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诗歌鉴赏)教师版

时间:2019-05-15 11:3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诗歌鉴赏)教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诗歌鉴赏)教师版》。

第一篇: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8东城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送别 高适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送友人远行,内心惆怅郁结,夜已三更,难以入眠。B.夜晚萤虫飞舞、秋叶飞落,秋雨连绵,诗人梦中又见友人。C.报晓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声声马嘶,把诗人从睡梦中惊醒。D.诗人匆忙出门想送别友人,但驻足遥望,却不见友人身影。

16.诗人借钟声、马嘶衬出了清晨的宁静。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B.铁马嘶风一渡河,泪珠零便作惊波。(黄滔《马嵬二首》)C.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李约《观祈雨》)

D.犬吠疏篱明月上,邻翁携酒到茅堂。(李中《思九江旧居三首》)

17.《送别》与《别董大》都是送别诗,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及抒情方式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本诗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白居易《琵琶行》也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其诗云:“_______,________。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②本诗写送别,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到了自己与家人团聚的场景:“乃瞻衡宇,_______,僮仆欢迎,________。”

③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之作,王诗云:“城阙辅三秦,________。与君离别意,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5.B16.D 17.(6分)

要点一:《送别》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惆怅不舍的心情;《别董大》写诗人对朋友的鼓励,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心态。要点二:《送别》借秋天萧瑟的景物衬托了作者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别董大》借冬天的景色反衬作者的心情,后两句直抒胸臆。18.(6分)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②载欣载奔

稚子候门 ③风烟望五津

同是宦游人

2018西城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崔氏东山草堂

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②底芹。何为西庄王给事③,柴门空闭锁松筠。

注释:

①东山:即玉山,又名蓝田山。崔氏草堂与王维的蓝田辋川别业邻近。②白鸦谷、青泥坊:地名,皆位于蓝田。

③王给事:指王维。此时王维在朝中任给事中之职,而其辋川别业“柴门空闭”。

①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中的“汝”指“崔氏”,本诗是诗人到崔氏东山草堂做客而作。B.作者在山中偶闻钟磬之声,日落时分望见暮归的渔樵,宁静祥和。C.颈联写山中日常餐食难以下咽,以此反映出隐居生活的简朴粗陋。D.前三联从所闻、所见、所食等多角度写山中生活,尾联发出感慨。

16.“有时自发钟磬响”一句,通过钟磬之声写出了宁静的氛围。下列句子中对钟声的描写没有体现宁静氛围的一项是(3分)..A.疏钟清月殿,幽梵静花台。(储光羲《苑外至龙兴院作》)B.楼影挂斜阳,钟声出深竹。(于石《宿栖真院》)

C.落日钟声鸣远树,半空塔影倒寒汀。(林票《题西湖山岩二首》)

D.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净端《渔家傲》)17.杜诗中“柴门空闭锁松筠”一句和朱庆馀《归故园》中“柴门无事日常关”一句都写到了“柴门关闭”。结合诗句内容,简析两诗中这一描写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竹径有时风为扫,柴门无事日常关。于焉已是忘机地,何用将金别买山。

(朱庆馀《归故园》)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本诗首句就直接表达喜爱山中草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也在开篇直接表达对山野田园的热爱,其诗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②本诗描写了山中秋景,王勃的《滕王阁序》也写秋景,其文曰:“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诗中写到“渔樵”,苏轼的《前赤壁赋》也有所提及,“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8分)15.(3分)C 16.(3分)D 17.(6分)

【答案示例】

①杜甫诗中“柴门空闭”指王维将山园关闭,离开蓝田,而赴官场任职。此句中的“空”字,表达了作者对王维虚置山园、白白辜负清静美好生活的不解和遗憾。

②朱庆馀诗中“柴门无事日常关”指作者即使白天也关闭家门,表达了作者忘记纷扰得失,独自享受故园生活的闲适和满足。

【评分标准】

杜诗:王维关闭柴门1分,辜负田园1分,情感答“不解”“遗憾”或“不认同”均可得1分;情感若答出“表达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或“表达作者对王维归老田园的规劝”亦可。

朱诗:自己关门1分,独享1分,闲适或满足1分。

不结合诗句酌情扣分。意思对即可。18.(6分)【参考答案】

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③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评分标准】

每空1分。句中有错字、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2018海淀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8题。

开愁歌 李贺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③④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注释】①本诗为作者途经陕西华山时所作。②衣如飞鹑:衣衫褴褛。③旗亭:酒肆。④贳(shì):抵押。⑤豗:冲击。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一、二句写景:秋风萧瑟,百草干枯,华山苍碧的身影在傍晚中寒意愈浓。B.

三、四句中,“枯兰”形象写出了人生失意的悲苦,也喻指诗人高洁的品格。C.

九、十句乐景写衷情,白昼万里、浮云悠闲,诗人却愁绪满怀、把酒唤天。D.最后两句点题,写酒肆主人劝解诗人应保养身心,不要为世俗之物所困扰。

16.“临歧击剑生铜吼”句借“击剑”这一动作抒发情感。下列诗句也运用了这种手法,所抒情感与“临歧”句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A.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李颀《别梁锽》)B.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高适《送浑将军出塞》)C.尔奋空拳彼击剑,水纵长澜火飞焰。(李咸用《西门行》)D.拔剑舞,击剑歌,青云路遥心奈何。(张咏《淮西有答》)

17.本诗七、八两句与下面诗句都写到以物换酒,从中可看到诗人的形象。请结合这些诗句,分析诗人形象的相同与不同之处。(6分)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愁”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主题,愁在心底,诉诸笔端。如苏轼借主客问答,抒发了人生短暂之愁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陆游情深难已时抒发了书信难传之愁②“ ,。莫!莫!莫!”(《钗头凤》);辛弃疾在傍晚听到凄苦的鸟啼时抒发了报国无门之愁③“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3分)C

16.(3分)D 17.(6分)答案要点:

相同之处:都是借酒浇愁、志不得伸的失意者。(2分)【评分标准】形象,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不同之处:李贺诗,潦倒困顿(2分);李白诗,狂放豪迈(2分)。【评分标准】形象,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18.(6分)①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②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③江晚正愁予(余)

山深闻鹧鸪

【评分标准】写对一句,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2018朝阳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7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本词为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4 A.“林断山明”一句有远景有近景,远处树林尽头山峰明晰,近处有竹林掩墙。B.“乱蝉衰草”一句用蝉、衰草和池塘三种意象,说明词人所处环境有点荒凉。C.“杖藜徐步”勾勒出傍晚时分村旁的小道上,词人拄着藜杖徐徐漫步的画面。D.“殷勤昨夜三更雨”用拟人手法说明天公毫无情义,故意在昨夜送来一场雨。

15.“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写景巧妙,动静结合,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B.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 维《鸟鸣涧》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D.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宋•翁 卷《乡村四月》

16.本词与《定**•莫听穿林打叶声》都写于词人谪居黄州期间,但是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却有些不同。请简要分析这两种不同。(6分)17.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苏轼在词中用“浮生一日凉”表达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悟。《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①,② ”劝慰自己顺应自然,乐天安命,不要疑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说“ ③,④ ”,感叹人生短暂,人与人交往,很快就度过了一生。苏轼的《前赤壁赋》里有感叹人生之短暂、羡慕自然之永恒的句子,“ ⑤,⑥”。《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用“朝而往,暮而归,⑦,⑧ ”,表达了随着时间季节不同,快乐也是没有穷尽的,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4.(3分)D(“毫无情义”理解有误)15.(3分)C(两句均为动景)16.(6分)(给分原则:内容分析4分,情感表达2分,意思相近即可)①描写内容不同:

《鹧鸪天》写夜雨后第二天散步,《定**》写散步途中遇雨;《鹧鸪天》词人眼中所见既有衰败的景象,如乱蝉衰草,也有充满生机的景象,如翻飞的白鸟、淡淡香味的荷花,《定**》词人眼中所见是“穿林打叶”的雨景,“山头斜照”的雨后转晴之景。②表达情感不同:

《鹧鸪天》写谪居时于无奈之中,词人有短暂的闲适和愉悦,《定**》写谪居时,词人能看淡身世浮沉、人事变迁,体现了一份旷达洒脱。17.(8分)①聊乘化以归尽 ②乐夫天命复奚疑。③夫人之相与 ④俯仰一世 ⑤哀吾生之须臾 ⑥羡长江之无穷 ⑦四时之景不同 ⑧而乐亦无穷也

2018丰台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6~19题。

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

(唐代)刘长卿 汀洲暖渐渌,烟景淡相和。举目方如此,归心岂奈何。日华浮野雪,春色染湘波。北渚生芳草,东风变旧柯。江山古思远,猿鸟暮情多。君问渔人意,沧浪自有歌。

注:此诗是刘长晚年被贬转任途中之作。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汀洲”四句:早春时节,江中小洲日渐回暖,湘水清澈,美丽春色淡雅和谐;举目所见如此春景,不禁起思乡之情。

B.“日华”四句:春阳普照,旷野雪地浮映一片光辉,湘江清波,春意尽染;春风吹拂,北渚萌生香草,枯枝萌发新绿。

C.“江山”两句:面对亘古不变的江山,不禁泛起悠远的怀古之思;听到凄清的猿鸣鸟啼,又勾起人到暮年的无尽感慨。

D.“君问”两句:湘江中渔人唱歌,其乐融融;君若问渔人为何如此逍遥快乐,渔人定会说,歌唱是为消解捕鱼的辛劳。

17.“日华浮野雪,春色染湘波”两句中,“浮”“染”二字化静为动,使静态景物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D.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18.同样是写“渔人”形象,本诗与下列诗句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谜》)

19.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①本诗写到“渔歌”,王勃《滕王阁序》中也写到“,;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②本诗写到“江山古思远”,古代文人观景,往往引发很深远的思考。如王安石《游褒禅山 记》也提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③本诗与白居易《琵琶行》都写到猿鸟悲呜,白诗云:“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6.D(3分)17.C(3分)18.答案示例:“君问渔人意,沧浪自有歌”表现隐者渔夫的自得其乐,表达诗人经历官场坎坷之后,欲纵情山水的隐逸之情。而“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则表现了柳宗元被贬之后,穷则独善其身的高洁而狐独的情怀。周诗中的“忆”“梦”则将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6分。每句2分。)19.①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②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③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6分。填对一句得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2018石景山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离亭燕

张昪【1】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2】。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释:【1】张昪(992─1077)字杲卿,一生经历了北宋由真宗到神宗国运渐衰的过程,这首词是他辞官退居金陵(南京)后所作。【2】低亚:低垂。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开篇先对金陵景物作一番鸟瞰,概括地写出了疏朗清丽的山水之美。B.水草丛中隐现的茅舍展现了世俗的生活,为下阕诗人抒发感慨作了铺垫。C.客帆高挂,酒旗低垂,云烟弥漫,作者伤秋悲老的寂寞与孤独溢于言表。D.“六朝兴废”“渔樵闲话”两句,作者发思古之幽情,透露出内心的隐忧。16.本词结尾“寒日无言西下”一句,以引人遐想的画面作结。下列各诗的结尾方式与此不.同的一项是(3分)

.A.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

B.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C.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7.张昪《离亭燕》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都借秋景抒情,二者描绘的景象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同是描写秋景,张昪描绘的是秋日黄昏,而苏轼在《赤壁赋》中则着力描写月夜秋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可谓各尽其妙。

②同是写金陵风物,杜牧的《泊秦淮》则着意于讽刺,其诗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③同为怀古词,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长于用典,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又如“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5.C

16.D 17.【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①景象之异:《天净沙•秋思》写秋日黄昏满目凄凉的萧瑟景象;《离亭燕》写明净而爽朗的秋江晚照。(每点1分)②抒情之异:《天净沙•秋思》抒发离家漂泊的旅人思归不得的凄苦心境;《离亭燕》抒发作者对国运的忧思与无奈。(每点1分)。③结合具体诗句作答,每诗1分。

18.【答案及评分标准】①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人道寄奴曾住

封狼居胥(每句1分,共6分)

2018门头沟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7题。

南乡子 陆游

②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注】①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自蜀东归。这首词是他在舟中所作。

②吴樯,归吴的船只。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第一、二句写作者身乘归吴的船只,虽经过许多水陆途程,但前路尚远。B.上片写到作者船抵武昌,系缆洲边,看见了日思夜想的那山上山下一片烟树参差起伏的胜景。

① 8 C.上片最后一句,一个“认”字,便能看出此行是归途重游,因为有前游印象,所以可以对照辨认。

D.词的最后三句中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与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句,有相似之处。

15.陆游在蜀地时,在自己的诗词中多次提到“吴樯”,表现了他归心之急。下列诗句中不是表现作者思归之情的诗句是(3分)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B.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春夜闻笛》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16.“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语意丰厚,有人考证这源于杜甫作于安史之乱后的《得舍弟消息》中的“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请结合以上内容,简要分析二者的相同之处及不同之处。(6分)17.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①《游褒禅山记》中的“然力足以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②《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

③杜甫《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④《琵琶行》中通过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感慨同病相怜,唱出了“

,”的心声。

14.B

15.D 16.答案要点:

相同点:①都有思乡之情。②都有他乡与故乡的对比。(2分)

不同点:①杜甫说的是故乡遭乱,欲归不得,不如他乡暂得安身;是对已然之事的比较。(2分)②陆游说的是久别回乡,交旧多死亡离散的变化,怕比客地还会引起更大的寂寞和伤感;是对未来之事的顾虑。(2分)

17、①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②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第二篇: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8东城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送别 高适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送友人远行,内心惆怅郁结,夜已三更,难以入眠。B.夜晚萤虫飞舞、秋叶飞落,秋雨连绵,诗人梦中又见友人。C.报晓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声声马嘶,把诗人从睡梦中惊醒。D.诗人匆忙出门想送别友人,但驻足遥望,却不见友人身影。

16.诗人借钟声、马嘶衬出了清晨的宁静。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B.铁马嘶风一渡河,泪珠零便作惊波。(黄滔《马嵬二首》)C.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李约《观祈雨》)

D.犬吠疏篱明月上,邻翁携酒到茅堂。(李中《思九江旧居三首》)

17.《送别》与《别董大》都是送别诗,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及抒情方式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本诗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白居易《琵琶行》也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其诗云:“_______,________。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②本诗写送别,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到了自己与家人团聚的场景:“乃瞻衡宇,_______,僮仆欢迎,________。”

③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之作,王诗云:“城阙辅三秦,________。与君离别意,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5.B16.D 17.(6分)

要点一:《送别》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惆怅不舍的心情;《别董大》写诗人对朋友的鼓励,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心态。要点二:《送别》借秋天萧瑟的景物衬托了作者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别董大》借冬天的景色反衬作者的心情,后两句直抒胸臆。18.(6分)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②载欣载奔

稚子候门 ③风烟望五津

同是宦游人

2018西城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崔氏东山草堂

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②底芹。何为西庄王给事③,柴门空闭锁松筠。

注释:

①东山:即玉山,又名蓝田山。崔氏草堂与王维的蓝田辋川别业邻近。②白鸦谷、青泥坊:地名,皆位于蓝田。

③王给事:指王维。此时王维在朝中任给事中之职,而其辋川别业“柴门空闭”。

①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中的“汝”指“崔氏”,本诗是诗人到崔氏东山草堂做客而作。B.作者在山中偶闻钟磬之声,日落时分望见暮归的渔樵,宁静祥和。C.颈联写山中日常餐食难以下咽,以此反映出隐居生活的简朴粗陋。D.前三联从所闻、所见、所食等多角度写山中生活,尾联发出感慨。

16.“有时自发钟磬响”一句,通过钟磬之声写出了宁静的氛围。下列句子中对钟声的描写没有体现宁静氛围的一项是(3分)..A.疏钟清月殿,幽梵静花台。(储光羲《苑外至龙兴院作》)B.楼影挂斜阳,钟声出深竹。(于石《宿栖真院》)

C.落日钟声鸣远树,半空塔影倒寒汀。(林票《题西湖山岩二首》)

D.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净端《渔家傲》)17.杜诗中“柴门空闭锁松筠”一句和朱庆馀《归故园》中“柴门无事日常关”一句都写到了“柴门关闭”。结合诗句内容,简析两诗中这一描写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竹径有时风为扫,柴门无事日常关。于焉已是忘机地,何用将金别买山。

(朱庆馀《归故园》)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本诗首句就直接表达喜爱山中草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也在开篇直接表达对山野田园的热爱,其诗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②本诗描写了山中秋景,王勃的《滕王阁序》也写秋景,其文曰:“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诗中写到“渔樵”,苏轼的《前赤壁赋》也有所提及,“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8分)15.(3分)C 16.(3分)D 17.(6分)

【答案示例】

①杜甫诗中“柴门空闭”指王维将山园关闭,离开蓝田,而赴官场任职。此句中的“空”字,表达了作者对王维虚置山园、白白辜负清静美好生活的不解和遗憾。

②朱庆馀诗中“柴门无事日常关”指作者即使白天也关闭家门,表达了作者忘记纷扰得失,独自享受故园生活的闲适和满足。

【评分标准】

杜诗:王维关闭柴门1分,辜负田园1分,情感答“不解”“遗憾”或“不认同”均可得1分;情感若答出“表达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或“表达作者对王维归老田园的规劝”亦可。

朱诗:自己关门1分,独享1分,闲适或满足1分。

不结合诗句酌情扣分。意思对即可。18.(6分)【参考答案】

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③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评分标准】

每空1分。句中有错字、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2018海淀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8题。

开愁歌 李贺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③④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注释】①本诗为作者途经陕西华山时所作。②衣如飞鹑:衣衫褴褛。③旗亭:酒肆。④贳(shì):抵押。⑤豗:冲击。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一、二句写景:秋风萧瑟,百草干枯,华山苍碧的身影在傍晚中寒意愈浓。B.

三、四句中,“枯兰”形象写出了人生失意的悲苦,也喻指诗人高洁的品格。C.

九、十句乐景写衷情,白昼万里、浮云悠闲,诗人却愁绪满怀、把酒唤天。D.最后两句点题,写酒肆主人劝解诗人应保养身心,不要为世俗之物所困扰。

16.“临歧击剑生铜吼”句借“击剑”这一动作抒发情感。下列诗句也运用了这种手法,所抒情感与“临歧”句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A.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李颀《别梁锽》)B.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高适《送浑将军出塞》)C.尔奋空拳彼击剑,水纵长澜火飞焰。(李咸用《西门行》)D.拔剑舞,击剑歌,青云路遥心奈何。(张咏《淮西有答》)

17.本诗七、八两句与下面诗句都写到以物换酒,从中可看到诗人的形象。请结合这些诗句,分析诗人形象的相同与不同之处。(6分)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愁”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主题,愁在心底,诉诸笔端。如苏轼借主客问答,抒发了人生短暂之愁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陆游情深难已时抒发了书信难传之愁②“,。莫!莫!莫!”(《钗头凤》);辛弃疾在傍晚听到凄苦的鸟啼时抒发了报国无门之愁③“,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3分)C16.(3分)D 17.(6分)答案要点:

相同之处:都是借酒浇愁、志不得伸的失意者。(2分)【评分标准】形象,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不同之处:李贺诗,潦倒困顿(2分);李白诗,狂放豪迈(2分)。【评分标准】形象,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18.(6分)①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②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③江晚正愁予(余)

山深闻鹧鸪

【评分标准】写对一句,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2018丰台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6~19题。

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

(唐代)刘长卿 汀洲暖渐渌,烟景淡相和。举目方如此,归心岂奈何。

日华浮野雪,春色染湘波。北渚生芳草,东风变旧柯。江山古思远,猿鸟暮情多。君问渔人意,沧浪自有歌。

注:此诗是刘长晚年被贬转任途中之作。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汀洲”四句:早春时节,江中小洲日渐回暖,湘水清澈,美丽春色淡雅和谐;举目所见如此春景,不禁起思乡之情。

B.“日华”四句:春阳普照,旷野雪地浮映一片光辉,湘江清波,春意尽染;春风吹拂,北渚萌生香草,枯枝萌发新绿。

C.“江山”两句:面对亘古不变的江山,不禁泛起悠远的怀古之思;听到凄清的猿鸣鸟啼,又勾起人到暮年的无尽感慨。

D.“君问”两句:湘江中渔人唱歌,其乐融融;君若问渔人为何如此逍遥快乐,渔人定会说,歌唱是为消解捕鱼的辛劳。

17.“日华浮野雪,春色染湘波”两句中,“浮”“染”二字化静为动,使静态景物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D.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18.同样是写“渔人”形象,本诗与下列诗句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谜》)

19.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①本诗写到“渔歌”,王勃《滕王阁序》中也写到“,;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②本诗写到“江山古思远”,古代文人观景,往往引发很深远的思考。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也提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③本诗与白居易《琵琶行》都写到猿鸟悲呜,白诗云:“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6.D(3分)17.C(3分)18.答案示例:“君问渔人意,沧浪自有歌”表现隐者渔夫的自得其乐,表达诗人经历官场 5 坎坷之后,欲纵情山水的隐逸之情。而“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则表现了柳宗元被贬之后,穷则独善其身的高洁而狐独的情怀。周诗中的“忆”“梦”则将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6分。每句2分。)19.①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②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③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6分。填对一句得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2018石景山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离亭燕

张昪【1】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2】。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释:【1】张昪(992─1077)字杲卿,一生经历了北宋由真宗到神宗国运渐衰的过程,这首词是他辞官退居金陵(南京)后所作。【2】低亚:低垂。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开篇先对金陵景物作一番鸟瞰,概括地写出了疏朗清丽的山水之美。B.水草丛中隐现的茅舍展现了世俗的生活,为下阕诗人抒发感慨作了铺垫。C.客帆高挂,酒旗低垂,云烟弥漫,作者伤秋悲老的寂寞与孤独溢于言表。D.“六朝兴废”“渔樵闲话”两句,作者发思古之幽情,透露出内心的隐忧。16.本词结尾“寒日无言西下”一句,以引人遐想的画面作结。下列各诗的结尾方式与此不.同的一项是(3分)

.A.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

B.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C.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7.张昪《离亭燕》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都借秋景抒情,二者描绘的景象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同是描写秋景,张昪描绘的是秋日黄昏,而苏轼在《赤壁赋》中则着力描写月夜秋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可谓各尽其妙。

②同是写金陵风物,杜牧的《泊秦淮》则着意于讽刺,其诗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③同为怀古词,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长于用典,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又如“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5.C

16.D 17.【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①景象之异:《天净沙•秋思》写秋日黄昏满目凄凉的萧瑟景象;《离亭燕》写明净而爽朗的秋江晚照。(每点1分)②抒情之异:《天净沙•秋思》抒发离家漂泊的旅人思归不得的凄苦心境;《离亭燕》抒发作者对国运的忧思与无奈。(每点1分)。③结合具体诗句作答,每诗1分。

18.【答案及评分标准】①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人道寄奴曾住

封狼居胥(每句1分,共6分)

2018门头沟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7题。

南乡子 陆游

②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注】①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自蜀东归。这首词是他在舟中所作。

②吴樯,归吴的船只。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第一、二句写作者身乘归吴的船只,虽经过许多水陆途程,但前路尚远。B.上片写到作者船抵武昌,系缆洲边,看见了日思夜想的那山上山下一片烟树参差起伏的胜景。

C.上片最后一句,一个“认”字,便能看出此行是归途重游,因为有前游印象,所以可以对照辨认。

D.词的最后三句中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与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句,有相似之处。

15.陆游在蜀地时,在自己的诗词中多次提到“吴樯”,表现了他归心之急。下列诗句中不是表现作者思归之情的诗句是(3分)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B.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春夜闻笛》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①16.“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语意丰厚,有人考证这源于杜甫作于安史之乱后的《得舍弟消息》中的“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请结合以上内容,简要分析二者的相同之处及不同之处。(6分)17.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①《游褒禅山记》中的“然力足以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②《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

③杜甫《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④《琵琶行》中通过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感慨同病相怜,唱出了“

,”的心声。

14.B

15.D 16.答案要点:

相同点:①都有思乡之情。②都有他乡与故乡的对比。(2分)

不同点:①杜甫说的是故乡遭乱,欲归不得,不如他乡暂得安身;是对已然之事的比较。(2分)②陆游说的是久别回乡,交旧多死亡离散的变化,怕比客地还会引起更大的寂寞和伤感;是对未来之事的顾虑。(2分)

17、①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②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第三篇: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8东城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 5-18题。

夜游宫 吴文英

【1】竹窗听雨,坐久隐几就睡,既觉,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

【2】窗外梢溪雨响。映窗里、嚼花灯冷。浑似潇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3】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紺云歌,玉搔斜,酒初醒。

注释:[1]隐几:靠着桌案。[2]嚼花:指赏花。[3] 紺云:头发。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窗外”一句写词人雨夜静坐,听窗外的溪声雨声混成一片。B.“映窗里”一句写词人借冷冷的灯光欣赏当窗摆放的水仙花。C.“香苦”一句写香气浓郁的水仙受到了雨夜寒气的侵袭。D.词人抒发了内心的苦闷,只有在梦醒后才感觉到温馨。

16.本词借人写花,写出了水仙花的特点。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之问《有所思》)B.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C.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绢艳色轻。(徐黄《牡丹花》)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17.《夜游宫》一词与下面的诗在运用意象方面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雨”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杜甫写到的春雨:“好雨知时节,①。随风潜入夜,②。”范仲淹笔下的连绵阴雨:"③,连月不开,④,浊浪排空。”还有苏轼在沙湖道中偶遇之雨:“莫听穿林打叶声,⑤。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⑥。”各种各样的雨,都寄托了作者丰富而细腻的感悟。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5.(3分)D 16.(3分)C 17.(6分)

答案要点:

相同点:都通过想象、联想,赋予意象感情色彩,将意象人格化。不同点:李白诗没有对意象进行细致描绘,《夜游宫》对意象描绘细腻。18.(6分)

①当春乃发生 ②润物细无声 ③若夫淫雨霏霏 ④阴风怒号 ⑤何妨吟啸且徐行 ⑥一蓑烟雨任平生 2018西城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三登乐

范成大

②③路转横塘,风卷地,水肥帆饱。眼双明,旷怀浩渺。问菟裘,无恙否,天教重到。木落雾收,故山更好。

过溪门,休荡桨,恐惊鱼鸟。算年来,识翁者少。喜山林,踪迹在,何曾如扫。归鬓任④霜,醉红未老。

【注释】①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词为多年在外的诗人归乡时所作。②横塘: 地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③菟裘:此处指诗人家乡吴县石湖。④醉红:指酒醉后面庞泛红。1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作开篇点明行迹;“水肥帆饱”不仅描写看到的景色,亦寓有归乡时的心情。B.“无恙否”既是揣测,又流露出隐隐的担忧,这种心情与“近乡情更怯”颇相似。C.“休荡桨”写舟行水上,已无需荡桨,意在表现风力迅猛,浪推船行,极为迅速。D.“喜山林”三句是说虽然作者离家日久,但故乡山林的遗迹依然,还是旧日模样。16.“横塘”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下列诗句中“横塘”的情感内涵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复见花开人又老,横塘寂寂柳依依。(唐·李嘉祐《伤吴中》)B.散客出门斜月在,两眉愁思问横塘。(唐·韩偓《横塘》)C.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宋·范成大《横塘》)D.道出横塘跨石梁,塘南塘北稻花香。(宋·程师孟《入涌泉道中》)17.同为归乡途中所作,刘克庄《归至武阳渡作》与范成大《三登乐》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6分)

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刘克庄《归至武阳渡作》)注:楝:音liàn,落叶乔木。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这首词中写到诗人归家途中遇到“风卷地”,《岳阳楼记》中同样有对洞庭湖上大风浪的描写“,”。②这首词中诗人“恐惊鱼鸟”,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也写到了鸟,“,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③这首词中诗人写到秋日“木落”,在《声声慢》中,李清照则写了花落,“。,如今有谁堪摘?”

三、(18分)15.(3分)C 16.(3分)D 17.(6分)

【答案示例】

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回到故乡的急切心情。(2分)不同点:范词通过“水肥帆饱”,“旷怀浩渺”,“故山更好”,“喜山林”“醉红未老”等句 表达了作者

归家时的喜悦和对自然山林的热爱之情(2分);并通过“算年来,识翁者少”等句表达了 物是人非的感慨。(1分)。刘词通过“留取城西塔”“要认家”等句表达担心找不到归家标 志的忐忑、紧张。(1分)

【评分参考】“渴望还乡”的共同情感,2分。范词中的“归家喜悦”“山林热爱”“人事感慨”,各1分;刘词中的“忐忑、紧张”1分。意思对即可。

18.(6分)【参考答案】

①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②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③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评分参考】

每空1分。句中有错字、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2018海淀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交代了作诗的起因,结合全诗内容可看出,诗人此时以船为屋、寄身水上。B.首联以“动经春”表明时光飞逝,借春燕“两度”衔泥表现诗人羁留时间之长。C.颔联说旧时相识的燕子如今在远处看着别人,含蓄地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批评。D.尾联写燕子在桅杆上呢喃数语后“穿花贴水”而去,这让诗人感到寂寥和悲伤。16.“旧人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运用对比手法表达情感。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 一项是(3分)

A.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B.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吴融《华清官二首·其一》)C.壮心君未减青春,多难我今先白发。(欧阳修《送姜秀才游苏州》)D.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石柔《绝句》)

17.杜甫的诗歌体现了“民胞物与”的思想,即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所有的物都是我的朋友。请结合本诗和下面诗句加以分析。(6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 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和作者。(7分)

古人善于借物来抒怀说理,使得抒怀更感人、说理更形象。如《爱莲说》中①“予独

爱,”(作者)借莲的美丽高洁表达独特的人生志趣; 《归园田居》中②“,” 陶渊明借鸟和鱼抒发自己对田园生活的 思恋之情;《逍遥游》中③“水击三千里,”,庄子借鹏来说明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15.(3分)C16.(3分)A 17.(6分)参考答案:

《燕子来舟中作》:燕子居无定所,不停地在人家的屋檐下筑巢,这与诗人漂泊无依的生活非常相似。杜甫推己及物,对弱小的燕子寄予了关心、同情和怜悯,表现了万物皆可亲近、皆是朋友的思想。(3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艰难处境中,杜甫想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为此宁可独自承受苦难与不幸,表现了他舍己为人的大爱情怀。(3分)

【评分标准】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能自圆其说。18.(7分)答案:

①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②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评分标准:写对一处得1分。如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处不得分。

2018朝阳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8题。

【1】

答张十一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释:【1】本诗写于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2】踯躅:即羊踯躅花。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描绘了山水空净,猿鸣声声,人烟鼎盛,一派繁华美好的景象。B.颔联“竞”字写出了筼筜蓬勃生长,“闲”字写出了羊踯躅悠然开放。C.“未”字统领“报”与“知”,诗人慨叹自己未报君恩,不知会死于何地。D.尾句中“斗”同“陡”,本句的意思是诗人顿时感觉头发白了一多半。16.本诗首联调动了视觉与听觉写景,下列诗句不含这种写法的一项是(3分)..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B.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韦应物《登楼寄王卿》)C.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D.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戎昱《桂州腊夜》)

17.《南涧中题》写于柳宗元被贬之后。这首诗与《答张十一》所表达的贬谪之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南涧中题(节选)

柳宗元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韩愈之文长于针砭时弊,《师说》讽刺了当时在士大夫之间耻于相师的风气,“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①_______,_____②_____。’”《小石潭记》写于柳 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表达了他在潭边的所见所感。《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词人遥想三国时周瑜“____⑤______,谈笑间,____⑥_______”,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白居易被贬江州,作《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⑦______,_______⑧_____。” 琵琶女的技艺与身世,令他感慨颇深。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5.(3分)A(“人烟鼎盛,一派繁华美好的景象”有误。)16.(3分)C 17.(6分)答案要点:

相同点: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被贬之后的忧愁、痛苦。(答思念友人、失路不得志亦可,2分)

不同点:韩诗表达出“未报恩波”的不甘,诗人流露出仍想有所作为的情感(或:韩诗表达了短暂的欢愉)(2分)。柳诗则主要表达了孤寂无人知的痛苦(2分)(或:柳诗表达了对后人有一点期许的感情)。18.(8分)①位卑则足羞 ②官盛则近谀 ③凄神寒骨 ④悄怆幽邃 ⑤羽扇纶巾 ⑥樯橹灰飞烟灭 ⑦同是天涯沦落人 ⑧相逢何必曾相识

2018丰台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渔家傲 苏轼

【1】临水纵横回晚鞚,归来转觉情怀动。梅笛烟中闻几弄。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2】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旌旆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注:【1】鞚,有嚼口的马笼头。【2】金鱼,宋代高级官员的一种佩饰。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临水纵横回晚鞋”,词人骑马奔驰于水滨,很晚才踏上归程。此句凸显了词人豪 迈英武的气势。

B.“归来转……闻几弄”,骑马归来,耳闻暮霭中传来笛奏的乐曲,词人情绪发生转 变,若有所悟。

C.“秋阴重……云凝冻”,秋天阴暗沉重,西山去雾笼罩,天寒雪淡。景物反衬出词 人内心的郁闷。

D.“美酒……旌旆拥”,饮酒话别,席前歌舞狂欢;词人腰挎金鱼饰,护卫前呼后 拥,场面壮观。

16.“尊前舞雪狂歌送”一句中,“舞雪”形容舞姿回旋如雪花飞舞。这里把人比作物去 写,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写人的一项是(3分).. A.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B.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D.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江楼感旧》)

17.苏轼常以“梦”感叹人生。此词结语“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与《念奴娇赤壁怀 古》结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分别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① 本诗写到“西山”,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也写到山:“西北望长安,可 怜无数山。。” ② 本诗写到“美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也写到酒:“携幼入室。,眄庭柯以怡颜。” ③

本诗中的“旌旆”,是古代旗帜名,《曹刿论战》中也写到旗:“,故逐之。”

2018石景山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8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注】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注释】倩:请,央求。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出作者在伤老悲秋的凄凉中,借与友人游乐而力图自我宽慰的心境。B.颔联写作者笑请友人代为“正冠”,却难掩因年老体衰而产生的羞愤心情。C.颈联写出了水流奔泻、两峰并峙的宏大气势,意境开阔,又给人以萧瑟之感。D.这首诗情感跌宕起伏,诗人满腹的忧情却以壮语写出,凄楚悲凉又慷慨旷放。16.本诗颔联是“流水对”,即上下句结构相同,意义相承,顺序不能颠倒。下列各联的对仗方式与此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7.本诗尾联有另一个版本:“明年此会知谁在?再把茱萸仔细看。”请结合本诗内容,比较这两个尾联表达感情的不同之处。(6分)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在众多脍炙人口的古典诗文中,从来不乏借四时景物抒写情感的佳作。“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写暮春时节“崇山峻岭,”,“天朗气清,”,友人相聚,“信可乐也”。而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山间春日是“野芳发而幽香”,夏日是“

”。李清照笔下“

,到黄昏、点点滴滴”的秋景透露出无法排遣的凄凉愁苦。陆放翁则在《书愤》中借 “

,”回顾了自己于严冬寒秋时节抗敌卫国的峥嵘岁月。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5.B

16.D 17.【答案示例】“知谁健”和“知谁在”都包含着对来年重阳友人相聚的期待与对自身垂暮的担心,而后者的担心更为复杂伤感。“知谁在”既可理解为“有谁在场”,担心各自漂泊难以相聚;也可理解为“有谁在世”,担心时不我待生命终结。“醉把茱萸”突出了今日欢饮尽兴之态,期待来年再相聚;“再把茱萸”强调了手拿茱萸反复观看的情态,对今日的欢饮尽兴多有回味不舍,也暗含着对年华老去、命途多舛、欢乐难续的无奈。后者更为冷静,也更为悲凉。

【评分标准】围绕“健”“在”所在的句意分析抒情差异3分,围绕“再”“醉”所在的句意分析抒情差异3分。18.【答案及评分标准】茂林修竹惠风和畅佳木秀而繁阴梧桐更兼细雨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每句1分,共6分)

2018房山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野光浮,天宇回,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②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注释:①鲸饮吞海:如巨鲸吞海似的狂饮,化用杜甫《饮中八仙歌》里“饮如长鲸吸百川”的诗句。②扶头:形容醉后状态,谓头须人扶,化用北宋词人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中“易醉扶头酒”的词句。15.下列对本词的解说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题目中的“和”指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B.上阙中词人用“冰雪”、“百川”比喻自己的胸怀,用“剑气”寄寓着壮志。C.下阙“浮”、“回”、“幽”等词描绘了月光浮动、天空高远、景色清幽的画面。

①D.结尾写挽留友人醉在今宵,借酒排遣对朝廷收复中原的决策遥遥无期的愤懑。

16.上阙“更筹”是古时夜间计时工具,这里代指时间。下列语句中加点词使用了以工具代本体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A.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曹雪芹《红楼梦》)..B.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C.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17.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请结合本词和苏轼《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简要赏析两词家的不词风。(6分)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借代是古诗文中常用的手法,范仲淹《岳阳楼记》里,“。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庙堂”一词就用了此法。

②借喻与借代有别,司马迁《鸿门宴》里,“吾入关,,封府库,而待将军”中的“秋毫”属于借喻。

③与豪放派“气象恢弘”不同,婉约派“辞情酝藉”,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冷冷清清。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等句辞情悲切,意蕴无穷。

第四篇: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微写作、写作)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微写作、写作)学生版

2018东城期末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150字左右。

①有人说,高中生不仅要读文学类名著,还要读哲学、历史、科学类作品,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②下面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三幅插图,请结合其中一幅,叙述相关情节。

《明天》

《阿Q正传》

《白光》

③从“孔子、曹雪芹、鲁迅、沈从文、罗广斌、路遥、海明威”这些名字中任选一个,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向他表示你的敬意。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不少于700字。

①现在的某些游戏将中国历史人物的身份加以改变,比如墨子变成了机器人、荆轲变成了美女、李白变成了刺客……对此,有人认为游戏创作必须符合历史,也有人认为这些改变可以吸引青少年关注历史,还有人认为游戏原本就是虚拟的……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17年12月,第四届全球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会上有人说,未来30年属于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国家、三十人以下的小企业、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

这番话触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想象?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2018西城期末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1)《一股液体流经西海固》结尾写道:“他们应该和我一样不甘心。”面对人生中形形色色的难题,人有时会有这样或那样“不甘心”的举动。请从《红岩》中的江姐、《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和《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中任选一人,叙述能体现其“不甘心”的情节,并作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2)某些特定的时刻对于小说中的人物而言可能是刻骨铭心的。请从《红楼梦》中的林 黛玉、《白光》中的陈士成、《边城》中的傩送中任选一人,描写其在下列特定时刻的内心感受。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有感染力。①林黛玉——葬花时 ②陈士成——看榜时 ③傩送——月夜为翠翠唱歌时

(3)班里要设计一期以“高三的学习”为话题的板报。请结合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从下面的《论语》选文中任选一句,并据此写一段寄语与大家共勉。要求:正确理解所选句子的意思,内容有针对性,能自圆其说。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①两名大学生利用长假,脚踩轮滑鞋,历时5天半从山东到北京,完成了一次长达五百多公里的“长途刷街”,实现了一个多年的青春梦。许多网友为其叫好:“有志者,事竟成!”“为轮滑带来正能量!”而一位交警则指出:“轮滑鞋代步上路,违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应处罚。”

生活中,类似的事并不鲜见,“好”的事可能是“不对”的事。而另一面,“对”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比如符合校规的着装不一定是学生心仪的着装,比如书法家为了写出好字常常打破正确的笔顺以求艺术上更美……

不同情况下,不同领域中,人们对“对与好”的理解认识各不相同:“只有对的,才可能是好的”“无过便是功”“只要是好的,终会是对的”„„你又有着怎样的看法? 请以“对与好”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每天我们都生活在各种数字中:全球年发明专利已超过260万件;世界百米短跑纪录达到9秒58;中国高铁年运送旅客约15亿人次;北京人平均寿命超过80岁;北京汽车保有量为540余万辆;北京全市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累计浓度58微克/立方米,与去年相比下降了13.4%;人们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日平均不少于4小时;我国公民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某校高中生每月平均零花钱1000到1200元……

大到世界、国家,小到家庭、个人,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还是日常生活的大事小情,总会牵连着或凝结为一个个数字。我们制造数字,改写数字,也盘点数字,预估数字,更感慨数字……

请以“数字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可写实,可想象,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图景,也可以写微小的情态,2 以小见大。

2018海淀期末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把他送到树上去》一文说“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意思是作者对其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拥有绝对的操控权。请从甄英莲(香菱)元宵节被拐(《红楼梦》)、孙兰花嫁给了王满银(《平凡的世界》)、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情节符合原著,分析自圆其说。

②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交流机构。如果从以下《论语》名句中选择一句,写入孔子学院的宣传册,你会选择哪一句?请说明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甲:德不孤,必有邻。乙:君子和而不同。

③假如名著中的人物能够和读者倾心交谈,他们最想讲述的会是哪一个场景呢?请从单四嫂子(《明天》)、傩送(《边城》)、华子良(《红岩》)中选择一位,以该人物的身份,讲述他(她)自己经历过的一个难忘的场景。要求:依据原著,符合讲述者身份,语言生动。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今年二十五岁的毕成,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几乎每一天都这样度过:清晨闹铃一响,立即打开手机,听60秒的外语课程;早饭时间,边吃边听20分钟的有声“经典名著”;午休时候,抓紧时间在线学习《如何成为写作高手》;晚饭后打开直播,听知名答主的创业经验分享,然后进入梦乡„„

这样的毕成十年以后会什么样呢?请展开想象,以“十年后的毕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故事完整,描写合理。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2017年初,“中国诗词大会”火遍全国;2017岁末,诗人余光中去世,人们纷纷借他的诗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来表达对他的怀念。

近年来,《诗刊》杂志的发行量和阅读量都在持续增长。中国诗歌网的注册会员达11万,注册诗社近2000家,平均每天收到投稿2000件。最近一个月,见诸媒体的诗歌节就有20多个,其中以地域命名的有“上海市民诗歌节”“张家界国际旅游诗歌节”“香港国际诗歌节”等,以人名命名的有“屈原诗歌节”“李白诗歌节”“徐志摩诗歌节”等。一次,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街头采访 一位90后,问到他的职业,他回答:“我是一个诗人。”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

2018丰台期末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6.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①阅读《红楼梦》或《呐喊》时,小说中的哪个场面最令你难忘,说明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楚。

②“环境可以造就人。”从《边城》或《平凡的世界》中任选一个人物,以该人物为例, 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认识。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③《老人与海》或《红岩》中,哪个人物是你心目中“最美的人”。请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的赞美之情。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27.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寒梅未著仍渗芳》一文中,古人的迁徙常常是被动的,而现代人的迁徙则多是主动的,如外出务工,留学国外,移民他乡„„现代人的这种迁徙现象引发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未来智慧城市建成,智能化高度发展,在这样的智城市里,人的生活会怎样? 请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情节,有描写。

2018石景山期末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徜徉孔林》中作者提到:中国古代“重文轻理工”的传统与近代中国科学技术 落后有很强的关联度。对此你是否认同?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要 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

②俗话说“红花还需绿叶扶”,在文学经典中,次要人物也往往呈现出别样的色彩,令人难忘。请从船总顺顺、王满银、假洋鬼子、尤三姐和薛蟠几个人物中选择一位,描绘最能突出其特点的一个场景。要求:有细节,有描写。

③请以“最美”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性文字,表达你阅读文学经典作品的感 受。要求:从《红岩》《老人与海》《红楼梦》《边城》中选材立意,可选一部,也可 选多部;主题明确,有感染力。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①《论语•子路》篇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句。你对这则语录有怎样 的认识和思考?请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②请以“昔日重来”为题,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2018门头沟期末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4.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冯玉祥将军用“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概括了范仲淹的一生,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在我们的阅读 体验中,有很多可悲可叹、可歌可泣的人,他们用各自的方式演绎着生命,请从《呐喊》、《平凡的世界》、《边城》、《红楼梦》中任选一人,为他/她写一段文字,概括他/她的生平事迹,恰如其分的评价他/她的一生,表达自己的情感。

要求:事迹准确,评价得当,感情真挚。

②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半个世纪以前,“红岩精神”曾风靡全国,请你结合《红岩》的具体情节,概括“红岩精神”的内涵。

要求:依据原著,有具体情节,概括简洁。

③“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跨越时空变成经典的英雄,如果万物有灵,那么这条和圣地亚哥鏖战的大马林鱼又经历了怎样的精神挣扎?又有哪些内心独白呢?请发挥想象,如果你是这条鱼,你会有哪些心理变化。

要求:想象合理,用第一人称,写出心理变化。25.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纸上。(1)有人说,规则束缚了自由;也有人说,规则保障了自由;规则与自由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请以“规则与自由”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任“鲲鹏逍遥”,庄子也无法想象“蛟龙”(载人潜水器)“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纵横驰骋;任于谦慨叹“凿开混沌得乌金”,也无法预测到可燃冰的价值;科技改变历史,更改变生活。无论是“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网络购物、共享单车),还是“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无人驾驶、智能搜索、虚拟siri等),人们和智能科技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试想50年后,智能科技会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请充分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题目自拟,想象合理,有细节。

第五篇: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 (文言文阅读)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8东城期末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自伯升之败,光武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独叩头宽譬哀情。光武止之曰:“卿勿妄言。”异复因间进说曰:“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光武纳之。至邯郸,遣异..乘传抚循属县,录囚徒,存鳏寡,亡命自诣者除其罪,阴条二千石长吏同心及不附者上之。

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时,赤眉、延岑**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大司徒邓禹不能定,乃遣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剑。敕异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无所依诉。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诸将非不健斗,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异顿首受命,引而西,所至皆布威信。异与赤眉遇于华阴,相拒六十余日,战数十合,降其将刘始、王宣等五千余人。

夏,遣诸将上陇,为隗嚣所败,乃诏异军栒邑。未及至,隗嚣乘胜使其将王元、行巡将二万余人下陇,因分遣巡取栒邑。异即驰兵,欲先据之。诸将皆曰:“虏兵盛而新乘胜,不可与争,宜止军便地,徐思方.略。”异曰:“虏兵临境,忸忕小利,遂欲深入。若得栒邑,三辅动摇,是吾忧也。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潜往闭城,偃旗鼓。行巡不知,驰赴之。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巡军惊乱奔走,追击数十里,大破之。于是北地诸豪长,悉畔隗嚣降。异上书言状,不敢自.伐。(取材于《后汉书•冯异传》)

注释:【1】伯升:汉光武帝刘秀的兄长,骁勇善战,更始帝刘玄忌惮其才干,将其杀害。

【1】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异复因间进说曰间:暗中 B.布惠泽布:陈述 ..C.每所止舍舍:宿营 D.悉畔隗嚣降畔:通“叛”,背叛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易为充饱何以汝为见 B.重以赤眉、延岑之酷申之以孝悌之义 ....C.虏兵盛而新乘胜倚歌而和之 D.卒击鼓建旗而出卒惶急不知所为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 天下百姓同受王莽之苦,思念汉室的时间已经很长了 B.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 你考虑整顿队伍,不要给郡县百姓带来痛苦 C.因分遣巡取栒邑 乘机分派行巡攻取栒邑

D.虏兵临境,忸忕小利,遂欲深入 敌兵压境,习惯于争夺小利,我们就乘势深入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阴条二千石长吏同心及不附者上之。

②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光武帝虽然因兄长之死伤心,但是不敢在人前显露,冯异进言宽解,也被他阻止了。B.无论是行军还是驻扎,冯异率领的军队都在适当的地点立有标志,表现得十分规矩。C.赤眉、延岑**,大司徒邓禹不能平定,所以光武帝就起用了冯异前来平定**。D.在与隗嚣的军队作战时,冯异虚心听取了大家的建议,避开敌军锋芒,抢先攻下栒邑。14.唐太宗李世民对冯异有过这样的评价:“前史称其高致,昔贤以为美谈。”请根据文章内容具体说明唐太宗做出这样评价的依据。(5分)答案: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9.B 10.D 11.D 12.(6分)①暗中逐个记录二千石长吏同一条心的和不肯亲附他的人的名单送给光武。

②这次征伐,不一定要占地杀人,关键在平定安抚百姓。13.D 14.(5分)

要点一:冯异有远见,表现忠诚。要点二:冯异为人谦逊,礼让其他将军,从不自我夸耀。要点三:冯异在广大将士中有很高的威望。要点四:冯异作战勇敢,常为先驱。要点五:冯异善用谋略,有主见。

文言文参考译文:

冯异字公孙,颍川郡父城县人。自从光武兄伯升被杀害之后,光武不敢在表面上显露出自己内心的悲伤,每次自己独处的时候,他就不吃酒肉,在枕席之上也有哭泣的痕迹。冯异单独来叩头宽解他的悲痛心情。光武制止他说:“你不要瞎说!”冯异又趁机私下向光武进说道:“天下百姓同受王莽之苦,思念汉室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而现在刘玄的将领们恣肆横行,暴虐无道,到处掳掠,百姓失望,无所依从和拥戴。现在您专任一方的军事政务,该广施恩德。正因为有夏桀、商纣的昏乱,才能有商汤、周武的功业;正如人们经过长期的饥渴之后,得到饮食,就更容易满足。应该尽快分别派遣官员属吏,前往各个郡县,审理冤案,广布恩惠。”光武采纳了他的建议。到达邯郸,派遣冯异乘坐驿车巡行抚慰所属各县,审查囚犯罪状,问候鳏寡,逃亡的人来自首的免罪,暗中逐个记录二千石长吏同一条心的和不肯亲附他的人的名单送给光武。冯异为人谦让不自夸,出行和众将相遇,就领自己的车让路。无论是行是止都立有标志,军中都称他有规矩。每次宿营,众将领一起坐下来评功劳,冯异常常一个人躲在树下,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攻破邯郸后,于是改编部队,分属各位将领,将领每人都有部属。士兵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光武因此赞赏他。

这时,赤眉、延岑扰乱三辅,郡县豪门大姓各自拥有自家的军队,大司徒邓禹不能平定,于是派遣冯异替换邓禹讨伐他们。光武送他到河南,赐给他马车和宝玉装饰的七尺剑。告诉冯异说:“三辅地区饱受王莽、更始政权的折磨,继而又遭受赤眉、延岑军马的暴虐,黎民百姓饱受摧残,没有可以依靠与倾诉的对象。这次征伐,不一定要占地杀人,关键在平定安抚百姓罢了。各位将领不是不善战,但喜抢掠百姓财物。你本来就善于统御士兵,你考虑整顿队伍,不要给郡县百姓带来痛苦。”冯异叩头受命,领兵西进,所到各处建立威信。冯异和赤眉相遇于华阴,相持六十多天,交战几十次,使赤眉将领刘始、王宣等五千多人投降。

夏天,光武派遣众将前往陇地,被隗嚣打败,光武于是下诏让冯异到栒邑驻扎。冯异还没来得及到达,隗嚣乘胜派他的部将王元、行巡率领二万多人下陇地,乘机分派行巡攻取栒邑。冯异立即急行军,想抢先占据栒邑。将领们都说:“敌兵士气旺盛并且是乘胜而来,不能和他们争锋。应当屯兵于有利地形,慢慢想计策。”冯异说:“敌兵压境,习惯于争夺小利,就想乘势深入。如果他们夺得了栒邑,就会使三辅动摇,这是我担心的。兵法说‘进攻不足,固守有余’。现在先占据城邑,以逸待劳,不是和他争锋。”于是率兵悄悄进城关闭城门,偃旗息鼓,行巡不知情,直奔栒邑。冯异乘他不备,突然敲着鼓打出旗出战。行巡部队惊乱奔逃,冯异追击几十里,打败行巡。这时北地豪强头领,都背叛隗嚣来投降。冯异上书汇报情况,不敢自夸。2018西城期末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换心记 徐芳

万历中,徽州进士某太翁,性卞急,家故饶赀,而不谐于族。其足两腓瘦削无肉,或笑之曰:“此相当乞。”翁心恨之。生一子,即进士公,教之读书,咿唔十数载,寻常书卷,都不能辨句读。或益嘲笑之曰:“是儿富贵,行当逼人。”翁闻益恚。有远族侄某,负文名,翁厚币延致,使师之。曰:“此子可教则教,必不可,当质语予,无为久羁。”.侄受命,训牖百方,而懵如故。岁暮辞去,曰:“某力竭矣。且叔产固丰,而弟即鲁,不失田舍翁,奈何以此相强?”翁曰:“然!”退而嗔语妇曰:“生不肖子,乃翁真乞矣!”趣治具饯师,而私觅大梃,靠壁间,.若有所待。盖公恨进士辱己,意且扑杀之,而以产施僧寺,作终老计。母知翁方怒,未可返。呼进士窃语,.使他避。

进士甫新娶,是夜合户筹议:欲留,恐祸不测;欲去,无所之。则夫妇相持大哭,不觉夜半。倦极假.寐,见有金甲神拥巨斧,排闼入,捽其胸,劈之,抉其心出,又别取一心纳之,大惊而寤。.次日,翁延侄饮为别。翁先返,进士前送至数里,最后牵衣流涕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师何忍某之归而就死?”师矍然曰:“安得此达者言?”进士曰:“此自某意。且某此时,颇觉胸次开朗,愿更从.师卒业。”因述夜来梦。师叩以所授书,辄能记诵,乃大骇,亟与俱返。..翁闻剥啄声,掣梃门俟。已闻师返,则延入。师具以途中所闻告。翁以为谬,试之良然,乃大喜。自.是敏颖大著,不数岁,补邑诸生。又数岁,联捷成进士。报至之日,翁坐胡床,大笑曰:“乃公自是免于. 乞矣!”因张口哑哑而逝。.古今未闻有换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诚所激,人穷而神应之。进士之奇颖,进士之奇愚逼而出也。①所谓德慧,存乎疢疾者也。或曰:“今天下之心,可换者多矣,若能一一捽其胸剖之,易其残者而使仁,易其污者而使廉,易其奸回邪佞者而使忠厚正直,则天下垂拱而治矣。”愚山子曰:“若是,神之斧日不暇给矣!且今天下之心皆是矣,又安所得仁者、廉者、忠者、直者而纳之,而因易之哉?” .张山来曰:有形之心不能换,无形之心未尝不可换。人果肯换其无形者,安知不又有神焉并其有形者而换之耶?则谓进士公为自换其心也可。(取材于清·张潮的《虞初新志》)

【注释】①疢:chèn,热病,亦泛指病。②张山来:张潮,清代著名文学家。②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负文名,翁厚币延致 延:邀请 B.师何忍某之归而就死 就:马上 ..C.自是敏颖大著 著:显著 D.愿更从师卒业 卒:完成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乃翁真乞矣 试之良然,乃大喜 B.意且扑杀之 且今天下之心皆是矣 ....C.欲去,无所之 又别取一心纳之 D.因述夜来梦 因张口哑哑而逝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儿富贵,行当逼人 这个孩子富贵,将要超过他人

B.趣治具饯师,而私觅大梃(太翁)催促备办酒食为老师饯别,而私下寻找大棒 C.母知翁方怒,未可返 夫人知道太翁正在生气,不愿意回家

D.精诚所激,人穷而神应之 真心诚意激发的力量(能感动上天),人在困境会有神灵回应他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①师矍然曰:“安得此达者言?”

②师叩以所授书,辄能记诵,乃大骇,亟与俱返。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翁因为自己年幼的儿子读书难见成效,便被人嘲笑为乞丐。B.望子成才的太翁厚礼邀请同族一位饱学之士来教进士公读书。C.太翁痛恨进士公不成器,有辱自己,竟意欲用大棒打死儿子。D.重压之下,进士公梦到神人为自己“换心”,从此突然开悟。

14.有人设想通过“换心”而使“天下垂拱而治”,愚山子与张山来对这一设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分别有怎样的理由?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述。(5分)

答案:(23分)

9.(3分)B 10.(3分)D 11.(3分)C 12.(6分)【答案示例】

①老师惊讶地看着他说:“(你今天)怎么能说出这种明白人的话?”

②老师将所教之书考问(进士公),(他)立即能够记忆背诵,于是(老师)极为震惊,赶紧和(他)一同返回。

【评分标准】 ①3分。“矍然”“安得”“达”各1分,有其它错误酌情扣分。②3分。“叩”“辄”“亟”

各1分,有其它错误酌情扣分。13.(3分)A 14.(5分)【答案示例】

愚山子悲观地认为不可行。原因在于该换心的人太多“换”不过来;而且由于社会黑暗,人们整体素质不高,“好心源”短缺。张潮则乐观地认为可行。因为心可以分为有形之心与无形之心,如果人们有自我提升的意愿(即想换“无形之心”),那么就可能有机会取得进步(即能换“有形之心”)。【评分标准】 愚山子的观点1分,理由2分。张潮的观点1分,理由1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万历年间,徽州进士某某的父亲,性子急躁,家中本来财货富足,但与族人不和。他的两个腿肚瘦削无肉,有人嘲笑他说:“这种相貌日后肯定当乞丐。”太翁心中恨他。生了个儿子,就是进士公,教他读书,读了十几年,平常的书卷,都不会分辨句读(断句)。有人更加嘲笑他说:“这孩子富贵,将要超过他人。”太翁听到更加生气。

有个本族远房侄子某某,享有文名,太翁用厚礼请来,让他教导儿子。说:“这孩子能教就教,实在不能教,应当如实告诉我,不要为他久留。”侄子领命,千方百计训示诱导,但孩子懵懂一如从前。岁末告辞离去,说:“我的力量用尽了。况且叔叔家产本来丰厚,因而弟弟即使愚鲁,仍不失做一个(富有的)庄稼汉,为什么拿读书来勉强他?”太翁说道:“是这样!”太翁回到内室生气地告诉夫人说:“(你)生了个不肖的儿子!你老公真的要当乞丐了。”(太翁)催促备办酒食为老师饯别,而私下寻找大棒,靠在墙角,像有所等待。大概太翁恨进士公使自己蒙羞,打算将要打死他,然后将家产施舍寺庙,作为终老的打算。夫人知道太翁正在生气,无法劝他回头。喊进士公进来偷偷告诉他,让他躲避到别处。

进士公才新婚娶妻,当夜关上房门(与妻子)筹划商议:想要留下,恐怕遭遇不测;想要离去,无处可去。于是夫妇二人相拥大哭,不觉到了半夜。困倦至极而打瞌睡,看见穿金甲的神仙握着大斧,推门而入,揪住进士公胸脯,劈开它,挖出他的心,又另取一心放入胸膛,(进士公)大惊而醒。第二天,太翁延请侄儿饮酒饯别。太翁先返回,进士往前送行一直送到数里之外,最后牵着老师的衣襟流泪说:“同情之心,人人都有。老师怎么忍心我回去受死?”老师惊讶地看着他说:“(你今天)怎么能说出这种明白人的话?”进士说:“这话出自我的本意。而且我此时,特别觉得胸中开朗(神智清醒),希望重新跟随老师完成学业。”于是讲了夜来的梦境。老师将所教之书考问(进士),(他)立即能够记忆背诵,于是(老师)极为震惊,赶紧和(他)一同返回。

太翁听到敲门的声音,拽过大棒在门后等待。后来听到老师返回,就(开门)请进。老师将途中所听 到的全都告诉太翁。太翁认为荒唐,一试进士果然这样,于是非常高兴。从此,(进士)机敏聪颖非常显著,不几年,就中了秀才。又过了几年,接连考中成了进士。喜报到来之日,太翁坐在折叠椅上,大笑说:“你爹从此免于当乞丐了!”于是张嘴大笑而死。从古到今还未听说有换心的事,有的话,从此人开始。真心诚意所激发的力量(可以感动天地),人在困境就会有神灵回应他。进士出奇的聪颖,是进士出奇的愚钝逼出来的。所谓的道德智慧,倚存于忧患之中。有人说:“现在天下的心,可换的多了,如果能一一揪他们的胸膛剖开它,换掉他们残忍的心而使他们仁恕,换掉他们污浊的心而使他们清廉,换掉他们奸恶邪僻的心而使他们忠厚正直,那么天下可以轻而易举治理好了。”愚山子说:“像这样,神仙的斧头每天就没有空闲了!况且现在天下人的心都是这样,又哪里能够得到仁恕的、清廉的、忠诚的、正直的心放进胸膛,从而更换它呢?”

张山来说:有形的心不能换,无形的心未必不能换。人们果真肯换自己无形的心,怎么知道不会又有神仙一并将他有形的心换掉呢?那么说是进士公自己换掉自己的心也是可以的。2018海淀期末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听雨堂记

乙未,中郎令吴,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隐,散于四方,乃取子瞻怀子由之意,扁其退居之堂曰“听雨”。.十月,予往吴省之,见而叹曰:“吾观子瞻居宦途四十余年,即颠沛流离之际,室家妻子潇然不在念,而.独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夜床风雨之感无日无之,乃竟不得与子由相聚也。” .嗟乎!宋自仁宗以后,皆非治朝也。子瞻之肮脏好尽,子由之狷介寡合,皆山林之骨,非希世取功名之人也。古之君子,有一人知之,则可以隐。夫孰有子瞻与子由两相知者?以两相知之兄弟,而偕隐于山林,讲究性命之理,弹琴乐道,而著书瑞草、何村之间,恐亦不大寂寞也;而乃违性乖质,以战于功名.之途,卒为世所忌,几至于死。彼黄州之行已矣,元祜初,既得放归阳羡,当此时,富贵功名之味,亦既尝之矣;世路**之苦,亦既历之矣;己之为人,足以招尤而取忌,亦大可见矣,肱已九折矣。或招子由至常,或移家至许,或相携而归,使不得遂其乐于中年者,庶几得遂于晚岁,亦奚不可。胡为乎招即来,麾即去,八年荣华,所得几何?而飘零桄榔之下,寂寞蜒岛之中,濒海相逢,遂不得与子由再见,此吾之所不晓于子瞻者也。夫人责自照。陶潜之可仕而不物,以其性刚耳。子瞻渡海以后,乃欲学陶,夫不学之.于少,而学之于老,是贼去而弯弓也。

今吾兄弟三人,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子瞻无兄,子由无弟,其乐尚减于吾辈。然吾命薄,或可以..免于功名。独吾观两兄道根深,世缘浅,终亦非功名之品。而中郎内宽而外激,心和而迹孤,尤与山林相宜。今来令吴中,令简政清,了不见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岂有鉴于子瞻之覆辙,彼所欲老而.学之者,中郎欲少而学之乎?如是则听雨之乐,不待老而可遂也,请归以俟。

(选自明·袁中道《袁小修小品》)

【注释】①即袁宏道,为本文作者袁中道之兄。②苏辙在《<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中写道:“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③肮脏:亦作“抗脏”,高亢刚直。

③①

②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皆非治朝也 治朝:治理朝政 B.子由之狷介寡合 狷介:洁身自好 .... C.庶几得遂于晚岁 庶几:或许,大概 D.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 不啻:无异于,不亚于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隐 或可以免于功名 B.而独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 而乃违性乖质 .... C.乃竟不得与子由相聚也 乃欲学陶 D.其乐尚减于吾辈 岂有鉴于子瞻之覆辙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扁其退居之堂曰“听雨” 为自己的闲居之所题写匾额“听雨” B.足以招尤而取忌 足以招致怨恨和妒忌

C.陶潜之可仕而不物 陶渊明可以做到走上仕途却不受外物牵绊 D.是贼去而弯弓也 这就像在盗贼离开后把弓折断啊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今来令吴中,令简政清,了不见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

13.阅读第一段和注释②,用自己的话回答“子瞻怀子由之意”的“意”所包含的内容。(4分)

14.文章结尾说袁氏三兄弟的“听雨之乐”不待老年就可实现。根据文意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5分)

答案:(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9.(3分)A 10.(3分)B 11.(3分)D 12.(6分)参考译文:现在来吴县担任县令,政令简明、政治清平,全然不见他处理政务的繁忙,但是他心中常常好像并不快乐。

【评分标准】“令吴中”“令简政清”“了”“繁”“其中”和“不自得”,翻译正确,各1分。13.(4分)参考答案:苏轼与苏辙从小“未尝一日相舍”的兄弟情深(1分);长大及游宦四方后,希望团聚、重享“夜雨听萧瑟”(1分)的闲居之乐(1分);宦途多年,兄弟没能相聚的遗憾(1分)。14.(5分)参考答案:袁氏兄弟间的情感不亚于苏氏兄弟;袁氏三兄弟的天伦之乐胜过二苏;作者(袁中道)没有仕途之累;两位兄弟不是功名之人;对苏轼兄弟的覆辙有所鉴戒。

【评分标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文言文参考译文: 乙未年(万历二十二年),中郎做吴县县令,念及我们兄弟三人有的出仕、有的隐居,分散在四方(不能相见),就取苏轼思念苏辙之意,为自己的休息闲坐之所题写匾额“听雨”。这一年的十月,我去吴县探望他,见到听雨堂后(不由)感叹道:“我看苏轼为官四十多年,在颠沛流离之时,家室妻子全然不顾念,却唯独没有一刻能忘记苏辙,对儿时两人风雨对床的人生乐趣的感念,没有一天没有的,可是最终他也没能和苏辙相聚。

唉!宋朝自宋仁宗以后,都不是安定太平的时代。苏轼高亢耿直,无所保留地进谏忠言,苏辙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他俩都有隐居山林的风骨气度,(本质上)不是迎合世俗谋取功名之人。古代的君子,有一个人了解他,就可以隐居了。何况苏轼、苏辙两人互为知己?两个互为知己的兄弟,一起隐居山林,讲究性命之理,弹琴论道,在瑞草桥、何村中著书,恐怕也不会太寂寞吧。可是他竟然违背本性,在功名仕途上努力,最终被世人嫉妒,几乎处于死地。那黄州之行也就罢了,元祐初年得以回到阳羡,在那时,富贵功名的滋味已经尝过了;世路坎坷的苦楚,也经历过了;自己的为人,足以招致怨恨和忌妒,也大约可见了,可谓历经磨练而富有经验了。或者招苏辙到常州,或者搬家到许昌,或者兄弟二人一起回到故乡,让不能在中年实现的乐趣,在晚年实现,也不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八年之间,荣华富贵得到了多少呢?结果是被贬谪惠州、儋州,飘零寂寞,最终不能与苏辙相见。这是我不理解子瞻的地方。人贵在自我了解。陶潜可以做到出仕却不为外物所役(而辞官),是因为他性情刚毅啊。子瞻被贬到海南以后才想学陶渊明,他不在年轻的时候学,却在老年的时候学,这和贼逃走了以后才想要弯弓射箭是一样的。

现在我们兄弟三人,相亲相爱的程度不亚于子瞻和子由。子瞻没有哥哥,子由没有弟弟,他们的快乐要比我们兄弟三人少。然而我福薄,或许可以免于功名。只是我看两个哥哥修道的根基深,俗世的缘分浅,终究不是功名之人。而且中郎心胸宽广而外显激切,心态平和而行迹孤傲,尤其适宜隐居。现在在吴县担任县令,政令清简,全然不见繁忙,但是他的心中常常好像不快乐。莫非从子瞻的覆辙中有所鉴戒,子瞻想在年老的时候学陶渊明,而中郎想要在年轻的时候学陶渊明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兄弟对床听雨的快乐,不用等到老年就可以实现了,请让我回去等待这一天。2018丰台期末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

公默先生传 宋 王向

公议先生刚直任气,好议论,取当世是非辨明。游梁、宋间,不得意。去居颍,其徒从者百人。居三.年,与其徒谋,又去颍。弟子任意对曰:“先生无复念去也,弟子从先生久矣,亦各厌行役。先生舍颍为居庐,少有生计。主人公贤,遇先生不浅薄,今又去之,弟子未见先生止处也。先生岂薄颍邪?”

公议先生曰:“来,吾语尔!吾行年三十,立节循名,被服先王,究穷《六经》。顽钝晚成,所得无..几。校其所见,未为完人。岂敢自忘,冀用于世?予所厌苦,正谓不容。予行世间,波混流同。予誉不至,.予毁日隆。《诗》不云乎,‘谗人罔极’。主人明恕,故未见疑。谗一日效,我终颠危。智者利身,远害全德,不如亟行,以适异国。” .语已,任意对曰:“先生无言也。意辈弟子尝窃论先生乐取怨憎,为人所难,不知不乐也。今定不乐,先生知所以取之乎?先生聪明才能,过人远甚,而刺口论世事,立是立非,其间不容毫发。又以公议名,.此人之怨府也。先生忧之是也,其去未是。意有三事为先生计,先生幸听意,不必行;不听,先生虽去绝.海,未见先生安也。”

公议先生强舌不语,下视任意,目不转移时,卒问任意,对曰:“人之肺肝,安得可视。闻善于彼,①阳誉阴非,反背复憎,诋笑纵横。得其细过,声张口播,缘饰百端,得败行破。自然是人,贱彼善我。意策之三,此为最上者也。先生能用之乎?”公议先生曰:“不能,尔试言其次者。”对曰:“捐弃骨肉,佯狂而去,令世人不复顾忌。此策之次者,先生能用之乎?”公议先生曰:“不能,尔试言其又次者。”对.曰:“先生之行己,世人所不逮也!曾未得称高世,而诋诃锋起,几不得与妄庸人伍者,良以口祸也。先.生能不好议而好默,是非不及口而心存焉,何疾于不容?此策之最下者也,先生能用之乎?”公议先生喟.然叹曰:“吁,吾为尔用下策也。”

任意乃大笑,顾其徒曰:“宜吾先生之病于世也。吾三策之,卒取其下者矣。”弟子阳思曰:“今日非..任意,先生不可得留。”与其徒谢意,更因意请,去公议为公默先生。(取材于《宋史》有删节)

注: 注:①被服:承受,蒙受。②缘饰;文饰。③行己:立身行事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立节循名 循:按照,依附 B.先生幸听意 幸:幸而 C.良以口祸也 良:的确 D.宜吾先生之病于世也 宜:因此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徒从者百人 卒取其下者矣 B.来,吾语尔 尔试言其次者 ....C.冀用于世 何疾于不容 D.不如亟行,以适异国 又以公议名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生舍颖为居庐 先生在颖建筑房子居住

B.主人明恕,故未见疑 主人明察宽恕,所以没有猜疑我

C.今定不乐,先生知所以取之乎 今天平定了不高兴的心情,先生就知道原因了吧 D.是非不及口而心存焉 口不谈是非,只是心里知道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①弟子从先生久矣,亦各厌行役 ②智者利身,远害全德

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议先生为人刚毅正直,喜欢议论时人时事,先后在梁、宋间游历,但始终不得意。B.公议先生深受注重节操、循名贵实思想的影响,秉承先王教诲,深入地研究儒家经义。C.公议先生聪明而富有才智,是非分明面又乐取人怨,常人难以至此,获得弟子们赞誉。D.公议先生自认不是完人,对得到进用已不抱期望,其实这是他对现实有很清醒的认识 14.结合全文,请你说说“公议先生”改称为“公默先生”的理由。(5分)③

②15.《论语》中有孔子关于“友”的言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以孔子的标准,你认为任意是公议先生的益友还是损友?为什么?(5分)

答案: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9.D(应该)(3分)10.B(A第一个“其”,代词,他的;第二个“其”,代词,那,那个。

B“尔”均是代词,你。C第一个“于”,介词,在;第二个“于”,介词,对,对于。D第个“以”连词,表目的,而;第二个“以”,介词,用。)(3分)11.C(现在确实不快乐,先生您知道成为这样的原因吗)(3分)12.①弟子们跟随先生已经很久了,也都对出行感到了厌倦。(共2分。“厌”“行役”共1分;表达连贯顺畅,1分。)②聪明的人要利于自身,远离祸害,保全德性。共2分。“远”“全”共1分;表达连贯顺畅,1分。)13.C(“乐取人怨”“获得弟子们赞誉”不正确。)(3分)14.①公议先生因刚毅正直,好议论,而不被世人所容。

②听从任意劝告而无奈改变,由“公议”变为“公默”。⑧因常遭人毁谤,为避害而寻求自保。(共5分。要点一,2分;要点二,2分;要点三,1分。)15.答案示例一:孔子认为益友是与正直之人、诚实之人、见闻广博之人为友,损友是与谄媚奉承的人、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人、夸夸其谈的人为友。就公议先生而言,任意直言不讳,点明公议先生的处境,并提出明确建议,帮助公议先生消解烦恼。所以任意是他的益友。

答案示例二:孔子认为益友是与正直之人、诚实之人、见闻广博之人为友,损友是与谄媚奉承的人、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人、夸夸其谈的人为友。任意不再奔波劳苦,于是劝告公议先生改变自己,一番夸夸其谈使得一个正直刚毅的人变得沉默。所以,就公议先生而言,任意是他的损友。

(共5分。概括孔子言论内涵,2分:观点明确,1分;结合文本谈理由2分。)

2018石景山期末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有度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之氓社稷也,而荆以亡。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桓公之氓社稷也,而齐以亡。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残齐,平中山,有燕者重,无燕者轻;襄王之氓社稷也,而燕以亡。魏安釐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韩拔管,胜于淇下;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安釐王死而魏以亡。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釐,则燕、魏可以强。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

【1】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数至能人之门,不一至主之廷;百虑私家之便,不一图主之国。.属数虽多,非所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所以任国也。故臣曰:亡国之廷无人焉。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衰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

【3】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辨而易治,故主仇法则可也。

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谬,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民,退淫怠,止诈伪,莫如刑。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之而传之。人主释法用私,则上.下不别矣。(取材于《韩非子》)

注释:【1】荆庄王:即楚庄王,春秋时期五霸之一。【2】臣:韩非自称。【3】仇:校对,以„„核对。

【2】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王之氓社稷也 氓:通“泯”,灭,死。B.则臣离上而下比周 比:接近,勾结 ..C.家务相益 务:任务,事务 D.而信下为之也 信:放任,听凭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而齐以亡 以毁为罚也 B.此亡之本也 必以先王之法为比 ....C.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 则上尊而不侵 D.比周以相为也 大臣务相尊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群臣)又都丢掉国法而营私舞弊 B.今若以誉进能 现在如果按名声选用人才

C.故忠臣危死于非罪 因此忠臣遭遇危难而死,这不是罪过

D.巧匠目意中绳 高明的木匠用肉眼测度(木材)也合乎绳墨的标准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②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度”意指国家治理要制定明确的法度,因为这是国家强大的根基。B.开篇列举楚齐燕等国相继兴盛的史实,引出治国应当“有度”的话题。C.如果统治者的奖惩标准不明确,就会造成官员热衷于结党营私的风气。D.要严格执行法律,对权贵与平民一视同仁,以严刑峻法保证社会秩序。

14.文中韩非子围绕“以法治国”阐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你认为他的治国理念有哪些可取与不可取之处?请分别列出并简述理由。(6分)答案: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9.C 10.A 11.C 1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①如今这些国家都衰败了,是因为群臣官吏都去干那些使国家动荡而不是使国家安定的事情。(4分)②惩罚罪过不避开大臣,奖赏善行不漏掉平民。(2分)13.B 14.【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可取之处及理由:①国家治理应以法律为准绳,选拔和评价官员均应有明确标准。这样能够使官员专注于本职工作,提高行政体系的效率。②执行法律要客观公正。这样能够制止恶行,保证社会稳定。(答出1点得2分,共4分)不可取之处及理由:着眼于维护统治者权威,过于强调严刑峻法。因为法制不仅应该维护公平正义,也需要保障人权和自由。(2分)【文言文阅读《有度》译文】

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强大,也不可能永远衰弱。君主依法办事,国家就强大;君主不依法办事,国家就衰弱。楚庄王曾并吞二十六个国家,开拓三千里疆域;楚庄王抛下国家死亡之后,楚国便随之衰弱。齐桓公吞并了三十个国家,开辟了三千里疆土;齐桓公死后,齐国因此衰弱。燕襄王以黄河作为国界,以蓟城为国都,攻破了齐国,消灭了中山国,得到燕国支持的国家威望就重,没有燕国支持的国家威望就轻;燕襄王死后,燕国也因此衰弱。魏安釐王攻打燕国救援赵国,夺回了河东魏国的故地;攻占了韩国的管地,又在淇水下游取胜;魏国的军队遍布天下,威风传遍中原文明的国家;魏安釐王死后,魏国随之衰弱。所以有了楚庄王、齐桓公,楚、齐就可以称霸;有了燕襄王、魏安釐王,燕、魏就可以强盛。如今这些国家都衰败了,是因为群臣官吏都去干那些使国家动荡而不是使国家安定的事情。这些国家本已经混乱衰弱了,他们的群臣又都丢掉国法而营私舞弊,这好比背着干柴去救火,国家会更加混乱和衰弱。

现在这个时代,一个国家能够除掉奸邪谋私之行而遵循国家法令的,老百姓就能安宁并且国家就能安定;能杜绝图谋私利的行为而实行国家法令的,军队就会强大而敌人相对弱小。所以明察得失又有法度的规定,用来驾驭群臣,那么这样的君主就不可能被臣下欺诈;明察得失而又以法度作为标准以了解远方的事情,那么君主就不可能被天下轻重颠倒的事所欺骗。现在如果按声誉选用人才,那么臣下就会背离君主而在下面紧密勾结;如果根据朋党的关系来推荐官员,那么老百姓就会致力于结党勾结而不求依法办事。以虚假的名声为依据奖赏,以诽谤的流言作为依据施行处罚,那么喜欢奖赏而厌恶处罚的人,就会丢掉国家法定的职责,玩弄个人手段,互相包庇利用。因此忠臣无罪却遭遇危难而死,奸邪之臣没有功劳却坐享安乐利益。这是国家衰亡的根本原因。如果像这样,群臣就会废弃法度而设法捞取个人权势,不把国家的法令当回事了。屡次进出奸臣的家门,一次也不到君主的朝廷去;天天想着自己的好处,一点也不考虑君主国家的利益。君主的下属官吏虽然很多,但都不是朝廷所需用来尊崇君主的;各种官员虽然一应俱全,但却不是君主所需用来承担国家大事的。所以下臣我说:衰亡的国家朝廷中没有人。朝廷里没有人,不是朝廷中的臣子少了;私家致力于互谋私利,不致力于富强国家;大臣们致力于相互推崇,不致力于尊崇君主;小臣们拿国家的俸禄去培养私交,不把官员职责当回事。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君主在上面不依法决断政事,而听凭下面的大臣胡作非为。所以圣明的君主用法制来选拔人才,不凭自己的意愿来用 人;按法制来考核臣下的功绩,而不靠自己的主观来推测。有才能的人不被埋没,坏人坏事无从掩饰,徒有虚名的人不能进用,遭受诽谤的人不被免职,那么君主就能明辨臣下的功过是非而国家就容易治理,所以君主依法办事就可以了。

所以说:高明的木匠用肉眼测度木材也合乎绳墨的标准,但首先一定要用规和矩作为标准;智慧极高的人虽很快就把事情做得合乎要求,但必须用先王的法制作依据。所以用法令来治国,就是用法令作为标准衡量事物罢了。法令不偏袒权贵,绳墨不迁就曲木。法令该制裁的,智者不能逃避,勇者不敢争辩。惩罚罪过不避开大臣,奖赏善行不漏掉平民。所以矫正上面的过失,追究下面的奸邪,治理混乱而判断谬误,统一人们的行为使其合乎规范,没有比法令更好的了。整治官吏而威慑民众,遏止过于懈怠的行为,制止诈伪的发生,没有比刑罚更顶用的了。刑罚严厉,臣下就不敢凭地位高轻视地位低的人;法令严明,君主就能受到尊崇而不受侵犯。君主得到尊崇而不被侵犯,那么君主就会强势而掌握治国的要领,所以先王把法令看得很重并将它传下来。君主如果放弃法制而用私意办事,那君臣就没有区别了。2018门头沟期末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黄州快哉亭记① 【宋】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注:①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张梦得、苏轼都被贬至黄州。张梦得在寓所西南筑亭,苏轼命名为“快哉亭”,苏辙作《黄州快哉亭记》。②窃会(kuài)计之余功:窃,偷得,这里即“利用”之意;会计,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余功,公事之余。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若:比较 B.东西一舍

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C.人有遇不遇之变

遇:指机遇好,被重用

D.将何往而非病

病:忧愁,怨恨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14 B.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

若属皆且为所虏 C.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10.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描写“江流之胜”落笔,再点明筑亭始末及命名由来,因亭景而生意,借亭名而出论,围绕“快哉”二字着墨。

B.全文以“快哉”起,以“快哉”结,借题发挥,赞赏谪居生活中的张梦得“不以谪为患”“自放山水之间”,亦有自慰之意。

C.作者凭吊赤壁古迹,联想到此处发生的楚王宋玉论风、曹操孙权争雄的故事,点明“快哉”二字出处,又增添了怀古的内涵。

D.文章气势奔放,笔力雄壮;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借用典故并加以发挥,把快意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11.被贬黄州后,张梦得在寓所西南筑亭,苏轼命名为“快哉亭”。《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宝玉、元春等人也曾为大观园中的主要景观命名。下列各项中景观与命名对应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中„„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沁芳亭)

B.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怡红院)

C.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稻香村)

D.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蘅芜苑)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1)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2分)

(2)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4分)

13.本文作者苏辙在文末提出了“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的见解,表明了自己对快乐的认识,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而《论语·述而》中,孔子也曾表明了自己的快乐所在,“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请简要分析二者快乐内涵的不同之处。(6分)

答案:8.A “若”应解释为“像,如同”。

9.C “乃”都解释为“竟然,却”。(A: “以”皆为连词,分别解释为“来”和“因 为”;B:“所”分别为“所+动词”字结构、表被动; D:“焉”分别为语气词“呢”和兼词“于此”。)10.C “楚王宋玉说风”的事,发生在楚国宫苑兰台,不在赤壁。11.B 应为“潇湘馆”。

12.(1)那些遗留下来的风尚和古迹,也足够以让世俗之人称快。(得分点:流风遗迹,遗留下来的风尚和古迹;称快,使„„称快。)

(2)这些都会成为诗人游子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原因,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得分点:所以,表原因;胜,承受,忍受;乌,哪里。)

13.相同:只要心中坦然自得,不被名利伤害本性,不受外物羁绊,心中就能永远保持畅快与宁静。(2分)不同: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强调的是不以个人得失为怀,身处逆境却旷达坦然、随遇而安的思想感情;(2分)《论语》中,孔子强调的是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不贪图物质享受,在贫困艰苦的情况下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2分)文言文译文

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如同大海一样。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变化不定。在白天,船只在亭前来往出没;在夜间,鱼龙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很快,令人惊心骇目,不能长久地欣赏。能够在几案旁边欣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足够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消云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数清。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到了长江岸边古城的废墟,是曹操、孙权傲视群雄的地方,是周瑜、陆逊驰骋战场的地方,那些流传下来的风范和事迹,也足够让世俗之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畅快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生得逢时,生不逢时的不同。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而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愉快呢?)

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伤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下载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诗歌鉴赏)教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诗歌鉴赏)教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北京高三各区期末文化生活试题

    文化生活期末练习1.“合作共赢”的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贵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和为贵”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说......

    2014年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期末一模二模试题分类——微写作

    2014届高三语文微写作资料汇编 A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微写作。(10分)(东城期末)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是一首白居易于邯郸......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诗歌鉴赏)教师版(五篇范文)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8海淀二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

    2018高三期末语文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8东城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送别 高适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湖南省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诗歌鉴赏

    湖南省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___诗歌鉴赏 【2004】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6分) 听邻家吹笙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

    2018北京各区初三期末语文分类名著阅读-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教师版 2018东城期末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故事,画面中间是手握大刀、摇摇欲倒的17.上面这张邮票表现的是《水浒》中的《○2(性......

    2018年 各区期末试题分类(古诗文默写)

    2018年各区期末试题分类汇编 古诗文默写 【2018 东城期末】 (一)默写(6分) 8.,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9.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10.古诗词中的愁,仪态......

    2018高三期末语文诗歌鉴赏-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2018东城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送别 高适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