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生命绽放
让生命绽放
走在学校的林荫道上,偶尔驻足,望那云卷云舒,也会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也会想我从何处来,要干什么,又往何处去。或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干什么吧!人生如此短暂而珍贵,容不得我们半点浪费,只是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我们又要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有位哲人曾说:“机会,凭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因此,如果说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球上的生命是能得以延续的)。我们每个人刚开始都只是生命花园中一粒细微的种子,只有在生长的过程中,努力汲取阳光雨露,才能绽放,散发芳香。赢得赞美。
张海迪是个半截人,像一座半身塑像。她经常身穿银灰色牛仔上衣,胸前绣着温暖的迎春花,下着黑色浅条纹西裤,肉色丝袜,小巧的黑皮鞋,鞋袜和鞋裤,纤尘不染,人因她永远不能站起来。在她那美丽而典雅的衣服之下,包裹的却是一具高位截瘫的躯体,只有第二胸椎平面以上才有感觉。可想而知,她的生活是多么困难!如果对于我们,这简直就是一种煎熬。然而,张海迪并没有失去生活的希望,埋怨命运的不公。
她曾说:“假如我能活下去,我还要写一本这么厚的书。”她写的这本书——《轮椅上的梦》,整整32万字。
她曾说:“假如我能活下去,我还要学西班牙语。”而她已经通晓英、日等六种语言。她曾说:“假如我能活下去,我还要办油画展。”她已画过50多幅作品,有大海、蓝天和太阳。
她曾说:“假如我能活下去,我还要弹钢琴”,她的手为孩子们理过发,替姑娘们裁过衣,给病人们扎过针,写过八本书。她的手很美……
这就是张海迪,即使天生有缺陷,或许不是缺陷,而是命运对她的磨炼,但她从不向命运屈服。相反,她憧憬生活,热爱生活,制定一个又一个计划,努力完成一个又一个愿望,而这些都是张海迪心中最明亮最耀眼的星星。
相比之下,我呢?一次考试考得不理想,就怨天尤人,惩罚自己。总是回忆过去的种种美好,以为只有那一片蔚蓝的天空是我的专属,希望拥有一双天使的隐形翅膀,然后将其寻回。但这毕竟是童话,我知道永远不可能,只有擦干眼泪,暂时忘记人生错过的站点,从中汲取教训,然后风雨兼程,出发,向前!这是生命之花绽放的必须一步。
人生匆匆,每个人都是过客,同时也是自己的主角,并不天马行空,主宰这个梦想的舞台,你就是真正的成者。即使黑暗遮住了苍穹,白云又太吝啬,只要坚持自己的使命——绽放。看,阳光就在不远处,雨露也正滋润……
第二篇:让生命绽放异彩
让生命绽放异彩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二岁前是幸福快乐的,象所有健康的孩子一样,幼小的生命在父母的极力呵护下,恣意的享受着快乐却短暂的童年时光。
二岁到四岁时的海伦是痛苦、焦虑的。因为一场大病,她远离了光明,听不到任何声音,不会发音说话。她成天生活在黑暗无声的世界里,不知道自己的将来会是怎样,也不敢去想。她失去了一个健康孩子应有的大半快乐,生命在绝望中一分一秒地熬过。
四岁开始,快乐再次降临。海伦的父母没有减少更没有放弃对她的关爱,沙莉文老师的到来,让幼小的海伦再次体会到了生命的曙光。“沙莉文老师让我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爱的喜悦和惊奇之中,让生命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爱意。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让我体味世间一切事物的美,她每时每刻都在动脑筋、想办法,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好和更有意义。”海伦的生命从此开始绽放异彩!她尽情地享受着知识带给她的快乐,她用心去和自然亲近,真情地感受人间的大爱……,她的一举一动都透露出对生命的真挚热爱,对美好世界的精心描绘,对人间真情的透彻感悟。
海伦是幸运的。她有一对珍爱她的父母,让她一直生活在爱的怀抱里。沙莉文老师独出心裁的教育和用心呵护,点燃了海伦心中向往光明的烈火。
海伦是坚强的。她没有因为生命遭受意外的打击,丧失生存的信念和勇气,相反,她用热情和坚毅,谱写了一曲昂扬向上、抗争不屈的强者之歌。
海伦的生命是奇异的。她的遭遇、她的奋争、她的成就、她的感悟,以及顽强生命的可歌印记,都给后人尤其是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让生命绽放异彩,这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诉我们生命的应有之义。
第三篇:让生命如花绽放
让生命如花绽放
江苏灌云县南岗乡潘洼村大学生村官
卞研
***
一年多了,一年多的光阴就这么嗖的一下就过去了。回想7月3号那天培训结束后被接到南岗的场景,突然觉得时间是个多么神奇的东西。睁开眼,闭上眼,日子就这么晃悠了。
我一直都会很客观很严肃的评价自己,比如,只会高举个小旗子乱喊口号,光有想法没有行动,只会动嘴懒得伸腿。比如,会多愁善感,会不自信,会有很大的抱负想做很多的善事然后遇到问题同样头重脚轻找不到切入点,手拙还有点笨。比如很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农民发家致富。说真的,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做村官的想法,也没那样高的思想境界,我想过要坐办公室做个美丽迷人的OL,想过下海找几个朋友一起搞创业,想过去广告公司做回老本行弄点创作···然而我却踏上了这片土地,换了一个方向,准备向村姑发展。曾经也有过很激烈的思想斗争,听朋友说在上海了,听朋友说读研了,听朋友说出国了。是个容易动摇的人,但也同样有着超强的适应能力,我说过我总是那么容易进入状态,总是有那种本事把心思放下把目标定下。卷起裤管的时候,低头,抬头,我能感觉到我的明媚,我不怕苦,真的。
那天,飘着细细沥沥的小雨,其实不大,但滴下来的时候很凉。村长带着我一路的走,我踩着电动车,他骑的自行车。绕着弯弯绕绕的小道,有些还是泥地。碰到村民村长就下来介绍说,这是我们新来的大学生书记。弓着腰的大爷,还有站在地头的大娘,还有穿着水鞋一步一个脚印路过的上学的孩子们,他们热情的憨笑着,算是在打招呼吧,很随意很自然的一个眼神却不要命的融化着任何一个当时在场的人,透露着尊重和渴望。一天下来,突然就不恍惚了。
我也跟着去收过社会抚养费,和村长、书记,还有会计、计生专干。一家一户的做工作。竟然还有住泥房的,有一家几口挤一起吃住都一个房间的,有父母都外出打工老太太一人带着孩子的。不晓得应该怎样才能表达那一刻的心情,对比一下,周末疯狂Shopping爱吃肯德基麦当劳好玩过山车海盗船的我们,在象牙塔里娇嗲惯了的我们···
去学校支教的时候,会有那么一群孩子三三俩俩的手拉着手路过,清澈的眼神里我看到了美好,亮亮的眼睛让人学会坚强。他们整年见不着自己的爹娘因为他们都常年外出打工,他们鲜少喝到热腾腾的豆浆有的只是煮的厚厚的棒稀饭,他们不知道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和外面世界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他们单纯的只在你路过的时候大声的叫句“老师好”。留守儿童和贫困孤儿是个头疼的问题,留意了便觉得心疼。我们也许没有很高的收入,我们也许没有多余的存款,我们也许捐不起一座希望小学,但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爱都积累起来,一点一滴,哪怕是教会唱一首歌,背一首唐诗。
在同事的随感中看到她引用的一句俗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突然就感慨万千,受用很大。如今的新农村建设搞得是如火如荼、热火朝天,农民的生活水平是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贫富差距仍然非常明显。给你现成的,用完没了,继续穷苦;教你技术,劳动赚钱,科学又光荣。带领农民致富,让农民相信你认可你,先干了再说,成功了有收益了大家伙自然跟着你学。“渔”是方法,方法很重要。落后的根源在哪,其实就一个字:穷。那么既然知道原因了,下一步要做什么呢,同样,找方法。大胆的迈出第一步。学习,实践。分析得这么条理,想法算是有了,可是我做什么了,说白了我没做什么。一年多来,我以为我学到了很多,然后突然发现,和一些学习的榜样,自己还差很远,差得很远。一时的彷徨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世的荒诞。我不怕,因为我还有梦想。哈哈,我会努力的,顺着来时的路继续摸爬滚打。
站在这里,就要站得笔直。仰望天空,让生命如花绽放。转型,也是一种成长,那么让我们一起加油。
第四篇:让生命绽放光彩
让生命绽放光彩
打开相约生命的书,体会生命的美好与意义。当我们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便注定了和生命挂上钩,生命是公平的,它给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它是神圣可贵、来之不易的,那么,我们该怎样好好地去爱护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具光彩呢?
生命教育概论是一门帮助我们认识、珍惜、尊重、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智慧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的课程。所以,要想使自己的生命更具光彩,就必须首先学会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独一无
二、来之不易,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提高生命的质量。
通过本学期教学过程中思考过的内容和切身体会,具体的谈谈我对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更具光彩的看法吧!第一,我们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三餐要记得准时吃,晚上不要经常熬夜,不要吃太多垃圾食品,多喝水,少喝有色素的饮料;当然,还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有轻生的念头,我们没有权利这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第二,在珍惜生命的基础上,当然就要提高到更高层次了,记得又一次上课老师跟我们讲了关于烦恼的问题,其实长大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学习上的烦恼、感情上的烦恼、交际方面的烦恼……关键是要懂得怎样去消除烦恼,有的人会自己一个人去散散心,有的人会听听音乐,有的人会找朋友倾诉,但不管怎样,只要能消除烦恼的就是好办法。当然,要想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还得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因为有了目标我们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在到达理想的道路上会荆棘遍地,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我们的,我们没有办法做到想海伦凯特、霍金那样的坚强,但至少我们能坚定的用户自己的理想,不要给挫折打败,在哪跌倒就在那站起来。多看书,书中自有黄金屋,看书有很多好处,看书能提升我们精神境界,能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多看书就变得更有意义了。要有接受批评的勇气,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可能事十全十美的,所以,当别人批评你的时候不要将别人拒之门外,也许正因为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自己才能取得成功。不断的超越自我,我们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我们要争取今天做的比昨天好,明天做的比今天好,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生命教育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物性生命即人首先作为自然生理性的为个体生命而存在的;二精神性生命即人有超越生物性生命的精神世界;三是价值性生命即人对于生命意义会有发自内心的追问是人对价值生命的一种诉求。要使自己的生命更具光彩也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后努力地实现人生价值,那么怎么实现人生价值呢?我们都知道,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就是人对社会的贡献,自我价值就是社会对自我的满足程度。那么,实现人生的价值就要尽可能的对社会做出贡献以满足自我需求。这样我们的生命就能绽放光彩。
第五篇:让生命鲜活让智慧绽放
让生命鲜活让智慧绽放
———生态大课堂的心得体会
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我们一直执著于对“理想课堂”的思考与探索,在我校倡导的“生态大课堂”课改洪流中,我积极参与,大胆实践,终于找到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活水源头,悟到了课改发展的真正内涵。“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景。在实践中,我真正体会到了“让生命鲜活让智慧绽放”的育人幸福。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亲身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与教学感受,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教学中我的点滴尝试:
(一)课前功夫深,课堂才缤纷。
生态大课堂倡导的激情永驻、生命鲜活、智慧绽放,并不是放纵课堂,杂乱无章的,它是有章可循的,关键功夫是落实在导学案的制作上,导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线路图,一堂课的生命线也体现在导学案上,我们教师作为导演如何设计好这张线路图尤为重要。我是本着这样几个层次制作导学案的:首先确保知识的正确性,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分析、筛选、归纳重点、难点;其次定位知识的层次,一课的知识要点分为基础梳理、重难点突破、能力提升等几个层次,让知识形成梯度;再次丰富生活的趣味性,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如设置情境,身边案例引用,故事切入等;第四挖掘讨论的空间,要使学生思维的火花有所碰撞,情感的脉搏有所交汇,我们设置的问题必须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一定的讨论余地,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做到百家争鸣,异彩纷呈。
(二)民主与和谐,理解与尊重。
生态大课堂是一种富有生命气息、宽松和谐的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个体知、情、意多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因此我们在课堂中要创设民主与和谐,理解与尊重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会“燃情”,要点燃每一位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全情投入到历史课的教学活动中来。我认为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激情投入,把微笑送给学生。作为教师,工作压力大,职称评聘难,家庭负担重,生活也有许多烦恼和痛苦,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困扰着我们,有时,实在是笑不出来,实在没什么可笑。但是,学生是天真的,他们不希望教师是凶巴巴的,他们不愿意看到老师整天板着脸孔训斥他们。当我们带着一种真爱,怀着一颗感恩,用微笑面对学生时,能给予学生宽松愉悦的心情,使他们感到亲切、温暖,能增强他们自信心。其次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思考,用艺术委婉的手段处理。因为我们面对的三类学苗,什么层次的学生都有,遇到调皮的学生如教育不当会激化矛盾,惹火烧身。反之,我们如用艺术的手段,包容的眼光来对待自己的学生,那么我们的教学不就没有不和谐的音符了吗? 记得一节历史课堂上,正当我讲到雅典民主制时,一个粉笔头从台下飞来,直击在我的眼镜上,顿时教室一片哗然,以为老师要大发雷霆了,课堂将要转换频道了,然而出乎意料的我笑了,故作夸奖地说:“好眼力,神枪手,将来你一定考军校,为国家多杀敌,但是今天你输了,老师的防护措施好,干打不透。”下课后,这个学生不好意思地向我承认了错误。所以“忍一下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我们既给予了孩子们的理解与尊重,又不失自己的身份与素养,这不就是我们教师所拥有的人格魅力吗?
(三)赞同多讨论,鼓励多质疑。
“你给学生推开一扇窗,学生就会描绘出一个无比精彩的世界”,生态大课堂 的宗旨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资源,努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情趣,那么就赞同多讨论,鼓励多质疑。我在课堂上总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凭借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去感受,通过自己的摸索去发现,焦点问题提出后,要让学生有
充分思维探究的时空,让他们有体验、感悟、实践的机会。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常常只注重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忽视让学生提出问题,它造成了学生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的依赖倾向,无形中抵制或扼杀了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在《俄国农奴制改革》一课中,让展示小组任务后,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俄国为什么选择自上而下的改革,会不会出现自下而上的革命呢?”就颇有闪光之处。一波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简单而言,生态大课堂就是多元互动的课堂,是资源共生的课堂,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动起来”,真正达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共同建造一片教育绿洲,让我们的教室像绿洲一样充满生机让孩子们的学习像呼吸空气一样快乐自如,让课堂有效学习进行到底。
二、教学中我的幸福收益: