核心,一般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
7、主存储器简称主存,又叫内存。
8、存储器的基本容量计算单位是二进制位(bit),8个二进制位叫做一个字节(byte),1024字节叫做1KB,1024 KB叫做1MB,1024MB叫做1GB,1024GB叫做1TB。
9、随机存储器(简称RAM)。其主要特点是既可从中读出数据,又可以写入数据。断电后,存储内容立即消失。
10、只读存储器(简称ROM)。其特点是只能读出原有内容,不能写入新内容。即使断电,ROM中的数据也不会丢失。
11、常用的外存存储器有(硬盘、软盘、光盘、U盘)等。
12、目前在微机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是(CD-ROM)。
13、根据软件的用途可将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4、(操作系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
15、系统软件是用户和裸机的接口,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其核心是(操作系统)。
15、机器语言是一种用(二进制代码)“1”和“0”组成一组代码指令,是唯一可以被计算机硬件识别和执行的面向机器语言。
二、多项选择题:
1、计算机的主机主要包括()
A、主板 B、CPU C、内存 D、硬盘 E、显卡
2、计算机的教育应用范围()
A、远程教育 B、模拟教学 C、多媒体教学 D、数字图书馆
3、计算机的特点主要包括()
A、运算速度快 B、计算精度高 C、记忆能力强 D、复杂的逻辑判断能力 E、具有执行程序能力
4、计算机主要应用在以下方面()
A、科学计算、过程控制 B、网络应用、数据处理 C、教育应用 D、CAD/CAM E、人工智能、医学领域
5、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要包括()
A、运算器 B、存储器 C、控制器 D、输入设备 E、输出设备
6、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主要包括()
A、鼠标 B、键盘 C、显示器 D、打印机 E、扫描仪
7、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一般包括()
A、数据传送命令 B、算术运算指令 C、逻辑运算指令 D、转移指令 E、输入输出指令和处理机控制指令
8、按照程序设计语言对其硬件的依赖程度通常分为()
A、机器语言 B、汇编语言 C、高级语言
9、目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光盘主要有()A、只读光盘(CD-ROM)B、刻录光盘(CD-R)C、可擦写光盘(CD-RW)D、数字多功能盘(DVD)
第十章 网络浏览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1、因特网中的每台计算机都被分配一个唯一的地址,即(IP)地址。
2、通常情况下,IP地址由(32)位进制表示。
3、多媒体电子邮件不仅可以传送文本信息,而且可以传送(声音、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文件。
二、多项选择题:
1、网络安全可以粗略地分为()
A、保密 B、鉴别 C、反拒认 D、完整性控制
第十一章 电子政务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1、在世界各国积极提倡的“信息高速公路”中,(电子政务)列为第一位,其次才是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及电子娱乐。
2、电子政务的重点是政务,电子政务的基础是信息技术。
3、电子政务中的信息资源包括政府对外的公开信息和政府内部交流信息。
4、信息资源数据库是整个电子政务的源头,是各部门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优化的前提。
5、办公自动化简称OA,是办公信息处理的自动化。
6、电子政务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政务管理的流程再造和改革创新,形成(“简便、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务管理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
1、从公共服务对象来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两大部分()
A、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B、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2、从服务对象来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B、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C、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3、政府间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B、电子公文系统和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C、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D、电子办公系统 E、电子培训系统和业绩评价系统
4、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电子采购与招标 B、电子税务 C、电子证照办理 D、信息咨询服务 E、中小企业电子服务
5、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教育培训服务 B、就业服务 C、电子医疗服务 D、社会保险网络服务 E、公民信息服务
6、所谓“三金工程”指的是()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卡工程
7、“三网一库”指的是()
A、办公业务网 B、办公业务资源网 C、公众信息网 D、办公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
8、信息资源库系统包括()
A、数据中心 B、交换中心 C、服务平台
9、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工作应该做到()
A、遵循以需求为向导 B、坚持应用促发展的原则 C、坚持统一规则、统一管理、统一标准 D、要分步实施,协同发展 E、注意资源共享和安全保密
10、我国地方电子政务建设的原则是()
A、改革原则 B、可持续原则 C、适度安全原则 D、有效领导原则 E、开放性原则
11、电子政务为广大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有以下方式()A、网站 B、定期邮件、报表 C、电话咨询 D、公共查询触摸屏 E、大屏幕
12、电子政务的技术主要有()
A、网络技术
B、办公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C、跨平台的信息交换技术 D、数据库与数据仓储技术 E、汉字识别技术和语音处理技术
13、通常人们认为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A、网络技术 B、计算机软件技术C、计算机硬件技术 D、通讯技术)
2010年职业道德复习题(练习与思考 选择题 ??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1、关于道德,准确的说法是(C)。(A)道德就是做好人好事(B)做事符合他人利益就是有道德(C)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D)道德因人、因时而异,没有确定的标准
2、与法律相比,道德(B)。(A)产生的时间晚(B)适用范围更广(C)内容上显得十分笼统(D)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3、关于道德与法律,正确的说法是(D)。(A)在法律健全完善的社会,不需要道德(B)由于道德不具备法律那样的强制性,所以道德的社会功用不如法律(C)在人类历史上,道德与法律同时产生(D)在一定条件下,道德与法律能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4、关于职业道德,正确的说法是(C)。(A)职业道德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但无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B)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无助于降低生产成本(C)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增强企业竞争力(D)职业道德只是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但无助于提高企业信誉和形象
5、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A)。(A)集体主义(B)人道主义(C)功利主义(D)合理利己主义
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C)。(A)诚实守信(B)办事公道(C)为人民服务(D)艰苦奋斗
7、《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 指出我国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是(B)。(A)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服务人民、促进发展(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C)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进和谐(D)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开拓创新
8、关于道德评价,正确的说法是(D)。(A)每个人都能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但不能做自我道德评价(B)道德评价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判断,没有客观依据和标准(C)领导的道德评价具有权威性(D)对一种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关键看其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1、下列反映职业道德具体功能的选项是(ABC)。(A)整合功能(B)导向功能(C)规范功能(D)协调功能
2、职业道德的特征包括(ABC)。(A)鲜明的行业性(B)利益相关性(C)表现形式的多样性(D)应用效果上的不确定性
3、企业职工与领导之间建立和谐关系,不合宜的观念和做法是(ABCD)。(A)双方是相互补偿的关系,要以互助互利推动和谐关系的建立(B)领导处于强势地位,职工处于被管制地位,各安其位才能建立和谐(C)由于职工与领导在人格上不平等,只有认同不平等,才能维持和谐(D)员工要坚持原则,敢于当面指陈领导的错误,以正义促和谐
4、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精华包括(ABCD)。(A)社会责任至上(B)敬业(C)诚信(D)创新
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有(ABC)。(A)继承性和创造性相统一(B)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C)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D)强制性和被动性相统一
6、下列选项中,反映中国传统职业道德的精华的内容是(ABCD)。(A)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B)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C)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D)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1、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C)。(A)职业道德与人格高低无关(B)职业道德的养成只能靠社会强制规定(C)职业道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的道德素质(D)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与从业人员的个人利益无关
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 中明确提出并大力提倡的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是(B)。(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C)尊老爱幼、反对迷信、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D)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3、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A)服务群众(B)爱岗敬业(C)办事公道(D)奉献社会
4、从我国历史和国情出发,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要坚持的最根本的原则是(D)。(A)人道主义(B)爱国主义(C)社会主义(D)集体主义
5、在职业活动中,主张个人利益高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思想属于(A)。(A)极端个人主义(B)自由主义(C)享乐主义(D)拜金主义
6、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既包含基础性的要求,也有较高的要求。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A)。(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服务群众(D)办事公道
7、在职业活动中,有的从业人员将享乐与劳动、奉献、创造对立起来,甚至为了追求个人享乐,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这些人所持的理念属于(C)。(A)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B)拜金主义的价值观(C)享乐主义的价值观(D)小团体主义的价值观
8、关于职业活动中的“忠诚”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无论我们在哪一个行业,从事怎样的工作,忠诚都是有具体规定的(B)忠诚包括承担风险,包括从业者对其职责本身所拥有的一切责任(C)忠诚意味着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D)忠诚是通过圆满完成自己的职责,来体现对最高经营责任人的忠诚
9、古人所谓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做到(C)。(A)忠诚(B)审慎(C)勤勉(D)民主
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ABCD)。(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要(ABD)。(A)把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B)把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C)鼓励从业人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D)把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作为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
3、在职业道德建设中,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抵制各种形式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错误思想主要表现为(ABC)。(A)极端个人主义(B)享乐主义(C)拜金主义(D)本本主义
4、下列关于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有(ABD)。(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具体表现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上(B)在解决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冲突时,要设法兼顾各方面的利益(C)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突出强调个人利益(D)在无法兼顾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情况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甚至做出必要的牺牲
5、作为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集体主义,有着深刻的内涵。下列关于集体主义内涵的说法,正确的是(ABC)。(A)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B)坚持维护集体利益的原则(C)集体利益要通过对个人利益的满足来实现(D)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就是要坚决反对个人利益
6、“如果集体的成员把集体的前景看作个人的前景,集体愈大,个人也就愈美,愈高尚。” 下列选项中正确理解这句话含义的是(ABD)。(A)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B)维护集体利益(C)有了集体利益就有个人利益,所以不用谈个人利益了(D)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了
7、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中“勤勉”原则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ABCD)。(A)要求从业者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集中精力做好事情(B)要求从业者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开展工作(C)要求从业者在工作上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D)要求从业者按照计划开展工作,不能随意地把问题往后拖延
8、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忠诚”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ABCD)。(A)忠诚对于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是有具体规定的(B)忠诚要求从业者了解自己的职责范围并理解所承担的责任(C)忠诚包括承担风险,不把道德风险进行转嫁(D)忠诚要求从业者展行职责时不能带有私心或者以权谋私
9、对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审慎”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ABC)。(A)审慎要求从业者选择最佳的手段实现职责最优化结果,努力规避风险(B)审慎要求从业者在决策前充分调研,准备各种可能的替代方案,择优选择(C)从业者要遵守审慎准则,避免过于审慎从而走向保守或者优柔寡断(D)审慎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要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有魄力
1、职业化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其核心层是(A)。(A)职业化素养(B)职业化技能(C)职业化行为规范(D)职业道德
2、下列关于职业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职业化也称为“专业化”,是一种自律性的工作态度(B)职业化的核心层是职业化技能(C)职业化要求从业人员在道德、态度、知识等方面都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D)职业化中包含积极的职业精神,也是一种管理成果
3、职业化是职业人在现代职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要求,其核心是(A)。(A)对职业道德和职业才能的重视(B)职业化技能的培训(C)职业化行为规范的遵守(D)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内化
4、在会计岗位上,拥有会计上岗证,体现了职业化技能被认可,属于职业技能认证中的(B)。(A)职业资质认证(B)资格认证(C)社会认证(D)职业责任
5、按照既定的行为规范开展工作,体现了职业化三层次内容中的(C)。(A)职业化素养(B)职业化技能(C)职业化行为规范(D)职业道德
6、“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体现了职业道德的哪项准则?(D)(A)忠诚(B)诚信(C)敬业(D)追求卓越
7、下列关于德才兼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按照职业道德的准则行动,是德才兼备的一个基本尺度(B)德才兼备的人应当对职业有热情,参与服从各种规章制度(C)德才兼备的才能包括专业和素质两个主要方面(D)德才兼备中才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职业化也称为“专业化”它包含着的内容有(ABC)。(A)职业化素养(B)职业化行为规范(C)职业化技能(D)职业理想
2、下列关于自主与协作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BD)(A)协作工作与自主工作存在发生冲突的可能性(B)自主与协作发生冲突时,从业人员要坚持自主,维护自身工作的利益(C)自主与协作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两者的统一是团队精神的体现(D)坚持团队精神意味着当自主与协作发生冲突时,放弃自主,配合团队
3、职业化行为规范是职业化在行为标准方面的体现,它包括的内容有(ABC)。(A)职业思想(B)职业语言(C)职业动作(D)职业理想
4、职业技能的认证内容包括(ABC)。(A)职业资质(B)资格认证(C)社会认证(D)单位嘉奖
5、关于职业化的职业观的要求,下列选项中内容理解正确的有(ABCD)。(A)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愿意付出,是现代职业观念的基本价值尺度(B)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要求从业人员承担责任(C)即使职业并不让人满意,也要严格按照职业化的要求开展工作(D)从业者要满足“在其位谋其政”的原则,在工作职责范围内负责到底
6、对职业道德准则“追求卓越”的理解,下列选项中内容正确的有(AC)。(A)从业者要积极进取,追求更高的个人职业境界和职业成就(B)要求从业者用心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工作时间内专注于履行职责(C)从业者在工作中要追求尽善尽美,努力改进,达到超乎预期的好效果(D)要求从业者在工作过程中勇于承担各种风险
7、下列选项中,关于职业化管理的理解,正确的有(ABCD)。(A)职业化管理是使从业者在职业道德上符合要求,在文化上符合企业规范(B)职业化管理包括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C)职业化管理是使工作流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化,工作状态规范化、制度化(D)自我职业化和职业化管理是实现职业化的两个方面
8、职业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基础上的法治,这个法制化的管理制度包括(ABCD)。(A)战略管理和决策管理(B)职业文化(C)科学的生产流程和产品开发流程(D)评价体系和纠错系统
1、下列关于职业技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也就是有了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B)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就一定能履行好职业责任(C)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有助于从业人员提高就业竞争力(D)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就意味着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2、下列关于职业技能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C)。(A)职业知识是关键,职业技术是基础,职业能力是保证(B)职业知识是保证,职业技术是基础,职业能力是关键(C)职业知识是基础,职业技术是保证,职业能力是关键(D)职业知识是基础,职业技术是关键,职业能力是保证
3、职业技能总是与特定的职业和岗位相联系,是从业人员履行特定职业责任所必备的业务素质。这说明了职业技能的(C)特点。(A)差异性(B)层次性(C)专业性(D)个性化
4、个人要取得事业成功,实现自我价值,关键是(D)。(A)运气好(B)人际关系好(C)掌握一门实用技术(D)德才兼备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职业道德素质差的人,也可能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因此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没有什么关系(B)相对于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居次要地位(C)一个人事业要获得成功,关键是职业技能(D)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6、下列关于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B)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有重要的辅助作用(C)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D)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7、“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D)。(A)有德就有才(B)有才就有德(C)才是才,德是德,二者没有什么关系(D)才与德关系密切,在二者关系中,德占主导地位
8、在现代工业社会,要建立内在自我激励机制促进绩效,关键不是职工满意不满意,而是他们的工作责任心。这句话表明(D)。(A)物质利益的改善与提升对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没有什么帮助(B)有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员工的职业技能就能有效地发挥出来(C)职业技能的提高对员工的工作效率没有直接的帮助(D)企业的管理关键在于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9、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选人时更加看重其道德品质。这表明(C)。(A)这些企业原有员工的职业道德品质不高(B)职业道德品质高的人,其职业技能水平也越高(C)职业道德品质高的员工更有助于企业增强持久竞争力(D)对这些企业来说,员工职业技能水平问题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
1、职业技能包含的要素有(ACD)。(A)职业知识(B)职业责任(C)职业能力(D)职业技术
2、职业技能的特点包括(ABCD)。(A)时代性(B)专业性(C)层次性(D)综合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拥有足够的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员工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保证(B)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比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更重要(C)对于一个高科技企业来说,关键是拥有领先的技术,而不是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D)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员工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珠江三角洲曾经出现比较严重的“技工荒”,让不少企业吃了不少苦头,这表明(ABD)。(A)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B)员工技能素质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C)技能素质在员工的综合素质中应该是第一位的(D)技术人才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一个人要取得事业成功,就必须(ABC)。(A)不断提高其职业技能(B)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C)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D)不断地跳槽,去更好的单位发展
6、对于从业人员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A)职业技能是就业的保障(B)职业技能高,综合素质就高(C)职业技能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D)职业技能有助于增强竞争力
7、职业技能的有效发挥需要职业道德保障,这是因为(ABD)。(A)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B)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C)有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一定有较高的职业技能(D)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8、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的关系中,职业道德居主导地位,这是因为(ABCD)。(A)职业道德是职业技能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B)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运用起着激励和规范作用(C)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D)对于一个人来说,有才无德往往比有德无才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9、提高职业道德以提升职业技能,应做到(ACD)。(A)脚踏实地(B)多做好人好事(C)与时俱进(D)勇于进取
10、在实际工作中,从业人员要做到勇于进取,就必须(ABC)。(A)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B)自信坚定,持之以恒(C)勇于创新(D)追求更多的财富
11、在实际工作中,从业人员要做到与时俱进就应当(ABC)。(A)立足时代,充分认识职业技能加快发展更新的特点(B)立足国际,充分认识我国总体职业技能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C)立足未来,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D)不服输,不甘人后
1、要想立足社会并成就一番事业,从业人员除了要刻苦学习现代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C)。(A)搞好人际关系(B)得到领导的赏识(C)加强职业道德修养(D)建立自己的小集团
2、下列关于职业道德修养的说法,正确的是(C)。(A)职业道德修养是国家和社会的强制规定,个人必须服从(B)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人员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C)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人员的立身之本,成功之源(D)职业道德修养对一个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影响不大
3、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先决条件是(A)。(A)修身(B)自励(C)节俭(D)诚信
4、下列选项,(B)项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也是个人道德修养境界和社会道德风貌的表现。(A)保护环境(B)文明礼让(C)勤俭持家(D)邻里团结
5、下列选项中,对“慎独”理解不正确的是(D)。(A)君子在个人闲居独处的时候,言行也要谨慎不苟(B)一个人需要在独立工作或独处、无人监督时,仍然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C)“慎独”强调道德修养必须达到在无人监督时,仍能严格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做事(D)“慎独”对一般人而言是为了博得众人的好感或拥护
6、下列选项中,(C)项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事物进行善恶判断所引起的情绪体验。(A)职业道德认识(B)职业道德意志(C)职业道德情感(D)职业道德信念
7、下列选项中,(B)项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为了履行职业道德义务,克服障碍,坚持或改变职业道德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A)职业道德情感(B)职业道德意志(C)职业道德理想(D)职业道德认知
8、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持道德观念去做事的行为被称之为(D)。(A)勤奋(B)审慎(C)自立(D)慎独
9、下列关于市场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B)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C)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D)市场经济是自然经济
1、职业道德乃是从业人员的(AB)。(A)立身之本(B)成功之源(C)嘴上谈资(D)立足职场的唯一要素
2、一个人职业生活是否顺利,能否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决于(ABC)。(A)个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B)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C)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D)个人的交际能力
3、修养是指人们为了在哪些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所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活动过程(ABCD)。(A)理论(B)知识(C)艺术(D)思想道德
4、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不是天生的。从业人员需要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按照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不断地进行(ABCD)。(A)自我教育(B)自我改造(C)自我磨炼(D)自我完善
5、下列选项中,关于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拓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A)就业方式的转变对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职业道德修养可以为一个人的成功提供社会资源(C)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人职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D)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能帮助从业者渡过难关,走向辉煌
6、下列说法中,说明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个人成长成才重要性的选项是(AC)。(A)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从业人员尽快“社会化”(B)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从业者给领导留下良好形象(C)加强职业道德是从业者自我实现的重要保证(D)加强职业道德能帮助从业者迅速提升职位
7、从宏观上讲,下列关于职业道德修养重要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BC)。(A)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生涯的拓展(B)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境界的提高(C)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个人成长成才(D)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个人职位的提升
8、职业道德修养包括(ABCD)。(A)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修养(B)职业道德情感修养(C)职业道德意志修养(D)职业道德态度修养
9、热爱祖国要求人们(ABCD)。(A)自觉认同、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B)要重大局、重整体(C)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民族的关系(D)树立在特殊情况下甘于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职业态度 1 0、文明礼让主要表现在(ABCD)。(A)仪容端庄(B)待人和气(C)举止文明(D)恭谦礼让
11、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文明礼让,应该(ABC)。(A)提倡讲礼貌、重礼节、懂礼仪(B)注意仪表端庄,举止文明得体,待人主动热情(C)要懂得谦让,学会宽容(D)即使别人侵犯了自己的人格,也不能表现出不满
12、下列说法中,哪些观点可以被借鉴去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ABCD)。(A)君子慎独(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吾日三省吾身
13、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需要(ABC)。(A)端正职业态度(B)要注重历练自己的职业意志(C)要强化职业情感(D)努力搞好人际关系
14、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职业人员提出的道德要求有(ABCD)。(A)诚实守信(B)公平竞争(C)团队精神(D)遵纪守法
15、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道德,主要有(ABCD)。(A)仁爱(B)恪守诚信(C)慎独(D)内省
1、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既是一种职业精神,又是职业活动的灵魂,还是从业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本。(A)(A)敬业(B)节约(C)纪律(D)公道
2、下列关于敬业精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在职业活动中,敬业是人们对从业人员的最根本、最核心的要求(B)敬业是职业活动的灵魂,是从业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本(C)敬业是一个人做好工作、取得事业成功的保证(D)对从业人员来说,敬业一般意味着将会失去很多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3、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断地从一家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虽然这种现象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人才的流动,但是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也说明这些从业人员(D)。(A)缺乏感恩意识(B)缺乏奉献精神(C)缺乏理想信念(D)缺乏敬业精神
4、关于跳槽现象,正确的看法是(B)。(A)择业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应该鼓励跳槽(B)跳槽对每个人的发展既有积极意义,也有不利的影响,应慎重(C)跳槽有利而无弊,能够开阔从业者的视野,增长才干(D)跳槽完全是个人的事,国家企业都无权干涉
5、下列认识中,你认为可取的是(A)。(A)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B)由于找工作不容易,所以干一行就要干到底(C)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怎样,因此要多转行,多受锻炼(D)我是一块砖,任凭领导搬
6、下列关于职业选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职业选择是个人的私事,与职业道德没有任何关系(B)倡导职业选择自由与提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相矛盾(C)倡导职业选择自由意识容易激化社会矛盾(D)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李某工作很出色,但他经常迟到早退。一段时间里,老板看在他工作出色的份上,没有责怪他。有一次,老板与他约好去客户那里签合同,老板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不要迟到,可最终,李某还是迟到了半个小时。等李某和老板一起驱车到达客户那儿时,客户已经走人,出席另一个会议了。李某因为迟到,使公司失去了已经到手的好项目,给公司造成了很大损失。老板一气之下,把李某辞退了。对以上案例反映出来的问题,你认同下列的说法是(B)。(A)李某的老板不懂得珍惜人才,不体恤下属(B)作为一名优秀员工,要求在有能力的前提下,还要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C)那个客户没有等待,又去出席其他会议,表明他缺乏修养(D)李某有优秀的工作能力,即使离开了这里,在其他的企业也会得到重用
8、企业在确定聘任人员时,为了避免以后的风险,一般坚持的原则是(D)。(A)员工的才能第一位(B)员工的学历第一位(C)员工的社会背景第一位(D)有才无德者要慎用
9、IBM公司会认真调查每个应聘者的工作经历,如果发展有频繁“跳槽”的人来应聘,他们就格外关注。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其频繁“跳槽”的原因,并根据其言谈举止推测其是否还会见异思迁。该材料说明,当前企业在选择员工时非常重视员工的(C)。(A)协作能力(B)创新能力(C)敬业精神(D)适应能力
10、尊重、尊崇自己的职业和岗位,以恭敬和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工作专心,严肃认真,精益求精,尽职尽责,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义务感。以上描述的职业道德规范是(A)。(A)敬业(B)诚信(C)奉献(D)公道
11、从业人员做到爱岗敬业,就必须做好刻苦努力的准备。对待工作绝对不能忽冷忽热,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仅凭一时的热情、冲动。以上观点说明了敬业精神的特征是(B)。(A)主动(B)持久(C)务实(D)奉献
12、《中国商报》曾报道,乌鲁木齐挂面厂在日本印制塑料包装袋。由于有关人员在审查设计图纸时粗心大意,没有发现乌鲁木齐的“乌”字错为“鸟”字,结果从日本运回国内的包装袋上“乌鲁木齐”全部错为“鸟鲁木齐”。仅仅因为一“点”之差,16 万元就白白扔掉了。该案例充分说明了从业人员在日常的职业活动中应(A)。(A)强化责任意识(B)坚守工作岗位(C)诚实守信(D)勤奋学习,提高专业技能
13、践行敬业,要求从业人员要坚守岗位。而坚守岗位又要求员工在困难和危险面前能够临危不退。下列关于临危不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遇到危险情况时,为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从业人员要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迎难而上(B)临危不退是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岗位责任的本质要求(C)在与歹徒斗争、抢险救灾还要把握策略方法,讲求科学,不能盲目蛮干(D)从业人员在遇到危险情况时一定要奋不顾身,毫不顾己,绝不后退
14、世界 500 强企业关于优秀员工的 12 条核心标准:第一条,一个人的工作是他生存的基本权利,有没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看他能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如果一个人的本职工作做不好,应付工作,最终失去的是信誉,再找别的工作、做其他事情都没有可信度。如果认真做好一个工作,往往还有更好的、更重要的工作等着你去做,这就是良性发展。请根据材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第一条核心准则反映的是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C)。(A)诚实守信(B)办事公道(C)爱岗敬业(D)奉献社会
15、以下关于“爱岗”与“敬业”之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虽然“爱岗”与“敬业”并非截然对立,却是难以融合的(B)“敬业”存在心中,不必体现在“爱岗”上(C)“爱岗”与“敬业”在职场生活中是辩证统一的(D)“爱岗”不一定要“敬业”,因为“敬业”是精神需求
16、著名像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常说:“戏比天大。”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领导劝她改换相对安全的日子再去演出,她说,“戏比天大,那么多志愿军都等着呢,他们不怕,我也不怕!” 有一次,她安排到一家工厂慰问演出,不巧遇到暴雨,有人建议先不要去了,她却斩钉截铁地说:“戏比天大,就是下刀子也要去!“ 这些故事充分地表现了常香玉所具有的(C)精神。(A)勤俭节约(B)诚实守信(C)爱岗敬业(D)遵纪守法
1、下列说法中,隐含敬业思想的有(ABCD)。(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戏比天大(C)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D)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2、下列关于敬业精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A)敬业既是一种端正的工作态度,更是一种崇高的职业精神(B)敬业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活动的灵魂,是从业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本(C)敬业与否已成为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D)敬业是一个人做好工作、取得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同时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壮大
3、下列说法中,与敬业精神无关的是(CD)。(A)不爱岗就会下岗,不敬业就会失业(B)李素丽坚持“四心”服务原则:礼貌待客要热心,照顾乘客要细心,帮助乘客要诚心,热情服务要恒心(C)如果你懂得量入为出,那你就可以致富了(D)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
4、下列说法中,体现我国古代朴素的敬业思想的有(ABCD)。(A)佛家认为,人世间农、林、工、商等各业,维系、资养人的生命,因而人们要回报社会,要耐苦耐劳地从事各种辛苦职业(B)在我国古代农民要敬土地爷,木匠要敬鲁班爷,戏班要敬梨园神等(C)儒家学说要求人们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根据每个人社会定位,自觉履行职业要求(D)孔子一生勤勉著述育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为什么说敬业是从业人员取得事业成功的保证?(ABCD)(A)敬业意味着工作和生活的乐趣(B)敬业是人生的关键,是人生制胜的法宝(C)强烈的敬业精神是从业人员做好工作的前提(D)敬业精神会使一个人赢得他人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6、为什么说敬业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ABCD)(A)敬业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B)敬业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是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C)敬业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D)敬业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水平
7、在当前职场上,敬业精神的重要性有(ABC)。(A)敬业是从业人员在职场立足的基础(B)敬业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C)敬业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保证(D)敬业是从业人员之间处理个人关系的基础
8、敬业包含的层次是(ABCD)。(A)恪尽职守(B)勤奋努力(C)享受工作(D)精益求精
9、敬业要求从业者对待工作要(ABCD)。(A)工作专心(B)严肃认真(C)精益求精、尽职尽责(D)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义务感
10、敬业精神的基本特征有(ABC)。(A)务实(B)持久(C)主动(D)强制性
11、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敬业精神要求从业者必须(BCD)。(A)公私分明(B)坚守工作岗位(C)提高职业技能(D)强化职业责任
12、坚守工作岗位要求从业者应该做到(ABC)。(A)遵守规定(B)履行职责(C)临危不退(D)开拓创新
13、关于“爱岗”和“敬业”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C)。(A)爱岗和敬业紧密联系在一起(B)爱岗是敬业的体现,敬业是爱岗的升华(C)不爱岗的人难以敬业;不敬业的人,也难以爱岗(D)“爱岗”不一定要求“敬业”,因为“敬业”是精神需求
14、下列关于爱岗敬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A)职业选择与爱岗敬业不矛盾(B)孔子所说的“敬事而信”,包含着爱岗敬业的观念(C)爱岗敬业就要求一辈子都要坚守同一职业岗位(D)提倡爱岗敬业,会遏制人们的创造热情 1
5、下列人物言论和事迹中包含敬业精神的有(ABCD)。(A)常香玉说:“戏比天大,就是下刀子也要去!”(B)王顺友,一名普通的乡邮员。20 年来在雪域高原的送邮行程达26 万公里,从没延误过一期邮班,丢失过一份邮件(C)许振超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他说:“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可以不进大学,却不能没有知识。人要活出质量,就要孜孜不倦地学习,这样才不枉宝贵的一生。”(D)著名体育解说员宋世雄因为工作中几近痴迷的投入,不时闹出一些笑话。他自嘲说自己“有时候像个傻子”。
1、下列关于诚信的认识和判断中,表述正确的是(A)。(A)诚信是企业集体和从业人员个体道德的底线(B)诚信是一般的法律规范(C)诚信既是法律规范又是道德底线(D)诚信是基本的法律准则
2、对于企业来说,遵守诚实守信(A)。(A)有助于树立良好形象(B)将增加企业的成本(C)对企业没有影响(D)会减弱企业的竞争力
3、下列行为中,符合诚信要求的选项是(D)。(A)看对象来决定是否遵守合约(B)采用一切手段增加企业利润(C)派人获取竞争对手商业秘密,增强竞争优势(D)货真价实
4、“人无信不立”这句话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中是指(A)。(A)坚守诚信是获得成功的关键(B)要求统治者要“仁民爱物”(C)无论为人还是做事都要“执事敬”(D)人无论做什么都要尽最大的努力
5、下列做法中有违背诚信要求的是(D)。(A)员工小张经常从计算机网络上下载免费的杀毒软件(B)员工小刘找到一种代替的生产原料,降低生产成本(C)经理要求员工小宋一周完成的工作,他三天就顺利完成了(D)某商店负责人降价销售由于一时疏忽购进的劣质商品
6、下列论述中,不属于“诚”的含义的是(C)。(A)“诚”指自然万物的客观实在(B)“诚”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忠于本心(C)信实,忠于客观事情(D)是时“天道”的真实反映
7、下列行为中,体现了诚信智慧性特征的是(A)。(A)领导委婉地指出了下属工作中的不足(B)为了员工的面子领导没有说话(C)领导当众指责员工(D)领导不做说明,直接扣员工的工资
8、在职业生活中,从业人员是否践行诚实守信,应(C)。(A)看上司的意见而定(B)看对自己是否有利而定(C)是无条件的(D)视对方是否诚信而定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企业诚实守信的选项有(ABC)。(A)遵守承诺和契约(B)树立客户第一的观点(C)产品货真价实(D)不惜代价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
2、关于诚信的重要性表述正确的是(ABCD)。(A)诚信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B)诚信是企业创业成功的秘诀,也是守业的根本(C)诚信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益(D)诚信能够给个人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
3、下列关于诚信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论述,正确的有(ABD)。(A)诚信是人们职业获得成功的要求(B)诚信是人们获得某个职位的必然要求(C)诚信是为了生活逼不得已的要求(D)诚信是人社会化的要求
4、下列属于诚信特征的有(ABCD)。(A)通识性(B)智慧性(C)止损性(D)资质性
5、当企业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时,企业应该(BD)。(A)注重当前利益(B)维护公共利益(C)维护自身利益(D)既要考虑眼前利益,也要考虑长远利益
6、一个诚信的人应该做到(ABD)。(A)言行一致(B)正确对待利益问题(C)一切听从领导的安排(D)主动担当,不自保推责
7、下列属于真诚不欺表现的选项是(ACD)。(A)不强制下属工作,凡事先征求下属同意(B)只向领导汇报工作中的成绩,不汇报问题(C)同事间可以进行辫论,但不留后遗症(D)不随意批评同事的言行,彼此尊重时方
8、树立信用至上要做到(ABCD)。(A)排除怀疑一切的心理,对人要具有起码的信任(B)反对不明是非、不分善恶,盲目信任(C)注重每一个细节,积淀个人信誉(D)要维护职业集体的荣誉
9、树立企业信誉和形象主要依赖的要素有(ABC)。(A)产品质量(B)服务质量(C)信守承诺(D)保守秘密 1 0、下列关于诚信的说法,正确的是(ABD)。(A)“诚”就是真实不欺,不自欺也不欺人(B)“信”就是遵守约定,践行承诺(C)“诚”是有条件的,首先要看对方是否诚信(D)在工作中,出工出力
1、下列行为体现办事公道的做法的是(D)。(A)在任何情况下按“先来后到”的次序提供服务(B)对当事人“各打五十大板”(C)协调关系奉行“中间路线”(D)处理问题“不偏不倚”
2、下列说法中,违背平等待人原则的选项是(D)。(A)某商场售货员按照顾客到来的先后顺序为他们提供服务(B)某宾馆服务员根据顾客的要求提供不同的服务(C)某车站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开办特殊购票窗口
第二篇:工勤技能岗位职称考试 职业道德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
1、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宣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新年来维系和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的特征:历史性;阶级性;能动性;相对稳定性、继承性、相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
3、道德功能:是指道德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功效及其意义。道德具有认识功能、调节功能、服务功能。
4、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公民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新引力、感染力。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包括: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规范和个人品德建设。
社会主义公民个人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公德规范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规范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良好的个人品德包括:有理想、有抱负,人格独立和个性健康,自尊、自信、乐观,尊重他人,准求个人卓越,有进取精神,能促进和不断完善个人的发展。
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个人品德是个体依靠内在道德信念系统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德性或品行、操守。个人品德能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形成产生内化和扩大的效应,成为规范个人言行、建设和谐家庭、做好本职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个人品德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对个人品德的生产和巩固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答: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不是随意的行为,而是有其客观必然性。
(一)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从经济基础看,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未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发展服务;从政治角度看,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这一政治制度下,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是平等、团结、互助、服务的关心。因此,在这个社会里,人人都是服务的对象,让人又是为他人服务的。而以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的正式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二)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成果经验的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当所领导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内涵: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爱护人民,以人民利益作为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一切向人民负责;个人利益服从人民整体利益,同一切危害人民、背叛人民的行为作斗争,必要时不惜牺个人利益以至生命。
为什么把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答:
(一)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二)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根本标志
(三)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最基本的道德价值品质,符合社会发展的共同利益
(四)集体主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
集体主义原则的科学内涵:
(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二)尊重个人正当利益
(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第二,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第三,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第四,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第五,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紧密结合起来。
职业是人们从事的比较稳定且有合法收入的工作。职业具有专业性、多样性、技术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体现职业特征的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和道德规范现象,是社会道德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在职业生活中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准则。
职业道德的组成:职业道德活动、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的特征:行业性、多样性、明确性、群体性、继承性、实践性。职业的专业化、智能化、综合化是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职业道德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职业道德的基本职能是调节职能。它一方面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即运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促进职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与合作。另一方面,职业道德又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2、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一个行业的信誉,也就是它们的形象、信用和声誉,是指行业及其产品与服务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程度,提高行业的信誉主要靠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而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有效保证。若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很难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
3、促进本行业的发展。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发展有赖于高的经济效益,而高的经济效益源于高的员工素质。员工素质主要包含知识、能力、责任心三个方面,其中责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从业人员其责 3 任心是极强的,因此,职业道德能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4、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职业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个从业者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对待工作,同时也是一个从业人员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表现;是一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发展的成熟阶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职业道德也是一个职业集体,甚至一个行业全体人员的行为表现,如果每个行业,每个职业集体都具备优良的道德,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会发挥重要作用。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
(一)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
(二)阶级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统一。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作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爱岗敬业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倡导爱岗敬业,就要做到乐业、勤业和精业。乐业,就是喜欢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勤业,就是勤奋学习专业,钻研自己的本职工作。精业,就是使自己本职工作的技术、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精益求精。
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诚实,就是忠诚老实。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倡导诚实守信,就要加强学习,经常反省,讲究质量、信守合同,忠诚集体、维护信誉.办事公道是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行使职业权力时,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公平合理地做事和处理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公平、公正、合理。倡导办事公道,就要热爱真理、追求正义,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照章办事、平等待人,不计个人得失、不怕各种权势,要有较高的识别能力。
服务群众是为人民服务精神更集中的表现。服务群众,揭示了我们的职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指出我们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时人民群众,要求我们心里应当装着人民群众,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乐群众之所乐。一句话,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倡导服务群众,就要心中有群众,真情待群众,尊重群众,方便群众,文明服务,创新服务,勇于 4 想人民负责。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奉献社会就是一心为社会做贡献,在公与私、义与利、奉献和索取之间,把前者放在首位。倡导奉献社会,就要坚定信念,履职尽责、义利相融,重在奉献,艰苦奋斗,勤奋工作,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是指个人在职业活动中自觉按照职业道德原则,规范和理想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锻炼的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职业道德境界。
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主体与客体相统一、主动自觉性、社会实践性的特点。
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者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是从业者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促进行业兴旺发达的保证,是形成平等友善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需要,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劳动者的需要。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是要求工勤人员自觉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逐步养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发扬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的精神,克服自私自利的思想影响,在工勤岗位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达到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境界。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认识的修养、职业道德情感的修养、职业道德意志的修养和职业道德行为的修养。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如何进行职业道德认识的修养?P89 答:职业道德认识修养,主要是指工勤人员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关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价值,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准确掌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等基本知识,逐步形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念,努力提高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自我评价能力和职业道德制度行为选择能力。„„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如何进行职业道德情感的修养?P89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如何进行职业道德意志的修养?P91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如何进行职业道德行为的修养?P91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一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遵守工作纪律,维护工作秩序;勤俭节约,团结互助。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提高道德认知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条件,做到知行统一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汲取借鉴精华是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榜样学习激励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有效方法,慎独自省自励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第二部分 法律常识
法的定义: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工具。
法的特征:法律具有国家意志性、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具有明确规定性;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的作用:
(一)规范作用
(二)社会作用
法的渊源: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法的根源、来源等。另一种含义是法的表现形式。在法学理论里,法的渊源一般是指法的表现形式。如中国法的渊源就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行政规章、国际条约等。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下列主要法律部门: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科教文卫法、环境法、刑法、诉讼法、军事法。
法律制定:又称法律创制,最通常的称为“立法”。它是指由法的创制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性活动。我国国家立法权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国家法律。
我国立法大致有以下几个基本程序: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议案的审议、法律议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等阶段。
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履行法律义务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指人们遵守法律规范中的禁止性规范,不作出一定的行为,称之为履行消极的法律义务。另一种是指人们遵守法律规范中的命令规范,做出一定 6 的行为,称之为履行积极的法律义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宪法的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与普通法律最重要的区别之一。(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第二,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第三,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床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1954年第一部宪法制定。1975年第二部宪法,1978年第三部宪法,1982默哀吗12月4日,颁布第四部宪法。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即国体。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它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阶级、各阶层在国家中所处的统治与被统治地位;二是各阶级、阶层在统治集团内部所处的领导与被领导地位。
我国实行的是什么样的根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答:政治制度是指统计阶级通过组织正确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狭义主要指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是指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反映在社会中站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其政治统治的经济秩序,而确认或创设的各种有关经济问题的规则和措施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16、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公民的基本权利也称宪法权利或者基本人权,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也称宪法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根本责任。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公民对国家具有首要意义的义务,它构成普通法律所规定的义务的基础。公民的基本义务与基本权利一起共同反映并决定着公民在国家中的政治与法律地位,构成普通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义务的基础和原则。
1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一)平等权
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和原则。确立了国家机关活动的界限和基本出发点,也是公民实现基本权利的方法或手段。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法治国家的宪法原则。内容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禁止差别待遇。(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是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可能性。一方面表现为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使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组织与管理即政治权利,另一方面表现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自由地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自由即政治自由。范围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选举权是选民依法选举代议机关代表和特定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选民依法被选为代议机关代表和特定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权利。没有利益就没有选举,没有选举就没有民主。选举权是具体的权利,能带来一定的利益,具体包括选择权、投票权、表决权、监督权、罢免权。
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1)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公民通过各种语言形式宣传自己思想和观点的自由,宪法中主要指政治言论自由,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有效形式。包括思想表达与传达自由、言论机关的自由以及了解权和反论权。在政治权利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具有政治监督作用。
2)出版自由:出版自由指公民可以通过公开发行的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的见解和看法。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具有政治监督和信息传播功能。
3)结社自由:指公民为了一定的宗旨而依法律规定的程序组织某种社会团体的自由。包括以营利为目的的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治性的和非政治性的。
4)集会、游行、示威自由: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进行,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集会、游行、示威自由是言论自由的延伸和具体化,是公民表现意愿的强烈形式和手段。此三项自由相互联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是一种与政府进 8 行沟通和表达意愿的有效方式,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防止缺少此种渠道后“逼上梁山”实施暴力。
(三)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内容上包括有信仰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信仰这种或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信仰这教派或那教派的自由,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
(四)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又称身体自由,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是以人身保障为核心的权利体系,是公民参加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内容包括: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指公民享有人身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剥夺、限制的权利。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具体体现为人格权,如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禁止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3、公民住宅不受侵犯:即住宅安全权,指公民居住、生活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和搜查。
4、通信自由:指公民通过书信、电话、电信及其它通讯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具体指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属私生活秘密与表现行为的自由。包括公民的通信他人不得扣押、隐匿、毁弃,公民通信、通话的内容他人不得私阅或窃听。
(五)社会经济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公民依照宪法规定享有物质利益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上的保障。是一种复合权利,出现了如消费者权利、环境权、社会保障权等新的权利类型。我国宪法规定了以下内容:
1、公民财产权:指公民个人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和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的权利。范围包括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其他合法财产,投资权、经营权、继承权也在其列。
2、劳动权: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从事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具有双重性,也是一种义务。包括劳动就业权、取得报酬权。
3、休息权:指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权利。是劳动力延续的条件,也是劳动者享受文化生 9 活、自我提高的权利。一周五日工作8小时,享受公休假、法定休假、年休假、探亲假等。
4、社会保障权:指因社会危险处于保护状态的个人,为了维持人的有尊严的生活而向国家要求给付的请求权。是宪政国家必须履行的义务,是现代社会的安全阀。作为一种权利体系,包括生育保障权、疾病保障权、残疾保障权、死亡保障权与退休保障权等具体权利。
(六)文化教育权
是一种综合的权利体系,在基本权利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教育方面体现为受教育权,文化方面体现为科学研究自由、文艺创作自由和其他文化活动自由。
1、受教育权:公民接受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训练的权利。是自由权和社会权的统一,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按照能力受教育,享受教育机会平等。
2、科学研究自由:公民有自由地对科学领域的问题进行探讨的权利,不允许非法干涉;公民有权通过各种形式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国家有义务提供必要条件;国家应奖励和鼓励科研人员,保护科研成果。
3、文艺创作自由:公民有权自由地从事文艺创作并发表成果。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存在,国家权力不得非法干涉文艺创作,做出限制时应注意合理界限。
4、其他文化活动自由:指观赏、欣赏、享用文化作品和从事各种娱乐活动。
(七)权利救济的权利,包括:监督权与请求权
1、监督权:指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具体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申诉权等。
2、请求权:公民依照宪法规定,要求国家作一定行为的权利。是基本权利实现的手段性权利,是具有一般效力的具体的现实的权利。包括国家赔偿请求权、国家补偿请求权、裁判请求权,广义上还包括监督权。
(八)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
1、妇女权利的保护: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培养妇女干部。92年通过《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其家庭生活平等权、同工同酬权、受教育权、平等就业权、劳动保护权、生育权作特殊保护。
2、儿童权利的保护:通过《青少年权益保护法》,对儿童的抚养、受教育、社会安全、人格、收养、残疾儿童成长作特定保护。
3、老年人权利的保护:通过《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对老年人的退休、赡养、生活保障作 10 特定保护。
4、残疾人权利保护:通过《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和其他相关法律,对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权、劳动就业权、受教育权、政治权利、人格权利做出特定保护。
5、华侨、归侨和侨眷权利保护:对华侨的保护适用国内法和外交保护两种方式,对归侨、侨眷的保护通过《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
三、公民的基本义务
法律上的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义务人依据法律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要求。基本义务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公民的基本义务决定着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政治与法律地位。
我国宪法第52条至第56条规定了我估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5、依法纳税的义务。
全国人大的性质和地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最高国家立法机关。名额总数不超过3000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个选举大为代表名额比例的分配。每届任期5年。
全国人大的职权:(1)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2)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3)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人。(4)决定国家重大问题(5)最高监督权。(6)其他应当由它行使的职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和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经常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机关,也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和任期。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和委员组成。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任期与全国人大相同,即5年。常委会的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连选连任。但现行宪法规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P1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性质和地位、产生和任期、职权。P125 11 国务院性质和地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组成和任期P126。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P126国务院领导体制P126。国务院职权P127 中央军事委员会性质和地位、组成和任期、领导体制P128 地方国家机关p128 人民法院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人民法院的基本制度:两审终审制、合议制、审判委员会制度、审判家督制度、回避制度。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的任务、组织体系与领导体制、职权P134-135 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的、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行政关系主要包括四类:(1)行政管理关系(2)行政法制监督关系(3)行政救济关系(4)内部行政关系。
行政法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限制行政权,保障人权。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机关的概念:行政机关亦称行政机构、国家管理机关、政府。形式国家行政权利的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执行代议机关制定的法律和决定,管理国家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行政事务。
行政机关的体系:按照管辖范围,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授权组织和受委托组织:
(一)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参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非政府组织。
(二)手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是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在委托事项范围内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非政府组织。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形式行政职权,做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管理对象是时尚的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其行为形式体现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规范文件和非规范文件。另一类是具体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就特定事项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做出的单方行政职权的行为。
行政行为的效力:一是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具有法律规定的或行政机关所决定的法律效果,12 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都必须尊重并遵守之。二是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做出即具有被推定为合法、有效的法律效力,未经法定程序变更或撤销前,公民和组织不得否认行政行为的效力。三是执行力,这是指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有权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效力。
行政纠纷的解决需经过哪几个阶段,具体程序有哪些? 答:
(一)、行政复议
(二)行政诉讼 起诉、受理。
40、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P142
41、民法的概念:民法是指调整人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和。42、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滥用权力。
43、民事主体的概念及种类:民事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参与者与当事人。民事主体的种类:一是公民,二是法人,三是其他组织。
44、怎样理解民事权力?
民事权利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这是宪法赋予的权利。
45、物权的概念:是指权利人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46、物权的特征:第一,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物的权利。第二,是权利人直接享受物的利益的权利。第三,是排他的权利。
47、物权的种类(1)、物权人对标的物所支配内容――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2)物权有无从属性――主物权与从物权(3)、标的物的支配范围――所有权与定限物权(4)物权的标的物的种类――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和权利物权。
48、债的概念: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请求为一定给付的民事法律关系。
49、债的种类
(一)、法定之债与意定之债。(发生原因及债的内容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决定)
法定之债包括侵权损害赔偿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及缔约过失之债。
意定之债主要是指合同之债。
(二)、特定之债与种类之债。(标的物属性的不同)
(三)、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债的主体双方人数)
(四)、按分之债与连带之债。(各方各自享有得权利或承担得义务及相互间关系)
按份之债的各债务人只对自己分担的债务份额负清偿责任,债权人物权请求各债务人清偿全部债务。
在连带责任中,连带债权人在任何一任接受了全部履行,或者连带债务人的任何一任清偿了全部债务时,虽然原债归于消灭,但连带债权人人或连带债务人之间则会产生新的按份之债。
(五)、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债的标的有无选择性)
(六)、主债与从债。(两个债之间的关系)
主债是从债存在的依据,从债的效力决定于主债的效力,主债消灭从债也随之消灭。
(七)、财物之债与劳务之债。(债务人所负给付义务的不同内容)
50、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对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有如下特征:第一、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智力成果(本质属性)。第二专有性,即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独占使用智力成果的权利,他人不得侵犯。第三,地域性,即知识产权只在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地域范围内有效,不具有域外效力。第四,时间性,即依法产生的知识产权一般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有效。
51、知识产权的种类:第一,著作权和邻接权,第二,专利权,第三,商标权,第四,商业秘密权,第五,植物新品中权,第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第七,商号权。
52、人身权的概念:人身权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语气人身不可分离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是人身关系经法律调整后的结果。
53、人身权的特征:第一,人身权是与民事主体的人身密不可分,以民事主体的人身为存在的基础。第二,人身权是非财产性权利,其内容不具有财产属性。第三,人身权是非财产性权利,其内容不具有财产属性。第三,人身权是民事主体不可缺少的权利。第四,人身权是绝对权。第五,人身权是支配权。
54、人身权的种类:根据人身权与其权利主体的联系程度和产生的依据的不同,人身权通常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
55、民事责任的概念: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 14 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给予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56、民事责任的种类:(1)依产生的原因可将民事责任分为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与侵权责任;(2)根据民事责任的内容,分为履行责任、返还责任、和赔偿责任。(3)根据承担民事责任一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依责任内容有无财产性,分为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4)根据民事责任的内容有无财产性,可将民事责任分为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57、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P158
58、合同订立是指合同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从法律上看,合同订立可以分为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59合同的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分为四大类: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P158
60、合同的责任:
(一)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尽的义务而致另一方信赖利益的损失,依法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二)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迷失责任。
61、刑法的概念:刑法是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主要是刑法)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62、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行法定原则。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3、罪刑相适应原则。63、犯罪的概念: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与应受刑罚处罚性的行为。64、犯罪的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65、犯罪构成是指依照中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四个构成要件: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66、什么是共同犯罪?
答: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67、什么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正当防卫是对危害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着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实施侵害的行为采取不超过必须限度的制止性的损害行为。;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 15 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另一较小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
68、正当防卫的条件:(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2)不法侵害政治进行;(3)具有防卫意识;(4)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5)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69紧急避险的条件:(1)合法权益面临现实危险(2)危险正在发生;(3)处于不得已而损害另一合法权益;(4)具有避险意识;(5)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70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种类有哪些?
答: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种类及罪名: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71、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世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一是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喝着为第一性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的问题。
7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除此以外,还具有创新性、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特点。7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第一,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注意统一起来,把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统一起来,建立起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第二,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它结束了包罗万象的旧哲学的统治,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第三,从社会作用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 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74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答: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最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5、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76、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二)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7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决定意识P187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P188 78、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P190 79、事物联系的含义及特征是什么?
答:事物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联系的特点: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复杂多样性和条件性。
80、发展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答: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永恒发展的。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第一,就新旧事物自身的情况和它们与环境的关系来看,新事物有新的要素、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或条件;而旧事物结构僵化、功能衰退、要素陈旧,不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第二,就新旧事物的关系来看,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同时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仍然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东西,并添加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东西,因而,它在内容上比旧事物丰富,在形态上比旧事物高级,在结构上比旧事物合理,在功能上比旧事物强大。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由于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用户和支持。
81、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维护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质量互变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两种规定性。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和由质变到量变的相互转化过程。质量互变规律所揭示的就是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否定之否定规律指明,事物的变化发展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从肯定到否定,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82、矛盾及其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P196-197 8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是什么?
答: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如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17 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们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首先,要重视量的积累。其次,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84、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是什么?
答:辩证的否定有三层含义: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发展环节。第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法所理解的否定及时区分新旧事物的界限,也是新旧事物联系的桥梁,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既变革又保留。
85、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86、为什么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从发展方向上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经过两次否定,克服消极因素,保留积极因素
(2)从发展道路上看,事物发展是迂回曲折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
87、用内因和外因辨证关系的原理说明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答: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即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有时外因甚至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第三,外因的作用无论多大,也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它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一,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内因是事物的根据,首先依*我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第二,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又必须坚持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地借鉴和吸取世界各国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又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加以消化和吸收,使外因通过内因而发挥出积极的作用.18 88、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一)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和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首先,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对立的。主要表现在:第一现象时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可以为人们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之和内在联系,不能为人们直接感知,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第二,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第三,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其次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把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们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P209
(二)分析偶然性,揭示必然性。P209
(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P210.8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90、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是什么?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91、相对静止的含义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是什么?
答:相对静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静止不是绝对的不运动, 不是完全的静止,而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因而,静止是相对的.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 第一,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在相对静止状态的量变的积累, 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第二,承认相对静止是区分事物的必要条件,不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就看不到事物的确定性,就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界线.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理解运动.92、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是什么?
答:意识的能动作用又叫人的主观能动性或意识的能动性。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 19 制。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而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实现。
93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答: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必要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管符合客观,是我们组合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知性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也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小弟改造世界的立足点。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方面,要反对主观主义。另一方面,要对客观实际由科学的理解与把握。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意义: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需要始终坚持和贯彻的原则.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现在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国内经济发展开始出现困难,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开始凸现,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时间活动只有符合这一原则,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9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95、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什么?
答:1.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又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其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目的.2.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96、认识运动总规律是什么?
答: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与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的进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这就是认识运动的总规 20 律过程,它体现了认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这就是认识运动总规律。
97、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历史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98、什么是社会存在?什么是社会意识?二者关系如何?
答: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人吗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及其产物。从社会意识的主体范围来看,它包括个体意识和多种多样的群体意识。从社会意识的层次来看,它包括低层次、不系统的社会心理和高层次的、系统化的思想体系或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有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科学等。两者的关系: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必须先进行物质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精神生产。(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1)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2)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的不同。
99、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答:物质资料生产是人们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它由人的劳动,生产资料登要素构成,生产资料又可进一步分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构成劳动过程的最抽象、最一般、最普遍的要素,只有这些得以存在和发展,社会的其他活动如政治、文化、艺术、宗教登才能够得以存在和发展。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100、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二者的关系如何?
答: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 21 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是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关系。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者的关系: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01、什么是经济基础?什么是上层建筑?二者的关系如何?
答: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二者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不适合的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102、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0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什么?
答:群众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一方面要求在一切工作或斗争中,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并组织群众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求领导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即在集中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方针、政策,交给群众讨论、执行,并在讨论、执行过程中,不断根据群众意见进行修改,使之逐渐完善。
104、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说明社会主义省会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答: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对社会主义具 22 体制度进行改革。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首先,改革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因为当具体制度和具体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就需要通过变革体制完善基本制度,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改革不是要抛弃社会主义而是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革总的目的是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再次,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105、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答: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科学判断和始终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当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10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三大重要成果是什么?
答: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三大重要成果。
107、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这一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思想路线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 23 国家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理论。108、什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是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9、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时间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发展主体的观点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基本原理。
110、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答: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11、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12、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1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
答: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需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同样需要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生产力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决定了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各种问题需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4(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5).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将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物质条件的需要.6.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多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15、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答: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基本经验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党领导下的改革,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每次重大改革的决策,都是中央通过决定做出的决策,说明党是主动的推进改革。第二,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步到位的。小平同志讲,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话,我们的风险就比较少,而且通过试验成功了,在全国推广。如果不成功,我们就停止下来。所以这样的话,我们从改革过程当中,这条特点也是很突出的。当然,改革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要突破,要加快步伐。当然我们要吸取历史教训:“大跃进”.在生产发展同时 要实事求是,立足于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另外还要照应生产力发展.这样我国就可以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迅速发展。
1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17、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答:
(一)、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首先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1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25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基本方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要求的、系统化的核心价值理论,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12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一是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二是要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三是要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1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有哪些?
答:人民群众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各族人民团结合作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爱国统一战线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法宝。
123、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124、为什么说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答: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一重要思想,鲜明地表明了中国梦蕴涵的人民主体本质属性,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归宿,是中国梦的深厚底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1)、中国梦凝聚着中国人民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2)、中国梦包含着每个中国人的梦 3)、中国梦的实现依靠人民的力量 4)、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党的领导
125、如何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
答: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仅仅依靠人民推动改革。126、为什么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推进城镇化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127、怎样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政治协商制度,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特点在于:
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实行民主集中制,“一府两院”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对它负责;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元制度,不依赖任何其他制度而存在,其他各种制度均由这一制度派生,包括政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其他各种法律制度等等。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还可以表述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和政治前提;人民当家做主(即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目的和基础;依法治国是保障。
128、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1.)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129、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巩固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正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2)社会政策要托底;3)创新社会治理。
130、为什么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答: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中国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西安大话,必须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要克服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131、怎样才能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答:要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从严管党治党,首先就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必须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培养和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民主经种植是的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132习近平提出的“钉子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答: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不折腾、不反复,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发扬钉钉子精神,医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而要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三要建立规范的老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激励干部求真务实的有效机制,使开拓进取谋发展、埋头苦干抓落实蔚然成风。
133、怎样认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答:1)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经验教训做出的重大抉择;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3)朱与偶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
13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135、如何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答: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 28 总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136、怎样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答:第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滴,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四,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第五,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137、怎样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答:
(一)、科学立法。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和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任务:1)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2)完善立法体制;3)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4)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二)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2)健全依法决策机制。3)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4)坚持严格规法公正文明执法。5)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6)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三)、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1)要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2)要优化司法职权配置。3)要推进严格司法;4)要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5)要加强人权司法保障;6)要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四)全民守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1)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2)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4)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五)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制工作队伍至关重要。1)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2)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3)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138、怎样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答: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健全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制度和工作机制;3)努力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部署落到实处;4)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
138、怎样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30
第三篇:工勤技能岗位工作职责
工勤技能岗位工作职责
一、高级技师岗位
1.负责所属工种的技术革新和高难度的生产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工作; 2.负责指导高新技术设备的调试、维修与使用;
3.负责纠正和制止生产过程中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有损工程(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操作行为,消除事故隐患;
4.负责开展技术讲座和相关咨询活动,传授技艺、培养技术工人;
5.负责所属工种技术问题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6.服从组织工作安排,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完成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其它任务;
7.按时上、下班,无无故迟到早退及旷工现象。
二、技师岗位
1.参与所属工种的技术革新和高难度的生产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工作; 2.协助指导高新技术设备的调试、维修与使用;
3.及时纠正和制止生产过程中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有损工程(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操作行为;
4.协同开展技术讲座及相关咨询活动,传授技艺、培养技术工人; 5.负责本岗位技术问题的收集、整理和上报;
6.服从组织工作安排,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完成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其它任务;
7.按时上、下班,无无故迟到早退及旷工现象。
三、高级工岗位
1.参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或新的质量标准体系的应用;
2.负责落实部门试验作业指导书、质量标准、服务标准及其它相关管理制度; 3.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妥善处理本岗位的各类工作事务; 4.积极指导和帮助初、中级工提高业务能力;
5.服从组织工作安排,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完成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其它任务;
6.按时上、下班,无无故迟到早退及旷工现象。
四、中级工岗位
1.协助落实部门试验作业指导书及其它相关管理制度;
2.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妥善处理本岗位的各类工作事务;
3.服从组织安排工作,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4.完成与本岗位工作有关的其它任务;
5.按时上、下班,无无故迟到早退及旷工现象。
五、初级工及普通工岗位
1.自觉遵守操作规范或服务准则,妥善处理本岗位的各类工作事务; 2.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服从组织调配,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3.服从组织安排工作,完成与本岗位工作有关的其它任务; 4.按时上、下班,无无故迟到早退及旷工现象。
第四篇:工勤技能岗位基本职责
工勤技能岗位基本职责
技术工一级岗位岗位职责:
一、熟练解决所从事工作中关键性技术业务问题,主动参与科学研究、技术革新;
二、安全生产,保质保量及时完成工作任务;
三、承担学校或本部门安排的其他方面工作;
四、培养中青年技术工人和传授技艺、经验;
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技术工二级岗位岗位职责
一、熟练解决所从事工作中较高技术业务问题,主动参与科学研究、技术革新;
二、安全生产,保质保量及时完成工作任务;
三、承担学校或本部门安排的其他方面工作;
四、培养中青年技术工人和传授技艺、经验;
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技术工三级岗位岗位职责
一、熟练解决所从事工作中一般技术业务问题,主动参与科学研究,技术革新;
二、安全生产,保质保量及时完成工作任务;
三、承担学校或本部门安排的其他方面工作;
四、培养中青年技术工人和传授技艺、经验;
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技术工四级岗位岗位职责
一、熟练解决所从事工作中一般技术业务问题;
二、安全生产,保质保量及时完成工作任务;
三、承担学校或本部门安排的其他方面工作;
四、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技术工五级岗位岗位职责
一、解决所从事工作中技术业务问题;
二、安全生产,保质保量及时完成工作任务;
三、承担学校或本部门安排的其他方面工作;
四、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普通工岗位岗位职责:
一、安全生产,保质保量及时完成工作任务;
二、承担学校或本部门安排的其他方面工作;
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第五篇:工勤技能人员
1、工勤技能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身份的人那样。
2、事业单位岗位分: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
3、工勤技能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4、工勤技能岗位职责:一到五级
5、职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6、知识和技能的概念
7、工勤技能岗位职能的特征:相对广泛性、相对稳定性、潜伏性。
8、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对职业的影响:是胜任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职业实践和教育培
训是职业能力发展的前提。
9、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测试:专门用于测查工勤技能岗位领域内的多种职位成功的可能
性,以及根据这种可能性病以此作为工勤人员晋级迁升的依据。///测试内容:知识测试、常识测试、能力测试和现代办公技术应用测试。///分为:基本常识测试、职业岗位基本能力测试、办公技术基本技能考核三部分。
马哲:
1、哲学、世界观、哲学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